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制度目的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验室管理制度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验室管理制度目的

篇1

[关键词]目录管理;地方法治试验;法治评估

引言

据考证,国内关于目录管理制度最早的规定是公安部和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于1989年5月6日的《全国汽车、民用改装车和摩托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管理暂行规定》。在此之后,中央部位和地方都制定了一些有有关目录管理的规定,总体而言集中在行政审批、行政许可以及重大行政决策方面,其带有职权公开和权力清单的性质。目录管理制度作为权力清单制度的一种具体形态对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政府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对目录管理制度的地方法治试验进行梳理分析,对其做出客观评价,从而进一步探讨目录管理制度的前景。

一、目录管理制度地方法治试验的正当性证成

受到传统法制统一理论和整体法治观的影响,许多学者认为地方立法会破坏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的确地方法治可能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从而破坏法制统一,但是地方法治试验对于推动我国法治建设却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然对于行政法领域的目录管理这一新兴的制度更是如此。

(一)目录管理制度的生成逻辑

有学者从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法律制度本身的生成逻辑,“外在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它们是否能够与内在制度形成互补”,“制度的生成复杂多变,任何制度的形成都不得不强调复杂的、无止境的试错过程”。内在制度类似于“自生自发秩序”而外在制度类似于“建构型”制度,虽然我国的法治带有强烈的建构型特点,但是一方面正如学者周尚君所言“外在制度必须要和内在制度形成互补才能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我们的建构型是指政府主导型的法治,而不是政府创造型的法治,也即是说我国的法治是政府将国外行之有效的法律通过改革开放、结合我国情进行的中国化的建构而非凭空的创造。目录管理制度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后,政府从全面管制型政府向有限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这一现实基础内生了要求政府权力有限和公开的要求,而这一要求在制度上要求目录管理予以确认。在此过程中,各地方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制度内生时间和要求的不同,同时为了减少试错的成本,就必然要求一项制度在上升为国家层面的立法之前需要进行地方法治试验。

(二)目录管理制度的生成环境

我国幅员辽阔带来地域之间的差别,这是我国制度构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环境。地域之间市场和社会发育的不同情况直接决定了政府范围的大小以及政府的强弱,如在市场和社会发育较好的地方,由于社会中介组织的完善和人民法治素养普遍偏高以及政府相对落后地方政府所面临经济发展问题所带来的唯GDP观念较弱,所以对于政府公开和限制权力的要求较强,这必然导致当地对于目录管理制度的迫切性、数量和质量都远高于落后地区。这就为目录管理的地方法治试验提供了外在环境。我国目录管理制度地方法治试验的第二个生成环境是地方竞争。地方竞争最开始来源于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需要,最开始的地方竞争主要是在优惠政策,而现在的地方竞争主要表现在地方法治竞争———地方通过构建透明和公正的法治环境来吸引投资,甚至是法治建设本身就是地方竞争的一个方面。目录管理制度既符合构建透明和公正的法治环境来吸引投资的要求,同时也是地方法治建设竞争的一个方面。

(三)目录管理制度生成的中国模式

中国改革开放后一项成功的制度生成模式便是先行先试,无论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市场经济制度都是在这种模式之下进行的,可以说改革开放后的任何一项制度创新几乎都经历过先行先试这一个阶段。从国务院2009年批复的《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一是对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先行先试;二是对符合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符合我国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试点探索的制度设计先行先试”可以看出先行先试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是我国制度创新的重要模式。目录管理制度的地方法治试验也是目录管理制度的先行先试,符合我国一贯的制度生成模式。

二、目录管理制度地方法治试验的目的分析

(一)规范和监督行政行为从而实现依法行政

行政法治从根本上讲是法治在行政领域的具体体现,是通过规范行政行为来实现依法行政的目的。所有有关目录管理的地方立法文件都规定了依法行政这一目的,并且都是在规范性文件的第一条就开门见山地做出明确规定。具体在地方法治试验的文本表达上可以分为一下几种:第一,明确规范行政行为从而推动依法行政;第二,只明确规定规范行政行为;第三、明确规定依法行政,同时对规范行政行为进行具体化。

(二)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只有部分地方立法明确涉及了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在具体文本表达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直接规定“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这是此类目的最为普遍和直接的表达方式;第二、许多地方立法并未明确表述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规定将“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目录管理制度的目的之一。

(三)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在行政领域推动目录管理制度本身就是践行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表现,所以有部分地方立法将政府职能转变作为目录管理制度的目的。在具体文本表示上分为以下两种:第一、明确规定“推定政府职能转变”或者推动行政(审批)改革,此类表述采取的地方较少;第二、通过规定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来间接表述政府职能转变,绝大多数的地方立法都采取这种方式。

(四)保障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

行政法的目的在于控制政府权力从而保障公民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不是方便政府进行行政管理,所以大多数地方立法并没有将“保障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作为目录管理制度的目的。但是也有个别地方仍将其作为目录管理制度的目的之一。

三、目录管理制度地方法治试验的制度前景

从前文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目录管理的地方法治试验对于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特别是行政法治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目前关于目录管理制度的地方法治试验也存在着不足,如立法目的仍然没有完全摆脱管理的色彩、立法原则过于空泛、公众参与的具体规定严重不足等。由于各个地方立法具有极大的差别,所以对于目录管理地方法治试验的制度前景不可能像国家统一立法的制度一样提出具体的措施,而是应当在注意目录管理地方法治试验限度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法治评估从文本-行文-观念三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目录管理制度地方法治试验的限度

1.逻辑上的限度。传统意义上先行先试的地方立法试验主要是为经济服务的,但是现行的地方立法试验虽然也有其经济的目的———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地方法治试验需要注重法治建设本身的独立意义。目录管理制度有利于营造一个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投资环境,但是这只是其中一个并且不是最重要的目的,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推动行政法治、保证公民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然,为了经济发展就容易出现目录管理制度的工具化,甚至于出现以目录管理制度阻碍法治的发展。2.主体上的限度。倪斐认为主体上的限度在于地方先行先试的地方法治试验主要在经济发达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这方面却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而动力不足。的确,早期的地方法治建设的确是以东部发达地区为主的,但是目录管理制度的地方法治试验包含了除港澳台、河南省、青海省和广西区以外的28个省级行政区。但是这些地方试验大多集中在地方规范性文件,而地方政府规章只有4个。这对未来目录管理制度的地方法治试验提出了适当提高效力层级的要求。3.内容上的限度。目前关于目录管理制度的地方法治试验主要集中在行政审批、行政许可和重大事项决策领域。这就需要目录管理制度的地方法治试验不得违反行政许可法的原则以及行政许可法的禁止性规定,即不得地方保护主义、不得侵犯市场和社会的界限、不得侵犯公民的自由权。目录管理制度地方法治试验在内容上的第二个限度便是行政法的终极目的是保障公民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目录管理制度的地方法治试验不能违背这一原则,给公民和其他组织增加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义务和不符合比例原则的损失。4.形式上的限度。目录管理制度具有动态调整的原则,这是由于社会转型期的现实以及目录管理制度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但是,目录管理制度的地方法治试验也必须满足形式法治的要求,最重要的就是在符合动态调整原则的基础上保障立法的稳定性。

(二)目录管理制度地方试验法治的评估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法治的理念和价值被广泛承认。从国际经济领域的投资合作,到人道援助的成效考虑,一国的法治状况都受到相当多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客观和准确地评估一国法治状况就成为一种现实需要”,因为即使是先进的立法理念和立法技术也并不一定能够获得良好的法律效果。有学者认为“地方法治指标体系可以在法治的“文本-行动-观念”三个层面和框架内进行具体设置”,目录管理制度的地方法治试验也应该在三个层面上展开,当然在对目录管理制度的地方法治试验进行评估之时需要注重公众参与。第一,需要对目录管理制度的文本进行评估。首先,评估目录管理制度是否符合行政法治的精神,重点在于是否规范政府权力和保证公民以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其次,评估管理制度的具体规定是否违反《行政许可法》等上位法;最后,评估目录管理制度是否违反程序正义。第二,需要对目录管理制度的实践进行评估。一方面需要对行政机关是否遵守目录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因为目录管理制度本身就是一场行政机关的“自我革命”,如果行政机关不遵守,那么相关制度就会成为具文。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公民和其他组织遵守情况进行评估,这既可以为评估公民的法治观念提供基础,同时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检验目录管理制度是否起到了便民的作用。第三,需要在目录管理制度的观念进行评估。法律观念直接影响到法律的遵从度,同时法律观念也有利于法治信仰的形成,所以需要对目录管理制度所带来的法律观念进行评估,主要包括: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信息公开等.

结语

目录管理制度的推行有利于树立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和阳光政府的理念,同时也有利于理清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录管理制度的地方法治试验符合法律制度本身的生成逻辑和我国法律制度生成环境和模式。在地方立法试验已经成为我国立法常态的时期,在目录管理领域以地方法治试验推动国家整体行政法治应当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燕霞.地方法治概念辨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6(6):167-173.

[2]周尚君.地方法治试验的动力机制与制度前景[J].中国法学,2014(2):167-173.

[3]倪斐.地方现行法治化的基本路径及其法理限度[J].法学研究,2013(5):167-173.

篇2

【关键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科研项目资金农业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始终将农业放在重要地位,在农业科学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科研经费,但这依然难以满足我国农业蓬勃发展所需要的农业科研项目资金。资金总量的缺乏必然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但是对现有农业科研项目资金如何科学有效使用,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我国目前,农业科研单位对于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的管理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农业科研单位难以科学有效预估项目成本,项目预算编制不利;农业科研成本核算准确性较低,缺乏规范性和总括性;农业科研项目的资金使用率偏低,占用了大量有效资金等。而随着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颁布,对于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农业科研单位必须及时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学习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提高自身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的管理能力,最终促进我国农业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在此,有必要基于新视野单位会计制度对农业科研项目的资金管理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和探讨。

二、当前我国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过程科学性不足,单位员工的预算意识薄弱

科学有效的预算编制过程将为单位未来年度的资金使用及项目开展提供资金支持,因此预算编制水平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单位项目资金的管理能力。但是预算编制管理过程实质上是极具专业性和科学性的过程。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一般并不具有财务预算编制的知识,虽然单位会有专门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员工,但是难以对具体项目中使用资金进行全方位跟踪,项目预算资金大多由科研人员直接申报,这必然会影响到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结果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对于未来项目开展产生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了农业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管理主体是该项目的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需要自行编写项目预算。但由于农业科研项目的从业人员对财政资金使用及预算意识薄弱,某些时候为了争取经费,而夸大实际所需科研经费,造成资金的占用和浪费,难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给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例如,某农业科研单位的某农业课题组主要研究水稻抗病虫基因的聚合。该单位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主要由项目负责人进行,对于需要采购材料和设备进行登记后申报,该单位财务部门进行审核。但是由于该课题组的负责人预算编制意识淡薄,私自夸大所需项目资金。该单位财务部门员工由于缺乏科研知识,对于科研项目预算资金审核只能从整体项目种类和金额是否超支方面考虑,难以深入项目内容进行审核。造成项目获得大额科研经费,远超项目需求,给国家带来了科研资金的浪费。

2、成本核算能力较弱,科研项目资金开支合理性欠缺

农业科研项目作为支撑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获得充足资金是项目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但是当前,我国农业科研项目大多存在成本核算能力较弱,科研项目资金开支合理性欠缺等问题。大多数农业科研项目并没有进行全面成本核算,虽然农业科研项目的科研人员想要控制成本,但是由于员工的工资、职称等和能否出科研成果具有直接关联,因此即使某项科研项目的成本极高,难以市场化使用,科研人员也会将该科研项目继续下去。除此之外,农业科研项目的资金支出不单单是科研设备或材料支出,还包括了大笔会议差旅费用等,这必然使得科研项目资金的开支合理性总体欠缺。例如,某农业科研单位的某科研人员申请了一农业科研项目,该项目最终花费巨额资金终于成功结项,但是根据项目结果显示,该科研项目虽然获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所需条件极为苛刻,成本过高难以投入市场进行生产。因此该项科研项目的资金开支合理性欠缺,给国家资金带来了一定损失。

3、资金使用率不高,部分固定资产使用极少次数后闲置

对于从事农业科研项目的单位而言,科研项目能否顺利结项,获得科研成果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农业科研项目除了需要实验场地外,一般还需要精密生物仪器进行项目支持。因此作为某项农业科研项目的必备设备,如果该农业科研单位没有该设备则需要专门进行设备采购支撑科研项目,但是某些科研设备或仪器并无法在该单位的其他科研项目中获得使用,这必然会造成农业科研项目的资金使用率不高,部分贵重设备无法获得充分利用,浪费了项目资金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浪费。除此之外,其他农业科研单位即使需要该设备,也难以获得有效信息租借该设备从事科学研究。例如,某农业科研单位的一课题组主要从事抗虫丝瓜的培育工作,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该课题组需要采购一台该单位没有的设备进行育苗工作,设备单价较高,占据该课题经费的25%左右,但是该设备的使用效率不高,无法支持该农业科研单位的其他课题研究。该课题组在结项后,设备始终闲置。这必然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

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举措

1、改进预算编制过程,提高单位员工的预算意识

预算编制过程是讲究科学和效率的过程,一味采取过去式方法,必然会导致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农业科研单位想要改变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现状,首要问题便是如何改进农业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过程,逐步提高农业科研单位员工的预算意识。想要改进农业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过程并提高预算意识,首先需要完善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制度,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科研项目的负责人需要配合财务部门进行项目预算编制,预算主要内容的编制还是需要依靠项目负责人。因此制度中必须明确农业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过程必须真实、有效,不可虚列项目,严格按照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办事。对于私自增加预算申报额,虚列项目使用经费的项目一经查出,严格处理项目负责人。只有落实责任意识,才能确保农业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过程科学、真实。除此之外,还需要提高农业科研单位员工的预算意识。农业科研单位的员工大多并不具备专业的财务会计知识,对于预算编制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获得科研经费方面,而并没有意识到科研经费来自于财政拨款,滥用财政资金将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农业科研单位需要加强对于内部员工的培训尤其是项目负责人的预算意识培训,正确有效编制农业科研项目的预算,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2、增强成本核算能力,提高资金开支的合理性

当前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进行的成本核算都不是全面的成本核算,只是部分成本核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背景下,农业科研单位想要提高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的管理水平,必须不断增强农业科研项目的成本核算能力,提高科研项目资金开支的合理性。想要增强农业科研项目的成本核算能力,首先需要充分考虑农业科研单位自身的特点,成本核算过程势必做到操作流程简单、核算过程准确,不可照搬其他单位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和制度,同时在制定成本核算制度时需要考虑单位自身的特殊性,这样才能保障农业科研项目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准确性提升。其次,农业科研单位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要将各个项目在从项目立项至结项的整个期间中发生的所有成本费用按照权利和责任明确化的基本原则进行划分。农业科研项目耗费的基本人员工资费用、劳务报酬费用、材料费用、固定资产及设备的折旧费用等都需要计入项目的整体成本中,这样才能保证成本核算具有科学性。除此之外,农业科研项目的成本核算过程中还需要强调科研项目资金开支的合理性问题,规定科研项目资金支出的合理性范围,对于不符合范围的资金项目不允许计入成本,由项目负责人负责支付。在农业科研项目资金支出中,尤其需要注意差旅费及会议费等项目额度是否超过合理范围,非材料费及设备费用都需要谨慎支出,对于超过预算的成本项目需要列报说明超支原因以备上级管理人员进行检查。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的成本核算能力,提高科研项目资金开支的合理性。

3、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固定资产闲置

当前我国为了促进农业生产,拨付了大量资金进行农业科研项目。但是拨付用于农业科研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始终不高,因此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农业科研单位可以逐步采用新型设备登记制度,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科研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减少固定资产的闲置,提高科研设备或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首先,农业科研单位需要建立科研设备器械及特定固定资产的登记制度,将新购置及以前年度采购未弃置的固定资产及科研设备器械进行登记,逐项确立使用项目负责人和使用期限。位于同一辖区的农业科研单位间进行即时信息交换,对于可用闲置科研设备器械进行租借,提高农业科研单位拥有的可用设备器械及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这样能大大减少固定资产闲置状况的出现,也能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对于农业科研项目拨付资金未花完的,农业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不可私自挪作他用或者私自补其他项目资金空缺,必须将该笔资金返还拨付部门或向上级申请批复同意后用于其他项目。

四、结语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为了促进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而颁布实施的,农业科研单位在进行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时必须遵循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当前农业科研项目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预算编制意识不强等问题,最终促进农业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发展我国农业。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开放型;实验室;运行模式;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2-119-03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Open Laborator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He Xiaomei et al.

(College of Bi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West Anhui University, Liu'an 237012,China)

Abstract:Comprehensive laboratory management mode of the Biological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in West Anhui University as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 open laborator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was explored from the angle of promoting the utilization level of present laboratory. It is proved that the new mod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utilization rate, improving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capacity. Scientific management is an effective way of promot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and making full use the laboratory.

Key words:Open mode;Laboratory;Operation mode;Management mode

“实验室是现代化大学的心脏”[1],是开展实验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实验的场所和条件,让实验室为更多的学生所用就要求对实验室进行开放。开放的实验室更能物尽其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进行实践与创新,使学生更多更好地提高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学生需要创新意识,开放型实验室为学生的创新思想提供验证条件。

1 以往实验室存在问题

综合皖西学院及其他高校实验室存在的问题[2-5],进行分析。

1.1 经费分配不合理 实验室运行经费较低,常规低值易耗品如实验试剂、药品和玻璃仪器等消耗过快,有易耗品紧张的情况。

1.2 采购设备统筹意识不足,质量参差不齐 随着近几年用于高校实验室建设经费的增多,高校对实验室建设相应地加大了投资力度,实验室建设初见成效。但多数实验设备通过招标形式购买,品牌繁杂,协同配套性差,不能发挥最大作用。同时,新进仪器有使用寿命短、报修率高、维修不及时的问题,有效使用时间较短。

1.3 高端仪器设备使用覆盖率低 为了满足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内容的需要,购买了技术高端的大型仪器,但受制于实验课时少、实验附属设备昂贵、维修费用高等原因,只能指导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近距离观看,让学生掌握了解先进仪器的构想很难实现。另外,高端仪器的使用人员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培训人数有限,导致会使用的人不多,可能只有需要进行科研的个别老师会熟练使用,结果导致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长时间闲置,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高。

1.4 实验室功能定位不明确 实验室用房有限,往往一个实验室提供多门实验课的开设,每门实验课至少开设4个项目,每个项目一般循环2次,结果是仪器放置不固定,试剂浪费严重。实验室存在的诸多问题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实验课老师可以应用的设备材料有限,学生实验设计刻板机械,实验积极性较差,所得数据可信度低。

2 构建新的开放型实验室管理模式

皖西学院作为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广大学生自觉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各二级学院、中心及行政部门分别采取有效措施并予以实施。其中,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室是首批在运行模式与管理模式上改革创新的实验室之一,现将其实验室建设及运行模式进行介绍。

2.1 开放型实验室新规划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室划分为6个不同功能区[6],分别是: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蛋白质与酶工程实验室(蛋白质与酶工程实验示范中心承担)、发酵工程实验室、生物质能源实验室(生物质炼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专业基础实验室、大型仪器实验室(如气-质联用色谱室等)。

2.2 开放型实验室新型运行模式 学院根据实际需要对各实验室实行不同的运行模式[7-8]:对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实行预约开放的技能训练型模式;对蛋白质与酶工程实验室、生物质能源实验室、发酵工程实验室实行全方位开放的必修实验型开放模式;专业基础实验室主要开设分子生物学实验、基因工程实验、细胞与遗传学实验等,由于专业基础实验课时较少,分别安排于每学期的前8周执行,其余时间实行开放,供学生们从事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以及配合学校进行一些科技创新型活动。

2.3 开放型实验室教师团队建设 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提升实验教师的地位,转变了过去重理论,轻实验;重知识讲授,轻动手操作;重课题研究,轻技术应用的观念。吸纳既有理论教学经验,又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进入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教师团队。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室依托皖西学院,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打造一支专业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实验队伍,发挥管理与业务双重积极性,以此保证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2.4 开放型实验室管理模式 根据学校实验室管理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合理的管理模式能够让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皖西学院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室制定了以促进技术人员转变观念,提高个人素质,树立优质服务理念为目标的规范、可行的内部管理制度。对教学纪律、岗位职责、奖惩条件、工作量计算等作出明确的要求,奖金计算与职称、技能级别和工作量挂钩,实行多劳多得,执行以“制度管理、”的现代管理模式。

2.4.1 制定开放型实验室的管理规章制度 每个实验室安排专业老师进行跟踪管理,负责该实验室的一切设备仪器。对于实验过程中消耗的试剂和材料及时记录,向仓库申请补充,参加实验人员有义务提前向实验室管理员了解试剂的情况,告知实验需求,对不足部分提出申请要求。

2.4.2 日常管理制度 为使制度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除了建立一般性实验室管理制度外,还根据各实验室房间的功能进行管理制度的细化,如高效液相色谱室使用管理制度、接种室使用管理制度等。细化的制度,规范了实验室人员及实验材料使用人员的行为,减少问题的发生。

2.4.3 耗材管理制度 遵循实验室专人负责的管理理念,有效地利用试剂耗材。对试剂等耗材的验收入库申请领用等详细记录,保证试剂耗材的安全贮存、有序发放与合理使用,确保试剂等耗材得到有效的使用,同时也避免不正确使用造成的污染。

2.4.4 一切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学生为主体[9-10] 实验室的管理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实验室管理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以管理者为辅。在学生方面,实现理论知识、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的有机统一,以达到培养高素质学生的目标;在教师方面,实验室的管理应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做好实验课题、实验项目、项目类型的合理安排,对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培养出一支结构合理、热爱教学实验、有创新意识的实验教学队伍;在实验室管理人员方面,通过有效途径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素质,形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实验室管理队伍,对于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实施效果

实践证明,皖西学院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室开放式管理在创新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培养创新型人才非常重要,实验室的创新型开放满足教学需求的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007年以来,在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室从事校级研究性学习项目达200多项;2012年至今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项目达40项;学生协助、参与教师研究60余篇。总之,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室开放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实施,加强了实践性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双能型”教师队伍,直接或者间接提高了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了产学研结合,学生参予到企业的科技研发中,使学生提前适应企业;学生通过参予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实验室创新型管理模式对高校学生的创新非常重要,不仅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学生验证其创新理念创造了平台。因此对原有实验室实行科学性管理并使之正常运行是高校的一种管理创新。实现已有资源的最大利用,我院生物与制药工程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室创新管理模式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承担的实验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均比往年有提高,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显提高,就是佐证。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根据实践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探索出更好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Z].2012.

[2]王晓兰,关洪斌.实验室开放运行模式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7):158-160.

[3]龚文芳.高校信息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85-188.

[4]陈达银.创新实验室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9-12.

[5]王伟,孟祥贵,安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2):144-146.

[6]李涛,宗士增,徐建成,等.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践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7):79-81.

[7]康莹,黄伟英,潘小萍,等.开放型实验室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392-394.

[8]何晓梅,陈存武,陈乃富.应用性本科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模块化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4(04).

篇4

1课前培训不合理

实验室的主要参与人员就是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因此,他们对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也具有一定规定责任和义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对实验室设备的责任和义务,现阶段,最主要的就是进行课前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醒的作用,在第一次进入实验室之前进行相应的课前培训是十分重要的,需要专业老师进行分析和讲解,主要分析使用规则、上下课时间以及管理规范等,但是学生对于这种制度不是很上心,仅仅当做一种形式。

2实验室相关管理人员没有积极性

在进行实验室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没有很高的积极性,工作能力也不高,大部分实验室都会出现这种问题,实验室管理人员既不是任课教师,也不是行政人员,在学校管理的边缘,实验室管理人员不仅自身积极性不高,当做一种闲职来看,还会有大部分老师和学生也不重视实验室管理人员,长此以往,使得很多实验室管理人员开始离职,从而造成人员混乱和流失。

二、实验室设备陈旧

由于目前大部门实验室设施比较老旧,在使用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故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进度和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学校资金不足,更新速度比较缓慢;二是,实验室管理人员水平不高,使得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及时的修复设备,导致不能正确的使用相关设备,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设备的使用年限以及使用速度;三是,大部分院校不是十分重视实验室管理。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不是十分完善,导致实验室管理不规范,现阶段,大部分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本上都有相关的管理制度,拥有不少的专业人才,但是在管理实验室的时候,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管理内容不够完善以及管理规定比较松散宽泛,没有明确处罚损坏设备人员的制度和处罚,从而会出现纵容损坏问题,此外,很多管理人员对于这项工作存在偏见,认为工作不重要,因此,不能积极的进行工作。

四、创新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管理的对策

1合理进行课前培训

在课前切实做好培训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使用实验室设备时候的素质,增加学生对于实验设备的重视,主要管理表现在学生使用设备时候的认真态度以及责任意识,可以通过进行一定的课前培训来培养学生的这种态度和意识,合理的进行课前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传统的僵化模式,可以使用正确的视频等方式来介绍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和制度以及使用方法,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促进学生加强使用器材的责任与意识,还应该充分了解仪器使用记录,主要有使用人员、使用地点、使用时间等,来对学生使用设备的情况进行了解,从而不断规范学生的使用方式和行为,不断提高学生的责任和意识,最大限度的降低学生使用设备过程中出现的磨损。

2建设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不断完善实验室管理机制,实现科学化实验室管理,提高建设实验室制度的力度,为创新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管理提供保障和依据,大致可以把实验室管理制度分为实验室设备情况、实验室学生使用设备规范、实验室人员管理规范以及实验室日程管理制度四大部分。应该不断从细节着手,充分考虑管理人员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到一定的防范作用,还应该创新管理的张贴方式以及公布手段,也应该注意使用语言,最好使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和话语,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3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

建立相应的专业管理团队,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教学的质量,实际上实验室教师与管理人员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管理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队伍就变得尤为重要。想要发展这种规划就需要首先解决实验室归属的问题,在管理之前,需要学校进行严格明确实验室的所属情况,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人员的地位,不断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第二,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可以定期的把实验室相关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技术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培训,积极鼓励相关人员进行职称评定和进修,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第三,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监督与考核制度,进行不定期考核,并且把考核结果与管理人员的加薪和升值进行密切联系,激发工作人员积极工作的态度,从而提高管理的质量。

五、建立相应的专业实验室

建立一定的专业实验室,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现阶段,很多问题并不是技术和制度问题,而是内部设备老化问题,导致设备功能不齐全,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不能满足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发展要求,因此,就需要老师和学生不断掌握和了解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以及一定的市场需求,从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及时更新实验室设备对于学生的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学校可以与相关艺术设计企业进行联合,形成实验室,学校成为企业培训的基地,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设备,从而不断把优秀毕业生引入到企业,达到企业与学校共赢的目的。

六、结语

篇5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管理 技术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能型专业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专业人才,兼顾基础性研究的重要基地。实验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社会认识能力及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建设和科学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规范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一体化教学,即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是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职业采用的教育方法。实验教学是实验室建设中重要的一方面。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①实验教学充实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在实验过程中,除了实际动手能力外,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②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摇篮。管理好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对于全面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迫在眉睫,首先要建立规范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1)成立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领导任组长,各系(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教务部门、财务部门、人事部门负责人参加。逐步建立以校、系二级管理为主的实验室管理体制,领导小组对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建设中的立项等重大事项进行论证和评估。

(2)充分发挥教学顾问组在实验室建设中的作用。每学期初向顾问组报告一次实验室建设工作计划,平时主动征集意见,每学期集中听一次意见。

(3)实验室相关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力度,认真抓好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制度。

2.制定和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加强实验室的制度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在完善中自觉执行,一切按制度办事,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矩可守。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可制定:如贵重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低值易耗品的申报和管理制度、剧使用和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程及卫生制度、实验员工作制度与规范、实验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学生实验守则等规章制度,这样使管理更规范化,提高了仪器使用率,本着“高效、节约”的原则,既保证学生的实验需求,又节约实验耗材,保证各实验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

3.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实验技术队伍是实验教学的基本要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影响管理服务的质量。因此,要聘用工作责任心强、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高技术高职称人员担任实验室主任职位,制定和完善严格的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和考核制度,使所有的实验技术人员都担负着实践教学的责任,在实践教学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实践教学能力,定期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实验技术队伍整体水平,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校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实践教学管理队伍。

4.培养创新,构建新型实验教学体系

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限制了实验教学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顺应形势,构建新型实验教学体系。①在实验内容上,力求把“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融于一体,逐步减少简单重复的、非经典验证性实验,增加一些代表前沿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②在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如启发式与问题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遇到实验过程中因操作错误或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影响及损失,要鼓励学生先自己多思考、多分析、多提出问题和自己的看法,在实验中寻求问题的答案,探索新的知识、新的奥秘,拓展创新思路。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③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让学生随时进实验室进行实验,使学生的学习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实验动手、动脑,才能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并灵活应用,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达到造就创新型高级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5.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系统工程,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关系到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我们要正确认识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的地位与作用,积极探索创新、科学管理,走自己的特色路线,充分发挥实验室培养高级技能型专业人才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激励机制

作者简介:唐宁宁(1983-),女,吉林四平人,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助理工程师;苏晓敏(1977-),女,甘肃庆阳人,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办公室。(北京 102206)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110-0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对自身实验室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实验室建设的程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研成果的水平。[1]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基地,在高校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培育国家级科研基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点实验室不仅具有科研功能,还具有对外开放、服务社会的能力,是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科研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基地,也是教师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2]高校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以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例,分析实验室在开放建设中的一些经验及仍需改进的地方,并提出了几个建议以供读者参考。

一、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方法经验

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我室”)于2006年12月验收合格开始运行。实验室面向我国节能减排与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围绕大型火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安全、高效和清洁热功转换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集动力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于一体,探索复杂能源动力系统多尺度输运机理、多因素耦合特性及能耗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全方位状态监控与运行优化理论方法,为我国电力能源工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实验室主要由实验大厅、分析检测室、状态监控中心、学术报告厅及研究人员工作室等组成。主要仪器设备有扫描电镜+能谱+EBSD、X射线衍射仪、色谱质谱联动仪、激光粒子图像仪(PIV)、高速采集系统、实时/历史数据库系统、综合热分析仪、红外热像仪等。

1.健全的规章制度

实验室从建立之初就制定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包括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安全防火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财产管理制度、工作管理制度、考核考勤制度、仪器管理制度及细则、仪器借用流程、网络管理制度、开放实验室学生须知、开放基金管理办法等。安全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要实行落实到个人,实验室每个成员都要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场所和仪器设备的安全负责,该措施有利于加强每个人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保护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是有这些制度可依,实验室才能正常运行和稳步发展,各项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

2.加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

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是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转制院所的重点实验室建立的,是对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开放、资源共享的实验室,主要服务于园区企业,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3]开放实验室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园区企业,列入该工程的实验室将为园区企业提供分析与检测的技术服务,也将与园区企业共同建设共性技术平台以及国家级工程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同时,开放实验室还将为园区企业创造知识产权、创制先进标准提供服务,参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联盟、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此外,开放实验室还将与园区企业共同承担国家和北京市科研攻关和产业化项目,并帮助企业解决研发和技术难题。[4]

实验室于2009年申请加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2010年正式挂牌运行。在正式对外开放运行的三年来,作为研发类实验室,我室对外提供的研发服务逐年增多,累计对企业提供技术攻关服务活动150余次,其中包括中关村园区企业、十百千企业、瞪羚企业等,合同总金额达7000余万元。实验室将一项核心技术成果成功转化给北京某一企业,使该公司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达40%以上,且我室在短期内帮助该企业设计、开发和建设了一套实验平台,并通过了专家的验证,其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该平全满足企业的技术要求,为企业的技术开发节约了成本,为企业的技术保障和经济效益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企业的好评。加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后,我室参加了许多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举办的各种展览、成果对接会、对优秀实验室的开放参观等活动,学到了很多其他优秀的开放实验室的运行管理模式和开放实验室建设的经验与方法。同时,开放实验室也根据我室的研究特色积极帮助寻找相关领域的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促进双方的合作。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对实验室与中关村园区企业的合作给予大力支持,不仅政策宽松,而且在资金上也给予了极大的鼓励,这项政策使企业更积极主动的去寻找开放实验室合作,从而使实验室对外开放的程度更大、更深、更广,对实验室来说也是一个进步和提高的机会。

3.设立开放课题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用于学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和完成较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为促进本科生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现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科学研究的精神,我室设立了“能动之光”研究计划,作为学校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条件。本计划支持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的优秀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开展研究,鼓励通过学科交叉提出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能动之光”研究计划以研究项目的形式对进入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提供经费资助,每年一次。此项措施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纷纷组成研究小组一起参与项目申请。项目的结题报告以研究成果的形式展现,包括论文、专利、装置等,且需经过实验室组织的专家严格评审。

4.实验室建设了对外开放的网站

现代化的网络技术让实验室打开了一扇对外交流和沟通的窗口,让工作效率更高,成果展示的更全面。实验室建设了网站,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站了解实验室研究方向、最新研究成果、实验室新闻、对外交流情况、学术报告的通知及开放基金和开放课题申请的通知,也可以通过网站对实验室开放的仪器设备进行详细了解。

二、实验室建设中的不足

1.建立和完善实验室激励机制,加强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

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与奖酬体系,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实验人员潜能的进一步开发。[5]实验室虽然具备比较完善的运行和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是在人员激励制度方面还比较欠缺,没有建立一套全面的考核实验技术人员的政策与激励政策,使得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实验员要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升级等工作,解决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验室其他事务性工作,其工作零散,工作量不好统计,但确实又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工作还需要得到管理者的认可和充分肯定,这样才能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实验室管理者应重视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因为实验员是设备的直接使用人和管理者,只有实验员的业务能力更高,仪器设备才能更充分的被利用,才能对实验仪器进行二次开发,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开放实验室才得以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2.完善信息化网络技术

网络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主要沟通的工具,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网络,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也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网络管理软件,才能方便的记录工作。实验室虽然已有网站,但在仪器设备管理方面略显不足。目前网站上只有仪器设备的介绍,而预约仪器设备和使用仪器设备记录却需要手工操作,这样极容易造成管理混乱,使用记录不准确,给将来统计和分析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与成果产出造成困难,不能准确制定一套有针对性的措施去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改进方案,从而给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进一步开放造成影响。应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网站,增加仪器使用网上预约和管理、记录的功能,使仪器设备的管理更高效、准确、方便,这也为日后开放实验室大量承接对外服务项目做好了准备。

三、结论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制定完善的运行和管理制度,保障了实验室安全有序的稳步发展;通过加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使实验室更进一步的开放和共享科技资源,增强了与外界同行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了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通过设立开放课题,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实验室开放不单是一个时间和空间开放的问题,而是一种管理模式,它涉及实验室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实验队伍优化以及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其目的是更高效地利用实验室资源,发掘更大的潜力为学校基础学科建设、社会节省资源、国家科技进步做基础性的研究和探索。因此,开放实验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共同去建设、完善,使之更好的为科研工作者服务,培养更多的人才,更高效的为社会服务。[6]

参考文献:

[1]杨莉.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创新理念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

[2]赵国臣,杨德生,程玲.教学服务型高校实验室开放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通讯,2012,(5).

[3]吴炜.凝聚资源,协同创新——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五年结硕果[J].中关村,2012,(1):54-55.

[4]傅映霞.中关村促进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启动[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7,(2).

篇7

关键词:电子信息;创新;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14-02

社会的需求就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动力,作为农业院校的电子信息工程系来说本身就属于弱势专业,要想做出特色,培养出高素质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必须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入手,本院设有电子协会作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组织,但因其空间有限,很多想加入的学生都因没有空位置而无法进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着想的目的,本系特通过学院向学校申请了“电子信息创新协会”这个组织,其主旨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实验室,提供各种电子信息类相关竞赛、学科知识竞赛等机会、教师科研平台,让想学习的学生有一展拳脚之所。目前,很多高校都已建立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电子创新实验室,并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但怎样的管理模式更科学、更合理,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大部分学校为了有效利用和挖掘电子创新实验室资源条件,充分发挥电子创新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电子创新实验室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并广泛开展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和电子设计竞赛等。针对创新实验室的管理方法,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案,但每个学校自身情况不同,绝对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学校的方法,针对学生的创新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在消化吸收其他学校好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我校现状及我专业学生特点,研究电子创新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1]。

一、电子信息创新实验室的硬件建设

要想学生能够快速提升实践能力,除了学生努力学习之外,实验室的硬件条件也是必须配备齐全的,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我们专门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建筑面积为100m2左右的实验室,室内桌椅齐全,网络配备完整,同时,根据学生的需求,先后购置了自动焊锡机、可调信号源、数字频谱分析仪等多种调试所需设备,这些设备的购置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二、电子信息创新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

1.开放模式的确定。创新实验室共纳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40余人,全部为该专业基础较好学生,并且在科技创新方面自主能力较强的学生,针对创新实验室的学生及实验室的管理,通过学院及系部老师的研讨,消化吸收其他学校相关专业创新实验室的管理模式,确定了开放式的管理办法,即由学生进行管理,面向本专业学生开放,采取淘汰式办法,指导教师监督的管理模式[2]。

2.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制定。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实验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并且要区别于一般实验室的管理办法,在创新实验室管理制度中,将实验室管理制度细化为《电子信息创新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电子信息创新实验室实验材料管理制度》、《电子信息创新实验室学生守则》、《电子信息创新实验室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依制而行,将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方能实现有序的实验室管理。

3.实验室管理队伍的组建。为了实现实验室制度的有效落实与监督,必须组建创新实验室管理队伍,保障创新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及学生日常管理,在创新实验室的学生中,选拔出了1名高年级学生作为创新实验室的主管,同时,选拔出低年级的2名学生作为副主管,辅助其进行日常管理,根据学生的日常创新活动安排,又配备了技术部、电子信息部、培训部、组织部和督察部,具体管理机构如图1所示。

由于进入创新实验室的学生包括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很多低年级学生知识面窄,无法直接进行复杂的硬件电路设计与软件编程,所以,针对学生的这种现状,创新实验室除了进行老带新的管理模式外,还为每名学生配备了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同时,不得不经常进行知识更新,拓展了教师的视野与思路,实现了双赢的效果。为了提高指导教师指导积极性,学院领导在制定学院津贴分配方案中,将指导学生创新实验纳入考核指标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指导的主动性[3]。

三、以电子信息创新实验室作为基地,依托大学生科技创新逐步开展电子科技创新活动

创新实验室的学生每年必须参加国赛或者省赛(奇数年为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偶数年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通过参赛,组队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实物设计与调试,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到目前为止,创新实验室的学生共参加了一次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次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实验室的2名学生获得了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3名学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东北赛区“二等奖”,6名学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东北赛区“三等奖”。荣誉的取得代表了学生与指导教师的辛勤付出,同时也彰显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相信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产出更丰硕的成果。创新实验室的学生除了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外,还申报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今年的创新创业项目申请中,学生获得了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1项、省级创新创业项目1项、校级创新创业项目2项的好成绩。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老师都为系部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同时,让学生抽出一部分时间参与教师科研,截至目前,共有10余人次参加教师的课题,还有一部分学生要跟随指导老师到项目安装现场去进行实践,所有这些科技创新活动都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4]。

四、确保创新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电子信息创新实验室已经初步建成并运行一年,在这一年中,不论是硬件条件还是学生及指导老师的努力都是有目共睹的。若想创新实验室更好地发展下去,在完善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该尽最大努力完善实验室的硬件设备[5],加强进入实验室的学生的管理与指导工作,形成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一直坚持下去,同时,还要结合社会行业需求多为学生指引就业方向,让创新实验室的学生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电子创新实验室是本系重要的学生组织,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重大作用,只有对实验室及学生进行科学管理,才能达到预想的目标,相信在合理的管理机制下,在创新实验室的全面开放下,在指导教师的辛勤指导下,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立新,穆程.电子创新实验室的管理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9,(29):552.

[2]朱昌平等.现代电子创新实验中心的建设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3):5.

[3]王晓东,赵玉茹,沈国芳.开放式学生创新基地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8):160-163.

[4]巩恩福,江兴盟.从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谈第二课堂与人才培养[J].电子制作,2008,(1):7-9.

[5]杨云,倪勇.电子创新基地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0):342-344.

篇8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管理;问题;对策

化学实验室经历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整体水平和规模得到了大幅提升,对于更好的服务和实现四大职能、培养人才创新意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一、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性

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参与化学实验活动,化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理论验证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证科学这些都将在化学实验室教学中实施,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对培养具有严肃、严谨、实证的科研创造新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化学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化学管理制度体系还有待完善。我国各地的学校还是比较重视化学实验室的配置和建设,但使用和维护保养却没有和设备的配置以及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同步。就这样的现状,让实验室成为一个随意的自由场所,实验设备损坏较为严重,实验室的环境较差。

(二)化学实验室管理不规范

化学实验室的化学实验设备在不断更新,但是学校实验室的管理步伐明显慢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主要的原因是实验室管理员的管理不到位以及分工不明确。一部分教师不写实验通知单,甚至忽略了化学实验,还有对化学实验没有认真的态度,在实验的过程中没有记录实验的过程,对实验设备管理也不到位,借出和归还的都没有详细记录。

(三)部门配合不协调

许多学校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这就是实验室管理效率提不上去的问题所在。实验设备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导致学生的化学实验知识匮乏。因此,教师和部门之间需要相互包容,多方配合

(四)实验人员不稳定

一部分学校的实验人员没有稳定下来,经常变动,最重要的是部分学校缺少专职的实验人员,正是因为实验室人员队伍不稳定,从而在造成了化学设备的丢失和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化学设备的丢失和损坏,直接导致了学生不能顺利地进行化学实践,也阻碍了实验室教学的正常开展。另外,价格不菲的进口化学设备,因为没有专职的实验人员,这些设备在安装后一直没有使用,造成了资源浪费。

(五)重视程度不够

现在对于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一些学校在建校期间为了达标,设置了化学实验室,而在达标后就撤销了化学实验室,用作他用,让化学实验室名副其实。另外一些学校的化学实验室太过于简陋,实验室里化学设备长期无人问津,坏了没有专职实验人员保养和维修,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因为找不到所需的配件,只能弃之不用,这样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六)现代实验管理意识淡薄

在多年的建设和管理中,我国的化学实验室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经验和思维模式,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这个固定的经验和思维模式已经跟不上现代实验管理的步伐,所以,现阶段我国化学实验管理还有待形成成熟的现代化实验管理意识和理念。

三、化学实验室管理策略

(一)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通过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要注重学科建设,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口径。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的人才为主要目标,现在的老旧实验室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培养创新能力强的人才,这就要求必须改革旧的管理体制,教师群体要建立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二)建立健全的实验室规章制度

为了发挥出实验室设备和有限的场所的作用,就要充分调动专业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实验技术人员的最大效率,就必须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做到井井有条,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三)规范化学实验

任何科学实验活动,都必须强调与经济社会良性的互动和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在过去,无论是学校还是整个社会都对保护环境认识度和重视程度不高,许多学校将化学实验室的废弃化学物品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而现如今,中国以及全世界对保护环境的重视程度极高,这就必然要求化学实验室要转变过去的管理理念和意识。

(四)细化实验室管理

1.建立清晰清楚的账目

对实验室的一些设备建立清晰清楚的账目管理,只有账目能清楚地反映出实验室设备的财产数目,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实验室最大的效率

账目分为总账和分账,总账反应的是实验室里仪器设备的总的数量和财产数目,而这个数目和数量必须和学校财务处的账目完全符合,总账要做到每年定期清算一次,做到收支两清。

分账是总账的承接,反映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数量、单价、规格、型号等。还有实验室化学药品的分类号和编号。分账一般要做到一年一清算。设备、药品帐做到随到随记,保证设备和药品的库存量,做到及时补充。

2.建立实验室档案

为了让化学实验室在化学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最用,就要做到对实验室工作做到科学安排,有制度的计划。

计划就是在每学年度,有实验课的年级严格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化学实验课程,并且在教师的合理安排下,进行安全、有计划、有目的的实验室课程。实验室必须严格执行《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员守则》《保管员守则》等,对实验室设备的使用、保管、赔偿、安全等方面的工作有明确的规定,做到有据可循,有规可依。

(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打破原来实验室各自独立的格局,实现设备资源人人共享,健全规章制度,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在平时重视仪器的维护个性保养,定期检查。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正常的运转。只有从制度建设入手,才能为化学教学提供一个环境良好的化学实验室的学习环境。

(六)强化实验教学管理

对化学专业来说,实验教学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在实验室开展实施,根据实验教学大纲来完成相关的实验,提前统计学生人数,学生的分组,在开始实验之前,准备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事后统计实验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等。

篇9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道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012-02 管理思路,管理理论不断推陈出新。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部门管理的“道”。实验室管理也不例外,如何加强和改进实验室管理工作,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技术创新以及对外服务,不仅是社会发展变革的需要,而且是实验室自身发展和建设的需要。

一、实验室管理管理现状问题的分析

目前实验室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有许多,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管理体制不健全。实验室管理大多只是从某一局部,或者某一部门的上下联系的纵向对口管理,这样的管理从表面上看是集中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益,但从横向来看,从跨部门跨学科行业来看,仍然存在着实验设备的资源分散,设备利用率低下,重复建设严重等诸多问题。而许多实验室的设备是相通的,如果不解决管理体制问题,不可避免的造成实验仪器和设备的重复建设,也就不能有效地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设备的运转周期。其次是实验室管理部门不明确。国家明文规定实验室应有专门的主管部门,主管领导,专门的实验室管理队伍。实验室建设包含一整套的体系――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设备运行,设备维护、维修以及更新,实验耗材的采购和利用等。而往往一个实验室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多部门,多层次领导商讨审批,然后才能落实具体实现,这样无法保障实验室使用的连续性,影响了实验室的工作效益,以及实验技术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再次是实验条件缺少保障,影响实验的效果和质量。如实验室低质易耗品使用根据一定的实验任务有相应的具体要求,而有的实验室因为现行的分配预算的改革,大多是能省则省,有的甚至人为地减少和降低实验维持费用的预算,特别是大量需要实验耗材的实验尤为明显。这样开设的实验成了一个走过程的应付差事,实验质量和实验结果无法得到保证。最后是管理制度不健全,建设目的不明确。国家对实验室管理技术人员有一系列的要求,有的实验室随意降低实验室人员的使用标准,认为无关轻重,有的实验室人员流失后甚至随意使用非本专业人员顶替,轻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实验队伍后续梯队建设也缺少连续性,实验队伍技术层次分布不合理,实验技术人员技术培训得不到延续。对开设新的实验室在建设上缺少足够论证,随意推出新的实验项目,导致投资效益低下,设备使用率低下等[1]。

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因素很多,只要能够弄清问题存在的原因,对症解决,正确管理应用,相信实验室能够良好地运行。

二、实验室管理新思路

实验室管理也是一门学问。正如企业的运行管理一样,需要科学的管理思路。实验室是培养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地方,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场所,如何管理好、应用好实验室是我们应该积极思考的事情。实验室的主管领导必须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一定的管理水平。首先管理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从众多的管理理论中,许多学者把管理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早期的管理思想经历了“物本管理”和“人本管理”两个阶段。物本阶段的特征是把人视如物,丧失了人性原则,往往影响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理论则是将管理中心从“物”转向对“人”的管理,将“利用人”的工具性理论转向了“为了人”价值理论。以人为本体现了在管理过程中对人的尊重,使人更具有能动的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是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提高,但是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往往容易形成以人为中心的误区。譬如究竟应该以哪些人为中心,究竟以谁为中心,容易出现尴尬问题的现象。这样在开展工作中容易产生工作矛盾,导致工作效益低下。而新的管理理论提出了“以道为本”的道本管理理论。也就是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我们应尊重人,更应该尊重科学规律,而不能让人超越客观规律之上。违背规律的逻辑行事,是会带来负面效应的。实验室的管理也是如此。实验室是探索研究自然规律的特殊场所和环境地点,我们更应该倡导“道本管理”在实验室管理中的科学应用[2]。明白了这些管理理论就容易理顺实验室管理的工作思路。应用以“道”为本的管理经验加强实验室管理,使这些新的管理理论在实验室管理和建设中得到灵活的应用并不断完善和改进实验室管理工作,使实验室工作顺畅有序地运行。因此寻找本实验室管理上的道是实验室管理人员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实验管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实验室管理上的“道”大致可分以下几方面。

1.明确实验室的具体任务以及它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明确国家对具体实验的标准化定量要求,根据标准要求,一般物理实验占理论的50%左右,化学占120%,力学占25%,生物占100%,计算机占70%,电工电子占40%左右等。明确了实验与理论的分配比例,才能够合理安排和落实相关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实验条件、实验地点,以期达到相应的实验效果。实验室对于培养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科研要出成果离不开实验室,不会亲自动手,不敢亲自动手,不能亲自动手将一无所获。

2.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制。首先明确该实验室主管部门以及相应的职责,以便于制定实验室建设和发展规划。其次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要取得主管部门领导的支持,任何调整和改革要有利于锻炼实验者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维护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使实验室的工作安排合理,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实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实验室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3.建立一整套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含这几个方面:实验人员管理制度(包括实验技术人员,以及实验用户),实验设备管理制度以及大型仪器设备的专用管理制度,实验耗材管理制度,实验目标管理制度,实验运行管理制度等。实验室工作要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安排实验任务,统一调配人员工作,统一制定设备购置计划,统一制定技术人员进修培训计划。

4.适当调整实验室布局。实验室分类繁多,大的方面分基础和专业技术方面的实验,多年实验室和设备管理经验证明,不打破设备部门所有制,就不可能做到专管专用。对于通用设备要敢于打破设备部门所有,做到专管专用,避免设备重复购置和使用效益低下,做到统一安排实验任务,科研任务,以及对外服务,充分发挥设备的利用率。

实验室管理上的“道”很多,不同类别的实验室有不同的运行管理方式,我们应该弄清楚具体实验室具体对应的实验任务性质,明确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找出适合本实验室的运行规律,制定一整套管理方法和运行措施,并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建立一支年龄结构,职称比例,学历层次合理协调相对稳定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奖惩有序,并以信息模式记录档案,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这就是“道本管理”思维在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具体应用,只有这样,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才能健康地运行。

参考文献:

[1]李景奇.学校的改革发展与实验室工作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6).

篇10

关键词:数字网络语言;应用;使用要求;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语言教学己从电气化时代、自动化时代走向了网络信息化时代。与此同时作为语言教学基地的语音室也在飞速发展,为教学带来了新的变革。

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外语教学,它为外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拓宽了思路。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作为一种外语教学中的现代化工具,是当前最先进、最有潜力、最有发展前景的现代化教育手段之一,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理念,给外语课堂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改变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以“教师为中心”的外语课堂模式提供了新思路,为实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应用

目前我校正使用LBD2002-SV型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为外语课堂教学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方案。它采用专业语音网络技术,彻底解决了语音延迟、断裂问题,具有高保真音质,保证了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标准化测试、教学资源库、教学管理的可靠、实用和专业。实现了多种格式之间的转换;实现了教学时声、文和图像的同步;实现了自主VOD点播和图片点播。满足专业的听、说、读、写、译需求,也使标准的无纸化考试成为可能。

1.语言实验室的课堂教学。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将模拟语言实验室及网络功能融合在一起,使广播教学、对讲、监听、示范、讨论等传统的语言实验室的教学手段得以更好地实现,提高了教学效率。全面的教学方式、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师、学生带来新鲜、理想的教与学感受。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功能可以进行广播,播放资料库资料,达到语音素材声文同步、按句处理,清晰明了地呈现给学生,完全符合语言学习的习惯。同时语言实验室也能播放外部设施资料,可以通过广播与学生对话,分组讨论和教案播放等。课堂广播教学时,每位学生自主调节收听进度,达到句句听懂,人人听懂。教师利用教师机界面显示学生收听进度,实现因人施教、因学施教。另外,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支持一般客观题考试、口语录音考试、写作考试三种考试模式。这样教师可以实时地了解学生听课的进度情况和自己的教学效果。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可联入局域网,在独立操作的同时,又能与数个教室联网进行教学。

2.开发语言实验室的教育资源,实现语音室利用率的最大化。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建设的目的最终体现在使用效益上,构建全面开放的语言实验室是实现语言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现代语言实验室一般都配备了强大的自主学习功能,并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以及学习材料,我们在保障正常的教学服务外,可利用晚上及周末时间由管理人员值班或由学生轮流值班对学生开放,吸引学生自主地参加到语言实验室的实践活动中,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和充分的时间去学习感兴趣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真正感受到身边的外语氛围,不断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因此,通过语言实验室的开放,能提高设备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为学生主动获取实践知识与发挥潜能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也为老师提供了更大的科研空间。

3.数字网络语音室系统无纸化考试的功能。无纸考试系统具有专业的考试题库、周到的阅卷系统、详细的试题分析,为学校提供整套可行的专业考试实施环境。听力考试时,利用录音卡座播放考题或在本地资料库中调用考题,学生通过终端按键作答,试毕,系统自动评卷,其中为教师提供多种评估方式并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存档,以备复查,并提供难度系数、熟练程度、成绩统计等数据处理。口语考试时,针对原有传统型口语考试因录音、存储与阅卷过程极为复杂的现状,该系统推出网络化口语考试,极大地提高了考试效率。考试方式既可采用单个考生独立进行,亦可通过两两分组或三三分组进行考试。写作考试更顺畅,直接上机操作,真正发挥标准化无纸考试的效用。

二、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使用要求

1.要求实验人员精通使用各项功能,并且要求教师也能比较娴熟地使用。在每学期开始,都要对相关的教师进行现场培训,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实际操作语言实验室的教学设备,并且把各设备的操作步骤张贴到每间教室的教师机监控台上,使每位教师都能正确使用不同功能的多媒体语言实验设备,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才能保证最有效地发挥语言实验室的作用。由于温度对机器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会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若在夏天使用投影仪,由于室内温度较高,投影仪容易出现停机,加之灰尘不利于机器的散热,很容易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关注温度、清洁度等对设备的影响显得非常重要。要求实验人员要保证这些设备的清洁。

2.教师应当尽量把语言教学系统的各项功能运用于教学中。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由多种现代教学设备组合而成。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选择播放内容和形式是主动的,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而学生的接受是被动的。教师使用教学设备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使用过程中,有的教师往往为了避免设备操作的麻烦,把语言实验室当作一般录音机设备使用,这不仅大大削弱了语言实验室教学功能的利用和教学效益的提高,而且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同时,有些教师为了避免由于误操作而产生的设备故障,对语言实验室的复杂教学功能望而却步,只使用几个常用的功能,造成高档设备低档使用。因此,教师一定要了解教学设备各项功能的作用,并能够正确地操作。

3.教师应当丰富教学形式,合理选择教学媒体。使用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上课,由于信息量大,节奏快,方式灵活多样,所以应避免采用一种方式、一种教材、一种媒体进行单调而重复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热情。按照课堂教学实际需要,教师可以选择录像、视频演示、录音机等多种手段,更好地发挥数字化设备的优势,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三、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管理

语言实验室的管理包括了机器设备的管理、供电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安全系统保障等,有一定的技术性和复杂性。要有科学完善的管理方法和制度才能发挥实验室的作用。管理的目的:一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二是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投资效益,避免仪器设备造成资金浪费,即管好、用好、维护好教学仪器设备;三是提高实验室人员素质和工作积极性,维护正常的外语教学实验秩序。

1.完善语言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是语言实验室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语言实验室设备是开展语言教学的物质基础,只有科学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为了在管理过程中有章可循,为了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语言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管理制度、大型仪器安装验收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仪器设备使用操作规程、仪器维护保养制度、实验室使用前后交接制度、语言教学设备使用与维护规范、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办法、实验室学生守则、实验管理标准、实验室人员工作标准等。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是实验室人员管理和设备管理的必要依据,认真执行这些制度可极大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完好率、使用率,强化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职责,从而使设备的优势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2.强化语言实验室设备日常维护管理。语言实验室的设备多,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便设备维护和质量鉴定,将实验设备按照功能不同分类,并归纳整理好相关的资料。如,设备卡片、产品合格证、说明书、保修卡等。对损坏的设备及时提出报修申请,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如《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损坏的赔偿制度》等;并认真填写设备损坏维修记录。同时,实验管理人员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应及时排除,保证课程的顺利完成。每次上完课后,任课教师均应认真填写语言实验室使用记录,以便于实验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实验室的设备运行情况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各项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排除故障和隐患,并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保证语言实验室内各项设备及其附件的功能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3.实施全员管理新模式。我们应严格执行教师上机前的培训制度,未经培训的教师不准上机操作,不仅要重视对教师的操作培训工作,而且还应向他们传授一些排除简单故障的方法,以增强他们处理突发故障的能力。要求教师在使用设备后认真填写设备使用情况表,实行教师设备使用管理责任制。学生是语言实验室的主要使用者,对学生必须强调保持语言实验室清洁的重要性,实行固定座位,便于跟踪管理和责任追查。对于第一次进入语言实验室上课的学生,要先让他们熟练掌握学生终端各种功能的方法和技巧,充分强调语言实验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实验人员要提高业务素质,加强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及时填写好《仪器设备损坏维修记录本》及《实验室安全卫生检查记录本》。除具备熟练专业技能外,还要有一定的敬业精神,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满腔热情的态度,树立一切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做好课前一切准备工作,课后还要查看每个教室,检查有无问题,如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四、结束语

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是实施外语教学的重要场所,是提高外语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语言实验室的应用与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教师要不断探索数字网络语音室教学系统的各种新功能,充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发挥设备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语言实验室的管理更是要求实验人员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以主人翁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保证语言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提高语音室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最终达到提高外语教学水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任桂英,崔明子.简谈数字网络语音室的应用与管理[J].中国轻工教育,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