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理论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1: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创业理论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

篇1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合法化战略;中介效应;新企业绩效

一、引言

商业模式创新能给社会带来强大的变革力量。携程、华为、苹果、淘宝、雅虎等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案例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对成熟企业来讲,企业适当的商业模式能促进自身的成长[1],可以帮助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帮助企业获取更多价值[2,3],能为企业带来先行优势,从而大大提升企业绩效[4]。那么,对新创企业来讲,商业模式模式创新也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构建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可以克服新进入缺陷, 实现其快速增长[5]。近年来也有些学者提出,商业模式创新企业不一定能从中获益。那么,是什么因素阻止了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为什么有的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能够成功并实现了企业的高速成长,而有的企业在创新的道路上沉沙折戟?本文从制度理论视角,以合法性为中介,沿着“商业模式创新―合法化战略―企业绩效”的理论逻辑,以天津、青岛、上海等地收集的135家新创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依据Barron和Kenny以及温忠麟等学者的中介效应检验模型,主要回答下列问题:在非市场力量起重要作用的转型制度环境下,新创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时是否把合法化作为自己的战略选择;面对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制度环境压力,企业创新的成功是否遵循了“商业模式创新―合法化战略―企业绩效”的主导逻辑。

二、理论阐述和假设提出

(一)商业模式创新与新企业绩效。尽管国内外学者在不同的视角下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外延、构成要素、分类和构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大都认为商业模式创新对提升企业绩效有积极的作用。Markides 和Charitou(2004)提出商业模式是一种获得竞争优势的潜在资源,企业能够通过商业模式获取竞争优势,新颖有效的商业模式能促进企业卓越的价值创造。Zott和Amit(2007)通过对190家美国和欧洲的新创上市企业研究认为,以效率和新颖性为中心进行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绩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Giesen和Berman等(2007)认为,商业模式创新能够帮助企业创造新的市场,或者提高企业在现有市场中的效率,进而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价值[2]。Chesbrough和Rosenbloom(2002)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是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中介,商业模式通过在经济和技术领域之间的动态转移、选择以及过滤,最后封装成一种新的结构来面向市场,为企业造福[1]。IBM商业价值研究院研究结论认为,业绩出众的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频率要高于业绩欠佳的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在营业毛利增长上高于竞争对手达5%。全球69%的CEO表示他们极为关注商业模式创新,几乎所有

CEO都不同程度的实施了商业模式创新,且业绩出众者的商业模式创新更彻底。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商业模式创新对新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

(二)合法化战略的中介效应。由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先动性特征,企业作为市场的新进入者与领域内的既有企业相比,由于顾客对产品确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认知度较低,顾客可能更理性的忠诚于既有品牌,使创新企业遭遇合法性约束。另外,新企业在利用市场机会形成先动优势的同时,由于其所隐含的大量不被人了解的隐性信息导致市场的合法性偏见,使企业面临较低的市场合法性,造成先动性与企业成长间的鸿沟。基于以上原因,为了克服先动性带来的合法性约束,企业必须要进行合法性构建,实施合法化战略,努力寻求提高人们感知的企业合法性水平。企业不断提高自身合法性水平的过程,即为合法化。Aldrich 和Fiol (1994)的研究结论认为创业活动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创业活动没有市场潜力,而是没能建立与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关系,没有得到由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制度环境的支持等合法性问题,通过合法性构建提高合法性,新企业能够提高利益相关者的认知。国内学者李雪灵等(2011)研究认为新企业要想跨越合法性门槛,实现企业增长,应当谋求适当的合法化战略,战略合法性可以从对创新性偏见的纠正和合法性缺陷的弥补两个方面解决企业的合法性缺失问题,发挥合法性对企业成长的积极作用。Haunschild 和 Miner(1997)提出,因为组织之间的相似性更易于使组织获得合法性和声誉,为了克服先动者的合法性缺失,企业可以通过模仿成功企业的行为来构建和获得自身的合法性,战略学者也研究指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制度组成的社会因素比理性效率因素更能影响组织的行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意义在于获得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和支持,获得资源拥有者对企业资源的投入,所以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应当积极的实施合法化战略以提高自身的合法性水平,这样将有利于企业资源的获取,促进绩效的提升。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H2:合法化战略在商业模式创新与新企业绩效关系之间起

着中介作用

三、数据搜集与数据分析

(一)样本和数据搜集。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是2015年7月至2015年10月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问卷的发放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通过政府部门的协助发放问卷,二是电子邮件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向一些熟悉企业的总经理等高管发放调查问卷并通过反复联系收回问卷。本研究样本取自于青岛、济南、天津等地的新创高新技术企业。此次共发放问卷 420份,回收 152 份,剔除无效问卷17份,有效问卷为135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32.1%。根据已有文献对于新企业的年龄界定,本研究样本企业的年龄均不超过4年。

(二)数据分析与发现。本研究用回归模型对合法化战略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根据Barron和Kenny所提出的中介效应验证方法。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模型1是自变量商业模式创新对中介变量合法化战略的回归分析,回归系数β=0.703,P=0.000,F=130.072,P=0.000,R2=0.494,校正后的R2=0.491,说明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合法化战略有着显著驱动效应。模型2是控制变量(行业类型、企业规模和企业性质)对因变量企业绩效的回归,其F值为1.427,P值为0.238显著大于0.1,说明模型2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研究中的控制变量对组织绩效不具有解释力,这与许多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模型3是自变量商业模式创新对因变量新创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其β=0.560,P=0.000显著小于0.01,F值为15.527,P=0.000显著低于0.01,和模型2相比模型3其R2提高了0.291,说明模型3的整体效果较好,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即H1得到验证。在模型4中加入了商业模式创新和合法化两个自变量后,F值为26.224,P=0.000显著低于0.01,R2=0.181,发现商业模式创新β=0.155,P值在0.1水平下显著,其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仍然显著,但显著性水平明显降低,而合法化β=0.622,P=0.000小于0.01,其对组织绩效影响也表现为显著,即H2得到验证,并且和模型3相比,自变量商业模式创新的β值明显降低(由0.560降为0.155),综合模型

1、模型3和模型4的实证结果,说明合法化在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的假设成立,并且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四、研究结论

本研究以合法化战略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以135家企业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检验,获得了一些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

(1)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产生的作用显著。该研究进一步揭示出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企业外部竞争环境加剧的背景条件下,新创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对于实现良好的企业绩效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实现收入的主要来源。该结论与以往研究结论一致。

(2)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合法性约束的解决途径。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先动性、创新性和风险性特征往往使企业面临着“合法性门槛”,因此,要想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战略实现企业成长,就需要跨越“合法性门槛”。为解决新企业面临的合法问题,新企业在实施商业模式创新的同时应该积极的进行合法化管理策略。进行积极的合法化管理,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提高自身的合法性水平是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关键环节,对商业模式的成功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程聪,谢洪明,李金刚. 供应商网络关系、网络结构与结点活性――美的空调的案例研究[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2(04)

[2] 程聪,谢洪明. 集群企业社会网络嵌入与关系绩效研究:基于关系张力的视角[J]. 南开管理评论. 2012(04)

[3] 郑晓博,吴晓晖. 创业投资治理行为与新创企业绩效――一个中介模型及讨论[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2(02)

篇2

一、河南新一轮产业革命发展综述

产业革命在目前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它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的革新,还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型发展路径的形成等一系列会对产业发展形成重大深远影响的变革。当前,河南产业结构调整剧烈、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以及产业间的趋同发展效应明显,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以先进制造业为首的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

产业革命的发生通常最先是以工业的技术革新为标志,作为传统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一般都是最先进行技术革命的,而先进制造业作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广泛的被制造业企业使用。先进制造业相对传统制造业而言,具有巨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信息化:先进制造业主要采用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等设备第一时间接收外部最新产业发展方向和行业产品信息,反馈给设计研发中心,对产品的外观、功能、功耗等方面进行实时改进,将信息传输给生产线,实现产品及时的更新换代。

2.自动化:先进制造业的生产线大多采用自动生产机器人来辅助人力生产,生产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造船、航天等领域,生产自动化可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解决生产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3.智能化:以智能机床和3D打印机为代表的智能化设备已经占据了制造企业厂房的重要位置,随着这些设备在生产当中的大规模普及,企业可以为消费者制造出他们想要的个性化产品,从而进一步扩大消费群体,取得更高的收益。

4.柔性化:柔性生产,是指主要依靠有高度柔性的以计算机数控机床为主的制造设备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柔性生产线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实时作出针对性的调整,实现小批量精准生产,为企业获得最大收益。可以实现“供—产—销”一条龙的高效流畅的供应链体系,达到全产业链的高效运行。

5.生态化:相对于传统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由于采用了更加环保和高效的生产设备,降低了长时间持续性的环境污染,做到了工业生产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河南目前大多数工业企业仍然处于传统制造业阶段,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信部公布的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中,河南仅有宇通客车、许继电器两家企业入围。

(二)大力发展以新型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

新的产业革命使原有在产业内部发展的下属子产业由于获得了技术和管理上的巨大进步,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独立的新兴产业,使现有的产业布局发生重大变化,显著改变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走向。以生产业为例,生产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河南生产业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生产业增加值和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逐年提高,2013年全省生产业增加值为5830.52亿元,2014年已经增加到了6687.43亿元,不考虑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4.7%,而生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呈现出逐年稳步提高的态势,2013年生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0.81%,2014年上升到了51.59%,增加了0.78个百分点。除生产业外,生物医药、3D打印、光伏制造等新兴产业不仅更加丰富了现有产业的组成,同时也提升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性。

二、企业在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的管理创新研究

以往历次产业革命都无一例外地引发了企业管理方式的革新,而新一轮产业革命同样影响着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外部整体产业发展和市场经营的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原有的管理体系逐渐表现出水平滞后、效率低下等缺点,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产业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原有的管理体系上进行创新,创造出新型的、能够更加适应产业发展环境的管理方式,才能在本轮产业革命中立足。本文从组织结构设计和管理机制两方面提出三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一)嵌入式组织结构管理体系

相对于产业间频繁的互动发展,企业之间由于生产流程、管理体系之间有较大差异,加之保密等因素的存在,致使企业的运行相对外界仍然是封闭的,依然是以单独个体的形式存在,即使是有亲密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也仅限于较浅层面的交流,导致企业间的合作发展效率低下,阻碍了共同发展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企业间互动发展的嵌入式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应运而生。嵌入式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体系中,特别是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的互动发展,很好地解决了由于管理体系的封闭性带来的阻隔问题,嵌入式组织结构可以是事业部、职能部门甚至是整个管理层的嵌入模式的多种方式,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可以实现一个企业直接地对合作企业管理体系的监管、调整、重组等一系列活动,这种互动发展的模式可以使生产业企业更好地与生产企业母体进行对接,消除彼此之间的差异和磨合,实现高效的生产。目前,嵌入式组织结构管理体系主要应用于联系紧密的产业,如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食品行业的全产业链生产等领域,今后还会逐步向更多的产业推进,形成产业互动发展的未来趋势。

(二)自适应式柔性管理体系

柔性管理是从企业的经营方面出发,对事业部、职能部门进行柔性化改革,实现各部门对企业整体战略调整的自动适应。以事业部为例,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最早起源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是由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艾尔弗雷德•斯隆于1924年提出,故被称为“斯隆模型”,又称“联邦分权化”,是一种高度(层)集权下的分权管理体制。事业部制,就是按照企业的主营业务包括按产品、地区、市场等来划分部门,设立若干个事业部。事业部是在企业宏观的领导下,拥有完全经营自,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部门,既是具有利润生产和经营管理职能的受公司控制的利润中心,同时也是产品责任单位或市场责任单位,对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活动负有统一领导的职权。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事业部已经在传统工业领域的管理体系中占据统治地位,进入了发展的稳定期,但随着新一轮的产业革命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异军突起,传统的事业部体系受到强烈的冲击,事业部一成不变的规模和流程客观上阻碍了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灵活应变的生产方式,事业部制也急需像先进制造业一样采用柔性化的管理体系。柔性事业部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自动适应整体的管理体系,不仅能与管理层实现同步发展,自身的战略调整甚至还可以反向引导管理层进行相应的调整,产生促使管理层进行调整的“外溢改革效应”,企业整体互动发展,以实现企业的最终发展目标。柔性事业部与先进制造业在形态、路径和机理等方面高度相似,已率先应用到了先进制造业企业的管理体系当中,今后还会扩张到其他行业和领域,发挥其应有作用。

(三)基于业务流程的管理控制体系

现代企业以事业部制为主体的组织结构设计虽然较之前的职能制组织结构在管理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其中对企业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各事业部内部由于有自己的职能部门,可以以一个独立的、封闭式的体系运行,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对其他事业部的协调性下降,甚至对领导层的指令的执行力也有所下降,企业内部体系松散,整体性和凝聚力差,导致企业运行效率下降。究其根本原因,并非事业部这种形态的结构性缺陷,而是在宏观层面上缺少根据将各事业部以及事业部与领导层之间衔接起来的纽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提高部门间的协调性,而企业基于业务流程的管控体系的出现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以制造业企业为例,业务流程从最高级别的董事会开始,将分属各事业部当中的职能部门如研发部门、营销部门通过流程指令串联起来,并严格按照从最初战略的制定到最终产品的销售这一流程的先后顺序来执行,涵盖了战略流程、经营流程和保障流程,而同时也将公司级流程、部门级流程和岗位级流程串联起来,由于各事业部之间的职能部门已经通过流程紧密的联接在一起,事业部之间的协调也顺理成章地通畅了,大大提高了沟通效率,减少了无谓损耗,最终为企业创造了更多价值。基于业务流程的管理控制系统目前已经在制造业企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企业中开始采用,今后会有更多的企业采用这一先进的管控体系。

三、意义与启示

篇3

(一)信息功能

现代企业统计功能拥有为企业主体运行所需的必要信息,它获得信息主要以企业外部信息和企业内部信息为主。

1、企业外部信息。外部信息主要用于企业间的信息交换以及为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决策资料,它将企业看作一个整体,置身于整个经济运行中,从而获得与企业运行有间接或直接关系的信息,以反映企业的竞争情况、需求情况、外部环境为主,一般包括合作伙伴信息、竞争者信息、消费者信息和市场信息等。

2、企业内部信息。企业内部信息主要用于企业各层次的管理人员了解企业运行情况的资料和数据,对企业进行不同目的、不同业务的分析与决策。这样可以充分反应出企业内部的运行状态和各部门工作中细节问题。现代企业统计功能发挥的作用是将这些资料整理后,形成能够反映企业内部相互联系的有机系统,同时以信息和数据模式描述企业各部门业务运行规律,帮助企业了解和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有利于企业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

(二)分析功能

分析功能是现代企业统计咨询职能的最主要功能体现,它是为认识现象的数量规律性提供条件,以便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体复杂经济运行的全部过程。通过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数量规律、数据关系,企业可以充分掌握经济运行规律和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选择正确的方案提供帮助。由于受人员和能力的限制,一些企业统计部门还没有能力完成所有的分析功能,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为使分析功能更好地运用,企业可委托其它机构去完成一些大型的、专业性强的分析项目。

(三)管理功能

企业管理中离不开统计工作,统计方法只有与企业管理结合,才能在企业管理中发挥重要的实际存在意义和更显著的作用。因此,可以说企业统计管理功能,起到了协调统计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但在统计学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过程中,经历了循序渐进、缓慢的发展过程,最初是提供统计数据,然后开始运用统计分析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最后的统计方法直接应用于企业管理。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形成了规范的统计管理模式和方法,统计技术与管理相得益彰。

二、现代企业统计运行模式分析

(一)现代企业统计运行模式的功能分析

1、统计信息管理。统计信息管理主要作用是对企业统计整个运行体系进行协调管理,由统计规范化管理、企业统计制度管理、统计标准化管理和统计信息安全管理组成。

2、统计信息采集。在采用可靠安全的调查组织形式下,通过复杂多样的统计调查技术,搜集与企业生产经营及企业发展等相关的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

3、统计信息加工与处理。在符合统计法规定的前提下,加工整理常规性综合统计信息,以满足企业内部职能管理需要,为企业管理提供相应服务。

4、统计信息开发与利用。以实现统计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分析为目标,实现对信息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促进现代企业统计功能的实现。

5、统计信息服务与咨询。服务对象多为政府和企业管理者,以及一些股东和债权人、客户等,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其服务内容也有所不同。

(二)运行模式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分析

1、信息采集不畅。统计组织的平行设置,但基于企业统计信息的采集必须以准确、及时、全面的原则性,使企业统计部门与其他职能单位之间的合作难度有所增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人员的人缘关系。一些单位在信息的采集上表现出推诿扯皮现象,多数企业的统计工作,仅局限于内部基础信息采集、整理和传递,对外部信息则显得无能为力,或者说存在严重的外部隔断现象。结果是内部信息不全,外部信息没有,企业经营与发展如同闭门造车。

2、难以形成合力。多数企业的统计组织,自身都存在一些制度不健全、工作内容老化陈旧、管理混乱和员工素质低下的现象。企业统计内部原始记录、台帐设计不统一、不规范,各专业多头分散管理,数出多门现象严重。这亦导致信息的收集、传递、计算上的重复交叉,严重影响着统计工作效率,同时也很难保证统计组织内部基本运作的协调与畅通,很难在工作中形成合力。

3、统计技术落后。统计调查方法单一和落后、分析少且简单、预测罕见的现象是企业统计的现状,信息技术和工作模式的改革并未带来统计方法和手段的根本性改变,现代调查、整理和分析方法和先进技术手段很少被应用于统计工作之中,严重影响统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很难保证统计信息、分析和管理功能的整体发挥。甚至统计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日常需要这一基本作用也难以保证,更谈不上统计为企业重大决策提供决策支持了。

4、模式僵化呆板。计划时代的企业统计组织模式,包括调整和改革中的几种企业统计组织的设计,从总体上讲都存在致命的弱点,即设计者的思想仍旧受传统的机构部门等硬性岗位式的观念的影响,一味地从适应眼前的企业组织机构出发,并没有从全新角度―从价值工程角度出发,为实现一种功能,去思考和设计统计组织的内容与形式,使得几年来我国学术界进行的企业统计组织(机构)的设计与探索,普遍显得死板僵硬。离“与时俱进”的要求有着相当的距离。

5、网络化程度低。现代企业统计对现代信息技术要求较高,信息化的网络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采集、加工和手段的同时,还为企业统计功能的整体发挥,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以往的企业统计模式的设计,受到当时社会体制、经济体制和技术时代的限制,现代的技术体现都较低下,很难适应计算机网络时代的统计要求。

三、现代企业统计模式――综合信息型企业模式的实现

篇4

一、企业统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和统计检查工作发现,当前,企业统计人员还是把完成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统计报表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对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服务的作用发挥还比较薄弱,从而使统计工作在企业中得不到重视,越得不到重视就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如此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究其原因,发现部分企业存在统计基础工作薄弱,统计分析水平不高,统计工作缺乏创新,统计工作职能转换上还不能及时到位等问题,造成企业统计工作者的地位比较低。所以说,要提高企业统计工作的地位,必须适应企业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转变工作职能,创新性地开展统计工作,必须从信息、咨询、服务等职能向预测、监督和参与企业经营决策职能发展。

二、转变统计理念创新企业统计工作的对策

(一)创新统计工作理念。分析一些企业统计工作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生产经营和领导决策的需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创新和超前意识。由于社会对统计的认识偏差也比较大,片面地认为,统计只是简单的加加减减数据而已,种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致使统计工作经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那么,如何使统计工作由被动应付转为主动服务?首先,统计人员自身要在思想观念上创新,要有创新精神和超前意识,绝不能等、靠、要,更不能因循守旧;其次,要在坚持国家统计制度,完成上级统计任务的前提下,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的开展统计工作,走出一条适合本企业实际的统计改革新路子,有的放矢地开展统计工作。

(二)创新统计运行机制。如果把统计工作比做数字化产品,那么基层的数据就是原材料,原材料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最终质量。统计的生命在于准确,那么,如何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统计部门来说至关重要。要解决这一问题,提高统计工作的抗干扰能力,从运行机制来讲,就是要加大统计检查力度。建立健全保障统计机构依法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高效运行的统计工作新机制;在统计系统内部,统计部门要逐步营造一种有利于改革创新、鼓励先进、争创一流工作的良好氛围和严格的责任目标考核机制。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建立一套内部监测、评价、考核统计数据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个指标间的逻辑关系,评估重要的统计数据,挤干数据中的水分,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

(三)创新统计管理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再沿用原有的统计报表制度来解决数据的统计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要根据企业的实际,主动面向市场,紧紧围绕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热点、新难点,适时调整统计指标体系,完善调查内容,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相适应的数量不多、功能齐全、易于操作、能够“快”、“精”、“准”的反映企业运行态势的统计报表制度。实现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将统计对企业发展的信息、预警及决策支持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篇5

关键词:新时期 企业财务管理 教学方法 创新

企业财务管理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形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方法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主,课程体系缺乏学生实践环节的重视,致使实际教学与“培养应用型人才”出现偏差。对此,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教学方法的创新,应注重构建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调整教学内容,等等,创新传统教学方法,以全新的教学面貌,践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企业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滞后

传统企业财务管理教学侧重于理论的灌溉式教学,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至于以单一培养路线为导向教学理念,造成教学与人才培养相脱节。所以,滞后的教学理念,促使企业财务管理教学“迈不开步子”,教学改革不到位、人才培养单一,等等,都是教学滞后的集中表现。对此,改变当前教学理念滞后的情形,形成以改革为动力、综合培养为路线的教学理念,对当前企业财务管理教学的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材内容不够合理

企业财务管理的课程教学,更多地是以市场为轴线,着力于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筹资、投资以及股利分配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这种指向于上市企业的教学内容,显然与我国非上市为主的企业结构相脱节。此外,当前的教材多以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为框架,致使教材的内容环境与国内存在一定的误差,学生在毕业走上社会时,就会发现所学知识与企业现实是“两码事”。

(三)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的企业财务管理教学,更侧重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单一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拘囿在反复的上课、练习的鼓噪学习之中。这样一来,学生机械性的记忆理论知识,缺乏真正的理解。与此同时,企业财务管理课程具有内容复杂、综合性强的特点,涉及到理论、分析、公式等多方面内容,在单一的教学方法下,极易造成学习上的疲惫感,逐渐缺乏学习积极性。

(四)课程结构不合理

由于课时有限,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多倾向于理论课程,知识实践教学较少。在课程结构不合理的学习情形中,学生所学的知识就只是“书本到书本”,缺乏知识灵活运用的实践空间。所以,在这种课程结构不合理的教学安排下,学生的综合能力难以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培养。

二、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形态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创新的教学理念指导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构建,如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提高综合能力。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将课程教学内容以案例的方式呈现。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以决策者的身份对案例问题做出解决与决策。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对企业日常财务与管理活动的有效认识,知识学习显得比较吃力。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源于日常生活,使学生通过直观的案例对抽象的理论进行有效的理解。

当然,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应注重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比重。通常情况下,案例教学应保持1/4的课时为宜。而且案例的选择应是反映我国企业实际、企业经营中的热点问题。通过理论与案例的有效结合,不仅提高了知识的运用,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灵活把握教学,以便于最大程度的发挥各教学方法的价值。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旨在通过逼真的场景,让学生在体验中,灵活的运用理论知识。例如,教师将教学情境设置为“企业”,学生基于企业各部门,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展开模拟时间。学生可以扮演“投资者”进行投资,那么是短期还长期的投资?是控股还是盈利的投资目的?等等,教师基于这些问题,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投资方案进行全面而有效的分析,进而作出决策。所以说,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在不同角色的扮演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情境教学拉近了知识与实践的距离,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感受企业财务管理课程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调整教学内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财务管理人才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企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剧,强调财务管理方法与国际接轨。所以,要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将网络经济、企业并购以及通货膨胀等相关财务内容,纳入到教学内容之中。

学生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课程学习中,涉及到其他学科知识,如经济学、金融学以及会计学、管理学等,这些学科知识是很难以在课程教学中全面讲解,这就需要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强化这些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此同时,针对教材部分内容滞后,与实际存在偏差的问题,教师应将一些前沿的相关内容,有效的渗透到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增加学生学习的视野,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的缺陷。

(三)运用现代辅助教学工具,提高实际教学效率

企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运用现代辅助教学公主,如财务软件、互联网、计算机,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视频,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便于直观的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观看学习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实际教学效率。

(四)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

企业财务管理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并重开展,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就是说,强化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教学的迫切需求。

1、 运用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

ERP沙盘模拟训练是一种学生体验式教学方法,旨在通过体验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对此,ERP沙盘模拟训练对传统教学方式起到重要的改革效果,将实际教学深入到企业实际之中。并且ERP沙盘可以直观的展示企业内外部资源,让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模拟企业经营。在模拟企业经营的过程中,首先每个团队设置好相应的角色,如CEO、总监、会计、主管等角色。随后,模拟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等环节。通过这种模拟,学生可以全方位的体验企业在战略制定、资金筹集以及市场营销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动手、思维及管理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

2、 建立实习基地,强化生产实习

通过生产实习,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熟悉企业财务活动、财务管理的重要途径。学校搭建良好的实习平台,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企业的实际生产之中。这样一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欠缺什么、学习充实什么。所以,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教学更应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三、结束语

在新时期,教学改革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更好践行教学目标的重要表现。企业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运用现代辅助教学工具,等等,都是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重点。与此同时,企业财务管理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形态,在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教学方法的创新,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玉春.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0(01)

[2]曹中.对创建财务管理教学方法新模式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8(05)

篇6

一、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和内涵

社会资本是一个在社会科学的广阔研究领域中日益流行的概念。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组织学家引入社会资本的概念用于寻求各自领域中所面临研究命题的答案。目前,社会资本仍处于“伞形概念”的生命周期起步阶段。社会资本可粗略地理解为由社会关系结构形成的善意,它可用来促进某些行动目标的达成(AdlerandKwon,2002)。

有关社会资本的最初研究,是以社会结构中的个人为主体的。后来许多学者发现,社会资本可以在很多层面上进行研究,如个人层次、组织层次、组织间层次以及整个国家层次等(TsaiandGhoshal,1998)。最初把社会资本由个人层次延伸至企业层次的Burt(1992)认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资本……,它是竞争成功的最后决定者。”Koka和Prescott(2002)分析了为什么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可以由个人层次扩展到企业层次:“由于社会资本是社会行为者从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获得的一种资源,企业作为有目的的社会行为者,社会资本的逻辑不可避免地要被一些学者扩展到企业层次”。当社会资本的概念扩展到企业层次之后,管理学领域对其显示了浓厚的兴趣。Leenders和Gabbay主编的《公司社会资本与社会负债》和《组织社会资本》,汇集了战略、人力、营销等领域的学者们从各白视角对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成果。NahapietandGhoshal(1998)和TsaiandGhoshal(1998)对于社会结构和企业智力资本及价值创造之问的相_瓦关系提供了详细的讨论。在组织研究中,社会资本的概念正流行开来。

目前占主流的资源学派学者将企业社会资本视为企业的一种资源。Nahapiet和Ghoshal(1997)首次明确地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嵌入于、可利用的并源于个体或社会单元所拥有的关系网络中的实际的和潜在的资源。在这个定义中,社会资本由网络和可通过网络而动的资产组成。Leenders(1999)提出,社会资本是根植于关系网络内部、可通过关系网络利用的资产,并将企业社会资本概念定义为:企业拥有的有形或虚拟的资源,它们可通过促进目标达成的社会关系而增加。

二、企业社会资本在技术创新中的功能

企业社会资本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巾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1.获得关键资源

企业社会资本在获取企业所需关键资源(市场、技术、资金、知识等)方面作用十分明显,这些资源还包括政府和政策支持。企业家关系网络是企业家的信息通道,它不仅为企业家提供非正式渠道的信息,而且也成为正式渠道的信息来源。在传统的科层组织结构或计划经济下,正式渠道的信息传递速度慢、效率低,企业家处于信息短缺状态。在市场经济下,由于信息资源本身具有外部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市场对其配置也常处于失灵状态,企业家处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利境地。大量的事实表明,作为制度存在的网络是信息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企业家网络提供的信息相比而言更准确、更快捷、更稳定;企业家借助于外脑完成了从信号到信息的转换,使企业家迅速感知其环境变化并做出反应,可以改变企业家思维方式,融合多人或多个团队的想法产生一个深思熟虑的协调结果。

2.企业社会资本的粘合功能

企业家关系网络基础价值是信誉,企业社会资本的价值实现有赖于信任机制的作用,这种机制使企业将员工、合作伙伴、顾客联系起来,使企业富有了生机。20世纪90年代企业流程再造在全球兴起,IBM、柯达等再造比较成功的公司都表现m共同的文化特征,即都强化了企业内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王安公司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缺乏相互信任与相互合作的精神。相互信任是团队的粘合剂。

3.企业社会资本节约交易费用的功能

从一般交易发生过程来看,市场交易是要产生发现对象、发现价格、讨价还价、订立契约和执行契约等时间、精力和费用,其中在工作实际中更多是认知分歧带来的信息沟通费用,企业社会资本有可能节省信息收集和寻价费用;网络成员之间的交易也因相互之间的信任,长期合作而节省讨价还价、契约制订和执行费用。

4.促进创新

在当今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根本动力。企业间可以在此基础上促进知识的分享与合作,产生新的主意,从而促进企业创新。

三、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分析

1.企业家与知识的交互作用机理

人们识别更好的机遇的能力与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有关,每个人不同的先前知识产生一个“知识通道”,允许他本人而不是其他人识别这些特定的机遇。在任何时段,仅有这些人而不是其他人了解特定的顾客问题、市场特点、创造特殊产品或服务的方法。有三种先前知识影响企业家的认知机遇能力:关于市场的知识、关于如何服务市场的知识和关于顾客问题的知识。Leenders(2001)提出了影响企业家认知机遇的五个主要因素,其中既包含了企业家的自身素质,如企业家对机遇的替觉、先前知识、个人特性等,也包含了企业家所处的外部环境,社会网络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技术创新网络中,由于不同的工作经历、教育及其他途径使得每个企业家具有不同的“知识通道”,某些机遇只能被特定的企业家识别。由于识别这些机遇的企业家很难通过自身来实现这些机遇,就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网络中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知识共享,帮助其他企业家识别这些机遇并合作开发。

2.企业家与社会资本的交互作用机理

技术创新网络中的企业家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形成了彼此相互的信任。这种信任可以降低监督成本,以及当交易环境变化尤其是当创新活动面临着高度不确定性和时间紧迫性时重新谈判的成本,进而降低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成本。这种相互信任还可以提高资源和信息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而有助于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家机遇的实现。技术创新网络中除了这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之外,还存在一种自我增强式的学习过程。当企业家把一个初始想法开发成一个新的产品或服务时就是企业家一个基本的学习过程。企业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认清了不同技术、产品功能、顾客偏好、市场结构等联系。企业家在使用这些资源的同时也会学习到有关机遇的新信息,可以修正企业家原先对于机遇的认识。每个企业家都很难具有实现技术创新所需的全部资源,技术创新网络中信息和资源流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家相互学习的过程。

3.社会资本与知识的交互作用机理

在技术创新网络中,既存在正式的契约关系,例如共同研发协议、许可协议、供给协议和分销协议等,也存在着非正式的社会关系,我们称之为社会关系的嵌入。技术创新网络由多种行为主体构成,由于每个企业家的生活经历和知识搜寻方式不同,企业家可能获得不同的知识,如何使这些知识在技术创新网络中传播,使得每个企业家获得更多的知识?社会资本中的两种嵌入即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发挥了作用。关系嵌入是以双边交易的质量为基础,表现为交易双方重视彼此间的需要和目标,以及在信任、吐露心事或秘密和信息共享上所展示的行为。而结构嵌入是群体间双边共同合约相互连接的拓展,这意味着组织间不仅具有双边关系,而且与第三方保持同样的关系,使得群体间通过与第三方进行间接联系,并形成以系统为特征的关联结构。通过技术创新网络中存在的这两种社会关系嵌入,尤其是结构嵌入,使得知识能够在技术创新网络中广泛传播,企业家在技术创新网络中较快地获取大量的知识,尤其是难以通过市场传递的企业的隐性知识(如企业文化、先进的管理经验等)。

四、结论与启示

技术创新绩效是多维度综合的现象,是多种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每一个要素只能描述这个现象的一个维度,但是却不能孤立地看待,企业家、社会资本和知识三个因素是通过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技术创新进行作用的。最重要的是,企业家精神是一个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信息、知识和资本被有目的地调动起来,企业的创新过程也就在企业社会资本和社会关系网络的打造当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l]Adler,P.S.,Kwon,S.w..SocialCapital:ProspectsforANewConcept[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vv,2002,27(1):17-40.

[2]Tsai,W.,Ghoshal,S..SocialCapitalandValueCreation:TheRoleofIntrafinnNetworksU].AcademyofManagementJoumal,1998,41(4):464-476.

[3]Koka,B.R.,Prescott,J.E..Strategicallianceassocialcapital:Amultidimensionalview[1].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2(23):795-816.

[4]Nahapiet,J.,Ghoshal,S..Socialcapital,intellectualcapital,andtheorgaruzationaladvantage[J].A-cadernyofManagementReview,1998(23):242-266.

[5]Leenders,R.T.A.J.,Gab-bay,S.M.,etal.Corporatesocialcpi-talandthestrategicrnanagernentparadigm:Acontingencyviewonor-ganizationalperformance.Workingpa-per,2001.

篇7

关键词:交易成本;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组织;合作社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5-0063-09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的实施,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产品不断融入满足城市需求的现代流通体系。然而下小规模家庭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日趋显[1],技术落后、规模狭小、信息不畅等问题阻碍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各类农民专业化组织开始在各地纷纷出现,尤其是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4]。同时,学术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期也报以极大期待,从不同角度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研究,现有研究视角主要包括交易成本视角、农业产业化经营视角、维持社会公平视角以及保障农民权益视角,其中,交易成本视角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逐步引起了广泛关注[5]。借鉴科斯提出、威廉姆森和诺斯等人发展起来的交易成本理论,研究者指出交易成本的节约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重要原因[6-8]。

但是,目前交易成本理论视角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一般性地理论分析,缺乏足够多的实证经验支撑;同时,现有研究中“农户交易成本”还是一个未打开的“黑箱子”,其中包含的内容尚未精确分解与测量。基于上述判断,本文根据对我国900个苹果种植户合作社参与状况及交易成本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农户农产品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寻找进一步降低农户交易成本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方向。

一、文献综述与基本假设

(一)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交易成本构成国内外文献综述。罗纳德·科斯是交易成本理论的奠基人,根据科斯的观点交易成本包括寻找交易对象、洽谈交易、订立合同、执行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因此交易成本应当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与监督成本构成[9]。威廉姆森认为交易成本是“经济系统运转所要付出的代价或费用”,他将交易成本分为事前的交易成本和事后的交易成本,事前的交易成本是指由于将来的情况不确定,需要事先规定交易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在明确这些权利、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就要花费成本和代价;事后的交易成本是指交易发生以后的成本[10]。杨小凯等经济学家创立的新兴古典主义经济学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交易费用:外生交易费用和内生交易费用。外生交易费用在交易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发生,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费用;内生交易费用则包含了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机会主义等,是需要以概率和期望值来度量的潜在损失可能性[11]。

国内学者在开展农户交易成本研究时,也对农户交易成本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何坪华、杨名远从交易完成次序角度进行了划分,认为农户农产品交易成本包括策划市场交易成本、执行市场交易成本、监督市场交易成本以及部分产品运输费用[6];屈小博、霍学喜认为农户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信息成本、谈判成本和执行成本三类主要交易成本,并对每一类型的交易成本在农户交易过程中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细分[12]。张晓山、徐旭初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预期降低的交易成本主要应是农户产前生产资料获取和产后农产品销售中的各类交易成本,这些交易成本涉及信息、谈判、执行及监督等交易环节[13-15]。

2.交易成本测量国内外研究综述。交易成本的测量是交易成本实证研究的难题。目前,交易成本实际测量的文献相对较少,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交易成本的概念以及交易成本主要包括的要素缺乏统一的认识[16],科斯、阿罗、威廉姆森、巴泽尔以及张五常等人均对交易成本进行了诠释,交易成本概念的多样化给交易成本的测量带来了困难。尽管如此,交易成本的测量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均取得了一些令人欣慰的研究成果。

宏观层面交易费用的测量方法主要有诺斯和威利斯开创的直接测量方法和基于交易效率的间接测量方法[17,18],前者通过引入“生产部门”和“交易部门”测量宏观经济体交易成本,而后者则是构建交易效率指标来间接测度交易成本,两者对于宏观层面交易成本的测量具有重要贡献。

微观层面交易费用的计量,所涉及的领域颇多,既有企业管理领域,又有政府管理领域;既有环境领域,又有金融领域[19]。目前,通过观察、实验和访谈是微观层面交易费用测量的常用方法。刘志铭介绍了此类测量方法,De Soto通过考察方法,观测了在秘鲁依法开办企业所需的成本通过同样的方法,Zylbersztajn和Graca估算了在巴西开办一个服装企业所需要的成本;Gabre Madhin把寻找交易对象的劳动时间以及劳动资本的机会成本作为衡量交易成本的基准,研究了爱赛尔比亚的谷物市场交易成本[20]。

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人员出于各自研究目的,对交易成本的构成以及测量方法均做出了一定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本文选择交易成本测度内容和测度方法,以及进一步估计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交易成本的影响具有重要影响和启示。

(二)研究假设

在上述文献基础上,笔者认为农户流通环节的交易成本主要体现在农户生产资料采购以及农产品出售两类交易活动当中,每类交易依次包含交易信息获取、交易谈判、交易执行与交易监督四个主要环节。通过对这两类活动四个环节农户交易成本的测度能够有效反映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交易成本约束的大小。农户农产品交易成本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区位因素。区位差异决定了农户交易成本高低,高潜力地区农户相对于低潜力地区农户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首先,因为高潜力地区有着更加可靠的要素投入市场,在向高价值农作物转变时面临较低的成本和风险,从而增强了农户的市场地位和谈判能力;其次,高潜力地区通常拥有相对完善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信息搜寻、产品运输等相关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于是,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H1:区位因素影响农户农产品交易成本。

2.作物因素。农作物种类及品质也是影响交易成本高低的重要因素,但是其具体影响方向尚不确定。一方面,通常高附加值作物事先投入的沉淀成本较多,容易受到谈判要挟,从而带来交易成本的上升,尤其是交通条件、冷藏等的匮乏情况下更容易加剧此类产品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品种,由于其相对稀缺性又会增强农户的谈判地位,使得农户在交易中面临较低的交易成本,反之落后品种的种植户则由于激烈的竞争而面临较高的交易成本。其最终影响,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的均衡。于是,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H2:作物品种因素影响农户农产品交易成本。

3.农户因素。农户因素也会对交易成本产生显著影响。年龄、性别、教育以及种植面积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交易成本:年龄是种植经验的表征指标,丰富的种植经验使信息搜寻容易、成本更低;性别则会影响生产资料获取、产品销售时的交易成本;教育一般会降低信息搜寻时的交易成本,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信息搜寻花费的时间会逐步减少;农户种植规模较大时,拥有相对较强的谈判能力,也会获取较多的谈判经验,其交易成本会相对较低。于是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H3:农户因素影响农户农产品交易成本。

4.合作组织因素。合作组织的发展降低了农户的交易成本。家庭农户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集体购买和集体销售的规模效应改善家庭农户市场交易的弱势地位,化解农户家庭经营在规模上的不经济弊端,降低了信息、监督和执行等交易成本;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可以通过技术供给与管理、品牌培育与维持管理、农产品质量管理、金融服务供给以及土地统一经营等多种形式提高社员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实力,减少其他各类交易成本,为社员带来更多的收益。据此,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H4: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影响农户农产品交易成本。

综上本文的基本假设可以用图1来表示:

二、研究方法、模型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农民专业合作发展对农户交易成本的影响。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是一种成熟于20世纪80年代、最近几年在国内得到迅速研究和发展的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处理涉及多个原因、多个结果的关系,或者不可直接观测的变量(即潜变量)问题。结构方程模型通常由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两部分组成,其中测量模型主要分析因子与指标的关系,结构模型主要分析因子之间的关系。如果各因子可以直接测量,即因子本身就是指标,则结构方程分析就是回归分析。如果只考虑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不考虑因子之间的因果关系,则结构方程分析就是因子分析。

1.测量模型。测量模型描述无法直接测度的潜变量与可以测量的观察变量之间的关系,通常写为以下方程形式:

X=ΛXξ+δ

Y=ΛYη+ε

其中:X代表外因观察变量组成的向量;Y代表内因观察变量组成的向量;ξ代表外因潜变量组成的向量;η代表内因潜变量组成的向量;ΛX代表外因观察变量与外因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外因观察变量在外因潜变量上的因子负荷矩阵;ΛY代表内因观察变量与内因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内因观察变量在内因潜变量上的因子负荷矩阵。

2.结构模型。结构模型是潜变量之间因果关系模型的说明,通常写作以下形式:

η=Bη+Γξ+ζ

其中:B代表内因潜变量间的关系;Γ代表外因潜变量对内因潜变量的影响;ζ表示结构方程的干扰变因或者残差项,反映了在方程中未能被外因潜变量解释的内因潜变量变异部分。

(二)研究模型设计

本文共构建了5个测量模型和一个结构模型(见图2)。5个测量模型分别分析无法直接观测的5个潜变量(因子)交易成本(F1),区域因素(F2)、作物因素(F3)、农户因素(F4)以及合作组织因素(F5)和各自对应指标的关系;结构模型则是根据本文研究假设,用以分析区域因素(F2)、作物因素(F3)、农户因素(F4)以及合作组织因素(F5)对交易成本因子(F1)的影响。

在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中,共包含了5个潜变量:交易成本(F1)是内因变量,区域因素(F2)、作物因素(F3)、农户因素(F4)和合作组织因素(F5)是外因变量;包含了23个观察变量(见表1),构成了各自所对应的潜变量的可测量指标。e1至e12代表对应的外因观察变量的测量误差,e13至e23代表对应的内因观察变量误差,e24为误差变异项或者干扰变量,表示内因潜变量交易成本中四个外因潜变量无法解释的部分。

(三)数据来源说明

1.问卷设计。本文所用数据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易成本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及专业化组织创新研究》的资助下,对我国900个苹果种植户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得到。本次调查采用的调查问卷共有21个题目,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农户基本状况的调查,重点调查农户区位因素、种植苹果状况以及户主因素;第二部分是对农户专业合作社参与状况调查,重点调查农户是否合作社会员、通过合作和采购和销售农产品状况;第三部分是对流通环节农户交易成本的调查,通过采用Likert scale 1~5级量表方式调查农户在生产资料采购以及农产品出售中在信息获取、交易谈判、交易执行与监督等方面面临的交易成本约束的大小。

2.抽样方法。为了保证调查问卷质量,笔者首先使用问卷在陕西省白水县进行了预调查,并对问卷中农户容易发生歧义和难以回答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然后开始大规模正式问卷调查。

按照分层抽样原理,依据农业部《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在我国渤海湾苹果优势区和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选取10个苹果生产样本县、30个苹果生产样本乡(每个样本县抽取3个样本乡)、90个苹果生产样本村(每个样本乡抽取3个样本村)、900个苹果种植样本户(每个样本村抽取10个样本户)。

根据《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渤海湾苹果优势区和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共涉及7个省份。计算每个省份抽取样本县数量时,首先计算ST=∑,并对Ni四舍五入取整得到每个省份抽取样本县数量。在各省内样本县抽取时,首先找出《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中的特定地理区域范围内可供选择样本县,然后从中随机选取一县。根据抽样方法得到样本县具体分布见表2。

通过组织学生现场调查、委托合作单位调查和邮寄问卷等三种方式共发放问卷900份。调查结束后,对问卷进行了集中检查,剔除了个别无效问卷,获得有效问卷896份,有效率99.6%。

三、模型检验及数据分析

(一)调查对象统计特征分析

我们首先根据调研所得数据对被调查对象的基本统计特征进行了简单分析,其人群分布情况见表3。

从户主性别上来看,93%的农户户主为男性,基本反映了我国农村长期以来男性作为户主的一贯传统;从户主年龄上来看,绝大多数户主年龄在36岁以上,调研中也发现由于进城打工收益要远远大于种植苹果所带来的收益,许多年轻农民都不再经营苹果而选择进城打工,农村具有一定知识的年轻劳动力稀缺已成既定事实;从教育年限上来看,80%以上的农户接受了相当于初中、高中水平教育,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方式的推广和新品种、新技术的传播是大有裨益的;从苹果种植面积上来看,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属于中小规模种植户,以6~10亩的经营规模为主,11~20亩规模次之,超过20亩的仅有4%,反映了农村规模化经营水平较低的现实状况;同时调研中也发现农户基本上以经营家庭自有责任田为主,很少租赁其他农户或者集体土地来经营苹果,仅有57户租赁了他人土地,表明当前农业经营当中土地流转并不普遍,依旧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的一个重要制度基础。

(二)模型整体拟合优度检验

目前,对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各种拟合优度指数(Goodness-of-fit index)进行模型整体拟合效果的评价;二是检验模型参数的显著性并评价参数的意义和合理性。常用的拟合优度指数包括卡方值、卡方自由度比值、近似误差均方根、拟合优度指数与调整拟合优度指数等(见表4)。将调研数据代入图2所示的SEM路径图,利用AMOS 17.0.2软件进行计算,相关拟合优度指标值如图3所示,根据相应检验指标的评价标准可以看出模型具有较好地拟合优度,该模型可以用来作为假设检验。

(三)路径系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利用AMOS 17.0.2软件对调研所得的有效样本进行计算,得到农户交易成本结构方程模型的标准化系数输出图(见图3),从中得到测量模型中观测变量对潜变量参数估计以及结构模型中潜变量之间的参数估计(分别见表5和表6)。

由表5可以看出,除了作物因素的贮存期限指标显著性水平较低,其余显著性水平均在0.1以上,个别指标达到了0.00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主要潜变量的观测指标选取较好,对潜变量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我们所关注的合作组织潜变量与其三个观测变量是否会员、合作组织采购以及合作组织销售均的相关性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合作组织采购因子的标准化系数为0.88,是否会员因子的标准化系数为0.48,合作组织采购因子的标准化系数为0.39,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有功能中,帮助社员统一进行生产资料采购方面绩效最佳,发展会员次之,组织社员统一进行产品销售最差。

根据我们此次调研数据,在苹果销售方面约有17%的苹果是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销售的,其他都是通过上门收购等方式销售;果农经营过程当中需要的化肥、农药、套袋等生产资料约有61%是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采购,剩下部分则是由农户自行采购等途径解决,这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农户交易成本的各观测变量中,标准化系数较高依次为销售信息(0.94)、采购信息(0.86)以及销售监督(0.83),再结合其他系数不难看出,农户各类交易成本也呈现不均衡状态,信息类交易成本最高,监督类交易成本次之,最后是执行类交易成本和谈判类交易成本。调研中也发现,一般农户只是苹果商贩的上门收购价格,对各类生产资料一级批发市场价格以及苹果最终批发市场价格了解较少,也缺乏有效的了解途径,致使信息类交易成本较高;在果商上门收购时,“压秤”、果品质量鉴定不一致情况也比较普遍,销售监督交易成本也比较高。

由表6可以看出,原有4个基本假设除假设H1显著性水平较差之外,H2、H3以及H4假设均得到了计算结果的支持。表明作物因素、农户因素和合作组织发展对农户交易费用有显著影响,区位因素对农户交易成本影响相对较小,即随着农户种植苹果品种附加值的增加、农户自身素质的提升、农户种植规模的扩大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农户交易成本呈现降低趋势。区域因素对农户交易成本影响没有预期那样显著,初步判断可能是农村通讯和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导致区位因素趋同,降低了区位因素对交易成本的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的基础上,从交易成本视角出发,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农户交易成本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设计了相应调查问卷,对我国渤海湾苹果优势区和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10个苹果生产样本县的900个苹果种植样本户进行了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运用AMOS软件进行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后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1.以往的研究只把农户交易成本作为一个未打开的“黑箱”看待,对其交易成本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解和剖析,本文通过农户交易成本的分类与测量,发现农户各类交易成本呈现不均衡状态,信息类交易成本最高,监督类交易成本次之,最后是执行类交易成本和谈判类交易成。对农户交易成本的细分并进行有效测量是本文的一大创新之处。

2.现有研究倾向于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能够有效降低农户交易成本,但是尚未深入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各类交易成本的降低情况。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降低农户交易成本中,帮助社员统一进行生产资料采购方面绩效最佳,发展会员次之,组织社员统一进行产品销售较差,这些研究结论在以前研究中是所没有发现的。

3.本研究还发现了其他一些影响农户交易成本的因素,这些因素前人虽然有所提及,但是并未作出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这些因素包括(1)农作物品质也是影响交易成本高低的重要因素。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高优良苹果品种,由于其相对稀缺性增强了农户的谈判地位,使得农户在交易中面临较低的交易成本,反之落后品种的种植户则由于激烈的竞争而面临较高的交易成本。(2)农户因素也会对农户交易成本产生显著影响。丰富的种植经验、较长时间的教育、较大的种植规模均能降低农户的交易成本。(3)区域因素对农户交易成本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没有预期那样显著,初步判断可能是农村通讯和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导致区位因素趋同,降低了区位因素对交易成本的影响。

根据研究分析,笔者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降低农户交易成本创新方向建议:

1.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重视交易信息的供给,增加农户对各类生产资料一级批发市场价格以及农产品最终批发市场价格有效的了解途径。

2.鉴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统一销售功能相对滞后,相关政府和部门应该通过外部环境改善以及内部治理结构改良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产品统一销售服务,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极其重要的进一步创新方向。

3.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强化与农业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合作,积极为农户引进附加值较高、竞争力较强的新品种,降低农户农产品销售中的交易成本。

4.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在组织农户交易技能培训、交易经验交流以及促进农地流转、扩大种植规模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以丰富农户交易手段、加强农户谈判实力。

参考文献:

[1] Pingali P.Westernization of Asian Diet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od System:Implication for Research and Policy [J].Food Policy,2006(32):281-298.

[2] 卢向虎,吕新业.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实证分析——基于7省24市(县)农户的调研数据[J].农业经济问题,2008(1):25-29.

[3] 苑鹏.对公司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探讨——以北京圣泽林梨专业合作社为例[J].管理世界,2008(7):62-69.

[4] 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J].管理世界,2009(5):89-96.

[5] 段利民,霍学喜.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内研究文献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3):91-95.

[6] 何坪华,杨名远.农户经营市场交易成本构成与现状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1999(6):40-44.

[7] 孙亚范.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8] 梁红卫.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地规模经营模式探讨[J].经济纵横,2010(4):83-86.

[9] Coase R H.The Nature of the Firm [J].Economics,1937(4):386-405.

[10] Williamson O E.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 [J].Journal of Lawand Economics,1979(22):233-261.

[11] 杨小凯.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修订版)[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2] 屈小博,霍学喜.交易成本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基于陕西省6个县27个村果农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8):36-36.

[13] 张晓山.促进以农产品生产专业户为主体的合作社的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4(11):4-11.

[14] 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5] 徐旭初,吴彬.治理机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基于浙江省5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5):43-55.

[16]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7] Wallis J J,D C North.Measuring the Transaction Sector in the American Economy,1870-1970[M]//S.L.Engerman and R.E.Gallman,eds.Long-Term factors in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95-161.

[18] Ning Wang.2006,Measuring Transaction Costs:An Incomplete Survey[J].The Ronald Coase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Series,2003(2):1-16.

[19] 胡浩志.交易费用计量研究述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4):19-26.

[20] 刘志铭,申建博.交易费用的测度:理论的发展及应用[J].财贸经济,2006(10):77-82.

Research on Innovation of 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Based on Transaction Costs Theory

DUAN Li-min1,2,HUO Xue-xi1

(1.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2.Xidian University,Xi’ an 710071,China)

篇8

一、高职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现状分析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正在创业大学生毕业生、相关政府部门以及企业调研,我们发现,近年来,上至国家下至高校,都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但是高职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面临客户单一、项目单一、技术含量较低的问题。

(一)政府创业政策设限较多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是总体来说设限较多,比如益阳市对于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创业扶持资金2万元的则要求是在益创业,有一定的经营场所,毕业时间不超过2年,并且要求在校期间无不良信用。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较为滞后

作为大学生创业,多半选择和所学专业关联性较高的领域,创业过程中遇见到各类问题就急需学校对大学生创业给予必要的指导。目前,教育部明文规定,只要求普通本科学校将创业基础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公共必修课,但是高职院校则是自愿开设,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将创业基础或创业实务等纳入必修课体系,而是夹杂在就业指导课程中一大而过,其中原因主要是怕创业基础占据原本就不多的总课时,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尤其是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师资不足,领导重视不够等。

(三)企业参与度不高

作为企业而言,其根本任务就是经济利益,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并不是企业追求的首要目标,而且,政府很少有法律、法规等强制性措施规定企业必须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这就造成了开展校企合作实际上是学校“一头热”。

二、“三螺旋”创新理论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一)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创业孵化基地,最初是从80年代以后在美国出现的,真正使创业基地流行是因为它能扶持高科技新创企业的发展。这些企业具有“双高性”,即高风险性和高成长性,失败的比例也较高。创业基地除了提供场地、设备、办公用品等硬件之外,还提供相应的软件服务,比如基金、科技信息、创业咨询、优惠政策等。

到了90年代,各个高校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风潮方兴未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是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它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共享设施、系统培训和咨询、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支持,旨在降低大学生创办企业的风险和成本,提高其成活率和成功率。可见,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需要充分调动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的参与。

(二)“三螺旋”创新理论简述

三螺旋创新理论正是对学校、政府、企业三方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并被广发验证。

三螺旋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初最先出现在生物学领域。90年代中期,纽约州立大学的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兹和阿姆斯特丹科技学院的罗伊特?雷德斯多夫教授在三螺旋概念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政府-企业-政府三者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互动关系理论。即政府、企业与学校是知识经济社会内部创新制度环境的三大要素,它们根据市场要求而联结起来,形成了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三螺旋关系,这就是三螺旋理论。被学界认为开创了一个创新研究的新领域、新范式。

亨利?埃茨科威兹和罗伊特?雷德斯多夫提出了不同国家制度下三螺旋模型的三种结构模式,分别是国家社会主义模式、自由放任模式、重叠模式,如下图1所示:

图1 三种螺旋模型的三种结构模式

按照我国学者方卫华的观点,螺旋1是失败的,螺旋2也是失败的,只有螺旋3把学校、政府、企业三种表示为一种相对平等、依赖的关系。可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是属于螺旋3中的三层网络和混杂组织。

该理论不刻意强调谁是主体,而是强调政府、产业和大学的合作关系,强调这些群体的共同利益是给他们所处在其中的社会创造价值,政府、产业和大学三方都可以成为动态体系中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每个机构范围在运行过程中除保持自身的特有作用外,可以部分起到其他机构范围的作用,三者相互作用、互惠互利,彼此重叠。

三螺旋理论的核心在于,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在区域内的科研院所与大学成为主要知识资产,具有了更高的价值。在成熟的创新区域内,科研院所与大学通过其组织结构最下层的研究中心、科研小组以及个人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活动良好的接口,在区域内发挥了强大的技术创新辐射作用。

(三)“三螺旋”模型的要素和功能

三螺旋创新理论中的要素分别是大学、政府、企业三者。以上三者在充分发挥自身功能的基础上,协同创新,形成大学―企业―政府三螺旋,由此形成一股合力,以螺旋式速度前进,促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发展。

1.学校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中的作用。首先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现代大学尤其注重培养高层次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强调其成果转化,而孵化基地的对象主要就是具备创业需求和创业能力或在一定领域内取得科研成果的大学生。其次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培训、指导。大学是知识传播和生产的场所,集中了科研领域的专家和教授,所以大学理所当然的应该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提供教育、培训、科研等方面的全过程指导和培训。

2.政府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中的作用。首先是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营造创业环境氛围。主要包括基地总体规划的划定,所处区位的公共交通、服务设施的建设、水电资源的供给等。以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硬件建设过程来看,政府的配套资金往往滞后,并且不充足。其次是提供公共服务和政策支持。在孵化基地建设过程中,政府能在人力资源保障、技术转化、资金支撑等方面发挥作用,可以出台一些政策确保基地的建设发展的科学化,而不是现在单一的资金扶持,一次性投入。

3.企业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中的作用。企业作为某一个产业的外在表现形式或构成单元,具有较强的创新需求和催生高科技的产业的物质能力,其作用主要是:首先是提供资金支持。企业可以为孵化企业提供创业初创资金,敏锐发现可投资项目直接进行项目投资,也可以帮助孵化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其次是为孵化企业提供经营管理方面的指导。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内的在孵企业一般是大学生创办,他们对企业经营缺乏经验,那么企业就能够为在孵企业提供指导。

三、“三螺旋”创新理论下高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路径选择

“三螺旋”创新理论强调学校-政府-企业三者都各自具备一定的自循环能力,即要有自己的螺旋路线;同时学校-政府-企业形成螺旋路线又相互作用,密切配合,形成交叉混杂的组织,最后不断螺旋上升。

(一)打造学校-政府-企业三要素的自循环能力

1.学校-政府-企业三要素积极参与建设。在孵化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政府拥有资金和组织调控能力,是创新创业环境的创业者,能够承担一定的技术创新风险。学校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先进的技术设施设备,同时还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创业管理人才。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需求和物质能力,能捕捉市场需求,提供持续的资金和风险投资。目前,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投资主体形势主要是四种类型:政府主导建设,比如上海杨浦区创创意创业中心;学校主导建设,比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意创业街;民营主导建设以及政校企两边或多边合作共建,如湖南省岳阳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无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采用哪一种投资主体,政校企都应该积极参与建设,各司其职,不等不靠。

2.科学规划,实现其可持续发展。首先,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做好顶层设计,保证基地建设方向。其次,成立基地专门的管理机构,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孵化基地的顶层设计和运营策略。成立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公室,负责基地日常运行和监控,对入园入街的孵化企业进行审批、咨询、服务、培训等。

(二)重点构建学校-政府-企业三要素的互动交叉机制

1.三方合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要拥有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就离不开政校企三方的共同参与,营造出“鼓励创业,勇于创业”的氛围,在创业环境的营造上,政校企三方在不同过程不同内容上,各司其职,明确分工。在建设孵化基地等硬件方面,政府、学校起主导作用。在管理运营方面,学校和企业可以起主导作用。在孵企业的人才输送方面,学校可以起主导作用。

篇9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011-02

一、引言

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时代创新的大背景催生了一系列创新方法的产生及推行应用,TRIZ理论是源于苏联科学家阿奇舒勒通过对大量发明专利进行研究、归纳所得的一种创新方法,其涵盖了解决发明创造、创新技术问题过程中可寻的科学规律,并在随后的逐步发展中明确了基本原理与法则、建立起完善的理论体系,后传入西方国家并随之发展成为各国家、各企业及其他社会团体所重视的国际性创新方法。

农业产业联盟是由多个涉及农业生产相关环节的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机构组成的一种农业领域的产业组织形式,联盟各伙伴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设备等相关资源共享形成利益共同体,旨在通过多方合作促进各联盟伙伴在技术、经济上的有效发展。农业产业联盟应用TRIZ理论,一方面有助于整合各方资源,开拓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将TRIZ应用于联盟的创新管理过程,形成完备的创新管理体系,为联盟各伙伴的创新合作提供合理的指导思想。因而本文针对农业产业联盟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特点,进一步分析农业产业联盟在应用TRIZ理论指导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旨在设计推动TRIZ理论高效运行的相关方案,以提升其整体创新水平。

二、TRIZ理论的基本原理

TRIZ理论的创始人指出创新不是一种随机性的行为,创新发明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可以通过对大量发明创新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得出创新所遵循的基本规律;TRIZ理论正是基于这种思维下的创新办法,经过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这一理论的不断研究、完善,其现下已经形成了蕴含一整套系统性创新方法和创新工具的理论体系。

在解决创新问题、破解创新矛盾时,可以运用TRIZ理论体系中的创新工具与方法,具体包括ARIZ算法、矛盾矩阵、39个工程参数和40个基本原理、物――场分析法、最终理想解等;通过创新者将实际遇到的具体创新问题抽象化为TRIZ问题,并将TRIZ问题整合到TRIZ理论体系中,运用相应的创新工具解决TRIZ问题从而得出创新问题的TRIZ解,对此再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将其转化为有针对性的具体解法。

三、TRIZ理论作用于农业产业联盟的创新特性

现下,TRIZ理论在管理创新方面的应用主要针对于具体企业,而其在农业产业联盟创新中的应用研究仍在起步阶段,在农业产业联盟中更好的应用TRIZ理论解决创新问题,就必须明确农业产业联盟这一特殊主体区别于企业的创新特性。

(一)农业产业联盟的组织模式

由于农业产业联盟是由多主体构成的产业组织形式,其伙伴选择的多样性、合理性及适应性决定了联盟的创新方向;联盟内部在整合资源、集成创新的过程中依赖于创新项目组的引导与促进,创新项目组内的高层领导对创新流程的顶层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推进整个创新管理流程的关键力量;同时高层领导与项目组成员之间的信息传达,关系着创新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支撑,此外能否将创新指导意见落实为创新思维,与项目组内部成员对创新问题的识别与抽象化为TRIZ问题的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是创新过程中的难点,能否统一整合各伙伴项目组成员的相关意见、增强项目组成员的团队意识、提升知识转移效果以及各成员对农业领域知识、TRIZ理论的掌握程度等,都体现了农业产业联盟组织模式上的创新特性,对其创新过程的科学性、流畅性以及透明程度带来一定影响。

(二)农业产业联盟的运行机制

影响农业产业联盟有效运行的相关因素诸多,其一是联盟的组织者需要具备行业内的相关领导能力,能够联合各合作伙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化解决共同面临的技术问题、应对行业风险,及早识别联盟伙伴中的“搭顺风车”行为,确保联盟各伙伴针对自身能力提供相应资源、制定适应于各伙伴的运行模式,确保各方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是创新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有助于提升联盟的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各伙伴的创新思维,通过晋升、利益分配等激励手段增强联盟各伙伴合作解决创新问题的信心与意愿,推动联盟创新的科学有序运行。

四、TRIZ理论推动农业产业联盟创新过程中的问题

TRIZ理论的创新思维以及系统性的创新工具与方法是推动农业产业联盟创新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农业产业联盟的创新特性,结合现下TRIZ理论的应用现状,得出TRIZ理论在农业产业联盟创新过程中的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研发人员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不足

研发人员作为创新的主体,是整个创新管理流程各环节中的把控者,承担着识别创新问题、规避创新风险等一系列的任务;更好地应用TRIZ理论推动农业产业联盟创新,就要求联盟内部研发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了解时下农业领域市场相关环境、熟悉农业产业生产链各个环节,以此能够准确分析现下的市场状况,据此有效联合联盟各伙伴规避行业风险、推动技术发展及把握市场机遇。但现下农业产业联盟的研发力度不够,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研发人员的专业知识基础不足,此外对于创新问题的转化、抽象能力存在欠缺,不能及时将创新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抽象为TRIZ问题,影响了整体创新进程。

同时,研发人员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的不足也反映了联盟内部整体创新意识不够,相关激励机制不健全,难以调动成员创新积极性、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缺乏部分TRIZ专家的指导和对员工的TRIZ培训,使得对TRIZ理论的理解和应用程度仍停留在表明层次,难以发挥其有效的创新效率。

(二)知识转移渠道不畅

农业产业联盟的创新主体多、专业性质强、创新问题复杂,这些创新特性都要求农业产业联盟内部各伙伴需要更高标准的知识转移渠道。各农业产业联盟发展仍不够成熟,各伙伴建立起的协调沟通机制并不完善,其中一方面在于缺乏相应的契约机制来保护技术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则是成员间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学习机制,没有为TRIZ理论的应用搭建良好的创新平台;沟通与交流的不足阻碍了内部各伙伴之间的资源共享及合作,减慢了创新进程。

此外,TRIZ作为一种国际性的创新理论仍在不断的完善、发展,相关产业领域联盟应用TRIZ的相关经验、农业企业运用TRIZ理论进行创新的示范效应等都值得借鉴学习,脱离外界而只闭门造车的理论本就脱离了创新的本质,有效推动TRIZ理论的创新效率还应积极加强与应用TRIZ的外部单位沟通交流。

(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质量较低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也在迅速发展,其数量在不断增加的同时有助于联盟创新绩效的提升,但其提升的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其服务质量水平较低,仍未与联盟内部的创新需求速率相平衡,公共信息交流平台、创新人才及发明成果等数据库的建设不够完善,在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时下高效信息处理方式上仍有不足,其较低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介服务机构对TRIZ理论的推广和有效运行。

五、农业产业联盟中推行TRIZ理论的建议与方案

综合上述对TRIZ理论推动农业产业联盟创新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分析,提出关于农业产业联盟中推动TRIZ理论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对TRIZ理论的培训

通过对联盟内部成员进行TRIZ理论的相关培训,以此培养其创新思维及增加对TRIZ理论的了解和运用。具体的培训形式有,一是增加对培训讲师的技能要求,率先对其进行筛选和培训,确保培训讲师对农业领域创新现状、农业市场情况等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要确保培训讲师对TRIZ理论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能够将TRIZ理论体系系统、具体地传达给联盟成员;二是加强对员工创新技能的培训,建立线上线下的学习机制,使得员工有更宽阔的渠道和自由时间接受TRIZ理论的培训,也可以通过定期邀请相关TRIZ专家开展教育讲座,对TRIZ理论进行现场实际指导。

(二)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在联盟内部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推动联盟内部成员将TRIZ理论的创新思维发挥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激励机制的形式可以为:一是联合各伙伴定期参与由联盟创新项目组开展的好点子创新方法大赛,鼓励联盟内各成员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创新问题、创新机会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经创新项目组内的专家评审,对于提出具有可操作性、效益性强的创新点子的成员给予奖金、晋升机会等奖励,以此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二是将创新纳入员工的绩效考核,作为年底奖金、晋升渠道中的一部分,同时开拓员工创新渠道,形成联盟内整体良好的创新氛围。

(三)搭建有效知识转移渠道

知识转移渠道是联盟内部各伙伴沟通交流的有效手段,保证良好畅通的知识转移渠道,有助于科学整合各伙伴的创新资源、发展创新技术以及更好地实现创新目标。搭建有效的知识转移渠道,一是要从组织和制度层面进行规划,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契约机制来增强联盟内各伙伴之间的信任程度,同时提升联盟各伙伴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意识,确保各伙伴的创新技术、创新办法得到有效保护,确保相应的资源共享,以此实现其共同的创新目标、达成共赢;二是要建立相应的学习机制,一方面联盟内各伙伴间要加强沟通交流,提升内部成员的学习意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要积极与应用TRIZ的外部单位进行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对TRIZ理论的理解及实际运用能力。

(四)发展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篇10

【关键词】涉外护理 人才培养模式 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21-02

1.关于课题提出

1.1 课题界定:

涉外护理专业:面向国内外护理职场,培养具备国内外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掌握先进的、国际化的护理理念、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熟练的外语表达能力,毕业后能在国内外综合性医疗机构服务的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国内外通用的专门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这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提出的,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研究概况:目前,我国涉外护理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涉外护理本科、专科、高职以及中专4种培养形式;另一种是短期培训培养模式,如国际护理英语培训班。为适应国内外医疗市场的需求,我国各大中专医学院校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开办涉外护理专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师资条件、教学方法、学生选拔上各个学校都在进行探索。长沙卫生职业学院认为涉外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临床护理的通才及涉外护理的专才,即学生必须具有普通护理专业学生所具有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同时又具有适应涉外护理岗位的专长,在获得相关国际资格证书之后,可以在国外从事常规护理工作;宁夏医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强化涉外护理专业英语特色,英语总学时达到了1040学时,占课程总学时的25.4%,增设了护理伦理学及多元文化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为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承德护理职院采取“走出去”提高和“请进来”培训的方法,“走出去”即派遣多名领导和教师出国考察访问,实地了解国外有关院校护理教育情况,使自身办学行为尽可能与国际接轨;“请进来”培训即让美、英、澳方合作单位派遣外教来校讲学,其主要任务除强化学生口语外,重点是培训教师。

国外研究概况:在培养护理人才出国就业方面,菲律宾、印度等国家的表现一直非常积极。菲律宾是护士输出第一大国,他们在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方面已获得不小的成功。菲律宾官方语言是英语,其护理教育的内容和理念受美国影响较大,整个医疗及教育体系都与美国相衔接,如菲律宾大学的护理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时间与美国护理院校相符。其护理理念、护理程序运用以及护理操作技能等方面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教学方法上常用小组讨论、情景教学,戏剧表演、课外活动、临床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所以菲律宾护士在美国等国家很受欢迎。

1.3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明确提出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订单式”培养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走出一条与社会融为一体的发展之路。涉外护理专业就是在该指导思想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时尚” 专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护理人员严重匮乏。目前全球共有300万护士的需求量。护士在国际就业市场前景良好,但国际护理市场对护士的语言、能力和素质要求也很高。国际护理教育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训实习、学生的选拔等多方面都基本成熟,具有许多可学习借鉴的经验。发达国家的护理教育已经形成了从初级到高级、从继续教育到正规教育、从预防医疗保健护理人才培养到护理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比较完整的护理教育体系。由此可见。如何培养我国的涉外护士毕业生达到国际护理对人才标准的要求,使之能直接、顺利输送到国际护理市场就业,或是到发达国家继续专业深造,我们必须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考核评价方式、学生的选拔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涉外护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个性人才,打造拔尖人才,以真正实现与国际护理人才市场及国际护理教育的对接。

2.关于课题研究

2.1 课题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学习可以分为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两种层次。建构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寻求适合于高级学习的教学途径。

2.2 研究目标:

以学生为本,通过课程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师团队建设、创新优质生源选拔等实践活动,构建新的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实现职业教育的“订单式”培养。

2.3 研究内容:

(1)调查分析现有涉外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适配度,尽力实现优化;

(2)建立高素质的涉外专业专门教师队伍,优化其人员构成;

(3)进行针对教材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实践。

2.4 研究假设:

(1)建立新的课程模式:“3+1+1”,即:

3:基础英语及应用能力培养+专业英语+西方文化知识

1:医护基础课程(部分科目双语教学)

1:医护临床课程(部分科目双语教学)

(2)打造优质、高效教师团队:英语教师+专业双语教师

(3)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能力目标:英语+专业+技能(EMS)

证书目标:医护英语等级考试+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雅思考试(MII)

2.5 创新之处:

目前,我国的涉外护理专业尚没有形成比较科学的、系统的、真正与国际护理对接的、得到护理界公认的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国内的护理教育沿用医学的教育模式。呈现出近医学,重视学生医学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造成我国护士护理理念和人文情感上的严重欠缺。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应当具有建立在本土文化基础上的国际意识,具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和习俗的能力,具备国际化知识结构和提高适应国际交往和竞争需要的能力素质。因此在培养目标定位上、课程体系上、实践教学环节上与国际护理对接,构建适应国际护理就业市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突破国内涉外护理专业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护理教育现状,将有利于打造护理特色专业品牌。

3.关于课题实施

3.1 研究思路:

在“尊重个性,拔尖创新”的理念下,认真研究分析本院涉外专业目前的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优质生源选拔、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法改革、教师团队打造等环节的实践活动,构建科学的、面向市场的涉外护理专业创新人才模式。

3.2 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掌握目前国内涉外护理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面的现状及成果,并加以有效借鉴。

2.访谈法:参观兄弟院校,交流学习,了解兄弟院校目前涉外护理专业建设现状(包括招生选拔、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施设备、教学场地等)。

3.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及教师对涉外护理专业现有课程设置的看法及教与学的结果。

4.归纳分析法:通过上述的调查、讨论,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分析如何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模式、改良评价机制。

5.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实践,按照新的课程模式,带领团队全面铺开教学改革,构建有效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3技术路线:

本研究周期2年,即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分为准备、实施和结题三个阶段。

3.4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2.1—2012.4)

(1)查阅文献资料;

(2)成立课题研究组;

(3)制订详细的研究方案,并进行修订和论证。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2.5—2014.9)

(1)现状考察:市场调查、发放学生及教师问卷以及到兄弟院校调研等,了解国际市场需求现状,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

(2)理论分析: 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教育理论,分析目前课程及教学存在的;弊端;

(3)建立新的课程模式:“3+1+1”

3:基础英语及应用能力培养+专业英语+西方文化知识

1:医护基础课程(部分科目双语教学)

1:医护临床课程(部分科目双语教学)

(4)建立优质、高效的“英语教师+专业双语教师”团队,实施教改;

(5)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EMS+MII。

第三阶段 总结、鉴定、结题阶段(2014.9-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