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好处

篇1

关键词:工业;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3.011

早在十八世纪我们的生活中就已经存在电气技术了,而且随着时间的延续以及时代的发展,电气工程也发生了跨越式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有效推动了我国的工业发展。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无论是工业的产量还是产值都是屈指可数的,但是从科技水平以及技术含量方面与工业强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方面我们应不断完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工业情况,找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工业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出完善方案,有利于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

1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内涵及应用

我国自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才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引进工业企业中,自此后,电气自踊在我做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张,从一开始的工业延伸至农业、高科技产业以及商业乃至航天事业等不同领域。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建立在以往传统型电气的设计以及自动化设计基础上的,在这之上进行完善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电气技术。其与我们的生活分不开,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科技的创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版块。如在工业生产中,可以对生产设备进行自动化的维护以及监控,为设备的正常运转保驾护航,不仅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也缩减了生产的成本,进而成为工业生产的核心。

2 工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动态分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对各种领域的发展都有推动作用,尤其是工业领域,不论是工业的发展还是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水平。但是纵观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还存在不少的弊端,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进步,也能更好的带动社会的发展。

2.1 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理念

近几年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有力的推动了工业企业的发展,如有效减轻生产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及提升了生产的效率。但是时代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引领科技的创新与发展,这也为工业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竞争压力以及高效益的需求。所以不论是对于工业企业还是对于其他领域都需要正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并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技术理念融入其中,逐渐淘汰以往传统的技术发展理念。与此同时,还要全面掌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在,并联系社会实际情况,细心找到本身与新科技技能之间的差异,总结经验,调整开展的思路,真实做到将电气自动化技能与科学发展观联系在一起,才能实现电气自动化的更大发展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迅速是受网络计算机技术进步的影响,尤其是个人计算机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技术在工业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智能化的发展也带动了IT平台逐步的和电气自动化控制相结合。此外,电气自动化中又融入了大量的多媒体技术,这也让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借助于浏览器观看生产现场的一系列情况或者观看数据信息并进行远程控制,这对于现场的管理也大有裨益。除了上述技术外,电气工程中也相继结合了视频处理技术以及虚拟技术,不断的融合,使得工业企业逐渐实现了人机结合的自动化,同时也确保了生产的安全性。

2.2 进一步深化企业的改革

要想从根本上促进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工业企业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形势,不断改革创新,淘汰以往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模式。同时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领导,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协同发展,以推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优化配置。此外,企业还应不断的进行创新,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发展生产力,所以想要从整体上提升工业企业的生产力就要不断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

2.3 创建统一独立的平台

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然而每一种行业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程度都不同,因此也使得自动化体系的操作性较低,但是缺少独立统一的平台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工业企业,会无意中提升企业的成本或者投资。在构建平台系统的时候企业应该鼓励并支持技术人员逐一攻破各种兼容性不足的问题,并根据种种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计划,最终制定一份科学的完善方案,此外企业在实施方案的前提下应当先针对工业的用户对他们进行考察,并依据他们的额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目标,确保方案的实践性以及成本的控制,这样才能最大化的让工业企业接受,此外还要在满足终端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保证整个平台系统顺利建成以及运营。最终实现缩减工业企业生产成本的根本目标。

2.4 电气自动化技术向低碳节能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在对物质生活追求的基础上也逐渐开始关注低碳环保,纵观目前各种环境污染造成的资源匮乏现象日渐严重,近年来我国也一直致力于构建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各行各业都响应国家号召,所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也应向节能低碳靠拢,顺应市场经济,不断改善以往损耗能源的现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2.5 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平台标准化

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标准化对于电气工程项目的规划起到良好的奠定基础,亦是支撑工程项目从方案的设计、施工、维护等等各个环节顺利运转的必要条件,并能有效的缩减工程周期以及成本费用。此外,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统一,也能够满足所有类型客户的不同需求,比如让系统开发平立运行等。系统平台的标准化就是要从根本上实现统一的控制以及管理,这样对于移植或者系统化、批量化等都有好处,也能从整体上提高生产效率并有效缩减成本。

2.6 注重培养新一代的电气人才

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实际上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求知若渴。因此,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才。以往传统型的工业企业并没有将人才的重要性放在首位,因此也疏于培训管理,殊不知电气自动化技术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才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无法在工业企业中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工业企业在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同时,应该针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在熟知设备操作流程的基础上,还需要相关人员能够对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最大化的规避因电气故障造成的事故或影响。

3 结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不仅有效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其技术也被社会的各个领域所运用,尤其是工业领域,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能为企业提升工作效率赚取更多利益,同时也是工业企业长效发展的强心剂。因此,对于运用自动化技术的企业来说,更应该不断的加大自动化技术的研发能力,同时正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找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带动工业企业的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的上升。

参考文献:

[1]王洪岩.浅析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现况及发展前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5):115

[2]孟凡雨.分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J].科技创业家,2013(05).

[3]王晓辉.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J].电气工程,2011(10).

篇2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创新,电气领域在技术开发创新方面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绩,自动化技术作为电气工程的核心技术,通过对其研究与开发,能够更好地提升在实际应用技术上的标准和需求,为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经济建设方面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当代社会是以工业为主导的社会,只有大力发展工业才能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实现社会工业化的必经之路,本文重点从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上着手,重点针对在设计与应用这两方面来进行着重深入的理解与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技术提升,但是相比于一些科技较为发达的国家,我国在这个领域的发展上时间比较短,技术水品相对偏低,所以我国在这个领域所做的投入比重也很大,尤其是电气工程等重点行业,针对行业的现实存在的弊端,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来激励在这行业上的发展。电气工程是一种新兴行业学科,是现在新兴技术的核心类技术。在人们的认知里可能会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电气工程行业的兴起,促使由有机械时代快速的跨入了信息时代,提升了人们在生活上的品质,也提高了在工作上的效率和质量,所以说电气工程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正是因为电气工程在科技发展上的重要作用,才使得我国在电气工程上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在如何提高电气工程的问题上,现在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学习和研究机构,这样就可以在最大化地推动电气工程行业的发展进步。

1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的简单介绍

自动化技术和电气工程和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是相关联的,现在已经融入到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家用电器都有在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方面的应用,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这方面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也就促使电气工程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在高校的教育上通过将电气工程学引入课堂学习,使得我们在电气工程人才培养上得到了大大的增强,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电气工程行业有着更好更快的发展。

2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主要设计理念

在对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与设计上,主要应该针对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这两大块来进行分析研究,在一般情况下,应该首先对硬件进行设计,根据实际需求,对所需求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第一,应对中央服务器进行设置,采用现在最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来作为这个系统的核心所在;第二,选择的辅设备,如传感器、控制器、检测设备等;第三,将所有相关设备按照一定的条件、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连接,然后组成一个具有相应功能较为完善的系统,能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实际的运用当中,除了要遵循理论上的问题外,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着重注意。在现有生产环境的条件下针对自动化系统的设计,需要在不改变原本生产基础的条件下进行理念设计,所以在硬件的实际安装上的标准和要求也是较高的,同时设备自身的体积必须适应安装要求,不能过大或过小,过大会严重影响安装的可行性,过小也会影响在实际上的操作。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进行实地考察,充分研究和分析在这方面的兼容性,以保证元器件的兼容问题。在对硬件设施的设计完成以后,就需要进行对软件系统设施进行设计,在市面上,现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类型上多种多样。但是,要想促使元器件在自动化上的能力得到最好的发挥,生产商就会选择相匹配的软件设计单位,来根据自身的需要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相匹配的软件系统。

3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应用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加大,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在是应用领域上也是变得越来越广,下面就对其实际应用从多方面进行分析。

3.1在供热系统方面的主要应用在供热系统上来说,建设主要从电网的调度和变电站的自动化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在针对电网的调度上,通过在使用这项技术能够促使供热系统最大程度上实现自动化运行和管控,这样就能够提高安全生产的系数,同时也能增加在实际工作上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利用这方面技术进行生产数据监控和分析,这样就能够更有效的对系统的运行做好评定标准。

3.2在变电站上的主要应用电力设备在运行上是否平稳、是否安全、是否可靠是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在保障上的根本要求及标准,所以在电力设备的监控系统方面的保护和控制上的相关措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变电站在电力设备的应用上也是越来越多,同时,在电力设备的实际应用、运行方面也是越来越复杂,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相关单位投入大量的物资和人力来进行维护以保障运行。但是,将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运用到实际变电站的工作当中,就能够尽量简化操作流程同时也能提高安全系数。在变电站的建设上,采用自动化系统就会事这项技术的作用更加凸显出其优势。能够最大化的优化变电站的实际工作程序,同时达到进行自动化控制的要求,尽可能的提高变电站在实际工作上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变电站的安全性保障;在变电站的监控系统上运用这项技术也能够使其在性能上得到更大的提高。

3.3在电网调度中的主要应用在电力系统应用自动化方面电网调度在自动化上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地域十分广阔,在进行电网的调动上可以利用自动化技术来进行辅助完成,同时也可以用来对整个电网进行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进而大大减少在人员和物资上的消耗,同时能够保证相关人员清楚的把持全局,及时发现在电网调度实际运行商出现的突发问题,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扩大,更好的保护了电网的稳定和安全以及在实际经济上的利益,进而也将大大降低事故问题的发生几率,尽可能地减少和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4在钢铁行业中的主要应用钢铁是我国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部分区域的发展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钢铁行业要想快速的发展,进行自动化的应用也是必将进行的工作。在这个行业中,使用这项技术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上,首先,就是在钢铁的生产过程中使用自动化技术,就会使生产质量有较大的提高,在安全问题上,也能减少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其次,在钢铁生产管理上的主要优化,将自动化应用到钢铁的生产过程当中,可以节省钢铁行业的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在工作中人员的管理难度,总的来说自动化的应用给钢铁行业的生产提供了极大的工作便利。

3.5在智能化建筑物方面的主要应用在建设智能化的建筑过程当中很容易在安全和能耗的方面出现问题,但是,将电器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应用到这项工作当中来就可以尽可能的解决在这方面出现的问题。第一,是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成功的解决在智能化建设当中因为设备过多而产生的安全问题的发生。利用这项技术,将安全用电设备接入到建筑当中,可以大大降低用电安全问题的产生,从侧面增加里用电的安全系数。第二,是使用这项技术可以尽可能的解决智能建筑在静电上存在的问题,降低了智能建筑在静电上造成的危害。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当中经常会产生或者积蓄一定的静电,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排解,由于设备较多,就会造成产生的静电变大,严重的影响相关设备的正常使用时间。在这项技术的应用上可以尽可能的避免静电现象的出现,尽可能的减少静电安全问题的产生,从而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条件。第三,是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化建筑上的应用,可以极大的减少因为恶劣雷雨天气对建筑自身所产生的严重影响,我们在生活常识中也能够知道,在雷雨天气,越高的物体,越容易被雷电击中,而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就可以为建筑物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能够使雷电在危及到建筑的时候,成功的将其引入地下。

4在实际应用方面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这方面技术理论的发展上来看,我们要将理论与实际进行充分的融合,只有在理论成熟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实际的应用与实践,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现在电气自动化行业随着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如今已经形成了一门较为系统、全面的学科类技术知识,如今在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相应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从某种现实意义上来说,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兴起就是为了满足我们在现实生产与生活上的各种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技术。比如在生产加工方面,在传统模式下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都是采用人工加工的方法来完成各项工作的,这样的工作效率远远达不到我们社会需求的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产品设备方面的需求量也是在逐年的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人来完成这项工作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的要求了,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在现实的市场竞争当中,企业要想在实际中获取更多的利益,就必须在生产成本上进行合理的控制,而如何进行控制有成为了企业自身十分头痛的问题,但是通过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就能极大的解决在这方面产生的问题,能够是我们的生产成本得到极大的降低。为我们的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做好了铺垫。

5结语

电气自动化这门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他能够极大的提高我们现实生活和工作方面的效率,因此也受到了相关方面充分的重视,想要提高这方面的工作效率,就必须下大力气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只有人才队伍建立起来才能让电气自动化在创新与发展当中的到稳步的提升,从本文中也可以知道,受到现实环境和条件的影响,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时间较短,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很多相关企业还没用意识到这项技术在实际应用当中存在的好处和优势,也就造成很多企业无法全面时间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严重的制约了在生产效率上的最大化,通过本文的分析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随着应用技术逐渐被人们接受,这个行业必将受到广泛的关注与应用,也将极大的改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袁,袁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4(01):285-286.

[2]曾拜宙.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5(02):195.

篇3

关键词:程序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改

作者简介:李佩杰(1984-),男,山东诸城人,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李滨(1975-),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广西 南宁 53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085-02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运行状态的获取、各期规划的制订和研究成果的验证等工作一般需借助于计算机仿真或现场实验。尽管现场实验的结果更加真实、可靠,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系统上进行大量的现场实验往往是不被允许的,也是不切实际的。出于安全、方便及经济性等考虑,以上所提到的绝大部分工作都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来实现的。因此,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尽管不是专业课,但是它是一门联系专业理论课、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仿真基础类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程中一些重要理论知识的实现手段,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

目前,很多高校对这一课程不够重视,开设的内容缺少规划,层次不够清晰,内容缺少衔接,任课的老师多来自于其他专业,造成授课内容与专业知识脱节,使得学生在进入毕业设计或课程设计环节后,感觉无从下手。更糟糕的是,学生在学完程序设计类课程后,还可能对编写程序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和厌恶感,编程的兴趣被抹杀殆尽。为了在有限的学时中尽快引导学生入门,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提高专业程序设计的能力,笔者从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列的探索研究和实践。

一、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1.任课教师的选拔

大多数高校非计算机类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都是由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承担主讲工作的,其优势在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对各种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语言都比较熟悉,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师资源。但是,这种师资配置方式也有其明显的弊端:由于主讲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授课内容与专业脱节,对将来的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甚至实际工程应用的作用很小,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本课程的任课老师指定从相关专业的老师中挑选,并且要求老师具备一定的编程经验和工程背景。这样才能保证讲授的知识足够生动,学生有兴趣听。虽然专业老师的工作量增加了,但是从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上考虑,老师的付出反而减少了,因此是值得的。

2.教学计划的制订

在笔者所在学校,以前开设了几门程序设计类选修课,如VB、VC、C语言、Matlab程序设计等,学生在选课时缺少指导,选课缺少连贯性。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曾经拥有程序员最多的VB语言已逐渐淘汰,继续开设VB课程已与现实脱节。而VC语言课程教授了很多微软公司特有的语言标志和界面设计方式,不利于程序的跨平台部署。电力系统高级应用软件,多部署于Linux或Unix等高可靠的操作系统上,它们对计算速度和跨平台性要着极高的要求。[2]ANSI C和C++语言构成了各操作系统的基础,完全可以满足上述要求,且用户群庞大,是一门不易在短时间内淘汰的经典计算机语言。ANSI C 和C++语言有很多共性,可以在一起讲授,将其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来讲授,旨在培养学生的编程兴趣,掌握编程的一些基本方法。另外,Matlab语言编写比较简单,非常适合科学计算,是进行科研仿真的优秀工具。于是,Matlab被作为一门选修课来开设,为将来继续深造的学生开启一扇门。最后,笔者还开设了一门电力系统程序设计的选修课,将计算机的程序设计与电力系统理论知识结合起来,针对电力系统这一对象编写程序,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程序、短路计算程序等,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升华。

3.授课内容的安排

本课程主要讲授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计划安排30学时讲授和20学时实验,强调在实验中掌握和巩固知识。考虑到这是本科生在大学阶段遇到的第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开始讲述的内容以入门引导为主,安排1~2学时讲述一些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原理的基本常识和历史发展,以及一些发展过程中的名人轶事。

二、实践环节的改革

本课程的实验学时约占总学时的30%,实验内容不再简单地围绕课本的习题,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制作一个360安全卫士的主界面”、“制作一个简单的计算器”或“制作一个查找文件的小工具”等实验项目。在实验课上,先让学生熟悉IDE编译的环境,再由学生自己完成自选题目的设计和实现。考虑实验课的根本目的还是使学生真正掌握程序设计能力,学生也可以不参与自选课题,直接利用实验课时间来做大作业,时间上得到保障,作业质量也会提高。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上网查找资料和查阅参考书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整个实践环节均强调“自己动手、自我感知”,这为其将来继续深入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考核方式和评价的改革

以前,程序设计类的课程笔者多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发现效果非常不理想。有些学生考试成绩非常好,但是动手能力非常差,写不出几句像样的程序。改革后,考核确定为大作业的方式。大作业的题目是编写一个某病毒的专杀工具,这一作业涉及文件的操作、数据结构、语言的控制语句、输入输出和界面设计等程序设计的诸多方面,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算法设计和界面设计能力。作业分组完成,将整个班按5人一组,分组提交,提高他们团结协作的能力。评分的标准包括界面是否美观,功能是否齐全,杀毒时间的长短,代码注释是否完备,变量命名是否规范,设计文档、帮助文档是否完整,是否有额外的想法。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虽然开设的ANSI C/ C++课程总共有50多个学时,但是课程包含内容非常多,应用也非常灵活,期望学生利用这么短的时间把这门语言学精、学通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在上课时只能学习一些基本的语法和编程的过程,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让学生知道编程的目的,知道将来编程遇到问题,应如何解决,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在课外去更加深入地学习。

上课教学,以往多通过老师讲授和学生听讲的角度,老师和学生之间缺少很好的互动。笔者实行新的教学方式,老师通过PPT讲授占80%时间,20%课时由推选出的学生上台来讲,讲授的内容包括“我所知道的IT人的故事”。通过这一话题的讨论,增加了学生的兴趣。课堂同时增加讨论环节,多安排课堂提问,启发他们自己思维,如:编程带来哪些好处?编写的程序有哪些用处?通过这些问题,启迪学生思考编程的目的和意义。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多联系电力系统的一些专业问题,使学生了解计算机专业的编程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将来利用编程的不同之处,最终编程能够服务于电力系统的专业知识培养。

此外,还要增加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在布置作业之后给学生较为宽松的时间,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学习和进度予以完成;这样学习效果的评价是以自我评价为主,教师的评价为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在期末考评的大作业环节中,注重不同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不同情况。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查阅文献,自选有关的命题。评分标准既有一定的基本要求,也体现尊重学生的原则,这样,在达到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特点。

五、教学效果

1.课堂和实验课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回答问题,对学习充满了兴趣,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思考问题,主动上网查阅资料。在实验课上,多数同学选做布置的实验项目,有些同学则更为深入,利用这一时间做大作业,过程中充分地与小组成员和老师探讨存在的问题,事实也证明,这些小组最后的大作业完成得非常出色。

2.大作业反馈教学效果

从交上来的30份大作业看,学生在设计上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界面及算法设计多样化,如有的利用界面控件设计的界面非常漂亮,有的采用编程设计模式编写的程序简单可靠。学生在查阅资料完成大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课堂和教材上的内容,还自发加入了网络中新流行的界面设计思想或一些高级的算法设计方法。

总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提高了自身程序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解析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遍布各行各业,人们在享受该项技术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在继续致力于技术的推陈出新,未来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将会以技术为主导因素,我国只有保持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才能在世界市场上利于不败之地。目前,各行各业当中已经广泛引入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促进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1 电气自动化概念、现状以及影响因素

1.1 电气自动化的定义。电气自动化专业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简称,该专业涉及到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机控制,自动控制,智能控制,计算机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具有软硬件结合,机电结合,强弱电结合等突出特点。

1.2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首先,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从可控开关的设计到航空航天的研究均用到自动化控制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改变和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其次,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业技术革命推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同时反过来又推动了新的工业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其对工业技术产生极大促进你作用。综上所述可知,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占据重要地位。

1.3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影响因素。材料科学和信息技术给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信息技术对其的影响更为重要。现代信息技术是人类社会科技进步的产物,是综合了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等相关技术的一门学科,它是指开发信息然后使用这种方式利用信息的手段,光电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构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主体,微电子、光电子等电子元器件制造技术也与现代信息技术息息相关。信息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系统的特征、功能和设计方式

2.1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系统的特征。(1)反应灵敏、控制准确。和其他的一些复杂控制系统相比,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控制对象少、信息量不大、操作频率低,控制系统较为简单;系统具有快速的信号传输能力,反应也很灵敏,可以更加有效地对远程信号进行控制,具有高速和准确的优势。由于系统中电气设备的保护自动装置具有快速反应能力以及较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同时还具有较多的连锁保护设计,因此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满足要求。(2)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进步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在许多特殊的环境中,比如极寒、高辐射等恶劣条件下,许多工作单独依靠人工是难以完成的,这时候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他可以完成许多人工无法完成的工作。即使在正常条件下,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也会给工业生产带来诸多好处,他在减少人工费用支出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起推动作用。(3)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自50年代“电气自动化”这一词汇提出之后,电气自动化便和其他的控制技术相结合进而走向了一个综合发展的阶段。

2.2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系统的功能。电气控制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系统的基础,使其实现功能的多样化。如果具有以下几种基本功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就能实现有效控制发电机以及变压器组等电气系统断路器:

(1)能够有效操作以及控制变压器组出口处的各种不同的断路器以及隔离开关;(2)能够可靠控制以及保护发电机、高压变压器组,还有变压器的励磁;(3)能够实现发电机组励磁系统起励、灭磁和增减磁控制以及快速变换稳定器的控制方式;(4)以自动或者手动的方式同期并网,减少并网的冲击;(5)快速、稳定地启动和投退高压和低压电源控制和监视装置;除此之外,还应实现有效监视和操作高压变压器组、发电机组、LPS和直流控制系统等功能。

2.3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系统的设计方式。集中监控、远程监控以及现场总线监控理念是指导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系统的三种设计方式。集中控制方式具有一个大型处理器,各种控制功能通过中央处理器实现,它的设计简单,运行维护简单,防护要求不高,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处理器要实现对所有分立设备的控制,这将导致处理器的工作量过于繁重,使得处理速度极大降低,影响了系统的快速性;与此同时,由于系统必须实时监控所有电气设备,这将降低主机的冗余度,电缆数量也相应增加导致设备方面的投资增大;采用硬连接的断路器、隔离刀闸也会给系统带来辅助接点不到位、故障查找不方便的缺陷,将导致操作失误的几率提高。以上这些缺点制约了集中监控设计方式的发展,随之出现了远程控制方式,其具有节省电缆材料安装费用、组网方式灵活以及高可靠性等优点,但电气设备通讯量较大往往会导致系统总线的通讯速度不高,该方式仅仅适合监控小型系统而难以适应大型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和物理技术的进步,现场总线、以太网等技术以及智能电气设备逐渐应用于电气控制系统中,出现了现场总线监控方式的设计理念,改理念可以针对电气系统具体状况进行规划和设计,在继承了远程监控方式所有优点的同时,节省了I/O卡、隔离设备等设备。此外,由于智能化设备的安装过程非常简单,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设备投资以及安装和维护的工作量,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由于各装置通过网络相连,组网灵活,功能独立,部分装置出现故障不会对其他装置产生影响,提高了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3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电气技术与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的广泛结合,计算机技术逐渐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系统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学会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制定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国际标准IEC6131,并逐渐被工业界所采纳。以太网组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PC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出现保证了电气自动化的技术实现,市场的需求驱动着电气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使电气自动化控制理念深入人心。未来的自动化产品,如设备开发维护系统和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受到虚拟现实技术和视频处理技术的影响,在这些产品中,软件的地位越来越高,软件结构和通讯能力将影响着组态环境的便捷性,这种趋势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设备,也影响着集成的系统。

4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系统具有如此多的特点和优势,自问世以来,便受到工业界极大地关注,给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因此,积极学习并不断探索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与现实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制定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国家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并按照规划目标坚定的走下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学智.关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2(28):110.

[2]王术贺,李广东.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

[3]张宏喜.如何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可靠性测试[J].价值工程,2012.

篇5

Abstract: The Circuit Analysis is a synthetic and practical course. Based on the probe into educational method for circuit analysis in independent colleg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roblems, and made exploration from developing student's interests,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 and transforming testing forms.

关键词: 独立院校;电路分析;教学模式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Circuit Analysis;educational method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274—02

0 引言

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跃发展,相应的科技知识更新的速度也随之日益加快。“电路分析”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应用于传统的无线电技术类专业中,还扩大到部分电子学专业乃至部分机械、计算机、光电等专业中[1]。

“电路分析”面向我院电子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与通信工程四个本科专业,该课程不仅是对基本电路的分析理解及电路理论定理的掌握,更是为今后的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一直以来,教师的讲授几乎成为整个的教学过程,学生并没有很好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2—4]。对于独立院校,如果教师一味的讲授,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造成教学效果较差。本文针对独立院校学生的特点,指出要很好的完成“电路分析”教学任务,教与学是分不开的,必须密切配合。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则要偏重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转向多元化教学模式,从而增强独立院校学生的实践性和工程应用能力。

1 明确课程性质与教学重点

1.1 教学性质 “电路分析”是高等工科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以及其他部分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即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许多高校电气信息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门考试课程。独立院校电路分析教学大纲体现了本门课程的独立性,又体现了该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地位。电路分析的纤秀课程是大学物理电学和电磁学部分,高等数学中微积分、微分方程,线性代数和工程数学中拉普拉斯变换及傅立叶级数变换等,其后续课程有模拟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电力电子和电机学等课程。因此,电路分析课程在电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1.2 教学重点 长期以来,教学重点一直是讲授知识,然而随着知识的日益更新,如果学生不学会如何去学,没有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只是局限于老师讲授的内容,那么即使当时课堂上全部接受了走出社会还是一无所知。因此,需要教师在讲授内容的同时,更加要强调和突出如何学。在独立院校中“电路分析”的教学重点,除了要求教师注重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这些传统的教学外,还必须重视学生如果学习、培养创新能力以及培养眼睛的科学作风等方面[3]。

2 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

2.1 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与本科院校相比仍有差距,但我们培养的是具有与本专业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方向的技术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生产第一线技术应用性综合人才。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都能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因此,本着独立学院的培养原则,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在教学中充分突出电路分析方面的知识。

2.2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上课前要熟读教材,系统的掌握全部知识点的内部联系和逻辑关系,认真编排教案,找出每堂课的要点,并且从基本知识点切入,逐步向外拓展,覆盖整个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的安排达到最优组合,获得较高的教学整体效益。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内容中经典理论与实际电路以及现代科学研究方向有差距的问题,课堂教学更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与融会贯通,并结合“电路分析”课程的社会实践性强、关联知识较多、多学科的基础课程等特点,在课堂上采用了传统教学改革法、师生互动教学法和讨论研究教学法等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

篇6

【关键词】偏角仪;应用;无线通信技术

0.引言

水文缆道是五十年代初开始建造并推广应用,因其自身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水文测站的重视,如何充分利用缆道技术优势,开发缆道测验的技术潜能,进一步提高水文缆道流量测验的精度是个需要研究的课题。在用缆道测量的过程中,大多数采用光电计数,当流速较大时,容易产生偏角,从而产生水深测量误差,影响流量测验精度。传统缆道偏角的测量均采用机械量角或人工估读,或修建拉偏索缆道,但这都难以满足高洪测验的需要,而缆道遥测偏角仪采用计算机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利用光电编码器来测量角度,完满解决了水深测验误差。但只从我工作接触到偏角仪以来,发现从安装到调试到使用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本人接触缆道遥测偏角仪系统时间不长,以下简单谈谈自己在工作中对偏角仪系统的几点思考。

1.缆道偏角仪的组成

缆道偏角器主要是由机械部分,硬件部分,软件部分三部分组成。

2.缆道遥测偏角仪在应用中的几点思考

2.1机械部分

现在我局还在试验阶段所用的缆道偏角仪系统的机械部分看似简单,但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还是比较复杂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很好的考虑到安装过程是在高空完成,这样使难度大大增强,比如在下面很好很简单就能拧紧的螺丝,到了塔上面在高空上完成起来就非常困难了。所以在机械部分改进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尽量减少用螺丝连接,看能否采用零部件之间用相互卡住的办法来组装,这样安装起来省时省事了;再则现在偏角仪的启动开关使用的是一个滚动的滑轮,上面装有一个吸铁磁,通过磁力来控制设备的开启,这个方案从理论上来讲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但是在实际的试验和使用中,这个开启装置经常不灵,所以我们应该考虑一个更可靠,灵敏度更高的自动开关设备。

2.2硬件部分

硬件部分主要由缆道偏角遥测仪端机和缆道偏角遥测仪接收机(以下简称为端机和接收机)及(光电)传感器组成。端机及传感器置于缆道行车上,接收机在缆道测控室内,采用的是应答式无线通讯模式。

下面对这两个设备做下简单的介绍:

2.2.1端机工作简述

端机在休眠状态下,只有少数值机芯片处于工作状态,微安级功耗。在行车从铅鱼停止器向前运动超过0.4m时,端机开关组件触发值机电路,端机上电激活。 89C2051单片机上电自动复位,完成初始化程序运行,等待接收测控站指令。 角度编码器(光电编码器)设计数单元加电,准备采集偏角数据。无线模块加电,等待接受测控机无线测控信息。

2.2.2 接收机工作简述

测控机由12V,1.5A稳压电源供电,加电后处于待机状态。单片机89C51上电自动复位,完成初始化程序运行。LED显示器显示字符“__ __”,无线模块加电,功率器件预热,等待测控指令的发送。

2.2.3缆道偏角遥测系统工作简述

端机和接收机通过远程遥测设备联系,全部工作由以下几个指令来操作完成。

测试指令:A0H

接收机发送A0H,端机接受后发回A0H,接收机收到A0H,系统设备正常,测试成功。

测量偏角:C0H

接收机发出C0H,端机接收没进入偏角测量工作程序,发出偏角数据,接收机接收偏角数据,确认数据正常,测量结束,如数据不正常,可重新起动C0H工作程序。

关闭端机:E0H

一次流量测完后,接收机发出E0H,端机向测控机发回E0H,关闭端机工作电源,端机进入休眠状态。

指令错误提示:B0H

端机接收的指令代码错误时,端机发出质疑信息代码B0H,岸站测量人员应进行设备检查处理。

偏角清“0”指令:00H

在“0”偏角位置,接收机发出00H,端机进行偏角清“0”操作,并向接收机发出数据,接收机收到“00”偏角值,清“0”操作完成。

2.2.4应用中的几点思考

(1)关于端机的电源问题

由于端机是挂在缆道行车上工作,一般我们会选用蓄电池给它供电,但蓄电池需要随时更换才能保证端机的正常工作;然而更换蓄电池既加大了工作量也增加了工作难度,有时还会耽误测流,所以如何能保证对遥测系统持续供电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

以下有我个人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a.电池可以使用太阳能充电电池或者现在比较先进的光电池。光电池是一种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半导体光电器件,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光生伏特效应。利用光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光电转换。

b.减小值机的功耗,功率或电流。

c.尝试着给端机装开关,不用时可以关掉电源,节约用电。并且可以通过操作台的接受机来控制。

(2)关于遥测的距离问题

由于河面的局里有宽有窄,所以可遥测的距离至少在500米以上,这样可以满足基本河流的测量需要了。因此我们就要用到无线电遥测系统(无线通信技术),这种技术的最大作用就是用户可以不受或尽可能不受限制,可以走动或挪动位置;其好处是假设成本相对有优势,节省了信号传输载体的成本,缺点是容易受干扰也容易干扰别的设备——电磁波,易被盗用,安全性低,频带资源有限

(3)在传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误

a.有时候反应滞后

b.数据传输不稳定

c.有时候传输数据出现乱码

等等以上这些原因使得我局自主研发的缆道遥测偏角仪还未能正式投入使用。

2.3软件部分

目前软件部分已用汇编语言编译完成,主要程序运行都能通过。

现在偏角仪的接收机与主控电脑还未能联机,不能通过电脑来完成操作,只能通过接收机上的操作按钮来完成。现在可以考虑通过RS—232通信接口来完成接收机与主控电脑的联机操作。当然也要添加相应的程序了。

3.结束语

缆道测流是根据我国国情独创的一种测流方式,特别适用于测流断面容易变化的天然河床的断面面积和平均流速的测量,是目前其它测流方法不可取代的。水文缆道测验本身,是一个复杂空间系的动态变化过程,如缆道弹跳、机械运动惯性,流速的变化等因素都影响流量测验的精度,而且是一个随机变量,把这些主要变量建立成数学模型,编制相应的程序,输入微机,由微机自动运算调整,而得到正确的结果,这样就会大大提高水文测验的精度,又能及时地提供成果资料。

作者简介:

肖 俊(1984-),女,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在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讲师,助理工程师;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现从事水文缆道方面工作。

鄂 恺(1985-),男,助理工程师,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篇7

关键词:电子信息;分层次;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093-03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社会的需求和变化是高校发展的内部驱动力量,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一门控制和处理电子信息的学科,其主要依托的是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技术,研究的重点是信息的处理和获取、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的开发、设计、集成与应用等。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柱和先导产业,产业前景十分广阔。要使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际的工作能力,首要的要求就是更新培养模式,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针对所需要的电子设计人才,进行分层次的培养。

一、实践教学层次化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电子设计能力分层次培养模式首要一条就是实践教学的层次化。电子信息的课程设计,不管是基础性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需要具备实践这一环节。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在实践教学中对于理论课程的还是过多,在实验方面也是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先是教师讲解,之后就是学生仿照教师的动作要领进行简单的插接线或者是对原有程序进行调整并且进一步验证结果。在这整个的过程中,学生们看似是不需要动脑的,同时也造成了他们的困扰,那就是在一次实验中往往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无法较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创造热情。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必须不断的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电子设计人才,同时加快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努力探索出一条教学渠道,不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区别于传统的实验课程,现代实验课程早已告别过去,再也不是单纯地教会学生正确使用仪器仪表以及测量几个实验数据,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建立起来一种较为系统性学习的概念,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课程设计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可以仿照毕业设计的形式,由一个教师来指导几个学生同时进行,选用自理题目或者是指定题目的形式,按照学年学期的不同,逐渐逐级地加大课程在设计性能上的综合难度,使学生完成从单门课程、系列课程转向到专业实验的转变,也就是说使学生从以前掌握的简单电子电路到现在的小系统甚至是大系统,完成由点到线到面等全方位的选题设计方案,建立起工程系统的概念。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生的电子设计能力;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型。而这一方案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在形成产品设计之前,为了节省一些不必要的物力、财力和人力,需要进行大量的模拟仿真实验。

二、课程体系模块化

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即课程体系。制定课程体系依据的是培养目标,同时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技术的发展适时调整现存的教学内容。电子信息工程亦是如此,以培养具备信息系统知识和电子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为从事各类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的设计、研究、制造、开发和应用的高等专业人才提供培训。所培养的人才大多从事电子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或者是相应的科研工作。电子工程师负责的主要内容是电子、通信器件的设计和开发;软件工程师负责的主要内容是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因此,“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更新内容、提高创新能力”也就成为了电子信息工程设置课程的主要依据,加强理论教学基础,贯彻“实用、实际、实践”的总体原则,有层次的设置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并使其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相互融合的境地。对于刚入学的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讲,主要开设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同时还有和后续相关课程有关的诸如普通物理、高等数学、模拟电子技术、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以及高频电子电路等;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讲,主要开设的是专业方向的课程,诸如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技术、电子测试技术、光纤通信、DSP应用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另外,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在课程设置方面,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向来作为主攻点,由教师引导为辅,学生自学为主,对于综合素质较为优秀的学生,可以放手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除此之外,学院还可以进行一些学科前沿讲座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校期间对于本学科的技术和前景有一个较好的掌握。在课程内容上,合并各门课程应掌握的技能和知识等要素,组成一个课程单元,同时予以必要的完善、补充和整理,保持其连续性,保留其针对性和独立性。设计出来科学的教学模块或是课程单元,并在此基础之上合并同类教学模块或课程单元,以便构成新的课程,从而形成一个“模块化、层次化”的课程体系。

三、教学对象个性化

高等教育向着大众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为了更好的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所以说,对于不同对象要运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找到适合每个学生的机会,让其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划分,可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较差、中等程度以及掌握理论知识较好的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来讲,应将学习重点放在理解和消化基础理论方面上,在实验教学方面,应注重操作性的讲解,诸如基础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操作,课程设计也有所不同,以完成较为简单的电路设计为主,以其他设计或者综合设计为辅,并将参加制作电子制作活动作为课外实践,目的是为了提升和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对于掌握能力中等程度的教学对象来讲,在巩固基础知识之外,还要适当地增加一些简单的设计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程设计中则应以中等难度为主要设计对象,学生可以参加一些比赛来提升自身水平,并且在活动中激发自身创新意识。理论知识掌握好的教学对象,本身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就很强,因此需要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对于他们的课程设计,应以具有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课为主要内容,学生可以自由命题,同时了解一些本学科内的前沿性的知识,为他们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规模较大的设计比赛活动,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水平。

四、课外实践活动常态化

教学实践活动的强化,需要多层次的课外实践活动的支撑。选择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大学生创新的思维和氛围,为学生施展自身才华提供一个良好的舞台。课外实践活动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实施。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兴趣小组可谓是最能反映学生喜好的形式了。可以组织学生形成电子制作的兴趣小组,在活动中不仅能够运用到学生学习过的电路、数字电路和模拟方面的知识,还能够调动起学院的气氛,掀起电子制作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组织电子制作小组需要注意的是,其所需要的理论知识较为全面,同时还有着很强的综合性,对于一个完整的系统设计来讲,需要具备的有数据采集和处理、信号调整以及最后的存储显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过举办科技大赛和大学生科技节等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观念;作为院方也要积极配合学生的活动,比如开放实验室,加大师资投入,为学生发挥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另外,在新学期伊始,学校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实验,采取自由选题的方式以培养学生个性,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对于实验内容的安排,本着灵活应对的原则,力争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只有将实践经验不断加以累积,才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才能够培养出合格的电子设计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毕业生需要具备很强的设计经验和动手能力,通过模块化、层次化的课程体系,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从而培养自身的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走出校门后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胡飞.基于群体文化学的产品语意设计程序与方法[A].2004年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浙江大学,2004:76-79.

[2]华红艳,楚随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7-98.

[3]吴翔.产品系统设计产品设计(2)[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6-73.

[4]胡飞.基于群体文化学的产品语意设计程序与方法[A].2004年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浙江大学,2004:76-79.

[5]杨萍.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157-159.

基金项目: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重点项目(2011JGZ051);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0JGA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