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生物信息学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学习生物信息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习;自信心
前言
物理教学在初中的学科中非常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物理成绩往往不太理想,尤其是女同学。很多同学还对物理的学习产生了反感甚至厌恶,进而产生自卑心理,畏惧物理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摈弃以往的旧式的教学手段,采用新的方法使学生提高对物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信心。我们应抛弃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而要真正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正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实验并能亲自动手实施最终能够解决问题,真正发挥物理教学的作用。
1.分层次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据此设计教学过程,课上尽量让每个学生展现自己。课堂上可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尽量不要使学生由于答不出而尴尬,从而不敢回答问题。布置作业也应如此,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布置相应层次水平的作业,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以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去学习。
2.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1尊重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任何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都需要有积极性,而积极性总是与兴趣和情感因素紧密联系的。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培养学习兴趣之重要,是因为兴趣是激发学生进取心的重要因素,古人云“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生动的多层次的实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2引导学生体验成功
自信心源于成功,源于社会实践活动,良好的实际体验是学生产生自信心的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成功感就越有成就,自我的感觉就会越好,情绪就越佳,学习的积极性就越强烈,成绩自然就越好。相反,在学习中的挫折越多越伤害学生的自我感觉,从而使学生丧失信心,成绩自然就会下滑。所以,作为教师要在相当大的成分上“左右”学生的成功经验,以达到教学的目的。比如,“分散难点”,让学生感觉难度较大的内容自己也可以很好的掌握,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效果很好,成绩逐渐提高。
2.3善用评价
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心的老师往往善用评价的手段,这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畏学的心理障碍。比如,教师在评改学生的课堂练习时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认知和情感两方面进行评价,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了反馈而且也肯定了学生的努力程度,使学生增强自信心。
3.案例反思
学生交给老师的总结,其中许多都是他们向老师倾吐心里话。他们渴望老师的指导,渴望与老师交流,倾诉一下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产生的郁闷。如果老师漠然处之,将会伤害学生的心灵。作为老师应做到以下方面:
3.1帮助学生重建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在物理考试中一次次受到挫折而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这是很可怕的,要正确引导学生建立起信心,只要具备了坚强的自信心,再难的事情,也能从容面对,冷静解决。要清楚地告诉学生,学习和考试是最重要的事情,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好坏的重要途径,学习过程中是离不开考试的,要正确面对考试和考试的结果。学生考完试后,成绩不理想,一般不要过分的在意分数,而是要他自己回忆考试情况,考了哪方面的内容,有哪些会做,哪些不熟悉,在分析的过程中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指导他哪些知识还需要重视、补充和提高,找出原因,总结教训,再加以鼓励,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3.2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正确学习方法
学习物理最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和物理模型的建立,整个物理学是一座高楼大厦,但大厦是由一个个物理模型组合起来的,力学有力学的模型,电学有电学的模型,光学有光学的模型,原子物理有的原子物理的模型。只有条件成立,才能用相应的物理公式去分析与计算。如,只有匀速运动才能用公式S=Vt进行计算,否则,你所作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一个实际的物理问题,只要我们运用哲学思想抓住主要矛盾,而忽略次要矛盾,建立一个模型,只要符合已经成熟的物理模型的条件,就能用相应的理论去顺利解决问题。学习物理切忌不加分析、思索地乱套公式,那样将一事无成。
然后,在学生掌握基本物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物理思维能力。物理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物理,要善于从生活中去获取研究物理问题的第一感性材料,然后利用实验与抽象思维研究和发展物理学。
学习是舒心、快乐的。但它决不是“蜜”,它是优质的“茶”。你越是用心去品,越能从苦涩中体会到甜。学好物理尤其如此。没有艰苦的学习和顽强拼搏的毅力,是不能感受其美妙的。
参考文献:
[1]宋广赳.物理教学中的两个误区[J].科教文汇,2009.
[2]张海涛.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篇2
不少的学生一进入初中,就不同程度地感到物理实在难学。他们或因学习态度不端正,物理基础差,又不愿学,表现出自卑、孤独等心理特征;或因物理思维能力差,思维方式少,学法不当,学习压力太大,自我期望过高,又不善于求助于教师和同学,很难感学习物理的乐趣,表现出对物理学习和考试焦虑或恐惧的心理特征;或因不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自私、自傲,经受不起挫折,物理学习如同走钢丝,表现出脆弱的心理特征;或因受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的负面影响,对学习物理的作用感到迷惘,表现出个性心理结构不稳定的特征……而产生不同的物理学习心理障碍。物理教师若不及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心理辅导,将会导致对他们物理教学的失败。
二、制约物理学习心理辅导的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物理学习心理辅导一般必须遵循心理咨询原则和心理教育原则,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准确的内容、恰当的组织形式、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而这些因素之间既具有密切的联系性和互补性,又具有一致性,共同制约学习心理辅导工作,使之为物理教学服务。此外物理学习心理辅导的教育与咨询途径之间、各种组织形式之间、实施学习心理辅导的各种方法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关系。比如:交流是了解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基础,是学习心理咨询的途径和方法;实践是形成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可使学习心理辅导充满生机和活力;熏陶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并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的活教材;自律是学习心理辅导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确定的学习心理辅导目标必须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内容必须服从目标,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并选好与之相宜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所以教师必须讲求策略,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才能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三、辅导策略
(一)面向全体,兼顾差异,突出重点。
教师辅导的目标应是使全班学生都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所以,教师的物理学习心理辅导必须面向全班学生。首先消除全班学生共同的学习心理障碍,再消除个别的、部分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例如:或因环境原因,或因家庭原因,或因物理教学内容本身的原因,普通班有很多学生都对学习物理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我经了解、分析、调查,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能走进重点初中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考大学是迟早的事,现在好好地玩耍一阵再说。我首先讲清初中学习与小学学习有很大不同,如知识点多,容量大,重在理解应用等等,然后以团体辅导形式和交流为主,通过心理咨询途径开展讨论、调查、访问等活动,引导、协助学生处理好玩耍与学习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再针对其他最需要辅导的对象,进行个别或小组辅导。
(二)端正心态,定好角色,选准目标,科学辅导。
辅导者不是医生,而是被辅导者的教师,接受辅导的学生也不是病人,而是有初中物理学习心理困扰或其他障碍的正常人,两者间是师生关系。教师开展辅导时须遵循心理咨询原则及心理教育原则。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疗法和班杜拉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师必须善于创设和谐的学习心理辅导氛围,善于开展学习心理辅导工作,能动地激活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让学生自己去认识自我、找回自我,不断完善自我,使学生的本我为物理学习提供必要的原动力,诱导学生的自我既禀承超我的要求,又汲取本我的力量,从而适应学习,保持健康的学习心理。所以,教师应主要扮演导演的角色,去除霸气,尽量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和颜悦色的表情,充沛的精力,语重心长的、幽默的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对准合适的辅导目标,选择恰当的形式和方法,认真策划、精心组织、适时引导,要行之有效、张弛适度、持之以恒。例如:辅导后进生时,首先要接纳他们、理解他们,更加关心爱护他们,并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然后适当选择个别或小组辅导形式,让他们在和谐、轻松、安全的氛围中和教师交流,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再用实践法、熏陶法,及时提高他们物理学习和考试的策略,用自律法提高他们的心理品质。
(三)善教、善用助手,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相互辅导作用。
篇3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生探索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原动力,是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逐步形成的,它可使大脑皮层兴奋,思维活跃,从而提高观察力和记忆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其求知欲增强,这是唤起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通过有意识地穿插当今世界形势,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及时地渗透生命科学的新信息、新成就,这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还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如学习“生殖的种类”时,介绍细胞工程的新成就――1997年英国科学家利用体细胞克隆绵羊“多莉”的诞生过程;学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时,介绍基因工程的新成就――1998年我国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科研人员培育成功的能高效表达人凝血因子IX的转基因山羊及1999年培育的带有人血清蛋白的转基因牛“滔滔”等。此外,以粮食不足、能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等许多人类共同关心并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存问题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的兴趣升华到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高尚情感,从而使学生产生一个又一个冲动,来激发和强化学生创新的欲望。
二、唤起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把原有表象加工改造成为新的表象的思维方法。想象能使人跳过某些思维的阶段,推测出最终的结果,这是想象具有创造性的缘由。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想象力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在实践活动中,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科学发明和艺术创作的源泉,富尔顿发明汽船、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马可发明无线电,都是事先应用想象,预想了他们劳动的成果。想象活动又是与分析、推理相结合的。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节内容时,叶绿体是微观的生物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难度大,理解困难。于是,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把一片绿叶比做一个制造有机物的大工厂,那么叶肉细胞就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每一个叶绿体就是一台加工有机物的机器,而使用的原料则是导管运输来的水和气孔运输来的二氧化碳,水分和二氧化碳在叶绿体这台机器上加工成有机物,再由筛管运输出去。这样学生就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便于理解和记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三、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课程标准》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在课堂教学中把一部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多思、多想、多看,打破思维定势,实现创新学习,培养创新能力。观察是进行探究实验的一项基本活动,科学的观察是学好生物知识的前提。科学的观察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是将现在的观察与过去观察获得的经验联系起来,进行加工改造。科学观察不仅重视定性观察,掌握事物的形象、构造、过程、特征,而且重视定量观测,分析它的数量关系,综合它的性质特征。在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深入细致进行观察的品质,使其形成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学习“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节内容时,笔者提前布置学生自己捕捉鼠妇,学生在动手捕捉的过程中,就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并提出了许多问题,带着疑虑和问题来上课,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观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笔者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人负责记录,有人负责操作,有人负责记时,有人负责观察并数数。每一个小组都认真地进行观察活动,并在班级中汇报自己小组的观察结果,大家一起分析、讨论、交流并得出结论: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并提出了新的问题:既然光影响鼠妇的生活,那么土壤的干湿是否也影响鼠妇的生活呢?接下来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计划、实验步骤,自己动手进行观察活动并分析观察现象,把观察与分析结合起来,得出结论。
四、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物课程标准》要求突出能力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现代技术的发展,要求一个人不仅能动脑,同时又能动手;不仅善于研究探索,又能勇于实践;不仅有知识创新,还有技术创新,工艺方法的创新。动手能力就是操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是学生认识事物、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条件,手脑并用,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是他们今后从事生产劳动、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等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多动手操作,独立完成实验。例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临时装片、涂片、切片,自己独立捕捉鼠妇、蚯蚓、蚂蚁并观察其结构或行为。通过自己动手操作锻炼动手能力。
篇4
一、高中生物理学习困难及学习心理障碍的产生
随着初中升高中比例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同学不同程度地感到物理比较难学。作为高中生,尤其是高一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一年级,是学生探索物理学习方法的过度时期。
高一阶段教材的重点集中在高一上学期,教学内容和研究方法与初中相比都有“突变”,高中物理一开始就学力学,尽管教材一再降低难度,但高一力学确实还存在较大坡度,从高一新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来看,主要还是由直观到抽象,由局部到整体,由静到动,由浅入深的。先讲动力学,学生除了要理解牛顿三定律的内涵以外,为了实际应用,还要熟练掌握隔离的思想方法,受力分析的思想方法,合理建立坐标系正交分解的方法,以及由力的本质到运动的表象或由运动的表象再到力的本质的研究方法等等。特别是高一物理运动学三大公式的变换与动力学结合的计算,联立方程的求解,一下子把物理由定性的描述推向定量的讨论,这样难点较多,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而言,认识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梯度有些大,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
二、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障碍
物理学习心理辅导必须遵循心理咨询原则和心理教育原则,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准确的内容,恰当的组织形式,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而这些因素之间既具有密切的联系性和互补性,又具有一致性,共同制约学习心理辅导工作,使之为物理教学服务。
(一)面向全体学生,正面积极引导。
教师辅导的目标应是使全班学生都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所以,教师的物理学习心理辅导必须面向全班学生。首先消除全班学生共同的学习心理障碍,再消除个别的、部分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排除畏难情绪,针对个别最需要辅导的对象,进行个别或小组辅导,让每一个学生都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
(二)端正心态,定好角色,选准目标,科学辅导。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疗法和班杜拉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师必须善于创设和谐的学习心理辅导氛围,善于开展学习心理辅导工作,能动地激活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让学生自己去认识自我,找回自我,不断完善自我,使学生的本我为物理学习提供必要的原动力,诱导学生的自我既禀承超我的要求,又汲取本我的力量,从而适应学习,保持健康的学习心理。
(三)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相互辅导作用。
一方面,每个班都有一些物理学习心理健康甚至素质还较高的学生,教师又在不断对不健康的心理进行疏导、矫正,使之健康;另一方面,学生间本身就有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传统,所以他们一般都有能力辅导身边有物理学习心理障碍的同学,尤其是那些受益于老师辅导的学生,只要教师再对他们加以点拨并营造出合适的氛围,他们就能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许多有物理学习困扰或其他障碍的学生就能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下进行优化自己的学习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物理学习心理。教师通过心理辅导,消除学生的物理学习心理障碍,使那些不愿学的学生变得想学,不会学的变得会学甚至善学。
三、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大多数学生认为,物理与生活和生产实际联系紧密,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物理。但在学习中又觉得物理课本枯燥、物理难学。如何解决物理枯燥难学,从中学物理教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在教法的运用手段上必须考虑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积极探求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基础。当学生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内容时,在他们的心理和生理上就会得到某种满足。物理教学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如学习力学常见的三种力后,研究自行车的学问,分析集贸市场上的“八两秤”。学习失重和超重时,通过介绍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物理教学中,涉及的物理现象或问题常常是生动、新奇的,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物理教学中还要注意发掘有一定难度、需要思考的有意义的内容,使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强化和升华,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潜在兴趣。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动”起来
中学生对知识的追求比较强烈。他们要求了解与生活有关的物理知识,这些问题间接或直接与物理知识有关,这些知识又与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充分利用这种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生活和实践中的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所学知识很有用,激励他们的求知欲望。
四、讲清讲透物理概念
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培养能力首先要讲清讲透概念。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来龙去脉。
首先,教师应当创造条件,使学生在了解大量的物理现象,观察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对有待研究的事物有一个较深的印象。
其次,在上述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所观察到的一系列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形成概念,用准确的、简洁的物理语言或数学语言给出准确的表述或定义;并指出所定义的概念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最后,通过与有关,相近概念的对比,以及进行适当的练习应用,来巩固、深化概念的目的。至于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方式、选取哪些具体事例、选择哪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则应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
总之,要教好、学好物理,首先要在理解物理概念上下工夫,帮助学生理解每个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篇5
关键词:高中物理 学习兴趣 自信心
一直以来,高中物理都以概念的抽象性、规律应用的复杂性和过程分析的严谨性等学科特点,让多数高中生对物理的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丧失了学习信心。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成了教师们很棘手的问题。因此,培养高中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树立他们学好物理知识的信心,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笔者提出了几点个人建议。
一、巧妙利用导入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式教学法,是近几年一种新的教学法。它强调学前导兴趣,学中导思路,学后导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教师的任务是“导”不再是“讲”,学生的任务是“学”而不再是“听”。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在这里,我们要着重强调的是导入式教学中的学前导兴趣。一个课堂,有了好的开端就等于拥有了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开端就进行很好的导入,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短时间内激发出来,学生们自然会很快地调整好状态投入和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讲到“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时,教师可以拿来一个纸团与一个体积大致相当的粉笔。问:同学们,让这二者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你们猜猜哪个会先落到地面?为什么?同学们可能回答:粉笔先落下,因为粉笔更重。这时,教师可以演示实验,结果看到二者几乎是同时落地的。教师再次用铁块和粉笔模拟上面的实验,结果学生们看到的仍然是二者几乎同时着地。这个实验结果与学生们的经验认识发生了矛盾,也必然引起学生们心理上的矛盾,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动机和兴趣。
二、采用情境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年来的实践教学证明,有意识地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教学问题,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将同学们引入,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静电屏蔽》一节时,可以做这样一个小实验:把一个手机放到金属盒子中,用别的手机去拨打这个放到金属盒里的手机号码,发现是无法接通的。做完这个演示后,让同学们对观察到的现象思考其原因。这样类似的物理情境有很多,只要教师用心去想,发挥好情境式教学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种情境式教学是抓住了学生们想要通过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的欲望与好奇心理,有了欲望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当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满足,也就有了自信,这对缓解他们对物理的畏难情绪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将趣味性的故事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生活中有很多的物理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去解释。教师可以适当地将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物理现象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将物理学家们的故事在适当的时机讲给同学们。这样,同学们既可以了解物理学科,又可以对物理的学习产生兴趣。例如,在讲“万有引力定律”一节时,可以把牛顿在苹果树下午睡,被掉下来的苹果砸中,而后受到启发,进行大量的实验,才探索出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一事讲给同学们,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将历史上建阿房宫时,秦始皇利用磁石防刺客的故事穿插到课堂教学中。
四、设计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在物理实验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些学生能够接受得了的实验。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通过自己的逻辑思考和分析去得出数据和结论,从而提高学生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此外,这种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实验,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物理学习的信心。教师还可以在班级里面组织成立一个物理课外学习兴趣小组,引导并且指导同学们自制一些物理小发明、小制作以及实验教具等,带领同学们走进物理的神奇世界。教师还可以与学校沟通,定期举办些成果展示会,让同学们的劳动和智力成果有展示的平台,这会使学生们获得小小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对其他同学也会起到激励作用。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也被广泛地运用到了物理教学中。它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动静皆宜地将物理教学引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采用多媒体教学,老师们不再需要浪费时间在板书的规范书写上,也不必再担心物理实验现象、物理过程等演示的不便。多媒体形象而直观地演示实验操作,可以带给学生们百闻不如一见的感受。另外,教师在导入新课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去创设出动画效果的情境,以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动机。
六、给学生创造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取得进步、得到承认和自我实现的愿望与心理需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懂得给学生制造进步甚至成功的条件,这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例如,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照顾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要避免将难题提问给基础薄弱的学生,给他们带去自卑感。在课后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布置不一样的题目,使学生们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和巩固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总结: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求知的基础,也是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发挥的内在动力。作为人类一种积极美好的情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树立学生自信心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对于学生们来说,只有当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时,才可能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立斌.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学周刊:A,2011(10):47-48.
[2]韩玉秀.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J].现代教育科学论坛,2010(6).
篇6
一、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物理学科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主动去学,才能学好。兴趣促成成功,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来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要常用发展性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
二、上好实验探究课,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传统实验课大多是依照老师的安排和书本的提示进行实验和观察,类似“照方抓药”,没有形成自主探究的习惯。为了改变旧有教学模式,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引发学生猜想和假设。优化搭配分组探究,方案设计引导讨论和交流,实验任务合理分配和实验结论相互整合,教师巡回监督指导,发现问题适时启发点拨,各个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三、强化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存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使学生养成了依赖教师的学习习惯。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革新教学方法外,还要强化学法指导,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才能省时省力效果好。除了预习、听课、复习的学习三部曲外,物理学习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中多观察物理现象,多思考物理问题,会应用理论知识解释物理现象,做到学以致用;要让学生学会讨论和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加强创造性学习的培养,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学会发散性思维等。
四、开展各种活动,拓展课外发展空间
篇7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悬念,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克服物理学习中的畏惧心理。例如纸盒烧开水实验;静电感应现象;筷子提米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等。
2.依托生活经验,巧用身边之物创新物理实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克服物理学习中的畏惧心理。例如用雪碧瓶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用乒乓球从地上弹起探究“能的转化”,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
3.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学生思索的欲望,培养学生克服物理学习中的畏惧心理。例如在“大气压”一节,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
二、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动力,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才能战胜学习中的困难,才能在学习上不断进取。因此,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学习兴趣,消除畏惧心理。兴趣是学好物理的重要因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关键在于教师要把物理教得“有趣”。如课本中一些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甚至把一些演示实验转化为分组实验,使学生由对物理现象的好奇而产生要探索它的兴趣。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学生克服物理学习中的畏惧心理。
2.激励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的基本心理因素。学习困难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机不强,动力不足,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需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篇8
【关键词】新课标 实验技能 培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使其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严格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现代新课标下物理教学的重点。那么,怎样培养中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呢?本人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兴趣
变被动为主动,利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甚至改进实验的能力、规范使用器材的实际能力。尽量把学生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们去探索,这样会激发他们的实验兴趣,把演示实验改为一边讲解一边实验。通过挖掘实验内容的趣味性,有目的地把课内探索延伸到课外。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和生活故事讲解实验,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功能,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图片、声音、录像融为一体,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又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二、实验课前准备充分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也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们认真研究和反复推敲、仔细揣摩。部分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不能亲自做上一遍。结果造成课堂上的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至于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得出的实验数据不能推导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达不到预期的实验效果,"强行"让学生接受书上的现成结论,也就失去了演示实验的意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教师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心思不在教学上;有的是疏忽大意,认为实验内容简单,以前做成功了,或曾看见别人做成功过;还有的是怕麻烦,课前就不充分准备。这些都是演示实验教学的大忌。做好课前准备需要:
1、教师们课前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确保所有仪器、材料完好、正常。
2、其次是在课前要反复操作,熟能生巧。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
3、掌握演示的时间,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
4、教师要考虑除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外,还可以适当补充哪些小实验,争取做到每节课都有小实验,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5、要了解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效果会更好。
三、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仪器
学生能按说明书操作仪器,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前提。基本仪器主要有:刻度尺、量筒、电压表、电流表、秒表、天平、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电能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要让学生了解这些仪器的构造、原理、用途、量程、使用规则和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做到熟练地、正确地读数,在介绍这些基本仪器使用方法时,应抓住基本测量仪器使用的共同点以及本仪器使用的特点,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能够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为积极活跃,从而达到理解记住基本仪器的使用。
四、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操作规范是指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动作要稳、准、干净利索,例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透镜片也不能用手摸;点燃酒精灯后火柴杆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专门的污物杯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导线两端接头要顺拧在一起,要注意导线在接线柱上的绕向应同螺母旋紧的方向一致等。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规范操作,不仅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而且能让学生养成好的实验习惯,为以后自己动手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实验用语的使用要准确、生动、形象
教师在介绍实验仪器、阐述实验过程和总结实验结论时,语言必须要准确不含糊。有的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不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对学生正确认识规律、形成概念、掌握定律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弹簧测力计叫做弹簧称、滑动变阻器称为电阻器,方言和普通话夹杂使用,仪器的名称读音不准。又如在叙述定滑轮的特点时说成"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就不准确,应该是"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六、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机会
演示实验先由教师做给学生看,再讲给学生听,学生没有参与演示实验。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全没有发挥出演示实验应有的作用,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做到实验结论合情合理地被推导出来。让学生参与做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全体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鼓励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过程,提高学生各方面实验能力
篇9
通过教学的不断实践,使我深切地认识到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让枯燥无味的生物教学“活”起来。在我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以教师自身素质开好头,上好每一节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能在活动的起始阶段多着笔墨,多动脑筋,使创设的教学活动情景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活动中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造成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每节课时都抱着学习新知识、探索科学的奥秘来上课的,只要是学习新的内容,学生都会感兴趣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这就要求生物课教师要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用准确的讲解、科学的实验、完美的结论,用事实说话,同学生一道探索科学的真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一听了之,应拿到全班同学面前进行验证,这样学生认为老师很重视自己的提问,因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定会产生探究的兴趣,更会多想,多问,多探究学习,一定会慢慢形成一种内动力,驱动学生自己学习。为此,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免让学生失望。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只忙教学进度,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当然,对探究式学习就不会感兴趣,那么,教学效果必然不佳。
二、认识生物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前人在认识与探索自然的过程中,通过总结、归纳、抽象、验证等思维环节而逐步建立、不断完善起来的一门自然基础科学。生物学研究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如进化观、自然观等对整个人类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各行各业科技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观点。并且生物学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方法,大都成为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成为培养和提高人才素质的最有效方法。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生物作为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科,它在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和国家安全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学还是一门实用的能够使人类生活更美好的学科。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注意让学生有多动手的机会。如:课文中一些教师做的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由对生物的好奇而产生要探索它的兴趣。
三、教师重视探究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在生物课的教学中,学生会有很多感兴趣的问题,想与教师探究,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一点也不感兴趣,学生也会没有探究的兴趣的。在做实验时,学生为了探究新问题,有时会让教师上课前没有准备的实验,这正说明了学生有探究的兴趣,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这些合理的要求。如我在讲《燃烧与灭火》这一课时,学生把火柴放在铁片上,用酒精灯加热,一会儿火柴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自燃起来了。做完后,有个学生问我,把纸放在铁片上加热能不能也着火,我在课前根本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我又让他们把纸放在铁片上加热看能不能也着火,最后,纸也燃烧起来。我认为这样做很有必要,让他们敢想,敢做,敢探究学习,这样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培养,探究欲望得到了加强,相信他们对于自然课也会感兴趣。只要是学生想探究的问题,教师都应感兴趣,只有这样,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兴趣才能够得到培养。
四、注重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用药与急救》这节课学生可以充分的展现他们的生活经验有关药品的使用和生活中急救的方法。“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这部分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展示他们制作的有关发酵的食品并且描述整个制作过程,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直接体验与感悟,他们不但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深,而且对学习生物学产生强烈的兴趣。
五、利用直观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直观教具和实物可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同时也可激发兴趣。《空中飞行的动物—鸟》一课时,课堂上通过折纸飞机比赛,看谁的纸飞机飞得最高最远,研究分析飞得高远的原因。在纸飞机的演示中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培养了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问题的能力,总结得出鸟适于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此外,利用学生关注和社会正发生的热点问题,学习相关的知识,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奋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如2009年我国“甲型H1N1”的流行为我们在讲初中生物传染病和免疫提供活生生的情景和材料。总之,现实生活为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了最丰富的活动内容,只要留心,你就会发现无处不有丰富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
六、成功的体验是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兴趣的手段
篇10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梅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下的头脑,是很难有效地汲取知识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的氛围,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兴趣,对课程产生兴趣,从而有效消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疲劳,使教与学和谐融合,互相促进。如何营造学生学习中的积极心理氛围,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物理学的学科特点,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讲究教堂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要靠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善于引导、归纳、总结并能够很好利用一切优化了的教学资源加以表达。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高中物理概念、规律繁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精心组织教学。例如,在讲物理规律时,可以穿插讲讲这些规律发现的背景资料。
2.注重课堂语言的艺术性
讲物理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切忌语法混乱,言不及意。同时教师的语言要饱含激情,饱含对学生真诚的期待、对物理教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精辟见解,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重视课程的导入
课程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关键,如果老师能够设置一个好的导入点先声夺人,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整节课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4.掌握学生心理,善于激励
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 其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也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很在意一点,那就是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此时的鼓励性语言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上,如果老师面向学生个体,有针对性地加以鼓励,就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也能使师生间的关系相互和谐、融洽。
5.掌控课堂秩序,以防学生思想抛锚
学生的注意力在集中一段时间后容易“走神”,而生硬的批评未必奏效,且易激起抵触情绪。老师不妨适时使用一些调侃语言制造一些幽默,以此来唤回学生的注意力。
6.教学内容要新颖别致
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好奇心,激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就愿意学,喜欢钻,自主地动脑探索知识的奥妙,积极地寻求知识归宿。如尽量多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使用成熟课件,使物理教学更直观,更生动。
二、善于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物理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和实践性。表现在文字叙述比较严谨,学生有时能读懂文字,但并不理解其含义。学生开始学时感到很不习惯,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易跟上,就会产生思维上的困难,自然感到物理难学。如果教师再不注意教学方法,照本宣读,就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差生更容易产生这种心理。作为教师,除了前面所阐述的不断提高教学艺术,设计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外,还要注重和学生交朋友,课间和课余时间,主动和学生谈心,交流思想,解答疑难,热情鼓励,悉心教导,以增强他们能学好物理的自信心。经常性的与学生交流还可以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从而在教学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物理实验的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正确引导学生观察物理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定要说清“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了解物理现象,得出规律法则。
2.正确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识图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课本中各种各样的电路图、滑轮组图、物态变化图、受力分析图、运动轨迹图等等都是从图画、识图及图像与实物转化的角度,训练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应用画图、识图、观察图表和模型等来帮助学生对没有感知过的或根本不能感知的事物产生清晰的表象,以开拓学生的思路,从而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也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多做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和独立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