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机构范文
时间:2023-03-28 11:32: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管理机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保证安全生产需要,强化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加大对生产现场隐患排查治理的力度,现根据项目部安全管理需要,经项目部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如下:
一、安全科
在矿安全环保处的指导下,主要分管项目部安全培训及建档;安全隐患排查、建档、落实;职工职业卫生培训及建档;安全标准化建设;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搞好事故分析、追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监督执行;配合有关部门对重伤、工亡事故的调查和工伤鉴定;环保制度落实;防火制度落实;完成项目部安排的其他任务。
二、技术科
在矿技术处的指导下,主要分管项目部编制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采、掘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工程质量的验收;各种图纸资料齐全,定期填图绘;施工通知书编制;测量放线;地质资料搜集及建档;防治水措施的制定及落实;通风技术管理;完成项目部安排的其他任务。
三、调度室
在矿生产处的指导下,主要分管项目部落实规程和措施规定开采方法、采掘工艺和支护方式,组织安全、标准化生产,完成矿下达的生产计划;参与编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成项目部安排的其他任务。
四、充填站
在矿生产处、技术处的指导下,主要分管项目部制定的充填作业计划和工作目标;采取得力措施,完成充填任务;达标排放尾砂排放。组织安全、标准化生产;参与编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成项目部安排的其他任务。
篇2
关键词:安全沙盒;网络安全;虚拟化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4-3283-03
1 虚拟化技术和沙盒
沙盒即sandbox,也被成为沙盘或沙箱。在计算机安全领域里,沙盒是指一种虚拟技术,且多用于计算机安全技术。其原理是通过重定向技术,把程序生成和修改的文件定向到自身文件夹中。当某个程序试图发挥作用时,安全软件可以先让它在沙盒中运行,如果含有恶意行为,则禁止程序的进一步运行,而这不会对系统造成任何危害。
在实际网络安全管理平台中,沙盒充当了实验者的角色。为一些来源不可信、具备破坏力或无法判定程序意图的程序提供试验的环境。然而,沙盒中的所有改动对操作系统不会造成任何损失。通常,这种技术被计算机技术人员广泛使用,尤其是网络安全领域,安全沙盒是一个安全实验的重要环境。
安全沙盒的实现源自虚拟化技术。虚拟化的网络又分为虚拟化服务、虚拟化通道、虚拟化设备。网络设备作为虚拟通道的承载,虚拟化技术提供了虚拟通道的灵活配置和虚拟通道间的负载分担,将服务流量的接入、汇聚、核心灵活的根据用户需要进行整合,带来了虚拟通道部署时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虚拟化技术和沙盒的融合,产生了安全沙盒、堡垒主机等网络安全管理平台中重要的网络设备。主要的产品包括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推出的信息安全实训产品——安全沙盒DCSS-3008系列;以及DCST-6000系列等。
2 安全沙盒网络安全平台环境部署
2.1 DCST-6000B产品简介
2.2 实验平台网络环境搭建
2.2.1 硬件环境
使用CFG接口登陆DCST-6000B的账户有两组:一组是用户名和密码都为admin;一组是用户名是root,密码为sandb0x。使用admin账号登陆后配置界面与COM口配置相同,使用root账户可以登陆后台,通过ifconfig命令可以查看所有接口的地址,如果实验接口eth1未获取到ip地址可以通过命令ifdown eth1将接口禁用,然后通过ifup eth1启用该接口。
注意:如果DCST-6000B设备启动后再将实验接口连接网线该接口并不能获取到ip地址,需先该接口禁用再启用才能获到ip,或者在DCST-60000B启动前将实验接口插上网线。
4 管理控制中心SMC安装及配置
4.1 安装smc控制服务器
安全实训平台控制服务器即管理控制中心SMC,是用于部署SMC系统的服务器,是整个安全实训平台的管理中心,提供系统管理员、实验者两类角色用户,为整个安全实训平台提供管理应用服务。
在控制服务器的安装过程中,控制服务器系统帐户角色被初始化完成,同时为系统初始化创建默认系统管理员角色帐户master,此帐户不允许删除,修改,系统其他角色帐户需要使用master帐户进行创建。
4.2 配置管理控制中心SMC
控制服务器安装完成后即有30天的试用期。试用版的控制服务器最大允许上传使用50个试用课件指导书。试用版的控制服务器可以不用部署原始课件服务器(SMC出厂预装有测试用原始课件),如果控制服务器一旦被激活为正式版,则必须先部署安装好原始课件服务器,否则实验课件指导书无法上传。使用master账户登陆后首先会提示试用版本试用期还有30天,可以稍后激活,也直接使用激活文件激活。
填写设备地址及描述信息并提交后,选择该条目点击注册然后需重启DCST设备,然后DCST会注册到SMC服务器上。然后就可以上传课件信息及安全工具。
5 网络安全平台测试与验收
经部署后,该安全实验平台可以完成安全攻防实验任务,并可以对实验进行考核及打分等操作。限于篇幅,不再介绍展示。
经验证,本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可以正常工作,在隔离区安全沙盒内完成安全攻防实验,而不影响网络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赵长林.面向浏览器的沙盒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2] 赵丽,王凤先,刘振鹏,等.计算机免疫系统中沙盒主机的构建[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S1):9-11.
[3] 王洋,王钦.沙盒安全技术的发展研究[J]. 软件导刊,2009,8(8):152-153.
篇3
关键词:信息化;框架
Abstract: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odel, information framework design supervision.
Keywords: informatization; framework
中图分类号:C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1建设工程见证取样送检存在的问题
安全监管是项目监管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但是由于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及相关部门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安全监管执行起来存在诸多问题,最终影响到工程安全监督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目前制度执行时主演存在以下问题:
1)、安全人员问题。从目前来看,主要问题是安全人员素质较低,不具备进行该项工作的基本素质;或者是借用他人证书。
2)、安全管理过程流于形式。主要表现是忽视了技术标准或规范的要求,认为到工地看了就没有了责任。
3)作为监管机构不能随时监督工程的施工安全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web服务功能的加强,Windows控件功能在B/S方式下基本都能实现,同时宽带越来越普及,在硬件环境上网络速度越来越快,这些都为利用B/S结构构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信息化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的信息化安全监管平台要能实现工程的项目经理、安全员、施工员、特殊工种等人员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库,将安全管理人员的个人基本信息录入到库中。工程开工办理《施工许可证》时,由市场交易中心对项目经理、安全员、施工员、特殊工种等人员资格进行自动审查,合格后方办理《施工许可证》,同时,在该工程使用的安全管理人员不得在其他工程进行兼职。同时,办理安全备案时,输入指纹确认其身份,以避免违规造作、弄虚作假[。
另外,信息化监管平台还要实现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数据自动采集,包括:工程概况、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安全教育、技术交底、安全方案、安全投入情况、对大型设备(塔吊、施工电梯等)采集的数据、施工现场实时采集的画面等。加强监管力度,要求各个项目施工单位按要求上传以上各种安全管理数据,实时地对项目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数据进行监管。提高本地区的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104]。
1.2框架设计理念
信息化安全监管平台框架设计的目的是要满足上述需求,同时对信息化监管平台框架的设计也要遵循信息化建设的以下理念:
1)业务处理标准化
通过信息化改变过去以往的数据人工填写的局面,统一施工现场的表格及报表的内容格式,规范数据采集。
2)管理过程化
变施工现场的事后安全检查为实时过程安全控制,具备远程监控、数据自动采集功能,避免各个施工单位不按程序进行管理,资料、数据造假的弊端。
3)资料处理集中化
将各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的资料、数据均集中到监管平台中,打破各个施工单位相互间独立、信息不流通的局面,实现了本地区资料、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权限内的共享使用。
4)管理系统集成化
建立一个集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根据不同的权限和需要进入集成系统查看不同项目的安全管理数据及现场情况。
5)数据信息知识化
通过管理数据的积累,转换为知识管理,为本地区的安全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建立的数据库为这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1.3流程框架设计
根据以上功能需求和设计理念,信息化监管平台的框架可以依次设计成三大部分:建设工程安全人员管理信息平台;资料、数据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实时画面平台。三大部分的基本流程关系详见图1。
其中,建设工程安全人员管理信息平台要建立覆盖本地区的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管网络体系,包括人员库、指纹录入识别身份认证管理、人员诚信档案管理等等;资料、数据管理信息平成内部业务及办公的信息化,包括文件的收登、数据的自动采集、评定、统计、汇总分析以及数据的下传和信息、查询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实时画面平台要监管收集的各个大型设备的运转参数,施工现场画面的检查等。
图1 信息化监管平台流程
Fig. 1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supervision platform
1.4技术平台的设计
1)系统架构
目前的信息化技术完全可以满足按构想的框架设计思路建设信息化监管平台的条件,建立的信息化监督平台必须保证功能上的实用性。由于本平台内容和管理流程的特殊性,确立网络化的信息传递和管理成为支撑本平台实现的重要内容。经过对不同方案的比较和研究,采用Web Service技术和B/S(Browser/Server)架构,建立网络交互式应用平台成为首位选择。图2是本文构建的监管信息化技术平台基本模型。
如果是单项目的信息化应用,可采用Excel二次开发等形式,借助办公软件的普遍性和VBA开发的可行性来辅助单个项目的信息化。同时基于Excle的信息化应用还可导出可支持网络化信息化系统的数据格式和内容。
图2 监管信息化技术平台基本模型
Fig. 2Basic model of information supervision platform
使用该模式可以消除使用不同组件模型、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的系统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便于用户维护系统。B/S架构无需安装专用的客户端,便于系统的部署、系统的性能设计,可以提高研发效率和系统的维护效率。
基于以上特点,B/S架构不仅成为了各行各业信息化平台开发和网络交互的首选方式,还借助日益普及的宽带网络技术,实现了快捷的程序设计和更为顺畅快速的信息传输。因此,利用B/S架构考虑、编制、构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平台是十分可行的[104]。
2)数据交换系统
为达到数据的集中存放、实时享受,保障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安全性,本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关系型数据库技术,选择MS SQL Server主流数据库软件构建数据平台。这样的数据交换平台可以装备具有完备数据存储机制的大型数据库,并能与Windows 配合运行,方便数据导入,节省人力成本。
3)安全、验证机制设计
信息安全、权限验证是保证信息化监督平台顺利实施和推广的重要保障,是软件开发规划中的关键内容之一。其中,信息加密、防病毒、防火墙、防黑客、安全认证、网络安全审计、网络监测等技术,均可以从系统的外部和系统的内部进行解决。另外,需要建立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和配套的权限管理软件,建立严格的分层次分用户权限模式[104]。
1.5信息化监管平台的应用前景分析
篇4
关键词:大型建筑机械设备;高层建筑;构建;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大型建筑设备施工过程现状及注意事项
大型建筑机械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水平既代表建筑企业技术水平、施工生产能力及企业形象,又是建筑企业立足市场、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条件。随着建筑规模不断扩大,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不断更新、不断发展,建筑企业拥有的大、中型机械设备明显增加。为了使机械设备管理适应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的需要,适应建筑企业改革改制的需要,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最大化、最优化效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如何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创新使机械设备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中普遍出现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弱化,专业技术人员严重流失;建筑机械操作人员素质下降;设备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机械设备疏于维修保养,机械设备档案资料缺失,由机械设备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呈上升趋势。种种迹象表明,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由于放松设备管理,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损失,给整个建筑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机械设备不仅是施工工具,同时也是具有经济价值的经济实体。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设备在发挥使用价值的同时,也应产生经济效益。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因片面强调工程管理,强调施工技术和施工进度,对施工机械的更新和设备管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致使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重使用、轻管理、拼设备、吃老本现象,最终造成大批机械设备早期损坏、老化或提前报废。建筑设备繁杂、管理分散,在调配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造成重复投入,降低了企业投入回报、增加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2. 大型建筑机械设备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
2.1大型建筑机械设备在高层建筑施工使用不当
高层建筑施工是一项需要技术水平很高的建筑模式,只有掌握高层建筑施工的基本的技能和技术要求,才能打造安全坚固的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一定会用到大型的建筑机械设备,很多大型机械设备的操作和维修都需要专门的技术和人才,某一些施工单位在理论不扎实的情况之下盲目的进行施工,对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维护方法更加是无法掌握,以至于造成了高层建筑施工施工中出现很多的安全隐患,使得施工人员和建筑本身的安全性能大打折扣。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设计施工中包括很多环节,是紧密联合在一起的,如果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会造成整个系列的奔溃和瘫塌,所以掌握良好的高层建筑施工理论和实践基础知识,对于设计者和施工人员都是十分重要的。他是的理论工作和众多的实践经验是完成高层建筑施工相关工作的重中之重。
2.2大型建筑机械设备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工作人员素质不强
大型建筑机械设备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人员素质如果不强,就无法打造安全稳固的高层建筑,高层建筑能否安全施工是与施工人员作业能力密不可分的。但是,目前很多施工单位高层建筑施工人员并不具有很强的专业素质,并且工作责任心也有不强,工作的时候出现放松懈怠,拖延工期等现象。这样的工作人员无法使高层建筑施工正常有序的进行,不仅为高层建筑安全施工埋下了隐患,还有可能为施工单位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施工造成经济损失和职工人身安全的重大威胁。
2.3大型建筑机械设备在高层建筑施工施工的管理监察力度不严
在建筑施工单位的高层建筑施工施工管理过程中,有些施工单位对于高层建筑施工的监察力度不严,没有做到定期的管理和监察,这样不仅仅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也更是对于高层建筑施工工作人员的疏忽和不认真对待,如果出现问题得不到发现和解决,那么安全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
2.4 高层建筑施工施工的规章制度不健全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是所有土建施工单位进行土建工程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中国的很多施工单位并没有成文的、“高层建筑施工施工安全方案”等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甚至对于一些施工单位内部的有关高层建筑施工施工的注意事项和施工标准都很不明确,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担忧的就是,对于高层建筑施工施工的施工人员并没有给出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案。
3. 大型建筑机械设备在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施工的改进办法
3.1做到大型建筑机械设备在高层建筑施工施工的规范化
一个明确的科学有效的高层建筑施工施工制度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在充分调研和学习的基础上,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施工制度,并且制定出明确的高层建筑施工施工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职责,并且要有明确的奖惩措施来激励高层建筑施工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只有这样责任到人,将任务落到实处,才能解决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实现施工单位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施工的发展和经营。
3.2增强对高层建筑施工施工人员素质的提高
高层建筑施工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是高层建筑施工施工顺利有效进行的关键,只有掌握了高层建筑施工的施工要领和安全规范,高层建筑施工的施工安全才有可能得到保障。另外,也要加强对于高层建筑施工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的培训,只有负责人的员工才能为企业创造收益。一系列的奖惩制度是对员工管理的有效措施,施工管理人员,要学会调动高层建筑施工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员工把施工的建筑当成自己的家一样爱护,做到尽职尽责,保障安全。
3.3建立健全大型建筑设备在高层建筑施工的管理责任制度
一个健全的责任规章制度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实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这样责任到人,落到实处,才是对施工工程质量的最有效的保证。在管理建筑施工机械设备上需要具有实效,在其中需要做到两项创新改革、两个工作体系以及两项责任制度:其一,创新改革,要求项目部对机械设备的管理进行创新改革;对建筑机械设备使用的监督与检查,企业与监理单位也需要进行创新改革。其二,工作体系,动态监管体系与安全状况评价体系。其三,责任制度,项目部自身对机械安全使用的责任制度;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监督与检查当中,企业与监理单位的责任。在责任制度健全的基础上,施工单位才会尽心尽力的做好安全施工,这是保证工程质量最关键的一环。
4.结语
大型建筑机械设备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既有利也有弊,我们只有掌握和了解大型建筑机械设备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才能打造安全坚固的高层建筑。以上是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建筑施工的经验之谈,希望得到大家的参考和认可。
参考文献:
[1]尹伟,金波,建筑裂缝浅析[J].林业科技情报,2003,(03):141-143.
篇5
1、学生应按时由家长接送到学校、离开学校,不在路上玩耍、串门、逗留。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如家长未能按时接送,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所发生一切事故均由家长负全部责任。
2、科任辅导老师必须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严格遵守微课堂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3、学生不准带水果刀等利器进入学校。同学之间不得玩尖利器具或有毒、有害的化学药品。
4、学生不准攀爬围墙、栏杆、阳台、建筑物顶层等有危险性的地方。
5、教室、楼梯间等教学场所严禁追跑打闹,不得向窗外抛扔杂物、防止砸伤他人和影响环境卫生。
6、上下楼梯靠右行,轻步上楼慢步下,不得拥挤,不准趴在扶手上往下滑。
7、学生如有特殊病史,应向学校班主任报告,不得隐瞒。患有不宜进行剧烈体育活动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的学生,应告知班主任,培训班进行备案并让有关科任课教师知晓。
8、在学校学习期间,如有身体不适,应立即向老师报告并通知家长及时检查治疗,以防延误治疗时机。
9、学生如遇自伤,应及时告诉家长或班主任及学校领导,及时治疗;如遇他伤,首先应通知伤害他人者家长,及时治疗,再通知被伤害人家长。
10、提高食品卫生意识,不买“三无”(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和路边摊贩不洁食品。
11、遵守用电、用火规则,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得触碰校内任何电气设备。学生不得抽烟、玩火。严禁学生携带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进入学校。
12、当与他人发生矛盾,而自身又无法解决的时候,应及时告诉家长或学校老师,防止矛盾激化、酿成事端。学生家长来校要讲文明,不得大声喧哗,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13、在学校学习期间不要随便走出培训班,遇有急事应向班主任老师说明。如果擅自离开造成不良后果由学员及家长自负责任。不跟陌生人或似曾相识人离开学校。禁止带社会人员来校,造成不良后果,当事者要负全部责任。
篇6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的管理,规范检测检验行为,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检验机构)及其检测检验人员从事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活动,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检测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检测检验机构应当取得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资质(以下简称检测检验资质),并在资质有效期和批准的检测检验业务范围内独立开展检测检验活动。
检测检验机构的设置应当充分利用社会现有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数量适当,避免无序竞争。
第四条检测检验资质分为甲级和乙级。
取得甲级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可以在全国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从事涉及生产安全的设施设备(特种设备除外)及产品的型式检验、安全标志检验、在用检验、监督监察检验、作业场所安全检测和事故物证分析检验等业务。
取得乙级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可以在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从事涉及生产安全的设施设备(特种设备除外)在用检验、监督监察检验、作业场所安全检测和重大事故以下的事故物证分析检验等业务。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安全监管总局)规定并公布。
第五条安全监管总局指导、协调、监督全国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和检测检验机构资质管理工作;负责甲级检测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和监督检查。
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指导、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乙级非煤矿检测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和监督检查。
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指导、协调、监督所辖区域内煤矿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负责所辖区域内乙级煤矿检测检验机构资质的认定和监督检查。
第二章取得资质的条件和程序
第六条申请检测检验资质的机构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检测检验工作;
(二)有与申请业务相适应的固定工作场所、检测检验仪器、设备、设施和环境条件,其中检测检验仪器、设备、设施原值甲级不低于300万元,乙级不低于150万元;
(三)有与申请业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甲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在编人员总数的70%,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注册安全工程师和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分别不低于在编人员总数的40%、15%和15%;乙级机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在编人员总数的60%,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和注册安全工程师分别不低于在编人员总数的30%和10%;
(四)甲级机构主持工作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具有与申请业务相适应的高级技术职称,技术负责人有5年以上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检测检验工作经历;乙级机构主持工作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具有与申请业务相适应的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者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技术负责人有3年以上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检测检验工作经历;
(五)有满足资质认定准则要求的管理体系,并已有效运行3个月以上;
(六)甲级机构要求已取得国家重点实验室或者同等级其他检测检验机构资质,或者已取得乙级检测检验资质3年以上;乙级机构要求以检测检验为主营业务,且从事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检测检验工作3年以上;
(七)有正常开展业务所需的资金或者经费保障,注册资金甲级不低于300万元,乙级不低于150万元;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申请取得检测检验资质,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申请甲级资质的机构向安全监管总局提交申请书及相关资料;申请乙级资质的机构向所在地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提交申请书及相关资料;
(二)资质受理机关在收到申请资料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资料的符合性审查工作,并将审查结果一次性告知申请机构;
(三)资质受理机关自申请资料审查合格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安排评审专家对申请机构进行现场评审,评审专家按照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进行技术评审并提交资质评审报告;
(四)资质受理机关在接到资质评审报告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依据资质评审报告完成对申请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予以认定的,颁发资质证书;不予认定的,书面通知申请机构,并说明理由。资质受理机关作出资质认定决定前,先进行不少于10日的公示。
检测检验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由安全监管总局制定。
第八条安全监管总局建立评审专家库,并指定技术服务机构承担专业技术评审工作。
评审专家对评审结果负责。
第九条检测检验资质有效期为3年。资质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检测检验机构应当于资质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提出换证申请。换证审批程序按照本规定第七条和安全监管总局的相关规定执行。换证工作应当在机构资质有效期满前完成。
在资质有效期内,需要增加检测检验项目的,检测检验机构应当提出增项申请。增项审批程序按照本规定第七条和安全监管总局的相关规定执行。增项评审可与定期监督评审合并进行。
在资质有效期内,依据标准、主要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及授权签字事项、机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隶属关系等有关情况发生变更以及减少检测检验项目的,检测检验机构应当在变更后及时报资质证书颁发机关办理变更确认或者备案手续。
第十条资质证书颁发机关向社会公告取得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及其检测检验业务范围、授权签字人及授权签字事项。乙级机构的批准文件应当抄报安全监管总局备案。
检测检验资质证书由安全监管总局制作,资质证书由证书及附件组成。
第三章检测检验
第十一条检测检验机构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执业准则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科学、公正、诚信地开展检测检验工作,提供及时、优质、安全的服务,保证检测检验结果真实、准确、客观,并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
检测检验人员应当熟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有关规定,具备检测检验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并应当只在一个检测检验机构中从事检测检验工作。检测检验人员未经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从事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
第十二条检测检验机构及其检测检验人员在从事检测检验活动时,应当恪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不得泄露被检测检验单位的技术、商业秘密,不得接受可能影响检测检验公正性的资助,不得从事与检测检验业务范围相关的产品开发、营销等活动,不得利用检测检验机构的名义参与企业的商业性活动。
检测检验收费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十三条检测检验机构不得转让或者出借资质证书,不得将所承担的检测检验工作转包给其他检测检验机构,不得设立分支机构。
检测检验机构需要分包个别检测检验项目时,必须选择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并对检测检验的最终结果负责。
第十四条检测检验机构及其检测检验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
检测检验机构在工商注册地外的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事检测检验活动,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有权对其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发现被检设施设备、产品、作业场所等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检测检验机构必须立即告知检测检验委托方,并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在检测检验资质有效期内,检测检验机构应当接受资质证书颁发机关组织进行的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评审或者检查。省级资质证书颁发机关监督评审的结果应当抄报安全监管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可以对乙级机构进行不定期的监督评审或者检查。经委托各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可以对本行政区域内甲级机构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检测检验机构应当在每年一月份向资质证书颁发机关报送上一年度的工作总结和本年度的工作计划;乙级机构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由所在地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汇总后抄报安全监管总局。
第十八条检测检验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资质证书颁发机关注销其检测检验资质:
(一)资质有效期届满未申请换证或者未批准换证的;
(二)机构依法终止的;
(三)资质依法被撤销的;
(四)不宜继续认定资质的其他情形。
被注销资质的机构应当自决定注销其资质之日起7日内将资质证书和相关印章交还资质证书颁发机关,并不得继续以检测检验机构名义从事相关业务活动。
第十九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工作人员不得干扰检测检验机构的正常活动,不得以任何理由或者方式向检测检验机构收取费用或者变相收取费用。除另有规定外,不得强行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接受指定的检测检验机构开展检测检验工作。在检测检验资质管理工作中、、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举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认真核实、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检测检验机构对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所作出的处理决定有权提出申诉。
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条检测检验机构未取得资质或者伪造资质证书从事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活动的,或者资质有效期届满未批准换证继续从事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活动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检测检验机构或者检测检验人员伪造检测检验结果,出具虚假证明,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对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撤销其检测检验资质。
第二十二条检测检验机构在监督评审或者监督检查中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三至六个月检测检验工作,并进行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或者连续两次监督评审不合格的,撤销其检测检验资质。
第二十三条检测检验机构在资质有效期内超出批准的检测检验业务范围从事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活动的,责令其停止超范围检测检验,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不补办增项手续,继续超范围检测检验的,撤销其检测检验资质。
第二十四条检测检验机构在资质有效期内应当办理变更确认而未办理的,责令改正;仍不改正,继续从事检测检验活动的,责令暂停三至六个月检测检验工作;逾期仍不改正的,撤销其检测检验资质。
第二十五条检测检验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轻重,分别予以责令改正、警告、暂停三至六个月检测检验工作、撤销资质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检测检验不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
(二)出具的检测检验结果错误,造成重大以上事故或者重大损失的;
(三)检测检验人员未经培训、考核的;
(四)泄露被检测检验单位技术、商业秘密的;
(五)利用检测检验机构的名义参与企业的商业性活动等影响诚信和公正的;
(六)弄虚作假骗取资质证书的;
(七)转让或者出借资质证书的;
(八)转包检测检验工作的,分包给没有资质的机构的,设立分支机构的;
(九)阻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进行监督管理的;
(十)不及时报告重大事故隐患的。
第二十六条依照本规定第二十条被处罚的,以及被撤销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三年内不得申请或者再次申请检测检验资质。
第二十七条本规定所规定的行政处罚,由资质证书颁发机关决定。对乙级机构的处罚,报安全监管总局备案;对甲级机构的处罚,可以委托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实施。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是指根据《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等技术规范,对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影响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的设施设备、产品的安全性能和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性等进行检测检验,并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活动。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是指经安全监管总局或者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认定,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技术服务的中介组织。
篇7
【关键词】加强;机构;管理;确保;安全培训;质量
【中图分类号】TD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014-02
安全生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安全教育是各企、事业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根本上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措施,是预防和控制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能保证其它工作和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为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总局30号令),指出:“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与其所从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并对培训学时及考核发证、复审、监督管理、罚则等内容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安全培训机构是开展安全培训的载体和基础,是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宣传的重要阵地,也是相应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知识传播的有效工具。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培训管理,规范安全生产培训秩序,保证安全生产培训质量,促进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健康发展,制定了《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总局44号令),重点对安全培训机构的资质、参训人员的分类、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的承担等事项进一步明确。作为安全培训机构,我们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 加强培训机构的建设,不断加大对软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
严格按照国家对培训机构相关资质要求和省有关安全培训机构认定和复审评估标准开展工作,做到:内设机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人员配备到位并符合相关要求,教学及生活设施完善,专兼职教师结构合理,教师专业水平和专业结构符合省局相关要求,实验、实操设备、场地满足培训需要,各项培训安全操作规程健全,后勤保障有力。并不断加大对软硬件建设的投资力度,改善培训教学及生活条件,为持续提高培训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2 不断提高培训机构教师素质,确保安全培训工作的质量
培训质量是安全培训工作的生命线,而在整个培训工作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素质的高低对培训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的管理。首先,制定适合本机构的对专兼职教师实行选聘、考核、奖惩及淘汰制度,结合认定标准实行动态管理,教师的选聘要符合省规定的师资基本条件;其次,所选聘的教师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安全培训教师岗位证书》后,方可上岗执教;再次,保持专职教师队伍稳定,并不断补充新任教师数量,完善培训教师档案。
第二,注重教师能力建设。首先,保证教师按时参加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的每年不少于4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其次,制定提高教师授课水平的措施并认真实施;再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培训教学研讨活动,适时组织专职教师每年不少于一周的现场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保证教师培训学时符合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相关要求。
第三,积极开展培训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开展培训理论和项目策划研究,认真分析不同类别的培训对象培训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包括培训目的、课程设置、授课教师、方式方法等内容的培训方案。为政府机构或企业提供安全培训等方面的安全咨询服务活动,鼓励教师在报刊杂志发表有关安全培训方面的论文。
3 加强教学管理,推进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安全培训按照规定的安全培训大纲进行。注重过程管理,学员档案实行微机管理,培训班档案一期一档,装订成册,分类编号。严格按照审批计划所规定的时间开展培训工作,学员管理执行考勤制度和听课证制度;根据授课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合理选用讲授、研讨、角色扮演、模拟、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推行多媒体教学,计算机在线考试;积极开展学员评教活动,要求达到学员对课程设置、教师、授课内容、组织管理和后勤服务的满意率不低于80%,学员经培训,考核取证率不低于90%;每期培训班结束后,进行书面总结,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认真整改;通过座谈会或问卷调查等方式,每年至少听取一次学员及所在单位对培训质量与参训效果的反馈意见;并逐步实现常态化,以促进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4 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培训方法,大力提升安全培训水平,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第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常抓不懈”的安全意识,落实国家《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规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应当取得安全资格证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井工矿山企业的生产、技术、通风、机电、运输、地测、调度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第二,要创新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安全生产培训要不拘形式,注重效果,按照“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因材施教”的原则,参与培训对象不同,培训内容应该有所区别。比如,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负责人,应侧重于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意识的强化培训,确保其在工作中起到积极带头作用,从爱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健康出发,重视安全生产,做到不违章指挥;而特种作业人员、初上岗人员等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往往因安全思想淡薄,对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不懂,对生产中危险程度不够重视,而引发安全事故,针对这样的群体,应增加安全事故案例教学内容,以案释法,增强安全操作技能、掌握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应急措施教学,增强其自身保护意识,杜绝违章操作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内容。
第三,更新培训手段,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大学员对知识信息的获取量,开展讨论互动教学、现场演示观摩教学、理论实操一体化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克服简单、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增强其知识性、趣味性、可视性,寓教于乐。
5 确保规章制度的落实
第一,做好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安排专人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4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讲解。
第二,做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严格按照安全培训机构资质许可的范围开展培训,资质证书不出借、出租给其他机构或者个人;对专职负责人、专(兼)职管理人员、班主任、教师、服务保障人员等岗位职责,教学管理、教师管理、班主任跟班、学员管理、考勤制度、听课证制度、教学质量控制、培训评估、培训反馈、档案管理、设施设备管理、财务管理、后勤保障等制度,特种作业各类别(工种)培训安全操作规程等各项制度,不只公示上墙,更要熟记于每个人员的心里,并认真践行;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收费,杜绝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第三,采取多种形式对培训资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投诉咨询电话、收费标准等事项进行公示,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及社会、学员的监督;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年度评估检查。
总之,安全无小事。只要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加强对安全培训管理,不断提高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就能够确保安全培训质量,为安全河南创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豫安监管[2012]99号文件
[2]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0号令)
篇8
关键词:钢结构施工安全管理
0前言
根据已经历的钢结构施工管理经验,得出该类工程施工在安全生产方面具有五大特点: 一是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处于洞口、临边、高处作业等高度危险的状态;二是各专业施工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均处在高度密集的立体交叉作业环境中;三是全部工程构件和施工机具、材料及各种安全防护设施材料均需吊装、吊运;四是动火作业量大动火点多;五是现场临时用电的私拉乱接及拖地使用。
上述五大特点给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所以,该类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与其它建筑、安装工程相比,显得尤其重要。从安全管理的角度看,国家规范和地方标准涵盖此部分内容也很少。本文对高处作业、临时用电及施工工序的管理进行阐述,对现场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控制点提出解决方法,能有效消除钢结构施工作业中的不利因素。针对以上诸多问题,结合以往钢结构工程施工管理经验做出以下总结:
一、临边、洞口、高处作业的防护(见图1)
(一)压型钢板按顺序铺设,减少临边、洞口的
产生压型钢板的铺设步骤为散板、调整、铆固,铺设顺序应为从一侧起点开始向周边连续铺设,即减少临边、洞口的产生也省去了安全通道(在主梁与柱子对接缝焊接、焊缝外观处理、超声波探伤、补漆等几道工序工作中,只在每一轴线的中间部位铺设一道由两块脚手板拼成的安全通道)铺设工序。
进行铺设作业前应在铺设压型钢板的下方事先满挂一层水平安全网,散板、调整人员应系好安全带,铆固人员应及时将调整好的压型钢板铆固好,要求铺板与铆固同步,不得漏铆或跳板铆固,防止因漏铆而发生溜板现象。
(二)临边、洞口防护
对地平面或楼层上的电梯井、管道井和楼层周边及边长大于1.5m的洞口周边用脚手架管搭设高度为1.2m的防护栏杆, 洞口挂设阻燃型水平安全网。栏杆外挂设阻燃型密目式立网。边长大于1.5m的洞口、电梯井口,应每隔两层挂设阻燃型水平安全网(地上首层平网上覆盖阻燃型密目式安全网)。洞口、临边防护确保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洞口内的平网起到了防止上层物料坠落伤及下层人员的作用。
(三)高处作业的防护措施
1.防坠器
为防止高处坠落, 操作人员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带。由于钢结构工程施工时活动范围较大, 采用普通安全带很难满足施工要求,应采用带有速差自控器(也称速差器或防坠器或防坠缓冲器)的安全带。(见图2)
在吊装及安装钢柱时,为了保证工人在安全状态下摘除吊装用的钢丝绳,在吊钩处增挂安全绳一道,高度根据现场确定,用于悬挂安全带上的防坠器。人员攀登钢爬梯时,采用坠落自锁装置,解决钢爬梯无保护的问题。自锁装置使用时应注意不能装反;人员攀爬时,自锁装置始终随施工人员同行(见图3)。必须将安全带挂在防坠器的挂钩上,避免发生坠落事故。
2.钢梁、钢柱上悬挂安全绳
两节以上钢柱固定稳固后,必须拉设安全防护绳(钢丝绳或粗棕绳),以便于拴挂安全带。钢梁上
悬挂6mm钢丝绳,悬挂高度1.2m,每隔3m架设不低于1.2m高的70×70×7(mm)用于支撑安全绳,并采用花篮螺栓拉紧安全绳,防止因安全绳过长引起的安全失效。工人在钢梁上行走时,安全带必须悬挂在安全绳上(详见图4)。
3.钢爬梯的设置
临时吊装用的爬梯,选用70×70×7(mm)做爬
梯支撑,使用M14螺栓将角钢固定在钢柱上,爬梯
使用40×4(mm)扁钢做扶手,用14圆钢做梯凳,爬梯宽度应不小于40cm,必须与钢柱连接牢固、稳定,不得晃动(见图5)。
4.操作平台
安装钢梁及支撑时, 主钢梁部位挂安全防护
绳,人员将安全带挂在防护绳上行走。钢柱分段安
装。对接、螺栓紧固时,为保证工人的安全操作,在距第一段钢柱柱顶1.2m位置处架设操作平台。平台数量根据现场施工进度确定,保证周转正常,不影响吊装工作。安装操作平台的设置给焊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焊工的安全操作。该平台拆装方便,安全可靠,给钢柱对接安装、校正、焊缝外观处理、超声波探伤等工序提供了安全生产保障(见图6)。
三、材料吊运、吊装
1.安装使用的工具,如扭矩扳手、撬棍、角磨机等应采用安全保护绳,防止坠落。随手用的螺栓垫片等应放入工具袋。
2.施工作业中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件,应先进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3.在高空用气割或电焊切割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割下的金属、熔珠或火花落下伤人。
4.在吊运及安装过程中,要先检查索具、钢丝绳、吊钩是否牢固,吊点要选择合适方可起吊,若发现不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向有关人员报告。
四、动火作业
1.动火时按要求配备2组有效的灭火器,设专人看火,下方使用接火花斗。
2.不得用油手接触氧气瓶,要防止起重机或其他机械油落到氧气瓶上。
3.氧气、乙炔瓶必须规范放置,气瓶上方设置隔离措施,防止交叉作业时引燃气瓶。乙炔瓶使用时必须有防回火装置,严格执行电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4.焊接作业用挂篮(见图7)应挂于设在主梁上翼板的挂件上。焊接操作人员将安全带系挂在安全绳上,即可放心地施焊。此挂篮挂拆方便、安全可
靠,用途广泛,它给高强螺栓的终拧、焊缝外观处理、超声波探伤等工序提供了安全生产保障。
5.接火花斗的使用
为防止焊接切割产生的火花等造成灼烫事故和火灾事故,高空焊割必须设接火花斗,接火花斗内使用岩棉等阻燃材料接熔珠,防止熔珠再次飞溅
出接火盘(见图8)。
五、现场安全用电
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实施临时用电管理。
1.现场施工用电执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电
保护的“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TN-S接零保护系统”。其电箱设门、设锁、编号、明确责任人。
2. 机械设备必须执行保护接零和重复接地的保护措施。
3.电缆线走线采用架空绝缘措施,严禁拖地使用。
4.工人下班后由专业电工对施工现场检查临时用电,关闭电源。
5.电焊机专用开关箱,按要求从左到右依次装设隔离开关(可见明显分段点)、漏电保护器、二次触电保护器,箱门、箱体与保护线端子板连接。
六、警示标志和警戒线的使用
除在钢梁、钢柱上悬挂安全绳外,在临边防护没有及时跟上时应在楼层临边、洞口设置红白相间的警戒线,并在临边楼层处设置警示标志(高处作业必须挂好安全带或安全标语、口号等)。
结束语
篇9
关键词:高校餐饮 食品安全 长效机制 五常法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598-0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社会餐饮业的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高校餐饮规范化、专业化的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食品安全的保障能力也越来越强。作为高校餐饮工作的重中之重,食品安全工作始终是高校餐饮管理者关注的重点,在任何时候不得松懈。这就需要通过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来进一步筑高食品安全防火墙,保障高校师生身心健康。
1 高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高校餐饮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下,软件和硬件建设方面均有了长足发展,但其自身的卫生安全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高校餐饮硬件设施虽然普遍改善但仍然存在纵向与横向的不平衡。随着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深入,一些新建、迁建的高校餐饮场所硬件设备整体较为完备,其普遍特点是:功能分区明确,工艺流程合理,远离有毒有害场所;与餐饮供应的品种、数量相适应,设立相应的原料处理、加工、存储等场所;通风、采光、照明、消毒、盥洗、更衣、冷藏、防腐、防尘、防蝇、防鼠、洗涤、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齐全。但高校餐饮硬件设施的不平衡还是表现的非常明显的。从纵向来看,那些改造投入力度较大的高校整体硬件实力要优于改造投入力度小的高校;从横向来看,各个高校内部食堂之间的硬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个别学校个别餐厅硬件设施陈旧,不符合卫生管理要求。
1.2 高校餐饮整体管理水平有质的提升但在管理深度上仍然需要持续提升。高校餐饮管理属于软件建设的范畴,高校餐饮是生产量大、生产过程分工协作、产品相对稳定且供应时间集中的特殊饮食服务行业,根据就餐人数而加工等特点。近年来餐饮“五常法”管理模式已在多数高校实施并推广,通过实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有效的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并以此降低用工成本和生产成本,推动了高校餐饮管理上台阶,但由于受到学校管理体制、硬件建设、从业人员管理水平、员工技能水平以及员工稳定性等多重因素的制约,餐饮食品安全管理深度还不够,必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1.3 近几年高校食堂面临的诸多突出问题对食品安全管理产生较大影响。经营管理压力、招工压力、用工成本压力是阻碍餐饮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几座大山。社会工资水平的普遍上涨并没有缓解餐饮行业招工难的问题,反而这一现象愈演愈烈。以我校为例,2012年餐饮服务中心核定工作人员288人,而实际在岗人数不到250人且流动频繁。在严重缺员和队伍稳定性差的情况下,各高校餐饮管理部门只能降低招聘标准,先保人员数量再求人员质量。这样就会出现员工年龄结构偏大、员工老龄化现象严重且整体文化水平进一步降低等系列问题。这也会对食品安全管理的可控度构成较大影响,进一步增加食品安全隐患。
2 构建高校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需以餐饮“五常法”管理为基础
为了加强高校食堂的安全管理,许多学校相继引进五常法管理,它起源于日本、是不断追求效率、追求品质、追求发展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五常法管理对高校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建立的重要意义在于:
2.1 能营造舒适清洁的工作环境,保障食堂安全卫生。由于餐饮业工作繁杂,其操作间一直给人以脏、乱、差的印象,高校后勤餐饮业作为服务师生的餐饮服务部门,肩负着食品安全卫生的重任,食品安全卫生历来作为高校后勤餐饮业的重中之重,五常法管理方式的引进能从根本上改变食堂管理方式,改善了食堂环境,减少了食品卫生不安全因素,有效转变了食堂环境问题的同时也为食品安全卫生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2.2 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降低食堂管理、用工成本。环境可以影响人和改造人,五常法管理体系的引进营造了整齐、清洁的工作环境,改变了员工原来草率应付工作,逃避工作责任的消极态度,有利的提升了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由于五常法管理中实行对工作环境的合理、明确的区域划分及对工作人员任务的细致分解,明确了工作责任,对一些重复的岗位进行了合并,从而做到了各司其职,各尽所能,降低用工成本,对食堂管理工作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能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塑造良好的餐饮形象。五常法管理体系的实行,使基层工作人员意识到管理的意义,同时也使他们产生了对自我价值完美体现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增强了团队意识,强化了员工对食堂的归属感,最终使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由量的转化到质的提升。
2.4 能健全高校食堂管理体系,推进食堂标准化建设。五常法现场管理强调作业标准的重要性,注重现场细节的规范和有序有效的管理。员工能遵守作业标准,服务和安全品质就会得到提高,能有效控制问题的发生。
餐饮“五常法”与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是一脉相承的,五常法管理效果的提升能有效促进高校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3 高校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要点
高校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的构建必须结合高校食堂经济运行体系的特征,建立一个符合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地做好预防、控制和善后工作。构建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制定高校食堂硬件投入改造计划,夯实硬件基础。食堂安全要有保障,良好的硬件基础是必不可少的。为此高校餐饮部门必须积极主动地向学校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对设备实施陈旧、布局不合理的食堂进行有计划地改造。同时要不断提高食堂机械化作业程度,既可以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又可提高劳动效率。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逐步建立中央厨房,实行食堂原材料集中加工、统一配送,减少加工环节;还可建立食品安全监测中心,提升食品安全可控性。
3.2 加强食品供应链管理,建立“追本溯源”制度。食品安全管理的环节包括原材料(半成品)采购、原材料(半成品)验收、原材料加工(烹饪)、成品供应、食品存储、洗消作业等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纰漏都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因此要建立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就必须将“点”与“链”结合起来,既要注重食品安全控制关键点,又要全盘考虑食品安全管理供应链。要重视HACCP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五常法管理体系在高校餐饮管理中的运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各类台账,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层层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严把进货关、验收关、加工关、贮存关和消毒关,并在食堂全面推广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3.3 “农校对接”工作是长效机制推进的重要载体,要以“对接”促安全。“农校对接”工作是一项惠农惠校措施,它能形成采购过程的自动化、源头的可追溯性、环节的可控制性,并且通过整合交易、物流、金融等服务,实现高校食堂采购的全程协同,减少了农产品采购的中间环节,有效节约资源和降低高校食堂采购成本,建立起可追溯源头的食品安全保障,对做好学生食堂工作,促进高校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政府对“农校对接”工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在政府主导下的高校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将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校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中心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鲜活农产品示范基地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可追溯源头的农产品食品安全体系,从而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提供放心的食品。
3.4 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高校的食品安全要有全面保障,高校各餐饮经营实体苦练内功是根本,然而也离不开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与指导。要使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有效结合,发挥最大监管效率,可以成立由地区卫生监督部门主导、地区高校餐饮管理部门参加的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通过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对口互查,反馈交流来发挥监管职能。这样既能提升政府监管效率,又能促使高校餐饮管理部门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还能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与紧迫感,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5 搞活食品安全培训机制,引导员工养成“人人懂卫生”、“时时讲卫生”“事事讲规范”的职业习惯。员工队伍不稳定的现状增加了高校食品安全管理的难度,为此高校餐饮管理部门应针对员工的特点和接受掌握能力,利用多样化、趣味化的培训策略向员工传授食品安全知识,强化员工技能水平。同时还可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建立地区高校餐饮系统职工动态培训机制。
4 总结
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下社会敏感话题之一,高校的饮食问题事关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因此,构建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刻不容缓,但要根据高校后勤餐饮工作的公益性、消费对象的固定性、生产加工的集中性和服务效益的特殊性等,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机制,不搞形式主义,把餐饮工作落到实处,使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得到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卫生办法监发[2001]11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2001
[2] 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文件、卫报法监督法[2001]100号,关于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检查情况的报告.2001
[3] 高小蔷.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现状及管理对策[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2,(03)
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管理方法;安全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不仅是国内建筑产业关心的问题,在国家建筑行业中也非常重视。尤其是在建筑技术发达的国家,人们更加重视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因此,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案使用,都需要以满足安全标准作为底线。如果施工安全措施不全,施工技术选择不当导致工程发生安全事故,就会给建设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使工程建设成本提高。不仅如此,工程安全事故还会产生不良社会舆论,对于建筑企业的市场活动造成影响。所以,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确保施工安全才是第一要务。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需要针对高风险工程事故发生的特点和成因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安全问题产生的原理,通过制定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或者降低事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
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建筑施工工程中,安全管理涉及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施工现场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将得不到保证,将导致施工人员积极性不高,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企业要构建一支专业的施工安全管理队伍,并确保安全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重视工程施工每一个环节,充分保证安全工作做到位并落到实处,避免出现施工安全事件,以免给企业和施工人员造成损失。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贯穿了整个工程,对建筑企业和施工人员的意义重大。因此必须保证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并要求所有施工人员参与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落实安全管理,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建成。在实际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要及时上报施工情况,遇到问题采取及时的措施进行解决,保证施工的绝对安全。另外,建筑企业在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安排上有必要进行严格的筛选,避免随意调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并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确保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降低建筑工程的事故发生率,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困境
2.1 安全管理不够精细化
安全管理问题不存在小事,特别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直接影响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每一个环节出现细小的失误都将加大事故出现率。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细化建筑工程各关键工序、各环节、全方位、全过程施工安全风险,建立健全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标准,明确安全管理内容要求和监督检查内容,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整体性、系统性。但是现实情况往往存在一些差距,很多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控制工程造价会选择在安全管理方面减少投入,他们认为减少的这部分投入会为他们节约经济开支。比较突出的就是在安全防护用品采购过程中资金投入的减少,他们选择一些价格低廉的防护用品应用到施工过程中,这些防护用品有可能并不符合安全防护标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这很可能会顾此失彼,反而造成经济效益的降低。同时,一些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对老化的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更换,其质量已经不能起到防护安全的作用。在一些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没有设置警示牌,人员随意穿梭,施工场地内各种设备和机械随意摆放,这些细节性的问题都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2.2 资金不足、工期过短
部分建设单位忽视安全管理问题,将项目分配给不同的施工单位。由于建筑结构存在区别,各施工单位状况也存在差异性,一些建设单位拖欠工程预付款,导致施工队伍需要垫付大量资金,资金紧张,施工环境变差,存在安全隐患,引发建筑工程质量水平下降。此外,建筑施工不是一个平稳的过程,建设单位会由于某种原因缩短原来的工期,同时又要求施工队伍按规定时间完成工程,导致施工队伍为了赶工期而忽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的管理。
2.3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
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安全事故发生与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建筑施工现场复杂,安全风险无处不在。大到高空坠物造成的砸伤,工人高处作业可能发生的坠落风险。小到地面散乱材料造成的摔伤等时刻威胁着作业人员的安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工作,如果施工人员自己不注意安全保护,那么发生伤害事故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目前大部分工程建筑基层作业人员素质不高,对于保护自身安全没有足够的重视,不仅存在疲劳作业情况,同时一些施工人员还会酒后作业,大大增加了发生安全风险的概率。
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措施
3.1 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施工管理安全应贯穿整个施工流程当中,有效落实预期的管理发展目标。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激发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他们能够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在管理过程中要成立安全巡视小组,对施工场地不定期进行巡视工作,检查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安全管理问题,要及时对其进行纠正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控制好施工材料的使用,施工材料和设备在哪些区域码放,如何麻烦都要有明确的规定。要定期对施工人员展开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争取打造教科书式的施工安全管理流程,将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利益放到首要位置。
3.2 确保施工工期合理,增加资金投入
建筑施工时,要注意检查建筑施工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的关系,了解项目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的偏差,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调整。若两者相差较大,应及时联系相关负责人员,了解其是否影响后续工作,合理调整工作计划,以免出现因赶工期而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的问题。另外,每个企业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时都会建立相关的安全设施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但部分企业为了减少成本,会降低在安全设施上的投入,减少安全设施数量,或是降低安全设施的质量。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安全管理,企业一定要加大对安全设施的投入。尤其对于高空作业环节,安全设施一定要做好,否则很容易出现不可挽回的安全事故。
3.3 提升项目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在建筑建设施工前,要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召开施工图纸会审和方案研究部署会,按照设计图纸认真研究制定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编写有针对性的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书及安全防范措施,组织项目技术和安全管理人员、工序施工作业班组长、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培训,使现场技术管理人员、班组作业人员知悉并能掌握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增强安全技术交底意识,按照作业标准组织施工,从而能指导施工班组规范作业,减少质量隐患,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进一步提升施工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实施。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意义重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重视建筑施工安全安管理工作,管控好每一个施工环节,将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过程中,确保工期与资金投入,加强安全技术交底,以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金尧.浅谈安全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及措施[J].居舍,2020(1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