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疾病的症状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神经疾病的症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入院的112例COPD患者进行了预见性护理,首先对神经精神症状进行风险性预测,制定护理计划,并根据护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治疗护理方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出现神经精神症状7例次:肺性脑病2例次、低渗性脑病2例次、脑梗死1例、药物相关神经精神症状2例次。
结论:COPD病程中较易合并神经精神症状,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可减少其发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神经精神症状护理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070-01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道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广大居民健康的慢性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不断上升[1],病程中可出现包括肺性脑病、低渗性脑病、脑梗死、药物相关等各种原因的意识障碍[2]。影响其预后和生活质量。我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对112例COPD患者进行了预见性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12月收治COPD患者112例,男74例女38例,年龄35-88岁,平均(53.1±5.7)病程4-50年,平均(9.1±3.4)住院天数7-35天,平均(12.3±3.6)天。
2预见性护理
2.1病情观察:准确收集病人资料,采集血、痰、尿等标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除了解咳、痰、喘等变化外,更要关注意识、行为的改变,如发现患者嗜睡或烦躁,神志恍惚,睡眠昼夜倒错等,尤其是发生于夜间作,为肺性脑病的早期临床表现。随时评估血气分析、电解质检查结果及排泄物改变;监测某些药物(特别是用呼吸兴奋剂、洋地黄、茶碱类)在使用过程患者情况变化,如呼吸频率及幅度的变化;心率尤其是节律的变化;恶心、呕吐,兴奋、失眠,以及面肌抽搐或全身惊厥等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如有异常及时反馈给医师并处置,防止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2.2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嘱缓慢深呼吸,在深吸气后适度用力咳嗽,尽量将深部的痰液排出;协助患者转换﹑叩背和引流;痰液粘稠者,先行雾化吸入后再以上法排痰,指导病人作深而慢的吸气,频率不宜过快,同时给氧。密切观察心率、呼吸,注意有无呛咳、痰阻及缺氧情况。
2.3合理氧疗。合理氧疗是COPD治疗的基本措施,也是必须的治疗措施。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5%-30%)鼻导管给氧,每天不少于15h,加强湿化和温化,以免鼻黏膜干燥,引起不适。并根据COPD患者夜间SpO2明显下降的特点,夜间适量增加吸氧流量、多饮水[3];检查病人鼻腔及鼻塞头部是否通畅,如有分泌物予及时清理干净,保持气道通畅。
2.4肺功能锻炼。有效的肺功能锻炼方法能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延缓肺功能恶化,提高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指导患者掌握腹式呼吸和缩唇呼气的方法,向患者讲解腹式呼吸可通过腹肌主动的舒张与收缩来加强腹肌运动,以提高通气量,减少耗氧量,减轻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耐力。
2.5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本组患者中有18例在入院前长期低盐饮食、长期服用噻嗪类利尿剂,入院时血钠为122-131mmol/L,患者皮肤干燥,表情淡漠,考虑合并低钠血症,立即静脉应用高渗盐水,鼓励病人多进清淡、含盐饮食等,3例鼻饲高盐流汁,经以上处理血钠提高到135mmol/L后,低渗性脑病的症状缓解后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饮食的指导和相关知识的宣教。准确记录出入量,特别是胃肠液的丢失量,以判断机体钠的丢失量及时补充电解质预防低钾、低钠、低氯等低渗状态;由于老年患者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即使治疗停止后作用仍可持续2周,可引起严重的低钠血症[4],我们对长期服用者噻嗪类利尿剂18例患者适当增加钠盐的摄入并定期复查电解质和血气分析;常规进行血液流变检测,已查出处于高凝或血栓前状态者,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既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又可防止脑血栓形成[5]。
2.6安全管理。保持室内安静,减少或避免探视,排除外来刺激,防止患者精神异常状态下给他人造成伤害。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给精神异常的患者加床栏或约束带,修剪指(趾)甲,收起剪刀等锐器品。及时交待病情,嘱家属24小时陪护在旁,配合治疗,同时派专职护理人员守护。
2.7心理护理。由于此类患者病情易反复、病程长,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增加其对疾病的认识,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接受治疗,提高家庭的支持力度,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减轻精神压力,提高治疗依从性。对药物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者,出院时告之患者以后应避免使用同类药物,以防发生意外。
2.8适当运动。视病情轻重选择适当的锻炼,以提高耐力,增强抵抗力,改善肺功能。针对不同的个体制定适合他们的运动计划如步行、打球、广播体操等,运动量一定要适宜。
2.9饮食。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勿食肥甘厚腻,少量多餐,勿暴饮暴食,坚持戒烟、限酒。多饮水,每日2000ml~2500ml。
2.10健康教育。做好COPD患者的教育,我们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如集体上课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举办COPD知识讲座,每半月一次。组织患者听课,看录像,听录音;组织患者座谈,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及心理状态,根据不同需求,进行个体化教育;发放COPD宣传资料和知识手册;健康教育的活动应贯穿在整个住院期间。
3结果
通过实施上述护理措施,出现神经精神症状7例次:肺性脑病2例次、低渗性脑病2例次、脑梗死1例、药物相关神经精神症状2例次。
4讨论
COPD患者由于呼吸功能不全或呼吸功能衰竭,易导致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从而引起肺性脑病[6];COPD患者平时营养状况较差,纳滞、食少、忌盐、大量出汗,反复应用利尿剂,加上抗炎、平喘药物,未及时补充电解质均可使患者处于低钾、低钠、低氯等低渗状态,严重时出现低渗性脑病;长期缺氧使红细胞压积及血液粘滞度增加,利尿剂的应用使血粘滞度进一步增加[5],同时缺氧所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易促使原有动脉硬化的患者发生脑梗死[7];糖皮质激素、喹诺酮类药物则可干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短效普通茶碱类及洋地黄易中毒;因此COPD病程中较易合并神经精神症状。针对COPD发病的特点,通过采取预见性的护理:密切观察及时评估注意到动态变化,为提前或适时的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合理性氧疗、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预见性护理使护士不再是被动的处理医嘱,而是根据工作流程主动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减少了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生,也促使护士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拓宽知识面,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淑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护理研究,2007,21(2A):313-315
[2]李红梅,陈建荣.慢性肺心病合并意识障碍的临床特征.实用医学杂志,2006,22(7):817-818
[3]何杏兰,郑东英,郑惠英.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血氧特点实施护理干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C):7-8
[4]陈红,黄大明.慢性肺心病并低渗性脑病46例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6卷23期
[5]胡晓芸,李毅,杜永成,许建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栓前状态及抗凝干预效果.国际呼吸杂志.2009年29卷9期
篇2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妇女儿童三科,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 目的 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2012年1月—2014年7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组,A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B组患者应用氯氮平治疗,C组患者实施奥氮平治疗,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人员。观察比较各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 结果 治疗前患者甲状腺激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T4、T3水平同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TSH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对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检测。
关键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精神分裂症;甲状腺激素
[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3(a)-0103-02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剂量小、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研究显示[1],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抗精神药物。近些年研究指出[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影响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且不同的药物对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均不同。该研究2012年1月—2014年7月通过对该院收治的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讨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4年7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72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A组、B组、C组,每组患者均为26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其中A组患者年龄为18~46岁,平均年龄为(32.17±3.56)岁,平均病程(3.82±1.53)年,平均发病次数(3.06±1.12)次;B组患者年龄为20~47岁,平均年龄为(33.29±3.42)岁,平均病程(3.65±1.24)年,平均发病次数(3.14±1.26)次,C组患者年龄为19~46岁,平均年龄为(33.97±3.83)岁,平均病程(3.77±1.36)年,平均发病次数(3.02±1.86)次,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的50名女性,年龄为21~45岁,平均年龄为(32.95±3.63)岁。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同时排除饮食障碍、器质性病变、严重内科疾病、高血压等。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剂量3~5 mg/d,B组患者应用氯氮平治疗,每日剂量250~350 mg,C组患者实施奥氮平治疗,每日剂量10~20 mg,患者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0周在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置于冰箱中待测,应用免疫分析系统,通过增强化学发光方法测定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照组在清晨空腹采静脉血,测定方法同上。
1.3 统计方法
数据资料利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利用χ2检验与t检验表示,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患者甲状腺激素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T4、T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SH水平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文献报道[3],抗精神病药可阻断5-羟色胺和多巴胺,有效抑制甲状腺轴系,最终导致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发生变化。研究表明[4],利培酮可阻断α2受体,导致T4和T3水平下降,也有学者指出[5-6],利培酮对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奥氮平可阻滞5-HT受体和DA受体。治疗前患者甲状腺激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T4、T3水平同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TSH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献指出,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4和T3水平均降低,同该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因中枢神经系统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受体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对患者进行甲状腺激素功能检查,尤其是顽固性、持久性治疗患者[7]。甲状腺激素可易化去甲肾上腺素神经传递功能,对β-肾上腺素受体和5-HT产生影响,易化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递质产生向下调节功能[8]。抗精神病药物可改善内环境,调整心境障碍,以产生治疗效果[9]。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较少产生抑郁,甚至在难治性抑郁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治疗作用,这是否同抗精神病药物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有待于进一步证实[10]。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明确抗精神病药物同精神分裂症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利于临床合理用药和调整治疗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钟古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代谢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6):920-922.
[2] 邓俊琦,丛伟东,郑明坚,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9(9):60-61.
[3] 朱建凯,宋松山.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及奥氮平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J].检验医学,2012,27(12):1082-1083.
[4] 陈晓慧,王彦青,赵鹏辉,等.阿立哌唑、喹硫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6):100-101.
[5] 王祥.奥氮平联合齐拉西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血清瘦素及催乳素水平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42-44.
[6] 杨剑虹,苏伟,李良,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代谢相关指标变化的关系[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3,29(10):1845-1849.
[7] 余利国,黄冬兰,韦恒祺,等.齐拉西酮与舒必利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照研究[J].中外医疗,2013,23(29):39-41.
[8] 张星亮,李小云,高玲玲,等.三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117-119.
[9] 高兰.二甲双胍对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糖脂代谢异常的研究现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4,24(1):67-68.
篇3
【关键词】 胆心综合症 临床分析
胆心综合症即胆道系统疾病合并冠心病,在临床上由于忽视了其内部联系,又因冠心病的发作在临床表现及预后方面都较胆道系统疾病严重得多,这就导致在治疗上偏重于对冠心病的治疗,而忽视了对胆道系统疾病的治疗,从而造成严重后果。所以临床医生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胆心综合症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29~68岁。病史最长25年,最短2年。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8例,胆总管结石2例,胆囊炎5例,以上均经B超检查确诊。心电图改变:常见为sT—T改变,T波下降或倒置,缺血改变多见于发作期,窦性心律不齐(多为心动过缓)。临床表现本组病人在有腹痛、腹胀、发烧、恶心、呕吐、肩背痛、厌油等病史上,同时有胸闷、心前区痛、心悸、气短、心律失常等症状,心电图检查均有异常表现。
1.2治疗方法给予抗感染、消炎利胆、部分行手术治疗,同时辅助营养心肌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处理,
2 结果
15例患者心脏症状均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随访一年,无心脏的不适症状。
3 讨论
早在本世纪初临床医生就认识到胆道系统疾病可诱发各种心律失常,雷守笃等报道120例胆道系统疾病病例中心电图异常占90例[1],可见胆心综合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神经解剖学证实胆道系统和心脏之间存在广泛的共同通道,所以,胆心综合症可以通过内脏之间的神经反射而发病。现在研究结果表明,胆心反射主要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及脊神经反射两条主要通道。迷走神经反射[2]:当胆道系统受刺激时,冲动经迷走神孤束核,然后通过中间神经元或经突触间传导弥散到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背侧核,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从而诱发冠心病的发作。脊神经反射[3] [4]。心脏受脊神经T1~T4.5支配,胆囊受T4、5一T9支配,支配心脏和胆囊的脊神经在T4.5处交叉。当胆道系统发生疾病时,冲动循脊髓视丘侧束经脑干网状结构传至丘脑与大脑。由于一根脊神经中可包含几个脏器的传入纤维,而一个脏器又有几个传人通道,冲动极易在这一共同通道中易化扩散,产生牵涉反映,最终导致胆心综合症的发作。
此外,胆石症与冠心病一般均以中老年发病且肥胖者居多,这就提示胆心综合症在病因上可能与脂质代谢障碍,高胆固醇血症有一定关系。同时感染性中毒、休克、水电酸碱平衡失调对心脏及冠脉系统的损伤亦有导致胆心综合症发作的可能。
诊断与治疗早在本世纪初临床医生就认识到胆道系统疾病可诱发各种心律失常,一般认为胆病患者约有20%~30%有心电图异常,已有报道高达75%。临床表现上患者往往有多年胆道病史,症状加重时可诱发心脏症状。因此,典型病例一般不难作出诊断,也有少数患者以心,脏症状为首发症状而就诊,这就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但是只要临床医生能对本病有所认识,相信也不难做出诊断。从胆心综合症的发病机理上我们不难看出胆道系统疾病是本病主因,理论上讲,只要去除胆道系统疾病的影响,心脏症状就应该自然得到缓解。事实也是如此,雷守笃等报道90例胆病伴心电图异常的病例,通过对胆病的治疗,90%的病例心电图恢复正常,其他文献亦有类似报道。本组中病历通过此法治疗,心脏症状缓解率也达到80%。综上所述,胆心综合症治疗时应把对胆病的治疗作为首选治疗方案;而对胆石症患者,特别是无症状患者早期手术治疗对预防胆心综合症发作有一定临床意义。
参 考 文 献
[l]雷守笃.胆道系统疾病的心电图改变[J].实用急诊医学杂志,1999;22(2):1.
[2]徐正福.胆心综合症[j].临床肝胆杂志,1988;18(1):25.
篇4
关键词: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患者焦虑;抑郁
为探讨综合医院患者中抑郁障碍的患病规律,我们于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对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了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入组标准:年龄≥15岁、能合作者;除外意识障碍及语言交流困难者。共400例。其中男238例,女162例;年龄15~65岁,平均(38±12)岁;病程1天至20年,中位数4年。按年龄将400例分为15~25岁(42例)、26~35岁(117例)、36~45岁(168例)、46~55岁(52例)和≥56岁(21例)五组,并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
使用自制心境障碍诊断量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CCMD-2-R)、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研究用诊断标准(考虑到ICD-10和CCMD-2-R对抑郁障碍诊断内容不甚一致,故分别按两个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按Davis的标准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400例进行评定。对CCMD-2-R和ICD-10标准诊断出的心境障碍者分别进行研究。评定员均为经过培训,其信度检验的相关系数kappa值=0.92。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量表评定
HAMD(24项)共评定241例占60.3%;其中严重抑郁25例占10.4%,中度抑郁82例占34.0%,无抑郁134例占55.6%)。SDS评定有169例占42.3%存在抑郁。HAMA共评定282例占70.5%;其中严重焦虑15例占5.3%,明显有焦虑72例占25.5%,肯定有焦虑71例占25.2%,无焦虑124例占44.0%。
2.2抑郁障碍的发生率
按CCMD-2-R标准诊断出45例占11.2%;其中重性抑郁症为16例占4.0%,抑郁性神经症为11例占2.8%,疑病性神经症为7例占1.8%,焦虑性神经症为4例占1.0%,恐怖性神经症为3例占0.8%,癔症和神经衰弱各2例占0.5%。按ICD-10标准诊断出54例占31.5%;其中重性抑郁症为17例占4.3%,心境恶劣和躯体形式障碍各10例占2.5%,恐怖性焦虑为7例占1.8%,广泛性焦虑为6例占1.5%,惊恐障碍为4例占1.0%。各年龄组比较,26~45岁抑郁症和焦虑障碍(包括躯体形式障碍、惊恐障碍、恐怖性焦虑及广泛性焦虑)的发生率最高,为11.2%占32例;≥56岁组重性抑郁症及心境恶劣的发生率较低,为4.8%占1例,与15~25岁年龄组占2例相近。
3讨论
我国的抑郁症患者更易表现为躯体症状,而情绪症状并不突出,而这类躯体不适和症状不能用病理发现来解释,患者却将它们归咎于躯体疾病,并据此到综合医院寻求帮助,这种抑郁障碍躯体化的表现,可能是综合医院抑郁症患病率高的一个原因,也表现出了综合医院抑郁症患者症状的复杂性。另外,躯体疾病也可以引起或者伴发抑郁症状,HouesA等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5%-60%,这可能因疾病本身影响了患者的功能活动,而导致抑郁。
相关分析表明,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性别有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生率呈增加趋势;文化程度越高,焦虑和抑郁越高,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可能性越大;女性焦虑和抑郁明显高于男性。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加,文化程度越高所面临的压力越大,老年及女性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当今社会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所以在防治老年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更应从生物――社会――心理的角度关注其心理状态及变化。
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患者精神心理卫生问题范畴非常广泛,如躯体疾病伴发心理反应、诊治环境和诊治过程中的心理反应,心理生理障碍更是综合医院神经内科就诊人群中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
在本研究中伴发神经内科疾病组的焦虑阳性率明显高于不伴发神经内科疾病组的焦虑阳性率,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伴发神经内科疾病组的抑郁阳性率明显高于不伴发神经内科疾病组的抑郁阳性率,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伴发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不伴发神经内科疾病的患者。脑卒中患者多数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致残率高,且病前与病后相比判若两人,心理失衡。病情平稳后考虑较多的是对今后工作及生活有无影响,社会环境的反映及经济负担等问题,突出表现为恐惧、焦虑情绪明显,迫切要求尽快恢复正常状态,对治疗寄予厚望,甚至存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病前担任重要社会角色者,病后社会价值反差大,心理失落感明显,社会适应困难,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差。随着病程进展及住院时间的延长,通过自身感受,患者对肢体功能障碍有了较清楚的了解,开始自责自怨,怀疑治疗作用和效果,对生活失去兴趣,表现出悲观、失望等明显抑郁情绪,严重者出现脾气暴躁、精神不振,甚至自杀念头,这与陈娟的调查相吻合。
本研究提示,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药物及物理治疗的同时,从病人意识清楚之始,应辅以心理治疗,正确地指导患者认识疾病、正视现实、减轻负担、控制情感,提高心理素质,为其创造良好的精神生活环境。对于卒中后抑郁的患者在心理干预的同时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可唤起患者的积极向上的情绪,发挥正常的心理防御机制,使抑郁症状改善或消除,提高康复锻炼的主观能动性,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因疾病而引发的心理障碍近年来已受重视,障碍的心理会从多方面影响到原有疾病的预后。因此,医生在治疗躯体疾病时,要考虑患者是否存在心理障碍,从社会、心理、生物等多个角度入手,注意识别与诊断,及时应用心理干预和选择抗焦虑抗抑郁类药物等,以解除患者焦虑与抑郁负性情绪,将更有利于躯体疾病的康复,全面改善神经内科患者的生存质量。
篇5
如果他到最后也没查出真实病因,她可能会和他离婚。两个人还没孩子他就出现了障碍,而且因此变得脾气暴躁,她实在有些忍受不了了。
他在一个部委工作,一看就是坐办公室的人,高大但不强健。有一阵子,他总觉得累,每天无精打采,晚上看着电视就能睡着。她担心他总疲劳的症状会不会是肝有问题,结果肝没问题,却出现了问题。
医生估计障碍可能和他的身体整体状态、心理作用有关,适于中医补养。他的症状的确像中医说的肾虚:疲劳,乏力,不能走长路,经常会腰酸腿疼。障碍有时也是肾虚造成的。医生给他开了补肾的药,并告诉他这种病的治疗是从根本上改变体质,至少得吃半年的药。
一天,她突然接到电话,他到了下班的时候站不起来了,身体不听使唤。检查中发现,他不仅肢体运动无力,而且已经小便失禁,医生感到他的问题很严重,特意让他做了“腰穿”,结果发现他是被误诊了,根本不是单纯的障碍,而是“多发性硬化”,障碍只是这种罕见疾病的症状之一。这种病如果不是一上来就出现瘫痪、半身不遂之类的典型神经方面的症状,首诊医生如果又不是神经科的,误诊的概率可能会超过80%。
专家点评:高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多发性硬化因为罕见而易误诊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髓鞘的脱失会使神经冲动的传递受到影响,由此影响到神经支配的肌肉、皮肤等的功能,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神经病。这种病的发病年龄在20~40岁,发病高峰年龄是30岁。
相对来说,多发性硬化是少见病,我国每10万人里才有5个,误诊与医生对这种疾病接触少有关。这种病的临床表现复杂,起病快慢不一,因病损部位不同,临床征象也不同,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难度。例如,因为一侧肢体麻木力弱到医院就诊,很容易被当成急性脑血管病治疗;以视力减退或视野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一般先就诊于眼科,如果医生经验不足,很容易误诊。
多发性硬化最早出现的典型症状
多发性硬化常见的症状有一个或者多个肢体的麻木无力、视力下降、行走不稳、大小便失禁、易疲劳、思维和记忆障碍、疼痛、精神异常等。少数患者起病时即有尿频、尿急,后期常有尿潴留或失禁。部分患者有阳痿和减退,就像这个病人。
多发性硬化的病程形式多样,有些患者开始时仅表现为孤立的症状,随后的数月或者数年内没有更多的症状出现,这也使得病人和医生因此轻视,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发生误诊的机会就更高。医生在怀疑有多发性硬化的可能时,除了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还应进行影像学检查(CT或MRI)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利于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导致多发性硬化的原因
该病起因至今未明,可能与某些病毒的感染、自身免疫异常、遗传因素和某些不明的环境因素相关。感冒、发热、感染、外伤、手术、分娩、精神紧张、药物过敏和寒冷等均可诱发。到目前为止,治疗多发性硬化没有特效的西药,中医根据病人状态的辨证论治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
本案提醒
1.男性障碍可能是多种疾病的症状之一,不能单纯地在男科疾病中找问题。
篇6
关键词 神经性疾病 头针加服步长脑心通胶囊 疗效观察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186
针灸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是多方面的,头针在治疗方面的疗效也是确切的,但是,相对于联合治疗,单纯治疗不能很好地给患者以安慰,于是在临床中探索针药二者结合后的治疗效果和优势,于是通过筛选我科常见的神经系统病变11种,采用头针配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与单纯头针治疗,经过9年临床观察患者2076例,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0~2008年收治神经系统疾病患者2076例,全部经CT、MIR、经颅多普勒等检查,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确诊。其中面神经麻痹298例,面肌痉挛14例,脑卒中328例,脑动脉硬化406例,脑血管性痴呆12例,脊髓损伤(外伤性截瘫)4例,发作性睡病2例,震颤麻痹16例,不宁腿综合征11例,颈椎病(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976例,老年性痴呆9例。
治疗方法:①头针组方法:依据病情选取头针,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额中线、顶中线、顶枕线、顶旁1线、顶旁2线、颞前线、颞后线、枕下旁线中的相关治疗部位,1次/日,每次4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行捻转补泻手法1次,每周6次,休息1天继续治疗,15天1个疗程。②针药组方法:头针治疗同头针组,同时加服步长脑心通胶囊,4粒/次,3次/日,连服15天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疗效观察:治疗两疗程后统计。其中面神经麻痹之表情肌较治疗前可以自主运动,额纹、鼻唇沟恢复,漏水、夹食症状改善;面肌痉挛之眼、口轮匝肌抽搐频率、联动征表现较前减少30%以上;脑卒中之肢体运动、感觉功能,记忆力等智力恢复到发病前的50%以上;脑动脉硬化之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手足异麻感、反射异常等症状较前明显改善;脑血管性痴呆之智能减退无进行性加重,记忆力改善,思维基本正常;脊髓损伤(外伤性截瘫)之损伤平面以下感觉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排便排尿功能障碍、神经营养改变等较前改善或有部分恢复;发作性睡病之发作次数及睡眠深度减轻;震颤麻痹之静止性震颤、强直症状、运动减少及其他症状的发作次数减轻;不宁腿综合征之小腿异常感觉发作次数减少或减轻30%以上;颈椎病(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之颈肩困痛、上肢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改善,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老年性痴呆之智能衰退、精神淡漠等症状较前改善,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结 果
11种病症治疗结果统计,见表1。
讨 论
篇7
颈腰椎疾病
致病因素主要有三种
田伟院长讲:颈腰椎疾病的致病因素比较多,主要有遗传、营养不平衡、运动不合理三方面因素。在因遗传导致的颈、腰椎疾病的患者中,大多数人的软骨板存在先天缺陷,所以很容易患各种颈腰椎疾病。
田伟院长指出:颈腰椎病的危害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神经系统的损害,可以造成神经功能的障碍。因为脊椎骨各个节段的椎管彼此延续,这个“管道”里面是支配人的感觉和运动的最重要的组织――神经组织,而颈腰椎疾病最大的危害就是对神经组织的损伤,如果疾病侵害到脊髓,就有可能造成瘫痪,甚至导致死亡。另一方面是颈腰椎疾病本身所引起的疼痛,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质量造成的影响。
颈腰椎疾病
容易引起其他疾病
许多人总以为颈腰椎疾病只是会导致腰背疼痛,其实这类疾病还会影响到人体的各个系统,如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等。
颈源性胃炎
由于颈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或损伤,导致机能亢进,通过大脑皮层和丘脑反射性地引起胃肠交感神经机能兴奋,出现幽门括约肌过度紧张,舒缩无序,以至胃、十二指肠逆蠕动,促使胆汁返流而损伤刺激胃黏膜,从而引起胃部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颈源性心绞痛
如果你患有心绞痛,一般药物治疗无效,就应警惕是否为颈椎病所致。这是因为支配横隔肌及心包的颈椎神经受到刺激所致。病人可出现心前区疼痛,按压颈椎附近的压痛区可诱发疼痛,当颈部处于某种特定的位置和姿势时,可使症状加重,改变位置则减轻,按颈椎病治疗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颈源性吞咽困难
此类疾病是因为颈椎椎体前方骨质增生速度过快,骨赘过大,压迫紧贴前方的食管,发生炎症、水肿而引起狭窄之故,临床上极易误诊为食管疾病。
颈源性高血压
因椎一基底动脉供血失常,颈部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导致功能紊乱,除颈椎病一般症状外,还有高血压,此类疾病按高血压治疗多不见效,而颈椎病症状被控制后,血压随之降低。
颈源性脑血管疾病
这是由于椎一基底动脉受压,造成脑供血不足,长期维持这种状态,就会出现头晕、手足麻木、走路不稳,甚至发生脑血栓、脑梗塞,有些病人可因此导致偏瘫。如及时治疗颈椎病,就可以预防这类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由此可见,当出现上述症状又久治无效时,不妨检查一下颈椎。
学会预防颈腰椎疾病
田伟院长强调:工作姿势单调的人要注意有间隔地活动身体,工作一段时间,就要起来活动活动,各个部位都要经常活动,我们要给自己安排一个有规律的锻炼方式,如坚持跑步、打球、爬山等,只要适合自己,不论哪一种运动都可以,最好是户外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锻炼时颈、腰部活动勿过度,以防挫伤和外伤。
田伟院长特别指出,所有司机和乘车人务必系好安全带,因为车祸瞬间的颠簸和撞击,都有可能损伤颈椎,轻则瘫痪,重则猝死。白领一族因为和电脑过于亲密,要谨防颈腰椎疾病的发生。
保护颈椎的最佳方法是进行颈项肌的锻炼。即用双手交叉抵于脑后,做双手向前抱团,头颈向后的“抵抗”动作,持续 5~10 秒,放松后反复数十次。
同样,保护腰椎的最佳方法是进行腰背肌的锻炼。这一动作称做“小燕飞”:如在家里的床上,采取俯卧位,以腹部为支点,双臂夹紧尽力后展,双腿并拢,绷腿绷脚尖尽量向上翘起,头颈部尽量抬起上昂,起到一个最优状态下的颈椎、胸椎、骶椎的自我牵引,并与周围肌肉组织实现配合默契的锻炼。
其次要做到营养适当,多吃富含钙质的食品,如牛奶,而肉类、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也都要够,吃饭不能偏食。
发病原因多症状很复杂
颈椎病“不一般”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写字楼里的白领、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以及整天工作在电脑前的人员,无暇锻炼身体,加班加点更是常事。忙碌了一天后常常觉得脖子发僵、发硬、肩背部沉重,甚至有头痛、头晕、视力减退等异常感觉。有关专家提醒您,这是颈椎长时间受“压迫”的抗议,如不注意,久而久之,颈椎病就会找上您。那么,对颈椎病应该采取何种防治措施呢?
田伟院长向记者介绍,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造成其结构或功能性损害所引起的临床表现。
田伟院长认为,颈椎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相当复杂,其发病因素多种多样。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部件的磨损也日益增加,颈椎同样会产生各种退行性变化,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是颈椎病发生发展的基础。
2.慢性劳损:各种超过正常范围的过度活动带来的损伤,如不良睡姿、枕头高低不适中。
3.颈椎的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发育不全,颅底凹陷等都易诱导颈椎病发生。
4.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人活动量减少了,颈部不经常活动,因为间盘的软骨组织本身不是靠血液直接供给的,而是通过压力的变化来进行营养交换的。所以没有活动的软骨就会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就会造成退变、退化,甚至出现断裂、脱出。
5.遗传因素:如果人的软骨胶原在遗传因素上有缺陷,那么它就比较脆弱,容易出现颈椎病。
颈椎病症状错综复杂,主要症状是颈肩痛,少数有眩晕、摔倒,或面部发热、出汗异常,视物不清等症状。典型的患者可以出现上肢麻木,疼痛和无力。严重者双下肢活动受影响,甚至截瘫。具体来说,病人可以有脖子发僵、发硬、疼痛,颈部活动受限,肩背部沉重,肌肉变硬,上肢无力,手指麻木,甚至有头痛、头晕、视力减退、耳鸣、恶心等异常感觉。当然不是所有的表现都会在每一个颈椎病病人身上表现出来,往往是仅仅出现部分症状,而且大部分病人表现轻微,病程也比较长。
小小体操延缓发病
田伟院长认为,有了颈椎病症状,首先要到医院检查,如是否有间盘突出、破裂,有没有压迫神经。如果没有这些情况,只是间盘刚刚发生退变,这时,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如何延缓颈椎病的发生。
首先要改善不良的生活状态,如:在计算机前每天要保持一定的脖子运动,多做颈部肌肉锻炼。主要做法是:双手十指交叉放在颈部,头用力向后或左右抻,手用力阻挡,头虽没动,但通过两个方向力的较量让相应的颈部肌肉进行收缩。科学研究发现,肌肉持续收缩5秒钟对颈部是非常有好处的。而颈部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这种运动对颈部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另外,各种户外运动也会使颈部肌肉的力量增强,让颈部保持良好状态。
预防颈椎病――
从小做起,从枕头做起
田伟院长说,目前没有太好的办法治疗颈椎病,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将来会有很大突破进步。
对于一般颈椎病发病人群人来说,应该从小在发育阶段有正常良好的运动,各种饮食要平衡,不要偏食。不爱运动又偏食的人骨髓本身的发育就会产生很大障碍,所以,应该从小多做运动,尤其多做户外运动,让整个骨骼系统多接触阳光,对促进骨骼的发育有很好作用。另外,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变对颈椎不利的生活方式。比如不良的姿式,脖子经常处于一种状态,躺着看书等增加脖子负担的习惯一定要纠正。注意保护脖子,别做过激的运动,运动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好平衡,找好适合自己的角度。
枕头过高或过低对脖子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头颈具有正常的生理弧度,即颈脊柱轻度前凸。这种生理曲线不但保证了颈椎外在肌群的平衡,而且对保持椎管内的生理解剖状态具有重要作用。枕头过低,头颈势必过度后仰,前凸曲度加大,使椎体前方的肌肉和韧带过度紧张,时间长了会出现疲劳,甚至引起慢性损伤,加速退行性变。所以枕头过低同过高一样都会对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脊髓、神经根及椎体造成不利影响。习惯侧卧者,枕头高度以棘突中点至肩峰外侧缘的距离为适宜,可以选择用荞麦皮或糠皮做的枕头。
保守药物手术
治疗颈椎病三方法
田伟院长指出,一旦病人被确诊患了颈椎病,首先应在正规医院专科医生指导下,接受治疗。
保守治疗:1.滞动,即让脖子不活动,减少颈椎负荷,这种方法在急性期间是非常有效的;2.卧床休息,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肌肉萎缩、组织粘连、关节粘连等变化,阻碍颈椎病的恢复;3.带颈部支具,使颈部运动得到控制;4.颈椎牵引:主要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其他型慎用。
药物治疗:1.消炎止痛剂:能够很好地抑制炎症进展和缓解疼痛;2.肌肉松弛剂:对治疗颈肩痛引起的肌肉痉挛有良好的效果;3.神经营养片:使受损的神经修复得到改善;4.镇静药:有些病人由于出现恐惧、焦躁等情绪上的变化,会加重病情,而镇静药可以改善不良情绪。通过以上四种药,颈椎病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
按摩颈椎悠着点儿
治疗颈椎病最好的办法是到正规医院,把病情弄清楚,再对症治疗。通过影像学检查、体检,认为没有明显的神经危险时,可以做一些按摩,对于不同情况,按摩的手法应该是不同的,病情较重的人应做简单、局部的肌肉松驰。颈椎肩盘的病变和退变的很重要一点是结构已经出现损害,所以过度的手法按摩,特别是旋转“搬”脖子,可能造成髓核组织的脱出,压迫神经。
“左顾右盼”护颈椎
日复一日的办公室生活,每天盯着电脑屏幕,全身上下唯一在活动的只有握着鼠标的一只手。你可知道,巨大的工作压力在给你带来精神紧张的同时,也让颈椎变得疲惫不堪。
长时间保持僵硬的姿势、缺乏体育锻炼的办公室生活,让30岁以下的现代人成了颈椎问题最主要的攻击对象。调查结果表明,患有颈部不适的人群中,20~30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竟然比30~39岁的人群高出2.5个百分点。看看伏案在电脑前的自己,是不是已经成了一尊塑像?
忙碌的工作和生存的压力,让我们常常忽略颈部的不适,而长期受到压迫的颈部极易诱发颈椎病。狭小的办公室格子间虽然无法让人充分舒展身体和颈部肌肉,但是在办公桌旁小幅度地“左顾右盼”,即一左一右呈反方向交替活动颈部,却可以让颈部得到小憩,让颈椎做个“课间操”。
颈腰椎疾病需要注意的问题
患有颈腰椎疾病的人应注意哪些问题?田伟院长讲道:这需要根据病情来分析。颈腰椎疾病的病程一般分为两种,就是急性期和慢性期,在这两种情况下,需要注意的事项是不同的。
颈腰椎疾病处在急性期,最重要的是休息。因为颈腰椎疾病是运动系统疾病,休息得越彻底,才能好得越快。而休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卧床休息,另一种是局部制动。卧床休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患病部位,避免因移动导致的病情恶化。局部制动是用外加的东西如颈托或腰围限制患病部位的活动,可以对患病部位进行保护,但患者可以进行简单的运动,急性期也可以做一些理疗。
如果颈腰椎疾病由急性期转到了慢性期,那就要针对病情来做不同的安排。假如疾病是因为压迫神经而引起的,患者就要和医生认真研究是否需要手术,进行更彻底的治疗。如果慢性期症状有明显的好转,没有压迫神经的表现,就可以适当的做些锻炼,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病情加重。
颈椎病的治疗分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非手术治疗包括颈椎牵引、理疗、按摩、针灸、药物、颈托及医疗体育等。绝大多数病人经非手术治疗能够缓解症状甚至治愈,对早期颈椎病患者尤其有益。
篇8
【关键词】 尿毒症;抗生素脑病;血液透析;血液灌流
尿毒症疾病本身就有神经精神异常的临床表现, 发生率高达86%[1]。其病主要表现为早期功能抑制, 如感情淡漠、记忆力减退、计算力定向力障碍、妄想、幻觉, 最后嗜睡、昏迷等[2]。两者在临床表现上有相似之处, 但其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预后都不同[3]。因此, 早期正确认识和处理尿毒症患者抗生素脑病, 做到早发现, 早治疗, 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2007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发生的尿毒症患者抗生素脑病17例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科2007年1月~2013年6月, 使用抗生素引起抗生素脑病的尿毒症患者17例, 男性(10例), 女性(7例)。均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诊断标准[1], 并规律行维持血液净化治疗(HD, 2~3次/周, 4~4.5 h/次)。年龄:24~84岁。透析时间(从接受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到出现抗生素脑病的时间):5~41个月。原发疾病有:糖尿病肾病3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7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病3例, 系统性血管炎性肾病1例, 高血压肾病1例, 痛风性肾病1例, 多囊肾1例。所有患者既往均无癫痫、抽搐、精神异常、头颅外伤的病史及家族史。在发病前后的肝功能、血糖、电解质、动脉血气分析均在正常范围内。
1. 2 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使用抗生素的原因:细菌感染性腹泻3例, 痛风性关节炎并感染1例, 呼吸道感染9例, 带状疱疹合并感染1例, 中心静脉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1例, 糖尿病足并感染1例, 多囊肾合并感染1例。所有患者均予常规剂量或减量使用一种抗生素, 均在规律透析基础上使用, 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
1. 3 抗生素脑病的临床表现 17例患者均在使用抗生素后一周内发病, 均无明确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具体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为:感觉异常3例:表现为双下肢及口周麻木。精神异常5例:表现为兴奋、烦躁、失眠、胡言乱语、幻听、幻视、坐立不安。意识障碍9例:表现为意识淡漠、嗜睡、反应迟钝、昏迷、癫痫样发作、肌肉阵挛等, 其中部分癫痫样发作4例(其中神志清但四肢不自主抖动肌肉阵挛2例, 持续性癫痫样发作、狂躁2例)。部分患者上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叠。
2 结果
17例患者在治疗1~4 d症状消失, 有1例因年龄大感染重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严重基础疾病抢救无效死亡。有1例因癫痫发作持续状态, 在行一次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 癫痫症状有所缓解, 后因家属原因放弃治疗出院。
3 讨论
尿毒症患者免疫力低下, 是感染高发人群, 感染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为尿毒症的第二位死因[4], 在常用的抗生素中,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强, 抗菌谱广, 对耐药菌株有较好疗效, 对残余肾功能影响小, 毒性低, 可以静脉注射避免液体过多 [5]。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1942, 724.
[2] 黄颂敏, 刘先蓉.肾脏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495.
[3] 何长民, 张训.肾脏替代治疗学 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1999:193-198.
篇9
强迫症归属治疗方案
一、问题提出
不同的分类标准标志着对疾病理解的差异。理想疾病分类系统是具有良好的诊断效度,反映疾病的本质联系和区别并且对临床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随着DSM-Ⅴ修订版即将,围绕着如何才能对疾病进行科学的分类,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对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强迫症与焦虑障碍的关系是讨论最多的议题之一。研究者建议在焦虑障碍类别中单独增加强迫观念与行为谱群疾病(Obsessive Compulsive Spectrum Disorder, OCSDs),强迫症属于该谱群疾病亚型。另一些研究者认为强迫症和焦虑障碍类属中其他疾病的神经机制和症状有很多相似性,应该继续保留在焦虑障碍中,遵从DSM-Ⅳ的分类标准。还有一些研究者建议将DSM-Ⅳ中的“焦虑障碍”改为“焦虑障碍与强迫观念与行为谱群障碍”,强迫症被划归为该类别内。研究者、临床工作者均提供了支持各自观点的理论和数据,目前尚且没有定论。
本文将介绍上述前两种观点,也是目前最主要的修改建议,并从病程、共病、神经通路、遗传机制、治疗效果等角度概括各自的证据。最后对上述修改意见进行评论并提出本文作者的观点。
二、第一种建议
研究者建议在“焦虑障碍”中增加“强迫观念与行为谱群疾病”(OCSDs),其中强迫症属于该类别。
1、症状角度
从症状角度来讲,DSM-Ⅳ将OCD归入“焦虑障碍”的主要原因是OCD和其他几种疾病有相同症状——焦虑,包括心理和躯体的焦虑,只是每种疾病的焦虑程度不同,并存在重叠。虽然焦虑在OCD患者身上很常见,但并不能成为OCD属于焦虑障碍一种的充分条件。OCD行为模型中,强迫症的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常常伴随着焦虑情绪,但到底是前者引发后者还是后者引发前者,抑或两者的交互作用导致彼此加强,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证据。临床实践表明,对于主要以回避行为和强迫对称观念为主的病人,强迫对称行为是主要症状,相应地,恐惧并不是主要临床表现。目前有研究提出了OCD的不同诱发因素,例如有些强迫洗涤的患者最开始是因为灰尘本身而不是恐惧而引发的,一些患者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是由自身的不完美感和道德要求而不是恐惧引发的。由此可见,焦虑程度并不能成为OCD严重程度的主要判断标准。
2、病程角度
从病程角度来看,包括OCD在内的焦虑障碍往往都有缓慢发病,但每种疾病的初次发病年龄以及主要症状有所区别。例如OCD,特殊恐怖症发病年龄较早,社交恐怖症发病相对较晚,广泛焦虑障碍则更晚。同时,有相当比例早期发病的强迫症患者随着时间推移症状有可能自行消除,但对于其他焦虑障碍患者则很少出现这种情况。总而言之,OCD和其他焦虑障碍在疾病发展规律上有部分重叠,但差别依然很明显。
3、共病角度
从共病的角度来看,不同的焦虑障碍有不同共病模式,焦虑障碍和OCD在轴Ⅰ中最常与抑郁症共病,并且抑郁症往往发生在焦虑障碍或OCD之后。Richter等人比较了OCD,惊恐障碍和社交恐怖症患者与OCSDs的共病情况,发现OCD患者同时患有OCSDs(例如BDD,Tourette's等)的比率高于惊恐障碍和社交恐怖症患者,同时,OCSDs患者在轴Ⅰ中最常见的疾病是OCD。由此可见,OCD和OCSDs共病的几率大于与其他焦虑障碍共病的可能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示OCD和OCSDs可能具备相似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模型,而与焦虑障碍中其他疾病的差别较大。
4、神经机制
目前关于焦虑障碍神经通路研究主要建立在动物实验和人类大脑功能核磁共振基础之上。杏仁核中心模型认为杏仁核是大脑中情绪调节的重要部位,焦虑障碍主要是由于杏仁核过度应答或者是腹内侧前额皮质和/或海马功能缺乏导致杏仁核自上而下的调节功能紊乱。除了焦虑障碍,这个模型也能解释创伤后应激障碍、BDD等疾病,同时重型抑郁症也存在同样的病理模型。最新的研究还表明OCD可能与前额叶-纹状体有关,纹状体功能亢进或过度应答均可导致OCD的发生。这些大脑神经通路上的特点提示OCD是一种以内隐加工缺陷和负性闯入性认知过程为主的疾病,而不是焦虑障碍。但目前还没有可靠的数据说明OCD与OCSDs的大脑神经通路相似程度比与其他焦虑障碍高。
5、治疗方案
在治疗方案上,国际上公认的疾病治疗指南推荐将5-HR再摄取抑制剂(SRIs)作为治疗OCD和其他焦虑障碍的一线用药。抗抑郁药也对于多数焦虑障碍类型的疾病有效,但对社交恐怖症等少数疾病疗效不佳。OCD和OCSDs并没有共同有效的药物,在治疗效果上也和其他焦虑障碍没有显著差别。
应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不同种类的焦虑障碍,均不同程度包含行为暴露,对于OCD患者,反应行为阻止是最常用的技术之一,但其他焦虑障碍不一定会用到该方法。总的来说,虽然OCD在药物及CBT治疗方面和其他焦虑障碍侧重点不同,不可否认它们依然有很多相同的成分。
另外,一些文献还分别从神经递质、遗传、人格特质、家庭环境、认知-情绪发展过程等角度论述OCD和焦虑障碍的区别以及与OCSDs的相似之处。综合来看,其中最主要的依据是症状学特点,即OCD的核心症状是强迫行为和/或强迫观念,而不是焦虑。根据以上原因,研究者建议在焦虑障碍类别中单独增加强迫观念与行为谱群疾病(OCSDs),强迫症属于该谱群疾病亚型。
三、第二种建议
研究者认为将OCD划归为新的疾病类型OCSDs谱系中是不恰当的,并没有充足理由来证明。他们对以上原因逐一进行了质疑。
1、症状角度
从症状的角度来看,支持将OCD划为OCSDs的研究者认为OCSDs和OCD的共同特点是强迫重复行为。OCSDs谱系模型的理论假设是不可控行为在危险规避(强迫)和危险寻求(冲动)这一连续体内。例如OCD,厌食症都是通过重复强迫行为避免危险和伤害,而ICD(例如成瘾)则代表了连续体的另一极端,即通过病理性重复行为,追求刺激。
研究表明OCD的强迫行为是由强迫观念中的害怕和恐惧成分引发,同时随着焦虑不安的降低而降低。这一特点在OCSDs其他疾病中并不常见,因此不能简单地通过强迫行为将OCD和OCSDs放在一类疾病谱系中。
2、共病角度
篇10
【关键词】
非典型性心绞痛;老年人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factor about old age not typical model angina pectoris
HAN Min, FENG Li,LI Yaqun, ZiBo Governmental Hospital,Shandong 255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factor of typical model angina pectoris.Methods Checked of electrocardiogram and myocardial to learn, the heart image learn and etc, to 67 cases of above 60 years old non typical model angina pectoris the sufferer carry on looking back were analyszed.Results The non typical model angina pectoris has an oldage angina pectoris sufferer of same period of 48.2%, first time quiet the interest electrocardiogram can not expel angina pectoris and need to be monitored as usual or go burden experiment.Various diseases can induct old peoples angina pectoris. Conclusion We should values an oldage angina pectoris sufferer not typical model to express and control angina pectoris symptom in time, prevent from paroxysm depravation and progress degree and raise existence rate and life quality.
【Key words】
Not typical model angina pectoris; Old age
心绞痛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典型的心绞痛容易引起重视,非典型心绞痛在老年人极常见,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或延误诊断。据统计,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中,非典型的心绞痛可占30.2%、无症状型可高达42%,而典型的疼痛者仅占20%。通过对我科60岁以上67例非典型心绞痛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人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7例均为2003年12月至2011年2月在我科的住院患者,年龄60~97岁,平均74.2岁,60~70岁24例,71~80岁22例,81~90岁15例,90岁以上6例。男46例,女21例。
1.2 分型 根据沈潞华对于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描述及分型[1],将心绞痛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UA),后者又分为静息性、初发性和恶化性。
1.3 辅助检查 心电图检查256例次,心肌酶化验129例次,心脏超声检查113例次,动态心电图检查12例次,冠状动脉造影8例。
1.4 主要合并疾病 患者仅有一种主要疾病者9例,2种疾病21例,3种疾病25例,4种及4种以上疾病12例。
2 结果
2.1 67例为非典型心绞痛患者,占同期老年心绞痛患者(139例)的48.2%。首发症状为不明诱因的胸部针刺样疼痛16例,上腹部疼痛17例,劳累后呼吸困难9例,肩部或上肢疼痛8例,肋间神经5例,牙痛6例,咽喉部疼痛4例,右手腕关节疼痛1例,不明原因心率增快1例。稳定型心绞痛26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41例。
2.2 心电图检查结果 既往体检心电图异常29例,正常或无明显异常38例。本次患病后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查,平均检查3.8次,在既往心电图29例异常的基础上,本次发病后初次检查有动态演变或新发异常者共45例(67.1%),正常者22例(32.8%),后者经复查17例有动态变化,其余5例多次复查静息心电图无明显异常,经运动或药物负荷试验阳性而确诊。心电图异常以STT或T波改变为主。
2.3 心肌酶学检查 67例全部行心肌酶化验检查,其中16例有不同程度的异常。
2.4 辅助检查 56例行心脏超声检查,32例示左室局限性室壁运动减弱,心脏结构方面无异常。52例胸部X线检查,19例提示心脏增大,合并肺部感染和肺部占位6例。44例腹部超声示脂肪肝26例,慢性胆囊炎5例。14例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慢性胃炎5例,其余9例正常。冠脉造影8例中,发现冠脉不同程度狭窄5例,3例植入支架,1例行冠脉搭桥术。
3 讨论
心绞痛是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当体力活动或精神应激时导致冠状动脉血流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导致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发作[2]。典型的心绞痛包括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等。80%的老年患者以心绞痛为冠心病的最早表现[3],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老年人心绞痛的症状多样化。
3.1 首发症状的多样化和不典型性 同期内共收治老年心绞痛患者139例,72例具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诱因、部位、性质、持续时间以及缓解因素。本组67例非典型性心绞痛占同期心绞痛患者的48.2%,患者发病前无明显的诱发因素,16例患者虽有胸痛,但为针刺样疼痛且部位不明确,持续时间数秒钟。心肌缺血、缺氧时,酸性代谢产物刺激心交感神经传入纤维经胸交感神经节1~5,沿传入神经至脑,产生痛觉,痛觉可向C5T10任何部位放射,疼痛可放射至咽部、下颌、颈、肩部,引起相应部位疼痛[4]。主诉上腹部、上肢、牙齿及咽喉部疼痛者共有35例,首次非专科门诊时往往注意疼痛部位的相关检查,因该检查无明显阳性方才进行心电图检查。本组中有5例无任何症状,只是在体检时发现心电图有动态演变才引起警惕。还有1例为长期卧床的昏睡患者,体检时发展现心率及呼吸增快,经心电图检查发现有明显的STT演变,及时给予硝酸制剂数目后心电图和心率均恢复正常。老年人心绞痛症状的不典型性是由于老年人多种脏器功能低下、反应能力下降、疼痛感受性差,发病后自觉症状轻微。另有一些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容易掩盖心绞痛的症状,譬如肺部炎症、胸神经带状疱疹、颈椎及左肩部病变等。特别是上腹部的症状,多由于心肌的缺血缺氧,刺激胃肠迷走神经引起胃肠神经反应所致[5]。
3.2 心电图检测的重要性 除了患者的主诉以外,心电图对诊断老人心绞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老年人胸痛应常规进行静息心电图检查,静息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心绞痛,由于老年人对胸痛的忍耐程度不同或选择检查心电图时间的差异,应该注意心电图的监测,特别对于相同导联出现STT演变者更应该警惕冠心病或心绞痛的发生。本组曾遇3例患者心电图在5 min内STT的瞬时变化。心电图表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多伴有心肌灌注的一过性减少及左心室功能异常。静息心电图无明显异常者需进行心电图负荷试验。对既往心电图异常者应该结合本次胸痛的症状及时复查,早期做出心绞痛的诊断。动态心电图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诊断冠心病的非创伤性检查,对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在80%以上,易被老年人接受。
3.3 重视合并疾病的相互影响 老年人合并疾病多,个别患者可达6种以上,如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和肺部感染等。糖尿病可以造成周围神经损伤,使得疼痛不敏感。几种疾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在其他疾病的发展或治疗过程中会应激性诱发心绞痛发作,或与心绞痛症状并存。老年人在诊疗其他系统疾病的同时应注意心脏方面的检查和治疗。
3.4 重视心绞痛的演变 多数老年心绞痛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好转,心电图基本恢复原有水平,本组仍然有9例症状难以缓解,发展为恶化性心绞痛、心功能衰竭、肺部感染或伴有恶性肿瘤而死亡。高龄老人合并疾病多,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疾病的危险性高,需要慎重对待血管内治疗[1]。老年人一旦有重要脏器的损伤,必然影响到心脏功能,要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控制心绞痛症状,防止疾病的恶化与发展进度,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沈潞华.老年心绞痛分型及治疗的新见解.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3,2(2):9194.
[2] 高润霖.遵循指南规范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心血病杂志,2007,35(3):193194.
[3] 王骏,王鸣和.老年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病原理及治疗.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8,19(4):149152.
- 上一篇:船舶电气及其自动化
- 下一篇:幼儿美术理论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