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策划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文化策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文化策划

篇1

乡村旅游开发是指发挥和挖掘潜在的乡村旅游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新、奇、特的旅游产品,并把这种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以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近几年,国内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的扩张期。在乡村旅游开发方面,主要是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其功能正处于由单一观光向以观光、考察、学习、体验、休闲、度假、娱乐等多功能综合型方向转变与发展,如农场类旅游,包括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广场,还有以休闲、娱乐和知识为目的的农业教育园、科普示范园,以及参与、体验各种农民农事生活,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等新型乡村旅游产品。但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在开发中也不可避免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1)乡村旅游的开发多强调

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开发,对农业资源过度依赖,多以自然景观、农业观光类的旅游项目的开发,未重视乡村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的开发,致使开发的产品缺乏文化内涵,乡村的地域特色不突出,造成乡村旅游产品间的严重雷同,产品未形成根本的核心竞争力。

(2)开发多处于盲目、自发式的状态中

模仿、照搬发展模式的现象还很普遍,相邻相近的乡村旅游提供的农家餐饮、住宿、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产品相似度很高,乡村特色不突出,并多是以承包租赁的个体行为,很多类似的旅游开发项目根本没有考虑旅游产业链的上、下延伸,如旅游产品未进行精、深加工和高端产品延伸,缺少衍生产品和伴生产品,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3)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单一

所采用的模式多局限于文化观光型模式,以观赏观光型活动为主,如观赏田园景观、观看民俗风情文化、参观手工艺品、观光农业园、主题公园展览等,以农村生活、历史文化、探险体验、生态科考游等体验类旅游发展尚处于初期,层次相对较低,致使游客满意度降低,游客滞留时间较短,对消费者形成不了一定的影响力。

(4)开发的旅游产品中缺乏创意

许多项目依托地域的自然环境进行开发,始终保持原状,开发一次就此停滞,旅游活动的文化性、娱乐性和参与性都较低,致使开发的旅游商品不能刺激和满足新时代下乡村旅游的新需求。

(5)在当代新媒体技术下,市场营销模式比较老旧

宣传的渠道与力度不足,缺少对整体项目的精心包装、策划与推介,市场辐射能力较弱,知名度、吸引力和影响力非常有限,导致市场占有率低,未形成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导致宣传和影响的辐射范围小,新媒体的作用没有发挥。

二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加强文化创新意识,把它贯穿于乡村旅游开发的各环节及各层面,突出产品自身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满足当代乡村旅游者对文化多元性和新奇性的需求。

1创意思维开发乡村资源,挖掘文化价值和内涵

创意思维是一种对既有文化进行的创新与突破,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文化的一种思维方式。乡村是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自然田园风光、农耕文化资源、乡村建筑景观、民俗文化资源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为文化创意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重庆巴渝的文化村,游览区由三院一寺庙一牌坊构成游览主体,并在原有遗址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有横跨水面的连接大门和牌坊的跨度长达100米悬空索桥,并在通衢大道旁建立压邪的“泰山石敢当”,伴有错落有致的故乡人农家乐及农耕机具操作展出,使旅游者更加感受到传统的巴渝民间文化。在这些历史积淀的文化资源和一些古城遗址基础上,通过利用科技、文化、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创意元素,将一些物质载体、故事和社会生活元素融入到资源中,赋予有形的、无形的乡村资源新的文化性及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历史资源和古城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更好地迎合乡村旅游者对旅游文化差异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2文化创意设计开发旅游产品

国内乡村旅游开发的层次相对较低,多数以乡村自然原始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为开发对象,乡村旅游资源间的相似性,导致各乡村以景观游为主打产品的严重趋同化。文化创意设计突破了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就地经营思路,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过程中,运用文化创意设计,将当地特色文化如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乡村节庆、农事农活,或是培育的新的特色文化融入在设计的旅游产品中,并将创意产业的思维及时尚元素一并引入旅游商品的生产与销售环节,这将特色文化的内涵赋予到鲜活的旅游文化产品中,并设计具有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的综合旅游活动,强调产品间的差异性,使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独特的感受和深刻的体验。如北京的怀柔雁栖镇的村落,前身是京城的“虹鳟鱼一条沟”,后进行美化环境、营造节点景观、改造民居、增加文化元素等建设,注重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融入农耕农具展、文化长廊等众多文化元素,还可以参与到风筝、皮影等民间手工艺品制作,在夜晚,还可欣赏七彩栈道、古烽火台等众多文化夜景。

3创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多是以自然资源、景观为依托进行开发的,雷同的发展模式不能形成区域的竞争力,致使乡村旅游效益低下。乡村旅游应当依据开发地的旅游资源状况,并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运用文化创意,借助乡村旅游资源载体,强调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创新开发模式,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型发展。如“生态农业+旅游业模式”的北京市朝阳金盏乡的蟹岛;“特色庄园旅游发展模式”的台湾南投县埔里镇的台一生态休闲农场兴建了亮眼雅致且温馨舒适的花卉驿栈,设计充满浪漫与新奇感的水上花屋;“科技引导现代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海南省兴隆镇,建立了集科研、科普、生产、加工、观光和种质资源保护为一体的热带植物园,并形成观赏园林、教育园林、认养园林等多种形态,承载农事参与、自然教育、观赏等功能。

4创意文化主题活动,完善旅游产业链

创意文化主题旅游活动是依托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元素,围绕创造旅游新价值,并以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知、体验为目的进行的旅游活动,通过对乡村中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创意开发,优化乡村资源的配置,拓展旅游的功能和产业链-既有向产业上游的研发,又有下游关于品牌销售渠道的延伸,并以消费者的需求设计产品、优化功能,创造全新的产业空间。如北京怀柔琉璃庙镇白河北村,以“美丽琉璃”文化节为载体,先后开展了“中华瑰宝•美丽琉璃”摄影作品征集大赛、慈善捐赠笔会活动、“书画琉璃之雅韵”、“琉璃山水间•古琴旗袍秀”等系列活动。依托创意的乡村节庆活动,设计开发出具有差异化、特色化的乡村旅游体验性活动,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和提升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品牌,宣传当地区域特色,充分发挥产业的关联带动效应,完善整个价值链,实现价值体系的整体增值。

5创意旅游营销,开发乡村旅游

市场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营销的策划、方式、手段在开发市场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当今,中国已步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及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文化创意可通过各种新媒体技术融入到乡村旅游营销策划、方式、手段中,形成创意旅游营销,这将为乡村旅游发展塑造、提升品牌形象,开拓乡村旅游的市场空间,提供了更为灵活和有效的传播渠道。如利用网络技术平台,进行微博、微信营销、APP上线,扩大其影响面,增加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以乡村体验营销、品牌营销、网络营销、互动营销等多种方式,通过给消费者留有深刻的良好印象,激发消费者再次消费的欲望,并保持对产品忠诚度;通过创意宣传片、举办主题文化特色的大型活动或庆典营销活动,多渠道、多方位地宣传并塑造乡村旅游的形象,从而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如北京房山区韩村河镇的村落开展了打造旅游品牌的活动,通过文化主题活动推出“月满中秋”烟花节、“上方山杯”书画摄影大赛以及“天开花海”油菜花节、长跑节等一系列观光季活动;并结合媒体发挥宣传优势,邀约主流多家媒体,如电视台、网络平台进行多角度宣传,加强了乡村旅游产品的主题宣传,突出乡村旅游特性,加大了乡村旅游的知名度,拓宽乡村旅游市场。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一体化;城乡规划;问题;途径

城乡一体化要想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搞好科学规划。城乡规划一体化就是对城乡发展目标,性质和规模,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以及重点建筑和主要基础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展示城乡各个区域的发展前景,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依据和方向。

1.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

1.1高度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就进入了快车道,各地的城市规模不断向外扩张,城市高度逐年提高。尤其是最近十几年,随着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发展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各地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层出不穷。我国的城市建设好像进入了一个怪圈,如果那座城市没有高楼,那座城市的高度不哆,那座城市就没有达到现代化,我国的城市建设的现在化是以城市高度和高楼的数量来衡量的,这一点已引起了广大城市建设规划者的关注。

1.2人口化

计划生育控制住了中国人口的增长,却并没有控制住城市人口的增长,现在的中国拥有百万人口的城市比比皆是,政府为此乐此不疲,发展大城市必须有大的人口规模,只有城市人口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成为大城市。大量的农民工和外来工作人员涌入城市,使这些城市土地,环境,水资源难以承受,交通拥堵,社会稳定压力非常大。

2.城乡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表现

2.1城乡规划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

一些地方领导在城市建设上,重地上,轻地下,热衷于建大马路,大广场,大搞人造景观,假古董,造成很大破坏和浪费,而地下基础设施却欠帐很多,群众十分不满。

2.2城乡规划调控职能削弱

一些地方将市一级规划,管理权限下放到区县,有的政出多门,多头审批,开发区实行封闭运行,不接受当地规划部门的统一管理,这种状况严重削弱了城乡规划管理的调控职能,影响到城乡建设的有序协调发展。

2.3城乡管理体制不健全

此外,还存在土地开发征用问题,劳动力就业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教育,医疗卫生,文化问题和环境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

2.4规划监管机制不完善

尚未建立起规划行政层级监督制度,各级规划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规划公众参与制度,规划管理行政追究制度和行政纠错制度还不健全,群众举报制度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2.5城乡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

城乡规划受短期利益的驱动,缺乏长远发展计划,空间布局过于分散,“中心地”功能偏弱,工业的空间,产业和人口等集聚度很低。

2.6城市规划随意性

城市规划经常被改变,表现出了很强的随意性。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第二,地方领导的更替。第三,利益驱使。首先来自地方的利益,地方政府为了寻求财力大多热衷于土地出让,这些都牵涉到城市的规划,其次是个人利益。

2.7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产业发展不平衡

政府更注重城市的产业调整,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视了乡镇的同步推进,以至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出现失衡。

2.8规划缺乏前瞻性

目前交通拥挤几乎成为每个城市的通病,这除了与中国汽车业的迅速发展分不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城市规划中缺乏前瞻仰性,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私家车的普及率提高,城市中道路的数量和宽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行路难的现象突出显现出来,在许多旧城区中,人口密度大,公共设施缺乏,户外活动空间有限,公众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严重影响了城市居住生活质量。

2.9缺乏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任何一个城市,从形成到发展,都有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的必定会有大量的文化遗迹,但是在现阶段的旧城改造过程中,蕴涵了深厚文化底蕴的大量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历史文化街等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3.解决对策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因地制宜科学地,前瞻性地协调性地搞好城乡一体休规划。

(1)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体制。将城乡分立,多头分设的规划部门统一于一个统筹城乡规划的部门之中,对城乡建设中涉及的土地利用,工业园区建设,城镇建设,城乡住宅建设,城乡道路建设,水面和绿地分布,生态环境等进行统一规划和空间布局。

(2)构建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把市政府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由只管城市或城乡分割管理一律向农村延伸,实行统一管理,创造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模式。

(3)构建城乡一体的土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的各项权利。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出租,入股,质押,置换等各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

(4)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体制。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实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平等就为珈快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行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健全农民进城就业的服务体系,建立适合进城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享有平等合法权益的保护。

(5)构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体制。①加快城乡公路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公路交通体系。②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健全供水,防洪和生态环境保障体系,重点抓好江河防洪安全工程,微水节灌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③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和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电网输送体系。

(6)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建立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的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

(7)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户籍体制,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体制,城乡一体的财政和税收制度,城乡一体的产业布局体制等的改革。

(8)制定规划须充分听取民意。鼓励公民参与规划是十分重要的,一是可以使市民了解和理解国家和政府正在做什么和需要做什么;二是可以避免城市规划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和失策,三是市民对他们居住的环境和生活需求最了解,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新的点子和建议。

(9)在城乡规划中应密切关注文物保护问题。

4.结束语

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未来的进程中,要坚持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统筹规划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城乡规划一体化的道路。 [科]

【参考文献】

[1]林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J].开放导报,2007,(4).

[2]田洪刚.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中小城镇建设问题探讨[J].重庆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高扬波.当前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J].党政干部论坛.

篇3

1香梨与棉花套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水肥管理不合理

新疆属于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在其南部地区,土壤多为碱性沙壤,肥力较低,因此在作物种植的过程中,水肥投入大,成本较高。一般情况下,在整个生育期内浇水3~4次即可满足棉花的生长。而当香梨与棉花套作后,两种植物在水肥上就存在着一定的竞争。特别是,随着香梨的生长,其生长所用的肥料与水分也将随之增加,加之在不同生长期香梨的需水量和需肥量与棉花也有一定的差异。调查发现,为图方便,大多数香梨与棉花套作田在水的管理模式上与普通棉田相似;同时多数农户在肥料投入上比较盲目,多依据感觉和经验进行,出现不是施肥少影响香梨和棉花的生长和产量,就是施肥多增加成本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科学的肥水管理措施。

1.2套作田中棉花害虫发生较严重

2006年7月15~16日,笔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某农场内对不同树龄香梨与棉田套作田内棉花与香梨树上的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发现,由于该农场主要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红蜘蛛与蚜虫是棉田内的主要害虫,香梨树上主要害虫是李始叶螨;随着香梨树龄的增加,套作田内棉花与香梨树上的虫害发生均加重(表1)。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树龄的增加,香梨所需水分和养料也增加,导致棉花生长势差,而香梨树体的不断加大,又导致田间的郁闭度加大,从而也会影响棉花的长势,最终加重虫害的发生。同时,水肥管理差又影响到香梨树的生长,使其树势衰弱,抗性降低,病虫害加重。另外,在套作田内,由于害虫发生加重,农药的使用量也随之加大,从而不可避免地对香梨品质形成潜在的负面影响。

1.3农药滥用现象较严重

7月份是南疆地区棉花虫害发生高峰期,是农户防治棉花害虫的主要时期之一,此时也正值香梨挂果期。调查发现,在香梨与棉花套作田内,棉花害虫的防治主要采用的是化学防治。由于缺乏相关的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治知识,许多农户在棉花害虫防治过程中滥用化学农药,甚至使用一些高毒化学农药。农药不可避免地随气流飞溅到香梨上,而一些果农为不浪费农药,索性将防治棉花害虫剩下的农药喷到香梨树上,7~8月份又是香梨上的李始叶螨大量发生期,此期间,果农也依靠大量化学农药对其进行防治。据调查,仅在7月间,果农对香梨害虫的化学防治次数在2~3次之间,多的甚至达到4~5次。因此,农药对香梨的污染是双重的。农药的滥用不仅杀伤天敌、影响人体健康,而且还会增加香梨的农药残留,从而降低香梨的品质;同时还会对香梨园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土壤造成污染,极不利于无公害、绿色甚至有机香梨产业的发展。随着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以及全球绿色消费意识的提升,农药残留将会影响到香梨的贸易,对香梨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在威胁。

2建议

1)进一步就香梨与棉花套作的相关技术及其指标进行研究,特别是对不同树龄套作田的水肥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以更好地指导生产。

2)对农户进行农药危害培训,提高他们的意识,同时加强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方面的宣传和培训,让农户了解未来的市场需求,从而主动减少农药使用;另外还应积极研究和发展替代技术,充分利用天敌资源,减少农药对香梨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香梨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3)对香梨园的建设应进行统一规划,做到栽培、管理协调一致,以有利于无公害、绿色香梨生产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篇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休闲;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王永明,常熟理工学院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江苏常熟215500

【中图分类号】G124;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4)01-0133-06

休闲文化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物质的、精神的)密切相关的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一般包括国家公园、博物馆、体育(运动场馆、运动项目、设备、设施维修1、影视、交通、旅行社、餐饮业、社区服务以及由此连带的产业群。休闲文化产业作为非物质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未来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柱产业,而且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实现城乡文化共建共享和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以苏州地区为例开展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深入乡村听取当地领导汇报,选择典型实地考察,开展访谈,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结合行业统计数据和文献分析,真实了解当前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探索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对于建构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现状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民休闲需求不断增长、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乡村休闲文化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期,并呈现如下态势:

1.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多元化。调查显示,近年来,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发展类型:以乡村田园景观、农林牧渔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集农乡游、果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为一体,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休闲需求的“田园休闲型”:凭借当地乡村的民居、农家生活和乡村民俗文化、乡村事务等文化景观资源吸引游客观光、休闲、体验的“民俗风情型”:利用农民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娱乐购物等形成的“农家乐综合型”;以古村镇宅院建筑为吸引物,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群落观览为主要形式的“古村落观览型”: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景观和湖泊风景、自然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的“度假农庄型”:集革命传统教育、水生植物观赏以及美食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休闲教育型”,等等。

2.乡村休闲文化产业投资规模不断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休闲文化设施条件得到持续改善,乡镇文化馆、群众艺术馆、体育馆以及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在不断增长,各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发展步伐,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快速推进。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政府、国企、民企、外资对乡村休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类乡村休闲旅游建设项目数量不断增长。据统计,2012年苏州市争取到江苏省旅游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景区类、乡村旅游类)26个项目共1440万元,乡村休闲服务业资金引导项目6个共550万元,不管是数量上还是金额上都创历史新高。同时,各县市均有项目获得省引导资金,并较之往年有所提升,从而有效推进了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

3.乡村休闲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查显示,居民对休闲生活持支持态度,并且期望能得到更多更有质量的休闲文化生活,说明人们拓展休闲生活空间、提升休闲文化生活质量、享受休闲文化生活的意识逐步增强。随着居民对休闲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休闲消费主体、消费内容和消费产品发生了深刻变化,休闲消费内容也由过去的结构单一、消费层次低逐步向多样化、高层次转变,由此导致休闲文化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的休闲消费内容仅限于泡茶馆、看影视、打牌、收藏古玩等形式,而现代社会休闲消费内容和休闲方式发生巨大改变,主要包括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宠物养殖和园艺活动、体育健身活动、节日与喜庆活动等等,由此进一步加速休闲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乡村休闲消费诉求趋向娱乐性、观赏性和体验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全面上升,文化教育消费越来越大,居民消费重心开始转向教育、科技、休闲及精神产品消费等领域,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人们的休闲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并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由此可见,人们的需求开始逐渐转向精神领域,将更多的时间和财富用于休闲,娱乐性、享受性和消遣性文化消费占据重要地位,发展性、智能性文化消费正在兴起。休闲消费诉求趋向娱乐性、观赏性和体验性,有效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存在如下一些主要问题:

1.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调查显示,由于缺乏对市场需求的科学分析,导致一些休闲娱乐产品供过于求,休闲产品供给层次相对低下,精神需求层次相对较高的文化产品的供给以及教育休闲的供给等相对落后,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对部分中低收入者、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的休闲设施、休闲产品供给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特殊群体的休闲需求,从而影响了休闲文化产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其次,由于地理区位、教育水平、思想观念等客观原因。导致了休闲文化产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主要体现在休闲文化产业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形成休闲文化产业的地区差异,城市周边的乡村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具有很大的优势,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边远地区乡村休闲环境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等原因,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最后,随着“国民休假制度”的逐步确立,假日旅游发展火爆,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旅游产业成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的主体和支柱,而现代信息、文化交流、新型会展、大众体育等现代产业相对滞后,在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比重偏低,由此导致休闲文化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2.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标准和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为了更好保障和促进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政府部门制定并出台《星级农家乐等级划分与评定办法》作为省标并推广实施,制定了湖滨旅游风景区、江南水乡古镇手摇船等服务规范,在同林游览、儿童主题乐园等标准方面也在不断进行探索,乡村休闲文化市场秩序逐步走向规范。但调查显示,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造成部分地区休闲市场秩序混乱。其主要表现有:一是经营行为、职业道德和获利方式不规范,文化产业经营者把追逐高额利润作为唯一目标,无视市场规则,造成乡村休闲文化市场上不正当竞争异常激烈;二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丑恶现象屡禁不止,低级庸俗甚至封建迷信、黄赌毒等文化产品依然存在。由于乡村休闲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对于休闲服务的基本标准、休闲产品的质量标准、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标准等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标准和政策法规体系的构建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3.乡村休闲产品的个性不够鲜明,休闲品牌推广及产品创新力度有待增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条件,但休闲文化产品的个性不够明显,休闲产品品牌化特色不突出,缺乏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刻挖掘,产品创新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调查显示,乡村休闲仍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大多数乡村休闲文化经营者往往是独家投资开发经营,势单力薄,因而只开发了以观光农业为主的自然资源,对乡村休闲中的文化、历史、休闲观赏的开发存在严重不足。众多的休闲活动和休闲项目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异质化特色不鲜明,互补性差。在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许多乡村休闲产品只是在原有生产基础上重复和表层开发,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休闲产品比较单一,因而导致乡村休闲变成现在单一的“农家乐”和小景点休闲为主。其次,乡村休闲产品开发中没有很好立足本土传统文化开发相应的休闲产品,休闲产品普遍缺乏文化内涵,产品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缺乏文化品位,没有很好地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创新性开发。此外,乡村休闲消费市场开发中粗放型发展占主导地位,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差异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休闲消费品牌。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虽然随着总体科技实力增强而得到大力发展,但在休闲产品的个性化创新方面仍然不够,产品创新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4.乡村休闲专业人才不足,经营管理知识相对欠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对休闲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但从目前状况看,休闲专业人才明显不足。调查显示,乡村旅游、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及服务业等产业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大约占5%,专科学历约占13%,中专、高中学历约占41%。这说明,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为数不多,尤其是精通休闲文化产业经营和管理的人才十分短缺,大部分休闲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都是非专业人员,缺乏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休闲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和素质较高的休闲文化产业服务人才队伍。从业人员队伍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大部分休闲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相关知识培训,导致休闲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技能跟不上,使得整个休闲业的服务质量不高。此外,大多休闲企业的创始人是由从事物质生产和服务性的企业家转行而来,大多缺乏文化战略眼光和文化创新意识,缺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意识,从而难以将休闲企业做大做强,制约了休闲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向。

5.乡村休闲资源缺乏有效整体利用,休闲文化产业链有待进一步整合。乡村地区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风景旅游资源和独特旅游风光,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缺乏有效整体利用,甚至有部分资源存在开发不当的现象。休闲文化产业缺乏整体布局和主攻方向,个体行为、散乱经营现象普遍存在,休闲行业雷同严重,产业集聚度低,产业集群化规模相对不高。从资源整合上看,开发者没能提炼出具有广泛影响、深入人心的文化精髓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形象;从开发利用上看,目前对休闲资源的开发仍呈现分散无序的状态,开发的项目大部分停留在初始阶段,没有形成与乡村旅游产业相配合的文化品牌。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没有呈现出和其他产业的良性互动态势,如休闲文化产业和娱乐、体育、健身、教育等产业的互动表现得不是很突出。另外,休闲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与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等行业的互动融合虽然有所表现,但是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乡村休闲资源缺乏整体利用,休闲文化产业链有待进一步整合。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不仅是城乡文明一体化的集中体现,而且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是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有效路径之一。

1.制定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创造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成长环境。从西方发达国家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在政府主导下。可以考虑将系统论与现代管理和规划方法结合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休闲政策,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同时,针对目前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与行业标准不统一、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政府可以考虑出台一些倾斜性和扶持性的政策,强化休闲组织管理体系,从而为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公共产品、良好的环境和运行机制。政府部门必须从休闲规划、制度、政策、法规等方面指导休闲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休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升休闲质量和水平,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政府充分认识到休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更要立足地方特点,发挥政府在休闲的调控、规划、引导、规范等方面的作用,不仅要提供满足公众休闲需求的公共休闲设施和服务,更要制定相关休闲公共政策,加强对商业休闲企业的规范,提高居民休闲意识,保障居民休闲质量。结合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乡村休闲发展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制订休闲文化产业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切实保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人身安全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质量;规范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市场,防治坑蒙拐骗和假冒伪劣行为。

2.普及休闲教育,培育国民积极健康的休闲消费文化与消费理念。休闲教育是指以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念为指导,以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为核心,引导公民在休闲时间内主动发展自己的主体意识和休闲能力,科学地安排休闲生活,培养正确的休闲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能力以及有效利用休闲活动的能力,最终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普及休闲教育。培育国民积极健康的休闲消费文化与消费理念,对促进休闲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休闲文化产品具有高雅、通俗之分,消费者的立场、观念和情趣以及文化素养有明显的差异。普及休闲教育,对居民精神文化消费进行合理引导,使广大居民树立正确的休闲文化消费意识,自觉抵制与批判各种消极落后的文化精神消费,有利于休闲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舆论宣传,大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居民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鉴别能力、欣赏能力、认识能力、选择能力,引导居民追求高层次的精神价值,使休闲文化消费结构朝着健康化、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其次,加强对文化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职业道德的规范与教育,树立起良好的行风和职业道德,引导他们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促进精神文化消费的健康发展。此外,可以通过创办休闲教育学校,开设休闲知识课程、专门课程以及发展成人兴趣、爱好与特长的课程,向成人系统灌输休闲知识与技能,提高其休闲素养;以消费者协会为载体,构建休闲教育网络,维护休闲消费者权益,向消费者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在休闲教育中的阵地作用,采用讲座、黑板报、墙报、宣传栏等形式,让居民更多了解休闲知识和方法,提高其休闲质量。

3.推动休闲产品创新,满足国民个性化休闲需求。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休闲产品的消费结构也逐渐优化升级,主要包括健身休闲产品、度假休闲产品、体育休闲产品、文化休闲产品、生态休闲产品和体验休闲产品等。针对当前乡村休闲产品个性不鲜明的特点,推动休闲产品创新,满足居民个性化休闲需求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首先,丰富休闲产品供给体系,保障休闲市场的稳定繁荣。“丰富的休闲产品供给体系能够丰富人们多元化的休闲选择,改变静态、被动、消极、单调地打发休闲时间的状况,同时也将休闲时间转化为现实的经济资源,带来休闲市场的繁荣。”充分挖掘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工艺产品等充实到休闲市场,丰富人们的休闲需求,不仅促进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能够保障休闲市场的稳定繁荣。其次,实施多元化产品开发战略,满足不同层次休闲者的个性化需求。休闲产品供给部门要赋予休闲产品与服务以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涵,确保休闲产品与服务既具备质量等基本品质。又具备个性、情感等超基本品质,以满足要求日益提高的新消费者的需求;瞄准休闲者的文化需求、娱乐需求和知识需求,创造多样化、网络化的休闲场所系统,适应、引导、满足不同群体的休闲需求;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拓展休闲内容,增加休闲产品的科技和知识含量,以激发人们自我实现的休闲体验。

4.提升休闲人才培养力度,壮大休闲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专业人才不足,经营管理知识比较欠缺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休闲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提升休闲人才培养力度,切实加强基层休闲文化队伍建设,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对于进一步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首先,完善乡村休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机制,制定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到基层服务;选拔优秀大学生毕业生到乡村休闲场所工作;深化文化单位内部机制改革,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文化骨干,采用聘用、专兼职配备乡村休闲文化从业人员。其次,重视发现和培养乡村的乡土文化人才、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充分发挥他们在活跃乡村休闲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实施休闲文化产业人才培训计划,推出针对旅游、会展、建设、管理等专业人才的引进政策,加强人才储备;在人才引进上需要投入人才引进资金;在人才使用上必须在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提高休闲人才待遇,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完善激励机制。再次,创办乡村休闲培训机构,对乡村休闲企业的经营者和当地社区居民进行教育和培训,强化服务规范与技能培训以及加强对本地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培训,提高经营者与当地村民的从业素质和服务技能。最后,开展校企互动,鼓励地方高等职业院校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开办和设置休闲文化产业设计、导游文化、休闲文化产业管理、休闲社会学、休闲心理学、休闲经济统计学等休闲文化产业相关专业与课程,并建立健全休闲文化产业专业教育的层次;根据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大高职层次的培养力度,以培养休闲文化产业中级人才为主,以培养休闲文化产业高层专门人才和休闲文化产业高级管理人才相辅。鼓励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采取“选调培训”和“下乡辅导”相结合的办法,加大对城乡文化专干和群众文艺骨干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素质。

5.培育休闲志愿服务组织,完善乡村休闲服务体系。随着国民休闲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休闲服务多样化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并直接影响到公共的、私有非赢利型的以及市场赢利型的各种休闲服务”,休闲服务体系建设在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休闲服务体系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核心、社会力量为支撑,以满足国民休闲需求、保障国民休闲权益,向国民提供休闲公共物品的供给系统。休闲服务体系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社会休闲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休闲服务体系建设虽然是以政府为主导,无偿向公众提供基础性的文化服务,满足公众享受文化成果的需求、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但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力量多元化背景下,积极培育休闲志愿服务组织,是完善乡村休闲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路径。“志愿性部门也被称为公益性组织或私人非营利性组织,这类组织一般由慈善组织、联合协会或俱乐部等机构组成,如业余戏剧协会、业余运动俱乐部、桥牌协会、鸟类观察协会等。这类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各种捐助,目的既不是利润最大化也不是消费最大化。它们关注的主要是人类自身基本的休闲需要,向符合条件的人免费提供某些特定的休闲服务。”各级政府和舆论宣传机构以及教育部门,应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志愿文化,形成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培育公民和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精神,奠定志愿服务组织的精神基础;鼓励离退休人员积极参与老年休闲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各类休闲服务咨询活动:鼓励高等学院在校大学生组建老年休闲志愿服务和开展义工活动,为相关景区提供导游服务等。

篇5

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东营257061

摘要院本文主要以炼油化工项目管理现存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分析总结了再项目建设过程了在质量、进度和施工管理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据改进项目管理方案以及保障措施,提出了炼油化工项目的对策。

关键词 院炼化项目;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对原油需求量的增大,炼油产量也逐年上升,因此,炼油化工装置逐步呈现大型化、规模化发展。随着近年来国内与国际能源公司合作的不断深入,炼油装置的技术水平和规模也逐步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对炼油化工装置项目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炼油化项目投资大,项目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加上国内能源需求量逐年迅猛上升,也会对国内生活和生产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在分析总结炼油化工项目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炼油化工项目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1.1 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在炼油化工项目过程中,被检测单位隶属于部分质量检测单位,导致检测结果缺乏一定的可信度。在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现场施工质量标准不统一,在施工过程中整体施工项目质量以及对施工细节的重视程度不够。在现场施工人员资质的管理上还存在很多漏洞,比如,施工方的重要专业技术人员的资质审查问题不够严格,在炼化项目参建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还有待加强,这对项目建设的高质量来说无疑是大打折扣。现场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重点工序的管理不够规范,监督人员对质量管理控制还存在技术管理质量上的盲区,因此,导致项目施工质量难以满足优质工程的要求。

1.2 项目进度管理现状分析

里程碑计划和总体统筹进度控制计划缺乏,一些技术防范措施没有具体的方案,项目的计划实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差,对于多种突况的应变和应急的能力有限。工程进度计划管理体系的制定不够科学,在项目进度计划管理组织不合理,组织机构和保证体系不够成熟,职责分工模糊,因此在保证全项目进度计划管理流程上难以满足进度需要。由于施工进度安排缺乏系统性,在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上尚未遵循相应的标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对各项辅助工程为主体装置的可靠条件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难以保证项目完成后能一次满足化工投料试车的要求。

1.3 项目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工程建设没有统一规定,协调混乱,临时召开各种工程建设协调会议,协调效果差。工程施工管理界面模糊,施工责任主体之间互相推诿,对项目施工顺利开展造成障碍。另外,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可以发现施工过程中对项目可施工性的审查不够严格。施工经验和知识在项目的规划和施工全过程中的执行能力不够,对预算的控制以及项目施工工期现场施工安全保障方面的控制力不够。比如已经完成的成品以及即将完成的半成品的保护措施不到位,地管和道路工程还没有完成,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给施工进度带来影响的同时,也为后期正常维护使用造成了不便。

2 对策研究

2.1 质量管理对策研究

通过建立基于项目管理平台的项目质量信息系统,对项目实施过程的质量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信息反馈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质量管理综合信息、施工质量控制信息、施工安全以及各种设备材料的抽检信息。各PMT、监理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力度,定期进行专题的工程质量管理评估,以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建立工程质量考核与奖惩制度,并由第三方监督实行,通过定期对各参建单位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比,保证项目质量。

2.2 进度管理对策研究

施工各个环节的部署上要做到详细、全面,保证施工技术、材料设备的可靠性,确保项目实行以后工程进行的可靠性和连续性。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进度监督考核机制,实现从上到下的各级、各部门进度计划执行的监督,保证工程建设按计划进行。健立健全HSE管理体系和HSE 管理体系文件,使HSE 工作专人专管、分工负责,做到组织机构、人员、责任、措施和奖惩“五到位”。

2.3 施工质量管理

认真落实《可施工性审查管理办法》的编制,组织各个部门对项目进行施工性审查,将质量管理分工细化,责任细化,具体落实到项目的每个细小的策划、设计、采购和施工中。施工过程中要协调各PMT,以质量为核心,做好进度、安全的全方位管理,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降低项目成本,保证工程进度。根据工程进展情况,不定期召开,参加人员包括总部领导、总承包商、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大型供应商等单位的高层领导以及公司的领导,重点讨论、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统一思路,有效推进项目进展。

3 结语

近年来,油品在国内需求量逐渐增多,油品质量要求也越高,增加了国内新一轮的炼油基地建设和老炼油厂油品项目的升级,因此,炼油化工项目,必须在质量进度和施工上做好全面立体化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何源.中石油丙烯腈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

篇6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管理,问题,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目的就是对现行醒目进行有效管理,不管是市政项目还是其他的施工项目,项目管理都是很重要的,它涉及全方面,多层次,贯穿于施工项目的始终。通过管理,使得人力物力财力等都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合理组织协调使效益达到最大化,促进项目的进行、企业的良好发展,从而对国家和社会祈祷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1.市场管理混乱

市政工程多由当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单位负责,由于涉及的单位和部门较多,有些单位倚仗自身具有的权力,无视工程项目的基本程序,不执行招投标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程监理制度以及项目法人制度,甚至出现了工程开工多日还未签订正式的监理合同、施工合同的情况。有的工程在没有办理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及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的情况下就进行施工,被查到后才匆匆补办。另外,有些政务工程为了追求“政绩”,将施工工期以及设计周期一再压缩,不仅容易造成工程项目设计上存在的缺陷,也为日后的投入运行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2.质量意识薄弱

由于市政工程与其他一般建筑工程的巨大不同,导致更看重工程的工期,而忽视更重要的质量问题,经常在施工中出现抢干和蛮干的现象。各负责单位质量意识薄弱,一再放松强制性标准,使得大量质量不过关的工程投入使用。尤其在道路工程及排水工程中,对质量的要求过低,抱着坏了很容易就能修的思想,人为的降低了工程质量。另外,还存在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和工程不同步,资料残缺甚至伪造资料等问题。

3.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不健全

对施工单位进行质量管理是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一环。但其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薄弱环节,有些建筑企业实行内部项目承包制,项目部只给公司交管理费。这种类似转包挂靠的行为大大影响了企业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制度,容易出现质量要求过低的现象。还有些施工单位由于不具备相应的施工资格,便挂靠施工;有的施工单位无视设计图样,擅自更改原设计方案;还有些施工单位以包代管,质保体制存在巨大缺陷。使越来越多的质量低劣工程投入使用,给人民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4.监理机制不健全,监理效果不佳

我国目前在建设监理市场方面还存在较多的缺陷,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再加上每个人对监理工作理解的不同,导致很多执政人员由于各种原因无法上岗任职。而在职监理人员又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很多人本身就不具备监理资格。另外,对监理的培训工作过于形式化,对监理的能力提高和意识改变没有太大帮助,使得监理效果完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对监理工作执行和整个监理队伍的建设造成了较坏的影响。

二、解决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问题的主要措施

1.提高领导班子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

领导班子自身素质及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作为项目的总负责人,高层领导在组建班子的时候要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并保证班子里每位成员都能够达到完成这个项目任务的各种要求。在此基础上,作为项目负责人,要提前对整个项目工程的基本特点做足功课,对工程的工期、规模、结构、质量要求、可能遇到的恶劣气候情况以及个别特殊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为工程项目的开展打好基础。同时,整个班子成员都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素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建筑行业的管理模式也不断向先进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大趋势下,只有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自身素质,才能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

2.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对政府监督、施工监理和企业自检三个方面的控制,明确各个层次的职能要求,在建立工程监理的制度上,逐步建立起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要理顺承包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三者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是承发包的关系,两者是依据工程建设发包和承包合同的;承包单位与监理单位之间没有任何经济关系,也没有合同的限制,仅仅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是委托和被委托的关系,二者是通过签订监理服务协议或合同确立关系。

另外,还要以工程监理为核心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监理、检验、质管组织:监理工程师要根据监理合同公平公正的行使其监理职权,而建设和承包单位要对监理工程师进行监督,保证双方的共同利益;建设单位要专门组织成立检验小组,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行抽样检查;施工单位要在各个施工点成立质管小组,对各自负责的地区进行自检,并与其他质管小组进行互检,保证项目工程的质量。

三、加强对工程项目关键环节的管理

1.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

目前,我国在工程质量的监管方面已经有诸如《FIDIC土木工程施工通用合同条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等法律文献,在进行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参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制定完善的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措施。对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和授权,不断规范日常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但要注意与承包方划清责任界限,一方面,要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做到严格管理、认真负责;另一方面,要对自己的职权范围有着清醒的认识,切忌越俎代庖。

在工程开始施工前,建设方应该召集各方面的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大会,让他们知道出现质量问题的严重性,每一个市政工程都是城市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零件,如果一个零件出现质量问题,一定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系统,那么直接的体现就是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这些后果的讲解,使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严格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施工人员严格的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管理人员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把关和监督工作,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

2.加强对工程进度的管理

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以及FIDIC条款中对工程进度的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并引进较为先进的方法,例如网络计划技术对工程的进度进行科学管理。还要充分结合市政工程的特点来制定合理的进度管理工作制度和决策机制,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提前考虑到其他单位交叉施工的矛盾,并提前做好应对预案,避免因业主协调原因而导致工期的延误。另外,对承包方在施工进度中出现的偏差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尽量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协调好工期和投资控制计划,保证达到预期的合同目标,实现最高的经济效益。

3.加强对工程投资的管理

财务纠纷往往是业主和承包商的矛盾。承包商就要根据市政工程的建筑特点,提前就业主和承包方各自应承担的费用问题达成共识,一旦出现价目变更的情况,承包商要及时与业主进行沟通协商,价目的变更也要做到公平合理,并要做好对原始记录、证据的保留工作,保证原始记录的齐全和完整,便于纠纷的处理和相关部门的审查。另外,要确立合理的决策程序,在工程进度与投资目标出现冲突时,能够科学合理的对原计划作出调整,完成工程目标。

结语

虽然我国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市场管理混乱,管理人员质量意识薄弱,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及监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但相信随着领导班子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高,项目管理体系的完善以及对工程项目的重要环节管理的加强,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一套全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也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形成。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面对日益加重的环境问题,引入环境影响评价具有重大意义。我国为了预防在实施。规划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实现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在2003年正式开始实施环评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评法的颁布与实施,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环评法中明确指出了应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论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为规划环评),是指在规划时期进行评价、预测、分析在实施项目规划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同时提出降低、预防负面影响的有效措施及对策。在环评法颁布以前,我国仅有针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并不包含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规划。虽然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审批中有“符合规划”原则的规定,但实际上并没有对项目规划进行严格的论证。其实,比起具体的建设项目,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资源开发、区域开发以及有关产业发展方面的规划,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深远、更持久,影响范围也更加广泛。所以,实行规划环评是从根本上对环境进行保护,它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评价方法和技术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存在确定性不强、普遍详细性不够的问题,而且在决策中缺乏能够体现环评结果的方法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方法上的缺陷严重地影响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正确性与准确性,降低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说服力。在技术方面,单纯地依靠以前的设备和工作经验,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缺乏重视,在技术改进方面没有做到与时俱进。除此之外,由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不确定性因素多、信息量大、涉及面广的特点,这就使得收集信息、分析评价数据工作变得格外复杂。

(二)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由于规划具有一定的立法性质,要让监督权力不大的环保部门对其进行监督,就会很吃力。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是规划环评的监督对象,在当前的监督体系下,难以对其实现有效监督。首先,规划环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部分地方政府往往只看重短期政绩,在这一点上二者是相背离的;其次,对于规划环评来说,在环评法中明确指出了环保部门拥有的是审查权,而不是审批权,其法律效力、约束力与审批权相差甚远,法律强制力也明显薄弱;最后,规划环评工作是由环评机构独立进行承担的,是由环保部门单独或与其他部门共同召集专家进行审查,然后提出意见,专家意见仅作参考依据,是否采纳意见、审批是否通过最终还是由法定规划审批机构来决定的。

(三)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

人力资源匮乏是目前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成为制约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开展大瓶颈。部分从业人员自身对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了解不够充分,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再投入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工作中去,有的环评从业人员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工作中,容易受到原有的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的从业人员在对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专业知识的理解上不够深入,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不知该如何做出评价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对于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无法适应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要求。虽然开展了很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培训班、座谈会,但由于培训方法不当,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的并不大。

三、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措施

(一)增强信息收集的有效性

为了更好地实现环境信息资源的高效共享、提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效率,应该迅速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设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建立健全公正的信息管理制度,以确保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信息收集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同时,要确保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公众参与提供的信息的充足性与真实性,对于公众参与的反馈信息应予以及时汇总和公开。

(二)提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水平

有效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离不开科学正确的环评方法与技术,针对目前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方法和技术上的不足,首先应该对传统的评价方法与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借鉴国外先进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思想和理论,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发挥与创新。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进行总结与改进,在规划期间还应考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的创新,给环境保护欲污染治理带来的变化。

(三)建立完善的环评技术体系

要做好规划环评,必须依赖科学的环评技术,因此,必须要切实加强个人和单位的能力建设,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环评技术体系,为规划环评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首先,要尽快制定出规划环评技术规范以及技术指导,特别规划环评的重点领域,实现基本规划环评技术体系的建立;其次,开展各种业务培训,让环评工作者及管理者通过培训提升其自身的业务水平;最后,通过前瞻性技术以及理论研究活动的开展,集中突破环评技术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四)加强对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长远高效发展的关键,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具有计划性的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强化。首先,做好培训的准备的工作。培训教材的好坏对培训效果的影响重大,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因此,在培训的准备工作中要尤其重视教材的选择与基础理论知识的总结。其次,改进培训形式。鉴于传统的授课形式缺乏教与学的交流、学员间缺乏沟通的弊端,我们应该采取互动式的授课方式,即把授课内容总结整理成几个案例或问题,在授课过程中,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针对案例或问题进行有效地讨论,并给出一个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再由授课教师进行点评和改进。再次,引导从业人员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在技术方法与评价内容上不断完善并推陈出新,因此,需要环评人员敢于打破原有的理论知识和常规的技术方法的束缚,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对评价对象给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结束语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找到一种较为科学的环境管理机制,构建综合决策的实际内容。可以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可以形成政府审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对规划产生的环境影响负责,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的新机制。虽然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并实施后,引起了我国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人才培训方式不当、评价方法和技术不够完善、信息数据收集困难等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卓.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与建议[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2:60.

篇8

【关键词】乡镇农业;产业化;问题;对策

1.农业产业化概述

1.1农业产业化

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利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合同、入社、入股等模式,通过一定的科学技术以及管理技术,在传统农业中融入现代工业、商业、保险以及信息等内容,实现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种、养结合,慢慢形成一整个系统化的农业一体化经济共同体。农业产业化,可以围绕农业活动中的某个或者多个农业产品,根据该产品的供销状况,建立起一条龙的工、农、货、运等一体化农业模式。通过农业一体化,可以实现农业在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各个环节的协作,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经济运行体系,可以让传统农业实现更高层次上的价值,真正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农业经济中的产供销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并且统一到同一个经济模式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业规模经济的目标,促进了农村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农业产业化将成为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方向。

1.2实行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我国长期实行的,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进行变革,实行农业产业化,是对农村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农业产业化变革的深度以及影响力,对未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实行农业产业化,我国农业从传统的生产部门逐渐向现代产业方向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型组织结构逐渐转变为新型产业组织结构,主要体现在多元主体自由联合这一层面上;此外,农业产业化还将传统农业技术结构发展为现代农业技术结构,也促进了农村社会面貌朝着现代化方向转变。

2.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农业产业化是当前乡镇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但是受到我国基本国情的影响以及我国农村的农业发展的现状。在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农村现有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不够成熟,一些乡镇地区的合作经济组织存在产权不清晰、管理混乱的状况,直接导致了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下农民家庭实际利益的损害。其次,一些乡镇地区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农民的思想观念以及农业技术相关知识,直接影响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对农业产业化这一未来农村经济发展趋势认识程度不足,不能完全接受,因而也无法对农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直接导致地区农业发展水平滞后。此外,一些乡镇地区的农业服务体系相对落后,对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不够。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完善的服务体系进行支持,在市场化的经济条件下,没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要的信息、技术、资源等条件无法有效的得到满足,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乡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最后,乡镇地区的土地经营规模比较小,信息比较闭塞,都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诊就是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一些乡镇地区用作农业生产的土地比较狭小,无法实现大面积、高效率的产业化经营。同时,乡镇地区的农业信息渠道不畅通,农业科技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作物灾害以及病虫信息等无法及时传播,都会给农业产业化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是灾难性的。

3.促进我国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对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进行解决,促进我国乡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1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

乡镇地区农民思想观念的进步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农民的思想观念进步,对农业产业化这一未来发展趋势更加的理解和支持,更能够积极的投身到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中去。因此,需要在乡镇地区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弄明思想观念的转变,同时需要做好教育培训工作,促进乡镇地区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例如,在乡镇地区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农科专业协会、农村广播电视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农业宣传教育活动,让农业产业化深入人心,逐渐在乡镇地区建立起完善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全方位的促进新型农村,新型农民的发展,促进乡镇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

3.2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建设和完善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得力助手,巩固和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首先需要对组织财产进行划分,将组织财产归全体社员所有,对财产利润进行分配,同时,也需要建立规范的组织管理制度,让经济合作组织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经济合作组织工作的规范化,促进乡镇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3适度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乡镇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规模经营,在一些条件有限的乡镇地区,达不到很大的经营规模。可以有条件的,逐步的进行适度规模的土地产业化发展。根据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实际情况,发展一些乡镇企业,同时结合户籍制度、小城镇发展政策等,让农民真正意义上同土地脱钩,实现土地的集中化、产业化发展。此外,还可以对乡镇地区的耕地制度进行变革,采用耕地流转制度,从而促使一些拥有耕地却不用来进行农业发展的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实现乡镇耕地的有效利用,逐步实现小规模的产业化经营。

3.4推进乡镇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

农业信息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需要在乡镇地区不断推进农业信息市场建设。建立有效的农业信息系统平台,借助信息平台在乡镇地区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传播,对有效的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加工,最终将农业信息转化为乡镇地区的农业收入。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改变乡镇地区农业信息闭塞的现状,为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科技信息,产品信息以及灾害病虫害信息等,使弄明能够真正依托市场,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在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实现规模生产,进而获取更大的农业经济效益。此外,信息化建设还能够让农产品在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获取更大的价值。同时,信息化建设还可以促进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促进广大农村地区农业信息的交流和学习,促进我国乡镇地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4.结语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我国乡镇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各地区需要开动脑筋,积极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发展新思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乡镇地区以及整个农村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亮.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资本问题探析[J].理论动态,2013(25).

篇9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思政教育 教育资源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要从根本上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手段多种多样,其中之一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学手段,而且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屯堡文化是安顺地区特有的文化形态,其中有许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供借鉴、借用的地方极多。但在运用的过程中产生了种种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对于能否较好地运用屯堡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

一、地域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价值

地域文化通常认为是生活在某一地域的人类群体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经过世代更替逐步形成而遗存下来的有关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总和。 因此,地域文化通常具有稳定性、传承性、丰富性、独特性等特征。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1.丰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

一方面,现今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以传统教材为主,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仅限于教材,所列举的教学案例比较空泛,这样会使得课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很多地方高校所处的地域都拥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不仅是各民族、各地区遗存下来的文化精髓,而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包含的历史、文化风俗、生活方式等资源是和中华传统文化体现的主旋律一脉相承的,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以屯堡文化为例,屯堡文化在贵州乃至全国都极有特色和代表性,名声在外。屯堡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屯堡人的历史蕴含保家卫国的情怀,包含远大理想的信念,屯堡人最初是接受明王朝的征召,毅然离开江南来到安顺,为了扎根安顺,屯堡人祖先克服重重障碍,自然环境、当地土著居民的排斥、语言差异、生活风俗差异等。经过不断的世代更替、世代努力终于形成今日之屯堡人。在不断同化的今天,屯堡人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其中重要原因便是屯堡人坚守传统文化,不管是在服饰、神榜、民居建筑等物质方面,还是在语言、地戏、抬汪公等精神方面都得到很好地传承。因此,通过屯堡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而且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屯堡文化。

2.拓展思想政治教学手段。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除了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外,还要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将地域文化引入课堂即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之一。如在教学过程中,讲到远大志向、优秀传统文化、生态和谐等教学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屯堡的建筑、屯堡人的服饰、地戏展演、抬汪公活动等照片拓展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知识点时,通过具体的案例教学,可以给学生讲述屯堡人的历史、生活方式、习俗特点等增强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将教学内容和屯堡文化事项结合起来。

3.拓宽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内容。

为了让高校学生所学知识学以致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传统课堂讲解外,另一重要教育形式为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将在课堂所学知识升华为内在理想和坚定信念。但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参观学习各种红色文化。在安顺地区,最有特色的文化形态就是屯堡文化。屯堡文化完好地保留下来,是一个活的文化形态,屯堡人生活在这个文化之中。屯堡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蕴含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开辟新的实践教学场所。

地域文化不仅蕴含丰富的案例教学资源,对于学生而言还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屯堡文化分布在安顺地区,距离学校仅几十公里,且具有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思政教师可以亲自带领大学生到屯堡村寨,学生通过屯堡老人讲述屯堡人的历史、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通过实地参观屯堡人的住所、地戏的展演等活动,通过访谈、调研等形式全面了解屯堡人。这样,通过有效利用学生身边存在的地域文化,为学生提供更为实际的教学资源,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将学生课堂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融合起来。

二、地域文化在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地域文化蕴含丰富的教学内容,但通过调查发现,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欠缺将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课堂的意识。

随着地方高校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高校教师队伍,使得高校教师来自祖国各地,不再局限于以高校所在的本地人才为主。高校教师来自不同地区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但同时使得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高校所在地具体人文资源不熟悉、不了解,即使知道和了解地域文化的也很少将其运用到课堂中,导致思政教育者欠缺将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课堂的意识。尤其是年轻思政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是以教材中的相关案例进行课堂讲解。

2.教师未将地域文化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通过对思政教师的访谈发现,很多外地教师对学校周围的地域文化是了解的,至少是有所耳闻的,很多地域文化被开发成为当地的旅游资源。以屯堡文化为例,通过访谈了解到绝大多数思政教育者都知道屯堡,很多老师到过屯堡村寨旅游,一些教师甚至对屯堡文化进行了学术研究,而且部分教师做到了在课堂上引用屯堡文化的相关案例,但并没有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举例,而是单纯向学生介绍屯堡,这样虽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没有将屯堡文化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教学效果不佳。

3.地域文化进入高校思政教育机制不畅通。

地域文化作为一个地区或民族的物质文化结晶,蕴含丰富的思政教学资源,但由于进入机制不畅通,将地域文化运用到高校思政教学实践中还有一定困难。屯堡文化作为典型的地域文化,不管是形式多样的物质文化还是独特鲜明的精神文化都对笔者所在高校具有极为重要的运用价值,由于缺乏与当地政府的合作,高校思政实践课堂难以建立;由于缺乏与民族组织的合作,使得屯堡民间艺人难以进入学校。由于没有将多方资源进行整合,学校和当地政府、民间组织没有形成一个较为良好的沟通机制,使得屯堡文化进入校园具有一定难度。

三、将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对策分析

1.对思想政治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有意识地将地域文化融入到课堂中。

不可否认,当前高校教育中,教师依然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要想强化地域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师。一支高素质、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同时是将地域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桥梁,因此,要对思想政治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引导其有意识地将地域文化融入到课堂中。

首先,对高校思政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进行较为集中、系统的培训,通过培训,高校思政教师通晓高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以集中培训和实地考察、走访的形式,让思政教师了解、熟悉和掌握地域文化的内容及教学价值。其次,引导教师树立有意识地将地域文化融入课堂的意识。教学中,除了教材已有的素材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将地域文化中的典型教学案例融入教学中,将案例与知识点相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感兴趣、有感悟,达到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2.多途径、多渠道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思政教育中。

将地域文化资源引入传统课堂教学固然是地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最主要的形式,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创造性地开辟多途径、多渠道,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如将地域文化与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通常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介绍、专业情况介绍、适应性教育、爱国爱校教育、纪律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高校可以在新生入学的一系列具体教育中融入地域文化蕴含的相关教学资源,不仅提高讲解过程中的可听性,还强化教学效果。另外,还可以将地域文化资源和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以屯堡文化为例,可以举行与屯堡文化有关的讲座、举行屯堡文化摄影活动及摄影展、以屯堡文化为主体的写作比赛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感知屯堡文化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以“隐性”的方式让学生提升精神境界,自觉规范言行举止。

3.鼓励教师申请与地域文化相关的科研项目。

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的热点之一,取得的科研成果非常丰硕,但对如何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还较少。以屯堡文化为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屯堡文化一直是研究热点所在,每年都有大量有关屯堡的科研成果面世,对屯堡文化的研究涵括了屯堡人的方方面面,但对屯堡文化如何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科研成果还很少。因此,高校应鼓励教师申请与地域文化相关的科研项目。首先,高校可以鼓励思政教师编写与地域文化相关的教材,将教材作为思政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进入思政课堂。其次,鼓励教师申请与地域文化相关的课题,如与收集、整理和研究地域文化、研究地域文化蕴含的思政教学资源、地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方法、途径等科研项目,最终形成成熟的理论成果服务思政教育。

4.理顺地域文化进入高校思政教育课堂的机制。

地域文化由于具有独特性、丰富性、可感性、可听性等特征,使得其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但由于地域文化进入高校思政教育机制不畅通,导致地域文化不能很好地服务于高校思政教育,因此,高校要理顺地域文化进入思政教育课堂的机制。高校可以与当地政府合作为地域文化进思政课堂创造条件,可以将地域文化所在村落建立为实践教学基地,拓宽思政教育方式;可以聘请具有特殊技艺的民间艺人为客座教师,通过工艺展演、知识讲座等方式丰富思政教学内容。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实现高校、政府、社会三级保障,最终理顺地域文化进入高校思政教育课堂的机制。

四、结语

地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思政教育价值不言而喻。地域文化蕴含丰富的教学资源,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地域文化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而且拓展了思想政治教学手段,还拓宽了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内容。由于地域文化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建立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思政教师要树立将地域文化融入教学课堂的意识,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认真研究,取其精华为教学服务,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开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

[2]刘会胜.地域文化差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理论与当代,2008.

[3]孙红霞.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提高中学思政教学效果探析――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J].文教资料,2014,(28).

[4]陈晶.论地域文化中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苏南地区吴文化为例[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3,(2).

篇10

关键词 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变更;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346-0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Planning and Design Changes of Land Reclamation Project:Taking Land Reclamation Project in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ENG Xiao-gang 1 WEI Jing 2 LIU Shu-ming 1

(1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Center of Hebei Province,Shijiazhuang Hebei 050051; 2 Hebei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Abstract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changes of land reclamation project were inevitable in the process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In order to reduce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changes,the paper took land reclamation project in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integrate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project management,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change types,reasons and problems,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to reduce planning and design changes.

Key words land reclamation;the planning and design changes;Hebei Province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变更是指在实施项目原规划的过程中,由于国家重大工程的实施而导致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原规划设计与预算存在严重的错(漏)部分、施工现场条件或工程使用意图发生变化、因权属纠纷等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对原规划设计需进行局部调整的活动[1]。

为规范管理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变更,国家、河北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文件。从国家层面上,出台了《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3〕122号)、《关于加快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建设和竣工验收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57号);在省级层面上,出台了《河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冀国土资发〔2014〕19号)。虽已有规范文件的约束,但各级国土管理部门、各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项目设计变更总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变更的类型、原因,并提出对策。

1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的类型

一是项目区受益群众意愿发生改变,与原设计有冲突,提出变更。二是施工单位根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施工情况的变化,或者遇到不能预见的地质条件或设计缺陷或为了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提出的变更。三是由项目承担方提出的项目变更。项目承担单位根据政策调整、发展方向变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等因素,提出变更。四是监理单位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水文、施工材料等因素,及施工现场突况,提出的变更。五是设计单位为进一步完善原有设计及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等,提出的设计变更[2]。

2 造成项目设计变更的原因

2.1 不可抗拒因素变更

由于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文物、国家(省)重点工程建设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造成项目地块需要进行局部调整的变更。如最近几年高铁、南水北调、高速公路的建设都造成了个别项目局部田块的调整,甚至影响到项目的总规模、新增耕地等指标,必须通过变更才能完成计划指标。

2.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从申报到实施时间过长

从项目申报程序较多,程序过长。根据《河北省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办法》申报程序,一个总量项目县局组卷、经市局审查、论证,才可上报省厅,省厅再进行会审,论证。一个项目从申报到审批下来可达1~2年的时间,导致的后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项目区在未动工之前项目实地已经与申报时的现状不符,导致无法按原设计施工;二是项目预算还未执行,已经遇到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流标等问题出现。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变更。

2.3 规划设计脱离实际

目前,还有一批2006年左右的项目发生设计变更,主要是由于当时项目是在缺乏经验、缺少符合本地实际的土地整治设计与建设标准的情况下设计,导致方案设计效果较好,但是实际落实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设计过程着重于追求画面美观性、可视性,忽略了设计区域的实际情况,一味追求田成方块、路成行的“理想效果”,以至出现“丘陵区的路还是直线”这种违背自然规律、脱离实际的情况[3]。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进行设计变更。

2.4 群众意见的多重影响

在进行设计时,当地群众或者群众代表充分参与了项目设计的全过程,从项目选址、到项目工程规划,都听取了群众意见。当地群众为成功立项,对项目设计也充分配合;但到项目实施工程中,个别群众为了私己利益,或者是群众矛盾,对施工不予配合,阻挠项目施工。

2.5 施工条件发生变化

施工条件的变化,一是地质勘探深度不足,开挖后暴露的地质条件与规划设计提供的情况不符,被迫更改设计,如机井工程,原设计时参考与项目区相近或相似的水文地质资料,并没进行物探工作,到实际施工时经常出现与设计不符的情况。二是在人们无法预测和抗拒的自然力作用下,地面、地质情况发生巨大的改变,如特大洪水、地震、灾害性地质滑动等。三是经济、社会环境等发生了改变,如战争、罢工、动乱等。四是国家政策、法令、法律和地方政府的政策、规定的变化这些施工条件的变化,都会引起规划设计变更。

3 项目规划设计变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随意变更

个别项目承担单位不按照变更的有关文件规定的原则,随意变更。从审查的变更资料来看,普遍存在变更后设计标准降低的问题,主要是农田水利工程和道路标准降低。究其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为获取更多的利益,不惜随意变更设计方案,减少工程数量,降低工程质量,导致变更后工程缩水,故意降低设计标准。

3.2 变更申请滞后,造成审查困境

为了减少项目改变后等待申报的时间,有的项目承担单位直接先进行变更后施工,等施工结束后再向有关部门提出变更申请,给变更审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不符合有关文件的要求。

3.3 变更申请材料质量较差,无从审查

各项目承担单位所提交的变更材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变更理由不充分,东拼西凑;二是报卷资料不全,如缺少项目所在地村民监督小组、原设计单位、项目承担单位、施工单位或监理等单位的证明资料;三是内容不全,主要是每部分要求写的内容不全;四是数据一致性差,变更文本、预算和图件数据不一致;五是提供图件制图不规范;六是变更预算编制不合规,导致上级审查部门、专家无法进行可行性审查。

3.4 对变更内涵理解不清,申报程序不规范

《河北省土地整治管理办法》对变更分类和批准权限有明确的规定。但各市、县国土管理部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对变更政策理解不透,或者寻求蒙混过关,擅自使用批准权限,经常出现“不该本级批准而批准”的现象,导致项目验收时无法验收。

4 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管理的建议

4.1 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严格执行《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河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规范项目管理和项目规划设计变更工作。

项目设计已经立项,必须严格执行。确实符合变更条件的,应当按照河北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执行。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项目实施日常监督检查,按规定执行项目报备制度,完善项目实施中期报告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查处。

4.2 规范申报资料

规划设计变更申请资料是审查的基础,也是批复规划设计变更的重要依据。各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项目承担单位应严格按《河北省土地整治管理办法》提供变更资料,要求资料翔实,佐证齐全,数据一致,图件制图规范。

4.3 加大变更申请资料的审查力度

规划设计变更影响到各有关单位的利益,处理时协调、沟通的工作量非常大。对规划设计变更既要重视又要谨慎,既要避免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更要禁忌不计后果、草率处理。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审查变更设计时,一要注意时效性,及时办理变更事宜;二是要规范审查程序和审查权限,要按程序报批,不能越权审查批准;三是审查时要内业与外业相结合,在深入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变更方案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保证变更后项目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4.4 进一步加强规划设计工作管理,提高规划设计质量

在施工后进行规划设计的变更,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同时也给工程管理带来了困难。因此,要加强工程前期的规划和设计,做好科学、严谨的规划,从源头上减少更改规划设计情况。一是加强规划设计队伍的资质管理,目前参与河北省土地整治设计工作的单位不仅有本科院校、科研院所,还有企业单位。从调查看本科院校、科研院所取得的资质与土地整治设计无关,企业单位就根本没有相关资质。为从源头把关,建立土地整治管理制度实行准入制度,对设计标准不高、脱离实际、影响项目实施的应予追究责任。二是省级国土技术部门要规范规划设计工作,制订相应的项目勘测、规划设计规范和规程,让设计单位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确保规划设计科学、切实可行。尽管河北省出台了《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但随着土地整治内涵的推广,部分内容已经不合时宜,标准必须解释修订,达到与时俱进。

4.5 加强对各市、县土地整治管理人员的培训

由于近几年各市、县土地整治管理人员变动比较频繁,真正对业务熟练的少之甚少,而土地整治事业正经历一场新的革命,土地整治内涵的拓展,为这个事业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新的一些规定、要求也扑面而来。为此,必须加大市、县级土地整治管理人员的业务培养,把国家、省最新的政策、法规贯穿下去,让基层人员真正领会,才能避免土地整治项目立项、实施、验收管理上的失误,减少项目设计变更。

5 结语

随着河北省土地整治事业的拓展,整治项目数量不断增加,项目规模、投资不断扩大,尤其是随着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开展,项目管理的复杂性不断增大,规划设计变更成了项目实施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工作。必须逐步规范项目变更的程序和制度,提高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的审查力度,使得项目的变更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促进河北省土地整治事业的健康发展[4-5]。

6 参考文献

[1] 田玉福.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管理初探[J].资源产业,2005,7(2):38-40.

[2] 姜国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辽宁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J].国土资源,2009(6):46-47.

[3] 孟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管理初探[J].农业开发研究,2009(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