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4: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

篇1

新闻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媒体传播的工作,一般在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或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工作。但这只是传统的就业方向,现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单位了,很多毕业生还会从事文案、广告设计、广告策划与管理等工作,可以说新闻传播学这一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广泛,很被看好。

目前新闻传播学专业就业前景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传统媒体、新媒体策划、行业编辑。

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除报纸外,广播电视台也是新闻传播专业考研学生未来的就业,而且据数据统计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数量的年增长率约为4%,就是说每年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从事广告行业,广告文案撰稿人主要负责撰写广告宣传册和产品包装上的文字,以及配合广告创意设计推广软文。对这个方向感兴趣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同学可以关注企业的广告部,以及媒体中负责广告投放的部门。广告领域是一个关注市场的方向,除了对传播技能有要求之外,一定的市场意识也是必须的。

新闻学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

主干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马列新闻论著选读、基础写作、现代汉语基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文化概论、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摄影、广播电视学、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等。

专业核心课程:新闻理论、传播学原理、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新闻伦理与法规、新闻心理学、新闻编辑、舆论学。

篇2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传媒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传媒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国内各高校也纷纷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目前,全国400多高校设置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等新闻传播类专业近600个,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然而,近年来高校的快速扩招及传统媒体需求的减缓,新闻传播类毕业生正面临就业难的现实困境,另一方面,企业在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题地位突显。,随着企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对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大多数企业设置企业文化专职部门,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品牌策划、企业内刊、网站建设等等,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

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应根据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作出适度调整。作为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新闻传播专业要立足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按照企业设置岗位的职能及岗位技能要求,突出职教特色和优势,着力提高学生岗位技能及动手能力,以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对新闻传播类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二、高职层次新闻传播教育应偏向传播学

正确区分传播与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教育部现在的学科目录:一级学科是“新闻学与传播学”;二级学科是两个“新闻学、传播学”;三级学科只有新闻学下列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学、广告学”,传播学下未列有分支专业。在信息化社会中,一切领域都迫切需要信息和传播的专才。为此,培养大批信息和传播的“通才”,就成了高等教育的一个重点和方向

高职层次新闻传播教育应偏向本文由收集整理传播学。随着新闻主媒介对新闻传播人才要求的提高以及企业、社区、社团等对新闻传播人才需求的增大,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这一新形势,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按照企业的岗位设置及岗位技能要求,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途径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偏向传播学方向,按照企业岗位技能模块和技能要求,设置品牌策划、信息传播、cis系统等课程,并结合职业院校特色,侧重于岗位实操及技能培养。在人才培养途径方面,加大企业岗位实践力度,把课堂搬进企业,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聘请企业专业管理人员参与到专业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中来,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

高职院校的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应贴近社会大媒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新媒体的出现,新闻传播教育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涵盖了新闻出版、报刊杂志、广播影视、广告印刷、网络传播等各类文化产业。

信息传播是任何企业、社团组织维持正常运转、建构单位形象、扩大自身知名度,拓展业务范围的关键策略,信息传播已被越来越多企业所重视。特别是国内大中型企业的深入推动,综合信息的准确、快速、全面传播在公司中的经济价值体现得日益突出,企业纷纷设立专职岗位甚至专职部门,负责企业信息、传播,对综合信息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过去的信息生产机制,同时也引起了新闻传播教育模式的调整,开设新媒体专业的高校不再把培养记者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主要方向,而是培养一种泛媒体人才,宽口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

三、高职院校新闻播传类专业设置应坚持“大传播”为方向

2004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原则意见》,明确提出专业的设置与划分在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体现三个原则:职业性与学科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适应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宽窄并存”;多样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鼓励不同院校对同一名称的专业设置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和实习实训环节。这三个原则,从宏观上给各个学校的专业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教育部2004年10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新闻传播专业类归在“艺术设计传媒类”,其中,新闻传播类设置的专业有10个。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

67 艺术设计传媒大类

6703 广播影视类

670301 广播电视技术

670302 摄影摄像技术

670303 音像技术

670304 影视多媒体技术

670305 影视动画

670306 影视广告

670307 主持与播音

670308 新闻采编与制作

670309 电视节目制作

670310 电视制片管理

从以上10个专业可以看出,侧重传播学方向,侧重技术、技能的培养,符号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教育目标。

参考2008至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新闻传播类的专业涵盖面集中在新闻出版、网络传播、广播影视、广告等行业,数码音像、印刷及会展行业则相对薄弱;新闻传播类专业名单呈增加趋势,2008年14个,其中新增设的专业有2个,2009年有15个,2010年有25个,其中新增设的专业有7个,2011年有35个,其中新增设的专业(*标注)有4个。

2011年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新闻传播类专业和新增设的专业(*标注)如下。

90117 广告媒体开发

590123 网络数字媒体

590155 网络营销

590222 数字媒体技术

610408 电子出版技术

610409 版面编辑与校对

610410 出版信息管理

610411 出版与电脑编辑技术

610413 数字印刷技术

610414 数字出版

610415 数字媒体设备管理*

620307 商务信息管理

620406 广告经营与管理

640107 会展策划与管理

640109 旅游传媒*

650209 电子政务

660151 文化艺术管理

660153 文化创意与策划*

670116 广告与会展

670137 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

670311 新闻与传播

670312 信息传播与策划

670313 传媒策划与管理

670314 现代传播

670315 影视灯光艺术

670316 网络新闻与编辑

6703017 舞台影视技术

670318 数字传媒艺术

670320 影视编导*

670330 电视摄像

670331 摄影

670332 作曲技术

670334 录音技术与艺术

670335 媒体营销技术

670336 交互媒体设计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主持与播音 分方向 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主持与播音的教学模式应符合国家的教育发展规划,应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才会有生命力。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从区域广播电视传媒行业和文化艺术产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培养目标

经过大量调研和专家论证,我们重新明确了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面向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公司、影视传媒公司、企事业单位或与传媒相关的单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一定的节目播音与主持、节目采编、策划创意、影视配音、教学研究、公关礼仪主持等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基本素质培养目标是:(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传媒职业道德;(2)具有具备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3)具备从事播音主持、活动策划的健康体魄;(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5)具有坚强的毅力、承受困难的能力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职业技能培养目标是:(1)具备新闻播音、节目主持的能力。(2)掌握新闻采编的基本知识,能做到采编播一体化。(3)具备节目策划、包装的能力。(4)具备活动策划、礼仪主持、艺术指导的能力。(5)能熟练运用各种相关视频、音频软件。

二、主持与播音专业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主持与播音专业分方向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学年主要学习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技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训室进行校内综合模拟训练,让学生初步体会演播室、表演舞台、剧院、大型会议现场等环境,在校内完成虚拟的工学交替。第二学年进行专门化方向技能学习,分为节目播音与主持、活动策划与礼仪主持、少儿艺术指导方向,对学生进行专门化核心技能强化。第三年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学习方向性划分的基础上,亲自上岗,感受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情况,进行岗位能力的拓展。

分方向培养人才最大的优势是扩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了多方面的技能,扩宽了就业的渠道。在打好播音主持基本功的前提下,推动学生从单一的业务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帮助学生将来快速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和社会工作实践。

三、主持与播音专业分方向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1.构建“课岗证”融合的多技能课程体系

根据主持人、播音岗位群任职要求,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之后,我们与行业企业合作,对主持与播音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整合,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课岗证”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职业能力模块,素质拓展模块等四个模块,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职业素质课与专业教育课相结合。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获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之一:普通话等级证书、电影电视演员、演出经纪人资格证、中国演出行业演员资质证书。

多技能包括主持人、播音基本技能和分方向专业技能。主持人、播音基本技能包括播音、电视节目主持、电台节目主持、新闻采编播等能力,主要开设普通话语音与发声、语言表达技巧、播音艺术、演讲与口才、节目主持艺术、新闻写作与采访等课程。分方向专业技能包括节目策划与制作、礼仪活动主持技能、表演技能和少儿艺术指导技能,主要通过项目实训、专业实践、顶岗实习来实现。

2.实施“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根据主持与播音专业的特点,利用校内仿真实训室、演播室、剧院等实训场地,灵活应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引入主持人大赛、小品比赛、主题晚会、庆典活动、新闻会等实训项目。根据工作岗位流程,对核心课程进行重新设计,通过下达任务、任务指导、任务实施、任务训练等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就是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融“教、学、做”于一体。

3.积极引导和推动校企合作

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并将其建设成为学生的实训基地、教师能力的提升基地。学院建立由新闻媒介部门、传媒公司管理者、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的专家队伍,定期召开校企合作研讨会,搭建校企沟通、合作的平台,深入探讨合作模式、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指导学校教学改革。学院还要求教师定期到新闻媒介部门、文化传媒公司实践,不断提升专业技能。

4.建立学校、社会、用人单位“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和完善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学校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阶段性对课堂教学、实践项目、顶岗实习等环节进行检查,并通过组织教学观摩课、公开课等进行教师评教、学生评教。建立健全完善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让学院、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教学结果的分析与评价,及时反馈信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吕炜.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新闻知识,2012,(05).

[2]肖建华.主持人审美修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篇4

关键词:新闻人才;传媒业;复合型

中图分类号:C9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021-02

观察近年人才市场的需求态势可以发现,传媒业对人才的要求显现出几个特点。一是对高端人才的渴求,熟悉媒体且懂经营懂管理的中高层人才受欢迎;二是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继续提高,具备复合特点正成为一个准入的门槛;三是应用型人才需求量仍然很大,尤以广告、创意、策划、设计类职业人才需求为主。同时,传媒业对人才的实践经历的要求正在强化,地方媒体对人才的需求发展使其在人才市场所占比例正在增加。

传媒业人才需求的这种演变特点提示我们,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思路,必须以适应传媒业的需求变化为出发点,以现代新闻传播教育理念为前导,全力推进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标准的改革。

一、传媒业的发展推动着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规格与标准的变化

从传媒业的角度看,多媒体新闻平台正在成为21世纪信息服务行业的支柱与基础,反映在新闻人才的素质能力上,它要求从业人员集采、写、编、评、摄、播以及网络传播制作能力于一体,同时又能具备某一报道领域的专长。这是社会迅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今,传媒业的发展越来越依托高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专业人才团队的群体竞争力。在这个团队之中,协调与合作,跨类与“兼容”,是其主调。各传媒的原专业领域界限被超越,各部门领域间形成大量的交叉结合部,这一发展趋势改变了传媒业对专业人才的衡量标准。这种改变体现为,新闻传播人才的知识结构定位既要重视其结构的稳定性,又需关注其知识结构的应变性和交叉性。适应性、应用性、交叉兼容加上可持续发展的后劲都成为用人单位的关注焦点。

反观高等教育为传媒业提供的人才,以往毕业生的培养方向和规格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专业口径偏窄、综合素质与适用能力、创新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所欠缺等方面。今天,传媒业的不断发展给高等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思路必须适应发展的需要而进行变革。

一是需要重视人才的跨媒体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顺应国内传媒业跨媒体整合的发展趋势,关注传媒扩张中的“一体化”模式,即跨媒体、多层次、立体化的媒体运作将成为传媒业经营的大方向,确立人才培养的跨学科、跨专业、综合性新思路。

二是需要确立具有复合与交叉“兼容”特点的新闻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应立足于培养综合性、复合性应用人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具有广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构建凸显综合性复合性特点的培养平台,培养应用型人才

综合性、复合性应用人才对培养平台的要求是全新的,不可能照搬本科教育的传统平台。

整体上,新的培养平台趋向于综合性与复合性,并具有多学科支撑的背景。譬如广告专业,需要在信息传播与市场营销之间寻找对接点,与科学和艺术之间寻求平衡点,因此,培养平台应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综合性的知识基础和素质,有利于学生形成迁移性、发展性的能力。它的基本思路是以完全学分制为前提,以课程模块组合为基点,构建培养平台的大框架。“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实践模块”是整体设计思路。与传统培养平台比较,显然,宽口径、复合性是这一平台突出的特征。

当前关键的问题,是具体的课程组(模块)的选择与设计。在原则把握上存在若干焦点:首先,应体现人本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厚实,杂中求专,有利于专业大类招生,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兴趣特长自主选择专业发展方向。其次,课程组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应变性,每个模块由必修与选修学分课程组成,刚性和柔性设置并存,以增强教育对社会需求变化的适应性,避免新闻传播教育相对于传媒实践的滞后性。同时,有利于各高校依据地方需要和自身特长设立更多特色课程。三是注重科学性,通识课程口径既力求宽一点,同时又要重点关注学科共通能力的培养,如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发现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等。通识课程模块和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所涵括的学科理论和基础知识,既能适应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又能为学生形成应用能力铺垫厚实的知识学养基础。

完整地把握上述原则,是构建新平台必须解决好的课题,在目前的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需要不断完善的环节和问题。

三、开拓复合型人才培养通道

依据传媒业人才需求变化的趋势,新闻传播教育不能不兼顾两头,即重视应用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本身强调其培养平台的综合或复合性,但与复合型人才的社会标准或要求仍有差别。“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对不同的专业具有够得上‘专业水准’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有机地整合不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董天策先生归纳了两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思路,一是垂直水平复合,通过跨学科专业的本科+研究生教育来实现;二是本科层次的横向水平复合,以推行主辅修制、双学位双专业制来实施。应该说,这样的思路富有启发性。

基于上述认识,畅通应用型与复合型分流的培养通道具有现实的意义。一方面,传媒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地方或基层媒体单位,以及正在发展中的民营类单位。改变以往新闻类毕业生眼睛向上的观念,培养“下沉式”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高度关注以就业为主导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复合型高端人才的需求,促使我们积极探索复合型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建设,并适应研究生层次的复合型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深造型”教学计划。两个通道并行,新闻传播教育这盘棋才能走活。

立足研究生层次的垂直水平复合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广受用人单位认可,无疑是发展的重点。只是受培养规模等主客观因素限制,目前还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开拓本科教育阶段的复合型培养通道成为现实需要。

在目前情况下,本科教育阶段实施复合型培养的困难比较大,多数高校的条件尚未完全成熟。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复合型培养平台与前面所涉及的宽口径复合性平台的构建并非一码事,它需要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跨学科专业的培养平台。表现在课程模块的设置组合方面,它至少需要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专业课程模块及组合,为学习者创造攻读双专业或双学位学习的选择空间。这其中涉及的要素性难题不少。

尝试建设复合型专业或专业方向,是开拓培养通道的一种试验性思路。综合性、多科性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已经或正在这方面进行探索。英语新闻、财经新闻等专业(专业方向)名称的出现,就是其尝试的产物。复合型专业的建设需要考虑两个不同专业的有机整合,其整合的程度往往决定着新专业的成败。形成一个新的专业的教学体系,远非“1+1”那么简单,其中融会和不断调整优化需要一个过程。当前,跨学科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交叉性新课程的建设在此类专业的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篇5

【关键词】经济新闻 财经院校 新闻教育

近十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势头迅猛,以致市场上出现新闻传播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但与此同时,兼具财经学科背景和新闻专业素养的经济新闻人才却“一将难求”。面对此种现状,当今高校新闻院系该何以应对,财经类院校又能有何作为?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代表的财经院校的探索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另一种视角。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开设经济新闻(财经新闻)专业,能较好地弥补当下国内新闻教育的一些不足,有助于为传媒领域输送紧缺的复合型经济新闻人才。

一、国内高校经济新闻专业的发展现状

1、经济新闻专业的创立与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大批财经类报刊、频道、频率、网站先后问世,经济新闻专业也应运而生。“当代中国经济新闻教育,肇始于1996年,率先吃螃蟹者为江西财经大学”①。依托财经学科的优势,该校于1995年创办经济文化传播系(现新闻传播系),在此基础上,“1996年9月,江西财经大学率先在全国开设经济新闻专门化方向的普通本科教育……自江西财经大学开办经济新闻专业以来,全国财经高校掀起了办经济或财经新闻专业的热潮”②。中南财大(1997年)、中央财大(1998年)、上海财大(2000年)、东北财大(2001年)等主要财经院校纷纷加入培养经济新闻人才的阵营。近几年,经济新闻教育还从本科拓展到研究生层次,上海财大、中央财大、江西财大、西南财大等都已开办该方向的硕士生教育。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综合类院校也越来越重视经济(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如中山大学2010年起开设财经新闻专业方向,复旦大学2011年起开办“新闻与传播(财经新闻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

2、经济新闻教育需克服的问题

总体上看来,因为专业设立时间尚短、学科建设和办学条件未能及时跟进、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完全成熟,现今国内高校经济新闻教育仍遭遇着“成长的烦恼”。

(1)新闻与经济融合的问题。目前,国内经济新闻专业的学科基础较为薄弱,较多采用的是“新闻+经济”的模式,用新闻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用经济学的讲授方式增加学生的经济学知识。此种模式虽能让学生同时掌握一定的新闻及经济学知识,但最大的弱点在于不能有机融合。因为新闻和经济学课程往往分由不同专业的老师教授,教新闻的老师不精通经济,教经济学的老师也不太懂新闻,二者脱节,不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和学以致用。

(2)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问题。“重理论、轻实践”是经济新闻教育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问题。这一方面与高校本科教育体制有关,另一方面在于办学条件“拖后腿”以及社会给予支持的资源有限。对于经济新闻专业在校生而言,财经媒体专业性强、准入门槛过高,因而往往不能前往这类媒体实习。由于缺乏更多实战,很多人即便毕业也是对经济新闻的操作一知半解。缺乏一技之长和比较优势,学生的就业情况也容易受到影响。

二、江西财经大学经济新闻教育的创新实践

1、注重学科基础建设,把经济头脑与新闻眼光融合起来

为解决经济新闻教育中存在的“新闻+经济”两张皮的困境,经济新闻院系一方面应引进具有新闻和经济双重学科背景的博士、资深财经媒体人等高层次对口人才,并加强教师的进修深造、媒体实训,不断优化师资力量、提高融合性师资比例(如已兼修新闻与财经类专业的师资在江西财大超过30%,而且随着学校更加重视该专业发展,这一比例仍在增长);另一方面,还必须优化课程设置,在新闻和经济两类课程之外,根据情况,增设媒介经营与管理、财经新闻写作、经济新闻作品评析、财经报道策划、经济新闻评论等专业融合性课程,把经济管理和新闻业务有机结合。近年来,在开设此类课程之余,江西财大经济新闻专业还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经济类第二专业,着力开发新闻眼光和经济头脑,以增强学生人才竞争力。知识结构的优化也为他们拓宽了就业出路,除了入职新闻媒体,他们中很多人还顺利进入财经领域,在岗位上发挥自身专业优势。

2、强化理论联系实践,把课外锻炼与课堂学习统一起来

经济新闻教育要培养出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理论与实践“一个都不能少”。在这方面,经济新闻院系应改进教学方式、调整考评体系并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以引导学生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多参与新闻采、写、编、评、拍、摄等专业实践,把课外锻炼与课堂学习统一起来。同时还需拓展实训平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除了加强和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共建实习教学基地,还可以鼓励学生从事校园媒体等校内实践。在学院老师支持下,江西财大经济新闻专业学生甚至大一起就于寒暑假前往江西日报报业集团、江西广播电视台等合作单位实习。此外,他们利用所学媒介经营管理知识,自筹经费创办了校园报纸《品》报和传媒社团“一品社”,进行新闻采编、媒体运作和财经实务的日常训练。在他们运营下,这份以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见长的报纸从全国脱颖而出,成为江西省首家荣获“四星级”称号的校园媒体,跻身参评同属校园报纸全国10强。

篇6

瞄准市场,建构契合媒介发展趋势的实践平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播技术革新给新闻传媒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技术创新推动传统媒介变革,并催生了大量新媒介。另一方面,传媒经营模式出现新的发展趋势,不同媒介之间相互融合,媒介组织结构面临转型,传媒产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①2010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收入首度超过报纸广告,直追排名第一的电视广告。与互联网联系紧密的手机媒介、电子书等新媒介发展速度飞快,改变了传媒产业的发展格局。新媒介为了拓展自身市场,与传统媒介争夺受众;传统媒介也在适应新形势,有针对性地调整发展思路,面临重组与转型。

2011年3月,中南民族大学新闻学专业本科生组织了“武汉市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生实习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7.51%的实习生集中在纸媒和电视台这两个媒体上,这说明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生实习去向过于单一,没有跟上媒介发展变化的节奏。如今,一些传统媒介要么人才饱和,要么正在面临改革与转型,原有的人才结构需要进行调整。如果我们固守以前的实践教学方法,显然不适合传媒发展趋势。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改革和优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首先,要优化实践教学的平台结构。除了在传统的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外,还应该多建立一些新媒介实习基地,尤其要建立各类网站、移动媒介等实习基地,这方面的实践经历将极大地拓展学生未来的就业渠道。其次,改善原有的实验教学条件。部分学校原有的实验教学设备已经不适合当前传媒发展变化的步伐,需要及时更新,与媒体发展接轨。再次,要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尽管近年来多数院系对师资力量进行了补充,但很多高校只注重对引进师资职称和学历的要求,而忽视了对来自业界一线人才的吸纳,这样的师资队伍建设方向是有缺陷的。

调整部署,建构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

新闻传播学专业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矛盾的地方:在课程设置上,多数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理论课程设置较多,但是实践课程较少;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一些学校不能灵活机动地安排学生实践,导致学生实践与课堂教学在时间上产生冲突;在实习基地建设上,多数学校不能根据生源、学生就业去向等具体情况来建设实习基地,不利于学生就业,极大地降低了实践教学平台的运作效率。针对上述情况,需要改革教学体系,调整部署,建构合理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

调整课程设置结构,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在一些教学条件不太好的学校,只重视课堂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内容被严重压缩,实践教学方式手段落后。今后的教学改革中,一是要加大实践教学投入,解决学生基础的必需的实验设备,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二是要增加实验课程的比例,让学生得到足够的专业基础训练,为学生进入媒体实习打下一定的基础。除此之外,积极拓展实践教学的方式,可以通过组织各项专业课程竞赛以及全国各项高层次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调整教学计划,使其更具有弹性。一般情况下,各个学校的教学计划比较固定,多数课程在期末才进行考试或者考核,这种情况不利于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实习的安排,因为暑假与寒假各大媒体实习生极其拥挤,很多媒体都限制实习生人数,即便进入媒体,部分学生也难以获得实习机会。根据我们的调查,多数媒体在学期中间实习生最少,这时候安排学生实习,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因此,那些执行传统教学计划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在指定的学期提前结束课堂教学,给学生实习创造更好的机会。

调整现有实习基地区域分布格局。如今,缺乏权责分明、长期有效、有资金保障的实习制度已经成为困扰新闻传播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问题。②过去的实习基地建设中,多集中于校区所在城市,这为学生实习提供了方便。但是,由于学生就业往往不是固定于学校所在地。因此,今后的实习基地建设,除了应该在校区所在城市建立相对集中的实习基地外,还应该加强调研,根据各学校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生源分布情况调整实习基地区域分布。比如,针对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较多,该校在广西、贵州等省建立了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加大投入,建构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教学平台

建构新闻传播学专业阶梯式实习平台,是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学生成长规律提出来的。这样的实践平台有助于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目的是使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毕业时能够逐渐成长为有实践经验、符合媒体需求的人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采取如下步骤:

建构初阶实践平台。初阶实习环节主要属于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阶段,也是今后媒体实践的准备阶段,可以通过不同的层面进行构建。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环节。比如新闻采访、写作节目制作、主持人概论、广告设计等课程,既要讲解理论知识,又要根据课程要求安排学生进行必要的实践。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另外,在去媒体实习之前,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必备的基本技能。在校园里组织广播节目大赛、新闻采写大赛、广告设计大赛、DV制作大赛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他们对该学科的热情和兴趣,并为以后的新闻传播实践奠定基础。其次校内实践平台搭建也是初阶实践平台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各个学校都可以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一定的整合,把实验室建成重要的基础实践平台。还可以依托校内媒体,为学生着力打造有实用价值、有特色的校内实践平台。

建构进阶实践平台。进阶实践平台是一个有更广覆盖面的立体化校外实践平台,包括校外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杂志、出版社、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等多维实践平台。要使学校与校外实践平台之间建立动态的联系机制,形成互利的态势,将实践平台建设成长久的合作平台。

建构高阶实践平台。在各个新闻院系中,一般都有部分成绩优异、能力突出的学生,初阶和进阶实习平台提供的实习条件可能满足不了他们继续深造发展的需要,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应该尽量创造机会,在一些国家级的重点媒体和沿海发达城市的重点媒体建立一些高起点的实习基地,为这些优秀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并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创造更好的机会。

总之,建构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平台,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市场的需求状况、学生的就业情况、生源分布情况等。实践教学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历不断的探索过程,因此,要求新闻院系深入了解当前新闻传媒的人才需求,根据传媒发展趋势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建构符合需要的、合理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本文属于湖北省教育厅2009年教学研究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新闻传播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9156)]

注 释:

①陶喜红:《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产业结构转型分析》,《当代传播》,2010(4)。

②邹华华:《新闻传播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讨》,《新闻界》,2006(6)。

篇7

【关键词】 英语 传媒 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 中国形象

1 英语专业涉外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剖析

英语专业涉外传媒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顾名思义,是指具有两个或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故可认为,解决国际传媒中被动局面,核心问题是高级英语传媒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只有高素质、高觉悟的英语传媒人才才能解决我国对外传播管理体制其他方面的问题,才能解决我国对外传播的有效性等一系列问题。由此看来,以国际传媒为导向的英语复合型人是当下各个英语及传媒院校的诉求,也是顺应媒介发展趋势,成为中国国际传媒的必然追求。

1.1 国际传媒环境的变化凸显国际传媒人才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传媒工作的环境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第一,中国已经逐渐纳入了世界交往的体系,中国的一举一动与世界相关,而不再独立于世界之外。第二,中国在技术上进入了信息社会,不可能再存在信息的封闭了。应对国际传媒环境的变化,提升国际传媒有效性是摆在我国传媒界一项最重要的任务。而为使我国在国际传媒中掌握主动权,其核心问题是高级英语传媒人才的培养和管理。而高标准、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也为英语和传媒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1.2 国内高校英语涉外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瓶颈

1.2.1 开办英语传媒类专业高校为数不多,人才资源短缺

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有232所高校开设传媒专业,在我国共有全国有232所高校开设传媒专业,其中: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大学等学府的传媒类专业排名靠前。同时,在全国667所大学(不含民办高校)中,共有554所高校开设英语(翻译)专业,成为高校开设最多的专业。其中: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专业排名靠前。但是,在这些高校中,将英语与传媒结合起来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高校却为数甚少。

1.2.2 开设英语传媒类专业院校培养模式不完善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英语涉外传媒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传统培养模式,即“传媒专业+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包括综合院校的传媒类专业创办的国际传媒专业,是国际传媒传媒人才的最主要来源。二是外语院校国际传媒专业培养模式,即“英语专业+传媒”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一般是英语院校依托自身的英语优势,增设部分传媒课程,按照近年流行的复合型人才模式进行专业培养。这两大块构成了英语涉外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流。

2 英语专业涉外传媒人才培养切入点

2.1 英语与新闻传播的有机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新闻越来越受人们欢迎,英语与新闻的结合也成为英语学习和新闻传播方面备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因此将英语与新闻结合起来也成为了我们探讨的问题。

2.1.1 国际形势与国内形势要求英语与新闻传播相结合

(1)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政治文化也趋于一体化,这便促使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各国之间的信息传播也尤为重要。而英语目前是世界上最为通用的语言,英语的学习已经成为各国必不可少的学习课程,英语和新闻的结合一方面加大了各国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各国与世界接轨的步伐,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2)中国飞速发展,步入大国行列,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由于中国已经和世界接轨步入大国行列,中国人民开始越来越关注世界消息,且随着人民受教育成度的提高,人们已经开始自发的阅读或收听英语新闻,因此英语和新闻的结合已经被国人所迫切需要。

2.1.2 英语与新闻传播之对策

(1)对英语新闻的教学来说。英语新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影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可以在大学英语和新闻课堂上听到、了解到这些消息。这特别能激发学生的热情,由于画图会涉及各个方面,因此可以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兴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运用英语对不同的新闻话题进行分析和解说成为英语和新闻结合的良好途径。(2)对于英语新闻的报道来说。一方面,要拥有强大的英语新闻词汇量,对于一些时事新词要有较强的研究编译能力。另一方面要了解英语文化,使新闻符合英语文化要求,力求达到本土化、纯正化。(3)对于母语为非英语的英语新闻接收者来说。新闻接收者会拥有报纸、电视、广播等获取新闻的方式。英语和新闻传播的结合是一个长期且困难的过程,因此新闻接收者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采取看听读结合的方法并配合一定的听力训练。兴趣会促使人们不断地学习,因此新闻接收者应选择自己喜欢的新闻传播类型来促使英语和新闻传播的结合。

2.2 双向影视剧译制

伴随着国际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而影视剧作为传媒的重要媒介,在促进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中的文化的痕迹体现在影视剧作品以及一系列的电视节目上。这一部分主要从英美影视剧走进中国以及国内影视走向海外为切入点分析探究如何使双方更好的了解彼此的文化。

2.3 英语传媒在广告领域的体现

有人说:“社会经济生活如果是面包,广告就是蛋黄酱”。记得广告大师雷蒙罗比凯曾说过:上乘广告的最好标志是,它不仅能使观众争相购买它的产品,而且能使观众和广告界都把它作为一种可钦可佩的杰作而长久不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连年持续增长,国际广告业也得到相应发展。广告英语及其翻译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信息传播的成功与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产品占领国际市场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将英语与广告结合的恰到好处,创作出精美的国际广告,这必将促进国际贸易,提高国民生产总值。

2.4 优秀国产宣传片、纪录片走向世界

宣传片是国家形象的缩影,纪录片是时代精神的映射。在对外塑造中国形象时,优秀国产宣传片与纪录片就好似架海紫金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北京奥运会以来,中国展示“软实力”的工作开始加强:放宽外国记者在境内采访的限制,借助国际媒体的影响力来客观报道中国。而国家形象广告也成为展现“软实力”的另一渠道。

3 英语专业涉外传媒人才培养方案

21世纪社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要求什么是复合型外语人才?周远清同志在关于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讲话中指出,要培养具有“三方面的知识、三个能力、四方面的素质”的合格外语人才。三方面的知识即本专业的基础和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的知识、科学文化知识;三个能力即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创造知识的能力;四方面的素质即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从毕业生就业来说,如果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因自身知识结构和文化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要求而不能就业,那么我们的教育在市场经济这块试金石的检验下就是失败的。因此,培养复合型的外语人才已是大势所趋,是21世纪外语教学的主旋律。

3.1 以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第二专业为特色,确保课程设置的科学化、系统化、精品化

3.1.1 以英语专业为基础,加强同新闻的结合

要调整和优化培养方案,力求更加契合英语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规律。英语传媒人才应当打牢“五个根底”,即新闻业务根底、新媒体业务根底、各方面知识根底、外语根底、国际知识和国际视野的根底。我们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外语”和“国际”比重,强化学生外语能力训练,拓宽国际视野,营造国际化环境和氛围;该培养模式就是要体现新闻特色,即“英语+新闻传媒”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英语作为专业始终是根本,在此基础上学习并掌握新闻学相关理论,将英语和新闻传媒两方面的课程找到一个有机的结合点并加以融合,绝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把外语专业办成“四不像”的专业。

3.1.2 以英语专业为基础,加强同艺术(影视方向)的结合

语言有界,艺术无疆。影视剧字幕翻译不同于一般翻译,影视剧的字幕有着与文字作品完全不同的特点,即口语化、时尚性、服务性和时空受限性,故而翻译影视作品也需要把握好这四大特点;同时,在进行翻译时,一定要把握好字幕翻译五大基本策略:(1)口语化策略;(2)针对目标群因人而异策略;(3)缩减策略;(4)注释策略;(5)保持源文化与本土化结合策略。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要督促影视剧译制行业逐渐走上程序化、正规化、专业化、精品化的道路。

3.1.3 英语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国际储备不畅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原因。其中很大程度上是跨文化传播方面的障碍。每次公共危机事件爆发时,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误读是源于缺乏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基本知识。相应地,英语专业涉外传媒人士对中外文化知识的缺失,必然严重影响对外传播效果。因此,有效化解突发危机事件对我国造成的负面影响,英语专业涉外传媒人士必须具备跨文化传播知识,用中国文化底蕴帮助中国确立自己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推动中国文化模式的传播与输出推动。因此,作为国际传播力量后备军的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英语学习者应具有的较高人文素质和修养,体现出语言能力和语言修养的完美结合。

3.2 重视实践教学,要打通并整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及各方面要素

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既需要系统的理论知识的解析与传授以建立学生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也需要配套的实验与实训课程,需要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及时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强化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学校应在在全国多个城市与多家单位建立合作项目,并创建新闻实践基地,学生利用寒暑假有组织地前往各地新闻媒体单位,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等基地实习。专业院系要帮助学生培养艺术兴趣爱好,可以定期的举办一些课程与比赛,学生也可以自行组织各类社团,定期举办活动。

3.3 要在英语传媒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引领下改造和重塑教师队伍

开设英语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或者应用语言学专业,因而很难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建立一支外语水平高、专业知识扎实、能力多元化、层次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改变长期以来外语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化的状况,优化教师队伍,使教师自身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高层次的学历,培养出以英语为主体的多学科专业的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要以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实现教师在学科和专业立足点上的转化,尽快找到新旧专业间的结合点。可通过自修、培训、访学、参与实践等方式使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优化,从而达到师资队伍自身的升华。

3.4 英语涉外传媒人才当有思想

一个人没有了思想也就没有了灵魂。英语涉外传媒人才一定要有责任感,要有一种操守和信仰。英语传媒人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使得这类人才需要有非常高的职业道德标准。他们的工作性质使得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从而在思想上产生偏差。因而英语传媒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以思想来武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检验。必须树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政府和相关学校应当定期对这类人才组织一些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提升他们的思想深度。同时,学生们自己也应该多看一些爱国题材的文章和影片,从而升华自己。只有这样,英语传媒涉外人士才能在外国人面前维护好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维护好祖国的荣誉,维护好自己的尊严。

4 结语

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已成为众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工具,尤其是在文化领域,如何将英语与传媒已经文化传播有效的结合起来正是我们当代学术界和教育界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一项课题。

参考文献:

[1]芮燕萍.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02期.

[2]韦敏.谈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03期.

篇8

河南省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开始于上世纪 70年代,至今已经有 30 多年的发展历史。截至目前,河南省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有 48 所,占全省89 所高校的 53. 93% ,其中本科院校 21 所,专科院校 5 所,民办二级学院 4 所,高职高专院校 18 所。

一、建制情况

( 一) 拥有独立建制

目前,河南省拥有独立新闻传播学院、系建制的高校有 10 所,在全省 48 个办学点中,占 20. 83%。其中 9 所为普通高校,分别为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周口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平顶山学院、新乡学院、中州大学; 1 所为民办高校,即黄河科技学院。

( 二) 挂靠其他院系

我省还有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挂靠在相应的院系下,这类高校有 20 所,占 48 个办学点的41. 67% 。其中普通高校有 16 所,分别为河南理工大学、中原工学院、安阳师范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许昌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安阳工学院、南阳理工学院、黄淮学院、郑州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开封大学、安阳工学院、中州大学。民办二级学院有 4所,分别为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华豫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在48 个办学点中,还有18 所高等职业学校开设有相关专业,在建制情况上与上述本科院校基本相同,本文不再具体讨论。)

( 三) 办学层次

河南省新闻传播教育的办学层次主要分为三类。

一是硕士层次。包括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两所学院均具有新闻与传播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郑州大学设置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 4 个方向,河南大学设置编辑出版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 5 个方向。另外,河南大学于 2005 年及 2010 年分别在艺术学中设置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两个专业。

二是本科层次。除郑大和河大外,本科办学层次的 高 校 有 23 所,占 全 省 89 所 高 校 总 数 的25. 84% ,占 48 所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总数的 47. 92%。其中普通高校 18 所,民办高校 1 所,独立学院 4 所。

三是专科层次。这类高校有 25 所,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高校,共有 7 所,占 48 所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总数的 14. 58%,分别为郑州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开封大学、新乡学院、中州大学、平顶山学院、安阳工学院。其中新乡学院新闻与传媒系、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安阳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既具有本科办学层次,又具有专科办学层次。另一类院校是高等职业学校,这类院校有 18所,占全省高校总数的 20. 22%,占 48 所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总数的 37. 5%。

( 四) 专业设置

截至 2010 年,我省新闻传播学共有 5 个专业方向招生。即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新闻学、传播学。另外,艺术学中播音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两个专业,大都也放入新闻传播学院。其中,3 所院校开设编辑出版专业,16 所院校开设新闻学专业,11 所院校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9 所院校设置广告学专业,而传播学全省只有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设置。另外,在艺术学中,16 所院校设置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11 所院校设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详情见表 1) 。

( 五) 特色学科

新闻传播专业的发展,离不开明确的办学理念,更要有可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要发展自己的学科个性。在我省设置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中,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在学科的发展上独具特色。一是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穆青研究。2004 年 11 月,学院成立穆青研究中心,该中心是面向全国的重点研究基地,也是全国高校唯一一家专门从事穆青研究的学术机构,它使穆青新闻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工作得以正式启动。2005 年 6 月,“穆青新闻主张与新闻实践”研究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院举办“重走穆青路”采访活动。采访团东、南、北三路,分赴河南省内的安阳、新乡、周口、商丘、许昌等地区,沿着穆青的采访足迹,行程 2500 多公里,采集了大量有关穆青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二是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编辑出版学研究。1986 年,河南大学招收了我国第一届编辑出版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学院在编辑学理论研究、出版史料研究方向成果丰硕,形成了颇具影响的“中原学派”。编辑学教授王振铎在其著作《编辑学原理论》中提出的编辑学三个原理,奠定了我国普通编辑学的理论基础; 宋应离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国当代出版史料》、《20 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均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

二、存在不足

( 一) 办学层次不高

首先,全省没有新闻传播学博士点,也只有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而相邻省份的硕士点,湖北省有 9 个,江苏、广东各有 6 个,四川、湖南 4 个,江西、安徽、浙江也各有 3 个[1]。其次,研究生招生数量较少。以 2009 年为例,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共招收了 167 名硕士研究生,而全省同年招收的新闻传播类本科生则多达 3000 余人,硕本比例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河南日报》报道,目前河南省在校研究生总人数仅占全国的1. 62% ,硕本比不足 120,低于全国 110 左右的平均水平[2]。再次,专科院系过多。全省虽有 48 所本、专科院校招生新闻与传播类学生,占全省高校总数的53. 93% ,但大多集中在专科层次。在全省每年招收的 7000 多名新闻与传播类学生中,专科生占到了60%[3]。

( 二) 办学缺乏特色

我省新闻传播教育虽然专业齐全,但专业设置几乎一样。一些学校在专业申办时,忽视自身的师资力量,没有针对自己的特色设置专业,也没有考虑到学校所在地区的特点及传媒市场的需求,办学缺乏特色。全省能称得上特色的也就郑州大学的穆青研究和河南大学的编辑出版学研究。而我国一些老牌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则各有特色。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学理论、历史与业务研究,复旦大学的传播学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国传媒大学的广播电视理论与业务研究,形成了独有的办学特色,具有领头羊的突出地位。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如果高校在办学时没有鲜明的特色,忽视传媒市场的需求,那么专业就不具有生命力。地方高校更要考虑当地的地区特色和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针对媒介的需要,同时依托地域优势和学校自身的优势进行个性化教学,发展特色专业。

( 三)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就现状来看,我省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与传媒业界存在脱节现象。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侧重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对新闻传播实际工作则涉及较少。另一方面,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与一线媒体间缺乏有效对接,没有相应的媒体成为实习基地,学生仅仅掌握理论知识,远远不能达到合格“传媒人”的标准。很多学校的校报、学报、广播站虽然承担着实践教育基地的功能,但由于不能和社会需求挂钩,学生的实际基本技能无法得到专业而有效的训练。

( 四) 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河南省新闻与传播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专业视野狭隘、忽视专业基础课的问题。例如,近两年艺术考试甚热,许多高校纷纷设置“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而在课程设置中只重视语言技能和娱乐精神的培养,而忽视对理论学习及传媒基本技能的培训。在广播电视传媒领域,缺乏采、编、写等新闻基本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会使从业人员在工作实践中感觉“后劲不足”。同时,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注重应用的学科,与现实社会中的政治、经济等有紧密联系,更有人说它是“文科中的工科”。这就要求从业者具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和强烈的人文关怀。在注重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又要重视非专业包括法学、历史、经济、政治等知识的教学,这样既能满足媒体对传媒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又能为学生提供工作实践中必需的理论保障。而河南省各新闻传播院系在课程设置上除新闻传播理论、新闻采写、新闻传播史等基础专业课外,其他专业课程的设置却不够全面。

三、几点建议

( 一) 拓宽办学模式

高校教学不应封闭在校园内和课堂上,而是要延伸到社会和媒体中去,让新闻传播教育成为多方面的工作。同时这也是对新闻传播学教育的补充和延续。针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严重脱离传媒实际的现状,近些年来,各高校纷纷采取措施,密切院校与业界的联系。如复旦大学与上海市委宣传部合作共建新闻学院,在上海各大新闻媒体中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新闻业务实习基地等等; 北大和清华相继聘请业界资深人士担任院长; 四川大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型办学方法; 中国传媒大学、西华大学、苏州大学与凤凰卫视集团合作成立凤凰传媒学院,办学上既依托大学的传统教学经验,同时又紧密结合凤凰卫视的业界资源,探索出较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机制。这些都是院校与业界沟通的典范。

( 二) 加强专业学位建设

新闻传播行业的迅猛发展对高等教育和传媒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传媒业对能够把握市场动态、精通现代信息技术、文化视野开阔、谙熟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高端人才具有强烈而迫切的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的出现,成为完善新闻传播教育、改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路径。2010 年 1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 27 会议审议通过了 19 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其中新闻传播类的有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出版硕士。这两类专业硕士学位旨在培养实务型人才,提升高端知识和技能运用于传媒实际的能力,同时,设置这两类专业硕士学位也是实践反哺科研的一种方式,它连接科研和传媒市场,将最新的传媒理念、传媒经验等带入传媒业界,同时,也将业界的问题、矛盾、困境、前沿探索等转化为科研的课题。据悉,郑州大学将于 2011 年设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河南大学也将设置新闻传播硕士学位和出版硕士专业学位,这一举措适应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业界发展需求,能够为传媒行业培养具有“强实践”能力的专门性人才,在提高河南省新闻传播学教学质量的同时,亦能为发展“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作出贡献。

( 三) 成立河南省新闻与传播教学指导委员会

目前,河南省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在办学规模上趋于饱和,许多师范类、专业类、理工类的院校,还有刚刚合并成立的院校也纷纷涉足新闻传播领域,甚至仍有院校在积极申办本专业。部分院校的专业设置也不均衡,个别专业过剩,个别专业稀缺。同时,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数量激增、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等现象在省内高校也均有出现。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一个专业组织来制定相应的专业规范,对教学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因此,成立河南省新闻与传播教学指导委员会就很有必要。委员会可由河南省教育厅领导,聘请学者和业界人士担任成员,委员会具有非常设学术机构的性质。委员会指导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专业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改革等工作,制定专业规范或教学质量标准,承担专业评估任务和本科专业设置的评审任务,并组织有关教学的师资培训、学术研讨和信息交流等工作。设立河南省新闻传播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利于加强对教学的管理和引导,加强各高校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推动高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组织和开展本学科教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四) 强化新媒体教学

篇9

摘 要 本文分析了职业预期与职业能力构建的关系、新闻传播类学生毕业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个人能力和综合能力,提出新闻传播类学生职业能力构建的路径,并指出在职业能力构建中可能出现的误区及克服办法,

关键词 新闻传播 职业预期 核心竞争力 职业能力构建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个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学校在培养新闻传播学类学生时,其主要着眼点是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提升学生在职场的竞争力应该充分考虑其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毕业后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同的学生对未来的不同的预期,学生在自己职业预期的指引下,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接触相关项目,从而达到构建自己职业能力的目的。

一、职业预期与职业能力

大学生的职业预期是指其为自己将来职业做出的设定和选择。职业预期的实质就是在专业内二次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一次选择。每一个专业培养学生都是按照教学要求,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学分,以及每门课程要达到什么样分值才能结业,这种设计是根据本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设定,每个专业的专业课程都可能成为未来学生就业的方向。新闻传播类学生毕业后,既可能是做记者,也可能是做媒体经营人员,还可能做企业宣传人员。在就业专业化的格局下,记者这一岗位又可以分为经济新闻记者、时政新闻记者、社会新闻记者等多个方向。所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为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做出一种选择,并依据自己的职业预期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即是要从事某项工作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它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一般职业能力是一种基本能力,是要从事该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专业能力是从事某项工作时在专业上的基本要求;职业综合能力是出色地完成本专业工作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等诸方面。

职业预期是职业能力构建的根本指南,职业能力培养是增加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新闻传播类学生一旦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或者目标岗位就需要着力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使增强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预期。

二、职业能力构建的误区

大学毕业后要做什么和能做什么困扰大学生的问题。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考虑得更多的是“我要做什么”,很少去考虑“我能干什么”,作为大学毕业生,首先是要衡量自己能干什么,再去决定自己要干什么。新闻传播类学生在构建自己职业能力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容易进入误区。

1.通修所开课程导致个性缺失

由于新闻传播类就业口径较宽,学生不知道如何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学生就不在专业内进行细分,或者进行再选择,于是把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毫无选择地进行选修,毕业进入社会时,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调动知识支撑其岗位需求。但是。由于本科在校的学习时间有限,要用大量时间来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并不是每一门课都能精通,这就导致学生原来全才预期发生偏差,甚至全而不才。也就是目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不强,甚至不能独立完成一项具体工作。大学生眼高手低直接后果是就现在一些学校的就业率不及中职或中技,以及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后回到中职或中技去学习。也就是说,大学生在校中没有自己的职业预期,就很储备自己的职业能力。也就是说在职业预期时,不能把自己培养成全才,而是婴把自己培养成专才。

2.职业预期飘浮常换更换预期

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去想“我要干什么”,由于人的成长具有阶段性,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想法,或者不同的阶段受到外界的影响不同,不少学生在受到外界影响会不断地调整自己对未来的预期。不同的职业预期所要具备的知识是不同,所以这些学生就根据某一阶段对自己未来的设定选修相应的课程,有的甚至完全不同的就业预期,这样导致学生所修课程没有系统性,其后果同学生毕业后,所学很多课程,却没有能真正可以增强其竞争力。

3.理论实践能力不能同步发展

职业能力由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构成,对于新闻传播类毕业生而言,既要能讲出理论,也能动手操作具体事件。可一些在学生构建自己职业能力时片面理解能力,一部分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理论知识点,烂熟于胸。可是让他们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操作一项具体工作却无能为力,甚至案例分析也会不会做;相同,另外一部分学生虽然可以动手操作一些具体项目,但问及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时,却无法回答。所以学生在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时,既要学好理论知识,也要善于操作实际项目,更重要的是,不仅培养自己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做到二者都不偏废。

三、职业能力构建的路径选择

职业能力构建关键的一步就是使自己从通才、全才向专才转换,落实到在校的新闻传播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构建简单地说就是打牢基础,突出专长,重在运用。

1.学分与修业时间突破原框架

大学教学计划是按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安排,一般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等几个体系构成。其中专业选修课是学校根据本专业学生在达到的基本能力所安排,学生根据自我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目前众多学校开设的选修课是在本学院或本专业内开设,学生自主选择。这种选课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学生自主性,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但其存的问题也不能规避。新闻传播类学生就业口径相对宽,每一个岗位的要求也不一样。有论者认为,随着传媒科技的发展,新闻传播业岗位人才需求也正在细分。如果一个的预期是毕业后从事财经新闻工作。这就需要学生要具备经济学知识、政治经济学知识,统计学知识以及财务知识等,而对于一般新闻传播类专业组织教学的院系一般仅根据本学科知识配置教师和课程,这就需要院际之间、校际之间打破原有的专业壁垒,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相关课程,且所获得的学分互相承认。

与跨专业选课同等重要的是灵活学制,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中止在校学习,而选择校外见(实)习,后恢复在校学习,补充学分。在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学校推行灵活的学制。目前国内大学正在推行以学分制教学改革。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学校可以推行弹性学制,要求学生相应的时间内完成课业修完学分即可申请毕业和学位。允许自主选择毕业时间,鼓励学生在校期间,不选课或少选课而到相关岗位从事相应的工作。

通过课程选修和休学实践,学生基本可以为自己的未来职业预期构建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基本具备期望岗位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2.课堂教学与考核方式的突破

课堂教学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组织的教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在于传授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课堂教学本身需要突破原有大一统的内容灌输,在传播必要有知识点后,留出必要有时间让学生自修。主要体现在案例分析上。在应用教学环节,针对同一门课程,可以细分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预期进行案例选择和分析。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传媒经济专业《传媒经济概论》、《新媒体产业导论》、《媒介资本运营》等课程教学中,遵循这一原则,完成课堂教学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相应课程细分的案例进行分析。如在新媒体赢利分析的案例分析课中,学生根据自己对新媒体的理解,自己的爱好,选择诸如电子杂志、地方门户网站等媒介的赢利模式进行分析。因为是学生自己的爱好,其准备较为充分,教师根据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有针对性的评析又有效地补充了学生分析的不足。对同一门课而言,课堂教学实现了必修知识的掌握。通过案例课使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与组织集体大课教学相对应的是,对课程考核的方式需要多元化。对课程的结业考试或考核使用得最多的是统一考试、课堂论文和课程设计等几种方式。几种方式各有优劣。目前采用的考核方式是同一门课程考核方式相同,但不同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预期不同,针对课堂结业的方式可以尝试多元化,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预期和自己的擅长选择适合自身的考核方式,也就是说,同一门课程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由学生申请,教师和相关部门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进行审核,确定是否同意其申请。

3.根据职业预期选择论文方向

独特的学业个性是大学构建职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学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可以通过论文选题构建自身学业个性。要求大学生撰写论文是考核其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撰写好学生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论文的要求决定了学生必须对所选题目涉及到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强化。所以在论文撰写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论文方向,通过完成论文促使学生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新闻传播类学生的论文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项目设计。论文主要是运用某个工具解决某一个问题,或者把某些现象上升到理论。项目设计则是根据要达到的目标,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完成一项工作。前者注重理论培养,后者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学生毕业需要就业,可以选择做一个项目策划;毕业后需要考研或者从事其他非实务性工作,可以选择做论文。不管是项目设计还是撰写论文,学生都可以自主选择,这种选择都导向是构建自身的竞争力。该项学习不能为完成而完成。要着实通过这种方式去了解一个行业,并能把握这个行业动向;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使自己能完成预期职业所要完全的基本工作。

4.构建导师制实现教与学互动

对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需要充分发挥两个基地两个导师的作用。即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和理论导师、专业导师。卡尔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新闻机构联手合作开设了覆盖全国的实习项目。这些实习项目主要是针对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的一周到三周的新闻实践,诸如到CTV新闻、TSN、CANWEST新闻、探索频道、加拿大地理杂志等媒体进行实习,并让他们独立制作影视节目。。校内实践基地学习根据理论教学需要建设的实践基地,该基地可以保证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校外实习基地既要保证理论知识的转化,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校内的教师担任的是理论导师,因为学校教育强调学理性,校内教师具备较强的水平,可以解决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理论知识不足的问题,

而校外导师是一些在业内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他们中。有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的具有丰富从业经验,却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两个导师相互配合,学生一旦遇到相应的专业问题,可以直接向两个导师寻求帮助。特别是在专业导师的引导下,培养动手能力,并反向作用,促使其对理论知识的补充。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传媒经济专业几名学生在学习新媒体产业课时对电子杂志产业兴趣,创办了《默闻》杂志,两个月时间,单期最高网络下载量达到900余次。学生在制作电子杂志过程中,不仅熟悉了媒体内部运作程序、机理,还学会了相关的软件使用。

篇10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趋势给应用型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从媒介融合趋势对应用型新闻教育的内在要求出发,探讨现行新闻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从调整课程体系、改进师资结构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新闻人才的路径和建议。

“媒介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兴作业模式。在信息传输通道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媒介融合”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传播通道有效地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近年来,这种新型整合作业模式已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一、媒介融合趋势亟需复合型新闻人才

媒介融合对整个媒介生态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其中人才战略是改革的重点。高校的新闻学教育,必须关注并适应这一变化,以前瞻性的眼光和广博的知识储备,不断改革新闻学教育,培养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媒体融合复合型新闻人才。

追溯起来,用“融合”(Convergence)一词来描述媒介的发展状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是第一人,他于1978年最早提出此概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兴盛,“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术语逐渐成为描述媒介发展趋势的通用概念。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因此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角。这些研究可以说铺展到了与媒介相关的所有方面,包括媒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涉及到媒介经营与新闻传播的各个角落。

在媒介融合理论研究日趋繁荣的进程中,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实践也日趋兴盛。2000年,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s News Cente r)”,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进行媒介融合试验最早的也是比较成功的典范。其后,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多个国家的百余家传媒机构都相继开展了媒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并逐渐形成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国际传媒业媒介融合理论研究和新闻实践的发展,呼唤着复合型新闻人才。曾到美国作访问学者的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在总结美国比较成功的媒介融合案例后提出,媒介融合后新闻传播业需要两类新型人才:其一是能在多媒体传播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其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1]第一种人才很难通过短期培训培养出来,只能在媒介竞争中大浪淘沙磨练出来。第二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第二种新闻人才是可以通过系统的培训培养出来的。新闻院校可以也应当承担起第二种人才的培养任务。2005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世界上设立了第一个媒介融合(convergence emphasis of sequence)专业。目前,美国很多新闻媒体、新闻院校和媒介组织都在进行这类培训,让文字记者学习摄影、摄像技术,报纸编辑学习音频、视频编辑技术和图表制作等。力图通过人才战略的实施,在未来的传媒竞争中抢占先机。

近十年来,国内媒介融合大势乍起,但媒介之间的融合主要还是在报纸与网络之间,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的单向融合。2007年前后,新华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先行者,开始进行多媒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他们在探索与实践中,迫切需要且目前仍感奇缺的,也是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与业界的探索实践相呼应,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已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2005年,蔡雯等一批赴美交流的学者首先向国内介绍了“媒介融合”的相关理念与实践;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在全国首设新媒体专业方向,开展了媒介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践;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但是,与国外新闻教育的改革相比,国内新闻院系的改革相对比较缓慢。学界对是否需要从新闻教育的角度对媒介融合的趋势进行回应,至今仍有争议,主要存在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技能,使之能适应各种媒体的要求;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媒介融合教育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什么都精通的人才,这样会让学生什么都会但什么都做不好。[2]总的来看,虽然还有研究者对媒介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持疑虑的态度,新闻教育界针对媒介融合趋势的教学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对这一不可避免的全球化趋势及早做出主动性反应和调整,在人才培养体系上未雨绸缪,终归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做法。

二、现行新闻教育与媒介融合内在要求的不相适应

面对国际传媒业方兴未艾的媒介融合大潮,我国现行的新闻教育在教育理念与新闻实践上,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新闻教育要超前把握,开展媒介融合教育,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认真解析存在的问题,并有的放矢地探索解决方法。

笔者认为,现行新闻教育实践,在应用型专业技能教育与媒介融合教育的内在要求之间,主要存在三大矛盾:

其一,学生多技能学习与有限学时的矛盾。我国现行的新闻教育,大部分采取按媒体分专业进行专门性教育的学习方法。各新闻院系的学生,基本上是4年时间学习一种媒体的传播知识与技能。要使学生毕业后适应媒介融合的工作环境,则要求他们在4年时间内掌握多种媒体的传播知识与技能。如何处理好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的矛盾,是培养媒体融合复合型人才亟待解决的问题。精通某一媒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涉及的内容很广,既需要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也需要专业技能的培训与实践。大学四年时间,要求学生掌握并精通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显然是不大可能的。其二,现有师资队伍与媒介融合教育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性媒介素养的差距。目前,承担新闻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任教的。他们在校所受的教育都是单一型媒介的,只熟悉或了解某一媒介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对多种媒介融合贯通教育的媒介素养。即使部分从媒体转到院校的老师,此前的媒体实践也主要集中在单一媒体,同样缺乏综合媒介素养。二是媒体的实践经验不足。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对新闻业界的现行变革状况了解不够,媒体实践经验特别是多媒体融合的实践经验明显不足甚至是空白。三是教师担当的现行课程体系与媒介融合教育的矛盾。目前,各院校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还是按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设置的。老师在教学中,也是按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进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组织的。其三,是媒介融合教育与单一媒体实验室的矛盾。目前,各院校的新闻实验室依然是按照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分门别类地设置实验室的,如摄影实验室、电视非编实验室、报纸排版实验室等。媒体融合教育,要求实验室的设置也能实现多媒体融合,使网站、音视频、掌上媒体及传统纸媒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与运营,而不再是过去各种媒介各自独立的实验室。

三、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可行性路径

未来媒体的主流传播形态必定是多媒体融合的传播形态,新闻学教育应超前把握,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主动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针对现行应用型新闻教育与媒介融合教育内在需求的不适应,我们不妨变换一种思路,从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角度,探讨应用型新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改革课程设置,变单一教育为全媒体教育

针对学生多技能学习与有限学时的矛盾,高校可以“一专多能”为导向,对新闻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在4年的大学教育时间内,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和实践某一媒体的知识与技能,对其他媒体的知识与技能则依据学生自己的爱好和可能,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其选修涉猎。对“一专”的媒体,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达到“精通”的目标;对“多能”的媒体,则只要求学生能了解和一般性地知晓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大学一、二年级可以集中安排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并完成各专业的初步技能课程,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在培养媒介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同时,即对各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所了解,初步树立媒介融合的理念,掌握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三学年,则可以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将来可能就业的方向,选择专业。对所选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要按照“精通”的要求设置相关课程和实践体系。与此同时,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对其他专业的课程进行选择性学习,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培养全媒体教师队伍

要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当务之急,是要引导教师清醒地认识当前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培养超前把握的责任意识,逐步树立媒介融合教育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要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新闻业界的变革与发展。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解析媒介融合的理论建构、技术支撑、体制架构和运行机制等,对媒介融合实践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论归纳,为媒介融合教育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针对媒介融合教育的内在需求,要充分发挥各位老师的业务专长,使其在培养学生“一专”的知识和技能上发挥作用。讲授专业课的老师要有计划地“走出去”,进一步了解当前业界的变革和发展状况,及时将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与此同时,要大力改革新闻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大一、大二阶段,可以尝试在专业基础教育上将各媒体打通,同一门课程试行多个老师讲授多种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大三、大四的授课则要突出“精通”意识,引导学生在精通某一媒体的基础上达到对其它媒体更深层面的认知和熟悉。

(三)打通媒体界限,构建以媒体融合实验室为中心的实践基地

要从媒体融合教育的需要出发,建成与未来市场发展相适应的全真教学实验室。要大力开发基于全媒体资源库的多种媒体业态融合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使网站、音视频、掌上媒体及传统纸媒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与运营,而不再是过去各种媒介各自独立的实验室。媒体融合实验室要实现全媒体一站式全流程运作,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媒体融合意识和操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把课堂和实验室变成解读与创新媒体融合的模拟试验田,紧跟业界媒体融合的创新实践,培养合格的“一专多能”型全才。以媒体融合为导向,培养“一专多能”式复合型人才,是新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它期待着更多的探索与实践进行破题攻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