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遇到的困难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遇到的困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困难群体;就业
近年来,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随之在高校中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他们或“有业不就”,或“有业难就”,或“就业困难”。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他们处于相对弱势的境地,目前已成为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瓶颈”之一。因此,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认真做好他们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种类
1.学习能力欠缺类。有关数据表明,用人单位在考察、选拔毕业生的因素中,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占50%,也就是说,学习成绩优秀、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相反学习成绩差,甚至拿不到学位的毕业生择业机会非常有限,自然就沦为就业困难群体。然而,学习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由于择业期望值高、择业心态不端正等缘故,也可能由优势群体变成就业困难群体。
2.经济状况困难类。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有20%至25%是贫困生,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占8%至20%。贫困大学生不仅在学业上可能因为贫困而丧失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机会,在就业上也可能因为贫困而与好工作、好待遇失之交臂。另外,由于经济压力大,不少贫困生学习成绩较差,综合素质较低,就业竞争力不强,加上社会关系少、急于缓解经济压力而对未来的工作寄予较高的期望等原因,导致贫困大学生成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主力军。
3.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类。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用人单位在考察、选拔毕业生的因素中,个性特征、谈吐表达、形象气质的权重占到50%以上。自卑、胆怯、不善于表达等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交际的毕业生,由于不能与用人单位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而错失就业良机,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4.身体疾病缺陷类。虽然身患疾病或身体有残疾是天灾人祸,不属于求职者的品质因素,但是用人单位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还是将这类毕业生拒之门外。近几年,因健康原因引起的供需双方打官司的事例也不在少数,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签订的就业协议中,约定毕业生身体因素的条款也屡见不鲜。
5.专业适用面窄类。当前,高校存在着专业设置过窄过细,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等因素,使得人才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与某些专业的需求旺盛相比,有些专业却僧多粥少、竞争激烈,有些专业甚至无人问津。一部分因选择了所谓“长线”专业或社会需求量少的专业大学生在就业时,却不得不面临着择业困难的尴尬局面,无奈地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6.性别差异类。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只招男生”也成为不少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条件之一。“性别歧视”使得男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出现了严重的不公平竞争现象,导致女大学生就业相对较为困难。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分析
1.家庭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的偏差。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即使孩子已经成年,还是事事由父母包办,这些学生往往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较差,遇到一些困难无法应对,在就业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就业机会。二是家庭条件的两极分化。部分家庭条件优越的来自大城市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期望值过高,把择业目标定在少数热门单位,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而部分来自偏远地区和困难家庭的毕业生就业时由于来自家庭和周围的有效信息较少,所以就业的难度较大。同时,由于其家庭对教育投入的经济压力较大,所以父母对子女的就业期望值也很高,这无形中给学生们的择业观念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2.学校方面。一是高校的办学理念落后。改革开放30年以来,虽然高等教育不断地进行改革,但目前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上仍没有真正实现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中心,仍然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评价学生偏重于知识量的考查,忽视潜能的挖掘和个性的发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不强。二是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目前高校发展普遍追求大而全,在专业设置上不能及时、灵活地反映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专业设置雷同,特色越来越弱化。不少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需求脱节,脱离实际,市场滞销的人才不断推出,市场急需的人才又不能及时提供,由此势必造成人才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造成人才的分布不均。三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滞后。学校不重视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许多学校基本没有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有的虽然安排了兼职教师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但往往是泛泛地针对就业政策方面的问题进行辅导,而没有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特长、不同心理学生的特点,进行就业的规划与指导。
3.用人单位方面。近几年来,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成本,逐渐压缩岗前培训的投入,所以对毕业生的要求条件越来越苛刻:除了性别、相貌等因素,他们一看学校的牌子,二看学历层次,三看学习成绩,四看综合能力。同时他们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毕业生一专多能,在专业技能强、外语好、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前提下,还要求具备其他辅修专业知识、社会经历等等,希望毕业生一到岗位马上能发挥作用、独当一面;只要男生、不要女生;只要本地生源、不要外地生源,等等。
三、高校针对大学生中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举措
1.强化就业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就业引导教育,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消除“天之骄子”的优越感,调整就业期望值;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改变一个职业定终身的“铁饭碗”的观念,认识到市场经济的风险必然会引起就业的风险。还有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就业竞争观,主动投身到就业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帮助学生理性认识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我,客观分析自己的性格、专长、爱好、学历、知识背景等,既要认清自己的优点,也不能回避自己的缺点,据此规划自己未来几年的职业走向及眼下求职的目标,树立正确就业观念。例如,对学习成绩优异、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学生,要帮助他降低择业门槛,调整就业期望。而对身患残疾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大胆地适应职场竞争环境,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才学和技能。
2.强化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的现状,一方面学校要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校学习期间,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与专业相关或与未来从事的行业有关的工作,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弥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要为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搭建锻炼平台,例如,多举办语言类、思辨类活动来不断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以各种刊物、报纸等作为阵地,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多举办集体性活动和团体性活动,让他们在人群中学会沟通,培养团队精神,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在第二课堂举办相关的活动如英语演讲、辩论、计算机技能比赛等,培养基本的英语和计算机技能。
3.强化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要将就业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有机结合,在就业引导同时开展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培训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求职挫折,增强自身的社会心理承受力,以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挑战。例如,对于那些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经济压力大、学习成绩差、身体缺陷的学生以及在求职中存在自卑、胆怯、畏惧心理的学生,可邀请有关人员对其进行就业政策和心理知识的专业辅导,帮助他们缓解因就业带来的心理压力,鼓励他们确立自信心,提高就业竞争力;而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因为攀比、虚荣、理想主义等问题导致就业困难的学生,要通过思想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咨询人员的共同努力,帮助他们调节就业心态,客观评价就业形势和自身状况,重新建立切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值。
4.强化队伍建设,科学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为有效减少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数量,要不断探索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改进方法,使高校就业指导课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要切实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要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指导工作队伍,其中既要有丰富就业指导经历的心理学或法律方面的专家,又要有专业的形象指导师和就业技巧培训专家,还要有企业人力资源经理、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部负责人等等。要科学规划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体系,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角色互换及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求职技巧、工作技能、人际交往和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的能力。
5.加快高校教育改革进程,扩大就业市场。高校扩招,不能降低教育质量;高校设置的专业及课程,不能脱离社会的需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滞后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高校必须面向市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提高教育质量,拓宽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努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真正实现“产销对路”,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 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周平.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研究――以南通市高校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学院,2006.
篇2
关键词:语文教育 心理素质 大学语文
引言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在校期间学习取得的效果好坏,并对其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会在其大学毕业后继续发挥作用,从而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同样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培育,使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学习和生活上面临的各种困难,是保证大学生正常成长的重中之重。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技巧,而是要全面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而心理素质的培育则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1]在语文教育中如何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培育,是需要广大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者以及相关研究人员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具体探讨语文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之前,有必要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亦即其需要培育的方面进行相应的分析。就目前来讲,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表现。
(一)性格怯懦、意志力薄弱
现今的大学生一般出身于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受到家里父母和其他亲人的百般呵护,因此大学之前很少经过相应的挫折和困难的磨练,缺少面对困难必需的勇气和意志力。当然,这并不是说,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就一定会意志力薄弱,事实上多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虽然刚开始因为缺少父母的庇护而出现对困难不适应的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逐渐克服了最初面对挫折时的徘徊和不适,逐渐具备了日常生活和学习时必备的勇气和意志力。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遭遇困难和挫折之后,不敢坦然面对,而是一味逃避和放弃。而这种逃避和放弃又会继续给其带来困难和挫折不可克服的心理预期,从而使其在下一次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时继续逃避,最终养成软弱怯懦的性格。大学生意志力薄弱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其将不敢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各种困难,从而断绝了自身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在生活上游刃有余的可能;另一方面,怯懦的性格会使其在毕业后不敢去追求更好的但需要付出一定努力的工作和生活目标,从而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任何成就。
(二)自私冷漠
由于大学校园同普通社会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大学生被形容为生活在象牙塔里面。但事实上,普通社会对大学校园的影响却无处不在,其中很多社会上的不良思潮亦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不健康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心理素质的正常培育。在诸多不良思潮里面,拜金主义思潮是其中比较典型的日益流行于校园的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潮之一。在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将中华民族传统的互敬互爱、团结互助的优良道德传统置之不理,而一切以金钱所代表的利益为最高评价标准。因此,受拜金主义思潮蛊惑的大学生,根本不在乎同学之间的友情以及亲人之间的亲情,更遑论师生之间纯洁的情感。这些大学生与人交往首先考虑的是能否取得相关利益,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同任何人都能其乐融融,而在没有利益往来时则对任何人都形同陌路,其可以因为一些蝇头小利而对某些人大肆吹捧和巴结,而对得不到任何直接利益的集体活动却漠不关心。在这样不健康的心理影响下,这些大学生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势利刻薄、自私冷漠。[2]具有这样性格的大学生因为只知道从其周边的人群中获取相应的利益,而不考虑为他人和集体做出相应的贡献,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排斥和隔离,在其遇到困难时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和帮助,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其在学习生活乃至毕业后工作时取得更大成就。
(三)缺乏自信
很多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之所以一直徘徊不前,面对挑战时不能勇往直前,除了意志力薄弱的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缺乏信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必要的自信是克服任何困难从而取得更大成绩的前提和基础,在缺乏自信的情况下,哪怕是再小的困难都会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拦路虎。假如意志力薄弱是指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不能进行必要的坚持,从而等不到最后的成功的话,缺乏自信则会使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根本不相信自己具有将它克服的能力,从而不战而逃。大学生意志力薄弱只有在遇到较大的困难时才能对其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而缺乏自信则会使其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举步维艰。因此,缺乏自信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比意志力薄弱更为严重,它会导致大学生丧失任何追求更高目标的勇气,从而在所有方面一事无成。
二、语文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育的主要作用
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上存在的意志力薄弱、势利冷漠以及缺乏自信等问题,语文教育均可以通过其特有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对其加以克服,从而起到相应的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培育的作用,这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篇3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医学部,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 创业心理资本是个体在创业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是创业者的重要心理资源。通过分析创业心理资本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认为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关注,完善政策支持,将大学生心理培育与开发纳入到社会公共服务建设和公共服务事业中,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心理资本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系统举办大学生创业者心理培训;高校要关注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培育和开发,发挥课程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搭建创业实践平台,以市场变化及其趋势为背景,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出发,融入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大学生应增强心理修炼的主动性,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效能,学会积极归因,提升心理韧性,自觉培育与开发创业心理资本。
[
关键词] 创业政策;大学生创业;创业能力;心理资本;心理修炼
[中图分类号] G40-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2?0030?03
[收稿日期] 2014-11-29;[修回日期]
2015-01-20[基金项目]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干预与开发策略研究”(13080033)
[作者简介] 刘素婷(1964-),女,河北唐山人,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医学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经济管理
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据统计,2014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 万人,比上年多出28 万人,大学生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形势仍然严峻。为支持大学生创业,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由于创业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事业,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象牙塔里走出的大学生来说,创业将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更严峻的挑战。培育与开发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激发大学生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培育与开发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的意义和作用
任何企业的建立和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这就需要创业者必须具备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创业心理资本是促进大学生个人成长和创业绩效提升的关键心理资源,它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培育与开发创业心理资本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内在潜能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但并不是每个创业者都能充分发挥潜能和施展才干,只有那些具有创造力、智慧和韧性等积极心理状态的个体,才会努力去挖掘自身资源。培育和开发大学生的积极心理状态,可以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创业绩效。
(二)培育与开发创业心理资本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抗挫能力
创业心理资本能够使创业者增强自我效能感、抗压能力和乐观精神,使大学生创业者面对各种考验,都能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创业前景充满信心。即使遇到问题和困难,也能及时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创业风险和挑战,必要时选择新的路径和方法,解决遇到的困难或挫折,努力实现成功创业的目标。
(三)培育与开发创业心理资本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竞争优势
心理资本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在就业创业环境严峻、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培育与开发创业心理资本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渠道,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环境的适应性,促进他们改善自我认知,增强自我效能,实现自我超越。
二、创业心理资本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一)创业心理资本的内涵
创业心理资本是指能够满足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情感要求并促进创业成功的心理资源总和[1],是个体在创业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及建设性力量,是创业者除了财力、人力、社会三大资本以外的第四大资本,也是创业者最具竞争优势的前瞻性资本。创业心理资本具有投资和收益特性,可以通过特定方式进行投资与开发,将其潜力挖掘出来,而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创业心理资本所包括的积极心理能力,能够使创业者对创业充满信心,即使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创业前景充满希望。
(二)创业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
创业心理资本包括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韧性、感恩、包容、诚信等基本要素。具体来讲:① 自我效能是创业者在全面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对自身潜能的充分认可,并由此激发个体调动资源去成功实施某一活动的强大信念,是个体自信的表现[2]。② 乐观是创业者的一种最为积极的归因模式和归因风格,乐观的人总能够对当前和将来的成功做积极归因,引起正向的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感。③ 希望是创业者坚持创业目标和坚信创业目标能够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创业成功的动因,也是创业过程得以激活、拓展和提升的基础。④ 坚韧是创业者毫不动摇、坚持不懈地去实现既定目标的态度,当遇到问题和挫折时,能够让个体很快恢复积极的情绪状态。⑤ 感恩是创业者觉察和感激生命积极机能的生活取向。个体积极生活取向的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更是成就创业成功的支点。⑥ 包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是个体精神的成熟和心灵的丰盈,包容有利于创业者凝聚人心,增强团队战斗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⑦ 诚信是创业者健康人格的道德基石之一,良好的诚信品质是创业者创业成功的关键性因素,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在创业过程中,以上这些要素以协同的方式对个体发挥作用,使创业心理资本增值,促进大学生实现成功创业。
三、培育与开发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的策略
近几年,政府和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学生创业心理状况还是比较令人担忧,存在着创业期望值过高、急功近利、盲目乐观、自卑、受挫能力差等诸多问题[3],导致大学生在困难面前容易退缩,甚至放弃创业。基于此,关注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可以从政府、学校和学生个体三个层面入手:
(一)从政府层面培育与开发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
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关注,发挥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创业的正功能。一是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完善政策支持,将大学生心理培育与开发纳入到社会公共服务建设和公共服务事业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大学生心理培育与开发提供制度和资金保障。二是加强对心理资本内涵及其作用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心理资本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学会自发运用心理资本,激发自身潜能。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的、稳定的、高水平的从业队伍,多途径、多形式满足大学生创业心理成长的需要。四是系统举办大学生创业者心理培训,使大学生了解、学习提高心理资本的方法和技巧,培育和开发大学生创业者的心理资本,为大学生顺利创业创造有利条件。五是建立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的心理关爱支持体系。充分调动相关部门、民间组织、志愿者等资源,开展创业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疏导服务,支持和帮助遇到创业困难的大学生,缓解内心的焦虑与紧张,渡过创业难关。
(二)从高校层面培育与开发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
我国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除关注创业知识技能层面的教育外,更应重视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力量的培育,关注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培育和开发。一是发挥课程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通过专业教育、思想教育以及相关课程渗透,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形成积极的创业心理,提升创业机会识别能力和创业风险感知能力,克服创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4]。二是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实践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高校应转变观念,主动走向社会,走进市场,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开拓视野,积累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在实践中经受考验,为成功创业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三是校企文化互融,以市场变化及其趋势为背景,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出发,融入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增强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适应性和合作性,激发大学生的希望、乐观等积极品质,积累积极心理力量。四是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成功大学生企业家的创业体验最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高校应大力宣传大学生创业成功人士的典型事迹,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同时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让大学生与成功人士零距离接触,增强他们创业的信心。五是加强大学生创业心理辅导。多渠道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分析创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改变认知模式,促进大学生将所学心理知识内化为创业心理资本,有效释放心理压力,疏导负性情绪,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竞争能力。
(三)从个体层面培育与开发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
创业者是指创业活动的推动者,成功创业需要大学生个体具备较强的创业内驱力。大学生应增强心理修炼的主动性,自觉培育与开发创业心理资本。一是正确认识自我。只有充分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己,才能更好地把握自我,明晰符合自我需要的目标,找到成功的方向,更可以根据自己的优缺点,提出改善的步骤及方式,促进自我心理疏导能力养成[5]。二是增强自我效能。创业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遇到困难也在所难免。这就需要创业者在所有情况下都能相信自己的潜力和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遇到的任何问题。三是学会积极归因。面对创业困难和挫折,学会积极地归因是大学生成功应对困难和挫折的必要基础。对于成功,学会进行内在地、稳定地归因,肯定自己,对未来的创业活动充满信心;对于失败,学会进行外部地、可变地归因,维护自尊,看到希望,让自己能够保持原有的努力状态。四是提升心理韧性。心理韧性是大学生应对压力、挫折或逆境等消极心理事件的能力。在困难和挫折中获得成长,并实现超越,这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必备的能力和素质。大学生要把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作为磨练意志、增强心理承受力的锻炼机会。五是培育积极心态。心态是控制创业心灵平衡的砝码,是大学生创业者理智步入成熟、走向成功的基础。大学生要把调整心态作为每天的必修课,始终保持学习的心态、感恩的心态、积极的心态、付出的心态、合作的心态和坚持的心态,积极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让人生实现从平凡到卓越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高娜,葛崇勋.从心理资本视角看高校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培训模式的新构建[J]. 考试周刊,2010(45):180-182.
[2] 孙敬娜.心理资本干预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J].职教通讯,2014(20):70-72.
[3] 陈亚.心理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育[J].学理论,2012(34):254-255.
[4] 董红燕,徐双俊.创业心理品质开发的理论资源与实践模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1(10):86-88.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 轻生 分析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B846 文献标识码:A
一、大学生轻生现象的现状和危害
轻生结束的不仅是自己的生命,还会给他们的亲人带来巨大的痛苦,轻生作为一个社会现象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一种。往往来说,社会轻生率高低能够反映出社会的稳定状况和问题。
(一)大学生轻生现象的现状。
1、大学生轻生发生呈现逐年升高趋势。
从上表的数据和当前的社会大环境来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大学生生活、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轻生的人数逐年增加,死亡率也跟着增加,大学生轻生的预防迫在眉睫。
2、大学生轻生现象由个体事件而转为群发事件。
高校扩招前,大学生轻生仅仅是个体性事件,他们只是会偶尔在公众面前出现,等到2003年的扩招后,大学生轻生的事件逐年增多,不难看出,大学生轻生的频发和扩招存有逻辑关系。在新的时期大学生轻生高密度的发生,现在大学生轻生已经由新奇事件变成了频发事件。
(二)大学生轻生事件的危害性。
1、对自身的毁害。
大学生许多是中学出类拔萃的比较优秀的学生,他们可以算的上是同龄人中佼佼者,而选择轻生是大学生毁掉自己前程毁灭自己生命的行为,人生对于年轻的大学生来说是美好的,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太可惜了。
2、对亲友的危害。
大学生自己不仅毁灭了自己,而且危害了亲友。“人之惨,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大学生轻生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给父母、亲友留下了难以愈合的痛苦。
3、对学校的危害。
虽然国家的法律以及《学生伤害处理》明确表示:对轻生身亡的学生,学校不用承担法律责任,可是学校往往在处理丧事时较棘手,有的死亡学生的家长对学校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讨价还价,并且不达目不罢休。 有的事件还会引起罢课、游行等,给学校的治安、保卫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在调查中还发现,当在校大学生发生轻生后,他的同学很多会有不同程度负面影响,感到痛苦,心情压抑从而波及正常的学习生活。
.4、对社会的危害。
大量事实证明:大学生轻生的发生,不仅对自身有害,对亲友有害,学校有害,而且对于社会的稳定也有影响。 2008年9月,大学生樊某由于经受不住巨大的学习压力,选择从教学楼的5楼跳下,他的家长为此招集了多达60个社会的闲散人员,在学校门口拉条幅、封校门,甚至围攻学校的教学楼,这个事件在社会上反响强烈。本身大学生的轻生就是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如果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加以利用,借题发挥,恶意煽动学生,会使得学校和学生的矛盾社会化,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二、大学生轻生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心理疾病。
来自北京的心理危机研究和干预中心的一份研究表面:严重的抑郁是引发轻生的最大的诱因。[8]调查显示我国的大学生拥有很高比例的抑郁症病人,当我们跨入大学的校门,这就意味着人生的重大转折,但是来自学习方式和环境的改变诱发的压力、面临独立生活产生的压力、远离亲人、老师呵护,感情、心理上产生的压抑,如果长期面临这些压力得不到调整,长期的情绪低落就会容易发生抑郁症。
(二)学习、就业压力过大。
有些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由于高考的失误,报考学校的不理想、甚至是自己学的专业不够好等情况都会让学生产生巨大的失落,当承受不住压力的时候就会轻生;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的父母们对孩子期望值太高,尤其有些家庭困难,父母千辛万苦的供孩子上学、四处借钱供孩子上学,学生怕对不起父母,压力很大,遇到成绩下降、考试不理想就比较容易陷入绝望,更严重的会发生轻生行为。大学生现在激烈竞争、就业的压力大,多次就业经历失败后有的学生会恐慌、焦虑甚至绝望,尤其是内向、能力弱、自卑、虚荣的同学更加容易走极端。
(三)恋爱情感的困扰。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萌动的时期,他们的性生理基本都成熟了,在他们和异性相接触的过程有时会遭遇到无法控制的情感问题,有时候会由于种种的个人因素无法掌控而导致失恋,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有的大学生心理承受较差,在面对失恋带来的挫折和苦恼时无法及时的调整心情,造成心理失衡、性格大变,有的甚至会走上轻生的路。
(四)人际关系紧张。
现当代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90 后,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的溺爱,缺乏艰苦磨练,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上了大学以后,由于大家来自不同家庭、区域、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习惯,在融入新集体的同时有的同学由于生活、人际关系处理的能力差,在加上本身的狭隘、嫉妒、猜忌等人格缺陷,在产生矛盾、遭到批评的时候就会钻牛角尖,走向极端。
(五)家庭因素的影响。
在家庭关系不和、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就缺少来自正常父母的爱,他们长大以后就容易自卑、压抑,常常觉得孤独无助,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较易自暴自弃。还有的家长由于对孩子管教方式不对、过分的保护、监督,甚有的实行棍棒教育的暴力方式,畸形成长的年轻人承受和适应能力差,比较容易走向极端。
三、降低大学生轻生几率的措施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
目前各大高校都应该加强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从人生观、价值观、社会意识等多个方面教育大学生关爱生命,爱惜自己的生命。学校应该从大学生刚刚步入大学一年级开始就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人生规划;教育大学生更好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强化道德观念与婚姻价值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目标,锻炼强健的身体,坚强的意志,这样才能够克服学习和生活上出现的各种压力、困难和问题;同时,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不骄不躁实地现自我价值,将来可以为社会、为人民服务;帮助大学生用正确的人生态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用正确的眼光看自己、看社会,当内心存在矛盾时,应学会自我调整,大学校园增加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方面的课程、课时和相关活动。
(二)建立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预防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
建立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可以为大学生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强化大学生之间正当的人际交往,同时,帮助一些心理上缺乏安全感的同学,逐渐找到温暖,对于减少导致大学生轻生的各种诱导因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大高校应该多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大学生生活,举办一些文体比赛和学术论坛以及英语之星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氛围,争取让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够切身的参与进来。此外,组织一些集体的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对实践活动的认识,促进大学生用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工作,面对人生,为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三)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
在当今社会上,仍然存在一些大学生就业观念过于守旧,也有一些不能准确的给自己定位,这样都会导致他们在选择工作岗位的时候期望太高,将目光全部投向大城市和大中型国有企业,对小城市和私企不屑一顾,更别提偏远地区了,而结果是往往现实与理想相差甚远,导致无法接受现实,因此变得颓废、萎靡不振,甚至拒绝工作,选择在家守着父母。还有一些大学生想跳过先择业的环节,刚刚大学毕业就想自己创业,想靠创业打拼出自己的一番天下,当然有极少数同学成功了,但是大部分都是以失败告终,所以当大学生做出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和能力,不能太过理想化,尽量少走冤枉路。高校应该教育大学生及时转变不正确的就业观念,大学生应该以追求长远利益为目标,不应该只顾眼前利益,应该提高自身价值观,以服务社会作为择业宗旨,将人生期望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用积极主动替代消极被动的情绪来面对就业时遇到的种种困难,最终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终身。同时,相关部门应认真落实好国家制定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措施。加强社会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宣传力度,让他们能够更好的了解社会,进而可以正确的分析就业形势。此外,学校更应该加大对大学生就业与该如何选择职业的教育和培训力度,不可一味的为了追求学校的就业率而误导学生选错职业道路。学校应将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职业作为目标,竭尽全力为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促进就业。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有效预防发生大学生轻生行为出现的重要措施之一。
(四)强化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教育大学生正确的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强化心理承受能力也是预防发生大学生轻生行为的有效措施之一。因为当代大学生大多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愿望,所以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麻烦和困难。引导大学生在困难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智的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和坚强不屈的性格,认清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和发展的观点告诉我们,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树立信心和勇气,一切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学校应该充分意识到加强大学生心里承受能力的重要性。
(五)加强大学生珍爱生命意识教育。
近年来,由于我国针对大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教育十分匮乏,甚至有的学校没有开展过任何珍爱生命的教育,各大高校多次出现大学生轻生事件,伤害他人身体的事件也是频频出现,这样一桩桩血的案件向我们表明,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教育他们爱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让他们懂得生命的价值,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是各大高校教育应该积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并要付出实际行动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多少事实证明,如果大学教育忽视对学生关爱生命的教育,不但会对学校教育产生不好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危及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当大学生的情绪处于极度低落的时候,一部分并不能通过自我调节,慢慢好起来,消极的情绪被日积月累下来,为产生轻生意识埋下火种,如果这个时候学校开展了及时有效的生命教育,会帮助他们重新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珍爱生命,放弃轻生的念头,慢慢走向人生的正道,而对于那些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一定认识的同学,通过学校的生命教育,可以加深对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对其今后的人生也会有很大帮助。总之,大学生生命教育是直接避免和预防大学生轻生行为的一项重要举措。
四、结语
为了更好地预防、控制和减少现在大学生的轻生行为,我们要积极地行动起来。更加深入的研究大学生轻生原因,做好防范工作,建设好学校的学生轻生防治和救助系统,大力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思想政治、健康和生命教育,对于家庭的健康问题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多关心学生、多和家长交流,更好的进行危机预防,让家庭、学校、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让广大的学生具有旺盛的生命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会关爱自己、珍惜生命,让他们更还的适应社会,勇敢地面对人生的种种难题,勇于挑战,让大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职业大学)
注释:
杨惠琴,翟瑞. 大学生中的自杀行为的内外因素分析.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2):48- 50.
马海林,程亚华,程. 大学生自杀危险性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654- 657.
邹小婷.对如何减少大学生自杀问题的思考. 学术论坛,2008(5):187- 190.
黄庆江,张亘祥. 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广东高校保卫,2006 (1) :43 - 46.
段鑫星,程婧. 大学生自杀心理危机干预.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01):12.
黄东明.从自杀现象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消费导刊,2008(06):24.
李彦牛,王艳芝.领悟社会支持及安全感与大学生自杀态度的相关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41- 143.
王丽丽.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原因探析. 科教信息,2006(08):139- 140.
朱自立,许燕,单雯,张宏宇. 媒体自杀报道对象对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影响. 中国健康心理学,2008(16):299- 301.
篇5
[关键词]挫折 背景 原因 途径
一、大学生挫折问题的背景资料
日前,浙江大学一学生仅因为招聘落败后便丧失理智,拔刀行凶杀人案在嘉兴中级法院开庭,不论最后法庭怎么判定,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结果都是残酷与痛心的。一个在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学生能走上犯罪的道路,让人警醒!
据北京市教育学研究会对1700多名青少年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当问到“你遇到失败打击时能顶得住吗?”大学生中有42.5%回答是“一般”或“顶不住”。而中国的最新调查显示,青少年死亡中自杀已经成为首要原因。可见中国的学生脆弱的心里防线低到何种程度。有人能够克服挫折,把挫折当成垫脚石获得成功,有人则被挫折牵绊,甚至走上不归路……这就值得我们深思。
二、诱发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原因
外界条件的限制和阻碍。外界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这些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如组织管理不善、人际关系不协调、天灾等外界条件的限制和阻碍,造成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挫折感。
个人自身的条件限制。自身条件也称个人因素,包括个人的容貌不佳、经济状况不好、能力不足、沟通不良、决策失误等,有时也会引起人的挫折感产生。
内心冲突而引发挫折。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人的需求而产生的动机相互排斥时,就会形成动机冲突而产生内心矛盾,这些矛盾不断积累,也会导致个人难以适应社会而产生挫折感。
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由于以上一些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就会引起学生的挫折感经常产生,包括学习的挫折、生活的挫折、社会的挫折等等。面对种种挫折大学生应该怎么办呢?
三、提高抗挫折能力的基本途径
(一)大学生自我醒悟提高抗挫折能力的方法
第一,通过主观能力预防挫折。大学生的主观能力主要表现为: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洞察力、鉴别和判断力;总结经验教训,对挫折产生的根源进行探讨,以免一挫再挫;加强思维训练,消除思维过程中的狭隘性、紊乱性、僵化性等非科学性,增强思维的科学性、逻辑性和敏捷性,避免因错误思维而发生挫折;预防习惯性挫折,戒掉恶劣的习惯,形成良好的习惯;增强意志力,预防畏难性挫折、被诱惑性挫折等。
第二,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预防挫折。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求做到,、真诚相待、团结互助、有难则解等。处在这种人际关系中,不但可以避免人际不和造成的挫折,而且还可以使大学生联合起来,相互疏导,防止在某些情况下产生难以避免的挫折。
第三,坚持谦虚忍让预防挫折。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忍让,其实是预防挫折的因素之一,也是成就大业的特质之一。苏轼说:“君子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成大者,必有所忍”。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这些都是长期生活中凝结成的至理。
总之,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千万不要怨天尤人或走极端,把事情的性质和道理想清楚了,一切的痛苦和烦恼便会随之烟消云散。在大学生自我醒悟提高抗挫折能力的同时,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对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育引导提高抗挫折能力的方法
日前,大学生杂志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网络调查。调查显示:九成多的大学生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扰。认为最需要辅导的项目(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依次是: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提供参考意见(68%)、解答一些思想问题(56%)、介绍一些为人处事的经验(50%)、在我难以自我控制时给予警醒(39%)、介绍和开放校内外资源(30%)。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大学生面临挫折问题的思路,当大学生遇到挫折的问题而产生心理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上大学生需要的方法帮助解决。注意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不仅要被动地解决已发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主动地进行教育引导,积极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的训练。提高抗挫折能力的主要方法有:
1、思想引导法。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确认识挫折,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无论什么人,一生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懦弱的人面对挫折会一蹶不振,而勇敢的人会把挫折变成动力,使自己走向成功。
如进行挑战困难训练。每天读1小时的英语,练1小时的书法,就是一种对自己意志的磨炼。再如酷暑严寒都坚持体育锻炼等等。人的意志正是在与困难的斗争中体现出来的,也是随着困难而增强的,当你迎难而上,意志坚强,成功必将属于你。
2、心理训练法。通过各种有效的心理训练如降低期望值、积极转移注意力、合理认同等,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个别遇到挫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通过给予建设性的意见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走出挫折的阴影,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3、情绪宣泄法。当遇到挫折、情绪不好的学生时,学校可以提供一个发泄的场所或环境,使压抑的情绪得以释放,心情轻松起来。
4、情感投资法。受挫的学生往往感到世态炎凉,人情淡薄,若此时有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体贴,会温暖他们冰冷的心,使他们重新看待生活,对生活抱有信心。
5、榜样教育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经常以伟人、英雄人物的事迹来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读人物传记,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搜集格言,“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来激励他们,克服困难。
6、情绪转移法。当遭遇挫折时,要引导学生及时转移情绪,走出困境。转移情绪的方法很多,如升华法:遇挫后转移情感和精力,进行一些积极有益的社会活动;补偿法:受挫后转换做事途径以达到目标,或用新的目标代替原目标;减少情感投入法:看淡挫折,把受挫看成人生的必修课。
7、拓展资源空间。文化讲座、社会实践和活动磨练等多种渠道,是磨炼意志、增强抗挫折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通过环境熏陶,拓展教育资源空间,以达到“引导”抗挫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石磊,董博臣.九成大学生有心理方面困扰.千龙网,2011.
[2]吴新中.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
[3]顾理平.江苏高教.1995,(1).
篇6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创业;机遇;困境
引言
大学生就业是整个社会所关注的问题,鼓励大学生自己创立事业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即使国家和政府在政策和经济上给大学生创立事业提供了非常强大的支撑,学校和社会也为大学生创立事业营造良好的环境,这些都为大学生创立事业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遇。但是,在国内外的复杂环境下,大学生创立事业依然处于一种困难的境地。如何摆脱这样一种困境,更好地利用机遇,从而使得大学生能够成功地创立一番事业,是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需要联合起来,共同解决的重大任务。
1.当代大学生创业的机遇
对于创业者来说,如今创业迎来了繁荣的发展,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机遇,同时也处于一种困难的境地。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所遇到的机遇,首先是由国家和政府为他们提供的。国家给当代大学生创立事业提供强大的政策方面的支撑,同时在制度上给他们提供一定的保障。我国推出了许多政策,保证就业,尤其是关于鼓励人们创立自己事业的政策最为重要。国家为创立事业的人们提供融集资金、税收、行政方面的服务等多个政策方面的支撑。产业显示了我国经济方面的鲜活生命力,促进高端全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道路,能够培养和推动新兴产业的成长,并且为失去工作的人们和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人们提供重要的途径。我国政府也为当代大学生创立事业提供了政策方面的支撑,并且通过一系列措施帮助大学生创立自己的事业。大学生可以享受相对优惠的创立事业的条件,尤其是贷款方面的利息比社会人士要少得多。即使每个大学生创立事业的方法和渠道不一样,但是都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有些地方级别的政府还联系当地的经济特点,提出符合当地特色的支持产业的政策,从事吸引越来越的大学生来到创立事业的队伍里。这能够帮助大学生摆脱就业困难的局面,同时也可以给其他社会组成人员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其次,社会舆论给当代大学生创立事业提供了支持,而且价值引导也为大学生创立事业提供了机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观念在不断变化。以前人们总是觉得当官好,企业工作稳定,而下海经商,自己创业的人们是因为没有人要。但是这些思想观念逐渐走出了社会主流,如今各个行业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创业形势越来越好。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倡议下,人们越来越支持创立事业,给当代大学生自己创立事业营造了积极的社会环境,改变了以前的价值引导方向。这些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对创业方面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帮助大学生树立创立事业的责任感。学校可以给大学生创立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并且帮助他们树立创业的意识。最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变类型的阶段,经济结构在不断变化,新兴产业在不断发展。我国要对高端新兴的产业进行强大的支持,这给大学生创立事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而且大学生创立新兴产业的相关事业就会得到更强大的支撑和帮助。
2.当代大学生创业的困境
首先,我国的经济形势不是很好,世界经济形势也不是很好,所以当代大学生创立事业所身处的经济环境不是很好。很多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对各自国内的市场进行了保护,我国在出口方面的贸易也遇到了阻碍。面临不断出现的金融方面的危机,大学生创立事业需要面对由此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矛盾,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依然很大。其次,从推出政策到落实政策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在政策相关配套设施方面的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尤其是软环境的建设仍然面临一系列阻碍的元素。即使我国在这些年以来不断推出了许多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立事业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需要各个部门的合作和帮助才能够落到实处,而这个落实的过程并不短。因为在落实政策的过程当中,关系到资源的利用和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有些环节可能出现政策缺失,也无法让各个部分都非常配合地工作。
虽然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大学生创立事业,但是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相关体系,这就会增加大学生创立事业所需要的成本,从而加大刚开始创立事业的负担。政府所提供的支持的力度比较有限,虽然推出了支持的政策,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获得显著的实际效果。政府在支持大学生创立事业上的政策方面没有什么实际使用价值,并且比较单一。最后,从学校来看,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并没有设立产业教育方面的课程,而且没有大力鼓励大学生进行产业。大学生在学校里无法提高自己的创业方面的技术和能力,而且在产业意识方面也缺乏培养。这些大学生虽然想要创立自己的一番事业,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市场的评估不是很正确,并且对市场的调查也不是很深入,所以会使他们在实际创业过程中陷入艰难的困境。
3.结语
随着我国在高等教育上的改革的深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和家庭需要关注的地方,也是社会和每个人需要关注的地方。提倡当代大学生创立自己的事业,不但可以解决大学生个人的就业难题,还可以给其他人提供工作岗位。虽然说我国国家、政府和社会都为当代大学生创立事业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遇,但是他们同样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身处一种困难的境地。(作者单位:1.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纯,王锋,当代大学生创业的现实困境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9):107-108
[2] 王保义,当代大学生创业的现实困境与政策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6):9-11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128-01
如今很多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各种兼职工作,文章对长春工业大学学生兼职情况进行了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抽取了1000名本科生进行了随机调查。
一、长春工业大学学生兼职现状分析
(一)在校大学生参加兼职状况统计
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卷为884份,其中男生占67.8%,女生占32.2%,大一学生占22.3%,大二学生占57.5%,大三学生占14.8%,大四学生占5.4%,根据我们调查的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中大二学生人数最多最集中,兼职的男女比率相差教大。
(二)大学生兼职的目的
大学生自身兼职的目的有很多种,在我们设置的问卷调查中,选“提高个人实践能力,培养个人能力”的人占的比重最大,约为53.2%,其中选择“挣额外收入,为家人减轻负担”的位居第二约占24.5%。此外,一些同学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或是出于好奇,但是绝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家庭困难,所以选择兼职为家人减轻负担。因此兼职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在兼职这个过程中使自己对社会了解更多,为今后走上社会工作奠定基础。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应聘人员的工作经验,而兼职刚好是一个比较好的工作经历。
(三)在兼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状况分析
根据调查表的统计数据显示,选择“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的同学占35.6%,这一选项所占的比重最大,可见客观因素很重要,不容忽视,这其中男女各占约50%,基本没有性格差别;在“工作时间和工资反差太大”一选项中,总人数占32.9%,其中男生占41%,女生占59%。许多工作,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很大,而且在待遇问题上存在问题。认为“公司要求苛刻,不体贴学生”的同学占14.7%,认为“工作环境恶劣,如天气冷或是天气炎热”的学生占16.8%。通过这些调查数据我们知道,在大学生周末或是假期空余时间兼职这一问题上,有大约82.6%的同学认为合理安排好兼职和学习是很重要的事情,可见,很多大学生认为在兼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很多。
(四)从事兼职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在调查中,“跟老师请假”这一方式占用很小的比率,只有3.1%;为了兼职旷课的学生虽然存在但是很少;“尽量把兼职时间安排在周末”的同学占96.9%。根据调查我们可知,合理安排兼职时间和上课时间也是不容忽视的,大学生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和方向,不可因小失大。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兼职管理和指导,可以通过勤工俭学来完善学校对贫困学生的服务,引导大学生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兼职,使大学生处理好兼职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做兼职。
(五)希望政府和学校在寻找兼职时提供帮助
通过数据分析,选择“公司与学校建立直接联系”的同学占35.8%,选择“政府建立一个专门的中介机构”的占29.7%,选择“学校多开展兼职培训讲座”的占21.4%,选择“学校组织多提供一些机会”占13.1%。众所周知,多数学生从事家教、促销、发传单等对学业并无太大促进作用的兼职工作,不仅是一种人才浪费,也是一种对大学生的不信任。
二、大学生参与兼职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与兼职的权衡
根据我们的调查可以得出,学习与兼职的矛盾冲突是常有的,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兼职而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学习成绩,会得不偿失。
(二)专业与兼职的相关联程度问题
通过调查不难看出,大学生在兼职的时候,很少与自己的专业是相关的,所以如今的兼职对大学生的学习的直接帮助并不大,且不能使大学生发挥出接受高等教育后的水平。
(三)在兼职过程中,大学生遇到问题容易不知所措
当今社会相对缺乏健全的大学生参与兼职的权益保障机构,并且相关法律条文和条例也不健全,因而在遇到问题时并不能很好的得到相关部门的帮助与保护。
三、对大学生兼职的建议与总结
树立正确的兼职观念。兼职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报酬,更重要的是为了提升个人能力和实践所学知识;做到量力而行。在兼职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人身安全,要知会老师或家长,以防以后出现问题不能妥善解决;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兼职过程中,身为大学生,要时刻警醒自己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和道德修养;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念。在兼职的过程中,要兢兢业业工作,遇到问题或者困难,要耐心调整自己的心态并分析找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刘冰冰.大学生兼职引发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1 (06).
[2]何珊珊.关于我国在校大学生兼职动机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03).
篇8
我国大学生一般年龄跨度为18~22岁,处于人生的青年中期,有自身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倾向,受周围环境、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体现出比较鲜明的特点;个体的生理接近完成,心理趋于成熟。
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明显提高,自我意识显著增强,创新意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步入一个心理转型期。因此,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研究主要考虑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自我意识、创新意识和心理转型期的特点,这些特点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1)思维能力。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迎来了个体发展的一个高峰。大学生的校园环境和社会以及大学生的期望同中学生有很大差别,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其思维能力、思维目标与中学生均有很大差别。他们的思维独立性、合理性和灵活性的显著增强,需要增加协作性的培养。
(2)自我意识。大学生在个体上步入成年,对未来充满诸多理想和幻想,对现实具有很强的改造欲望,自我意识较强。这种自我意识体现在大学生学习、日常生活和与同性以及异性朋友的交往中,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是人格的核心。它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具有正确自我意识的人,能把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有机地统一起来。大学生积极自我观的培养是大学生活一个必不可少的命题,恰当地认同他人,积极地面对和接受现实,成为大学生协作能力的一个基本要求。
(3)创新意识。处于大学阶段,大学生已掌握一定的社会和专业知识。因此,该阶段是人生求知欲、创造和创新意识比较强烈,具备一定创造和创新能力的阶段。在现代网络环境和信息渠道下,他们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勇于接受挑战,创造和创新意识在人生中达到一个发展较快的阶段。
(4)心理转型期。大学阶段是步入成年的阶段,学习、求职、恋爱等综合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从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为成年人心理是该阶段大学生的特点,被认为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可能会不时出现心理盲区,而盲区的出现与消失,是一个大学生心理趋向成熟的表现。这要求对此阶段或心理转型阶段的大学生做好心理引导工作。
二、当代大学生的相关心理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相关心理问题从毅力、责任感、依赖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方面来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大学生阶段作为人生的一个充满憧憬,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达到一个高峰的阶段,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具有本年龄段的特点,依赖性较强,遇到问题很多时候处于迷茫的状态,心理自我调节能力需要加强。
(1)遇到困难时毅力不够。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未成年人走向成年人的阶段,其很多意识处于懵懂阶段,但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逐渐增强,解决困难的毅力随着年龄段的增长而坚韧。
(2)关键时期不能体现出责任感。当代大学生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在时机的把握上较欠缺。时机把握的欠缺主要因为准备得不够充分,经验不足,能力欠缺。大学生需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全面发展,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注重积累经验,“用得到,做得好”。
(3)依赖性较强。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社会、经济和很多方面对他人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意识已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话题。
(4)遇到障碍时,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够清晰。大学生由于其年龄段的特点,遇到障碍时,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够清晰,或者由于不合适的信息渠道而分析辨别的能力不够。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要处理好自我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协作性和环境适应能力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命题。良好的协作性和环境适应能力建立在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正确的社会实践之上,大学生要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篇9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就业困境 解决途径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得贫困大学生的人数也在急剧增多。目前我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总数已达400多万,占在校生总数的20%至25%,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至10%。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从1998年的9.1%上升到2005年的21%,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007年达到495万,2008年将达到559万人,是近年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社会对毕业生需要没有明显增加,毕业生数量的大量增加,使得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更加严峻。贫困大学生是大学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同时由于社会关系壁垒、地域壁垒、户口壁垒、名校壁垒等因素,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之路因此变得更不平坦。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体现
目前,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遇到的困难,首先是求职过程中面临的直接经济困难。根据初步调查,由于经济困难导致部分贫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表现为:比较普遍的缺乏差旅费,不能赴外地求职和参加面试;部分贫困大学生因购置不起一套求职面试的正装,不能自信地参加面试;部分贫困大学生支付不起上网、打电话等通讯费用,导致信息闭塞;部分最为困难的大学生甚至没有钱打印简历和求职信。
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困难,除了直接的经济困难,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欠缺。其表现在:一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弱势,由于经济困难造成很多贫困大学生不自信,就业期望值偏高,心理压力过大;二是缺乏城市生活的经验,社交礼仪和人际交往能力欠缺;三是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不够,贫困生专注于书本学习,应对实际工作和问题的能力不够;此外,贫困大学生还往往缺乏求职的面试应对能力。如何帮助贫困生消除心理阴影、化压力为进取的动力,培养其综合能力成为扶持贫困生发展、解决就业困难最重要的任务。
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还表现在,其自主创业资源稀少。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劳动带动就业。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和就业市场的逐渐饱和,在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以创业带动就业将成为一种重要方式和潮流。但是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往往主要用功于书本学习,没有经费和心思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创业能力很少得到锻炼,他们的家庭更没有条件提供创业启动资金,极少有贫困大学生在毕业之际提出自主创业计划。目前条件下,他们即使具有创业能力并提出创业计划,也很难取得创业所需的社会资源和经费支持。
二、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有效就业的途径
1.要加强指导,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求职择业能力。组建一支由就业指导师为骨干的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分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旨在提高学生求职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的就业指导课。课程内容包括:(1)帮助学生确立大学的学习生活目标。树立热爱学习、热爱专业、刻苦钻研的思想。(2)介绍本行业本专业就业现状及其趋势,帮助大学生挑选辅修课,填补个人能力的缺陷和不足。(3)讲就业前的学习准备、能力准备、心理准备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等,帮助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解除就业困惑,增加就业自信心。(4)开展求职方法、技术、技巧的培训以及求职资料书写、面试语言等训练,以加强学生的语言、思维、应变能力。
2.教育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拓展就业思路。针对毕业生包括贫困毕业生所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学校及有关部门要对其开展教育,加强引导。如针对毕业后只想当干部、去国企、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的观念,要进行树立远大理想,国家利益为先、人民利益至上的教育,引导学生勇于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到西部、边疆和基层去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要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只要是能发挥作用、于社会有益的职业工种,都不妨一试身手。“先就业,后择业”,这样将更为有利于毕业生的现在与将来的可持续发展。
3.以就业为导向,加大高校教学改革力度。高校应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一方面,按市场需求、发展趋势、技术要求、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增设社会急需的专业。另一方面,改革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毕业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应实行学历文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并重,鼓励“一专多证”,增强毕业生求职竞争力。
4.加大帮贫解困力度,为贫困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关心贫困大学生就业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应该在已有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搭建贫困生就业的“绿色通道”。凡是贫困毕业生办理的就业手续,一切优先,一切从简。我校已经开展了“贫困生就业援助计划”,设立了就业基金,对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就业援助。学校应继续完善奖、贷、助、补、减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建立贫困生档案及相关信息网络,增加更多的社会资助。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用人单位要学会识才爱才、选优扶贫、理顺人员选拔机制,尽量减少人情因素,真正做到公开公平、竞争优先,让贫困生凭个人能力就业。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网络优势,切实办好校园毕业生推荐会。“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是大学生就业工作总的原则。学校竭力帮贫困毕业生就业,但是不可能大包大揽。因此,贫困毕业生要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地求职应聘。学校要结合实际呼吁政府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协调社会各界支持贫困大学生就业;调动校内各部门的积极性,广泛收集毕业生就业求职信息,适时召开校园招聘会;将毕业生实习与就业结合起来,建立就业基地,凭借劳动、人事、教育等部门兴办的中介组织共同做好贫困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校园就业网站,进行网上求职指导和就业岗位信息收集,加大投入,与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开通网上求职系统,免费使贫困毕业生不出校园就能与用人单位“求职面对面,沟通零距离”,实行远程招聘、竞聘。
篇10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网上兼职,赚钱经历,综合实力
大学生兼职赚钱的原因
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特点使得大学生选择兼职赚钱。
从学习方面上看,大学的课堂授课时间要大大少于中学阶段,以自学为主的大学生们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从生活方面看,进入大学后,衣食住行等个人生活往往都由自己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活节奏快,活动空间大,接触面广,朋友同学来自全国各地,语言、个性、习惯、价值观念各不相同的差异,在共同生活相互接触中,易逐渐融合;从校园环境上看,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各种启事,各式传单随处可见,各种组织的活动,各式性质的社团比比皆是。这为大学生们兼职提供了丰富的舞台。
社会广告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大学生选择兼职赚钱。
进入新的世纪,各种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增长,为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各大企业开始投入大笔的广告费用,加强对企业品牌的宣传。企业广告除了电视台等各种媒体广告,街头、车站站牌海报外,还包括新品推出时的商场、街头、超市等地的宣传促销(包括广告传单、优惠券派送等)。企业对这部分广告宣传的人员需求量大,但此类工作临时性强,一般集中在节假日,且企业希望能尽可能地降低这部分的成本,又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因此,在选定这部分工作人员时,企业一般愿意选择在校大学生为他们服务。
强劲的毕业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选择兼职赚钱。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一个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都将或迟或早地推向市场。在市场上进行 双向选择 ,取消了统分统配的大学生,也毫不例外地要面对择业的考虑。调查结果显示:84%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兼职工作是他们了解社会、贴近现实的最好方式,兼职经历能让他们更多地发现社会需求,明确自身的不足,通过兼职能让他们将来更好的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于是他们纷纷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兼职。
大学生兼职赚钱的特点
大学生在寻找兼职信息方面各具特色。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69.4%的男生,45.2%的女生自己寻找兼职,38.8%的男生,25.5%的女生通过熟人寻找兼职,22.9%的男生,27.5%的女生通过中介机构寻找兼职,还有部分同学通过广告寻找兼职。调查还发现,80%以上的同学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并确保兼职的安全。
大学生在兼职工作的中种类上有特点。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80.8%的男生,40.7%的女生做过家教,分别有16.3%的男生,78.4%的女生做过促销,分别有13.2%的男生,29.4%的女生发过传单,同时,还有少数同学从事过礼仪、家政、餐饮等兼职工作。从年级来看,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分别有65%,75.5% ,98%的同学做过家教,分别有5%,7.5%,26%的同学做过促销,分别有20%,30%,16%的同学发过传单。
大学生的兼职工作会对其他方面有所影响。
不论从性别还是从年级来看,均有90%以上的同学认为兼职对学习的有一定的影响,大部分同学会过分关注报酬,没有注意到兼职工作的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等内容。但是有部分大学生比较好的处理学习与兼职赚钱的关系。只要注意调整,能够二者兼顾,二者是否会相互影响。
大学生兼职赚钱的收益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45.2%的男生,37.3%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赚到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钱,作为生活费,以减轻家里经济负担,颇有成就感;
分别有43.6%的男生,60.8%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积累社会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分别有11.2%的男生,1.9%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拓宽交际面。
兼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不论从性别还是从年级来看,超过70%的同学偶尔遇到过困难,20%左右的同学多次遇到过困难,只有极少数同学从未遇到过困难。所遇到的困难当中,基本不包括性别歧视,而有部分同学认为引起兼职困难的原因是自身能力不佳,也有不少同学认为是由于用人单位过于刁钻。遇到困难时,80%左右的同学积极想方设法解决,10%左右的同学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还有极少数同学不知所措。
网络兼职赚钱成为新的兼职渠道
网络兼职赚钱投入小、预期收益较高。
网赚通常由用户、中介网站和广告主三方面构成。 邮件网赚 其中用户就是普通大众,广告的最终接收者,本人便是其中之一;广告主就是提供广告中所涉及的产品和服务的商家,是最终付出广告费用的一方;中介网站呢,便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广告主的广告传送到用户那里,并与用户一起分享获得的广告收入,是直接与用户打交道的一方。说白了,我们从网络上赚到的钱就是广告费的一部分。你看了他的广告,他付你钱。广告费与网络的结合产生了网络赚钱这一新时期的产物。现在 花钱买顾客 已经成为很平常的事情了。由于网络大部分实行免费赚钱模式,投入的直接成本是网费,间接成本是大学生的时间,所以这种模式还是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
这种网赚就是为一些商业性调查提供的平台.由某公司发起对市场调查的活动.有中介网已有偿的形式发送给愿意参加调查的网民.在参加调查后可以获得相应的收入。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完成调查的要求,调查网站的收入也是波动很大,小到1元2元的,多到几百元一份调查,不过大多数调查都在20分钟10元左右。由于调查网赚一般都是由专业的调查公司接手承办,相对其他网赚来说比较稳定,但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各家大公司都减少了对网络调查资金的投放,现在的网络调查变得更少,价格也变低了,但是相对其他网赚的不稳定性,调查网赚仍旧是一项比较不错的网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