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业务流程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广播电视业务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广播电视业务流程

篇1

关键词:广播电视;信息化;运用方式;措施

中国的广播电视因为受到了国情以及媒体行业因素所具有的影响,往往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企业,企业的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均具有非常大的特殊性。他们不仅具备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还具备了事业单位管理机制。就如同一般企业那样,广播电视媒体信息化过程中也具有了大量变革以及问题,而以上问题往往又具备了极大的行业特点,所以,应当依据广播电视行业信息化的实际状况来进行深入研究。

一、广播电视信息化建设发展状况分析

鉴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传输技术的极大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也从局部化引用数字技术往全系统数字化加以发展。在现代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推动的情况下,广播电视类节目的制作系统与播出控制系统、技术管理等方式变得愈来愈网络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我国各地的广播台和电视台等相应地设置起了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前提的节目制作和播出体系、节目制作体系、办公自动化体系以及网络广电节目传输体系以及安全监控体系等相关的应用体系。因为地面数字电视以及直播卫星等大量新技术的持续展现,因为有线电视网的改造以及整合,广电信息化建设持续加以推进。然而,广播电视信息化也具有大量的难点。比如,应当继续健全各地数字电视网之改造和农村广电村村通工程之建设,依然还需投入非常多的资金,也能够让广电网络保持距离上的统一以及双向网络还有较大的距离。

二、广播电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为了适应于当前持续推进的新形势,广电行业一定要不断强化广播电视信息化建设。为了不断强化广播电视媒体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可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行业的管理工作,进而提升决策的效率以及水平。在我国广电信息化建设之中,立足于创建信息化系统,从而让信息变得更加全面与准确,让信息化的流动更加流畅,这样一来即可提升广播电视行业管理决策之效率以及水平。通过强化广电信息化建设,即可提升该行业干部职工的总体素质,而广播电视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电脑技术的全面和深入运用,所以一定要制定出更为严格的操作办法以及措施,这就需要对干部职工实施经常性培训与教育,让其持续进行学习,切实掌握更为先进的管理技术,这样一来就能够全部提升干部职工的总体素质。通过强化广电信息化建设,能够提升广播电视行业的信息安全管理能力。鉴于各种监控与自动化技术的全民研究和运用,把提升广播电视的播出环节和传播途径的安全、实时监控力。通过强化广电信息化建设,就能强化对内和对外交流,从而创设出更加多的机会。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数据交换以及电商技术的大幅度运用,一旦不强化广播电视信息化建设,也就难以更好地实现对内交流和对外交流,因而也就难以深入地进入到国内外市场之中。

三、广播电视信息化的运用方式

一是对广电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使用广播电视信息化建设,即可有效地应用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对电视节目进行循环化的播放,从而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经济的不断增长。观众们在广播电视信息化后,立足于信息化建设对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从而把观众们的信息均能准确地传送至工作人员们的手中,这要比一般的调查问卷显得更为便捷,如此即可创造出观众们更加喜欢的节目,从而为广播电视媒体创设了更加多的权益,并且能够更好地为受众们提供服务。二是及时反馈观众们的信息。立足于广电信息化建设,能够及时地接收到听众与观众们的反馈建议,在全面收集与整理以后,全面总结与归纳好的内容,更多地播出观众们所喜爱的节目,并且在黄金时段播出更受广大受众欢迎的节目。三是明确广播电视节目的选择性。传统意义上的广播或者电视节目往往均是直播或分时段加以播出的,以至于许多观众错过了大量精彩的节目,以至于遗留了大量的遗憾,诸多观众都有这种想法,期望能够自主地选择自身最愿意观看的广播或者电视节目。在广播电视信息化体系建成之后,即可弥补上各位观众的巨大遗憾。立足于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完全可以将已经播出的广播或者电视节目进行录制,并且储存于公共化信息体系,只需要注册账号就能够登陆,这样一来即可让观众们随时观看自身喜爱的节目,不仅十分便捷,而且还有诸多选择。如今,广播电视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播放传统意义上的广电直播节目,而且还能随时播放以往所录制的节目,让广播电视能够面向更加大多数的观看人群,从而受到了更加多受众群体的喜爱。四是对市场调查数据进行搜集。通过实施广电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地搜集市场调查的数据。数据最能真实地体现出广播或者电视节目受到受众的喜爱状况,运用广电信息化体系来搜集市场调查的数据,即可极快地整理相关数据。依据数据所提供的结果,能够极大地提升广播或者电视节目的实际质量,切实降低广电节目的制作成本,并且提升广电节目所具有的经济上的效益。

四、进一步推动广播电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是运用信息化战略让广播电视媒体技术朝数字化与高清化趋势加以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广播电视业务之中的地位也变得愈加重要。现代信息化战略已难以避免地成为广播电视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广播电视媒体决策层必须意识到现代信息化发展战略不但只是广播电视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且更是关系到广播电视媒体开发大局的重要战略。应依据信息化战略所具有的总体战略,从全局与现实的背景抓起,全面顾及信息化建设对于业务流程以及管理观念的重大影响,从而制定出重要的信息化发展策略。同时,还应当依据广播电视业务之中内容的不断变化而进行全面调整,从而让广播电视信息化发展战略就能够围绕广播电视媒体营销之所需,如此才可全面发挥出广播电视信息化对于广电媒体经营管理所具有的主动作用。二是打造高素质的广播电视信息化人才队伍。广播电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于运用业务流程之转变,不断推动广播电视媒体管理能力的提高,从而让广播电视媒体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以及活力。所以,在广播电视信息化体系建设中,一定要对技术设计以及业务流程予以同样地重视。一定要充分发挥媒体技术专家的重要作用,而且还应当注重于发挥业务专家所具有的决定性的作用。为了让业务专家和技术专家具备一样的发言能力,就应当明确以业务建设为主、以技术为辅助的广播电视信息化体系建设原则。唯有如此,才能把业务管理之中的实际问题加以体现,才能让广播电视信息化流程更为科学化,才能切实处理掉现实工作之中的不足,让广播电视信息化体系焕发出新的活力。三是要强化广播电视行业文化建设。行业文化具备了极大的导向力与凝聚力,而且还具备了等级观念比较强、人际关系较为复杂以及行为较为保守等特征。以上特征对于广播电视信息化体系建设具备了不一样的影响。唯有全面克服行业文化之不足,结合广播电视行业人士的鲜明特征,以求符合广电信息化体系建设之需求。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广播电视媒体也从只重宣传却忽视经营切实转换为以确保宣传功能为基础往拓展媒体经济含义的趋势加以发展。在如今的实际状况下,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已经逐步实现了往市场经济加以转型的局面,广播电视之管理变革十分需要有新的推进器,而强化信息化建设恰好是实施该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高质量的广播电视信息化体系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表达出各类信息,从而推动各个部门之间的全面协同化工作,并以此为前提来推动广播电视管理的全面化、精细化。广播电视信息化之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唯有和先进的管理观念、机构设置以及运转流程进行全面结合,如此一来,广播电视信息化才能够体现出最佳能效。所以说,随着信息化的推进,能够为广播电视媒体的宣传、管理等业务带来非常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田伟莉. 基于三网融合的广电信息化管理[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1).

[2]李吉孟. 对新时期广播电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思考[J]. 电子信息,2014(18).

篇2

关键词 广播电视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1-0185-01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式下,电子传输和网络文件系统发展迅速,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原有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取代了以往档案的工作方式和业务流程[1-2]。因此,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模式应紧跟时展的步伐,采取具体可行的信息化管理举措。在广播电视台的实际管理中,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质量若能有保证,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广播电视台的发展,但在这个适应新环境的转变过程中,难免会突显一定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可行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措施。

1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问题

1.1缺乏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网络意识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项工作的实施都需要网络的支持,特别是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更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撑。但是因为广播电视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和网络管理有着太差的差别,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和信息化管理方式也存在较大区别,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彻底变革下,转变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守旧的思想观念是改革档案管理模式的关键,但是,由于以往长期使用传统管理模式,在这种守旧观念的束缚下,工作人员很难快速的接受和应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无法深刻的认识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档案的重要性,培养创新观念,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广播电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实施进度,而使档案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受到

影响[3-4]。

1.2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

广播电视传统的方案管理制度的建立使为了快速、方便的查阅以及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其管理体系的发展方向也逐渐向着深层次的应用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与其他应用程序想整合的情况,例如,档案信息的一体化。针对这种整合现象,必须采取创新的思维模式对其进行处理,将各系统程序间的矛盾降低到最小。但在实际档案管理中,这一挑战还存在明显的缺陷。除此之外,网络系统和计算机系统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问题,其软件和硬件都有可能在应用过程中遭到破坏,而影响信息的安全性,另外,广播电视档案的管理人员往往都缺乏一定的安全管理意识,这也增加了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

1.3没有统一管理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

需要管理的档案信息通畅都比较复杂,目前,我国档案管理系统也呈现出各种分散和复杂的状况,使得在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出现多头管理的混乱现象,由于每个广播电视台对档案管理的政策都不一样,这样就加大了档案统一化和标准化管理的难度,而影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效果。另外,由于我国在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较少,很多档案信息的使用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也是广播电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一大

难题。

2 广播电视档案信息化的管理措施

2.1提高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

信息时代是一个全新的网络化时代,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彻底变革。广播电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变革渗透着实践的创新、理念的创新以及思想观念的创新。在这种新要求、新的发展趋势下,若管理者对新理念、新思想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那么广播电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便无从谈起。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转变守旧的思想观念,不断补充网络信息和计算机技术,自觉吸收新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不然就会落后于信息化管理时代的步伐。

2.2优化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

通过开展教育培训的方式,使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得到提升,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内在知识结构不断优化,使他们成为可以适应时代需要以及符合专业要求的专业人才,或者直接引进专业精英人才,这才迎合大势所趋。对于广播电视行业而言,其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除了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和学习,还要重视广播电视以及相关社会知识方面的学习,只有这两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力都得到提升,他们才可以真正做到对广播电视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的分类,以便档案信息能被方便、快捷得到利用[5-6]。

2.3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体系

广播电视档案信息化管理从形成到归档,由很多个环节构成,档案管理是一项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它具有业务性强、技术性强的的特点。因此,广播电视台需要建立一套自上而下、实行层层责任制的档案管理服务体系。对于档案管理体系的具体制定方式如下:①广播电视台总编室及其相关业务室指定档案员,专门负责对各类材料进行整理和收集,将所有部门在工作中形成的各类档案材料及时转交给档案室;②制定一套完整、统一的档案管理体系,要求档案管理体系的各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形成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保证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确保各种载体的档案、财务档案、文书等都可以准确无误并按时完整归档,这样既可以提高档案的利用性,同时也可以确保档案的质量。

例如,某广播电视台多年来面对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和复杂外部环境,在电视台高层正确的领导下,围绕“一强三优”的建设目标,从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组织机构、业务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开发利用四个方面积极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为电视台整体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且,该电视台以省一级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作为目标,进一步优化档案办公环境,同时以网络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撑,将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档案管理与优化业务流程有机结合,争取早日列为省一级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单位。

3 结论

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也由传统的管理方式向信息化管理方向转变,这种朝着信息化方向的发展趋势才能适应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在这个转变和适应的过程中,转变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守旧的思想观念是改革档案管理模式的关键,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提高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能力和广播电视的相关知识,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工作潜能,这样才能促使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希望能为今后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郝小红.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做好电子档案的保密工作[J].大观周刊,2012,12(27):64-65.

[2]李琳.如何做好广播电视档案信息化管理[J].黑龙江档案,2014,9(3):80-81.

[3]李文镜.推进广播电视档案信息化管理之思考[J].科技风,2013,5(18):42-43.

[4]黄丽娟.广播电视业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探微[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2,11(10):69-70.

篇3

数字技术大潮的到来,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受到深刻的影响,中国的电视产业也不例外。而数字电视节目播出的各项试验,也正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国家职能部门积极进行着。

数字电视是什么?

看电视,玩游戏,这当然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常用词汇。可是,数字电视的诞生,彻底打破了这些界限。电视,不再是个人娱乐工具,而成为观众可以互动参与的工具。利用数字电视的交互功能,传统电视广播的完全被动式接收服务,转变为观众可以控制的主动式服务,由此带来节目的多样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数字电视”的含义并不是指我们一般人家中的电视机,而是指电视信号的处理、传输、发射和接收过程中使用数字信号的电视系统或电视设备。其具体传输过程是:由电视台送出的图像及声音信号,经数字压缩和数字调制后,形成数字电视信号,经过卫星、地面无线广播或有线电缆等方式传送,由数字电视接收后,通过数字解调和数字视音频解码处理还原出原来的图像及伴音。因为全过程均采用数字技术处理,因此,信号损失小,接收效果好。相对于模拟电视,数字电视在各方面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电视数字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历程

1985年,中国部分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数字电视的跟踪研究工作,并采用国外芯片试制出一批我们现在所说的“数字处理电视机(DPTV)”。这一过程为我国进行数字电视技术研究积累了经验;

1989-1998年,为发展高清晰度电视(HDTV)做了一系列准备和研发工作;

1999年初,成立了“国家数字电视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领导小组”,同意规范和协调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组织制定数字电视标准体系、推进时间表、发展目标以及相关政策。同时信息产业部也成立了“数字电视产业发展专项工作组”。这一举措进一步加大了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组织推动力度;

2000年和2001年是我国数字电视广播试验年,在北京、深圳、上海三个城市进行数字广播试验;

2003年―――广电“数字年”。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出台“数字电视进程表”, 将在全国更大范围内进行数字电视商业广播试验,这也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推动数字电视的决心。

2004年―――中国的数字电视进程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尽管数字电视业的投资机会一直只是重重暗涌,但2004年的数字电视产业还是发生了系列引人关注的改变。中国国家广电总局提出“内容为王、服务为王”的口号后,全国各省市开始推行“整体平移”,为数字电视产业化的推广打下了基础。根据国家广电总局计划,中国将在2005、2008、2010、2015年四阶段完成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过渡。

2005-2006年,在《2005-2006中国数字电视产业报告》中指出,中国的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目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2006年3月15日,青岛、杭州、深圳、绵阳、南阳、梧州、河池完成了城区的整体转换。

2006年我国数字电视进展分析

整体转换大范围启动

海南、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河北、淄博、宁波、厦门、福州等一大批省市开始整体转换;

省级/跨省统一运营模式进一步展开

由省级网络搭建数字电视前端,各地市通过省级前端开展数字电视业务的模式首先在广西、江西、陕西等业已完成全省网络整合的省份开始,像广东、辽宁等省份,虽然未完成网络整合,但将首先通过数字电视业务进行业务合作,省网将信号传送到未搭建独立前端的地市合作开展数字电视业务。中广有线整合的14个地市分布在五个省份,但都共用搭建在温州的前端平台。杭州华数在完成整体转换之后,也在将其节目业务拓展到其他省市。这一模式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甚至对于今后CA、数据广播等技术接口的统一规范带来良性的推动。

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开始真正“增值”

有线电视网络一直以来以传送电视节目为主,虽然也曾开展数据广播等增值业务,但收效甚微。随着整体转换的实施,数字电视机顶盒终端将迅速普及,在此规模效应之下,数字电视平台的附加价值将得以发挥。今年将有更多的信息服务提供商介入数字电视平台,信息增值业务甚至可能先于付费频道捞到第一桶金。

高清与直播卫星产业链开始构建

高清与直播卫星在06年将探索出节目商、广播机构、运营机构之间的合作模式,形成新的产业链条。

节目资源在新媒体格局下开始重新分配

在数字电视、付费电视、高清电视、直播卫星、移动电视、手机电视、城市户外电视IPTV等多种运营模式、传输方式全面浮出水面的时候,原来节目制作、发行、电视台播出、影碟发行的业务流程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市场规则,节目资源必将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格局里开始重新分配,并通过产业政策调整、市场调节渐渐磨合出新的行规。

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趋势

2005年底,全国数字电视用户达413万户,比2004年增长3倍多。数字付费电视业务在2005年有了较大起色,全国已有108套付费电视开播,付费数字电视用户达139万户,比2004年增长2倍多;付费数字电视收入达到3亿余元。

2004-2006年全国有线数字电视试点预热,数字电视产业已经从初期阶段发展到全面启动和快速发展阶段,随着试点城市整体转换完成,为全国数字电视产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各地区有线网络运营商都在结合自身条件,推进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全国各地区相继开展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数字电视用户增长迅速,2006年国内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294.4万户,比2005年增长了275.2%,预计未来三年有线产业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2007年,全国各地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大规模推进。截止到2007年3月底,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量为1449万户,相比2月底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量1361万户,增长了88万户,就2007年2月的单月增长20万而言,3月份用户发展明显提速。3月全国新增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基本集中在西南、华南沿海、和西北地区。这三个地区的新增数量已经占到全国新增总量的70%。2007年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增长的高峰期将会出现在下半年。主要是由于很多地区将整体转换启动时间安排在了2007年的中后期,如计划在五月份开展整体转换工作;河北、新疆等地也会相继在五月后开始进行整体转换工作。由于这几个地区的网络基本上已整合完毕,一旦启动整体转换就将会带来大量的新增用户。

专家预测,从2002年到2015年,国内数字电视市场规模将由400亿元扩张到5000亿元,2010年中国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规模将达到2050万台,其中蕴藏的市场机会超过万亿元。而整个数字电视产业的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市场潜力不可估量。在未来的10年内,中国的数字电视必将得到长足发展,由此带动的产业链市场价值更是以千亿元计算。

数字电视将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这不仅仅是技术革命,而且将带来广播电视运营体制管理方式以及用户收听收看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甚至对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关资料链接

《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

一、区域划分

除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外,分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

东部地区包括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

中部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海南、四川、安徽、江西、广西、河南、河北、山西、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

西部地区包括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云南、贵州。

二、时间划分

分2005年、2008年、2010年、2015年四个阶段。

三、过渡计划

第一阶段:到2005年,直辖市、东部地区地(市)以上城市、中部地区省会市和部分地(市)级城市、西部地区部分省会市的有线电视完成向数字化过渡。

第二阶段:到2008年,东部地区县以上城市、中部地区地(市)级城市和大部分县级城市、西部地区部分地(市)级以上城市和少数县级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

篇4

[关键词]运营管理 CA系统 BOSS系统 宽带

中图分类号:TN94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66-02

1 背景

1.1 CA运营管理系统背景

清原广播电视局经过多年的努力,网络、技术等多方面的积累,完成了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整体平移,实现了从人工收费到微机收费方式的改变。我局组建数字电视之初,建立了第一个CA系统及第一个SMS系统(以下简称一CA及一SMS),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于是后期又建立了第二个CA系统及第二个SMS系统(以下简称二CA及二SMS)。两种CA和两种SMS系统各配置一个IP段,互不影响,互不通信。在一年多的运行中,无论是受理缴费业务还是查询,都给操作人员带来了很多不便。用户缴费时,收费员遇到一CA所支持的用户时,只好登陆到一SMS能通信的IP段中进行缴费;遇到二CA所支持的用户时,就登陆到二SMS能通信的IP段中进行缴费。数字电视的平稳发展之后,我们又建立了宽带收费系统。我局是三个收费系统并存。如下图1:

1.2 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用户缴费时,遇到不同的用户,操作员需登陆不同的操作系统中进行缴费,所引发的问题如下:

(1)用户缴费没有带IC卡,只好在两个系统进行查找。

(2)两种系统中的功能不一致,造成两种机顶盒收到的消息不一致。

(3)收费高峰期时,两种收费系统同时运行,收费速度减慢、寻址速度慢,造成用户不能及时缴费和缴费后不能立即收看到节目而投诉。

(4)宽带用户办理宽带业务则需要登陆另一宽带收费系统进行办理。

基于以上几种原因,局领导经过多次与厂家进行协调、商议,决定构建一个新的运营管理系统,将三种不同的用户全部合并在新的系统中,即BOSS运营管理系统。

2 BOSS运营管理系统的组成

2.1 BOSS版本

BOSS系统推出的V1.5.0 版本是采用java技术开发、TOMCAT6.0做WEB容器、ORACLE11G做数据存储。

2.2 操作系统

目前支持在WINDOWS 各种版本的操作系统、LIUNX 内核的各种版本的操作系统上实施运行。

2.3 硬件配件

建议最低配置为,BOSS程序主应用独立使用一台服务器,配置为:四核Intel处理器,8G内存,120GB SSD+300GB SAS 硬盘。BOSS数据库为一立的服务器,配置为:四核Intel处理器,16G内存,120GB SSD+300GB SAS 硬盘,具体的配置根据项目上的具体的数据来定义。

2.4 网络环境

建议营业界面使用一个独立网口、数据库连接使用一个独立的网口,日常维护使用一个独立的网口,与其它外部系统交互时每增加一个外部系统应当增加一个网口。

3 BOSS运营管理的业务范围

BOSS系统是广电行业的运营支撑系统,可以处理广电营业厅中对用户开展的所有业务、客户部门对客户的管理业务、广电库房中对设备的管理业务、营销中心对营销产品的策略管理、财务部门对帐务的管控、工程部对派工流程的管理、基于运营的各类统计分析报表、对各类外部业务系统的授权控制、操作员权限配置等业务。

3.1 营业业务

主要用BOSS子系统来实现,具体包括:开户、缴费、订购/退订产品、发票/受理单打印、增机增卡、换机换卡、机卡绑定/解绑、报停/开通、挂起/启用、挂失/找回、移机、过户、注销/重启等。

3.2 库房管理业务

主要BOSS子系统中资源管理来实现,具体包括:机顶盒单个入库/批量入库、智能卡单个入库/批量入库、机卡预绑定/解绑等。

3.3 营销业务

主要由BOSS子系统中的产品管理来实现,具体包括:服务的定义(主要包括服务基本信息、计费策略、优惠策略等信息的定义)/审核//上架/下架/退出等、套餐的定义(主要包括套餐基本信息、计费策略、优惠策略等信息的定义)/审核//上架/下架等。

3.4 财务管控

主要由BOSS子系统中帐务管理来实现,具体包括:对各营业单位每天/每月/每年的营业收入的统计和报表、对用户的帐单查询/统计、与外部系统的定期/不定期对帐、对欠费用户的统计和报表等。

3.5 工程部工单业务

主要由TRS子系统中的工单管理来实现,具体包括:工单队列的管理、工单的产生、工单派发、工单转派、工单受理、工单回应、工单完成、工单关闭、工单重启、工单打印等整个工单流程化的管理。

3.6 统计分析业务

主要由BOSS子系统中统计分析模块来实现,具体包括:用户统计、设备统计、产品统计、营业收入统计、消费帐务统计、其它自定义统计,每一个类型的统计中又分为按不同条件来进行统计。

4 两种CA进行对接

经过充分的技术准备,联系厂家人员,将BOSS系统与两个CA厂家进行成功对接,将原收费系统中的数据全部导入到新BOSS系统中,实现了BOSS系统的数据同时可操作两个不同厂家的数据,只需配置一个IP,登陆BOSS运营管理系统,即可办理两种不同的数字电视用户的各种业务,还可办理宽带业务。这样缩短了业务流程,大大的提高了营业收费效率,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具体如图2所示:

5 BOSS系统发展前景

BOSS系统有着强大的功能,随着有线数字电视业务的不断展开与发展,如银行代收业务、代收水电费、器材管理等其它增值业务的开发等,BOSS系统将发挥更大的潜能。

篇5

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全球性、全方位的社会变革,牵引着人类社会快速步入全新的信息时代。我国有线电视行业已经从国家层面被列入信息产业的行业分类之中,并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构成部分被赋予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任。因此,对有线电视行业和企业而言,在选择自身的发展方向、规划未来的发展战略时,都需要立足于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同时,也需要将着眼点和发展空间拓展到整合信息行业和信息市场,在更宽阔的视野下探讨产品、业务、企业和行业的未来发展。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一方面,有线电视企业要完成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与互联网、电信网实现真正的融合;另一方面,完成数字化转型后,如何既能担负好社会责任,又能够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这需要有线电视企业进行正确的市场角色定位,建立起符合信息化规律的商业模式。

一、从广播电视有线网络运营商到网络运营商:有线电视企业角色的初步转型

有线电视数字化转型是我国三网融合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有线电视行业面向信息化转型的基础和前提。在三网融合到来之前,有线电视企业就是单一的广播电视有线网络运营商,但当网络双线改造和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完成后,整合分散的有线网络业务,成为网络运营商是其需要完成的初步角色。自2004年,推进广播影视完成数字化改造连续三年都被纳入了国务院工作要点,国务院提出到2015年基本实现全国有线电视整体数字转换的目标。以2006年在深圳举办的现场会议为标志,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2013年,全国各地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稳步推进,双向高清已经成为主流,各种交互类业务不断开展。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有线双向网络覆盖近9500万户,占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的41.5%。其中,开通双向业务用户超过2850万户。一些省份的有线网基本实现数字化和双向化。到目前为止,浙江省的城区已全面完成数字化发展的任务,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率和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率都达到了99%以上。边疆地区的有线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也取得了较大成绩。新疆完成数字化正传的地市和市县分别达到14个和4个,并已经完成全疆双向化改造。内蒙古完成全区80%的有线电视用户双向网改造。广西广电网络公司立足双向有线电视网络,创新开发和部署了综合服务平台系统,解决了IP广播网的单向广播和隔离[1]。

网络双向化改造完成意味着有线网络运营商就具备了将电视改造成多媒体娱乐平台的条件,将拥有开展视频传输业务(VOD点播等)、宽带接入、语音传输业务(VOIP电话)、数据传输、以及互动游戏业务的能力。但就现状来看,有线电视运营商受资金不足、管理和运营能力以及有线网络不完整等因素的限制,这些新业务的开展还面临着很大的阻力。不过,随着三网融合工作的深入推进,有线网络运营商与电信企业、电视节目内容服务商、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的合作都将大规模展开,中国有线网络运营产业格局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拥有雄厚的实力且最先完成市场化转型的企业将对割裂的、分散的有线网络产业进行整合利用,从原来相对单一的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商向网络运营商转型[2]。

二、家庭信息平台运营商:有线电视企业转型的过渡角色

家庭信息平台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2003年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时,“家庭信息平台”就被设定为数字电视的发展方向之一。2003年7月24日,张海涛在全国广播影视局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广播影视完成数字化后,每个家庭都会拥有一个多媒体信息平台,这个平台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与文化娱乐为一体,连接着家庭和社会,是实现社会信息化的一个平台。

从有线电视行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来看,以家庭信息平台运营商为企业信息化转型的过渡角色,符合我国有线电视行业发展的特征与逻辑。一方面,家庭用户一直是我国有线电视行业的主要目标消费群体。有线电视企业在家庭用户中建立了较好的信任度和使用习惯。同时,相对于PC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电视机仍然是我国普及程度最高的信息终端,具有突出的市场潜力;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改造的推进,有线电视企业逐步转换了业务模式,由单纯广播影视节目传输转向了双向互动、多业务、多功能的发展模式。在我国大部分省、市和地区,电视机作为有线电视服务终端,已经显现出集广播电视、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信息资讯、电子政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媒体家庭信息平台的雏形[3]。

1.家庭信息平台架构

有线电视企业要成为家庭信息平台运营商首先需要建立家庭信息平台架构。从功能上来看,家庭信息平台的结构由基础层、数据层和业务层三个层次构成。

基础层为整个平台提供技术支持,是整个家庭信息平台的物理技术基础,大致包括运营支撑系统(BOSS系统)、网络和前段系统三个部分。数据层构建在基础层之上,是整个家庭信息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针对用户的用户信息库和针对内容的数字内容库两大部分。数据层是业务层的基础,大致包括用户基础数据库、用户需求数据库、业务数据库三个部分。业务层处于整个家庭信息平台的最上层,面向用户直接提供服务,由传统业务和新业务两个部分组成。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目前基于数字内容库上的业务都可纳入到传统业务的体系中来,包括广播电视直播、点播、互动游戏、EPG、远程缴费、远程课堂、社交、商务资讯、互动广告等。新业务体系则是以数据库为基础的业务,包括数据服务、营销调研、直复营销等。随着有线电视企业数据库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数据分析能力的提高,将产生出大量新兴业务,并促使有线电视企业的目标客户群体由以家庭用户为主向家庭和商业用户并重转型,从而形成对企业业务流程和收入结构的再造。

2.家庭信息平台运营模式

对有线电视企业而言,要转型为家庭信息平台运营商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便是“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家庭信息平台运营模式?”大致可分为独立运营模式和合作运用模式两种。

采用独立运营模式对有线电视运营商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研发能力、市场议价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有线电视企业均为区域性网络运营商,与发达国家市场相比,呈现出分散弱小的状态,业务体系也集中在传统业务领域,基于数据库的业务创新还仅仅在试验和起步阶段。因此,独立运营模式并不适用于我国的有线电视企业。

相对而言,合作运营模式则能够为我国有线电视企业带来更加灵活的业务运营方式和更加广阔的业务拓展空间。以咨询服务为例,有线电视企业可以尝试专业公司外包合作模式,也可以尝试行业互利合作模式。将汽车、房产等类型的资讯搜集、整理、制作工作外包给拥有行业资源的专业性公司,以此降低企业自己制作此类信息的成本和风险。将广告信息经营通过招标等方式外包给专业广告公司经营[3]。目前,我国已有部分有线电视企业开始借鉴传统电视台的经验,尝试进行广告招标。2014年5月28日,山东广电网络对济南和东营分公司高清数字电视广告经营权进行拍卖,首次尝试对高清数字电视广告经营权进行市场化运作。经过来自北京、天津、济南、东营等地的12家广告公司的现场竞价,最终两个项目分别以溢价51.6%、73.8%成交。江苏飞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济南华通润德有限公司竞得济南市场的权,东营景明广告有限公司竞得东营市场权。

三、现代综合信息服务商:有线电视企业的最终角色定位

当前,包括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内的国际主流电信运营商都已经将“综合信息服务商”作为自己在信息时代的企业转型和发展的目标定位。不仅如此,IT企业、有线电视运营商、硬件设备生产商、传媒集团等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型的企业也正朝着“综合信息服务商”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在实现了家庭信息平台运营商的角色后,进一步成为现代综合信息服务商将成为有线电视企业最终的角色定位。

1.现代综合信息服务商的内涵与特征

综合信息服务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概念。在内容领域,信息服务通常被解释成为信息处理和信息提供的过程;而在电信业,服务这个概念被理解成既包括用户服务,也涵盖电信网的基础通信业务、业务平台和增值业务等内容[4]。

从已有的实践来看,现代综合运营商建构的是除提供硬、软件以及系统解决方案之外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服务时间的延续性。服务提供商在提供解决方案并完成系统建设以后,还要进行一种延续,即不断地为用户提供新的应用以满足用户各种新的需求。二是,服务资源的共享性。服务提供商不用销售大量的用户端设备,许多设备可以由用户共同租用和共享,服务商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并负责维护系统的核心部分。三是,服务的完整性。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对象是其客户的整体需求,用户中的不同个体在不同场合的不同需要都要求被满足。用户是通过一个终端群而不是某个特定的终端来获得这种无所不在的服务。四是,产业的集成性。服务的实现依靠的是产业链中各个机构的相互作用[4]。

2.“同业合作+跨业合作”:有线电视企业角色转型途径

(1)有线电视企业之间的同业合作

首先,有线电视企业可以通过同业联盟的方式提高现有业务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例如,有线电视目前普遍提供的开机广告、导视广告、贴片广告等业务是目前除收视费之外的主要收入方式之一。这种广告形式具有到达率高、针对性强、可控性高的优势,但区域经营的方式又使得有线电视企业只能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提供服务,广告资源无法满足大型企业全国性投放需求。若有线电视企业建立广告业务联盟,则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该类型广告资源的覆盖范围,在保持优势的同时弥补缺陷,从而提高市场议价能力。2013年3月,广州、深圳、东莞、天津、重庆、南京、武汉七地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运营商联合发起“有线数字电视广告联盟”,已经开始了相关尝试。

其次,有线电视企业可以通过同业联盟的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市场议价能力。由于有线电视企业业务和产品的同质化较高,对资源的需求也存在一致性。例如,视频内容资源是开展视频点播等增值业务的必要资源。若有线电视企业分别与版权方进行谈判,不仅要承担高额的谈判费用和交易成本,而且因为采购量有限,缺乏市场议价能力。同时,目前各有线电视公司点播用户比例不高,还存在普遍的资源限制现象。建立视频资源经营联盟能够通过“团购”的形式,提高在视频交易中的议价能力,分摊采购成本,还能够以建立“媒资数据库”的方式提高使用频次,增加资源使用的效率。

第三,有线电视企业可以通过同业联盟的方式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利用。“许可证”制度在我国广播电视业和电信业普遍使用,也是进入这些市场重要而稀缺的资源。有线电视企业通常都拥有大量许可证资源。广电和电信市场双向进入许可后,有线电视企业的许可经营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有线电视企业的经营范围一般包括从事指定区域内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建设开发、经营管理和维护,广播电视节目收转传送、视频点播、网络信息服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的互联网接入服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国内IP电话业务和有线电视广告设计、制作、业务等。但是,受资金实力、经营能力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几乎没有一家有线电视企业开展了上述领域全部业务。在安徽、河南、甘肃等地区,有线广播电视的入户率还不到30%。通过同业联盟的方式,实力较强的有线电视企业可以通过技术输出、人员输出或资本输出的方式与实力较弱的企业合作进行网络改造和市场开发,从而突破本地市场容量的“天花板”,扩大盈利空间[5]。对于实力较弱的企业而言,与优势企业的合作能够借鉴其在市场、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经验,加速自身成长。

从整体上看,上述同业联盟的发展方式将有利于发挥行业优势、缩小区域差异,加速有线电视行业实力的整体提升,是符合我国三网融合的规划与目标。

(2)有线电视企业与电信企业的跨业合作

按照三网融合及产业融合的发展逻辑,有线电视行业与电信行业的业务和市场重合度不断增加,行业和企业间的关系也由各自独立转向相互竞争。从我国的具体实际来看,电信与广电企业之间的竞争性却并不强。一则,两类企业的规模、实力悬殊明显;二则,两类企业在不同类型业务上,资源的占有情况也各有不同;三则,有线电视企业以区域经营为主,电信企业则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更为重要的是,有线电视行业与电信行业一同肩负着国家三网融合和信息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存在着共同利益基础。因此,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我国有线电视企业与电信企业存在合作的基础,具有实现共赢的空间[6]。

首先,有线电视企业与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建立以视频资源为基础的联盟实现共赢。经过多次改革和调整,我国三大电信企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均为全国性、全业务电信运营商,均已建立起了包括基础通信、信息管理、办公协助等多个类别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的产品和业务体系。从电信企业目前的业务结构来看,其开展的视频服务应属于个人业务中的娱乐类业务。而三大运营商的企业发展定位分别为:“移动信息专家――中国移动”、“信息生活的创新服务领导者――中国联通”、“做世界级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中国电信”。因此,在获得视频服务经营许可后,电信运营商并不会将视频服务作为战略性新业务,而更可能将其作为宽带接入或家庭信息解决方案中的增值业务。这也就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将更倾向于通过合作或外包的方式快速完成这个全新业务的导入。有线电视运营商拥有丰富的视频业务经营经验和视频资源积累,国有资本控股的资本结构也能为合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是电信运营商理想的合作伙伴。

其次,有线电视企业与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建立以互联网资源为基础的联盟实现共赢。开展宽带接入、视频通话等通信类业务通常被作为有线电视企业业务转型的重要策略。但在我国有线电视企业在开展上述业务的过程中却受到了许多制约,这是由我国有线电视行业资源的结构性缺失所造成的,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例如,国际出口带宽是提供互联网接入业务所需要的重要资源,但我国有线电视行业没有一家企业拥有骨干网络国际出口带宽,而电信企业是这一资源的主要占有者。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共拥有骨干网络国际出口带宽184169M,占全国总出口带宽的96.94%。其中,中国电信占有的国际出口带宽为1048848M,占全国总出口带宽55.21%。这使得有线电视企业的宽带业务将面临居高不下的带宽成本,业务拓展和盈利能力都受到影响。因此,有线电视企业有必要通过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缓解业务压力。对电信企业而言,有线电视企业亦可以成为其新的带宽出租业务顾客。

主要骨干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国际出口带宽数(Mbps)

中国电信

2,428,803

中国联通

922,875

中国移动

337,629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65,000

中国科技网

22,600

中国经济贸易互联网

2

合计

3,776,909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篇6

据了解,参加测试认证的共有23个企业,涉及长虹、夏新、海尔、索尼、松下等20个品牌的140多个型号,其中获得高清检测的显示器共有100多个,占全部检测样品的70%左右。

参加检测认证的产品中,液晶显示器占了68%,传统显像管显示器占了18%,等离子显示器占了14%。信息产业部数字电视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分析认为,送检情况基本符合目前的市场销售现状。生产液晶显示器的企业最多,送检样品也多;而传统显像管产品由于价格因素,高端产品较少;等离子显示器则是因为生产企业较少。

在尺寸方面,液晶显示器的高清产品主要集中在32寸(英寸,下同)、37寸、40寸和42寸共四个主流尺寸,其中以32寸和40寸的产品最多;传统显像管显示器主要集中在32寸产品上,其它则主要是CRT背投影产品;而等离子高清显示器主要集中在具有优势的大尺寸上,其中50寸的显示器占了46%,42寸的占了31%。

据悉,信息产业部于2006年3月31日公布的囊括了液晶、等离子、液晶背投、液晶前投、背投阴极射线管、阴极射线管六种数字电视显示器的高清标准,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

2007中国数字电视高峰论坛在三亚举行

2007中国数字电视高峰论坛于1月15日在三亚举行,来自数字电视行业的著名企业、学者、专家参加了论坛。中数传媒提出的“整合互惠求发展、合作共赢谋提速”的思路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可。据称,这次论坛是在中国数字电视发展的重要关头举行的。从2001年全国第一批广电网络公司开始数字化整体平移以来,全国已有超过80%的网络公司开始着手整体平移工作。2006年末,全国机顶盒用户已突破千万大关,而经过2004-2006年市场启动后的数字付费电视,也将进入市场良性循环、产品逐步大规模渗透的高成长阶段。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说,中国数字电视处于发展初期,由于各方力量对数字电视的认识存在差异、对数字电视的优势认识不足,在推广、普及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但他个人对数字电视的前景是持乐观的态度。当年互联网在中国推广也是困难重重,可是今天它在中国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多家地方广电网络公司、数字电视设备生产商也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第三届中国国际动谩节4月在杭州举行

第三届中国国际动谩节将于4月28日至5月4日在杭州举行。据悉,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内容将包括中国国际动漫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动漫产业高峰论坛、中外动漫节组委会峰会、中国国际动漫节“美猴奖”大赛和全国少年儿童漫画大赛、动漫狂欢巡游、杭州国际皮影周等。中国国际动漫节是目前中国最高规格的国际性动漫节,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文化会展项目之一。自2005年以来,杭州已举办了两届中国国际动漫节。2006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明确中国国际动漫节固定在杭州举办。

高新技术产品评选活动拉开帷幕 “最具市场价值的高新技术产品”信息会于1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据悉,此次活动是国内首次针对高新技术产品开展的评价工作,旨在用高新技术产业的辉煌业绩来反映火炬计划实施20年来的成就,具体地展现我国高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活动将历时5个月,采用活动组委会征集、接受网络报名、当地政府专家推荐、企业自荐的方式参选报名,由活动评审委员会成员对参选报名的产品依据评选标准进行评选,评选出最具市场价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入选“最具市场价值的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可获得主办单位颁发的牌匾和证书。

安徽电视节目进入美国麒麟电视

根据安徽电视台与美国麒麟电视达成的合作协议,安徽卫视节目自2007年1月1日起通过美国麒麟电视在北美地区播出。美国麒麟电视是为内容商提供一个全新的基于互联网公网的IPTV播出平台。它的最大特点是:用户不需要电脑,只要将机顶盒与电视机和宽带网络接在一起,就可以通过遥控器收看喜欢的影视节目。据悉,麒麟电视与安徽电视双方合作之后,安徽卫视的业务也可以从传统的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延伸到网络电视市场。安徽电视台将充分利用麒麟电视比其它同类企业在技术上的优势,扩大在北美地区以及海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安徽整体形象,为做大做强安徽文化产业做出贡献。

算通科技签约湖北黄石数字电视采购项目

在近期结束的“湖北黄石有线电视台数字电视采购项目”的招标中,北京算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击败多家竞争对手最终获胜。据悉,黄石有线在选用算通科技近50台编码器的同时,还采购了新视界多画面导航系统(mosaic)及静止图片播出系统。目前系统调试安装正在进行。Mosaic系统针对数字电视业务设计,采用硬软结合解决方案,只需选择菜单频道,就可以一次性浏览多个频道正在播出的节目内容,配合循环播出,可在短时间内浏览到有线网络传输的所有信号,更直接向用户展现播出节目的内容,在接收端增加本地交互,使用户收视更具有参与感。此外,电视台可以灵活运用多画面导航系统扩大影响,增加广告业务模式,从而获取盈利。

数码视讯签约南京广电网络EIS项目

中国最大的数字电视系统提供商―――Sumavision(北京数码视讯科技有限公司)于2006年12月正式签约南京市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为其提供数字电视前端平台的事件信息调度系统(EIS)。此次数码视讯提供的EIS系统在前端系统(加扰器)、业务系统(提供的业务,及业务的销售打包模式)、管理及控制子系统(CAS)之间承担事件调度器和前端同步器角色。该系统功能强大,对所品在集成度、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数码视讯提供的产品实现了对CA产品的管理和AC信息的动态调度,对南京数字电视平台前端现有的各硬件和子系统都提供了接口,并且充分考虑到了系统的扩展,可以实现与VOD等双向业务的通讯。

云南电视台全台网总体方案通过专家评审

《云南电视台全台网总体方案》专家评审会1月5日在昆明召开。据悉,该方案评审委员会委员由来自国家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广电总局规划院、上海文广集团及江苏广电总台的专家组成,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担任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电视台全台网总体方案涵盖了云南台节目制播、综合办公以及电视信号调度三大系统,总体方案以总编业务网络系统及节目生产管理系统为核心,以基础网络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为支撑,全面优化网络化电视台业务流程,全面提高电视业务效率、节目制播质量和电视台生产管理水平,并支持电视台媒体多渠道多形态经营发展,考虑了云南电视台新媒体业务发展的需要。经评审,总体方案在整体上合理可行,所采用的主要技术符合广电和IT技术发展潮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是目前技术条件下国内领先的电视台全台网技术方案。

深圳无线电产业发展频率需求位居全国首位

深圳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日前称,深圳市较高的频率资源利用率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难以估量的社会经济效益。据了解,深圳市各行各业频率资源使用量很大,全市移动基站和市话通基站共有6500个;室内分布系统1917个,移动电话用户1154.5万户;双向和单向卫星站共400多个;微波频率单位26家,设置基站364个,波道公里数2842.81波道公里;使用数字、模拟集群系统的单位10家,设置基站25个;对讲机系统、短波电台、个人业余电台、遥控遥测等陆地业务用频单位979家,共有固定和移动台站2万多个,台站数量占广东省的1/4。深圳市无线电设备生产、研发企业200多家,获得国家型号核准的产品数量占全国的21.89%,占全省8成,新技术研发实验对频率的需求位居全国首位。

预测数据

2007年中国IPTV用户数将破50万

据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预计,2007年全球网络电视(IPTV)用户数量较2006年将增长近2倍,由2006年的490万用户增长到1450万,这一增长将有助于促进有线通信设备以及相关半导体产品的销售。全球知名顾问公司Frost Sullivan称,在中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等高增长率市场的推动下,预计2013年亚太地区IPTV市场总收入将增长到30亿美元。而中国2007年IPTV用户数量,根据欧洲最大投资银行瑞银证券的研究报告,有可能突破50万。

2008年中国手机电视用户将达3200万

ABI最新调查显示,到2008年,预测通过手机收看电视节目的中国用户将达到3200万,大部分观众将主要收看新闻、气象、体育等节目,其中有27%用户使用广播技术,有73%用户使用单播技术,也有部分观众两种都使用。同时,通过手机收看电视节目的香港用户数量将约为71.5万,其中99%用户为视频流用户;台湾的移动电视用户数量将超过150万,有97%的用户通过视频流接收视频内容服务。

2009年中国车载电视市场销量将超过100万台

CCW Research研究预计,2006-2009年中国车载电视市场每年的增长率将超过50%,2006年中国车载电视的市场销售量将达到18.8万台,2008年由于奥运提供的商机,车载电视的市场销售量将接近60万台,同比增长率将超过80%,2009年中国车载电视市场销量将超过100万台。

篇7

关键词:软件需求;领域分析;质量属性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6-4424-02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oftware Quality Improved Based on Software Requirement

WANG Yan-xing, YE Jing-fa

(College of Computer,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 China)

Abstract: Software is applied in more and more domain with the quickl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scale and complexity of software requirement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Requirements analysis is a key activity in software life cycle,quality of software requirement can affect quality software directly. It selected an effective approach with the use of objected domain analysis to verification quality of requirement.

Key words: software requirement; domain analysis; qualityproperty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最快的发展速度和最强的渗透能力,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与此相对应软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复杂。正如“软件危机”(software crisis)所阐述的两方面: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不断增长日趋复杂的需求和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软件产品。截至到目前, 如Brooks所言,解决软件危机的“Silver Bullet” 还没有出现[1]。需求分析是软件研发的起始阶段,高质量的需求分析是软件项目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1 需求是软件质量的根源

ISO9126的信息技术标准[2]中定义软件质量:与软件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的能力有关的特征和特征总和,它充分表明软件系统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实体。在研究中发现软件缺陷产生的原因分布在软件研发的各个阶段,软件产品说明书(需求)占56 %,设计占了27%,编写代码占7%;其他占10%。可见软件缺陷的最大原因是软件产品产品说明书和软件设计。在生命周期中发现缺陷越早,修正问题的成本越低。软件质量的管理不是IT自身的需求,而是业务应用的需求[5]。需求阶段的问题不解决,相当于在错误的方向上不断浪费人力物力[6]。Jones在报告中声称扩展需求对80%的管理信息系统和70%的军事软件造成风险[7],需求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软件质量[8]。协调统一的高质量需求是软件开发成功的首要条件,需求质量的改进则成为软件开发的首要任务。

软件需求是指用户对目标软件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需求阶段包括了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两个部分。而需求工程是一个不断反复的需求定义、记录和演进的过程。软件需求包括三个不同的层次--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也包括非功能需求[9]。需求是软件开发中最复杂的环节,现在软件需求分析中发现需求具有明显不完整性、不确定性及变化性等特点。提高需求质量在于如何改进和克服需求上述特征因素。

2 领域分析对软件需求改进

了解顾客的需求是软件质量管理的第一步。无论是领域工程还是应用工程,领域分析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应用工程中,软件开发的首要任务是在特定的范围内,针对一组特定的需求产生一组特定的设计和实现。因此在设计之前,必须正确获得和理解软件需求,而正确获得和理解软件需求的前提是对应用系统的工作领域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2.1 领域和领域分析方法

领域是指一组具有相似或相近软件需求的应用系统所覆盖的功能、问题、问题解决方案或知识区域[10]。领域工程则为一组相似或相近系统的应用工程建立基本能力和必备基础的过程,它覆盖了建立可复用软件构件的所有活动[11]。领域工程包括三个主要的阶段:领域分析、领域设计、领域实现。

领域分析(Domain Analysis)是Neighous1981 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使用部件的软件构筑”中首次提出的[12],它的含义是指“识别、捕获和组织特定领域中一类相似系统内对象、操作等可复用信息的过程”。领域分析是基于已经存在的系统和它们的发展开发历史、基于从领域专家获得的知识、背景理论、领域中新技术的基础上,识别、收集、组织以及表示领域中相关信息的过程。领域分析进行识别领域边界,通过分析领域需求,提取出某领域内系统的共性及可变部分从而建立领域模型。

2.2 面向领域方法的需求分析

提高软件需求质量的最有效方法是准确获取用户的真实需求(功能和性能)。领域分析方法中涉及到广泛的涉众:如最终用户、领域专家、领域分析员、系统投资人、需求分析员等等。领域专家对行业信息化有丰富经验。最终用户则能反应系统应用的典型业务需求,系统投资人则更多关注领域的发展和运营。以最终用户中心,面向领域的需求分析方法有效捕获从应用专业领域别是直接从最终用户的需求,并完整、准确地予以描述与分析。软件的需求从用户中来,软件的使用又到用户中去。Harwell强调今天的用户和开发者必须协同工作,以成功完成开发过程[13]。领域分析中参与涉众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解决需求的不完整性、使用领域语言对问题阐述保证问题的一致性。对领域问题分析的深度和广度,防止了需求的频繁变化和变更。而且即使变化也会在预先可控范围内的调整和扩展,减少对领域模型的冲击。领域分析立足于满足现有业务的需求同时它还代表系统的一种发展方向和系统对未来业务发展的适应能力。保证应用工程需求的稳定性和系统性。通过分析领域需求的共性和可变性有利软件产品线形成和演化。

领域工程是建立系统家族及支持系统演化的基础和前提。面向领域的需求分析从需求问题的分布可以将领域为纵向(垂直)领域和横向(水平)领域,其中垂直领域是指具有相似业务需求的一组相似应用系统所覆盖的业务区域。水平领域是指根据应用系统内部模块的功能性分类而得到的相似问题空间。领域分析方法从问题域出发将问题逐步深入逐步求精,通过横向拓展和纵向拓展对需求进行挖掘。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同行业和相近行业的经验,并在此的基础上不断提出创新方向引导需求和发展需求。领域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需求的发展趋势,使软件的需求能方便、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

软件的功能需求满足了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而非功能需求则是软件质量的内在体现。非功能需求是保证业务流程正常运转的前提和保障。是衡量软件能否良好运行的定性指标。质量属性是软件质量的综合体现。质量属性是客户希望的特征,属性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一个或多个功能的附属特征。软件的整体质量是各种质量属性之间的权衡和优化。为了达到产品特性的最佳平衡,在需求获取阶段识别和确定相关的质量属性,领域涉众需要确定质量属性之间的优先级,已达到系统整体质量的合理优化。

3 领域分析方法的应用案例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发展,数字化、融合化、全球化发展和媒介竞争是世界文化传媒业的发展大势。广电传媒业要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通过体制改革,强化管理,整合企业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数字电视业务的逐步深入,原来的业务系统正成为制约广播电视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广播电视各业务系统各自独立运行,数据和业务管理分散。无法实现客户资料的统一管理,无法实现业务统一规划运营。无法从业务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更不能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企业很难推出快速响应市场的高效运营方案。因此广电需要一个功能完善的、面向未来的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系统)来整合替代原来各个分散的系统。对广电领域的分析成为建设多业务综合运营支撑系统的首要问题。应用面向领域分析方法对广电行业进行需求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广电综合业务支撑系统的业务模型如图1。

领域分析方法为业务模型建立提供有效的思路。领域纵向分析中充分参考了电信行业,电信行业与广电行业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有很多成熟的运营经验,也充分借鉴了国际电信管理论坛(Tele Management Forum)。领域横向分析全面整合广电企业目前的系统,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模拟、数字、增值多业务广电运营支撑平台。以多种接入方式满足现有业务、未来数字整体转换和增值业务的需求。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社会化、信息化的产品营销模式。调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同时加强企业产品提供商的合作产业链。在新的业务平台和市场竞争中寻求企业运营的商业模式。随着运营商区域并购联盟、广电业务和用户规模将剧增,业务系统数据量将更加庞大,为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用户需求和提高服务质量。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和事务的高性能处理成为系统整体质量的体现。

通过领域分析方法提出的模型满足运营商的组织结构管理、业务需求和业务管理模式,完成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实现业务规范、责权明确、各部门间的协同的管理。基于此需求分析的系统能全面降低企业运作成本,提高公司的整体运作效率,大幅拓展业务,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 总结

软件需求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软件产品的质量,改善需求的质量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环节。本分探讨了领域分析方法对软件需求的改进,并在广电业务支撑系统需求分析中进行了应用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BROOKS F P.THE MYTHICAL MAN-MONTH[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42-43.

[2]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SO/IEC9126:Information Technology--Software Product Evaluation:Quality Characteristicd and Guidelines for Their Use[S].Chicago:Thomson,1991.

[3] Little wood B.Software Reliability Achievement and Assessment[M].Henley-on-Thames,England:Alfred Waller,Ltd,1987.

[4] Mizuno O,Kikuno T,Inagaki K,et al.Analyzing effects of cost estimation accuracy on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C]//Proceedings of the 1998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Kyoto,Japan:IEEE Comp Soc,1998:410-419.

[5] 张郁.软件质量源自应用需求[N].每周电脑报,2005-11-21:90.

[6] 杰拉尔德・温伯格.探索需求-设计前的质量[M].章柏幸,王媛媛,谢攀,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75-176.

[7] Jones C.Estimating Software Costs[M].Boston:Addison-Wesley,2000.

[8] BERKI E,GEORGIADOU E,HOLCOMBE M.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and Process Modeling in Software Quality Management―Towards a Generic Process Metamodel[J].Software Quality Journal,2004(12):265-283.

[9] 陆丽娜.软件需求[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5-39.

[10] Tracz W.Domain-specific software architecture (DSSA)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FAQ)[J].Software Engineering Notes,1994,19(2):52-56.

[11] Tracz W.Confessions of a UsedProgram Salesman Institutionalizing Software Reuse[M].New York: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