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8年镇畜牧兽医站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农业局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站在畜牧业生产、动物防疫、检疫、疫情监测、项目建设、畜产品安全、畜禽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2018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畜牧生产
2018年我站全面完成畜牧生产任务,截止目前全镇存栏生猪28005头,出栏39598 头;山羊存栏8337 头,出栏13899 头;肉牛存栏35头,出栏160 头;奶牛存栏66头;鸡存栏61227 只,出栏249045 只;鸭存栏24781 只,出栏30328 只,鹅存栏1642只,出栏1493只,兔存栏9766只,出栏14998只,牛奶产量201297公斤,发展生猪专业合作社国家级一个(东庵生猪专业合作社),市级专业合作社一个(利农生猪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8个,新型职业农民3 个;新发展生猪专业合作社1个(龙古滩专业合作社)。
二、动物防疫工作
全镇认真开展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等强制免疫工作,坚持春秋普免、月月补免,全镇共免疫猪瘟65179 针/次;高致病性蓝耳病36639针/次;口蹄疫91199针次;禽流感182632 针/次;鸡新城疫50369;小反刍兽疫12391针/次。应免密度达100%,标识佩戴率100%,强制免疫工作落实到位全面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并建立了台账,防控物资经费拨付到位。
三、检疫工作
我站认真开展定点屠宰生猪检疫工作,截止11月底全镇共检疫生猪 70011头,山羊6887只,小家禽 230000 只,畜产品检疫396456公斤;严格执行准入制,入场查证验物并建立工作台账,处理病害产品12774公斤,处理病死猪154 头,有效保障上市畜产品质量安全。
四、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一是突出养殖环节的监督,严厉查处畜禽养殖环节中使用“瘦肉精”、禁用人药兽用等违法行为,每年开展拉网式“瘦肉精”监测两次,共检测生猪386头,做到入场生猪每批次按3%进行抽检,严把入场关。
二是经营环节的监管,从禁用兽药和违禁添加药品为重点,开展专项检查,整顿和规范兽药、添加剂经营秩序,坚决打击生产销售非法兽药、违禁添加剂行为,全镇共检查兽药门市5 家,饲料门市 23 家,出动执法人员72 人/次。总体检查情况良好,规范了入库销售台账,净化兽药饲料等投入品市场,确保了我镇畜产品质量安全。
五、疫情监测工作
我镇每个村防疫员既是疫情巡查员,又是疫情监测员,焦白村为疫情监测点,主要监测我镇的动物疫情,每月向区疫控中心上报疫情监测情况。
我站加强非洲猪瘟的疫情的认识,开展宣传,对村防疫员,养殖户的培训,排查,做到了日报告,做好非洲猪瘟临时检查点值班制度。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
六、项目建设
积极向区农业局争取生猪调出大县项目建设、污染治理、牛羊标准化、扶贫村圈舍改造等项目,争取项目资金86万元。
七、畜禽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在污染治理中,党政领导重视、业务部门配合畜牧站及村防疫员等工作人员不辞辛劳,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全镇共有适度规模户178户,已全部整改到位;规模场6户,都全部完成了污染治理目标任务。
2019年的工作打算
1、继续抓好2019年的动物防疫及疫情监测工作,特别是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狂犬病、小反刍兽疫、布氏杆菌病等病种的强制免疫工作,防止我镇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
2、继续抓好生猪定点屠宰和产地检疫工作,确保畜产品安全。
3、积极向上级争取畜牧业生产,标准化养殖,面源污染治理等项目。
4、认真做好畜禽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并完善相关的软件资料及报送。
5、全面完成区农业局及镇乡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篇2
关键词:重污染天气;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5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04602
1引言
近年来,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多次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重污染天气,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辽宁省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项要求,大气污染治理的力度逐年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治理效果,但是重污染天气在冬季期间依然频发,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仍然较重。如何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空气污染对公众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影响,是当前该省大气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1,2]。
2辽宁省重污染天气现状
辽宁省是2014年1月1日起全面建成并按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实施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根据监测数据统计2014~2016年期间全省共计发生重污染天气451天次,其中供暖期发生391天次,占比86.7%;非供暖期60天次占比13.3%。辽宁省冬季取暖期是重污染天气高发期,发生频率是非供暖期的重污染天数的6.5倍;2014~2016年全省重污染天气首要污染物分别是细颗粒物(PM2.5)占比90%、可吸入颗粒物(PM10)占比6.9%、臭氧(O3)占比3.1%。根据近年的监测数据分析,辽宁省的冬季取暖和春季沙尘造成了重污染天气发生的季节性特征,特别是取暖期不利气象条件、受外源输入型污染与本地污染源叠加更易形成持续时间长、污染重的重污染天气过程[3]。
3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存在的问题
在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方面,结合工作实际,编制和修编完成了两版省市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形成较为完善的全省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体系。2014~2016年间全省累计启动应急预案75次,在APEC、国庆阅兵等重大活动和节假日的环境空气保障工作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3.1预警预报能力急需加强
目前,辽宁省已建成省级和沈阳、大连市级的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对外预警预报信息。其余12个市也相应的建立了预警预报系统,但很多未形成真正的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能力和体系。由于预报能力和经验有限,重污染天气的预测预报可能出现偏差,导致出现“预警失误”、“滞后响应”或“提前结束响应”等问题[4]。
3.2责任部门责任未有效落实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属于地方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应急响应的内容根据不同等级包括限产停产、车辆限行、学校停课等一系列措施,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才能完成。在辽宁省近3年的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实践来看,有的地方存在着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现象,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中的责任部门未有效落实相关责任。
3.3预案响应实施的监督和后评估制度不足
在应急预案启动后,对应的是相应级别的应对措施。目前,该省的重污染应对工作中,重在对预警预报的形势研判和是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等的监督。虽然该省建立了现场督导组现场督查制度,但是对应急响应的措施是否真正落实到位和重污染天气应对过程中的科学性和时效性进行的后评估的监督管理存在一定的欠缺。各市每次的应对相应措施效果和实施后评估都主要以工作总结形式为主,缺乏好的量化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部分城市应急预案的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相对较低。
3.4预警信息时效有待提高
从近年的工作实际来看,预警信息涉及诸多中间环节,比如应急预案的启动一般由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以传真或是短信指令的形式发送给各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再根据自身的职责传达给相应的部门执行预案响应措施,这样的中间环节就容易出现遗漏和滞后情况,影响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时效。此外,对公众预警信息主要通过电视、广播等方式,有的缺少应急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对公众日常生活进行指导等内容,其时效、覆盖面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造成群众的恐慌和引起社会舆论、谣言等不良反应。
4对策与建议
4.1加强预警预报工作
加强完善全省重污染天气监测预报能力建设,为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工作提供好技术支持,提高省级和沈阳、大连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和覆盖范围,对各市做好技术指导。同时要做好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基础性工作,开展全方位污染源调查,建立排放源清单,建立排放源清单的动态更新及维护机制,确保污染源数据的连贯性和时效性[5]。注重培养专职预警预报人员,加强环保、气象部门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提高预警预报的准确率。
4.2强化政府主导和应急预案体系衔接
要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切实将重污染天气应对纳入政府考核体系,明确责任部门分工和主要责任人,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中的响应措施逐一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责任人,做到事事有人管。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的预案体系衔接,细化工作流程,全面提升应急预案的实效性。
4.3科学论证,完善应急预案应急响应措施
加大科学研究投入,细化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基础上,做好污染物来源解析工作。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专家库,从应急预案的制定、出台、响应等方面和每一次发生的重污染过程科学性和实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估[6]。根据分析和评估结果及时优化和修编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增强应急响应调控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实现精准治理雾霾。
4.4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后督察
严格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要求,对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地区和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根据各地重污染天气的预警预报信息和启动应急预案情况,加强对重污染天气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落实工作情况实施后督察,对工作中履职不力的个人和部门依法追究责任,以确保应急预案中的各项响应措施落到实处。
4.5加强信息公开
针对重污染天气发生时,容易发生负面的社会舆论。要加强信息公开宣传工作,从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预警预报信息、采取的工作措施和流程、工作效果、防范措施等信息,要通过各种媒体及时给公众,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以客观和及时的报道把控社会舆情,避免谣言造成不良影响。
5Y语
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短期内辽宁省整体大气环境不能得到根本转变的情况下,积极开展重污染天气的应对工作对大气污染物的“削峰减频”的有效抓手,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的落实,对改善整体的环境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郜会青.关于城市大气污染现状与综合防治对策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5 ,40(7):98~101.
[2]马寅,曹兴,薛丽洋.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现状及对策探讨[J].甘肃科技, 2017 ,31(18):7~9.
[3]张晓峰.辽宁省大气污染特征浅析[J]. 农业与技术, 2016 (13):137~138.
[4]杨岚.重污染天气应对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应急管理, 2016 (1):44~45.
篇3
一、实施范围
全县各镇(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及纳入卫生长效管理范围的所有村。
二、职责分工
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按统一领导、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分级考核,县管乡镇、乡镇管村。
县委、县政府成立县农村卫生长效管理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环保局(生态办)、督查局、文明办、农办、财政局、卫生局(爱卫办)、建设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生态办)。
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县环保局(生态办)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负责全县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督促、考评计奖,同时按职能做好污染物超标排放事件的查处工作,配合各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县督查局负责抓好全县重大活动期间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督查;县文明办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县广电台、新闻传媒中心等新闻单位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大舆论宣传、监督和曝光力度;县财政局负责做好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经费的预算安排和审核拨付;县农办着重抓好“秀美乡村”创建村和“整治村”的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县建设局负责做好县城街道、文溪主河道保洁,确保县级环卫设施正常运行、维护周围环境整洁,组织中转站至垃圾填埋场的垃圾运输,并做好对乡(镇)、村、基层环卫所等环境卫生工作的技术指导;县水务局牵头做好涉河采(制)沙场整治、监管工作,抓好全县较大水库的保洁,督促和指导各小水电开发企业抓好水库水面保洁;县交通局负责抓好全县公路及其红线控制范围内(含绿化地块)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县卫生局(爱卫办)负责指导开展农村卫生改厕,组织督促各医疗机构做好医疗废物废水处置工作;县国土局做好涉矿采(制)沙场整治、监管工作;县规划局、国土局配合有关乡镇做好违章建筑、乱搭乱建的治理工作;县农业局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抓好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县经贸局负责抓好县直企业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县旅游局抓好各景点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业园区、新城区、云山旅游度假区抓好开发区块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县教育局督促指导全县各乡镇中小学校抓好环境卫生工作;团县委、妇联组织全县团员青年和广大妇女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农村环境卫生宣传和整治活动。
各乡镇党委、政府职责:全面负责本辖区内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健全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制度,做好环境卫生宣传,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抓好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抓好辖区内的垃圾收集、清运等保洁机制的建立和正常运行,确保乡道、村道沿线视线可及范围内和集镇街道、村内主要道路、池塘、河道、沟渠、菜园、山塘水库、垃圾中转站及其周围,以及省道、县道、高速公路连接线控制红线以外等区域整洁干净,无乱丢乱扔现象、无卫生死角,督促各村及时清运垃圾、封闭转运垃圾到指定地点;要设立“卫生保洁日”,在每月15日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专项行动;要按照《乡镇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考核评分细则》(见附件1)明确的标准要求认真开展工作,每月对所有长效保洁村保洁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检查结果在公开栏公开,作为年终补助经费发放的主要依据;负责本辖区内各村奖励资金的确定和发放。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乡镇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按照《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考核评分细则》(见附件2)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做好本村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特别是要配足配好保洁设施和保洁员,并建立对村保洁员工作的考核机制,确保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三、督查考评
(一)督查制度
1、乡镇每月自查制度。各乡镇每月对本辖区保洁村进行检查和考核,每月月底将检查结果报送县环保局(生态办)。
2、部门联合抽查制度。县环保局(生态办)会同县文明办、农办、卫生局(爱卫办)、建设局、广电台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按照《乡镇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考核评分细则》和《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考核评分细则》,对各乡镇农村环境卫生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全年不少于6次。检查方法可以是随机抽查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实效(每次抽查乡2-3个村、镇3-5个村,按抽查村平均得分确定乡镇当月平均得分),听取各乡镇情况汇报,查看工作档案资料等。乡镇得分为各村抽查得分的平均值。每次抽查结果在县电视台《生态家园》栏目播出,并在《今日》上公布。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发出“督查整改通知书”,整改期限最长为7天。整改到期后进行回访巡查,如没有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将下发“督查通报”。
3、乡镇互查制度。每年组织一次由各乡镇分管领导参加的工作互查,检查结果纳入县对乡镇考核计分。
4、重大活动检查。县里组织重大活动时,如因相关村环境卫生未达到要求被批评的,对所在乡镇扣卫生长效管理年度考核分10-20分,影响恶劣或整改不力的加重扣分。
(二)年终考评
1、各乡镇对照《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考评细则》和《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考评细则》,进行年终自查考评,并于每年12月15日前向县生态办上报工作总结和自评表。
2、县环保局(生态办)会同县有关部门组成考核组,对平时督查情况进行汇总,以百分制计算考核结果,年度得分=县对乡镇每次抽查考核得分总和÷抽查次数。
四、奖惩办法
(一)奖惩措施
1、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纳入年度乡镇工作目标综合考核内容。各乡镇环卫长效管理年度得分在90分以上的在年度工作目标综合考核中不扣分,70-89分的按比例扣分,70分以下的不得分。
2、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纳入乡镇生态县建设年度考核内容,在省市生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建设检查、考核时,受到省、市、县领导批评的,每次分别扣30分、25分、20分。
3、县财政每年安排约400万元资金,对各乡镇、村的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进行以奖代补。
4、各村环境卫生的考评结果,作为生态村、秀美村、文明村创建的主要依据之一。
(二)以奖代补标准及资金管理办法
1、奖补标准:
(1)村级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奖补。村保洁员基本工资奖补标准:200户以上的村(3名保洁员)10800元;100-199户的村(2名保洁员)7200元;99户以下的村(1名保洁员)3600元。村考核奖标准:基数为每户20元,奖励金额=户数×20元×年终得分/100。采取“三就地”模式处理垃圾的村,根据村庄大小给予补助,每年补助基数为:70户以下的800元,70-100户的1200元,100户以上的1600元。
(2)乡镇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奖补。每个乡镇基础奖为0.5万元。考核奖按照乡镇年度平均考核得分排名分三等奖励:乡镇排名第1位的为一等奖,第2-3位的为二等奖,第4-6位的为三等奖;乡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2万元、1万元、0.5万元,镇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3万元、2万元、1万元,乡排名后4位、镇排名后3位不予奖励。
(3)鼓励新城区、工业园区、建制镇建立基层环卫所。经县有关部门同意设立的基层环卫所,视服务人口的多少和环卫设施配备情况,给予一次性10-20万元的奖励。
2、资金拨付办法:年终由县环保局(生态办)按考核结果提出意见,经县农办、财政局、县分管领导审定后一次性拨给乡镇,再由各乡镇根据本乡镇平时检查情况确定各村奖补金额,并及时将奖补资金下拨给各村。乡镇确定各村奖补资金时,要结合县乡抽查情况、体现重奖重罚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