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中的逻辑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2: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中的逻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学中的逻辑

篇1

【关键词】 财务管理; 教学内容; 逻辑体系; 重点难点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改变了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和特点,也促使以资金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同时带来了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促进了财务管理研究、教学的发展。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教育部于1998年将财务管理列为管理学下的独立专业,同时,财务管理也成为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这些变化为财务管理教学带来许多新的问题。本文从市场经济下企业资金运动规律出发,对财务管理教学内容安排的逻辑思路进行探讨,并对相关的重点、难点的讲解方法进行介绍。

一、市场经济下企业资金运动与财务管理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被看作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一种经济组织,因此,企业的核心目标自然是利润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必须能有效地组织生产被市场接受的产品或服务,并将这些产品或服务推销出去,实现利润。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资金的流转来完成。财务管理则是围绕企业目标而进行的有关资金的管理,同生产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一样,是实现企业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资金管理同采购、销售和人力资源一样,要通过市场来完成。通过市场,企业必须解决筹集多少、如何筹集其所需要资金的问题,接下来,企业要解决如何分配和有效使用这些资金,并给企业带来增值的问题,具体流转如图1。企业通过金融市场采用权益或负债的方式筹集其所需要的资金,根据事先选定的投资项目,将筹集资金在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间进行分配。通过人工,利用固定资产将材料加工成产品,产品的销售为企业带来现金的流入。最后根据权益和债务契约分配利益。在整个现金流转的循环中,财务管理工作就是解决如何遴选投资项目、如何为这些投资项目筹集所需资金、企业经营活动成果如何分配的问题,以及日常经营中资金的管理和控制。财务管理教学应考虑如何合理安排相应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二、财务管理教学内容安排的逻辑体系

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如何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容易接受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现有的教材来看,国外的教材多从财务报表分析开始,而国内的教材多从财务管理的原则出发。对于初次接触该专业或外专业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本文根据企业资金流转的规律和笔者对财务管理的理解以及教学的经验,对财务管理教学内容做了如下安排,如图2。

在内容安排中,第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财务管理在企业中所发挥的作用,财务管理的内容以及职能。在此基础上指出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既然将财务管理的目标界定在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就要让学生掌握什么是企业价值,如何计算。要理解企业价值,就要掌握不同时点的现金如何加总,因此在第二部分介绍货币的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进而讲述如何评估企业价值。在评估价值时,影响企业或一项资产价值的有分子和分母两个因素,在分子里,主要是相关资产所带来的现金流。而在分母里,是所采用的折现率,它由时间价值和风险决定。

既然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因此,要增加企业的价值,企业应该如何选择投资项目呢?即投资决策。在讲述投资决策评价的方法时始终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而为什么的标准就是是否能够增加企业价值。而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时,既要考虑它所带来的现金流,又要考虑分母中的资本成本。

在企业选择确定了投资项目后,企业需要筹集资金。如何筹集资金呢,当然必须是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的筹资方式。而筹资方式影响企业价值主要是通过影响资本成本的,因此,筹资应围绕资本成本最低来进行。所以在筹集决策部分,讲述了资本成本及其计算方法后,重点讲解资本结构理论。

企业筹集资金,通过将资金进行投资后获得利润,这些利润是属于投资者的。在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中,对于利润的处理并不复杂,但对于股份公司来说,就存在要不要将利润分配给股东、以什么方式分配以及分配多少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标准仍然是是否影响企业价值。以这样一个思路讲解股利政策。

上述内容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即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如何选择投资项目、如何筹集投资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在投资项目经营获利后如何分配。而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更多的是面对日常的资金管理。因此,接下来介绍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即流动资金的管理。最后是报表分析、财务计划与财务控制。

三、重点、难点的讲解

在确定教学内容安排逻辑顺序后,接下来笔者将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各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梳理。

(一)总论部分

总论部分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财务管理有个总体认识,掌握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职能,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以及其与相关学科(会计学、投资学、金融学等)的关系。教学的重点是财务管理目标、内容、职能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难点是财务管理目标。

在微观经济学中,企业被视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因此,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具体到财务管理活动,学生很容易理解利润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但对价值最大化目标很迷茫。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例题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来理解。例如:假定两个企业A和B,其经营期均为三年,各年获利情况如下:A企业一到三年的利润分别为300万、200万和100万;而B企业的利润分别为100万、200万和300万,其他情况相同。作为投资者或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如何评价这两个企业的业绩呢?通过讨论逐步引入时间因素和风险因素,让学生理解价值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

(二)财务估价

财务估价是将价值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具体化和操作化的基础,也是连接财务管理目标与投资、筹资等财务决策评价方法的桥梁,因此是财务管理这门课的基础,也是重点。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理解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基础上,掌握如何计算系列现金流的价值,并将其应用在债券估价和股票估价上。教学重点是货币时间价值、债券估价、股票估价和风险报酬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教学难点是货币时间价值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在货币时间价值的讲解中,首先要强调其本质:从投资者的角度,是对其推迟消费的一种补偿;从企业的角度,是投入再生产而带来的增值。因此,不同时间点上的现金不能简单相加,从而来理解复利终值、复利现值、年金终值、年金现值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债券的估价中。

在掌握债券估价的基础上,应该如何给公司发行的股票估价呢?通过股票与债券所带来的现金流特点比较,让学生理解股票所带来的现金流的不确定特点。在对不确定的现金流折现时,不能用估价债券所用的折现率,从而引入风险的概念。如何衡量风险以及对风险的补偿?通过实际市场中两个股票的投资分析来讲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三)投资决策评价

通过财务估价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如何计算系列现金流的价值。对于企业来说,其价值就是一系列现金流的折现,即V=。价值最大化目标就是要使这一折现值最大。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企业应该如何选择投资项目才能够带来增值?投资决策评价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价值最大化目标下的评价方法:净现值法、现值指数和内涵报酬率等。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净现值大于零、现值指数大于1以及内涵报酬率大于折现率的投资项目可以给企业带来增值。而这依赖于学生对财务估价内容的掌握。

(四)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理解资本成本概念基础上,掌握资本成本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资本结构理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相关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使用投资者投入资金而给予投资者的报酬,因此,投资者的报酬也就是企业的成本。企业如何筹集所需资金才能带来价值最大化,从上述折现公式可以看出,当然是以较低的资本成本来筹集资金。在比较企业两种筹资方式――负债和权益的特点后,讲解不同筹资方式及其组合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讲解顺序从完美市场下的MM理论逐步扩展到权衡理论、委托理论等。

(五)利润分配与股利政策

企业获得的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可以以股利的方式支付给投资者,也可以留在企业。对于管理者来说,究竟要不要给投资者支付股利、支付多少是必须面临的决策。本部分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在理解股利理论基础上,掌握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进而掌握现实中的股利政策。

(六)营运资本筹措与管理

在实践中,财务管理除了面对投资、筹资与股利分配等决策外,更多的是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财务人员要确定筹集到的资金多少投放到长期资产上,多少投放到流动资产上;要确定不同资产所需要资金用什么方式来筹集;以及现实中如何管理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因此,本部分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如何确定营运资金的规模、如何筹措营运资金以及如何管理营运资金中的应收账款、存货等重要项目。

教学中,要从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出发,让学生了解资产中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各自的特点,同时了解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特点,进而掌握资产的期限结构与负债的期限结构对应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讲解营运资金规模的确定以及营运资金的筹措政策,则学生更容易接受。

财务报表分析、财务计划与控制部分内容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学生对这部分的理解依赖于对上述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结束语

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创新的加快使得企业理财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新的业务和内容不断涌现,财务管理教学所涉及的内容不断增加。如何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锻炼并提高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陈志勇.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1).

[2] 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12).

篇2

关键词: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中学;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169-01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基本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美国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在1943年所著的《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人的需求可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马斯洛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只有在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之后,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低层次的需求满足的程度越高对高层次需求的追求就越强烈。低级需求通过外部物质条件使人得到满足,高级需要则是从内在精神方面得到满足。在同一时期,一个人的需求会有多种,但在不同条件下,必定会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成为推动行为的优势动机。

二、目前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是主体因素,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解决学生的各种需求问题才是班级管理最核心的问题。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正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该理论以人为中心,重视了人的因素。强调在任何的管理中,人都是管理的主体,管理的核心,管理的绩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主体。对于班级管理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目前我们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对学生管得过死,班主任一人说了算

虽说现在我们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但由于在高考制度这一指挥棒下,各个中学将最后的升学率作为一切评价的指标,这就形成了学生的一切活动与考试成绩挂钩,成绩又与老师的奖金、职称挂钩的模式。这样学生一切娱乐活动全部取消,老师说让学生干嘛就干嘛,学生俨然成了学习的机器,这种情况在一些重点中学表现得尤为严重。学校里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违反哪一条就按哪一条进行相应的处罚。

有这样一个班级:没过一段时间就在课堂上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写下你在这一周内看见的、听说的你所认为的违纪现象。包括说话、在教室吃东西、周末5:30以前到校(每周日下午6:00要上课,班主任规定他班上学生5:30到校,认为来早是为了补作业)、讲话不文明等等。每人必须写200字以上,特别强调写清楚姓名,然后老师按照所上交的内容进行处理。这样的后果就使得班上的学生见到他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

(二)班级之中形成了一些非正式团体

班上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经历,这样一些相同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的同学容易走到一起形成一个个小的团体,将其他的同学排斥在外,这样同学之间的交流就显得十分狭隘。还有一些同学应家庭等原因得特别的孤僻、自卑,不与他人交流,对自己缺乏信心。此外,还有部分同学同社会上的一些势力有所联系,形成一些校园黑社会团体。

(三)班级管理过于松散,呈现一盘散沙的局面

现如今中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这一部分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自我意识很强,不太考虑别人。有较好的自我认知,有主见,自信心强,清楚自己的优缺点,但是社会意识、责任意识等相对淡漠,关心自己比关心他人要多,容易陷入自我中心,忽略别人的感受。各个都以自我为中心,不服从别人的管理,此外,老师过于放权与班干部,不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去,从而形成一盘散沙的局面。

三、基于需求层次激励加强中学班级管理的对策

(一)从满足安全需要入手,营造安全的课堂心理氛围,增强安全意识,创设安全环境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外,最先渴望得到的高级需要就是安全的需要。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中学生,对安全需要的渴望更为强烈。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害怕在学习中犯错误,导致严重的焦虑、抑郁缺乏安全感,产生了厌学情绪。可见,安全的课堂心理氛围是学生学习的最起码的保障。

端正学生对待错误的态度。课堂是展现自我和允许出现错误的地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学习探索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通过反复的教育开导,端正对待错误的态度,使其在心理上不再惧怕出错。

宽容学生出现的错误。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不要在课堂上当面训斥他们,而要宽容学生的错误,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杜绝“一言堂”,鼓励创新,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不同角度理解所学内容,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独特感悟。只要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都应给予真诚的肯定和赞赏。

此外,客观环境的安全也十分的重要。尤其是随着中国独生子女的增多,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接二连三的校园安全事故(如黑龙江宁安学生遇难事故、四川通江县小学踩踏事故、福建省南平市恶性杀人案件等)一次又一次地为学校管理者敲响了警钟:学校安全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首先,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教育的先导作用,使安全知识扎根于学生头脑,安全措施立足于学生生活,防患于未然。其次,确保班级硬件设施无任何安全隐患若发现问题,及时妥善解决。尤其是室内的电线、电器设备应定期检修各种室内附属物应定期加固。同时还要警惕建筑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再次,保证班级不受外界暴力威胁,防止班内学生“称霸”现象的发生。

(二)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满足其归属与爱的需要

马斯洛曾说:“每个人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都需要有自己的团体和集体,以寻求团体和集体的认同、支持和温暖,否则个体将无法生存和生活。”爱和归属这一基本需求是任何个体的成长都必不可少的, 温暖的家庭、良好的学习环境、同学的友爱、班集体的归属感这些需求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搭建沟通平台,促进同学之间的有效交流;正视和积极引导班内的非正式群体,使其积极的融入班级之中;优化班级结构,把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融于和谐班级建设之中。

(三)在学习和生活中尊重每一个学生

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自尊、自主和成就等,外部尊重是指地位、认可和关注等。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个性、与成人完全平等的人。尊重学生,指的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知识及生活经验基础,站在平等的地位,倾听学生的想法。

(四)在班级管理中为每位同学搭建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所谓自我实现,简单来说就是“成为你自己”,是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一个人能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自我实现也许可以大致被描述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能等,这样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

篇3

关键词:安全管理策略;防火墙;校园网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285-01

随着校园网络工程的应用普及,很多中小学校都建设了校园网并通过各种渠道接入了Internet。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方式和知识获取手段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渐明显地摆在了校园网络管理员面前。

1.校园内部网络安全环境分析与病毒预防措施

我校地处城郊两界,其中物理环境制约了校园网络管理的诸多不便,由于学校教育经费在校园网络管理中投入较少、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等关键问题,为拥有强效的网络防护体系与购置高效的病毒软件维护带来许多困惑,受以上条件的制约在网络环境下,导致入侵病毒无法及时控制、传播扩散快,经常会遇到类似不稳定情况。例如:在公共机房中,一台担当着为若干个科室提供资源共享功能的主机,日常使用时仅靠一款单机版软件进行病毒防护,它要将大量数据传送给其他终端机时,很容易受外界存储器内不可预知的病毒侵袭,同时感染网络病毒,最终影响终端访问主机无法启动,或是正在使用数据共享资源的主机,突然出现黑屏、死机,电脑访问缓慢等状态。因此可见,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仅靠单机防病毒产品已经很难彻底清除网络病毒,必须有适合于局域网的全方位防病毒产品。

2.结合学校实际,采取有效的校园网络安全的技术应用

2.1防火墙的配置。校园网络使用频繁,访问部门较多,介于此情况,利用防火墙,在网络通讯时执行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允许防火墙同意访问的人与数据进入自己的内部网络,同时将不允许的用户与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自己的网络,防止他们随意更改、移动甚至删除网络上的重要信息。

2.2采用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的一个误操作,最大可能的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困扰,国家信息安全部门颁发的绿坝上网检测软件,在此入侵检测系统中担当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的主控端利用主机的IP地址进入到公安部门的信息采集中,如果其中一台机子受到外界侵扰,此主机的IP地址的信息第一时间会出现在教师机的主控端内,同时大量的不良信息会转送到公安部门的信息采集库中。利用绿坝净化版软件进行审计记录,入侵检测系统能够识别出任何不希望有的活动,从而达到限制这些活动,以保护系统的安全。在校园网络中采用此软件的过滤入侵检测技术,则会减少管理员在对学生机管理时的忧虑。

2.3漏洞扫描系统。解决网络层安全问题,首先要清楚网络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脆弱点。面对大型网络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的情况,仅仅依靠一个人的技术和经验寻找安全漏洞、做出评估,显然是不现实的。解决的方案是,在教育资源紧缺和要求安全程度不高的情况下,不妨管理员暂时可以利用360安全卫士,它也是一款能查找网络安全漏洞、评估并提出修改建议的网络安全扫描工具软件,利用优化系统配置和打补丁等各种方式最大可能地弥补最新的安全漏洞和消除安全隐患。可以利用各种黑客工具,对网络模拟攻击从而暴露出网络的漏洞。

2.4IP地址的有效管理。目前学校的网络是由教育局光纤统一接入后,由一台主监控进行一级管理,各校通过给定的IP地址分配后,实现二级管理,这样一来,在同一网络监管下的网络使用用户增多,受到同网络内的不法攻击和外界侵袭的威胁也非常的大。所以解决的方法应该是,各校管理员应该及时的在本校路由器上捆绑IP和MAC地址,当某个IP通过路由器访问Internet时,路由器要检查发出这个IP广播包的工作站的MAC是否与路由器上的MAC地址表相符,如果相符就放行。否则不允许通过路由器,这样分级管理下来,同时给发出这个IP广播包的工作站返回一个警告信息。

2.5加强师生的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管理员经常在维护中会遇到同样的感慨地说:"学生的破坏能力是无穷无尽的,然而老师的随意操作也是让人头疼的",问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正确引导他们。作为教师我们在教授网络知识的同时,应该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国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相应法规,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青年,让每一位教师深知网络并非是一个安全的岛屿,要想共建此岛屿就需要每一位老师的倾心倾力,加强教师正确使用优盘,不定时对自己的电脑进行安全体检与病毒预防,最关键的是培训教师不要去访问有病毒的网站和观看非法网站内容。

总之,任何先进的系统都是为人服务的,作为一名校园网络管理员,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与技术应用素养,我们还要关注校园网络服务器的安全,从硬件与软件系统的双重保护入手,有相应的机房管理制度,防止人为的蓄意破坏和盗窃事件发生。对于服务器的管理尽可能不要设置文件共享,不要打开写文件的权限,即使开启共享,也应设置相应密码。管理员要定期查看系统日志记录,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任何人不得动手删除运行记录数据库中的文档。因为人永远是决定性的因素,配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现代化网络运行、使用、管理规范永远是保证其发挥出最大效益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袁津生吴砚农编

[2]《网络安全从入门到精通》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马树奇

[3]《计算机网络安全与数据完整性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徐超汉

篇4

摘要:罗森塔尔效应是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能力或行为的信念影响。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积极使用罗森塔尔效应,借助信任、尊重、激励、理解等手段,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信、自强,从而能让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变成他们的现实表现。罗森塔尔效应在教学和教学管理中有着较强的适用性,在班级教学管理中积极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罗森塔尔效应;教学管理;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9-0064-02

一、罗森塔尔效应的奥秘

1、罗森塔尔效应的来源

罗森塔尔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它来自于古希腊话传说。古代有一个会雕刻的王子雕刻了一位美女,雕刻时他就倾注了心血和感情,雕成后又每天捧在手中,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她。日积月累,雕像终于被感动,王子如愿以偿的和她结为伉俪。这就是著名的“皮格玛利翁效应”。受该神话传说的启发,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罗森塔尔和雷诺尔・雅各布森进行了著名的“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其实这份名单上的学生并非最优秀的,而是随机挑选出来的。他们撒了一个权威性的谎言。但是8个月后,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显然这是因为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对相关老师发生了心理暗示作用。它左右着老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评价,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坚定了教师对这些学生的信心,虽然教师始终把上了名单的学生暗暗埋藏在心中,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或多或少的会通过眼神、目光等心理活动对学生产生期待,并且这种期待又在平时的接触中通过老师的情感、语言和行为等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们强烈地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激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动力,从而使各方面都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2、“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

不管是古希腊的神话传说还是罗森塔尔的实验都给我们传递了这样的启示:从别人处获得的赞美、信任和期待有时会转化成一种改变人的行为的能量。当人们获得别人的信任和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支持,从而尽自己的力量达到别人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变得更加自信、自尊。在教育上,我们也能得到同样的启示: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非凡的人的可能,关键是家长、老师和相关的教育者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地爱他、期望他、信任他、教育他,使他获得前进的动力。

二、目前班级教学管理的现状。

班级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单位,在学校教学管理中有着不可小觑的地位。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班级管理主要以制度为准则以教师为中心。班主任和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力,他们是教学管理制度的贯彻者、实施者。在管理班级时往往注重制度的严格贯彻执行而忽视学生的发展需要;注重统一要求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管理目标的实现而忽略了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的管理方式往往会导致班级管理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有效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压制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从而也会让学生产生不满情绪,影响学习,限制身心发展。造成这种管理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传统的应试教育的不良导向作用,也有注重常规管理,忽视能力培养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和班主任在班级的教学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班主任对班级教学管理的方式有很多,下面我们就“罗森塔尔效应”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三、罗森塔尔效应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方式

1、罗森塔尔效应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原则

平等原则:只有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罗森塔尔效应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老师只有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才能使老师的期望变为可能。如果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不平等对待,就会对老师产生抵触心理。

差异性原则: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对待不同的学生,老师要有不同的期望,不能一概而论。并且随着学生的进步,随时调整对学生的期望。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暗示性原则:罗森塔尔效应是通过老师的行为、语言、眼神、行为、赞美、期待等方式的暗示性行为把期望传递给学生,并且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

适度原则:通过罗森塔尔效应对学生传递期望时,一定要适当,不能传递超过学生实际水平很高的期望。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要比学生的实际水平高一点点,有把这种期望变成实际的可能性。教师的期望并且是随着学生水平的改变而调整的,如果把握不住适度原则,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学生达不到,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罗森塔尔效应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也是课堂上罗塔尔效应的实施者。从罗森塔尔效应的角度来看,教师有着多重的角色。教师是良好课堂教学环境的创造者;是课堂活动的缔造者;同时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促进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应用罗森塔尔效应,将爱和期待传递给学生,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亦师亦友,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应从建立师生感情入手。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在和学生交流时和蔼可亲的态度、恰当的言语能使学生有被重视被关怀的感觉,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对成绩好的学生鼓励时要留有余地,对成绩差的学生应给予更多关注,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回答力所能及问题的机会。这样一来,就能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保持学习的积极性。课下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生活需要,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2)引导错误,排除学生心理障碍

罗森塔尔说过:一个人经常被看成什么样,经常被当成什么样,经常被怎样对待,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变成现实。因此罗森塔尔效应体现的其实就是“暗示”的力量。学生取得成绩时要表扬,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出现错误时,要体谅学生,委婉地指出错误,多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学生学习过程中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如果老师在学生出错时给予过多的指责,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产生畏惧心理,不敢犯错误,也就取得不了进步。对待学生在课堂、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教师要用恰当的方式进行纠正,以鼓励为主,不要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勇于从错误中求进步。老师要鼓励学生敢于犯错误,勇于纠正错误。

(3)合理期望,建立积极的教师评价体系

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期望值。教师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对学生提出期望时,也不能“一视同仁”,而要根据每个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潜能,针对学生的优势和弱势提出不同的、细致的、有针对性的期望。不能传递超过学生实际水平很高的期望。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要比学生的实际水平高一点点,有把这种期望变成实际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及时鼓励和引导,做到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

3、“罗森塔尔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班主任在班级教学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日常管理和学习的中心。所以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寄予厚望,使这种期待通过班主任的行为等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殷切期望,这种期望最终转化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最终达到教育者所期望的效果。把罗森塔尔效应运用到班级教学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学生、了解学生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家长,作为家长,要真挚的爱自己的每一个孩子-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并且班主任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对待好学生表扬要适度,对后进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不但不能有任何的歧视,还要多亲近,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使他们愿意对班主任倾诉自己内心的愿望。班主任只要真诚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就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心、树立自信心、激发上进心。

(2)正面教育,适当鼓励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根据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会有一个“自我评价”的过程。学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认识自己。老师的态度、行为,有时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作用。所以班主任在学生面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要多表扬,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但班主任在表扬和鼓励时要注意表扬的度,防止学生因此而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对待学生的错误,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不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不能侮辱学生的人格。学生只要能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期待,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渴望好好表现自己,让老师“刮目相看”的欲望。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应努力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受到鼓舞,必然会焕发积极向上的信心,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如此这般,形成良性循环,天才就在这种环境中产生了。

(3)利用集体、班级氛围进行教育

有效的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单靠班主任一人是不可能完成的,要依靠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包括学校领导、任课老师、家长等。争取家长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并且班主任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氛围,班级的制度、学习风气等都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地约束。良好的班风和优秀学生的模范行为能对学生起到感染和影响的作用。

4、及时总结,避免消极的罗森塔尔效应

在教育管理中,如果对罗森塔尔效应使用不当,不但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反而会带来消极效果。对学生的期望应该是随着学生的进步而改变的,如果把对学生的期望固定在某一水平上,学生取得了进步而期望没有随之改变,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及时提高对学生的期望水平,就无法提供更合适学生特点的教学和管理,从而限制学生的发展。另外,对好学生不能期望过高,学生达不到从而挫伤其积极性;对差生也不能带有偏见,对他们形成低期望,这种低期望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被视为差生,因而自暴自弃。越来越差,造成恶性循环。所以在教学管理中,应该及时总结,随着学生的进步等调整老师的期望,避免出现消极的罗森塔尔效应。

四、“罗森塔尔效应”的局限 

由于罗森塔尔效应在教学和管理中都会产生积极效应的特殊效果,很多管理者都喜欢运用。然而由于学生千差万别,罗森塔尔效应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也有着明显差异。由于学生给个性差异的不同,对老师的亲近和关注反应也不同。罗森塔尔效应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有的学生身上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收到正效应,在有的学生身上就会产生消极的效果,收到负效应。这说明罗森塔尔效应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教师的期望只有在适当的心理条件下才会起作用。所以教师和班主任在应用罗森塔尔效应之前,应该对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对象的不同有分别地适度的应用罗森塔尔效应。只有这样,罗森塔尔效应才会产生强烈的“正效应”,否则可能会产生零效应,甚至负效应。分析原因负效应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学生学习动机模糊不清。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因。老师的态度、关注、期望只是外部条件。外部条件的建立是在内部因素高度重视的基础上的。如果学生不想学,老师的期望和关注不但不会起积极作用,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消极作用。只有当学生高度重视并且渴望得到老师的这种“关注”,期望的效应才会产生。二是学生的自我意识。有的学生有很强的自我独立意识,别人很难改变他们固有的想法和做法。我要学习的愿望是支配他们学习的动力,他们的学习意向是不会随老师的期望而改变的。要改变这负效应的产生,只有老师和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能力,真正了解学生所需,在学生之间建立起威信,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期许。班主任和老师在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教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建立内心接受期待的心理机制。

总之,在班级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重视罗森塔尔效应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罗森塔尔效应可以使学生和老师在接触的过程中产生良性的互动。学生在情感上对教学的认可,自信心的建立,对教学管理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2]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张志顺等,谈赏识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启发,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5。

[5]肖戈,从“罗森塔尔效应”谈培养教师最基本素质的途径,延安大学学报。

[6]靳玉乐、王桂林,教师期望效应的功能与运用原则[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

篇5

关键词:社交网络媒介;高等数学;课程管理;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6.076

在智能手机和网络非常普及的今天,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得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0亿人在使用社交网络,而我国国内社交网络的使用人数达到了2.7亿以上,其中的主力就是高校学生。据调研,每位学生的手机里平均下载了3种以上的社交网络APP。虽然有人反映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上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但是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利用社交网络的魅力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借助于社交网络的各种功能辅助教学和管理,可能对于我们的教学有更好的效果。目前,国内已有较多对社交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等方面课程的应用研究,对于在高等数学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对社交W络在辅助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和班级管理方面的使用策略和作用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促进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管理。

1社交网络简介

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源自英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的翻译,中文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会化网络服务,意译为社交网络服务。

社交网络源自网络社交,网络社交的起点是电子邮件。早期的E-mail解决了远程的邮件传输的问题,至今它也是互联网上最普及的应用,同时它也是网络社交的起点。BBS比E-mail更进了一步,把“群发”和“转发”常态化,理论上实现了向所有人信息并讨论话题的功能。现在流行的即时通信(IM)和博客(Blog)更像是前面两个社交工具的升级版本,前者提高了即时效果(传输速度)和同时交流能力(并行处理),后者则开始体现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

社交网络服务网站当前在世界上有许多,在中国大陆地区,以社交网络服务为主并备受大学生欢迎的流行网站有人人网、QQ空间、百度贴吧、微博等。而当代大学生普遍使用的社交网络软件有QQ、飞信、微信等。

社交网络为信息的交流与分享提供了新的途径,使得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与远在他乡的友人联系。社交网络不但使用方便、实时性强、价格廉价,而且可以提供多种交互方式,例如实现通过文字、语音或视频的聊天、寄信、影音、文件分享、博客、讨论组群等。相当一大部分学生已经将社交网络当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2社交网络在辅助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使用策略

2.1课件的储存和下载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教学手段,它能使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但是使用课件教学也伴随着一个问题就是:课件的信息量大,学生能不能全部接受?而且又看又听的,学生似乎没有了更多的时间做笔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社交网络的文件的存储和分享功能来避免。有两种方式可以方便存储课件,一种是利用班级QQ群的“群文件夹”功能,一种是利用班级邮箱,都可以长期存储文件,至少有2G的存储空间。我们将课件提前上传到QQ群文件夹或是发到班级邮箱里,所有的学生都可以随时下载课件到自己的电脑或手机里,也可以随时上网查看。

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学生可以根据课件提前做课前预习,看课件预习要比看书预习更能够抓住课程的重点;第二,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手机或电脑上同步播放老师讲课内容,或是提前打印好上课的课件,在听课的同时更快捷方便的做课堂笔记,提高听课效率;第三,对于缺课请假的同学,通过查阅课件,也比较及时地了解所缺课程的上课内容。如果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课件再结合适当的答疑就基本可以消化所缺课程。当然,老师上课也可以不用带U盘,直接从网上下载课件即可。

QQ群文件夹存储的优点是用方便手机查阅文件,方便给群成员推送和共享文件;缺点是不在群里人是直接看不到文件的。对于邮箱而言,只要知道账号和密码,谁都可以使用里面的文件,所以方便老师对不在本班的临时性学生的辅导。

2.2远程的辅导答疑

大学里,尤其像高等数学这样的公共课程,老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很有限,多数情况下就是上课的那两个小时。又因为高等数学都是大班课,平均下来,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时间更是少得可怜。虽然对于课程会有安排专门的答疑时间,但是经常出现“空山不见人”的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时间不合拍,学生有问题时,并不是答疑时间,等到了答疑时间,他或者不想来,或者已经忘记他的问题了;二是空间问题,很多学生认为专门跑过来找老师问问题有点麻烦;三是情感问题,有些学生不好意思来问问题。

像QQ、微信等即时消息社交软件具有较强的实时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它们强大的交互功能,例如文字、语音、视频和图片传输等,也为使用较多符号化语言的数学交流提供了便利。学生可以随时用文字、语音加问题照片的形式把他的问题发送给老师,当老师看到后,也可以这样的方式回答他。当然了,老师不能时时的关注QQ和微信,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学生把问题发到班级QQ群或是微信群里,大家帮助大家,也许不用老师回答别的学生就回答了他的问题。这个过程中,其他的学生也会受益。有的时候,群里还会引发大讨论,问题越辩越明,使更多的学生对于问题的认识更精准深刻。

另外,像笔者所在的学校一样,很多学校都有开学初补考的问题。QQ和微信在假期中继续发挥作用,帮助辅导补考学生。

2.3数学思想的渗透和传输

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真正喜欢数学的大学生很少,而且常听到学生的一个问题就是“数学有什么用?”我想主要原因是数学的课堂教学过多停留在概念的讲解和计算方法的练习和使用上,较少做数学思想和应用的渗透和传输,学生不了解数学。当然这和上课时间有限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社交网络的广泛使用可以在课下时间为我们弥补这方面的缺失。社交网络里有各种专业精英人士发表的共享,有数学史和数学文化方面的趣味普及、也有数学界杰出人物的介绍和主要成就,更有数学思想在各行业的应用及成功案例,等等。所有这些,教师都可以通过QQ群或是微信群分享给学生。一学期下来,即使部分学生的偶尔翻阅也会使数学种子在他们的心里潜滋暗长起来。

有能力的教师,更可以通过QQ空间、微信朋友圈或博客等建立自己的媒体平台,推送网课或微课等各种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后延展学习机会,营造更加浓厚的数学氛围。

3社交网络在辅助高等数学课程班级管理的使用策略

3.1消息通知,便捷迅速

高等数学课一般都是大课,人数众多,特别是选课模式下,教学班级会由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不宜管理。一方面教师电话、班级邮箱等常用信息可以长期挂在班群公告里,方便学生查看;一方面临时性事物例如调课调教室、测验时间地点等的通知可以直接以“@所有人+通知”的方式通知每个人。

3.2照片考勤,快捷有效

传统的点名记考勤方式对于班级人数众多的高等数学课来说很费时间。教师可以借助群的照片和视频功能在打上课铃时对教室里的情况进行照相或拍摄,直接发到班级群里,课下再去整理考勤,节省了很多课上时间。而且,没有到课的学生在看到时也会受到警示提醒。

3.3了解方便,交流感情

QQ、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都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来达到用户信息分享、传播、获取、互动交流的平台。特别是QQ空间、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就像是个人日记,阅读它能了解空间主人或博主的兴趣爱好、情绪感想等。360调查发现,70%的未成年人觉得网上聊天比面对面交谈让自己更加轻松自在。教师和学生在网上的相互了解和聊天互动能够增强师生间的相互了解。融洽的师生关系绝对是学好课程的重要基础。

4结语

利用社交网络辅助教学,不可避免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功能的熟悉利用、大量课外时间的付出、更广更深的专业探索等等。但是信息时代,网络是有力的工具。合理有效地利用好这个工具,有利于在教师有效指导监督下的学生自主、合作、交互学习的实施,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快捷有效的现代化管理。对于高等数学课程,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在现代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也在不断的接受冲击。网络模式下的更多教学和管理探索值得我们继续探索。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网络媒介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未可知。

参考文献

[1]项睿.完全学分制下社交网络辅助大学英语任务教学的研究[J].西江月,2014,(12):253253.

[2]周星桔.探讨社交网络翻转课堂法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6,(9):104105.

篇6

关键词:新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83-02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对人们的影响更加深远。在高校中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需要将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等多方面进行管理,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使人才得到全方面的培养。

一、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内涵

所谓计算机网络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将学习的中介转化为计算机,强调师生双方共同参与。从本质上来看,计算机网络教学和常规教学是一样的,教学目标都是为了培养人才。只是计算机网络教育是把计算机作为授课的中介,教师通过网络来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接触的知识面更广。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及时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网络教学课程本身和教学资料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1]。但是,计算机网络教学和常规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计算机网络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对新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把计算机网络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视角,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与常规课堂的最大区别是教师和学生不用局限在同一空间内,在不同的空间通过计算机网络就可以开展教学活动。

二、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渐渐走入高校教育体系中,成为高校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建设的重要内容。虽然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管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旧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观念缺乏科学指导

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管理是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教育起步较晚,在一些技术性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大多是对国外经验的照搬,并不能结合我国高校教学的实际,这往往就会出现教学模式固定、单一,学生在学习之后容易形成单一的思维模式[2]。此外,没有形成系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理论,在实际教学操作中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这就使得教学并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高校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认识也不客观,往往夸大了网络教学的作用,而且将计算机网络教学管理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分离开来,忽视了对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管理。

(二)教学管理模式不合理

在高校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应该将计算机自身的特点和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对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探讨,使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形式能够更加丰富、变化多样。就目前的时展趋势和对人才的需求来看,计算机网络教学在实践操作中必然要将多学科的知识引入其中,在教学中出现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现象,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固定、单一的教学模式是远远不能满足计算机网络教学的需要的。而且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师生特点的不同,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模式,并对教师的讲授方式和学生的自学模式都进行调整。但是就目前高校的计算机网络教育课的开展情况来看,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固定单一,不能根据不同教学对象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目标较为单一,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漏洞和不合理性。

(三)教学管理体系不完整

建立起完整的教学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前提,可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的验收。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常规教学管理体系较为合理、科学,但是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开设时间较短,整个教学体系中还有不少问题和缺陷[3]。因此在对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管理中,虽然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已经渐渐掌握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但是在课程的基础数据、对教师的监督和对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还不完善,这对未来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发展很不利,对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质量以及教学效率都有着直接影响,严重阻碍了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不断发展。

(四)远程教育管理力度不够

因为计算机网络教学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使教师和学生能够突破传统教学中师生必须处于同一空间的局限。但是在计算机网络教育将教学的范围拓宽、教学规模扩大的同时也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使高校对教学的组织以及检测的管理、控制水平渐渐减弱。而且计算机网络教学在新媒体时代的教学背景下可以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分离开来,就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但是现在的学生大多自律能力较差,而且对教师的依赖性较高,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教师的讲解和引导,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对远程教育的管控力度,但是就高校的目前教学情况来看,对远程教学课程缺乏足够的管理力度。

三、促进计算机网络教学管理发展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计算机网络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

由于计算机网络教学在高校的课程教学中开设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正确认识计算机网络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管理的不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首先,要以宏观的、全局的眼光来看待计算机网络教学,这是进行教学和促进计算机网络教学不断发展的基础条件。在高校中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是为了实现培养高素质的、符合时代需求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把应用现代化的科技以及电子信息技术作为标志,把我国的教学实际作为开展教学的基本条件,把实事求是、改革创新作为教学的基本精神。尤其强调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由于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还在发展完善的阶段,因此就需要借鉴外国的优秀的教学经验,但是并不是对经验的盲目照搬,而是要同高校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特色[4]。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使学生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学这种形式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的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在线平台获取信息,并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总结形成完整的系统。但是同时也要注意,虽然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开设计算机网络教学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常规的课堂教学,而且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借鉴常规的课堂教学的优秀经验。

(二)不断创新和改进网络教学管理模式

为了能够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质量,就需要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媒体等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计算机网络教学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冲击和启发,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进行网络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计算机网络教学自身的特点、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而不是一味照搬外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多样的呈现,使学生可以更加方便理解出现问题的具体情景,同时教师还要能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资源,例如检索问题的资源或是链接,使学生能够培养起自主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教师还要及时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进其中存在问题的地方,使教学模式不但能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和和对教学内容的要求,还能使学生所接收的知识更多样化,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三)制定合理的网络教学管理规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教学结构的不断优化,要求计算机网络教学能够不断优化教学结构与教学内容,并制定合理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管理规范。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规范,就使得在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活动时遵守一定的教学原则,这是教学活动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5]。在高校中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课程,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规范,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效率等都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计算机网络教学涉及的范围较广,环节设置复杂,为了能够保证教学对培养人才的有效性就需要一定的管理规范,及时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与监督,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监控,能够实时解答学生存在的疑问。

四、结束语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渐渐进入新媒体时代,为了满足时展需求和教程变革的要求,就要对计算机网络教学加强管理。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教学将会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发挥出更加巨大的作用,需要对现有的网络教学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使计算机网络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这需要参与高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在教学实践中能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使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晖.以实践和创新为目标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改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149.

[2]曲本庆,马寅强,王忠宽,辛萍.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考,2014,(2):64.

[3]张剑飞,高辉,马晓梅.试论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3):53-55.

篇7

[论文关键词]药理学;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

高校,自然以教学为根本。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大举措。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评出1500门国家精品课程。教育部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中明确要求: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名校名师和名课的示范作用,以期对全国各高等学校的优秀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起到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目的。其中,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及其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拟对目前药理学的国家精品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的现状和利用情况做一分析,以期能为药理学的课程教学提供更为优化的方案。

1药理学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可及性调查

通过对国家精品课程共享服务信息平台(http://www.jpkcnet.conr)提供的链接进行统计,笔者发现隶属于教育部本科专业体系中的药学类国家精品课程总数有l0门。其中药理学有6门,另外还有动物药理、临床药理、麻醉药理和兽医药理各1门(此4门本文暂不做研究)。加上军队院校本教研室的2008年通过的药理学国家精品课程,药理学国家精品课程总共是7门,分别属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那么,针对这7门药理学精品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的现状,笔者首先进行了“可及性”的研究。可及性的英文名为“Accessibility”,顾名思义,即指能够顺畅地访问网络,并通过点击进入,从而有效地获得网站上的资源的过程。国际上较早并且比较完善地开展了网站可及性的研究及其标准制定。

但国内关于网站资源和内容可及性的研究和实践正在慢慢起步,而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中关于可及性则鲜有考虑…。可及性是网络资源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没有可及性,一切的教育作用及后续的功效都是空谈。笔者从国家精品课程共享服务信息平台进入,根据该网站提供的链接尝试访问各课程。经过测试,这7门国家精品课程的网络教学课程中,共有3家无法进入,显示网络无法连接。通过Google搜索引擎,笔者找到了其中1家的网络课程,但网络地址有所改变。因此,从目前的情况看,已经获批的国家精品课程的网络课程的可及性不是十分理想,有近一半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无法访问。估计原因和这些网络资源的服务器并非独立、托管式的服务器有关。这其中,属中山大学的国家精品课程的网站可及性建设做得最好,表现在其将全校所有的精品课程都综合起来,放在一个独立的服务器上,保证了访问的顺畅性。总体上来说,药理学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的可及性并不理想,它们的情况也可以从侧面或者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网站的可及性设计情况。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只代表其在可及性方面的结果,不代表精品课程及网站总体建设水平。

2药理学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知晓度调查

知晓度的英文名为“Awareness”,意思为人们对某一事物的知晓程度,也叫认知程度。知名度可用两种方法来测试:①有提示知晓(AidedAwareness或Prompted Awareness);②无提示知晓(UnaidedAwareness)或自然式(Spontaneous)。药理学国家精品课程作为药理学教学方面的优秀示范,必须要让更多的学生甚至公众能够知晓,并访问之,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构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能够更好体现出精品课程的意义,充分体现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价值,让学生可以找到提高自己知识的地方,并能便利快捷地获取网上课程资源,让精品课程更好地作用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对10名本教研室的低年级硕士、博士生进行了知晓度的测试。向他(她)们提出两个问题:①你是否知道我们教研室的药理学国家精品课程;②你是否知道我们教研室的药理学国家精品课程有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可供学习、利用。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拥有药理学国家精品课程的本教研室,对于药理学国家精品课程的知晓度推广工作比较好。知道的人数达到7人,而不知道或不清楚只有3人。但对于网络教学平台,知道的人数为零。这一调查结果凸显了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在学生中的知晓度之低。那么,实现“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实现在线免费共享,充分发挥名校、名师和名课的教学示范与辐射推广作用”这一国家精品课程的重要目的就很难保证。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无论是在实验课还是理论课上,笔者建议应当多宣传国家精品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比方说,在每一堂课结束后,教员可以提示学生课后若有疑问或者没有听明白的,可以上网通过网络教学课程来重新学习或梳理知识。这样将有助于学生的复习效率,也有助于提高教学示范与辐射推广作用。

3药理学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资源调查

在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中,课程资源主要是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两大项来评价,这两项分值一直占很大比重,是课程的核心部分,是教学信息设计、组织与呈现等教学设计思想的具体化表现。众所周知,网络课程资源作为一个小型的“网上知识超市”,资源要充实,类型也要丰富。国家精品课程也要求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强大功能,采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来呈现教学信息,如图片、PowerPoint、Word、Flash等等。笔者对可以访问的5门药理学国家精品课程进行了仔细的查看,发现绝大多数课程均有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安排、授课录像和试卷习题等,尤其是以授课录像为主,但实验/实践、资源拓展稍差,学习/教学指导和素材库等仍较薄弱。通常,课程资源类型可分为演示型、过程型、交互型、知识管理型和评价型5种。在所分析的课程中,课程资源类型分布从图1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课程都以演示型课件呈现教学信息,过程型资源也较少,基本忽略交互型、知识管理型和评价型资源的建设。在网络资源多元化的今天,药理学国家精品课程的资源建设确实需要进一步增强。

4药理学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学习管理、互动交流调查

在国家精品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中,学习管理过程是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环节的管理,包括注册用户信息、互动交流、课程作品以及学生学习跟踪等四个部分的管理维护。而互动交流则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是指网络上的直接交流。一般而言,网络上的互动交流的方式比较多样,包括BBS、email、Blog(博客)等,当然电话也是交流方法之一。笔者对于可进入访问的5门药理学精品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发现这些课程的学习管理环节做得都不佳,没有一个统一的登录窗口,教师没有办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程作业做到网上检查、网上解决。而对于互动交流方式,各家都比较重视,较多的是采用了email或电话联系,BBS使用也比较常见。总而言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学习管理,各家的网络教学平台做得还有欠缺,而互动交流基本都可以做到。注册功能课程偏少的话,将不利于管理员分析学习群体特征,也难以开展师生、学生间的学术交流,从而导致对学生课程作品管理力度不够。这样不仅无法记录学生成长过程,而且不利于过程性资源的积累,教师难以把握学生学习动态,无法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因此,这种教师缺乏对学生具体情况掌握的现状可能是今后网络教育资源值得关注的改进方向。

5药理学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调查

在国家精品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中,教师如何利用好网络课程是非常重要的。本人对目前本教研室的5位教师针对在教学中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位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到过网络课程,并给出了网址。其他几位均没有向学生提及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因此,在利用方面,教师们对药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的宣讲需要投人一定的注意。只有这样,学生们才有可能在课后去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发挥其对课堂教学的加强、补充作用。

6药理学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化调查

通过对以上情况的综合,笔者反思总结目前所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药理学精品课程设计方案的优化,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6.1继续加强药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应当大力加强精品课程网站宣传,拓展网络资源的形式和内容。一个网站的内容是其最基础的资源,它关系着能否吸引人的注意力、能否让人有兴趣停留在网站上甚至将来继续访问该网站。因此,对于日新月异的教学内容,必须保持一定的更新,保持网站内容的及时性。

6.2学校统一建立精品课程资源中心 可以统一负责对所有申请校级、省级以及国家级精品课程评比的课程资源进行统一制作和网站的管理,这样便于按照要求制作出统一格式的资源文件,便于以后资源的交流和重用。同时,可以对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网络维护,做到网络的集中化管理。最后,还可以进行网络调研,统计资源的使用率,对学生使用率不高的资源,将信息反馈给课程负责教师。从而改进教学资源以及课程存在的教学过程问题.最大限度的从课程本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6.3课程平台的选择 在课程平台架设上,开发者是选用专业的CMS系统如天空教室、eYouCT、方正奥思等这些已有的网络教学平台,还是自己搭建平台,值得慎重考虑。从性价比上看,选用稳定且功能完整的CMS平台较为明智。其功能多样,操作简单,设计精巧,专业化程度高,应当是网络教学平台的最好选择。当前世界上最流行的CMS是Moo—dle,作为免费的开源软件,不仅技术门槛低、易于操作,而且是一款相当不错的网络课程平台。而在国内使用最多的可能是天空教室网络平台。与其他学科如工科类相比,药理学国家精品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几乎没有采用这类平台的。原因可能与药理学从业人员不熟悉此类网络平台和软件等有关。笔者还是建议今后可以更多地采用此类平台。

6.4对教师、学生的培训 国家精品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服务对象是高校教师和学生,如何通过精品课程提高教与学质量,首先必须指导教师正确利用课程资源,提供足够的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其次是指导学生使用网络平台。因此,若要充分发挥国家精品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做好对教师、学生双方的培训工作是前提。如果是自己开发的平台,可能需要做专门的讲座来教会教师和学生使用。如果采用的是前述各种已经开发好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话,则培训工作可以在平台的“操作指南”或“操作帮助”等功能菜单中实现,无疑是大为简便。

篇8

关键词:多媒体教室;网络中控;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9-2231-02

1 研究背景

我院多媒体教室从20世纪90年代的几间发展到现在的几十间,原先在同一幢教学楼的多媒体教室,现在已分布于整个校区的不同教学点,随着多媒体教室数量的不断增加,在多媒体教室设备的使用及管理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因人手有限,无法同时为多个教室设备处置突发故障。个别使用人在使用结束后忘记关闭柜门、电脑、投影仪等,影响设备安全。在课外业余时间使用多媒体设备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响应处理,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管等。此外,我校是农业院校,大部分教师均为非师范院校毕业,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技术理论与技能训练,多媒体设备使用技能还有待提高。

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制约我们提高管理水平的瓶颈,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建成了一套便于远程监控和自动化管理的网络中控多媒体教室,现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就通过网络集中控制的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与管理的问题,谈谈我们的体会。

2 基于多媒体网络中控系统的多媒体教室

2.1 系统技术原理

多媒体教室中控系统是对多媒体教室视音频设备、计算机、投影机、电动屏幕和教学环境进行管理与控制的系统,其控制原理及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总控制室的管理端电脑通过校园网将控制指令以TCP/IP协议包的方式传送到教室中控网络(接入)模块,再由教室中控的网络模块将收到的TCP/IP协议包转成中控主机能识别的RS232串口指令,最后由中控主机完成对教室多媒体设备的控制。另一方面,网络模块收集中控的一些重要状态的检测数据(如系统供电、投影开关、防盗状态等),当管理端电脑发出查询指令时,将状态数据转成IP包发给管理端电脑,实现在管理端电脑的管理软件按上显示这些状态数据,方便管理人员随时了解多媒体教室系统的使用状况。

多媒体教室集成了电脑网络及多种影音设备(音响、电脑、投影机等)。操作者需要对每个设备进行控制,并要完成信号在设备间切换;另外对于环境设备(灯光、电动屏幕、窗帘等),也需要操作者经常加以调整。针对以上控制分散的情况,多媒体电教室的中央控制系统提供了较佳的解决方案,它将多种设备的控制操作集中在一个控制面板上,可以方便地实现设备的控制及信号的切换,操作者通过直观的控制台操作,将复杂的电教设备及设备控制变得轻松自如。

教室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把多媒体电脑、控制面板、中央控制主机、电源开关模块和影音设备等组合成有机的系统,各部分之间用通信电缆相连统。其中多媒体电脑、控制面板是指令发送中心,中央控制主机、电源开关模块则是指令接收和执行机构。系统组成结构如图2所示。

2.2 网络集中控制系统的应用

多媒体网络中控系统提供了强大的集中管理功能,不仅可实现上课教师对多媒体教室本地教学设备的控制,而且管理人员通过控制终端管理平台,可实现对分布在不同区域的每一间多媒体教室设备的远程控制和集中控制。

1) 利用中控终端管理平台,可远程对设备进行供电断电、开关投影仪、升降屏幕、开关电脑和监视屏幕等操作。远程切换投影仪、计算机、展台、音响设备等不同信号来源,有效调节音响设备音量。对个别使用人使用结束后忘关投影仪、电脑,未升起幕布等进行相应的安全保障处理。

2) 在中控终端管理平台上利用IP电话对讲系统远程指导教师操作使用,免除了一些联系沟通上的不便,对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较好的交流。

3) 利用中控终端管理平台上多媒体教室电脑的远程协助和接管功能,由多媒体教室管理员远程接管教室内电脑主机,进行应用软件的安装和升级维护,省去现场等候和来回奔波受累的麻烦。接到教师的求助后,可在第一时间进行远程协助,及时解决常见的一般性故障问题,增加有效教学时间。

4) 按课表开启多媒体教室:可以根据课表对多媒体教室的相关设备进行定时开关,输入后的电子课表能与教务处提供的课表数据库动态同步更新。只有经过授权的上课教师才可在其授课时间内使用相应的多媒体教室设备进行教学,确保多媒体教学秩序的平稳,避免未经申请自行使用导致设备受损状况的出现。

5) 设备工作状态实时自动监测:联网可实时监测每个教室中控主机的供电、电脑的开关、投影机的开关、幕布的升降、投影灯泡使用时间的累计、音视频设备的工作状态,并通过网络实时反馈至中控终端管理平台,使每个教室的状态一清二楚。

3 多媒体教室管理模式的创新

虽然拥有这种技术上的先进性,然而技术是僵化的,而具有人性化的管理更是广大教师所热切期望的。我们在管理上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3.1 创设优越的设备使用环境

随着多媒体教室的普及,教师应用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使用教室多媒体设备不应像以往那样需要申请、登记等手续,要给教师一个使用多媒体设备的宽松环境,只要教师想用就能用,而且好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做法是:

1) 提供给教师操作的中控面板的按键尽可能少,并且在控制台上贴一张简明扼要的使用说明,力求使用者只需花很少的时间,就能操作使用设备。

2) 教师想使用时只要用中控配来的IC卡在读卡器轻轻一刷,就能打开控制台面板以及计算机主机柜门的电子锁,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上课了。

3) 我们在每间教室的控制台上都装有一台IP电话,教师在使用时,若遇到使用上的问题,可以随时通过电话机与值班人员联系,及时解决教师在使用方面的后顾之忧。

4) 在每学期开学之初举办一期针对多媒体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使用方法的教育技术培训,使教师尽快熟悉设备的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提高教师多媒体设备的应用能力,减少使用中的误操作。

3.2 建设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在给教师们创造一个使用多媒体设备宽松环境的背后,必须有一支素质较高的管理队伍作为保证,也就是说,对教室多媒体设备的维护不能松懈,只有精心对多媒体设备进行维护,才能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才能提高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的信心,才能保证多媒体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网络中控多媒体教室由于技术含量较高,维护专业性强,管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建立一支较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以“服务教学”为宗旨,所招聘的管理人员要先进行业务培训,不但要求他们有精湛的技术,还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

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用岗位责任制去规范每个人的行为,比如,对值班人员的其中一个要求是,只要教学楼有一间教室在使用多媒体设备就不能擅离岗位,一定要等最后一间教室下课,关好所有教室的多媒体设备电源后,才能下班。

3.3 定期做好多媒体教室设备的维护、维修和保养

1) 由于教室多媒体设备的使用频率较高,所以设备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是必然的,对故障设备的处理我们也有一定的处理原则:比如,对一些常见的一般性故障,好像设备按键接触不良等,能当场处理的就当场处理,不能马上处理好的,立即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或马上调换教室,或改用其它授课方式,尽量减少由于设备故障而对教学造成的影响。

2) 为了提高多媒体设备的维修效率,对多媒体设备的软件与硬件的备份是必要的,实践证明,仅依靠厂家的售后服务,是不能保证故障设备的及时维修的。

3) 对教师和学生所反映的有关多媒体设备的问题,要求管理人员要做详细的记录,并根据所反映的情况,要迅速作出反应并及时进行处理,若处理不了则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4) 日常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通过检查可发现设备的一些潜在毛病,把设备的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同时,对设备的使用与维修要建立档案,以便给日后设备的更新与维修提供依据。

4 结束语

基于网络中控的多媒体教室使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的技术,及时维护和管理设备,保证设备尽可能地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这不仅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强度。根据这种技术环境,我们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制,采取“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工作模式,有效地保证了多媒体教室正常运行,为学校的教学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使多媒体教室能更好的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促使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刘晓辉.中医院校多媒体教室设备的管理与维修[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22-24.

[2] 吴俊鸿.浅谈基于校园网集控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与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17):19.

篇9

毋庸置疑,行政管理学概念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的,但这些概念之间究竟存在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并没有引起学界太多的关注与思考。一个表面现象就是:当前的行政管理学领域的研究范式不够规范,没有严格地按照这些概念本来的逻辑关系标准进行研究,使得概念所包含的内容相互交叉,给人一种杂乱的感觉,因而人为地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行政管理学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已经成为行政管理学研究领域值得探索的一个新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若干经典行政管理学概念的逻辑分析,厘清其内涵、外延,明确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更好地研究行政管理学夯实基础。

一、何谓经典行政管理学

在古代汉语中,“经典”的涵义主要有两个。一指经书。如《后汉书.孙宝传》中有“周公大圣,召公大贤,尚犹有不相说,著于经典,两不相损”。《后汉书.朱佑传》中“又奏宜令三公并去大名,以法经典。”《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中“自今以后,群臣皆当玩习古义,修明经典。”二指宗教典籍。如在《无量寿经.上》中的“菩萨经典,究畅要妙”。《法华经.序品》中的“圣主师子,演说经典,微妙第一”。唐朝白居易《苏州重玄寺法华院石壁经碑文》中的“佛涅槃后,世界空虚,惟是经典,与众生俱”。在现代汉语中,其涵义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经书和宗教典籍这两种了,它的含义被进一步拓展,其包容面也越来越大,本文中的经典一词特指权威的、发展比较完整的、业已成型的意思。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学科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些被人们尊称为“经典”的著作和“经典”的概念,行政管理学也不例外。自从1887年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发表标志着行政管理学诞生的《行政学之研究》以来,到今天为止,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围被后来的研究者不断拓宽,其主题也不断丰富,研究方法也逐步趋于完善,因此,学科理论正逐步走向成熟。在它百余年的发展演变历程中,行政管理学产生了大量的概念,其中不乏对该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或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概念,它们为行政管理学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巨大的前进动力。北大学者张国庆认为,行政管理学“从世界范围内学科研究的主体特征上初步分析,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的发展,或许可以成为重建或革新行政研究时期。其具体的理论内容,则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总结。”以张国庆的论述为依据,我们把经典行政管理学概念界定为从1887年到20世纪90年代产生的,对行政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或具有持久影响力的基本概念,这些比较完整的、有代表性、有影响力并且业已成型的概念便是行政管理学的“经典”概念。具体是指:行政管理、公共行政、行政、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权力、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行政立法、行政文化、行政决策、行政实施、行政方法、行政效率、机关管理、行政行为、行政责任等概念。

二、经典行政管理学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客观事物之间有着一种最普遍的联系,即同异关系,这种关系反映在人们的思维中就形成了概念之间在外延方面的关系。概念的外延是反映一个类,根据外延有无重合之处,概念间的关系可分为相容关系与不相容关系。这种事物的固有的内在属性对行政管理学概念也不例外。

1.概念间的相容关系。在逻辑学中,概念间的相容关系是指两个以上至少有一部分外延重合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其重合可分为完全重合与部分重合,因此,概念的相容关系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全同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

(1)全同关系。所谓全同关系也叫同一关系,就是两个以上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在行政管理学中,我们常说的公共行政、行政管理、行政这三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就是全同关系。从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可以清楚的看到,行政其实是一个外来词,和它相对应的英语是“Administration”,我们通常把这个词译成“行政”或“公共行政”。而行政管理一词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时管理学在我国刚刚兴起,人们通常把政府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宽泛地称为行政管理,这种提法实际上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当前,随着行政管理学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公共行政学术界与国外有关学术界的接触也日趋增加,很多学者就把行政管理学改作公共行政,以还原这个概念的本来面目。但是,不管称为公共行政还是称为行政管理,它都表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活动”的涵义。因此,非常明显,这三个概念的逻辑关系是同一关系。

(2)属种关系。所谓概念间的属种关系,就是一个概念的外延完全包含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之中,并且仅仅为另一个概念外延的一部分。外延大的叫属概念,或称上位概念,外延小的叫种概念,或称下位概念。属种关系又可分为真包含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属概念包含种概念,称为真包含关系;种概念被属概念所包含,称为真包含于关系。在行政管理学的概念中,有很多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属种关系。

一方面,行政环境真包含行政文化。关于行政环境和行政文化的界定,尽管国内学术界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但是基本上是大同小异。所谓行政环境一般是指“直接或间接作用或影响行政管理主体及其活动过程、活动方式的外部要素的总和。”行政文化一般是指“行政体系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所形成的对行政活动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信仰。”也就是说,行政环境是直接或间接作用或影响行政主体的外部要素的总和,而行政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一些信仰,它对行政管理的主体产生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因此,从以上概念不难看出,行政文化是行政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真包含关系。

另一方面,行政行为真包含行政立法、行政决策、行政实施、机关管理、行政领导、人事行政。从逻辑学上看,行政行为真包含行政立法。一般认为行政立法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在职权范围内制定、修改、废止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律规范文件的行为。”[4]行政决策是指“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采取的行动或不行动的方案中做出的行为。”在逻辑中,这是一种典型的“属加种差”的下定义的方法。从以上定义中不难发现,它们邻近的属概念就是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真包含行政实施,因为行政实施一般是指“从行政决策一经形成或最后批准起,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贯彻决策,实现决策的全部活动或整个过程。”这个概念是描述性概念,从概念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行政实施就是行政行为的一种,它们之间具有真包含关系是勿庸置疑的。

而机关管理是指“机关本身,即办公地点的管理,这包括合理地安排机关的办公处所,配置合适的设备,保持优美的工作环境以及系统地处理公文和案卷。”定义中明确指出机关管理就是机关本身也就是办公地点的管理,机关本身属于行政机构,非常明显,机关管理是行政行为的一种。同理,行政领导一般是指“领导者在特定的结构中依靠其综合影响力的运用和扩展,通过示范、说明、命令等途径,动员下属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人事行政一般是指“领导者在特定的人事部门通过一系列的法规、制度和措施对政府公务员所实施的管理活动,它包括对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培训、交流、回避、工资、福利、保险等进行处理。”在逻辑中,这些定义都是语词定义方法,确切地讲就是说明的语词定义。所谓说明的语词定义,就是解释、说明语词已确定的意义。从这些定义所描述的内容来看,这些定义所描述的就是一种行政行为。所以,笔者认为,从逻辑上讲,以上所分析的概念与行政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真包含的关系。

2.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就是概念与概念之间在外延上没有任何重合的部分。例如,“历史学家”与“非历史学家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这种不相容关系,也叫全异关系。全异关系又可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1)矛盾关系。矛盾关系是指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并且其中一个概念的内涵是以否定另一个概念的内涵所构成,那么,这种概念间的关系就叫做矛盾关系。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就是矛盾关系。行政环境是直接或间接作用或影响行政管理主体及其活动过程、活动方式的外部要素的总和。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活动。它们一个是外部的关系总和,一个是内部的关系总和,中间既没有交叉,又不是属种关系,它们是一种典型的全异关系。

(2)反对关系。反对关系就是如果两个概念之间外延完全不同,而且内涵方面各有不同的肯定,那么它们之间为反对关系。一般说来,具有反对关系的种概念,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的外延。

行政决策与行政实施之间是反对关系。如上所述,行政决策是指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采取的行动或不行动的方案中做出的行为;行政实施是指从行政决策一经形成或最后批准起,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贯彻决策,实现决策的全部活动或整个过程。行政决策是行政实施的前提。它们都属于行政行为,但是在内涵方面却有着确定的不同的肯定,因此,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明显的反对关系。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得出行政行为、行政组织、行政权力、行政方法、行政效率这几个概念两两之间是反对关系,行政实施、行政决策、行政责任几个概念两两之间是反对关系,行政立法、行政改革、人事行政和机关管理几个概念两两之间也是反对关系。

三、经典行政管理学概念的逻辑分析的应用

通过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在行政管理学研究范式的建立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公共行政、行政管理和行政尽管其外延不同,但是它们的内涵却是一致的。因此,为了使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更加规范,笔者建议,最好去掉其他的称呼,只保留一个,以避免造成无谓的混乱。

其次,公共行政和行政环境是矛盾关系。在建立公共行政学研究范式的时候,笔者建议,应该首先将其分为公共行政和行政环境两部分,然后把所有的其他的概念归入这两类中,然后在这两部分中分别论述各自包含的内容。

第三,行政文化真包含于行政环境。在一些关于公共行政的著作中,往往把行政文化和行政环境作为不同的两部分分开论述,这在逻辑上不尽合理,建议把它们放在同一部分中论述,以便使它们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

第四,在行政管理中可以发现,行政行为、行政组织、行政权力、行政方法和行政效率是反对关系,建议把行政管理的论述分为五部分。

第五,行政行为包含行政决策、行政实施和行政责任三部分。其中,行政实施又包含行政立法(;关于行政立法这个范畴,在传统行政国家,它是与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并列的,这也反应了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况,即行政立法的不完善和行政立法对于当时社会的重要性。在现代行政国家,行政立法已经归属于行政管理中的行政行为范畴,在本文中,我们把它归于行政行为的范畴)、机关管理、行政改革和人事行政四个方面。其中人事行政还包含行政领导。

篇10

【关键词】管理学 教学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上个世纪初诞生的管理学随着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努力,理论与实践均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流派迭出,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产生,人才辈出。哈罗德·孔茨曾写过两篇著名的论文《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年)和《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年),对1980年前的管理学领域内精彩纷呈的理论、主张等作过一个精辟的归纳与分析。他认为到1980年为止,管理学至少已发展有十几个学派,典型的有: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等等。管理学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相当成熟的学科,特别对不断深化改革和发展中的中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当下国内管理学教学方面普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教学方法和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管理学学习兴趣和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把握。因此,我们必须对管理学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进行变革与创新。

二、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案例教学环节薄弱

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和性质决定了其教学与现实中企业管理实践是紧密结合的,只有结合企业管理经典案例才能真正讲透管理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有助于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掌握和理解管理学理论体系。近几年国内高职高院校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际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我国企业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嗅觉和深入研究,对管理学界形成的新观点、新思想把握不透,基本上按教材讲授,在讲基本原理时举一些案例也不具典型性和说服力,而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敏感问题往往轻轻带过或避而不谈,理论教育和社会现实、学生实际相脱节,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创造性。讲书本、背书本、考书本的现象在管理学教学中依然严重存在,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二)学科前沿知识结合不够

管理学从其学术史来看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发展势头迅猛,新理论、新观点层出不穷,现实企业管理实践中的新问题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发展中的中国。因此,紧跟学科前沿对于管理学教学尤为重要。有的教师平时不注重学科前沿知识的学习,自认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是充足的,知识结构是合理的,于是不免故步自封。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换代之快超出想象,老师搞不懂的问题,学生“百度”一下就知道了。因此,在当下管理学教学中结合学科前沿知识这一点存在的问题不少,一定要予以重视。

(三)新式“照本宣科”普遍存在

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非常普及,管理学教学也不例外。多媒体教学具有诸多优点,将文字、图表、视频等高度集成于教学中,其主要载体多媒体课件能够将大量的理论、案例、资料直观生动地表现出来,大大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运用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但是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相当一部分老师在教学中抛弃了课本和教案,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新式的“照本宣科”应运而生,老师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集中在课件的使用上,学生的注意力也始终放在屏幕上,师生之间交流和互动少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受到相当程度的挤压。有的教师由于过分依赖课件,一旦停电出现了上不了课的情况。有些内容单纯利用多媒体课件是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消化的,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管理学教学就是一个典型,很难想象没有任何案例分析的管理学课堂教学,但是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这一问题还比较普遍。

三、解决的对策

(一)坚持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管理学教学中只有坚持案例教学,才能调动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自觉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虽然管理学是新兴学科,但它仍不失为一个相对完整、系统和逻辑结构严谨的科学体系。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管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该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要把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真正理解理论,学会运用理论。这就要求我们管理学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努力吃透教材,熟读本学科经典著作,掌握本学科经典案例,并且要把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与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在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熟练掌握案例教学方法。一是教师在授课中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恰当、典型、精练,应力求做到事实与理论相统一、材料与观点相统一,从联系的实际中去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二是联系社会实践。这里要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实际来谈,要上好管理学的课,就必须科学把握时代特征,坚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紧密联系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讲清管理学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的指导意义,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他们分析现实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是否联系实际,能否有说服力地回答学生中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是管理学教学成败的关键。为做到理论贴近学生,在教学开始前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与学生拉近距离,经常性地了解学生的想法,使理论的讲授尽可能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引起学生对管理学学习的兴趣。

(二)紧跟学科前沿

上面已提到过,管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紧跟学科前沿,将管理学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第一,熟练掌握英语,提高自身英语阅读能力,养成每天阅读外文文献的习惯。尽可能的收集本学科的外文图书资料,包括网络资源,有条件的可与该领域国外专家取得联系,建立常规的学术交流,紧跟国际学术前沿。第二,对国内管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要十分熟悉,与国内该领域一流专家保持联系,建立经常性学术交流机制,定时参加国际国内管理学学术交流会,钻研学科前沿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第三,关注相近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动态,时常进行比较研究。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方法和手段都很重要。教学方法是教学的灵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自身优势和特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运用传统讲授法,可以讲授丰富的教学内容,展现教师人格魅力,有利于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前沿知识系统地讲授给学生;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长处,增强授课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加大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同时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启发学生的独立思维,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教学的预期效果;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把学习过程看成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在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中深化对管理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就当前管理学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撰写课程论文,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更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管理学的教学方法关键不是去寻求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而是要研究各种教学方法如何有机地结合,以形成一个教学方法体系,从而不断提高管理学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