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的基本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气自动化的基本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电气自动化是电气工程系统化、智能化、功能化发展的方向,是电子技术、计算机工程、电工技术综合的系统性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撑和现代科技的结晶,电气自动化发展已经成为电气工程和整个社会发展的方向。新时期,要树立电气自动化发展的目标,将电气自动化作为应用基础、原则和目标深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把握好电气自动化发展的脉络和动态,形成从体系上、结构上、系统上对电气自动化的支持,这是当前电气发展的基本路径,确保电气事业进步的基本保障。
一、电气自动化的概述
(1)电气自动化的概念
电气自动化是一个笼统而宽泛的概念,具体是指在电气工程和系统中综合计算机技术、电子与微电子技术、电工科技等先进体系、技术和概念,形成的电气工程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电气自动化具有效率、质量上的优势,很多建设领域和实际生活已经开始了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并成为工业生产、第三产业服务、生活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性资源与体系。
(2)电气自动化的基本原则
一是,控制性原则,在电气自动化应用和建设过程中,实现有效控制是电气自动化的目标前提,无论是生产领域、加工领域还是生活领域,电气自动化都应该将合理控制作为第一原则,并予以根本性地保障。二是,可靠性原则,在电气自动化应用和建设过程中,要实现电气自动化体系的安全运行,这样的设计与建设才能更好地确保电气自动化经济、安全、社会等目标的实现,也才能做到对电气自动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3)电气自动化的基本思路
①在电气自动化的监控环节,应该坚持集中控制的思路,运用集中监控的方式,为使用和维护电气自动化系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②在电气自动化的处理环节,应该坚持远程控制的思路,通过远程监控设计模式,节省安装费用、材料费用和电缆费用等费用,在安装成本和设计成本上的要求比较低。除此之外,这种模式还具有组态灵活性高、可靠性高等方面的优势。③在电气自动化的现场总线环节,应该坚持系统性的思路,现场总线监控是建立在现场总线太网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在变电站等综合自动化的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且在使用和设计的过程中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和技术。
二、电气自动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在建设电气自动化的系统性大工程的过程中,要把握建设和实施的方向,通过明确电气自动化建设目标的指引,做到对建设电气自动化的有力保障,起到事半功倍和加速发展的功能与价值,当前进行电气自动化建设应该强化如下几个方向:
(1)实现电气自动化建设的综合化发展方向
电气自动化不简简单单地是电力或者是电气单独行业和工作的独立事物,而是各系统、全社会共同参与,综合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在电气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应该首先坚持综合化发展的方向,要积极与工业生产、制造加工、船舶运输、航空航天等行业的需要和进步取得一致,发挥电气自动化的优势,借鉴其他行业和产业的优势,从多个层面和多个角度确保电气自动化的综合发展的目标、
(2)突出电气自动化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方向
当前,企业和社会认识到电气自动化对社会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重要价值,从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开始了电气自动化的探索、应用和思考,但是进程中存在投入资金、技术规范、体系建设的各类问题。今后进行电气自动化建设应该突出核心竞争力这一发展目标,要将宝贵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到市场占有和竞争力培养的关键领域,在努力缩小电气自动化水平差距的同时,建立起规范化、体系化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形成社会和企业电气自动化独特的竞争优势,更为有效地推进电气自动化的全面、健康发展。
(3)坚持电气自动化的智能化发展方向
电气自动化的实现是智能结构、智能系统、智能电气的广泛应用作为基础和平台,随着智能电气的广泛应用,伴随智能电器数量和性能的大幅度增长,电气自动化越来越呈现智能化发展的特点。在电气自动化建设过程中要有预判的能力和科学预测的能力,要将电气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提列为战略性目标。
篇2
关键词:高职 电气自动化 课程体系
当前随着现代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使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现代大型企业对从业人员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现实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因此培养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生产一线生产、安装、调试、设备维护、售后服务和运行管理等相关岗位从业人员的素质显得尤为迫切。为了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教育质量,高职院校应坚持面向就业市场的办学理念,紧随社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适时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宽口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一.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在专业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先后经历了课程综合化改革、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国外CBE 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实践,构建了专业基础、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教学模块。根据各模块的技能培养目标,搭建了基础知识平台、基本技能训练平台、专业技能训练平台,形成了“宽基础、活模块”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目标,是建设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1.课程设置要适应时代变更。
当前社会职业岗位更新越来越快,某些传统的职业岗位已让位于那些职业资格要求更多的岗位。对于这些职业岗位能力的变化的超前把握,以及针对这些变化对课程设置做出相应调整力度,有待于加强。
2课程结构不完善。
理论课与实践课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两种最主要的课程类型。 两类课程,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共同为人才培养服务。但目前课程设置有待于进一步使二者形成有机合力,强化学生系统基础知识培养与系统动手能力培养。
3课程设置的市场适应性差。
在课程设置时对市场需求调研和行业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仍待加强。缺乏细致的职业分析,导致部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未能与企业实践内容相联系,导致课程设置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同期就业市场的需求。
二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优化基础、依据及原则
1课程体系构建的认识基础。体现学科体系以知识的系统性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现实情况中高职学生对抽象思维的掌握不好。或者说不善于以符号系统进行逻辑思维,不善于借助符号系统去组织概念,用概念去组织原理、定理,用定理去进行结果性推论。因此,以知识的系统性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不适合于高职教育。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应该建立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基础之上。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人在掌握和应用知识时,需要借助一定的环境和背景,并通过一定的行为和动作,来获取各种表象中内含的知识。
2课程设置优化依据。党和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是课程设置优化的总要求和总依据。如,《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人才培养目标是选择和编制课程的根本依据和最终目的。课程门类的横向结构与纵向结构,由培养目标的素质结构和逻辑结构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促进课程结构不断改革。同时,能否满足学生就业需要是评价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的基本依据。
3课程设置优化原则。结合课程设置优化依据 ,课程设置优化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原则,应顾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顾及学生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的培养 ,处理好稳定与更新的关系、通才和专才的关系 ,满足学生就业需要 ;符合高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三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优化途径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充分把握课程设置依据,遵循课程设置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整合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强化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与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构建融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体的可以从以下着手:
1.以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确定培养目标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要涵盖企业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学生通过在校的三年学习,不仅能掌握专业知识、就业技能,而且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又能顺利获取与专业相关的一张或多张职业资格证书。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追求完美的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掌握必需够用的专业知识,面向生产第一线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及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2.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重构课程体系
现代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从整体出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实际工作需要组织课程,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开发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要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及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工作进行全面了解,根据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我们与企业人员共同研讨论证,设置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顶岗实习五个模块。
3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从岗位需求出发,要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课程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内容能满足本行业岗位或多岗位转换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课程要体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理念,并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也要考虑其动态性和前瞻性,要不断适应我国自动化行业发展的趋势。
4以项目为主体建设专业核心课程
项目课程的总体理念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在设置项目课程过程中以产品、工作对象、操作程序、设备或系统的结构、岗位、典型工作情境等为逻辑线索而展开。例如本专业的核心课程《PLC控制技》选择恒压供水系统作为教学载体。对其控制对象进行任务分解,分为9个学习模块。
5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化”就是在课程教学中,将课堂设在实训室,以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项目为载体,按项目的实施过程开展教学,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以项目为导向,通过边教边学、边学边练、学做合一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项目开发的主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一鸣. 高职教育电气自动化专业建设的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4
篇3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工业发展;数字技术
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为工业现代化的实现带来巨大的冲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融合为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了温床。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为全面推动实施工业电气自动化提供了技术支持。总之,我国实施工业电气的自动化生产是适应全面工业化发展道路、缩短与工业强国差距以及提升我国工业水平的必然之路。因此,文章研究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工业电气自动化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涉及多个领域如电子、电力、自动化等,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其直接作用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的工业电气自动化水平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 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且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工业生产中既提升了工作效率,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了安全保障,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工业的健康发展。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用电量受电气工程的掌控,倘若这一环节没有处理好,那么倡导在工业中实现节能环保就趋于形式化。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仅应用在工业领域,还在商业、农业、工商业中都运用广泛,为项目的平稳运行创造条件。在新形势下现代科技的不断运用,也就意味着工业电气自动化中要应用更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系统运行效率和运行准确性、安全性,但是造成了资源浪费,且多为不可再生资源,而也是工业电气自动化节能减排受社会高度关注的原因所在,而这也正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工业电气自动化要想获得更好发展必须处理好质量与管理两者的问题,充分认识到其存在的重要性,但是在部分企业中侧重于企业管理的结果,忽视了管理环节的内容,在相关工程质量检查中表现尤为明显,质量管理的作用与质量相比,前者更加重要,而在现实中却总是将两者位置置换,管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会影响相关工作的展开,从而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二、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
(一)在钢铁冶炼设备系统中的应用
工业自动化已经在钢铁冶金行业广泛的应用。如高炉、转炉、精炼、连铸机、轧机等。
如:转炉是利用高炉铁水、通过自动上、投料加入的铁合金经过吹氧、成份调节获得下一步工序需要的钢水。转炉系统主要分为转炉本体和除尘系统。
在转炉本体工业自动化设计中,采用AB PLC、变频器、C网、二级网络搭建的一套功能完善的冶炼系统。PLC 采集转炉本体所有数据并对转炉本体实现实时控制,AB700S系列变频器是驱动设备平稳运行的主要设备,其中炉体倾动采用主、从设置,保证了炉体倾动的稳定运行。
除尘系统分为一次除尘和二次除尘系统。
一次干法除尘即为电除尘器,设四个电场,采用高压直流脉冲电源,根据系统运行的不同阶段控制电压,收集剩余的细粉尘。二次除尘即为布袋除尘,采用AB中压变频器及中压电机,利用布袋除尘,对转炉二次除尘灰尘进行收集。
(二) 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可以说建筑行业中引用工业电气自动化设备是比较早的,建筑行业一直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居住基础。在建筑施工上,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都开始使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大型机械设备,这些设备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建筑的质量和施工的效率,还降低了建筑施工人员的危险性、为他们的施工作业提供了相应的安全保障。在建筑设计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智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设计师们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了自动化设计上,工业电气自动化被广泛应用到建筑领域,智能楼宇和智能化小区不断涌现,其中的建筑楼宇内火灾报警识别设备系统、大型监控系统等都应用了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三)在物理科学中的应用
物理科学一直是基础学科,在物理科学中,工业电气自动化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晶体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的发明与使用上,工业电气自动化起到了巨大的基础作用和推动作用。虽然,人们对工业电气自动化在物理科学上的应用不甚明了,甚至毫不关心,但是仍旧不可泯灭其作用。在今后的科学发展过程中,工业电气自动化仍旧会继续促进物理科学的发展及应用,尤其是在宇宙探索、光子学上的应用。
三、结束语
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进程中运用数字技术识别数据信息的真伪在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进程中运用数字技术,主要是因为数字技术的技术性较强,而且数字技术运用便捷,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因而利用其主要是对数据信息的真伪进行识别,同时对各数据量与模拟信号进行识别,从而预防因此带来的失误,加上其工作原理简单,尤其是其判断与辨别能力较强,往往一个简单的命令,就能自发的进行下一步的工业操作,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微电子处理器和微电子技术的有效应用,极大的拓展了该技术在工业自动化发展进程中的运用空间,同时利用对编程接口进行规范,减少程序编程的周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主要借助PC系统这一平台,以及数字技术自身的特点,对数据信息的真伪进行辨别,从而更好地判断操作是否失误,并为改进提供相关的技术依据。例如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Windows平台,由于其所提供的图形化的控制界面而被广大用户所青睐,利用这一界面将信息直接反应出来,同时还能实现自控平台办公的集成化,进而对操作进行了进一步简化,尤其在信息数据真伪识别方面的针对性更强,因而其应用的广泛性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伟.工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创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篇4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
一、当代社会对电气自动化人才需求的特点
(一)扎实的基础知识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特点要求毕业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知识点有着准确的掌握,对工作原理有着清晰的认识[2],且掌握的基础知识要贴近生产实际,突出实用性。
(二)持续的创新能力
持续的设计与不断更新的产品才能赢得更多的客户。电气自动化人才的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活力源泉,是生存发展的基石。自动化人才应始终拥有创新的意识,在日常的生产管理、产品设计时不断产生新的成果,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原有的品级,改革现有的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当前的人才需求实际上看,创新特点的人才非常受企业的欢迎。
(三)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电气自动化行业的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有新的技术,新的知识内容,新的设备介入[3]。只有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工作中继续完善知识体系,接受新的知识内容,才能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自主学习的能力要突出对于技术发展的认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身的岗位需求,选择学习的方向和实际内容。
二、面对人才需求的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案
(一)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创新是解放人的思想意识,开放性的态度理解世界,提倡个性发展。把创新的意识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知识体系的形成,正是不断突破前人的创新所形成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鼓励其提出问题,利用他们认为可行的思路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创新首先从教师开始,他们的身体力行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根本性的,整个教学的展开都牢牢的体现这一基本点,把最新的发展动态,取得的学术成果,理论突破在教学中都应有所体现。创新的意识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而应根据客观发展规律,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年级逐渐养成。大一介绍自动化发展历史重要的人物,重要设备、主要理论创始人的名字、学历,职业经历等基本内容。大二时介绍当前研究领域的难点,近些年的突破点,研究的方向,学校专业的带头人,取得的成果等。大三则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以兴趣小组、社团、创新实验课题参与等多种方式亲自参与到创新实践当中。大四为分水岭,就业的面向企业的生产实际,通过实习的途径了解企业需要的改进和创新的方向,继续深造的同学则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科技文献,亲自参与科研项目。在实践条件不能充分满足时,理论研究、分析和讨论是有效的方式。邀请学校知名专业老师、企业的突出技术人才,甚至还可以邀请创新实践中表现优异的学生以学术讲座的形式,分享经验,介绍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灵感的源泉,困难的解决思路等。讲座时,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把已有的科研项目、创新计划,与学生们分享,从新的思路分析探讨,最后由指导教师总结评定,进一步提高对创新的认识。
(二)重视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时期的学习本身上就是“自主的学习”,虽然有教师教学指导,但是大部分时间却由学生自己来把握。这段学习时间利用率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知识体系建立,关键知识内容的储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工作后的适应性,职业的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单纯意义的学生“独立”学习,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步骤的能力形成。安排学习主线,现在的课堂教学体系已经非常完善。需要补充的只是课堂外的内容,充实学生的知识面,加大宽度,对于兴趣点加深深度。成立若干个自学小组,由能力突出的学生担任组长,力争在组内解决问题。当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反馈到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答疑,或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解答。对学生多给予鼓励,即使出现失败的情况,分析失败的原因,经过多次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然会明显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应强调课堂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时,强调知识点的理解,发展性的分析和记忆,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现状,层层推进,对于存在的知识掌握不清,理论混乱的情况,选择突出的问题利用答疑时间处理。还可以抽出少量的课时,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去讲解,增强他们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创新方式与思路
(一)专业教学方向的创新
1.创新方向确定的方法教学创新和改革首要任务就是明确创新方向,只有方向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才能够进一步的促进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电子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广泛,在明确创新改革方向时,首先需要对社会上各大电力企业进行调研,明确市场需求,通过分析市场数据,从而制定出教学改革的方向。其次需要对历年学生毕业就业状况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分析就业形势,从而制定详细的改革措施。最后,要明确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应用范围,通过调研发现,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范围主要包括电机电气维修、电气自动化控制、自动装置的安装以及电气设计等领域,结合不同的领域要求和规范,需要明确各个领域的侧重点,从而明确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2.培养目标的确定高校教育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型人才,所以,在进行高校教育时必须立足于社会市场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其中培养目标的确立尤为重要。电气自动化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必须符合市场需求,按照市场需求规律进行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据社会发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而且要兼顾其他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既要培养专业性的技术人才,也要培养生产、服务型人才,因为电气行业不仅涉及到电气设计和电气制造领域,而且还有电气产品的销售领域,所以在进行专业培养过程中就需要注重侧重点。
(二)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
1.专业课程内容的创新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性强、实践性高,大部分岗位要求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所以,在进行专业课程改革和创新时必须依据理论实践双向发展的原则进行。目前,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材内容理论知识占据绝大部分,所以,在创新中应该加强实践内容的比例。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这样分配到每科的学习时间就会相对减少,教师很难讲系统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即使全部讲完,学生要完全理解吸收也非常困难,这就需要在教材中加入实例分析进行辅助教学。在教材内容改革中,首先,应该以基础知识为框架,然后加入实例分析,从而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其次,要结合社会发展方向,将社会生产中新的技术、工艺和方法引进教材当中,拓宽学生知识面,从而使学生的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潮流。最后,在课后作业题中加入对工程技术领域的探索问题,引导和激发学生对专业发展与进步方向的探索,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2.专业课教学理念的创新大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是课堂教学,这一现状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以及教育发展的限制,无法从根本上做出改变,但是,就课堂教学的理念却是可以得到创新。首先,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重点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高等教育不同于初高中教育,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其次,善于利用现达的通信网络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能容,适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电子图书、音像、模拟软件等的利用。再次,教师应该注重实验课程的学习,对于电气专业课程而言,实验课程是重要的一环,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最后,教师的考核观念要改变,在制定考核计划是,不仅仅是为了考核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上。3.专业教学方式的创新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方式的创新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向上。首先,建立双向教学模式,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应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学校教育和在岗实习。在学校学习阶段主要是进行专业课理论的学习和实验的学习,在岗实习主要是学习时间技能。两个阶段侧重点不同,所以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同。其次,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要扩大创新型实验的比例,降低验证型实验的比例,重点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和自主思维的能力。最后,加强研究型学习,在本科阶段就应该培养学生研究型的思维,增强学研究能力,发展研究式的学习方式。
(三)实习阶段的模式创新
首先,学校所选择的实习单位应该是电力行业的单位,要严格按照专业培训的要求进行选择,并且要考虑实习单位是否有足够的实力来培养学生。其次,要创新实习模式,要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自己选择和专业相关的职位进行实习。最后,要在最后毕业考核中加重实习成绩的考核,可以和单位签订合同形式的实习方式,如果用人单位和学生意向在毕业后在实习单位就业,可以免除用人单位的考核期。
四、结束语
加强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产学结合,既符合社会需求,也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模式创新,为社会提供合适的电气专业人才,也能促进社会电气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解大,贾玉健,刘东,等.“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0):78-82.
[2]陈海霞,王锁萍,熊田忠.面向企业需求的电气控制类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2):190-193.
篇5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
导言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人们对于它认识并不够深,对于如何在电气工程中具体应用更知之甚微。加之电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日益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应用方式,发挥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便利人民生活、完善我国电力系统作用。
1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几项基本功能
建筑电气自动化设计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对建筑内各机电设备的统一管理、协调控制,根据环境因素、外界条件、负载变化情况作出对电气设备的的调节,使其始终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之中。自动监视并控制各种机电设备的起、停,显示和打印当前的运行状态;监测并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意外。实现对建筑中的设备进行监测,自动诊断故障、发出警报,设备的故障信息与运行数据会自动记录,实现对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控,可以延长建筑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支出,提高建筑整体的安全性,控制各种安全隐患。实现计算机管理与测控网络的信息数据共享,并对水、电、气等计量和收费,实现能源自动化管理。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由于近年来电气自动化技术迅速发展,许多高校纷纷设立电气自动化专业,加深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培养。这一专业社会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就读此专业大学生人数与日俱增,也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经济迅猛发展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其应用领域发挥作用日渐重大,范围更广、影响更深远。它突显优势为广大市民带来生活便利,使人们切实体会到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神奇魅力。例如:OPC技术的发明、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为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增添了推动力,不仅拓宽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领域,而且极大地促进电力有序、健康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综合多方面分析笔者将我国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总结为:平台开放式发展。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信息化。分布控制型应用。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电气工程自动化得到很快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例如,技术问题、人才管理问题等,一定程度阻碍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进程。目前,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技术问题
根据企业对技术的需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相关的技术操作人员根据企业的习惯和要求,会有选择性选择平台开发系统。然而,由于对平台进行开发的系统多种多样,所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设计、实施、调试、运行以及维护保养等不同阶段,会间接延长时间,最终增加了工程成本费用。
3.2网络结构多样化问题
电气工程实现自动化过程中,其成功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就在于是否有一个方便快捷、高效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管理系统。为建立这系统,离不开信息网络技术支持,网络技术运用需要建立一个网络架构,目前,我国企业由于发展需求不同、技术差别大等原因,各个企业中网络架构均不相同。因此,网络结构的多种多样,一定程度阻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产品。
3.3数据之间的传输问题
在运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过程中,数据信息之间实现交换和共享功能,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系统应用中至关重要。但我国的企业在进行数据信息传输与交换过程中,由于各个企业使用软件、硬件产品不统一,不同开发程序中接口也就不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据信息间传输、交流共享以及通信,增加了数据信息之间传播困难,间接增加运营成本。
4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从目前我国自动化技术水平分析,主要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方面,分别是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动力机械自动控制以及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其中,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应用范围扩大,应用效率提高。电气工程具有较大的复杂性,从生产到使用整体中,包含着大量复杂程序,通过运用自动化技术能够优化电气工程管理程序,让电气工程许多环节更为简单,提高了电气工程运作效率和质量。以下将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四个环节应用进行相应阐述。
4.1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合理运用到变电站能够替代大多数人工操作步骤,提高了变电站工作效率,还能减少人工操作所产生误差。管理者也能够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变电站工作实时监控,能对变电站工作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发现并迅速采取相应解决措施,保障变电站工作稳定性。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也将更广泛运用在变电站工作流程中,而我国变电站的管理也将更为便捷。在变电站工作中更为成熟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需要高度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解决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许多技术问题,为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4.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场中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分散测控系统,能够在发电厂正常运行中得到充分引用。分散测控系统能够实现分层分布测控过程,并通过数据通讯系统、太网和远程工作站等单元形成完整网络系统,并通过分散测控系统对单元和系统过程进行监督,将单元和过程直接显示在生产过程中,有利于操作人员的控制工作,并且分散测控系统能及时打印生产过程中接收到的信号,为操作人员对系统运行的整理分析提供了便捷,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电气工作的工作效率。在火电厂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表现在对炉、电、机一体化运行,让操作人员能够通过监控系统,而排除相应安全隐患。在水电厂中电气自动化主要应用在设备自动化、单机自动化和全厂自动化等方面,保障水电厂生产的稳定运行,保障了供电系统安全。
4.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应用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构成,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电网中各个业务进行调度和监控,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主要是讲电网中发电厂、变电站、工作站等终端进行联系,并对各个环节进行自动化调度监控。电气自动化技术促进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有利于管理者对电网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提高了电网调度效率。
5结论
随着电气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应用比例也随之逐年增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成为电气行业的一部分,也相应地促进电气行业发展。因此我们要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水平,使其在电气工程中发挥其本身优势。从而实现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现代化、国际化和全球化。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电子拖动很难承担现代自动化生产系统的控制工作,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取代传统的电力传动也就变的顺理成章。近年来,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控制电路由低频逐渐向高频发展,变频器也大量的开始运用,相应的控制理论也日趋成熟。这些可喜的成绩让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电力系统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要求也日渐提高,不断改进和提高自身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使其控制系统尽可能的节能高效,是当今所有电力企业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
一、电气自动化以及电气工程的基本含义
要想实现对电气自动化和电气工程的应用理解,就必须要了解相关的基础概念,目前来看,电气工程可以算是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比较高技术领域,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工业进步的重要行业。而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科技手段,不仅颠覆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有效的推动了电气工程等相关的工业发展的进程。而电气自动化则电气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电气工程的发展的一种方式,所以在各个电气领域都有着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和贡献,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充分的重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和应用。
二、我国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
目前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人们为了保障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工作性能,我们也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了其中。其中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现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度信息化
在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也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自动化设备当中,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自动化技术的信息化管理,这样不仅提高了电气自动化数据信息处理工作的效率,还让人们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认识。不过,我们在将信息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相互结合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要对电力系统的软件质量进行严格的要求,进而使得信息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当中有着比较显著的效果。
(2)、易于维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和互联网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不仅有效的提高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行效果,还使得自动化设备的灵活性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对电气自动化进行控制管理,可以及时对其中存在的故障进行处理。
(3)、易于控制
目前在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而且由于自身有控制管理简单,技术含量高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在当前电力市场发展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因为当前的电力市场结构体系比较复杂,所以这就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也存着他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们根据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进而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性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情况
(1)、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应用
电网调度自动化也就是运用自动化技术来实现电力系统的调度,电网调度自动化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与运行亦离不开计算技术的支撑。目前我国的电网调度为五级调度,最高一级为国家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往下一级为大区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再往下即为省调、地调以及县级调度。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核心部分为各调度控制中心组成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该系统负责采集和处理信息,同时控制其下属子系统。
(2)、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一方面要做好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智能电网是电力系统发展的方向,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电气自动化,发展电力系统的代表性技术,职能电网在供变电和输配电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实现智能化配电的关键部分。另一方面要做好电网调动技术的应用,调动技术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完整地对国家电力系统进行信息收集工作,并实现对国家、区域、省、地、县不同级别的电网的自主调动,有了它,国家的整体电位设备都被结合在一起,是国家电力系统工作中的有效监控力量。此外,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对电力系统的信息进行集成,实现对电力系统各项运行中的各项工作信息进行记录和整合,达到电气自动化的目标。
(3)、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可以说,变电站的自动化的实现又是依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现的,要实现电力生产的现代化,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环节就是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变电站依赖计算机技术实现自动化,在实现的过程中计算机也得到了充分利用,二次设备也随之实现集成化、网络化、数字化,完全是采用计算机电缆或光纤代替电力信号电缆。变电站实现自动化,实现计算机屏幕化以及运行管理和记录统计实现自动化,另外两个组成部分是操纵以及监视,变电站的整体自动化才得以实现,正是如此多的组成部分实现了计算机的自动化管理。为了联系发电厂与电力用户,变电站以及与之相关的输配电线路必不可少。变电站自动化的实现,不仅组成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了满足变电站的运行操作任务。
(4)、仿真技术的应用
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不断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技术与创新能力,所以当前我国自动化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因此,在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日渐真态化,它不仅能够呈现大量的实验数据,而且可以支持多项操作同时进行,并能够帮助实验人员测试新的装置,同时能实施同步控制,所以仿真技术为电力系统提供了较好的实验条件,有助于对电力系统实施动态监控及仿真建模等技术的应用,既有利于操作又易于控制。
(5)、发电厂发散监控系统的应用
所谓发电厂的分散监控系统,就是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通过相关的技术实现对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相关数据的控制和管理。也就是说通过对发电厂内部的数据结构和网络布设的监控和分析,实现对其运行状况的实施监管,以保证其高效有序的运行。一般来说,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实现对发电厂的各种数据的检测和控制,还要对整个电力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情况进行控制,也就是说要对常规的远程设备进行信号连接,以便更好的实现发散式的网络调整。因为发电厂中涉及到对各种大型设备的管理,所以在对其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以便设计出一个全面的技术管理方案。尤其是对发电机、汽轮机、变压器以及断路器等发行设备的运行状况,要进行长时间的系统性的监控,这样才能根据所获取的各种有关信息,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实现对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作用的落实。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类掌握了如何使用电力之后,便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也是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一部分。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气工程中常用的应用技术之一,是通过各种具有自动控制与检测功能的装置的结合,来实现对于电气系统的实时监测与自动调节、控制以及管理,从而达到电气设备功能自动化的同时尽可能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积极关注并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优势,为我国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俊.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3).
[2]吕贤君,王丽,吕娣.探讨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J].科技专论,2012,(9):348.
[3]楚力.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广东科技,2012(9).
篇7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M9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楼宇智能化”一般包括建筑自动化、通讯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安全保卫自动化系统和消防自动化系统这五个方面。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档智能化建筑已成为当今建筑的主流。楼宇自控系统是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简称。现在电气自动化已成为楼宇自控系统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在楼宇智能化控制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系统有重要的地位。
1、电气自动化在楼宇智能化中的运用简要介绍
1.1电气自动化的运用情况。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选择住房时更加的倾向于高层建筑和智能化的建筑,传统的电气技术已无法满足现代化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了,并且传统的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制约建筑功能的全面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基础设施、居住舒适程度以及交通的便利程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电气设备都应全面的发展,自动化技术也将得到广泛应用。
1.2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在我国现代化的建筑中,常见的电子自动化系统主要有暖通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以及变配电系统等,而对于这些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也已经成为技术性和专业性都很复杂的工作了,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包含了电工学、电子学、信息学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多门复杂学科。而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装和使用以及电子自动化的控制工作不但大幅度的提高了电气设备以及整座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增强了各个系统之间的有效联系,提高了优化决策的准确性。
2、楼宇自动化电气系统智能化及其管理总体方案
现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递速度也越来越快。楼宇智能化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进行自动控制,有完整的控制、管理、维护和通信设施,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进行环境控制、安全管理、监视报警,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是一种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它是建筑技术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要求的成果。使人们在智能化楼宇中生活和工作都能达到最佳状态,提高办公、通信、决策方面的工作效率。
楼宇建筑是多学科交融的多功能综合体,建筑电气系统集中了供配电系统、消防系统、照明系统、电机拖拽系统、空调系统、以及给排水系统等多个子系统。为了满足建筑物内部相应人性化服务功能需求,各种子系统的优良自动化设计方案和控制管理措施制度是楼宇建筑电气系统实现智能性、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运行管理控制的基础,楼宇建筑中增设了许多种智能电气控制系统,是楼宇建筑节能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化楼宇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和高效便捷性。具有良好的信息接收和反应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设备运行维护费用,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人员安排更合理,满足用户对不同环境功能的需求。
楼宇建筑人性化服务功能的实现,均以各类电气设备控制系统运行为基础,通过优化各类机电系统的运行方式,楼宇自动化中的集散控制系统是完成建筑电气中各子系统智能控制管理功能的主要网络系统,优化运行耗能大的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设计方案,更是实施建筑电气节能运行控制管理的媒介。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管理是实现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以及给排水系统等自动化运行。电气系统自动化控制管理贯穿于整个楼宇相关管理等的多个阶段,驱动建筑行业电气领域的技术革新和进行,促进建筑节能高效开展具有非常大的工程实际意义。
3、电气接地自动化技术
现代建筑物的接地系统中核心的组成部分就是电气接地自动化技术,而这其中最主要的两个系统则为 TN-S 系统以及TN-C-S 系统,这两种接地技术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建筑物中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高层建筑以及智能化建筑的建设完成也大大的促进了电气接地技术的发展。
3.1 TN-S 系统。
此系统对于其名称中的各个字母都是有着明确的定义的,T 就是指一点接地,而 N 则是指接地的点与电气直接连接,S 是指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这类电气接地系统更加的适用于设置有独立的变配电场所的建筑。此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接地线与中心线只在一个位置处相互连接,而这个位置就是变压器的中性点。在我国的现代建筑中,用电设备通常都是单相的,所以中性线中就会有一定的电流的,而线与线之间的连接就有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所有采用此系统的建筑还应采取直流接地、防雷保护以及安全保护等措施,从而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3.2 TN-C-S 系统。
此系统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 TN-S 系统和 TN-C 系统,居民进户之前采用 TN-S 系统,进户之后则采用 TN-C 系统,这样就能够保证 PE 线在连接其它设备和构件时都不带电,建筑中的设备以及使用用户的安全性就都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另外,使用方便以及连接便捷也是此系统的主要优点,是现代建筑中接地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充分的提高了现代建筑的可靠性和智能性。
4、电气保护系统自动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电气保护系统,其在现代建筑中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一般将其分为以下四大类:
4.1 安全保护接地。
安全保护接地的工作原理就是将电气设备中的不带电部分和地体之间连接起来,通常情况下,就是指将用电设备和用电设备周边的金属构件通过 PE 线连接起来,然而在安全保护接地的过程中,是不包含中性线与 PE 线的连接的。现代建筑物中的很多设备都是需要进行此操作的,如强电设备、弱电设备以及其它的带电设备等。因此,这样才能真正的保证电气系统的绝对安全,同时也能够保证建筑物中的各电气设备的高效运行。
4.2 直流接地技术。
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直流电源是我们应必须重视的一部分,其能够为很多装置提供不间断的电源,如通讯装置、自动装置以及继电保护装置等,另外一旦有用电事故发生时,其也可以作为照明电源。而所谓的直流接地技术就是指将基准单位和电子设备通过采用截面积较大的铜芯绝缘线连接起来的方式,从而为现代建筑中的通讯设备、自动化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等设备提供稳定电源的一类电气自动化技术。采用直列接地技术时应注意保护接地线与中性线是不能够互相连接的,并且在操作时也保证操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3 交流工作接地技术。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工作接地其实就是变压器中性线或是中性点的接地过程,中性线的材料应是铜芯绝缘线,而接线端子通常储存在配电箱的箱柜里。采用此类电气保护系统时,切忌箱柜内的接线端子是不能与 PE 线相互连接的,同时也不能够和直流接地、防静电接地以及屏蔽接地等接地相互混接,另外接线端子更不能暴露在外面。交流工作接地技术中的中性点接地具有很多优点,其能够消除单相电压,从而保证继电保护动作的准确性,同时它也能够维持三相电压的基本平衡,并且也避免了零序电压偏移现象的发生。
4.4 其他接地技术。
安全保护接地、直流接地技术以及交流工作接地技术是电气保护系统中最重要的三类接地技术,另外还有防静电接地、防雷接地以及屏蔽接地等接地技术。所谓的防静电接地技术就是指将带有静电的物体或是可能带有静电的物体通过导静电体的连接与大地构成回路的过程,这类技术通常是在干燥的环境中使用的,设备的外壳应与 PE 线进行多点连接的操作;而防雷接地则是指以防雷系统为基础的一类接地技术,在我国的高层建筑以及智能化的建筑中,装设有大量的系统,如保安监控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消防控制系统以及闭路电视系统等等,那么势必就会产生大量的布线,所以电子设备就会很容易受到雷击,不但会损害电子设备,同时对用户的人身安全也会带来威胁,所以在现代建筑中必须建立完善并且严密的防雷系统;另外在现代的建筑中还应建立防止电磁干扰的系统,而屏蔽接地技术就是一类最有效的防电磁干扰的方法,因为屏蔽接地技术能够将 PE 线与设备的外壳有效的连接起来,并且这种连接也是相对安全和可靠的。
5、楼宇智能化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特点及其技术优势
对于当前我国楼宇智能化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情况而言,特点及其技术优势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楼宇智能化中电气自动化实现了对设备及其系统运行的全过程有效监控。尤其是在功能颇多的大型楼宇中,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体系多变、功能实现复杂,因此其在传统的运行模式下常常会出现控制盲区,从而造成故障的产生。而现代楼宇智能化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由于能够对整个系统实现实时的数字信息化有效监控,因此能够将控制中心发出的命令迅速传递到各个系统,同时将其反馈信息迅速返回到控制中心,从而实现一种高效、持续且实时的控制目标。其次,楼宇智能化中电气自动化大大加强了联动性能。该自动化技术不仅将楼宇中的安防消防、通风照明等系统整合为一个大的体系,从而充分加强了其联动性能,并且实现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优化配置和联合互动。再次,楼宇智能化中电气自动化的安全性能非常强大。由于楼宇智能化中电气自动化系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无论是设备问题还是操作不当甚至是周边环境的不利变化都有可能会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造成极大的风险。而该自动化控制技术就可以大大提高整个系统对于这些不利的异常因素作出迅速而有效的反馈,并且能够采取遥控模式来很大程度上减轻各种突况对于系统控制和维护人员带来的伤害风险。最后,楼宇智能化中电气自动化能够提供更加详细的数据和更加精确的计算。该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对它的运行流程等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整合,从而建立一个更加准确详细的数据库,以此来给后期的各种优化决策予以可靠的信息数据保障。
6、楼宇建筑电气系统自动化技术遵循原则
楼宇建筑电气系统自动化技术运用一定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及消防、安全防范、建筑电气、给水排水、通风与空调等系统专业知识对现代化建筑进行安装、调试及维护其设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讯网络系统。
配电变压器是是楼宇建筑电能调度的核心电气设备,在供配电系统设计时要确定配电变压器容量,而现在所使用的配电变压器大多超过使用年限;供配电线路长期运行在低效工况状态,照明系统光源和灯具类型选择不合理,电机拖拽系统普遍存在运行方案设计不合理,宇建筑中普遍存在非长明灯没有得到自动化实时控制。
从有益于提高人们实际生产、工作、学习效率、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采取以下一些原则。
适用原则:根据机电设备对于电力负荷容量、电能综合质量、以及供电可靠性,保证各机电系统正常运行动,促进整个建筑电气系统合理利用。
实际原则: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先进的节能设备及材料,提高楼宇建筑电气系统自动化性能。
优化节能性原则:通过综合布线优化方式建设供配电线路,通过综合布线优化方式建设供配电线路,发挥楼宇构建物功能。
智能楼宇的电气自动化发展给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提供了很大的契机,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大力发展智能楼宇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使我国建筑行业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不断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结束语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实现让机械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人类直接的控制以及操作的自动,某些过程中是人工智能以及电气自动化的交汇点,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取得的新成果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尤其是自动控制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是极其有利的,同时对提高我国电气设备智能化运行的水平也有很大的帮助。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电气设备系统的改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升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均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永翔.电气设备防雷与接地保护分析[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2002(6):89-99.
[2]王丽萍,宋潇,李亨.基于XML技术的楼宇智能化系统集成研究[J].电脑与电信,2009(1).
[3]毛菊英.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03).
[4]郭策,范然.设计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思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5)
篇8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
引言
建筑设备一般是说楼内的水、暖、机电等设施,也包含变配电、给排水、空气净化、取暖、通气、输送、火警、安保等,在建筑物中至关重要,称为建筑的血管以及神经。过去的建筑设备在使用时经常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水压低、照明不合理、空调较为浪费等情况。但现在利用新型传感技术、控制系统以及通信程序来管控建筑内的设备,形成电气自动化管控系统[1-3]。利用这个系统,既能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又可降低能源损耗、提高工作效率,迎合了国家提出的节能环保概念。因起步较晚、专业教育落后等情况,在工程规划的合理性以及施工的规范性时还存在遗漏。随着全国倡导节能减排发展,设定出严格指标针对建筑能耗,促进了节能减排在建筑领域的推广,推动了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当今建筑中,因电气化不断普及,致使电能消耗占比越来越高,因此怎样提升电能的使用率是未来的方向。国外较早就认识到节能的重要,然后不断地的积累经验,同样绿色建设评测系统也相当完善[4]。而我国在认识以及建设节能领域还较为落后,一方面技术上缺乏人才,另一方面相关国标没有实施更新。现今,我国绿色建设评测系统已经广泛普及以及推崇,未来节能建设将普及全国。
1电气自动化的电气设计
1.1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转效率
想要尽可能改善电气自动化程序的运转效率,当选取电气程序的设备时,首先必须以节能为首要原则,降低电路损耗、合理解决电路中的电压不稳定、对导线的负载压力实施平均分配等皆为改善电气程序运转效率的方法,经过这些方法,提升电气程序运转效率的同时减低能源浪费。
1.2对配电的设计进行高效优化
电气自动化程序中的电气设计,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合理的的配电组合,当设计配电组合时,需综合考虑全方位的干扰因素,像电力程序的适用性、电力程序的运转可靠性等,还需在确保电力程序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精简使用设备[6-7]。安全应是整个电气程序的电气设计里最需要关注的重点方面,所以,必须选取绝缘性能较优的导线,然后设计好走线的绝缘差距,电力程序的防雷击功能、导线负荷应对等同样应当考虑到设计中。
2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
2.1安全性
当设计电气自动化的节能方面时,节能虽是需要关注的重点,但是还必须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2.2先进性
科技发展的步伐是迅速的,人们不断研发出新型节能设备与相关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研发的工作流程中,需关注新型科技的应用,选择最新型的设备和技术保障研究工作的先进性,以此提高电气自动化程序的节能成果[8]。
2.3环保性
当进行电气自动化里的节能研究时,运用节能设备和相关科技时,要评估这些设备和科技是否干扰生态环境,极大限度的节省能源,也要保护周边环境,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除此,经济方面的情况也会纳入考虑,设计出经济型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这才是两全其美的设计,更利于节能工作的推广。
3电气自动化的节能设计技术
3.1变压器的节能设计技术
变压器为电气自动化建设里的重要设施,基本功能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转换功能。变压器的运转伴随着极大的能源消耗,即便是空载运转的情况,一样产生极大的负荷。所以,变压器节能研究的进展,在电气自动化建设中节能领域起主导作用[9]。一般情况下,变压器的节能研究可分为以下几点:(1)选取合适的变压器型材针对变压器的研究材料,需合理组合进而优化,才能做到节能效果。假如铜片、硅钢片和绝缘材料这些的选择以及组合不合理,就有可能产生能源浪费。所以,满足变压器要求下,选取最佳的制作材料和运行介质,一方面节约成本,又对节能起到作用。(2)选择铜材铜质在众多材料中是优质的,可作为变压器组合的电拒和电线。另外,利用减低磁密同时选择高质量、超薄的冷轧硅钢片,可以高效减小变压器的损耗[11]。(3)优先考虑专门的节能变压器目前,社会上已存在特殊的节能变压器,比如,S11和S10类型,不仅具备传统变压器特点,又带来节能功能。运用节能变压器,需知道不能长期过度运转,否则会降低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也不利于节能。
3.2提高系统功率因素
一方面,需利用科学合理的举措,提升程序的自然功率因素。比如,提升使用者的负荷率,在达到工艺生产的要求时,最大限度的选取极数少的电机,可以增强设备运转率。同时,使用变频自动管控电机,能保证电机负载较小时,达到极高的功率因素。这些举措都是不增添其他补救设施的前提下,减小使用设施的无功效率,间接提高功率因素。这种方式不会增加成本,十分经济合理。另一方面,采取人工方式提升程序功率因素,即人工补偿方法[12]。提升自然功率因素等举措一般不可以达到工业用电要求,所以,必须增设一些补偿装置,一般的方法为集中补偿和单独就地补偿,原则为分级补偿和就地平衡,最终达到降低无用功输出。
3.3降低高次谐波
谐波一般都会给设备带来许许多多的危害,比如,致使电网的负荷加重,可用容量降低,减小设施的运用率和经济效益,干扰继电保护和断电保护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一般情况下,减小高次谐波的举措大概有:变压器需采取Δ/Y节接线,因此可以消除三倍左右的高次谐波[13];增设整流变压器二次方的相数;采取无谐波干扰的绿色变频装置;采取无源滤波器或者有源滤波装置。以上的方式基本都能够做到过滤波器的能力,进而提升电气设施的运转功率,最终做到节能的目标。
3.4减少电路中的传输损耗
电能在输送的过程里,一定会伴随着一定能量的损耗,这是由于在一般的状况下,输送的介质是由电阻的,这就意味着一定会产生功率消耗,尽管这一消耗是不可以消除的,但当实际的设计电气时,想要起到节能效果,能够利用一些举措,有效降低这一消耗[14]。当电能输送的时候,介质上的电流是固定不变的,且不可以随意进行变更,这个时候,想要高效的降低介质上的一定功率消耗,最佳有效的举措就是减小介质上的电阻值,但是依照介质的输送特性能够看出,介质的电阻和介质的截面积成反比的关系,但和导向的长度的关系又是反比的,所以,想要减小导线的电阻值,可以利用下面的集中方式进行:(1)增大导线介质的截面积,在不干扰电路里其他的电气设备的时候,一般都可以合理的加大导线的横截面积,适当的减小导线电阻,这样就可以减小电路上的输送消耗,以此节能;(2)合理减小导线长度,当实施导线的分布配置时,需合理选取布线的路径,最好在布线时避免有弯路出现,此方式同样可以减小导线的阻值;(3)选取电阻率极小的材料作为导线,因此这样就可以降低来回线路上的能源损耗。
3.5合理选择节能光源
第一,合理选取节能光源。选取照明光源时,需依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执行,最大限度的起到节能效果,选取高效节能的光源,本身发光效率就是一般照明灯的几倍之多,可以节省相当多的能源。卫生间、楼梯口等尽量设计成吸顶灯,在达到使用者日常需求的情况下,实现节能的目标[16]。厂房最好选取金属卤化物照明,假如选取一种光源依然不够,采取两个光源或者混合光源,此方式可以提升照明强度,减小损耗。第二,选取节能式整流器。设计厂房照明时,需最好选取低耗和省能的光源电子附件,利用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照明的情况下都会配合节能整流器,同样会减小损耗以节能。第三,合理设计照明,实施绿色照明改进。照明的研发需依据运行功能以及环境干扰科学合理研发,照明和节能双赢。
4结语
篇9
关键词:数字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可靠性;可操作性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给生活带来了更加的便利,各种技术手段也是飞速发展,并且在不断地配合与创新发展中寻求进步与机遇。工业电气产业是经济的发展重点,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工业电气的发展也承载着更重要的意义,数字技术以其操作简洁、可以有效地识别出更多的数据信息等特点走入了工业电气自动化的世界,使工业电气生产自动化操作更加的简单,并且还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水平、产品质量以及生产速率。
1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优势分析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操作安全性,并且还带来了更高的生产速率。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工作中经常使用高压电流,所以许多操作都是相当危险的,但是引进了数字技术后,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进行科学分析、合理操作。有效的降低了工作的危险程度。而且通过计算机控制生产操作,还能使操作更加精确、速度更快,从而提高了工业电气自动化生产中的效率。
1.1 数字技术可操作性强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所以数字技术是以计算机操作为基础的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分析与计算数据,并以计算结果为基础模拟实际操作,进一步分析其可靠性,可以随时操作,无限操作,直至得到一个最完美的结果,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人的压力,并且为工业电气生产打下了安全的基础。
数字技术在应用中只需要在运算之前输入相关的数据并且建立运行模拟的模型代码,就可以自主操作,不在需要人工进行识别运算工作,在运行结束,得出方案之后还可以自主将方案传送至运行设备,直接进行生产操作。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字技术的可操作性也会得到稳步提升。
1.2 数字技术可靠性好
应用计算机进行运算的数字技术更加具有可靠性,相比人工计算失误率更低。只要保证事先输入数据以及模拟模型代码正确,其失误率基本为零。所以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生产中可以使生产更加准确,并且保证运行步骤以及模式的正确。光纤技术现在也被广泛的应用于数字技术,光纤的应用使得电气自动化生产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安全性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计算机操作者可以由计算机控制生产过程以及生产过程经过的操作机器,并且对于操作过程中中的数据也能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生产过程稳定可靠,降低危险的发生。
1.3 数字技术性价比高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有效的降低了企业人工成本,减少了生产过程废弃物的产生、降低了生产操作失误率、减少了残次品的生成,自然就增加了企业的收入。所以数字技术的性价比高是毋庸置疑的。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生产中,数字技术的开放性操作系统促进了资源共享,提高了工业电气自动化水平,也创造了优质性价比。例如,生产和分析化学仪器时,数字技术不仅可测量样品,也可在操作环境下,定位分析和在线评估相关数据,并详细掌握数据录入和使用,从而达到操作快捷目的。除此之外,链接数字技术工具与化学仪器,可使操作便捷;连接技术和所使用的仪器,则可自动、便捷且准确的计算和处理数据。可见,结合数字技术和工业电气自动化,可提高技术应用的性价比,从而有助于工业生产。
2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创新突破点分析
2.1 普及应用“智能终端”
为普及“智能终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工作人员可连接设备和光纤,之后通过“智能终端”分析和处理所收集的数据,同时还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为提高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安全性和准确性,需对“智能终端”进行“双重配置”,即第一重配置传输或控制信号,并保护电闸;第二重配置保护电路。除此之外,工业电气自动化是否能正常运行的关键是标准程序接口,所以为加强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各系统连接稳定性,提高计算机平台自动化程度和通讯智能化效果,必须对各平台控制接口建立统一标准,以确保整个工业自动化程序有序进行。
2.2 完善程序化操作
调度命令是完善程序化操作的前提,即输入调度设备的命令前需先严格审核并数字化处理相关票据,之后在电脑中准确输入票据。实际操作时,需人工设置设备操作界面,并控制开关、闸刀设备,以及完善整个系统功能,从而使设备能自动持续运行,而且即使无相应技术人员,设备也能独立完成相应工作。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数据处理方面,该技术越来越精确,外部沟通也越来越频繁,所以为保证顺利实施工业电力自动化系统各项功能,技术人员必须理解和掌握程序,完善程序化操作,实现数字技术全面控制系统,使系统在默认识别状态实现无人操作运行。
2.3 应用虚端子
在整个工业电气自动化中,虚端子是一种新型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便捷的调试工程,且应用范围广泛。例如,在测控装置和智能终端交换信息时,虚端子能有效控制整个线路母线、开关等,开启跳合功能便于不同装置间信息沟通,还能调控二次回路温度、档位等,实现非电量信息操作,从而确保工业电气自动化安全。除此之外,应用虚端子时,为便于控制智能终端系统,还应优化虚端子。
2.4 使用光纤连接安装
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实践中,可以采用光纤进行连接,通过智能终端和间隔层对数据进行采集和控制,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应用的可靠性。此外,工业电气自动化的优良运作还需基于标准化的程序接口上,因此PC平台自动化的解决便显得尤为重要,它将有利于ERP和MES的系统连接,而将TCP/IP作为办公环境通讯的标准,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这样,更加标准化的程序接口便可以用来满足用户需求,例如软硬件产品数据的交换,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智能结果,且提高了通讯的质量。
2.5 加强操作管理
工业操作系统的性能是决定工程质量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应该对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各部分的操作系统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使其能在没有相关操作人员的管理下自行完成相关的识别、控制操作。众所周知,操作管理是一个工程的灵魂,这同样适用于数字技术。因此应该在传送调度命令之前将通过审查的数据在电脑里存储,在进行实际操作时,也应该事先进行人为的检查各方面的工作情况,保证工程的万无一失。
3 结论
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石,工业电气的自动化带动了我国的经济进步,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支撑。相信,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以及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方面的有效应用,一定会带动我国经济稳步提高,并且使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地提升。
参考文献
[1]邓范伟.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发展现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3).
篇10
关键词 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178-02
近年来,智能建筑在我国已成为建筑市场的大趋势,也是建筑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我国的定义,利用先进的技术对楼宇进行控制、通信和管理,即为智能建筑。使用中强调实现楼宇三方面自动化的功能,即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自控系统是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简称。建筑设备主要是指为建筑服务的、那些提供人们基本生存环境(风、水、电)所需的大量机电设备,如暖通空调设备、照明设备、变配电设备以及给排水设备等,通过实现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以达到合理利用设备,节省能源、节省人力,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之目的。前些年人们提到楼宇自控系统,主要所指仅仅是建筑物内暖通空调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近年来已含盖了建筑中的所有可控的电气设备,而且电气自动化已成为楼宇自控系统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占有重要的地位。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设计的重要性
它可应用于建筑。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必然离不开电气自动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数字电子化科技发展,高档智能化建筑无疑已经成为当今建筑界的主要发展方向。自然达到合理利用设备,在资源方面,人力的节省就有了建筑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化建筑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与布线系统。这些电子设备及布线系统一般都属耐压等级低,防干扰要求高,是最怕受到雷击的部分。智能建筑多属于一级负荷,应该设计为一级防雷建筑物,组成具有多层屏蔽的笼形防雷体系。
2 现代智能建筑中自动化系统的组成以及功能的实现
2.1 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的三个步骤
1)实时的数据采集。即对来自测量变送装置的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和输入。2)实时的控制决策。对采集到的被控量与给定量进行加法运算,其运算结果即作为控制器需要调整的方向和量值的输入。3)实时的控制输出。根据控制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
系统主要由自控空调机组、自控给排水系统、照明控制系统、供配电系统以及消防安全系统与综合布线系统等组成。空气调节控制系统一般包括空气加热设备、空气减湿冷却设备、及空气加湿设备等。系统常采用DDC控制,将装设在回风管内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送往控制器与设定点温度比较, 并控制装在回水管上的电动调节阀的动作,使回风温度保持在所需要的范围内。给排水系统一般包括生活给水子系统、生活排水子系统和消防子系统。给水子系统的控制多采用高位水箱给水方式、水泵直接给水方式、气压给水方式等,通过监控各集水坑高液位、水泵运行状态、过载报警、高水位报警的方式,手动/自动控制启停,并实现故障复位。智能建筑对电力与照明系统的控制包括对配电系统运行参数的实时检侧、对建筑物内用电量的自动统计与管理、对各种电气设备的检修保养、照明系统的节能监控、应急照明的启停控制等。消防控制系统由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专用电话系统等组成。安全防范控制系统则包括防盗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监控系统,以及对讲系统等。
2.2 根据单元机组运行和电气控制的特点
应将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和厂用电源等电气系统的控制都纳入ECS监控。其基本功能为:
1)发变组出口220 kV/500 kV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控制及操作。
2)发变组保护、厂高变保护、励磁变压器保护控制。
3)发电机励磁系统。包括启励、灭磁操作,控制方式切换,增磁、减磁操作,PSS(电力系统稳定器)的投退。
4)220 kV/500 kV开关自动同期并网及手动同期并网。
5)6kV高压厂用电源监视、操作、厂用电压快切装置的状态监视、投退、手动启动等。
6)380V低压厂用电源监视、操作、低压备自投装置控制。
7)高压启/备变压器控制和操作(2台机共用)。
8)柴油发电机组和保安电源控制和操作。
9)直流系统和LPS系统的监视。
3 建筑电气自动化设备系统的设计思路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中较为复杂的系统之一,现将该系统的设计要点介绍如下:
3.1 中央控制室选址及室内设备布置
中央控制室应尽量靠近控制负荷中心,应离变电所、电梯机房、水泵房等会产生强电磁干扰的场所15 m以上。上方及毗邻无用水和潮湿的机房及房间;室内控制台前应有1.5 m的操作距离,控制台离墙布置时,台后应有大于1 m的检修距离,并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当控制台横向排列总长度超过7 m时,应在两端各各留大于1 m的通道;中央控制室宜采用抗静电架空活动地板,高度不小于20 m。
3.2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电源要求
中央控制室应由变配电所引出专用回路供电,中央控制室内设专用配电盘。负荷等级不低于所处建筑中最高负荷等级;通常要求系统的供电电源的电压不大于±10%,频率变化不大于±1 Hz,波形失真率不大于20%;中央管理计算机应配置UPS不间断供电设备,其容量应包括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内用电设备总和并考虑预计的扩展容量,供电时间不低于30分钟;现场控制器的电源应满足下述要求:
1)Ⅰ类系统(650点~4999点),当中央控制室设有UPS不间断供电设备时,现场的电源由UPS不间断电源以放射式或树干式集中供给。
2)Ⅱ类系统(1点~649点),现场控制器的电源可由就地邻近动力盘专路供给。
3)含有CPU的现场控制器,必须设置备用电池组,并能支持现场控制器运行不少于72小时,保证停电时不间断供电。
4 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布线方式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线路包括:电源线、网络通讯线和信号线。
1)电源线一般BV-(500 V)2.5 mm2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线。
2)网络通讯线需由采用何种计算机局域网及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在数据传输率、未来可兼容性和硬件成本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确定。一般有同轴电缆(不同厂商的产品不尽相同);有的系统采用屏蔽双绞线或非屏蔽双绞线(分3、4、5三个级别);在强干扰环境中和远距离传输时,宜选用光缆。
3)信号线一般采用线芯截面1.0 mm2或1.5 mm2的普通铜芯导线或控制电缆,对信号线是否需要采用软线及屏蔽线应根据具体控制系统与控制要求确定。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线路均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网络通讯线和信号线不得与电源线共管敷设,当其必须作无屏蔽平等敷设时,间距不小于0.3m,如敷于同一金属线槽,需设金属分隔。
5 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监控点统计
5.1 一般规定
根据各工设备的选型,核定对指定监控点的实施监控的技术可行性;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监控点可通过编制监控点总表来进行统计,较小型系统可编制一个监控点总表,中型以上系统应按不同对象系统编制多个监控点表,组成监控点总表;
编制监控点总表应满足下述要求:
1)为划分和确定现场控制提供依据;
2)为确定系统硬件和应用软件设置提供依据;
3)为规划通信道提供依据;
4)为系统能以简捷的键盘操作命令进行访问和调用具有标准格式显示报告与记录文件创造前提。
5.2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监控点总表格式
编制监控点总表,应以现场控制器为单位,按模拟输入、数字输入、模拟输出、数字输出等种类分别统计。
6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OPC(OIJE for Process Control)技术的出现,IEC61131的颁布,以及Microsoft的Windows平台的广泛应用,使得未来的电气技术的结合计算机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IEC61131已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标准,正被各大控制系统厂商广泛采纳。Pc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以太网和Internet技术引发了电气自动化的一次又一次革命。正是市场的需求驱动着自动化和IT平台的融和,电子商务的普及将加速着这一过程。Internet/Intranet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企业的管理层利用标准的浏览器可以存取企业的财务、人事等管理数据,也可以对当前生产过程的动态画面进行监控,在第一时间了解最全面和准确的生产信息。虚拟现实技术和视频处理技术的应用,将对未来的自动化产品,如人机界面和设备维护系统的设计产生直接的影响。相对应的软件结构、通讯能力及易于使用和统一的组态环境变得重要了。软件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这种趋势正从单一的设备转向集成的系统。
7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现代先进科学的核心技术,依靠科技进步是电气自动化发展适应个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必然选择、对于电气自动化企业,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测量检测的准确度和信息传输的实时性,为生产过程提供进一步的技术保障,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齐维贵,张立珠,燕飞,吕丽.基于Lonworks技术的空调系统设计[J].暖通空调,2002,04.
[2]曹云峰,王耀才,孟凡芹,王军威.基于现场总线控制网络和数据网络的互联[J].煤矿机械,2002,09.
[3]姚胜兴,王新辉,刘伯中.集散控制下楼宇自动化系统与设计[J].测控技术,1999,10.
作者简介
- 上一篇:乡村振兴结对帮扶工作总结
- 下一篇:工艺美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