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工程硕士 培养方案 建筑材料
一、前言
我国正式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始于1997年,当时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等部门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以在职人员不脱产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为主。至2009年,我国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单位已达241个,累计招生超过了24万人,约占我国各类专业学位总招生数的1/4。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突出问题就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不够,规模较小,比例偏低,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据悉,目前我国每年招收的40多万研究生中,专业学位研究生仅占10%。
教育部2009年9月发出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积极稳妥地推动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为此,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范围。2010年教育部决定将增加的研究生招生名额全部用于扩大招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目前,我校正在进行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改革和实践,要求全日制工程硕士一年在企业进行联合培养。与企业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是提高应用性硕士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二、建筑材料学科分析
1.建筑材料学科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土木工程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可以促使建筑形式的变化以及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革新。建筑材料质量、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建筑材料的发展和革新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家学科划分改革前建筑材料属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改革后划入材料学一级学科。在一级学科下自行设置二级学科的权利归属各高校后,部分高校又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置建筑材料二级学科。而本质上建筑材料学科属于土木工程和材料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或者“交叉学科”,因此设在土木工程类院系下的材料学学科具有其相对独立性。
我校的建筑材料学科设于材料学一级学科下,行政上隶属土木工程学院。
2.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现状
在研究生教育中,课程设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大学本科教育后进行的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种学历教育,属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因此,研究生课程具有高深性、研究性、专业性、精致性和动态性等特征。研究生课程体系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处于核心地位。
目前,国内课程设置缺乏统一标准,关于建材硕士点课程类别的划分,并无统一的名称标准。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不同培养层次、培养规格的研究生应当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但这种差异在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常常难以得到充分的反映,不少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不同程度地存在混乱现象。我国有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不同研究生培养模式。前者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际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两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存在很大的不同。学术性培养方案相对成熟,应用性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设相对薄弱。
因此,建筑材料学科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土木工程和材料学学科特点,通过建筑材料硕士点的重点高校的调查研究和自身建设,结合我校特色,构建和优化设置方案。
3.学生能力现状
如何培养出高水平的工程应用性创新型人才成为各高校的重点任务之一。研究生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加强课程设置的优化不仅是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要求,更是对我国教育现状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实不足的弥补,也是国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部分基础课和专业课偏重知识灌输,忽视能力培养,研究生课程的研究性和自主性特点不明显。在新的形式下,现有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体系还不完善,不利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总体上缺乏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客观上需要对现有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进行思考、优化甚至革新。
4.与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是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基础
建筑材料研究所与辽宁省、大连市建筑材料相关骨干企业有紧密联系,项目合作基础良好,如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大连砼鑫混凝土有限公司、大连庆华建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细杨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等,为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培养方案
本学科专业培养能够从事相关专业的材料学领域的教学、科研、设计、管理或相关工程技术工作的复合型研究性和管理型人才。学习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方面坚实的建筑材料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在建筑材料基本理论、新型建筑材料研究和计算材料学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和创新开发能力的培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和管理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熟练阅读外文资料、能用外语撰写科技论文和进行学术交流。
硕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6学分,选修课不低于6学分,实践环节6学分。
四、实施及问题
上述培养方案实施以来,总体情况良好,保证了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质量,但在实施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以下工作:
1.实践教育
全日制工程硕士生主要来自于应届本科生,其就业主要是面向企业、工程第一线。目前,工程硕士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实践问题。国家工程教育实践中心的建设政策及实施细则滞后,给工程硕士的实践问题带来困难。在无国家相关配套政策的前提下,企业承担一定数量研究生的实践教育工作积极性不高。目前仅有“国家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建设的相关文件,但批准数量肯定有限,将来也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求。除了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外,应出台地方企业工程教育实践中心的支持政策和实施细则。在校企结合上,最重要的是要找那些热心于教育的企业,要有一批热心育人的企业家和技术、管理骨干,学校要关心企业的发展,企业要热心于育人工作。实行“双导师”制,选择聘请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学术造诣的企业导师,确保工程硕十的培养质量。
2.德育教育
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培养中,德育工作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极为重要。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素质培养更需要让他们树立坚定正确的信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更要加强社会公德、劳动观点和团队精神的教育,鼓励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培养良好的实践应变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学生在学校期间,德育教育保障机制健全,学校、导师可以随时与学生思想沟通加强德育教育。进入企业以后,避免德育教育出现真空,应加强与企业导师的沟通,让企业导师进行业务和思想双重指导。
3.过程监管
进入企业以后,监管体系要进一步延伸和加强。建立和完善企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实习评审制度,由实习企业根据学生实习表现和成果给出量化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实习阶段的考核指标之一。
五、结论
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应结合专业实际情况,优化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育、重视德育教育、完善培养质量监督体系,以保障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光玉.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刍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19-22.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2009,9.
[3]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建材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10.
篇2
论文摘要: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对构建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所涉及的课程目标、课程设、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等进行了研究。
纵观我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除了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外,也先后形成了不同时期的体育教学观念。尽管每一种教学观念都代表了当时的新思想,并赋予新的内涵,但是,无论是技术教学观念、竞技运动教学观念、增强体质教学观念、快乐体育教学观念、素质教育教学观念,还是终身体育教学观念,都未能脱离强调运动技术技能学习与培养这个中心,都未能形成学生接受体育要以健康促进为目的的观念。所以,造成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学校体育教学方法过于训练化、学校体育教学评价过于技术化,学校体育成了竞技运动的翻版,突出了学校体育教育以项目为中心,摒弃了学校体育教育以人为本的宗旨,偷换了学校体育教育的主体。由此而导致了学生经过12年的学校体育教育,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现象的发生,出现了2000年《中国国民体质调查报告》显示的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状况。
为了克服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系列间题,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于2002年分别制定和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这是21世纪初指导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根本依据,也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必须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动员令。如何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新颁文件的精神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新的体育课程理念,就成为广大体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课题。本文从体育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等方面,对公共体育课程的体系进行全面研究,力图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重构。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健康促进功能,凸现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达到学校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1“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的公共课程体系构建中的重点问题
以人为本,构建“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它必须以现代课程论、现代教学论的基本原理为依据,以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三维健康观”为切人点,从影响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课程评价、师资建设等因素人手,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才能够完成。要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课题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平台,就必须首先对新课程体系构建进行完整的系统分析,找到影响整个构建过程的影响因素,即重点问题。通过专家座谈、文献分析等方法,笔者认为,新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重点问题主要有:
1.1进行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历史与现状的比较分析。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形成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报告,即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能够更清楚地知道改革的目的、重点等影响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为新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明确方向。
1.2对新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进行详细解读,进一步认识新旧(教学指导纲要》的区别与联系,把握新颁《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实质,使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具备扎实的理论依据。
1.3以“健康第一”新体育课程思想为指导,展开关于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区别与联系的研究与探讨。虽然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多,但研究结果还没有得到公认,大部分的研究都容易陷人“非此即彼”的两极境地。理清学校体育以健康促进与竞技运动以成绩为最高追求的目的差异性,并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必要的平衡,是形成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新理念的必然,也是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的必要环节。
1.4通讨对学校体育教育功能的进一步认识和拓展,明确学校体育课程的运动参与意识形成、运动技术技能掌握、社会适应性发展的“健康三维观”在新的课程目标体系中的位置,从而使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更加符合时代的潮流。
1.5新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重新搭建学校体育课程结构。要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形成体育课程结构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模式,扩大体育课程的结构范畴,为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形成强有力的支持。同时,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改变大中小学竞技体育内容一贯制的现象,在异化竞技体育内容的前提下,使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得以继承和发扬,使娱乐休闲体育内容得以引进和吸收,使健康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融于体育课堂。使学生的健康知识得以丰富,健康行为得以养成,体育欣赏水平得以提升,体育锻炼兴趣得以有效培养。
1.6改变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固定化的体育课程管理模式。新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研究设计保证课程目标实现和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体育课程组织形式,在充分体现“三个自主”教学组织原则的前提下,从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的实际出发,探讨体育必修课、选修课和俱乐部不同方式的搭配与衔接,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体育锻炼学生个体的需要。
1.7进一步研究探索适合新的体育课程目标实现的体育课教学方法。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系统式教学方法”,机械地搬用了竞技体育的训练方法,忽视了学生体育活动的情感体验,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发挥。从另一个角度讲,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方法又过分重视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系统性学习,经常看到学生不学三步起跳,就不教三步起跳后的落地,更不能先学起跳后的沙坑落地和腾空步练习,只能使学生学会了这些基础性的练习后,才让学生学短距离助跑,然后,再学全程助跑和脚步丈量等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的确创造了这些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让运动员到运动场上比试高低,而忘记了我们的学生通过接受体育教育是为了学会生存、促进健康。尤其令人费解的是体育课上教师习惯地把运动训练的“三从一大原则”原原本本地搬用过来。鉴于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方法产生的一系列弊端,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基础上,探究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有利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体育课教学方法体系。
1.8教育部新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倡导的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方法,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为此,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在上述评价原则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实践建立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体育课程建设等方面的评价体系。并突出体现对学生学习锻炼效果和过程的评价,淡化甄别和选拔功能,强调激励和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人评价内容之中;突出体现对体育教师业务素养(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等)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的评价;突出体现对体育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教材建设、课程管理、师资配备与培训、体育经费、场馆设施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综合性评价。
1,9新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必将带来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一系列新的问题。怎样使体育教师跟上时代的要求,完成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实现由“教练员”向“教育者”的观念和教学行为转变,制定什么样的现有体育教师培训方案,等等。研究探索影响体育专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问题所在,从根本上和源头上解决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教书育人所需要的能力巫待加强等问题,都将是新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环节。
篇3
关键词:高中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特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1B-0093-0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顺应新时期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满足人才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创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概念上讲,是高中开展体育教学的依据,是高中体育授课执行的准则。
本次新课标之所以受到如此大的关注,主要是因为与前几次的教学改革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于传统的教学大纲(亦称课程标准)是仿照苏联建立起来的,倡导以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主智主义,而本次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改变原有的以主智主义为主体的育人模式,倡导向美国学习,以美国杜威为主体的实用主义和自然体育思想为主体进行授课,这使授课观念发生很大变革,也使得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受到重视。
下面笔者将结合多年来高中体育授课经验与各位同仁具体探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特点。
一、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次新课标的一大特色便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尊重学生生理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并力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逐渐养成锻炼的习惯,进而习得一到两项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在注重学生兴趣的发展过程中,在授课过程中还应该注意通过不同的练习,让学生获得不同技能,接触不同的运动项目,在不同运动项目的练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实现学生运动兴趣和身体素质的双丰收。
二、淡化学生分数注重学生运动情感态度的变化
传统的高中体育授课过程中,注重的是学生运动成绩的提升,期末考试的唯一指标也是学生的运动成绩,对部分运动成绩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励。过于注重成绩的运动教学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良好情感的养成和正确学习态度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
本次新课标倡导学生的运动态度胜于现实的身体素质,并将学生的运动态度作为评价学生期末成绩的主要指标,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态度。
三、在评价中以学生发展为核心
评价便是对学生体育学习做出价值判断,传统的评价倾向于身体素质的测评,忽视了体育学习的情感与态度,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锻炼观。
本次课程改革将学生评价的改革作为重点内容,希望通过评价制度的改变,改变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增强这一现实状况。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倡导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体进行评价改革,发展性评价最核心的理念便是评价不是一种甄别手段,而是促进学生继续学习的重要工具。要通过正确评价促进学生进行锻炼。
四、强调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本次新课标的颁布一大特点便是教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地位有所加强。传统的高中体育课程建设,都是由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专家在现实制定课程计划时,不能完全估计所有民族、所有地区学生的情况,因此,在教学大纲执行过程中有一定困难。
本次新课标倡导国家、地方、学校为主体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参与到高中体育课程建设中来,发挥自身了解学校地理位置、了解学生特点、了解学校的现实状况的优势,制定行之有效的课程方案,进一步发展我国的高中体育教育事业。
五、结束语
高中体育教学是我国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运动技能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发展我国的高中体育教育事业,本次新课标在设计过程中具有很多有别于传统课标的地方,主要表现于:要求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淡化学生分数,注重学生运动情感态度的变化;要求在评价中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强调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这些特点的理解,为国家培养出身体素质出色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兰宇力.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篇4
关键词:高职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设置
通过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结合我国高职体育教育的特点,提出应把握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科学设置体育课程,作为高职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体育教育应在课程建设上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高职教育的内涵,明确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建设理念和与人才培养相匹配的建设目标,对体育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等各方面进行改革。
一、我国高职体育教育的现状
当前对我国高职体育的生存与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再认识的过程。这不仅为高职体育的生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高职体育的发展提供动力、指明方向。由于高职学生在校时间仅为3年,以培养学生基础技能为目的的专业课程设置比例高,因此,体育类的公共课程比例被压缩至1年,甚至不能满足人才培养方案中72学时的规定,这是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校教育对体育教育的忽视导致体育教育的发展严重受阻。体育教学内容繁多教学质量偏低由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忽视,使得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发展缓慢,体育教学理念发展滞后,片面的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错误地理解只有大量地向学生传授各种运动项目的技巧,才能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课程实施中教学过程主客体错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以以人为本重在参与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处与主体地位,老师起着引导的作用然而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然是以前的老观念。
二、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应根据高职院校的职业特点,进行有目的地设置高职院校体育课程。首先,高职体育教育课程应体现对学生体育能力的教育,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学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产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逐渐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其次,高职体育教育课程应充分考虑到对学生心理的教育,如通过一些集体性项目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一些对抗性项目培养学生的勇敢无畏的精神通过一些简单易学的项目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等。最后,高职体育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充分地体现一定的体育文化特征,针对一些高职院校的优势体育项目进行有目的的设置体育内容,以保证自己的体育特色,同时,通过一些体育文化节来充实课堂以外的闲暇时间,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培养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其体育课程的教材内容应保证多样化,包含必修教材,专项教材选项教材和混合教材,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确定教材内容必须符合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三、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特征的体育教学特点
体育是为了适应自然和社会,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而自觉地改善身心和开发自身潜能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体育教育的本质属性。高职体育教学充分体现在利用学校的体育教育资源,以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不同运动项目为基本内容,结合相应专业,有意识地对高职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等职业核心能力加以培养;注重“职业忠诚、责任感、专业进取与创新、团队协作和职业规范”等职业道德、态度及其作为内核的价值观的培养。这是因为体育教育过程不可能全是愉快的旅程,有时会充满艰苦,需要勇气、需要克服困难、需要团结与合作。如障碍跑和攀岩项目需要勇气和胆量;中长跑中要克服“极点”需要毅力;足、篮、排球等集体性的项目体现了团队的协作精神;乒乓球、羽毛球等个人项目需要表现出很强独立性自信心;各种比赛需要遵守规则等等。
篇5
由于《课标》的落实需要由校本课程具体地体现,而校本课程的实施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而课例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课堂教学,因此,课例研究成为贯彻《课标》的真正动力。体育与健康课例研究是学校进行校本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之一,也是近年来体育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过程。研究表明,课例研究不仅能直接影响校本课程的发展,还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具有针对性强、目标具体、关注度集中的特性。
由于课例均是由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而产生的具体案例,因此,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和改善也是最直接和最具针对性,教师通过课例研究解决体育课堂上发生的问题,有利于教师调控课堂和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避免问题的扩大和再生成。另外,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教学案例成果充实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完善校本课程建设。
一、体育课例研究对校本课程人力资源的影响
1.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可能性增大
研究表明,课例研究是职初教师向经验教师、专家教师成长的必然经历,体育职初教师与专家教师的区别不在于规则、原理和操作性知识,而在于教学的策略和案例知识。由于课例研究注重课堂教学从点到面的研讨,经常从事课例研究的教师要比其他教师更易获取更多的课例研究知识、方法和参与观课的机会。因此,教师的观课效率、分析能力和评价水平得到提高,从思考课的局部逐步向思考课的整体过度,教师在课例研究中逐步形成自己评教课的风格,与传统的教研形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教师科研能力和专业能力提高的力度增强
科研能力和专业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也是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适应学科知识的改变和学生学习的需求,观念的不同就会造成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各异,教研内容、方法方式的区别,就会造成教师获得有效信息、认知程度、分析处理问题的手段等发生改变,具体表现在复盘一节体育课的节点和结构深度所表现出的差异。传统的教研活动不会将一节体育课进行复盘,而是将课堂上某些环节进行评议,而课例研究不仅将一节体育课进行复盘,而且还会让任课教师叙述上课的经历和目标实现情况,对课的各个环节进行追忆,查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效地锻炼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并养成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造成教师在教育科研、教育教学专业提升上所出现的差异均与教研形式、研究内容、课程观念、师生互动程度等有关。其中,教师的课例研究唤起了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教学的兴趣。因为,课例研究具有内在的引诱力,内容具体丰富,没有相同的教学事件,而且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具有指导性和甄别性,处理问题的方法更加多样,技巧也逐步艺术化,对事物的发展有了初步的判断。虽然教师科研能力、专业能力的提升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课例研究在中间起了不可质疑的作用。
3.教师的教学风格发生变化,自我风格逐步形成
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人格构成、性格品行、身体素养等决定了其教育教学风格的形成和差异。由于课例研究必须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明确课例研究的内容范围、方法措施、过程顺序和预期成效等,并对其提出具体要求。因此,体育教师从中获得了可以指导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知识和经验。目前,“问题中心”是体育教师公认的学习提升的最有效模式,充分挖掘课堂教学内的“疑惑”,将其转化为“怎么做”的问题,进一步实现教师在问题中解决问题,在工作中提升工作的可能,并进行理性提升,将思路转变成为行动。另外,体育教师有了问题意识,就会通过案例、对比、反思等途径,引发自己发现课堂里的教学问题,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减少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低效和负效的可能性,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
随着课例研究的逐步深化,教师改变了往日的教学风格,逐渐出现了与自身往日不同的教学风格,而新的教学风格形成完全来自于教师本身行为的改变,属于一种主动改变的行为。所有这些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教学风格。主要表现为:在教研的侧重点方面,在课例研究时以复盘课为主,而传统的教研则以教材、方法、组织为主;在观课环节上,课例研究注重课的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传统的教研主要观察教师、学生的表现;在分析课的方法上,课例研究用整体分析替代了局部分析,传统教研则注重课的局部分析;在教学关注点上,课例研究更多地关注学生爱好、习惯、互动的生成和运动时间的长短,传统的教研大多关注学生纪律、技能和练习表现;在复盘课的情况方面,课例研究总是将教学主线贯穿于课堂中间,而传统教研则不会对课进行复盘,主要通过叙述课堂教学的局部来进行评估。
4.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自主意识和能力增强
学生是体育课堂学习的主体,如果只有教师教的变化而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改变的话,那就等于课堂教学的环境没有改变。由于学校对体育校本课程的不断开发实施和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由过去的依赖老师组织学习转变为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由过去的纯粹动作模仿转变为能够带着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锻炼;由过去的只听不思、注重练习次数转变为敢于创新、注重练习的效率与质量;由过去的被动学习、不愿进行学习交流转变为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与同学互动学习;由过去的离开老师的组织就不会练习转变为对自己学习任务不等不靠、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
调查发现,学生学习行为逐步改变的原因,一是学校校本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需求,使学生已有的学习经历得到充分体现和张扬;二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作用于课堂而发生变化;三是课例研究细化到课堂具体发生的事件,并让学生直接参与解决问题;四是教师设计教学时,更多地考虑学生需要和发展以及习惯的养成,而不是一味强调学生对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五是学习目标具体可行,实现目标的路径清晰可见、易操作;六是学生真正成为体育学习的主人,自利得到回归,长期的心理压抑得到释放。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权益的回归,让体育课堂变得更加人性和自主。
二、体育课例研究对校本课程教材内容资源的影响
由于《课标》赋予了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权利,教学内容的选择成为体育教师首要关注的问题之一。体育教师要想从众多的教材当中选出适合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教材内容,必须要知道哪些教材内容适合学生的学习。而课例研究正是注重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内容成为课例研究所涉及的问题之列。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会更多地考虑适合本校学生的学习实际,将符合学校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通过改编或整合充实到校本课程内,发挥校本课程真正校本化、个性化的功能,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校本课程的内容资源。
课程校本化关系到学校和教师对国家、地方课程的解读、细化和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赋予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权利。而课例研究的发展为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体育课程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需求。我们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获得的课例资源,是来自教育教学课堂实录,反映的是课堂、学生的本质和原貌,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要想解决校本课程真正适用于本校学生的问题,课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为体育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排除传统的阻碍、习惯的干扰、能力的欠缺,找到究竟应该怎样做的路径,把梦想、标准和榜样内化为教师自己的素质,转化为教育教学的有利条件。而且具备向前展望、向后推理功能的课例研究,真正与校本课程教材内容资源的开发形成对校本课程建设向前推进的合力。
三、体育课例研究对校本课程场地器材资源的影响
课例研究在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分析过程中,势必会考虑场地器材的使用效率问题,学习内容的改变必然造成场地器材的变化,场地器材也会随着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而改变。因为,场地器材不但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而且是吸引学生参与锻炼的介质和提高兴趣、养成习惯的直接因素。体育教师要想上好一节体育课,必须考虑场地器材的使用问题。研究表明,体育课堂教学上的场地器材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了其他教学方式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更能为课堂教学活动增添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学生从事体育学习,需要必要的场地器材,而场地器材的质量、形状、色彩等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完成动作的质量、减少心理的压力等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校本课程建设离不开场地资源的开发。
体育教师在进行课例研究时,考虑更多的是用最经济的物质条件达到最大的效益价值,许多学校的场地狭小、器材缺失也成为教师设计教学时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开发体育教学的场地器材资源也成为体育教师进行课例研究的重点之一。课例研究针对场地器材的使用和配置有着专题的分析和研讨,并将场地器材的合理使用、科学配置作为研究的主要方面,这是传统教研活动所不能够比拟的。
体育课例研究对校本课程场地器材资源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学校场地器材相对固定,且不易改变,但开发校外活动场地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想有效地开发校外场地,就必须要了解校外地域的状况、适宜条件、使用价值等情况,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调查研究后才能够进行决策和实施,所有这些也都是在课例研究的范围之内,课例研究以研讨形式的优势使其他教研活动所不能够代替。
虽然现有的课例研究还处在起步的泛化阶段,但相关的课例研究制度、实施方案、操作程序、评价机制等逐渐建立和规范,课例研究由注重教学效果转向具体的教学事件和过程,从对课堂教学问题的分析研讨,扩大至对校本课程建设的关注,有效地促进了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快速发展。
四、结论
课例研究捕捉体育课堂教育教学中发生的具体事件,反映的是师生之间真实的故事。因此,课例研究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例研究为体育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频繁接触和互动交流的平台,助推了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校本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需求、健康发展需要和校本课程的自我完善。
体育教师通过课例研究拓展了知识面,掌握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为完善校本课程建设增添了新的内涵。
学生在课例研究中,获得了书本所不能赋予的知识与技能,或多或少发现自己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之前从未发现和知晓的问题,或是自己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学生在人性化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喜悦和成功,这也表现在课例研究、校本课程和学习主体之间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点位,也表明三者之间的和谐程度。
体育教师和学生观念的转变,来源于课例研究,也让体育课堂随之发生着改变,教师随着课例研究的不断深化将会逐步成为专家型教师,学生也因此会成为终身的受益者。
完善课例研究的内容、方法、形式和机制,划分课例研究的类型、路径、规律和层次,简化课例研究程序,方便教师使用,建立课例研究评价系统,做到有据可查、有规可依,避免课例研究的本质发生异变,有效促进校本课程的完善和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课例研究今后要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刘海元.学校体育教程.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篇6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部分,在学生健康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程日益得到重视,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它是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学校教育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校积极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通过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切实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增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通过积极探索体教结合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体育特长学生拓展培养渠道,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通过体育教育科研,引领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学校体育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下面,谈谈我校的体育多元课程设置,以及课题引领下的体育科学发展。
将体育融入多元化课程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体育课程与文化
学校课程是落实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的载体,是教育教学工作实施的蓝图和依据,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我校依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需求,从课程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提供选择、促进发展、突出专长的功能出发,整合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建立起以基础型、丰富型、发展型和专长型四类课程为核心的多元化课程体系。在体育学科上,根据我校课程方案,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既保障全体学生体质健康需要,又保障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其中,包括体育活动课、习惯养成教育、兴趣类选修课、体育嘉年华、研究性学习2、体育专长型课程。
1.规范开设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
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要求,开足开齐国家课程,每周3课时体育课,并确保每节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对学生体能训练的要求。在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从2009年秋季开始,我校增设每周两节的体育活动校本课程,且进入正式课表,确保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能上一节体育活动课。这样,我校每天一节体育课(40分钟)加一个课间操(20分钟3套操),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与此同时,我校通过制定《三帆中学课间操管理条例》《课间操可视化管理方案》《三帆中学课间操优星班评比方案》等制度,抓好每天课间操的质量建设,利用好课间操时间进行学生身体锻炼,开展跳绳、踢毽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课间操的内容。
培养良好的健身习惯成为学校育人特色的内容之一。我校育人特色定位为培养学生“四个良好习惯”,即道德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健身习惯。健身习惯成为学校积极倡导和培养的四个习惯之一,并制定了具体的评价指标。我校不仅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健身习惯的培养,在寒暑假也由体育教师给学生制定科学的健身计划,指导学生假期的锻炼。
2.丰富多彩的体育兴趣类校本选修课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依据课程体系的要求,我校每周三、四下午开设课外兴趣类校本选修课。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每位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在高质量完成国家课程任务的同时,至少开设一门兴趣类校本选修课,同时选聘校外教师和专业教练,参与兴趣类校本选修课建设,为学生开设多种多样的丰富型课程供学生选择,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多年来,我校坚持开设的兴趣类校本选修课有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橄榄球、铁环、空竹、武术、轮滑、独轮车、健美操、跆拳道等。本学期我校开设兴趣类校本选修课共60门,其中体育类就有12门,且每一门都成为学生热选的项目。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内体育竞赛
除了落实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之外,我校还积极开展各种体育课外活动和校内体育竞赛。活动、竞赛注重集体项目的开展,使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班集体的凝聚力。多年来,根据季节变化和学生的学习节奏,我校在一学年之内的不同时段,穿插安排体育活动和竞赛,形成了自己的体育活动特色和传统。这些传统的活动和竞赛累计有:第一学期组织校运动会、开展冬季长跑比赛、冬季跳绳踢毽比赛、集体长绳比赛;第二学期以促进学校“四个良好习惯”培养为出发点、以“以赛会友”“以赛代练”为活动目标,组织体育嘉年华系列班级竞赛活动,包括足球、篮球、排球等大型球类项目。这些活动和竞赛锻炼了学生体质,增强了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增进班级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另外,我校切实落实减负要求,将下午正课后的大课时间还给学生。除了周三、周四开设各类校本课程,周一、周二、周五三天,下午3∶25下课之后的时间,学生可以自由支配,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和体育活动,学校开放所有场馆,提供体育器材供学生使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锻炼了体质,切实减轻了学习负担。
4.借课程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
通过以上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我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体育文化。
我校不仅重视对学生体质的锻炼,也重视相关体育知识和文化的研习。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积极开展有关体育与健康的课题研究并取得优异的成绩。目前,正在开展的相关课题有《北京市初三年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研究》《北京市三帆中学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现状与分析》《北京市三帆中学学生家长健身情况调查》《中西早餐营养价值的调查与分析》《足球运动带给我们哪些好处》《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明星对北京市三帆中学学生的影响及人文教育价值》《北京三帆中学学生早餐就餐情况调查与研究》等。
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成为三帆校园文化的重要特质。我校常年坚持开展的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与学校传统的科技节、艺术节一起,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快乐之源,也成为三帆中学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5.探索体教结合的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高素质体育后备人才
《纲要》指出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改进优异学生的培养方式”。我校汇集了众多具有突出专长的优秀学生,为了满足众多学有专长的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在体育方面,我们确立了男子排球和女子乒乓球两个项目重点发展,明确了培养目标,并积极探索出了体教结合的体育特长生培养机制。
以科研促教研,提升体育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1.通过科研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
我校体育组现有专职教师8人,体育组先后进行了《如何有效提升课间操质量》《体育比赛对于班集体凝聚力的影响》《组织教学如何因班而异》《如何进行体育专长生培养》《体育校本课程研究与编写》《运动训练如何走进体育与健康》等小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语言、教育管理等专业技能。立足教育教学实践的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理论认识和科研素养,使体育教师达到了我校以下要求:胜任全部基础型课程,精通一门丰富型课程,指导驾驭发展型课程,勇于承担专长型课程。2002-2012年10年间,我校为奥运会、全运会、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北京市运动会、北京市中学生运动会等各级运动会,提供裁判支持和现场比赛数据处理、分析保障,相关人员被奥组委、各级组委会以及全国中学生体协多次评为先进。
2.通过科研提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科研的重要功能就是引领教育教学,提升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我校体育教师强烈的科研意识和较强的科研素养,使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每一节课,提升了课堂教学的科学性。近几年,我校体育在原有的基础上,将体育统计学、体育运动学的理论和体育科研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在学生运动练习过程中,通过记录学生的心率变化,确保学生运动强度的科学性;在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方面,运用科学的诊断方法,提出改进措施,使学生体育成绩不断提高;在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的评价反馈上,与年级组、班主任密切合作,用自评、他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进行客观反馈。
3.通过科研提升体育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篇7
关键词: 体育学;国家级精品课程;高校
中图分类号: G 807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6-0511-05 文献标志码: A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Status Quo of China Quality Open Course Ware in Sport Scie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U Xuelin,YIN Hengchan,MA Qiang,DU Yin
Abstract:By using literature review,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comparative stud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47 courses selected from China Quality Open Course Ware (CQOCW) in sport scie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urse distribution,faculty development,construction,presentation and usage of course resources,and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The results shed light on the possibilities for improvement,on faculty structure,service range,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application effectiveness of existing resources,sharing mechanisms,standardization,modular design,evaluation system,etc.In response to the above mentioned problems,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QOCW in sport scie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sport science;Quality Open Course War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收稿日期:2013-04-07
作者简介:傅雪林(1977—),男,在读博士研究生,副编审,研究方向为体育心理学、课程与教材建设;殷恒婵(1963—),女,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运动与身心健康发展;马强(1976—),男,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运动心理学;杜吟(1985—),女,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运动心理学。
近年来,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手段飞速发展的推动下,高等教育逐渐呈现出国际化、共享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从国外的开放课件(open course ware,OCW)到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再到我国高等学校正在开展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无不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这对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充分体现教育公平,服务学习型社会,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1],是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2]。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精品课程建设应根据各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自2003年教育部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以来,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一大批优秀成果;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大量优质精品课程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共享和应用。这不仅有违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还造成了课程资源浪费,影响了体育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此,本文将从分析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入手,探究整合、优化、共享现有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以及新一轮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对策,力求为推动体育学类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3—2010年教育部评选出的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共计47门。其中,专业课程40门,公共体育课程7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教育部官方网站、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中国知网、爱课程网等信息平台的相关文件和资料,以及与课程建设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相关的书籍、论文,为撰写本论文搜集信息和资料。
1.2.2 访谈法
通过访谈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相关专家和部分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了解和把握最新的文件精神,以及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撰写本论文提供正确的政策导向和实践依据。
1.2.3 数理统计法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统计软件对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相关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和归纳分析。
1.2.4 比较研究法
将从各种渠道收集到的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信息进行纵向比较,同时也与其他学科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横向比较,总结归纳出现有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为本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性策略提供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分布情况分析
截至2010年,教育部共评选出国家级精品课程2 659门。其中,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47门,约占1.77%,主要涉及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公共体育3大类课程。这些精品课程对我国高校体育院系和公共体育的良性发展、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
从表1的数据看,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数量从2003年的1门(公共体育课程)到2010年的9门(均为专业课程),每年评选的数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增长迅速。这不仅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迅速发展和各高校的重视有关,还与体育学科专业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教师对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视和需求逐渐增大,以及现有部分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所起到的示范效应等有较大的关系。2011年10月,教育部根据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决定在原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开展国家精品资源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并提出了新的课程资源建设要求和评审指标体系,这既为各高校体育院系重新开展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和适应新一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也为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高校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资源建设模式和发展机遇。
表 1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年度分布情况
从表2和表3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立项数量上,省属院校所占的比重比部属院校大14.90%,师范院校与综合院校所占的比重基本相当,体育院校优势明显;但在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入选的27门课程中,有23门出自“211工程”高校,其中还有14门出自“985工程”+“211工程”高校,这些高校较专业体育院校更具综合优势。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这3类高校各自的优势,提高体育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将是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从体育专业课程建设方面来看:专业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的体育院系具有更大的优势,各占了42.55%和27.66%,合计为70.21%;综合院校虽然也有14门课程入选(占29.79%),但主要集中在公共体育课程上(占42.86%),而且入选的这7门课程均是“‘985工程’+‘211工程’”的部属高校所建。充分体现了这些重点综合院校在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方面的特点和绝对优势。
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分布在全国17个省、直辖市,主要集中在北京(11门)、上海(6门)、天津(4门)、广东(4门)等东部教育资源发达地区,共计31门,占66.0%;虽然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主要的省也有1~4门数量不等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共16门,占34%),但就覆盖面积和示范效应来看,跟东部地区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与东部地区教育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师资力量强等因素有较大关系。随着新一轮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这一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各高校优质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将在最大范围内得以共享。
表 2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学校分布情况
2.2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分析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样也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其配套资源建设的主要力量。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在课程主持者的精心设计和领导下,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已基本建立起一支水平较高、职称、学历、年龄结构都相对较合理的师资团队。团队成员主要由从事体育专业和公共体育教学或研究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组成。其中:课程主持者均为教授,大多同时兼任院长、副院长、系主任等行政职务,都具有较强的组织、策划和领导能力;在科研成果和教学实践经验方面,课程主持者都是具有较高水平和威望的学术型专家,都曾经或正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主编或参与编写过国家级规划教材;在学历层次方面,课程主持者都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获得博士学位有17人(占36.2%),获得硕士学位的有10人(占21.3%),并逐年呈现出高学位的发展趋势;在师资团队的成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主讲教师有197人(占84.9%),具有讲师及以下职称的35人(占15.1%),但主讲教师年龄普遍偏大(46岁及以上的有142人(占72.1%),年龄段过于集中。由于精品课程的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需要逐渐改进和完善的过程,随着体育学科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以及大众健身和大、中、小学体育教学与运动队训练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课程资源的类型、建设方式和呈现方式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师资团队的年龄结构、人员搭配不合理,将直接影响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表 3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分布情况及课程类别
2.3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情况分析
2.3.1 教材建设情况分析
精品课程概念中所要求的“一流教材”这一硬性条件,对国家级精品课程配套教材的建设与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资料显示,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均有一本指定的主教材,有的还配有相应的教辅和参考书目。主教材大多为国家规划教材或省市重点教材;但由于部分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其配套资源建设缺乏延续性,更新不够及时,很多新版教材和新的优质课程资源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外,在参考书目中,国外优秀教材数量明显不足,使得很多一手的信息和资料不能得到很好的运用。
2.3.2 课程资源建设情况分析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统计数据显示,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总共可以浏览的资源总数为2 837个。如图1所示,按照资源的数量进行排序,依次为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文献资料、教学设计、例题习题、试卷、教学录像、实验实践、教学案例。这些可以浏览的课程资源主要集中在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这2个最基本的方面。随着我国新一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战略的实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改方案的不断推进,以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上述资源的类型和数量已不能满足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的需求,这将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
从可浏览的课程资源质量上看,展示类文字资源的质量相对较高,而且比较规范,并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教学录像资源建设滞后较多,在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只有19门课程配有教学录像,主要集中在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等理论课程(占68.5%),拍摄质量相对较好,而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录像只有41个(占31.5%),拍摄效果相对较差。在数量方面,教学录像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有10个教学录像以上的只有6门课程,5~8个的有5门课程,1~4个的有8门课程。这不仅与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时数有很大的差距,还远远达不到新一轮国家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要求(全程教学录像)。这主要有2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类课程所用的场地较大、器材较多,学生的活动范围较大,经费投入多,从而加大了教学录像的拍摄难度;二是以往主要采用“先评后建”的评审模式,在后期缺乏对课程持续性建设和更新的检查与监督,这也对教师拍摄技术课教学录像的积极性产生了较大影响。
图 1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类型及数量
2.4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的呈现形式及使用情况分析
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可以看出,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仍以简单的资料分类堆积方式呈现给使用者,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和设计,使用者(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等)在参考和借鉴这些资源时,还要花很多时间对资源进行整理或拆分,这势必会影响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加之部分课程通过评审后即停止了课程资源的更新,部分高校并未公开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体育学类国家级精 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使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大量优质课程资源浪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和相应机制的顶层设计(如激励机制、共建共享机制、淘汰机制等),从而影响了学校、课程的师资团队等持续研发和共享优质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5 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分析
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8次评审中,其一级评审指标(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效果)的调整很小,充分说明了这5大指标在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中的重要性,见表4。少量细微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二级评审指标中。例如:从2006年开始,在“教学手段与方法”指标中增加了“教学设计”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所占的权重有所降低;在2008年之前,“教学条件”指标的要求是“网络教学初具规模、经常保持更新、运行机制良好等”,之后则要求“建有教学资源丰富、功能比较齐全、运行良好的课程网站,并能有效共享”。
评审指标变化较大的是其他评审指标。从2006年开始,突出了政策支持(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经费支持、人力支持、技术支持等),其比重从2007年开始有了大幅提升;从2008年开始,又增加了“辐射共享”指标,这既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做好了前期铺垫,也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导向。
表 4 2003—2010年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权重变化表
3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统计与分析,以及对教育部历年来颁发的相关文件进行研读和体育学类课程的特点,提出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对策。
3.1 进一步优化课程团队结构,加强师资梯队建设
高质量的师资团队是提高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精品课程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基础。要建设好一门高质量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顺利完成教育部提出的转型升级要求,除了要对以往课程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以及教学和科研能力等进行重新调整外,还应积极吸纳擅长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教育技术骨干,以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2 升级课程资源,实现“三个转变”
以往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在设计时主要针对的是教师需求,主要用于教学展示和示范,虽然对教学课件的多样性进行了要求,但并没有对其完整性有更多的考虑。随着新一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以及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和学习型社会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势必将顺应这一趋势,将其服务对象扩展为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并为他们进行系统学习或自学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对于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来说,要实现“三个转变”,不仅要考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还要顾及普通人群健身和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为此,必须突出课程资源的系统性、完整性、丰富性、适用性和易用性等特点,研发适合于网络传播的资源,尽可能地为使用者提供便捷,特别是技术类课程,更应注重通过完整教学录像的形式,将运动技术的训练方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展示给使用者。
3.3 加强与国家级精品课程配套的新形态教材建设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高质量的教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建设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时,应尽量以国家级规划教材为蓝本,并结合使用者的实际需要,注重教材内容与课程资源的一体化设计,实现教材与课程资源的完整对接,以便更好地为教师的“教”与学生和社会体学者的“学”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具有多样性和交互性的拓展资源(如作业系统、试题库系统、在线自测系统等),以及数字化教材的建设与使用,并适时引进国外先进教材。
3.4 构建合理的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课程资源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共建共享的基础,只有当大量的课程资源被应用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级精品课程的作用和实现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大量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优质资源处于闲散状态或封闭状态,这明显有违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因此,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时,各高校应转变“自建自享”的传统观念,在确保课程资源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前提下,积极实现基本资源的完全共享和拓展资源的有条件共享。同时鼓励教师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教学资源。教育行政部门则应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检查监督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退出机制等,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充分调动各高校和课程团队不断建设、完善、更新和共享自己的优质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推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3.5 整合已有优质资源,实现协同创新和共建共享
在已建设好的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中,有大量的优质课程资源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整体设计与规划、重复建设比较严重、评审机制不够健全等原因,被使用的程度很有限,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对现有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时,各门课程主持者应首先将现有课程的优质资源进行归类和整合,然后专业体育院校与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的体育院系再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资源优势和课程特色,实现跨区域、跨校、跨专业联合,协同创新。
高校教师是课程资源的拥有者,教师是否愿意共享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成功的关键。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应从全局的角度对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进行顶层设计,适当加大运动技能类课程的经费投入,建立相对合理的教师考核机制、职称评审机制、工作量计算方式及学分互认模式等,促进各高校教师、学生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体育学类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真正成为高校体育院系教学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还应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普通教师的教学水平,以避免出现学生只重视通过网络学习,而忽视了本学校教师的现场教学。
3.6 加强课程资源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提高利用效率
对课程资源进行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是使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化应用的关键。由于各高校精品课程资源的运行平台不尽相同,使得许多优质的课程资源不能通用,严重阻碍了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甚至造成大量优质课程资源浪费;因此,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和设计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运行平台和建设标准(如资源标准、技术标准等)势在必行。
在课程资源的呈现形式上,应打破过去同类资源“罗列堆积”的模式,根据课程的教学实际对教学内容及课程资源进行模块化设计,为使用者提供更加清晰的教学与学习思路,从而提高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利用效率。
3.7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前8次国家级精品课程都是通过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来的。在其评价指标体系中,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政策支持、辐射共享等指标均有相应的权重和具体二级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虽然这一评价体系在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实践中逐渐得到完善,但这种“先评后建”的评价方式也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使得许多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名义建设的优质课程资源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共享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示范作用;因此,在对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时,应根据体育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新颁布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评价指标体系,有所侧重地建立一个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以促进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的“常建常新”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论文摘要】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参观访问、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制订适应学分制管理的选课与排课方案、新教学大纲、教学常规,构建了玉林师院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模式,并通过实施检验了其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1.问题的提出
高校公共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高校已逐渐认识到原有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学生的体育需求,难以真正实现课程的目标,必须进行课程改革,探索体育课程建设的新路子。
“快乐体育”、“成功体育”、“选项教学”、“俱乐部体育”等教育和管理模式相继出现,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核心的课程改革—围绕着学年制向学分制的改革总体进展较慢,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却不易推广和普及。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教体艺[2002]13号”文件,以下简称新《纲要》),为体育课程注入了新的动力,明确了高校必须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等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突出强调了促进学生健康是体育之本,要从多维度、多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要打破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任课老师、上课时间”,营造“生动、活波、主动发展”的体育学习氛围,要求“各校应根据本纲要和学校实际情况制仃教学大纲,防止以改革之名行无政府主义的不良现象发生”。因此,如何根据各院校的实际研究制仃出一套合理有效而易操作的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方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课题。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研究法:查阅体育学科及学分制相关文献30多篇,为本研究提供充分的论据和详实的资料。
2.2参观、访问法:参观访问区内外试行学分制管理的高校10余所,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
2,3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法:对玉林师院0203级学生试行学分制管理后的学习兴趣、选项动机及上课的满意度等进行了随机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并对所有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
3研究结果分析
3.1国内外高校体育课程学分制现状
学分制是高等教育的一种柔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质量的单位,其特征是: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习进程的弹塑性、选择学习时空和教师的灵活性等。学分制一百多年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历程,其内涵和形式在不断的进行调整,以使之与本国国情、校情及社会发展相适应。就国内外高校体育学分制管理模式而言,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学年学分制,另一种是完全学分制,各有其优缺点。
3.1.1学年学分制。既保留学年制特色,又相应地扩大了学生学习的自和选择学习的内容、时空、教师的自由度。这种体育学年学分制,只要有相应的物质条件和教师较高的业务能力就能实施,一般情况下,实行体育学年学分制的高校都规定体育学习的年限(A)、学时(B)、学分(C),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X)、时间(Y)、教师(Z)等。目前,日本和我国等许多高校就属于这种模式。
3.1,2完全学分制。这是一种充分体现学习自由思想的一种学分制模式,它以选课制为基础,集导师制、绩点制、弹性学制于一体,以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为前提,以学生兴趣为起点,其典型代表是美国、加拿大等国高校。就体育学科而言,我们认为完全学分制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形成终身体育意识,适应全民健康的社会需要等方面将起更大的作用,更利于达成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但由于这种学分制管理模式对教育经费、师资力量、场地设备、以及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要求太高而难以实施。
3.2玉林师院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模式
根据玉林师院培养目标,生源,师资、办学规模与实际情况,我们拟实行一种半开放型的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模式,立足于学年学分制为基础,引入完全学分制的完全选课制和选师制管理。
3.2.1选课与排课方案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关于开什么课,学生如何选择到想选的课,选好课后怎样排课等问题,这既要体现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能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求(见表1)。我们研究认为:(1)开课应从实际出发,多方考虑健身实效性、大众性、民族性、时代性、层次性原则,玉林师院拟开设的体育课程可归纳为三大类,两个层次,十一专项课,即1-?年级为必修选项课,1-4年级选修选项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三大类,三大类中又按项目水平分初、中级两个层次11个专项,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软排球、武术套路、太极拳、贻拳道、散打、健美操、保健与康复课等课程;{2)选课与排课必须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体育需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就学校体育而言,体育兴趣和爱好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体育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的,积极的参加体育课学习和锻炼,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如何“激发”、“唤醒”和“保持”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见表2)。校园网络的建设,使我们可以方便的通过网上选课、排课的形式进行管理调控:设立公共体育课程主页,点击“选课”,进入选课排课系统,内有开课项目,教师一览(包括每位教师的资历,拟开课程。时间安排等),首选,次选,备选登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浏览、选择(原则上每个教师每个教学班不超过5。人,少于30人不开课),本项操作学生在开学一周内通过校园网进行选、调、退、停手续,时间一过即不再办理。
3.2.3新教学大纲
原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199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制订的,而新教学大纲是根据新《纲要》的精神制订的,与旧教学大纲相比,有如下几大变化:(1)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即“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以学生为本”,“满足个体差异与需求”等体育理念;(2)新的课程目标,将旧教学大纲中公共体育课程的增强体质、传授三基等任务拓展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并具体化为五个方面的主要目标,突出强调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过去没有强调的目标;(3)新的课程结构,新教学大纲设置了必修选项课、选修选项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三大类,这种设置不仅充分考虑到了实效性、大众性、时代性、民族特色和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更充分的考虑到了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多样性、层次性(见表1、表2),将课内外、校内外体育有机结合起来,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4)新的考核与评价方法(见表3)。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三级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公共体育课程的成绩;(5)教学内容和时数不作硬性规定,由师生共同把握。
3.3建设更人性化的教学常规
我们认识到,实行学分制管理不仅要在思想观念上有较大的转变,在教学具体管理措施上,尤其是课堂教学常规的建设上要有更大的突破,以改变以往过于教条化、刻板的组织管理,代之以一种民主、灵活的动态管理,在这种人性化的课堂常规下,学生、教师主要是通过自主管理自己,相互督促,多向互动,共同为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而管理调控自己。
4实施成效与存在问题
4.1实施成效
4.1.1选课、排课方案基本上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根据我们发放的问卷调查,我院公共体育课程试行学分制管理下的体育选项课教学后,绝大多数学生选上了其想选的课程,只有8%的学生是被选的,即无法选到自己首选或次选的课程(见图1)0
篇9
关键词:优化 “三自主”教学模式 大学体育精品课程建设 实验研究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部在新世纪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采取的新举措。2003年4月教育部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的示范性课程”。《大学体育》课程是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课程之一。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选择任课教师、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本文通过对“三自主”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三自主’教学进行实验研究,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找出推进大学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合理结论和建议。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齐齐哈尔大学大一、大二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查阅与本文研究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找出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研究,并进行归纳和总结,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支撑和参考文献。
1.2.2 专家访谈法
对国内开展“三自主”教学模式的知名大学教授和任课教师进行访谈,了解这些学校开展“三自主”教学模式情况和优缺点,并把本文的研究方案进行咨询,了解实施的可行性。
1.2.3 实验法
对本文的研究在教学中进行对比教学实验,试验后,把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对比,得出研究结果,并进行分析。
1.2.4 问卷调查法
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制定调查问卷,向学生进行发放,了解他们的感受;对专家发放问卷,以了解他们对实验结果的意见和建议。
2 “三自主”教学模式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2.1 学生选课注重学分,不注重兴趣爱好
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体育爱好,有的学生爱打篮球,有的学生爱跳健美操,有的学生爱跑步,平时学生在练习自己喜欢的项目时,他们会特别认真、特别投入的进行,对其身心的发展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学校规定学生的体育课必须修够学分,而且体育课的成绩与其评优、评奖学金、入党等项目挂钩,所以学生在选课时都会咨询学哥学姐们,哪位老师好过,哪位老师容易给的分数高,然后他们就会选哪位老师。由于不是自己喜爱的项目,这样导致这些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运动激情,甚至有时在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时,跟老师讨价还价,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学效果和学生的锻炼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三自主”教学模式也就起不到原来的效果,更谈不上终身体育目标的贯彻了。也就影响了大学体育精品课的建设。
2.2 学生选课偏爱室内项目,缺乏吃苦精神
北方的天气冬天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夏天天气炎热,春秋天气刮风,有时还有扬沙天气,所以在室外上体育课是比较苦的,老师和学生都要克服天气因素的影响,才能上好体育课。但是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吃苦精神相对弱些,特别是女生,为了逃避室外项目,想方设法的选室内项目的体育课,有的甚至装病逃避室外项目,申请到保健班,这样导致室内项目爆满,室外有的项目却选不够,使真正喜欢室内某一项目的同学却有可能选不上自己喜欢的项目,形成恶性循环。选上室内项目的同学为的是逃避天气不认真上课,室外一些学生是被迫选择不喜欢的项目也就更不能认真上了,这样就谈不上通过体育课达到健身和学习健身的效果了。
2.3 教师上课注重形式,不注重结果
体育教师上课是按照大纲和教案进行的,这样一些教师就仅仅是向学生介绍自己所备课的内容,至于学生学还是不学,学到什么程度,我一概不管,我只等考试给你打分,这样学生学的也没有兴趣,教师教的也没有激情,就更谈不到培养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的方法,也就不会形成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由于教师的考核有学生的评价分,有一部分教师,为了自己的得分高一些,就没有原则的对学生进行忍让,甚至是讨好学生,学生上课可以随便,想上就上,不想上就可以见习,甚至是可以随便不来上课,这样的上课仅仅只是一种形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没有任何意义。
2.4 考试评价注重成绩,不注重进步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会有差别,而且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不只是后天练出来的,也会受到基因的影响,可能练习一生他们的一千成绩也不会得到满分。另外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中学时就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体育锻炼,也没有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所以到大学后,要想一学期或者一年两年内使他们的成绩能够提高多少,那是不肯能的,所以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定主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包括学生身体素质的测试,学生选择项目的测试都是只看学生最后的得分,而没有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区别对待是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2.5 场地器材不足,导致项目开设受限
场地器材是开设项目的基础,也是上好这一项目的基础。由于学生选课具有偏向性,主要选择好过的项目或者是室内项目,这样这些项目的老师就会有太多的学生,导致上不过来,场地器材也就不够用,通常是进行人为的调整,使一些学生自己或者统一调到别的项目的老师那里,这样就违背了“三自主”的原则。若果在学生喜欢的项目上多些投入,包括场地器材以及师资力量上,就会有更多的学生选择上自己喜欢的项目,达到“三自主”的目的,更不用说大学体育精品课的建设了。
2.6 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激励少,导致体育教师缺乏教学和科研动力
体育教师上课环境是比较苦的,上课不只是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强度也是比较大的,需要认真备课,考虑如何组织学生,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能达到运动量而又不使学生厌烦等等,这些都是要认真考虑的。但是从国内的大环境上,学校对体育教学都是不太重视,所以对教师的激励措施也就很少,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比其它的专业的老师得到的要少,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科研上都是这样,导致一些老师在教学和科研上没有动力,也就缺乏进取心,这样也就不会有创新,不会有发展,使大学体育精品课建设的主力军动力不足。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制定室外上课奖励机制
通过对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69%的学生希望选到室内项目,特别是冬天的那个学期,21%的学生喜欢室外项目,特别是喜欢滑冰课,10%的学生觉得室内室外都无所谓(见表1)。而对其选择的原因进行调查过程中,选择室内项目是因为喜欢这一项目的只占29%,因为天气原因(即怕冷、怕热等)而选择室内项目的学生占55%,因为其它原因的占16%。所以通过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选择室内项目并不是因为喜欢这一项目,而是通过选择室内项目来逃避冬天的滑冰课和逃避室外天气对自己的影响,而且这其中大部分是女同学。
通过本文的优化“三自主”的实验研究,在选课时对所有选课的学生下一个通知,所有选择室外项目的学生都有坚强意志品质的加分,而选择室内项目的学生没有这一项加分,实验后,效果显著,选择室内项目的学生比例降到41%,选择室外项目的学生比例增到38%,所以通过这一举措的调整,会使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得到加强,使真正喜欢室内项目的学生能够更容易选择到自己喜欢的项目,使室内项目的器材和场地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而室外项目也有更多的生源选课。
3.2 制定差别化上课体系
通过对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学生觉得所选项目所教授的内容能完全掌握的占13%,能掌握大部分内容的学生占27%,只能掌握小部分内容的学生占49%,完全不能掌握的学生占11%(见表2)。对所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学生能完全掌握所授内容的比例比较少,而且能完全掌握和掌握大部分内容的学生比例之和还不到50%,只能掌握小部分内容的学生几乎占到一半,所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接受所学内容还是有所困得的,个体差异性还是比较大的。
通过本文的优化“三自主”的实验研究,对学生进行差别化上课,由于学生对所学内容接受能力有所差别,所以将学生按照身体素质和专项能力(在上第一节课时进行身体素质和专项能力的考核)进行分组,分为A、B、C三个组,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高级组,不同的组所授内容要所差别,从低到高,这样不同组的学生所掌握的内容都对自己来说难易适中。从实验后的调查结果和考核情况来看,79%的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能够完全掌握和掌握大部分内容,实验效果显著,对推动大学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3.3 制定差别化过程评价体系
通过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学生对现施行的考核评价形式的满意程度,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57%的学生对现在施行的考核评价形式不太满意,有21%的学生基本满意(见表3),所以可以说明现有的评价形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通过本文的优化“三自主”的实验研究,对学生进行差别化的过程评价,由于上课时采用了差别化的上课,评价时,对于不同组的学生根据学生上课过程的认真程度,上课过程的进步水平,对其进行评价,在采用这一评价体系对学生评价后的调查中,有85%的学生对这一评价模式感到满意和基本满意,所以这一评价体系对学生上课积极性的调动有所帮助,对于大学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有所促进。
3.4 进行开放场地授课
场地器材不足或太固定也是一些项目开设不好,学生不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调查,有13%的学生是因为这一项目的场地不好或者器材没有吸引力。通过本文优化“三自主”的实验研究,我们把一些项目的场地进行调整,学生的选课比例明显提升。以定向运动为例,定向运动项目一直以来都是以百米定向和校园定向为主,由于项目本身特点的原因,定向运动需要学生跑的比较多,再加上学生对校园都比较熟悉,没有新鲜感,使很多学生觉得没有意思,特别枯燥。通过调整,将这一项目的场地从校内移到校外,比如社区当中、公园当中、湖边、江边等等,这些大家不太熟悉而又有意思的场地,在这些场地上课时学生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意识有所提高。
篇10
【关键词】学生成长;新课改;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1-0050-02
【作者简介】1.胡震珍,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中心小学(浙江宁波,315040)校长,高级教师;2.陈元隆,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中心小学(浙江宁波,315040)副校长,高级教师。
一、缘起:发现课程问题
随着课改的深入,仔细审视当前的课程,我们不难发现以下三种现状:一是增加的课程多,减掉的课程少。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阶段的课程进一步细化,就国家课程而言,3~6年级新增了信息技术课、综合实践课,并将常识改为科学;就地方课程而言,每个地区又会结合自身的特点,增设1~2节地方课程。二是课程纵向挖掘(研究)多,横向沟通(融合)少。目前,我国实施的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从教材编写来看,各学科之间不互通,知识的勾连无法落实,甚至会出现同样的知识点重复渗透,横向联结缺失;从学校研修活动来看,目前学校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一起研究、讨论的机会多,而以年级组为单位,不同学科教师就课程内容展开研讨、交流的机会很少。由此所带来不同学科之间关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融合少,教学内容中过度重复现象还是存在。三是课程越多,作业越多,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越少。在分科教学的背景下,多一门课程,多一项作业,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的作业总量只会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少。
二、思考:立足课程特点
教育是培养完整的人,当前要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就要从优化课程设计入手,正所谓“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1.回归教育原点――从研究“课堂”到研究“课程”。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新理念、课程新理论铺天盖地,教师们以校本研修为载体,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优化、升华,从有效教学到生本教学,从生本教学到智慧教学,教学改革的浪潮一浪更比一浪高,但事实表明:今天的学生学习负担并没有减下来,怎么办?笔者以为,我们要回归到教育原点,从研究课堂到研究课程,从格局上变革教育生态,对现有课程结构进行转型升级。
2.寻找中间地带――从“分科教学”到“课程统整”。
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的本质是经验的不断改造和重组。基于此,目前国外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基本采用综合性学习。结合我们的国情,笔者以为:我们要寻找到教育发展的中间地带,树立统整意识。学校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以“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指向设计课程,以儿童的已有经验和未来生活的需要为依据,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社会化的课程内容。
三、探索:引领课程建设
目前,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因地、因时制宜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
(一)小项目、巧渗透――基于“体艺2+1项目”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我们要引导教师基于校情和学情,树立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意识,采用“小项目进课堂”的方式,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
1.实施背景。
“体育、艺术2+1项目”是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逐步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其含义是通过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较好地掌握两项健身锻炼的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
2.具体实施要点。
为了确保项目进课堂的有效实施,学校要求教研组牵头制定了项目实施计划(包括总目标、年级目标、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评价细则)。
如课例“低年级羽毛球进课堂”。体育教研组在推进羽毛球进课堂中,首先基于校情、学情制定了项目实施的总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羽毛球的兴趣;(2)掌握正确的握拍及挥拍技巧,并能很好地处理来球;(3)提升体育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促进专业发展。其次,基于不同学段的学生,又制订了年级学习目标:一年级学生掌握正确的握拍方法和正手发高远球的动作,并能初步完成正手击打高远球;二年级学生熟练掌握正手握拍,初步学习反手握拍的动作,在熟练掌握正手击打高远球的基础上接触吊球,并能运用在实践中。此外,在课程实施中,我们确定了每学期15课时,尝试由球馆专业羽毛球教练和学校的体育教师一起双师授课。为了确保羽毛球进课堂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体育组教师协调专业教练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各年段学生羽毛球学习水平评价细则。
(二)小菜单、大选择――基于学生个性特点开设选修课程
调查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潜能、特长、志向、理想等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更多强调和突出统一性和普适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为此,校本课程建设中不能一刀切,要注意多样化,留给学生选择的空间。基于此,我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推出了菜单课程。
1.基于学生兴趣爱好,开设菜单课程。
每学年学校会基于学生人数、兴趣爱好和师资情况,推出6~8项菜单课程,菜单课程的内容主要涉及体育和健康、科技与创新、语言和艺术等领域。
【案例1】一年级菜单课程
课程内容:具体是手工制作、主持人、快乐ABC、形体……
课程实施对象:面向一、二年级全体低段学生。
课程实施策略:
(1)学生选单,走班学习。以学期为单位,开学初先学生自主选,再年级组统筹协调。
(2)两课连上,小班教学。菜单课程采用小班教学,每个菜单活动项目人数控制在20人左右,每周1次、每次2课时,大约1小时。
(3)内外结合,确保师资。菜单课程的教师采用校内教师自主申报和校外专业教师选聘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师资队伍的质量。
(4)注重过程,分享展示。菜单课程的评价,注重平时活动体验和资料积累,每学期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汇报和优秀学员表彰活动。
2.基于同一领域,开设主题菜单课程。
为了让学生某一方面的兴趣,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养成习惯,学校也尝试在技能类学科中开展项目菜单选课制。如:体育学科中的羽毛球、足球、篮球、乒乓球项目采用选课方式;音乐学科中开展小器乐选修;美术学科中开展小模块选修。
【案例2】年级运动菜单课程
课程内容:具体是形体、排球、乒乓球、足球……
课程实施对象:面向五、六年级全体高段学生。
课程实施策略:
(1)确定项目内容,组建教师团队。
(2)自主选报,统筹组队。在学期初,学生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报,然后由五个运动队导师统筹协调确定名单。
(3)学生走班,小班教学。将四个平行班根据开设内容的需要分成若干个运动队。
- 上一篇:乡镇农业中心工作总结
- 下一篇:乡村振兴半年工作总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