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知识体系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美术知识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概述
(一)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高职教育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为社会培养基础理论知识牢固、技术应用能力强的社会紧缺型人才;二是以“应用”为教学主旨和特征,围绕着“应用”构建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三是“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高职教育的特色。
(二)高职院校美术教学的特点
与普通高校重在培养高素质学术型研究人才不同,高职院校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美术教学重在实用性。这是高职院校美术教学的最显著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高职美术设计课程体系的涵盖面非常广泛,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设计概论、中外工艺美术简史、广告设计、图案基础、字体构成、解剖与透视等。
二、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美术专业设置不够科学
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美术教学而言,它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很多高职美术教学的方向不够明晰,专业设置比较混乱,并且不同高职院校的认识有所不同,在专业设置和教学重点方面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一般说来,理工科类高职院校开设的美术专业侧重于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动画设计开发等方面,缺乏美术的理论性与艺术性;文科类高职院校在开设的美术专业方面则侧重于美术基础、美术素养等,缺乏实用性和操作性。这些美术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严重阻碍了我国美术产业的发展。
(二)高职美术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高职美术专业尚处于萌芽状态,许多高职院校缺乏专业性教学人才,师资力量普遍较为薄弱。就我国高校而言,真正从事美术专业教学的人才占的比例并不多,大多数美术专业的教师都是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任,有的高校领导认为美术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影视动画专业相近,因此,很多高校的美术专业教师由计算机专业教师兼任,这虽然暂时解决了美术专业的教学问题,但同时由于缺乏成熟的师资力量和专业性的美术专业教材,极大地限制了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高职美术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受商业市场理念的影响,现代美术的艺术性逐渐削弱,商业性逐渐增强。但是,在高职院校实际的美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却过分强调美术专业的艺术性,刻意忽视掉其商业性,这就导致了部分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与市场需求相脱节,高校培养出来的美术专业性人才也不是市场所需的美术专业人才。
三、高职院校美术教学改革对策分析
(一)科学设置影视美术专业
高职院校在设置美术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美术专业培养方向,科学设置影视美术专业。在美术专业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理工类学生和文科类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在理工类中加入理论性的东西,增强理论性,在文科类中加入操作性的东西,增强实践性。在美术专业规划、课程安排以及教材的使用方面,要实行数字技术与传统美术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宽基础、分模块、理论与操作并重。具体说来,美术类高职院校的美术专业应重点强调美工类人才的培养;综合类高校的美术专业应将教学重点放在综合实力的加强方面,增强美术专业人才的综合实力,提高综合教育水平。
(二)多途径强化美术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
美术专业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美术专业教学的效果,因此,多途径强化美术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培养美术专业人才的必经之路。为此,高职院校美术专业教师招募的时候,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决杜绝“关系户”,为美术专业招聘高素质的专业性教师;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现阶段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对在职教师加强专业性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专题性讲座,提高在职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培养美术专业人才奠定基础。此外,还可以将社会上一些经验丰富的业界人士请进校门,聘请他们做专业性指导,给高职院校美术专业教学增光添彩。
(三)加强和改善高职院校美术专业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资金都是依靠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在这一情况下,高职院校美术专业软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落后,学生所学知识必然与美术产业的实际发展相脱节,无法培养美术产业的紧缺人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高职院校美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为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的发展做好后勤保障,同时,各大高职院校也要多渠道汇集闲散资金,进一步完善美术专业教学所需的软硬件设施,为美术专业教学提供便利。
(四)围绕市场需求培养市场所需人才
由于高职院校美术专业教学重点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一方面大量的高职院校美术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市场上缺乏专业对口的高素质美术专业方面的人才。为了改变这一现象,高职院校美术专业教学就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紧缺什么样的人才就重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市场需求什么就将教学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因此,高职院校美术专业教学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密切关注和分析市场上美术产业的发展,立足市场需求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市场紧缺的美术专业人才。
篇2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管理;平台
随着数字化校园的推进,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媒体教学包含动画、图像、文本、声音等信息,同时刺激学生的多个感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增强教学过程的普遍性和交互性,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近几年多媒体设备及技术发展迅猛,如何设计和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室已经成为多媒体管理工作的要点。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实践教学中心负责,我院多媒体教室及网络机房的建设与规划,学院也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设施方面不断投入大量资金,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下图为我院多媒体教学管理平台框架图:
1.多媒体教学管理平台现状
1.1 多媒体教室预约使用与管理
1.1.1 教务排课、预约及查询
我院多媒体集中控制系统提供教务排课、预约及查询功能。排课人员利用系统现有资源(教室类型、楼层信息、教师名单、课程名称等资源)进行快速排课,有效减少排课人员的工作量。教务排课结束后开放教师个人预约及修改功能,教师按工号及密码登陆,进行查询、预约修改及调整。学生通过查询功能明确课程信息、上课时间及地点,教师通过查询了解教室预约情况优化课程预约,多媒体管理员通过查看各楼层教室的使用情况,对空闲教室进行统一调配和临时调用。
1.1.2 数据信息统计
数据统计功能可以对单个教室的使用课时数及使用频率,投影灯泡的使用时间进行统计,一方面这些数据可提供学校作为数据采集的基础资料,另一方面也是管理员对设备进行维护的依据。另外数据统计功能还能列出预约未使用教室的教师清单,可供教务处用于整顿学院的教学秩序。
1.1.3 信息公告平台
信息公告平台提供多媒体使用说明及操作指南,供老师自助机观看学习。相关培训及故障处理进程信息。教师可通过平台留言,把上课时遇到的问题、使用需求、改进建议等信息反应给管理员,管理员在空闲时段统一回复各位老师的问题,使管理更人性化。
1.2 多媒体教室紧急故障处理机制
1.2.1 软件及使用问题紧急处理机制
老师上课遇到各类使用问题可以通过讲台提供呼叫帮助按钮发出帮助请求,管理员在控制室收到服务器传来的帮助信号,通过语音系统向老师了解故障情况,同时通过远程控制接管多媒体教师终端,并在监视器画面的配合下指导老师完成部分简单故障的处理,极大的提高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减少管理人员来回奔跑各教室处理问题的次数,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也降至最低。
1.2.2 硬件问题处理机制
硬件问题需管理员亲自到教室排除故障,能在较短时间内处理则当堂快速处理。对于不能马上解决的硬件故障,通知相关老师到备用教室进行授课(我院每20个多媒体教室配备一个备用教室),然后召集相关人员进行维修,并把维修进程及时通报使用该教室授课的相关老师,以便教师作出合理的安排。
1.3 多媒体教室设备日常维护与管理
1.3.1 软件采集与安装
每学期期末向个系部教师采集下学期需安装使用的软件,采集完后由软件使用教师自带软件在规定时间内配合管理人员在相关授课教室进行安装调试,下学期开学后便能快速投入使用。对采集安装完成后另需增加安装的软件,由教师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另行安装。
1.3.2 计算机病毒隐患
大多数教师都有深刻的印象,多媒体教室用过的U盘或者其他便携存储设备,用完后必须要杀毒,不然自己的个人电脑一定不能幸免。我院的多媒体教师机一律采用具有硬件还原卡保护功能的台式电脑,用保护卡分区工具将硬盘分区,并设置系统分区为“每次重启后还原”,这样每次使用后系统将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清理了教师的使用痕迹,也避免了病毒的传播。管理员无需定期清理使用痕迹,也无需因病毒影响而频繁重装系统,极大地减少了管理员的工作量。除系统分区外留出1个自由存贮分区提供教师存放PPT及课程相关资料。系统内安装防火墙及杀毒软件,禁止光驱及外接设备的自动播放功能,这样在较大程度上可以减少病毒对使用带来的影响。建立校园内部FTP,提供课件、视频教材及常用工具软件的下载,对上传文件进行权限管理和格式控制,这样能较好避免教师外网下载带来的病毒危害。
1.3.3 断电事故
中控服务器应配备UPS不间断电源,确保服务器不会因为突然断电出现软硬件方面的故障,导致中控系统无法正常使用。投影机的致命弱点是短时间内局部温度过高导致灯泡损毁及元器件的老化,所以要求在突然断电的情况下投影内部电容可以提供3-5分钟的内部散热风扇电量,保证突然断电时投影能正常散热(在选购投影机的时候得考虑到这一点)。
1.3.4 设备安全问题
设备的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使用安全和存放安全。使用安全上对老师进行统一的操作培训,使其了解操作的流程,确保教师在不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能顺利使用。多媒体讲台在订制时应进行防水及防漏电设计,避免教师打翻茶水流入讲台内部引起的短路或漏电带来的危险。存放安全上,对外部设备应加锁保护(如投影机)。讲台应合理设计,前部主机位置开孔留出电脑电源开关及USB接口,方便教师使用。后部设计为能上锁的可拆卸挡板,以便维修。这样可有效保护各设备的安全,延长犯罪分子的作案时间,为保卫工作赢取时间。中控的报警功能可以有效提高设备存放安全性,当某一设备脱离待机状态,中控即向多媒体集控室及保卫集控室发出报警,以便相关人员能及时赶到现场察看设备状况。
2.改进和优化平台,提高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和管理效率
2.1 设备的采购与安装集成是改进和优化平台的基础环节
设备的稳定性及扩展性在多媒体教学应用中显得非常重要,所以在采购设备之初就应该特别留意。中控设备应选用,运行稳定,兼容性好,扩展性强,操作简单、售后服务到位的产品(具有防盗报警装置及语音对讲等辅助管理功能的更为理想)。投影机的选购应遵循功能实用,效果理想,散热良好,故障率低,能持久工作的原则。讲台应采用厚度适中不易变型的钢板压制成型,焊接位置要精确,以确保各类精确设备可以正常安装及使用。在讲台的适当位置设计收纳盒,用于存放鼠票及无线话筒等设备。各项设备的集成以达到控制目的为前提进行合理的布局及走线,集成后再进行整改费时费力又费财。
2.2 教务排课系统和中控系统完全统一。
目前许多高校都是排课和多媒体控制系统各管各家,这样就存在一个数据导入的问题,排课系统的数据格式、字段名称等如果与中控系统的数据格式及字段名称不能统一或者通用,那么需要对排课系统出来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使其符合中控系统的要求,这是一个非常烦琐的过程。另外导入数据时也易发生错误或出现遗漏,所以中控系统如果能够直接提供排课功能是最佳的选择。
2.3 监控的使用设想
教室应安装有视角调节功能的监视设备,将监视器视频分两路,分别连接到保卫处监控电视墙及多媒体集控室监控电视墙,保卫处通过监控视频了解设备的安全情况,多媒体管理员通过临视画面进行故障处理。同时监控还可以用来录制上课教师的视频,以便学生课后使用或作为网络教育的视屏教材。
2.4 中控系统独立布设局域网,加强网络安全
外网与中控系统系统网络分开铺设,中控系统网络不与我网相联,避免因外网问题导至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异常。(教室内另有上网端口提供外网的访问)这样即使外网出现网络故障中控系统仍可以独立使用,同时也避免了病毒及黑客对中控系统的攻击。服务器应设有紧急通道,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只要断开与服务器的通讯线路,所有教室端默认插卡后无需验证即可开启使用。另提供备用服务器一台,在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可直接使用备用服务器,不会对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在高职数字化校园进程中,多媒体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和使用的合理性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能过此文分享一些多媒体实践管理经验,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找到更好的多媒体教室管理方法,来满足高职院校的现代化教育迎合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素丽.高校多媒体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与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22,83-85.
[2]林桂亮.高等院校多媒体教室设备的维护[J].广东科技,2007.04.166,47-48.
篇3
微课是当前在线视频教学的一大趋势。微课是指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要素是微教学视频, 一般以5~8分钟为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完整性、针对性,强调“做中学”、“用中学”。
1.小学美术课微课的设计原则
1.1 微课的目的
微课既不是实际课堂教学的微缩版,也不是简单地展示教案和教学视频,微课的出现就是快速解决学生急需的问题,使他们能够立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一旦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则可带来为教师和学生减负的意外效果。
1.2微课的内容
微课程应用较多的领域是职业教育。这是因为职业教育更注重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而不是构建理论体系。解决问题可以理解为“成果输出”,构建理论可以理解为“理论输入”。美术课微课的内容也应该注重“成果输出”,而不是注重“理论输入”。
1.3微小性与完整性
微课可以被形容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要在很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的主题,即小学美术课微课的内容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点,同时,这也保证了学生所学知识的完整性。
1.4 技术是辅助
微课属于信息化教学,在微课中,各种动画、视频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展示学习内容,但是,微课归根结底是教学的艺术,而不是技术的展示。我们在制作和评判微课的过程中始终要牢记,技术只是辅助手段,切勿舍本逐末。
2.《美术与传统》的微课教学设计
现以《美术与传统》微课为例,相关微课教学设计方案如表。
3.小学美术微课开发制作过程
3.1 组成制作团队
在微课制作之前,应当组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小团体。首先,成立小团队有利于减轻制作者的工作量,让团队内每个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每一个细节,起到提高制作质量的作用,同时又能够降低制作压力。同时,当有人灵光乍现,拿出更好地局部设计时,无论这个设计来自团队内还是团队外,都便于团队进行交流调整,以提高微课质量。
3.2 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也可以看成是教学内容安排。好的教学内容安排能够让人更简单地了解微课的构成。教案的存在,可以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前接受理论化的知识体系,使其在观看视频时能够更好地了解每一个步骤的意义,也可让学生观看完视频之后,按照实践――理论的方式进行学习。
3.3 视频设计与制作
微课视频时间较短,因此制作不宜太复杂,讲课过程中要注意条理清晰。对于不相干的问题或者理论,完全不需要在视频中进行表达。如制作者觉得确有必要,可以将这部分放到教案里面去。视频是整个微课的精华所在,在设计时应做到节奏鲜明,主题突出,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
微课的主要工作体现在视频的制作上。目前,制作微课视频的方法有三种:外部视频工具拍摄、屏幕录制、专业微课程制作软件。
3.4 练习设计与评价标准
微课主要是描述了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在微课展示了这个过程之后,制作者应当提供一个练习素材供学生进行操作,以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最后还需要给出评价标准,以便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3.5 微课的
微课制作完毕之后,还需要将微课在网络平台上,以便学生能够方便地获得相应资源。教师可以考虑将微课在QQ空间、微博或者各类专业教育平台(如世界大学城等)。
4.结语
篇4
一、图文结合的内涵和主要形式
图文结合是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创作方式,以学生原有的美术知识体系的写作水平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学习生活化为主要目标,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和素质教育理念,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将图像和文字完美结合,为学生的美术学习开辟一条更加快乐而自由的途径,使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情感理解和见解,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图文结合主要具有直观性、实验性和自由性的特点。图文结合主要由随记和绘画日志,插画和文字结合,象形文字的图像等形式所构成。随记和绘画日志主要是通过即兴发挥和表达,展现当前学生的思想情感。插画和文字结合的方法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图文结合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图画的理解,自由进行创作和文字描述。象形问题的图像方法主要是通过利用一些图形代表文字,比如“日”“雨天”等文字,可以利用象形文字代替。
二、图文结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的具体策略
图文结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主要通过图文结合的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和教学总结阶段三个阶段完成,以下为对这些阶段的具体论述。
(一)图文结合的准备阶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注意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和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多元智能理论中指出:“个体之间的确存在着智力的差异,但是这个差异是由于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智力组合”。小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等方面也会参差不齐。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而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差,教学往往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利用图文结合的方法,丰富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扩展学生的美术知识,增加小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情感理解,满足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理念对小学美术教学的要求。如在美术图文结合教学指导之前,美术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堂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念。在指导学生对“儿童画”这一项美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习儿童画创作的要素和色彩搭配的技巧,满足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要求。其次可以通过绘画实践、绘画指导,指导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完美融合,在实践中感受儿童画创作的乐趣和文字结合的意义,满足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最后为情感与价值观念目标要求,可以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提升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热爱之情,形成一定的美术创作思维和美术创作能力,并充分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使小学美术教学产生“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接下来的美术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满足每一位学生对美术学习的需求,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和美术的无限魅力。
(二)图文结合的实施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术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如茶杯上惟妙惟肖的花纹图案,课文封面中五彩斑斓的色彩搭配等。图文结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更加细心地观察生活,将生活元素融入于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当中。这种方法能够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升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活动体验。美术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一段时间的美术绘画技巧之后,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新年来临之际,为学生布置“制作属于你的个性贺卡”的任务。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新年”的图片、视频或者资料,增加学生对新年的直观理解。随后,学生可以根据课堂所学习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进行自行创作,将文字和图画相结合,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展现学生的美术技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展现学生个性特点。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走到学生中间,仔细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创作方法和图片表现,对于一些绘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进行疏导和纠正,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思维方向发展,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作灵感。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枯燥而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而图文结合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图文结合的过程中感受美术学习的意义,从而更加喜欢美术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图文结合的总结阶段: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
篇5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使他们对美术学习充满兴趣。只有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才能产生积极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才能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引导他们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美术知识,提高美术技能。在让学生进行探究时,教师要摆脱形式主义,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充分的思维和分析,使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建立有效联系,促使他们美术知识体系不断完善,有效提高他们的美术综合素质。在教学中,班级中的每个学生具有独特的思维,在他们进行美术创作时,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美术能力进行创作。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时,要肯定他们的创意,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并对他们进行引导和鼓励,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美术知识的探究和美术创作,充分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树立学好美术的信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丰富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美术绘画技巧,还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提高。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兴趣出发,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提高美术技能。
1.采用直观教学模式。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些美术知识比较抽象,依靠学生的自主探究很难让他们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具体的美术教具来使这些知识直观呈现,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让他们掌握丰富的美术知识,促进他们美术技能的提高。例如:在教学“主次分明的构图”一课,构图的要点很难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生动、直观的图片来进行构图展示,通过把这些图片进行移动来让学生观察如何构图。在直观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学会构图的技巧,并在绘画过程中正确进行运用。
2.创设趣味性教学环节。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教学,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他们很难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创设趣味性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在主动意识的支配下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给他们规定一个绘画主题,让他们进行比赛,看看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有创意。在竞争的氛围中,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课堂氛围在紧张、活跃的状态下进行,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绘画能力,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3.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运用电教多媒体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图文并茂来传达给学生,唤起他们的审美知觉,开启他们的联想,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特定情感,且有益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媒体技术手段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可为学生创设形象真实的生活情境,把学生带入作品中,使学生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如在教学“艺术剪纸”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上课时用PPT展示剪纸的图片,一幅幅不同风格,不同种类,不同题材的剪纸都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投入到知识探究中。
三、注重绘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探究,还要给他们提供绘画的机会,使他们通过不断的练习,领悟绘画技巧。在进行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想象和创作,让他们在不断地尝试和创作过程中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经常性的绘画练习,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掌握绘画技巧,并在练习过程中加入创新元素,提供绘画能力。在学生刚开始进行绘画练习时,他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如画的速度很慢、不能很好地反映自己的想法等。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不断地进行练习,绘画能力会不断提高,同时使他们的创新思维获得有效发展。
篇6
我们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注重学生知识体系,对能力体系与素质体系不重视。现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一个综合性,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必须发生根本转变,在课堂上角色发生了转变,现在授课的过程中,是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活动为依据,教师要设置教学情境,搭建教学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首先让学生自己阐述作品的由来,自我先评价作品质量,在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最后教师总结。改变大家都按教师的要求去创作,这样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将来自己独立完成作品打下基础。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发生转变,重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现在更加重要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学完这些知识能解决的问题。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都是非常重要的,同学在用知识解决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实际对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加强实践知识锻炼,进一步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但现在在进行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素质目标培养,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创新协作能力,这些都是学生的基本素质能力,素质能力的提高,知识能力,实践能力都会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打下一个基础。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培养目标都要进行改变,都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为企业多输送创新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改进学校美术教育的建议
通过对青少年和美术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文化创意调研,提出对美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1.注重青少年美术教育的培养,对现有的美术教师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解,提高对创意的认识。对青少年通过讲座,参观等方式对加强文化创意方面培养,让美术教育在青少年阶段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2.提高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目标的认识。帮助美术教师真正认识到学校美术教育对青少年现在生活和将来发展的作用,即创造力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国家和个人成功的关键,而学校美术教育是提高青少年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3.探究提高青少年创造能力的方法。将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引入学校美术课堂和课外美术活动之中,同时开发多种提高创意水平和创造能力的教学方法,将提高青少年创意水平和创造能力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三、加强教学体系的改革
1.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美术教育是一个对实践能力要求比较强的专业,学生不仅需要理论基础,这是创意的源泉,但必须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能更好的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对实践能力的加强,必须对原有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基于创意产业为基础,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搭建一个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以科学的实际考核模型,加强校企合作,形成一种工厂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教学环境,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能力的院校让学生参与真实项目中,让其承担一定角色,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基础,现在企业非常需求有经验的人才,让学生毕业以后就能成为一个有经验的教学能手,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强,理论知识雄厚、创能意识强的实用型人才。
2.多元化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方而,打破单一结构向学科多元化、交叉化、系统化转变,小仅要完善专业课程还应增设与创意产业相关的新课程。根据区域创意产业市场发展的情况,开设市场经济需要的课程。
3.增强教师能力。教师除了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实践能力与创意产业的经验,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也可将具有经营经验的企业领导者请进课堂,讲授部分课程。还应增强与国际院校机构与企业的人才介作的机会,选派教师进行国际间的交流,掌握国际创意产业发展的专业知识,增强实践能力与产业经验,培养其具有国际标准的知识素养。
篇7
儿童画表现的是儿童的思维方式,成人认识世界是凭着理性,而孩子则凭着想象。我认为评价学生绘画作品首先要肯定和鼓励,用孩子的眼光去欣赏它,赞赏其中点点滴滴的创造,不追求画面的完美,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给孩子前进的力量,推进他的创造性活动。其次,要寻找发现学生画中独特的想象力,我们在欣赏的同时应鼓励孩子以说画的方式来表述自己的作品,共同挖掘作品的独特魅力,孩子们的画有内容想象、色彩想象、形象想象,而且联想方式也不同。如在画小鸟时联想到鸟的一家,画鱼时联想到海底世界,还有科学幻想,奇思妙想,如海底怪鱼长出翅膀飞上蓝天,恐龙复活统治地球,汽车能上天入地等等。我们应从这些想象入手,抓住点滴不同,给予特别的鼓励和赞叹。
如何把学生引入美术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应该是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努力的方向。其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大课题。美术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是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小学生绘画是学生运用色彩、线条、结构等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反映自身生活的一种形式,也是小学生认识美,表现美的重要形式。辅导学生绘画是要让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并为他们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在绘画活动中体验愉快的情感。特别是创造才能得到锻炼。如果辅导老师在学生期间教授“技法,技巧”这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他们的绘画变成一张张概念的作品、这不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水平。学生在发育时判断能力较弱,手腕,手指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眼、脑、手三者的配合不完全协调,其绘画基本处于涂鸦阶段。他们的作品在成人看来毫无章法,但这恰恰是他们纯真心的显露。小学生绘画的主要特点就是重兴趣,意趣,在某种程度上舍弃形似,造型上多用夸张,变形手法,由于他们的身心特点所决定,他们看到的东西决不是画面上所表现的东西。在小学阶段教师注重教一些绘画上的技法和技巧这无疑是拔苗助长,过于注重技巧,以像与不像作为评价学生美术作品的标准会使得小学生因为老是体验不到成功与满足的愉悦而对绘画失去信心,所以我们教师在辅导中应多加引导,善于发现,而不能光教技法技巧。在小学初期阶段要以多种美术游戏形式来吸引他们,让孩子们感受到美术活动的快乐,培养其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的设计要以尊重学生心智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训练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培养思维能力为目的,并向学生渗透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教育。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与锻炼小学生对生活的敏锐的观察能力、对艺术的真善美的鉴赏能力、对形象的记忆能力,以及对构思的想象能力,从而获得对生活的艺术再创造与表现的能力。小学生普遍喜欢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明快的色调。色彩的差异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对比感受。由于儿童对颜色具有强烈的心理对比感,所以画起画来或大红、或大绿、或深蓝、或凝黑,不拘一格,参差错杂。这是儿童由颜色对比产生的夸张感受的表现。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认识颜色的同时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辨别能力,在掌握色彩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调色的技能,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观察美、认识美、发现美、感知美。
六岁以上的儿童大脑重量已经非常接进成人的脑重了,他们对周围的生活观察越来越细致。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取代了意识动作思维,而占据主导地位。这时的儿童,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活动,他们的思维活动中概括性增强了,灵活性也更大了。这也促使儿童有了独立满足自己需要的意向,他们需要画自己的画。所以教师要尊重小学生,充分运用他们的全部感官和大脑,去面对要画的内容。小学生画画要借助写生、临摹、速写、默写等绘画方法来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但是,如果把这些方法作为唯一的训练手段,会使学生养成很多弊病,会助长小学生的依赖性,造成不对照实物或图象就不能作画的恶果。因此,必须辅以默写及其他绘画方式的练习,以巩固提高孩子的形象记忆能力,不断积累众多的生活感受。使小学生形成概念、尝试练习逐步形成对绘画的正确思维方向,并将之纳入学生绘画写生的知识体系。在掌握学习方法,探索学习规律的同时,促进学生的绘画知识向写生能力转化,使他们体验美、接受美、联想美、塑造美。
小学生绘画的内容有命题画、意愿画、装饰画和欣赏绘画。命题画就是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绘画练习.意愿画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由确定内容的绘画。装饰画是以花纹装饰某个物体的绘画,这种画的构图要求有一定规律,整齐、对称和有节奏,体现出图案的美。欣赏绘画就是让学生学会看内容健康、形式优美的画。小学生的命题画和意愿画应交替着画。装饰画可以使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方位,如几何形体的中心、角隅和边缘,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画画的计划性,培养他们的空间几何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欣赏绘画揭示给学生一个道理:美术作品无唯一标准、无固定画法 。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从个人情感体验出发,独立思考,自由探索,掌握自己的学习规律。使学生朝不同方向思考,不拘泥于一条途径。美术教学中的迁移拓展知识不仅有利于课堂知识的应用,而且有利于课后知识的延伸。如欣赏艺术大师们在写生基础上创作的艺术作品。其中有不同手法的头像作品:线面结合的写实作品、夸张变形的卡通作品、简练概括的简笔画作品;有不同材料制作的作品:浮雕肖像作品、版画肖像作品等。孩子的各种基本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抓住了多种思维的迁移,那么,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自然也会同时得到提高。要想培养学生成为创造型人才,没有高水平的基本能力做后盾是根本不可能的。通过学生的美术创作,学生的基本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提高,这就是思维训练的教育性在美术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美术教学对于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甚至可以说,没有一个小学生不喜欢美术。因此美术教学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术教学不仅培养了小学生的艺术思维才能、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而且提高了小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对事物美丑的识别力、对美的事物的创造力,以及提高了小学生的审美思维素养和综合思维素质。所以,小学美术教学与思维训练的研究也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研究,对完善小学生素质教育具有实际操作意义。
艺术可以教么?鲁道夫・阿恩海姆在他的《关于艺术教育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他还提到了一则《癞蛤蟆的诅咒》寓言。从而论证了他的关于艺术技巧的不可传承思想。他认为:人类的心灵主要有两个方面组成:理智与直觉。直觉是人类的天性,儿童的直觉远远超越了成人的直觉,因为成人往往会被经验、理性的感知所束缚,新掌握的技巧往往会脱离意识的控制,成为第二天性。笔者认为: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言不教而教中的“不教”,就是你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他;教就是要启发他、引导他,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以“最终大家都一样”为结果;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基本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仅有的一点灵感也逐渐在临摹中泯灭。当然,临摹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需的,但在小学阶段,即使临了也要以能临出独特的个性为佳。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儿童画是儿童特有的一种语言,是儿童对客观世界的态度和认识,是儿童与我们交流的工具。我们要努力去理解并认识其意义,革新内容;从过程入手,建立新的评价方法。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画家,不是专业美术教育。总之,儿童美术教育只有从儿童特点出发,真正实现审美、认识、教育(包括智力、情感等因素)三者并举的功能,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才会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美术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小学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小学美术教育出现的三种情况却不容乐观。其一、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陪衬和摆设,学校没有充足的教学设备。美术课只起点缀作用,可有可无。其二、名义上是兴趣小组或美术特色班,实为应试教学。其三、把美术教育作为纯绘画性的技能训练,用绘画教学代替美术教育。 结合美术欣赏教学对学生开展一些较为理性的探索、创造性写实技法训练,也是相对可行的。当然,我们反对那种把美术教育作为纯绘画性的技能训练,用绘画教学代替美术教育的做法。正如本人上面所述,由于学校没有充足的教学设备,结合美术欣赏教学对学生开展一些较为理性的美术技法训练这一构想,在目前大多数学校中依然得不到实施,因而也导致多数爱好美术的少年儿童,由此失去张扬个性发展的机会,从而也埋没了众多具有绘画潜质的孩子。把美术教育作为纯绘画性的技能训练,用绘画教学代替美术教育的做法,也很大程度上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个人成长发展的可持续性造成了某种潜在意义上的伤害!
篇8
【关键词】小学美术;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0
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之间存在诸多联系,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是美术创作和美术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将会是美术教学的新趋势,是现代美术教学的新形式。
近几年来,我校就"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体会和思考。
一、美术与信息技术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整合具有必然性。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信息技术通过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立体地表现信息,它们在呈现信息的方式上都以形象为主。现代美术中,电脑美术作为美术领域的新成员,有着极为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美术创作中应用极其广泛的工具。而在省编小学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学习内容是相互关联的。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具有必然性。它们的整合将获得一个双赢的结果,既能够达到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又提高学习效率。
二、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优化了教学过程,整合具有可行性。
1.欣赏?评述----资源浩如烟海,查找可随心所欲。
"欣赏?评述"是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2.设计?应用----强大的软件供你用,轻轻松松搞设计。
对另一学习领域"设计?应用",《课程标准》建议"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美术课程中还有许多内容,如邮票设计、贺卡设计、板报设计等,都可以采用计算机设计的手段。像用画图、Word、金山画王等软件进行较为简单的图案设计,用比较专业的Photoshop软件进行封面设计、广告设计,并利用计算机光盘中大量的图像、照片以及材质资料,利用计算机字库中丰富多彩的字型、字体等,设计出更加精彩的作品来。
3.突破难点,CAI很管用。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CAI课件大多以演示为主,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教师可运用PowerPoint等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多媒体课件,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形象地演示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用于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学中CAI主要应用于以下几种情形:
(1)分析解释。
CAI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启发他们发现美术规律。
(2)提供素材。
美术课程中某些内容可能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教学时,如果不提供足够的学习素材,学生将难以开展学习。因此,充分发挥CAI课件的优势,给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录像等直观信息,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提高学习的质量。
(3)对比实验。
美术是视觉艺术,所以通过直观的对比实验能够很好地说明道理和规律。比如认识冷色和暖色,可通过观看大量的对比图片让学生感受色彩的冷暖差异,这比光凭教师的讲解来得直观、简单得多。
(4)激发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中要求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信息技术具有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于一体立体地表现信息的功能,使学习情景的创设变得得心应手。比如《茶壶造型》一课,可通过欣赏精美的宜兴紫沙壶来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三、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学习方式,引起了一系列变化。
1.整合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同时引起了教学结构的改变。
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个别化学习成为可能。由于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个别教育与班额偏大的矛盾,所以个别化教育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学习可以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要求,学生可按照各自的学习速度开展学习,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和计算机软件搜集、处理信息,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学会合作"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传统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经常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讲,其他同学听,或者一个同学画,其他同学伺候,甚至剥夺了美术基础较差的学生参与绘画的权利。而且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又不容易整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合作学习,能够真正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力量和智慧,便于整合学习成果。
2.整合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传统教学偏重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学生强于演绎推理,弱于概括判断。而网络资源浩如烟海,学生在网上可以搜集到许多资源,要合理处理这些信息,就需要学生对信息进行综合归纳,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我国长期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思想导致了学生对文字的敬畏和轻信,所以学生接触到网络信息时,往往也会轻信搜索到的任何信息。而学生在搜集到的信息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或者与原有的知识相冲突时,就不得不去思考判断这些信息的可靠性。
3.整合可能会导致传统美术技法的弱化。
由于美术中的某些课程的作业可以通过计算机应用软件来完成,如"封面设计",学生可通过Word或画图等软件制作出漂亮的作品,不需要使用传统的颜料、画笔等工具,也不需要进行传统意义上的调色,那么他对颜料的属性可能就不太了解,对颜料调配的方法和技术可能就不熟练。过多地依赖信息技术,可能会导致学生对于传统美术媒介的不熟悉,弱化传统美术技法,像中国画、书法等传统文化有可能被年轻一代所抛弃。因此,并非所有的美术课程都可以和信息技术整合,勉强整合反而会弄巧成拙,如"中国画"的学习,应该沿用毛笔、宣纸这样的工具,以让学生体验中国画的艺术魅力。
4.网络管理的不完善和信息的良莠不齐可能会带来某些负面影响。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信息来源广泛,这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供学习的资源,但其中也充斥着许多错误的、消极的和不健康的信息,比如在搜索有关维纳斯的图片时,可能会搜索到不健康的网页,学生出于好奇就会浏览其中的内容。这会给判断能力还不强的儿童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坚持正面教育、采取安装网络过滤软件等措施之外,还要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篇9
在完成教学目标方面: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教学资源运用】方面:小学美术欣赏课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塑造学生的品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备学生的知识修养以及发达其心智、开发其潜能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时代,我们小学美术教师应当与时具进,研究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适合现代学生性格特征的新教学模式,网络资源的知识包容量巨大、覆盖领域广阔,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获得知识源泉的宝库,具有资源无限开放性和共享性,它弥补了其他媒体传播方式上的不足。表现在美术欣赏教学课上,网络就是博物馆、美术展览馆和图片库。同学们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所需要的作品图片及其相关背景资料,并可以将学习内容下载保存,再通过软件进行编辑处理,以供长远研究学习使用。在教学实践中将网络技术与美术欣赏课相结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是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的核心。网络信息资源激发想象,培养创新能力。象的水平是依一个人所具有表象的数目和质量为转移的,表象越丰富,其想象越开阔、深刻,其形象也会越生动逼真。有了大量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在其过程中就会油然而生。在美术教学完成方面:
一、高年级美术教学理念:(造型·表现)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看看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设计·应用)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学习掌握几种人物速写的方法,能抓住对象的体态特征,用简练的线条,概括生动地表现其特点,特别是动态的任务形象。
2、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美术技法进行绘画创作或工艺制作。
3、工艺美术(实用)的特点,能了解接受并明确现代生活中工艺美术的应用和地位。
4、欣赏著名雕塑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二)难点:
1、人物速写中,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表现能力的培养。
2、在绘画、工艺制作中综合运用已学的构图、色彩等基础知识。
3、欣赏中,接受电脑美术这一新颖艺术形式激发创美信心。
三、教学情况分析:高年级学生在绘画方面具有较强的写实能力,已初步理解并能应用透视、色彩等基础知识和技法,具有较好的欣赏能力。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想象力下降。
2、部分学生上课缺少兴趣,作业完成男生较差。
四、措施:
1、跟班主任联系配合,端正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和认识。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利用欣赏、复习等手段,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想象力。
4、利用班际作业展评,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竞争意识。
五、教材特点:
1、从整体结构上看,注重知识的延续性。教材的各课内容彼此没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和以往一样采用并列式散点式而非单元式,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以根据季节、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定的调整。同时教材进一步延续整套教材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2、从学习领域上看,强调综合性。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有专题欣赏,但大多随堂教学相对比较薄弱,“综合·探索”领域有两课,但其他课中也渗透了综合。
3、从主题选择上看,突出多元化与趣味性。
【二】指导思想:以学校本学期下发的教学工作要求为指针,以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为目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师德工作。努力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教师禁令,虚心向典型、榜样学习。关爱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岗敬业,不求索取,讲求奉献。
二、本职工作。
1、本学期我担任学校的美术学科的教学工作。在工作中要认真工作,努力做好“备、教、批、辅、考”的基本要求中的各项工作。教学中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特长生的培养。在教学中注重特长生的培养,特别是美术学科的特长生,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发挥其特长,使其有长足发展。首先,在每个班级选出具有美术特长的学生,然后,对这些特长生进行高档次的要求,同时利用课内、外的时间进行美术创作训练,使其美术水平有较大提高。
3、教学提质和差生辅导。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保障措施是,教学时注重知识点的落实,有效利用好课内的时间,同时要恰当布置好课外作业,使学生扎实地把握好知识点。教学中要加强对差生的辅导,认真落实基础知识,在此同时适当提高他们的成绩。
篇10
传统的美术教育理念封闭和狭隘,比较习惯于以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组织教学,教师是知识传授者的俨然形象,再加上陈旧的课程模式,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性,缺乏人文关怀,忽视学生经验和发展需求,如何推进中小学美术素质教育?美术老师要努力适应新课标要求,蜕旧更新,转变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重塑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职能可以说迫在眉睫!
一、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课堂活动的“参与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直都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传统中小学美术课教学过程一般是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作业、作业展评、课堂小结几个环节。在教学方法上,重视讲授法、谈话法,师生交流是单向的,缺乏师生互动交流过程。教学认真的教师,都设计了周密的教学步骤,围绕教材安排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滔滔不绝,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洗耳恭听。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机会少,在课堂上充当配角,教学效果是预设的,往往教师感觉良好,学生却没有兴趣。要彻底扭转这种被动状况,美术教师必须转变形象,由知识“传授者”变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
教师要成为美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要和学生一道打破课堂的宁静,经常走下讲台,走出教室,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美术教学资源,与学生共同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要及时交流,建立平等和谐的、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变“传话”为“对话”,确立“平等中的首席”地位,能“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同学生一起成长”。这样,学生的学习会更积极、更主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美术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教师积极参与交往互动的教学方式将不断促使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成为新课程的开拓者和创造者,凸显美术教育教学的多样化和选择性,接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学习美术感觉很容易、有趣味,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参与者”很容易成为学生的朋友,这个角色要求美术教师更新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在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为自己走进新课程提供最基本的、最有力的保障。与新课程同行,展现自己独特的美术教学艺术魅力。
二、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变成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
传统美术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没有跟上时代、科技发展的脉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输与训练,学习内容难、繁、偏、旧,过于专业。虽然美术教师大都具有美术专业知识和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强调美术学科知识常规教学胜任自如,但用专业、成人的标准要求学生,学生被动接受,难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更谈不上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很多学生(特别是进入初中以后),平时喜爱画画,却不喜欢上美术课。除兴趣发生转移外,教师课堂上说一不二,灌输式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生活经验,把学生沦为学习的机器,感觉学习机械、乏味,这都是原因。由于年龄和知识的局限性,自己的作品又很难适合老师的口味,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美术望而却步,可望而不可及,丧失了自信。所以,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转变角色,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变成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还原学生喜爱美术的天性,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创造更具个性的美术作品。
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性质的人文性、愉悦性和创造性,强调艺术教育的个性化,主张开展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美术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等等。这就要求美术教师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学习与美术相关的其它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方法。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适应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使美术课程更具吸引力。在组织教学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根据学生不同潜能和个性灵活处理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因材施教,不能再把学生当“机器”,更不能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自居,要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积极情感体验中提高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虽然美术新课程有了新的标准、新的教材,但至关重要的是新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会深深地影响教学内容,过程到头来比内容更起作用。这中间美术教师参与、引导的作用是关键。
三、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由严格按大纲要求被动授课的“执行者”变成据新课标精神灵活、主动、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的“探索者”
以往美术教材的编写,具有既定性、凝固性和封闭性,教师作为美术课程的实践者,缺乏自主性、灵活性,有些内容不顾各地区的情况,没有考虑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条件和文化的差异,单一标准在执行起来受到一定的局限。教师只能按美术大纲的要求消极、被动、忠实地授课,部分课程很难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按照《美术课程标准》,教师可以重组、优化教学内容,自主选择校内外多种课程资源,可以对课程的发展进行创造性研究。这就要求现代美术教师,与时俱进,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由严格按大纲要求被动授课的“执行者”变成据新课标精神灵活、主动、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的“探索者”。
《美术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人文性。它没有沿袭罗列具体知识点的方法,而是制订导向性的内容标准,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课程标准要求的方向发展。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这些教学活动建议,甚至还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活动方式,从而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也可以根据本地、本校的现实情况,适当对教材进行“裁剪”,增补具有本地特色的教学内容。无论增减、取舍,都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选择。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策略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之有机整合,灵活运用,注重创新。美术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四、在美术教学评价中,由学科成绩的“裁判者”变成美术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传统美术课程评价,片面强调甑别和选拔功能,对少数美术特长生以技能评价为唯一标准,轻视大量普通学生,只重视结果评价,不重过程评价,教师扮演着终结性和唯一性的课程“裁判者”,学生没有发言权,致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评价、被测试的消极境地。要改变这种错误的评价观,美术教师必须由学科成绩的“裁判者”变成美术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评价不是目的,促进美术学习才是目的。
- 上一篇: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 下一篇:正确投资理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