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

篇1

I.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不断提高

会计电算化是集计算机学、信息学、管、会计学等学科知识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其实质是将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信息技术到会计工作中,即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与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预测和决策的过程。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国家、界和企业界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已经经历了起步和自发发展两个初级阶段,已跨入有组织、有计划的推广普及发展阶段。

Ⅱ.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及会计工作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化,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是促进会计、会计工作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观念更新、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了会计数据的处理

在手工条件下,会计核算工作要由许多人共同完成,实现会计电算化后,输入一张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可自动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出报表等一系列工作;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业务,系统可以按模式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对于编制会计报表、运用移动平均法进行成本计算等非常复杂和时间性要求很高的会计核算工作,会计电算化系统毫不畏惧,它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由计算机不厌其烦地计算,及时抽取数据,随时输出报表,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不仅变得简单、迅速,而且大大提高了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利用计算机可以采用手工条件下不愿采用甚至无法采用的复杂、精确的计算方法,从而使会计核算工作做得更细、更深,更好地发挥其参与管理的职能。

2、降低信息成本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必须有用,能够满足决策者的需要,这就是会计信息的质量属性,包括相关性、可靠性、重要性、时效性等,使会计信息向多种量度发展。同时,随着处理数据量的增加,单位信息成本将越来越低,效益更大。

3、改变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职能实行会计电算化,要求会计人员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知识、信息、管理知识等,因此,会计电算化将促进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向既博又专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4、将改革会计数据的修改技术与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电算化后,手工条件下对账簿记录错误的划线更正法将不再适应,取而代之的是修改权限、修改标志、凭证冲销等方法,对于经过审核、记账、甚至结账后发现的错误记录,还可以利用电算化系统提供的反结账、反过账取消审核等功能进行修正,这在于工条件下是不可想象的。而手工内部控制制度则一部分保留,一部分更正,这一部分将转化为计算机程序控制。例如,账、钱、物三分管的原则不变,处理每一项业务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原则不变,但平行登记的原则会有所转变,记账、结账则转化为计算机程序控制。

5、会计本质将重新定位

综观会计的发展史,人们对会计职能的认识和对会计本质的揭示,始终将会计定位于服务的工具,将会计工作定位于纯粹的服务性的工作,是处于被动状态的行为,这在信息处理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现代科技为会计革命准确备了足够的技术支持的条件下则是不可原谅的,随着会计电算化普及应用,会计作为控制系钳体质将日益显现出来,会计信息将从幕后走向前台,因为会计信息不仅仅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指导和控制人们的行为。

6、重新定义会计报表的

由于受人工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手工会计报表往往局限于财务数据及其相关的说明,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从收集、加工处理到综合利用都实现了电算化,从而为从浓度和广度上扩展会计报告信息的内容提供了可能性。

7、将建立定期报告和实时报告结合的财务报告制度传统的会计是按月、年编制的定期报告,这种报告在经济生活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对决策是有用的,信息使用者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企业下一年度甚至今后几年的业绩。但在以竞争为核心的知识经济,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创新不断加速,经营活动的不稳定性日益显著,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时仅仅依靠定期报告是难以准确把握企业命脉的,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巴林银行在199年年末报告的资产净值为4.5一5亿美元之间,可是谁曾想到,它在1995年2月末却倒闭了,而这时候巴林银行1994年度的年度报告尚未完成。因此,建立一套既能够提供定期报告又提供适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会计电算化为此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8、更加重视信息

篇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发展;会计实践;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会计电算化具有很多的优势和特点,尤其是其速度快、存储量大、数据出路能力强、编制报表简单、分析数据准确等,从多方面改变了会计数据处理和财务处理方式,并进一步优化会计信息分析,促进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方面发展。

一、概述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以及信息化运行的重要性

1.整体含义的具体把握

对于会计电算化的理解,主要是从现代信息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融入现代化的技术特点,通过财务管理的具体模式,更好的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2.重要意义的深入理解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是对各种财务状况实行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是当前财务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产物,不仅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更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并形成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各个信息系统管理,提高了各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更增加了财务管理上的透明度。因此会计电算化在实现网络化管理和资源共享方面有着重大影响。

二、分析会计电算化发展在当前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整体认识不够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发展,是解决财务工作复杂、繁重的相关问题,并有很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因此,需要有强大的认识,有些企业在电算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上不够,没有将会计电算化管理应用到每一个细节的财务管理之中,停留在手工操作、肤浅认识的基础上,在财务管理中,没有真正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2.保密意识不强

操作人员保密意识淡薄容易造成巨大损失,这主要表现为操作权限设置不当,操作管理不严。实际工作中因为操作权限设置不当和口令密码不严或者未做到专机专人专用而造成的会计责任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由于在lnternet上任意访问或下载导致病毒入侵和黑客攻击,致使系统崩溃和网络瘫痪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3.软件功能不全

在会计电算化的现代技术应用上,需要有软件的及时跟进,在会计软件应用中也常会遇到一些细节问题,为防止数据的丢失,在备份的同时也使很多医院不敢放弃手工记账,这样反而增加了工作负担[1]。如再遇到某些售后服务不及时的软件公司,那么会计电算化进程将被大大放缓。

三、探讨会计电算化发展对会计实践的影响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1.数据处理方式与财务处理方式的改变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于数据处理能力和财务改变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数据处理方式中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等多个环节,对计算机自动完成的记账、算账、对账、结账、转账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财务报表和会计分析工作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看,会计电算化对信息处理的及时需要以及集中处理、自动化应用的程度等,都优于传统的手工操作,对于复杂的数据处理、财务分析能力多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也对整个财务处理程序有了全面的提高和技术含量的提升。

2.会计组织机构以及人员素质的要求大大提高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会计组织体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很大的改变,对于组织机构中形成的专业组、数据收集组、数据处理组、系统维护组等的不同组织形态,就会要求不同的专业知识,同时,对于不同组别的人员构成,就需要更高的财务处理能力、信息化技术、财务专业知识、计算机操作能力等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懂网络知识又要熟知计算机财务管理,对于会计组织和人员素质都有了很高的具体要求。

3.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改革

在会计电算化的逐步发展之后,就会改变以往的账簿之间相互核对的查错纠错控制的模式,尤其是数据局处理的能力增强,对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应用范围增大,改变以往人工技术的繁琐,减弱了人工参与财务管理的控制行为,减少财务管理山的人为控制因素,减少由于主观原因带来的各种腐败更不良现象[2]。在内部控制程序上,通过计算机专门的程序进行内部财务控制的程序化,使控制对象由原来的对组织、文档等进行控制扩展到对软件、硬件、运行环境进行控制,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渠道。

4.财务软件系统的不断完善

选择一些有实力、比较成熟可靠的软件,财务人员在财务软件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发现问题[3],及时反馈给软件公司,使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财务软件的完善是一项需要长期、持久不断投入的工程,不但需各企业领导的支持更需要全体财务人员的积极配合。

四、总结

在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新背景下,会对会计实践带来更多的影响,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既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重视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也要增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从多方面提升信贷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更好的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技术含量和数据处理能力以及财务管理能力,服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许增.浅议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现状及对策[J].经济师,2010(03).

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 问题 改进对策

一、前言

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行业的发展,我国的会计软件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并且会计电算化已经在我国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特别是现在电子计算机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电算化专业更加的重要,但是由于目前会计软件更新较快,以及教材等方面的缺乏,让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因此,我们要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对策来促进会计电算化的教学。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课程设置缺乏科学依据

虽然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容易被看做边缘性的学科,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门课程把握不准确,把会计电算化课看成软件培训课或者和程序编写课混为一谈。学生往往也会错误的看待会计电算化的教学。

(2)教学落后于现代技术发展

会计电算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比如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学还是以单机为主,缺乏网络系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较落后,很多学校没有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等设备,这样会影响教学效果。其次,师资力量较为落后,许多会计专业的年长教师对计算机并不精通,甚至有些教师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不如学生,很多教师缺乏对计算机系统的学习。最后,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课程。设备的不足会让学生的实践技能成为一定的障碍。大部分学校有着计算机等相关的设备,但是却不能及时更新,设备的问题成了影响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阻碍因素。

(3)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首先,教师没有处理好会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结合,很多学校并没有重视对会计专业学生计算机课程的加强教学,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内容是存在困难的。这就让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之间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会计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一般有着三个层次:计算机基础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操作以及计算机语言等;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以及会计软件两个方面;各个专业将计算机引入专业的教学。这三个方面,存在问题较多的是第三个方面,计算机和专业课不能较好的融合在一起。

三、会计电算化教学改进对策

(1)加强理论知识教学

会计电算化的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软件工程的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计算机的内控制度,计算机的审计。这些是基础的理论知识,是会计电算化教学必不可少的,当今的网络技术带来新的理论知识,并不断的充实和体现在会计软件设计上,比如网络财务软件,ERP软件,以及管理性质的财务软件等都吸收了业务流程,并体现除了一体化管理的新思想。所以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前沿问题来加深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在计算机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必须要做到跟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首先,现在教学内容落后于社会实际应用水平,这就必须要将教学内容做到及时的更新,要积极关注社会的实际应用,在教学内容上要积极结合实际案例。

(3)加强实践的训练

1.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研究,不能忽视会计电算化本身的实践性,因此,教师要积极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首先,要有层次的将理论知识讲授出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构建一个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和逻辑关系。然后要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共同培养。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选择代表性业务实践

在实践课的教学中,教师对实践内容的选择应该注意要和时代相结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案例,并要综合性强。案例内容设计内容要多,并且要做到类型全面,最好能够设计的环节较为广泛,让学生在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践中不断的积累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结语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是和目前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密不可分的,同时,和实际的企业会计工作也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教师应该注意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能积极提出相应的措施做到会计电算化和实际工作的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举芝,王书果.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1):123—124.

[2]牛丹.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9,(04):85—87.

作者简介:任姗姗,女,出生于(1980.08—),河北人,职称为助教,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为会计学,现任职于青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一、前言

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行业的发展,我国的会计软件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并且会计电算化已经在我国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特别是现在电子计算机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电算化专业更加的重要,但是由于目前会计软件更新较快,以及教材等方面的缺乏,让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因此,我们要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对策来促进会计电算化的教学。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课程设置缺乏科学依据

虽然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容易被看做边缘性的学科,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门课程把握不准确,把会计电算化课看成软件培训课或者和程序编写课混为一谈。学生往往也会错误的看待会计电算化的教学。

(2)教学落后于现代技术发展

会计电算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比如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学还是以单机为主,缺乏网络系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较落后,很多学校没有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等设备,这样会影响教学效果。其次,师资力量较为落后,许多会计专业的年长教师对计算机并不精通,甚至有些教师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不如学生,很多教师缺乏对计算机系统的学习。最后,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课程。设备的不足会让学生的实践技能成为一定的障碍。大部分学校有着计算机等相关的设备,但是却不能及时更新,设备的问题成了影响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阻碍因素。

(3)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首先,教师没有处理好会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结合,很多学校并没有重视对会计专业学生计算机课程的加强教学,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内容是存在困难的。这就让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之间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会计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一般有着三个层次:计算机基础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操作以及计算机语言等;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以及会计软件两个方面;各个专业将计算机引入专业的教学。这三个方面,存在问题较多的是第三个方面,计算机和专业课不能较好的融合在一起。

三、会计电算化教学改进对策

(1)加强理论知识教学

会计电算化的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软件工程的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计算机的内控制度,计算机的审计。这些是基础的理论知识,是会计电算化教学必不可少的,当今的网络技术带来新的理论知识,并不断的充实和体现在会计软件设计上,比如网络财务软件,ERP软件,以及管理性质的财务软件等都吸收了业务流程,并体现除了一体化管理的新思想。所以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前沿问题来加深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在计算机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必须要做到跟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首先,现在教学内容落后于社会实际应用水平,这就必须要将教学内容做到及时的更新,要积极关注社会的实际应用,在教学内容上要积极结合实际案例。

(3)加强实践的训练

1.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研究,不能忽视会计电算化本身的实践性,因此,教师要积极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首先,要有层次的将理论知识讲授出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构建一个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和逻辑关系。然后要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共同培养。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选择代表性业务实践

在实践课的教学中,教师对实践内容的选择应该注意要和时代相结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案例,并要综合性强。案例内容设计内容要多,并且要做到类型全面,最好能够设计的环节较为广泛,让学生在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践中不断的积累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结语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是和目前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密不可分的,同时,和实际的企业会计工作也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教师应该注意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能积极提出相应的措施做到会计电算化和实际工作的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举芝,王书果.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1):123—124.

[2]牛丹.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9,(04):85—87.

作者简介:任姗姗,女,出生于(1980.08—),河北人,职称为助教,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为会计学,现任职于青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一、前言

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行业的发展,我国的会计软件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并且会计电算化已经在我国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特别是现在电子计算机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电算化专业更加的重要,但是由于目前会计软件更新较快,以及教材等方面的缺乏,让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因此,我们要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对策来促进会计电算化的教学。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课程设置缺乏科学依据

虽然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容易被看做边缘性的学科,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门课程把握不准确,把会计电算化课看成软件培训课或者和程序编写课混为一谈。学生往往也会错误的看待会计电算化的教学。

(2)教学落后于现代技术发展

会计电算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比如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学还是以单机为主,缺乏网络系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较落后,很多学校没有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等设备,这样会影响教学效果。其次,师资力量较为落后,许多会计专业的年长教师对计算机并不精通,甚至有些教师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不如学生,很多教师缺乏对计算机系统的学习。最后,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课程。设备的不足会让学生的实践技能成为一定的障碍。大部分学校有着计算机等相关的设备,但是却不能及时更新,设备的问题成了影响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阻碍因素。

(3)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首先,教师没有处理好会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结合,很多学校并没有重视对会计专业学生计算机课程的加强教学,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内容是存在困难的。这就让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之间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会计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一般有着三个层次:计算机基础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操作以及计算机语言等;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以及会计软件两个方面;各个专业将计算机引入专业的教学。这三个方面,存在问题较多的是第三个方面,计算机和专业课不能较好的融合在一起。

三、会计电算化教学改进对策

(1)加强理论知识教学

会计电算化的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软件工程的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计算机的内控制度,计算机的审计。这些是基础的理论知识,是会计电算化教学必不可少的,当今的网络技术带来新的理论知识,并不断的充实和体现在会计软件设计上,比如网络财务软件,ERP软件,以及管理性质的财务软件等都吸收了业务流程,并体现除了一体化管理的新思想。所以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前沿问题来加深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在计算机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必须要做到跟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首先,现在教学内容落后于社会实际应用水平,这就必须要将教学内容做到及时的更新,要积极关注社会的实际应用,在教学内容上要积极结合实际案例。

(3)加强实践的训练

1.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研究,不能忽视会计电算化本身的实践性,因此,教师要积极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首先,要有层次的将理论知识讲授出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构建一个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和逻辑关系。然后要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共同培养。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选择代表性业务实践

在实践课的教学中,教师对实践内容的选择应该注意要和时代相结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案例,并要综合性强。案例内容设计内容要多,并且要做到类型全面,最好能够设计的环节较为广泛,让学生在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践中不断的积累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结语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是和目前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密不可分的,同时,和实际的企业会计工作也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教师应该注意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能积极提出相应的措施做到会计电算化和实际工作的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举芝,王书果.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1):123—124.

[2]牛丹.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9,(04):85—87.

作者简介:任姗姗,女,出生于(1980.08—),河北人,职称为助教,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为会计学,现任职于青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一、前言

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行业的发展,我国的会计软件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并且会计电算化已经在我国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特别是现在电子计算机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电算化专业更加的重要,但是由于目前会计软件更新较快,以及教材等方面的缺乏,让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因此,我们要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对策来促进会计电算化的教学。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课程设置缺乏科学依据

虽然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容易被看做边缘性的学科,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门课程把握不准确,把会计电算化课看成软件培训课或者和程序编写课混为一谈。学生往往也会错误的看待会计电算化的教学。

(2)教学落后于现代技术发展

会计电算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比如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学还是以单机为主,缺乏网络系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较落后,很多学校没有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等设备,这样会影响教学效果。其次,师资力量较为落后,许多会计专业的年长教师对计算机并不精通,甚至有些教师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不如学生,很多教师缺乏对计算机系统的学习。最后,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课程。设备的不足会让学生的实践技能成为一定的障碍。大部分学校有着计算机等相关的设备,但是却不能及时更新,设备的问题成了影响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阻碍因素。

(3)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首先,教师没有处理好会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结合,很多学校并没有重视对会计专业学生计算机课程的加强教学,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内容是存在困难的。这就让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之间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会计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一般有着三个层次:计算机基础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操作以及计算机语言等;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以及会计软件两个方面;各个专业将计算机引入专业的教学。这三个方面,存在问题较多的是第三个方面,计算机和专业课不能较好的融合在一起。

三、会计电算化教学改进对策

(1)加强理论知识教学

会计电算化的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软件工程的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计算机的内控制度,计算机的审计。这些是基础的理论知识,是会计电算化教学必不可少的,当今的网络技术带来新的理论知识,并不断的充实和体现在会计软件设计上,比如网络财务软件,ERP软件,以及管理性质的财务软件等都吸收了业务流程,并体现除了一体化管理的新思想。所以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前沿问题来加深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在计算机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必须要做到跟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首先,现在教学内容落后于社会实际应用水平,这就必须要将教学内容做到及时的更新,要积极关注社会的实际应用,在教学内容上要积极结合实际案例。

(3)加强实践的训练

1.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研究,不能忽视会计电算化本身的实践性,因此,教师要积极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首先,要有层次的将理论知识讲授出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构建一个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和逻辑关系。然后要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共同培养。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选择代表性业务实践

在实践课的教学中,教师对实践内容的选择应该注意要和时代相结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案例,并要综合性强。案例内容设计内容要多,并且要做到类型全面,最好能够设计的环节较为广泛,让学生在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践中不断的积累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结语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是和目前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密不可分的,同时,和实际的企业会计工作也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教师应该注意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能积极提出相应的措施做到会计电算化和实际工作的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举芝,王书果.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1):123—124.

篇4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职业中专;教学实践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职业中专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普遍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较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这一点无可厚非。纵观会计行业电算化市场可以发现,市场上流行着众多的会计财务软件,如金蝶、用友,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只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某类财会软件,必然导致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能够选择的就业面受到限制,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事业发展。教学目标不能简单的定位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某类财会软件的实际操作技能,更应该让学生对整个会计行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实际教学中要对各种流行的财会软件都有所涉及。

2.教学层次设定不合理。大部分会计教师的做法是选择以某种软件的使用说明为教材,教学的内容往往只注重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对基本理论不作系统讲解,造成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认识模糊,不能了解系统的全貌,影响了学生对会计行业本质的把握。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说不清楚会计软件中的常用名词,可见对整个会计流程的认识是相当模糊。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面对多种多样的财会数据,难免会出现纰漏。应当在课程中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讲授,让学生对会计电算化上游和下游的知识理论都有所了解。

3.选用教材内容过时。会计电算化伴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呈现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头,ERP等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不断完善,Oracle、SQL-server等大型数据库在财会软件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教材上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这也是很多教师这节选用先进的财会软件说明书作为具体教材的原因。

二、对职业中专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

1.培养不同层次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会计电算化设计的领域有很多,目前的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人才仅仅限于能够使用财会软件,基本不了解财会软件的基本架构,更不用说能够掌握相应的计算机语言和对数据库的编程操作。一方面导致大量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求员工熟悉会计基础知识和财会软件架构的公司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在具备基本硬件条件的专业中专,是有能力培养更高层次的会计电算化综合人才的,可以向这些领域开拓。

2.改革现行教学方法。现行的教学方法是从讲授到实践的流程化教学,学生根据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步骤,一步一步来完成学习要求,这样的教学方法优点是规范、实用,缺点是死板、无法引起学生对会计学科和电算化的思考。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的革新,有利于改变这样的现状。

3.改善会计电算化硬件教学环境。现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的先进手段纷纷被引入会计电算化教学领域。我们的硬件环境应当跟随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潮流,不断的更新换代,在投影仪、打印机等基本教学设施具备以后,应当建立内部的局域网,安装Oracle、Sybase,SQL-server等大型主流数据库,安装流行的财会软件,全方位的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让学生切实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技能,熟悉将来的岗位要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进行一系列软件建设:模拟会计电算化流程练习、自学网站、操作规范演示等自主学习环境建设。

上述几点建议,正逐渐被各个职业中专接受,成为行业的共识。2010年福建省把会计电算化专业列为改革试点专业;山西长治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会计电算化考试样式实行无纸化考试。针对职业中专的会计电算化教育和考试中,都在不断推陈出新,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定位越来越明确。这些改变都要求职业中专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要跟上社会和时代的要求,找准方向,大胆创新,通过合理定位、区分层次、革新模式、加大投入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会计人才。我国职业中专会计电算化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无论在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设施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还应该看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弊端,应当从教学层次、教学方法和硬件环境等方面入手,贴近实际应用,建立多元化的会计电算化教育体系,培养出基础知识牢固、软件操作熟练、通晓会计电算化流程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洪江.谈职业技术中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5)

篇5

[关键词]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

目前,得益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实现了计算机的普及,会计行业也包含在内。近年来,会计电算化纷纷在企业的会计实务中得以广泛应用,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高校开展会计电算化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如何有效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促进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和职业能力的提升,成为高校(包括财经职业院校)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所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是一种将电子信息技术向会计实务领域推广的信息系统,使原本的手工会计电子化,并能够对会计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不得不说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一方面,综合性强。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会计电算化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可以说是会计学、计算机以及信息管理学等有机结合的产物,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会计学知识功底,还要能够做到对计算机相关技术知识的熟练掌握。另一方面,实践性较强。会计电算化课程对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要求都比较强,在教学形式上往往也有很大的针对性。为了促进学生实操能力提升,其就必须经过大量的上机实训和研究开发,这也意味着在教学安排过程中,高校在开设理论教学课的同时,需要为学生提供上机实践的机会。只有经过不断反复的实践操作和训练,方能做到游刃有余,成为社会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2现阶段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在对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设置时,高校往往需要开设会计学、计算机基础以及信息管理等相关学科,但在教学时间方面,不少高校没有充分考虑计算机和会计课程,只是单独开设了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致使学生在对计算机技术不够了解的情况下进行了会计电算化学习,其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同时,在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为学生讲授如何使用会计核算软件,往往借助于某种会计软件平台,如用友U8或金蝶软件,选取某一单位某一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实训模拟操作。一般而言,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内容有6大模块,但因为课时的限制,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去熟悉和应用所有模块。

2.2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指导作用不足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高低往往能够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决定性作用。会计电算化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除了要求其会计专业知识比较扎实外,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求其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很多职业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师都是直接从师范学校毕业直接入校任教的,专业知识比较扎实,教学经验也比较丰富,但缺乏实践经验,计算机操作知识也比较缺乏,在实践教学中,一旦遇到非会计专业的问题,教师也无能为力,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不少高校为避免该问题发生,往往面向企业外聘教师,他们虽然对实践操作十分熟悉,但缺乏教学经验,授课时间不固定,教学效果也难以令人满意。

2.3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现阶段,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高校往往因受到时间、场地条件等相关因素的限制,在教学模式上主要采用的是理论授课和实践上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然而任课教师短时间内难以摆脱传统模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记录教师所讲的具体操作步骤,无暇思考下一步的具体做法,这样一来,学生对会计软件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作为一门以实践性为主的学科,现阶段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训练都是对书本理论知识内容加以验证,这势必会对学生将来的职业素养和判断力造成不利影响。

2.4考核与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

当前,很多高校对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的方式都不够科学合理,一般情况下,为了方便试卷档案的留存,高校电算化考试主要采用的是笔试的考核方式,而忽略了学生会计电算化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唯一评价指标就是试卷分值,不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很明显,这种考核方式往往没有对学生应用能力加以有效考核。因而从总体上看,现有的考核方法无法准确评价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难以准确反映实际教学效果,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提高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3.1科学定位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课时

高校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出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计算机操作技术熟练的综合应用型高级人才。这样在毕业后,学生不仅能够胜任各类会计信息的管理工作,同时又能参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新课改要求教师将教学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安排理论讲解和上机实操的教学课时,这样既能让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进行及时消化吸收,并通过上机操作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实现创新发展。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对任课教师要求比较高,除了会计专业素质过硬外,还要有很高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高校方面应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定期派教师进入财务软件开发企业,参加关于会计实务的相关培训,并对教师多加鼓励,让他们积极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此外,高校方面还可以定期从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或者软件开发企业中,聘请专业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在校内开展案例讲座和实践操作指导,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水平,也有利于学生的毕业就业。

3.3灵活改变教学方法,注重案例化教学

高校方面可以针对会计电算化教学设置一个手工模拟和电算化操作一体化的实验室,让学生模拟会计业务数据的处理,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一边利用手工方式开展核算工作,一边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会计处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两种会计处理流程都比较熟悉,又能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对今后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有一个比较深的感受,为毕业从事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本身就是为了应用于企业实践,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企业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他们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剖析,并将之前所学的业务单元涉及的相关知识在一个案例中得以融合,这样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也可以使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得到有效拓宽;另一方面,引入的会计案例要包含各种不同的新业务,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局限于课本及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在通过独立思考后,最终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既能使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又能有效提高其实务处理的能力。

3.4合理构建教学评价体系

会计电算化教学由于偏向于实践,因此,如果仍然采取“笔试+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效果势必不理想,科学的考核方式应当是“理论知识考核+实验技能考核”。其中,会计理论知识的考试主要采取笔试的考核方式,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基础概念及相关理论内容的掌握情况。而实验技能考核,主要是为了考核学生的实操能力。目前,对学生实验技能的考核与评价是一个比较迫切的问题,但要想在短期内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又是不现实的。所以,可行的办法是将实验技能考核划分为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不同的高校应通过分析和调研,在掌握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用于考核评价的指标,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有效改善,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实践技能的兴趣。

主要参考文献

[1]胡敏.浅析职业院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J].商品与质量,2016(29).

[2]朱一闻.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7).

[3]武娟.应用型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z2).

[4]程竞.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效果提升的探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3).

篇6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实践教学 教学思考

会计电算化作为边缘性学科,其理论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随着会计电算化在企事业单位的普及,其实践性表现的越来重要。会计电算化在课程内容的要求上以“理论够用”为原则,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上。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国内财会专业的人才必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企事业单位采用计算机进行账务处理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如何更好地发展会计电算化,使它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要,会计电算化教学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它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组织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会计电算化实践的地位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计算机科学、会计学、信息学和管理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以计算机操作技术为平台,将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相融合的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技能课程。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产业第一线,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很强动手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满足市场需求是专业发展的立足点和源动力,并始终面对就业岗位对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高标准要求,其中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就是实践教学,会计电算化的实验教学在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

1.社会需求的外在原因

随着我国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及政府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绝大多数企业已清楚意识到自己被置身于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如何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追求目标。为此,企业必须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不断完善管理模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强化成本管理和效益意识。为适应企业规模化发展需要以及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越来越多的企业自行开发或使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作为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要适应社会的需求,面临着要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贴近现实社会,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操性、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只有紧密结合实际,才能使学科的发展更具有生命力,因而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2.课程的内在原因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技术性、实操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不仅要学到系统的、较广泛的和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学到动手实操的实践能力。会计电算化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先在学习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通过实验教学的亲自实践,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通过实践实操,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程序化,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而且加强了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会计电算化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做好会计工作的信心。加深他们对会计电算化的感性认识和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培养既精通计算机又精通会计的复合型的人才,为以后走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客观需要。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点

1.会计电算化该学科是基于会计、计算机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

会计电算化课程涉及的相关专业课程较多,包括了计算机专业知识和会计专业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知识、网络技术等相关课程;会计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在以上课程开设完毕之后才开没的,所以,在学习本课程之前,首先必须先学好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相关知识,这样在学习会计电算化时就能够做到相关知识的灵活运用,否则,直接影响到会计电算化的正常学习。

2.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通过工学交替,学做一体化教学,专业知识和实用的岗位技能融会贯通,使学生熟悉财务核算与财务分析等相关工作。在课程内容的要求上以“理论够用”为原则,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上。培养学生这一技能,就是通过实验环节来实现,实验环节效果的关键环节在于如何把握好实验教学。

三、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保证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对机房设备逐渐完善,改善软、硬件配置,并建设了专门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机房,并使用最新的金蝶、用友、金算盘等系列的财务软件进行教学和实验,同时教师也积极开展教学科研。计算机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软件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会计电算化教学落后于实际应用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那么如何缩短学校教育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便成为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当前的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不足:

1.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设施落后

(1)硬件设施的建设不到位

目前有一些高职院校没有专用的实训机房,学生实训只能挤在公共机房里,导致电算化专业学生实训课时少,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另外,虽有一些高校设有会计电算化专业机房,但由于软、硬件更新速度很快,而且投资很大,一旦投入,不可能在短期内淘汰,造成软、硬件滞后,而应同时配备的打印机、用于打印凭证和报表等的打印纸等几乎没有,使得实训效果差,不能完全满足试验教学需求。

(2)财务软件滞后于实际中的应用

尽管目前高职院校基本建成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但使用的会计电算化试验教学软件滞后,同时在软件售后服务、使用技术等方面也有诸多问题。我院采用用友ERP-U8普及版V3.0软件,版本已相对落后,软件更新也不及时,在使用过程中也常导致软件之间的不兼容,从而增加了实验难度,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3)学生实验需要的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教材缺乏

实验指导书是实验的载体,是学生实验的基本依据。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好的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从目前的情况看,实验教材五花八门,但内容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操作手册的翻版,业务资料多局限于账务,功能的单一性,限制了电算化会计进行预测、管理、分析和决策等控制职能方面的教学。

2.课程设置缺乏统一的课程框架

课程设置必须满足专业培养目标的需求,为建立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服务。教学内容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一两门计算机课程,几门会计专业课程,一门财务软件的操作构成了电算化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没有真正使计算机技术和会计工作融合在一起,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强。没有突显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的重要作用。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

教学方法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方法,目前的教学方法还是老师讲的多,学生做的少,学生缺乏自,学生还是按老师设好的题目去做。特别是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大多采用的是验证式实验教学法。学生按实验内容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最终验证性地考查会计信息处理结果。这种形式的实验对学生的要求不高。即使学生对整个实验的过程掌握良好,也不能满足学生对综合能力和会计电算化职业技能的培养要求。这些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难以适应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需要,也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教学内容单一

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仅局限于会计账务核算系统的。会计电算化还是以总账系统的实验为主,账务处理仍停留在利用单一的会计核算教学软件进行建账、制单、审核、记账和编制报表的基本操作练习上,教学内容也多是以工业企业为例来处理一定时期的少量的经济业务。一般只涉及财务核算和报表编制,学习的范围过窄,其他的相关学科以及如何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等方面涉及的内容很少。

四、完善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措施

1.确立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该坚持三大原则:坚持实用性和针对性原则;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原则;针对会计的电算化专业的职业特点原则。突破传统的模式,增加校内实验实践课程,完善实践课程体系,缩短学生的适应社会的周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要及时了解社会的需求动向,适时调整好专业课程设置,实现课程设置的动态化。

2.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设施建设

(1)硬件方面

一方面增加设备经费的投入,购置实验必需的教学设备,建立会计电算化专业试训机房,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一个模拟企业真实经营环境下的仿真网络财务实训机房。另一方面可以和软件发商展开合作,获得宝贵的实验资料和开发经验,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创造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2)软件方面

适时配备最新的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尽可能与财务软件开发和经销单位形成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由其提供对财务软件和技术服务与指导,及时对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进行更新升级。

(3)加强课堂实践教学

教师要结合实践教学目标要求重新设计和编排教学内容;对应用性强的章节要加大试验教学的教学学时,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对于理论性强、实用性差的课程内容应减少课时,少讲或不讲。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来完善教学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法、演示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网络教学法等。其中演示教学法是—个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在讲授会计电算化实操时采用演示教学法演示相应的账务功能模块,加深对步骤、方法的感性认识。还有案例教学法是—个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即给出一个企业的背景资料,然后通过会计软件或ERP的实施,实现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的电算化。利用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改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设置和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传统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中,老师在课堂上往往注重教师的“讲”,学生是否有所“学”没有得到重视,造成“教”与“学”分离。在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试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该课程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亲自动手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毕业后很难适应岗位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对理论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在理论够用的基础上,然后再进行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头脑中的理论框架变得有血有肉,更加生动形象。在教学中应做到理论与实践及时结合,即理论的讲授与实践应相间进行,学练相辅,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只有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完备的实验设施,先进的教学方法,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随着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实施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齐伟超.完善高职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思考[A].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4

[2]陆国斌,王忠孝.《新编会计电算化》[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蔡传勋,王振武.《会计信息系统》[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李师贤.《新编会计电算化中级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5]郭楚童.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探讨[A].《商情》2012-4,刊号:CN13-1370/F;

[6]孙伟力.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6).

篇7

第一,师资能力问题。一是教师工作经验不足。目前,大学会计电算化教师绝大多数都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由于大多数都是直接走出大学校门,进入大学课堂任教,缺乏亲身从事财务工作的经验,虽然研究生毕业需要短暂会计业务学习,由于时间短,接触实际不多,对于实践教学经验明显不足。二是实践能力不强。会计电算化专业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会计学为一体的综合学科,要求实践性较强。目前,一些高校电算化教师队伍中半路出家者居多,很多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加上教师师资队伍不足,很多教师不注重实践教学。三是理论和实践教学结合不好。实践教学中教学与用不能很好对接。四是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由于多数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仍是满足于灌输知识,完成教学任务,未能妥善处理教与学关系,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二,教学方法问题。课堂实训教学方法不当,会影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要求实训课占有近一半的比重,然而,很多高校实训课并不能按要求开课,一些实训课主要形式还是模拟教材的例题,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很少,课堂实训教学方法不当,严重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第三,教学内容问题。会计电算化专业缺少总体规划,没有材和教学标准,各大高校电算化课程讲授内容都不一样,教学内容混乱。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考虑会计电算化的专业特点,过分强调计算机编程方面知识,对计算机应用知识讲解较少,造成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第四,实践教学设施问题。主要问题是实践教学设施利用率不高问题,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由于学校计算机教室有限,有许多专业都需要进行计算机教学,学生会计电算化实践时间受到限制。另外,由于经费限制,很多学校计算机没有更新,版本过旧,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2会计电算化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几种途径

第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缺乏工作经验、缺乏实践经历的问题,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学校应该组织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经验少的教师到企业财会部门进行学习、实践、调研,同时,教师也要创造条件去企业进行实践报告,作为实践教学素材,通过实际调研,分析汇总,做成财务案例,以提高教师和学生分析案例能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成为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都精通的教师。另外,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自己的动手能力。

第二,创新教学内容,设置多类型教学风格。会计电算化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一定要具有专业性,在专业性教学的同时,要掌握好内容的设置和分析。例如在系统维护、操作程序、数据管理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软件知识的培养。在对学生的调查研究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一定的重点调整。

第三,加强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培养。会计电算化科目培养的人才既是专业型人才,也是操作性人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重点选择,只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达到统一,才能够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真正提升。知识与能力的转化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更新。

第四,提高教学设备的专业化水平。会计电算化教学依托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升级和发展以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为基础。会计电算化教学需要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因此,投入到教学中的基础设备尤为重要。用于教学和实践的计算机设备必须要进行更新换代,而且在软件应用上,需要紧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跟随先进的技术,实现实践能力的创新发展。

3结论

篇8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会计工作的电子计算方式的发展,处在有计划的稳定运作中,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对其实践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当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时,更好的利用它的影响会更好,也将会有更加积极的意义。下面来进一步认识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及优点和对实践的影响。

(一)电子计算的优点

(1)会计信息存储的电子化与科学化。

(2)快速与精确性。

(3)自动化和集中化。

(4)规范化与标准化。

(二)会计电算化对实践的影响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加快了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也加快了会计工作发展的步伐。会计工作的电子计算对实际任务的影响有这些。一、电子计算方式改变了数据和账务的处理方法;二、会计工作的信息分析得到重视;三、要求会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具有更高的素质;四、会计的内部制度面临改革。

(1)电子计算方式改变了数据和账务的处理方法电子计算方式被承认之后,会计工作的数据处理被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我们只需要把正确的数据输进去就可以,电子计算机可以自动解决记账、算账、对账、结账、转账以及编制报表等大量工作。跟手工相比在准确性上,还是处理速度上都发生了很大的表动,大大的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会计数据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还有一些复杂的程序也越来越简单。

(2)会计的信息分析得到重视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会计工作后,从前账簿之间的差错不再存在了,它是自动处理数据的,这样大大减少了人工的干预,大大解放了劳动力。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内部的程序控制工作是由计算机通过特定的程序进行的,使控制的对象发生改变,从手工控制到组织控制,包括操作系统的控制,输入输出的控制,系统使用的控制等。

(3)要求会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具有更高的素质实现会计工作的电算化后,其体制发生了非常的变化。一部分会计机构把会计工作分为专业、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系统维护等组别。二部分这种新的分配需要新的人员分工,不仅需要专业会计人才,也需要计算机专业人才,更加需要复合型人才。

(4)会计的内部制度面临改革在信息化时代,社会经济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需要会计信息化的作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将社会经济记录的井井有条,并且会计信息分类、提炼、再加工也不再是难题。所以会计的电子计算方式的实现,一定会带动会计理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会计制度的改革。

2会计的电子计算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提高对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工作的认识

现在很多的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有很大偏差,他们错误的认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只是一个形式而已,还有甚者竟把拥有会计电算化技术当成是树立企业形象的手段,以至于有很多单位花钱买了软件却没有真正的使用。我们谈论的会计电算化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中,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完成大量的会计工作。并且对会计本身也是一次质的变革,大大的解放了劳动力,从而提高整个会计业的水平。

(二)重视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

一切成功的行动都要有理论做前提,发展会计电算化的理论是提高会计电子计算方式的根本。伴随着它的发展和电子信息系统的升级,一些新的问题和课题将会出现,我们一定要对其深入来研究,寻找新的理论基础,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做好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的工作。

(三)做好基础工作是根本

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主要手段就是计算机,但是绝对不能少计算机和人工的结合。比如,一些操作需要密码程序才能进行,在借贷金额是否平衡的工作中需要效验程序等。这些都需要人来完成。还有工作人员应该注意到计算机的选购、安装、调试设备,并且应该做好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以及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和保管。以上工作必须做好,要不将有损于会计电算化的整体效益并使不能持续下去。

(四)最大程度上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

一些企业的财政数据是这个企业的绝对机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发展,相关机构工作人员需要加强这方面系统的安全,以保证数据的秘密。面对这一问题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政府主管部门还应该完善相应制度,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为了更加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3结语

篇9

摘要: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不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变化,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是促进会计、会计工作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观念更新、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

关键词:会计改革电算化制度要求

会计电算化是集计算机学、信息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知识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其实质是将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信息技术融入到会计工作中。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及会计工作的影响。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化,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是促进会计、会计工作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观念更新、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

一、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

1.改变了会计数据的处理。在手工条件下,会计核算工作要由许多人共同完成,实现会计电算化后,输入一张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可自动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出报表等一系列工作;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业务,系统可以按模式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与手工会计相比,数据处理无论在准确性上还是在处理速度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和会计数据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账务处理程序也趋于简单。

2.改变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职能。实行会计电算化,要求会计人员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信息、管理知识等,同时会计组织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会计工作的组织机构以会计数据的不同形态为主要依据,把会计工作分为专业组、数据收集组、数据处理组、系统维护组等;另一方面,这种新的组织机构也产生了新的岗位设置和新的人员分工,不仅需要专业会计人员,还需要计算机专业人员,特别需要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向既博又专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3.将改革会计数据的修改技术与内部控制制度。这种内部控制的部分程序化,使控制对象由原来的对组织、文档等进行控制扩展到对软件、硬件、运行环境进行控制;控制方式从单纯的手工控制转化为组织控制、手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全面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控制、系统使用权控制、输入输出正确性控制、操作过程控制等。

4.会计本质将重新定位。综观会计的发展史,人们对会计职能的认识和对会计本质的揭示,始终将会计定位于服务的工具,将会计工作定位于纯粹的服务性的工作,是处于被动状态的行为,这在信息处理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现代科技为会计革命准确备了足够的技术支持的条件下则是不可原谅的,随着会计电算化普及应用,会计作为控制系钳体质将日益显现出来,会计信息将从幕后走向前台,因为会计信息不仅仅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指导和控制人们的行为。

5.重新定义会计报表的。由于受人工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手工会计报表往往局限于财务数据及其相关的说明,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从收集、加工处理到综合利用都实现了电算化,从而为从浓度和广度上扩展会计报告信息的内容提供了可能性。

6.更加重视信息。在各种信息高速,会计信息对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和会计电算化能将社会经济活动的细枝末节精确地记录、保存和传播,会计信息的分类、提炼、再加工将成为极其重要的工作,因为人们需要的不是不分轻重缓急不断涌现的信息垃圾,而是系统化、条理化、有针对性的信息精品,只有经过加工整理、分析的会计信息才能满足这种需要。

二、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途径

会计电算化怎样才能适应会计改革的要求,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经济过程的监控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呢,笔者认为可有以下几种途径:

1.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要害环节。要大力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目前,要立足于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培训。培训可分为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秩序设计和系统设计人员等层次进行,从培训抓起,逐步提高。

2.加强会计核算软件治理。会计核算软件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本环节。我们加强对会计核算软件开发、应用、推广、服务等环节的治理,推动会计开发研制的规范化、专业化、商品化,促进会计软件质量的不断提高。要推动会计软件的社会化,进一步引导会计软件市场的健康发展。

3.加强会计电算化治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治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财务部门要加强会计电算化治理制度建设,对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会计核算软件开发的基本程序、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等一系列问题,应逐步规范会计电算化的治理工作,指导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逐步实现会计治理的法制化。

4.改革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职能。实行会计电算化,要求会计人员既要把握会计专业知识,又要把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信息治理知识等,因此,会计电算化将促进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向既博又专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5.改革会计数据的修改技术与内部控制制度。会计电算化后,手工条件下对账薄记录错误的划线更正将不再适应。取而代之的是修改权限、修改标志、凭证冲销等方法,对于经过审核、记账,甚至结账后发现的错误记录,还可以利用电算化系统提供的反结账取消审核等功能进行修正,这在手工条件下是不可想象的。而手工内部控制制度则一部分保留,一部分更正,还有一部分将转化为计算机程序控制。

6.重新定义会计报表的内容。由于受人工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手工会计报表往往局限于财务数据及其相关的说明。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从收集、加工处理到综合利用实现了电算化,从而为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展会计报表信息的内容提供了可能性。

7.将建立定期报告和实时报告结合的财务报告制度。传统的会计是按月、年编制的定期报告。这种报告在经济生活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决策是有用的,信息使用者可以较准确地猜测企业下一年度甚至今后几年的业绩。但在以竞争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创新不断加速。因此,建立一套既能提供定期报告又提供适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会计电算化为此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篇10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实践教学 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127-02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会计电算化课程已经成为各个学校财经类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会计电算化作为边缘性学科,其理论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尤其在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其实践性表现得越来越重要。随着计算机性能价格比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将日益扩大,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在经济生活中将更加普及。应对日益频繁复杂的会计业务时,采用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如何更好地发展会计电算化,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增长需要,这一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会计电算化教学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组织实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会计电算化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研究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1.在课程设置和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传统的高考教育教学理念中,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为信条,在课堂上往往强调教师的“讲”,而忽视学生的“学”,造成“讲”、“学”分离。所以,在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研究,而忽视了学科的实践性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严重缺乏独立动手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毕业后很难面对上岗后的实际工作。因此,在教学中应首先把所要讲授的理论内容清晰地讲述出来,要有整体的、很强的层次感,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起一种严密、清晰的逻辑关系;然后,再进行必要的、大量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头脑中的理论框架变得有血有肉,更加生动形象。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教学中应做到理论与实践及时结合,即理论的讲授与实践应相间进行,学练相辅,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在学习方法方面,应注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规律。在教学中,对于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的讲授应该是渐进性的。初步授课时,应当选择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处理过程相对简便且有较强代表性的知识点切入,不应过于复杂,否则初学者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应先浅后深,先简后繁使学生始终带着较高的积极性学习,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样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在选用教材与实训练习软件方面应该遵循社会认可度较高、实用性强的原则。目前教材市场中,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教材种类繁多,有的侧重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有的侧重理论概念,还有的侧重实践应用,适用的对象也不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建议非信息系统开发专业的学生选择侧重实践应用的教材,因材施教,让学生从教材中就能获得一些实践操作的知识。在实训练习软件方面,应该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从企业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去选择商品化的会计软件,尽量选用社会认可度高的软件,以保证学生学习与就业达到“无缝连接”。

4.在实训教学形式方面,实践教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业务。在授课过程中,对于会计电算化实践的内容,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财务案例,要求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所涉及的内容要尽量多,类型尽量齐全,涉及资金周转的各个环节和不同类型的会计业务,使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如何进行操作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前面学习的会计业务的日常处理知识。这样安排更有利于学生开展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系统地学习理论与实践内容,真正明确学习的重点及相关的知识内容。

5.在教学评价方法中,应摒弃传统的考评方法,建立新的考评机制。传统的考评方式基本上是期末考试通过一张试卷来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试卷内容则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评价的结果往往是“高分低能”,事与愿违。会计电算化的考核应该为上机考试,以实践操作为主测评学生动手能力,即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考试规定的实践操作处理,此处理内容应包括从最初的账套初始化到凭证的录入、处理,最后完成财务报告的设计与生成,以此来检验学生在一个教学周期内对该课程的实际学习成果。

二、以就业为导向,明确学校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方向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主要有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成人本科生、成人大专生、中专生等多种形式,但是很多院校并没有明确定位自己所要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标准,而是本科、专科一本书,而且还存在教材过于落后、设施过于陈旧等诸多情况。这样使很多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以后不能或不完全能用会计电算化独立操作,所以对于一些高职高专类院校而言,应首先定位自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然后据此设置所要学习的课程,这样才有针对性,也更有实际意义。目前,我们应该将高职高专类院校培养的会计电算化人才目标分为以下几种:

1.会计软件的操作员。目前,会计电算化专业对于高职和中专学生,以及一部分本科院校学生来讲,应以培养熟练的会计软件操作员为目标。系统操作使用人员主要负责系统日常运行中的经常性工作,包括数据的录入、处理、会计账表及其他会计信息的打印输出、数据备份。

2.市场销售及服务人员。如今市场中商品化的会计软件品种繁多、琳琅满目,竞争异常激烈,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会计软件销售企业亟需大量的市场销售及售后服务人员。这些人员的技能素质要求除满足一般会计软件操作人员的能力外,还要求对会计软件有更深程度的了解,不仅能熟练操作,还要能细致的讲解,并具备简单故障处理能力。

3.会计软件操作培训师。我国会计电算化近几年普及的目标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小企业及县级城市的企业中,这类企业的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应用能力方面相对薄弱,亟需通过培训来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操作能力,所以,会计软件操作培训师这个岗位也应运而生。对会计软件有全面了解、操作熟练、熟悉企业财务制度的优秀学生都可以胜任这一岗位。

三、提高学生会计软件实践动手能力的几点措施

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可以说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普及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实践课的教学决定着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决定着学生走向社会时能否具有真正的动手能力,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

首先,不能仅注重教师对软件操作讲授的质量,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由于课时的限制,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教授多种会计软件操作,但是学生毕业后会到各地、各行各业、各种单位工作,他们所面临的必然不是一种软件,如何能让学生尽快掌握新软件,适应新环境,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在熟悉一种会计软件后,举一反三,自主学习了解新软件的操作特点,掌握新软件的操作方法。

其次,实践课程的内容应全面、具体。实践内容应全面,如既涉及工业企业,又涉及商品流通企业;既涉及大企业的内容,又有涉及中小企业的业务,这样使学生既有学习兴趣,又掌握了软件的全面运用知识。在各部分内容中应该指出本部分内容易出错的地方及解决办法,否则初学者很容易出现常见错误,但却没有办法解决,例如不懂得看屏幕上的功能键及帮助键、不懂得应用自己已经建立的代码结构等。

最后,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步骤进行阶段性教学。在渐进性原则的指导下,一般对实践教学应分阶段进行,使学生由点到面掌握相关知识,由初步学习到综合处理,最终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

1.使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过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初始阶段,对于所学内容,可以教师教一步,学生学一步。这个阶段是基础,要使所学内容真正地细化,让学生跟随教师亦步亦趋,掌握细节的具体操作。例如在账务核算系统处理中,从初始化处理中的各个内容到日常输入、审核、查询打印再到系统维护,一点一滴地使学生接受。这个阶段的内容是分散的,应把系统分解成一个个小的部分,然后使学生熟练掌握每一部分的内容。

2.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达到综合提高的目的。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把实践中的每一个细节掌握之后,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另外提供一套内容完整而且难度较大的实践案例,把实践中的各个内容连接起来,真正达到综合处理的目的。例如,以一个企业的业务为例,使处理的内容涉及账务、报表、工资、材料、固定资产等多个子系统,并且把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包括报表系统如何与账务系统相连接并从账上取数,工资分配后如何填制凭证及怎样转到账务系统等等,使学生眼中分散的内容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生明确先后处理不同内容的原因。从逻辑关系上描述会计电算化的实践处理过程,使其看到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的区别,从而从根本上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内涵。

3.模拟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处理,使学生明确实际会计电算化的处理过程。会计电算化在国内的发展虽然越来越普及,但实践的程度还很不均衡。如,有的单位完全摆脱了手工会计,真正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对于每笔经济业务,凭证输入人员可以直接根据原始凭证的内容输入计算机编制记账凭证;有的单位仍是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并存,每笔业务由手工会计填制原手工会计中的记账凭证,然后经过审核,再传递给凭证输入人员输入计算机;有的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则还是名义上的,计算机仍主要用于打印。这样,可以把学生分为不同的角色,模仿不同会计电算化实现的程度,使学生更了解实际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以便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更快地进入角色。

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才能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从而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总之,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讲授理论、结合案例、学生参与,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操作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实用型人才。会计电算化迅猛发展,这需要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不断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探讨,促进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更上新的台阶。

(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之《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综合模拟实践教学研究》子课题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刘媛.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技资讯,2006(8)

2.丘永政.农村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中国科技信息,2006(14)

3.牟鑫.关于高校会计电算化网络化发展的思考.齐鲁论坛,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