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

篇1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计划范文一雍里乡中心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根据往年德育教育所取得的经验,XX 年我校还将以“传统美德教育”为主线,让学生 以“行为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科学方法和生动”为教育活动,吸引学生积极踊跃参加学 校的各种活动,培养越来越多的少先队员。为此,拟制定出了本校德育工作计划:

一、德育工作计划的总体要求 以党的17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 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针对我校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 开展德育工作。 奥运会的历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教育和引导学 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努力提高我校小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打 下坚持的基础,

二、工作措施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深化民族精神教育;以迎接“大复查”为契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 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以培训为重点,提高德育队伍素质;以创新为手段,搭建德育工作新平 台。

(一)落实党的17大精神。 抓好党的17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按照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学 习贯彻党的17大精神的通知》的要求,落实好“三进”工作。结合我本乡本校实际情况和 教育局的要求,重点开展以下三方面工作:

1.开设形势教育大课堂。我校要面向学生,利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班 队会等时间,开设形势教育课,集中向学生宣传党的17大精神。

2.开展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等,营造学习氛围。通过 开展时事讲座、征文、小记者调查、座谈等活动,深化学生对17大精神的领会与认识。积 极参与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开展的宣传教育活动,展示宣传教育活动成果。

3.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9 月份组织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通过加强学生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 荣辱观引领风尚。

(二)以迎奥运为契机,抓好社会文明教育 结合“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本学年进一步深化文明养成教育工作。在学生 中大力倡导社会公德意识、社会文明意识教育,把贯彻落实《守则》和《规范》作为学校的 一项常规性工作,常抓不懈。具体开展以下教育活动:

1.“奥运火炬校校传”活动。

月初开学以后 奥运会会旗,按照市、区教育局的有关要求,统一开展火炬传递活动,让学生亲身投入 到迎奥运的活动中,亲身体验奥运火炬传递的感受,营造喜迎奥运、争当城市主人的氛围,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感动校园的好孩子”评选活动。以迎奥运、讲文明为主题,以文明向上、孝敬父母、 诚实守信、学有所长为主要内容,以小学生为主要对象,评选出我乡的沈北新区“感动校园 的好孩子” 。

(三)加强德育队伍培训,提高德育队伍素质 加大德育队伍培训的力度。要求我乡的有关人员,按时、按要求参加专家、学者讲学活 动和班主任培训等工作;参加德育主任和班主任工作论坛。通过班主任教师外出学习,开阔 视野,提高管理水平。

(四)突出德育特色,深化感恩教育 为了进一步深化感恩教育,巩固传统美德教育的成果,突出德育特色,以“感恩、关爱、 责任”为主题,各校继续开展以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他人为重点的感恩教育,培养学 生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忠于祖国的优良品质。

(五)坚持做好常规工作,促进德育工作规范化

1.针对学生特点,在学生开心、教师舒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前提下,组织开展 丰富多彩的假期实践活动。

2.做好优秀德育工作者、文明学生、优秀学生和优秀班级的评选活动。做到严格评选 过程、评选条件,保证评选质量。

3、搞好德育调研。

4、信息上报和稿件上交工作。德育处和教科研室要做好。

5、完成好校长室临时交办的工作。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计划范文二一、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有关学校德育工作和少先队工作要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17大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突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培养举止文明、品德优良、心理健康、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同时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主要工作及目标

1、加强安全纪律教育,实现校内外学校组织教育活动无安全事故发生的目标。

2、着重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以纪律卫生教育为突破口,抓好常规管理,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3、坚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少先队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礼貌和队风队伍教育,做好 六、一 儿童节表彰工作。

4、加强师德建设,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事件发生。

5、加强心理健康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6、加强法制教育,继续开展自理、自护、普法系列教育活动。

7、加强德育理论建设,在德育论文评选、 五、四 学生演讲会上取得好成绩。

8、办好家长学校,探索家教联合教育途径。

三、具体措施

1、全体教工树立 一切为了孩子 的思想,加强自我学习,提高工作能力,爱生爱校,团结务实,以主人翁的态度,实事求是,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

2、坚持德育六化原则,不断探索科学的德育工作方法,寻求合理的德育教育途径,争取家庭与社区配合,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3、科学规划德育目标,做到学校教职员工全面投入,学校行政会上研究德育为先,各线计划安排德育为主,学科教育为辅,渗透德育。

4、加强教职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教师德育素质。

一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党的17大有关精神,提高教职员工的政治素养。

二是开展学习先优模活动,注重师表形象,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提高教师德育修养。

5、形成德育管理制度化,抓好班主任、辅导员为主的德育工作队伍,抓好后进生工作,通过教师学生反馈德育工作存在问题,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

6、抓好德育工作的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宣传教育做到主题明确,内容丰富,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每班板报、手抄报每月更换一次,学校在每月月末进行评比,纳入年组考核。

7、继续强化规范制度, 抓反复,反复抓。

一是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班队活动等时间,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做到教育时间保证,教育内容落实,教育形式多样,教育成效显著。

篇2

关键词:农村小学 德育 对策

纵观当前小学德育现状, 尽管我们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德育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也使我们的工作留下了许多让人遗憾的地方。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是说:作为老师,第一是“传道”,其次才是“授业解惑”。这说明德育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才的培养,一切以德育为根本。德育不仅过去需要,如今仍旧要坚持,未来也应该坚持要这样做。德育如此重要,在农村小学教学德育工作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德育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德育脱离实际,教育途径的单一以及师资力量薄弱,这些问题致使小学德育教育一直不能有效的实施,尤其是农村。因此,要迫切的解决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尤其是农村小学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德育发展。

一、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农村小学教学工作重智育培养,轻德育教育学

众所周知,学校工作重心是在智育的培养上,教育过程也就致力于传授理智的技能和科学的知识。学校工作忽略了对人的整体培养,德育教育形同虚设,处于弱势地位。其表现为: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小学每周每班只设一节德育课,课时很少,一般安排在下午第一节或第二节;在教学内容方面,以思想品德、社会教科书为教材,理论知识较多,实践活动很少,离学生实际的多,贴近孩子生活的少,抽象难理解的多,形象易接受的少;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基本上照本宣科,不会深度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教育方法呆板,教学手段简单;在布置作业方面,既没有知识型方面的,也没有培养能力方面的;既没有书写的,也没有可操作的。

(二)德育脱离实际,缺少针对性

脱离农村小学生的实际,缺乏一套大多数人承认的相对稳定的基本价值观体系作为德育的一贯内容,德育要让人们把社会道德规范付诸社会实践,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及全部的社会生活中去。目前,我们的德育内容,基本上不具备可操作性,可遵守性,更谈不上实践性。道德教育更是与少年儿童人格和心理塑造处在分离状态,教师只讲现实社会的美好的一面,不讲社会的一些不和谐现象,只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舍己利人,而忽视学生自身的利益,忽视了人的尊严,理解与宽容,严重脱离了实际。

二、 加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对策

(一)强化农村小学德育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搞好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关键是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必要的德育知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德育渗透和挖掘的技能技巧等,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这是做好德育工作的条件,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保证。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表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受到全社会尊敬的人。

(二)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德育教育实践活动

德育实践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小学生好动特点,对教育实践活动,他们有极大的兴趣和爱好。因此,学校应本着抓住机会、精心准备、计划组织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参加传统教育报告会、组织学生帮助孤寡老人。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接触群众,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在实践活动中,逐渐提高道德认识,增强辨别能力。

(三)创新德育方法

不少农村小学的德育管理仍然采用旧的教育方法,主要表现在:第一,习惯于开校会,领导讲话,再三强调;第二,我讲你听,不管学生爱不爱听,一个劲地灌;第三,教育形式单一,方法简单,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这些教育方式只能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既定的道德规范,很难使他们将这些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更难将这些道德规范外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面对新时期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管理中要创新德育的方法。要求我们在德育管理中要创新德育的方法,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德育,在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自觉探索。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会以其独特的方式感染和陶冶校园学生,他在德育方面的育人功能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对学生品德情操的熏陶方面。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来自农村的学生往往表现为比较散漫、自私、无礼、缺少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等。而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在促进学校完成文化教育的同时,以健康向上的群体意识完善了每个学生的道德情操,而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及心理素质的提高也往往是校园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综上所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要针对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全面了解,从中发现其存在的特殊性问题,这样才能针对性的对农村的小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志军.德育管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埃米尔・涂尔干.道德教育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篇3

【主题词】自我管理 情感激励 民主执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农村小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时效性,个人道德品质实质上就是心里灵魂的问题,教育方式既不能深入其内心,又不能进行一成不变的说教,如果不对其进行感化,不触及其内心生活的道德品行,那么,道德教育是很难成功的。因此,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吐出德育的首要地位,大力提倡“以德治教”。那么教师应怎样才能用以德治教的方式去顺利打通学生的心灵之路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认识。

一、奖惩严明,调动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在管理工作中,一些班主任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以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尽管也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做好引导工作,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将更有利于学习和班级管理工作。做好“导”的工作,需要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

首先,要配备好班干部,选举班干部采用自我介绍、老师推荐、学生投票的方法,被选中的班干部既有先进性,又有群众性,在同学中有较高的威信。其次,在制定好班纪、班规以后,班干部轮流值周负责日常工作:一是督促值日生工作;二是作好当周班上各类情况的登记;三是组织开展一次活动(包括出黑板报);四是协助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班干部值周,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压力是必须挤时间来工作,要动脑筋开展活动,计量高出特色。动力是可以充分展示、锻炼和提高自己。虽然每个班干部一学期要轮流二至三次值周,但他们的积极性都很高,特别是班干部主持的活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强、积极性高,班级就自然活跃起来了。再次,要明确奖惩。为把值周工作得更好,班主任要注意点拨指导。值周情况将在下周班会上进行小结,做得好的班干部要给予表扬并适当奖励,同时指出不足的地方。

二、情感激励,创设独立成长的自主性。

情感激励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班主任与学生加强情感交流,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是情感交流的重要内容。而师生之间始终存在思想、情感、兴趣、爱好等心理活动的双向交流。通过这种交流,师生间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心里关系,形成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心理环境。

1、塑造师表形象

作为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育过程中要掌握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需要,为师生情感融入新的内容。如果教师的“功夫”只有陈咬金的“三板斧”就难以得到学生持久的真诚的敬仰。

2、积极给学生创设成功机会

每个学生对老师都有一种期待心里理,希望得到关注和重视,其特长得到表现和认可。因此。班主任在施教过程中,要深入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利用学生的期待心理,为每一个学生展示才华,锻炼能力,参与竞争提供机会,搭建好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尊重“独立性”逐步引导学生成长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性格,有独立的意思和行为,不喜欢老师婆婆妈妈的唠叨,不高兴老师总是手把手地教,渴望独立学习、生活。学生的“独立”要求往往是班主任与学生产生矛盾和分歧的主要原因,处理不当,久而久之会造成师生间感情隔膜,学生必定产生一种“逆师性”。为此,班主任应正确对待学生的“独立性”,尊重学生的“独立”要求,引导学生走向成熟,做个社会化的人。文明开放的社会,抑制、扼杀学生的独立性和教育,始于时代不相容的。

三、民主执教,营造民主氛围的时代性。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本质上就是和谐的课堂文化,这种文化也体现了师生的情感交融。和谐的课堂文化,首先是一种学习共同体的文化。“教学相长”这句古朴的教育信条,用现代精神加以诠释就是学习共同体。课堂里不只是学生受到教益,得到成长,其实教师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成长。它要求教师不要以权威自居,居高临下,而是通过角色转换与角色认同,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这种年转换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而是从单一的课堂领导者角色向多重角色的转换,即领导者、组织者、鼓励者、建议者、同伴与朋友等。

和谐的课堂文化需要民主的师生关系与情感的共鸣。尊重――真诚――理解,这是人本主义心理辅导的基本精神,也是建立民主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

篇4

一、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

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生学习和生活习惯很重要,因此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训练,不管做什么都要严格要求学生。长期以来,我针对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一切有意义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习惯培养。其实,不管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学生,都应该从最基本的做起,比如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本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做作业时,提醒学生改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站正,两眼平视前方,神态自然大方,并且说话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等等。还要要求学生学会聆听,要求他们听别人说话时,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实际上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现在我们班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读书写字等的姿势已逐步养成,自控能力也提高了很多,课堂秩序有了明显好转。

二、为人师表,表率在先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因此班主任是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引路人,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以及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领导者,在班级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让学生学习的书,因此要想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比如,要求学生要讲文明礼貌,自己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不挖苦讽刺学生;教育他们热爱劳动,自己就要和学生一起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的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自己就要先和同事搞好关系。总之,不管做什么,都要身先士卒,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才会形成一种无声的教育理念。在21世纪的今天,在处处讲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好自身的形象,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培养正确的班级舆论氛围

篇5

因为德育的缺失,部分农村学生出现了善恶不分、是非不明、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情况。有的学生四体不勤,沉迷游戏,厌学逃学,不听家长教导,不听教师教导,不知礼仪,不知伦理,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的情况。

以上现象,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环境影响。

学校是育人的殿堂,每一所学校都在积极构建健康向上的内部育人环境,但更需要和谐纯净的外部环境。不健康的外部环境,对于涉世未深,自控能力较差,易受诱惑的青少年来说是非常可怕的,它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甚至会使他们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家庭教育失当。

农村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家长对孩子爱之过甚,对孩子百依百顺,很多家长认为不满足孩子的一切就是对孩子不够疼爱,他们不考虑这种溺爱会带来什么后果,于是出现了孩子我行我素,稍有不满就对家长发脾气的情况。家长不得不无休止地满足孩子,用恶性循环的爱来陪伴孩子成长,久而久之,孩子自私、任性、好逸恶劳的习性就逐步形成了。有的家长甚至纵容孩子不良习性的养成。有一个家长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或校外谁要是欺负你,你就直接用砖头砸他。”这样的家长抱着不让自己的孩子吃亏的心态,一步一步地把自己的孩子推向犯罪的边缘。

3.家长不作为。

农村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是顺其自然式的,他们认为孩子的品质教育是老师们的责任,管好孩子的吃穿是家长的责任,于是出现了对孩子的行为不闻不问的情况。孩子做了好事不表扬也就罢了,做了错事也不批评,这是家长教育行为的缺失。很多家长长时间不与自己的孩子交流思想,除了吃饭时间几乎不与孩子坐在一起,没有发挥家长的作用,第一监护人的实际意义没有得到体现。家长的不作为,是农村孩子在德育上的重大损失。

4.留守儿童成为德育管理的重点群体。

农村家长外出务工的现象越来越多,农村儿童出现隔代管理的现象越来越多。隔代管理的最大特点是让孩子吃好、喝好、玩好,至于饮食是否科学合理,卫生是否达标,祖辈们是不关心的。留守儿童根本不听从祖辈的教导,甚至在管理上出现了倒置的现象,真应了那句俗话:“当今社会,做孙子的比做爷爷的强。”我们不否认这种亲情的爱是伟大的,但这些失去监督的留守儿童,心理上会出现问题,行为上会出现问题,品质上也会出现问题。让人欣慰的是,从党政到教育部门都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都在积极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5.办学行为不规范。

学校教育教学理念不科学,没有科学地认识到学校应从事教育与教学的双重工作,更没有认识到德育教育应该排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前面。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学校主要是看学校的教学成绩,学校评价教师工作的效果主要是看学科成绩,于是就出现了自上而下地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的现象。

6.学校德育工作缺乏时效性。

一是很多农村学校没有很好地按照《中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开展学校的德育工作。农村学校年级跨度较大,有的学校不分年级高低,不分岁数大小,不管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何,一刀切地进行德育活动。二是管理者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要积极组织德育干部和德育教师进行培训,努力提高德育实施者的素质和水平,彻底解决农村学校管理者和班主任不知如何开展德育工作的被动局面。三是学校要重视德育工作,改变为了检查而开展德育活动的思想意识,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学校的德育工作。

(一)分析国际和国内的形势,把青少年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抓好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在腾飞,民族在振兴,思想在解放,人们的意识也在发生着变化。国外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无时无刻不对青少年产生影响,我们要引导青少年在吸取思想精华的同时,及时剔除思想糟粕。党政领导和教育工作者要从提高民族素质,振兴中华民族的高度出发,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务必把青少年的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德育的主阵地,承担着青少年思想意识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培养、道德品质的培养、文化知识的培养等多种职责。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每一所学校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重智育而轻视德育的校长是不合格的校长,校长要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

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科学而又容易操作的学校德育评价标准,要求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像教学工作一样常态化,不刻意追求德育工作的形式,避免学校德育工作的“档案盒”现象,注重实际的考察和研究;避免教条主义,对农村学校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物质上的帮助、方法上的引导,务必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来抓好。

(二)多措并举,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当前,农村德育的方法比较单一,措施不到位,德育科研的意识不强,学校多以教学为中心,很少有教师主动从事德育科研工作。农村学校因缺少德育基地和德育素材,教师在德育工作上产生了畏难情绪。

这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要是因为这些因素就不主动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是错误的。学校应创造一切有利和有必要的条件,设立符合农村实际的德育基地,学校附近没有敬老院,可以到附近村中的留守老人家中献爱心;没有烈士陵园,可以到附近村中的老、老革命家中聆听英雄的事迹;没有打扫城市公园的机会,可以帮助附近村民美化农村环境。农村德育不是没有基地,不是没有素材,而是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只要农村学校的校长和班主任能动脑筋想办法,德育工作一定能开展得丰富多彩。

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估导向能极大地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水平。教育行政部门要与时俱进地制定学校德育的主题内容,让学校在工作上有目标;要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制定不同的德育主题,提出不同的德育工作要求;实施必要的奖惩措施,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德育问题突出的学校给予黄牌警告处分;把德育开展的效果上报党委,作为校长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因校制宜开展德育工作。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要在德育纲要的指导下进行,更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来展开,挖掘学校的德育特长,鼓励班主任创新德育方式,把德育工作生活化和常态化。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要采取避难就轻的原则,选择那些学生容易完成,教师易于评价的德育项目。我们不能盲目地模仿城市的德育模式,也不能照搬高级学府的德育模式,要扎根农村,富有乡土气息的德育才是真正的农村德育。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是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环境育人是学校的三大育人功能之一,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阵地,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目前,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但是德育的功能并没有发挥出来。很多农村学校的文化建设随意性很强,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不考虑农村实际、学生实际,偏离学生的生活环境的德育和宣传,学生会熟视无睹,收效甚微。

校委会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时要精心研究,科学谋划,紧紧抓住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一是爱国主义教育,二是社会公德教育,三是文明礼仪教育,四是家庭亲情教育,五是社会资源教育,六是安全教育,七是法制教育。农村小学抓好这七个方面,由简到繁地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学校要切实承担起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工作。留守儿童不仅是物质的匮乏者,也是精神食粮的缺失者。在隔辈管理之中,他们的思想基本上被功利化了,缺少心灵的沟通。学校要及时弥补他们精神上的不足,拿出具体的工作措施,扎实地做好留守儿童的各项工作。

篇6

关键词: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68-02

德育工作实效性问题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也是德育工作研究的重点。我校的德育工作虽说是一直在按照上级的要求、部署进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我校是地处郊区的一所学校,学校对德育工作可以说是下了很大的力度的,但想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有一定的难度。

现将我校德育工作的现状介绍一下:

一、活动开展得不少,但收效不大

为了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我校一直以来都在能力范围内开展各种德育活动,想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使学生受到教育,如:主题大队会,游圆活动,祭扫活动,每周一次的晨会、值周、值日等常规管理,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联系簿等。活动开展得很好,但学生真正地受到教育了吗?自身素质有所提高吗?每个教师都在思索。本人的感觉就是学生在活动时的确受到了教育,也有很多学生在活动中心灵受到震撼,并想下决心努力提高,但自己却控制不了自己,过了一段时间后还是老样子,没有进步。

二、家庭环境影响占重要位置

学生打架、骂人现象可能是每个学校都会存在的问题,区别只在其数量的多少,我们学校也对此十分关注,也下了很大的力度去管理,但收效总和付出不成正比。其中主要是家庭的影响起了相反的作用。我校是郊区学校,家长一般都是种地的农民或是外地进城打工人员,素质比较底:文化程度不高;基本的礼节不是很懂,进屋不敲门;孩子犯错误不懂得说教,张口就骂人、动手就打人,在他们的眼中,教育孩子就是打骂;甚至有的家长根本不教育孩子,把孩子往学校一交,往班主任那一交,嘱咐一句:“老师,这孩子就交给你了,你随便收拾,没事!”这样的家庭环境、这样的熏陶方式,学校再教育又能怎样?学生的自制能力是有限的,孩子和孩子之间也是有差距的,所以在学校中就会出现优秀的学生和问题学生。

三、教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家庭因素是一方面,其他教育的途径、形式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光说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同等重要,但在我看来,班主任们更注重教学,注重成绩。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引,也有这样的一句话“自己的学生像自己的老师,一个班级一个特点”。每次学校在布置德育任务后,教师所持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的教师特别重视学生的德育,就积极地响应学校的号召,相反,有的教师嫌麻烦,成绩第一位,那么他一定不会花心思在德育活动上,学生是很灵的,他有自己的想法,老师不重视学生就更不在乎。比如在召开班会时,有的班级学生参与或是表演得就很好,一看就是经过精心设计准备的,学生很放得开,而有的班级材,学生的表现实在是有待提高:懒散、没精神、不好意思、歪歪扭扭站着、表演放不开,一看就知道班主任在之前没有正式的理会、指导。

面对上述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性是很困难的,本人想提出几点自己的建议,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建议:

一、努力提高教师德育素质

提高教师德育素质,是搞好德育工作、提高德育效果的根本保证。教师的德育意识上去了,学生的德育发展才有可能。面对德育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行研究探索,揭示其规律,寻找新方案,就非常需要教师具有科研意识,掌握科研方法,既要勇于实践,又要积极参与科研,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增强德育实效。心理诊断与辅导也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新世纪人才素质要求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各级部门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指导。

二、加强德育社会实践,拓宽德育途径

社会实践这一德育途径是沟通校内校外、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它能使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投入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亲身感受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是学生接受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对社会实践重视不够,活动单一,只重讲授和理性理解,这是德育的失误之一。学校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科学考察、远足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严密设计方案,明确活动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让社会实践扎实、有效地发挥其德育功能。

三、德育工作要适合本学校及本校学生特点

活动不论多少,都要适合学生,体现出学校的德育目标,并且开展的活动要有层次。如:某个月有什么样的主题,主要培养教育学生哪个方面。

四、创造良好的学校氛围和家庭氛围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学生自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环境的影响和熏陶是一种教育,学校应及时地与家长沟通,使家长明白,教育孩子不单是学校的责任,作为家长,教育孩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可以采取一种特殊的方式与家长方便的联系,让家长从简单的能够与老师、学校沟通变为习惯式的经常沟通,如:家长联系簿,就是一个日记本大小的本子,上面有老师的电话,孩子当天的表现,当天的作业,希望家长做的事情,反馈栏等内容。

五、重视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

篇7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德育建设;工作探讨

Strengthens the Luongson state multi-national area countryside elementary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work the discussion

Zhao Xiaoping

【Abstract】The so-called moral education, is to person’s thought that the personal character, the words and deeds, the custom carries on the mold, the raise, the restraint, correction a series of standard sex educations, she undertakes is letting the elementary student “the academic society personhoods, the academic society studies, the academic society healthy body, the student life” the raise goal. The child will be the motherland flowers, the motherland future, whether will they become future pillar of the state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main force,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the inestimable function.

【Key words】Countryside elementary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Work discussion

所谓德育,就是对人的思想、品德、言行、习惯进行塑造、培养、约束、矫正的一系列规范性教育,她承担着让小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生生活”的培养目标。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她们能否成为未来的栋梁和社会发展建设的

主力,德育工作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民族地区小学校德育工作作为学校中心工作常抓不懈,但其效果始终不够理想,教育工作者对此项工作有着一些共同的困惑:

形态之一:卫生习惯较差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小学生的卫生习惯是养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养和锻炼,但由于许多小学生都租房或者寄宿读书,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头、手、脸随时不洗和洗不干净,衣服也难以保持清洁,衣服、鞋一周也难换洗,在校园内到处乱丢纸屑、乱吐口痰、尽管学校天天讲,月月抓,但个别学生卫生习惯始终较差。

形态之二:个别男生打群架,缺课现象时而发生

许多农村小学生为了追求优质教育都背井离乡到县城里就读,一部分寄宿在亲戚家里,一部分学生三五个结伴租房读书,一部分学生寄宿在学校,在外面租房的小学生和寄宿在亲戚家里的这些小学生,由于长期远离父母,家庭教育都成为了薄弱的环节,又由于小学生分辨能力差,自制力差,个别男生之间一旦出现任何小矛盾,他们就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就请人帮他们打架出气,自己又参与其中。校内之间,校外之间,这些男生常常将一些小事激化,给学校德育工作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量。

形态之三:个别小学生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

有些小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片面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讲学习成绩,片面认为零分也能上好中学。因此,上课不专心,经常抄作业,考试弄虚作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差,破罐破摔。在课堂上还干扰别的同学认真听讲,或者出现嫉妒学习优等生等不良现象出现。

形态之四:农村小学女童生的自信心不够,胆小怕事

农村小学校的女童生她们多数家处农村,居住单家独院,除了家里人而外,很少接触陌生人,接触面狭窄。在班集体中,这些女童生不敢大声回答问题,不敢大声唱歌,见到老师或回答问题声音偏低,头也埋得很低,也不敢上台表演,也不敢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久而久之,这些部分女童生好静不好动,在班集体中多数的表现是“默默无闻”。

形态之五:汉语关严重制约着小学生各个方面发展

农村小学生从偏僻的山区学校来到县城里读书,最大的障碍是听不懂汉语,或部分不懂,由于汉语关的障碍他们在接触知识、处理问题、处理事情上都常常出现大相径庭的误区。“加法”说成“兼法”,“上船”说成 “上床”,“同学们,加油干”个别同学理解成“炒饭时多多加点油”等等。以上这些现象虽然不是德育工作的主流文化,或者说是亚文化或个别少数现象。但它带来的负面因素始终影响着学校的德育工作,制约着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凉山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校探索德育工作的策略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策略如下:

策略之一:成功是成功之母

“成功是失败之母”这是我们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一个格言,然而对学习水平较低的小学生来说,失败往往会把他们推向更大的失败。这是教育工作者不愿意看到的,但现实恰恰是如此,对小学生来说,信奉“成功是成功之母”要显得更加切实。不能让学生一直处在“失败者的心念”中。不能单纯用“失败是成功之母”来勉励他们。老师需有自己的“心”――经受失败挫折并尝试失败体验的心-去跟学生的心相比,从而帮助学生走出失败的陷坑。例如: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耐心的搀扶着他们过各个小知识的坎、沟、桥。大手牵着小手让他们由颤栗行走到大步迈进。请他们讲清楚他们的困惑在哪里,帮助学生分析出现困惑的原因,更主要是老师的一些献身说法和激励语言。用鼓励的眼神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或者给他说些鼓励的“悄悄话”。孩子有了自信心,德育工作和学习动机的培养就事半功倍了。

策略之二:目标细实而具体

在班集体中,任何一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需待改进的方面,教育工作者需对学生的各个方面有全面准确的了解。针对这些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在德育工作中制定出引导目标和培养目标。但这些目标需要具体、细实,切忌大和空。例如:李红这孩子有不爱洗脸的坏习惯,王刚有迟到的现象。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努力方向。首先让孩子自己找自己的不足,然后再帮助他们找一些需待改进的不良习惯。但在找这些不足之处之前一定要先给予肯定和真诚的表扬,然后再用他能接受的方式指出他的不足。一定要让他们这些孩子心悦诚服。除了找到不足之处,更主要的是老师学生共同定一个目标。例如:上课不专心这个坏毛病三个星期改掉。又例如:李红不爱洗脸的坏毛病一个月改掉等等。给他们制定出改掉坏习惯的时间、方法。让他们自己监督自己,老师加强过程管理。让目标完成后在制定出更高的目标,这样小学生既容易做到又具体实在。小孩子改掉不良习惯以后很有成就感。

策略之三:学会等待,学会期待

篇8

【关键词】小学生 德育教育 新途径

在当前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只依靠原有的德育教育途径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了。学校必须以人为本,将德育教育作为一个重点,根据网络时代小学生的特点,创新德育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

1 对德育教育目标进行明确,进一步充实德育内容

班主任在考虑构建班级的德育目标时,不仅仅需要考虑到国家与学校所制定的目标,将其作为前提,同时还需要联系到自己所管理的班级上学生的具体思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所构建的德育目标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为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明确的指导。在制定具体目标时,必须要拥有明确的思路,目标的层次需要分明,从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所构建的班级德育目标太过于模糊,那么就会对班级的德育工作的开展产生阻碍作用,对于班级的发展难以发挥出相应的作用。为此,在开展班级德育活动选取材料时,需要注意多选择那些细小、与生活和实际相贴近的具体内容,这样才能够让选取的材料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紧密的联系。

2 对学生进行关爱,多采用正面教育

对学生进行关爱。作为班主任必须要给予每一个学生充分的关爱、尊重与信任,对每一个孩子都不能够有偏见,要从感情上去贴近学生,尽可能的消除和学生之间的陌生感。让学生能够从精神上感受到教师所给予的鼓励与支持,感受到来自于班主任的温暖和呵护,让他们能够真正的体会到教师偶尔的严厉也是希望他们更好的成长。

多采用正面教育。在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时,需要多从正面进行正确的引导,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很多事物都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样的情况下,班主任就应该从旁给予协助,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将学生引导向正确的方向。

3 多层次实施感恩教育

一是感恩父母。这是小学生德育教育首先应该提倡的。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对孩子进行感恩父母的教育,让他们记住父母亲的生日,为父母做家务。还可以利用感恩主题班会的机会,让家长参与,让父母和孩子进行情感互动。二是感恩师生。教育学生要感谢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助,使他们懂得如何尊师重教,相互友爱互助。比如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批改作业,体验教师的辛劳,让他们尊重、理解教师,在教师节向老师献真情;还可以开展同学之间表达友爱的活动,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帮助同学或者班级做好人好事等等,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三是感恩社会。组织学生开展爱国爱人民的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读书和社会实践的形式,让学生去体会社会的真情和爱;还可以通过志愿者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学雷锋活动来引导学生表达对社会关怀的报答之情,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

4 用故事传递德育思想

小学生德育教育要以情感教育、心志教育为主,通过故事来教育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用故事教育学生,由此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情操。故事传播着思想,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精彩故事的演绎渗透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德育工作也是一种新的途径。利用故事进行德育教育,并达到良好的效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一定要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和演讲能力,在课堂上讲故事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还要将故事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用故事教育学生的德育工作形式简单而有效。选择的故事需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联,能够打动学生。

5 对德育模式进行改进

在对孩子进行德育时,很多教师都喜欢采用说教的方式,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只能够被动的去进行接收,因此往往都难以得到良好的效果,在某些时候甚至是会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埋下隐患。为此,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德育教育模式和教育途径都应该进行适当的改进与拓展,在教育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说教的方式,多利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让学生能够在无形之中就接受德育教育。例如可以利用和德育相关的故事资料、开展演讲、组织进行讨论、小品表演等多种形式,在其中穿插德育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娱乐的同时,受到较好的德育教育,这样的德育效果要远远的比单纯的说教要好。还需要多利用课外的时间开展自我教育、心理咨询等多种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大环境中加强自身修养,自觉遵纪守法,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篇9

【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研究

学校体育工作是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有利于学校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优良品质的培育和个性养成。现代中学生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体质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盛衰亡。在竞技体育全球化,带动地方经济头号前发展的同时,体育文化,体育外交,体育产业化结构调查等这些隐形资产也同时被世界各国政府所重视和发展,然而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体育工作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贫困地区中学生体育教育学发展缓慢,表现为教学设施陈旧,教育观念落后,对先进的教育理念缺乏了解,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榆中县是甘肃贫困山区,交通不便,经济状况差,人均收入占全省居中位,办学条件相当落后,去年五月,我参与了县教育局组织的对全县30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检查、验收、调研。每到一所学校,第一,先听取校领导工作汇报,询问每年召开多少次体育工作专题会议,多少次运动会,查看体育教研组的校运动会档案,校代表档案及教师教案,校训练计划;第二,检查课间操观摩体育教学课;第三,检查学校体育设施器材室,第四,与校领导,专任体育老师座谈总结。通过检查、验收、调研,对照四年前检查情况,明显感到学校“硬件”设施变化不大,很多学校器材破旧不堪,特别是足球项目,93%的学校都没有开展,学校领导不让学生在学校踢足球,原因是踢足球容易破教室玻璃。30所学校中,只有1个标准田径场,学校活动场地,人均不足1平方米,常用器材有:篮球架92付,双杠154付,体操垫116块,杠铃(包括自制)14付,跳高垫16块,跳马62个,以上情况充分反映出:学校体育工作明显与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相脱节,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低,待遇差,极大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由于经费投入少,学校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差,教学不能按大纲进行,体育专业教师匮缺,按全县每年从大专院校,毕业分配10人左右,到全县中、小学担任体育课教师来计算还得整整20年才能达到饱和状态,面对现实,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目前学校体育工作面临的现状和困境,积极寻找教育发展的对策与措施,尽快摆脱当前的困境,走出一条提高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成功之路来。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榆中县30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1.2研究方法

调查访问法,去年5月走访全县50所中、小学校,走访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状况。

2分析与讨论

2.1办学设施条件落后

学校的“硬件”差,“硬件”即为办学设施。贫困地区经济落后,严重制约了文化市场及体育事业的发展,这使许多在体育方面卓有建树的优秀人才一筹莫展,只能仰天长叹,由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严重影响学校办学规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而体育器材配备不全。体育活动场所不规范,对师生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使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无法正常有效的开展,而且容易出现伤害事故。

2.2加强场地器材管理,搞好总体规划

学校的体育器材,活动场所缺乏规范的管理措施,体育器材破损,报废未实行报告制,器材购置没有总体的规划,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周边群众蚕食学校体育教学场地,在操场上打碾晒粮,堆土堆粪的事情时有发生;无业游民骑车兜风,打架闹事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2.3“一手硬”“两手软”的问题没有解决

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到基层学校,从家长到学生,普遍存在着重文化课战绩,轻视体育工作,重升学教育,忽视体育教育的问题,在思想观念,文化背景差异很大及“一考定终身”的大环境中,农村基层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名存实亡。

2.4提高休育认识,培养学生兴趣

社会和学生家长长期鄙视体育教学,热衷于“高考热”,支持子女考大学,挤占学生课余时间,妨碍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篇10

一、校长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学校规模小微化

由于受计划生育、进城务工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之受困于办学条件得不到有效改善,办学水平长期低位徘徊,满足不了已经走出去的家长朋友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村适龄少年儿童离开家,致使农村小学的入学人数减少,学校规模急剧缩小,已处在低位运行的态势。学校规模的小微化,必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形势,迎难而上,助推乡村教育发展,是摆在每个农村小学校长面前的新课题。

2.教师队伍多元化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师队伍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曾经作为生力军的教师,正在淡出历史舞台;20世纪90年代前后参加工作的曾经又红的一代,也已经慢慢消退了昔日的激情;近年来参加工作的来自各级各类大学的青年才俊们,又因为专业的不对口等因素,正在缓慢成长。尤其是对于农村地区甚至是偏远农村小学来说,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很难适应新教育需求的问题更加突出。如何在越来越多元的教师结构中,充分调动老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中年教师的骨干带头作用,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这又是作为小学校长的我们必须正视的一大课题。

3.家长支持边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把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留在家里,致使农村留守儿童与日俱增。如何建立畅通的家校联系机制,实时共享教育信息和孩子的学习动态,家校共建和谐校园,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

二、关于校长工作的几点想法

1.“微”而不乱,做好精细化管理

为了保证微而不乱,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我们应积极探索实施精细化管理。每人负责一个班级,人人都当班主任,确保班级管理不混乱,常规工作人人抓;每人都做一份兼职,人人有兼职,同时细化工作责任,强化过程管理,事事有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不乱套;每人担任两门以上大学科和若干小学科的教学工作,从而使大学科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小学科教学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凡此种种,在学校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点点滴滴求合理,细微之处见管理”,努力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2.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师团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一所学校的成败,起主导作用的是校长的办学思想,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广大教师的努力工作。因此,在学校这个小圈子,校长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教师,既关心他们的工作,又关心他们的生活,尽量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困难,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创造l件、提供帮助,使每位教师都能从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得到温暖。努力把全体教师的心力凝聚在教育教学工作这条主线上,构建和谐的、富有凝聚力的教师团队,调动老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发挥中年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3.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做师生的好榜样

在一个小微化的学校里,全校上下所有的注意力都会集于校长一人。校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每位老师和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因此,校长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践行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人。首先,作为规则的制定者,校长要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秉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态度,绝不凌驾于制度之上。通过自己的遵守唤起老师的执行、学生的拥护,使学校的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其次,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执行者,校长要始终站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带头参与教学教研工作,与大家一起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探索可行的教学方法,引领全体教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进行教学反思,写教学随笔,参加业务培训学习等。用自己的坚持不懈,赢得全体师生的尊敬。最后,作为教学评价的参与者,校长要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和学校发展目标,引领师生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好教育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师生成长的闪光点,时刻放大他们的优点,提出他们的不足,要不断引领师生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4.开放办学,走出去,请进来,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面对家长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是抛弃,作为教育管理者,教师更应该从学校发展的高度,以开放的眼光去审视问题,从我们自身的工作中找原因。现代学校管理提倡开放的学校管理思想,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与家长、社区的沟通与协调,通过家长会、校园开放日、校长接待日等一系列活动,把真正关心教育、关心孩子的家长请进来,积极向他们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介绍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并认真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征求他们对学校发展的意见,通过家长吸收社会资源,为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服务,努力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总之,困难是暂时的,发展是长远的,面对困难,我们要善于思考,工作中要时时处处有想法,并努力把这种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校长,我们必须坚守自己的教育理念,“站在现在,实事求是做工作;放眼未来,勇于创新谋发展。”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振兴家乡教育,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