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3: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篇1

关键词:信息公众平台 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a)-0144-02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引导价值观念、传承文化成果、陶冶师生情操、提高人文素质,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随着高校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新型的信息传播软件,为校园文化的传播提供载体,使校园文化具有传播速度的及时性,传播内容的自主化、传播方式的互动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高校的体现,是高职院校上午高等性、职业性、技术性、开放新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是其独特的精神风貌,是高职大学生群体所特有的“文化标签”。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信息公众平台要在高职校园文化传播中要充分发挥其传播的优势,传递正能量。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1]。

1.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职院校这一特定场所内,是师生在校园活动中所构建的校园文化系统,它既具有高等教育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又具有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其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特色性和融合性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1.3 信息公众平台

目前,关于信息公众平台没有准确的概念界定。该文对信息公众平台则界定为:基于新兴媒体――微博、微信、易信等,使所有参与者都能够自由获得信息,

使社会资源得以充分展现,是信息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存在方式。其信息公众平台具有层次性、交互性、统一性、开放性等基本特点。

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高校的体现,是一所高职院校独特的精神风貌,是大学生群体所特有的“文化标签”。高职院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理解和认识到校园文化在校园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建设的进程中处处彰显高职院校的特点与精神,努力驱策广大教职工为校园文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加大基础性建设、文化、体育、娱乐、相关专业设施的建设,来提高教学环境和质量,着重职业技能的培养。由于高职院校具有高等性、职业性、技术性、开放新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2]。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中也具有其个性特色。

2.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2.1 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只着重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略了校园制度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载体、标志,但其核心与内涵应该是精神文化的建设,在建设的深层次认识不够,目光狭隘,不能引入合理、正确的校园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系,互为有机体。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只是加强基础性建设,大搞教学楼、实验楼、建广场、大买仪器、种草栽花等进行外在形象工程建设,普遍比较重视;但对规章制度、管理措施需要的加强和完善,忽略对隐性的、潜在的精神文化建设。

2.2.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个性化渐失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不仅仅具有普通高等院校的共性,而且还应具有职业院校的个性。不同的职业院校要突出职业特点、专业方向、专业特点、专业定位以及专业理念等,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必然要突出独具一格的个性。信息的发展,科技的普及进步,网络的盛行等都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也导致了部分学校只着重模仿其他的校园文化建设,而忽略了自身的个性建设,迫使校园文化大同小异。

2.2.3 忽略信息平台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在日益发展的网络、信息平台的社会下,信息平台的深刻影响不容小视,在推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信息平台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的海量的资料与信息,广大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加强了信息交流,丰富了技能知识,最重要的是通过交流与学习,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信息平台提供宽广的交互空间,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主体意识。

3 信息公众平台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篇2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校园文化亦称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的体现。一般说来,校园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取得的学校文化形态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它体现一所学校德、智、体等方面的综合校风。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的闲暇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文体活动、行为准则、人际关系、校园环境及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的总和。

校园文化作为特定环境中形成的文化现象,与学校历史一样悠久。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文化主体,以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依托,以塑造校园精神、纯化校园文化意境、培养完善主体人格为目标的特殊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激发人们从文化意义上构建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并从文化的高度把握和统帅各种校园现象,对文化主体的人格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及其建设的内容和功能主要是从优化成才环境、丰富学生业余文化活动、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等方面着手,因此,完成纯化校园文化意境、完善主体人格的重要任务,恰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创新性人才及其基本特征

创新(innovation)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J.A.S.hheum.peter)1992年提出来的。此后,创新的内涵不断得以拓展。创新有两大特点:一是探索未知领域;二是获得创造性成果。而所谓创新性人才,就是在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之上,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并且将自身的创新素质合理地与其专业领域相结合,能够开发出创造性成果的人才。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一种综合性人才,他不仅要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智能素质、社科人文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劳动身体素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目前教育界普遍认为,衡量创新性人才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点:(1)是否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的理论知识;(2)是否富于想象,并具有灵活性和全面性的思维方式;(3)是否具有好奇性与开拓性的探索精神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4)是否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出头、冒尖。

创造性人格有着其独特的特征,其中独立性、自信心和意志力是最显著的三个特征。实践证明,在创造性人才的发展中,非智力因素即创造性人格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其环境与氛围对创新人才的塑造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创新人才创造能力与创新人格都将实现明显飞跃。新的社会环境下,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在竞争与发展的大潮中,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

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创新能力来自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提供自由思维的空间,开辟思想驰骋的天地,营造浓烈的创新氛围,并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要靠校园文化建设才得以实现。校园文化正是通过创设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来实现课堂以外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这种目的和效果的实现依靠的是丰富多彩的寓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以及校园的整体布局、建筑设施等的美感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创新性人才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校园互动着的文化环境与精神氛围,蕴含着教育目的,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个体发展特别是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换言之,影响着学生的意识、思维与行动。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是人类永恒的活动。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以其较强的渗透力、影响力、教育效力,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竞争观,塑造健康的人格,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2.校园文化的激励作用。优良的校园文化有一种催人奋进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的热情。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学术为载体的校园文化,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素养。如全国的“挑战杯”“电子设计”“数模”竞赛等。实践活动的尝试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同时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先决条件,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创新的需要与动机。高品味的校园文化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拓宽了空间,开辟了新的视角,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锻炼和提高自我的平台。

3.校园文化的品质优化作用。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不仅要看他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还要看他是否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坚强的意志是开发创新能力的支撑。高品味的校园文化培养了学生的坚忍性,增强了学生敢于面对磨难和失败的勇气;培养了学生的不从众性,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向已知和未知的领域挑战,敢于“标新立异”,去努力地探索、追求、奋斗;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创新人才的切入点

1.注重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实际上有两个大的方面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一个是校园的人文环境优化,另一个是校园精神的塑造。在人文环境优化方面,有自然景观的美化和社会环境的治理,我们通常也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中间包括校园整体布局、美化,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等;而校园精神不仅包括笼罩在大学校园上空的科学氛围,更包括以文化人为主要群体、以高知识层为主要标志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所有这些,对创新人才培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具体到高校而言,要不惜投入创建民族性和时代感的优美校园,潜移默化地影响、提升学生的行为方式和审美情趣。既倡导科技创新,又重视人文关怀,形成求真、求是、求善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觉抵制中外腐朽文化的侵蚀,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

2.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支富于创造性的教师队伍。教师相对学生而言是稳定的、非流动的校园文化主体,他们的治学精神、态度、方法及做人原则等在实际意义上代表了校园文化的主流。教师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健全完美的人格、渊博的学识,而且还能主动接受新事物,在竞争中不断开拓创新来丰富、提高、完善自己。只有创造力强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造力强的学生。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有赖于两个方面:第一,教师一定要从事一些创造性的工作,积极参加科研工作;第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教学规律,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要具有良好的教风。教师正是以其广博的知识、坚韧不拔的毅力、富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为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提供可靠保证。

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文化;高校校园文化,特性

【中国分类法】:G4

校园文化“在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被正式由高校提出”自198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第十二届学代会上提出校园文化概念始,到1990年4月的全国校园文化研讨会的召开2,“校园文化”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21世纪是科学发展的时代,探析这一语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特性,为揭示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内涵提供有效地思考。

一、以人为本性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坚持以人为本。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内的文化的形态,活物质、精神、制度、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等。因此,以人为本应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是高校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和前进力量。高校校园文化要以大学生、教师员工为本。科学发展观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体现和贯彻,是高校校园文化结合时展的历史必然。

(一)以人为本性高校校园文化以高校全体师生员工为本

高校全体师生员工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和践行者,师生员工在校园文化的构建和维护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占据了核心地位。首先师生员工是建设者。不管是物质文化还是行为文化,都是历经历代师生员工的实践和创造凝结的结果。二是维护者、拓展者。由于师生员工的变动性和流动性,校园文化也随流失和变化,需要师生员工的维护和拓展。校园文化的创建主体是人,人的呵护承担着维护的重任,因为人的本性和人的职责原本就求新求异求发展,故而,人在校园文化中发展起核心作用是毫无疑问的。

(二)以人为本性是以高校的人文和高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为本

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有自己的成长积淀,一所学校经历是历时的。而一所高校在成长中所凝聚的文化底蕴在每一届新生入学中都是入学教育的素材,是学生毕业后所承载的精神气质。换言之,高校的成长过程就是铸造其人文底蕴的过程,这不但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道明了一个高校校园文化建构的方向和旨归;同样的道理,高校都有其办学特色和优势,如民族高等院校,注重民族性,师范院校倾向于教书育人,等等,术业有专攻,在每年的招生计划中都是有侧重的,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在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发展方向上昭示着该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态和发展方向。

(三)以人为本性是以高校的功能和办学目标为本

高校都有育人的功能,都有为经济社会输入人才和培养人才的责任,这就是高校共有的功能和办学目标,尽管目标有点差异,但是高校培育人才的最终目标还是离不开人才的生成。因此,从高校的功能和目标上说,校园文化是其功能和目标潜移默化为学生学识的一部分,也可以说,高校校园文化就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就必须以办学功能和目标为本。

二、协调统筹性

高校校园文化的协调统筹性,主要表现为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设计、校园文化的结构性、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学科性、校园文化与社会发展动态的弥合性。这里仅以建构设计和结构性来探讨。

(一)从构建设计上看,校园文化限于校园局域内进行设置和安排,空间较为狭小

校园文化的构建需要专业的综合设计,整齐性、和谐性、互补性等等都是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综合分析的,这在各高校中随处可见,而且校园文化的设置是在配合相关的因素一起呈现的,如宿舍文化节的展览板一般放在宿舍楼前或人集众多的地方,校史一般都有陈列馆,校园雕塑代表学校的某些象征意义等,一草一石一木,有序和无序,科学规划,协调发展观意义明显,是人们审美文化意趣延伸所在。

(二)从校园文化的结构性来看,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过渡性的文化,具有批判性和多样性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过渡性的文化,是中小学校园文化的内容和特征的承接发展,作为离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动态在校园中的反映,是大学生对社会生活及文化的认识程度在校园中的反映。从学校纵向结构来看,高校校园文化具有过度性和跳跃性,承接在学校与社会发展之间;从整个社会文化体系来看,高校文化具有前沿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是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等在校园中的综合反映。

三、批判创新性

(一)批判性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存在方式和独特之处。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批判社会阴暗面,揭示社会发展的不公平性,推动社会良性转变;二是批判校内的不良面,如学术不端等;更为重要的是批判大学学习生活本身,以批判性阅读、批判性学习、批判性写作作为大学生学习和学术提高、创新的支点。

(二)创新性。它以批判性为基础,在的指导下推陈出新。高校校园文化的批判创新性,是辩证的批判和创新,不但批判别人还注重批判自己,不但注重创新,而且还要防止方向的偏离性。

四、公平兼容性

高校校园文化内涵的多样性、以人为本性、持续性及批判创新性等等因素,注定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公平性和宽容性。

(一)公平性。高校校园文化的多样性需要务必要有条件的公平性做保障。这就要求人的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在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建构中反映到具体人的身上,是对校园文化主体间公平性价值和诉求的合理要求和现实写照。

(二)兼容性

兼容并收,是文明发展的显著特征。在当前学习型社会构建中,高校校园文化表征着文明发展的兼容并收,即对外来文明的消化与吸收,兼容你我他,兼容社会和世界。

总之,高校校园文化具有以人为本性、协调统筹性、发展持续性、批判创新性和公平兼容性的特征,它以科学发展为指引,不断的建构着新的文化样态。

注释:

魏耀辉:《浅谈校园文化的内涵》,《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第5期

篇4

作者:王彬 姜连清 张宝林 孙立强 王淑清 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

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挖掘“大医精诚”的精神内涵“大医精诚”是在医学院校文化建设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丰富教学文化内涵的文明成果,在我校得到了具体体现,是我校科研强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时代标志与具体内涵,“大医精诚”深藏大学教学之中,又游离于大学教育之外,以全面发展医学生的综合教育为第一要求,以全面完成医学人才教育为大学使命,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不仅仅体现在图书馆、教学楼、林荫道等实物建筑上,更凝聚在全体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与创新意识之中,大医精诚的校训体现不仅停留在我们的口号中,更要并有机的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形成一种内在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得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认同。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我院领导班子成员一贯强调以全体师生员工的和谐发展为核心,因此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处处体现了人文精神,构建“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管理模式[3],针对师生员工人格化和弹性化的管理模式,通过“相信他”、“尊重他”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普遍增强,大家自觉加入到学校的全面发展建设当中。同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树立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关系,努力构建民主、和谐的校园学习氛围与精神氛围,教师放下“身段”,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和相互启发,彼此对方的思考、知识和知识,交流双方的情感世界和内心世界,教师之间实现了教学互补与共同发展,学生之间实现了相互激励和相互学习,师生之间实现了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助,这一新型的人际关系,在我院形成了一个融洽、健康向上的人际交往环境。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高校是我国和谐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建设更是标志着校园文明。近年来我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来建设和美化校园环境,通过不断加大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并形成了相应的后勤美化管理体制,加强内部管理力度,通过不断完善督查监督机制,为广大师生员工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工作学习氛围。同时针对师生员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拓宽校园文化阵地[4],通过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素质的综合全面发展。通过针对学生开展喜闻乐见活动,让广大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提高活动的参与范围,我们已经开展了针对医学、科技、书画、文艺等方面的活动,开展一系列的文艺表演、知识竞赛和体育竞技等活动,充分展现了当代医学生的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调动了全体同学的广泛参与,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注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尽管具有专业特殊性,因此全面的素质教育就格外重要并且迫切,针对医学院校教育现状及以后医学生的工作时间,我院积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广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力度,注重广大医学生的人文知识层面的提升。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包括教材课本的教学内容,更包括日常学生教育与学生管理、交流方面的人文素质教育培训,学校的每位教职员工,包括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的实习带教教师,都要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对当代医学生教育的重要意义,不断更新观念,目前已经将人文社会医学教育相关课程纳入到整个医学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中,在教学课程设置上已经形成了自然科学、医学保健科学[5]、人文社会医学基础同等并重的教育教学体制,培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与模式中,重视了人文精神在现代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全面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和谐发展。

展望

总之,医学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我院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在全方面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弘扬崇高的人文精神,建立健全管理监督机制,促进广大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将医德与理想信念教育等有机融合,将“大医精诚”的管理理念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建设具有高品位、和谐的校园文化,大力弘扬德高医粹的校园精神,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篇5

关键词:校园文化;层次结构;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001-02

一、校园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的内涵与文化的内涵一样难以界定。国内外学者也进行过广泛探讨,他们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层次,对校园文化进行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四种。这些定义都对我们理解校园文化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但都有所不足。一是“社区说”。认为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大文化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在分类上归属于社区文化范畴。这种说法容易将校园文化等同于社区文化,忽视了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以及校园文化它自身的特色,主体与内涵都过窄,不能全面概括校园文化内涵。二是“氛围说”。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认为是在校园这个特定的范围中的小环境、小气候,是一种氛围。这种说法很狭隘,忽视的校园文化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三是“综合说”。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为全体成员认同遵循并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学校风气、校园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综合。这种说法过分重视精神文化,这种综合室精神层面的综合,忽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作用。四是“补充说”。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完善,甚至认为校园文化就是“第二课堂”, 仅仅将其视作第一课堂的补充将校园文化狭隘化了,校园文化无处不在,对全校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传授学生科学文化,更要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加以引导,促使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社会大文化背景下,以校园为特定地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全体成员在其长期办学过程中创造的,以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提高全体成员文化素质及审美情操为目标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管理者与师生共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结晶,是这所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和表征,体现学校理念特色,对全体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校园文化的层次结构分析

校园文化的层次结构,国内外学者都有各自的划分,按不同的标准也有不同的划分,有根据角色划分的,如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职工文化,管理者文化。有按显性—隐性结构划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有按软件—硬件结构划分为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还有更为常见的划分方式,按形态因素划分。本文针对此分类进行阐述。

文化就其基本形态可以划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那么相应的校园文化也包括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物质文化三种基本形态。

1、深层

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集中反映学校的底蕴与个性特色。校园精神文化是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学与学习实践中形成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校园精神文化无处不在,师生的一言一行、公告栏的寻物启事、食堂里有序的排队等。这种文化产生于校园人,又反过来对个体、集体具有凝聚、激励、导向和保障的作用,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为学生教师乃至整个学校的发展提供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产生无形的凝聚力与约束规范力,给予精神力量,使整个学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中层

校园制度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是使学校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校园中存在许多群体,有教师,有学生,有职工,有学校的管理者,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利,但是这种自由不是毫无边界的,每个人的行为都应该理性自由,否则彼此就会发生冲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园制度文化就是用来调节控制这些个体彼此关系,使这些群体能够和谐共处。校园制度文化既包括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也包括学校长期形成的道德规范、师生之间惯常的互尊互爱礼仪习惯。校园制度文化犹如一根准绳,在校园人的思想、行为中进行一定的调节,维持校园良好的秩序,促使学校健康发展。

3、表层

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形态,是大学文化直观显现的层面。认为,物质决定意识。那么校园物质文化就是其他文化的基本与先决条件。校园物质文化时在校园文化中可感觉到的具有一定感染功能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众多的人文景观和美育环境。它主要包括教学科研设施、建筑群落、场馆建设、绿化美化、卫生环境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除了正规的课程以外,学生置身于其中的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要素或反教育要素,一个肮脏的环境培育不出环保意识和美学意识。”在竞争激烈的21世界,中国应重视环境的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有效建设校园物质文化,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探讨

1、重视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校园文化广泛的内涵中,历年来对精神文化的重视还不够,精神文化的无形化使学校成员容易忽视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要加大学校全体成员对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培养和造就一代代身心俱佳、知识和品德兼备、富于创新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既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客体,更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积极参与的主体。在精神文化的建设上学校应将更多的主动权交予学生,让他们自主地勤奋学习,在学习之余给予一定空间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学术研究活动,不断丰富、充实和完善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使之历久弥新。

2、重视学校全体成员的制度意识的培养

学生大多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对制度的敏感性不如社会经验丰富的人。学校中的主体部分就是学生,培养学生及全体成员的制度意识十分必要。制度意识也就是对制度的一种敬畏,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师生员工都可以来听讲的公益课程来有效的进行制度意识的培养,对教师与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也可以通过学校规章制度的内化引导师生员工按照学校的行为准则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如此,师生感觉自己是一个被尊重的主体从而主动地接受外在约束,能有效地预防和制止消极的违规与越轨行为的发生。

3、重视校园物质文化的自然化与协调化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我国,城市还没有发展到今天这样高楼林立是,大部分学校建立在依山傍水,环境优雅之处,原因就在于可以用大自然美丽的景观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心灵美,让全体师生员工感受大自然的灵气。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学校有许多都置身于繁华的都市,所依靠的自然景观越来越少,我认为在建设校园时应尽量的与自然贴近,与自然为友,让师生员工能够汲取大自然的力量,并注意整体的协调性。

参考文献:

[1] 贺宏志.大学校园文化的结构和功能[J] 高等教育研究 1993.3.

[2] 史华楠,胡敏 论校园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 扬州大学学报,2000.4(3).

[3] 刘建兰,刘汉波.浅谈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息,2005(15).

[4] 赵 君,张 瑞.推进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4.

[5] 方志华.高校校园文化的概念,内涵及认识上的几个误区[J]. 高等农业教育,2012-1,1:24-27.

[6] 杨 高.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 [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2.

[7] 康 琪,校园文化内涵研究[J]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8,22(4).

[8] 赵建军.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1999, 2.

[9] 付云松.大学校园建设应从物质文化延伸到精神文化[J] 山西建筑 2010.36(1).

[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巴黎高等教育会议文件,1998

[11] 蔡劲松.大学文化:理论构建与系统设计 [M]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篇6

关键词:和谐;校园文化;人格

一、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

(一)和谐及和谐校园文化的定义

和谐是指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

(二)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指由高校师生共同创造的反映其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团体意识、群体心态、行为规范等方面特性的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构成的系统,是高校校园里所特有的文化传承存在形式,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要把大学生养成什么样的人”和“引导大学生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两个问题,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本质上是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建设。

二、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现象屡见诸于报端。大学生盗窃、抢劫,乃至自杀、杀人的事件已经屡见不鲜。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尤其是大学生犯罪率急速增高的事实昭示人们,青少年包括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培养不容忽视,和谐人格必须成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应有的目标追求。

(一)是塑造大学生和谐人格的需要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给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了困惑与迷茫,有一小部分甚至出现了人格缺陷和人格障碍。和谐的人格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基石。

(二)是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的需要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滑坡比较严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需要

人生活于特定的文化情境之中,是由文化塑造的,个体发展的过程就是其所处文化情境塑造的结果。

三、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对策研究

杨先生十分推崇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强调人的主体自觉性和积极性,可见必须优化校园文化,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和谐校园文化积极热情地引导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认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大学生和谐人

高校校园文化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文化知识、生活技能等方面产生着重大影响,这些方面又恰恰是中国人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发挥教育主体的德育功能,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

教师和学生是建构良好教学和学习文化的主体力量。一所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师的素质。一支造诣深、修养高、责任心强、作风正的教师、干部队伍,对学生将起着模范表率作用。在和谐校园文化形成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无疑是教师和干部队伍。

(三)重视校园文化的审美性和教育性,促使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

审美性和教育性应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任何教条死板、枯燥干巴的东西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更谈不上感化和教育。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优美的物质、人文环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和教育学生,促使他们和谐人格的形成。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更为重要,应针对大学生的人格缺陷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大学生学会认同自己,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要学会宽容,敢于承认他人的存在价值,善于听取他人的不同意见,要善于容纳社会上现实存在的事物,这对于和谐人格的塑造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重视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开展和谐人格培养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格培养思想。首先是人本主义思想。孔子的“仁”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

(五)重视人格践行教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和谐人格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成长的大熔炉,学校应该给予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接受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使社会实践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努力创造社会实践环境和氛围。在社会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参照系,并经常自我展示,反省自己,促进自身人格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昊,马曦.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N].人民网.2006-11-28.

[2]王雯姝.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与内涵[N].光明日报.2007-04-25,(11).

[3]陈会昌.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4]许宁.浅析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

[5]杨秀莲.和谐社会的人格范型:和谐人格[N].光明日报.2008-01-07.

[6]陆飞霜.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探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

[7]姚满团.和谐校园文化建构与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第15期.

篇7

关键词:校园文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发展过程证明,创新人才是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和培养的。校园文化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成为培养人才的核心。

一、校园文化与创新人才的内涵

(一)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育人环境中以师生为主体、以提高师生素质为目标,与社会和时代相关的,具有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环境。今天的校园文化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学校当前的奋斗目标等。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品牌,是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的集体体现。其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不仅包括校园的总体规划、校园的绿化等环境文化,也包括教学办公设施、后勤服务装备、文体活动条件等基础设施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精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包括以校训、校风为主,体现师生凝聚力的校园激励文化;以师生组织的、健康向上的,以文体实践活动为依托的校园文化活动;展现师生科技成果的校园科技文化以及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校园课程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

3. 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包括严谨向上的校园教学科研制度文化,保证校园精神文化和环境文化目标实现的校园制度文化,体现学校管理艺术的管理文化等。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保障,体现着学院理想和人文精神,反映着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和群体意识。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高校相比,融入了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等高职元素的独特校园文化, 是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 以校园精神为底蕴, 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

(二)创新型人才是人才的一个层面,既与其他类型的人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又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创新型人才不是创新与人才简单的相加,他应该有独特的内在素质。创新人才应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几方面的素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它们与人才的其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

目前教育界普遍认为,衡量创新性人才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点:第一,是否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的理论知识;第二,是否富于想象力,并具有灵活性和全面性的思维方式;第三,是否具有好奇心与开拓性的探索精神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第四,是否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出头、冒尖。创造性人格有着其独特的特征,其中独立性、自信心和意志力是最显著的三个特征。实践证明,在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即创造性人格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校园文化建设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园文化及其建设的内容和功能主要是从优化成才环境、丰富学生业余文化活动、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等方面着手,应该说,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结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寻求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佳结合点,不仅有着新颖的视野,也必将对教育创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文化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建设、图书馆建设、活动中心建设、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环境的美化等,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室具有丰富的藏书,在开阔眼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传递的速度、更新的频率越来越快,而网络的建设为学生知识的更新和信息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方式。面对不断变换的未知世界,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得到了发展。美丽的校园、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对知识的钻研和探讨,有利于师生宽容态度及身心健康的形成。因此,校园文化的有效物质载体的建设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可或缺。

(二)校园文化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

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科学发展的实践证明,创新思维不仅来源于对科学领域的深入钻研,也得益于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当代科学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出现了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叉融合。人们面对的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伦理道德问题等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新的发现往往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之间产生,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具备多学科的丰富知识。高职院校中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大了各种信息数量,增加了知识种类和技能种类,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产生丰富联想,寻求多种事物的交叉点,产生新的思路,提出多种设想,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弥补专业教育的单调和不足,特别是一些兴趣小组、社团等,使文理渗透、学科交叉、优势互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为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三)校园文化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同一定的文化环境分不开的。我国传统教育过分注重知识传播,着眼于证实已知的东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求新、求异和开发潜能。宽松的环境应该是民主、开放、进取的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建设中各种活动的开展,校园精神的塑造,正是为了创建一种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民主、进取、开放的外部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民主是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健康的个性意识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础。没有民主的环境,个性意识和创新意识最多只能以潜意识的方式存在。只有民主才能有自由、平等,才能有个性的存在和发展,才能形成一种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的社会文化机制。进取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正是这种进取精神,给我们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提供了社会文化动力,保证了创新活动的发展。开放的文化是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在民主、开放、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下,才能克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多元化人才观,才能在更好地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同时,培养更多既全面发展又具有创造才能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要求。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一)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保障

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是由学校的建筑设计、物质设施、活动场地以及校园的绿化、美化和景点设置等构成的综合体。它是一个学校的传统、校风、师生精神面貌的物化形态。高职院校应注重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建筑适用美观、环境优美高雅,体现校园环境所具有的气息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以及本校的传统特色,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一个舒适典雅的环境。此外,应大力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利用校园网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开展各类活动提供服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校园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渠道和空间。

(二)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思想沃土

1.优良的校风、学风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它能创设出一种潜在的、弥漫于整个校园的学术风范,能极大地影响学校成员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学术风气、道德情感、行为习惯等的精神,对学生有启迪和感化作用。优良的校风能够在校内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能正确引导师生的价值取向,培育良好

的校园风范和校园精神。良好的学风可以引导师生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办学实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致力于搞好校风、学风建设,努力培养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

2.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各系部、学生处、团委、图书馆要以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积极开展学术讲座、素质教育讲座和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创业大赛、征文比赛、英语知识竞赛、专业设计比赛、演讲赛、辩论赛等,寓教于乐,在学校内制造一种好学的氛围,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每一个过程,都有一个思维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是培养创新人才。通过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搭建发现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创造自我的平台,促进广大学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和勇于创新。

(三)深化制度文化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制度支撑

1.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校园制度文化创新

调整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近年来,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科技与社会发展,在大学生培养计划中增加了部分新的课程及其内容,但教学计划中只有加法没有减法,课程门数越来越多,致使学生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应该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需要,调减部分远离培养目标的课程内容,增加反映新的科技成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思考未来的发展,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逐步养成创造性思维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教学是一项严肃的活动,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应该是科学的准确的,一些处于探索阶段的内容,教师可以把多种观点介绍给学生,留给学生进一步探索研究,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要采用体现高职理念的项目教学法来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专业技能。并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2.改革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创新人才成长

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要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要创造宽松的教与学的环境。允许不同学术观点和意见发表,支持教师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支持青年学生的奇思妙想。要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思想问题还是学术问题,要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在教学管理制度上,改变过去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给学生更大的对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时间的选择权。

3.加强对寝室、班集体、社团的引导和管理,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寝室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休息、娱乐的主要场所, 也是学生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探讨问题、表现自我的重要领域。加强对寝室的管理, 能为学生创新才能的发挥提供良好的环境;班集体是学生大学生活中最为稳定的一个群体之一,抓好班集体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风,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发挥集体创造的力量;社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它可以多渠道、多途径熏陶大学生的情感,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并为广大同学提供认识生活、思考人生、探知社会的广阔场所。因此,必须加强对寝室、班集体、社团的引导和管理,帮助学生制订一系列科学、严格、合理的工作计划,以保证学生在有序、安全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果,促使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广泛发展自己聪明才智和一切合理的正当的兴趣爱好,发挥创新精神和能力。

【参考文献】

[ 1 ]孙莱祥.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1999.

[2]张维平.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J ]青海社会科学,2008(2).

[3]谢秀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4).

[4]黄洛阳. 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5]陈灿. 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5)

篇8

吴瑶,1991年出生,合肥市,广告学专业大三学生,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广告学系。

梁雅婷,1992年出生,合肥市,广告学专业大三学生,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广告学系。

摘要:校园文化以其鲜明的特征和广泛的存在深刻的影响到学校、教职人员和学生成长发展的各个方面。依据对校园文化内涵的研究,我们找到了对于大学生影响最为深刻的几个主要因素。本文就旨在探究影响大学生成长的几种主要的校园文化构成因素,并着力分析其对于大学生产生影响的体现。

关键词:大学生成长;影响因素;影响体现

1.引言

校园文化植根于学校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附着于学校空间的每一处,形成对于学校“全方位、立体式”的覆盖,在这样全面的覆盖之下,不管是学校本身的发展建设还是学校教职工以及学生都会强烈地感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人具有社会属性,不可避免的会不断调整自身以融入身边的环境。那么在校园里,学生们则会不断的学习、借鉴他人,改变自我以期获得他人的认可,从而得以融入别人的环境,这就是校园文化发生影响作用的机制。

同时,人都渴望独立区别于他人,这会导致同样的因素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是从总体上分析,他们会有一些相似的地方,这也是我们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影响的具有可操作性和意义的依据。

2.校园文化在大学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校园文化与学校一同发展进步,二者相辅相成。应该说,校园文化依托于大学校园环境、各类制度、学校教学活动等具体可感的载体而存在。离开这些物质或制度或具体事件,校园文化将无法展现。同时,校园文化作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现象,对于事物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会影响到文化所处地域、环境下的人与事,与文化的载体形成积极的循环联动关系。具体来说,校园文化会对学校建设、发展方向、理念传承产生深远的影响。校园物质文化本身就包含了校园环境、建筑、教学设施等具体事物,因此,既有的文化会影响到后续学校各类设施的投放和使用。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凝练了学校的宗旨,这势必会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模式和方向。校园文化氛围即校园文化所传递的各种思想、理念、精神、行为习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教职人员和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会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造成深远影响”。1

因此,我们说校园文化能够影响到学校本身和学校相关人员的发展,在大学中扮演了重要的引导者的角色。

3.影响大学生成长的主要校园文化因素

尽管校园文化仅仅是社会文化非常小的一个子系统,但它依旧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泛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涉及到学校、教职人员、学生、校园活动等几乎所有事物。但是,在本文中,我们仅仅分析阐述其中对于大学生影响最为深刻的几种文化因素,其中包括校园环境、大学精神理念、社团文化、媒介。

3.1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能够集中体现一所大学的精神风貌,即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因为环境具有可见性,所有人都可以直接观看到,那么附着于其上的校园文化就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够让身处校园的大学生迅速认知,从而迅速了解到这所学校的校园文化。

广义的校园环境涵盖范围非常广泛,甚至可以包括学校内所有的实体化文化设备,这些广泛的文化载体时刻向大学生传递着校园文化,表达校园文化的理念和精髓。同时,作为实体化的设备,校园环境“通过其满足校园人居住、教学、取暖、交通、娱乐等实用需要而隐含着对校园文明的贡献,它是以其物质设施本身的存在价值而显示其必要性”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校园环境作为不同的载体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其最终结果都是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

3.2大学精神理念

大学,其根本目的在于授业育人。作为高等教育学府,大学应当有兼容并包的气度、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持之以恒的耐力以及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最后,最重要的是有独立的思维方式。

校园文化中的大学的精神理念集中表现了学校核心的思想价值观念,是一个学校对学生最深刻、最有价值的引导。精神理念存在于学校的校风校训、教师的为人处世、学生的思想行为之中,它以一种隐性的形式存在,无法直观看到,但是可以在大学生活中亲身体验到它的影响。尤其是在学生的思想层面,引导学生向着大学所树立的目标前进。应该说,培养大学精神是一个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到的最高层次的教育,这种教育是通过长期的影响达到的。

3.3社团文化

社团是大学校园中数量和吸纳成员最多的组织,它充分发挥着作为第二课堂的作用,为大学生提供了除学习之外的第二条大学生活的主线。社团组织的存在极大的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点亮了大学多彩生活的华灯,闪耀着大学生青春、时尚、激情四射的光芒。所有社团的宗旨都可以用“服务自我、服务他人”来概括,因为所有的社团都离不开内部和外部交流,这里的交流是广义上的,泛指一切形式的人际或组织传播。社团在承担组织这一角色时还为其成员提供了传播学意义上的安全的环境,3所以,社团是能够深刻影响大学生成长的。

3.4媒介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大众媒介与在校大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近,部分新媒体也开始或已经加入到校园文化体系中来。传统的大众媒介在传递信息中发挥的作用不减,依旧牢牢占据校园的各个角落,对于帮助大学生接受外部信息,了解世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正以浩浩荡荡的阵容登陆校园市场。在网络已经普及的大学校园,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拥有个人电脑,海量的信息、迅捷的更新、良好的交互性等极大地吸引着大学生,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规律和人际交往习惯。手机的普及起到了类似的效果,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手机成为移动终端,能够发挥同电脑网络一样的功效,许多大学生养成了“机不离手”的习惯,没有手机则会坐卧不安。尽管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状态,但确实说明了媒介对大学生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4.影响的体现

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它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也势必是多方面的,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思想或者行为、性格抑或处世,总之,全方位的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成长。在这里,我们只探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影响比较深刻的几方面。

4.1体现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仍然处在人生成长成熟的前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开始用理性的思考代替感性的判断,开始尝试用成熟的眼光审视社会和人生。处于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们与社会的接触相对较少,他们最主要的生活环境还是大学校园。这使得校园文化能够长久持续的影响大学生,塑造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另外,各个大学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办学模式和校风校训,其外在的表现就是学校物质文化既校园环境及其他实体化文化设施,还有就是学校各类教学和文娱活动的形式、内容和主旨。这所有的外在表现都会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从而影响到学生对事物判断标准的形成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再进一步的就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我们通过对单个或某一集体学生的观察就能够发现他们身上所共有的、区别于其他学校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例如理工科大学生严禁踏实的作风,艺术类学生张扬、动感的性格、文科性学校学生的细腻优雅,这都是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隐性但却非常重要的影响。

4.2体现在大学生性格养成和为人处世方面的影响

大学的集体生活不同于一般的家庭生活,它是一种基于友情和制度的集体生活,而非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因此大学生活更多的需要的是相互的平等、包容、尊重和关爱,不论是班级生活还是宿舍生活都离不开这四点。

“在大学里,宿舍构成了一个相对密集的人际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更多地体现出宿舍人自发的、共建的文化特点”,4这两个特点表明了宿舍文化是个人意愿和团队协作的结合的产物。作为一个私人空间,学生在宿舍里能够更多的展示个性、真实的一面,更加真切的和室友一起生活,建立稳定、良性的室友关系或者超越之上的朋友关系。而且,正如本文开篇所讲的那样,学生为了融入宿舍这个集体,会学习、适应宿舍文化,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以期顺利成为集体的一份子。这就是对学生的性格产生的影响,而且,在与室友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又会学习和掌握很多人际交往的方法技巧,这是影响大学生为人处世的体现。

另外,在参加学校社团或其他组织机构时,在与组织成员共同学习、工作中同样会有类似的影响发生。这些影响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4.3体现在学习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的首要任务依旧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起较强的学习能力。一切教学活动本身就是校园文化的构成要素,因此,单纯从教学活动开展的角度来讲,校园文化就已经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同时,大学生还需要更多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校园文化活动弥补了大学教学活动在这一方面的不足。广泛的社团活动、形式多样的文艺和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提供了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不管是活动组织者还是活动参与者,都在一次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磨砺,收获了实践经验。他们在亲身参与的活动中摸索和学习书本以外的知识与能力,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再有,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校园文化所附着的物质载体也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和学习能力产生重大影响。比如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展览馆,这是集中展现学校学术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场所,在这里,大学生会学习到大量的知识,这都是体现在学习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影响。(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诸敏、周厚彬,《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西南农业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月,第1卷第3期

[2]赵建军,《校园文化内涵及其基本特征》,江南大学

篇9

    论文摘要: 本文从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创新的角度对校园文化创新背景下的学生工作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校园文化的内涵,旨在使读者对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有一个全面、整体的把握。第二部分析当前校园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此证明推进校园文化创新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问题解决的对策,主要论述如何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纵观人类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最为深远和持久的因素非文化莫属,任何人都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活,并且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它的熏陶。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情感意向、性格特征、价值观念、生活心态和生存意识。高校文化作为文化的亚系统,一种亚文化现象,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创新是社会主义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学生作为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群体,乐于接受新事物,富于批判精神,社会文化与变革的矛盾往往集中在他们身上。这给他们的思想行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又是与他们的知识经验和阅历不甚协调的,学生的思想行为常常表现为波动不定状态。因此,如何顺应改革的需要推进素质教育、如何做好学生工作、如何围绕“以学生为主体”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将是高校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且必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这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将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精神核心,具有强烈的社会服务和引导功能。而高校文化作为整个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汇集着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是先进文化的发源地和辐射地,在传播和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有别于社会整体文化和其他文化现象的组织文化,从文化学的角度向人们揭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及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性亚文化,相对于社会文化大系统来说,既具有社会文化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个性。当前,对于什么是高校的校园文化,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颇。校园文化往往被误认为就是高校内部开展的各类文娱活动、体育活动、社团活动。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校园文艺活动和形式的简单放大,而对其深层的意识形态缺乏应有的认识深度,没有把它提升到塑造人格、培养人才的高度上来加以足够的重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有清楚的理解。从文化概念上来说,所谓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学校各个层面所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的过程。它反映在高校校园中主要是以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道德准则为主要内容的,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及由大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沙龙及其他文化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文化现象等。[1]可以说,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群体所特有的“文化标签”,是社会文化中较有影响、生命力旺盛、前卫意识较浓厚的一种亚文化。它是以高校师生为主体、以弘扬时代主旋律为主要特征、以第二课堂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 

二、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热潮逐步兴起以来,人们就有关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认识形成共识,各高校大都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又往往忽视了校园文化的价值意义,总是从实用的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使高校校园文化在貌似轰轰烈烈的表面下渐渐显露出偏离其价值意义的真实面貌。 

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地表现在,过分注重功利主义的目的,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发展成长的主题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其核心内涵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背离了这一宗旨,有的高校甚至把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一味强调发展娱乐文化,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时,对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津津乐道。离开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精神文化建设隐含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它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质性和根本性的组成部分,它是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职能作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忽视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就只能流于形式。这种忽视精神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的行为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是高校文化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 

2.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现象。[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高校从理论上普遍认识到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很多学校已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着知行脱节问题。表现在:(1)领导不力。一般来说,各学校都设立了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但活动开展不多,工作很被动;(2)队伍不齐。教师从事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没有很好调动起来,管理队伍、学生骨干队伍没有很好组织起来,工作协调性差,一些建设者和管理者素质偏低;(3)投入不足。“重活动、轻建设”,对于很多高校来说,虽然校园建设的力度在加强,但与科研、教学等方面的投入相比还远远不够,由于资金紧张,基础设施、文化场所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校园文化的发展要求。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高校自身的干扰,任何一所高校如果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就等于放弃了最基本的育人阵地,就难以保证培养人才的质量。因此,要合理解决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首先必须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其次要积极探索,逐步找到一条校园文化建设行之有效的途径。 

3.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着重强调控制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以及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只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有的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等割裂开来,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这实际上是对校园文化没有全面、正确认识的表现。这种把校园文化局限在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在目前许多高校还普遍存在。 

三、问题解决之对策 

1.充分发挥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作用。 

社团活动是高校学生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社团活动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们总是以活动内容的新颖、活动形式的新奇吸引着大学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学生社团活动在学生的成长中的独特作用越来越明显。学生社团活动不仅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且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殊的作用。[3]

    (1)学生社团要有明确的宗旨。不论是文娱性社团还是学术性社团,在建社之初一定要提出明确的宗旨,在活动中围绕本社团的宗旨开展活动。 

总的来说,学生社团总体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结合思想教育、改革与成才教育开展活动;②结合社会实践开展活动;③结合专业学习开展活动;④结合志趣爱好开展活动。 

(2)活动形式要生动,不拘一格。各类社团一定要针对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本学社的特点开展活动。可以是讲座、沙龙、演讲、辩论、社会调查、义务咨询、友谊比赛、以书会友、参观、图片展览、学者访谈、知识竞赛、化妆演讲等。活动形式可以自己创设,但绝不是为了形式而形式,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为同学成才提供条件。 

(3)社团活动要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专业学术性社团越来越成为社团的主流,它们往往由某一个系或某几个相关系的同学组织在一起,进行学术活动,这就要求在活动中创造性地利用社团组织把课堂上解决不了、消化不了的东西在课下解决。但是要注意,绝对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耽误了正常的上课,处理好社团和课堂的关系。 

(4)活动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把握住社会主义改革时期的时代脉搏。社团活动要找准同学和时代的结合点,例如北大的爱心社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们提出了一个需要全体大学生回答的问题,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需要不需要付出爱心。最后,要争取指导老师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社员的热情是活动的基础和内在动力,老师的指导保证了活动的方向和成效,社会各界的支持为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2.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术科技活动中的作用。 

青年学生参加学术科技活动,是高科技时代和现代化建设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也是学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学生在学术科技活动方面取得了一批批丰硕成果,有的还在应用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展现了青年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潜能和这项活动广阔的发展前景。积极组织和倡导青年学生参加学术科技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大力发展创造教育,积极培养青年学生的创造意识,使其掌握创造的理论和方法,为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开辟多种途径,加强和社会的联系,让学生走出校门,在沸腾的生产实际中去开展科技发明创造。现代的青年学生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的,了解社会便成了学生的迫切要求。校外科技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走出了校园,了解了社会,同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创造条件,积极扶持。如争取学校领导、学校有关职能部门为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办点实事,拨发专用经费,提供场所,联系指导教师,建立学生专用实验基地等。学校应对支持帮助学生科技学术活动的教师给予政策上的鼓励,设立学生科研基金及专项学生科技创造发明奖学金,同时在毕业分配、推荐研究生等方面对确有科技学术成果的学生优先考虑等。 

(4)把学术科技活动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加强青年学生的科技活动,最好的途径是把这种活动纳入教学过程中,使它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将科研的目标、方向和手段等体现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实现科研过程教学化。另一方面,通过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实现教学的各项目标,特别是培养创造能力的目标。 

(5)发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觉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学术科技活动与课余生活相结合,可以丰富青年学生的生活内容,使其加强自我教育。学生可以自己去选课题,到工厂、企业、农村等去调查研究,自己想办法多方面收集资料,采购各种元器件,自己动手写论文,自己动手搞制作。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他们还可以学会处理各种关系,增强自我创造、自我调节、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样,既能促进自身的学习,又能培养锲而不舍的精神。 

(6)表彰宣传,扩大影响。要充分发挥科技活动在学生中典型引路的作用,进行大力鼓动与宣传,来影响更多的同学。增强其科研信心和意识,对有科技创新成果的同学进行表彰,利用印发材料、广播板报等多种方式宣传其事迹,扩大学术科技活动的影响面,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 

3.充分发挥学生在文艺体育活动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立体化有机的整体,作为这个整体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艺体育活动,可以说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催化剂,有时会成为校园文化的重头戏。文艺活动和体育活动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最有活力、最富创新意识的“两朵鲜花”。这是与校园文化自身所具有的特色相一致的,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这一群体具有年轻、蓬勃、有朝气、富于幻想、富有活力的特点。因此,作为校园文化重要载体的文艺体育活动就以其特有的观赏性、挑战性、普及性而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我们在搞文艺活动时,必须从以下两点入手: 

第一,搞好三个结合。 

一是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文艺活动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创造性上,如上面所说,只有不断开拓思路,更新观念,才能使校园文化保持活力。但是,一味地求奇求新,又往往会造成文艺活动方向迷乱,缺乏整体的脉络,而以往的传统“优势项目”又确实有许多精华可汲取,因此,在开展文艺活动的过程中,要做好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二是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结合。文艺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阵地是在课外,这就要占去同学的很多时间,因此,协调好课内课外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三是文艺与其他形式的活动的结合。任何一种文艺活动都不是纯粹的、单一的。有效地把几种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找出共性,突出个性,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所以,根据自己学校的文化氛围,因地制宜地开展文艺活动,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是逐步提高的原则。文艺活动要想在广大学生中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必须使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既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又能够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和鉴赏能力。因此,如何在开展文艺活动的同时,把文艺活动的层次逐步提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是勤俭节约的原则。办一切事情都应该勤俭节约。学校投入到文艺活动上的物力、财力是非常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文艺活动的时候,能够克服困难,因陋就简地展开工作。 

青年学生富有青春的活力,爱动是他们的基本特征,但是,学习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因此使得一些学生陷入学习和体育锻炼矛盾的误区。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年轻根本用不着锻炼,身体也决不会出问题,也有的学生认为只要上好体育课就行了,课外体育活动太耽误时间。殊不知,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校园文化活动中最有活力的部分之一。 

鉴于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搞好教学,所以,课外体育活动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爱好和特长,坚持小型多样、灵活分散、以校内为主和生动活泼、讲求时效、持之以恒的原则。 

当然,正如我们所知,事物是不断处于发展变化中一样,在学生工作中问题的产生与解决也将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相伴相随,相衍相生。而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更要具有高远的目光、与时俱进的心态,不墨守成规,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对产生的问题联系当时的实际情况加以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建军.论校园文化的多维系统结构[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1,(3):8-11. 

篇10

(一)医院护理文化主要内容及发展现状

医院护理文化有其特殊性,“人文关怀”是护理文化的基础内容。作为一位医护工作者,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有救死扶伤的意识,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成为了护理文化的基本内容。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行业特殊性要求医护工作者拥有过硬的本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了医院护理文化的必要内容。真正具备这些要求的护理工作者才能成为高素质技能型的专业护理人员,用自己所学技能救死扶伤,为病人减少病痛,并运用自己的人文素养为病人解决精神上的痛苦。就目前而言,医院护理文化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在先进科技的发展和帮助下不断提高。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成熟的科研条件,医护工作者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在良好职业素养的作用下不断攻克如产科母婴同室病房等医学护理难题,人文关怀理念也不断地渗透到护理工作中。但是,医院护理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医护监管制度不够完善,一些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达不到要求,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对护理工作不够重视,并且不尊重患者,导致医患关系紧张,护理人员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不良影响使得护理工作人员的整体形象受损,护理工作难以改善。医院高高在上的神圣感也使得患者失去自我,加之人文关怀不够,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因此,护理文化的建设和完善更为迫切,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势在必行。

(二)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及意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就卫生学校教育面向的行业和岗位的特殊性而言,它要求具有普通高校的和中等高校的基本特征,拥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目标。在彰显自己的建设目标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职业性和行业化方面。普通高校教育一般知识性比较强,但是卫生学校作为职业学校的一种,必须要强调职业性,护理专业需要更多的是专业性,面对病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问题,仅仅具备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要想做好护理工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还需要具备优秀的护理专业素养和技能,必须有职业性的实践能力,在面对各种病人的复杂情况时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应变能力。其次,校园文化的社会化建设。学校是社会成员和组织的一部分,它承担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责任,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等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建设意义就在于培养人才,使得学生在走向社会时能够胜任在社会中的角色。“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也体现了医院社会化的文化特色。卫生学校应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注患者的利益,从患者的需求出发,这有利于为学生提供社会化的护理行为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进一步优化医护团队的组成,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三)医院护理文化与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医院护理文化是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殊的部分,职业学校的文化教育是基于普遍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再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卫生学校作为职业学校,只有融入医院护理文化的建设才能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医院护理面对的是患者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在卫生学校接受教育时必须要适应这一行业的角色转换。因此,把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多元文化下成才的毕业生,才能减少对临床护理环境的陌生感,在学习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更快地适应护理的工作环境。

(四)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医院护理文化的主要内容

1.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护理文化

爱因斯坦在1931年对美国加州工学院的护理专业学生说过:“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目标……”“人文关怀”护理理念的融入是建设卫生校园文化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护理工作的精髓,也是护理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建设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护理是一项与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学科和工作,对人的关怀极为重要。所以,卫生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重视学生的需求,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及时地关心他们,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他们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有更好的角色转换,能够自觉地将人文精神运用到以后的护理工作中,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患者,服务每一位患者。

2.护理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融入

作为职业教育,卫生学校的文化建设应该加强护理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融入。卫生学校应该不断地向学生传达护理人员行为规范和准则,坚持树立人文关怀的价值观,热爱护理工作,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对工作和病人负责,努力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需要,帮助病人调整心态与病魔作斗争。尊重病人的意愿和权利,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维护患者的权益,并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营造和谐的同事关系,自尊自爱,不接受病人任何形式的馈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校风,从而为以后创建良好的工作作风,为患者创造舒心的休养环境打好基础。另外,作为未来的白衣天使,卫生学校的学生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护理专业学生正确地认识护理专业的职责。卫生学校把先人后己、服务他人、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爱医院、关心患者等医院护理文化的精髓融汇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护理职业道德和情感,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意识,更好地转换角色,转换为服务他人的意识。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改变了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了学生在职场的核心竞争力,满足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也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创造和谐文明社会。

3.护理行业基本制度文化的融入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一个组织赖以生存的保障,医院的基本制度是医院正常秩序得以进行的保障机制。护理行业的基本制度文化是医院护理文化规范化的体现。它的作用在于强化护理人员的职责意识,规范医德;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有利于责任制的实施等。卫生学校将医院护理制度文化逐步渗透到校园文化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责任心,能够做到自律,遵从医德,做好为患者服务的准备。这些制度,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预警防范意识,诚心对待医护工作,培养医德操守,树立预防各种差错、事故的意识,谨慎对待生命问题;能够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医护规范,进而营造医护行业的良好风气,让医护行业和医院的行为更加规范有序。

二、优秀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手段

(一)实现课堂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卫生学校的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它对实践的要求特别高,这也必然决定它的校园文化应该是传统结合实践的模式,应该树立基础学科服务临床的理念,把临床疾病或案例作为教学的教材,结合授课的内容,采用引导启发式、研讨式等进行教学,把临床经典案例、护理资格考点和相应试题放进课堂,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科学仪器和设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手段上,应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深入浅出的教学内容,把复杂难懂的医护知识更为形象生动、简单地传授给学生,利用图片的形式把医学上的相关肉眼难以看到的病毒、细菌等演示出来,帮助学生更精准地了解疾病产生的原理和形态,提高他们在以后的医护工作中的效率。

(二)实现课外活动的素质拓展效果

课内教学具有严谨性,难免会枯燥乏味,医院护理文化如何能更好地融入卫生学校的建设,需要借助第二课堂的作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益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人文素养。课后教师可以进行护理相关专业思想道德教育,介绍护理专业行业发展状况及就业前景,为学生指引就业方向。在教室、走廊等张贴护理行业名言警句、名人介绍,让学生感受到护理行业的神圣和伟大,在报栏张贴护理就业信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另外,积极开展护理知识竞赛、保健知识竞赛、简单护理实操技能比赛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护理工作文化的真正意义。

(三)加强医院护理人文教育的渗透,强化护理职业素养

教育卫生学校培养的人才以后多是工作在生命的第一线,护理工作更是要与患者多接触的工作。护理工作是治疗疾病,还病人健康的重要保障,护理工作人员和病人是零距离的接触,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关怀尤为重要。一位高素质的护理工作者给予患者应有的关心和尊重,会获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更有利于医护工作的开展,良好的护士形象能够让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勇敢地面对疾病,有利于医院正面形象的塑造。强化护理职业素养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能够增强护理的安全性,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医护关系。优秀的校园文化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团队,是卫生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

(四)优化师资团队,强化“领军者”的作用

作为卫生学校的教师责任重大,他们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在临床见习时给学生提供指导。我国卫生学校聘用一部分双师护理教育工作者,在护理工作实践中不仅丰富了专业知识,还提升了职业道德水平,他们热爱护理工作,拥有丰富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在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带头人”的作用。目前这一队伍还不够壮大,要更好地发展护理行业,建设优秀的护理文化,必须壮大专职护理教师的队伍,提高师资力量,引导学生更好地走向护理岗位,为患者服务。

(五)实现课程文化的对接

在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课程的效用举足轻重,合理的课程及文化的设置有益于加快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一般高校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课程,课程文化是把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文化建设的最好媒介。因此,护理课程应该体现医院的文化,要有学科的科学性、人文精神,具备社会性,做到以理论为基础,加强提高实践水平和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充分利用医护行业优秀文化和人才的优势,采用专家的临床意见,制定现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加实训。另外,卫生学校应该积极投入实训器材和设施,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课余积极联络相关医院接受学生见习实习,为医院护理培养优秀的人才;积极建立护理实训中心,模拟医院病房、产房、重症监护室等实训室,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规范护士角色和用语,规范实训流程,认真对待实训中心的各项训练,让学生在学校期间提前转换角色,具备护理服务意识。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