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德鉴定意见范文
时间:2023-04-02 00:4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师德鉴定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从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出发,来确定教学方法和形式。“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因此,笔者主要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现实背景,以激发兴趣,并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出发点,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探究及运用数学能力的发展,介绍有关代数内容的几何背景,从而改变“数与代数”这部分内容繁琐、乏味的现状。
例如,笔者在教学《台球桌面上的角》一课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小段台球比赛画面,选手那娴熟的手法、精确的角度令同学们佩服之至,甚至于有些手痒。这时笔者因势利导:“那就把黑板当作台球桌,这里有(画了)两个球,你认为按照什么角度击球才有可能得分?”同学们的探究热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问题的解决也就顺畅了。
再如,在进行《数又不够用了》的教学时,笔者充分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先提出了三个问题:其一是:2月3日,深圳气温零上15oC,哈尔滨气温零下10oC,若零上15oC,用+15oC表示,那么零下10oC,如何表示?其二是:我国有一座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比海平面高8848米,在新疆境内,还有一个吐鲁番盆地,高度比海平面低155米,若海平面的高度为零度,则它们的高度分别如何表示?其三是:生活中你见过带有“-”号的数吗?再如,冬天哈尔滨平均气温的表示、体育比赛中输赢的表示,经济活动中盈亏的表示,等等,让学生感受到非负数的局限性,激发其学习新的数的表示方法的欲望。
函数是典型的数形结合体,也是数与代数中分量最重的部分,在教学时采用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广泛联系其他学科的实际背景,通过逐步提问的方式获取图形上的信息,使学生逐步熟悉图像语言。
在教学函数时,有这样一道题:在平整的路面上,某型号汽车紧急刹车后仍将滑行s米,一般有经验公式s=v2/300,其中v表示刹车前汽车的速度(单位:千米/时)。
(1)计算当v分别为50,60,100时,相应的滑行距离s是多少?
(2)给定一个v值,你都能求出相应的s吗?
解:(1)当v=50时, s=502/300=25/3≈8.3(米)
当v=60时, s=602/300= 12(米)
当v=100时, s=1002/300=100/3≈33.3(米)
(2)略
本题若是就题解题,那只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题,学生也会一过就忘。但笔者却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安全教育机会,学生也会对此感兴趣,进而加深印象。所以在学生计算完后便追问:通过计算,分析结果,你有什么感想?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最后一致认为:刹车前汽车的速度越快,紧急刹车后汽车滑行的距离就越远,造成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道路上的最高时速限定是有科学根据的,大家应该自觉维护和遵守,做到不超速,不抢道……
2.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确定教学方法和形式。与其他数学内容相比,“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更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突出探索性活动,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并大力倡导“动手实践、资助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展示在学生面前。
例如,在教学《丰富的图形世界》一章时,用《几何画板》制作出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以便形成概念;用《几何画板》将几何体的切割、移动、重叠、翻转等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并辅之以必要的解说,帮助学生形成立体空间感;用《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进行动画模拟,解除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凭空想象、难以理解之苦。
又如,在教学《灯光与影子》这节课时,笔者课前请学生收集有关皮影戏的资料,课上进行介绍,并播放一段皮影戏——《小老鼠上灯台》,引入新课。这样就会使学生亲身体会到中心投影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而激发其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并将他们引入到对中心投影的探索中。
3.从学生所接触的“数据”出发,确定教学方式和方法。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里,数据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数据包围着。例如,今天降雨的可能性是40%、今年普高的升学率为65%、深圳2007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亿元、NBA新季度选秀易建联入选的几率很高、这种购买方式比较有利等。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方法已经成为现在生活中普遍适用的思维方式。
因此,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真正投入到统计的全过程,在做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运用适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运用合适的图表展示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从而形成统计的观念,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促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具体地说,就是让学生经历“猜测结果——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的过程,建立正确的概率直觉。
例如,组织学生游戏:同桌两人事先选定硬币的正面和反面,投掷一枚硬币并根据硬币朝上的一面来决定输赢,要求学生讨论游戏的公平性。首先分组活动:投掷硬币50次,一人投掷,一人记录。然后各小组汇报交流并提出不同的结论和理由:发现各小组的情况略有不同,有的正面朝上的次数多,有的反面朝上的次数多,有的小组两种情况次数一样多。此时,教师不用急于否定学生的意见,而应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推断。
4.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确定教学方法和形式。例如,利用作业本进行交流,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笔者常用的教学方法。现在学生的自尊心较强,有时面对面交流,他们不一定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通过写在作业本上的评语、留言等传统的方式来与他们交流,效果反而更佳。
再如,精心设计问题,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使每个学生在课上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参与到活动中来。讲《镜子改变了什么》这一节时,笔者先让中等程度的十名同学猜一猜:从0到9这十个数字在镜子中的样子,再让十名后进生回答试验后的结果,最后让同学们阐述其中的数学道理,各抒己见,效果也很好。
篇2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教育类型,在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劳动力市场变化的时展背景下,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则决定其发展要与企业紧密结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建设的指导思想,实施“订单教育”培养模式更是职业教育的努力方向。教育部原部长周济在2004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化产学合作,大力推广‘订单式教育’,鼓励前店后厂、连锁办学等新模式,提高职业学校的专业化水平,促进职业教育资源向优势学校集中。”
职业学校通过实施“订单教育”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企业双赢的做法已经逐渐被众多职业学校所认可。但“订单教育”培养模式不是一种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一种目前尚并没有形成共识的模式。
根据查阅文献的情况,国外没有“订单教育”培养模式这种直接的说法,从内容上看,“订单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质是校企合作,而各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都有不同名称,如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日本称之为“产学合作”,德国称之为“双元制培训”,英国称之为“三明治工读制度”。其中,实践运作最为成功的就是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
德国的“双元制”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的一种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在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中,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分工合作,双管齐下。各类中学毕业生如果谋求一个职业岗位,必须首先通过申请成为某个企事业单位的学徒,其未来的职业岗位十分明确,该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就是培训的目标。在这种培训方式中,“产”是龙头,“产”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补充什么。实践环节就在企业培训中心,甚至直接在企业生产线上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则由职业培训学校承担。“双元制”模式中的职业培训学校直接为企业需要服务,企业需要什么,职业学校就教什么,企业对职业培训起主导作用。根据相关法令,培训企业始终对培训负有完全的法律责任,可以根据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能力素质的要求、企业对劳动者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的要求进行选择培训内容和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也正是由于企业在职业培训中起主导作用,职业教育所需要的培训岗位、场所、设备、师资、资金等办学条件,甚至学生的就业问题等都能妥善解决。
由于我国拥有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职业学校更有责任为社会和企业积极培养与输送生产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出口畅”才能“进口旺”,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职业学校就业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带动其招生,促进其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也是促进城市政治、经济和谐发展的有利保障,更为今后“订单式”中等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经验。另外,在当前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投入下,地方性中等职业教育如何满足社会需求,发展地方经济具有更直接的现实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实施“订单教育”培养模式,一方面,突破了学校依靠企业接纳学生,企业依靠学校补充人力资源的简单供求关系,体现了校企平等合作的互利关系;另一方面,通过“订单教育”培养模式实行选修制、弹性学制和分层次组织教学,学习期限更加灵活,学习形式多样化,学习内容实在化,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订单教育”培养模式使招生、培养、就业实现了一体化,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渠道,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加适应行业需求。但目前,在“订单教育”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强、有效性程度不够等问题。因此,探讨这一模式既能推进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能丰富模式本身的理论内涵,增加可操作性。
“订单教育”培养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现代企业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是智力资本的竞争,尤其是对于新增劳动力。企业和学校合作,实际上就是学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进行“量身定做”,使学校专业定位更加贴近企业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面向企业,服务经济发展的教育特色,从而加速职业教育的市场化进程。
篇3
小学数学如何做到“以学定教”?又如何“顺学而导”?现在结合实践,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以学定教”学什么?
笔者认为“以学定教”应该立足于学生学什么。
1. 要学会创设现实的学习情境。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以生活实践为依托,提供现实的数学教学内容,这种富有生活气息的数学学习内容是学生数学思维的源泉。例如,在教学利息前,笔者让学生做了两个准备工作:一是到银行存一次钱。二是调查一下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的年利率分别是多少。学生即刻对要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课的时候,学生纷纷带来了他们的存单,还七嘴八舌地告诉笔者他们的发现。这样,既避免了利息教学的公式化,又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如,笔者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先出示教学楼前面的圆柱形柱子,给这两根柱子涂油漆需要多少油漆,同学们说一说应知道什么条件?学生很快告诉笔者,要求这两根柱子的表面积。你能求出圆柱形的表面积吗?学生还未等笔者接着往下说,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圆柱形的表面积该如何求。事实证明,如果教师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创设一种可视、可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学的基础上确定教什么,才是一种积极的教学、高效的课堂。
2. 要学会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材料。新课标提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让儿童调用、摄取已有的生活原型,激活、提升儿童的生活经验来积极主动地构建对数学的理解。如:教学“最小公倍数”时,笔者引导学生报数,并请所报数是2的倍数和3的倍数的同学分别站起来。
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有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教师请两次都站起来的同学,说出他们自己报的数:6、12、18……发现它们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由此引出课题:公倍数。让学生列出一些2和3的公倍数6、12、18、24、30……
师:请找出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
生:找不出最大的,不可能有最大的,最小的是6。
师:说得真好。2和3的公倍数中6最小,我们称它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接上面板书前填写“最小”)2和3的公倍数很多,而且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公倍数,所以研究两个数的公倍数的问题一般只研究最小公倍数。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这里,我从学生最熟悉的报数游戏入手,把生活经验融入教学中。把抽象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一下形象化了,不仅使学生理解知识,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样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从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自信,提高学习效率。
二、“以学定教”教什么?
如何呈现这样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状态呢?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如下策略:
1. 要凸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例如,笔者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节课时,出示一个三角形问学生,你怎么证明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有学生回答:“可以用拼的方法。”“那就拼拼看。”笔者把三角形交给这位学生,同时也给其他学生一些三角形,让他们拼一拼。结果发现很多学生没把三角形撕开,就用折叠的方法把三角形三个角拼在一条直线上。大量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要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活动的空间、表述的空间,他们就会给课堂带来精彩,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2. 要凸显师生双主关系。笔者在执教《一个数乘分数》,先让学生独立思考1小时织的是多少?然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表示小时织的部分是多少,再回到同位合作,表示出小时织的部分。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探讨,并在生生、师生的一次次互动交流中,一次次质疑问难中自主感悟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再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重叠问题”,我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表格中出现的人数和实际人数不相符,使学生产生调整统计表的需求。调整统计表时,笔者要求学生在遵循调整统计表要求的同时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经历了“独立思考,形成见解――合作交流,启迪思维――达成共识,有所发现”这样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
3. 要凸显活动性。活动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笔者在教室里做了一个小超市,让一部分学生卖商品,一部分学生买商品。学生在交易的实践活动中,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学会了在生活中使用人民币。又如,二年级《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教学,通过“认一认”“说一说”“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走一走”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与实践、实验与操作,能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而这种经验恰恰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原动力。
三、“以学定教”练什么?
练习是一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节数学课中,练习是否有效,是决定这节课是否有效的重要方面。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 学会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地设计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要遵循针对性和层次性的原则去安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经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如,在解决分数应用题中,学生对于分率1/4和具体数量1/4吨有些难区分,笔者在教学时设计了针对性的对比练习:(1)一堆煤有3吨,用去1/4吨,还剩多少吨?(2)一堆煤有3吨用去1/4,还剩多少吨?学生在对比练习中就能区分分率1/4和具体数量1/4吨,同时也能加深印象。又如教学《圆的周长》时,笔者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①半径是3厘米圆的周长是多少?②周长是18.84厘米的圆,半径是多少?③直径是10厘米的半圆周长是多少?通过几个层次的练习,学生在简单运用、综合运用、扩展创新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同时也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他们都有收益。
2. 学会进行开放性的课堂练习。开放性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在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题:请学生写出结果是40的算式,看谁写得多。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重叠问题”时,笔者通过深入挖掘例题设计练习:“三(1)班参加语文课外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9人,参加语文和数学课外小组的可能有多少人?从中发现什么规律?”既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开放性和个性化,又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巩固。
篇4
关键词:牛顿第一定律;前概念;力与运动;思维冲突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3-0021-4
1 教材分析以及本内容的教学现状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石,在科学史上第一次从本质上厘清了运动与力的关系,为进一步定量阐述力对运动的改变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以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必修1》为例:教材在分别系统介绍了直线运动和相互作用力知识之后,提出了“学习了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但没有讨论物体为什么会做这种或那种运动。要讨论这样的问题,就要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1]。所以,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是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教材安排顺理成章。同时,也只有明确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之后才能理解加速度与外力之间的关系,才能打下理解牛顿定律的基础。
然而,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着轻视牛顿第一定律的现象。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有些教师认为该部分内容初中已经涉及,且不是高中考察的重点,在教学要求上以识记为主,将学生看作被动的接受者,教学方式简单粗暴。
(2)部分教师认为本节教学以物理学史为主,授课时对教学内容未能进行细致的再加工,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强调物理史实,轻视物理方法的引导和物理思想的渗透,与教材设计者的意图相背离。
2 本节教学难点归因
相对牛顿第二、第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教学难度更大。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的难点集中体现在直接的生活经验感受对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的干扰。例如:“马拉车,车就走;失去拉力车就停”“汽车刹车,速度大滑行远,不容易停下来;速度小,滑行短,容易停下来。车子越难停下惯性越大”。这些现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力的存在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等错误的感受,对“运动不需要力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与速度无关,质量是惯性唯一的量度”等正确概念的建立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物理的学习阶段,尚未形成理性分析的习惯。遇到问题还习惯于根据观察的感性认识直接得到答案,对问题的理解更依赖于直接的经验和表象。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力与运动关系绝非易事,学生常常依据头脑中的直觉得到与亚里士多德相类似的观点,虽然可以通过记忆背下“正确”的结论,但其潜意识仍然认同唯心的结论,一旦利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具体问题,就会从潜意识出发得到错误的结论。
3 教学难点突破策略的设想 教学流程的预设
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教学难点形成原因的分析,可以知道学生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表象感受在头脑中形成的错误结论是建立正确概念的阻力。如何带领学生突破既有的错误概念,重新生成正确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核心所在。
3.1 教学难点突破策略的设想
建立新的正确的力与运动关系的观点,必须先“破除”学生头脑中的既有错误观点,不破不立。然而,学生头脑中的观点非一日形成,且有感性认识佐证,使其摒弃错误观点就必须使他们真实地对这些观点产生具有冲击力的怀疑,进而在教师的带领下再分析,以建立正确的力与运动关系的观点。
因此,本节教学难点的突破策略为:基于对学生形成的既有概念分析,针对性地设置问题和场景,通过学生的分析得到与其既有概念相冲突的结果,以期形成思维冲突、激起疑惑,使学生对既有概念产生怀疑,重新回到问题本身。再通过理性分析和理想实验形成结论,进一步通过对生活经验现象形成思维冲突的案例进行再分析,检验理论的自洽性,使学生真切地感觉到后期形成的这个结论才是一个能自圆其说的、合理的结论。
3.2 教学流程的设计
(1)教学流程预设的理论依据
科学结论几乎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清楚地解释全部情况。波利亚在其提出的教学发生学原理中指出 “在教一个科学的分支(或一个理论、一个概念)时,我们应该让孩子重蹈人类思想发展中的那种最关键的步子,当然我们不应该让他们重蹈过去的无数个错误,而仅仅是重蹈关键性步子”[2]。在本节教学中,应当带领学生重新经历伽利略曾经经历的过程――“怀疑―假设―推证―得出结论”,了解探求客观世界真理的一般方法。
(2)教学流程的设计(如图1所示)
4 教学片断
教学片断1:
播放视频:马拉车,车运动,失去马的拉力,车最终停止;
粗糙地面,施加拉力物体运动,拉力越大运动越快。
师:马拉车车才运动,停止拉车车就会停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物体受力才会运动,不受力就会停下来。
师:粗糙地面,施加拉力越大,物体运动越快,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物体受到的力越大,运动得越快。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全面。其实,早在2 000多年前一位伟人也得到了和你们相同的结论。
展示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观点:力维持物体运动;力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暴露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感性结论。只有充分暴露学生头脑中隐藏的前概念,将其摆在桌面,才有可能“破除”这种错误的认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用非常规问题创设情境,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对话的方式可以有效暴露学生的前概念,然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打破旧图式,建立科学概念”[3]。
教学片断2:
教师继续安排事例展示:
师:我国第一艘海上作战平台“辽宁号”上,舰载机在降落时需要拦阻设施。那么,高速运动的飞机为什么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停稳?
生:因为飞机受到了拦阻绳的巨大阻力而使飞机停止。
师:也就是说,飞机因为受力而停止。
继续展示事例2:
师:如图2所示,沿斜面运动的物体,为什么在绳子拉紧后会停止?
生:因为受到了绳的拉力。
事例3:播放跳水\动员入水后减速下降的视频。
师:为什么跳水运动员入水后会逐渐减速直至停止下降?
生:因为运动员在水里要受到向上的水的浮力。
师:亚里士多德认为受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可是为什么这几个例子中物体却因为受力而停止了呢?受力到底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还是使物体静止的原因呢?可见,“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不可靠。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通过一系列的事例,使学生得到与既有认识完全相反的结论,形成其认知上的冲突。通过这种思维深处的矛盾困惑,达到对前概念的动摇、怀疑,属于“不破不立”中“破”的环节。对前概念“破”得越彻底,形成的思维冲突越剧烈,后期新概念的建立才会越省力、越有效。
教学片断3:
展示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学生分析小车的运动过程:A到B过程,加速下滑;B到C过程,匀速运动;C到D过程,减速上滑。
原因分析可知,AB受到重力下滑力推动,小车越来越快;CD受到重力下滑力阻碍,小车越来越慢。
通过分析可知,力既可以使物体由静止运动起来,也可以使物体由运动停止下来。即使是同一个力,有时使物体运动,有时使物体停下。可见,使物体运动与否的关键因素不是力。那么,什么决定了物体的运动与否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目的在于进一步“破除”学生思维深处的定势,通过列举力对运动效果的不唯一,说服学生力并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前概念被打破了,在学生的心中必然亟待建立一个新的力与运动学说,此时介绍伽利略对运动与力关系的研究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片断4:在300多年前,先哲伽利略也在苦苦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位崇尚理性、极具创造性思维的学者,他想如果运动环境里完全没有摩擦力影响,那么力和运动的关系是不是会更明晰一些。
介绍什么叫理想实验,知道理想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如图4所示,带领学生思考:
假如存在一个完全没有摩擦的曲面,物体下滑后必将到达曲面另一侧等高处;
假如另一侧曲面较平缓,物体到达等高处势必走更长的路程,坡面越平缓,小球通过的路程越长;
假如坡面无限平缓呢?小球在水平光滑面上永远运动下去,直到无穷远处,在这个过程中物体运动方向上并不受力。
可见:物体的运动是其自然的属性,并不需要力维持。
在300多年前,由于实验手段的局限,伽利略只能借助于理想实验获得结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创造微摩擦环境,对其结论进行验证:
如图5所示,演示气垫导轨和光电门。
【设计意图】 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环节,教师在授课时务必引导学生参与思考,使其经历概念“突破―建立”的过程。虽然理想实验设计缜密灵巧,但是仍难免偏重于思维,教师在得到结论后加入气垫导轨的实证环节,目的在于加强结论的可信度。
教学片断5:既然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运动也不需要力维持,力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基于这个问题我们重新回顾刚才的例子,如图6所示。
我们把物体的运动分为AB、BC、CD三个阶段,结合物体的受力和运动特点可以发现:
(请学生列表分析,如表1所示)
介绍笛卡尔等科学家的贡献并总结: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又叫做惯性定律。
【设计意图】 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通过实例分析,得到力在运动状态变化中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
教学片断6:牛顿第一定律说明物体具有维持自身运动的特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种维持运动状态的能力越强,力改变其运动状态越难,相同的力改变运动状态越慢。我们把物体总试图维持其运动大小和方向不变的能力称作惯性。
那么,如何比较物体惯性的大小呢?惯性大小又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举例1:相同动力作用下的小汽车和火车,谁的速度增加更快?谁维持运动大小和方向的能力(惯性)更强?
举例2:载重卡车和摩托车以相同速度行驶,谁刹车减速更快?谁维持运动大小和方向的能力(惯性)更强?
结论: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
应用:战斗机在准备空战时为什么要甩掉副油箱?
【设计意图】 此部分教学通过实例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惯性定义的内涵。同时,在进行惯性概念分析时,进一步强化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观点。并通过实例的应用分析,解决了具体问题,使学生形成了如下理论观点:
1.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在不受力或受力为零时其运动状态不改变;
2.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物体具有维持自身运动的属性,质量是其惯性的唯一量度。
以上几点相互联系,形成良好的理论自洽,学生在构建上述理论的过程中体会物理理论的自洽之美。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67.
篇5
[关键词]以学定教 差异互补 数学化 自主建构 反比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5-030
教学思考:
“反比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共安排四个小内容,即“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通过学习“变化的量”,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互相依赖的变量,学会并积累用多种表征描述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与经验;通过学习“正比例”“画一画”,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既会用多种方式描述正比例的特征,又会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到正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积累探究变量变化规律的经验。这些内容的学习,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和经验基础。同时,本节课教材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活动一是研究两个学习层次的素材,第一个学习层次的素材是探究长方形周长与两边的关系、长方形面积与两边的关系,研究目的是在研究正比例的基础上把研究内容聚焦在变化方向相反的数量关系上,使学生体会到变化方向相反的量的变化规律也有不同之处;第二个学习层次的素材是汽车的路程一定,探究速度与时间的数量关系,研究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到乘积一定的两个量的变化关系。活动二则比较抽象,即概括反比例的意义。从教材内容与学生学情来看,本课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达成学习目标。基于此,我对本课教学进行了以下的设计与实践。
教学实践:
一、回顾引新
1.回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正比例,你对正比例有哪些认识?请举例说明。(生答略)
师生归纳:正比例的两个量相关联,两个量中对应的数的比值一定,且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师:由正比例,你能推想到可能还有――(反比例)
2.揭题
师:是的,数学上就有反比例。
3.议目标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什么是反比例。
生2:我想知道反比例与正比例有什么不同和联系?反比例的图像是什么样的?
生3:反比例有什么用?
……
师:大家想研究的问题真多,这节课我们就解决下面的三个问题:什么是反比例?反比例与正比例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怎样学习反比例?
……
二、探究新知
1.讨论学习策略
师:我们是怎样研究正比例的?
交流中揭示:研究分析生活中变化的量,从中找到变量的变化规律。
2.学习反比例
(1)填一填、想一想,初步感知反比例关系。
(学生读题后独立填表)
师:想一想每个表中数据的意义,再研究每个表中两个量是怎样变化的。
生4:两个表中的x表示长方形一条边的长度,y表示它的邻边的长度,都是一条边变化,另一条边也随着变化。
生5:两个表中的x表示长方形一条边的长度,y表示它的邻边的长度,都是一条边增加,另一条边随着减少。
生6:两个表中的x表示长方形一条边的长度,y表示它的邻边的长度,都是一条边增加,另一条边随着减少;表1中一条边扩大的倍数和另一条边缩小的倍数是相同的,而表2不是。
生7:两个表中的x表示长方形一条边的长度,y表示它的邻边的长度,都是一条边增加,另一条边随着减少。表1中两条邻边的乘积都是24,也就是面积是不变的;表2中两条邻边的和都是12,也就是长与宽的和是不变的。
师生交流后总结:两个表中一条边和它的邻边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表1中x和y的乘积是一定的,表2中x与y的和是一定的。
(2)研究问题中的数量,再次感知反比例关系。
(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并写出自己的分析和发现)
学生交流后归纳:表中的速度与时间是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随着减少,变化方向相反,且两个量的乘积(即路程)是一定的。
(3)比较异同,抽象共同属性。
师:这三个表,每个表中两个量的变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生8:相同点是两个量都是一个增加,一个减少,也就是变化方向相反;不同点是表1和表3中两个量的乘积是一定的,而表2中两个量的乘积不一定。
师生交流后归纳:都是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且都是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随着减少,也就是变化方向相反;不同的是,一个是和不变,一个是积不变。
师生归纳反比例的意义:像表1和表3中这样的两种量的关系就是反比例关系。
(4)追问中理解:表1中的两个量成反比例吗?表3中的两个量呢?为什么?
(5)反思总结:怎样的两个量成反比例?
学生交流后归纳:两个量是有关系的变量,变化的方向是相反的,且它们的乘积相等。
三、练习巩固(略)
四、总结梳理
师(引导学生对照课始目标自我总结后):同学们还有什么疑惑?
……
课后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本课教学在引导学生建构反比例意义的知识结构过程中,通过回顾引新等环节,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讨论研究方法,如探究长方形周长与两边的关系和长方形面积与两边的关系及路程和速度、时间的关系等,给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在思考与互动中,通过感知、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抽象并理解了反比例的意义。课中学生的认知是主动的,思维是积极的,体会是深刻的,交流是广泛的。学生在这样的数学学习中,不仅获得了反比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积累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篇6
1.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中顶岗实习集中在最后一年或半年而未能纳入教学计划一次性方案的弊病,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建构理论,提出“双融、三进、四结合”的实践教学指导理念,形成了实践教学体系的驱动思想。
2.首次提出以“教学性顶岗实习”为中心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人本性的教学性顶岗取代功利性的“打工式”顶岗,构建了“教学性顶岗实习”模式,提供了顶岗实习全程、渐进式的教学解决方案。以清晰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将实习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实习贯穿于教学计划之中,创新了实践教学模式。
3.构建了稳定的顶岗实习合作机制。以电子专业协作委员会为常设机构,以校内产学研合作集团为载体,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与企业建立长效、稳定的合作机制。
4.建立了“三跟”管理机制,自主研发实训平台,统筹校外实习与校内实训。解决了实习管理流于形式的问题,支持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
现有的实践教学存在这样几个问题:第一,适合电子商务的岗位群和核心专业能力未能进行清晰定位,专业能力标准模糊,使得电子商务实践课程零散、孤立,未形成指向职业能力的连贯主线。第二,由于服务的无形性等特征,服务过程很难标准化,因此电子商务校内实训与真实的商业环境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让学生不断从真实企业实践中积累经验,仅在最后半年或者一年进行顶岗实习,不能满足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第三,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电子商务业务方式变化很快,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学跟不上行业的知识更新。第四,顶岗实习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学生实习变成为企业简单打工的过程,学校对顶岗实习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从2004年开始进行校企合作实践,探索出一套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校外实习与校内实训紧密融合,系统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以“教学性顶岗实习”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以“双融、三进、四结合”为指导理念,将“教学性”顶岗实习与校内理论、实践课程相结合,自主研发的商务平台实训与真实外包服务相结合,“三跟”管理机制做支撑,形成完整的实践体系。
一、提炼出“双融、三进、四结合”的实践教学理念,指导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双融”指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相融合,校内实践导向的课程与校外的实习课程相结合,融聚学校企业智慧,融创校内外价值。让电商企业深度参与到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中,让实训、实习的过程成为为电商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和企业成为稳定的合作伙伴。“三进”指网店进课堂、学生进岗位、教师进企业。“四结合”指线上与线下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学习与创业结合、考核评价与企业绩效结合。
二、明确了电子商务专业岗位群,制定了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能力标准,解决了问题一(未形成指向职业能力的培养主线)
我们累计走访了40几家企业进行深度访谈,将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岗位分为:商务类(产品或网站策划与推广、电商平台或网店运营管理、客服、物流、网站编辑、国际贸易等)与技术类(美工设计、网站后台维护等)。 在此基础上,将电子商务专业能力定义为“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商务活动的能力”,侧重商务能力,包括商务管理能力(网络营销、沟通与谈判、信息收集与分析、生产运营等)和信息技术能力(网页设计、数据库应用、图形图像软件应用、搜索引擎优化使用等)。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融合,我们建立能力标准,并将能力标准作分解,分学期阶段完成,形成指向职业能力的渐进路线,逐步达到专业核心能力标准。如网络营销能力形成路线为: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营销策划能力渠道推广能力促销能力公共关系能力网络营销能力。
三、围绕核心能力标准,建立了“教学性顶岗实习”模式,解决了问题二(服务业的特殊性使得电子商务专业需要大量企业实践)
“教学性顶岗实习”不同于“生产性顶岗实习”(面向生产,集中在最后半年或者一年),是一种贯穿教学全过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渐进式的顶岗实习模式。自二年级始每学期安排一个月的顶岗实习,从服务行业的基础岗位开始认识职业;到服务行业的专业岗位上进行初步专业实践;然后在大型电商企业的专业岗位上实习,进行深入专业实践;最后一年进入校外企业真实的岗位,进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
“教学性顶岗实习”以电子商务协作委员会为常设机构,以学校产学研合作集团为载体,为企业创造价值并输送人才,学校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合作机制。苏宁易购、五星电器等服务业或电商龙头企业作为协作委员单位设立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内引入企业实体,建立产学研合作校内实训基地,教学过程与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得到统一。因“教学性顶岗实习”能让学生提早了解职业、接纳企业文化,大大减少电商企业入职员工流失率,并为企业创造效益,因此深受企业欢迎。低年级顶岗实习满足企业短期人员需求,高年级顶岗实习与企业长期人才发展储备相结合,形成了长效的合作机制。
学生进企业实习、教师进企业实践的同时,也帮助培训企业员工,并承接网店外包项目服务企业。实习的展开依据学习者学习特点与学习规律,不是依照从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专业技能的“应用”知识的逻辑,而是依照“建构”知识的逻辑,让学生先感性接触、认识实践;进而产生疑问,带着问题再次实践;之后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然后再实践。
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开发课程和教学资源,建立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解决了问题三(课程内容跟不上行业发展)
构建了“三个基于”的课程建设思路,即“基于电商岗位技能标准”开发课程标准;“基于电商工作任务”整合课程,以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工作过程(信息收集、网店开设、网店管理、网店运营)为导向,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基于电商行业协会要求”进行职业资格认证,并进一步指导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电子商务课程的展开顺序为:先安排商贸基础课程,然后电子商务专业课。电子商务专业课中,专业实践课先行,即低年级利用“自主研发的电商平台”完成电商工作任务,利用虚拟的网店和订单进行项目教学。电子商务专业理论课作为知识的提升放在后面。最后高年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承接电商外包业务,利用真实电商平台如淘宝、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与网商一起完成真实的网店、订单项目教学。
校外顶岗实习作为专业实践课的一部分与校内课程紧密融合,实践课与理论课围绕工作任务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形成了一条指向职业能力的连贯主线,构建了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培养的理实一体过程:市场调查(专业基础课)市场调查公司顶岗实习网络市场调查(专业课)外包业务中的市场调查(综合实训)。
五、建立了“三跟”管理机制,以自主研发实训平台为载体,统筹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支持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解决了问题四(学校对顶岗实习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
三跟(企业师傅跟岗、教师跟进、360度评价跟随)的全程管理机制,使得每个学生都配有企业师傅,每个教师定期访问企业,每次实践都有考核。利用自主研发的实训平台,运用360度绩效评估,将企业、客户、学校联系起来。如网络商务课程的教学,学生先校内学习网络营销专业课,并完成实训平台上的开店和促销外包任务(外包任务由实习企业提供,分解成简单任务在实训平台上完成);然后到企业进行一个月的营销推广顶岗实习,企业可将实习进度和实习成绩反映在实训平台上;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在实训平台上进行完整外包项目的完成,项目完成后将工作成果直接导入真实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
在“三跟”管理机制下,借助自主研发实训平台,教师、学生和企业线上线下不断沟通,企业将学生工作过程表现和结果全反映在实训平台上,形成一个组织、跟踪、反馈、评价、改进的动态机制。
篇7
关键词:勾股定理;教科书;呈现方式;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36-03
一、勾股定理史话概述
据史书记载,中国的大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利用勾股定理测量两地的地势差,是世界上有史记载的第一位与勾股定理有关的人,又有研究表明:古巴比伦时期数学泥版文献中的一些几何或代数问题表明,勾股定理早在公元前两千年就在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中国古代,勾股定理的特例以及一般情形的叙述见于公元前2世纪成书的天文数学著作《周髀算经》“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这是说长方形当宽3、长4时,对角线长为5,已明确直角三角形最简单的边长关系,《周髀算经》经文中已经包含了勾股定理的一般证明。在稍后一点的《九章算术》一书中,勾股定理得到了更加规范的一般性表达。书中的《勾股章》说:“把勾和股分别自乘,然后把它们的积加起来,再进行开方,便可以得到弦。”把这段话列成算式,即为:弦2=勾2+股2,即:c2=a2+b2。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就是赵爽所用的弦图。刘徽的证明见于他的《九章算术》注“勾自为朱方,股自为青方,令出入相补,各从其类,因就其余不动也,合成弦方之幂”。刘徽原图已失传,清代数学家李锐(1769-1817)对其作了复原。
二、三种版本教科书中勾股定理的呈现方式的比较
勾股定理作为数学界的一朵奇葩,在中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当今应用比较广泛的三种版本教科书,分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以下分别简称人教版、北师版以及华师版),对于勾股定理的讲解都有着各自的特色。
1.勾股定理的引入。三版教科书在勾股定理这一章的开始阶段,都介绍了中国有关勾股定理的数学史。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中国数学以及数学家的自豪感,满载激情与兴趣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人教版数学教科书给出了毕达哥拉斯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的用砖铺成的地面中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数量关系。给出相应的图形,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这种数量关系。加入了西方数学史内容,让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更加广阔。在北师版数学教科书中,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自己去探讨。在华师版数学教科书中,利用经常使用的两块直角三角板三边长度的测量去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成功的新课引入,要包括以下几部分:①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能承上启下,使学生有目的地进入新课的学习;④能为新课的展开创设学习情境。人教版数学教科书引入方面的设计包括了这四个部分,尤其利用毕达哥拉斯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新课的学习。
2.勾股定理的过程展示。新课讲解的过程展示,是数学学习的过渡与理解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的展示就是一个体现材料,呈现语言、知识以及任务的过程。人教版数学教科书通过赵爽弦图体现了数学材料,把数学史很好的结合到了课堂中,让同学们理解与认识勾股定理背后的文化意义,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具有着积极的作用。北师版和华师版数学教科书则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新知识,体现了新课改的主题。各教科书各有所长,从不同方面让学生认识与理解勾股定理。
3.勾股定理的习题设计。习题是数学学习中对数学知识的复习巩固与升华的重要环节。在三版数学教科书中,习题设计都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也就是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有很多种,人教版与华师版数学教科书直接就给出了一般的习题,而北师版数学教科书则加入了数学史,比如,“如图是美国总统Garfield于1876年给出的一种验证勾股定理的办法,你能利用它验证勾股定理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著名画家达芬奇对勾股定理也曾进行了研究”等等。这就多了精神与文化层次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文化发展的探索。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习题的功能也应与之相匹配。而数学史的融入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带着对数学史的认识与探索,去自主发现、实践、探索与交流知识,从而极大的促进了数学学习的热情,自己也能发现与得到伟大数学家探索到的知识。
4.勾股定理的阅读材料。数学教材中阅读材料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集趣味性、知识性、史料性、教育性于一身,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拓展,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极好内容。因此,好的全面的阅读材料对数学学习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中的阅读材料是勾股定理的证明,涉及了毕达哥拉斯的证明、弦图的另一种证明以及美国总统Garfield对勾股定理的证明。北师版数学教科书的每一小节后,都有相应的数学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涉及到了勾股世界、勾股定理的“无字证明”以及勾股组数与费马大定律,让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华师版数学教科书中阅读材料包括勾股定理史话和美丽的勾股数。其共同特点是通过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数学史教育,渗透了德育教育,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家的成就产生自豪感,从而起到督促自己学习的作用。不同的就是材料的选取,人教版的阅读材料仅从证明方面对勾股定理作了补充介绍,而北师版和华师版阅读材料涉及的面很广,不仅介绍了勾股定理的证明,更多地体现出了勾股定理发现与发展这一长远历史背后的文化,让学生能够整体把握勾股定理的发展历程。
三、勾股定理的教学建议
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是要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在这个理念的倡导下,各版数学教科书的各个板块都蕴含了数学知识的历史文化。人教版数学教科书在引入方面设计得很好,但是在过程展示中没有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因此,当数学教师讲解赵爽弦图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证明。从而使学生经历思考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也更深刻。习题的讲解中,教师应多融入数学史的内容,激发学生钻研的精神,习题也不再干枯无趣,而是充满了乐趣与挑战。人教版数学教科书阅读材料有些片面,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相应的数学史知识,要掌握勾股定理的整个发展历程,从而把数学史融入课堂。北师版数学教科书整体设计得很好,唯一不足就是过程展示中没能很好的体现材料,教材中只利用了两个直角三角板三边长度的测量结果去找寻三边的关系,教师可以加入古埃及人利用绳子打结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例子,然后在引导学生去测量直角三角板三边的长度。北师版数学教科书习题设计得很有水平,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与利用这些习题,从而更好的促进教学。华师版数学教科书也是在过程展示中没能很好地体现材料,也利用了测量直角三角形三边长。接着又提到了正方形瓷砖拼成的地面这个例子,仅仅这样去讲解这个例子,显得很枯燥,可以加入一些中西方的数学史增加趣味,活跃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数学史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具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数学的发展历程以及数学家的探索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不管是哪版教科书,只是起到数学教学载体的作用,教师可以参考教材,但不能完全依赖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数学涵养,对于数学知识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有充分的认识,从而才能很好地适应与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才能体现出数学的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林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篇8
关键词:碳排放交易;碳市场;低碳保定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度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支持保定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市场化减排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11021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7月12日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提升环境质量的渴望也越来越高。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许多国家的追求,创建低碳生存环境正在成为世界的主流。实现低碳经济发展,营造绿色家园,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首批入选世界自然基金会(简称WWF)“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两个城市之一,2008年保定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打造“低碳保定”的城市发展目标,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培植低碳产业、倡导低碳生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并切实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使保定市的“两型社会”的建设稳步推进。而目前在金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企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财政资金趋于紧张,既要保增长,又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对保定市政府和企业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应对全球变暖,世界各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公框架公约》以及《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利用碳交易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建成了多个、多级别的碳排放市场,为遏制全球变暖趋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我国也在进行碳排放交易的试点工作,这些都为借助市场化的手段推动保定建设“两型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国际碳排放交易机制与实践
《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三种为减少缔约方温室气体排放的灵活机制,即联合履约机制(简称JI),国际排放贸易(简称ET)以及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其中,前两项机制适用于公约附件I国家之间,而清洁发展机制(CDM)则适用于公约附件I国家和非附件I国家之间。由于附件I国家可以通过三种灵活的机制,以交易转让或者境外合作的模式来获得温室气体排放权。这样,就能够在不影响全球环境完整性的同时,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活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实现全球减排成本效益最优。《京都议定书》之后,发达国家相继成立碳排放交易所,发展中国家也借助清洁发展机制,越来越多地融入国际碳市场。欧盟和美国是碳排放交易实践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案例,其实践经验对中国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一)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欧盟一直是推动气候变化谈判最重要的政治力量和践行者。为了帮助其成员国履行《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做准备,2003年6月,欧盟立法委员会通过了“排放交易计划(ETS)”指令,对工业界排放温室气体设下限额;2005年1月1日正式启动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排放交易体系——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涵盖了所有27个欧盟成员国,且非欧盟成员国的瑞士和挪威也决定于2007年自愿加入EU ETS与欧盟成员国进行排放交易。在该交易体系下,人们采用的是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的管理和交易模式。其做法是:欧盟及其成员国政府设置一个排放量的上限,受该体系管辖的每个企业将从政府那里分配到一定数量的排放许可额度——欧洲排放单位(EUA),而所有企业的排放总量不得超过该上限。如果企业能够使其实际排放量小于分配到的排放许可额度,那么它就可以将剩余的额度放到排放市场上出售,以获取利润;反之,它就必须到市场上购买排放权,否则,将会受到重罚。
欧盟的排放交易制度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2005~2007年,第二阶段是2008~2012年。在第一阶段,共有21个欧盟成员国参加。根据“总量控制、负担均分”的原则,欧盟规定至少将95%的配额(EUA)免费分给企业,剩余5%配额采取竞拍的方式。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超标1吨,将被处以40欧元的罚款。2008~2012年是第二阶段即正式实施阶段。会员国所释出的排污权有90%必须免费分配给各厂,10%配额采取竞拍的方式,罚款额涨至100欧元/吨;通过与JI和CDM项目的接通,市场规模扩大到欧盟以外的国家。
目前,欧盟正在进行的是“排放权交易计划”第二阶段,由于在试运行的第一阶段,各国向其企业签发了过多的排放许可证,使企业缺乏减排动力,导致二氧化碳市场碳信用通胀,从而遭到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批评。在正在实施的第二阶段中,欧盟就明显加紧了配额的限制,并且试图将该体系覆盖到更多的行业中去,尤其是近年来排放增长迅猛的航空业。EUETS的交易量不断增长,2007年交易了不到10亿吨,2008年交易额达到28亿吨,占欧盟京都议定书气候贸易体系交易总量的80%~90%,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所。
(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是全球第一家自愿减排碳交易市场交易平台,是京都机制以外的碳交易市场。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是由会员设计和治理,自愿形成一套交易的规则。交易所的会员自愿做出了有法律约束力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以保证芝加哥气候交易所能够实现其两个阶段目标:做到在第一阶段(2003~2006年),通过自身减排和购买其他会员多余的信用额度达到每年减少1%排放的目标;并保证在第二阶段(2007~2010年),所有会员将实现6%的减排量。交易所包含两类机构:一类是CCX的会员,即排放温室气体的实体;另一类是CCX的参与者,即替代物和流动性的提供者。每位会员公司通过减排或补偿购买达到各自的减排量,在维护大气环境稳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提高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
CCX目前有会员公司200多个,主要来自航空、电力、环境、汽车、交通等行业,其中包括5家中国会员公司,交易产品涉及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物、六氟化硫等6种温室气体。
(三)其他碳排放交易市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贸易体系于2003年1月正式启动,它对该州的电力零售商和其他部门规定排放份额,对于额外的排放,则通过该碳交易市场购买减排认证来补偿。2007年澳大利亚加入《京都议定书》后,加快了碳交易的立法。目前,澳大利亚政府正在推动参议院通过一项含有11个具体法案的碳交易法案,希望碳交易从2011年开始覆盖全国75%的碳排放,这一举措将使澳大利亚成为继欧洲之后的第二个碳交易平台。
加拿大作为一个远远落后于其《京都议定书》目标的国家,于2008年5月30日成立了蒙特利尔气候交易所,其使命是向加拿大经济中参与解决空气品质和气候变化问题的许多部门提供价格透明度、环保整体性、低成本、广泛的准入和可靠性,促进加拿大的整体减排。
亚洲地区碳交易起步较晚,但正出现迎头赶上的迹象。港交所已经开始研发排放权相关产品,筹备温室气体排放权场内交易,日本也在进行碳排放交易所的筹备工作。
二、我国在碳排放交易机制上的探索
我国开展排污权交易的实践最早是在1991年,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在16个城市进行了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制度的试点工作。自1994年起,又在其中的6个城市开展了大气排污权交易的试点。这些试点可以看作是中国起步阶段的排污权交易试点。1997年北京环境与发展研究会和美国环境保护协会合作开展了排污权交易研究项目,2001年亚洲开发银行和陕西省政府共同启动了由美国RFF和中国环境科学院联合执行的“SO2排污权交易制度”。2002年3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在七省市开展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排污权交易的示范工作。
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为我国积累了许多排污权交易的经验。但是,客观来讲,这些项目的开展多是在政府主导下或者在企业内部完成的,多数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在这些交易中,市场对于资源的配置作用没有得到体现,也没有相应的经济评估。近几年,我国开始逐步看清自己在碳产业链中所处的地位,开始探索构建自己的碳市场。2008年相继成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及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并于2009年11月17日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完成国内首笔基于碳足迹盘查的碳中和交易,开启了我国排放交易的先河。
三、碳排放交易机制对建设“低碳保定”的启示与经验借鉴
可以看出,碳排放权交易已成为国际社会推动全球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我国也在积极探索建设国内碳排放市场,这些都为保定市更好地利用经济手段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以市场手段推动“低碳保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创建区域内的碳交易试验平台。首先借鉴国内已有的排污权交易试点经验,在区域内进行以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为主的交易试点,随着试点交易的不断完善和推进,逐步推进节能量等其他创新产品的交易,并及时吸纳国际国内碳排放交易所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为下一步进行碳交易做好前期准备。在此基础之上,以“中国电谷”、“低碳保定”和排放权交易试点建设的前期成果为支撑,积极争取省内的区域碳排放交易中心落户保定,以此进一步推动“低碳保定”的建设,扩大其影响力。
(二)构建完善碳交易信息平台。碳交易市场一方面是与虚拟资本、金融创新、绿色技术、低碳信息咨询、新经济所需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等相关的信息经济市场,另一方面是与低碳经济的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市场相关的企业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市场。因此,只有构建真实而强大的信息平台,才能最终构建碳市场。要认识到构建信息平台是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快与国外先进交易体系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知识产权入股等形式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
(三)建立碳交易的法律保障机制。碳排放权的稀缺性来自政府法律强制性设立的排放上限,同时碳市场的运行更需要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节能减排贯穿整个生产、销售和消费、使用、废气及回收、资源化、再利用的过程,上述各个领域对法制都有要求。只有在法制上对生产者、消费者和使用者以及再利用者的行为加以规定,并配合严厉的惩罚机制,才能保证节能减排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和碳交易机制的顺利实施。因此,要以国家法律为指导,加快制定一系列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和保障碳市场运行的地方法律法规制度,形成较为完备的法制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碳排放配额分配体系、监测体系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企业以及发电、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建设。只有制定并严格实施有关节能减排的法制规章,才能使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所约束,才能激励企业主动节能减排,保证碳交易市场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良性运行。
(四)完善市场化节能减排的配套政策。实践表明,运用市场机制,利用经济手段,能最有效地做到节能减排,但必须有完善的配套政策。保定市政府应积极配合国家资源品的价格改革,稳妥地推进煤、油、气、电、水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运用价格杠杆引导企业节能减排。按照补偿治理成本原则提高排污单位排污费征收标准,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将能源与环境的成本内化到企业的生产决策中去,将节能减排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企业自觉地实施节能减排行动。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以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通过严格的土地、信贷、项目审批等政策措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过快增长。同时,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保证这些政策能够得以贯彻。
(五)加快企业节能减排技术的转化。保定建设低碳城市的优势在于,它拥有中国唯一的国家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中国电谷”,要利用好这一产业技术优势,在稳步推进碳市场建设的同时,建立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组织实施节能减排科技开发专项,开发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而且碳市场本身就具有连接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的功能,以碳市场为媒介基础,建立节能技术的供需平台,将“中国电谷”中的节能技术推介给碳市场参与企业,推动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向实际应用领域的转化。
(六)积极推动CDM项目发展,利用国际市场节能减排。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作为《京都议定书》的一种灵活履约机制,自2005年开始启动就受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欢迎。这一机制鼓励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温室气体,减少排放的数量可用于抵扣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视做本国减排指标的一部分。我国积极地参与了这一机制,截至2009年10月,我国政府已批准了2,232个CDM项目,其中663个已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预计年减排量为1.9亿吨,约占全球注册项目减排放量的58%以上,注册量和年减排量均居世界第一。保定市政府要积极利用这一国际市场,通过搭建CDM项目信息平台,畅通项目融资渠道,推动CDM项目的发展,利用国际市场推动本地区的节能减排。
主要参考文献:
[1]PointCarbon:“Carbon 2009-Emission trading coming home.”,2009.Tvinnereim,E.,Rine,K.and Heimdal,C.(eds.)
[2]陈成.浅论京都议定书下的碳排放权交易[J].法制与社会,2007.1.
篇9
苏教版高中新课标生物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二节中第二个内容是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学生之前已经学过了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又有初中人类性别遗传的基础,这些都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伴性遗传这节内容既说明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又是对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和深化,同时还为后面基因突变和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伴X染色体遗传的特点,教学难点是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笔者在设计教学时以问题教学法为载体,通过4个问题串起了教材内容,让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达成教学目标。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了解性别决定的概念和方式;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总结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
2.2 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资料分析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科学家献身科学、尊重科学、执着钻研的精神,通过学习和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3 教学过程
3.1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1:性别由什么来决定?
教师提问学生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复习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又说明本节课的伴性遗传也是符合分离定律的。在学生回答分离定律实质的同时,教师巧妙地利用课件图示将分离定律内容过渡到雌雄配子结合成受精卵,并引导学生思考受精卵有的发育成男孩,有的发育成女孩。此时通过课件播放一个男女宝宝尿不湿的广告视频,激起学生的兴趣,并通过视频语言“男女宝宝是不同的”自然引发学生的思考:性别由什么来决定?这样第一个问题就由学生提出来了。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人类染色体组型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并尝试准确表述。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是性染色体,什么是常染色体。接着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解决两个小问题:性别决定的概念和性别决定的方式。学生带着问题读书,都能找到答案,并且能够通过知识的归纳和提升总结出问题1的答案:性别主要就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第一个问题迎刃而解。
3.2 故事情境,数据分析
引出问题2:红绿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Y染色体上?
教师讲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性状在遗传时与性别联系在一起,因此这类性状的遗传被称为——伴性遗传,也叫性连锁遗传。红绿色盲就是一种常见的人类伴性遗传病。教师课件展示色盲检测图,通过让学生自我检测调动起学习气氛,教师适时追问谁最先发现红绿色盲症。学生介绍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时,科学家执着钻研和献身科学的精神感染着学生,情感教育自然渗透其中。
学生汇报课前调查红绿色盲症发病率的结果。有学生是上网百度的,有学生是在校医务室调查的,有学生是发动家长在其同事圈中调查的。教师表扬学生多角度的调查方式,并要求学生进行部分数据汇报展示(表1、表2)。本校学生自身情况的真实反映,让学生很激动,也特别好奇,为什么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高于女性?教师适当地点拨使学生往本质思考,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2:红绿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Y染色体上?
起初学生发现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高,马上联想是不是红绿色盲基因在Y染色体上,但有学生迅速反驳,如果只在Y染色体上的话,就不会出现红绿色盲的女性了,但事实上有红绿色盲女性患者。此时教师出示X和Y染色体对比图,并附上资料介绍: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大小和携带基因种类上都不一样。X染色体携带着许多基因,Y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携带的基因比较少,所以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当学生深入分析和讨论发现红绿色盲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的,Y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
3.3 家系图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某遗传病家系图(图1),让学生判断显隐性。学生根据学习分离定律时掌握的无中生有为隐性的规律,找到Ⅱ3和Ⅱ4家庭中生出Ⅲ6有病个体,Ⅱ5和Ⅱ6家庭中生出Ⅲ7和Ⅲ12有病个体,确定该病为隐性基因控制的。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一个红绿色盲的家系图。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第三个问题“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自动解决了。通过问题2和3的总结,学生得出结论: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教师及时设问:如何书写红绿色盲患者的基因型?红绿色盲患者肯定是——bb,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bb”,故意停顿,让学生发现问题。光这样写体现不出它在X染色体上的特点了,所以还要写出XX,将基因写在XX的右上角。女性正常怎么写?学生练习书写。
3.4 表格和图谱变换突破问题
当学生板书出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患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后,教师将其列在表格中(表3),让学生从中看出男性发病率高的原因,并总结出红绿色盲遗传的第一个特点,从而开始解决第四个问题“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教师提问:表格中的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可以有几种婚配方式?请学生模仿教材图3-16,完成他们的婚配图解。用红笔描出色盲基因,箭头表示它的传递方向,体会父亲的色盲基因传给谁,儿子的色盲基因来自于谁?投影展示一位学生书写图3-19的婚配情况,和学生一起点评其书写情况,强调书写的规范性。教师带着学生一起看图并讲解:女性携带者,她的XB和Xb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这就是前面复习的基因的分离定律,所以伴性遗传也符合分离定律,XX是一对同源染色体,XY也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课件展示一个色盲家系4代图谱。利用动画效果中的颜色变化带领学生观察这些个体色盲基因的传递规律,体会出红绿色盲遗传第二个特点,即交叉遗传。
这个特点学生第一次接触,比较陌生,需要通过一些方式加以强化。教师利用一个家族系谱图的转换带领学生思维步步深入,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教师板书,把图3-19转变成系谱图(图2)。提问学生假如这个5号长大了结婚了,又生了个患病男孩,那么这个7号男孩的致病基因来自于谁?学生能分析出来自于6号,那6号的基因型是什么?虽然看上去1、5、7是患者,但色盲基因不是从爷爷传给儿子再传给孙子的,因为父亲的X染色体只能通过传给女儿,儿子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教师板图将6号的父母标出来,提问现在7号的色盲基因来自于谁?3号个体,说明3号的色盲基因是通过其女儿传给外孙的,教师继续改变系谱图,经检查4号个体是色盲患者(图3)。那么7号的色盲基因来自于谁呢?是不是还是3号个体?学生思考后得出不是3号,是4号,因为4号的X染色体即带有色盲基因的染色体只能传给他的女儿就是6号个体,再由6号个体传给儿子。教师提问:这叫什么遗传?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交叉遗传。
3.5 总结拓展,完善教材内容
通过系谱图和插图,简要补充了伴性遗传的其他方式及特点:X染色体显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从结构上完整伴性遗传的内容。
篇10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30-02
一、引言
当今世界已步入信息时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对于人才的知识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运而生,这是一场教学模式上的伟大变革。在外语教学方面,由于其特殊性和语境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锋芒直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角色提出质疑。本文将着重探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二、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处境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采用17世纪30年代J.A.Komensky提出的班级授课制模式,其主要特点就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中的绝对主导者;学生是知识传授的对象,是被动接受者;而教科书则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材料,教学内容基本上由教科书决定。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存在几百年,确有其长处,例如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系统传授各种知识,便于教学管理和检查,故而可以扩大教学规模等。
然而,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育者们意识到了这种“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没有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资料的支持,教师独占讲台,着重讲解语音、语法、词汇和课文,全凭一本书、一张嘴和一支粉笔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和机会,缺乏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操练。课堂教学变得索然无味,既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让教师无法兼顾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学生普遍具备应有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满足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很多高校英语教师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调整自身角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可以说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由于近年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明显增加,师资和教学设备相对不足,很多高校出现了大班授课的现象。毫无疑问,大班授课给教改中的大学英语教师出了一道难题,70-80人的大型课堂使得改进后的英语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课堂组织难以实施,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的比重一再加大,有退回传统教学模式的趋势。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再次探讨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师角色。
三、建构主义理论下灵活转变大学英语教师角色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教师角色给予的最精辟的诊释。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境界、道德修养、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思维水平、健康状况以及责任心等)都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活动,而教师本人的教学水平及其个性特点对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也相当重要,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学生可能达到的成绩限度。由此可见,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他们的角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伴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和发展,特别是随着近现代各种先进的优秀的教育理念不断涌现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的变化着。
(一)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laget)提出来的。它较好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阐明了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意义是如何建构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内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他人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和音像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也就是说,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通常,“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被认为是建构主义学习过程的四大要素。其中,意义建构是最终目的,协作和会话是主要手段,而情境则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给予特别关注的地方。
建构主义理论倡导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个性化教育和及时反馈,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去解决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努力提高个人知识水平,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配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工具,为学习者提供更多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和进行真实语言交际的空间,有效的提高学习者的独立学习能力,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封闭式教学模式,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二)建构主义理论下新的大学英语教师角色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中,大学英语教师在地位和作用上都较以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