非遗雕刻技艺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遗雕刻技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学;羽毛球;学习动机
0 前言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验)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学校可以根据国内外体育的发展趋势,按照《标准》的精神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以充分体育课程的时代性特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选择学习项目,以充分体现课程的选择性特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1]。根据《标准》的精神要求,合肥某某中学于2003年开始在高中学段实行体育课选项课教学。本文通过对本校300名选修羽毛球课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选修羽毛球的选课动机。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活动,良好的动机将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可见,良好的学习动机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条件。而体育课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理念和“终身体育”习惯。数据分析表明:一六八中学学生选修羽毛球作为体育课学习,其动机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兴趣爱好、强身健体、场地器材和从众心理。并且,男、女生的选课动机存在着显著差异。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本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羽毛球选项班中随机抽取300名学生,其中男生150名、女生150名,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询和收集与中学体育选项课相关的资料,了解中学生体育选项课进行选项的影响因素,并对文献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作为本研究的参考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在对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影响中学生体育选项状况指标,设计了学生选课动机调查问卷。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在发出之前经过了相关专家的二轮效度检验。在本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羽毛球选修班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8份,有效回收率99.3%。
1.2.3 数理统计法:对调查问卷中获得的数据用spss16.0软件进行了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选择羽毛球课的动机
问卷结果显示:学生选择羽毛球课的动机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兴趣爱好、强身健体、场地器材和从众心理。(见表1)
2.1.1 兴趣爱好
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有27.85%的学生选择了兴趣爱好,这些学生都是喜欢羽毛球这项运动,选修羽毛球课除了要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外,同时也是为了提高竞技水平,他们大多同学都有一点羽毛球专项技术基础,他们希望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专项水平有所提高。这些同学还表现出好动、好胜、荣誉感强等特点。他们为了发展自己的个性,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而自觉地进行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活动,这也是我们开设体育选项课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2.1.2 强身健体
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有25.17%的学生选择了强身健体,他们认为羽毛球的健身价值高,是一项非常有利于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运动项目。这是选择羽毛球课的重要原因。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高中阶段学习压力较重,想通过这一时尚、高雅的运动来调节自己的学习状态,释放自己的学习压力。
2.1.3 场地的影响
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有23.15%学生选修羽毛球课是因为羽毛球室内项目,因为羽毛球项目本身的特点,所以都是在室内进行羽毛球课的教学,在上课的时候没有风吹日晒,部分同学因此而选择该项目。
2.1.4 从众心理
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有20.47%的学生选择了从众心理,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明确,看同学们选什么项目的人多,自己也随之选什么项目,自己缺乏主见,经不住周围同学的干扰、劝导,怕与生疏的学生一起学习。关系要好的同学易集体选择某一项目,具有一定的小群体意识。他们对羽毛球项目不了解,没有强烈的学习羽毛球的欲望,存在盲目的选课动机。另外,有7%的学生认为是为了“终身体育”服务的,这也表现出学生对“终身体育”观念的理解不深入、不到位。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往往掌握的比较牢固而迅速。因此,我们在体育选项课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引导教育,进一步激发加深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提高技术的同时体验羽毛球运动的快乐,逐渐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为了兴趣爱好而选择羽毛球的的学生中,男生占22.15%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女生的5.70%。受从众心理的影响而选择羽毛球课的学生当中女生占14.77%,男生占到5.7%,这表明男生在选择羽毛球课的动机上比女上更趋于理性化。在选择项目时受场地影响的因素当中,女生占15.44%,而男生占7.72%,这表明更多的女生是怕受到风吹日晒而选择了羽毛球课。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虽然大部分选择羽毛球课的学生选项动机比较端正,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对羽毛球课的目的、任务、学习要求等方面的认识比较缺乏,导致在选课时存在着盲目和从众心理。
3.1.2 女生在选择羽毛球项目时的从众心理和受场地器材的影响明显高于男生,这表明男生在选课动机方面更趋于理性。
3.2 建议
3.2.1 安排选项时,学校或教师最好按学生的意愿安排项目,不要随意强制学生改选,在布置选项前,加强对学生进行选项课的目的、任务、羽毛球项目的学习特点、羽毛球项目的功能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使学生明确如何正确根据自身情况对羽毛球课进行取舍,避免选课的盲目性3.2.2 学校要进一步完善选项制度,尽量避免由于场地或师资力量等原因随意调动学生所选项目,尽量不要限制学生选项,否则就会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失去了选项的真正意义。因此,总结开展选项课的经验和教训,研究羽毛球选项课的教学特点,探讨学生学习羽毛球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我校羽毛球选项课不断健全,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伍新春,等.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1.
[3]王伯美,曲宗湖.体育教学论[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47-52.
[4]彭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阳石雕;高校美术院系;传承开发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254-01
曲阳是我国北方汉白玉雕像发源地和雕刻之乡,目前,曲阳石雕正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全县雕塑企业2300多家,规模企业50多家,大型雕刻集团7个,分布于9个乡镇,从业人员近10万人,年产值40亿元,产品远销8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曲阳石雕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 年2 月,曲阳雕塑文化产业园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该园区目标是建成“中国雕塑文化产业基地”和“世界雕塑文化艺术之都”,到2020年,该园区将完成全部建设,实现总产值115亿元。
一、河北曲阳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曲阳石雕的品牌、版权保护不力
目前“曲阳石雕”这一区域品牌尚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版权保护方面,曲阳石雕只有2项外观设计专利,在区域品牌保护与知识产权保护两方面用力不多,石雕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石雕企业陷入价格战的泥潭,这种恶性循环正损害着曲阳石雕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曲阳石雕面临大规模、小产值的困境
大规模、小产值是曲阳石雕目前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曲阳石雕企业以产值数十万元的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厂居多,数量虽众,但实力不强,石雕产业集群尚未形成;二是曲阳石雕多为来料加工,利润的大头被设计者和经销商拿走。曲阳石雕总体是:工艺靠世代流传,管理靠自己琢磨,市场靠别人开发,产品创新能力、开发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都很有限。
(三)曲阳石雕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存在人才瓶颈
曲阳石雕匠人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极少,从事石雕行业的农民占大多数,他们大都只能充当石雕匠人,成不了石雕艺术家。曲阳石雕艺人在设计上没有实力,作为省级贫困县的曲阳,很难引进外地的知名雕刻人才。
二、河北曲阳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美术高校的意义
(一)高校是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传承的重要途径
地方文化传承大多经历过封闭半封闭模式阶段,传承方式主要为家族式教育、民间师徒式传习或以文化交流为主的社会教育。对于曲阳石雕而言,青年人不愿学习和从事这项技艺,老一代曲阳石雕艺人的石雕技艺传承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学校教育就成为传播石雕技艺的重要阵地。
(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深深融入经济之中,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物质产品都包含著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文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原发性因素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量,曲阳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将曲阳石雕技艺通过河北高校教育传承和开发,有利于促进曲阳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就河北省艺术院校教育自身的内在发展而言,曲阳石雕地处河北省境内,对于省内艺术院校雕塑专业及其相关专业有得天独厚的的优势,曲阳石雕艺术本身就是雕塑艺术中的瑰宝,艺术院校雕塑专业教育中将石雕作为一门技艺课程传承下来,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而且对于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河北省高校美术院系参与曲阳石雕非遗保护工作的优势
河北省艺术高校结合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河北省目前共有艺术院系高校50余所,分布在全省11个市区,具有独到的优势: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纳入到整体的教学体系当中,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石雕雕刻技巧,有完善自身艺术水平和传承作用;高校教师参与,有利于将实践转化为理论,相关专家、教师具有很强的挖掘、整理等基础实践工作转化成理论研究的能力,并对研究对象加以继承和发展,所以理论研究正是高校的优势所在;曲阳石雕是河北省的艺术瑰宝,对于它的开发与保护,本省艺术院校有直接的便利条件,也容易掌握相关非遗项目的真实历史和现状的资料信息,以及对此项非遗的理解和认知,当地高校都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
本文为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来源:河北省教育厅,课题名称:河北曲阳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美术院系传承与开发研究,项目编号:SZ128013
篇3
都说紫砂壶有材质美、工艺美、造型关,而当我在大可先生的庭院里见到他的书刻奇壶时,对紫砂壶的美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一门新兴艺术形式——书刻技艺在紫砂壶面的施展,使得原本就已经是艺术佳品的紫砂壶,又增添了一种肌理之美。而这种美在壶面之上形成的立体感和艺术性,不但让人惊叹大可先生的巧思和精湛技艺,更让人垂慕他追求创新的艺术风范。
说起紫砂壶,古人说“茗注莫妙于砂”,宜兴紫砂壶是备受推崇的“茶具之首”。众所周知,传统紫砂壶的雕刻工艺是在成型的泥胚上绘制各种纹饰、图案,然后烧制而成。成品紫砂壶在质朴厚重中有一种阅尽沧桑之美。这也是紫砂的独特魅力所在。而书刻紫砂壶的工艺恰好相反,它是在已经烧制好的紫砂壶上进行再创作,包含了书与刻两个部分。先书写,然后刻出线条的肌理,让壶面呈现出立体感十足的线条,而整个壶更加形神兼备、气韵不凡。
话虽简单,然而一款书刻紫砂壶的出炉,不但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创作过程,而且又要有相当的艺术功底。首先是书写。这不是随随便便的工笔书,而是有艺术底蕴的书法创作。大可先生本身就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他的书法作品独树一帜,行草字体在他的运笔之下遒劲洒脱、酣畅奔放。而这种运笔风格也被带入书刻紫砂壶的创作中。因此,书刻紫砂壶首先就是一幅难得的书法艺术品。当然每个壶还要根据器形特点、颜色、质感等构思出不同的文字创意。才相得益彰。
其次,要将写好的字镌刻在壶面上,这也不是一道简单活。泥胚雕刻,细柔软棉,非常利于雕刻技艺的施展,即便偶有闪失,也好补救。而在烧成的紫砂壶上雕刻,那难度就大了许多,力道的拿捏要非常精确:力道轻了,书刻的立体感和气韵就丧失了;力道过重就会穿破壶身。大可先生早期的尝试,往往会因力道过重而将壶身戳破,优质的紫砂壶瞬间变得不名一文。待到技艺日臻完善之时,其书刻作品力道分毫不差。流畅的线条凹凸有致。书法笔力雄劲的风骨展露无遗。这样的作品浮现在紫砂之上,显得卓尔不群、令人称绝。而紫砂壶本身的硬度。决定了这还是项力气活。
就如同每一把紫砂都是孤品一样,书刻紫砂壶自然也是独一无二的。当被问及:为什么会将书刻技术引入到紫砂的创作中?大可先生说道:艺术总要不断地突破创新。是的,他是中国寿山石书刻第一人,也是紫砂壶书刻第一人,这种创新实践本身就是为艺术品增加更多的气韵,让它投射出更多的美感。对于一把需要艺术家倾注20多个小时才能雕琢出来的妙品。我们除了惊叹还有什么呢?因为它的背后,承载的是艺术家经年累月的艺术探索和追求。
链接:书刻紫砂壶佳品欣赏
六方如意
这款书刻作品选用了上乘的宜兴紫砂,壶面的褐色折射出幽幽的古朴之美。壶肚被设计成六边形,每一面都书刻着不同字体的“如意”二字,故名六方如意。书刻技艺的使用既不喧宾夺主、夺去紫砂的光辉,又能为紫砂增色不少。那曼妙的古体字更凸显了紫砂的古拙,抚摸上去,玲珑的质感更令人爱不释手。
篇4
【关键词】 寿山石雕;薄意;传统造物观;审美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寿山石雕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实际上不仅是一个对寿山石不断认识、利用、开发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对其雕刻活动起到重要影响作用的精神观念的不断发展、变迁的过程。每一项雕刻技艺的成熟,都凝结了不知多少代石雕艺人对技术性特征的创造经验和审美经验的总结。“薄意”是寿山石雕诸多雕刻技艺中的一种独门别类的表现手法,也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中少有的以技法要求与审美取向相结合而命名的一种雕刻技艺,其内涵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一、“薄意”的由来
由于寿山石中田黄、芙蓉、冻石等石种既贵重又稀少,以致“雕人藐视不敢琢,审曲面势争分毫”。贵重的寿山石通常以重量计价,因此要求雕刻者尽可能保持石头的原貌,不做过多的切割刻挖,以免损耗石头的价值。寿山石的表面有时难免会有些个砂格、裂痕、石纹和其他杂质的出现,如果不施以艺术修饰,势必影响原石的品级,故艺人务必在保护原石形状的基础上,用特殊的技艺对那些瑕疵加以消除和回避。这种情况为“平薄”薄意雕刻技法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现实的要求。
明朝后期出现的寿山石雕“阴刻”技法是薄意雕刻技法的源头。到了清代,寿山石雕逐步从立体圆雕中发展出高浮雕、浅浮雕的技法。清康熙、乾隆年间,杨玉璇、周尚均二人,便在石章印台四周或刻浅浮雕锦褥纹和边纹,或饰以浅浮雕图案,这是“薄意”的先身。到了同治、光绪年间,福州西门外风尾乡潘玉茂兄弟,继承尚均遗法,结合“阴刻”技法,钻研浅浮雕的技艺,在印章石四周雕饰图案以掩石疵,雕刻层愈来愈薄,推动浅浮雕向薄意过渡。早期的薄意雕刻技法还比较粗糙,布局呆板、缺乏变化,意境也偏呆滞简单。直至清末,石雕艺人林清卿使薄意技艺趋于成熟。
虽然明清以来,已有一些文人雅士以诗文记诵寿山石雕,并且出现了有关寿山石的两本专著——高兆的《观石录》、毛奇龄的《后观石录》。《观石录》与《后观石录》虽然从治印而言及石雕名人的艺术技巧,也仅是简单地总结了“相石”、“解石”及磨光等印钮雕刻经验,而未提到“薄意”。
直到民国22年(1933年)龚礼逸所著的《寿山石谱》中“雕治”部分论及周尚均、林清卿两位艺人时才有关于“薄意”的论述:
“周尚均,名彬。……间刻写意山水,树木用大浑点,谓之薄意。”“林清卿,……以工笔山水人物,施之石上,刻成图画,作凹凸状,即俗所谓薄意者。”
可见“薄意”在林清卿之前已经形成一定的规范与样式。但这些文字也仅是在介绍石雕名人时简略地述及印章“薄意”的题材内容(写意山水、工笔山水人物、写意花卉)和雕刻形态(施之石上,刻成图画,作凹凸状,树木用大浑点)。
民国23年(1934年)出版的张幼珊《寿山石考》雕钮部分中言及:
“……近代以人物山水亭榭云月鱼鸟为之,只宜薄意,谓薄为刻意。”
后来书法篆刻家潘主兰在此基础上总结道:“薄意者,技在薄而艺在意。言其薄,而非愈薄愈佳,因未能如纸之薄;言其意,自以刀笔写意为尚,简而洗脱,且饶有韵味为最佳,耐人寻味以有此境者。”可见“薄意”是以技法要求与审美取向相结合而命名的一种雕刻技艺。
二、秉承传统造物观念
“薄意”虽为寿山石雕诸多雕刻技艺中的一种独门别类的表现手法,但它与其他传统石雕技艺一样秉承乃至极好地实践与体现着中国传统工艺造物的审美观念与原则。
对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之精核表述得最为扼要的当属《考工记》中提出的造物原则或价值标准:“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这是中国形而上的文化精神之“道”对形而下之“器”的规约。其认为“天时”、“地气”、“材美”和“工巧”四个决定性因素直接体现在工艺造物过程和品质中,并将这四项基本因素最终都归结到“天人合一”的统一性上。这是一种整体的造物原则,各因素不仅相互制约,而且它们只有和谐统一才具备造物的完整性。
目前能找到最早的关于寿山石雕工艺观念的文字是在300多年前高兆的《观石录》。全文虽仅2700余字,却对他在十余位朋友家中见到的140余枚寿山石的形状、色彩、特征等都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作者搜寻了人世间最美好的词句和事物来形容其所见寿山石的“材美”。这些以及后来的诸多文字远不止从表面的形状、色彩、特征,更多的是从触觉、感受、感悟的角度出发来形容所见寿山石的“材美”。如后人提出田黄有六德即:“细、结、温、润、凝、腻”,以及芙蓉之“雍容”,善伯之“朴实”,都成之“灵捷”,旗降之“刚健”等等,实际上将寿山石的审美品鉴上升到人格化的境界。
《观石录》中还记录了当时一些石雕名人的“工巧”及其雕刻经验的一番总结。如:
“石有络,有水痕,有沙隔。解石先相其理,次测其络,于是避水痕,凿沙隔以解之。……石理不一,相石为难。肤黄,中白、肤白中白。肤苍中黄、中玄,不可以皮相。”
不难看出所谓“材美”,强调的是人对寿山石的材料、质地品性的选择,要求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旨趣去主动地体认材料对象的美质。如果说“材美”的原则还包含着—定的适应于自然要求的话,那么,“工巧”则包含着一定的对主体创造性的肯定。它要求造物主体在体认“美材”的前提下予以“巧”治,即所谓的“因材施艺”、“就材加工”、“量材为用”、“物化创造”。
在“解石先相其理”、“相石”、“解石”的基础上,“薄意”更强调“审曲面势争分毫”,“因材施艺,掩拙扬俏”,“利用石病,巧掩瑕疵,反见自然”。“审曲面势”在这里,“审”和“面”作为对造物操作方式的要求,强凋了操作主体心理意义上的主动性。它既有积极营构设计的意味,亦有物我相互认同的意味。如果说“曲”和“势”表现的涵义是事物的物理性态的话,那么其深层的涵义则是要求操作者一开始便要关注和开掘隐匿在物理性质之下的精神性质,即要求造物的主体于行工之始便去敏感地把握对象物性同构于人类心性的诸种可能。
三、对“意”的审美追求
纵观寿山石雕刻的发展历程,如同许多建筑木雕、石雕、砖雕及大量服装饰品一样,人们将主体的审美情感附着其中,并不断凝聚扩大,以使某些造物的实用意义在特定的情境结构中转化为审美功能或审美形式。而且在这种审美心态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审美因素和审美意识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加强,人们对形式规律的把握、技巧的总结运用、审美经验的传播等,这一切都在使寿山石雕审美化的步子不断加快。“薄意”这一寿山石雕技艺中的独特雕刻形式,无论是在创作还是欣赏的过程中,对于“意”的追求,更有着超乎其他的审美诉求。
“意”在先秦哲学和魏晋玄学中,主要指冥思悟道而产生的一种感觉、体悟、感受、思想,是一种直观把握到的精神意识。“意”被引入艺术审美后,内涵也大体如此。大约至唐,艺术家在探讨主体艺术构思和实践关系时,大量用“意”说明主体构思,如“意存笔先”、“意不在于画”、“画尽意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等等。张彦远就明白地说:“意”是“境与性会”而得,是情景交融的统一体。唐代的艺术家将“意”与佛家语中借来的“境”相组合,便出现了“意境”范畴。“意境”是指虚与实、形与神、鲜明与含蓄、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它既能展现事物外在的形貌,又能传达事物内在的精神气质,还能表观艺术家与欣赏者对客观事物的独特的审美感受。清代高兆的《观石录》载:陈越山收藏有20余枚寿山石,“贵则荆山之璞、蓝田之种;洁则梁园之雪,雁荡之云;温柔则飞燕之肤,玉环之体”。彭十厓收藏有51枚,有如“清秋云日俱净,空山五色”,有如“郊原春色,桃李葱茏”,有如“砚池点积墨沈,明润欲吐”,有如“两峰积雪,树色溟濛,飞鹭明灭”,有如“冻雨欲垂”,有如“夏日蒸云”,有如“夕阳拖水”,有如“墨云鳞鳞”,有如“美人肌肉”,有如“落花落霞”,有如“瞳瞳日影”,有如“出青之蓝”……这些在鉴赏寿山石时所使用的极富“意境”的描述之词就很能体现时人的审美取向。
在“意”与“意境”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艺的重要的表现法则——写意。它要求艺术家能抓住客体对象中与主体精神、情感、情趣相契合的某些特征,以表现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及审美理想,抒写作家的主观感情、意兴,以意率境,而不是写实性地再现客观对象。写意原则被广泛运用于中国古代文学、书法、绘画、戏剧等艺术创作中,成为不同艺术表现的一个共同法则。
相对于写意而言的乃是写实。宋以来福建美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崇尚写实,追求妙写形神,表现真实,以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福建民间民俗艺术是一个很大的能量交换场,各种艺术形态的审美品位与样式特征都在相互渗透,形成一个被民众普遍认可的语言模式,即在写实的规范中追求工细、灵巧、多变的风格。”[1]197从清初的寿山石雕刻作品来看,匠人们多针对不同的雕刻对象,采用圆雕、浮雕等手法,力求形象逼真生动。此时期萌生的薄意雕刻技法极有可能由于其“写意”而较为明显地区别于圆雕、浮雕等手法的“写实”,故以“意”名之。
对“意”、“意境”的追求,在中国传统诗、词、书法、绘画、戏曲、园林等诸多种类艺术中取得丰硕的成果。传统民间工艺历来重视学习中国绘画取得的优秀成果,且“薄意”经常被用于装饰印石而使其与文人、书画家有着密切的联系。清末民初的林清卿,大胆吸收中国画立意构图的成份,以刀,将中国画的意境“搬”置石上,使薄意艺术趋于成熟,在晶莹的珉石面上,显现玲珑剔透的高妙境界。林清卿的“薄意”兼工带写极具“画意”,可谓前无古人而别开生面,很快使其从寿山石雕刻业脱颖而出,更由于其“薄意”罕有人能及而成为时人乃至后世“薄意”者竞相追摹的典范。以至于后来的“薄意”艺人、研究者在定义“薄意”时多是以林清卿的“薄意”为标准解之,甚至将“薄意”之“意”直接解释为“画意”。
不难看出“薄意”之“意”的审美取向乃是对“意境”的不懈追求。“意境”讲求不设不施的自然之美、即有即无的朦胧之美、有限无限的超越之美。[2]328寿山石薄意雕刻在很大程度上吻合了这种审美追求。寿山石天生丽质,具有温润晶莹的石质、洒脱生动的纹理、斑斓的色泽等特点,“薄意”又极好地保持了石材的自然之美;“薄意”作品上浅浅雕刻的形态若有若无,极具朦胧之美;“薄意”利用石之色、纹,避剔砂格,巧借裂痕,扬长避短,取美弃疵,悉心构排,化腐朽为神奇,唤出彩石的生命与灵魂,在有限无限之间尽显超越之美。
寿山石薄意雕刻也因此能在有限的具体形式中,蕴含无限丰富的内容,以此激发欣赏者调动其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和艺术想象力,与作者共同进行审美创造,多方面地深化审美认识,在审美欣赏中获得更大的美感享受。
篇5
感动,并不足以概括今日的主题,在得知此情此景中的所有主体物品全由黄杨木雕刻而成后,你一定抑制不住内心的澎湃,被震撼的感觉非语言所能形容。这些由台湾艺术家吕美丽精雕而成的木雕作品,模糊了真与假的界线。
创作不用天马行空
“我是五年级生,换算成大陆的说法是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人。读小学、国中的时候,母亲每天会为我准备便当,再用一块粗布包裹好铝盒方便携带。”吕美丽娓娓道来自己的童年故事,顿感温馨。眼前,摆放着一件打着蝴蝶结的“帆布便当”,粗布的质地和纹路纤毫毕现,破洞处探出筷头,粘着饭粒和菜屑,几只小蚂蚁接踵而来。这个足可以假乱真的饭盒是吕美丽24年木雕生涯中的第一件生活化作品。同一系列的,还有毛衣、鞋袜、老式挎包、运动鞋等,传统黄杨木雕仿佛换了一种清新口味,独具匠心的题材使之意趣盎然。用木雕呈现童年生活的点滴记忆,是吕美丽近10年来形成的独特艺术风格。
20多年前,吕美丽与木雕结下不解之缘。“我喜欢画画,早期做平面设计,却一直觉得不能发挥所长。每当有各种展览都会前去观看,只要看见木雕,就会怦然心动,眼球与思维被它们牢牢抓住。”吕美丽得知台北市立美术馆有雕刻研习会,前去报名学习。第一件作品《吉》是一个剥开三分之一的橘子,一旁搁着掰开的果肉,新鲜的感觉令吕美丽对木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个月入门后,她回到故乡宜兰钻研雕刻技艺。
“记得刚学会基本技艺后,并不知道刻什么,只希望尽量脱离佛像题材。”女性独有的视觉为吕美丽带来更细腻的创作灵感,住在宜兰,那就刻兰花吧!年仅24岁的吕美丽一刀一凿下手后,才知兰花的雕刻难度之大,“根叶繁多,花朵细腻度高,那时的作品没有多大的艺术价值,但奠定了我的雕刻技术。”从此以后,吕美丽开始留意身边的事物。与母亲逛菜市场,小贩切下一截冬瓜,熟练地绑上稻草便于手提,这便是《冬瓜》的原型;过新年,穿上母亲亲手织就的毛衣;拥有的第一双球鞋……吕美丽说:“我的创作不用天马行空,灵感就在我的手中。”
与追求随物赋形的雕刻技法不同,吕美丽的作品几乎随性所为,先在脑海里有了雏形,再挑选合适的木头精雕细琢完成。因为它们来自市井生活,散发出的质朴气息感动着观赏的男女老幼。
木雕只有—个动作
除了新颖的创作理念,吕美丽的木雕作品用放大镜看也难寻破绽。自然的褶皱、精细的帆布压花纹理、未上好的拉链、细密的针脚……一个塞得饱满的木雕老式书包宛若天成,栩栩如生,就连向上提的包带也柔软真实。整件作品由整块黄杨木雕刻,无任何拼接。再看那件平躺的毛衣,根本就是一针一线手工编织而成。有同行发出疑问:“一件毛衣可能有上万个孔洞,如此繁复的工作应该是交由工作室的助理完成,她只是设定好机器打几厘米深的孔而已。”吕美丽平静地笑笑,说:“我的精雕作品全部是亲自手工下刀完成。”
手握式电动雕刻机或气动笔是目前雕刻过程中必用的工具,无论是去皮还是打孔,都非常精准而且速度快。“我的作品介于雕刻与毫雕之间,机器运转时手会抖,根本没法操作精细的过程,精雕的作品只有在屏气凝神下才能完成。”她顺手摸了摸毛衣的袖口,说:“这样的小孔至少下3刀才能成形,如果使用机器还需要打磨,这种小地方砂纸根本无法进入,因此只能依靠手工一刀一刀雕琢。”相对于需要砂纸打磨的雕刻技术,吕美丽说自己靠刀工塑造质感的技法叫“轻刀法”,而她使用的雕刻工具也并不常规,是医生使用的手术刀。“精雕的动作和力量主要靠手指用力,手术刀轻柔,操作灵活准确,只要控制好用刀,短小细密的地方就迎刃而解。”
无论是工具还是独到的雕刻技巧,只要谈话中所触及的内容,吕美丽者阡口盘托出,没有丝毫遮掩。《汗水》是一块搭在砖墙上的毛巾,密实的纤维惟妙惟肖,无不令人称奇。“这就是先用手术刀切削的,但不能弄掉,再将木屑向上挑,勾回来,就成了柔软的纤维效果。”黄杨木木质光洁、纹理细腻,为乳黄色,经过空气氧化和把玩会形成包浆,颜色由浅而深,逐渐变成红棕色,给人古朴典雅的美感,且更加珍贵。而《汗水》的砖墙与毛巾边缘是诱人的红棕色,纤维面却是新鲜的乳黄色,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有人质疑:“可能经过上漆或染色形成。”吕美丽再次摇头,“我是先刻好砖头后搁置氧化一阵子,再雕刻毛巾的纤维面,就形成了对比的效果。”这件作品,吕美丽前后花了3年时间,且依然没有完工,人们所见到的毛巾另一面,还是毛坯呢!
吕美丽说,每一件作品她都会全力以赴,下刀专注,木雕只有一个动作,就是做减法,不可以出差错,像人生一样,要步步为营。有一年秋天,她被随风飘零的落叶场景感动,于是想雕一片树叶记录那个优美的意境。只有使叶片前后的叶脉一致,才能让树叶真实。如何才能看清叶脉的纹理是否一致呢,只有一个办法——让叶片薄如蝉翼,透光而不破。那得雕多薄呢?“没有量过呢,可能1厘米吧,或是1毫米?”一直很淡定的吕美丽显然有些为难,无奈地笑了笑。而据资料介绍,木材厚度只有低于0.1毫米才可能有光线透过。
吕美丽似乎是个没有数字概念的艺术家,从不在乎刀法的繁复度。细算针脚,一双手套至少雕刻10万刀,一件毛衣可能需要上百万刀,她通过精细的技法改变物体的质感与材质,甚至欺骗了黄杨木雕刻世家的传人。这样的艺术品,只靠娴熟的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灵魂与神韵的支撑,只有内心纯净、不计较得失的人才能定下神来雕刻作品和自己的人生。而吕美丽,也因此打破了木雕行业长期被男性垄断的局面。
没有人出售自己的生命
吕美丽所雕刻的黄杨木是20年前收购的,她也尝试雕刻过台湾一宝桧木,“那种木材更适合欣赏原木的年轮,纤维粗糙,并不适合雕刻。”黄杨木的年轮密实,不易龟裂,存放的时间越长越显亮丽和古朴。“但材料不易,我珍惜它们就像珍惜生命—样。”
经过吕美丽出神入化雕琢的黄杨木艺术品大都极其朴实、温柔,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木是大自然的杰作,把硬的东西变做软的作品,是生命再造,只有先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于是每件作品完成之后,吕美丽还会随性写上几句注文。
她把这些雅致脱俗、温暖与美感并具的木雕艺术品比做生命的呼吸,“雕刻黄杨木时,让我安定,感受到呼吸的存在。”有谁会把自己的生命出售呢?于是吕美丽将自己美轮美奂的木雕作品搬进艺术馆,仅供人们欣赏,从不出售。“生命有限,我这一生还能雕刻门件作品呢?50件?不可能超过100件。我的生命有限……”吕美丽不断地强调自己的生命与木雕的关系,真挚得令人有想哭的冲动。
每天,吕美丽将自己的生活划分为几个阶段,早上雕木头,下午雕琉璃或金工。因为木雕作品不出售,为了生活,她开发生活化的艺术品,把琉璃、黄金、铜等材质运用木雕技法展现,再由艺术馆的同事翻模销售,维持艺术馆的运营。那些用生命雕刻的木雕艺术品,就让它们陈列其间,在红砖墙的映衬下博得观者的会心一笑。
唐末,北方战火纷飞。奚超、奚庭珪父子,河北易州制墨高手,为躲避战乱,举家南迁。行至歙州,只见这里古松繁茂,新安江水清冽,他们便停下脚步,就地取材,着手新的生活。这一停不要紧,中国书法、绘画的重要载体——墨,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时光更迭,现如今,中国人的书写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墨早就淡出了大众的生活。然而,在同一个时空中,墨作为一种颜料、一项技艺、一个情结、一脉文化,始终在坚韧延宕,沉默而低调。其中,由徽墨写就的春秋,已经绵延了一千多年。
远远不止胡开文
略知一点书墨的人,提起墨,第一反应几乎都是胡开文。在歙县、绩溪和屯溪,都有胡开文墨厂;在徽墨表面,“胡开文”三个字随处可见。可以说,“胡开文”是当下人们目之所及的跟墨有关的最重要的符号。
然而,说胡开文,还得从奚氏父子说起。
来到歙州,父子两人重操旧业,继续制墨。所谓“良匠需良材”,古松树是墨的重要原料,歙州遍地松树,品质远超易州,加之南方大好山水,奚氏父子灵感奔涌,尝试改进制墨工艺。他们在墨料中加入各种中草药,在胶料中加入大漆,制成的墨质坚纹细,防腐防蛀,还有沁人的香气。
这种墨马上被送到南唐后主李煜那里。这位喜欢舞文弄墨的皇帝发现,奚氏父子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一时龙颜大悦,赐制墨者“国姓”为赏,歙州“李墨”于是扬名天下。
当时社会流传“千金易得,李墨难求”的说法,歙州成为全国制墨中心。宋宣和年间,书画皇帝宋徽宗将歙州改为徽州,辖区内屯溪、歙县、绩溪、旌德等地先后涌现出大批制墨的能工巧匠,他们生产的墨承于李墨,概称“徽墨”。自此,徽墨开始书写千年春秋。
在这部漫长的历史中,风云变幻,江山易主,徽墨却始终在自由生长,渐渐由一种颜料制作方法变成一个艺术门类。制墨作坊林立,家家都有秘方,制出的墨基本上都可以达到“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这个时候,有人开始在墨的模样上下起功夫,联合书画家、雕刻工匠,制作别具一格的墨模:有人在墨的功能上更进一步,在墨中加入药材,制出了药墨;有人在墨的包装上尝试革新,把一个主题、不同形状的墨放在一个盒子中,成为集锦墨;有人不满足于松烟制墨,开始用桐油炼烟,生产油烟墨……
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程凤池、曹定远等名匠被他们生产的墨写入史册。清代康熙年间,出现汪近圣、汪节庵、曹素功、胡开文四大墨庄,其中胡开文墨庄是最后也是最辉煌的一家,流布之深远直抵当下。
烟细胶清,万杵不厌
神奇的是,徽墨是用烟制成的。徽墨制作分炼烟、和胶、杵捣、成型、晾墨、锉边、洗水、填金、包装等9道工序,用徽墨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绩溪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老总汪爱军的话说:“徽墨最核心的技艺是炼烟。”
炼烟即制造烟、收集烟的过程,要在一个密闭的黑房子里进行。“廷之墨,松烟一斤之中,用珍珠三两,玉屑、龙脑各一两,同时和以生漆,捣十万杵。”这是古书的记载,说的是奚氏松烟墨的制作方法。其中“松烟一斤”,是说选择年代久远的古松树,使其在缺氧的环境下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烟结在黑房子顶部,然后将这些烟收集起来,择取一斤。
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要想炼出好烟,却是天大的难事。好的徽墨,“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要达到这个柿隹,烟要炼得极轻极细。
墨看起来是固态,使用的时候是液态,最初却是气态!炼烟的人要在墨还是气态的时候揣摩出墨最终成型时的品质,何其难也!科学仪器在这个时候根本派不上用场,只能凭借炼烟者的经验。所以,掌握炼烟技术的人,往往是一个制墨作坊、制墨厂的灵魂。
汪爱军从1995年开始接管墨厂,跟随老师傅学习制墨技术,如今,他是厂里唯一一个可以操作炼烟工序的人。采访汪爱军的时候,是个周末。记者在几乎空无一人的厂院转悠,心想这个墨厂实在太安静了。没一会儿,汪爱军出现,暗红色夹克的袖子上,脸上,都是黑。他大概刚从炼烟房出来,十分神秘。
关于炼烟,汪爱军无法说更多,这是厂子的核心机密。或许,炼烟本就无法用语言描述。除了古松炼烟,明代制墨名家罗小华使用桐油炼烟制墨,后来程君房发明了漆烟制墨法,每次炼烟技术的革新,都会引领墨业风潮。究竟怎么炼,一直是个谜。
制墨的要领是:烟细胶清,万杵不厌。墨由烟、胶和添加物三部分组成,胶是墨中的粘合剂,用以成型、发彩,一般采用动物胶。和料时,太热胶不凝,太寒则冻墨,“胶无定法”,一般来说,春、冬宜减胶增水,夏秋则减水增胶。
和料后制成的墨坯,配以麝香、梅片、冰片、珍珠、金箔等防腐显色的添加剂后,放在木墩上用铁锤反复捶打,“轻胶十万杵”为古法。走进制墨车间,墨香袭人。两个师傅正在忙活,一个五十多岁,一个三十多岁,前者做彩墨,后者做黑墨。十厘米直径的饼状墨坯堆在一起,正在加温。年轻的师傅取一块在手里,放在一米高的木墩上,抡起铁锤,一边捶捣,一边揉搓。反复无数次后,揪下一条,上天平称重量,正合适,在烫手的恒温板上搓成一条,正好放入墨模,上紧螺母,开始压制。
记者用一只手掂了一下铁锤,几乎拿不起来,年轻的师傅嘿嘿一笑。他印堂发亮,气色饱满,像个习武之人。每天抡大锤,一抡20年,功力可想而知。让记者惊讶的是,每一块墨,都是通过同样的方式捣出来的。
“龙麝黄金皆不贵,墨工汗水是精魂。”知道墨取材的不易,炼烟的难得,捶捣的辛苦,就知道为什么明代会有“一两黄金一两墨”的说法了。
得良墨者如名将得良马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徽州山明水秀,自古地少人多,为了生计,人们要么外出经商,要么从事手艺百工,“小民多执技艺”,素有能雕善刻的传统。在徽州,墨和雕刻结合在一起几乎是注定的事情。
制墨作坊遍地开花,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作坊老板各出奇招,其中最主要的方法便是刻墨模。
墨模均由六片组成,前后左右各一片,中间有两片,是制模时用于压制墨的模具,多用石楠木、棠梨木制成。明代,墨模雕刻已成风气,制墨家为了制作出足够吸引眼球的墨,往往找寻著名的书画家绘制草稿,然后请巧匠雕刻成模。长方形、圆柱形、圆饼形、人形、物形、多角形、异形等墨模异彩纷呈,让墨的艺术性大大增强,藏墨的人越来越多。
这个时候,内容或者样式成套的集锦墨蔚然成风。集锦墨一般以几锭、十几锭为一套,通过图案和造型,表现一个主题,充满商业头脑的胡开文则贡献了巅峰之作。《棉花图》用16副模板刻成,描绘了棉花从播种到织布、染布的全过程,每锭墨的背板都有三五百字的图释;《御园图》则是胡开文不惜重金,雇画工赴京实地描绘,又经名手花数年雕刻而成,共64副模板,亭台楼阁、山水园林、游人花鸟,莫不栩栩如生。
明代制墨名家程君房自称“我墨百年可化黄金”。数百年后的今天,谁要是收藏有程君房做的一套墨,真可谓“黄金有价好墨无价”了。
人在磨墨,墨在磨人
虽然大众的书写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徽墨业并未因此一蹶不振,这让记者颇感意外。
汪爱军说,职业书画家一直保持着比较稳定的数量,2008年之前绩溪胡开文墨厂的墨很多出口日本,从来不愁销售。
真正让人发愁的是很难再做出真正的好墨。2006年左右做全国首批国家级非遗普查时,中科院自然与科学发展研究所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抽调的专家,在黄山一带待了很多天。看了很多墨厂,不断试用,反复比对,因汪爱军所在墨厂的墨“入纸如漆,发墨如烟”,可以看到完备的工艺流程,拥有560亩桐油地,专家组最终确定这里为非遗项目所在地。
当时,汪爱军并不知道非遗项目的牌子意味着什么,他只知道,自己的厂子还能比较完整地将徽墨保质保量做出来,至于和古墨相比,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我的心里很急,每天都有人来买墨,但是我们做不到那个水平。”汪爱军到处找材料,天天磨,揣摩温度、水分、季节,分析辅助材料是什么?照着客户带来的画作,思考颜色的细微差异是怎么发生的。“满足画家需求的时候,特别有成就感。”
使命感、责任感,这对于徽墨行业来说,似乎有点虚。1956年,徽州墨业公私合营,屯溪、绩溪、歙县分别成立徽墨厂,各厂就近收拢人力和物力,所有设备、工具、制墨师傅、技术,全部来自民间。
经历十年动荡,所有厂子直接面对市场,逐渐风雨飘摇。歙县老胡开文墨厂(现名“歙县墨业有限公司”)的周美洪1992年当厂长时,厂里账面上只有260块钱。“好在第二天就来了一个日本团,卖出去2万多块钱的货,正好够发工资。”而汪爱军当厂长的时候,厂里亏损几十万元。这个时候,作为厂里老板,能做的只是尽力满足客户需求,以此获得生存的一席之地。“没有救世主,只能靠自己。”
篇6
1.基于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科技职业学院(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引进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蓝印花布印染和通派盆景技艺入校,建设了蓝印花布技艺传承基地和通派盆景园,将极其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朴实地呈现给青年学生。,职业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和狼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建立了红木雕刻传承基地:朱宇雕刻艺术馆。该基地占地3亩,分为教学、展示、操作三个区域,为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建校100周年之际正式开放文博馆,该馆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达3800平方米,资料、藏品、图片等约4000件,有四个独具特色的分馆,其中沈寿刺绣传习馆和色织土布技艺馆有力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发挥了积极的宣传展示作用,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2.基于学生活动层面的文化建设,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五月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学院艺术系专业的学生参与了整个活动的策划和设计工作,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接受了文化、艺术的熏陶,还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科技职业学院成立了“非遗寻访”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30余人,来到非遗园参观展馆:木版画、仿真绣、红木雕刻、板鹞风筝、扎染等馆,并在扎染坊的老师指导下,体验了扎染技术,自制扎染手帕。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还组织了“江海流韵宣讲团”,利用新媒体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性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收效。此外,各个学校还积极组建学生社团、协会,开展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动。例如科技职业学院园林园艺协会的两名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通派盆景的蟠扎技艺传承人袁华指导下参加“省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勇夺第一名。
3.基于专业课程层面的文化建设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民间工艺进校园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仿真绣、板鹞风筝、如皋丝毯等民间工艺引进校园,通过与企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合作,成立工作室,组建了一支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师和设计师在内的科研团队,将研发工作和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以创新的民间工艺品设计为载体,以工作室为平台和相对应的专业对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融入课堂,融入教学。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蓝印花布技艺传承基地涵盖了蓝印花布制作的每一道工序,设计专业的学生得到了吴元新先生心口相传,学习并整理研究蓝印花布的技艺和图案设计,掌握了蓝印花布生产的整套工艺,抢救了一批珍贵的图案造型,并且通过建设数字化平台手段加以传承和保护。
4.基于科研立项层面的文化建设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的教师结合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开展研究,参加省市的各项“非遗”研讨会,加盟或成立有关学会,积极立项或发表文章。如:2013年,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申报了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社科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仿真绣的研究与发展”现已结题,在非遗的传承和实践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在学院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也纷纷结合自己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活动中的所学所想,参与“大学生创新计划”多项。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途径
1.营造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教育氛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校园的教育氛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往往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各高职院校应积极营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环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教育氛围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并逐步大众化、规模化和多样化,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在校园内设置橱窗宣传“非遗”文化,张贴“非遗”保护标语,校园内放置“非遗”标志物等;利用校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让学生们接受“非遗”文化的熏陶,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2.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高职院校的社团种类繁多,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团较少。我们应该积极创建并支持此类社团。另外,高校可开展特色的校园活动。如组织师生学习、表演非遗作品;或者举办与“非遗”文化相关的知识竞赛,鼓励师生以“非遗”为素材进行创作,举办“非遗”作品展览,邀请传承人进校园表演、讲座。另外,搭建校外实习实践平台,进行校外实践活动也是非常必要的。如开展一些“非遗”项目调查、研究、保护、宣传等工作,进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体验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这类学生社团活动和学生实践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民族民间文化的弥足珍贵,更加喜爱民间艺术,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爱之情,从而升华为对祖国、民族的热爱与自豪,同时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底蕴、人文品格和人文情怀的培育与熏陶,打造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
3.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其内涵丰富,并不缺乏教育的功能。而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较少涉及到“非遗”文化,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笔者认为,一方面,应该在课程项目立项阶段筛选出适合相关专业发展的非遗项目进行市场调研,综合传承人的意见,确定课程门类,制定课程目标及课时分配。高职院校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自身校企合作的平台,使该课程发挥出其优势。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与高职院校现有专业相融合,将非遗文化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例如,科技职业学院将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与学生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设计出图案更为精美的蓝印花布。这样不仅推广了蓝印花布的印染技艺,还使与之相关的专业学生成为保护此非遗项目的新丁。甚至将其开发成新的旅游纪念品。
4.构建“非遗”保护和传承三位一体的合作新模式“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没有固定的方法,却有着相同的原则。在其保护和传承的工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构建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就是指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与“非遗”传承人依托非遗实习实训基地这一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保护与传承。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一方都无法代替的,它应承担起唤醒社会保护意识、抢救文化遗产的重任,通过学术研究、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培育等多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然而这个过程必须有政府部门的整合与协调,建立包括政策、资金、法律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传承人的创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精神因子,是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其中所具有的特定思维、精湛技艺、文化意识是珍贵而无法复制的。整合三股力量的优势资源,调动所有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共同构建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与“非遗”传承人三位一体的合作新模式。
5.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教师队伍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与教师队伍相结合,无论从保护传承角度还是师资队伍建设来看都是获益的。“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开设专修课程,举办讲座,对高职师资队伍是个有效的补充。高职院教师,尤其是部分学历较高并积极参与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是一股强有力的支持力量,弥补了部分“非遗”传承人学历较低的局面。两者的结合,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一是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定期开展文化讲座、选修课程等;二是让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高职教师拜传承人为师,这样可代替不能参与到高职院校教学的传承人。这样的拜师,不是单纯的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更重要的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授,也是对非遗传承工作的有益补充。三是可以组建“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传承人聘为传习课程专业师资。通过民间艺人与高校教师共同参与、同台授课的方式,组建了“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6.积极拓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宣传交流渠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服务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高校在资源整理方面也要注意方式的创新。除运用传统的方式外,还要利用好当前的数字、网络平台。例如,可以成立学校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凭借图书馆资源,建立一个完备的数字化资源库,把资料和研究成果等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影像化方式记录下来,妥善保存并合理加以利用,从而拓宽宣传渠道。当然,高职院校更应加强校与校之间的非物质文化教育交流。
三、总结
篇7
关键词:皮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传承与保护;创新
1 西安同朝皮影
皮影是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皮影的制作技艺复杂,皮影根据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的特色,下面简要介绍西安同朝皮影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
1.1 西安同朝皮影的历史渊源
陕西皮影分四个流派,其中西安同朝皮影属于陕西东路皮影。陕西的“同朝皮影”因发源于古时同州府(即今日大荔县)与当时的朝邑县,而被称为“同朝皮影”。同朝皮影的产生没有文献可以考究,不过有两个故事也许是同朝皮影产生的原因。其一,相传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出生后总是啼哭不止,少府用自己的身影止住了胡亥太子的啼哭,后来秦始皇命雕刻师仿照人的影子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牛皮人在窗前表演,用来逗乐胡亥。而后这种嬉戏形式传到民间,被百姓称作“牛皮灯影戏”。其二,相传西汉文帝刘恒时期,宫妃们将桐叶剪成人影的形状,在灯光的照耀下映在窗户上,用以与太子嬉戏取乐。
1.2 西安同朝皮影的制作工艺
西安同朝皮影的制作要经过选料、制皮、雕镂、彩绘、压平、定缀、合成这七个步骤来完成。皮影的雕刻刀法精细,线条流畅,服装设色艳丽,人体结构比例匀称,布局巧妙。雕刻的人物形象武士强悍,精神饱满,旦角亭亭玉立,婀娜多姿,雕刻的舞台装饰(如:金銮殿、帅帐、书房、绣阁、真窗实门)富丽堂皇、气势宏大,花木怪石,奇特多姿,为群众欣赏、收藏的佳品。
1.3 西安同朝皮影的发展现状
国家对皮影这项传统技艺非常重视,并在2006年将之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成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皮影这门传统技艺的现状不容乐观,发展前景堪忧,这也是西安同朝皮影的发展现状。西安同朝皮影作为一门传统技艺,传承人普遍年事已高,这门精湛技艺的延续处于找不到下一代传承人的困境。当今社会丰富多彩,电子、网络等多种娱乐方式已经覆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皮影戏这种传统的娱乐方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制作皮影需要精雕细琢,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一道道工序,中途一经出错将无法修改。不但如此,后期对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这使得皮影在当今如此快节奏的社会中,无疑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的。
2 “化生:《白蛇传》的古本与今相”展览
2015年8月18日,在北京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精品馆举办了“化生:《白蛇传》的古本与今相”展览。该展览是围绕“当代艺术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而进行实践的主题性展览。该展览呈现的一系列作品是根据陕西东路皮影的传统技艺与当代艺术进行融合、再创造所产生的。
2.1 展览内容
该展览以展、研、演三大板块综合呈现。在展览板块将展出140多件陕西东路皮影戏曲《白蛇传》的影偶珍品和艺术家邬建安的作品《新解》,从而形成了《白蛇传》“古本”与“今相”间的多重关联,展开了中国本土文化传统与当代视觉艺术的“超时空”对话。文献板块则以图文混编的形式回顾了邬建安与工美师汪天稳及其弟子在十年合作中对传统皮影的制作工艺、美学样式和传播方式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2.2 展览意义
“化生:《白蛇传》的古本与今相”展览综合取用了传统皮影工艺,追溯原型又生发想象,营造出古今对话的迷幻空间,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探索了一条实践路径,以期深化、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当展。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此次展览的特点是当代艺术的中国方式,即既不完全按照西方路线走,也不完全去走国际化路线,而应该通过对自己本土资源的研究与转换,从而形成当代艺术的中国方式。
《白蛇传》的“古本”人们都十分熟悉,艺术家邬建安在此“古本”的基础上,进行了融合与创新,解释了“今相”的意义。邬建安依托皮影这个传统资源进行高效制造“创新”价值,使用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这两种材料相组合,进而完成这一叙事性的作品。艺术家邱志杰表示,通过当代艺术的介入,使得本来已经开始退化的传统文化技艺被重新唤醒。该展览所体现的当代艺术与传统技艺是一个互相的滋养,一方面传统技术里蕴含的从美学精神到技法、到材料都能够给当代艺术带来一些新的机会;另一方面,这也是当代艺术给传统技艺的一个发展的机会。该展览是对“当代艺术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这一课题的一次成果展示与案例总结,为各非遗门类的生产性保护创造一种观念和工作模式上的参考。
3 在创新发展中保护传统技艺使之得以延续
皮影作为中国的文化特征符号,作为中国传统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当代社会留下了什么?可以为当代社会留下些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究的问题。皮影只是传统技艺之一,我们应该对所有传统技艺的保护与发展进行思考与探究。我们应该在当代逐渐转变固有的对传统技艺保护的思想,不能一味地只是保护传统技艺,应当将传统技艺充分融入当代艺术中,可以适当转变传统技艺在当代社会中起到的作用。例如,将皮影这门传统技艺融入影视作品中、融入展示作品中,在保留传统技艺手法或表现形式的同时又加以创新,从而达到在创新发展中保护传统技艺的效果,使我国的传统技艺能够有效地延续下去,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世界永存,彰显中国风采。
参考文献:
篇8
P键词:潮州金漆木雕;粤剧艺术博物馆;八仙贺寿;双面人物透雕;赏析
1引言
潮州木雕,又称潮州金漆木雕,与浙江东阳及安徽木雕并列为中国三大木雕流派。始于唐、兴于宋、成熟于明,至清代臻于完美。作为潮州区域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经过千百年来历史的沉淀和积累,吸取了石刻、泥塑、绘画和戏曲等不同艺术门类的长处,逐渐形成了独具自身特色的艺术风格。其题材丰富多样,从花鸟虫鱼、珍禽瑞兽到民间传说、古代戏曲和神话故事;镂刻形式丰富多样,有浮雕、沉雕、镂雕、通雕、圆雕等;应用范围广泛,极具实用价值,从祠堂、门窗、屏风、柜橱、几案床榻、横披条幅到香炉、神龛、烛台、馔盒等都有涉及。巧夺天工,精美极致,一凿一刻无不体现着潮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风格的艺术色彩。
2潮州金漆木雕经典作品赏析
粤剧艺术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127号,馆内粤剧文物品种繁多,从琼花水兑攀、香炉、宫灯到剧本、木鱼书、海报、戏桥、戏服、乐器再到电影、唱片、剧照、名伶书画等,在多种不同时代、不同区域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越来越受人关注和喜爱。
其中就有被称为木头上的舞台文化的潮州金漆木雕人物挂屏,可谓潮州金漆木雕之少见。潮州金漆木雕双面人物透雕:八仙贺寿:380*138*8。从表现手法上看,其大胆运用立体的表现手法,突破了传统木雕挂屏只能正面观赏的限制,在一厚板上实施双面手工雕刻操作,避免主面与背面的通用手法,达到双面人物挂屏双面欣赏的艺术效果,同时也解决了历史粤剧正面观赏的难题,实现了其在有限空间内的双面观赏。在木头上雕刻表现粤剧戏出――八仙贺寿,抓住各个人物的特征,表情,动态,及戏剧艺术配套,八仙,八骑,八宝,单面人物共28位,双面人物则56位。在舞台上,皇母娘天宫仙境,八仙,八骑悠然随境祝寿,又有各门形态不同,喜气贯穿在脸上的童子们随行护法。在创作过程中,紧紧围绕粤剧八仙贺寿的主题,刻画每个人物的特征,戏出里搭配的男童,女婢,神情专注,主朴清楚,避免了过于人物挂屏多胞胎,脸谱单一的通病。在八公分厚度创作中,精雕细刻,遵循传统的技法,创新镂通双面多层次刀法,抓住戏剧的主题,人物的特征,衣着服饰搭配,准确雕刻面部表情,再巧妙搭配上楼台、亭阁、树木、花果等自然景观,在布局天空和地面的构图上气息通透,上下呼应,表层人物与内层人物空间流畅,云彩飘逸。
当然,在一件精品的从无到有、从有到精需要克服前所未有的难题。过去的几十年,潮州金漆木雕人物挂屏多应用于古建筑当中,大体长度均在2米左右,所以八仙贺寿作品无论是长度还是高度上都进行了常规范围的突破,并且要打破单面观赏的局限实现双面观赏,在制作前必须考究,制订出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流程。根据实际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如下的工艺操作流程:首先组成三人雕刻小组,进行构图、人物布局、调整双面的图纸等方面的研讨,然后分析通雕中必须保证的木材结构,如何再能既有通透的效果,又有整幅作品在原木镂通不损,如何才能保证双面通雕面面观,面面金,不留痕迹,保证金面无接缝,用传统的手艺创作,突破传统表现方式,最终三人合力,历时一年零二个月,完成了白体雕刻,并且不断的仔细品味细究,发现不足之处便立刻加以修善。进而,又耗时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漆金工艺,突破传统的贴正面金的工艺,制订一套满金的工艺标准,克服了大作品流程长,难度高的困难,顺利地完成八仙贺寿双面通雕的贴金工艺,达到了设计,雕刻,贴金整个工艺超高标准的要求,成功地为八仙贺寿双面通雕穿上华丽的衣裳,从而创造了历史上罕见的双面人物透雕作品粤剧八仙贺寿,并且与粤剧博物馆内其他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一起,永久陈列于馆内为人所欣赏和借鉴。
3结语
篇9
关键词:文创产业;地域性文化;基石
苏州处于吴文化中心地,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手工业发达,地域文化特征鲜明,文化丰富多彩,魅力独特,被誉为“工艺之都”。苏州地域文化的形成和他悠久的历史息息相关,在漫长的生活及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他对地域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这些文化的传承,使苏州人才辈出、成就卓著,走在全国的前列。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苏州完成了产业结构的转型,从纺织业到现代制造业,再到今天的科技研发型城市结构。因此,文创产业在苏州蓬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地域文化将会成为文化创意的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苏州地域文化的主要体现
苏州的民俗、城市形态、古镇、园林、人文、手工业等等,是苏州地域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非遗文化、城墙文化、民俗文化、民宿文化、园林文化、服饰文化、丝绸文化等,精神娱乐上还有昆曲、评弹、吴歌、吴门书画、通俗文学、江南丝竹等等。另外,苏州名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昌盛、文化艺术发达,名家辈出、人文荟萃。苏州辖区共出文状元45名,明代苏州府有进士437名,清代则有600名。唐伯虎、沈周、文徵明,仇英齐名画苑,被称作“明四家”,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誉为“吴门四才子”。至今在苏州唐寅祠保存完好,唐寅墓重新修建,具有较高文化研究价值。另外还有历代名人如:泰伯、仲雍、言偃、孙武、陆绩、张僧繇、顾野王、张旭、杨惠之、韦应物、白居易、陆龟蒙、范仲淹、范成大、高启、况钟、蒯祥、吴宽、沈周、王鏊、祝允明、文徵明、魏良辅、冯梦龙、沈寿等。
苏州地域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苏州人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一些本地文化形态在文创产品中也可以直接利用。这也是苏州悠久历史及文化的特征,苏州文化的卓越成就主要体现在生活创造上。如:园林艺术则是融合了文人的人文理想、构思设计和匠人的高超技艺,评弹、吴歌和冯梦龙的通俗文学则更多地展现了市民百姓的艺术情趣;苏州民居古朴典雅、粉墙黛瓦、轻巧简洁,的建筑特色,体现出苏州民居清、淡,雅、素的独特风格。而苏州的刺绣、宋锦、缂丝让苏州的丝绸工艺达到织造巅峰,虽然经历了产业的转型,但织造工艺经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得以保存,其中,2012年3月,吴江鼎盛丝绸有限公司与苏州丝绸博物馆联手,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符合传统宋锦织造工艺各项技术参数的电子提花织机,为宋锦产品的产业化打下基础,这也为发展文创产品奠定了理论及实践基础。苏州的玉雕、核雕、竹刻、红木雕刻、牙雕、漆雕等等技艺的传承也对文创产业起到了技术支撑。
二、发达的工艺美术奠定了文创的基础
在苏州2500年的历史中,传统工艺美术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现象,解放以后更是取得了辉煌成就,在全国工艺美术品24个大类中,苏州拥有22个,3500多个各类花式品种,巩固了苏州工艺美术在全国半壁江山的地位。
苏州工艺美术的特点之一是名家辈出,技艺精湛,苏州工艺美术史上名家众多,能工巧匠荟萃。比如苏绣精细雅洁,核雕、牙雕工细飘逸、巧夺天工,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苏州传统工艺美术因此而名重天下。
另外,传统工艺品和文创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工艺品即通过手工或机器将原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是对艺术品的总称。传统工艺品来源于生活,却又创造了高于生活的价值。它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性和艺术性。从传统工艺品的界定上看,它具有高于生活的艺术再创造,往往体现作品的艺术价值,它具有较高的审美及收藏意义。而文创产品首先体现的是它的商品属性,它具有产业化、规模化的显著特征,在价格上也较亲民化。苏州传统工艺品向来以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著称,逐渐形成小、巧、淡、雅外观特征,如:苏州的玉雕、核雕、竹雕、红木小件雕刻、牙雕等都以“小、巧、灵、精”出彩。形成了苏派的典型特征,“巧”是构思奇巧,特别是巧色巧雕尤其令人叫绝;“灵”是灵气,作者有灵气,作品有灵魂;“精”是一刀一琢皆精致细到。
因此,从概念上看传统工艺美术与文创产品有着不同的消费群体,苏州作为工艺美术的大市,有着较大的体量,也有着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文创产品在苏州确是不折不扣的小弟弟,无法和中国台湾及国际上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提并论。
苏州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为文化创意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为文化创意提供了扎实技术支持。
三、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文创产品知名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鲜明的民族地域性,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就会产生不同的文化风貌,恰恰这样的地域性才会有了它的精彩,经过几千年技艺传承逐渐形成固定的传承、沿袭模式,展现了独特的地域特性。如:江南一带的婉约精细、陕北黄土高原的粗犷、东北三江的乡土气息、西南边陲五彩斑斓的少数民族特征等。
苏州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厚。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6项,位居全国各类城市之首;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29项,处于全国各类城市前列。一些项目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区域集聚,项目之间生态链特色十分明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非遗集聚分布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世界上都会享有较高的声誉,会通过旅游传播到世界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的结合无疑会促进文化产品的品牌战略,苏州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化、现代化建设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国民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五位的城市,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势必随之发生深刻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必然会和当地文化创意结合,走出单一的传承模式,通过批量的文化创意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产品相互依存,互相提升,有利于文化创意产品的品牌建设。
自从我国“十一五”规划以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批以文化创意、知识产权和高科技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各地都兴建了不少文化产业园,依照国家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培育文化产业升级换挡。苏州作为经济大市,有着得天独厚的经济条件及人文条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将对苏州经济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元奎.突破地域性给旅游商品创建品牌的探索[J].商,2014(10).
篇10
核桃除了有益寿食补的作用外,还有保健强身活血之功效。如果人们细心观察,会发现不少老年人在悠闲散步时,手中搓揉着两个核桃,通过掌肚问摩擦达到手部运动,从而又通过手部穴位,反应点接受一定量的刺激,对内脏器官起一定的调节作用。手部运动可以使脑部功能发挥到很高水平。有人曾经测试手部运动区与手皮肤感觉区的神经细胞活动情况,即手部运动时,脑部血氧含量及狭窄部似血管的血液流量变化。若耗量增加,则神经细胞所需的葡萄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增加,二氧化碳形成使血管变粗,以加强氧供给,脑部血流量增加。实验说明手部运动对脑部有明显影响,可促进脑部血液供给循环,并不需很强的运动量,而且反复柔和运动比持久用力运动更能发挥作用。同时,十指指肚间有十宣穴,掌心有内劳宫穴,小指根缘处有小鱼际穴,大指指根有大鱼际穴,无论顺时针或逆时针揉动掌心指肚问的一对核桃,对手三阴、手三阳的经络,都可起到舒筋活血、强身健体的作用。一对核桃在人手掌指肚问来回揉动,不但能保健强身,还能消闲度日,打发时光,更能温暖寂寞的心灵。
故宫藏揉手核桃的特点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珍藏清宫遗存的生活用具文物中,有十余对大小不一的核桃——谓之“揉手核桃”。这些核桃绝对不是简单的食用品,而是如上所述民间百姓的嬉耍,以此通过手部运动达到保健强身的一种器具。宫藏的揉手核桃均为棕红色,显然是核桃外有人的手汗液和核桃内仁油的浸渗挥发,在日久天长积累的相互调合中,使核桃外皱脊呈现出滑腻剔亮的油棕红色,好看美观又实用。清官珍藏的揉手核桃不干不燥不裂,至今保存完好。据有经验的老人讲,这类属嬉耍的揉手核桃,均为山核桃,皱脊壳厚,核仁小,而一般食用性的核桃则易燥易碎。
清宫揉手核桃,一般为圆形或略微椭圆形球状,均长3.3厘米,高3厘米;而最小的一对揉手核桃,长2.5厘米,高2厘米。有的专门存放在一正方形雕镂吉祥图案花纹的紫檀木盒内,此盒高6厘米,宽8.5厘米,内衬蓝绫面,其中间挖有两洞,恰好放入两枚核桃(图一)。这种小巧玲珑的紫檀木盒,做工精良,雕琢细致,构图绝妙,情趣盎然。其紫檀木盒每个侧面均雕饰有缠莲枝纹,一对蝙蝠捧一篆刻“寿”字,四个侧面的“缠云莲花”“多福多寿”纹图,委婉多姿,变化的形象富有流动感、连续感而优美生动;又因其图案结构韵律连绵不断,故而寓有生生不息、千古不绝、万代绵长的寓义。另在此盒盖上的周边雕琢着回纹,这种传统纹样,寓意福寿吉祥,即诸般事宜(如福、禄、寿、世代、国运等)的深远绵长,与吉祥符号“卍”的寓意相近,故而民间称“富贵不断头”。其盒面上雕琢图画似“蓬莱仙境”,有仙阁楼台,海水江崖,在一株茂盛葱郁的仙树冠下,三位仙人站在雕栏楼台上极目远眺,仙台楼阁下有云海萦绕,意味十足。显然这类吉祥图案寓意亦在于祝颂长寿之义。
另一个存放揉手核桃的紫檀木盒,其尺寸大小与上述盒相等,但盒四个侧面图案为“长寿”字,其盒盖四周边沿为“团寿”字,中间的雕琢画面上也是三位仙人站立仙台楼阁上,均是一副修身养性,怡然自得的模样,充满着祥和美好的气氛;在其周围环绕着海水江崖,如意云纹和仙树。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在盒内安放的揉手核桃下,还附有一张白纸条,墨书“丹贝勒预备”;又在其核桃上面附有一蓝绫面盖,即美观大方,又可护揉手核桃不被意外地磕伤碰裂。
另外,还有一个紫檀木盒,光素,长9厘米,宽6厘米,高4.5厘米,盒内安放着一对揉手核桃;此外还有一个椭圆形状的铜盒,外包裹着一层“卍”字锦,长10厘米、宽7厘米,高5厘米,内亦放着一对揉手核桃,下附二张白纸条,墨书:“恭进”“丹贝勒预备”(图二)等。
从以上几件不同类型的盒和一对对宫藏揉手核桃来看,说明清官内的这些核桃,大部分是皇亲国戚和王公大臣“恭进”,很多是作为皇家寿礼贡人宫中的。而“贝勒”作为满族贵族的称号,又有盒内的白纸条佐证,则更加说明了这一点。
清官揉手核桃(图三、图四),除了有强身健体作用外,还表现出富有袖珍形的制作方法和精湛的工艺特色。如有一对并蒂核桃,我们不妨称之为“连理核桃”或“鸳鸯核桃”,因为它们是两个生长并联在一起,形成一对,呈扁圆形状,长3厘米、高2.5厘米。这对核桃不但形状奇异,而且还专门配有一小檀木座托,其长2.7厘米、宽2厘米,下附三乳钉足。显然是宫中将其作为珍贵礼物,放在案头供人欣赏的奇品。
另有一对揉手核桃葫芦形状(图四),头尾大,中腰细,长3厘米,高2厘米,小巧玲珑,精美雅致。我们不单单谈它的异状,从吉祥图案上看也会有一种全新意义上的感觉。因为葫芦在传统中即被视作象征、祈求子孙万代的吉祥物,寓意万代绵长。
清官雕琢核桃与核雕艺术
故宫博物院有一对核桃被装在一个乳黄色丝线编织成网的套内(图五),此网套连绳带穗总长40厘米,装核桃的网兜有10厘米左右,下垂流苏乳黄色丝穗14厘米。应该说,这对核桃是专门佩饰腰间的什物,既携带方便又随时取之嬉耍欣赏。装在网套内的一对核桃非常别致,每个均长4厘米,宽3.5厘米,高4厘米,而核桃皱脊上竟雕琢着两个仙人:一是胡须满腮的老者;一是稚童脚踩着如飞的云纹,真让人大开眼界,若没有精雕细琢、神工巧匠的技艺,恐难以成就之。虽说这些核桃形状各异,但都具有工艺观赏的特点,又由于色泽仍是棕红色,说明这些核桃是宫中人们欣赏嬉玩之物。
据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中云:“在养心殿后面的库房里,我还发现了许多很有趣的‘百宝匣’,据说这也是乾隆的。”他写道百宝匣用紫檀木制成,其中一个格子里装有“一个雕着古代故事的核桃”。
利用核桃等果核类雕琢图画属微型雕刻艺术,在唐宋以前,各种史料文献有关微型雕刻的记载寥若晨星。至唐宋两代,微型雕刻稍露头角,主要是在竹刻笔管、竹骨精刻和象牙微刻一卜得到了发展。
微型雕刻和核雕艺术始盛于明中期至清初,核雕艺术更是出神入化得到了很大发展。当时佳作纷呈,其质材以果核雕刻为主,举凡橄榄(乌榄)核、桃核、杏核、樱桃核、杨梅核和核桃等等,其中以橄榄核雕、核桃(桃核)雕,最为多见。著名的微雕艺人的作品被明代达官贵人视为宝物,将其作为佩饰的装饰品;清代核雕更是精彩纷呈成为西洋人的猎奇之物。
明代江苏的核雕家邱山,他所镂刻的核桃坠,多以诗情画意、历史故事见长。明代陈贞慧《秋园杂佩》载,邱山“雕刻精工,所制胡桃坠、人物、山水、树木,毫发毕具。余见其有‘渔家乐’‘东坡游赤壁’‘百花篮’,诗意有‘夜半烧灯照海棠’‘春色先归十二楼’数事。窗阁玲珑,疏枝密树,掩隐斐害,即善绘者无逾其精巧,他有效者便见刀凿痕,终不及其雅熔矣”。
另外,明代文震亨《长物志》、高濂《燕闲清赏笺》记载核雕家夏白眼的作品,技艺高超,“可称一代奇绝,传之久远,人皆宝藏”。明代张应文《清秘藏》记载,“宣德间,夏白眼能于乌(橄)榄核上刻十六娃娃,状米半粒,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
关于“东坡夜游赤壁”历来是雕刻(微雕)艺术家们常用的题材。明代著名核雕艺术家王叔远以桃核为料,常随势造型,惟妙惟肖。他的核雕,以舟船为主,其创作的“东坡泛舟赤壁”,舟上舱轩蓬楫,什物具全,镌刻坡等5个人物,传神所得。明代魏学伊《核舟记》述及了王叔远的作品,李日华《六研斋笔记》也记载了王叔远雕刻的核舟:“中作篷栊,两面共窗四扇,各有枢可开合。开则内有阑楯,船头一老。蟠腹匡坐,左右各一方几,左几一书卷,右几一炉,手中仍挟一册。船尾一人侧坐,一橹置蓬上。其一旁有茶炉,下有一孔,炉安茶壶一,仍有味有柄。所作人眉目衣褶皆具。四窗上每窗二字,曰:‘天高月小,水落石出’。船底有款‘王叔远’三字,仍具小印章,如半栗,文云:‘印’”。
到清代康熙年间,各种工艺品和核雕艺术品均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工艺沿革史略》谈道,“清初有以山桃核雕为念珠一百八枚者,圆小如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入定于龛中者、荫下趺坐而说法者、环坐指划而议论者、袒跣曲拳和南面前趋而后侍者,合计之数五百”;“核坠一枚,五分许,横广四分,取‘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甸,计刻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宫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一、浮屠一、舟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影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如传更、报晓、候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一肖之,可谓艺之至矣!”在一枚小小的果核上,居然能雕琢的精巧细腻,姿态各异,生动传神,可见当时的工艺匠人技艺高超,他们擅以形简意赅之刀法,努力表现当时文人学士的生活,以及社会中的风俗人情、田园风光等。
据《竹人录》记载,清康熙时期的核雕艺人封锡禄,“又善镌桃核舟,大不过两指甲,中坐三人,袍而多髯,坐而倚窗外望者为东坡,禅衣冠对东坡坐而俯于几者为佛印,少年隅坐,横洞箫而吹者则相从之客也。两面共窗四扇,各有枢可开合,船首两人,一老皤腹匡坐,左右各有酒具。船尾一人执扇烹茶,有茶炉,腹一孔,炉上茶壶,仍有味有柄。舟底刻‘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两行细字。又于橄榄核上镌‘草桥惊梦’。屋宇人物,位置天然,间以疏柳藏鸦,柴门卧犬,夜凉景色,摹绘逼真,奇幻出人意表矣”。
清乾隆时期,核雕艺术继续向前发展。而且,社会上的工艺人被大量的召进清官内务府造办处,专门制作各种手工艺术品,有些艺术品是呈览皇帝御批后再精心制作。如广东牙雕艺人陈祖章,即是在清雍正年间被召至京城,服务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
现今博物院珍藏的微雕赤壁夜游橄榄核舟(图六),即是陈祖章的艺术杰作。此舟呈稍深的橘红色,高1.6厘米,长3.4厘米。舟上设备齐全,舱中备有桌椅,并摆着杯盘菜肴,小窗镂空,可开可阖。舟上八人,异趣纷呈,为坡泛舟夜游赤壁故事。舟底镌刻着细字《后赤壁赋》全文,下有“乾隆丁巳五月臣陈祖章制”款。清代陈祖章在学习、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创作了“东坡夜游赤壁”,在技艺、内涵上都有所发展。
清嘉庆皇帝(图七)还写了《桃核舟》诗~首,刊登在《清仁宗(嘉庆)味馀书室全集定本》卷二四中,其御制诗云:绥山结实种常留,刻琢天成赤壁舟。酒载青田根叶远,缆牵雪藕色香浮。济川岂仗雕虫技,问渡应殊避世游。仙子啖馀休浪掷,乘槎自有小儿偷。
明清两代核雕艺人较为著名的还有邢献之、金老、沈君玉、陈子云、王百户、袁友竹、杜士元、朱龙川、胡用中、方古材、殷根福等。这些艺匠大多集聚于雕刻工艺较为发达的苏州、广州两地。
有一点必须指出,果核微型雕刻工艺的产生和兴起,与明末清初科技进步,即西方传教士的陆续东来,带来了许多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技术,不无关系。因为从制作者而言,他可以运用意念而不借助仪器来创作;而从收藏者欣赏雕刻艺术品而言,显微镜、放大镜等仪器是必不可少的用具。如显微镜至少在清初已传入中国,王士祯《池北偶谈》、屈大均《广东新语》均有这方面的记载。另外,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珍藏的康熙朝宫中陈设帐目档案中也得到了反映,诸如西洋人苏林(档案记注为“昂里哑国”人)进献、骁骑校尉保住进贡,以及清官内务府造办处制作等。
清乾隆皇帝在《清高宗(乾隆)御制诗集二集》卷六五《咏显微镜》诗中谈到了显微镜的特点,只不过是他“置而弗用之”而已,其诗云:玻璃制为镜,视远已堪奇。何来僾逮器,其名日显微。能照小为大,物莫遁毫厘。远已莫可隐,细有鲜或遗。我思水清喻,置而弗用之。
《清仁宗(嘉庆)味馀书室全集定本》卷二0《显微镜》诗云:西洋多巧思,制镜显纤微。贯蝨车轮巨,雕猴棘刺肥。邻虚清眼界,纳芥妙天机。心鑑悬丹陛,无形烛九围。
清代史学家赵翼所著《欧北集》卷四三,在《静观二十四首》之十七首显微镜诗中描写了显微镜的绝妙用处:人视众蚁群,同行无分别。蚁在其群内,又各自辩识。不知蚁视人,可能认一一。大凡眼有光,各随身大小。大视小则蒙,小视大则瞭。虽有离娄明,不知焦螟皎。何况小视大,一览自了了。所以显微镜,西洋制最巧。能拓小为大,遂不遗忽杪。
- 上一篇:河道污水净化处理方法
- 下一篇:新生儿的喂养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