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社会保障;基金;预算
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巨额的资金支持,但社保基金是一项独特的专有性资金,其合理运用关乎重大民生问题,尤其是在各项社保基金结余不足的情况下,要想使这项资金真正发挥保障民生的重大作用,必须对其筹集、运用、分配进行严格的监管,编制合理可行的预算方案,保证其在国家预算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防范、抵御各种风险,确保社会保障制度合理、有序运行。
一、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1.加强资金管理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审视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现状,资金总额巨大、增速飞快,但结余量不足。由于缺乏统一的基金预算管理制度,社保基金征缴范围不规范、支出增长难以控制,给后期的监管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因此,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体系显得十分必要。为确保巨额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运转、基金的安全与保值增值,应尽快改革过去分散的、随意的、盲目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体系。
2.强化政府职能的关键措施。经济社会中,政府是只无形的手,具有宏观调控职能。科学严密的社保基金预算体系,是优化政府财政职能的关键手段。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保基金收支规模不断扩大,建立社保基金预算体系后,可以通过调控收入、支出等直接手段,对社保基金总额进行调整与控制;其次,由于社保资金的独特性,可以通过预算体系对结余资金进行合理规划,控制其投资规模与方向,由此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进行再调节;再次,通过预算管理,政府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基金的供需与结余状况,并利用无形的手进行适时的调整,使资金发挥最大的保障作用。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得到优化后,可以利用社会保障体系对经济反向干预经济。
3.深化政府预算制度的需要。社会保障资金具有防范、化解社会风险,保障基本民生的专门作用,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也是政府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预算中,社保基金实行复式预算制度,多部门参与,难以统一,导致财政不能直接监管其运行情况,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预算体系后,在国家预算中要对各项社保收支进行单独的、详细的列示,资金运用情况将会清晰明了。社保资金预算体系的建立将使我国整体预算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4.加强财政监督的重要形式。社会保障是对剩余产品的再分配,一定的经济基础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若要达到预期的保障目标,必须编制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预算,严格管理、有效监督资金的筹集、运用和分配过程,争取最大限度地缩小由于初次分配所形成的贫富差距,缩小人与人之间生活质量的差异,促进社会稳定。由于社保制度的独特性,要使每一分钱都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必须建立全面、完善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从而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确保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并最终使被保障对象受益。
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和法律、制度规定。在我国只是从宏观上、笼统地要求编制社会保障预算,并没有出台实质性的法规去约束。在试点地区,社会保障预算的编制形式、编制原则、编制程序均无法做到统一,这也将给监管也造成很大的阻力,合理的、独立的、统一的社会保障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均无高度统一性,不仅缺乏法规的约束,更缺乏技术上的指导。但是,编制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具有重要的意义,既能深化制度改革、优化政府财政职能,又能加强对基金的监管力度,因此必须统一化、规范化预算编制制度。
2.多部门管理、保障责任不清。在我国,社保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分开管理的策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筹集资金,并将其纳入指定的基金账户,当有用款需求时,财政部门负责审核批准,并将资金从财政专户中拨出。基金收支的分离有利于财政部门准确把握资金的收入支出情况,但是多部门的参与会使各部门职能交叉、重叠,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同地区的预算编制原则也很难达到统一,因此,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向前发展。
3.收支项目混乱、无法实现专款专用。社会保险项目分别有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类,五类保险基金分开筹集、分开管理、分开运用,因此,社会保障基金是一项专有性资金,政府为了能从宏观层面全面、真实地掌握社保事业的发展,必须在预算中进行单独的、集中的列示。然而,在我国,社会保障收支预算缺乏独立性,资金使用情况模糊不清,是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专款专用的一大障碍。
4.社会保障预算的实际执行力不足。社会保障预算重编制、轻运用将导致预算执行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在地方实践工作中,过于重视对社会保障预算编制的内容及相应指标的设计,而忽视了预算的执行情况与流程管理。第二是制定的一系列社会保障目标过于浮夸、脱离实际,难以实现。
三、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经验借鉴
1.应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政府制定政策的最基本依据就是基本国情,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关乎民生的重要制度,其预算制度的制定必然要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社保资金资金规模庞大,结余不足,管理体系相对较混乱的实际,以往的经验证明,社保资金混合管理,收支不清,衔接不良,不利于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现在相关制度已初步建立,由于我国社会保险资金都是专款专用,需要分开进行管理。所以在当前情况下,我国有必要编制单独的预算。
2.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法律是监管的有效形式,是制度运行的可靠保证,在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法律只有《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长期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导致不能很好地实现其预期保障目标。因此,我国应构建相关领域的基本法律架构,明确立法主体,提高立法的统一性,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不断加强执法的力度和监督的有效性。
3.明确各级政府及部门的职责。由于我国社保资金实行多头管理,导致各职能部门之间责任重叠,关系复杂,导致社会保障制度的各个环节互相脱节。要想使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运转,必须明确社会保障各机构的职责,做到不交叉、不重叠地行使职权。首先,应严格区分中央政府预算和地方政府预算,中央预算应具备高度的统一性和有效性,并能指导地方政府预算的编制工作,地方政府应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有利于民生的预算方案;其次要加强预算执行环节的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职能部门,明确其权利、责任,使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再次,设置独立的监管部门,对基金的筹集、运用、分配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以确保基金的安全和完整,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更好地维护参保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四、结语
建立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制度是社保制度不断完善的必然选择。建立完善的、统一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并将社会保障纳入国家预算统一管理,既可以从宏观上加强对社保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能从微观上约束其资金的使用,规范其投资营运活动,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因此,建立社保基金预算制度是加强基金监管的需要、是优化政府职能的需要、是深化社保制度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林治芬.社会保障预算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篇2
【关键词】 社会保障基金; 投资效益; 比较分析; 启示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模式
世界各国及地区都不同程度地运用社会保障基金进行投资以获得收益,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权利交给国家相关机构
通常的投资方式是购买国家发行的债券或者直接参与国家财政投资。无论是采取从一级市场购买国债、定向认购社会保险特种国债,还是直接列入财政预算等方式,这种国际通行的做法具有无风险、收益保证、操作容易等优点。其缺点是虽然这种投资方式在风险上有保证,但收益性较差。如果物价指数较高,即使国家对国债实行利率补贴,仍不能使基金增值。
(二)委托专业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资
通过规定最低收益率的形式委托银行、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机构进行信托投资,这样可以保证稳定的收益率。为使基金得到尽可能大的投资回报,一般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将基金分割成几块,委托多家机构进行投资。这种模式强调投资的收益性,但其缺点是在物价指数增幅较大时,仍难以保证投资的收益率高于通货膨胀率。
(三)建立社会保障基金自有的投资机构
如果成立一种专门从事基金投资的机构作为社会保障投资部,那么由投资部进行基金投资的优势就在于其拥有投资自。这意味着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方向可以同社会保障事业本身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可以将社会保障基金用于福利目的的投资比如住房、居住环境、福利设施及教育等。
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效益分析
(一)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模式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中大部分是委托投资,也有通过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直接投资,例如债券投资、股权资产的投资等,所以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是直接投资与委托投资相结合,即采取的是第二种模式和政府监管下的第三种模式。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全国社保基金境内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债券、信托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股票、证券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等。境外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银行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货币市场产品,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以及用于风险管理的掉期、远期等衍生金融工具。截至2009年,全国社保基金指定了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10家境内投资管理人以及施罗德投资管理公司等12家全球投资管理人。
社会保障基金在各类资产的具体投资比例限制为: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的比例不得低于50%,其中,银行存款的比例不得低于10%。在一家银行的存款不得高于社保基金银行存款总额的50%;企业债、金融债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10%;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40%。
(二)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效益的评价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各年的投资收益额并不稳定,波动剧烈。各年投资收益率受投资环境、经济政策等多种外部因素影响,呈大起大落之势。
表1显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在2006、2007年很高,这与2006、2007年我国证券市场的牛市相关,当我国证券市场在2008年进入熊市时,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收益率锐减至-6.79%,这说明了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于证券市场所面临的高风险、高收益。另一方面,除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投资收益率为负数以外,社会保障基金每年的投资收益率都高于当年的通货膨胀率。但令人遗憾的是,这只是部分数据得出的结果。根据现行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制度,社会保险基金仅有少量个人账户资金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到2011年6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的基金总资产约为9 000亿元。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计算,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可能不足2%,这远远低于2011年7月份6.4%的通货膨胀率。
表2显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和股票投资收益,特别是证券差价收入。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0年年末,全国各项社会保险基金资产总额已达到24 309亿元。但同样存在的问题是,以购买债券和委托运营的方式进行投资的社保基金占基金总额的比例不足一成,其余九成以上只能采取存银行和买国债等管理方式。
三、国外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效益分析
(一)美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效益分析
1.美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模式
美国社会保障基金分为三大块,分别是美国联邦社会保障基金、美国州和地方社会保障基金以及私有社会保障基金。
在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管理上,美国联邦政府采取的是第三种模式,即通过由政府部门牵头组成的社会保障信托基金委员会负责基金的投资运营。但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联邦政府明确规定美国联邦社会保障基金中的遗属保险信托基金只能购买联邦政府的特别债券,而不得购买其他任何证券。这充分体现了政府的主导地位,也即第一种模式。
另一方面,出于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增值需要,美国联邦政府对另外两大基金没有太多的限制。其中,美国州和地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组合变化很大,对公司股票的投资从无到有,并且在近年来一直维持在30%左右。
2.对美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效益的评价
从投资效益来看,美国联邦社会保障基金各年的收益率均在4%以上。与此同时,美国州和地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率在各年中则变化很大,1998年投资收益率高达13%,而到了2002年却跌至-3.2%。由此可见,美国联邦政府在保证基金的安全性的基础上,寻求基金的增值,目的是在安全性与收益性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二)日本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效益分析
1.日本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模式
日本养老储备基金制度就是政府将每年的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的缴费收入支付养老费用后的剩余部分积累起来,形成养老储备基金进行投资,以此来应对未来老龄化社会较高的养老费用。其分为日本公共养老储备基金和日本企业年金两部分。日本政府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管理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模式。
日本公共养老储备基金由政府养老基金投资基金(GPIF)进行投资,即采用第三种模式。对投资资产的方向和比例进行了较为严格的管理。在资产组合、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方面采取市场化运行的措施。
日本企业年金主要委托信托银行和人寿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管理,即采用第二种模式。日本企业年金的投资主要以股票和债券为主,而且每年的总体比例变化不大,大约保持在60%。相对于公共养老储备基金投资来说,日本企业年金的投资组合中债券的比例明显减少,而其他类投资例如房地产等的投资比重较大。
2.对日本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效益的评价
由于日本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主要以股票为主,因此其投资收益率极不稳定,随着日本股票市场的震荡而剧烈波动。GPIF的投资收益率在2005年高达14.37%,而到了2007年则下降为-6.41%。由此可以看出,单一的依靠投资股票作为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增值方式,结果并不理想。
(三)爱尔兰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效益分析
1.爱尔兰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模式
爱尔兰政府是采取社会保障基金的第三种投资模式,即成立国民养老储备基金委员会作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机构。该委员会将超过50%的资产投资于股票市场,并在全球范围内加以分散。
2.对爱尔兰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效益的评价
国民养老储备基金以长期收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制定了从2000年建立到2070年退出的分阶段差异性投资策略,在2001、2002年投资回报很不理想的情况下,根据评估效果和市场发展方向拓宽了投资渠道,实施新的投资策略,2003年开始便获得了显著的成效。投资收益率从2002年的-16.1%上升至2006年的24.4%。这种对于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进行有效监控的做法,有利于平滑资本回报率,提高投资效率,非常值得借鉴。
四、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发展启示
国外社会保障基金的不同投资模式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作用。与国外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效益比较可以看出,在保证社会保障基金安全性的同时,多方拓展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与完善社保基金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将成为我国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两大法宝。
(一)多方拓展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
单一的依靠股票投资特别是证券差价收入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收益来源其风险极大,收益也极不稳定。以贝因美股份(002570)为例,贝因美2011年中报显示二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社保基金包揽前两席,分别是社保一零八和社保六零二。截至2011年8月12日,社保基金在该股上的总体浮亏已经超过1.02亿元。
在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方针指引下,社保基金参与收益率较高、回报预期稳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长期看将非常有助于其实现保值增值。2010年9月底,社保基金累计投资信托项目20个,主要借款人包括铁道部、国家电网、国电集团等。2011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加大了对社会保障房建设的支持,已先后向南京、天津、重庆等地保障房项目累计贷款超过100亿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通过交银信托,并由国家开发银行担保,向重庆市城租房建设有限公司发放3年期45亿元信托贷款。
此外,选择安全性最高的领域进行股权投资,对相关企业实行战略性注资,预期未来将能够充分分享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所带来的丰硕成果。2009年,社保基金已投资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各100亿元,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55.2亿元。截至2010年8月31日,社保基金直接投资项目9个,按新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账面价值合计1 287.59亿元,占社保基金总资产的20.29%,累计已实现收益208.74亿元。其中四家银行按新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账面价值1 137.47亿元,浮盈776.28亿元,投资以来增值1 030.11亿元,占社保基金累计投资增值的30.8%。2011年,社保基金会出资100亿元战略入股国家开发银行,持股比例为2.19%。全国社保基金战略投资中国人保集团100亿元,持股比例11%左右。
(二)完善社保基金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
对养老基金的管制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谨慎人原则”模式,该模式要求养老基金资产的托管人对所管理的资产必须像对待自己的资产一样,谨慎地选择最能分散风险的投资组合,同时,对托管人实行无限责任制。第二种为“指导性原则”模式。执行该原则的国家,政府对养老基金的投资工具选择及其在投资组合中所占的比重均进行明确的限制和约定,并对基金的运作实行强硬的管制。历史经验表明采用“谨慎人原则”的国家养老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率高于采用“指导性原则”的国家。
国家以法规形式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投向、范围、项目投资比例给出原则的规定,这是社会保险基金规范运作和良性发展的基石。在我国,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不完善,投资主体的自我约束能力弱,不具备实行“谨慎人原则”的先天条件。目前我国养老基金由国家掌管,接近于“指导性原则”,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但随着相应制度的完善,我们可以吸收“谨慎人原则”中的有效做法。例如,目前社保基金仅有约6%的资产投向海外,主要在香港。但根据相关法规规定,该基金的海外投资上限为20%。考虑到社保基金有2010年前实现资产规模扩大至近1 500亿美元的雄心,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海外投资的限额,也需在不远的将来增长近一倍。
【参考文献】
[1] 尹兰梅.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分析[J].消费导刊,2009(1):101.
[2] 杨屏,薛飞.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经济,2008(4):18.
[3] 赵丽华.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金融,2009(4):47.
篇3
8月下旬,我部基金监督司会同你部劳卫司组成调查组,对群众举报沈阳铁路局挤占挪用集体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经调查,群众反映沈阳铁路局挤占挪用集体职工养老保险基金问题基本属实。为了维护集体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必须立即纠正挤占挪用、违规运作集体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行为。现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限期收回挤占挪用基金。今年年底前至少收回50%,2000年6月底前全部收回。不能及时收回的基金,由沈阳铁路局垫付资金归还。
二、纠正违规运作基金。立即收回委托保管的国债,退回用基金购买的储蓄性团体寿险。
三、今年年底前,追回辽宁人保公司拖欠的基金,收回各分处的借款。
四、根据挤占挪用基金情节、损失情况,对直接责任人及有关领导作出严肃处理。
五、建议将群众反映私设小金库和个人贪污、受贿等问题,移交纪检部门或司法机关查处。
六、建议对铁路系统集体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清理,加强管理,避免发生新的挤占挪用问题。
请你部将处理结果及时函告我部。
附件:关于沈阳铁路局挤占挪用集体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调查报告
(劳动保障部基金监督司 铁道部劳卫司调查组 1999年10月11日)
1999年8月下旬,劳动保障部基金监督司和铁道部劳卫司联合组成调查组,对群众举报沈阳铁路局集体企业管理处(以下简称路局集体处)挤占挪用集体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对所属10个分局上报的挤占挪用基金情况进行了抽查。经调查,沈阳铁路局集体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问题严重,群众反映情况基本属实。现将调查情况和处理意见报告如下:
一、基金管理的问题
经调查核实,截止1999年6月底,沈阳铁路局集体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结余54706.9万元(见附表1),其中:挤占挪用18352.7万元(路局10353.8万元,各分局7998.9万元)、违规运作8970万元、辽宁人保公司移交欠款3349.6万元、国债及银行存款等24034.6万元(路局18775.2万元,各分局5259.4万元),应收未收利息7474万元。
(一)挤占挪用基金。1987年7月以来,沈阳铁路局挪用基金18352.7万元(见附表2),其中:挪用本金17669.5万元,包括基建投资11716.6万元,企业借款5913.9万元,购买股票39万元;挪用利息683.2万元。
(二)违规运作基金。路局集体处违反国家规定,违规运作基金8970万元,其中:7000万元国债委托辽宁人保公司证券部、南方证券公司保管,1970万元购买储蓄性团体寿险。
(三)应收移交欠款。1998年7月,辽宁人保公司向沈阳铁路局移交保险业务,拖欠基金3349.6万元。
(四)应收基金利息。应收基金利息7474万元,其中:集体处挤占挪用基金和各分处借款应收未收利息7089万元,辽宁人保公司欠款应收未收利息385万元。
二、重点问题的核查
1994年以前,路局集体处挪用基金投资北海大厦、东铁公司、中山服装公司、长白公司、铁韩公司、铁营公司等生产经营和房地产项目,借款给租赁公司、内部银行、物资供应站、集兴公司等企业从事经营活动。1995年以后,基金实行路局与分局两级管理,路局集体处继续挪用基金投入直属单位未竣工项目,对分局放松管理和监督,造成各分局大量违规动用基金。目前,挪用基金投资项目和借款企业,绝大多数经营亏损,还本无望,有的已经停产歇业,这些项目连年亏损,造成基金很大损失。
(一)路局集体处挪用基金项目。
1.北海大厦。该大厦是路局集体处直属宾馆。1992年4月立项,当年6月经路局领导同意列入年度基建计划,1995年7月竣工开业。该项目先后挪用基金5025万元,目前累计经营亏损766万元。
2.东铁公司。该公司是路局集体处直属公司。1992年8月,路局集体处购买大连市开发区一块地产,组建东铁公司招商引资,先后挪用基金1685万元。1995年5月,因长期不能引进项目,路局集体处将此地产划给大连分处管理。1998年8月,为减少亏损,大连分处又将此房地产以1450万元的价格卖给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海利发展公司,款项分4年付清。现已收到第一期款362.5万元,第二期付款期限已到,债务人无力偿还,大连分处准备诉诸法律。按出售价格计算,该项目已损失235万元。
3.中山服装公司。1992年5月立项,当年7月经路局党政联席会议讨论批准,先后挪用基金1668.7万元,购买中外合资珠海香州龙华服装厂厂房设备,组建中山服装公司,并支付生产流动资金,1996年投产并于当年停产。目前,该公司由路局外经处管理,1999年2月路局委托审计事务所审计,固定资产净值仅剩1110万元,累计经营亏损360多万元。
4.长白实业公司。该公司是路局集体处直属贸易公司。1992年7月路局集体处购买地处沈阳市东陵区长白乡的一幢楼房,用于举办职工培训学校,1993年因没有生源改办长白实业公司,从事仓储等物资经营。该项目先后挪用基金348万元,累计经营亏损19万元。
5.铁韩公司。路局集体处所属长白实业公司与韩国亚细亚自动化汽车修造中心合资,成立沈阳铁韩进口汽车修理有限公司。1994年4月路局提出立项申请,当年6月沈阳市计经委批准,1995年竣工并投产。韩方投入50万美元设备,路局集体处挪用基金411.3万元,目前累计经营亏损382万元。
6.铁营公司。该公司是路局集体处直属公司。1992年9月路局集体处购买营口市鲅鱼圈开发区几处房产,组建铁营公司,公司做了两笔地产交易后关闭。该项目挪用基金285.6万元,目前尚有三处房产。
7.企业借款。1991年至1994年,路局集体处挪用基金借给直属企业从事生产经营,至今还有208万元未归还,其中:租赁公司96.5万元、内部银行50万元、物资供应站30万元、集兴公司26.5万元、沈阳工务段商店5万元。
(二)分处主要挪用基金项目。
1.锦州分局2000万元。1997年3月18日,由锦州分局担保,路局集体处借给锦州分处基金2000万元。当日锦州分处又借给其下属单位沈阳铁路局锦州工程处,该处将此款用于垫付中辰南美国际工程承包有限公司注册资金,至今未还。
2.吉林分局2100万元。1995年7月至1998年7月,由吉林分局担保,路局集体处陆续借给吉林分处基金2430万元,吉林分局将其中2100万元借给分局多种经营处,用于修建国际大酒店,至今未还。
三、处理意见
路局集体处直接挤占挪用、违规运作集体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数额巨大,有关投资已经形成一定损失,造成严重影响。为了严肃纪律,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立即纠正挤占挪用、违规运作的行为。现提出以下处理意见和建议。
(一)建议铁道部责成沈阳铁路局成立专门清理小组,制定整改措施,全面整顿集体职工养老保险,确保工作有序、基金管理规范、档案资料完整。
(二)抓紧回收被挤占挪用基金。沈阳铁路局要制定清理回收计划,今年年底前至少收回50%,2000年6月底前全部收回。不能及时收回的基金,由沈阳铁路局垫付资金归还。劳动保障部、铁道部监督检查。
(三)纠正违规运作基金。立即收回委托保管的国债,退回用基金购买的储蓄性团体寿险。
(四)今年年底前,要追回辽宁人保公司拖欠的基金,收回各分处的借款。
(五)根据挤占挪用基金情节、损失情况,对直接责任人及有关领导作出严肃处理。
(六)建议将群众反映私设小金库和个人贪污、受贿等问题,移交纪检部门或司法机关查处。
(七)建议铁道部对铁路系统集体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清理,加强管理,避免发生新的挤占挪用问题。
附表1
沈阳铁路局集体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结余情况表
(1987年7月1999年6月)
单位:万元
-------------------------------------------
项 目 | 金额 | 备 注
-----------------|--------|----------------
一、收入 |65560.9 |
-----------------|--------|----------------
1.保费收入 |54894.1 |
-----------------|--------|----------------
2.利息收入 |10666.8 |含内部银行利息收入141.5万元
-----------------|--------|----------------
二、支出 |10854 |
-----------------|--------|----------------
1.养老金支出 |9302.4 |含买断工龄退保483万元
-----------------|--------|----------------
2.管理费支出 |1551.6 |
-----------------|--------|----------------
三、结余 |54706.9 |
-----------------|--------|----------------
(一)路局集体处 |41448.6 |
-----------------|--------|----------------
1.挤占挪用基金 |10353.8 |
-----------------|--------|----------------
(1)挪用基金本金 |9670.6 |
-----------------|--------|----------------
(2)挪用基金利息 |683.2 |
-----------------|--------|----------------
2.违规运作基金 |8970 |
-----------------|--------|----------------
(1)国库券代保管 |7000 |
-----------------|--------|----------------
(2)购储蓄性团体人寿保险 |1970 |
-----------------|--------|----------------
3.辽宁人保公司移交欠款 |3349.6 |
-----------------|--------|----------------
4.银行存款等 |18775.2 |
-----------------|--------|----------------
(二)分局集体分处 |13258.3 |
-----------------|--------|----------------
1.挤占挪用 |7998.9 |
-----------------|--------|----------------
2.国债、银行存款等 |5259.4 |
-----------------|--------|----------------
四、应收利息 |7474 |含应收辽宁人保公司385万元
-------------------------------------------
篇4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正处于社会保障加速改革、逐步实现全面定型的关键时期。但部分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社保基金的缺口不断增大,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困难,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如何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通过有效地投资运营,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成为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迫切需要。
1.基本概念
1.1 定义
1.1.1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是指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机构用社会保障基金购买法律许可的金融资产或实际资产,以在一定时期内获取适当预期收益的基金运营行为。一般情况下,国家往往会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在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区域、投资数额等方面做出特殊限制性规定。但在另一方面,国家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免征所得税。[1]
1.1.2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是通过对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使用以及投资运营进行全面规划、系统管理和监督,以实现社会保障政策目标的管理系统总称。[2]
1.2 来源
全国社保基金的来源包括: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的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投资收益、股权资产。其中,中央财政拨入资金和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是全国社保基金两个主要的资金来源。
1.3 分类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分为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等;其中,养老保险基金数额最大,在整个社会保险制度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主要包括三大类:社会保险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其中社会保险基金包括现收现付形成的社会统筹账户基金和完全积累形成的个人账户基金两部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主要由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股减持、投资收益及股权资产所形成;企业年金则是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之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基金。[3]
1.4 主要投资工具
当前社保基金投资工具,大致可以分为现金、银行存款、证券和实物领域四大类,主要是:银行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定期存款、保值储蓄存款)、国债、企业债券、股票、基金、不动产以及国际资本市场(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债券、外国公司债券等)。此外,还有一定比例的抵押贷款、基础建设投资、银行票据、股权投资等其他金融工具(见表1)。[4]
1.5 投资管理运作
2.发展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近些年国外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研究逐渐从宏观转向微观,从制度、体制的研究到具体的基金风险控制,社保基金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等。针对现收现付制度的改革,大部分学者主张,部分或者全部引入个人账户基金制度可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待遇,减轻工薪税负。[5]
当前国外关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研究已经很丰富。戴维斯(1995),对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的研究;帕拉西斯(2002),对国际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营运的新发展及其特点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的研究;罗伯特·霍尔茨曼(2006)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困境和发展思路提出了新颖的分析视角;McKinnon(1973)指出发展中国家如果要促进经济发展,必须通过高实际利率排除金融体系的阻碍;Cull的实证分析得到,除金融体系比较完善并且国家监管到位外,长期国债对金融发展有不良影响;Becsi、Wang和Wynne(1998)认为,现的学术理论只强调金融市场及其他方面对于经济发展的显著影响,它忽略的重要的基础性及根本性的问题:经济发展决定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发展程度相同的国家,它们的金融市场结构和产品市场结构也有很大差异。他们建立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通过研究发现,金融和产品竞争力的协同作用是决定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动态相互影响关系的关键。
2.2 国外发展现状
社会保障基金作为一种长期性后备基金,需要不断积累和增长。世界各国在社保基金建设上已有较为成熟的典范,下面概括叙述。
2.2.1 美国
美国政府通过先后建立老年、遗属保险信托基金(OASI)、伤残保险信托基金(DI)、医疗保险信托基金(HI)和补充医疗保险信托基金(SMI),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以保证到期支付各项社会保险津贴和管理费。同时,成立了社会保障信托基金委员会,主要负责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状况的评估投资方向的宏观决策和管理等工作,并对各项信托基金进行监督管理。
美国通过税务局依法征收社会保障税管理社会保障基金,在社会保障基金出现结余时,委员会可将这部分基金用于投资运营,除少部分是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财政债券外,绝大多数也是特别财政债券。[6]
美国政府的这种将社会保障基金单一的投资于政府债券的做法,利弊兼而有之。优点是盈余额日益增大,流动性好,投资相对可靠。但利率较低导致盈余能力弱不足以抵制通胀风险,同时间接鼓励了政府财政赤字,也存在明显弊端。
2.2.2 智利
智利是第一个实行私营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竞争型经营的管理模式的国家,引入竞争机制,各个基金管理公司在养老保险市场上充分竞争,实现市场化运作。同时,智利的AFP将管理的庞大的基金作为资本进行投资,以期获得较好的回报,使基金保值增值。政府通过监管间接化,不直接干预,通过实施严格的监管体系监控。[7]智利通过该方法,积累了巨额资本,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资本来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的资本需求,保证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有效控制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降低。
但是,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盈利率仍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和风险性。现行制度虽然减轻了雇主的负担,但转移到雇员身上,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在此仍未得到很好地解决。
2.2.3 德国
德国主要实习现收现付的社保基金管理模式,基本特征是社会保障成本的贷记转移是以收定支,其实质是工作的一代人赡养退休的一代人,特点是由在职职工承担已退休职工的社会保障成本,支付给退休者的社会保障基金直接来自该时点的在职劳动者承担的费用。在现收现付制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中,政府实际上承担了巨大的社会保障债务。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现收现付制管理模式下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不断加大,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随着社会保障基金支出的增长,政府在各种压力下被迫提高收费标准,反过来又进一步抑制了经济增长。[8]
2.2.4 其他国家[9]
马来西亚主要形式是公积金,即保险基金至少70%投资政府债券中;商业借贷、抵押、股票的投资并不多;国家规定公积金不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并且作为信托基金投资不纳税。政府还鼓励其他的一些保险基金投入运营,但只限于国内投资。
印度尼西亚政府对公积金中的长期基金的投资管理规定由财政部长的命令决定。它规定了人寿保险基金的投资类型:定期存款、房地产、抵押、政策性贷款、股票。并给与一定程度上的税收优惠。
英国五成以上的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于本国的股票市场,约二成的社会保障基金用于海外股票市场的投资,从而使绝大部分的基金用于股票市场的投资。
2.3 国内发展现状
2.3.1 总额变化情况
我国的社保基金包括基本保险金,全国社保基金和补充保险基金。基本保险金是最主要的社保基金,基金来源为雇主和雇员的缴费以及国家补贴。养老保险基金是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截止至2008年末,我国基本保险金已突破1.5万亿元。2000年8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成立,负责全国社保基金的管理运营工作。2006年以前基金增长率一直比较稳定,2007年借助股市的刺激大涨。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长率回落。由于调整策略及时,2009年上半年基本摆脱颓势,基金资产总额己超过6600亿元,境内国有股实施转持后将超过7400亿元。2010年突破1万亿元。企业年金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还不太成熟,截至2008年末,也已累计结存190亿元。我国各类社保基金到2009年总和约为23687亿元。[10]
2.3.2 相关政策法规
2000年之前,我国对社保基金投资的规定非常严格,1991年至1999年的文件都规定社保基金只能存入银行或是购买国债。2001年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标志着社保基金中的一部分—全国社保基金可以涉足资本市场,并且对各种投资工具的比例做了严格限制,是研究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的重要参照。随后《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明确了社保基金投资的原则: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和社会性。指出任何投资行为都要考虑到的基本原则,投资应兼顾一定的社会效益,使其投资的项目与政府的政策目标相一致,投资效益应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这一点全国社保基金做的还不是很明显。之后还颁布了系列条例和办法,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社保基金投资运营办法》等,指导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有效安全运营。
2.3.3 投资运营情况
在全国社保基金建立的前几年,主要以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为主。2001-2004都占到基金总额的90%左右,平局收益率仅2.71%,除去通货膨胀率实际收益率仅1.5%。2006年股票投资翻倍后,收益率一跃至9.34%。2007年更是借助股市大涨升至38.9%。但2008年全国社保基金首次亏损,收益率为-6.79%。全国社保基金实业投资开始于2005年,2006年比例涨至13.69%,但2007年由于股市的火爆,社保基金集中资金投资股市,实业投资比例又下降回2005年水平。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09年上半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为9.99%,年均投资收益率为9.63%。目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品种已扩大到股票、固定收益产品、实业投资和现金等价物4大类13个品种,市场范围从国内拓展到境外。从股票投资的行业选择来看,主要是选择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性行业,如交通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钢铁、电力、交通运输仓储业(物流业)等。
2.3.4 模式变更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之初,仿造前苏联模式建立起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为了适应当时计划经济的需要,职工的生老病死全部由国家统一包办,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主要来源于国家和企业,个人不需缴费,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计划经济时代的由国家统一包办的、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障模式逐渐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于是,我国逐步建立起了现收现付与完全积累相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职工建立个人账户、采用完全积累的筹资方式,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带来的巨大压力。随后,我国又不断发展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制度的第二支柱,并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战略储备基金。[11]
3.研究意义
在全球经济情况疲软的背景下,研究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全国社保基金积累已初具规模,但投资效果不明显,面临着巨大的贬值压力。此外,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面临着支付压力的挑战。自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全国社保基金赖以增值的国际和国内资本市场发生巨大变化。面对新的投资形势,研究如何更好的投资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实现保值增值、弥补资金缺口及推动消费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思锋,温海红.社会保障概论[M].科学出版社,第88页.
[2]戴溥之,葛树卿.社会保障基金进入市场:兼具收益性的投资模式[J].社会科学论坛,2002(3):83-84.
[3]吴琼.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
[4]葛元.金融危机中社保基金产业投资方向选择的投入产出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5]张红地.国外主要社保基金管理制度和营运模式[J].中国金融,2008(17):39-41.
[6]王琦.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7]蔡兴扬,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J].金融研究,1997(12).
[8]王玉峰.金融危机背景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策略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
[9]齐海鹏,金双华,刘明慧.社会保障[M].东北财经出版社,第113页.
[10]数据来源:根据2002-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得出.
[11]吴琼.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
作者简介:
陈祥瑜(1991—),女,现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会计学专业。
杨彦婷(1991—),女,现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会计学专业。
篇5
1 国际社会保障基金的运作模式
根据社保基金有无积累、积累的程度以及社保基金来源中政府责任不同,国际社保基金运作模式分为部分积累型基金管理模式、国家福利型基金运作模式、私营化管理调整费率水平个人账户模式、中央公积金制基金管理模式。
1.1 部分积累型基金管理模式
这种传统型的社会保障,实施现收现付的财务机制,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多说欧美国家大多采取这种模式。这种机制为了避免频繁地调整费率水平,基金经办机构一般保留有小部分流动备用金,但这部分基金一般只能以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形式持有,不能投资于资本市场,因此其难以应对社会保险金支付的波动。
1.2 国家福利型基金管理模式
瑞典素有“福利国家的橱窗”之称,是福利型社会保险制度的代表。瑞典政府始终把公平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甚至是整个社会制度的最终目标,最大的特点是强制性的社会化,人人必须参加统一的社会保障系统,并能享受由国家统一提供的各种社会保障。其中,瑞典政府承担了大量的保障责任,不仅仅是制度的设计者,还是制度有效运行的支柱,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一半左右由政府提供。
1.3 私营化个人账户管理模式
以智力为代表,在一些拉美国家和东欧国家实施。智力模式突出的特点是:第一,养老金由公共部门管理改由民营机构运行,提高了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及投资收益率。第二,将原有杂乱无章的各类制度整合为统一的养老金制度。第三,促进了储蓄率的提高和资本市场的发育。第四,减轻了政府和企业的负担,退休金水平有所提高。
但智力的养老金改革也遭到了质疑,第一,这一体系着重强调了养老金制度的个人储蓄功能,而共济性和社会再分配功能薄弱,偏离了养老金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的正确方向。第二,商业营运造成了社会资源的虚耗。第三,投保人缴纳的管理费用太高。第四,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民营公司管理数额巨大的养老保险基金容易形成金融垄断。第五,私营化管理隐蔽性强,潜在风险大,政府承担了很高的责任和风险。
1.4 中央公积金制基金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首创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被东亚一些发展中国家作为国家法定的保险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由国家立法的强制性社会契约储存制度,雇主和雇员每月必须缴纳公积金,由中央公积金局进行全面管理,公积金的投资方向和利率均由政府规定。由于通货膨胀和经营管理不当等原因印度、印尼、加纳等国出现了账户混乱、基金亏空等问题,目前,采用此种模式的国家越来越少。
2 国际社会保障基金运作模式的借鉴
2.1 四种制度模式的比较分析
在政府承担的责任以及对监管能力的要求方面,国家福利性基金运作模式和中央公积金基金运作模式中政府承担的责任最大,部分积累制模式中政府承担一定的责任,私营化管理个人账户模式下政府的责任最小。在运作机理方面,智力的私营化管路个人账户模式与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基本相似,前者是“民营强制性储蓄积累模式”,后者是“国营强制性储蓄积累模式”,中央公积金制下的养老金由于投资方向由政府规定,其成为政府调节经济发展的有力工具,但它的投资效率和运行效率远没有私营化管理个人账户模式表现好。
2.2 国外的社保基金运作模式比较带给我国的思考
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的管理能力以及国际上政府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直接作用的弱化,智力政府在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过程中引入的制度和机制创新,如强化个人责任、强调市场化运作、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相互融合等方面,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体制的构建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3 国际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发展趋势
3.1 社会保障基金的营运
总体而言,在基金营运过程中减少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范围、项目的限制,基金营运证券化趋势明显。
统计数据表明,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回报率是最高的,但长时间来,多数国家都严格限制社会保障资金的投资项目和投资范围。近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自由化趋势的影响以及资金规模的扩大,欧美、拉美国家和一些东欧国家均不同程度的放宽了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项目和范围的限制,试图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全球化运作,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由于企业证券投资收益高,资本的趋利性必将引导资本流向收益高的项目和地区。一些拉美、东欧国家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于资本市场的限额也在慢慢松动。随着各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养老基金投资于股票的比重近十年来一直是一个上升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还将继续。
3.2 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
在基金监管方面,各国逐步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监督和绩效评估,基金运营法制化出现端倪。由于许多国家都放弃了现收现付转向了完全积累制或部分积累制,因而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迅速扩大,但如何选择合适的基金管理方法、投资领域,以及何种监督管理体系和如何运行才能保证基金的安全,谁运营和怎样的投资模式才能较好的分散基金的风险以及怎样的投资模式才能达到基金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篇6
1社会保障基金入市的价值定位价值定位决定了社会保障基金入市所应遵循的理念,如果价值定位有偏差,社会保障基金入市将会偏离社会保障基金原有的功能属性。
1.1社会保障基金的性质与功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的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本文所讲的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指的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与普通的投资基金不同,在民间社保基金被称作“保命钱”,其作为个人生活的最基础的保障,承担着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社保基金是一种专款专用的为实现社会保障功能的储备基金,主要来源于中央的财政拨款和经国务院批准的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或者收益,它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具有积累的特点。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是为了应对我国不断加重的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是用来满足社会的长远需求而建立的。保障社会成员的最基本生活需求,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是社会保障的目的,社会保障基金即是在这个目的下发挥功能,保证社会成员老有所养。其次,社保基金还实施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调整社会经济关系,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经济公平发挥作用。社保基金必定要实现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其用途是特定的,只能用于广大的受保人,任何挪用基金用作他用的行为都是违背社保基金初衷的。
1.2社会保障基金的性质与功能决定社保基金入市的价值定位社保基金入市的价值定位为入市提供基本的目标定位,如果社保基金的价值定位有偏差,必将导致社保基金投资运营中出现种种大的弊端。实践中,社保基金的入市被赋予了太多的期望,比如稳定现今不稳定、不健全的股票市场,促进资本市场的成熟,监督上市公司促进证券市场的繁荣。但是,社保基金没有救市的义务是肯定的。解决股市低迷、市场不稳定并不是社保基金的首要目的,不能混同社保基金入市的积极意义和社保基金入市的主要目的。在明确社保基金的基本性质与用途的基础之上,其价值定位只能是保值、增值。因此,社保基金入市的运营中,应当始终将安全性放在首要的位置,在严格条件的限制之下运行入市。社保基金的流失必将影响长远社会的稳定发展,在安全性和盈利性之间必然存在矛盾,社保基金入市的制度设计不能盲目地追求盈利的最大化,谨慎的入市才是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出路。
2社会保障基金入市的风险分析
2.1一般风险一般风险是指不受参与者个体的影响,在资本市场内,每一个参与者都会面临的风险。一般风险并不能通过优化投资运作来加以避免,是特定的实际环境和因素造成的。比如我国政府干预证券市场的一些政策和行为,是加重风险的重要政治原因。另外,经济的发展有自然的周期性,股票价格的波动时有发生,且其波动并不完全受价值规律的影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社保基金入市后是否能保值增值还是一个未知数。
2.2特殊风险特殊风险是指通过优化投资运作可以加以避免并防范的风险。特殊风险在我国主要表现为证券市场不成熟、投资管理的风险、投资组合的风险、委托的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等等。我国的证券市场并不成熟,上市公司中有不少坏现象,比如内部人控制公司、关联交易、退市机制不能有效落实,等等。证券市场安全性差,大量的市场投机现象、投资理念大都是短期的而非长远的,这种氛围必然导致了我国的股票市场有大起大落的现象。证券市场的泡沫无疑会给社会保障基金入市后完成保值、增值的任务带来危险。委托的风险主要是由社保基金各角色的双层关系决定的。全国社保基金由国务院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负责运营,再由理事会委托专业化的投资管理机构具体从事运营。这种双层的关系导致了效率低,而且人的活动也会受到较大的限制。委托合同的机制并不能刺激管理人尽最大的努力,不利于加强其责任心。当其存在违规行为时,最大的出发也只是卸下管理人的资格而已,此种责任的承担对于社保基金损失的弥补毫无意义。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的风险表现为多个方面,比如不能一味地强调以基金管理公司的成绩来评估优劣,因为如果基金管理公司过分地追求业绩,在投资组合的选择上会忽视安全性,而过分地强调高收益,这种投资理念会加大社保基金的风险。
3对社会保障基金入市运行监管的若干思考社保基金的制度属性决定社保基金的投资策略、财政支付的能力。因此,一套完整的监督制度是保证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监督投资管理人的行为成为重中之重。为了有效减小社会保障基金入市遭遇的种种风险,笔者提出以下思考。
3.1监管社会保障基金入市的主要原则在明确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入市投资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保值、增值的基础之上,我国必须确立社保基金入市应当遵循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相统一的原则,在三者之间达到协调和平衡。只有在该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够确保社保基金入市后的良性运作。在监管基金管理人运作投资的过程中,要控制管理人的资产和负债处于一个相匹配的状态,确保其投资股票市场的期限和社保基金受益人负债的期限大体上保持一致。在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三性之间不存在优先次序,追求的是投资过程中的动态安全,这也是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内在要求。
3.2建立严格的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的市场准入制度和退任制度,并完善绩效评估制度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的选聘是监控投资运作风险必须的一步,只有选择专业化水平的投资管理人才才能为社保基金入市提供前提保障。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人一般都是专业化的投资管理机构,但我国的金融市场的自身监管水平并不完善,金融机构的专业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此,建立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参加投资运营社保基金的机构应该选择高水平、高信誉的金融机构,具备相应严格资质条件的投资公司才能够获得投资管理社保基金的资格。另外,即使是获得了进入的资格,也应当定期清理整治,做到及时将不符合条件的公司清理出局。相关资质条件的设定应当适度提高,从各方面的情况来进行优劣选择,包括经营信誉、经营规模、经营时间、财务指标、收益率以及有无违法违纪行为等,应设置一套完整的条件体系选择投资管理人。其次是切实落实退任制度,对不符合资格条件的公司不能一拖再拖,应建立即时强硬的退任制度。审定是否退出以及退出方案时,应当有劳动与社保保障部、审计单位、财政部、证监会等部门共同参与决定,在审议决定和清算的过程中,应按照合理的方案进行,保障基金在交接过程中的正当运行,维护社保基金所有者的利益和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最后是完善绩效评估制度。评估的时间应当根据股票市场的运行投资周期而定,不宜过短,也不宜太长。周期过短,不仅看不出投资运作的实效成绩,更加不利于稳定股票市场;而评估周期过长,起不到及时的评估监督作用,危害了社保基金的安全性。
3.3加强社保基金投资运作的透明度,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只要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信息披露制度就是一个必要的监督手段。监督机构要想将监督落到实处,就必须对投资管理人的运营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而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减少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首先,应设定定期披露机制,不同的事项分别以年报、季报、月报的形式规定下来,比如每季度按证券投资分类的不同情况公布其收益回报率等。对于一些重要的事项应设立及时限期公告制度,并规定在相应的日期或期限内没有履行披露义务的法律责任。认定属于重要事项的内容应当通过列举加概括的形式规定下来,比如社保基金出现大幅度损失,投资管理人合并、分立、解散、破产等涉及到对社保基金的投资安全性产生明显影响的事项。现行规定每年一次向社会公布社保基金资产、收益、现金流量等财务状况是不够合理的,期限过长,不利于监督作用的发挥。其次,对信息披露的内容要予以明确,信息披露的内容应该更全面些。包括定期的报告制度与资产评估制度(包括资产评估的原则和资产评估的频率等)等相关具体制度都对防止投资管理人的违法违规行为起到积极的监督作用。
篇7
1.社会保障基金实行税务征缴,是规范社会保障基金征缴的需要。税务征缴与社会保障机构征缴相比,一是更具有“威慑”力,更具法律效力,有利于规范社会保障基金征缴,防止偷、漏、拖欠缴纳等问题;二是税务机关可以根据税收征管法对不履行纳税义务的企业和个人采取一些税收保全措施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加强征管。
2.社会保障基金实行税务征缴,是当前社会保障基金收缴管理的现实选择。要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社会保障机构成为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和管理者,它原来承担的收缴任务必须分离出来,由其他机构收缴。与成立新的征收机构相比较,税务征收具有新建成本低、管理经验丰富、更容易掌握和控制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赢利情况,更容易掌握企业的历史资料,实行税务征收有利于规范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管理。
3.社会保障基金实行税务征缴,是建立真正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十五”计划强调,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真正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
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仍然是社会保障的主要承担者,社会保险金的发放和退休、失业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没有从企业中分离出来。一方面,造成许多国有企业这方面的负担越来越重,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大瓶颈;另一方面,现有的社会保障也没有完全解决因国有企业改革所带来的失业人员增长和退休人员增多等社会问题,没有为国企改革提供一个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此外,社会保障因企业性质不同而差别较大,而且呈现固态化,不利于不同企业、不同行业间人才的流动。这些都不利于促进经济改革与发展,不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不利于迎接加入WTO所带来的挑战。因此,建立真正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将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障职能分离出来,当前迫切需要社会保障基金通过税务机构实行社会化收缴。
社保基金税务征收实现的几大转变:
1.“差额缴拨”向“全额缴拨”的转变。原来实行的“差额缴拨”,就是企业应该上缴的社会保障基金与社会保险机构应拨付给企业的社会保险金相抵消以后,收大于支的企业,差额上缴;收不抵支的企业,差额拨付。那么收支相抵的部分,就其本质而言,收缴和发放的责任和压力都在企业。这样,一方面造成国有企业的让会保障负担越来越重,另一方面,现有的社会保障也难以解决国有企业改革所带来的人员流动和社会动荡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情况下为企业挪用、挤占社会保障基金提供了可乘之机,造成社会保障基金发放拖欠严重,严重影响到离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原来的差额收缴模式,因为种种原因,社会保险资金的征收日趋困难,社会保险机构难以征缴足够的收入满足其发放,不得不以支促收,实行“差额缴拨”,这也是权宜之计。社会保障基金税务征缴,将企业的收缴责任分离出来,使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责任落在税务机关身上,而发放由社会保险机构负责,使发放机构不能以发放促征缴,更有利于实现了“差额缴拨”向“全额缴拨”的彻底转变。
2.收缴责任由企业向政府的转变,是健全政府职能还出的重要一步。原来的征缴模式下,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责任存在两层关系:一是政府与社会保险机构的关系,政府委托社会保险机构负责征缴和发放,在这种情况下,发放是硬的,一旦发放出现什么问题,受保障人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这时政府就会给社会保障机构施加压力,但其征缴社会保障基金的手段是软的,只是收费的形式,缺乏相应的法律与制度建设,缺乏强制性,它的权利和责任是不对称的,难以全额收缴和发放。社会保障机构为了完成职责,只好转移压力,就是第二层关系,社会保障机构和企业的关系。由于没有法律保障,手中可以控制企业的重要手段就是社会保险金的发放,于是你社会保险基金收缴不上来,我也没法发放给你,只好采取“差额缴拨”的办法解决,把社会保障基金收缴的压力推给企业。实质上说,企业收上来就发,收不上来就发放不了,社会保障的责任最终还是落在企业身上,使社会保障的功能大大减退,让会保障的本来意义受到严重的扭曲。实行税务征缴以后,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责任在税务机关,发放的责任落在社会保障的管理机构,企业的收缴责任实现了向政府的转变。企业既不再承担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任务,也不承担社会保障基金的发放任务。社会保障机构不再负责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任务,专门负责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和发放工作,实现这种责任转变以后,企业分离了社会保障职能,社会保险机构消除了收缴的压力,有利于社会保障资金的及时足额发放,但是压力转移到税务机关,也就是说政府承担起了社会保障的筹资工作,承担了原本就应该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健全了政府职能。
3.社会保障资金实现由收支一体管理向收支两条线管理转变。原差额缴拨的模式下,社会保障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管理是混在一起的,在两个层面上存在缺陷:企业的层面上,除差额缴拨的部分外,其余部分的社会保障资金都是由企业收缴、企业发放的,也就是说企业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于一身,或者企业在收缴时因为困难收缴不足,保证不了发放;或者企业收缴的资金难以用于发放,而是被挪作它用,造成养老金发放拖欠严重,不利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在社会保险机构的层面上,社会保障机构也是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于一身,缺乏有效地监督,致使社会保障基金的挤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社会保障资金的流失。实行税务机构征缴以后,实现了社会保障资金由收支混合管理向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转变。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由税务机构承担,收入上缴财政。而社会保障基金的发放由社会中介机构承担,依靠财政拨款。企业已经与社会保障资金的收缴和发放没有直接的组织责任关系,没有掌握和挪用资金的渠道。社会保险机构只负责管理社会保障的政策以及组织社会化发放,与社会保障资金的收入不再有直接关系,也难以挪用社会保障资金。这样,税务部门负责社会保险税的征管;由财政部门负责监督社会保险金的支付和使用;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管、用运行过程的有序化和规范化。目前试点税务征缴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试点税务征缴取得的成绩。就目前社会保障基金税务征缴的试点情况看,社会保障基金实行税务征缴,较之原来的社会保障机构征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实现了全额缴拨。地税部门征缴社会保险金,改变了与缴拨单位的基金缴拨方式,即由差额缴拨改为全额缴拨,杜绝了“协议缴费”等不规范作法,做到收支分开、帐实相符、真实准确。
2.提高了征缴率。实行税务征缴以后,许多省市的收缴率达到或超过了90%,高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差额缴拨、全额记帐情况下历年的征缴率。同时,地税部门更加具有优势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借助对欠费企业财务及经营状况的客观掌握,加大了清理企业欠费的力度。
3.促进了社会化发放基本养老金工作的开展。地税部门全额征缴养老保险费,为实行社会化发放基本养老金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试点地方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60%,个别地市基本实现100%社会化发放。而且,这项工作的推开,有利于促进建立真正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
4.促进了“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落实。目前试点省市初步形成“税务收、财政管、社保用”的基金运行管理体制,从而在机制上保证了基金的规范、安全运转。
5.保障了基本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通过实行地税部门全额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提高了征缴率,提高了基本养老基金的负担能力,有利地促进了基本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保障了基本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有效地促进了“两个确保”的落实。
(二)目前社会保障基金税务征缴存在的问题。社会保障基金税务征缴,较之以前社会保障机构征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改革必然受到传统体制及现实国情等因素的制约,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就其试点情况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基础数据不够完善。目前社会保障税务征缴最大的障碍就是基础数据和信息网络建设和管理落后,使得征管缺乏有效的数据,管理和稽查力度缺乏有效的依据,不利于社会大众对其的有效监督,致使在征管过程中漏缴、少缴的情况难以有效遏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化的进程。另外,改革必然带来部门利益的调整,使得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地税部门对基本养老金基数的确定存在意见分歧,地税部门为了更好地取得工效挂钩成绩,存在人为减少缴费基数的情况,导致缴费基数不统一。
2.社会保障经办机构仍设“收入过渡户”。财政部与劳动保障部联合颁发的《社会保障基金财务制度》规定,实行税务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再设“收入过渡户”。但绝大多数试点地区仍旧设立“收入过渡户”,有悖于财务规定,增加了社会保险费的运行环节及在途时间,不利于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
3.税务征收权不完整。地税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主要依据的是《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地方行政性法规,在强制征收措施中,只能对延迟缴费的加收滞纳金,并对责任人处以罚款,逾期不缴纳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征缴。而实行税收保全、强制扣款等税务部门最有力的征收手段则缺乏法律依据。在征收程序上,社会保险费的征收计划和缓交审批均由经办机构认定,地税部门处于“代征”的地位,难以发挥地税部门“依法征费”的作用。
4.税务机构职能尚未完全到位,征收管理落后。目前税务征缴职能末完全到位,关系未完全理顺,收缴工作还是由社保机构、税务机构两家管理,缴费单位既要经办机构确认,又需向税务部门申报缴纳,增加了社会保险基金交纳的工作量,延长了交纳时间,有些出现“压票”现象。另外“收入过渡户”的存在,税务收缴的社保费没有直接上缴财政,导致使资金划拨周转环节过多,影响资金划拨效率和管理。
进一步完善税务征缴的建议
(一)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税务征缴的短期建议。
1.规范、细化地税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的操作办法。目前,许多省市实行了税务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一些地方正在积极酝酿实施。但是,目前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对地税征收社会保险费工作仅在有关政策文件上作了原则规定,缺乏统一、规范的操作办法。针对这种情况,财政、税务等部门应及时交流征缴情况,进一步总结经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规范和细化的具体办法,要点是:第一,各级政府年初要确定社会保障基金预算,预算一经确定,地税部门就根据确定的基数、费率等相关政策具体实施征收;第二,企业按地税部门的征管程序办理缴费业务;第三,社会保险费实行属地化征收;第四,征收的社会保险费不设“收入过渡户”;第五,经办机构建立缴费单位和个人的资料档案及台帐;第六,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等。这样,使社会保障基金税务征缴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操作、健康运作。
2.赋予税务机关完整的征收权。从法律法规、建章立制的角度真正赋予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的权利,使税务机关能够旗帜鲜明地行使法律赋予的强制执行手段,征收的全过程包括缴费基数和人数的核定、征缴入库、处罚、催缴等全部由税务机关依法完成,同时,也要明确税务机构征收社会保险费的责任与税收责任同等重要,增加税务机关的收费意识和压力,力争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3.理顺社会保障基金征缴机构的关系,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税务部门负责社会保险税的征管;社会保险基金实行预算管理,进入各级财政的社会保障预算,由财政部门负责监督社会保险金的支付和使用;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订和执行;银行、邮局等社会服务机构负责发放。形成税务管征缴、财政管资金、社保管核拨、银行邮局管发放的机构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管、用运行过程的有序化和规范化。
4.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监督。随着社会保障基金规模的不断增大,其监管工作日益重要。按照“一揽子社会保障预算”方法编制社会保障预算,将所有社会保障的收入项目都纳入社会保障预算,统一、规范管理,避免社会保障基金的浪费、流失,对于强化社保基金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二)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税务征缴的中长期建议。
1.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依法确立计税依据和适用税率等要素,统一社会保障社会统筹项目,纳入税务征管范围,并通过立法确定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增强征收的规范性和强制性。这是规范社会保障基金征收的有效手段,也是完善社会保障预算的重要措施。
2.建立健全养老金的融资体系,保证养老金收入充足。一是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国家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项目,城镇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都必须依法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二是有步骤地变现部分国有资产,用于扩充社会保障基金;三是将利息税、遗产与增与税等的收入,专向用于社会保障基金;四是采取其它可行的办法,比如可以考虑发行社会保障基金专项债券和彩票等。总之,要积极开辟融资渠道,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篇8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也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基金规模逐步扩大,基金来源更加多元化,而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核心,对社会保障基金实行有效的管理,不仅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保障制度能否正常、有序运行的关键。
一、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政策沿革
社会保障基金是指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法定的程序,以各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用于特定目的的货币资金。社会保障基金按用途可分为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济基金、社会福利基金等。社会保险基金又分为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等。社会保障基金是以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为目的而建立的基金,所以,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再生产中消费基金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国家对社会保障基金加强了管理,出台了相关的监管政策,具体如下:
1999年7月1日,财政部、劳动保障部联合制定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开始执行。统一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和会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2001年5月18日,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明确了基金监管的原则,确定了监管机构的监督范围。
2001年12月,财政部、劳动保障部 联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暂行办法》,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2002年5月23日,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管理, 的通知》。
2002年,有关建立基金监管部门协作机制并确立劳动保障部门基金监管责任主体的相关政策,以及有关《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的延伸性程序规定,正在加紧拟订当中。
2002年12号文,劳动保障部《关于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尽管各级部门加强了对基金的管理,但在基金筹集及运用等环节上也存在不少。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对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管理的监督检查,发现瞒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少缴社会保险费、骗取或违规支付社会保险金等问题时有发生,针对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大力加强其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会计监管和审计监督的管理效应,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使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与运营纳入到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
二、国外社会保障情况简介
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型”社会保障社保制度,基本特点:一是项目多但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不及“国家福利型”高,如在美国投保者每日领取的养老金只相当于原工资的50%.;二是共同基金在养老保险资产比重逐步上升。
美国共同基金业已将重点转向了养老类型的投资项目。今后,养老市场仍将在共同基金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共同基金的长期回报率一般达到10%左右。2001年回报率有所下降,但一般仍高于储蓄的利息。当然也有一定的风险,但比直接投资股票风险要小得多。
欧陆国家多数实行“稳健型”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特点是:一是公民必须参加法定的社会保险,定期交纳社会保险费,从而享有申请保险待遇的权利;二是除失业保险外,其他保险均由独立的保险机构经营,实行自治管理,政府只起指导作用,保险基金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
北欧和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实行“国家福利型” 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特点:社会保障内容庞大,覆盖面广,保障水平高。如瑞典的社会保障覆盖了在瑞典居住的所有人(不论其是否有瑞典国籍,不论其是否就业,只要居住到一定年限,均可享受);二是基金的来源是各行业的雇主,雇员则基本不交纳。这种类型的基础是福利学派思想,主张建立合理分配、收入均等的国家。政府通过课征高累进税,向全体居民提供“ 从摇篮到坟墓”的一切社会保障。但这种类型因负担较重,如1995年瑞典企业主负担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等各种法定保险费用占利润的32.9%,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日本实行把企业的利益和职工的利益捆在一起的办法,在战后恢复和发展时期,起了很大的作用。如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较高的奖金和职工集体福利。近年来,因受东南亚危机和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原有社会保障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日本采用职工持股制度补充退休准备金制度。
三、我国保障基金管理存在的
借鉴国外社会保障实例,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在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管理体制不统一法制不健全,包括领导管理体制不统一,基金管理难以协调、法制不健全,管理缺乏规范;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机制不健全,基金的筹集,运用和保值增值难以形成良性循环;基金未纳入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统一预算,缺乏统筹安排,基金分散,难以产生效益、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难以渡过“老龄时期”,“代际转嫁”方式将出现支付危机、缺少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基金保值困难等。针对这些情况,应该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和管理。
四、加强与审计监管功效
在社会保障制度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社会保障财务会计体系与社会保障整体改革步伐不协调之处。财务会计体系不完善,财务管理秩序混乱,管理透明度低,资金管理过程暗箱操作手法严重,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会计管理体系不顺畅,会计制度欠缺等。为了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在实践中就必须加强会计监管及审计监督的管理效应。这里的会计监管,是指对于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运动过程实施内部监管,具体执行部门包括:财政部门、社保经办机构、财政专户管理机构、税务征收机构以及银行、邮政、医疗等社会服务机构。这些机构,为防范基金运作风险,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必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资金运用的内部会计监管及内部审计监督;而外部审计监督,是审计部门独立于各执行部门之外&对资金运行的全过程实施外部全程监控,审查各级经办机构的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有效;财务和内部审计机构是否健全,能否有效地发挥核算监督和控制作用。
(一)加强规制
市场及WTO对法制环境的要求和社会保障制度自身建设的需要,均决定了法制性取代政策性的必然。应尽快出台《社会保障法》,使其与《会计法》、《审计法》联手,如果在某些关键环节实施会计监督以及审计监督受到阻碍时&可以采取必要的司法介入,在社会保障及其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发挥内外共同监管的效应。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实行动态监管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机操作和联网管理,这就在根本上消除了虚报、瞒报、暗箱操作等违法行为,所以对社会保障基金实行专业化、化、信息化、化管理势在必行。
(三)加强各层次执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随着安然公司的倒闭,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做假事件公诸于众&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高执业人员整体素质&包括内部会计和内部审计人员、外部审计人员及社会各界执业人员,是确保执业诚信的根本。应定期开展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教育,树立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从业作风是加强诚信的第一步。
(四)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审计监督
社会保障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管理的和社会团体受政府部门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资金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的审计监督。社会保障审计的范围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养老、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基金,住房保障以及各项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捐赠资金等。其目的在于:保障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及住房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我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与完整,充分发挥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接受社会捐赠的部门、单位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社会捐赠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篇9
[关键词] 养老基金 社会责任投资 筛选标准
一、社会责任投资概述
美国的社会投资论坛这样描述社会责任投资:社会责任投资(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ing,简称SRI)是这样一种投资过程,即以负面(如将违背道德或伦理标准的烟草、军火、赌博等行业剔除在投资组合外)和正面(即依照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员工健康与安全、多元化和人力资源政策、人权等标准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标准来筛选投资对象)的投资筛选方法,在依照严格的金融分析框架内,考虑投资的社会和环境结果或影响。
二、美欧养老基金的责任投资筛选标准比较
从2008年欧洲可持续投资论坛(European Sustainable Investment Forum,EuroSIF)研究报告来看,2008年,全球社会责任投资总额为49632亿欧元,将近5万亿欧元。其中,欧洲社会责任投资在全球社会责任投资的市场份额中占比最大,为53%,美国其次,为39%。社会责任投资市场是由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组成的,其中,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责任投资市场发展的主导力量。在美国2005年的机构投资者中,养老基金和退休基金所占比重最大,为52.64%。在美国,如果一个资金管理公司不拥有一个SRI基金的话,那他在美国的养老市场就处于不利地位。欧洲尤其是英国、荷兰等国情况大致相同。由此可见,养老基金目前已是欧美社会责任投资市场中最大和最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1.美国养老基金的责任投资筛选标准
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于美国,社会责任投资实践在美国也是发展最快的。根据2007年美国社会投资论坛的报告,1995年,美国社会责任投资只有6390亿美元,到2007年,已经增长到2.71万亿美元,涨幅达到324%。
目前美国养老基金的责任投资筛选标准主要有三种:第一,社会筛选(Social Screen),可分为肯定筛选与否定筛选。肯定筛选又称积极筛选,是指选择那些在环境保护、地区贡献、企业道德上做得成功的企业作为投资对象,否定筛选是指把不符合社会责任要求的企业排除在投资范围之外的做法。第二,股东参与(Share-holder Activism)。通过购买企业股票成为股东,以股东身份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股东可以通过电话、信函、同管理层见面等形式实现股东与公司的对话。还可以就一系列问题向公司管理层提交股东决议书,如要求公司或企业披露其发展规划、用工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员工发展机会是否均等等,有的决议书还要求公司披露生产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是否有关,并要求公司管理层的收入要与公司的社会表现挂钩。第三,社区投资开发(Social Investment)。通过投资社区发展金融机构来为中小企业和重要的社区服务提供贷款达到促进企业成长、帮助社区人们发展经济以及改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的目的。这三种投资方式经常多种并用,以形成最佳的投资筛选组合,获取最大的利益。
2.欧洲养老基金的责任投资筛选标准
欧洲可持续投资论坛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欧洲社会责任投资总额在10330亿欧元左右,而在2008年,欧洲有近26650亿欧元投资于各种方式的社会责任投资,两年间增长了102%,除去物价上涨等因素,实际增长率为85.5%。论坛2008年的研究报告显示,仅仅就狭义的社会责任投资来看,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份额占整个欧洲社会责任投资市场的94%,而个人投资者仅占6%。在机构投资者中,养老基金所占份额最大,其次是慈善组织和教会机构。
欧洲社会责任投资策略分为核心的社会责任投资筛选和拓展的社会责任投资筛选。核心的社会责任投资筛选包括负面筛选(道德筛选)、正面筛选(行业内优秀企业筛选、社会责任主题基金筛选)和正负面结合的组合筛选。拓展的社会责任投资除核心的社会责任投资筛选以外,还包括简单筛选、股东参与以及一体化投资。
三、美欧筛选标准的选用对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借鉴意义
1.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概念
在中国,社会保障基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保障基金指的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所操作的资金,主要作为战略储备之用,而广义的社会保障基金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它既包括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所操作的资金,又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内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里的基金、还包括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企业年金及其他社会保险基金。本文主要指前一种概念。从2007年底开始,9个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纳入全国社保基金统一运营,作为基金权益核算。
截至到2009年12月底,全国社保基金会管理的基金资产总额为7765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基金权益7429亿元,负债336亿元。2009年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多渠道增加全国社保基金,当年全国社保基金增加825.9亿元,其中,国有股转持和减持共647.7亿元。
2.美欧的责任投资标准对中国社会保障基金责任投资的借鉴意义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责任投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没有一个系统的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制度设计;没有专门约束规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只有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定期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只有一个成立时间很短的社会责任基金――兴业社会责任基金。借鉴欧洲和美国的养老基金投资筛选标准,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个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筛选标准:
社会责任投资发展的早期,一些国家的养老基金热衷于使用负面筛选来选择自己的投资方向,但是这种方法大面积的排除投资对象,容易改变部门或地区的投资格局从而增加投资风险,影响其绩效表现。因此,负面筛选标准的权重不应过大,作为一个辅的考虑标准即可;随着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正面筛选标准系统性地运用在大量的公司及慈善组织中,并获得了一致好评。但是,这种筛选方法的弊端在于,无法保证其绩效。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根本性目的在于保证其具有稳定的长期性收入,如果无法保证其基金收益率,选择社会责任投资也就成了无本之木;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内优秀企业筛选应运而生。在这里,笔者认为有必要将行业内优秀企业筛选单独列作一个标准并赋予最大的权重,主要还是因为这种筛选方法能够使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在一个相对有保证的范围内;股东参与不同于其他几个筛选标准,后者仅仅是被动地选择投资或者不投资某家公司,而股东参与可以以股东的身份从企业内部对企业施加影响,促使其履行社会责任。
以上几种筛选标准不能孤立使用,要结合使用,才能使投资收益最大化,使社会保障基金成为既保国民,又保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保险”基金。
参考文献:
[1]Eurosif European SRI Survey, 2008
[2]Steve Schueth.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3
篇10
关键词:社会保障税 社会保障制度 税制改革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探索,在城镇企业职工内部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并在农村尝试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养老保险制度。经过最近几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确实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落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制约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开征社会保障税的问题上,我国理论界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这使得政府部门在决策时无所适从。
因此,从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在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基本状况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我国在今年7月1日实行的《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社会保险制度按照社会保险类别分别设立保险基金,通过预算实现收支平衡。这种模式存在固有的缺陷。
一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条块化”制度格局并无减弱。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根据居民的的身份不同设置了三种不同的体系,即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城镇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这分类的结果来看,其分类的本质标准还是收入的多少和稳定情况,因此,这必将导致社会保障待遇的差别和社会保障的不公平问题。另外,还有一部分群体是被排除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之外的,比如农民工,而他们正是最需要社会保障的群体。所以,我国现行社保制度的条块话问题会带来一系列不公平或者保障功能缺失的问题。
二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改革并未有实质性进展。我国的《社会保险法》虽然对社保基金的使用有信息披露的要求,但保障基金收支的管理机构还会有统包统揽的问题,这就不可避免会产生社保基金被轻易挪用等不安全因素。
三是没有认可税务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模式。现阶段我国有不少地区的社会保险费是由税务部门征收的,这种征收方式确实提高了征收效率,降低了征收成本。然而,我国的《社会保险法》却没有认可这种高效的征收方式,只是规定了社会保险费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征收。而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必然会导致征收效率低下以及不利于监管的问题。
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并没有实质性扩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首先是其覆盖范围的扩大,所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方向。然而,现阶段我国的灵活就业者以及个体劳动者并没有被纳入到社会保障制度之中。《社会保险法》没有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做出强制性规定。这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最大的缺陷。
二、社会保障税征收的必要性分析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应对社会公共风险的制度形式的公共产品,国家必须为全体公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他应该是普惠的,不应以身份地位的差异有所区别。如果以社会保障费征收,我认为这与普通的保险一样,它不能体现社会保险税中的“社会”二字。所以,社保基金应以社会保障税的形式为基本保障,这一点可以从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来具体分析。
第一,社会保障税的强制性和规范性有利于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力度。由于税收本身的强制性和固定性,征收部门将更便于征收。而社会保障费征收则缺乏法律效力,缺乏一定的刚性,缴费率偏低。另外,社会保障税的规范性也是其一大优势,缴费筹资的方式会因为行业、地区及职工身份的不同而导致标准不一、缺乏协调和条块分割的不良现象。社会保障税的开征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第二,社会保障税有利于对社会保障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预算管理。通过对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的分别管理,有利于社会保障基金专款专用管理制度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形成社保基金的科学管理系统。因此,社会保障税增加了社保基金管理的透明度,有利于人们对基金管理的监督,减少了滥用和挪用现象,提高了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性。同时,科学的管理系统还有利于保证社保基金的收益。
第三,社会保障税有利于提高社会保险的覆盖率,增强社会保险的社会化。前面也提到,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很小。一般主要是国有企业单位和行政事业单位,还有部分私人和集体企业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福利,其他所有制企业许多职工没有参加社会保障,他们还是只能依靠家庭的自我保障,这必将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社会保障税可以使保障范围大幅提高,使绝大多数国民享有社会保障福利。
第四,开征社会保障税有利于降低社会保险制度的运行成本。通过社会保障税,由税务机关统一负责社会保障税的征收,可以充分利用税务部门在征管经验、人员素质、机构系统方面的优势, 既降低社保基金的征收成本, 又能大大提高社保资金的筹资效率。同时,社会保险资金纳入专业的管理机构,可以大大降低其管理成本,使社保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第五,开征社会保障税有利于国际税收协调。目前,世界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172个国家有近140个国家开征了社会保障税。开征社会保障税,有利于协调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社会保障资金的征收、抵免和社会保障支出的负担的关系,从而维护国家主权和本国居民的利益,促进国际间的开放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龙卓舟.我国社会保障税研究述评 [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