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教学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教学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教学管理

篇1

关键词: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市场

收稿日期:2006―04―11

作者简介:李君甫(1968-),男,汉族,陕西蓝田人,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北京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技能人才的质量要求会更高,数量的需求将更大。据北京市技能人才供需双方数据统计,目前北京市技能人才缺口达33万多人,而每年技校输送的各级各类新成长技能人才仅2万人左右,①同时职业技能培训市场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北京市职业技能人才的供给远远满足不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此,我们采取文献分析、抽样调查、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对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现就北京职业技能培训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现状

1.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数量与分布

目前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单位主要由两类机构构成:一是技工学校(含职业培训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其在北京市劳动保障局注册登记的数量为46所。二是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其在北京市劳动保障局注册登记的数量为432所,全市具体分布如下:②

从上表可看到,北京市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市区和近郊区,与郊区县数量很少。

2.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专业结构

据“北京市职业培训市场调查”劳动部职教所职业培训市场调查课题组对北京市官方认证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分专业调查显示③被调查的49个工种专业中,中西式烹调频数最高,占13.24%,频数居第二至第十位的专业依次为:电工、汽车摩托车维修工、中西式面点师、饭店服务员、电汽焊工、制冷设备维修、家用视频设备维修、钳工、汽车驾驶员。

据上表,当前北京职业培训的市场化趋向日益加强,职业培训越来越面向劳动力市场需要、面向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变革的需要。同时培训方向明显呈现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专业和办班方式灵活多样,讲究速成、见效快等特征。但是存在的问题是社会急需的新型工种培训较少,例如数控机床操作工、电脑维修、网络维护等。

二、职业技能培训单位师资与学生构成

从我们课题组以公差D=8形成的等差数列的抽样调查方式对北京市432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进行的50份随机“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电话访谈问卷”得到的数据看,目前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师资构成如下,师资力量来源以本学校固定师资为主的学校的数额为19所,占全部调查的比例为38%,师资力量来源以外聘教师为主的学校的数额为11所,占全部调查的22%,二者兼得所占比例为40%。同时我们考虑到这些培训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把师资力量来源以外聘教师为主的学校的数额与二者兼得的数额相加,所得数额为31所,所占全部调查比例的68%。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师资力量来源主要是依托外聘教师,自身固定教师资源相对缺乏,这将给整个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稳定性。其次,通过以公差D=8形成的等差数列的抽样调查方式对北京市432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进行的50份随机“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电话访谈问卷”,目前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学生构成具有如下的共同特征:主要体现在学生结构上,在所进行的50份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调查中,对学生的标准具有明确规定的数量为9份,占所调查对象的18%,且这种具体的规定基本上集中于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和具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对学生没有具体的规定的数量为41份,占所调查对象的82%。同时通过调查资料,目前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学员的平均年龄构成基本上是18―40岁左右,如果是单纯的学技能,其学员的年龄则没有明确的限定。数据显示,这些培训学校的学员的地域构成基本上是本地和全国二者兼有。

三、北京市政府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支持现状

现今,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职业技能培训产业也是如此。为此了解和剖析北京市政府对职业技能培训产业的支持现状,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1.经费支持现状

目前北京市政府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资金投入的经费支持有限,职业技能教育单位经费来源主要:一是技工学校的职业技能培训经费来源以学生学费为主,同时借助于一部分政府办学经费;二是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办学经费基本来源是学员的培训费。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的经费来源主要来源于学员的培训费,政府的投入有限,不利于培训产业的持续发展。

2.政府管理支持现状。目前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的管理主要归属于北京市劳动保障局管理,同时各部门和各相关单位协助管理,形成了一定的管理组织体系;而且这些年来在管理的法律法规上也有较大的改善,目前北京市政府和区政府及相关单位相继出台了一些法规,加强对职业技能培训业的管理,如北京市劳动保障局于1997年3月12日颁布《关于加强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1年9月13日颁布的《北京市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京劳社培发〔2001〕135号)共七章: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社会培训机构的设立;第三章 社会培训机构的管理;第四章 变更与撤销;第五章 检查与监督;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 则。对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的管理进行了较详细的规定;2005年8月15日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依据《北京市创业培训补助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京劳社培发[2005]104号)下发关于下发“北京市创业培训教学管理细则”的通知(京培指发〔2005〕3号)等等。这些为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有效的政府管理支持,促进了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产业的发展。

四、北京市职业技能人才需求现状

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透露,“十一五”(2006年至2010年)期间,北京市技能人才初步预测将缺口百万左右。同时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介绍,尽管在“九五”期间,北京市共培训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55.2万人次, 培训合格率及推荐就业率平均达到了90%,建立了等级培训与技能培训、岗位培训与适应性训练相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培训职工470万人次、外地进京务工人员100多万人次。同时北京市自2003年启动实施“三年百万”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和“三年两万”新技师培养计划,且到目前共培训155.98万人。但据预测,2006年至2010年的“十一五”规划期间,北京将需求248万技能人才,与目前147万多城镇技能人才相比缺口达百万。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总需求量为14.9万人,但是目前仅有5.9万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技能人才的缺口还在不断加大。再者,根据北京市劳动保障网提供的2003年以来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相对较大且供求矛盾相对突出的部分职业供求走势图来看,目前北京市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整体上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将给培训单位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也给政府及相关单位带来巨大的压力。(附部分职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图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数量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职业学校在各区县的分布极不均衡,一些区县学校很少,学校主要集中在城区和近郊区。职业培训的市场化趋向日益加强,职业培训越来越面向劳动力市场需要、面向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变革的需要,但是社会急需的新型工种培训较少,例如数控机床操作工、电脑维修、网络维护等。政府对于职业技能培训在经费上支持不够,法规还有待完善。各种原因导致技能型人才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注释:

篇2

一、办学的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未成年少年儿童保护法》的逐项法律法规。在办学形式上实行一对一个别化教学,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实行封闭式管理,课程设置严格按照聋儿听觉、语言、言语、心理发展规律,从聋儿康复各项领域制定相应课程,根据学生自身发展情况,在听觉、语言、言语、心理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大龄青少年职业技能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为学生选择就业、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办学宗旨

我校的办学宗旨是:对于教师,敬业、奉献、认真、努力;让学生,能听会说,掌握技能,全面发展,学会生活,适应社会。即通过听觉、语言、言语、心理康复,文化课辅导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学生学有专长,掌握生存本领,摆脱父母的抚养,自食其力,残而不废,残而有为,成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能融入社会的正常公民。

三、进一步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

1.首先提高各级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及管理水平。定期到各级部门及兄弟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学习新的理念,新的知识,打造团结、稳定、规范的管理队伍。

2.参加思想政治、业务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政治学习,具备有上进心强、刻苦钻研业务的精神,做具有责任心、有爱心、耐心的康复教师。

(2)鼓励教师多学习,多积累知识,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级部门的专业知识培训,争取具有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全面提高教师综合专业素质。

(3)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互相探讨,交流经验,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并有相应。

3、引进新型专业人才从资源引进根源上提高整体素质。加强大专以上专业院校及有相关经验幼儿教师的招聘,从起点上提高教师素质及专业水平。

四、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加强教师、学生、教学档案建设,使教师、学生及教学康复档案更加科学、规范,严格按照残联要求认真执行。

五、加强硬件环境建设:

改善学生教师住宿环境,硬化篮球场地,绿化校园环境,完善各类功能设备用房。(声场测听室、计算机教室、评估室等)

六、开辟新兴的业务,加强部门间的往来,为更多残疾人提供服务。

服务社区,积极响应上级主管部门,并在学校建立残疾人职业康复培训指导站,解决学校周边地区的残疾人培训及就业问题,为国家排忧解难

篇3

第一条为贯彻国家“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完善民办学校设置和管理,促进我市民办职业技能培训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范围为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在市区内面向社会举办实施以职业技能(包括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所列职业和国家新颁布的职业)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职业培训机构。

第三条设置职业培训机构应适应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地区职业培训事业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

第四条职业培训机构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技能培训质量,培养合格技能人才;接受政府的管理、监督、检查、评估和审计。

第二章设置条件

第五条举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以下简称“民办培训机构”)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举办者应为国家机构以外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或者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在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申请办学。

(二)学校应当设立董事会、理事会或其他形式决策机构,(以下统称董〔理〕事会),是本单位的权力机构。董(理)事会成员由举办者或者其代表、校长、教职工代表等五人以上组成,其中1/3以上的成员应当具有5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董(理)事会负责人为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在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担任任何形式的决策机构成员。

(三)有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

(四)有与所申请从事的职业培训活动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

1、应有一定规模的培训能力,所开设的培训项目在2个以上,场所、设施、设备的设置应能满足不低于(200人/年)的办学规模。

2、办学场所须在市区内,房屋产权清楚。租用的培训场所租赁期不少于3年;适合办学,无安全隐患。不得使用居民住宅、地下室作为办学场所。有办公用房,教室和办公室应设在一处。理论课集中的教学场所应达到300平方米以上(教学面积不少于校舍建筑总面积80%);无危房,有良好的照明、通风条件,桌椅、讲台和黑板设施齐全;培训机构的实践教学设备权属应为自有;有满足实习教学需要的实习操作场所,符合环保、劳保、安全、消防、卫生等有关规定及相关工种的安全规程;招收住宿学生的,其食宿场所应符合环保、安全、消防、卫生等有关规定。

3、应具有满足教学和技能训练需要的教学、实习、实验设施和设备,有充足的实习工位。

4、应具有与培训专业(职业、工种)相对应的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职业资格培训的教学(培训)计划、大纲和教材应符合国家职业标准。自编的教学(培训)计划、大纲和教材应经过专家论证,并报审批机关备案后组织实施。

5、举办者应有稳定、可靠的经费来源:固定资产应达到20万元以上,注册资金1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的评估应以举办者自有培训场所的房产、培训设施设备等与办学有关的资产)。

(五)有与所申请的职业培训活动相适应的教师、管理人员:

1、应配备专职校长。校长应没有受过刑事处罚,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年龄不超过65周岁,身体健康,不得在校外兼职。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有2年以上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经历,熟悉国家职业培训工作和法律法规。

2、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有2年以上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经历。

3、配备从事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相关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应具有财会人员资格证书。

4、配备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一般不少于教师总数的1/4。每个培训专业(工种)至少配备2名以上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均应具有与其教学岗位相应的教师上岗资格。

(六)举办专业性较强、对公民身心健康、安全影响较大的培训须经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民办培训机构不得举办军事、警察、宗教、政治等类培训。

第三章设置申请

第六条申请举办民办培训机构的,由申办者向审批机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交以下申报材料,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七条申请办学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办学申办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举办者简况、拟办学校名称、拟任法人代表、校长、办学校址、拟设专业、培养目标、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条件(设施设备等)、办学形式等;举办者为单位的应加盖单位公章,举办者为公民个人的应由本人签字。

(二)举办者的资格证明文件。社会组织举办的,应提供法人证书、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原件及复印件(其中:国家事业单位投资办学,还应提交上级主管单位同意其办学的证明文件;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国资参股企业投资办学,还应提交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证明文件);个人举办的,应提供身份证、户口薄;对公民个人和外地市社会组织申请办学的,还需由本市有经济能力的社会组织或公民提供经济担保。担保协议应符合《担保法》有关规定,并经本地公证部门公证。(担保资产额不能小于申请民办培训机构的注册资金,并签订担保协议和出具担保人的相关证明材料);联合出资举办的,提供联合办学协议,协议中要明确办学宗旨、培养目标以及各方的出资数额、方式、各自权利、义务和争议调解解决方式,并确定其中一方为主办者。

(三)学校董(理)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首届会议决议(应写明时间、地点、参加人、决议内容,包括通过学校办学章程的决议、选举董(理)事长和任命校长的决议、全体成员签字);董(理)事会成员花名册、身份证和简历;举办者与其他成员的聘用协议书。

(四)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办学章程、发展规划、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财务及卫生安全管理、设备管理以及校园安全应急预案等项制度)。

(五)办学场地证明。自有办学场地需提交相应的房屋和土地产权证明复印件(应加盖公章);租赁场地应提交出租方的房地产产权证明的复印件(需加盖产权单位公章)、租赁协议(租赁协议应写明校舍租赁总面积、租赁期限和租赁用途)。消防部门出具合格的证明,教学场所必须要有两个保持畅通的疏散通道(场所分配使用说明书)。

(六)拟设置专业相对应的教学设备、设施清单(注明详细名称、型号、数量和权属),以及教学设备的合法有效的权属证明;

(七)每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应写明教学目标、开设课程、授课时数、教学安排、使用教材书目、考核方式。

(八)办学资金证明应提交法定资产评估和验资机构出具的固定资产评估报告和验资报告。

(九)拟任校长的资格证明及《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核准表》。资格证明包括简历表、身份证、大专以上学历证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或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经历证明、公安机关出具的无刑事记录和不良行为的证明材料。

(十)专职教学管理人员的花名册及资格证明。资格证明包括身份证、大专以上学历证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经历证明。(其中财会人员应另提供从事财会资格证书;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人员提供职业指导和就业证书。)

(十一)所设专业的专兼职教师花名册及资格证明。资格证明包括身份证、学历证书、相对应专业的技术职称证书或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十二)使用规范名称,即“市+字号+(专业领域)+职业培训学校(或中心)”,且中外文名称应一致;并提供民政部门出具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

(十三)填写《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办学审批表》。

以上所提交材料中的各类证照、文件,均应提供原件和复印件。对不宜留作档案的原件,可在审批机关核对后予以退还。所有复印件均应由原件所有者签字或盖章,并注明用途。

第八条培训机构聘任教师、职员,应当签订合法、公正的聘用合同,保障其工资、福利待遇,办理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等。

第四章评估审批

第九条审批机关受理举办者的办学申请后,组织专家对举办者提供的办学申请材料以及实际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进行实地评估认定,并根据本市职业培训发展规划、结构布局和需求等进行审批。

第十条经批准的民办培训机构,由审批机关发给《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

第十一条民办培训机构的名称应规范。名称一般应为“市职业培训学校(或中心)”,不得称做“XX学院”。

第五章变更与终止

第十二条民办培训机构变更有关内容,应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变更举办者。须按办学章程规定的议事规则,并在进行学校财务审计清算后,由决策机构董(理)事会等作出变更决议,由举办者向审批机关提出变更申请。经审批机关核准、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变更手续后,新举办者方可开展办学活动。

申请变更举办者,需提供下列材料:

1.变更申请报告;

2.决策机构同意变更举办者的决议;

3.会计事务所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和《清算报告》;

4.资产变更验资报告;

5.举办者变更的有关协议书;

6.新举办者的相关资质证明材料;

7.新决策机构成员名单;

8.变更后的新办学章程;

9.变更登记表。

(二)变更法定代表人。须进行离任财务审计,经决策机构同意后,报审批机关核准。需提交如下材料:

1.变更申请报告;

2.拟任新法定代表人的基本情况及资格证明;

3.原法定代表人离任财务审计报告;

4.决策机构同意变更法定代表人的决议;

5.变更登记表。

(三)变更机构名称、办学范围(办学层次、办学专业)。由决策机构提出,报审批机关批准。需提交如下材料:

1.变更申请报告;

2.变更登记表。

3.拟变更的新名称需先经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预核。若扩大办学范围,需提供师资、设备、教学大纲等相关资质证明材料。

(四)变更校长(负责人)。由决策机构提出,报审批机关批准。需提交如下材料:

1.变更校长的报告;

2.拟任新校长基本情况及资格证明;

3.变更登记表。

如果校长同时是民办培训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即按变更法定代表人的要求办理。

(五)变更办学地址。由决策机构提出,报审批机关批准。审批机关组织专家实地考察。需提交如下材料:

1.变更报告;

2.办学场地证明材料;

3.变更登记表。

以上五项变更事项不可同时进行。如民办培训机构在一年内连续变更(一)、(二)、(三)项内容的任何二项,都应按新的办学机构审批。

第十三条凡有变更项目的民办培训机构,应向审批机关提供原办学许可证(正、副本)换领新证或由审批机关在副本上填写变更记录。涉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内容,应及时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十四条民办培训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终止办学。

(一)因故无法开展正常的培训教学活动的,举办者或校董(理)事会根据学校章程规定要求终止,经审批机关批准的;

(二)违反《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被吊销办学许可证的;

(三)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的。

第十五条民办培训机构终止时,由审批机关收回办学许可证和销毁印章,并办理注销登记。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民办培训机构领取《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后,需办理法人登记、组织机构代码证,进行税务登记。将刻制印章的式样、开户银行及帐号报审批机关备案。

第十七条民办培训机构必须依据《办学许可证》规定的职业(工种)、层次及办学地点开展培训。

第十八条民办培训机构应当设立董(理)事会,作为培训机构权力(决策)机构。培训机构实行董(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民办培训机构应按审批机关核准的学校章程规范办学行为和内部管理。

第十九条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办学活动所使用的名称须同审批机关核准的名称相一致。

第二十条民办培训机构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应当真实、准确。招生简章应当载明民办培训机构的名称、办学许可证编号、培训项目、办学地、培训时间、收费标准、证书发放等事项。

民办培训机构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应当在前向原审批机关备案。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应当与报备案的材料一致。民办培训机构未经备案或虚假招生简章和广告的,由审批机关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理。未能履行招生简章和广告的有关承诺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民办培训机构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应报价格管理部门备案并公示。在交费时应将有关退费办法向学生进行公示,并与学生签订退费协议,退费时依照协议处理。

第二十二条民办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办学有关档案。主要建档资料包括:学员学籍管理制度、学籍卡片和学员结业成绩档案;批准设立和登记的文件资料、学校招生简章和广告;设置的专业、实施性的培训教学计划、选用的教材;教学管理制度;相关部门的年检(审)资料;出资人取得合理回报的决定、向社会公布的与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关的材料、财务状况等。

第二十三条接受职业培训的学员,经培训的职业培训机构考核合格,发给由审批机关审核批准的《职业培训结业证书》;经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学员,由审批机关颁发给相应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十四条突发事件与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各民办培训机构凡发生突发事件或学员发生安全事故须妥善处理,并及时报告审批机关。对于瞒报、不报的民办培训机构将根据已发生情况的程度进行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或责令停止招生、情节严重者将吊销《办学许可证》。

第二十五条审批机关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民办培训机构进行检查、督导、评估,加强对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监督。

第二十六条民办培训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审批机关独立或联合其他管理部门依法处理:责令期限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退还所收费用后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分立、合并民办培训机构的;

(二)擅自改变民办培训机构名称、层次、类别、校址、举办者、法定代表人的;

(三)非法颁发或伪造培训结业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四)虚假招生简章或者广告,骗取钱财的;

(五)管理混乱,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秩序,侵犯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六)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骗取办学许可证的;

(七)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办学许可证的;

(八)恶意终止办学,抽逃资金或挪用办学经费的;

(九)举办者虚假出资或者在培训机构成立后抽逃出资。

(十)办学条件明显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教育教学质量低下,学校管理混乱,未主动采取措施改进的;

(十一)校舍或者其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十二)未按照要求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财务资产管理混乱的;

(十三)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监督检查的;

(十四)存在其他严重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相关规定执行。

篇4

论文摘要:本文对美国社区学院职业培训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了其教育对象与招生制度、专业设置与课程教学等方面,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点建议:充分调动有利的社会资源,与企业加强合作;根据社会职业需求的变化,适时更新课程教学满足不断变动的职业需求;建立开放型职业教育体系。

虽然职业技能培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国家有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制度,政治经济状况也不尽相同,这势必会导致相应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场面,格局特色,自然不可随意的照搬照抄。但不可否认的是,“拿来主义”自然不可取,但是为什么就不可以借鉴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们所应做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对国外尤其是美国高职学校职业培训模式的研究,探讨其学院经费的来源,分析其课程的设置与培训内容、方式,找出自我发展的可借鉴的经验,从而取长补短,大力地发展自我。

1美国社区高职学校职业培训发展概况

美国,这一发达国家,可谓人才济济,而其主要的职业技能人才来源于发达的社区学院系统。众所周知的“土地赠与运动”这一伟大的革新,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社区学校系统也与其并列成为教育史上另一次伟大创新。

20世纪初,工业发展与高等教育两者之间出现了矛盾,而传统的学院式单一教育已不能再满足其要求,为此,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W.R.HARPER提出将四年制大学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大学学院,一个是学术学院,后又改名为初级、高级学院。顾名思义,初级学院主要负责大学一二年级的教育,高级则为三四年级的教育。如此,解决了三四年级以及研究生对学术学习的要求,可以集中主要力量将其办好,同时又可使大多数学生完成初级教育后可以直接工作。此后,又陆续出台了《史密斯?休斯法案》和《乔治?迪安法案》等多项法案,联邦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初级学院的建立,二战后,则进一步将其更名为“社区学院”。其规模在不断地扩大。

2美国社区学院招生对象及其制度

在美国,其社区学院面向社区,并服务于社区,十分重视当地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因而其招收的对象与招生要求都相对宽松,各年龄人群均可入学,且没有入学考试。其招收对象主要为:(1)准备就业的高中毕业生,具备高中文化基础及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基础;(2)进修人员,无论是出于对职业的适应,还是出于工作需要,抑或是出于晋升的目的(在美国,要想得到职务或技术级别方面的晋升,必须要参加进修或考试,因而此方面的生源较多);(3)转业或改行人员。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许多人员不得不重新学习,接受培训,以适应新的岗位。而其招收制度也是为开放式招生,即只要是申请接受教育者都可注册学习。在学院所在社区内的已满18周岁持有中学毕业证的人员均可被录取。此种模式为许多想进行深造的人员提高了很好的平台,但其从另一方面也因受教育者的文化程度等方面的不同,而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困难,使许多学生不能顺利地完成学业。

3美国社区学院教育内容与课程设置

美国社区学院的主要目的是面向社区,服务社区,因而为更好地适应当地社区对人才的需求,其设置了严格的督导体系,来切实的保证其在课程设置、专业规划等的合理性、实用性。组织结构上,其设有董事会(也叫校务管理委员会),而其组成人员则主要为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了然于胸的成功人士。对于各个系科也有相应的专业顾问委员会,也都是聘用专家、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程师,他们则来自于当地的企业、公司、工厂、市政机构、劳动部门、农场等,并且赋予他们绝对的监督发言权。而且,其专业课程设置也是经过反复调研反复实验考证而正是设置的,其重视程度非同一般,且实施力度也大。举例来说,在毗邻加州内有一个好莱坞影城,为了服务于社区中的这一行业,其内的FULLERTON社区学院专门开设了高级动画设计课程。值得一提的是,DACUM”课程开发方法是许多学院进行课程设计时的有力手段,这个课程开发系统的基本原则是要充分达到产业界对培训人才的要求,然后由专门经过训练的人员分析研究某一个具体职业的工作人员的任务职责,考量此职业的工作人员所需具备的专项专业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再以一定的形式将其描述出来,便于学院以此来开始课程。通过以上介绍,也可看出,此种课程设置系统可以使学院更了解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从而设置更有针对性的课程。  此外,其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也十分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既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能满足学生对就业方向方面的要求,其主要开设的课程可分为三大类:副学士学位课程(两年教育,学生毕业后可参加工作,也可选择进入大学继续深造)、职业培训证书课程(有两年、一年、短期培训,其内容也主要是工作知识及技能)、学徒培训课(专业培训内容可由学员自学选择)。课程涵盖农业综合企业、建筑工程制图、公共卫生、技术培训、工商业、市场营销、服务行业等各个领域。

其教学管理也是相当严格,对于教师的选择也是层层把关。但其也相对灵活,教师既可兼职(一般占到60%)也可专职。两者都有严格的认证,审批。由于严谨的教学管理,其培训出的学员都有十分强的实践能力,能很好的将知识融会贯通,将其运用于实践,开拓创新,使其服务社会,毕业生的就业率很高, 70%以上的学员都是目前的工作十分满意,企业也对学员的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十分认可。

4借鉴美国社区学院职业培训模式发展我国职业培训

4.1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现在的职业教育培训面临的现状是企业公司急需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人才,而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员实际操作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却普遍偏低,不能立马为企业所用,社会上大量涌入各种看似高学历的人才,但却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出现有充足毕业生源,却仍技工人才短缺的局面。因此,要立足于积极培养社会技能人才,与企业内部培训、社会培训有效地沟通交流,与其建立联系,来互补互进。培训学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便可使企业积极地参与进来,为技术培训提供大量的人力财力支持,形成有效地合作。

4.2学习社会培训机构,建立灵活、开放的培训系统

目前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涌现出大量的新型技术职业。而且,社会流动性在不断地加大,产业结构在不断地调整,许多人才在不断地变动职业,这势必要建立起灵活、开放的培训体系,不断调整更新培训内容,对新工艺、新技术设置相应培训课程,来满足不断变动调整的职业需求,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工作、不同层次人群对知识、对技能水平的教育需求。

但是新工艺出现后,若完全有学校编写教材,设置课程,组织师资队伍,购买设备设施等,无论在财力上还是时间上可行性都不大。但是社会上的一些培训机构则十分敏锐,能较快地形成新的培训方法,开展新的培训内容以适应新工艺的要求。而且,社会培训机构对年龄学历等要求都没有限制,我们应充分地与其联系交流合作,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4.3更新、调整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职业培训的目的便是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因而必须要以当地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增设新的专业,形成特色专业优势。对于国家有统一要求的技能培训则按设定的内容组织教学。同时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培养原则,适时适当增设实习、实验、实训课程。实行弹性学制,摸索出特色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教材的编制,也要充分对其实用性、学生的接受效果进行反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善。

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差异,但不意味着不可学习借鉴,关键是如何取其精华。

参考文献:

[1]杨守建.发达国家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及其借鉴意义[J].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9期.11页

[2]毕结礼.国外职业教育培训经费筹措与管理制度(续[J].中国培训,2005年10期.51页

篇5

关键词 汽车服务工程 实践环节 探讨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汽车服务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各种新技术、新结构、新设备层出不穷,从事汽车服务业的人才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但传统的汽车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由于知识结构的原因已经逐渐无法适应新的需求,汽车服务业迫切需要大量理论基础扎实,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汽车后市场应用型人才。在这种情况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应运而生。自2003年以来,先后有吉林大学、同济大学、长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开设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或相近专业,招生规模也越来越大。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也于2007年开始招生。

相对于其它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发展历史较短。因此,无论是专业的定位,还是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计划的执行以及实践环节的安排,均不够完善。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因为传统观念、经费、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而无法正常开展。为了真正实现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解决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探索和研究势在必行。

1 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是学校培养面向生产、运用、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学计划中规定必须完成的教学环节。汽车服务工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社会调查、参观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内容。这些实践教学环节的完成既是人才培养环节的重点,又是教学实施环节的难点。与理论教学一样,实践教学环节对人才的培养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对于汽车服务工程这样的应用型专业,更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完成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其作用比起理论教学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如果不能正常开展或者是开展的效果不佳,会造成如下后果:教学效果差,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缺乏;与社会需求完全脱节,市场需要的人才与高校培养的人才、用人单位期待与大学生期望的错位现象。

由此可见,只有认真落实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提高实践性环节的教学质量,才能保障整个教学质量,进而保证合格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 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计划设置不合理

(1)现有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大部分仍然沿袭着汽车运用工程专业的内容,课程设置上不能体现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专业特点和特色。如有些仅仅是在汽车运用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增加几门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虽然符合社会发展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要求,但某种程度上反倒削弱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培养特色,培养出的学生似乎什么都懂一点,而在岗位上又不能独挡一面。

(2)教学方法、方式陈旧,只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缺乏素质教育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严重;实验课时占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较小,或者是以教师的演示为主,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亲自动手操作;理论课和实验课不同步、专业教材内容陈旧、单一。

2.2 实践教学环节的硬件条件缺乏

(1)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由于其专业特性,所需的实验经费投入比较大。受经费的限制,目前部分院校的实验条件比较落后,缺乏校内实习基地,实验室条件差,实验设备严重不足且比较陈旧,仍以老式的解放、东风汽车作为主要的实习车型,根本谈不上与日新月异的汽车结构和先进技术接轨。

(2)校外实习不能落实到位。校外实习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一个桥梁,但是在开展校外实习时,因为或多或少影响到企业、单位正常的工作秩序、增加管理者负担,大部分单位都不乐于接受,基本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很多时候校外实习都只是走形式,无法达到实际效果。

2.3 师资队伍不尽合理

目前,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主要有两种,一是理论课老师兼任实践教学或者是专门的实验教辅人员,他们大部分都是科班出身,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其本上都是毕业以后直接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很难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另一种教辅人员来自工厂和企业,他们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专业理论知识稍显不足,不能满足汽车新技术的教学要求。

3 加强实践环节建设的几点措施

工学院始终坚持把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从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结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实际,整合校内外资源,认真落实实践性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3.1 加大投入建设好实验室

(1)重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实验室建设,把实验室的建设作为实践环节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点。自2004年开始,共投入340万元开展汽车专业实验室建设,已建成发动机构造实验室、汽车运用实验室、汽车检测实验室、燃油系统实验室、汽车修理实验室、汽车底盘实验室、汽车电控实验室、测功实验室等七个车辆类专业实验室,共有设备332台(套),其中,96%的设备都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设备。目前,学校投资100万元的车辆逆向工程实验室将在2013年前交付使用,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汽车服务工程实验教学环节。

(2)在管理方面,制定和完善了《实验室工作实施条例》、《实验室安全工作规则》、《实习教学管理规定》、《实验教学管理规定》、《校外教学实习基地遴选及管理办法》等各项实践环节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实验室的管理,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3.2 积极开拓实践教学基地

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培养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也是学生接触社会的重要桥梁。

为大力提高办学的条件,工学院在校内建立了一个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实习基地——东方驾驶员培训学校,拥有东风、解放、桑塔那、捷达、富康等车型20多辆,并投资500万元建设了1450平米的汽车服务工程实训中心。

在建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同时,学院还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目前,长沙市共有各类汽车维修企业超过1000家,其中包括一些著名汽车制造厂家的4S店,这些专业的汽车服务企业中技术人员素质高、设备先进、管理严格,不但具备汽车检测与维修日常所需的各种设备,而且能让学生在实习中更好地熟悉汽车服务企业的管理模式和销售策略,真实感受工程实践环境,了解企业要求员工所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这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实际环境,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最佳场所。为了与企业开展长期稳定的合作,学院为企业提供了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并向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校企双方本着互利互惠、优势互补的原则,实现了双赢。自2004年以来,工学院先后与长沙市人汽公司、华洋、一汽大众、申湘、永通、瑞宝、蓝天等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书,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

3.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决定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必须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拥有一批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此,学院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辅人员的地位,树立实践教学教师和理论教学教师在高校中处于同等重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比理论课教师更加重要的思想,并每年都选派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教辅人员参加汽车服务工程的年会以及各类培训交流活动;重视理论教师的学习培训,要求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师必须要深入汽车维修企业进行实践,鼓励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担任一定的技术职务;鼓励现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努力,积极参加如德国大师傅、汽车维修高级技师、汽车高级估价师、汽车高级营销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考试,从而增强教师的应用能力知识结构;改变用人观念,从汽车服务企业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到学校从事相关的实践教学工作,依托企业、兄弟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一支兼职教师队伍。2010年,工学院的一名教辅人员制作的《自动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获得中南地区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

3.4 创建良好的汽车文化氛围

积极开展汽车文化建设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学院在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的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汽车文化氛围。由团总支、学生会牵头,成立了由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的汽车协会,在校内开展各种汽车文化活动,如汽车图片摄影、汽车影片展播、汽车维修保养知识宣传、交通法规及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宣传等系列活动;同时,汽车协会还走出校门,到汽车服务企业和一线汽车生产场地开展社会调研和参观学习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广大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普及了汽车知识,同时,在良好的汽车文化氛围中,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生也对专业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4 结束语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是一个新设置的本科专业,其实践教学体系还不是很成熟,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通过对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改革和建设,充实和加强实践教学的内容,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效果,使之成为与汽车服务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促使我国汽车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L芑鹣钅浚汉吓┮荡笱<督谈南钅浚吓┮荡笱Ф娇萍佳г航谈南钅浚?010BAD01B06)

参考文献

[1] 田茂盛.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08-209.

[2] 谭金会,张易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及实践教学优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209-210,216.

[3] 戴建国,尹飞鸿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22(3):91-96.

[4] 夏文恒,孙凤霞.应用型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新理念探索[J].高校教育研究,2009(5):136-137.

[5] 沈永峰.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新[J].职业教育研究,2008(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