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2: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制药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制药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篇1

关键词:生物制药 生物技术 行业发展

广义的生物技术药物包括,生物技术药物、生化药物、生物制品和基因组学药物。侠义的生物技术药物也称生物工程药物[1],是指以基因重组技术为基础,借助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现代生物技术,或抗体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现代生物工程手段,在分子、细胞或者组织、器官,以及个体水平进行设计操作,以达到发现、筛选药物分子靶标,或研制新型药物分子的目的等。

一、我国生物制药发展现状

我国生物技术制药起步比较晚,但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也具备了一定规模。当前,已经注册的生物技术类公司大约为400多家,其中,取得生物类药物试产或生产批文的企业占到了四分之一,并且主要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比如北京、江苏、浙江、上海、浙江、广东等地[2]。近十年来,我国生物制药发展迅猛,已经开发 出一大批新药特药,解决了过去通过常规方法不能生产,或生产成本过高的技术性难题,这些生物类药品上市后对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以及内分泌疾病,起到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且具有生物技术药物共有的特点,即靶向性好,副作用普遍低于传统药物。

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国现阶段的生物技术药物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较之欧美等生物制药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近些年在政策扶持力度、财政专项拨款上已经有了较大改善,但是制约我国生物技术制药的瓶颈依然存在,具体有以下几点;

1.新药研发不足

我国的药品研发,无论是化学药物,还是生物技术制药,实际上都存在很大程度的欠缺,与发达国家相比,始终处于劣势,而一些世界制药行业龙头企业,一般研发费用占到销售收入的20%以上[3],无论从对研发的重视程度,或者实际的资金投入上,都是我国制药企业无法企及的。到目前位置,经我国监管部门批准上市的生物制药产品中,仅有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和IFN-α-1b,其余均为仿制药[4]。据预测,未来生物制药的市场将集中在单克隆抗体、基因治疗药物、疫苗、反义药物和可溶性蛋白等五个方面,其中仅单抗一项,目前处于临床试验期的产品约为100个,我国生物制药在研发上还有很大差距[5]。

2.融资渠道不畅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医药行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生物制药公司前期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本,因此,除了企业的资本积累,以及政府的财政资助外,融资问题就变得至关重要。行业发展初期,风险投资机构对生物制药的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因为投资收益较少,或资金收回时间过长,近几年来风险投资的力度大幅减少,已由全面投资向重点投资转变[6]。

3.研发成果转化困难

近些年来,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有目共睹,某些领域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在科研成果的转化方面,我国较发达国家仍然有较大差距,这在生物制药方面尤其明显。据报道,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年销售总额不及默沙东的乙型肝炎疫苗的十分之一[5]。随着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持续大力度投入,未来我国在生物制药领域的研发能力将大大加强,与此同时,加强研发成果的转化已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同世界先进企业的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产业化理念和经验,尽快缩短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同国际的差距。

二、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方向

1.加强新技术的产业化

将新技术从实验室研究转向产业化生产是科研的最终目的,只有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了生产力,才能最终服务和贡献于社会,推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如前所述,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还过于停留在实验室应用,不能有效地转换为生产力,或有效地开发出市场需要的产品,这不仅直接导致科研经费的浪费,也造成我国的生物制药的规模化生产跟不上实验室研发,导致整个产业的发展滞后[3]。推进生物制药技术的产业化,要求我国生物制药公司建立技术同盟,加强校企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从而能够降低研发成本、加快产业化进程,并最终提高竞争优势。

2.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

2.1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目前,市场上有多个生物药物专利即将到期,或已经到期,这对于国内生物制药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会。

2.2建立生物制药行业协会,加强企业自我管理。通过行业协会的监督和沟通,有助于行业产品市场价格的稳定,有利于企业之间的有序竞争,最终达到健康发展,多方共赢的局面。

2.3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无论在资金或者发展理念上,尚不具备源头创新的基础。因而,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过渡。在这期间,生物制药企业可以通过改善仿制药,以增添适应症,减少副作用,或开发新剂型来降低研发费用,和市场开发风险。

三、小结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具有起步晚,发展滞后的特点,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自然资源丰富,因而,对生物制药行业来说,仍然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市场是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国内庞大市场的推动,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仍然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据分析,至2020年底,全世界60%的将来自生物技术[5],再加上我国政府对生物医药领域不断加大的投资力度和政策扶持,未来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将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朝阳行业。

参考文献

[1]种法辉,金世辉.我国生物制药企业专利战略制定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1(3):189-190.

[2]宋佳,张国莲.小议我过生物制药技术的现状及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32-220.

[3]杜方冬,罗爱静.我国生物制药现状及对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9):103-105.

[4]孙艳艳,王大博.浅谈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147.

篇2

文/胡颖森陈力

【摘要】本文立足于湖北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及“十二五”规划期间湖北省高职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湖北地区经济发展轨迹与高职发展互动关系中的合理选择,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携手共进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基础性研究。

关键词 高职教育;地方经济;发展轨迹;互动关系;合理选择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3 年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职教集团框架下区域经济与高职经管专业人才培养的互动性研究”(2013B254) 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胡颖森,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经济、区域经济;陈力,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经济、区域经济。

一、湖北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湖北业已步入经济高速发展轨道,其生产总值突破两万亿元大关,跃入全国前十之列,牢牢占据第一梯队,年均上涨速度达到两位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增长幅度依旧稳定在相对高的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左右(见表1)。而且湖北省的发展优势还在不断强化,“一主两副”(武汉带动襄阳、宜昌) 发展明显加快,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提高了5.1个百分点。

湖北省“十二五”规划设计了清晰的发展思路,即重点扶植和促进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成长壮大,助力现代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充分挖掘现有潜力,创造条件提高第三产业的现代化速度,将科技因素注入现代农业等,三次产业格局的合理化演进将被视作湖北省产业结构重新布局的核心目标。

二、“十二五”期间湖北省高职发展现状2014年,湖北省有一般高职(高专) 院校总计55 所。2014 年高职(高专) 院校招生16.7 万人,同比增长0.5万人。2014 年上半年在校生大约45万人。基于利好政策的倾斜,高职教育已然成为人才输出的中坚力量,社会地位日益上升。在与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相匹配的专业布局方面也取得实质性突破。以2012~2013学年度为例,湖北省55所高职高专院校共开办专业343 种,大致能够对接省内各行业基层岗位群,符合人力资源的总体需求。在政策扶持与院校自我发展双重驱动之下,高职教育的教学设施硬件水平大幅提高。与此同时也建立了一个符合教育规律的专兼互补的教学团队。

在此基础上,湖北省立足于长远目标,基本完成了与《职业教育法》等相适应的省市级职教法规,有力地推动了价值取向趋同、培养目标趋同的校企合作,实现了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实销对路。在这个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批精进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示范作用突出的领军高职。

三、湖北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合理选择湖北经济对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专业内涵、人才培养层次与规格等方面大体有如下要求。

1.以省内产业重新布局为指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经济发展输出急需的高素质人才。现在以及今后的一段时期,湖北经济格局尤其是产业布局处于重构的阶段,经济构成以及产业布局的破旧立新必定是颠覆性的。在此背景之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学科发展和配套的教学资源一定要和这种革新保持同步协调。

2. 对接重大工程项目人才需求,为湖北发展提供大批高技能型人才。在湖北省传统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全省钢铁、汽车、光电、造船等产业已超过千亿元,重大工程项目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然而,高技能人才培养却未能跟上发展需求。根据《湖北省紧缺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为缓解人才紧缺状况,湖北省计划未来5年培养开发紧缺技能人才50 万人,其中紧缺高技能人才10万人。重点包括新兴行业工种在内的44个紧缺技能工种,既有车工、钳工、电工等传统行业工种,又有数控车工、汽车装调工、光伏电气安装师、电控部件工等新兴行业工种。

3.图谋地方经济以及产业布局的发展, 推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整。湖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显示,未来湖北将以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纺织、建材、能源、有色金属、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生物制药等13个领域为重点发展目标。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高新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发展无疑给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带来了新的影响。

4.高职教育的类型组成要满足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多元化培养人才。职业教育的类型组成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全方位、多维度的培训教育能有效解决群众需求与学历教育供给的矛盾,并提高学历教育的专业化程度。与此同时,要根据地方经济成长与产业格局的变动,将高等教育的职业性与培训的技能性有机融合,延伸高职院校服务领域,面向市场、面向产业、面向企业,充分发挥其推进分流员工二次上岗、企业职工不断学习以及农村居民迁徙培训的关键作用。

5.湖北省内不同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呈现出非均衡性,因此,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呈现鲜明的层次性特点。“1+8”城市圈所包括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在武汉的辐射和带动下,生产力水平稳步提升,部分城市的产业升级甚至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在承接武汉市产业链的配套与转移过程中,技术应用型的高职人才存在巨大缺口,而武汉市作为辐射极城市不仅需要大专水平的高职人力资源,更需本科水平的高职人力资源,因此高职人才培养的规格也必须晋级到本科层次才能与之相适应。

6.顺应社会的教育发展,引导大学生择业的正确定位。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非常关键的最终环节是学生完成三年学业后的工作方向。在着力培养技术过硬、脚踏实地的实用型人力资本的同时,应帮助其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当下,武汉、宜昌、襄阳、黄石等省内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依然是大学毕业生工作的主流区位选择,要引导毕业生深入基层,扎根生产前线,走进广大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孔康伟, 陶济东. 加快湖北高职教育改革服务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2]宋小杰, 曹晔. 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

[3]戴国强, 易元红. 武汉城市圈高职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0,(22).

篇3

1内容多,学时少

中医学概论教学内容多,医学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零碎、抽象,如望诊、问诊、切诊的相关内容。中医本科生300多学时的内容要在非医学专业80学时讲授完毕,并且这些专业的学生大多在一年级、二年级接触这门课程,没有经过西医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对人体的解剖结构、组织生理尚不熟悉,因此如何把握教学的深浅度,成为一个难题。

2学习认识不足,方法欠缺

通过与学生的交谈及问卷调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甚至对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时产生疑问,如计算机专业学生认为只要学习好计算机编程就可以,体育健康专业学生认为练好自己的体育专项就行,学习医学尤其是中医学对其专业并不重要,对今后的就业也无帮助,因此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一些学生虽然对中医学概论感兴趣,但认为需要记忆的内容繁多,也很抽象,不知从何学起,也不知道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中医的思想精华,并在本专业中得以应用。

3实践性强,操作难度大

中医学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医学科学,临床实践性很强。但由于中医学概论学时非常有限,培养目标与医学专业有所不同,没有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与临床病人相脱节,因此缺乏客观性、具体性和操作性。如脉诊中脉象的学习,问诊的内容及技巧,用药的规律及疗效。

二、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1结合文化背景,诠释中医理论

中医学孕育于中国传统人文土壤之中,与西方现代医学有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讲授时,要时时结合古代文化知识,如中医学的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病因学说中“风邪”与自然界中“风”的联系;兵法在治法中的运用等等。因此,我们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中医多元文化背景的讨论与交流,从而让学生逐步领悟到中医学中阴阳、气血、藏象、正邪等基本概念的内涵,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科学性,中医临床疗效的特色优势,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从学生角度出发,换位思考,认真分析部分学生因内容多、学时少、医学知识面广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将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化,尽可能“博览”,而不宜“精深”,以适应非医学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层次深浅恰当,如详讲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内容,而略讲中医诊断学、方剂学内容;并将相关重复的内容合并,如病机学中“气血失常”与辨证中“气血津液辨证”,病因与发病中“邪正与发病”与病机学中“邪正盛衰”、辨证中“八纲辨证-虚实辨证”。这样不仅节约学时,还可使内容有机整合。针对不同专业,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如体育健康专业由于大强度的训练容易引起损伤及疲劳,因此对祛风湿、活血化瘀、补益方药等重点讲授;医学英语专业由于需要对中医药知识进行英语翻译,因此对中医药文化背景、医理的疏通、名医名药介绍及现代研究进展有所侧重。计算机专业由于长期接触电脑,颈椎病及视力下降较普遍,因此对经络学说、按摩手法及养肝明目中药进行重点介绍。

3教学方式多样化

制作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并购置了成套的VCD光盘,在课堂上运用了各种有效的直观手段,如图片、影片、动画等,以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着临床常见病和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展开,学以致用,并向学生灌输中医对老龄化社会“治未病”、养生保健、药膳、凉茶等所作的贡献。在讲授中医望诊、问诊、脉诊教学过程中,通过经过优化的情景演练,激发学习热情。通过临床模拟、病例分析学习辨证论治。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医学英语专业还留出1~2学时让学生自行制作PPT,并上台试讲;对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计算机专业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网页制作小竞赛,并作为平时成绩纳入考核范围。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我校中医药文化节,撰写中医药在本专业中的应用构想等相关论文。

4以导为教,发挥学习的自觉性

虽然中医学概论课时缩减,但内容仍然博大精深,运用“填鸭式”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而且忽略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给学生上课的第一节课时就给出具体参考书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医学,要求每周做两次读书笔记,并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相应解答。在讲授“阴阳”、“五行”、“藏象”学说时引导学生学习《内经讲义》;讲授“气血”功能时引导学生理解当归补血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方义;讲授“脏腑辨证”时不仅引导学生翻阅临床医案、医话,而且将医案提前拷贝给他们,以便节约课堂时间,加强辨证思维能力;讲授中药学时带领他们到我校药王山辨识中药性状、功能。始终引导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去“发现”知识,而不是简单的给他们“灌输”知识。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将中医学宏观、思辩的内容向直观、形象化方向转变。

5加强沟通,服务就业

针对部分非医学专业学生认为中医学概论的学习与本专业的相关性不大,通过与学院领导、辅导员沟通,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其就业思想指导。如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向为:“从事医疗信息系统的开发,医学影像处理技术应用,医院计算机网络设计和维护,医学数据库开发以及生物医学计算机应用领域……”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为从事医院的管理。因此,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贯彻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知识教育的系统性,更要注重服务于所学专业,丰富和优化知识结构,紧密与本专业知识相结合,打破传统医学课程中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体系,注重医学与非医学间的交叉融合。如心理学专业,在讲授五志相胜、七情致病的教学过程,寻求心理学与中医学的学科交叉点;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在讲授疫疠致病时,对中医药在防治“非典”、“甲流”中所发挥的作用及经济价值加以论述;体育健康专业,强调武术等体育技能与中医阴阳五行、穴位经络、子午流注等思想息息相通、相互影响;对药学、制药工程专业,将白云山制药厂的“板蓝根颗粒”与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联系及中医药制剂的前景等加以发挥,适时介绍本专业的中医药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将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爱好与所学专业有机结合起来。

篇4

【关键词】功能材料;高分子;现状;发展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里程碑,如今有人将能源、信息和材料并列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进入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一场与之相适应的“新材料革命”蓬勃兴起。功能材料是新材料发展的方向,而功能高分子材料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其原料丰富、种类繁多,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新技术革命必不可少的关键材料[1]。

1.功能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其原有性能的基础上,赋予其某种特定功能。诸如:化学性、导电性、光敏性、催化性,对特定金属离子的选择螯合性,以及生物活性等特殊功能,这些都与在高分子主链和侧链上带有特殊结构的反应基团密切相关。

2.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

在原来高分子材料的基础上,可将功能高分子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改进其性能为目的的高功能高分子材料;另一类是为赋予其某种新功能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2]。

2.1高功能高分子材料

2.1.1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

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通常具有某种化学反应功能,它将具有化学活性的基团连接到以原有主链链为骨架的高分子上。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带有可交换离子的活性基团、具有三维网状结构、不溶的交联聚合物,在水中具有足够大的凝胶孔或大孔结构,由于它具有高效快速分析和分离功能,目前已广泛用于硬水软化、废水净化、高纯水制备、海水淡化、溶液浓缩和净化、海水提铀,特别是在食品工业、制药行业、治理污染和催化剂中应用的更为广泛。

2.1.2光功能高分子材料

在光的作用下,实现对光的传输、吸收、贮存、转换的高分子材料即为光功能高分子材料。近年来,在数据传输、能量转换和降低电阻率等方面的应用增长迅速。感光性树脂由感光基团或光敏剂吸收光的能量后,迅速改变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化学结构,引起物理和化学变化。光致变色高分子具有光色基团,不同波长的光对其照射时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而当其受到特定波长照射后又会恢复为原来的颜色。利用这种可逆反应可以实现信息的存储、信号的显示和材料的隐蔽,应用前景十分诱人。

2.1.3电功能高分子材料

依据材料的结构和组成,可将导电高分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靠高分子结构本身所能提供的载流子导电的结构型导电高分子,在电致显色、微波吸收抗静电、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另一类是高分子材料本身不具有导电性能,依靠添加在其中的炭黑或金属粉导电的复合型导电高分子,具有制备方便,实用性强的特点,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常用作导电橡胶电磁波屏蔽材料和抗静电材料。

2.1.4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生物医用高分子包括医用高分子和药用高分子两大类。

医用高分子材料材料科学应用于生物医疗的交叉学科,将加工后的无生命的材料用来取代或恢复某些组织器官的功能。医用高分子材料作用于人体必须具备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耐腐蚀老化、易于加工等优点,主要用于人工器官、治疗疾患、诊断检查等医疗领域中。目前,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心血管的植入、局部整形和眼睛系统的矫正等方面获得了较大成果。

新型高分子药物,具有缓释、长效、低毒的特点,分为两类:一类药物即为高分子本身,可以直接用作药物,也可以通过合成获得某些疗效。另一类高分子药物高分子本身没有药用价值,而是作为药物的载体,以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式连接具有药理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制成高分子药物控制释放制剂。一方面达到将最小的剂量在作用于特定部位产生治效的目的;另一方面使药物的释放速率可控,在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了毒副作用[3]。

2.2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2.2.1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

近年来开发的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它可吸收自身重量数百倍至上千倍的水,自身含有强亲水性基团同时具有一定交联度。此外,高吸水性树脂的保水性能极好,即使受压也不会渗水,而且具有吸收氨等臭气的功能。高吸水性树脂在石油、化工、轻工、建筑等部门被用作堵水剂、脱水剂、增粘剂、密封材料等;在农业上可以做土壤改良剂、保水剂、植物无土栽培材料、种子覆盖材料,并可用以改造沙漠,防止土壤流失等;在日常生活中,高吸水性树脂可用作吸水性抹布、餐巾、鞋垫、一次性尿布等。

2.2.2 CO2功能高分子材料

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以CO2为基本原料与其他化合物缩聚成多种共聚物。其中研究较多、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具有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的共聚物是由CO2与环氧化合物通过开键、开环、缩聚制得的CO2共聚物脂肪族碳酸酯。把长期以来因石化能源燃烧和代谢而排放的污染环境、产生温室效应的CO2视为一种新的资源。利用它与其他化合物共聚,合成新型CO2共聚物材料,对解决当今世界日趋严重的CO2含量增高等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3形状记忆功能高分子材料

形状记忆功能材料的特点是形状记忆性,它是一种能循环多次的可逆变化。即具有特定形状的聚合物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变形并被保持下来;一旦给予适当的条件(力、热、光、电、磁),就会恢复到原始状态。根据不同的触发材料记忆功能的条件,可将其分为电致型、光致型、热致型和酸碱感应型。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功能材料研究新分支,在电子、印刷、纺织、包装和汽车工业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2.4生态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随着人类对环境的重视,材料的可降解性成为新的性能指标,因此生态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受到广泛重视。目前我国生态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还处于复制和仿制国外产品的初级阶段,国外产品占据主要市场。高分子的降解主要是各种生物酶的水解,其中聚乳酸类高分子是已开发应用于生命科学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尽管已形成了多个品种,但目前应用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在生物相容性、理化性能、控制其降解速率和缓释性等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4]。

3.开发功能高分子材料的重要意义

功能高分子材料其独特的功能和不可替代的特性已带来各个领域技术进步,甚至质的飞跃,且在各行业已产生相当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导致许多新产品的出现。随着人们对有机高分子材料研究的逐步深入和加强,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方向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改进通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在不断提高它们的使用性能的同时,扩大其应用范围。另一方面,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的研究也在不断加强。因此,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未来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必将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5]。

【参考文献】

[1]张恒翔,蔡建,邱莎莎.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军用包装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1,(23):60~62.

[2]杨晓红,王海英.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发展[J].科技资讯,2009,(4):7.

[3]杨北平,陈利强,朱明霞.功能高分子材料发展现状及展望[J].广州化工,2011,(6):17~18.

篇5

一、要推进思维创新,实现引资定位的科学化

为了实现招商引资的最大效益,我们要彻底转变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上形成的思维定式,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科学准确的定位。

一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区块性特点,立足发挥比较优势引项目。贫弱县份要在新一轮招商引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善于发现优势,利用优势,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科学规划设计主导产业,从而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区域特色产业体系。从全市而言,应统一规划审批项目建设,在企业原料收储、销售辐射半径内,应避免过度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比如,我们明水县立足县情,确立了医药、食品、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四大主导产业。尤其是把效益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财政税收高的医药产业作为核心主导产业发展。明水三精制药有限公司已累计完成投资5.5亿元,建设项目6个。2011年企业完成税收5840万元,占财政收入的32.44%。今年截至6月末,三精制药就已完成税收5837万元,体现了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实力。

二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产业结构升级引项目。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都有若干个发展阶段。招商引资必须要服从和服务于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才能助推县域经济良性增长。近年来,全市各地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大搞招商引资,大上产业项目,工业经济已经步入了由低标准总量扩张向高水平提质增效转变的发展阶段。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把能够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规模项目作为招商引资重点,加快推进企业集聚裂变,实现了企业增效,资源增值。我们明水县要围绕医药产业发展壮大,积极引进中药提取和粉针剂等项目,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围绕食品产业的发展壮大,力争新上味精精制、生物防腐剂、食品级核苷酸等一批产业链条中的终端项目。

三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向性变化,立足培育新兴产业引项目。以高新技术成果逐步转化形成的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战略性地选择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引进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新兴产业项目,是应对未来竞争,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要在加快发展壮大传统产业的同时,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引进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努力形成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接续产业持续跟进的发展态势。如,今年我们在建设好长青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的同时,重点引进建设了北京科路工业装备公司分四期建设的明水高科技园项目,一期工程主要建设高效防火材料和绝热特种材料项目,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可观。

二、要推进方法创新,增强引资措施的实效性

随着外向度的不断扩大,欠发达地区原有的资产、资源潜力已经挖掘殆尽,单靠拼资源、卖土地、出台优惠政策的招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时展需要。我们要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全力推动粗放式招商向高层次招商转变。

一要实施专业招商。招商引资既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科学。招商人员必须对本地的产业情况、资源优势、竞争优势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基本掌握产业经济、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才能在招商洽谈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尺度,进行项目推介。比如,我们明水县改变以往部门盲目招商的工作格局,通过全面梳理明水县相关产业现状及配套条件,重新编制了招商手册和招商流程图,并对招商人员在谈判技巧、现代礼仪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做到了对政策“心中有数”、对县情“如数家珍”、对招商业务“运用自如”,切实提高了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二要实施产业招商。产业集聚优势是吸引外来资本的主导力量,一个地区根据本地的资源和产业优势,突出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链,已经成为一种经济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而产业招商正好顺应了这一趋势。我们明水县坚持以产业为纽带,以配套促聚集,通过“抓上游、连下游,抓主导、带配套,抓中间、带两端”的方法,集中引进了一批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配套项目。如,今年我们在引进建设普药基地扩建项目、年产2万吨溶媒项目和拉西地平原料药扩建项目等3个项目的基础上,与三精药业签订了15亿元的战略伙伴协议,三精药业优先选用在我县生产的上游配套产品,初步构筑了一个相互联动、相互依托的产业集群,实现了产业分工细化与交易成本降低的有机结合,极大提高了产业竞争力。

三要实施以商招商。以商招商是在招商引资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行之有效、较其他招商方式更加快捷、更加直接的工作方法。我们要在落地客商中组建企业家协会,充分发挥外埠企业家的信息渠道、商务渠道、人脉资源招商作用,在已落户企业经营者的宣传和联系下,引进实力雄厚、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切实推动招商引资网络向更大范围、更深领域、更高层次延伸。

三、要推进机制创新,提升引资环境的吸引力

环境出形象,环境出效益。招商引资的竞争实际上已经成为环境的竞争,要在招商引资中赢得主动权,就必须创新工作机制,大力营造“亲商”、“护商”、“助商”的投资氛围,打造“投资洼地”,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带动更多的项目投资。

一要建立政策倾斜机制。企业具有逐利特征。招商引资必须放开眼量,舍小利,求大利。对那些投资额度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项目投资者,我们不仅要在经济上让利,还要在政治上给荣誉,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比如,我们明水县坚持对投资规模大、效益好的高科技项目实行“三个零”的优惠政策,即征用土地费用企业“零承担”,地方行政事业性规费“零收取”,办理证照投资者与职能部门“零接触”,坚持能放宽的放到最宽,能减收的减到最低,能免收的坚决免收,能优惠的坚决优惠,最大限度地让利于客商,有效降低了投资商的经营成本,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篇6

关键词 天麻产业;现状;问题;对策;云南昭通;昭阳区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078-02

昭通地处云、贵、川3个省结合部,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天麻原产地之一。天麻在昭通的11个县区均能种植,昭阳区的盘河镇、苏甲乡、大寨子乡、旧圃镇、永丰镇、青岗岭等乡镇均有种植。天麻产业是昭通市独具特色的一大优势产业,作为全国品质最优的天麻种植核心区域,加快发展天麻产业,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农业内部结构,把昭通生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一条符合昭阳实际,具有昭阳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有利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而昭阳区天麻种植区盘河、苏甲、大寨、青岗岭和旧圃属于贫困乡镇,因此实施天麻种植有利于早日脱贫。

1 产业现状

1.1 基地建设

昭阳区天麻产业起步晚,很多基础性的工作尚在逐步完善,抓住机遇,立足资源优势,通过不断努力,把天麻产业做大做强,使其成为昭阳区又一支柱产业,努力把天麻产业培育成为云南省“云药”主要基地之一。因此,区委、政府把加快天麻产业发展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完善的产业扶持政策,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坚持“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模发展、示范带动、提高效益、促进增收”的原则;昭阳区的天麻种植主要以乌天麻为主,2015年末昭阳区天麻种植面积带动发展达466.67 hm2,产量800 t以上,产值达9 800万元,分布在盘河、大寨子、苏家院、旧圃、青岗岭、苏甲等乡(镇)。

1.2 加工初具规模

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培育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初深加工企业乌蒙健尔中药饮片公司、好医生集团、云南永孜堂、昭通骅成制药等入驻昭阳工业园,年加工鲜天麻能力达2 000 t以上。

1.3 天麻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天麻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天麻种植基地严格按照“五必须,五有”要求,坚持林麻间种、示范带动的原则。2015年末,昭阳区天麻种植面积达466.67 hm2,配套建成菌材林1 866.67 hm2。建立乌天麻优质繁种基地2个,天麻两菌生产企业及乌天麻种麻繁殖企业2个,天麻种植公司3个,成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8个。目前在天麻种植乡镇开展天麻种植相关技术培训500人次,麻农受训率达98%以上,加强两菌及良种生产企业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指导,使用昭通优质乌天麻良种和“两菌”用于新增天麻种植面积,天麻示范基地良种和“两菌”种植、覆盖率达100%。

1.4 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成立并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昭阳区成立的天麻专业合作社有昭通市昭阳区金瓜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昭阳区泽安天麻专业合作社、昭通启振种植专业合作社、昭通弘川种植合作等,天麻种植公司有昭通市恩义天麻种植有限公司、昭通市昭阳区金仁同种植有限公司、昭通龙霖种植有限公司、昭通市恒鼎种植责任有限公司,两菌生产企业及种麻繁殖企业有昭通市鑫宏优天麻发展有限公司、昭通市华宝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向天麻种植基地提供优质的“两菌”(蜜环菌、萌发菌)和乌天麻良种需求、技术服务支持等,带动农户种植天麻,提高天麻种植技术。

1.5 科研发展情况

合理利用林地、空地、大棚等资源,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在不破坏森林植被的原则下,解决了传统的乌天麻良种培育高山大田播种方法需繁殖场地大,培育时间长,易受温湿度、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却不易管理的问题,建立乌天麻有性繁殖袋栽昭阳坝区集中规范、工厂化的培育基地,将优质密环菌种、萌发菌种、放置到昭阳坝区林下,在天然的环境、大棚里经过18个月左右即可以培育出达到移栽标准、无病虫害、形态饱满、整齐度一致的优质野生乌天麻良种。采用节本增效的成熟技术,实现在传统培育乌天麻良种的基础上节约菌材1/4、增加天麻产量60%的目标。

2 发展优势

2.1 产业政策明确

昭通市委、政府已将天麻产业开发种植列为昭通市特色产业发展,并成立了昭通市天麻特产局,专业管理天麻产业,纳入规划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的天麻产业开发种植扶持政策及措施。昭阳区委、政府把加快天麻产业发展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完善的产业扶持政策,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

2.2 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大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天麻作为一种食药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天麻价格持续上扬,麻农收入不断增长,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为天麻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天麻产业开发潜力大、涵盖范围广、产业链较长、就业空间广、带动能力强,是涉及一、二、三产业的复合型产业群体,也是世人公认的“朝阳产业”。

2.3 自然条件优越

昭阳区有丰富的野生天麻、林地、林木资源,适宜的自然条件及较好的区位优势,尤其是二半山区以上常年多雨雾,气候温凉潮湿,为天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适宜天麻种植的面积达到1 333.33 hm2以上,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2.4 经济效益可观

天麻种植为林下种植,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值的新型农业经济体,种植天麻效益较高,产量为4 425 kg/hm2,产值达57万元/hm2,是洋芋、玉米等经济作物产值的6倍以上,经济效益可观。

2.5 生态效益显著

种植1 hm2天麻、配套营造4 hm2菌材林,在增加当地农户的收入的同时不采伐当地的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了乱砍滥伐的现象,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种植技术不够规范

天麻规范化种植技术推广培训力度不够,科学种植技术的人才缺乏,种养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天麻产品的品质和效益。

3.2 种植户资金短缺

天麻种植区域都在二半山区、高寒山区,当地群众经济基础较差。由于天麻种植投资大,受资金限制种植规模短期内很难发展壮大。

3.3 深加工生产水平低

全市大部分天麻以原料和初级产品出售,精深加工程度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加工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存在同质化竞争;加工龙头企业不强,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市场开拓能力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突出,缺乏市场竞争力。

3.4 市场监管乏力

由于没有相应法律法规来规范、处罚,缺乏一系列标准来支撑,导致昭通市天麻流通经营秩序混乱,影响昭通天麻品牌形象的状况依然存在。

3.5 企业发展能力不足

企业技术创新意识弱,产品结构不够合理。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企业营销手段缺失,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4 发展对策

4.1 加强组织领导,加快产业发展规划落实

区委、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任组长,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天麻工作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农业局。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审定天麻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落实扶持政策措施,统筹研究、协调解决有关加快天麻产业建设的重大问题,确保天麻产业发展工作有序进行[1]。

4.2 提高基地管理水平,打造优质原料基地

建立天麻种植示范基地,进一步提升天麻栽培,巩固和提高天麻产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行天麻规范化栽培技术,提高全区天麻种植户栽培水平。针对昭阳区天麻发展中存在的栽培技术规范程度不高、管理水平差、内含物流失等问题,在昭阳区天麻种植范围内,加强对天麻种植企业、天麻专业合作社、天麻种植大户等的培训[2]。

4.3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一是加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引导。在“十三五”期间组织引导成立5~10个天麻专业合作社,组织天麻种植人员与已成立的合作社、企业人员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发展新的合作社。二是不断完善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完善运行机制,推动专业合作社组织优化发展,提供天麻种植大户、合作社、企业人员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平台[3]。

4.4 加大龙头扶持及培育力度,延伸产业链条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部门优势,围绕天麻生物产业开发实际,积极帮助天麻龙头企业争取国家、省的相关产业项目及资金,支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产品深加工和营销水平。选择1~2家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原则和“企业+协会(合作社)+基地”的模式,打造生产、加工、销售、流通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以天麻为主的生物医药、高原有机健康食品两大特色主导产业[4]。

4.5 完善流通体系,建立交易专业市场

依托昭阳区国际玩具城建标准厂房及天麻专业市场,通过信息化技术、标准化控制、现代化物流和专业化管理,成为天麻产业的物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传播中心、技术交流中心和会展贸易中心。

4.6 加快市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

加强市场监管,把天麻种植、两菌生产销售、鲜天麻销售和实体店4个环节作为清理整治的重点,结合天麻种植、天麻销售等旺季,采取突击检查、集中检查和错时检查等方式,开展清理整治,依法处置以次充好等行为。进一步健全专卖店管理、二维码使用管理、包装规范管理、质量监督管理等机制,推动市场清理整顿工作向纵深开展,同时要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天麻市场监管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适时开展联合执法,提升市场监管实效[5]。

4.7 加大政策扶持

按照“整合资金、加大投入、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的原则,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一是扶持对象。对流转土地集中连片种植3.33 hm2以上(含3.33 hm2),并且种植品种为昭通乌天麻的种植专业合作社、协会和种植大户。二是整合资金。昭阳区天麻种植处于刚起步阶段,为解决专业合作社、协会和种植大户资金周转方面的困难。争取整合多方面资金,重点支持专业合作社、协会和种植大户的发展[6]。

5 参考文献

[1] 梁玉勇,寇中贵,袁子福.贵州德江天麻产业的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0(12):245-248.

[2] 李新生,陈琛,杨培君,等.陕西天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1-34.

[3] 王云生.黔东南州天麻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6(2):125-128.

[4] 向莉.陕西省城固县天麻产业发展对策[J].北京农业,2015(19):120-121.

篇7

[关键词] 植物药;金纳多;启示

[中图分类号] R2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b)-098-02

目前,以银杏提取物为原料制成的各种制剂,广泛地应用于药物、保健食品、功能性饮料等产品中。银杏制剂是近年畅销的植物药品种,在心脑血管用药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在全球的天然药物中,银杏制剂是用量最大的品种之一。

金纳多系德国威玛舒培博士药厂生产。创建于1866年的德国威玛舒培博士药厂(Schwabe)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植物药药厂之一,经过了137年的创新与发展,成功奠定了其“植物药专家”的声誉。公司研发的最成功的产品――金纳多(EGb761)是至今被业界最关注的植物提取物。

1 金纳多的具体优势分析

从银杏叶中提取药物成分从20世纪开始,经历了4代。第1代:银杏叶制剂的有效成分含量低于16%,只能作为保健品,无药理作用,一般为银杏叶茶。第2代:银杏叶产品,其有效成分为16%的银杏黄酮。第3代:银杏叶产品,可含24%的银杏黄酮,其药理作用均为清除自由基,目前许多银杏叶制剂处于这一阶段。第4代,银杏叶制剂要求:①提取浓缩比例为50∶1;②银杏叶酸的含量<5 ppm(1/10万单位);③含24%的银杏黄酮、6%的萜类(3.1%的银杏内酯、2.9%的白果内酯)。第4代银杏叶制剂的药理作用:①清除自由基;②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③保护神经细胞[1]。目前只有德国威玛舒培博士药厂生产的金纳多符合这一条件。

金纳多是德国威玛舒培博士药厂经过不懈研究研制出的第4代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它的27个提取工序在欧洲获得了永久性专利。这样的“27道提取工序”保证了金纳多的高度安全性。在27道工序的提取过程中,包含了几个不同的纯化阶段,像黄酮苷、银杏内酯等活性成分被浓缩了50倍,同时像银杏叶酸这样的不良成分被剔除。金纳多是一个纯植物提取制剂,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都已明确。德国最高卫生主管机构(BGA)的公定书中明确记录金纳多应符合以下几项内容:①提取浓缩比例50∶1,即50份干燥银杏叶中提取1份银杏叶提取物;②24%的银杏黄酮苷;③6%萜类;④银杏叶酸<5 ppm(1/10万单位)。这种成分的合理配比不仅发挥了每个单一成分的特殊药理作用,也发挥了多成分的协同作用,这也正是金纳多这种植物制剂的魅力之所在。

金纳多具有片剂、滴剂、针剂三种剂型。其中,针剂一般在重症及抢救危重病人时输液使用,而片剂和滴剂可供普通人日常口服使用。金纳多滴剂相对于固体剂型,具有如下优势:①液体剂型更易被吸收。②更适合老年人、胃肠功能弱者、吞咽有困难者使用。③药物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组织而发挥作用,全面解决微循环障碍。④液体可经黏膜直接吸收,不必像药片一样先在胃内崩解后才能吸收。

金纳多获得该类产品标准。植物药要造就市场、形成规模,高水平科研及确切疗效是基础,并必须要有其规格、标准。GBE原由德国Schwabe公司制定企业标准,后被德国E委员会采纳,于1994年7月19日以法律形式公布,作为国家标准,随后大多欧共体成员国采纳其标准。1999年8月,欧共体药品审查委员会兽用药品委员会银杏总结报告(EMEA/MRL/668/99终稿),对其中银杏酸作了规定。EMEA该文件强调该标准同样用于人。该标准也被北美国家所采纳[2]。

金纳多的市场发展。由于金纳多的提取工序在欧洲获得永久专利,金纳多的生产标准已成为国际银杏叶产品的标准,加上产品具有技术和品牌优势和多样化的剂型,因而在市场中增加了被选用的机会,规范、专业的学术推广优势也比较明显。世界银杏制剂的原研品牌“金纳多”,具备威玛舒培博士大药厂来自全球的市场、学术、研发支持,在中国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并且已经成为中国银杏类药品的领导品牌。金纳多进入国内市场后,在医院及零售市场均占有很大的份额,其注射剂型更是高端市场的领先品牌,所占份额超过40%。

2 金纳多对中国植物药发展的启示

国际植物药市场是一个正在发展并拥有巨大增长潜力的市场。然而在国际植物药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欧洲草药制剂和日、韩汉方制剂[3],我国中药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仍很低,这与我国几千年的中医药文化极不相称。因此,金纳多产品的分析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国外植物药发展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

2.1 加强植物药的法规建设

1978年,德国卫生部组建了一个由医师、药剂师、理学专家、毒理学专家及药厂代表组成的独立行政卫生机构,称为E委员会。该委员会采用主动接受申请资料、独立检查德国运用的各种草药及其制剂的方法,收集了许多临床个案报告及有关的草药著作和科学研究报告[4]。

所以我国可以考虑建设以植物药为中心的相关政策法规,从制度上确立如何发展植物药,并且通过国家药品行政管理部门成立专门的植物药管理鉴定委员会,负责植物药的政策导向和政策扶持;促进与国外如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植物药较为发达的国家进行学术和经验交流;对植物药标准进行鉴定和考核;并且对具体的植物药种植、研发、临床试验、生产、市场、流通等进行全方面的跟踪、协调和管理。

2.2 增强发展植物药的意识

目前,我国新药研发中被世界公认为创造的药品十分有限。药品仿制多,创新少,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自主的知识产权。加入WTO后知识产权的保护得到更严格的实施,仿制受到严格限制,而且研制一类新药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及大量的时间和资金。目前国际上研发一个化学新药通常需要10~12年时间和3亿~5亿美元的投资。如此巨大的投入在我国医药企业是难以想象的[5]。现实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尽快完成由单纯仿制到以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这就给天然植物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我国的植物药的资源优势和历史优势在现实中几乎没有显示出来。除了技术差距之外,更有意识的差距。这里强调的是对于增强植物药意识过程中应注意两点,首先是现代植物药具有的特点,其次是现代植物药的研究方法。

2.3 加强知识产权和产品标准建设

Schwabe公司提出的金纳多EGb761以及以其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其银杏黄酮苷含量24%,萜内酯6%。用西方医学标准进行的临床试验近40个报告都证明其有较好作用。德国国家药审局(The German Federal Institutefor Drugs and Medical Devices,BfArM)对每个制造银杏叶制剂工厂提出,如果银杏酸大于5 mg/kg,则将取消市场注册及销售权。EMEA 1999年文件基本精神也取于此[2]。

作为对银杏研究最早,将银杏作为药物最早的中国,能否在这方面真正下一点儿功夫,开创出具有自己特色又确有疗效的产品,在世界植物药市场上与EGb761比一下高低呢?所以我们必须进行这方面高水准的研究,建立自己的植物药标准和与世界接轨实验室,否则很难研究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产品。

同时有效地保护中药(植物药)知识产权是促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保障。医药产业的特点之一是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度依赖,知识产权保护是发展中药产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中之重。面对复杂的国际医药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高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使中药走出国门,必须重视国际知识产权研究,收集、研究、掌握国际上有关中药(植物药)相关信息和动态,在世界范围内积极进行专利申请和中药的商标注册[6],使更多的中药产品获取驰名商标,成为知名品牌,进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2.4 提高植物药的生产技术

德国是植物药生产大国,在生产和研究方面明显于世界领先,是全世界植物药上市品种最多的国家之一,仅以在我国的“洋中药”品种数量计,德国占35%以上。有关银杏提取物的全部专利被德国人锁定,且连年从我国进口大量银杏叶,经科学加工后出口国外,每年创汇额达3.5亿美元。其中,产品“EGb761”每吨价格高达2 000美元,而其原料银杏叶70%从我国进口,价格仅为每吨500~600元人民币。所以,我国植物药的生产技术亟待提高。应大量采用现代制药业及相关行业的新技术以实现技术现代化、工艺工程化、质量标准化,为中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应积极、大胆地引进和应用已经成熟的先进生产工艺如大孔树脂吸附新工艺等。借鉴德国等国提纯天然药物的方法,生产出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有高科技附加值的名牌产品,在保证疗效、易于服用的同时,降低方剂量以减少中药资源的消耗。

2.5 积极拓展植物药市场

中国与欧、美、日等国在天然植物药市场方面是合作竞争关系;在推动国际天然植物药市场迅速成长上,中国与欧、美、日等地区和国家有共同利益。合作战略是中国中药企业迅速壮大并尽快走向国际市场的途径,也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必然选择。中国中药企业应通过与美国企业、研究机构和投资经营机构的联合或合作,充分利用对方的技术、资本、营销网络与营销经验,快速提升自身的能力,消除中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因文化差异、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因素造成的障碍;同时要充分利用中国市场的规模优势,吸引更多的国际天然植物药知名企业到中国投资合作。

[参考文献]

[1]范武峰.银杏叶提取物的发展前景[J].医药导报,2003,22(增刊):3.

[2]祝国光.银杏叶制剂的欧共体标准及启示[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10):84-85.

[3]许关煜,李敏华,陆燕玲.植物药研究开发动向[J].上海医药,2001,22(4):165.

[4]华强,陈静.德国植物药市场概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2):86.

[5]余泳华.天然植物药的市场现状及对策[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2,2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