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防灾减灾工作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防灾减灾工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些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日益增多,干旱、低温冻害、洪涝、病虫草鼠等自然灾害呈多发、频发、重发态势,对我省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实践体验活动,有助于社会公众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了解应急避险常识,掌握基本的应急避险技能,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对推动我省防灾减灾整体水平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月12日是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以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为中心,以吉林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公主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全省各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植保站为分会场,以张贴宣传标语和技术展板的形式开展了“全省农业推广、植保系统农业减灾技术”专项宣传活动。按照《吉林省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5月9日~15日吉林省农业技术总站统一部署,以“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为防灾减灾日主题,在全省农业推广系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全省各级农业推广中心(站)、植保站等有关单位,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结合当地多发易发灾害风险隐患的实际,及时开展病虫情、墒情、苗情和农资供应等情况的监测和信息调度,并加强与水利、气象、农机等行业的会商,适时品种、种植、施肥、灌溉、病虫害等信息,同时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的优势,采取现场讲解、树立宣传标语、发放技术资料等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集中时间组织开展全民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同时倡议各级农业推广单位,积极开展“四个一”活动,即阅读一本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观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与他人分享一次避险经历和避险经验,开展一次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营造了社会普遍关注防灾减灾,全民共同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
近几年来,省农技总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两个理念,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省现有省级植保机构1个、地市级植保机构9个、县级植保机构60个、乡级植保机构669个,植保技术人员达2000多名。全省有各种农业防治组织1135个,工商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的有327个,从业人员2.6万人。逐步形成纵向分级负责、横向联合协作的病虫防控工作机制。针对草地螟、亚洲飞蝗和水稻稻瘟病等跨区域迁飞性、暴发性、流行性病虫害的特点和防控要求,成立了我省西部草地螟、中部玉米螟、东部稻瘟病等病虫害防控协调机构,开展了信息共享、技术协作、责任明确的区域联防联控行动。针对局部地区突发性病虫害,各市县都科学地制定了应急防治预案,细化技术措施,有效地防止了重大病虫的蔓延扩散。全省病虫监测对象种类由14种增加到21种,中长期预报准确率提高了5%~10%,水稻病虫和重大病虫周报已实现数字化,重大病虫防控处置率达到90%以上。在病虫预测预报方面,省站多次利用省电视台及时全省重大病虫害的发生趋势预报,40多个县(市)普及了电视预报,同时还广泛利用广播网手机短信等新闻媒体病虫发生、防控信息,提高了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2006~2009年,全省各类病虫害发生面积5.52亿亩次,防治面积5.51亿亩次,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99.8%,挽回损失167.5亿斤。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保证农业生产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供稿)
篇2
关键词:天气预报;防灾减灾;提升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农业防灾减灾中,气象服务应用效果逐步趋于完善。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防灾减灾的效力[1]。本文结合实际情况,详细分析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旨在提升气象信息时效性,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1天气预报种类
天气预报种类较多,大致可划分为短期、长期、临近、中期与短时等几个阶段,其中短时预报对生产生活具有最为直接影响。短时预报指的是对该地区近6h内的天气进行状况监测与状况预判,特别是预判强对流天气的产生、发展、强度和消失,常见包括狂风、暴雨、暴雪等[2]。短期预报主要针对该区域24~48h内的气象状况。长期预报是指,通过统计天气状况并预测建模,得出每月气温数值、每月降水量数据、预测旱涝等趋势。精确的长期预报对于农业生产意义重大,通过预测可以了解农作物生长情况,降低成本和损害程度,实现大规模掌控作用。
2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我国以农为本,气象预测对农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发展不仅要满足自然环境发展规律,还要确保预测的时效性。就我国农业发展状况而言,极端性气候预测精准性不够强,极端性气候抵抗能力较差。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类极端天气出现,常见的包括暴风雪、干旱、洪涝、冰雹天气等,因此必须要引发关注,加强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2.1短期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短期天气预报指的是,在多个短时间段内,结合分析软件评估天气状况,计算降水量,在提升天气预报精准性的同时,保障气象信息的精准性。短期天气预报的应用,可减少天气预报计算结果的差异,确保信息传递速度[3]。及时做出天气灾害预警,满足人们生产需求,最大程度减少天气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农业人工影响天气,如人工降雨、人工冰雹等,加大农业防灾减灾实施力度,在特定的大气环境下开展农业作业。短期天气预报精准性较高,且时效性较强,在上述作业中,可提供精准作业时段,确保工作人员作业的针对性,确保作业可得到预期效果,切实将人工影响在天气工作中的效益发挥出来。可见,短期天气预报,在农业灾害防控上效用显著,特别是在防雹作业体系和缓解水资源短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2长期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当前,科学技术迅速进步,推动了社会高速发展,气象预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与创新。相关行业一直在加强应用先进气象预测设备,以此确保天气预报精准率。长期天气预报不仅可预测一定时间段内的气温、降水量,还可确定初雪、初次霜冻时间等,区分低温时段、高温时段、干旱时段、洪涝时段、霜冻时段、冰雹时段等,可选择有效措施预警自然灾害。为降低天气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相关部门需结合天气预报预测,做好灾害预防工作,注重自然灾害的防控。如,在农田兴修水利设施,确保农田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不仅如此,还应当积极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换草等农业作业,改变区域性气候。结合天气预报,选择抗旱、抗涝、抗低温较好的品种,提升农业产品的适应性,选择早熟品种、晚熟品种,合理决定播种时间,避免霜冻天气及冰雹天气影响农业生产。
2.3完善农业气象监测及预警系统
2.3.1完善综合监测系统我国偏远地区,受地理位置、气象、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全面了解农业气象灾害。通过引入先进设备,注重新技术的应用,适当增加一些农业气象探测设备与探测装置,加强地区天气雷达系统建设、地区地面观测、地区高空探测等装置的建设,能够及时获取气象数据,为灾害的监测奠定基础。
2.3.2完善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农业气象灾害种类较多,通过加露、寒潮、高温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测,及时播报,加强对大风天气、强降水天气、雷电天气的预报。为农民农业生产提供及时天气预报、有效气象信息,以此规避气象灾害带来的风险。通过建设灾害性天气立体监测网,实时监测、动态监测、立体监测天气变化,可提升天气预报的业务能力。整体上提升重大天气预报水平,确保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
2.3.3完善气象信息系统借助公众信息网络资源,注重观测数据的采集、整理及分析,实施数据共享。从多个渠道入手,选择不同的方式播送信息,使农民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灾害防御。除此之外,不同地区的农户可结合地域特点,建设针对性的气象灾害预警平台,多方位、多角度进行信息,使农民及时掌握气象信息。
3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提升对策
长期以来,天气预报一直是气象工作人员研究的核心。天气预报的应用可人工改变天气用途,更好地进行防灾减灾,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最大程度降低天气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结合实际,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提升对策主要如下。
3.1创建应急系统
作为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关键环节,灾害天气预测系统意义显著,且天气预测精准性较高,是灾害预防的基础,可实现防灾减灾成效的提升。该系统的应用可提升天气预报精准性、有效性,优化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与报警工作,结合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农业特点,做好预警工作,更好地防控自然灾害。积极进行防汛、防干旱、防冰雹、防低温等农业灾害预防,做好农业气象的预警与预测工作。除此之外,气象工作人员还应当依照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分级农业防灾减灾服务气象产品,分类农业防灾减灾服务气象产品,监测农业天气灾害,更好地预防与预警天气灾害。3.2创建预防体系在进行防灾减灾预防措施落实阶段,若无法避免天气灾害。在天气灾害发生时,相应部门应当及时反应,制定针对性方案,布置各单位行动,利用资源与人员,整合资源,以最快速度、最可靠方式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降低农业经济损失[4]。
3.3加强预报目的
增加与农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全面了解农民需要的天气信息。顺应时展需求,建设高效信息获取方式,构建多渠道信息形式,逐步加强天气预报相关信息的工作。以便可以获取精准的气象信息,确保天气预报信息的针对性,协助农户更好地安排农业生产工作,避免经济损失。
篇3
1.加快发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观测站网
根据近年来农业结构、种植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发展规划带来的农业生产布局变化和农业防灾抗灾气象服务的新需求,调整完善区域性观测网络。建设高时空密度、自动化、多要素的现代化气象综合监测网络,实现对气象相关资料的准时、准确、高效监测,在县局应能随时调看周边地区的预警信息、雷达回波和各乡镇自动站点的气象要素观测实况资料,还要在时间上加密采集,创建综合数据库,做好相关数据的监测和积累,进一步提升气象监测的能力。
2.建立灾害预测预报体系,提升灾害预报、预警能力
灾害预测预报体系是防灾减灾体系中的最重要一环,准确的灾害预测预报是对灾害进行准时预警、采取可行的灾害防御对策的基础,直接关系到防灾减灾的成效。因此要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型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开展针对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的专业专项灾害预测预警工作。除进一步提升常规天气、气候预报时效性和准确率以外,一方面要重点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针对本地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林业、畜牧业等,开展防旱、防汛、防寒、抗冻、防大风、防冰雹等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开展重大农林病虫害和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报与预警。另外,还须要增加适合农业生产所需的气象项目,针对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具体需求,开展关键农事活动气象预报。相比现在已刚开始开展的农业干旱预报、霜冻预报等,必要进一步提升其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提升预报技术水平。基层县局要依靠上级气象单位,根据须要选择对本地影响较大的农业气象灾害,遵照本地的农业生产影响轻重缓急程度的不一样,对农业气象产品进行分级分类,开发“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专题”、“农业气象专报”等产品,以释用上级指导产品为主,补充订正上级的指导预报产品,联合指标判别,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
3.建立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体系,提升监测评估本领
灾害监测评估是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和灾害救援的基础,同时也是提升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时效性的基础。探索和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创建统一、规范、系统的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库和灾害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概率研究。基层县局首先是要与农业、水利、民政等单位配合和协调,创建实况灾情的快速调查上报机制,使灾情、农情、气象等资料可以经过信息传输系统快速上报,以便开展可行的灾害防御。其次是要增强灾前预评估、灾中跟踪评估和灾后综合评估,开展定位观测、实地调查,将灾害防御适用技术向农村推广应用。
4.建立灾害应急响应体系,提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
创建以政府主导、单位参与的灾害应急响应体系,在不一样层次上制订灾害应急预案,充实变更各种可行资源,形成单位间的可行的联动机制、高效的协同本领,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范围、最可行、最集约化的方式组织起对灾害的防御工作,从而将灾害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健全“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机制,做到“视频到乡,音频到村”。首先是创建农村灾害信息预警系统、灾害信息预警终端、在人口密集区安置大喇叭和LED电子显示屏等预警设备。其次是遵照政府-各有关单位-乡、镇、农场-村组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办理规范的农村自然灾害预警队伍。即在各乡、镇、农场设立灾害预警信息工作站,乡、镇、农场配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协理员、村级配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员。县、乡、村各级要密切协作,特别要发挥乡镇气象协理员和村气象信息员的作用,重要的天气预报要充分考虑分散在各居住地人群接收信息本领的差别,区别对待,在灾害来临前接收和准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灾害发生后准时上报灾情,确保气象灾害信息上传下达的通畅。再次是根据本地通信传媒发展情况,创建多渠道的传播体系。可以用字幕在电视、电子屏滚动播出,并且还能够向各手机用户免费发送灾害性天气预报短消息。
篇4
我区位于__西北部,东以__为界,分别与__区__乡和__区__乡接壤,西南__水与__区、__市隔河相望,北面和西北面为__,隔河与__市、__区相对。全区总面积495平方公里,东西长38.85公里,南北宽22.6公里。跨北纬30°35′—30°47′,东经113°35′—__°17′。
境内有__山、__山、__山、__等山丘岗坡,有__、__、__、__等河流湖泊34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丘陵约占1%,大多为平原地带,最高处为__山,山顶海拔71米,最低处西湖湖底海拔19米,东湖湖底海拔15米。
辖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在17℃—19℃。季节平均温度:春季3—5月16.1℃,夏季6—8月27.4℃,秋季9—11月17.9℃,冬季12月至次年2月4.9℃,最高温度达到39.4℃。年平均无霜期为240天,年降雨量平均为1198毫米,降雨日为124天,雨量最多出现在3——8月,占全年降雨量75%。
当前我区的防灾救灾体系在长年的工作积累和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问题还是存在的。
我区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建设、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区防灾减灾经费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的资金投入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建设体系的发展推广滞后。另外,我区对相对应的防灾减灾中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发展相对缓慢,如我区大部分以农渔业为主的基本设施还不十分先进,就走马岭街道办事处金松大队来说,全队居民几乎有一半以上是由渔民包养鱼塘组成,鱼塘的排水设施基本上处于老化阶段,道路因为大队经费不足,施修力度有限,泥泞不堪。电线杆等基础设施等建立在水塘傍边,长期受池水侵泡均有倾斜、倒塌、老化趋向。除了严重影响当地群众正常农作物耕种,灾害来临时的抵抗能力相对十分低下。正因为如此,导致基本设施的陈旧严重影响灾害来临时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低,影响了全区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
我区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我区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技术性应用人才。另外,我区防灾减灾基层队伍大多兼职,不十分稳定,就我区目前的情况,救灾信息员除局专业部门和局领导担当之外,其他各个地方街道办事处的灾害信息员均由各个街道办事处民政科科长担当,协调管理防灾减灾,由于民政队伍的不稳定带来防灾减灾队伍的不稳定。由于经费的问题,没有有效的组织在一起学习和考核,专业性不强,是我区基层防灾减灾基层人员最大的问题。2013我区响应省市的号召,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系统知识并在市民政学校学习与考核,对相应的专业性知识取得了相对应的资格认证。但是通过学习和考核,基层干部和基层人员也看到自身专业性的不足,需要专业性的学习,加强防灾减灾的专业化建设。
我区主要对防灾减灾的宣传主要利用街道办事处民政科对群众日常开展防灾减灾知识,“5.12”宣传日在区内开展防灾减灾民众宣传,相对现在日益紧张的防灾减灾工作,还是缺乏宣传力度的。就我区在各个街道办事处走访和对受灾重点的受灾户进行询问,一些受灾家庭对相应的防灾减灾知识不了解,群众的知识普及与掌握也各不一样。城镇比农村的防范意识高30%左右,成年比少儿、青少年的防范意识高25%左右,对区内不同的科普力度和数据研究可以表明,我区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区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最终影响我区防灾减灾科技事业的发展。
良好的防灾救灾体系和防灾救灾措施是维护我区民众基本民生民济的最大屏障。从我区实地查看、走访群众、代表座谈,不难发现我区作为城乡结合地区防灾救灾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考察、走访、座谈,对我区的这些问题有一些思考和建议,建议如下:
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每年区财政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增加专业工作人员经费等。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防灾减灾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减灾投入。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政府增加防灾减灾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与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例如甘肃就在《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提升农业抗灾水平——关于甘肃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思考》中着重提出,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专题研究,提高科技支撑能力。通过加强学科建设,系统地对甘肃农业灾害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并通过科学的统计类比和模拟试验,针对甘肃不同区域、不同灾害类型和发生程度,选育储备具有良好抗灾性能的作物、畜禽等品种,设计科学合理的农业制度及防灾减灾技术路线。当前应重点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多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
篇5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重要性;加强;防灾;减灾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也实现了飞速发展,其中公共气象服务事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公益性事业,其发展与各行各业息息相关。高水平的公共气象服务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非常重要,现阶段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整处于发展状态,人们对公共气象服务的认识程度也不够,需要加强对公共气象服务的研究,充分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加强公共气象服务,改善气象防灾减灾效果。
1概述公共气象服务
所谓的公共气象服务是指公共气象事业单位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应用气象监测技术,对各地区的未来天气情况进行预测,并将气象服务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反馈给用户,让用户掌握气象科学知识的同时充分了解气象变化。公共气象服务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其本质是将气象服务信息和技术应用于自身的决策、管理和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公共气象服务不是一个独立发展的领域,其与众多行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影响也非常之大。
2高水平公共气象服务重要性分析
通常来讲,公共气象服务可以向旅游业、种植业、畜牧业、交通业等诸多行业提供气象信息,这些行业的人们在生产生活都需要提前参考气象情况,良好的气象条件可以为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有利条件,相反恶劣的气象条件也可以对行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高水平的公共气象服务可以更加全面的、精准的、细致的提供气象信息,监测出恶劣气象情况如台风、暴雨、冰雹等,对于各个行业的人们生产生活来说都非常重要,可以充分做好预防措施,确保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等,有效实现气象防灾减灾,将恶劣气象条件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小;对于公共气象事业本身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实现公共气象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故而,高水平公共气象服务对于气象事业及众多行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探讨如何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的相关措施有很多,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气象防灾减灾效果,为了更好的确保公共气象服务成为防灾减灾的先决条件,切实优化防灾减灾工作效果,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公共气象服务水平。以下是对如何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具体探讨。
3.1提高气象服务受众定位的服务效益
做好受众定位是优化公共气象服务的重点,正确的定位受众人群有利于集中精力强化气象信息传播力度,让更多需要了解气象信息的人及时接收到正确的气象信息,优化公共气象服务效果,更好的做好防灾减灾的准备工作。在受众定位过程中,要综合分析不同受众的年龄、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等;强化与多种媒体的合作,确保信息的有效传递,提高气象服务的社会效益。现阶段我国已基本进入网络时代,网络让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气象服务也可以充分结合网络优势,向公众提供气象信息、科普宣传及防灾减灾知识等拓宽服务渠道。与此同时,也不可忽略传统气象服务途径的影响力,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优势,比如电视对受众的文化层次没有限制,可实现声、画一体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气象信息传播的形象性,故比较适用于利用电视媒体进行科普宣传。而重大灾害性气象信息的对时效性要求较高,因此手机之类的新媒体因其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可以及时将灾害预报到广大受众手中,为公众避险、安全转移等争取更多时间,降低灾害损失。故而善于将传统的服务与现代化的服务途径相结合,最大程度上发挥着服务作用。
3.2利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促进农业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非常之大,气象灾害来临之时,很容易造成农田颗粒无收,农民颠沛流离的情况发生。为了切实确保我国农业的顺利发展,要特别关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气象机构在处理气象信息时,要注意气象信息的细化与准确性,对监测结果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提高与农业生产的配合度。气象机构要加大与农业大户的沟通与联系,二者共建气象信息及获取渠道,保证气象信息传播的实效性与权威性。针对气候多变的季节要适当加大气象信息的频率,提高公众气象服务的主动性,不仅要提供气象信息,还要对气象做出准确、客观的评价,辅助农民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3.3建立特种气象监测系统,拓展气象预报服务
特种气象监测系统包括空气污染浓度监测、紫外线、花粉浓度、负离子、太阳辐射、粉尘、酸雨、土壤水分、泥石流等等,除此之外还要建立陆地生态、海洋气候、湿地气候、二氧化碳、太阳风等学科前沿的热点研究项目,进一步拓宽气象服务的内容,利用气象卫生监测技术进行土壤湿度、植被、河流水域、生态环境、草原森林火灾、城市热岛效应等进行监测,并对泥石流滑坡、自然灾害、城市环境等进行遥感评估。
3.4加强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
各类气象灾害是导致国家、人民群体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重要因素,因此公众气象服务要加强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降低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面要对气象灾害的预备应急处理方案予以完善。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及要求、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理方案,完善已有的气象灾害预备应急处理方案;针对一些特殊的自然灾害、可能引发其它类型灾难的自然灾害,则要特别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应急方案。另一方面,要加强灾难应急处理的队伍建设,选择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人才组成应急处理队伍,并对其进行定期培训,组织各类实训活动,丰富应急处理人员的实战经验,掌握一套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理方法。此外,要进一步提升抗击灾害及救灾的实际能力,比如滑坡、山洪等灾害就是其它灾害处理不当导致的,因此要提高灾难应急处理队伍的实际抗灾、救灾能力。
4结束语
篇6
[关键词]气象服务;防灾;减灾;应用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278-02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气象服务功能越来越多,并且气象服务的科学性越来越高,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全面的服务,我国技术人员正在积极进行气象服务的业务拓展,由于我国近几年发生了几起较大的地震灾害事故,科学技术人员在延伸研究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具体的有关情况。
一、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方面中的应用
(一)提高气象灾害预防工作的质量
在进行气象灾害预防工作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依靠工作单位的科学技术、人民群众的力量和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制定科学的合理的灾害防御措施,建立健全各级防灾减灾体系,做到对气象灾害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动态的监督,并在单位内部建立预警机制,一旦发现较大的气象灾害要主动实施预警机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应急措施,提高工作单位所在地的防灾减灾工作水平,进而实现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提高气象灾害预警技术水平
建立综合的气象灾害监督平台体系,提高对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水平,健全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促进预警平台的可视化和人机交互水平的提高,将气象灾害预报准确率和实效性做到最大化,遇有重大天气及时组织进行会商,内容应该围绕灾害性气象的灾害程度和关键性开展,尤其应该重视对台风、暴雨暴雪天气的预测和预防工作,实时、动态地分析各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建立信息系统,预测到重大的灾害性天气,及时通过信息系统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使用各种方法将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进行扩传。
(三)提高处置气象灾害的能力
制定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且预案内容能够符合国家相关文件的要求。完善气象灾害的应急救援团队,保证团队能够进行高质量的人工增雨、防汛抗旱等气象灾害应急处理工作。同时要及时对团队的设备进行检查、检测,保证所有设备都能够正常运行,发现不能正常使用的设备要及时进行年检、维修,对于过期的设备要及时进行设备更新,汛期前要针对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进行预案演练,防止在发生气象灾害事故时的慌乱,保证救援工作的有秩有序的开展。
(四)提高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能力
积极进行气象灾害的普查工作以及气象灾害隐患的排查工作,并且针对不同的气象灾害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并且要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防灾减灾经验和技术理念,提高自身的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以为民服务造福社会为中心不断提高气象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二、气象服务在实际的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应用
以2015年8月6日烟台市强降水天气过程为例分析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应用过程。
(一)降水实况
受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台风倒槽东南暖湿气流、西风槽的共同影响,8月5日20时到6日20时,我市普降大雨,局部暴雨。11个大监站平均降水量为44.5毫米,有5站次达到暴雨量级,其中最大降水为烟台95.6毫米。
区域站平均降水量为45.3mm,其中降水量≥50毫米有55站次;降水量≥100毫米的为10站次,最大降水出现在福山张格庄为140.mm。从降水分布来看(图1),我市降水以中部、东部最大,西部地区偏小。
(二)针对实际的降水情况
当时的高空形势、地面形势、风廓线雷达特征以及数值产品检验等方面进行了专业的分析。
1、高空形势分析
5日20时至6日20时,500hPa图上,副热带高压正在加强西伸(图2a、b)。5日20时,西风带大槽位于河西走廊附近,经向度大。由于台风的西移,副高也西移北伸,结构呈块状,对上游低值系统移动有较强的阻挡作用。西风槽的南端由于受副高阻挡,移动变缓,形成南北向的冷式切变线。在切变线和副高之间形成了西南急流,向山东半岛输送。
6日20时,低层850hPa上(图3),台风已经移动到副高的西南部,南到东南气流沿副高西部边缘北上输送到山东半岛地区。偏南风的气流未形成急流,但风速明显增大,最大风速10米 /秒。
从高空三层看,西南急流和东南气流在山东半岛上空回合,带来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特别时低层高温高湿的东南气流的北上,大大增加了降水的效率。
2、地面形势分析
在地面图上,烟台市位于高压的后部,5日夜间全市出现中雨,局部大雨,6日08-14时部分地区出现雷阵雨。14时之后雨势明显增强(图4)。
3、风廓线雷达特征分析
在8月6日白天,特别时下午14时-20时,烟台的风廓线雷达上(图5),垂直方向的边界层中,为西南风叠加在偏东北风上,为典型的强降水风场特征,烟台6小时雨量高达72.9mm。同样,在8月5日夜间烟台强降水期间,风廓线雷达也出现了此特征。
三、实际工作中的工作经验总结
(一)要加快气象服务社会化进程的建设
气象服务应和地方政府服务相互结合,在实际的气象服务工作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造福社会”的原则,促进气象服务工作的拓展,将气象天气现象分析透彻,提高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和气象服务的效益。
(二)促进社会力量购买气象服务
在2013年国家有关部门就制定措施加大社会力量进行气象服务的购买工作,能够促进政府职能的转换、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型,气象服务部门要和社区相互配合,共同进行气象服务工作。并且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工作,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团队的建设,并且采取相关措施积极争取相关经费,促进气象服务工作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气象服务工作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后的气象服务领域要向着服务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方向发展,气象服务的工作人员要努力采取措施加大力度促进社会购买气象服务的力度,对气象活动开展服务工作,建立健全气象服务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促进防灾减灾体系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润兰,李芬,贾素贞. 基于科技服务的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设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9,18:23-24.
[2]李永兵,覃伟嫦,林启光,李文奕. 气象信息显示系统在阳山县农村防灾减灾与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15,07:247-248.
[3]马玉玲,张艳丽. 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J]. 农业与技术,2015,10:209.
[4]曹广喜,丁荷莲,郭雨. 基于SEM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03:476-486.
篇7
一、指导思想
统筹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农业气候资源开发能力、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为重点,努力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气象保障。
二、建设目标
通过方案实施,全面完成县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建设的各项指标任务,形成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覆盖面广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网络,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和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力争农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能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防灾减灾信息覆盖面达到90%以上;重点服务对象和80%以上农户能够科学使用气象为农服务信息;农户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达到85%以上;气象服务专项投入产出比达1:15以上。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准备阶段
1、时间安排:2013年5月至2013年6月。
2、主要工作:①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两个体系)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②拟定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三农气象服务专项领导小组、确定气象协理员,召开项目启动会,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
1、时间安排: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
2、主要工作:按照《实施方案》和《气象标准化乡镇建设任务分解表》中的要求,有计划、分步骤、按时间节点组织实施。
(三)完善提高阶段
1、时间安排:2013年11月1日至30日
2、主要工作:仔细对照县《气象标准化乡镇建设任务分解表》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完善和提高。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考核
成立镇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由镇分管领导领导任组长,各村委会主任、小学校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民政所所长、土管所所长、规划所所长、财政所所长、水利员、林管员为成员,负责协调和处理日常工作。
(二)各线口协作,形成合力
镇农业、林业、水利、国土、民政等涉农涉灾线口要打破部门界限,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建立部门之间信息共享、队伍共建、渠道共用机制,与气象部门签订合作协议。一是强化信息资源整合,建立部门信息共享与联合机制,共同制作、联合农村综合防灾减灾信息。二是强化人力资源整合,依托多部门,开展灾害风险普查、评估、气象防灾减灾技术推广示范等业务,努力形成我镇涉农、涉灾部门之间联合调查、联合会商、联合制作服务产品、联合信息和联合全程服务的工作合力。
(三)确保投入,规范使用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从2014年起,每年将运行、维护、保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镇财政每年安排1万元经费,用于全镇气象信息服务站设施、设备的添置、运行、维护以及日常管理和培训工作。要规范资金使用,专项资金和配套资金统一进入“三农”服务专项账户,做到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不得转移、挪用。要严格执行财务纪律,加强对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监督,确保专项经费发挥效益。
篇8
下午好!根据市政府新闻办安排,下面我代表市民政局,就本市综合减灾工作的基本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自然灾害的基本情况
**濒江临海,因特殊地理位置而常常受到来自海洋、陆地的多种自然灾害侵袭。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自然灾害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极端气候事件频次增加、灾害连锁反应、多灾并发等趋势。
据统计,**平均每三年发生一次涝灾、五年发生一次风暴潮灾、十年发生一次洪灾。概括来看,**自然灾害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台风的多发性。平均每年有2-3个左右的台风影响**。2005年“麦莎”台风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3亿元。二是潮位的趋高性。从上世纪50、60年代以来黄浦江潮位从4.5米上升到5.72米,且位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从平均每年超警戒水位1次增加到了10.3次。三是暴雨的突发性。**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加之城市高楼林立、热岛效应明显,极易形成局地强对流天气。2008年8月25日的雷暴雨突袭中心城区,为本市有气象记录130年来最大一小时雨量,对城市交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四是洪水的复杂性。最为严重的是台(风)暴(雨)潮(水)“三碰头”和风暴潮洪“四碰头”,对**城市防汛工作是个严峻的考验。五是大雾、冰冻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市区平均每年雾日39天,郊区更多。2008年1月7日至11日持续大雾,对城市海陆空造成全面影响;同时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袭击,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对城市交通、农业、人民生活等造成的影响之大也为**历史罕见。六是高温的威胁。**日极端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数常年为9天(1971年-2000年平均值),最近10年来达到了17天以上。
近年来,**灾情虽然较为平稳,但作为一座特大型城市,一旦发生巨灾,后果和损失将无法估量。2009年是**筹办世博会的“临战年”,是**建设的“高峰年”,全市安排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达到86个,如此高密度建设增加了**在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等方面的脆弱性,易引发各类事故灾害。总体来看,防灾抗灾的形势比较严峻,不能有丝毫懈怠。
二、**综合减灾工作的基本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工作。按照《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本市有关部门通力合作,自然灾害应对工作逐步从单灾种管理向综合减灾管理转变。特别是2005年本市成立市应急委(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之后,综合减灾工作纳入了应急管理的轨道,全市形成了由区县应急管理、部门专项应急管理和重点部门或地区应急单元构成的点、线、面为一体、覆盖全市的应急防范体系、应急处置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的综合减灾体系框架。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市民政局作为本市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职能部门和综合协调机构,与市气象局、市水务局、市地震局、市海洋局、市国土局、市农委等涉灾的职能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灾情会商,与市安监局、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民防办、市教委以及市红十字会等部门和单位共同推进社会和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城市综合减灾工作在“测、报、防、抗、救、援”等六个环节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在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方面,气象局已建立起气象灾害监测网络体系和预警预报体系;海洋局初步完成了海啸预警报系统建设;国土局完善了中心城地面沉降水准检测网;农委完善了**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系统。在灾害防御和抗灾方面,**在防汛设施建设已累计投入超过400亿元,初步建成了以千里海塘、千里江堤、城镇排水、区域除涝等“四道防线”为骨架的防汛保安体系。全市建立了市容环卫、房地、绿化、电力、水务、燃气、交通、消防、通讯、环保、生化等专业抢险队伍。在救灾和灾害援助方面,颁布实施了《**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建立了气象、大雾、雨雪冰冻、防汛防台、地震、海洋等多个专项应急预案。同时,建立了灾害援助体系,主要通过政府扶助、生产自救和社会保险(特别是农业保险)来进行救援工作。
据统计,2007年和2008年,全市分别各种灾害预警137次和45次,启动应急响应23次和24次,灾前紧急转移30.6万人次和5.07万人次,较好地完成了应急救灾工作,确保了城市平安有序地运行。
三、下一步**综合减灾的重点工作
综合减灾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下一步,**将按照《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群众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推进综合减灾工作。我们将以筹办世博会为战略机遇、以国家设立“5.12防灾减灾日”为重要契机,强化城市“安全发展”的理念,完善全民防灾教育体系;加强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提高预测分析的准确性;完善城市灾害防御规划体系,提高灾害情报传输、预警能力;健全有关法律法规,提高综合减灾工作的规范化;细化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管理的演练和宣传;探索建立跨地区应急救援网络,健全城市自然灾害综合救援机制。
国内外灾害管理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在灾害的预防与处置过程中,公民、社区、社会组织的参与显得非常重要。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城市居民的应急防护意识不强,在公共安全知识和突发事件应对技能相对较弱(比如,2008年初雨雪灾害中,本市有近4000人因雨雪天气造成骨折等外伤就诊,医疗急救日出车数屡创新高)。为此,我们将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一起,着力提高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知识和技能。一是要推进市民减灾宣传教育。把加强危机教育、塑造发达的“应急文化”作为综合减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这方面日本的做法值得借鉴。日本为纪念死亡14万人的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把9月1日作为“防灾日”。其防灾教育的特点是在点上抓学生教育、在面上开展国民防灾教育运动。)在今年本市首个“512防灾减灾日”期间,全市将组织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目的是提高公众对自然灾害情报信息的知晓率,加强市民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技能的培训与演练,不断增强市民自我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技能。其中,市民政局将从5月7日开始到月底(31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防灾减灾金点子”。二是要提升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加强基层社区应急管理是全面提高应急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国际防灾减灾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从强调“政府的作用”转变为重视“建设应对灾害能力强的社区。”为此《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全国要建立1000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本市在前几年开展各类社区防灾减灾活动的基础上,计划今年正式启动此项工作。5月12日下午,将在长宁区新华街道田渡社区举办一个启动仪式。三是要扩大综合减灾工作的社会参与。要鼓励社会组织参与防灾减灾,组建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包括应急抢险、医疗卫生、心理调适、社会工作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提高民间的社会动员力;要引导保险业介入灾害预防和灾难救援,分散灾害风险,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生产自救能力。
篇9
1安徽省农业灾害的孕灾环境分析
农业灾害的孕育环境包括地质环境、气象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各类环境因子中,低层大气处于最活跃和多变的状态,绝大多数农业灾害的发生和演变都与大气的运动有关。水环境与大气、地面环境紧密相关,水的多少和污染程度对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影响[4]。同时,农业灾害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仅受自然条件控制,人的活动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是巨大的。
1.1地形地貌
安徽省地貌以平原、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1.3%(包括5.8%的圩区),丘陵占29.5%,山区占31.2%,湖泊洼地占8.0%。境内地形复杂,平原、丘陵、山地相间分布,断裂带发育众多,河湖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显著。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内横淮河、长江两大水系。北部平原由淮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淮河河床平缓,支流众多,南北两岸支流呈不对称分布,北岸支流较长,河床淤浅;南岸支流多发源于大别山区,短、陡而湍急;长江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安徽南部,同样支流众多,湖泊密布;故而,易发洪水,泛滥成灾。江淮丘陵自东而西拱曲上升,与皖西山区构筑成江淮分水岭,地势略高,干旱少雨;皖西丘陵山高坡陡,皖南丘陵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渐次下降,成中山、低山、台地与平原的层状地貌,易受洪水及冰冻灾害[5-6]。
1.2气象环境
安徽地区四季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是:对流层和平流层在西北风带控制下,与之相应,在地面来自西北利亚和蒙古西北风带的控制,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冬季气旋最高发生区,四季分明,特点突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气流经常在江淮流域交汇,极易引发种种气象灾害。淮河以北地区春夏之交经常出现连阴雨、霜冻、干热风等灾害;长江、淮河沿岸和皖南山区梅雨季节,暴雨时常发生,从而引发山洪、泥石流及内涝灾害;江淮之间入伏后,多为晴热少雨天气,易造成大面积干旱,有时形成伏旱连秋旱;大风、冰雹、龙卷风从初夏到秋末,不分地地域,屡见不鲜。大涝和特大涝高度集中在梅雨季节,梅雨期及雨季降水的多少是造成安徽旱涝的主要因素[7-8]。
1.3生物环境
由于安徽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气候适宜,四季分明,终年温和湿润,自然植被多样,物种资源丰富。20世纪60年代前,安徽农业基本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自给型农业,自然植被保存完好;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并大兴围垦造田、毁林开荒,自然生态逐渐被破坏,病虫害日益猖獗。基于以下原因生物灾害有加剧趋势:一是全球气候变暖,越冬季节病菌和害虫的死亡率降低;二是缺少土壤冬翻,冬休田为害虫提供了安全越冬场所;三是化学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大量天敌,农田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四是人为过量捕杀有益生物(如鸟类、蛙类、蛇类等);五是分散经营,综防统治难以实现,造成防治效果差,害虫耐药性增强;六是科学监测水平的不足,外来有害生物随着国际贸易往来而侵入,带来了新的生物灾害[8]。
1.4人为及社会因素
自然灾害是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孪生子”,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口的增长和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剧,经济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催生了新的农业灾害,并加大了灾害频率和受害强度[6-7,9-10]。人为及社会、政治与经济因素带来农业灾难,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森林是生态平衡的核心,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功能,能够抵御和减轻台风、干热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但20世纪60、70年代的乱砍滥伐,开垦荒山等违规发展生产,导致植被严重破坏,据统计,皖南、皖西山区森林覆盖率已由1949年的70%下降到现在的36%;研究还表明[1]:安徽地质灾害主要是自然地质作用与人类工程活动复合作用的结果,如人为侵蚀、搬运、挖掘、塑造地形等经济活动,破坏了地质环境在天然地质作用下的平衡,造成灾害性天气时极易发生江湖崩岸、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性灾害,导致延伸性灾害的发生,损失更加严重[10-11]。
2当前农业科技应对农业灾害存在的问题
农业生产是最易遭受自然灾害侵袭并造成重大灾情,几乎所有的灾害发生后都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一旦灾情发生后能做的,就只有紧急抗灾减灾,如何谋划着降低灾后损失了。安徽省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灾害预警、灾情响应、恢复生产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从农业科技应灾的角度出发,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十分突出的。主要有:一是农业科技防灾减灾的观念不强,重视不够,对重大生产活动没有农业灾害防控论证意识;二是缺少农业科技防灾减灾专门研究机构,也没有综合性专业化的应灾技术研究团队;三是在农业灾害的预防上,没有防灾减灾农业科技研究长、短期应对与发展规划;四是面对众多的农业灾害,防灾和应灾针对性强且有效的技术十分欠缺,防灾研究工作不能常态化。
3农业科技应对重大农业灾害的应急机制与对策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不仅仅是因为农业生产的效益低,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更确切点说,农业生产是一个风险十分突出的产业,它处于一个自然开放的系统,自然界各类因素都可直接对其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农业灾害威胁下,农业生产显得异常脆弱。农业科技如何应对重大农业灾害,最大限度降低农业生产损失,答案只有一个:提升农业科技应对灾害的能力,发展抗灾减灾农业。努力做到:预防为主,抗灾、减灾和救灾相结合,灾前加强抗灾技术研究与储备、灾时科学分析辩证灾情、灾后搜集技术紧急补救[12-14]。
3.1建立农业科技应灾机构和技术队伍
农业科技应灾是一项针对性强且十分有效的手段,应从其长远性工作任务出发,设立综合性的防灾减灾省级农业科研机构(或挂靠省农科院),聚集并形成一支专业性的研究人才队伍。针对安徽省农业灾害的发生规律和灾后农业紧急处置,应制定农业科技应灾的短期研究计划与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并形成一套农业科技应灾的工作及管理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应灾全局性和专业性的常态化研究,特别是要对一些长远性的农事活动或重大农业工程,加强其致灾因素防控论证,保证应对各类农业灾害做到:灾前有预案、灾时有技术、灾后有措施[15]。
3.2强化应灾技术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应灾能力
要避免和减少灾后损失,只有重视并加强灾前投入,建议国家及省财政设立农业科技防灾减灾研究专项资金,变“应急救灾科研”为“稳定预灾科研”[16]。一是针对多发性农业灾害,加强抗灾农作物新品种、动植物重大病虫害及疫病研究,储备救灾减灾新品种、新技术。如:以生物技术为突破口,发展抗逆农业,针对多发的内涝与冰冻灾害,加强抗耐淹和抗冻(耐寒)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以及作物抗寒剂研究;二是指导灾害多发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避灾防灾能力。如:安徽省北部是易旱、易涝且多为盐碱的地区,高粱因具有抗耐盐碱、适应性强的特性,是最为适宜的防灾救灾作物,加强诸如高粱等抗灾减灾农作物品种资源的收集、保护与种质创新工作,以便储备灾后减灾应急替代品种;三是针对常发性灾害如风灾、雪灾、霜(冷)冻灾害等,加强防灾生态系统与灾变地形地理研究,指导农民特别是在发展规模生产时要提高生态及地形防灾意识,合理布局,着眼“眼前”,又兼顾“长远”,从源头防范,减轻灾害损失[17]。
3.3建立专业协同的农业科技快速反应机制
农业灾害发生后,为充分发挥科技在减灾和灾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把灾害损失减到最小限度,必须要有多专业协同的农业科技快速反应[18-19]。农业科技应急救灾同样具有深入现场查灾、诊断、寻求技术支持、灾后响应、实施减灾技术等程序化过程,必须设立常态化的安徽省农业科技防灾救灾领导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抗灾减灾应急反应机制,有利于及时制定救灾减灾预案,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救灾响应能力,第一时间面向灾区、面向社会提供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技术信息和技术支持,指导救灾和恢复生产。
3.4充分发挥行政手段和媒体作用,推进救灾技术快速落实
篇10
农业灾害的孕育环境包括地质环境、气象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各类环境因子中,低层大气处于最活跃和多变的状态,绝大多数农业灾害的发生和演变都与大气的运动有关。水环境与大气、地面环境紧密相关,水的多少和污染程度对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影响[4]。同时,农业灾害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仅受自然条件控制,人的活动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是巨大的。
1.1地形地貌
北部平原由淮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淮河河床平缓,支流众多,南北两岸支流呈不对称分布,北岸支流较长,河床淤浅;南岸支流多发源于大别山区,短、陡而湍急;长江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安徽南部,同样支流众多,湖泊密布;故而,易发洪水,泛滥成灾。江淮丘陵自东而西拱曲上升,与皖西山区构筑成江淮分水岭,地势略高,干旱少雨;皖西丘陵山高坡陡,皖南丘陵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渐次下降,成中山、低山、台地与平原的层状地貌,易受洪水及冰冻灾害。
1.2气象环境
安徽地区四季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是:对流层和平流层在西北风带控制下,与之相应,在地面来自西北利亚和蒙古西北风带的控制,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冬季气旋最高发生区,四季分明,特点突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气流经常在江淮流域交汇,极易引发种种气象灾害。淮河以北地区春夏之交经常出现连阴雨、霜冻、干热风等灾害;长江、淮河沿岸和皖南山区梅雨季节,暴雨时常发生,从而引发山洪、泥石流及内涝灾害;江淮之间入伏后,多为晴热少雨天气,易造成大面积干旱,有时形成伏旱连秋旱;大风、冰雹、龙卷风从初夏到秋末,不分地地域,屡见不鲜。大涝和特大涝高度集中在梅雨季节,梅雨期及雨季降水的多少是造成安徽旱涝的主要因素。
1.3生物环境
由于安徽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气候适宜,四季分明,终年温和湿润,自然植被多样,物种资源丰富。20世纪60年代前,安徽农业基本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自给型农业,自然植被保存完好;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并大兴围垦造田、毁林开荒,自然生态逐渐被破坏,病虫害日益猖獗。基于以下原因生物灾害有加剧趋势:一是全球气候变暖,越冬季节病菌和害虫的死亡率降低;二是缺少土壤冬翻,冬休田为害虫提供了安全越冬场所;三是化学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大量天敌,农田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四是人为过量捕杀有益生物(如鸟类、蛙类、蛇类等);五是分散经营,综防统治难以实现,造成防治效果差,害虫耐药性增强;六是科学监测水平的不足,外来有害生物随着国际贸易往来而侵入,带来了新的生物灾害。
1.4人为及社会因素
自然灾害是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孪生子”,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口的增长和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剧,经济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催生了新的农业灾害,并加大了灾害频率和受害强度[6-7,9-10]。人为及社会、政治与经济因素带来农业灾难,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森林是生态平衡的核心,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功能,能够抵御和减轻台风、干热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但20世纪60、70年代的乱砍滥伐,开垦荒山等违规发展生产,导致植被严重破坏,据统计,皖南、皖西山区森林覆盖率已由1949年的70%下降到现在的36%;研究还表明[1]:安徽地质灾害主要是自然地质作用与人类工程活动复合作用的结果,如人为侵蚀、搬运、挖掘、塑造地形等经济活动,破坏了地质环境在天然地质作用下的平衡,造成灾害性天气时极易发生江湖崩岸、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性灾害,导致延伸性灾害的发生,损失更加严重。
2当前农业科技应对农业灾害存在的问题
一旦灾情发生后能做的,就只有紧急抗灾减灾,如何谋划着降低灾后损失了。安徽省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灾害预警、灾情响应、恢复生产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从农业科技应灾的角度出发,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十分突出的。主要有:一是农业科技防灾减灾的观念不强,重视不够,对重大生产活动没有农业灾害防控论证意识;二是缺少农业科技防灾减灾专门研究机构,也没有综合性专业化的应灾技术研究团队;三是在农业灾害的预防上,没有防灾减灾农业科技研究长、短期应对与发展规划;四是面对众多的农业灾害,防灾和应灾针对性强且有效的技术十分欠缺,防灾研究工作不能常态化。
3农业科技应对重大农业灾害的应急机制与对策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不仅仅是因为农业生产的效益低,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更确切点说,农业生产是一个风险十分突出的产业,它处于一个自然开放的系统,自然界各类因素都可直接对其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农业灾害威胁下,农业生产显得异常脆弱。农业科技如何应对重大农业灾害,最大限度降低农业生产损失,答案只有一个:提升农业科技应对灾害的能力,发展抗灾减灾农业。努力做到:预防为主,抗灾、减灾和救灾相结合,灾前加强抗灾技术研究与储备、灾时科学分析辩证灾情、灾后搜集技术紧急补救。
3.1建立农业科技应灾机构和技术队伍
农业科技应灾是一项针对性强且十分有效的手段,应从其长远性工作任务出发,设立综合性的防灾减灾省级农业科研机构(或挂靠省农科院),聚集并形成一支专业性的研究人才队伍。针对安徽省农业灾害的发生规律和灾后农业紧急处置,应制定农业科技应灾的短期研究计划与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并形成一套农业科技应灾的工作及管理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应灾全局性和专业性的常态化研究,特别是要对一些长远性的农事活动或重大农业工程,加强其致灾因素防控论证,保证应对各类农业灾害做到:灾前有预案、灾时有技术、灾后有措施。
3.2强化应灾技术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应灾能力
要避免和减少灾后损失,只有重视并加强灾前投入,建议国家及省财政设立农业科技防灾减灾研究专项资金,变“应急救灾科研”为“稳定预灾科研”。一是针对多发性农业灾害,加强抗灾农作物新品种、动植物重大病虫害及疫病研究,储备救灾减灾新品种、新技术。如:以生物技术为突破口,发展抗逆农业,针对多发的内涝与冰冻灾害,加强抗耐淹和抗冻(耐寒)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以及作物抗寒剂研究;二是指导灾害多发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避灾防灾能力。如:安徽省北部是易旱、易涝且多为盐碱的地区,高粱因具有抗耐盐碱、适应性强的特性,是最为适宜的防灾救灾作物,加强诸如高粱等抗灾减灾农作物品种资源的收集、保护与种质创新工作,以便储备灾后减灾应急替代品种;三是针对常发性灾害如风灾、雪灾、霜(冷)冻灾害等,加强防灾生态系统与灾变地形地理研究,指导农民特别是在发展规模生产时要提高生态及地形防灾意识,合理布局,着眼“眼前”,又兼顾“长远”,从源头防范,减轻灾害损失。
3.3建立专业协同的农业科技快速反应机制
农业科技应急救灾同样具有深入现场查灾、诊断、寻求技术支持、灾后响应、实施减灾技术等程序化过程,必须设立常态化的安徽省农业科技防灾救灾领导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抗灾减灾应急反应机制,有利于及时制定救灾减灾预案,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救灾响应能力,第一时间面向灾区、面向社会提供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技术信息和技术支持,指导救灾和恢复生产。
3.4充分发挥行政手段和媒体作用,推进救灾技术快速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