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室如何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化学实验室如何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化学 实验 管理
实验教学是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技能、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场所。加强化学实验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化学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才能贯彻执行新课程理念,发挥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那么,如何加强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呢?
一、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实现化学课程目标的基本保证”。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实验教学的改革,强调通过以实验为主的各种探究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化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前沿阵地。实验室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因此,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化学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对于贯彻执行新课程理念, 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做好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实验管理工作的策略
1、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完备的实验制度是实验室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要使实验室成为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场所。首先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保证实验仪器完好,药品能用、够用,实验材料充足,以使实验室处于随时可用。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主要有:①实验教师工作职责;②实验用品请购制度;③仪器出借制度;④议器损坏赔偿制度;⑤报损制度;⑥实验教学管理制度;⑦实验准备,记录和仪器维修制度;⑧安全防护制度和学生实验守则等九项。为了实施好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仪器出借制度和赔偿制度,应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以下的一些问题:与课任老师相互沟通,取得任课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及时制订分组实验计划,做好学生损坏仪器的登记;实验后仪器的清理及药品的复位工作;以学生为根本,以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原则,适当增加部分制度的灵活性;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与作用。
2、加强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良好的实验室管理和实验室环境是保证实验能顺利进行的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室的特点是:玻璃仪器多,易破损,化学药品多,大多是腐蚀,剧,零碎东西多而杂。如何合理安排才能做到摆设分明,有条不紊,使用方便。在保管和使用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仪器设备的管理
建立固定资产和低值耐用品的工作明细账,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登,实验前后对使用的仪器要进行检查清洁维护、并集中放置。对于出现故障的仪器要写明原因,以便及时维修。定期盘点,确保仪器设备完好,整洁,并做到账、物、卡相符。
(2)玻璃仪器的管理
实验中玻璃仪器大多使用频繁,种类多、数量大、易碰碎,如果管理不善,就会给实验教学造成很大的浪费。因此科学合理的管理势在必行。玻璃仪器应按分类存放,在仪器柜的贴上标签,写明品名、型号,以便取放。每次按实验要求成套分发给学生保管使用,明确责任,实验中如有丢失、损坏玻璃仪器及时填写记录单,既方便学生,又减少仪器的损耗。以便实验技术人员将丢失、破损的仪器补齐。
(3)化学试剂的管理
化学试剂品种多,性质复杂,大多试剂易挥发、易燃,有毒,作为实验技术人员,必须根据试剂的毒性、易燃性、腐蚀性、氧化性、挥发性等特征,采取相应的保管方式,在放置时,可按要实验开出顺序摆放,将常用的危险试剂单独管理,定期检查,以防万一。配制的化学试剂瓶要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浓度及配制时间,方便取用。同时在购置试剂时不宜太多,否则会给保存带来困难或在长期贮存中失效,对实验室安全也构成的一定危险。
(4)实验室安全卫生的管理。
化学实验室中容易引发燃烧、爆炸、毒害等事故,为了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实验室要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配备灭火器材、防爆器材、急救药箱等。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之前、之中、之后,都应本着安全意识至上的原则,配合老师认真检查和监督学生实验,规范实验操作,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实验结束后及时切断电源总开关,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关闭。同时保持实验室的整洁,注意通风换气,妥善处理废气、废液,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
篇2
关键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实验的要求有了新的内涵,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学大纲所强调的实验基本技能目标,还应该使学生能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实验尝试科学探究、思考和研究化学问题,培养自身科学探究的能力。但当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依然无法全面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存在着诸多问题。因而,如何有效推进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大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是当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值得思考的一个课题。
一、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学校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大都配备有标准的实验室,甚至实验条件一流。然而,纵观当前许多农村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可以发现,实验教学被弱化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主要问题有:
(1)对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不适应。与传统教材相比,新课程教材对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区分并不明显,而是将其分散在“观察活动”和“学生实验探究”栏目中。部分农村化学教师在处理这些实验时,往往无所适从,只能照搬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
(2)化学实验教学存在探究泛化的现象。探究性实验教学作为新课改下一种流行的教学方式,备受教师的青睐。然而,很多时候也存在矫枉过正的问题,甚至有部分农村教师将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对立起来,不管实验本身是否适合探究,都按照探究性实验去教学。
(3)教学管理、课时安排不能满足实验的需求。探究性实验教学一般比较耗费课时。有些教师担心会影响教学进度,而压缩实验课时,或者只做些耗时短的演示实验,探究性实验不足,分组实验做得少,缺乏对学生科学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二、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1)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兴趣。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因而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真实的情境,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探究兴趣的产生。例如,在设计“CO2溶于水”实验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来引入问题:“大家一定喝过可乐,同学们还记得喝可乐时有什么感觉吗?”学生们开始带着问题回想起来,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 CO2溶于水”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瓶可乐打开倒入玻璃杯中,学生通过透明的玻璃杯可以发现有大量的气体CO2逸出。但怎样演示“ CO2溶于水”的实验呢?问题提出后,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有些学生开始设计起实验步骤来。有了这样的疑问,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探究兴趣得以激发。
(2)深化经典实验,拓宽探究空间。每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都有规律可循,因此做好典型实验,深化经典实验,可以让学生触类旁通,将知识技能内化,拓展学生科学探究的空间。例如,在“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教学后,教师可以深化实验,提出问题:“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能否用如木炭、硫、铁丝乃至石蜡等物质代替红磷来做这个实验呢?”学生们的探究兴趣被激发起来,开始激烈地讨论。这时,教师可适当给予学生一些引导: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需要消耗掉空气中的氧气或氮气,同时又不能产生新的气体或者新产生的气体会被反应掉。很快,学生得到了答案,即不能用木炭、硫粉、铁丝、石蜡代替红磷来做该实验。经典实验的深化,使得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实验的原理、操作细节,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探究习惯,拓展了学生科学探究的空间。
(3)改造演示实验,培养探究能力。为了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在教学相关演示实验时,教师可安排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使其变为探究性实验。例如:在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实验室制取H2能用HCl代替H2SO4,能用Mg、Fe等金属代替金属Zn,那么制取CO2是否可用H2SO4代替HCl?是否用其他含碳酸根的物质代替石灰石、大理石?接着,给出实验所需的相关药品和仪器,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拟订一个实验方案来制取二氧化碳。最后,师生一起讨论实验方案,并评价实验方案的优缺点。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花费的时间可能稍长,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能够独立探索、研究,其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大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丁希明.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 数理化学习,2014(11).
[2]尹木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问题及对策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初中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亲自认知和探索物质世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学时的设置来看,化学实验教学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与标准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1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是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虽然素质教育实行了很多年,新课程改革也贯穿着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实践中,分数仍然是考核学生的主要方式,很多学校仍唯分数至上,而实验技能的考核并没有纳入中考的范围,导致学校片面追求分数,忽视了化学实验的教学;另一方面是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在追求升学率的背景下,教师往往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往往为了完成课程要求,到了实验课时准备实验,为了尽快完成实验课,有些实验课变成了老师的演示实验,然后将操作要点教给学生,要求学生背下来,以应付考试,这种为了实验而实验的教学方式,起不到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效果,甚至扼杀了学生的探索热情。学校和老师对化学实验教学缺少足够的认识,是导致初中化学实验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
1.2实验教学资源配备不足。化学实验属于消耗性实验,并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实验药品、实验器材、实验场所等具有较高的要求。按照化学课程的要求,目前,大多数学校都有化学实验室,但实验室的利用率并不高,闲置情况较为严重。有些学校由于缺少化学实验专项经费,实验药品和实验器具无法满足所有学生都能亲自完成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只能成为演示实验或者模拟实验了。化学实验教学资源配备不足,是导致初中化学实验存在问题的直接原因。
1.3教师实验教学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化学实验是对化学世界的探索过程,实验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化学实验课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实验教学的价值认识不足,在他们看来,只要能把实验过程和原理讲清楚,学生能够记住相关的实验现象[1],在考试中能够回答相关问题,就完成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这样的教师,本身就对化学这门学科缺少足够的认识,自身水平尚且如此,如何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呢?还有的教师,未经过专门的化学实验学习或者培训,自身实验技能较差,缺乏创造性开展化学实验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照本宣科,难以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引导,导致实验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有些学校缺少专职的实验员,由化学教师兼职实验员,在教学和实验双重压力下,也导致化学实验效果大大消弱。因此,实验教师的水平较差,是导致初中化学实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水平的对策
2.1提高重视程度,完善实验考核机制:首先,提高学校领导的重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化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实验更是化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2],因此,化学实验教育水平直接决定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能否实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将化学实验教育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其次,教师要提高对化学实验的重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能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能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又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最后,改革化学实验考核评价机制。在实践中,一方面可将化学实验考核列入学生的日常考核中,作为学生评优选先的重要评价指标,另一方面,在中考中加大化学实验所占的比重,提高试题的可操作性,使日常实验成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同时,将化学实验教学水平考核作为学校和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使学校和教师从根本上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2.2增大投入力度,确保实验资源充足:各级教育部门应该将化学实验教学经费列入专项开支,学校应该加强对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供足够的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亲自完成化学实验。对于自身实验条件无法开展化学实验的学校,可以与少年宫、质检所等相关校外机构开展合作,共同开展学生化学实验。
2.3提高教师素质,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教师水平直接决定了化学实验的效果。作为化学教师,要改变观念,重视化学实验,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实验,仔细观察实验步骤和化学反应现象,能够科学的描述化学变化过程,从小培养科学实验素质。同时,学校应组织相关的培训,提高化学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实验操作技能,有条件的学校,应该设置专门的实验员,使化学教师与实验教师分离,相互独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化学的教学任务,全面提升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3结论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化学教师是引导学生进入认识化学世界的领路人,作为从事化学教育的一线教师,要充分重视化学实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合理、高效的完成化学实验,使学生真正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化学世界,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华洪波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实验对考生理解巩固知识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非常重要,而且化学中几乎每道题都反映出实验的内容,所以我们要重视化学实验。学生要在实验中理解、记忆、应用知识点。
一、化学实验的作用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载体,在化学实验课上,做“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循善诱,适时点拨,逐步培养具体、全面、深入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使学生的思维从表面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以趣味实验开头,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催化剂。实验现象是千变万化的,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可以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
二、如何优化初中化学实验
实践证明,增加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要通过实验现象把学生带入全新的科学世界,就要精心设计实验,做好课前准备。增加演示实验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其一要对学生有启发作用,对突破重难点有帮助;其二是不要离学生的认知太远;其三要最大程度地让学生感受化学的奥妙。例如,演示“瓶吞鸡蛋”的实验时,在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NaOH溶液,迅速将一个煮熟去壳的鸡蛋放在瓶口,可看到鸡蛋会被逐渐“吞”进瓶内。演示“魔棒点灯”的实验时,在蒸发器中倒入少量的KMnO4,再滴几滴浓H2SO4,用玻璃棒搅拌后蘸取少量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着。这样既增添了课堂效果,又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1.调整教学结构。通常情况下,化学教学在上课第一周就开始一些实验基本操作,而此刻学生只停留在对仪器的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阶段特点,调整教学结构,而不急于转入理论知识的学习。如在教学中,可将下册教材中碱式碳酸铜的加热实验进行演示。先提示学生复习解答一组问题:怎样取用固态粉末?怎样固定试管?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怎样使用酒精灯?再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装置图,观察后解决第二组问题:整个装置有何特点?如何将它们组装起来?第三步:提出具体要求,记录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并指导学生做实验结束工作。
2.转变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要求各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化学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氢气的燃烧实验,常把氢气通过玻璃管然后点燃,燃烧时只观察到淡淡的黄色火焰而看不到淡蓝色,因为玻璃中含钠元素所影响的,可向学生如实相告。为了观察氢气燃烧的真实现象,可以设计出不用玻璃管,改用注射用的大号针头代替玻璃管,这样就可以观察的燃烧的真实现象,实验更直观、更富有吸引力,最重要的是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如,氢气的燃烧爆炸创新演示实验:利用废弃的饮料塑料袋,把塑料袋的一角撕开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约三分之二体积的氢气,然后把剩下的水倒出,用长的导线插入塑料袋内,导线的另一端与打火机相连。老师按动打火机,塑料袋内的氢气被点燃而发生爆炸,声音响亮又没有危险,现象非常明显。
3.走教学结合之路。根据学校实验室条件可以把实验所用仪器分类陈列好。在仪器陈列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验的重要程度和有利于学生实验两方面提出主导性意见,帮助仪器管理员把仪器陈列得合理和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放实验室,开放时要在教师的组织下,以班级为单位,每人带足学习用具集体到实验室,然后根据各人的复习计划,选好复习内容对照实验仪器,复习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有必要时可以自己动手做实验。
4.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初中化学实验内容比较多,为了实现全面复习,可以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唤起学生对具体实验的回忆和再认识。为此,可采取两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一是从网上搜集一些初中化学实验实况,根据复习需要进行剪辑、组合,用一定时间组织学生集中观看;另一方面,集中平时教学中的实验内容的幻灯片,针对复习内容适时集中播放。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某些画面定格讲解或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就防止了“看热闹”“走过场”等消极被动复习的局面,加深了全体学生对化学实验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5.指导学生实践。兴趣的激发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以上优化实验教学的几点策略只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总结的经验,有不足之处还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探索。作为化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使化学实验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学过程中展示其应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吴焕云.《谈中学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1(2).
[2]程名荣.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材书《化学》.人民教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篇5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安全教育
初中化学教学和安全教育都是学校管理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教学在学校安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安全教育又对化学的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两者相辅相成。
一、初中化学的教学离不开安全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又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化学实验要使用大量的仪器。像试管、导管、玻璃棒等玻璃仪器,如果不注意或使用不当会被刺伤、割伤,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伤害;酒精灯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失火或发生爆炸,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化学实验还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品。化学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和毒性的,如酒精、汽油等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能,浓硫酸、烧碱等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白磷、亚硝酸钠和一些重金属盐都具有很强毒性。如果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在实验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问题,有的学生可能把具有强腐蚀性或强毒性的药品带出实验室,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都要学习仪器和药品的取用规则和实验教室规则,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所以,安全教育也是初中化学的一项教学内容,化学的教学离不开安全教育。
二、初中化学的教学最有利于安全教育
(一)化学是初中生喜爱的科目之一
经过多年的调查,发现化学科是大多数九年级学生最喜爱的学科。这是因为化学是九年级才开设的一门学科,学生学习化学的时间短,对新学科有好奇心,学习兴趣浓;其次是由于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易学易懂,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较高;再次是化学的学习以实验为基础,化学课堂有较多的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精彩的演示实验或亲自动手做实验,当然比那些只有听、说、读、写的课堂感兴趣。我们应该利用这一优势加强安全教育的渗透,因势利导,会取得事半功倍教学效果。
(二)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最利于结合安全教育
化学源于生产和生活,又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决定了化学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和生活密切联系。初中化学(人教版)共三十七个课题,几乎每个课题的教学都可以结合安全教育。如《绪言》出现一张隔水透气鸟笼的图片,在教学上可以结合人溺水死亡的原因和如何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第七单元《燃烧和灭火》,可以结合如何预防火灾的发生、火灾逃生的技巧等安全教育,有关乙醇的性质,可以结合酒后驾驶和醉驾的危害的安全教育。可见,初中化学易于结合安全教育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只要因地制宜地安排,结合人性化的设计,化学课堂将在安全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初中化学的教学与安全教育相辅相成
(一)安全教育与化学知识的结合效果更好
据报道,每年全国超过一万中小学生死于安全事故。某学校开学第一天,某班班主任在周会课上特别强调学生不得私自去游泳,第二天中午放学后,该班的一名男学生私自外出游泳意外溺水身亡;某学校一名初三学生因驾驶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身亡,于是各所学校大力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事隔一个月,附近另一所中学的学生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故。表明现阶段学校安全教育的效果还不理想,原因是方式单一,方法太过简单,学生不感兴趣,安全意识淡薄,造成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如果我们把安全教育与教学结合起来,收到的效果会更好。例如: “加油站附近严禁烟火、严禁打手机” 这样的安全教育内容,对于没有相关知识的人来说他并不在意,因为他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或后果是什么,而学生在学习燃烧和灭火内容的过程中结合安全教育,学生不但知道加油站附近用明火或打手机可能引发爆炸的严重后果,还知道发生爆炸的原因,因此他们更能自觉遵守。
(二)安全教育能促进化学知识的掌握
有的人认为在课堂上进行安全教育占用一定的时间,会影响到教学进度和质量。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我们知道很多化学知识和安全教育内容是一致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实际也是传授化学知识的过程。例如,进行“室内失火不要马上打开门窗”的安全教育,实际上也是让学生复习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氧气”等知识。可见,化学的教学与安全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化学知识是安全教育的基础和载体,反过来安全教育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两者相辅相成。
当前,学校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严峻的形势下,化学教师更应该处理好教学与安全教育的关系,同心协力,为学校、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篇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初中化学教学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化学教学中实施了教学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化学课程教学有别于其他课程教学,其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当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及自主思维意识的培养。因此,科学的教学管理工作对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初中化学教学现状,然后分析了教学管理的主要作用及应用。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管理;作用
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奠定学生进入高效学习的重要基础,而初中化学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算是一门较冷的课程,其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也不高,因此如何认识到我国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并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科学的教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初中化学的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1.1教学观念较为陈旧落后
当前我国化学课程在其他课程中所占的学时比例相对较低,并且教学考分设置都相对较落后,并且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依然没有完全脱离应试教育的影响,从而导致化学课程的学习好坏就是采用考试成绩进行衡量,这种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通过考试对学生的知识层面进行衡量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是片面和错误的[1]。初中化学教师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化学公式及相应的原理,而不是通过大量化学实验和灌输式教育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理论知识水平。
1.2化学教学师资力量分布不均衡
虽然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就偏远的乡镇或农村来说,化学教学的师资力量及相关的设备都难以满足教学工作需求。例如,一些学校由于师资力量匮乏,本来是在初中三年级开设的化学课,在贫困的乡镇学校根本就无法开设,部分学校甚至都没有专业的化学教师,或者是由别的课程老师代任的化学教学课程[2]。这种问题的存在使得教学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更无法让初中生真正学到化学的专业性知识,从而对化学教学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除此之外,部分学校的初中化学教学体制较落后,尤其是在农村中学,有时候一位化学教师担任着数个班级的化学教学工作,繁重的教学压力使得这些教师不得不辞去工作寻找更好的学校进行发展,这是导致我国化学教学师资力量分布不均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化学教学管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分析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事业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稳步提高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教育事业中教学管理需要摆脱应试教育的缺陷,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宰课堂,开拓出现代化的化学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将学习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社会实践中[3]。为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必要的教学管理措施十分必要,其不但可以让学生将学到的化学知识真正转变为化学知识,更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化学专业技能。在日常化学教学管理中,化学教师应当将化学理论教学结合于实践教学,而不是片面传统地以自我为中心向学生灌输化学方面的知识和结论[4]。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有趣的重视理论都需要通过一系列化学实验才能使学生的记忆更深刻,但如果教师只注重自身感受,通过口头陈述让学生死记硬背化学知识,则是无法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的。例如,通过一个简单的硫酸实验,能够让学生大大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虽然硫酸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种让人害怕的化学物品,但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与管理下则可以顺利进行化学实验,也就会使得原本危险的化学品变得有趣和轻松。例如,教师可以对稀硫酸进行加热,使其变为浓硫酸,然后将准备好的竹片放入到浓硫酸中,此时由于竹片是一种含有大量纤维素的植物,当其与浓硫酸相遇时,就会导致二者发生化学反应,使得竹片纤维素逐渐被碳化而变成黄褐色或黑色,然后教师可以将竹片从浓硫酸中取出并放入清水中。此时由于竹片上多余的硫酸能和水发生反应,因而导致竹片上呈现出色彩斑斓的图案或花纹。通过这些简单有趣的化学小实验激发初中生对于化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提高初中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且逐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3.结语
教育是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基石,但要想为国家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综合型人才,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有一支优秀而强大的师资队伍。因此,科学安排化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能够使每位学生都具备良好的学习基础。实施一个教师对应一个班级的化学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大大减轻化学教师的教学压力,更能压缩更多时间对自身的教学任务进行细化,最终使学生获得更多有用的化学知识。化学教学管理工作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开展,教师在教学管理中不断提高教学素养,而学生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更好发展。
作者:王彬 单位:扬州市江都区樊川中学
参考文献:
[1]周友清,欧书菊.浅谈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管理中的哲学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0,03:7.
[2]雷呈,何伟峰.改革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10,02:352-354.
篇7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民族地区; 初中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2-0124-01
一、生命教育介入民族地区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科技迅猛发展和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追求物质利益的丰富和经济的发展成了时尚。而“生命”的意义在人们的追求中被渐渐淡化和忽视,激烈的竞争和内心的焦虑使得不尊重生命、不爱惜生命的现象日益严重,反映在各类学校的校园,一些学生自暴自弃,甚至自我舍弃生命和危害他人的生命,这些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如何使初中学生正确面对现实,正确处理在学校面临的竞争压力,养成关爱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的习惯,这应该是学校特别是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为一个在民族地区初级中学担任化学教学任务的教师,我认为化学教学责无旁贷。同时,黔东南乡村中学的学生,从小受到苗侗原生态民族文化浓厚氛围的熏陶,化学教师在进行生命教育时,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化学课程的资源,另一方面也要从原生态民族文化中挖掘生命教育资源并加以利用,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生命教育,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从而使之具有正常的心态,在学校能够以平常心态面对压力,将来走入社会能够正确面对挑战,成为具有正常心智的合格劳动者和接班人。
二、生命教育介入民族地区初中化学教学的的途径
(一)结合课堂教学的途径
初中化学教学是介入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中学化学以培养具有化学知识和化学文化的目标,让学生体验到化学是为人类服务的,化学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100多年以来,化学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几乎遍布我们熟悉的各个方面:工业上如塑料,这是我们每天都必须接触的东西,电脑外壳,键盘,鼠标,衣服,都离不开塑料,电子电器产品,汽车产品,甚至现在的航空航天都离不开工程塑料;医药上如所有的西药及部分中药都是化学合成的;农业上如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应用;军事上科技含量提升、新能源开发也离不开化学。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化学应用同时对人类也有危害,人类在通过化学的发展不断造福于自己的同时对人类生存的地球已经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教师要告诉学生化学文化的精髓:我们离不开化学,但是必须要有和谐发展的理念,绿色化学的理念,要将化学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要让化学有益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在初中阶段,除了学习化学的基本知识以外,还要树立环保的理念,关注环境,关爱生命,关心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和安全。例如,学习氢气的性质、氧气的性质时,在掌握化学性质的同时,强调氢气与氧气的反应条件对安全至关重要。氢气点燃时要注意检查纯度;做氢气与氧气混合爆炸实验时,选用安全的装置后正确操作就不必担心会出现安全事故。氢气作为可以替代日益枯竭的化石能源的清洁的二次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氧气在人和动物维持生命的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化学与人体健康”的课题教学时,要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进行人体必需元素知识的教学。如在食盐中为什么要添加碘,为什么熬骨头汤要加点醋,为什么选择用铁锅炒菜,儿童、青少年为什么要多吃含锌的食物等等,贯穿在教学中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结合实验教学的途径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中学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同样,在实验教学中也需要对学生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思考化学实验。如为什么要强调具备实验室安全知识才能进入实验室,正确的实验室闻气体的方法是如何操作的,正确加热液体药品的注意事项是什么,改进的化学实验装置为什么必须具有减少药品消耗,产生的剩余有毒气体被吸收不会污染环境,实验操作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的优点等等,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减轻和消除污染,保证师生化学实验的健康和安全。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受到关爱生命的教育。
(三)结合家长、学校、社会需要的途径
教师要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经常与家长沟通情况,及时解决同学之间交往的障碍,提倡助人为乐、宽宏大量的风气;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戒毒展览,了解知识,增强爱护生命的意识;结合青少年犯罪的案例,指导学生分析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教师要配合学校做好法制教育和心理疏导,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四)结合当地特色的途径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丹寨自治州丹寨县是苗族锦鸡舞的故乡,原生态民族文化丰富,有15项省级、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全国最具民族风情县”、“中国自驾游基地”、“未来五年中国最佳休闲度假县”、“2010年贵州十大魅力旅游景区”等称号,是理想的避暑休闲胜地和天然氧吧。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介入。
1.结合原生态民族文化。当地苗族人民自古以来都有乐观向上,尊重自然,与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的传统。苗家人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能歌善舞,勤劳善良;苗家人敬畏自然,植树护林,涵养水源,保护环境。丹寨县石桥堡的古法白皮纸生产工艺讲究顺应自然,节能降耗,与陕西省长安县构皮纸生产工艺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素材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2.结合当地的土特产品。丹寨的自然环境优越,土壤富含人体必需的硒、锌等微量元素,盛产优质硒米、硒锌茶叶和韭菜根、生姜、木姜油等农副产品和绿色食品,被誉为“中国硒米之乡”和“中国硒锌茶叶之乡”。通过参观生产厂家,加深硒锌生理功能的认识,了解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知识。
3.结合当地矿产资源。通过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的矿山、企业,了解生产情况和环保状况,如对附近的空气、水、土壤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调查,以及对周边村寨的影响,让他们写出小型调查报告,提出可行的建议,从而增加保护环保的责任和意识。
参考文献:
[1] 张美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生命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3(11).
[2] 张弘.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实践[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8(8):91-92.
篇8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措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要学科,其作用已贯穿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我国学生从初中开始就要学习化学知识,而每一本教材的不同章节都有着大大小小的实验,需要学生通过亲手的操作才能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通过化学实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助飞学生成才。
一、我国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1)实验教学从属于课本知识教学。尽管我国初、高中化学教材已对化学实验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不同的章节都有着其相应的实验,并要求化学实验成绩纳入学生的考试最终成绩,但就具体情况来看,化学实验教学仍然从属于课本的知识教学,没有全面落实。根据统计得知,初高中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课时一共大概420节,然而实验课程只占50节,占所有课时的11.9%,由此可见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小,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安排上使其处于次要地位。这就从客观上限制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机会,导致了学生化学实践能力难以提高。
(2)化学实验教学缺乏统一规范。进行化学实验教学需要在专门的实验室、利用专门的器材进行。然而,我国部分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初中学校,由于学校领导的不重视,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误认、对化学实验缺乏统一的规范以及经费的短缺等原因,造成化学实验室建造简单,仪器、药品不足,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危险性较大。
此外,部分学校由于教师资源的贫乏,缺乏专业的实验室管理人员以及实验指导员,在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不能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在进行化学仪器保管时出现差错,导致仪器的损坏。在这样的背景下,化学实验缺乏有效的规范与监管,许多化学教师往往选择用口头讲述的方式来传达知识,既避免了学生操作失误带来的危险后果,自己也能减轻工作负担,导致化学实验名存实亡。
(3)化学实验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我国教育制度对初、高中生的考核往往是通过学生的笔试实现的,而对化学实验并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这就导致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处于劣势地位。
许多学生认为化学实验成绩与最终的考试成绩并不相关,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往往草草了事,甚至将其作为娱乐,不认真对待。而教师由于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难以对学生的实验成果、实验过程进行详细的反馈与评价,只能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提供相应的指导,但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动手能力。
二、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的措施
(1)改变观念,正确对待化学实验教学。改变过去的观念,正确认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这需要从学校的领导层做起,只有领导层真正认识到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以及化学教学的重要性,才能进一步保障学校制度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倾斜。
与此同时,化学教师也要改变错误的观念。许多化学教师不愿意进行化学实验,往往将不同的实验堆积起来,在最后或者抽出一节课一起完成,这是由于教师一方面怕麻烦,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所有学生的行为,避免发生意外,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要进行化学实验,需要与实验室管理员进行预约,安排仪器,当不同年级的实验发生冲突时,还要等待较长的时间,导致教师要重新安排课程规划。教师应摒弃这种思想观念,充分重视化学实验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切实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安排课程,确保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化学实验。
(2)制定化学实验统一规范。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不受重视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缺乏化学实验的统一规范,没有规范的制约,难以保证化学实验真正被落实。
要统一化学实验的规范,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以及实验教学的管理制度。在实验室管理制度中,需要包括实验室使用规则、危险物品管理方法、实验仪器使用规则以及相应的损坏索赔方案。在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同时,对实验室管理员进行严格的任职要求,不得随意聘请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或知识的工作人员,由于实验室涉及到学生以及教师的人身安全,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其次,实验教学管理制度。首先学校应建立实验教学领导组,由该领导组成员对学生的化学实验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确保学生的化学实验全面进行。与此同时,强调化学教师责任制,对于化学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中由于过失、故意等原因引起危险的,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若是由于教师自身管理不足的原因造成的,承担全部责任。
三、提高化学实验经费
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前提是学校拥有健全的化学实验仪器以及完善的化学实验室。由于化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新的化学实验层出不穷,学校应提高化学实验的经费,定期对化学仪器进行更新,确保学生能及时地进行最新的化学实验。此外,化学仪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出现磨损、报废、维修等,都需要学校提供资金的保障。
学校提高化学实验经费不仅仅在于对进行化学实验的硬件设施的投入,还包括对化学教师、实验人员的物质支持。尤其是对部分需要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化学实验的教师、实验人员,如有毒有害环境,需要对这些人员提供物质支持,支持他们为化学教学继续奋斗,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从而促进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杨胜猛.浅谈如何加强化学实验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29).
篇9
一、有效教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提出了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途径——有效教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实施活动中,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实施有效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可节约更多的精力和物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满足师生的教育价值需求。
首先,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能够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力求使初中化学教学活动“见效果、见效率、见效益”,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建构化学知识体系,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科学的价值观。
二、有效教学过程的方法、策略的实施
笔者在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从课堂管理上、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优化课堂结构,改进师生课堂交流方式,总结提炼出有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1.改善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但要见成效,需要教师引领定向探究,抓住关键环节,将自主探究与有针对性的接受相结合。如上《二氧化碳》一课时,本课的重点内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常用药品和反应原理,制取和收集装置,以及验满和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笔者首先创设情境,通过播放“舞台云雾”录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想要获得二氧化碳的欲望,进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主题,为有效的课堂化学知识的讲解做好铺垫。
2.实施合作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如果仅仅流于形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得不到体现的,学生依然只是被动地接受。要想使化学课堂教学见实效,就需要真正地落实合作教学。笔者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励学生合作学习的需要。在学生化学学习合作过程中,组织分工,及时对课堂的合作做出有效的评价。
如上《二氧化碳》一课时,笔者将主题进行有效分解为“药品、装置、收集检验”三部分,学生围绕主题分组讨论、交流,重点培养学生质疑、解疑、合作讨论的能力。学生根据分解的主题,提出相应的疑问: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什么药品?②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用的装置是什么?③怎样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了呢?④通过什么方法能够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3.落实动手实践
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化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过程、教师的实验验证过程和教师对学生的课内外实践性的作业指导过程。在落实学生的动手实操的过程中,笔者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互补。虽然多媒体教学能够演示出绝大多数的化学实验过程。给学生声形并茂的独特视觉感官的刺激,但是绝不能代替学生课堂上的动手操作过程,学生只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过切身的实操体验,才能感悟出化学中的反应规律与特征。
如,在上《二氧化碳》一课时,笔者强调重点知识与注意事项后,让学生分组活动,亲自感受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通过活动,让学生练习几种常用的实验基本操作,目的是让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来提高效率。通过让学生体验实验的成功,从而更有力地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4.改善管理行为
要提供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师生创设互动的交往方式。通过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并做到“到位而不越位”。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使学生参与的活动在量的基础上有质的提高,并朝深层次发展,不断强化学生思维的认知度。
篇10
关键词:初中化学 兴趣 培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 初中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浅谈一下具体做法:
一、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们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曾指出:实验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会过分。实验具有直观性,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征,以其多变的实验现象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刺激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那么如何通过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
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讲催化剂概念、氧气、氢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再如在讲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增加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了基础。
2、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
学生自己实验时,兴趣较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
3、指导学生积极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
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例如:在讲“绪言”时,做“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等实验。讲酸碱性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水样的酸碱性。讲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去学会鉴别羊毛衫的真与假等等。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如“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当代军事与化学”、“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讲“道尔顿”、“拉瓦锡”、“侯德榜”等著名化学家的成才之路,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
三、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的难点及知识分化点一般有:化学用语、溶液的计算、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一个学生即使兴趣较高,一旦几次被难倒,兴趣也会大减,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很重要,例如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化学式,采取分批识记,从绪言开始,日积月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给他们“五查”:一查分子式写是否对;二查配平是否正确;三查“等号”有没有写;四查条件有没有标注;五查该画的“”或“”有没有画。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酸碱盐的溶解性编成口诀帮他们识记。对于溶液的计算,重点授以方法,让他们多练,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公式、规律,对于零碎的化学知识,教师帮助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及掌握,不至于使学生感到为难,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减。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一种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没有求知欲,就谈不上能力的培养。但是,兴趣又常常是短暂的和可以改变的,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乐趣,把乐趣转化为志趣。学生只有对化学产生了持久、稳定的兴趣,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才会活跃起来,才会主动地进行学习,才有经久不衰的求知动力,才会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攀登智力和能力的高峰。
参考文献:
[1]马宏伟.化学教学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胡建丽.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体会[J].教学与管理,2001,(06).
[3]侯希才.化学基本概念教学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4,(06).
[4]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