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竞赛体制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4: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竞赛体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 在2012年伦敦举行的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代表队获得了奖牌总数第二的好成绩。羽毛球项目中国队更是历史性的包揽了全部金牌。值得注意的是,在女双项目赛程中,有来自三个国家的4对羽毛球选手因消极比赛被取消参赛资格,引发了有关体育道德的争议性讨论。本文将对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剖析,对体育道德与体育竞赛规则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职业化体育的道德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规则 体育道德
一、体育道德的范畴
(一)何为体育道德
所谓体育道德,是指体育运动中各种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体育工作者以及一切体育活动爱好者,在从事体育竞赛和参与体育活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体育伦理学认为,体育道德包括社会体育公德和体育职业道德,进而体育道德划分为运动员道德、教练员道德、裁判员道德、体育教师及科研人员道德、体育相关行业人员道德和体育观众道德等等。
(二)体育道德的意义
随着竞赛运动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体育受到政治化、商业化、极端个人主义和金钱万能思想的干扰下,竞赛体育道德观念正在不断弱化。为了保证公平竞赛和运动成绩的可比性,运动员、裁判员等从事竞赛体育运动的人员必须遵守体育道德。如果体育道德得不到发扬,体育从业人员不能够进行严格的自我道德约束,那么体育事业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阻碍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
二、体育竞赛规则的制定
(一)何谓体育竞赛规则
体育竞赛规则,即参加运动项目比赛应共同遵循的相关规定,包括:裁判员职责、比赛通则、裁判方法、得分、违例、犯规的评定、场地、设备和器材的规格等等。体育竞赛规则是体育比赛的各种事件处置过程中能够遵循的唯一标准。
(二)体育竞赛规则的制定
体育竞赛规则的制定,是由该项运动的国际联合会根据本项运动的技、战术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制定并向世界各会员国的体育联合会(或协会)进行公布。竞赛规则是实现公平竞赛的主要保证,任何竞赛都必须由统一的规则来约束。随着各体育项目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相应的竞赛规则也完善和细化起来,并且在制定过程中突出了一些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1.反项目垄断:这是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项运动竞技水平明显高出国际水平、导致比赛的观赏性和竞争性下降时,规则制定者将会通过对竞赛规则的修改来维持强、弱国(队)之间的相对平衡,如: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在速度和旋转上明显强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运动员,致使该项目缺乏挑战性和竞争性。国际乒联针对这一情况将乒乓球项目的比赛用球直径加大,依靠乒乓球直径加大后的运动物理特性来限制中国乒乓球项目的一家独大。
2.较强地区予以参赛资格偏护:是指当某一地区的多个国家之间竞技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时,应适当放宽该地区参赛国家的要求或给予一定的参赛队伍数量上的偏重,这是赛事规则制定者为保证比赛精彩程度的一项措施。
3.国内竞赛规则的个性化。这是指当一个国家的某一项运动因水平差异,明显高于或者低于国际水平时,国际的通用规则对该国国内比赛并不适用,因此在国内的联赛中使用本国自行制定的规则。如:NBA从使用场地的标准到犯规次数,甚至是执法细则都与国际篮联各不相同。
三、体育竞赛规则与体育道德之间的联系
说到体育竞赛规则与体育道德之间的联系,不可谓不大。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双比赛过程中,来自中国、韩国、印尼三个国家的4对羽毛球选手因消极比赛被取消参赛资格,引发了有关体育道德的争议性讨论。民众广泛认为运动员在比赛中不认真对待比赛,甚至故意输球是体育道德的缺失,是对观众观赏比赛热情的亵渎,更有言辞激烈者认为他们缺乏奥运选手应有的素质,甚至没有达到作为运动员的底线。
民众的反应可以理解,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每一位观众都想看到精彩绝伦的比赛而不是拙劣的表演。但是细细分析,运动员这样的表现与各国制定的成绩标准以及奥组委制定的赛制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看出。
(一)比赛规则制定者对赛制弊端考虑不足。本届奥运会羽毛球比赛根据世界羽联有关奥运会的最新赛制安排,废除了一直沿用的淘汰赛,采用小组循环赛,这样做虽然可以大大降低了冷门。但这样的赛制必然会出现一些有争议的比赛,譬如:在确保小组出线的前提下保留实力、为挑选淘汰赛对手打默契球等等。
(二)各国制订了个项目的成绩标准,而该标准与个人利益挂钩。奥运会是世界各国体育交流的盛会,更是各国体育优势项目的展示,各个国家都想在金牌榜、奖牌榜上占得一席,以体现该国体育实力甚乃至综合国力的强大。世界各国都在自己的优势项目上制订了不同的要求,而参赛选手只要完成要求,则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奖励。
篇2
A.量具 B.兵器 C.计算用具
2.下列词语中,和笑无关的是:( )
A.莞尔 B.喷饭 C.启齿 D.解颐
3.大家称小王为“闪客”,是因为小王是:( )
A.DISCO高手 B.FLASH高手
4.早期地球上大气氧气的来源是:( )
A.陆地的森林 B.海洋的藻类 C.陆地的草原
5.报刊上经常可以见到“生活小贴士”的字样,其中的“贴士”现在的意思是:( )
A.小费 B.提示 C.常识
6.我国书法艺术中所说的“欧体”是指谁的书体?( )
A.欧阳修 B.欧阳询 C.欧阳山 D.欧阳明
7.男人长得身材高大用“彪形大汉”来形容。“彪”是指:( )
A.小熊 B.小豹子 C.小象 D.小老虎
8.文学革命运动期间,谁最早提倡弃用文言文而改用白话文?( )
A. B.梁启超 C.郭沫若 D.鲁迅
9.《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内容广泛的文化典籍,其中以下列哪项为主?( )
A.史评 B.文选 C.神话 D.医典 E.物产
10.在下列典故和典故中的主角间连线:
凿壁偷光 董仲舒
三年不窥园 匡衡
程门立雪 勾践
卧薪尝胆 赵括
纸上谈兵 杨时
想参加“大语文知识竞赛”的同学,你只需填好答案并剪下答题卡(复印无效),将答题卡贴在信封背面寄回大赛办公室,随信附50字左右简介及照片一张,以便获奖后刊出,每位参赛同学需另寄参赛费5.00元(截至次月15日止,以当地邮戳为准)。我们每期将在答对的读者中以抽奖形式产生一名“每月一星”,奖品为《中学生规范词典》一本和纪念证书。我们会认真对待每一位参赛的同学,凡参加全年答题而未获奖的同学,在活动结束后,将会得到一份精美的纪念品。
我们的通讯地址是:
北京朝内南小街51号《语文世界》“大语文知识竞赛”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10
篇3
摘 要:基于中小学校体育竞赛特点和教育价值的具体表现,探讨其在实施过程中的实现途径。通过理论分析和举例说明得出结论:中小学校体育竞赛需要从赛会服务、参赛组织和课堂教学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分别做好赛前、赛中和赛后相关工作,在保障全员参与的前提下,实现其教育价值。
关键词:中小学校;体育竞赛;教育价值;实现
中图分类号:G80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2.020
学校体育竞赛是学校开展的以争取优胜为直接目的、以运动项目或某些身体活动为内容, 根据规则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的比赛, 可分为校内和校际两种方式。[1]从教育实施的参与性出发,校内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竞赛的主体,主要包括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球类项目(及其他单项)竞赛、趣味项目比赛,以及年级组内、班级内的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对于中小学校而言,学校体育竞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目标实现的积极因素,更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有力手段,为促进学生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 中小学校体育竞赛的特点及其教育价值表现
(一)中小学校体育竞赛的特点
中小学校体育竞赛一般以班级为参赛单位,同年龄段的学生同场竞技,加上学校场地条件和组织结构的影响,表现出参与面广积极性高,竞技水平低竞争激烈,组织灵活变通性强,精神性奖励为主等特点。首先,在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大班额授课的现状下,课堂教学极大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体育竞赛是少有的能够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的舞台,对于缓解和释放日常积累的学习压力、消极情绪具有较好的效果,因而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体育竞赛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积极性。其次,普通中小学生运动技能差异不大而展示欲望强烈,加上运动学习经历相似,使得比赛竞技水平不高但竞争性却很强。第三,中小学生运动技能发展的规律和中小学校运动设施的条件限制,往往不能完全按照大型体育赛事的操作办法实施中小学体育竞赛,增加了比赛组织方式的灵活性和竞赛规则的可变通性。第四,中小学校体育竞赛一般以奖状、奖牌或低价实物(学习用品为主)对获胜选手(或集体)给予奖励,重点强调其纪念意义和精神性鼓励。
(二)中小学校体育竞赛的教育价值表现
在学校教育氛围下,学校体育竞赛不仅能够体现出运动健身和竞技观赏的属性价值,更能体现出与教育相关的衍生价值,产生激励、凝聚、规范、意志强化等积极效果和促进学生沟通、组织能力的提升。
1.激发潜力,提升技能
我们往往能够看到中小学生在体育竞赛中取得比以往练习中更好的运动成绩(跑的项目最为明显),这说明热烈氛围、激烈的竞争,能够极大提高参赛运动员的神经核肌肉兴奋度,充分激发参赛者的运动潜能,并且帮助他们更好地思考和理解运动技术的要领,以获得更好的运动成绩。另外,在长跑类项目中,老师、同学的及时鼓励,能够帮助参赛者突破生理极限,结合赛后的强化训练,能够很大提高参赛者的运动水平。
2.懂得释放, 学会欣赏
绝大多数学校体育竞赛的参赛者和观众都是在校园共同学习、生活的同学,学校体育竞赛就成为一部分学生在老师、同学前展示自我的最大舞台,奔跑、跳跃、呼喊、挑战、鼓励等各种让人心潮澎湃的情节都能在体育竞赛中得以实现,有着极好的情绪释放空间;同时学校体育竞赛还是更多学生近距离观看体育竞技,融入体育竞赛氛围的主要机会,既能欣赏到运动本身的美,又能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落寞,在真实场景中学会祝贺成功和鼓励失败。
3.激励个人,凝聚集体
体育竞赛的激励作用是由体育的竞争性所决定的,体育竞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培养他们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学校体育竞赛中比赛获胜或是自我超越的成功体验能够帮助参赛者建立自信,通过参赛让同学和老师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或优势,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学习帮助。体育竞赛活动还能通过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团队意识将集体内的学生凝集在一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矫正不良习气,形成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的思想品德。
4.规范行为、强化意志
在学校体育竞赛中,规则本身的约束性及裁判公正、公平的执裁和判罚,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进而提高遵守组织纪律的自觉性,提高自制能力。体育竞赛的竞争本质和学校教育的整体氛围,可帮助学生认识到“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内涵,以及在落后时决不放弃的意志需求,从而逐渐养成正确的胜负观和得失观。另外,体育竞赛中成功突破生理极限的体验能够极大激发参赛者战胜学习和生活困难的勇气。
5.促进沟通、提升能力
学校体育竞赛有着全面的参与性和组织的灵活性,大多数竞赛都需要学生参与组织和管理,这给学生间的交流和共同目标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为了展示良好集体形象和获得集体荣誉,学生往往能够很好进入到集体分配或者自主选择的活动角色之中,在履行岗位职能的同时不断加强与同学、老师,甚至家长的沟通,在实践操作中提升了自己的协调、组织能力。
二 体育竞赛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
学校体育竞赛的教育价值实现依赖于良好的赛会组织和和谐的参赛环境,离不开赛会主办方的严明纪律、公正执裁和参赛组织者的正确引领、有效指导。
(一)做好赛前准备,落实全员参与
充分考虑参赛领队和队员的组织经验和能力水平,制定明确的参赛流程,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赛事,并给予参赛者足够的准备时间,是实现中小学校体育竞赛教育价值的基本要求。[2]首先,有参与才有教育,在赛会组织上要创造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比赛和赛会服务中。可以在赛事中增加学生服务团队,不仅增加了赛会的参与率,也加强了参与者对体育竞赛相关知识的掌握;要做好赛会宣传,通过校园广播、海报介绍比赛内容、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让全体学生在理解比赛的基础上产生合理期待。第二,有准备才有质量,主办方对于比赛的流程要了然于胸,并让各参赛单位明确各环节具体要求;要做好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落实好比赛场地、器材的检修、维护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对于比赛裁判员和组织经验相对缺乏的新任班主任要针对地性进行细致的规程解读和规则解释,以利各参赛队伍从容参赛。
学校体育竞赛一般以班为参赛单位,班主任是参赛的主要组织者,如果他们不了解体育竞赛赛前准备的具体工作,仅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对待体育竞赛,其教育价值将不可能实现。一是赛前动员要在全面了解学生运动技能状况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为激励教育做好思想准备;二是组好参赛团队,做到全员分配一个不拉,让所有学生在比赛中都有任务,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三是重点关注体育弱势学生,借助参赛服务调动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其体质健康改善;四是做好参赛队员的赛前训练,磨练技术、熟悉比赛流程,让学生在行动中懂得有付出才有回报;五是树立团队精神核心,强化集体荣誉感,以共同价值取向约束个体不当行为。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竞赛取得成果的保障条件,而体育竞赛是体育教学的成果展示。体育教师在体育竞赛活动实施前的课堂教学上,要对竞赛相关知识、技术进行针对性传授,让学生熟悉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自主锻炼的热身方法,运动竞赛中的战术运用及注意事项等内容,更好的在比赛中发挥他们的运动能力、展示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二)关注赛会细节,正确价值引导
对于学校体育竞赛组委会而言,保障比赛顺利进行和及时发现比赛过程中的亮点,并给予恰当的鼓励、宣传,是做好比赛工作的重点,也是实现其教育价值的关键。第一,确保执裁公正和比赛公平。学校体育竞赛的裁判员一般以体育教师、其他科任教师和部分学生组成,而参赛的队员中有些是他们自己任教班级的学生或者同班同学,在执裁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公正、公平的基本原则,并保证提前到位,做好比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第二,做好赛场秩序维护和比赛服务。良好的比赛秩序是安全参赛的保障和文明礼仪的体现,全面到位的赛场服务则是比赛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在比赛过程中,要及时对破坏比赛秩序的行为加以制止,在有序的前提下营造热烈氛围。第三,及时正确处理比赛中的突发事件。赛前应急预案是处理赛场突发事件的参照依据,尽可能按照最佳流程和方法处理问题,谨防“二次伤害”的出现。第四,把握体现体育精神的比赛瞬间,宣传具有教育意义的人和事。可以充分利用全校师生手中笔和镜头,记录比赛的精彩瞬间,并及时通过校园广播、宣传窗通报全校,让体育精神的内涵以实际形象印入学生心中。
作为参赛组织者,班主任在比赛过程中要积极发动观赛学生,有效激励参赛队员;利用体育竞赛充分释放学生学习中积累的不良情绪,并通过身边的实例教育学生怎样理解体育精神。一是组织好班级拉拉队,为本班参赛队员加油鼓劲。不管获胜还是失败,都要及时肯定参赛学生的努力和付出,从而激发更多学生参与体育竞赛和运动健身的兴趣。二是组织好赛场服务,落实全员参与。要创造机会让非参赛同学融入比赛氛围,比如协助参赛同学检录,为参赛的同学保管好衣物,及时送上饮水、毛巾,保持好观赛场地环境卫生等。三是记录赛场点滴,留存美好瞬间。视觉记忆不如文字和图片更加真实和久远,体育竞赛的赛场记录可以作为后续教育的良好素材。四是合理处置比赛争议,正确引导学生观赛。学校体育竞赛中的争议判罚不可避免,班主任要按照正常流程合理处置,并对学生做好解释和安抚,让学生明白尊重规则的重要性和应对争议的正确办法。
(三)及时赛后总结,发扬积极因素
赛后的总结、表彰是延续学生热情,转化为学习动力的必要环节。一方面,组委会可以通过闭幕式或者其他学生集会通报、总结竞赛成绩,表扬优秀团队和个人。充分发掘比赛中的优秀典型,激励更多的同学加强自主锻炼,增强个人运动技能;合理处置比赛中出现的违规问题,诫勉全体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极进取、文明守法。另一方面,可以举办学校体育竞赛主题的摄影或书画创作展览,即可延续体育竞赛的激励效果,又可将艺术教育成果加以展示。
对于班级来说,一次体育竞赛会大大增强同学间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体育竞赛所伴随的集体荣誉会对参与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积极的影响。赛后的主题班会是必不可少的,一来可以及时整理和交流比赛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转化为后续学习和锻炼的动力;二来可以通过比赛获得集体荣誉,强化集体主义意识,并加以正确引导,从而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三来可以避免参赛队员和其他学生产生分离现象,在强化其自我认同感的前提下,提高他们的班级带动责任意识,帮助全班共同进步。
学校体育竞赛后的体育课堂,应该对比赛过程中出现的运动项目技术、战术、规则等知识进行再一次的梳理,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需要对取得突出比赛成绩和重大进步的同学提出表扬,并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树立全体同学体育参与的信心和决心;需要对体育竞赛中出现的有关学生体育道德修养、体育精神、思想作风、人格表现等方面的问题向正确的方向引导,以实现体育竞赛对体育教学的教育补充作用。[3]
参考文献:
[1] 李宁,闻勇.浅析高校学生体育竞赛价值体系[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3):77-79.
[2] 李静波,杨波.我国学校体育竞赛问题与对策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10(4):89-91.
篇4
1.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 )
A、HIV B、AIDS C、HBV D、SARS
2.艾滋病病毒的英文缩写是( )
A、HIV B、AIDS C、HAV D、HBV
3.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 )
A、免疫缺陷综合征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C、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4.艾滋病是由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 )
A、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毒 B、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动物免疫缺陷病毒
5.目前艾滋病传播方式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 )
A、性接触 B、母婴传播 C、输血 D、共用针具注射
6.感染艾滋病病毒的D女会通过什么途径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
A、妊娠,分娩,亲吻 B、哺乳,亲吻,妊娠
C、妊娠,分娩,哺乳 D、搂抱,亲吻,呼吸
7.下例哪项预防艾滋病的方法是不正确的( )
A、性关系专一 B、对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污染的物品及时消毒
C、感染的妇女不怀孕可防止后代感染 D、将艾滋病人隔离起来保护大家
8.以下哪种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
A、共用餐饮具,共同进餐 B、共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
C、同性 D、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制品
9.综合防治艾滋病都有哪些措施( )
A、宣传教育 B、行为干预 C、关怀救助 D、以上都是
10.下列哪项是预防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
A、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 B、使用安全血液制品
C、到正规医院拔牙 D、不与人共用牙刷
11.请说出艾滋病病毒感染后的表现( )
A、长期低热、咳嗽 B、体重下降 C、慢性腹泻 D、没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
12.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
A、性传播 B、母婴垂直传播
C、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D、蚊虫叮咬
13.HIV传播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
A、有大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 B、有足量的病毒进入体内
C、排出的病毒要经过一定方式传递给他人 D、以上都是
14.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15.艾滋病的治疗原则是( )
A、抗感染 B、免疫调节和免疫重建
C、抗病毒、抗肿瘤治疗 D、以上各项均是
16.我国现阶段预防经血液传播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措施是( )
A.打击 B.禁止同性恋
C.应用疫苗 D、防止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和注射针头
17.艾滋病的传染源不包括( )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D、性病患者
18.以下吸毒行为中最容易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是( )
A、鼻吸入 B、口服
C、使用自己专用的针具注射吸毒 D、数人共用注射针具静脉注射
19.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措施有( )
A、坚持使用安全套 B、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
C、避免与艾滋病病人发生性关系 D、以上均包括
20.下列哪种行为可能传播艾滋病病毒( )
A、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卫生间 B、感染艾滋病的母亲哺乳婴儿
C、与艾滋病病人同一泳池游泳 D、与艾滋病病人拥抱与握手
21.下列哪种行为有传染艾滋病的危险( )
A、共用剃须刀 B、共用毛巾、马桶
C、共用茶杯和餐具 D、蚊虫叮咬
22.最容易受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是指( )
A、性乱人群、男性同性恋、吸毒人群 B、高收入人群、青少年人群
C、贫困群体、白领阶层 D、自愿献血者
23.艾滋病与人的行为有关,而“易感人群”是指( )
A、静脉吸毒者 B、性乱者
C、同性恋者 D、每个人
24.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
A、同性恋者 B、性者
C、静脉吸毒者 D、医护人员
25.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是( )
A、霍奇金病 B、淋巴肉瘤
C、卡波氏肉瘤 D、非霍奇金淋巴瘤
26.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临床表现( )
A、发热 B、咽痛 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
27.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
A、血常规 B、HIV抗体确认试验 C、B超 D、尿常规
28.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
A、同性恋者 B、性者 C、静脉吸毒者 D、无偿献血人员
29.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的何种细胞(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
30.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体的什么系统( )
A、免疫系统 B、神经系统 C、消化系统 D、血液系统
31.HIV抗体筛查结果阳性,则可以判定为( )
A、感染了HIV B、没有感染HIV
C、怀疑感染了HIV,需要确认实验才能判断 D、不能确定
32.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何月何日( )
A、6月1日 B、8月1日 C、12月1日 D、11月1日
33.预防艾滋病是谁的责任( )
A、卫生部门 B、政府 C、非政府组织 D、全社会
34.1981年,哪个国家首先报道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 )
A、中国 B、泰国 C、美国 D、南非
35.我大陆于哪一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
A、1981年 B、1982年 C、1984年 D、1985年
36.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现状正处于哪个时期( )
A、传入期 B、扩散期 C、快速增长期 D、消亡期
37.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最高层次的领导组织是( )
A、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B、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卫生部 D、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
38.目前我国有多少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现了艾滋病疫情( )
A、28个 B、29个
C、30个 D、全国32个省(区、直辖市)全部出现疫情
39.艾滋病在世界的流行主要有以下哪些特点( )
A、蔓延速度快,已从城镇蔓延到农村 B、发展中国家患病率高
C、艾滋病主要威胁青年人,女性感染者比例不断增加 D、以上都是
40.在艾滋病传播途径中,传播效率最高的是( )
A、共用注射器吸毒 B、母婴传播
C、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D、无保护的
41.如果自己被证实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当怎样做( )
A、辞掉工作,避免社会活动
B、隐瞒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事实,不告诉任何人
C、定期就医,遵从医嘱
D、避免一切体育锻炼,卧床休息
42.艾滋病窗口期一般为( )
A、2年 B、1~5年 C、2周~6个月 D、2~10年
43.以下不属于红丝带含义的是( )
A、唤起全社会对艾滋病事业的关注,并用心参与
B、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关怀,照顾,避免歧视C、对死去的艾滋病病人表示哀悼和怀念
D、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聚会的标志
44.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工作方针是( )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B、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
C、广泛发动群众,全社会动员
D、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4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没有哪项权利( )
A、工作 B、捐献血液 C、享受医疗保健 D、参加社会活动46.下列人群不属于艾滋病高危人群的是( )
A、吸毒者 B、监狱犯人
C、不安全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者 D、性乱者
47.如果你的朋友或邻居感染了艾滋病,你应该怎么做( )
A、给予尊重,帮助,关爱
B、回避,疏远他
C、告诉别人不要去他们家
D、歧视他
48.关于艾滋病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国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了能够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B、我国科学家已经研制成功了艾滋病的疫苗
C、目前世界上尚未生产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
D、世界上现约有80种艾滋病疫苗
49.当你曾有过高危行为,怀疑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该怎么办( ) A、找心理医生咨询
B、心里害怕担忧,但又不敢找人咨询
C、到艾滋病咨询检测室咨询
D、到个体诊所就诊
50.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最终目标是( )
A、杀灭患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
B、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篇5
【关键词】中职体育 竞赛驱动 高效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158-02
体能素质是职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它不仅影响到个人成长,也关系到个人未来求职就业方向。通过体育竞赛来有效驱动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训练学生良好的身体条件,是中职体育教学需要重视的课题。
一、竞赛在体育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一)竞赛能驱动体育高效教学。把竞赛置入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竞技性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竞技活动中去,可以使学生在充满竞争力、驱动力的情境中充分展示自我,全力以赴地发挥自身潜能,从而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体育竞赛内在的驱动力,会积极地驱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训练,参加竞技,从而达到体育高效教学的目标。
(二)竞赛能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任何一个科目教学都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与检验,这样才有利于教育教学反思,也才能提高学生对科目的重视程度。体育作为一门体能训练科目,也需要通过测试、竞赛等模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体育竞赛可使学生的体育科目学习更有针对性,体育学习目标更明确,也就是说,学生会根据竞赛内容、竞技要求等有针对性地训练。体育竞赛也让更多的学生为赢得竞赛而充分武装自我,自觉参与训练,不断提升自身技能,这不仅能够让学生真正提高体能素质,而且能够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三)竞赛能激发体育学习热情。中职体育教学课堂应是充满激情的,因为学生只有在激情、亢奋的状态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才能以最好的状态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学习任务。通过在体育课堂内设置竞赛、竞技性活动,以竞赛分组的形式来驱动学生投入体育竞赛中,学生为了达到竞技成功的目标,无论是小组内的观众还是竞赛队员,都会在欢呼声与呐喊声中享受体育竞赛带来的乐趣。
二、体育竞赛驱动下的中职体育高效教学策略
(一)阶段竞赛,驱动教学。由于中职学生体能素质、身体条件、接受能力等都存在差异,因此竞赛教学应该有步骤、有条理地进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目前的接受能力,先设定一个大目标,再围绕这一大目标设定若干个小目标。小目标应该逐段设定、分段实施,学生在逐个完成小目标的同时,逐渐走向大目标,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这种逐步缓冲、逐渐过渡式的体育竞技式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它符合中职学生身体素质、体能条件,也符合体育项目训练规律。
例如,对于田径 3000 m 项目的训练,学生由于自身体能素质、运动能力等的限制,不可能直接达到该目标,教师应科学、合理设定竞技计划,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将该目标分成若干小目标,可以先设定一个小目标,400 m 田径训练,根据学生完成任务所用时间渐进调整。如果时间缩短那么就逐步增加长度,可以从 400 m 延长到 800 m,再根据每个阶段的训练情况增加到 1200 m,直到3000 m。每一个小阶段教师都应该对学生的奔跑时长进行记录,根据时间的长短来逐步调整竞技目标,而且在任何一个小目标阶段,教师都应该渲染一种强烈的竞技氛围,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生活在竞技世界里,使他们在你追我赶的情境中不断超越自我,完成教师所设定的任务和目标,以此来自觉提高自身的田径速度。
阶段性小目标竞技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它符合体育科目教学规律,也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小竞技不会让学生过于疲惫,能够为学生提供缓冲空间,学生也能因此更加有效地投入到竞技项目中,主动配合努力学习。
(二)分组竞赛,营造氛围。竞赛驱动下的中职体育教学最关键的是要营造出积极的竞技气氛,让学生融入气氛中,体会到竞争的激烈,形成一种荣誉感、责任感,这样才能更为主动地投入到竞赛中去,为赢得竞赛发挥自己的每一分光和热。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分组竞技模式,也就是通过对学生科学分组,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比拼,以此来增强小组内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带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就会形成一种竞赛精神,不自觉地产生竞争气氛,从而在组内抱团,共同为争得优秀的体育成绩而努力进取。
例如,排球项目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个小组自己取一个特别的名字,代表本小组的特色。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能力相对较强的组员做组长,组长带领组员练习排球基本功,最终小组间进行排球比赛,以此来激发小组内部成员的活力和爆发力。通过小组间的排球比赛,各个小组能够总结对方的优势、劣势,以及自身的优点与不足等。每一场比赛过后,组长负责召集组员开会,以团队精神来鼓舞士气,激发组内成员的战斗力,这样始终让组员处于一种亢奋、活跃的状态,使他们带着饱满的热情和激情投入到体育竞赛中。
分组竞争的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最大限度地驱动学生发挥潜能,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体育项目训练与体育科目学习中,间接地提高体育科目的教学质量。
(三)大型竞赛,丰富生活。中职学生的校园生活不应局限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应该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大型体育竞赛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教师可以尝试组织例如春季、秋季运动会等体育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田径到球类运动再到跳高跳远等,丰富的运动项目为各类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也为他们体育潜能的开发与身体素质的塑造及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大型春秋季运动会,学生的体育实践技能不仅得到提高,而且课余生活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学生能够借助业余生活机会来放松身心,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四)晋级竞赛,触发自觉。晋级竞赛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觉提高自我,主动提升自身的实战能力,提高竞争力。为了达到竞赛晋级的目标,中职学校或者体育教师应设置体育晋级项目,鼓励学生参与,以此来检测学生的体能素质。针对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体育爱好和体育特长,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多元化的竞赛项目与晋级项目,例如田径晋级、排球与篮球运动晋级等。任何一项晋级奖励的赢得都是学生在校荣誉的凭证,这样可为学生未来的求职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学生未来发展铺平道路。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参与、参加晋级比赛,能够有效地领悟到体育这门科目的重要性,也能提升自身的体能素质。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
此外,中职体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还要不断思考、总结,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要聆听学生的想法,明确学生所需,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改良教学模式,从而更加高效地开展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中职体育教学水平。
总之,竞赛驱动下的中职体育教学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地摸索、总结规律,不断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所需,想学生所想,通过体育竞赛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同时,体育教师要不断地丰富竞赛模式,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竞赛的荣誉感与责任感,从而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科目学习中,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红.浅析体育游戏在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中的运用[J].南昌高专学报,2012(2)
篇6
摘 要 通过探析广东省青少年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现状,旨在能够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理论成果以及专家的见解,并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为促进广东省青少年体育竞赛的健康发展提出可行的建议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 广东省青少年 体育竞赛 组织
一、广东省青少年体育竞赛组织发展情况
(一)比赛类型和参赛队伍的参赛情况
广东省青少年体育竞赛除每隔几年举办的综合性体育竞赛,如省中学生运动会之外,“体教系统”常年联合举办的青少年体育竞赛都是单项比赛,采取的都是国家体育总局指定的单项竞赛规则进行比赛。其中“体教系统”组办的单项竞赛的竞赛类型分为锦标赛和冠军赛,以锦标赛参赛的队伍最多。竞赛队伍参赛的目的除了争取好的比赛成绩外,更重要的是检验训练效果,发现和培养优秀的体育竞技人才。另外,广东省体育局和教育厅联合举办的4年一次的省青少年运动会是综合所有的专项体育竞赛的赛事,由每个市派一支队伍参赛。
(二)比赛安排的时间和场地器材情况
通过调查得知,广东省青少年体育竞赛的比赛时间基本上都在6、7、8月份。由于参加比赛都是青少年,年龄在18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都在读书,竞赛安排在这个时间可以很好地处理好学生的学训矛盾,消除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这样就可以为广东省培养文体兼备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场地器材则是由承办单位提供。另外,部分赛事是由该项赛事的组委会主办,场地基本上设在高校或该组委会租赁场地厂。
(三)对裁判员、仲裁以及工作人员的选派与管理
广东省青少年体育竞赛的裁判员由省体育局统一选派,正、副裁判长和部分裁判员由广东省体育局选派。
主办方对裁判员的选派,首先遵循针对锦标赛和冠军赛的级别不同采用相应的竞赛规则,而选派不同级别的裁判员。针对锦标赛大都采用国家一级裁判。另外,在选派裁判的过程中要从各个市级的裁判中选派要平衡,同时在裁判本市级单位举办竞赛的时候尽量使用外市级的裁判,这样可以有效地杜绝一部分判罚不公正情况。
同时还设立了仲裁委员会,同样仲裁委员由省体育局统一选派,不足名额由承办单位补齐。旨在对裁判的判罚进行评价,和针对当时的判罚情况做出及时的更正,确保竞赛有效正常地进行。工作人员由承办单位安排。
(四)赛事经费的来源与安排情况
目前广东省青少年体育竞赛的经费来源主要是省体育局和教育厅拨款,对于一些体育赛事项目由该赛事项目的组委会拨款。由于青少年体育赛事的可观赏性较差,故而从社会上得到的赞助很少,甚至没有。另外,赛事承办方主要负责相应的服务后勤工作来协助主办方使赛事得以顺利地举办。
(五)竞赛办法以及赛后比赛名次的评定方法
一般都采取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体育竞赛规则。比赛服装一律按照各项赛事要求指定执行。如果遇到天气或者其它的特殊情况,比赛不能按照原计划进行的时候,比赛竞委会有权对比赛时间和办法做出决定。据调查得知赛事基本上都采取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实施的青少年竞赛赛制。
二、促进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和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资格审查制度,营造良好竞赛环境
1.加快和完善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竞赛资格审查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青少年体育赛事环境,确保青少年运动员参赛资格审查阳光透明。2.不断加强各级政府以及学校的青少年体育工作责任制度建设。由各部门工作人员鉴定责任承诺书,将监督力度层层落实到组织和个人,规范部门审核程序,提高青少年参赛资格的公开性,实行网络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投诉。
(二)正确处理青少年体育赛事与升学保送关系,淡化竞赛功利色彩
我国体育以及教育主管部门要正确处理青少年体育竞赛与升学、保送的关系,尽量淡化体育竞赛的功利色彩,不要让功利的体育竞赛损害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破坏青少年体育竞赛环境。制定有效措施切断家长、教练与学校之间的体育赛事利益关系。体育主管部门联合教育部门制定新的青少年运动员升学、保送机制,完善和修改青少年升学、保送资格条件。建立运动员诚信档案,让青少年运动员的个人参赛信息向全社会公开,杜绝部分运动员产生年龄弄虚作假的想法。
(三)合理定位青少年体育赛事具有的育人功能,释放赛事的正能量
只有合理定位青少年体育赛事育人功能与价值,才能释放赛事正能量。1.青少年体育赛事要在青少年群体中传递正能量。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以及团中央通过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青少年体育赛事要向广大青少年宣传“卓越、友谊、尊重”的价值观,为更多的青少年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帮助广大青少年塑造完善的人格魅力,从而扩大赛事的正面影响力。2.学校要对青少年开展深入持久体育价值观教育。使青少年体育价值观教育深入到体育课堂和课余体育活动当中,并建立学校体育道德教育长效机制。通过体育诚信教育、公平竞赛教育、体育荣辱观教育使青少年养成“虚假参赛可耻、比赛拼搏为荣”的体育参赛意识。3.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对子女进行体育诚信教育。通过一起观看体育赛事家长既要使子女懂得体育比赛中诚信的作用和社会价值,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在社会激烈竞争中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鼓励和动员他们参与校内外各类体育竞赛,通过顽强拼搏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远离竞赛投机行为,树立正确的竞赛价值观。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篮球竞赛 学生 能力 培养
1 引言
篮球运动是一项开展极为广泛的体育项目,而篮球竞赛的组织又是所有体育竞赛项目组织中较繁重的组织。从而反映组织的复杂性。随着篮球运动的日趋普及,各级比赛日益频繁,因此对组织的好坏有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项活动的开展,需要不断地培养组织的能力。通过参与校内的篮球竞赛组织工作,表现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对赛程的安排和组织能力较差两个方面。为了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组织能力,进行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组织者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文有关的资料。
专家访谈法:对学校从事篮球教学、训练和组织工作的专家、学者和教授进行访问,综合他们的意见和观点。
3现状分析
经过一次重庆市中学生锦标赛的组织工作。发现学生组织能力不佳。主要表现在:(1)赛前准备工作不完善,(2)竞赛期间的工作不到位。
3.1制定工作计划不是很详细
3.1.1竞赛的编排竞赛的编排工作;裁判员赛前学习;审查运动员参赛资格;绘制竞赛的表格;检查竞赛场地器材;召开领队和教练员会议,不是很到位。
3.1.2宣传报道工作,接待、生活、住宿、交通和票务工作、医务小组,备好医疗用品工作不是很完善。
3.2竞赛期间工作安排不周密
3.2.1
篮球竞赛中,检查比赛场地、器材、设备状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队员在有限的场地上进行高强度、高速度的争夺与对抗,拼抢激烈,就要要求比赛场地的安全性。因此场地、器材应不断检查,及早发现危险性事物。这一点学生组织者没有多大的经验,对一些小事情没有考虑太多。因此不能及早的发现问题。
3.2.2与运动队取得联系,召开会议,通报和处理有关问题不是很及时
竞赛期间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不论是运动队、运动员,难免会有一些问题。比如在赛场中不服从裁判的判罚,从而扰乱比赛的进行。这就需要的及时的召开会议,对运动队或者运动员进行通报或处理。对全体的运动队或者运动员也是进行提醒忠告的作用,以此为后面的比赛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3.2.3需要更改比赛场次、场地、日期和时间通知有关人员不是很及时
比赛中,经常有意外情况的发生,如遇雨天下雨比赛会安排在室内球场进行,时间也可能推迟,室内球场较少也会改变比赛的场次。这就要求组织者及早的通知有关人员。以免给有关的人员造成损失或不便。
以上现象是在一次重庆中学生锦标赛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组织竞赛过程熟悉的程度则反映组织者能力的水平,对竞赛全方位的考虑,则反映组织者的全面能力。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组织者则必须具备全面的能力。
4对策分析
提高学生组织竞赛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4.1多熟悉理论知识,掌握编排的方法
只有掌握了几种编排的方法,才能在组织的过程中快速的编排,遇到不同的情况要选择不同的编排方式。这是体现组织者基本的的能力。编排的过程中应考虑不同实力的队伍,为了确保竞赛的观赏性可以适时的进行调整,这就需要组织者灵活应用编排规则。竞赛编排的的好坏也会影响队员们的情绪。如果几个强队分在同一组,比赛先到是很精彩,到了后面的淘汰赛可能就是最强对对稍强的对。这就会引起球队的不满。引起球迷的不满,这无疑说明你这次组织是失败的,而你组织时考虑到实力问题强几只强队分成种子队分别分在不同的组。那么到最后就是最强的球队争冠军了。这才是成功的竞赛。
4.2熟悉竞赛规程,制订完善的竞赛规程
比赛能否正常的进行下去,很大程度看规程制订的是否合理,如在比赛中规定只有高中学生才能参赛,则不准大学的学生参赛。而且规程上还要注明对违反规程的球队的处罚规定。这也是防止比赛的弄虚作假。而规程的制订完善程度则能更好的体现这一点,因此学生组织者应多看好的竞赛组织者制订的规程。也要从里面多发现不足,将自己的竞赛规程制订更加完善。
4.3竞赛期间的工作不能放松
竞赛期间时常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小事情。者就需要组织者的协调,解决。组织裁判员及时总结、改进工作,加强比赛成绩的管理提高裁判水平,做好技术统计资料的分析、归类和存档工作,经常检查比赛场地、器材、设备状况,组织医务人员应深入比赛场地,及时处理发生的伤害事故,总务处应及时了解情况,改善服务措施,做好住宿及比赛场地的治安工作,经常与运动队取得联系,召开会议,及时通报和处理有关问题,需要更改比赛场次、场地、日期和时间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因此,竞赛过程中也需要加强服务。
5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方法与模式
篇8
2.人山人海 ( ) ( ) ( )
3.零零星星 ( ) ( ) ( )
4.异口同声 ( ) ( ) ( )
二、补充歇后语:
1.________________——各显神通。
2. 孙悟空大闹天宫——__________
3.韩信点兵——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粗中有细
5.包公断案——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愿者上钩
仔细观察,照样子写一写:
7.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一填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出自(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故事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人以它做比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格式写成语:
AABB:( )( )( )( )
AABC:( )( )( )( )
ABCC:( )( )( )( )
五、加偏旁并组词:
止——( )( ) 直——( )( )
代——( )( ) 分——( )( )
郎——( )( ) 丁——( )( ).
六、写出三句表现友谊的名句,并写出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出三句和气象有关的农谚: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默写《游子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我的发现
1.普通 曲谱 采摘 色彩 文章 波纹
我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照样子写几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博览群书
孜孜不倦
勤学好问
这三个成语和____________有关,我还能写出来 ( )( )( )( )
十、写一写
1.带数字的成语:
( )( )( )( )
2.写带大或小的成语:
( )( )( )( )
十一、写三句表示思想方法的谚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填空:
《买椟还珠》选自《
》,讲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对对子:
清对(
) 廉对(
)
功对(
) 正对(
)
优对(
) 善对(
)
勤对(
) 奖对(
)
我还会举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的 地 得”的用法:
光彩夺目的_________ 清澈见底的________
时间过得 _______ 弯弯曲曲地______
弯弯曲曲的 ________ 和颜悦色地_________
弯弯曲曲的________ 飞快地____________
鲜花开得_________
十五、补充诗句:
1.万壑树_______________,千山响______________
2.漠漠水田_____________,阴阴夏木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一两家,_____________板桥斜。
4.______________深深见,____________款款飞。
5.____________三四点,______________一两声。
十六、填量词
一( )歌曲、 一( )微风、
一( )画、一( )金光、
一( )清泉
十七、写成语
1.描写花草的成语:
( )( )( )( )
2.描写日月的成语:
( )( )( )( )
3.描写山峦的成语:
( )( )( )( )
十八、我发现
动静 得失 吞吐 我发现_____________,我能照样子写( )( )( )。
十九、故事名称分类:
1.寓言故事名称:
《拔苗助长》《南辕北辙》《守株待兔》《亡羊补牢》
2.历史典故:
《望梅止渴》《三顾茅庐》《负荆请罪》
3.成语故事:
《惊弓之鸟》《买椟还珠》《滥竽充数》
4.神话故事:
《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
二十一、陈述句改反问句:
1.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喜爱这美丽的翠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一、写几句描写月亮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9
关键词:职业竞赛;高职计算机;“教、学、做”一体化;
【分类号】G642.4
课程建设是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学创新、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主要手段。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水平和高素养专业型人才的主要场所,在课程结构、内涵建设、教学模式等方面上存在很多问题,唯有完善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一、在计算机教学中展开“教、学、做”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一人一机,教学者所使用的电脑与学习者使用的电脑建立起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者的教与学习者的学同步展开。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学、做”在计算机教育教学中可操作性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上:首先,便于教学者的“教”。计算机教学者在教育教学中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讲解中,学习者的电脑屏幕与教学者的电脑屏幕是统一的,可以让学习者准确的了解教学者所讲授的内容。其次,便于学习者的“学”。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在教学者的示范演示下,学习者能够及时熟练的掌握。最后,便于学习者的“做”。教学者在利用教学网络布置课下作业,学习者在完成后上传给教学者,便于教学者及时评判学习者的作业,实现了“教、学、做”的融合。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前提下,将职业竞赛作为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帮助学生考取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证书的主要手段,列入课程教学计划中,确保教育教学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同时还可以成立技能小组,引导高职学生积极的练习计算机技能,这样在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同时,还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为日后毕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储备能力,在进行实际培养过程中,不可完全照抄本科的培养方式,但又不可降低对高职学生的培养标准。应该结合当前市场的职业需求为基础,让学生能够养成自我学习以及自我提升的能力。通过“教、学、做”的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高职教育的实践性以及可操作性。
二、 采用灵活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促使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课堂开放式的教学下,让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效的融合。以学习者为主体,将“做”视为“教”和“学”的出发点,在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下,对教学中各环节进行精心设计,结合教学内容的差异,灵活的、合理的布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进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适宜的项目教学方法、操作竞赛教学方法、模块教学方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刚刚学习计算机语言学科知识时,教师可课下准备一段宇宙飞船被送上天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告知学习者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火箭上天等之所以能够精确的进入轨道内,并且安全的着陆,这些都是计算机语言程序进行控制的,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爱国之情,而且还激发出学生想要学习计算机程序的欲望。再如:计算机教师在讲述FLA SH 曲线运动引导层这节内容时,可根据春天展示出“春意盎然”的动画场景,并让学习者聆听有关于春天的音乐,讨论和浅谈自身印象中的春天,从而将所要画的春天的景色与学习者的需求融合起来,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教师就完成了此节课的教学,学生也很顺利的、高效的完成了课堂任务,充分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所以,只要在教学情境中积极有效的融入知识,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三、改革计算机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经验
从高职学生学习情况和规律上着手进行,分析和探讨完成教学目标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设计出典型性和用性较强的实训项目,建立起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做”相符的教学模式。在各个年级、各个专业学生、各个教师的执教的状况下取得很好的教学质量,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够满足高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以“做”来对“教”、“学”进行统领,实施案例教学方法或者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让学习者在完成任务中学习和掌握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加深对课堂内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面向很多学生展开的教学,需要创设出积极的、良好的学习气氛,调动起这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实施互动式教学,对个别同学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进行下,不断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在注重教育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还需要高度重视教学过程。强化管理教学过程,加以控制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中。以编写校本教材来开发新的课程,大力建设师资队伍和教学实训室,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者的综合能力。高素养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打造出一支长久的“双师型”教学队伍。
四、结语
总之,想要确保计算机“教、学、做”的有效融合,必须要找到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切入点,还需要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融合的最佳方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水平,这也是高职计算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的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岂爱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职业,2008,(12).
篇10
【关键词】田径 赛前训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74-02
目前各地区高校组织田径比赛比较少,难以长期展开田径业余训练,一旦有比赛任务,大多数院校都是临时组队,通过赛前短期集训参加比赛。针对这些不具备长期系统训练,以业余训练为主的高职院校田径运动队,大部分运动员都是进行临时性的集中训练来参加比赛, 运动员参加训练的时间短,任务重。为了更好地保护运动员,快速提高运动水平,短期内创优异运动成绩,教练员必须改变训练模式,探索短期集训新规律,科学控制训练过程,提高运动训练效果,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一、高职院校田径运动队赛前训练存在问题
(一)高职院校田径运动队集训的周期短
高职院校田径队大多数都是以短期集训的方式进行训练,接到有关比赛通知后才组织进行的,平时较少进行训练。赛前短期集训时间一般较短,时间长的两至三个月,短则一个月左右,而且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和休息日进行训练,训练时间难以得到保证。
(二)参加田径训练运动员的水平参差不齐
选材是运动训练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前提之一,选一个好苗子是成功的一半。由于目前高校组织田径比赛少,造成各校难以坚持常年开展田径训练,一旦通知有田径比赛,只能临时组队参加,所以运动员的选材受较大的制约。当前各高职院校体育课都是自主选课,田径课鲜有人选择,使田径课在高职院校难以开成课,另高职院校普遍不重视招收体育特长生,造成运动员选材来源较单一。多数运动员都是通过院级体育教学、体育竞赛中发现,选拔出有一定田径基础的学生参加。这部分运动员身体素质及专项能力较弱,所以选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组队参加田径比赛经费紧张
由于高校组织田径比赛少,各校往往没有专门的经费预算,一旦通知有比赛临时组队,经费却难以落实,训练经费不足,伙食补助低,运动员营养水平达不到运动负荷的需求,从而造成田径运动队训练无法系统化地进行,训练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成绩也难以大幅度提高。教练员训练没有训练补助也没有课时补贴,造成组队训练积极性不高,也会影响运动员参赛的积极性。
二、把握高职院校田径运动队赛前训练特点,做好赛前各项工作
(一)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做好报名与组队工作
若学校决定组队参加田径比赛,作为教练员必须认真领会运动会的竞赛规程,对报名人数、性别比例、项目设置、录取名次和计分办法都要了解清楚,并进行针对性组队。参考以前田径运动会或大学生运动会的成绩,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确立优势项目,扬长避短,确定能拿名次和获取高分的队员名单与参加项目。
(二)高度重视运动员的选拔
准确地选拔出代表学校最高水平的运动员队伍,除了确定学校体育特长生参加外,还有选拔一些身体素质好、吃苦耐劳、可塑性大、有一定的专项特点、能全身心参加田径训练的爱好者,充实到田径赛前短训队伍中,保证参赛队伍的完整及队风的建设。
(三)根据田径赛前短期集训训练特点,重视负荷结构和专项能力的训练
1.浓缩安排训练计划,把握训练过程的控制
从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阶段训练指标、任务科学安排训练计划,是竞赛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所以短期集训也要划分训练阶段,根据集训时间,相应缩短各训练周期的时间。集训按阶段划分,才能科学地安排训练,排除干扰,保证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安排的系统性、合理性,有利于控制训练过程和节奏,防止伤病的发生,确保短期集训的连续性。
2.合理控制负荷强度,重视专项能力的训练
开始进行集训时,由于运动员在较长时间没有训练,因此在训练初期,运动员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难以承受连续较大负荷的训练,应该给运动员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依据短期集训的训练安排特点和适宜负荷原则,各周训练负荷的组合有不同的形式,应选择节奏比较科学的组合,如果以6周为一个短期阶段集训,第1-2周为基本训练周期,通过负荷的改变,增强运动员的生物适应能力,提高训练水平。该阶段集训应交替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使运动员所需的各种素质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又可避免负荷太集中而引起的过度训练。第3-5周的任务是使运动员的机体逐步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负荷的安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不断提高负荷强度,采用的练习更加接近于专项的比赛形式,对长距离项目的训练,可采用间歇训练等方式,来适应比赛时身体承受的负荷强度,最好不进行全程的极限强度训练,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第6周,降低负荷总量,消除机体疲劳,但应保持一定的负荷强度。赛前1-3天安排中低强度的一般性训练,使运动员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处于最佳的竞技状态,能充分发挥通过艰苦训练获得的竞技能力,并防止由于负荷安排不当,竞技状态出不来的现象发生。
要重视专项能力的训练。专项能力的训练在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中已受到高度重视,随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训练中专项性练习的比重也随之提高,全面身体训练必须与专项特点和需要相结合。熟练掌握专项技术,提高专项素质和专项能力,具备高水平的专项运动技能,是比赛中获得优异运动成绩的保证。所以进一步提高专项素质和专项能力,训练内容以专项为主,目的在于熟练技术与节奏,保持和提高专项能力。并逐渐加大训练负荷,进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依据专项技术结构和运动员技术特点,择优选择专项素质训练方法与手段,因集训时间短,应选择简单实用、重点突出的方法手段。教练员要正确认识专项练习的重要性,把握好各项目的特性,增加实战练习的次数,努力提高运动员专项练习的稳定性,创造优异竞技成绩。
3.保障训练经费的投入,改善训练条件
学校竞技体育的开展,必须要有充足的经费支撑。特别是运动员的伙食补助一定要落实,运动训练会使体力严重消耗,加大运动员对营养的需求,经费不足会影响运动员营养的补充,造成训练恢复慢,运动员运动量、运动强度难以突破,更谈不上超量恢复了,营养不足不仅使运动训练效果事倍功半,而且还会因训练恢复慢,造成运动员伤病的发生。训练经费需争取领导重视,保障经费的投入。
三、实践的成效
从广西经干院运动员参加全区第三届田径运动会表现来看,运动员经过6周的集训,运动成绩得到大幅度提高,训练过程无一运动员受伤,在比赛中,获两块接力金牌,两块个人项目金牌,并以134.5分总分获得乙组田径总分第一名及“体育道德风尚奖”。经实践证明这种短期集训的方法效果显著。
同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高职院校进行赛前短期田径训练,要了解短期集训的规律和特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确立优势项目,科学安排短期集训周期,排除干扰,确保短期集训的连续性。第二,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注意区别对待原则。应该给运动员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依据短期集训的训练安排特点和适宜负荷原则,区别对待水平不同、项目不同、性别不同的运动员,保证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防止伤害的发生,确保短期集训的顺利进行。第三,集训经费落实到位,运动员的营养需得到保证。运动训练会使运动员体力严重消耗,应注意营养、休息和恢复手段的落实,以保证运动员正常训练,快速提高运动水平,达到短期内创优异运动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权明.高职院校田径训练方法新探[J]. 职业教育,2011(3)
[2]杨宝.高职院校运动员田径课余训练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体育教育,2010(12)
- 上一篇:初中生物知识要点
- 下一篇:体育竞赛的意义简单需要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