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场所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验室场所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验室场所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科学管理;管理制度;器材药品管理

生物实验室是开展生物学科必备的有别于其他教室的教学场所。实验室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个管理有效的实验室不仅是学科顺利进行的保障,更是学生安全学习的保障。下面谈谈我在生物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一点认识:

一、科学有效的管理日常工作

1.做好开学准备工作,制定实验教学计划

每学期期末清点库存器材理清各年级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所需器材列出所需补充的器材上报主管领导审批请学校采购将购回器材登记造册保证开学之前所需实验器材到位。

2.制定好本学期的实验教学计划

合理安排好学生分组实验,按照计划准备好实验材料,确定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3.做好准备实验工作

根据实验通知单准备实验器材,配置好实验药品。着手培养实验材料或采集、购买实验材料。

4.协助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实验

在分组实验时进入课堂协助任课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例如:学生初学显微镜的使用时,操作难度大,我就和任课教师一起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帮助学生掌握显微镜操作要领。这样就解决了任课教师在分组实验中忙不过来,指导不全面的问题。

5.实验后做好善后工作

每次分组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打扫卫生,做到地面、桌面、水池内整洁,无杂物,桌凳摆放整齐,使实验室保持整洁。对使用过的仪器进行检查和保养后入橱,放置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可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1.实验室是进行各种实验教学必备的场所,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保证实验室安全,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等。凡进入实验室的任何人员都要严格遵守该制度。

2.为了确保实验室安全,在遵守管理制度的前提下,要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种不安全因素,详述实验过程中需注意的要点。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如:七年级实验“测量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在使用酒精灯时,首先要仔细检查酒精灯是否完好无损,如果发现酒精灯灯座玻璃破损,就要及时更换,以免事故发生;确认酒精灯完好后,还要检查酒精灯里的酒精是否存放太久,因为存放太久无法点燃,以免耽误课程顺利进行;此外点火时,要求学生眼睛不能正对酒精灯,以防酒精灯喷火。

3.加强安全教育。“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自古以来无数血的事实给予我们的教训。教师在实验之前要对学生做好安全教育,贯彻执行安全教育方针政策,避免流于形式。学生只有经过安全教育后才能进入实验室,如:七年级“观察植物细胞”实验,需要用到刀片、解剖刀、载玻片、盖玻片等具有危险性物品。若不对学生事先进行安全教育,极易发生衣物、手指破伤等事件。所以加强安全教育是避免可预见事故发生的良药,尤其面对未成年人群体,更是不容忽视。

三、加强实验室器材药品管理

实验室器材药品是学生进行实验的物质基础,是不可缺少的硬件,这些硬件的质量、完整度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因器材药品质量不达标、配备不齐全而导致的危害事件时有发生,所以要从以下几点严把器材药品的管理。

1.器材药品的采购

我校实验室器材药品的采购实行终身责任制,该制度使采购人员真正做到货比三家,采购到经济实用的实验物品,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投资效益。

2.严把器材质量关

对于采购的器材药品要求各实验室教师统一验货,这一环节十分重要。所进器材要严格与计划表中的型号、规格、数量及厂家相符,产品包装应完好无损,有明确的品名、生产批号,且要特别注意易耗材料的失效期。整个验货过程,在学校设备管理科监督下,与具体主管的实验教师共同验收,最后登记造册。

3.注重实验室器材的维修保养

我校自实行ISO9000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以来,建立了多种实验室管理方面的文件,如《实验员职责》、《仪器维护与保养记录》、《物品消耗记录表》等,实验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掌握所管理的仪器的维修保养知识。

四、充分认识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

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设计能力的有效途径,生物学习若离开了实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纸上谈兵,课堂教学显得尤为空洞,理论知识枯燥无味,使教师教学难度增加,学生学习理解太过于抽象。而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在考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加强实验教学,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改革是实施新课程计划的必要途径。这些问题的实施都离不开实验室,没有实验室这一平台一切都是空谈,同时实验室也是不安全因素多发的场所。所以,认识实验室的重要性、加强实验室的管理是保证学生能够愉悦学习、安全学习的前提。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认识、觉悟,才能与时俱进,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用前进的思想解决问题,为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篇2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责任体系;安全意识

高校实验室是学校实施人才建设的重要核心区域,实验室安全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影响着学校的财产安全,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师生的生命安全[1]。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不断投入,高校实验室的规模不断增大、数量不断增多,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新一步的挑战。近年来,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2018年11月南京某医科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燃,导致多名师生受伤;2018年12月北京某大学市政环境工程系发生的实验室爆炸起火,导致3名学生死亡;2019年2月南京某工科大学实验室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导致整栋大楼的损坏。这些惨痛的实验室安全事故给学校和师生安全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影响。

1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

对近年来国内外高校95起实验室事故的分析报告指出,其中实验室爆炸与火灾事故、生物安全事故和气液体泄漏事故占比较大[3],其触发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责任不明确、师生安全意识薄弱、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和软硬件设施不完善等[4-5]。

1.1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模糊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实验室设备管理处统筹管理,但实验室设备是由各学院及研究单位使用,各学院及研究单位具有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使用责任,学校保卫处对全校安全具有监督管理的责任,科技处、研究生院对学院及研究单位的科研实验室又具有安全管理的责任[6]。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实验室安全工作是由多个部门共同交叉管理,其具体的责任划分不明,管理分工模糊[7]。例如实验室设备管理处管理的方向主要在于全校科研和教学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使其不发生较大安全事故,而保卫处管理工作重点在于保障各教室或实验室的消防和电力工作,各学院主要工作在于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下保障教学或科研的顺利进行,各个部门的主要安全管理工作之间存在相互叠加的成分,分工不明确,使每个部门都寄期望于其他部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了每个部门都疏于管理的局面,容易出现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现象,无法保障实验室的安全。随着“双一流”高校的建设,大量的资金资源投入到学校各级科研及基本教学实验室建设中[8],实验室的设备数量不断增多,实验场地不断扩大,实验室人员的不断变更,某个实验室可能出现无人管理的局面,或者出现管理人员不足,无法形成实验室专人专管的责任要求。

1.2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和评价不健全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执行依据,高校实验室各级部门通过制定不同类型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法、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约束和规范师生使用实验室的行为和操作,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因此实验室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安全问题[9]。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虽然高校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制度中包括的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不够详细,且制度的落实依靠逐级下达,在层层传达中制度的严格执行大打折扣,导致部分学院的教师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针对不同的实验室,实验室安全要求规则不同,但由于实验室管理制度中无明确要求具体有哪个部门或哪些管理人员执行,导致无人执行此制度。由于安全工作比较弹性,既可以完成基本的安全要求,也可以详细的拓展安全管理要求,安全工作是否做好,虽可通过明面上的检查来评价,但安全的效果很难用量化标准衡量,导致负责安全责任的教职工无法进行考核评价,打击安全工作开展的积极性。因此安全管理制度的细化落实和科学考核评价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1.3教师及学生安全意识薄弱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不仅是管理人员的事,也是所有实验执行者即教师及学生共同的事。教师和学生是指导参与实验的主要人员,其实验安全意识直接影响实验室安全,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违规购买存储危险化学品、做实验时无安全防护措施、实验完成后无检查实验设备等未符合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的事件[10]。根据最近几年内实验室发生的安全事故分析,不少安全事故主要是因为参加实验室的学生不按操作流程规范操作,或者液体顺序混淆、操作失误等导致的[11-12]。例如某高校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是因为把易燃物质镁粉与磷酸搅拌从而产生易爆气体,教师和学生对实验违规操作,导致爆炸;另一所高校学生在做完实验离开实验室时忘记关闭氮气钢瓶的总阀和减压阀,导致仪器内压力过高从而发生爆照。此一系列事故都是因为学生在做实验时,安全意识薄弱,对所做实验的危险性认识不足,从而展开违规操作实验、冒险作业。因此亟须加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才能减少本可避免的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1.4实验室软硬件安全设施不足

随着高校的发展,师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原来实验场所已不能满足于教学科研的进行。为了解决实验用房的紧缺,部分单位把原来办公楼改建成实验室,而在改建中未考虑到实验室的标准设计规范要求,忽视了实验室安全基础设施的合理布置,有违章搭建临时建筑影响安全布局,存在通风设施不健全、电线乱拉乱接、无烟雾灭火装置、消防设施缺损及安全逃生路线不合理等问题[13]。同时在现有的实验室中,随着新实验课程的开展,新进仪器的购置,现有实验室的基础设施也已无法满足要求,实验室的电路负荷超标、旧实验室无漏电保护装置、无化学实验废弃物处理装置、无安全监控网络等问题增加了实验室安全隐患,增大了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概率。

2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的全面构建

2.1精细化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实时分级管理

《教育部关于高校安全》文件中指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要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做到“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根据我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情况,建立了分级管理责任体系,细分每个主管部门的详细安全工作,构建学校、二级单位、实验室主任、每个实验室管理人员四级联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学校与二级单位行政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二级单位负责人与专管实验室主任签订安全责任书,实验室主任与实验室管理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同时与使用实验室设备的教师和学生分别签订安全责任书,形成层层安全责任体系,从而逐级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精细化各级部门安全管理的具体项目和职责,推动科学高效的管理规范,实验室设备管理处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统筹规划部门,需把科技处、保卫处、研究生院、教务处和各级学院联合起来,牵头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细化各个部门的岗位职责。例如实验室管理处主要职责为组织制定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责任体系和应急预案,编制及实施实验室安全管理经费预算,指导、督查和协调各耳机单位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不定期组织实验室安全检查,将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并督促整改等工作;保卫处负责实验室消防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实验用房的用电安全性检查;各级学院的行政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设置每个实验室的直接责任人,做到专人专管的责任要求。通过精细化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实现各个部门的逐级管理,从而加强实验室安全的管理工作。

2.2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安全管理评价体系

健全全校各级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14]。根据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细化每个部门的主要职责,根据各自的职责,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根据我校制定的《长安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为基础,制定了《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实验室安全责任追究办法》、《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针对不同的功能实验室,又制定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办法》、《实验室防辐射安全要求》等规章制度,各级管理人员根据适合所管理的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落实安全工作。针对使用实验室设备的教师和学生,制定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设备使用记录本等安全使用办法,做到不同身份的人员有安全制度可依,从而更好地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实验室安全工作是一项比较细碎弹性的工作,作为执行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人员其工作量无法量化,因此应建立实验室安全工作评价考核机制,设置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评价指标[15]。首先根据实验室制定的详细安全责任体系,对因管理不善、违规操作、违反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造成的重大安全事故,此院系或科研单位的各级安全负责人的年度考核直接评定为不合格,并根据事故的程度被问责。其次实验室安全工作可作为教师评职称评级、年度考核评优的重要指标,教师是否签订安全责任书作为考察安全制度落实的硬性指标,教师是否记录使用实验设备、是否按照操作规程等都予以量化,从而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因素。最后对于在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优秀人员在职称评定或年终绩效方面给予相应的奖励,从而激励人员更好地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2.3开设实验室安全文化教育,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

作为开展实验的第一执行人,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根据经验可知,随着新进教师和新生的录取,执行实验的教师和学生每学年是变动的,因此应开设实验室安全文化教育的培训,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做到每位教师和学生人人懂安全,人人具有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师生预防及应急处理危险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为了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我校首先开设了“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平台”自学教程,要求每位师生自学安全课程时间不低于6小时,课程主要包括实验室安全使用手册、用电用气的安全操作及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基本要求,师生可在平时学习中可进行自测考试,实时了解安全知识的自测成绩,并在平台中完成安全教育的正式考试。学校要求只有通过安全考核的师生,才被授权进入实验室的资格。其次,培养师生对实验室安全的责任心,每位执行实验的教师和师生签订《实验室安全承诺书》,做到有安全责任意识。最后在每个实验课程之前,要求任课指导教师针对专门的不同实验,对学生做有区别性的详细安全知识教育,指导学生观看实验安全教育守则,根据所使用的实验设备或实验材料的不同[16],讲解安全操作规范和要求,做到针对性的安全教育要求,从而形成多方面的安全文化教育,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

2.4加强实验室安全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解决实验室软硬件建设不足的问题,学校应加大安全经费的投入,做到专款专用。针对办公室改造成的实验室和原旧实验室,应重新按照实验室建设的行业标准,改造实验室内原电路装置、通风装置及消防设备等硬件设施。在电路方面,针对大功率设备,把原2.5mm的电缆改造为4mm或6mm电缆,每个实验室加装漏电保护装置,禁止乱接乱拉的现象,对高压电源处设置明显警示标识等。在消防设施方面,拆除违章临时建筑,清理阻塞消防车通道路口,安装火警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检查消防水源、消防栓和灭火器材,针对不同实验室的火源类型,配备不同的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在通风装置方面,尤其针对具有可挥发性有机物的实验室,建立良好的具有有毒气体的吸附或处理装置,产生高浓度有害气体的实验室需在通风橱内进行,防止可挥发性危险物扩散到安全区域[17]。

篇3

如何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为实验教学服务,首先实验室建设是基础,强化管理是关键,使用是根本,发挥效益是目的。现在我县实验室建设日趋完善,有些设备的配备还有超前意识,所以基础没问题,关键是加强管理,一流的实验室需要一流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效益,实验室的重点工作是使仪器设备时刻处于正常可使用状态,安全可靠,充分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保证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对加强实验室管理,简单谈几点看法。

一、领导重视,选好实验教师是关键

学校要重视实验室工作,成立实验教学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实验教学工作,实验教师要挑选业务能力强,认真负责专业对口的教师担任,并定期进行培训,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要频繁更换,实验教师要负责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维修、计划采购等工作,准备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收集整理实验资料,做好实验室安全与卫生工作,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对于实验教师的待遇、工作量核定、年度考核、职称晋级等方面要充分考虑,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履行

具体包括《实验教师岗位职责》《实验教师培训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考核方案》《实验教师交接管理办法》《教学设施设备帐目管理制度》《实验室使用管理规则》《实验仪器借还制度》《实验仪器损坏赔偿制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等,这些制度的实施使实验室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守。

三、仪器药品管理科学规范

实验室全部财产,不论是调拨、自购、捐赠,还是自制教具,都要登记入帐,学校有总帐,各实验室有明细帐,分类明细帐要每种仪器占一页,详细记载每种仪器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进出日期、数量、单价、总值、现有数量等,总帐只登记仪器编号、名称、总数量、总金额,总帐分帐要相符,每年至少核对一次。仪器设备的购进、验收、登记、维修、保养、领用、外借、调拨、损坏、报废、赔偿等手续完备,原始凭证齐全,帐物相符,对长期闲置仪器应通过相关手续调剂或调出,使之发挥更大效益。各类仪器应按计量、通用、专用、挂图、标本、模型、玻璃以及实验工具等分门别类摆放,顺序以编号为主要依据,重仪器原则上要放下层,仪器要分柜分层定位存放,做到不挤压、不堆放,对移液管、滴定管、分液漏斗、长颈漏斗等细长仪器可再加隔板以节省空间,仪器柜张贴卡片,写明编号、名称、数量等,要将各类仪器说明书归类保存,编上目录以备查用,要加强对各种仪器的日常保养维修,做好防尘、防锈、防潮、防蛀、防腐、防变形、防老化、防火、防盗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仪器的完好率、延长使用寿命。

药品按普通药品和危险品分室保管,有毒无毒药品分开存放,无机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存放,有机物按各类烃以及烃的衍生物依次摆放,根据药品性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能一起存放,易挥发的药品要用蜡封保存,见光易变质的避光保存,剧专柜、专室存放,双人保管,每学年末对所管财产进行清点,列出报损清单,各级主管部门审核后销帐,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

四、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实验室管理工作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应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师生都要严格遵守,实验教师要掌握有关安全知识,平时多留心,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决,离校前仔细检查实验室,确认安全后才能离开,学校领导要定期不定时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并留下记录,实验室是师生进行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场所,洁净的环境和健康的氛围是做好实验的重要保障,实验室应悬挂中外著名科学家画像和名人名言,给学生以严谨、进取的启迪,张贴学生实验守则,操作规程,实验分组座次表等,要求学生课前学习相关内容,对号入座进行实验,课后做好实验室卫生工作,教师检查并同意后方可离开。

加强实验室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应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实验教学的组织工作,学校把实验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之中,每学期初,组织相关科任教师和实验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各年级实验教学计划,列出必做实验名称及所需仪器药品,并张贴在实验室,仪器药品如不足,及时订购,学校领导根据计划安排,经常督促,定期检查,确保实验教学计划落实。

(2)做好实验教学的考核评估工作,每节实验课前教师要认真做好教案,在每次实验前三天,各学科教师应填写好实验通知单,以便实验教师按通知要求将所需仪器、药品准备好,保证教师的正常教学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开出,演示实验前先试做,保证实验效果明显,实验结束教师填写实验登记,并对实验情况进行小结,根据实验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学期末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实验室进行考核,并把实验教学成果作为教师量化评比的依据之一。

篇4

学校2020年疫情防控外来人员入校管理制度为保护学校公共财产和师生员工个人财产的安全,确保疫情期间安宁有序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结合我校实际 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1、 实施校园封闭式管理。疫情防控期间校园一律实行 封闭式管理,严格落实“五个一律”,即未经学校批准学生 一 律不准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门;师生员工 进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对发烧咳嗷者一律施行医 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格处理。

2、 全面做好排查登记。校门口设置检查通道,进校人 员逐一核查登记,测试体温。学生进校报到后,一般不得离 开校园,如需离开需向班主任报备,凭有效证件出入,并测 试体温。门卫人员须佩戴口罩,发现入校人员异常情况应及 时登记报告。

3、 提高站位压实责任。门卫值勤人员必须努力学习法 纪知识、疫情防控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坚持原则,文明值 勤,认真履行疫情防控期间门卫职责。门卫人员按学校关于 疫情防控期间入校车辆规定,负责维护进出大门的秩序;熟 悉了解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作息时间及错峰有关规定,开启或 封闭大门,任何车辆、人员不得在校门口聚集。

4、及时准确上报信息。来客来访必须符合疫情防控期 间管理的相关规定,确实因工作需要进入学校需上报学校相 关部门,经学校同意后方可进入校园,进入校园必须进行体 温检测、做好详细登记、做好防护措施、做好进入校园的跟 踪记录等。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

度过特殊而漫长的假期,从今天起,我市各学校错时、错峰有序开学。同学们终于可以再次背起书包,踏入校园,在“立德而行,向美而生”的美好愿景中,“德润金昌·美育校园”号角已经吹响。为了确保师生顺利返校,拥有健康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市教育局发出倡议:

教职工“十做到” 1.做到职责到人,责任落实。学校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年级组、班主任、教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带头做好防护,带头参与防控。

2.做到防控流程熟练。自觉学习疫情防控知识,掌握学校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相关要求,主动做好学生动态排查跟踪、健康监测、防疫引导等工作,密切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努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能够有条不紊处置突况。

3.做到防控教育有效。开学第一课讲授防控知识,宣传先进事迹,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自我管控能力。中午、下午放学最后一节课任课教师反复提醒学生做好自我防护,确保学生安全。

4.做到教学有序高质。统筹在线教学与开学后教学工作的有效衔接。

5.做到教学行为规范。严格遵守师德规范,不从事有偿家教,不违规补课。

6.做到信息如实报告。开学前,所有教职工完整、准确、及时报告近期出行方式、出行轨迹等。

7.做到健康自测报备。主动检测体温,如实报告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异常立即上报。

8.做到日常防护到位。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勤洗手、戴口罩。

9.做到遵守学校食堂就餐规定。分散、错峰用餐,避免集中、扎堆就餐。

10.做到非必要不外出。不参加非必要的外出旅行、会议和活动,不参加集会、聚会和聚餐,主动远离人员密集场所。

校园防控“二十到位” 1.责任落实到位。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做好应急演练,健全学校、年级组、班级、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责任体系,明确制度,责任到人。

2.监测排查到位。全面掌握全体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和出行动态,督促湖北及境外返金师生严格落实“到达前3天向社区(村)、学校报备,到达后遵守2次核酸检测和相关隔离要求。

3.入校管理到位。在学校门口建立测温通道,规范入校程序,严格执行晨午检、缺课登记、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4.封闭管理到位。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校园管理。教职工进出校园、宿舍区必须实名验证并检测体温和登记。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校园。

5.日常管理到位。加强教室管理,尽量拉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分楼层定时按规定消毒、通风。

6.环境整治到位。加强教室、宿舍、食堂、留观室等和重点部位的通风、保洁及消毒,每天通风、消毒2-3次,组织师生开展“洁校”活动,彻底清理校内外卫生死角。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垃圾装运设备每日必须消杀。

7.宣传教育到位。加强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及时通报疫情信息,教育教职工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弘扬正能量。

8.安全隐患排查到位。组织开展开学前安全隐患排查,加强消防、实验室、危化品、食品安全、校舍等管理。确保校车安全运行。

9.隔离措施到位。严格复课审查制度,精准掌握未能按时返校师生情况。按规定做好相关人员隔离工作。

10.复学组织到位。校门口设立测温区、消毒毯、报到处和临时隔离区,验证健康登记卡。强化“护学岗”高峰勤务机制。实行错时错峰上下学,各年级间隔10分钟以上。

11.教职工管理到位。不安排教职工聚集性活动,不组织各类研讨班、培训会等,不安排教师外出培训。

12.教学管理到位。合理安排调整教学计划。中职学校要掌握校外实习学生健康状况和出行动态。中小学校要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13.重点场所管理到位。加强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食堂、宿舍、卫生间等重点场所管理,避免人员聚集。图书馆、体育馆、各类功能教室非必要不开放。

14.校园活动管理到位。暂停聚集性校园活动,减少线下会议数量,严控室内文体活动规模。原则上所有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实行预约管理。

15.后勤人员管理到位。加强防护教育、管理和培训,上岗必须佩戴口罩。

16.校园服务到位。教师、家长和学生交流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做好开学前后师生、家长心理疏导,避免出现恐慌焦虑情绪。

17.防控物资储备调配到位。强化属地责任,多措并举筹措防控物资,确保口罩、测温仪、消毒液、洗手液等物资储备充足、台账齐备、发放合规。

18.设施设备配备到位。按要求设立独立留观室。水龙头、洗手盆、废弃医用物资专用垃圾桶等设备配备齐全,数量充足。

19.应急处置措施到位。师生出现可疑症状,第一时间向包校医院、卫健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做好隔离、转运、报告、消毒等工作。严格履行相关规定和程序,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20.管控检查到位。做好任务分解和责任分工,具体到部门和人员,组织开展防控制度落实、错峰开学、规范办学行为等情况监管检查。

学生“五做到” 1.做到自我防护,家庭至学校两点一线,上下学途中不在其它地方停留,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接触。合理选择步行、骑行或私家车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外出,不走亲访友,不聚餐聚会,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培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良好品质。

2.做到自觉遵守学校各项防疫安排,遵守学校进校、入班时间。上学前,在家自测体温并向班主任报备,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报告老师。进入校园时,严格按照学校安排,自觉主动排队,间隔1米以上,接受校门口体温测量。进校前后如果发现体温异常,不要惊慌,按老师的引导到留观区等待医生和家长。进入校园后,应按规划路线行进。下课期间,同学间避免在教室、走廊等地聚集。寄宿生严禁串宿,要保持宿舍干净整洁、通风,定期进行大扫除。科学佩戴口罩,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按照正确方法勤洗手。

3.做到分时错峰用餐,进入食堂前做好体温检测,餐前洗手,排队、就坐保持安全距离,不面对面就餐、扎堆就餐。不在公共浴池洗浴。

4.做到坚持体育锻炼,每日保证1小时以上的运动时间。在做好自身防护的条件下,可开展室外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外出运动期间,注意佩戴口罩,保持人与人之间的适宜距离。注意用眼卫生,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5.做到家中有新入住人员(特别是从境外、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到金昌的人员)、或父母离金外出,主动向班主任老师报告。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按照正确方法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主动通过主流媒体了解疫情防控动态和防控知识,积极应对。

家长“五做好” 1.做好健康状况动态监测,全面如实向学校报告寒假及复学期间学生和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旅居情况(往返疫情较重地区的情况、与疫情较重地区或境外返回人员接触情况、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接触情况等),配合学校进行反复摸排,保护学生和他人健康。

2.做好孩子在家中的每日两次测温,做好孩子每日健康情况报告,若有疑似症状,及时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第一时间报告班主任老师。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卫生、饮食习惯,避免感冒。提醒孩子坚持每天佩戴口罩衣服,勤洗手,不聚集,做好个人防护。被褥、衣物等要勤换勤洗。

3.做好点对点接送孩子,随接(送)即走,不在校门口聚集、聊天。接到孩子后要迅速离校,不逗留,不观望。放学后直接回家,不去人员聚集场所。

篇5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践能力;糖品分析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298-01

制糖工业分析是我校食品工艺(制糖方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糖品分析实验是与其配套的一门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糖品分析实验室是进行教学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基地。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硬件建设,也需要软件建设,更需要学校政策和财力的支持。如何搞好糖品分析实验室建设,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是实验教学人员面临的新课题。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验教学工作经验和我校的教学实际,谈一谈糖品分析实验室建设的几点体会。

1.糖品分析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建设

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建设是实验教学的重要保障。多年来,我们根据实验教学要求和实验室功能设置的不同将糖品分析实验室建设为仪器分析实验室、化学分析实验室、电子天平室、加热室、玻璃仪器室及药品室等。这些功能室的建设,是紧紧围绕实验项目开设的实训内容和学生技能训练的需要而建立的,各功能实验室的建设可以有效保证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技能的需要,对实验教学和学生的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2.糖品分析实验室的软件建设

为了保障糖品分析各功能实验室能真正发挥作用,我们在教材体系建设、实验室考核体系建设和实验室的管理体系等软件环境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2.1糖品分析实验教材体系建设。基于新形势下制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糖品分析教材体系也应该由传统的教材体系转向由基本操作与技能训练、基本技能与化学理论的应用组成。基本操作和技能训练主要训练学生在实验中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巩固学生的实验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与原理的应用是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学习实验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设计实验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糖品分析实验考核体系建设。传统的实验考核方式已经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学和实际应用的需要,因此,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强化实验基本操作与技能,建立糖品分析实验的独立考核和方法是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需要。根据糖分析实验课程教学的特点,采用阶段性实验理论考试、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报告考核,定量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分析考核和学生平时考核等多种方法于一体,建立一种既能提前发现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及时指导纠正,同时,又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和技能水平的综合考核体系。

2.3糖品分析实验室的管理。

2.3.1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管理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法规和依据,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一方面约束实验室的管理者和使用者,而且也为实验教学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建立完整的实验室档案,既有利于督促实验人员管理好实验室的财产,又对实验室的实验器材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服务于实验教学,确保实验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2.3.2加强分析实验室的教师队伍建设。要管理好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工作,没有一支素质良好、专业理论水平扎实、实践操作技能强的实验教学队伍是不行的,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如何调动广大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已成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的教学理念的逐步形成,建设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素质优秀,实践技能高超的实验教师队伍,即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尤为重要。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所谓"双师型"教师就是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具备通过一定方式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同时将自己掌握的专业技能,能分析再现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双师型"教师还要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设备,并教会学生了解设备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及独立操作使用设备;具备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身的示范动作影响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一切从教学着想,一切从学生出发,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才能真正完成好实验教学任务。

2.3.3加强实验室环境建设,高度重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实验室环境建设和安全管理关系到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安全等重要问题,在很多国家行业标准中占有重要地位。实验室环境建设包括实验室面积、房间安排、照明、用电、温度、湿度、洁净度、通风、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处理等诸多方面问题,要使实验教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需要不断改善实验条件,使之与教学改革相适应。实验室内有很多易燃、易爆、有毒的试剂、药品,作为实验室管理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按有关规定做好危险品和有毒、有害试剂、药品的存放、使用和保管。实验室安全管理还应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对实验室防火、防爆、防毒、防盗等安全设施的检查和保证实验室安全方面的技术投资力度,加强对进入实验室进行教学与实训的师生的安全教育,落实责任,排查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实验室育人环境,为提高实验教学水平,顺利完成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3.4加强仪器设备等实验用品的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对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仪器设备是实验室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学校的贵重财产,做好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糖品分析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从数百元的磁力搅拌器、电导仪、PH计等,到数千元的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甚至上万元的阿贝折光仪、旋光仪、水分快速检测仪等。设备种类繁多,功能各不相同,因此,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对所管理的仪器设备要熟悉其基本构造和性能及用途。课前认真做好仪器的调试、测定工作,课后完整记录和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请示报修,同时做好对仪器的定期维修和保养。

中职学校是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摇篮,而中职学校实验室是学校教学和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因此中职学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也要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积极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科学管理创新。要不断地学习和引进先进高效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学习借鉴国内知名中职学校及发达国家中职学校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经验,把中职学校实验室建成为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教学场所,充分发挥它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治安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政治坚定、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熟悉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系统掌握治安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具备开展基层治安管理工作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从事基层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因此,专业实训项目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设计与开发,为培养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人才服务。

(一)突出能力培养的原则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一种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对人才培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党和国家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十分关注和重视,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明确要求,高等院校要着力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2010年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会议上也要求公安教育要逐步实现办学方向的“三个转变”,即以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为主,向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与民警教育培训并重发展转变;培养对象由以通过普通高考招收学员为主,向以招收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为主转变;教学重心由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职业精神培养、专业能力教育和警务技能训练为主转变。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能力成为了公安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治安学专业必须准确把握治安类民警应该具备的能力标准,根据岗位能力要求科学设计专业实训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能力以适应公安工作的需要。

(二)实用、实际和实效的原则

治安学专业的实训项目必须按照“实用、实际和实效”来设计。这里说的实用,就是设计实训项目必须紧扣公安实际,是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工作中常用的措施与方法,对学生今后参加公安工作有用的项目,而不是实践教学老师凭空想象的。实际,就是要求实训项目设计具有可操纵性。虽然治安学专业需要实训的内容多,由于教学时间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所有内容都进行实训,项目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已具备的实践教学条件来设计,对于不具备实训条件或者危险性大的项目尽可能不设计。实效,就是实训项目通过实施以后,学生能够掌握哪些知识,能够提升哪些能力,达到怎样的效果,对学生参与公安工作有什么帮助,这是实训项目设计的落脚点,并且应通过项目实施不断优化实训项目,达到项目理想的效果。

(三)先单项后综合的原则

从单项技能的掌握到特定行业的常规职业技能的娴熟并形成一技之长,这是个体职业能力养成与提高的必经过程[2]。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和实训项目设计同样应该遵循这一规律。治安学专业由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时间安排的不同,专业实训项目设计应本着先单项后综合的“递进式”原则进行。就专业而言,低年级学生主要是开展治安防范和治安服务的实训,高年级学生主要针对治安管理和治安问题查处进行实训,毕业前开设《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对专业内容进行综合实训;就课程而言,同样应按照先单项后综合原则进行实训设计。以《户政学》课程为例,先对课程中的常住人口登记、居民身份证查验、户口统计等单项进行训练,然后再在单项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的综合实训。

二、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实训项目设计内容

治安学专业到底应设计哪些实训项目,目前全国公安院校还没有一个比较科学和规范的统一标准。治安学专业应按照治安类民警岗位能力要求来设计实训项目,在专业不同课程教学中加以实施。从治安类民警的岗位能力来看,治安类民警是集防范、管理、打击和服务职能于一身,应该具备治安防范、治安管理、治安问题查处和治安服务等能力,因此,专业实训项目的设计可分为治安防范实训模块(含治安服务)、治安管理实训模块和治安问题查处实训模块三大部分,在每个模块中设置不同的实训项目,从而构成专业实训项目体系,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治安防范实训模块(含治安服务)

治安防范是针对违法犯罪产生的直接原因和环境条件而采取的防范对策,是国家、集体和个人为防止外界的不法侵害,针对可能引起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和诱发因素、滋生违法犯罪的环境、实施违法犯罪的条件以及容易引发违法犯罪的地区、单位和重点人员,运用各种社会力量和手段,依法进行预防、防卫、防护、控制等工作[3]。治安服务是社会治安服务供给主体依照当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所进行的一切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4]。治安防范和治安服务联系十分紧密,甚至两者之间有诸多内容存在交集,难以清晰划分,因此把两类实训项目合成一个模块。治安防范和治安服务是治安类民警的重要职责,治安类民警须具备开展治安防范和治安服务的工作能力。鉴于此,在治安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应设计社会治安状况调查、社区治安情报信息的采集与使用、社区治安宣传教育、入户调查、社区安全防范检查、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常用安全检查仪器的使用、常用报警系统的使用、常用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等实训项目。

(二)治安管理实训模块

治安管理是公安机关为了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各项治安业务管理和组织活动,依法公开管理社会治安秩序的警察行政活动[5]。治安管理是治安类民警工作的主体,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公安人口管理、重点行业场所管理、危险物品管理、消防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出入境管理等。因此,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应设计治安巡逻与治安盘查、常住人口登记、居民身份证查验、公安机关对娱乐场所日常治安检查、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保卫工作现场勤务、公安机关对旅馆业的治安行政许可、公安机关民警对旅馆业日常治安检查、爆破作业单位安全检查、民用爆炸物品治安行政许可等实训项目。

(三)治安问题查处实训模块

社会治安问题是人们违反由刑法和治安行政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有关国家和公共安全、社会管理和公民人身权利或民利并依法给予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的一种社会现象或行为[6]。查处社会治安问题是治安类民警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方法和措施。社会治安问题查处主要包括治安案件办理、治安部门管辖刑事案件的办理、公共安全危机应对等。因此,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应设计110接处警规范、处置中强制措施的使用、现场处置、公共安全危机处置中的媒体应对、初起火灾扑救、火场安全疏散与应急救援、治安调解、治安案件调查取证、办理治安案件中扣押财物强制措施的适用、办理治安案件程序(简易、听证和一般)等实训项目。治安学专业实训项目是由治安防范实训模块(含治安服务)、治安管理实训模块和治安问题查处实训模块构成,而在每个模块中又设计若干实训项目,一个实训项目应包括基础知识、情景设定(或基本案情)、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训场地与器材、实训步骤方法与注意问题、实训考核和思考题等几个部分。这样,从专业实训模块到具体实训项目就构成了比较科学规范的专业实训项目体系。

三、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实训项目的实施

项目实施是实现项目价值的必由之路。治安学专业实训项目只有通过实施才能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最终实现其价值。而实训项目的实施,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一)专业实训项目实施的条件

条件是与某个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一切要素的总和。笔者认为,治安学专业实训项目的实施条件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师资建设和制度建设,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1.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实训项目实施的前提。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专业实践教学的前提,也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条件[7]。目前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实践教学之所以开展不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数公安院校实验实训基地短缺,缺少实践教学的条件和基础。笔者认为,治安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可以从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来建设。校内实训场地建设,一方面是建设与专业实践教学相适应的校内实验室和实训中心,如消防实验室、安全防范实验室、模拟派出所、模拟街区等,另一方面是在校内实践基地中应配备相应的仪器和设备,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根据公安院校的特点,依托公安机关,积极开展“校局合作”[8],建立市局治安支队——县(分)局治安大队——公安派出所“三级专业实践教学科研基地”,以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2.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实训项目实施的关键。实践教学质量取决于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学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质量。因此,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多措并举,建立一支能战会教的“双师型”教官教师队伍,以满足专业实训项目实施的需要。根据当前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师资现状,要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是推行和完善教官制。教官制就是在各级公安机关中聘请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在职民警到公安院校担任教官的一种制度[9]。它是公安院校“请进来”以改进师资结构,提升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官来源于公安实践部门,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实践教学能力强,在实训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能够较好地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二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在编在岗教师是专业教学的主体,理应承担专业实践教学的重任。针对目前公安院校教师经历单一,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等现状,治安学专业教师应“走出去”,通过实习、调研、挂职等方式,积极参与公安实践,不断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满足实训项目实施的需要。3.专业实践教学制度建设是专业实训项目实施的保障。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制度对规范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行为,保证实践教学有序地进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0]。治安学专业应在公安院校有关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包括专业的实践教学管理条例、实验室使用规章制度、实践教学工作量认定办法和实践教学激励的相关规定等,从制度层面规范实践教学,促使实训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专业实训项目的实施步骤

篇7

一、着力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按照有力、有序、有效的原则推进投资工作。

1?郾突出实施“三个一批”项目。一是加快建设一批。关键是要加快政府主导性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组织实施《浙江省2009-2010年政府主导性重大建设项目计划》,确保完成政府主导性投资1838亿元。加快宁杭客专、沪杭客专、杭州铁路东站扩建、北仑电厂三期、国华宁海电厂二期、川气东送、萧山机场二期扩建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沪杭客专、金温铁路扩能改造、九景衢铁路、杭长客专及三门核电、乐清电厂二期、嘉兴电厂三期、舟山电厂二期扩建、绍兴滨海电厂等项目。二是加快上报一批。要按照“能早则早,能快则快”的原则,加快实施《浙江省2009年上报国家审批、核准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加速37个、总投资达4877亿元的交通、能源、水利和产业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进程。同时,积极沟通衔接,做好上报项目的催批工作。尤其要加快梅山保税港集装箱码头、凉潭铁矿石码头、丽龙庆高速龙泉至庆元段、杭新景高速建德寿昌――白沙关段、龙游核电、LNG接收站、台州炼化一体等投资大、带动强的项目前期工作。三是加快前期准备一批。要树立战略眼光,创新前期工作理念,着手准备2010年以后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充足的项目储备。启动全省核电场址资源踏勘和储备,以及近海风电场前期工作。

2?郾拓展融资渠道。重点要做好争取、引进和协调3篇文章。一是积极争取国债和企业债券。大力争取国家扩大内需各类中央投资资金,力争今年发行企业债券200亿元,缓解重大项目的资金压力。设立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进一步扩大创业投资资本,积极开展股权投资基金筹建工作。二是积极促进银企项目对接。发挥综合协调作用,促进金融机构与重点项目对接,落实银团贷款,保证重点工程和民生项目建设的融资需求。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融资试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积极稳妥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等优惠贷款。配合有关方面继续做好与央企的合作工作。

3?郾加强协调推进工作。一是发挥计划的导向作用。组织实施2009年重点建设投资计划,初步安排投资计划约1000亿元,建成投产约60项。二是完善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完善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机制,做到有部署、有责任、有检查。坚持重点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调推进力度。特别要完善对各地各部门项目推进情况的考评,加强投资项目的监管,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努力提高投资效益。三是加强与各地、各部门的协同配合。积极主动与省级部门及市、县政府协调,坚持和完善重点项目与资金、土地等要素联动制度,着力攻克重点项目政策处理难题。加快推进项目、土地、环保、规划等审批事项的联动审批,进一步简化和优化内部工作流程,缩短办理时间,切实提高项目审批的效率,形成全社会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同时,要加强重大项目稽察工作。

二、着力推进产业优化提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这是增强我省经济整体素质、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紧迫任务。

1?郾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要把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一是要认真落实规划和政策。按全省服务业工作会议的要求,编制实施《2009年浙江省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深化细化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并切实抓好落实。以生产业为重点全面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二是大力推进“六个一批”工作。树立一批工业转型升级与生产业联动发展的典型,建成一批示范性强、支撑作用大的服务业项目,做强一批现代服务企业,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培育一批服务业品牌,推进一批服务业创新发展试点。三是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的推进机制。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推进服务业发展的综合协调职能,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做到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合力开创服务业工作的新局面。

2?郾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突出重大工业项目、高技术产业和开发区(园区)几个重点。一是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订钢铁、船舶、汽车、装备、石化和化工、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行业振兴规划,抓好2009―2011年重大工业项目计划的编制工作,争取我省更多的重大工业项目列入国家振兴规划。二是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力争目前正在推进的重大石化、造船、钢铁结构调整、汽车整车等项目有新的突破。三是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认真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加强对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杭州信息产业、生物产业等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指导,及时了解进度,发现问题,协调推进,真正发挥基地的集聚发展效应。牵头组织实施信息安全、生物技术、新能源等一批国家和省级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形成浙江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会同科技等部门,加快一批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四是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困难企业,充分利用有效资产,稳定生产和就业;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提高规模效益,实现优势互补;鼓励关联企业、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实现一体化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对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的企业,在项目核准、用地、信贷、税收、企业债券发行等方面予以支持。

3?郾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二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重点抓好粮食产量大县和生猪、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争取国家对我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钱塘江干堤和浙东标准海塘等工程的资金支持。加快钦寸水库、朱溪水库、好溪水利枢纽、方溪水库、嵊泗中心渔港、闲林水库等前期工作。抓好防洪排涝、引供水、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和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四是加快推进小洋山北侧围垦、大渔湾等滩涂围垦工程的前期工作。

4?郾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一是重点围绕循环型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四节”和资源综合利用,组织实施《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组织编制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继续推进发展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启动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全省循环经济先进市县和示范单位的评选工作。建立健全科学的循环经济统计制度。二是全面落实节能减排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分解节能减排目标,严格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支持重点节能减排项目的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污染防治。推进省内电厂脱硝工程建设。落实企业购买节能设备和节能减排投资项目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继续加强脱硫电价监管,完善需求侧电价管理制度。继续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牵头加大太湖治理重点项目推进力度,着重抓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大清水环境工程”的实施方案的深化和项目的前期工作;研究提出太湖治理的政策措施和长效机制。组织实施《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三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督促各地严格执行产业政策,促进落后生产能力有序退出。建立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公告制度,落实限制类和淘汰类企业实施差别电价的政策,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三、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要切实履行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职能,抓紧制定中长期改革规划,尽早出台年度改革意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郾继续推进三大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按照2008―2009年试点第一阶段目标,排出一批改革项目,扎扎实实推进。杭州市重点组建产业投资基金,创新新城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深化医疗卫生“四改联动”改革,健全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度。嘉兴市、义乌市重点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新型户籍制度改革、农合联组织组建与运行、扩权强镇等改革。温州市、台州市重点推进公平市场准入、金融组织和融资产品创新、海域和滩涂开发利用机制、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等改革。

2?郾深化农村改革。一是深化农业发展体制改革,健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努力提高农业规模化水平。二是以农村种养业大户和中青年农民为主要对象,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三是探索农村非农建设用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四是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体制,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三规融合”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支农惠农长效投入机制;推进中心镇扩权改革,赋予中心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探索中心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把中心镇培育成为连接城乡、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战略节点。

3?郾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以理顺职能为关键,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提高行政运行效能。二是以减少行政层级、探索“扁平化”管理为导向,全面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进一步增强县级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三是以提升行政效能为目标,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完成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省、市、县联动清理和规范工作,继续推进市级机关内部行政许可职能整合与集中改革,推广行政审批服务全程制,切实方便群众办事。

4?郾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一是放宽农村金融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村镇银行,积极培育多种形式的小额贷款公司,进一步开展企业股权质押、无形资产抵押、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住房、土地承包权、林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二是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闲置土地加快开发利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探索非经营性用地有偿出让制度。三是构筑要素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格局,实施燃油税改革,推进环境资源有偿取得和公开交易市场化进程改革,建立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经济补偿机制,完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

同时,要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抓好开发区(园区)等载体建设。积极推进开发区的改造提升。做好梅山保税港、杭州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及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内陆口岸物流中心等各类功能性园区的设立申报和建设工作。积极推进一批重大外资项目的建设,鼓励企业开发境外资源类项目。全面贯彻实施长三角《指导意见》和《区域规划》,实施我省相应的推进意见和方案。全面落实“2008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和要求,加快推进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和建立统一开放的政策体制环境。

四、着力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进一步改善民生。

要分解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的工作责任和年度工作计划,深入实施《浙江省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社会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加快重点社会项目建设步伐。

1?郾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列入政府主导性重大建设项目计划的4类保障性安居项目建设步伐。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300万平方米。建立健全城镇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加快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多渠道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2?郾加大生态环保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启动建设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城镇污水处理等5类重大生态环保项目。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集中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争取国债资金支持,协同建设等部门,加快县级和100个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网管项目建设,加快建成我省环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加大对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的支持力度。

3?郾加快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项目建设。编制《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杭州市区省市两级医疗资源配置规划》。加大对农村、欠发达地区教育设施支持力度,促进教育硬件设施均等化。抓好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和重点中医院建设,重点推进25个欠发达县县级医院、69个乡镇卫生院、6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城乡卫生统筹协调发展步伐。抓好省十二届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整合我省旅游资源,加强国家级、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促进红色旅游成为我省旅游新亮点。

4?郾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鼓励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加大就业培训力度,积极做好“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进一步改善劳动力市场设施条件,扩大就业规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和儿童福利设施建设。

5?郾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落实《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创新扶贫措施,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各方面的扶持力度。做好新一轮结对帮扶工作,继续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继续做好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尤其要加强规划指导,抓好年度项目实施计划编制,做好援建的各项组织协调工作。同时,继续做好“”、“援疆”工作,特别要抓好支援项目和资金的落实。

五、着力做好三大形势分析和“十二五”规划等研究编制工作,立足当前,谋划长远

1?郾加强经济、社会、改革三大形势分析。2009年我省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严峻,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改革攻坚难度更大,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更多,要健全三大形势分析制度,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重点领域改革的研究,及时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力争做到见事早、判断准、行动快、工作实,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2?郾加强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一是进一步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积极参与国家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做好衔接,争取有利定位;加快编制完成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二是启动“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推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采取选聘、委托和自主研究等方式开展规划前期课题研究,尽早形成“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三是继续深化规划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省政府规划协调会议制度,加强分类管理、全程管理和规范化管理;继续开展市县规划体制改革试点,在规划理念、内涵、方法和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加强与省级有关部门的综合协调,共同推进发展规划环境评价、流域规划综合管理等工作;进一步推进规划立法进程,启动《规划管理条例》调研起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