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3: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气自动化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气自动化的认识

篇1

关键词:就业方向;教学改革;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

前言:

从我国长期的教学改革和发展上来看,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作为就业发展方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在教育教学中应遵循市场规则,抓紧就业机遇,有针对性的塑造电气自动化专业,从电气工程学院这个主体教学上来看,高校重点的建设应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上,而由于近些年来传统专业的不断变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用人单位的用人需要,需要以社会就业为导向,实施教学改革,塑造高素质的人才,本文则重点介绍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认识和未来就业方向。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历史

电力技术的发明、电气工业的建立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自工业革命开始,人类便在一次次工业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使用电力为人类自己服务。多年的系统研究,终于逐步形成了电气工程的基础理论。电气工程的发展有以下几个里程碑意义的事件:1820年,安培发现了电磁效应。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奠定了后来发电机的理论基础。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建立了统一的经典电磁场理论和光的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73年,麦克斯韦完成了《电磁学通论》,奠定了广泛应用电磁技术的理论基础。1882年,爱迪生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较正规的发电厂,完成了初步的电力工业技术体系。世界第一台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建成,三相交流电的出现克服了原来直流供电容量小,距离短的缺点,开创了远方供电,电力拖动等各种用途的新局面。20世纪初,电力的生产应用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并具有相当的规模。从此,电力取代了蒸汽,使人类历史迈进了“电气化时代”。

2.对电气工程领域方向的特点及认识

电力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电能的生产和使用是同时完成的;(2)过渡过程十分短暂;(3)电力系统有较强的地区性特点;(4)与国民经济关系密切。在我国,发电厂就分为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

从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来看,电机的自动化性能如果能够大大提升,能够有效的和常温科研超导材料进行融合,那么就会使电气的电阻损耗率大大降低,这样不仅解决了电阻长时间的发热问题,又能够起到良好的降匦Ч,会使电机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更加重要的就是在临界的粗长强度和密度都很高的情况下,超导电机的绕组电流密度能够比常规的电机提高数十倍,大大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密度,降低电机重量和体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这一领域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有“三强”,即:试验性强,理论性强,交叉性强。该学科的主要运用范围:建立有工频高电压、支流高电压、雷电冲击高电压、操作冲击高电压、冲击大电流以及高功率脉冲技术等装Z;测量用的有静电电压表、高压示波器、专用的分压器、分流器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化测量技术和电器设备在线运行状态的再线监测、故障诊断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研究电工新技术可促进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发展,使之更快的在技术和经济上成熟起来,例如:核电发电、磁流体发电、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其他新能源发电。电工新技术可以促进交通运输方面的磁悬浮列车、磁流体推进船、电动车的发展推进,医学上的超导核磁共振成像装Z的研究等。电力电子包含电力电子器件、变流电路和控制电路三部分。目前,电力电子技术有几个研究方向:高频开关电源技术:所有的信息系统与通信设备都需要使用开关电源,小到各种便携数码产品,还有现在时兴的各种平板电视,大到服务器系统、通信基站机房、及种种航空设施等;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如各种谐波补偿、有源滤波装Z等,还有不断发展的不间断电源设备(UPS),电动汽车的驱动与控制系统,电机的节能驱动方面如各种变频器(包括变频空调),在当前能源短缺的状况下,太阳能、风能及各种再生能源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是最关键的技术要素。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就业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属于工科专业,并且与机械学科一样最具基础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更加密切,所以其他学科的发展更加需要电气专业的相关知识,因而,电工学课程已经普遍在各工科专业中开设,用以普及电气工程基础知识。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工科中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并且我国与发达国家不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仍保有强大的生命力,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前进,电气工程专业发展更为迅速,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作为中心专业,人才需求便更加旺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涉及到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其多项工科技术的多样化课程而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对于未来很多科技信息领域都有着长足的法扎你空间。但是从专业性上来说,还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通讯技术和微电子技术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未来的就业方向上应从这几方面进行研究,努力找到未来适合自己的就业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周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1)

[2] 闫海东,程世伟.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6)

[3] 乔新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及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02)

篇2

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国高校扩招带来整体生源质量下滑,对非教育部直属高校生源质量影响尤甚。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原电力工业部重点专业,主要面向电力工业培养从事电力工程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原有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电力工业发展新形势,片面强调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忽视与工程的结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2007年该课题组开展了项目研究与实践,认真分析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不适应性,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总结已有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提出了“知识规格满足专业外延需求、能力素质胜任专业内涵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在此理念指导下,构建了适应现代电力工业发展新形势的课程体系和突出“工程认知-工程探究-工程实践-工程优化”能力培养的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遵循“系统-元件-系统”认知规律的做学结合教学模式,建立了系列“工程场景式”的特色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协调共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形成了“面向工程、强化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原有课程体系不能适应现代电力工业发展新形势;传统重知识传授教学模式不利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有实践教学内容杂散且与工程实际结合不紧密以及原有实践平台难以支撑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东北电力大学提出“知识规格满足专业外延需求、能力素质胜任专业内涵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构建适应现代电力工业发展新形势的课程体系和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遵循“系统-元件-系统”认知规律的做学结合教学模式,实现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协调共进,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提出“知识规格满足专业外延需求、能力素质胜任专业内涵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

针对生源质量下滑问题,面向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认真分析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不适性,结合人才培养定位,总结已有办学传统和特色,提出了“知识规格满足专业外延需求、能力素质胜任专业内涵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面向工程,强化实践,统筹开展课程建设、实践环节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工作。

构建适应电力工业发展新形势的课程体系

构建了“(基础-技术-专业)课程群+技术前沿课”型的专业课程体系,将新能源发电技术、新型输电技术等前沿技术引入课堂,及时反映专业发展动态,既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又增强了人才培养对行业需求的适应性,为拓宽学生就业面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实现了“知识规格满足专业外延需求”。

构建遵循“系统-元件-系统”认知规律的做学结合教学模式

根据系统构成及运行特点,构建了相应的元件特性认知实践项目,通过对元件特性的认知实验,加强对元件工作原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分析系统整体行为特性及元件个体行为特性的关联性,掌握基于元件运行状态调整的系统整体行为调节方法,明确实际系统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而了解实际系统的运行约束和注意问题。此模式应用于“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等5门核心课程教学。

构建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了“实验-实训-实习-设计”和“电工数学竞赛-工程师认证考试”结合的课内外实践教学体系,以突出“工程认知-工程探究-工程实践-工程优化”能力的实践培养,即能力形成于实践,表现于实践,又升华于实践。

建设系列“工程场景式”的电力特色实践教学平台

新建全国高校唯一的教学用66kV/220kV真实变电站、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力生产过程动态模型演示中心、国内领先水平的输变电运行仿真中心(获得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颁发认证资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与节能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特色实践平台;另外,校企共建12个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采用“引培结合、专兼相济、科研带动”等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和自主培养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聘请电力企业专家17人作为兼职教师,师资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教学之余,积极开展科研实践,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为“面向工程、强化实践”的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师资保障。

成果的创新点

形成了以“知识规格满足专业外延需求、能力素质胜任专业内涵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

优化课程体系,引入前沿技术课程,增强人才培养对行业快速发展的适应性,为拓宽学生就业面向奠定必要的知识储备,实现“知识规格满足专业外延需求”。理论教学注重教对学的促进作用,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协调共进;实践教学突出实践项目的工程导向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即强化实践提升能力,增强人才素质对行业发展的适应性,实现“能力素质胜任专业内涵发展”。

形成了遵循“系统-元件-系统”认知规律的做学结合教学模式

通过对元件特性的认知,探究系统整体行为特性及元件个体行为特性的关联性,掌握基于元件运行状态调整的系统整体行为调节方法,明确实际系统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而了解实际系统的运行约束和注意问题。既强化了知识运用,又培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协调共进。

构建了系列“工程场景式”电力特色实践平台支撑的突出“工程认知-工程探究-工程实践-工程优化”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将实践环节视为有机整体加以筹划,将突出“工程认知-工程探究-工程实践-工程优化”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实验-实训-实习-设计”和“电工数学竞赛-电气工程师认证考试”相结合的课内外实践教学环节中;“工程场景式”电力特色实践支撑平台增强了实践培养的工程导向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国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提供了能力展示平台。实现了能力形成于实践,表现于实践,又升华于实践。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近四年,“面向工程、强化实践”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校内外产生积极反响。

人才培养效果

该成果自2009年应用以来,受益学生3000多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发表研究论文108篇,参加教研项目54项、科研课题24项,获奖273项(国家级23项、省级53项)。吸引国家(南方)电网公司、各发电集团等央企来校招聘,年均签约率79%,考入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读研学生占比11%,就业率94%。学校获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的资格,并入选“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辐射作用效果

自2009年以来,已有20多所高校前来学习、考察与交流。承办一次全国性教材教学研讨会议,400余人参会;8次在全国性教学研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表教研论文19篇,出版《电机学》《300MW(直吹)火电机组集控运行与仿真》《电网及变电站运行分析与仿真》等教材6部,应用于10多个省份高校。为国内外20多家电力企业开展业务培训1566人。承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已吸引198所高校、7506人参赛,成为全国电气工程学科的品牌特色竞赛活动,被誉为国内最具有影响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

专家评价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韩英铎评价“东北电力大学学生基础扎实、物理概念清晰、实践能力强”。国家电网公司总工程师张启平教授级高工评价“东北电力大学毕业生概念清晰、理论扎实、岗位适应快、不怕吃苦”。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

引进和自主培养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8人,外聘兼职教师1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由24%提升到4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复杂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分析与控制”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新增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

篇3

关键词:电气工程;培养质量;

中国分类号:F416.61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ebeisanhe,065201)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origins,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eople-oriented" philosophy, to improv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staff, improve teachers'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qualities,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theory of teaching and strengthening practice teaching to enhanc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o improve the four aspect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made to explor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practice.

Keywor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raining quality;

一. 前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专业目录调整时,把原先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和“电气技术”四个强电专业合并而成的专业。[1]该专业具有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和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相结合的特点。近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给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电网建设给了该专业很大的发展空间,我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由于是新建本科专业,存在教学管理不完善、师资水平不高和实践基地建设不能满足发展需求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学生的培养质量不能达到预期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所做的探索与实践。

二. 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为了提高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通过讨论明确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具体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可以从青年教师培养形成制度和稳步做好学生的“三个转变”着手来落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往的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提高靠自己,致使不少教师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提高上去。青年教师培养形成制度后,青年教师培养有专人负责,这样做可使青年教师培养常态化,使其在业务素质提高过程中少走弯路,能较快地从整体上提升教学水平。稳步做好学生的“三个转变”指的是稳步做好学生由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转变、学生由基础教育向专业教育的转变和学生有大学教育向社会教育的转变。以往学生在这“三个转变”上都是靠自己,结果造成部分适应力弱的学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样做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这个问题可由专职教师任班主任的办法来加以解决。他们可结合自身的亲身体会,通过介绍中学与大学教学规律的异同、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学规律的异同和大学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异同来引导学生,使学生稳步度过这“三个转变”。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1. 注重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案的书写和板书等内容,这一部分功课是一个教师从教的基础,也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基本功训练质量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教师日后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重视这项工作。具体训练的措施如下:采用“新老结合、以老带新”的办法有老教师向新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并教授新教师如何写教案和板书。并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选择一到二门适合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课程来进行训练,训练完后由老教师进行点评,指出其不足,以便进一步改正。

2. 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采用进修和提高学历等办法让教师进行“充电”,以加强其专业理论基础;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以提高其教研和科研能力;要求教师在讲授相关课程的同时必须参加实验课和其他各种实践环节的指导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来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加深其对所教授理论知识的认识。通过上述活动可以使教师对本专业知识有一个全面地认识和整体的把握。为以后业务能力的提高奠定一定的基础,并且在上述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其专业素质。

3. 注重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

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在本专业研究方向上开展研究工作,并及时跟踪本学科前沿的发展;鼓励教师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以提高其学术水平;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活动,通过与本学科研究方向上的专家之间的交流来提高其学术水平;为日后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准备。

四. 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提高理论教学环节的培养质量

1.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他对于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课程建设时,首先要根据专业培养要求,针对不同课程确定建设的指导原则,其次是进行教材建设,最后才是优化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2.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人才培养方案

规范有序的教学管理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地来说就是要完善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相关规章制度,从制度上来落实培养方案。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具体制定规章制度时,可在从分考虑校情的基础上,引入其他办学质量好的高校的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如我校指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和考核办法就对毕业设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授课质量

改革传统的“教师讲解加板书”的教学形式,采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参加教学的方式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法研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如电机学课程中的同步电机与异步电机和同步电动机和同步发电机这两块内容就可采用类比法进行教学;对于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如电机的旋转原理,可采用“公式推导加多媒体演示”的办法来授课,这样做既可化解教学难度,又可让学生建立起直观和具体的感性认识。还可以采用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带入课堂的办法来提高授课质量,这样做既可将本专业前沿的知识引入课堂,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又可通过讲述某些知识点在科研项目中是如何应用的,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一举两得。针对“落后教师”可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来帮助其提高授课质量。具体措施如下:1.做好技术支持,帮助其搞懂和搞透所讲述的理论知识;2.帮助其理清或设计教学思路。

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是学科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除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外,还具有较好的工程素养,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后主要在生产一线从事运行和管理工作。【1】由此可见,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培养质量的高低也是衡量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下面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加以介绍。

1.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保障实践能力培养

根据专业建设要求,我院加强了实践基地建设,在校内投资建设了电力系统分析实验室、PLC控制实验室和计算机继电保护实验室等一批专业实验室;并在校外建设了发电厂和变电所在内的一批实习基地,从硬件上保证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在各个实践环节贯穿实践能力培养这根主线,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实验环节中改变以往实验教学中已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局面,鼓励教师多开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的训练;在各种实习环节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跟班劳动,以加强其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重点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设计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其初步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课程设计的题目可从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电气控制这两个专业方向来选择。其中电力系统自动化可选择继电保护和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电气控制方向可选择各种机械设备的电机控制。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有:重视选题工作,毕业设计题目最好来自工程实践;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通过组织不定期抽查和中期检查来检查设计进度落实情况;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到实习现场去检查实习落实情况;加强毕业答辩的管理工作。

五. 结束语

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电网的建设给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本文主要从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提高理论教学环节的培养质量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几个方面介绍了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所作的探索和实践。

篇4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控制设备 可靠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在我们的工作学习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已经成为我国生产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电气自动化设备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与此同时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对设备影响重大,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产生很大影响和损失。我们只有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才能使得企业设备安全运转,使控制设备发挥其功效,促进社会经济不断进步。

1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必要性

1.1提升产品质量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以有效提升产品的质量,随着全球化发展,产品的质量已经成为企业能否生存的重中之重。控制设备可以通过其科学的控制和运转,对设备的运转进行有效控制,提升企业产品的质量。设备在生产时如若产生问题则会对企业将产生重大损失,只有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才能使得企业的设备得到保障,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产品得到质的飞跃。

1.2提升企业效率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其由于其科学的管理和高效的运转,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能够保障设备有效运转,保障企业生产高效运转。

2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因素

2.1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本身因素对可靠性的影响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自身如果存在一定问题,必然会影响其正常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或者对于经济效益的过于追求常会造成其部分元件的质量不过关,导致使用过程中控制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对生产企业造成损失,设备生产厂商的质量把控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2.2环境气候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影响

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保性有很大影响,在低温时空气中的水分会在控制设备上凝结成霜,使设备不能正常运转。而高温环境会使设备温度过高,使设备的零件老化变形,从而造成元器件发生短路,设备不能运转。空气的湿度过大会腐蚀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元器件,造成设备损坏。同时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运行的环境里,还有其它设备器材产生的大量电磁波。控制设备在运行中受到电磁波的干扰,不能稳定的运行,严重影响了控制设备的稳定性。

2.3管理因素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影响

在企业的运行中,管理人员的失误也会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产生影响。一方面是在控制设备的选择过程中,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技术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型号,盲目选择技术先进功能繁多却不适合自身企业生产的设备。同时也存在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选择质量没有保障的控制设备,这些设备的产品质量不过关,所使用的元器件稳定性差,都制约了设备的可靠性。另一个就是企业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实际使用过程中缺少系统化的管理,使设备操作不当或者进行超负荷的运转,造成设备的可靠性产生损害。同时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后期保养维护不够,设备的元器件老化,造成短路。这些因素都影响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3 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建议

3.1认识到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性

首先,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性,加强其重要性的认识。当前企业往往重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引进和应用,忽视了控制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性。只有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管理人员才能在设备的运行中对其可靠性进行重点的关注,在对控制设备进行选择时则会充分从企业需要出发,选择符合企业成产需要的设备。同时企业对于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设备的后期维护和管理跟进。只有充分考虑到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才能使得设备更高效的使用,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3.2做好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测试

为了使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有良好的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测试。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由于质量问题而影响其可靠性。一般的测试分为如下三种。

(1)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其生产过程中,要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其做全面的安全检测,并且要让生产企业出具检测报告。全面的检测能够确保设备的安全正常,保证其质量以及出厂之前的运行情况。

(2)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实验室检测也同样十分必要,实验室对控制设备进行检测更加的专业和准确,对大批量设备进行检测可有效节约成本以及时间。

(3)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进厂使用后,还要进行设备的模拟运行测试来检测设备的可靠性。模拟运行测试是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融入企业的整个生产体系中进行测试,找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进行修正。模拟运行测试可以对设备的运行提前进行排查修正,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3.3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后期维护

在实际的运行中,不能忽视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维护工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需要有效提高其维护管理水平。在平时运行中要定期的进行检测,对于运行的关键元器件要重点检测与故障排除,对于高负荷使用的元器件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对于设备的维护要做好维护档案,每一次的维护和检测都要进行记录,为将来的科学分析做好数据基础。

4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将面临着全球化的大竞争,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使用异常的重视,将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已经在各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我们应该不断地研究和完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让其为企业发展发挥更大的功效,让其为社会进步产生更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张群英.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研究[J].煤炭技术,2012,04:52-54.

[2]张文英.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0:29-30.

篇5

【关键词】电气 自动化 电气 工程 应用

电气自动化属于新兴学科,人们对此的认识往往不够深入,可见必须强化现代人对于电气自动化之认识,并积极宣传将电气自动化融入到电气工程领域的迫切性,从而提升现代人对电气自动化之认识,深化对于电气自动化的全面理解,从而让电气自动化能够发挥出更加突出的作用,更好地 提升电气工程的工作效率。

1 将电气自动化应用于电气工程之中的必要性

一是国家积极鼓励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之中。因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电力之需求也在持续提升,传统意义上的电力系统已无法满足于当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对电力系统实施全面改进,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产生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跨越,证明国家已愈来愈重点将电气自动化运用到电气工程之中,充分认识到电气自动化对于电气工程的重要作用与贡献,这对电气自动化应用电气工程产生了新的质的跨越。二是电气自动化应用于电气工程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电气自动化技术之产生与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应当逐步实现从初步成型到日趋健全完善之过渡,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持续发展符合了中国实际,也是我国电力系统相关技术发展的必要选择。将电气自动化应用于电气工程之中符合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实际,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电气自动化技术依靠其领先于同类技术的先进理念,在我国电气工程的实际应用领域中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三是电气自动化应用于电气工程之中能够实现两者的完美融合。电气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分别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通过以上两者之间的良好结合,能够实现有效的目的,具体来说,能够更好地发挥出两个学科各自所具有的理论知识、结构特征以及操作技术等,从而让电气自动化与电气工程之间能够实现无缝对接,这样一来也能形成更加适合于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专业性学科。

2 在电气工程中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几点对策

一是在电网调度过程中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之中的电网调度也就是要运用电网调度服务器以及之与相关的电气自动化体系以实现改进与优化电网调度之目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说是电气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之中综合应用之重要体现,主要包含了硬件和软件等不同的组成部分。硬件主要包括了显示器、中心服务器以及工作站等各类设备;软件主要是网络系统。通过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不仅能够通过电网运行之中的合理调度,从而让电网运转得以充分保障,而且还可立足于检测与分析电力生产的相关数据,让电力系统的负荷能够实施自动预测之功能。同时,还可通过对各项数据加以显示,能够十分快速而且规范地对电网系统之中的具体故障点加以明确,并且提高排除各类故障之效率。

二是在发电企业分散监控系统中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发电企业分散测控系统主要是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及过程控制单元等控制生产的全过程。一般来说,发电企业均利用分散测控系统以实现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之目标。分散测控系统也就是分层次加以分布的一种测控系统,它一般是运用以数据通讯体系、远程工作站以及太网等构建而成的网络系统来对控制单元实施全面的分散测控。过程控制单元能运用实时监控手段来展示设备的运行状况,并且让有关执行机构能够进行合理的驱动,并且实时监测生产的全过程。

三是在变电站自动化中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变电站自动化,不仅能够舍弃传统意义上繁杂的人工监视工作,而且能够很好地提高变电站自身的监控成效,加大变电站运维之力度,让变电站变得更为自动化,提高电力工程所具有的总体效益。在变电站自动化之中合理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从而更加全面地监测变电站中各类电气设备和其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且妥善处置其中隐含的问题以及隐患,这样一来就能更好地控制变电站。立足于变电站的自动化,能更好地实现所有设备的计算机化,并真正替换掉那些已经老化甚至淘汰的电磁式设备,在实施实时监控时能够实现计算机屏幕化,让整个操作变得更为直观,并运用计算机保障数据安全、准确地传送。四是在配电系统中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如今,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如何运用于配电系统依然需要实施进一步的研发。这就要求实现配电管理和集中监控紧密联结的新型集中监控型配电方式,以求真正把子站和主站加以联结,从而形成一体化的新型配电自动化体系。

四是在发电厂的应用。目前,发电厂主要是通过分散监测系统来实现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散监测系统的特点是分层分布,通过数据通信系统、远程监测站、以太网构成的网络系统对控制单元和过程监督进行分散测控。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单元和过程监督能能直接显示出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控制工作。与此同时,分散测控系统会将接收到的生产过程中传出的信号进行打印,操作人员通过对打印数据的分析,快速了解设备当前的运行状况,简化工作的同时,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水电厂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但能够实现公用设备自动化和单机自动化,还能够实现全厂自动化,进而促进水电厂的安全生产,为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在火电厂中,火电厂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电、炉、机一体化的单元制运行。工作人员通过监控系统及时汇总和分析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排除潜在的隐患,对机组的发电潜能进行挖掘的同时,减少了机组维护费用。此外,统一单元炉机组能够简化数据采集,并提升火电电网的管理和运行效率,促进发电企业的自动化、网络化、专业化、智能化发展。

3.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探析

一是智能电力互感器的出现。随着电力技术的发达,电力互感器的智能化将会得以实现电力互感器的主要作用是将电压和电流降低到可应用范围,但是目前,这个过程还不能完全实现智能化,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如何实现电力互感器的智能化成为了未来电力自动化发展的趋势。

二是电力一次设备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其结构设计上和其检测功能上首先,传统的电力设备之间依靠大电流电缆进行连接,安全系数不高,也给管理带来诸多不便。然而当电力一次设备实现智能化后,从结构上做了调整,减短了连接电缆的长度,提高了安全系数;其次,电力系统设备在线检测的实现,可以让我们及时发现一次设备中的故障,这样就确保其安全运行,提高其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当然,在电力一次性设备的智能化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一一解决,但是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力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必将得以实现。

4.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与传统意义上的电气技术比较起来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步,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电力技术的发展状况。对具体操作者而言,电气自动化能够便于其选择更加符合其自身实际的操作程序,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工作的效率。近年来,电气自动化这一新技术得到新的完善,其出现很好地适应当前我国电气工程发展的实际状况,对提升我国整体经济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都能发挥出很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沈广利. 浅谈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J]. 黑龙江科学,2013.

[2] 付晓宇. 基于电气工程的电气自动化应用探究措施分析[J]. 消费电子,2013.

篇6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 发展 信息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TP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b)-0124-01

1 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

1.1 信息化的电气自动化系统

计算机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多便利,电气自动化逐步的信息化在生产中取得卓越的效果,在实际的电气自动化管理系统中,信息技术化的使用主要表现在电气化设备当中和管理层的应用。目前,电气自动化设备逐步采用了信息化技术,简单、快速、方便、准确等优点使得我们的工作效率越来越高。信息化技术在管理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帮助管理人员快速的浏览企业的各种信息和数据,方便了管理。

1.2 电气自动化系统维护简易

以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为基础的各种平台的使用已经十分广泛,PC成为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重要工具,为人机交互提供了直观的图形界面。用户可以灵活的操作搭载Windows操作系统的设备进行直观的操,这些都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变得更加的简易。

1.3 分布式控制应用

现场总线通过一根串行电缆将位于中央控制室内的工业计算机、监视/控制软件和PLC的CPU与位于现场的远程I/O站、变频器、智能仪表、马达启动器、低压断路器等连接起来,并将这些现场设备的大量信息采集到中央控制器上来。它是一种串行的连接智能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的分支结构的通讯总线。分布式控制意味着PLC、I/0模块和现场设备通过总线连接起来,将输入输出模块转换成现场检测器和执行器。

2 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2.1 电气自动化产品的自我研发与创新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引进,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与先进国家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相比,我国的技术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虽然国内已经可以生产出相关的设备。但是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研发这方面还缺乏自主创新,科技含量不足,所以我们应该不断的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不断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积极研发更先进的技术的设备。

2.2 电气自动化系统平台统一化

电气自动化系统平台统一化可以支持一个自动化项目周期中的设计、实施和测试、调试和开机、运行及维护等各个阶段和环节。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从设计到完成的时间和费用。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还可以满足用户另一个重要需求即开发平立于最终的运行平台。根据项目特点和最终用户需求决定将统一的运行代码下载到硬件PLC、基于Windows NT的软件PLC、嵌入式NT系统还是基于Windows CE的控制系统中。

2.3 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通用化

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通用化对于一个成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来说非常重要。整个企业的网络结构应保证现场控制设备、计算机监督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讯畅通无阻。企业管理层可通过lnternet/Intranet对现场设备进行实时监督。在进行系统网络规划时,无论选择与现场设备通讯的现场总线还是与上级计算机或办公系统通讯的以太网,所选择的网络产品必须能够保证从办公自动化环境到控制级直至元件级的整个系统范围内的通讯。

2.4 加快电气自动化产业走向市场

企业在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产业市场化的形成问题。企业要形成产业化走向市场,不仅要加强产品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还有加强配件和零售件的生产与研发,不断提高设备自主生产比例,才能够提高产品走向市场化的进程,

2.5 电气自动化生产安全化

电气自动化生产的安全化是每个企业应该重视的问题,我国电气自动化企业应当认识到安防行业技术多系统集成一体化的大趋势。强调安全控制系统和非安全控制系统的集成。让客户在现有的非安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以较低的开发设计成本实现自己的安全方案,也同样是我们目前应该思考的问题之一。电气自动化安全系统与产品将会成为未来自动化领域的一个亮点。针对中国市场特点,循序渐进开拓市场。可以先从安全等级要求最高的应用领域人手,逐步拓展到其他危险等级较低的场合。按照从工厂设备层到网络层,从硬件到软件,从安全单元到安全系统的路线进行电气自动化系统安全方案的应用。努力开展电气自动化安全防范系统设计的研究。尤其是在楼宇智能化集成系统领域。

2.6 提高专业的操作人员

我国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发展的比较晚,很多电力单位都早已大量的采用了自动化系统,但是很多相关的操作人员都没有得到技术培训就直接上岗,或者等设备投入使用之后再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这种没有得到及时培训以及直接上岗的操作人员在设备出现故障以后进行盲目的操作,这使得很多的自动化系统设备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与维修,导致大多数自动化设备遭受严重的损失。为了加快我国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快速发展,首先要提高相关的操作人员的技术知识,及时的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定期的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维护保养,从而保证我国电气自动化设备快速稳定的发展。

3 结语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目前电气自动化系统不断升级与改进,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已成为广大行业客户所需要的主要前提,加大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生产与研发,开发出更先进的设备,提高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生产该设备的主要目标。所以,我国应该加大支持电气自动化的研发力度,多培养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人才,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1(3).

[2] 曾志.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管理的研究[J].中华民居:学术刊,2011(9).

[3] 郝敏,李晓凤.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的改革与发展研究[J].神州,2011(7).

[4] 马彦平,周健.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1).

[5] 朱王何.基于开放式电气自动化专业柔性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J].新天地:开拓教育新天地,2011(10).

篇7

关键词:工厂;电气;自动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自动化是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的统称。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主要是指由软件、机械和电子组成的,可以使工厂的生产速度和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三百以上。电气自动化控制主要是指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使工厂的生产效益过程更加精确。

国内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开始引进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应用于PLC、变频器和工控机等。大大推动了中国制造业自动化进程,并且为现代化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自动化技术也促进了工业的进步,如今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力、建筑、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领域,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

一 、工厂电气自动化现状

随着科技的发展,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家PLC厂商,近400种PLC产品,不同产品的编程语言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这就意味着不会有其他的非标准的方言。电气自动化控制是工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关键。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电气自动化控制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必然要求,对电气自动化企业来说,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和企业成本,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和信息传输的时效性,为企业的生产过程提供进一步的技术保障体系,同时也可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电气自动化控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国内目前已经形成了中低档电气自动化产品以国内企业为主、高中档电气自动化产品国外企业为主、大中型项目依靠国外电气自动化产品、中小型项目选用国内电气自动化产品的市场格局。

当前,我国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电气自动化的相关知识、技术条件支持达不到,对于电气自动化认识的思想不够深入,仍然停留在传统意义上,因此,对于电气自动化重要性认识不端正,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使用不够广泛,在使用过程中的控制和管理不够规范,不利于电气自动化应用能力的有效发挥,不能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厂各项活动的开发与应用中,能发挥自身的学习、适应、调整和组织作用,最大限度的保持工厂各项活动的平稳无障碍运作,但也有自身的短板。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投入运行后需要大量的维护工作,许多工厂在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的长期使用和维护方面重视程度不够高,没有长久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设备的维修维护计划,或者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无法有效地解决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各项活动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有时,一旦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开发方的技术支持减弱,工厂各项活动很可能因为设备故障情况而难以正常运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计不合理、不完善,这也是许多控制系统不能长期正常运行甚至无法运行的主要原因。有的技术设计不切合本工厂的实际情况,比如程序设计不合理,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

因此,工厂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该朝着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二 、工厂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条件,使得工厂的自动化设备逐渐走向智能化发展的方向。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工厂实际应用时,除了要对工厂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控制,还要承担站控层之间的联系、设备运行状态记录存储和防控错误操作等任务。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监控功能既要实现对内监控,也要实现对外监控。对内监控指的是对间隔层实施监管,主要负责总结反馈故障和意外处理的信息。过去,这个步骤需要由工厂派专人进行记录,而智能化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自动记录,完成对设备的判断分析功能,大大减少了工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外监控主要针对工厂的发电配电机组,负责把信息和数据传送给DCS系统。与网络技术联系紧密化,工业化领域引入以太网,是工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以太网能够用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容量,更低的成本完成信息传输,被各个领域普遍采用。工厂多采用嵌入式以太网系统。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使工厂能够顺利完成数据交换,保证电气自动化能够顺利进行。网络技术为工厂进行设备监控提供了基础,以太网保证了监控的有效

三、 工厂电气自动化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不断普及,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工厂中应用逐步扩大,影响深远流长,不断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处理系统和信息的采集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普及,以计算机为主导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及自动化、智能化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计算机处理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发展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主要包括数据的录入、数据的显示、数据的编辑和报表的打印以及包括异常情况的预警系统模式,而且还可以执行计算机事故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回溯等。

2、监控方式更加集中化

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厂内部的广泛应用,不仅简化了办公平台而且易于接受和维护。大大方便了工厂的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是工厂内部操作流程更加规范化。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对现场总线通讯速度的要求不能过高,这有利于减少工厂的安装和使用成本,但是这只适用于较小范围内监控。而对于全厂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建,则必须使用现场总线的监控方式,而且随着以太网和现场总线的发展普及,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和网络化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并逐渐实现和发展现场监控的通讯总线是由串行连接的双向传输。实现网络连接和其灵活组态,并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使系统不会因单一装置出现故障或连接问题而影响整体系统的运作甚至瘫痪。串行电缆可以有效的链接中央控制室的PC监控软件PLC以及CPU,并且连接上变频器仪表及马达启动器和低压断路器等设备,大量的信息被中央控制器采集上来,相对于监控设备来说,达到良好的监控效果,现场总线的形式更有针对性目标,不同区域具备不同功能,并且具备了监控设备的全部优点,还补充了其不足之处,不仅降低了耗费还使各个功能之间的装置相对独立。

3、变换器电路技术

在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变电器电路呈现由低频向高频的方向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电子元器件进人第二代变频器以后,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中我们选择更多的是PWM 变换器,这种变换器能够更好的适应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各项性能,优化设备参数,减少谐波对电网的影响,从而更好的解决低频区的电动机转矩脉动问题。因此,这种方式应该更好地在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广泛应用。

四 、小结

工厂电气自动化在提高工厂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流程,减少成本,促进工厂收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化和网络化的逐步普及和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涉及的产业和领域也将逐步扩大。对社会发展与进步也做出了巨大贡献。相信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后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对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 罗宇杰.浅谈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09(10)

篇8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析

随着当前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气结合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电气自动化不仅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升,而且使得工作质量也有所的进步,电器自动化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要不断的对于其可靠性进行加强,从而使得电气自动化能良好的运行,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一、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一)设备元器件质量不过关

电气自动化所使用的设备有不同的生产厂家,各个厂家所使用的元器件质量也各不相同,因此很难对于质量进行保障。部门小厂家为使得成本最小化而使用价钱低廉但质量不过关的元器件,来达到厂家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从而造成了使用过程中可靠性得不到保证,电气自动化的安全性遭到质疑,不利于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二)电磁干扰

电气自动化在运行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干扰,其中干扰最明显的就是电磁。电磁波的干扰会造成电气自动化过程中的不稳定,严重时则会对安全性造成影响。而在电气自动化的环境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电磁波对其进行干扰,因此电磁干扰对于电气自动化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

(三)机械作用力

电气自动化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有严密的防护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不然则会造成离心力等问题的产生,从而影响其中的机械作用力,使得机械有所损坏,缩短使用的寿命,使得原有成本增加,或者对于其运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四)气候条件

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过程中,会有烟雾产生,从而对于机械有所影响,并且当地的气候环境,例如温度、湿度,也会对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较恶劣的气候环境则会造成原有的设备损耗加快,运行不稳定,从而降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工作效率,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并且使得其可靠性的下降。

二、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思想认识

当前的发展过程中,电气化得到了相应的重视,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大多数企业只对于其设备以及工作成果进行重视,而对于相应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以及定期的检查进行了忽略,从而造成了其可靠性的下降,使其在运行过程中的效率也有所下降,不利于今后的发展,因此应及时对于企业的传统观念进行转换,使其认识到可靠性在电气自动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及时对于设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和解决,并且进一步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将其完善,吸取之前积累的经验,并结合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相应解决方案的制定,促进电气自动化发展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并行。

(二)做好可靠性测试

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卖出前,厂商应设置专门的人员对其使用的元器件质量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从而减小在今后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并出示相应的检验报给呈给购买方,以对于质量进行相应的保障。并且应对于有质量问题的设备,及时返厂维修,并定期进行检修,以对于质量进行相应的保障,并且及时维修,使得其损失最小化,对于其可靠性进行保障。

并且应在实验室中进行相应设备的实验,以对于其可靠性进行检测。在实验室中模拟相应的环境,对于设备进行运行,并对于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进行记录,在数据记录的过程中要对于其真实性进行保证,使得相应的检测结果真实的反应,从而进行相应的分析,找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进行进一步的调试,从而使得其可靠性进一步的得到保证。

在实际应用现场对于设备进行运行,从而检测可靠性也是十分必要的步骤之一。在运行中不仅可以发现环境对其的影响,也可以根据实际的环境进行相应的调试,缩减了模拟场景的成本,也方便了今后的使用。

(三)合理选择元器件

元器件对于电气自动化的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在元器件的选择过程中首先要对于质量进行保障,选取质量优良的元器件不仅有利于对使用寿命的延长,还对与设备的整体运行起着协调作用,并且要根据相应的使用环境对于元器件的种类进行挑选,以达到使用过程中各个元器件的配合更加和谐化。

(四)加强气候防护

气候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也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气候中的湿度条件对于影响尤为明显。湿度较大的地区其水分十分容易凝结,水分凝在电气自动化设备上则很容易造成其元器件的腐蚀以及生锈,使得使用寿命缩短,成本增加,并且严重时会造成设备表面的绝缘保护膜脱落,导致导电、漏电等情况的发生,对于员工的安全有所威胁,并且还会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应减小气候对其的干扰,保证设备的绝缘性,以对于职工的安全性以及设备的可靠性进行保护。

(五)定期对设备进行故障排除

定期对于设备进行检查,通过看、听、闻的方法来对于设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从而及时的解决。并且企业应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对于设备进行全面的故障排查,以保证设备的使用。在排查过程中要对于其电路和电流,电磁的影响以及元器件的磨损和腐蚀等情况进行观察,并进行相应的记录,从而促进维修的进行。使得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隐患最小化,进一步提升其工作效率,并且对于员工的安全有所保障,促进其可靠性的提升,从而为该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的地位也逐步得到提升,其在当今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电气自动化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也应进一步的进行重视。电气自动化的可靠性不仅关系到员工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工作的效率,也对于其今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于可靠性的提升进行了相应的探究,望各企业对其进行采纳,以促进电气自动化可靠性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娴.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析[J].科学与财富,2015 (3):512-512.

[2]孙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强化策略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4(4):75-75,76.

篇9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现状;发展前景

Abstract: industrial electrical automation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and at the heart of the modern advanced scientific technology. In so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electrical automation has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Keywords:electrical automation; The status quo;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章标识码:A

一、概述

工业电气自动化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现代先进科学的核心技术。对于电气自动化生产企业,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测量检测的准确度和信息传输的实时性,为生产过程提供进一步的技术保障。

二、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

(一)电气自动化

系统集成信息化信息技术对电气自动化的渗透来自于两个方向:一方面是从管理层纵向的渗透。企业的业务数据处理系统要对当前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实时存取。企业的管理层利用标准的浏览器可以存取企业的财务、人事等管理数据,也可以对当前生产过程的动态画面进行监控,在第一时间了解最全面和准确的生产信息。而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横向扩展到电气自动化的设备、机器和系统中。随着微电子和微处理器技术应用的增加,原本定义明确的设备界线,如PLC、控制设备和控制系统变的模糊了。相对应的软件结构、通讯能力及易于使用和统一的组态环境变得重要了。不仅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而且包括控制器和仪表。Internet/Intranet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电气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电气自动化系统维护简易

Windows NT和IE已经正在成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标准平台、语言和规范。在电气自动化领域,基于PC的人机界面已经成为主流,基于PC的控制系统以其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正在被更多的用户所采纳。在控制层采用Windows作为操作系统平台使电气自动化系统更易于使用和维护。

三、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一)电气自动化产品创新

电气自动化生产企业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不断提高开放条件下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自身产品的科技含量,研发生产更好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与产品,加大自主创新的发展力度,提供了更多、更大的空间。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电气自动化生产企业应当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电气自动化系统平台统一化

电气自动化系统平台统一化可以支持一个自动化项目周期中的设计、实施和测试、调试和开机、运行及维护等各个阶段和环节。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从设计到完成的时间和费用。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还可以满足用户另一个重要需求即开发平立于最终的运行平台。3.3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通用化

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通用化对于一个成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来说非常重要。整个企业的网络结构应保证现场控制设备、计算机

监督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讯畅通无阻。企业管理层可通过lnternet/Intranet对现场设备进行实时监督。在进行系统网络规划时,无论选择与现场设备通讯的现场总线还是与上级计算机或办公系统通讯的以太网,所选择的网络产品必须能够保证从办公自动化环境到控制级直至元件级的整个系统范围内的通讯。

(四)电气自动化系统程序接口标准化

基于微软公司的标准和技术,如WindowsXP、OPC和ActiveX,减少了工程时间和费用,方便了电气自动化系统和办公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在与企业的MES系统、ERP系统连接时,基于PC平台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至关重要。使用Windows XP作为操作系统,使用TCP/IP作为办公环境的通讯标准,PC可以在自动控制和管理平台之间建立一种最好的接口。标准化的程序接口还保证了不同厂家的软硬件产品的数据交换,切实解决它们之间的通讯障碍。

(五)电气自动化产业市场化

企业在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产业市场化的形成问题。这就要求电气自动化企业在集中力量加强自身的关键技术开发和系统集成的同时,通过市场化的外包分工和社会化的协作,带动配套及零部件生产的市场化,有计划的研究与开发重大技术装备需要的关键共性制造技术等,逐步提高装备的自主制造比率。产业市场化是产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六)电气自动化生产安全化

我国电气自动化企业应当认识到安防行业技术多系统集成一体化的大趋势。强调安全控制系统和非安全控制系统的集成。电气自动化安全系统与产品将会成为未来自动化领域的一个亮点。针对中国市场特点,循序渐进开拓市场。可以先从安全等级要求最高的应用领域入手,逐步拓展到其他危险等级较低的场合。按照从工厂设备层到网络层,从硬件到软件,从安全单元到安全系统的路线进行电气自动化系统安全方案的应用。努力开展电气自动化安全防范系统设计的研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电气自动化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电气自动化系统逐步完善,实现系统与外界网络的连接,使系统信息能够进行综合处理能力与网络技术结合实现网络自动化和管控一体化。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 可靠性 检测方法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的需求越来越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生产大幅降低了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影响,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质量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能够确保劳动环境与条件、电能质量等诸多问题得到改善。电气自动化控制可靠性是衡量控制系统性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用材与设计、各种元件的选择和实际应用时的跟踪维护等都是保证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自动化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改进设备不足,提高自动化控制系统性能水平是当前自动化行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可靠性发展状况和面临的问题

(一)设备的质量问题

尽管环境因素对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影响很大,但是只要我们采用好可靠性的设备元器件就基本能够抵抗这些可以预想的外界干扰,从而使得是被可以一直正常的

工作。但是,现今有很多元器件的生产厂家,良莠不齐,大多商家为了经济效益,把利润看成第一位。为了以低价格的产品吸引客户而将产品成本降低,各厂家恶性竞争使得很多质量明显不达标的元器件流入要求严格的电气控制设备中,造成了很多安全隐患。也给设备运用这带来了更难题。

(二)工作条件相对恶劣

复杂严酷的使用环境是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际工作中,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常常受到天气、环境污染、电磁辐射、空气湿度和气温等因素的影响产生多种异常问题而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发生硬件损坏。尽管研究人员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可靠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相当快的进展。但由于使用环境的恶劣程度往往超出人们预料,或者设备质量受目前生产技术水平限制难以有效抵御恶劣环境带来的沉重压力,导致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无法保障。

(三)控制人员业务素质水平不足

电气自动化控制是一门技术含量很高的系统工程。其工作过程复杂,涉及的设备种类和数量极多,要保障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发展时间还不是很长,在很多方面存在着缺陷和不足,特别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没能形成完善的机制。专业人才匮乏,是限制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许多操作者没有经过完善的教育培训,专业知识体系不完善,工作经验少,对负责的设备不够了解,没有充分掌握设备的结构和运行特点,在实际工作中不但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还会因为不规范、不适宜的操作给设备带来损害。

二、电气自动化控制可靠性分析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质量

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使其实现其价值。可靠性的分析使得产品的性能、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得到提升。而产品的可靠性是产品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是产品质量的核心。若产品的可靠性提高则不仅能够减少控制设备的故障次数,还能够大大减少维修的费用与人力资源,这也是生产厂商岁期望达到的效果。

(二)增加市场价值

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生产企业来说,设备可靠性分析除了用来评价自身产品质量水平外,更是凸显自身产品性能优势,赢取更大市场空间的重要手段。许多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往往都是围绕某各系列或某个种类型号优质产品进行的,这个产品就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与核心。通过可靠性分析,不断提高、完善核心产品,推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是可靠性分析另一个意义所在。

三、提高电气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方法

(一)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质量控制

以控制设备的特点以及产品结构形式与类型为依据,尽可能的减少制造产品的成本,不盲目追求精度指标,也要注意元器件的技术要求以及装配要,合理地选择电子元器件和材料。不仅要考虑其经济合理性还要兼顾产品的质量以及易于为检修等因素,保证产品在预想的环境中能够发挥其最佳的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为此,在选材时要有充分的实地调研,要能够对元器件的性能和质量充分了解,这样才能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可靠性。

(二)完善设备保护措施

为保障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正常运行,除提高设备自身性能质量外,还要采取一些外部保护措施,以增强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常见的保护措施包括散热保护设施、气候保护设施、湿度保护设施、电磁干扰保护设施、污染防护设施、防腐设施等。为防止潮湿空气或灰尘进入元器件内部损坏元件元器件一般采用灌封、浸渍等工艺进行安装。

(三)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设计水平

产品设计是产品诞生的源头,是产品生产加工的蓝图,也是产品性能指标的基础。产品设计的水平往往就代表了这款产品技术质量水平。要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可靠性,首先就要从源头做起,从设计阶段着手,提高可靠性设计水平。在产品设计阶段,要根据产品的使用目标、用途、工作环境等因素选择正确的设计方向,结合各项具体要求开展结构和性能设计,根据设计方案选择满足使用要求的元器件。在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对设备将来的应有环境有着充分的了解和清晰的认识。设计出来的设备要具有足以满足使用期限内正常工作的环境适应能力。

四、检测电气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方法

(一)运行中检测方法

这种方法是在设备正常运转时对设备进行的可靠性检测,这种方法需要收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实际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可靠性指标依据,为以后检测做好数据依据。

(二)保证试验检测方法

这种检测方法需要在产品出厂前,在规定条件下对产品进行无故障的工作试验(俗称烤机)。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随机的检测设备、故障类型较多,但这种方法检测时间跨度很大,电路也比较复杂,多应用于生产规模比较小、对可靠性的要求相对较高及内部构造复杂的设备中。

(三)试验室检测方法

试验室检测方法是利用实验室现有条件与环境真实地模拟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各种环境和条件,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数据做记录分析,以便得到与控制设备可靠性相关的实

际数据。这种测试方法的优点是条件易于控制、所得数据比较精确、结果能够重现。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事业起步时间尚短,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由于,目前我们在的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技术人员要不断刻苦钻研,不断为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提出宝贵意见。进一步推进电气自动化控制研究工作深入开展,为促进我国电气事业的长远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