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的临床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27 17:3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神经病的临床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老年期精神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
【Abstract】 purpose:Explore the old age psychosi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2012 ~ 2014 in our hospital treatment of 136 cases of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old age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all kinds of mental disorders are discussed. Results; 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onclusions:Old age all kinds of mental illness has different clinical features, cause serious damage to the psychosomatic health of the elderly, should cause the extensive concern of society.
【 key words 】 old age mental illness ; Clinical symptoms ; The quality of life
我国精神医疗卫生事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对患有精神疾病的这种特殊群体目前社会上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世俗偏见和岐视,特别是对老年患者尤为突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各种免疫功能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产生各种疾病的几率不断上升,其中老年精神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精神健康的主要问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作者对2012~2014在我院治疗的68例老年期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症状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入组的136例老年期精神病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各类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136例中男94例(69.12%),女42例(30.88%)。按文化程度:文盲16例,小学60例,初中50例,高中14例,大学6例。婚姻状况:未婚10例,离婚18例,在婚72例,丧偶36例。病前性格特点:敏感多疑34例,沉默少语30例,多愁善感24例,忧郁内向型20例,开朗外向型28例。起病形式:急起出现精神活动异常38例,亚急性出现精神活动异常44例,缓慢出现精神活动异常54例。诱因:躯体因素60例,无躯体因素76例。
1.2 方法
对入组的136例住院病例资料进行系统的回顾性整理分析,探讨老年期各类精神障碍临床共性和特性。
2 结果
2.1 临床诊断
老年高血压伴发精神障碍28例(20.58%),老年酒精中毒伴发精神障碍26例(19.11%),老年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12例(8.82%),老年轻型躁狂症14例(10.29%),老年抑郁症20例(14.70%),老年癔症性精神障碍14例(10.29%),老年脑炎伴发精神障碍12例(8.82%),老年癫痫伴发精神障碍10例(7.35%)。
2.2 老年期各类精神障碍主要临床表现
2.2.1 老年高血压伴精神障碍
该类患者为亚急性起病,头痛,全身乏力,焦虑、忧郁、悲观、烦燥,情绪波动,对自己病情过份关心,存在疑病妄想,对死亡产生恐惧感,并存在兴奋躁动,行为紊乱,冲动伤人,毁物行为等。
2.2.2 老年酒中毒伴发精神障碍
患者有数十年或几十年饮酒史,患者嗜酒如命,一日三餐饮酒,常常醉如烂泥,表现兴奋话多,夸大,吹嘘自己有本事。胃肠道症状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不讲究卫生,醉酒后常睡在地上,行为紊乱,不知料理个人生活,睡眠差等。
2.2.3 老年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
本病患者属急性起病,常伴有意识活动模糊不清,记忆力明显下降,部分患者记不清家人姓名,对原来熟悉的人不认识,虚构自己的经历与往事,对最近发生事件不能回忆,常有头痛、头昏,情绪不稳,恐慌不安,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幼稚和杂乱,偶有冲动、伤人,毁物行为,睡眠差。
2.2.4 老年轻型躁狂症
表现轻松愉快,充满喜悦的样子,询问高兴什么?患者却回答不出来,空高兴,内心体验与面部表情一致,情绪不稳定,爱挑剔别人,看见不合意事情马上提出批评,精力十分充沛,有使不完的劲,感到自己脑子特别好用,是个"天才",说话声音很大,有严重冲动、伤人与毁物行为,睡眠差。
2.2.5 老年抑郁症
患者对情绪活动难以正确表达,焦虑、抑郁、激越,兴趣索然,孤独,精力下降,自感身体疲惫,常常提不起精神,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减退,自我评价过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常自责自罪,主动回避社会一切活动,悲观消极,有自杀行为和扩大性自杀现象,心境昼夜节律改变,睡眠差。多数患者伴有躯体或生物学症状,如食欲减退,各脏器不适等。
2.2.6 老年癔症伴发精神障碍
部分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范围狭窄,故意做作,把躯体摆弄成不舒服的姿态,每次发作前均有一定精神诱因,哭笑无常,存在片断幻觉如幻听,幻视,癔症性发作,症状丰富多变,有人为在场时发作尤为剧烈,所有症状均突然产生和突然终止,睡眠差等。
3 讨论
老年人由于各种生理机能,免疫功能以及内分泌系统的改变,由于各种生活负性事件如丧偶、离婚,罹患各种躯体疾病,家庭、社会角色的转变等因素的刺激,可导致老年人情感活动脆弱,情绪不稳定,伤感抑郁,敏感多疑,妄想,行为紊乱等精神症状的发生,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逐渐下降[2]。本调查显示,老年期各类精神疾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心身健康。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期精神疾病的诊治已成为精神医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由于目前社会的多元化,家庭结构从形式上发生了根本变化,老年人无人陪伴现象越来越普遍,保障老年人的心身健康问题日显突出。老年精神疾病另一个难以治愈的原因在于患者本身,个体间存在的差异致使国定单一的治疗模式很难适用于所有人。再加上症患者个人的家庭社会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多样化,周围家人照料缺失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导致老年精神病难以治愈的原因。因此,各级政府、社会要多创办一些不同形式的养老院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期患者的需求,保障老年人能度过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02-0108-02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2.008
本文采用ICD-10诊断标准,比较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障碍(psychotic major depression,PMD)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障碍(non-psychotic major depression,NMD)患者在人口学资料与临床特点上的异同。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根据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入院的住院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病历记录,采用自编记录表录入数据,并记录同期住院抑郁障碍患者数。
1.2工具
采用ICD-10(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为诊断标准[1] ,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 ICD-10诊断要点的标准界定重度抑郁。
1.3统计方法
采用χ2检验、非参数χ2检验、t检验以及确切概率法。
2 结 果
2.1 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障碍患者所占比例
共筛查抑郁障碍患者723例,其中重度抑郁障碍184例(25.4%),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障碍患者38例(5.3%)。
2.2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重度抑郁患者人口学资料比较
在184例重度抑郁患者中,男∶女≈1∶2,年龄16~88岁,平均(48±18)岁。伴精神病性症状和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18) vs.(49±20),t=-0.205,P=0.355]。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患者女性比例高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患者(86.8% vs. 63.0%,P
2.3 临床特点比较
184例患者中,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重度抑郁患者在首次发病年龄、发作平均持续时间、平均发作间期、伴随生物学症状数、家族史、目前自杀情况、精神运动性激越、昼重夜轻节律和既往自杀史诸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患者中有病前妄想发作史者多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者(21.1% vs. 2.7%,χ2=16.59,P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重度抑郁患者占同期住院抑郁症患者的25.4%,而伴精神病性者所占比例为5.3%。PMD的比率比国外报道的15%~19%[2]和国内报道的35.16%~38.48%[3-4] 低很多,可能由于诊断标准不同、精神病性症状的界定差异、人种差异等原因造成。重度抑郁患者中女性较男性多,约为2∶1,这和 Serretti 等对精神病性和非精神病性抑郁住院患者研究结果接近[5],也与抑郁症患病率相吻合[6]。同时发现伴和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患者有性别差异,与Leyton 等[7]研究结果一致而和Serretti [5]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与抑郁障碍本身女性多于男性、样本收集的局限性、精神病性症状的界定以及诊断标准采用的不同[2]有关。
本研究发现精神病性抑郁较非精神病性重度抑郁患者自知力差,与Peralta 等研究结果一致[8],也符合临床实际。
本研究发现,伴和不伴精神病性症状重度抑郁患者在首次发病年龄、发作平均持续时间、平均发作间期、伴随生物学(忧郁)症状数、家族史、目前自杀情况、精神运动性激越、昼重夜轻节律和既往自杀史方面均无差异,而在病前妄想发作史方面,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患者较不伴者多见,自知力也较差。提示有病前妄想发作史的重度抑郁患者前后患病症状稳定,应关注自知力差者有无精神病性症状。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 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 范肖冬,汪向东,于欣,等,译.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97-104.
[2]Keller J,Schatzberg AF,Maj M. Current issues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psychotic major depression[J]. Schizophr Bull,2007,33:877-885
[3]郭中孟,李侃等.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临床特征的对照研究[J].江西医药.2003,6:392-393.
[4]田冬梅.有精神病性症状与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临床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9,2:132-13.
[5]Serretti A,Lattuada E,Cusin C,et al. Clinical and demographic features of psychotic and nonpsychotic depression[J]. Compr Psychiatry,1999,40:358-362
[6]沈渔.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28.
[7]Leyton M,Corin E,Martial J,et al. Psychotic symptoms and vulnerability to recurrent major depression[J]. JAffect Disord,1995,33:107-115.
篇3
张家港市乐余人民医院眼科,江苏张家港 215621
[摘要] 目的 对糖尿病相关性视神经病变(DON)所产生的眼底表现以及荧光血管造影(FFA)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14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对其荧光血管造影以及眼底表现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0例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在临床上各有不同表现,视神经发生病变对视力可能不会造成损害,也可能会导致视力严重下降。对其眼底进行检查,所出现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出血、充血、视盘水肿以及色淡等。其FFA表现包括以下几种:视盘新生血管以及充盈缺损、视盘晚期染色以及荧光渗漏。在这些患者中有65例患者是合并视神经病变。结论 糖尿病相关性视神经病变,其发生几率是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断发展而逐渐升高的。所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个时期内对于糖尿病相关性视神经病变都要加强注意,FFA检查对该病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
关键词 ] 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c)-0160-02
从近几年实际情况来看,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糖尿病相关性视神经病变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也随其升高而不断升高。在现代临床医学上,导致盲眼病的发生因素方面,糖尿病并发症已经成为一种主要因素。为了能够对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临床特征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本文将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4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4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所选择的这140例患者中,男性有65例,女性有75例,其年龄在2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4岁,其病程时间在5~2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2.6年。这些患者都被确诊患有糖尿病,并且将因角膜病、视网膜脱离、增生性视网膜以及晶体混浊等疾病对眼底检查所造成影响排除,并且将高血压疾病排除,避免由于高血压因素而影响到FFA检查结果。
1.2方法
对患者的发病时间以及发病时症状进行详细询问,常规检查患者眼部,同时还要对患者血糖、血脂以及血压进行监测,并且要将各项检查结果记录好。糖尿病患者眼部并发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视网膜病变与视神经病变,因此在记录时,对于患者视网膜病变要做好分期,并且要做好分型。对于视网膜病变,其临床分期有以下几种:患者眼底无可见明显病变,则表示为0期;对患者行荧光血管造影,能够见到对应视网膜所呈现微动脉瘤或者有小出血点合并的点状高荧光,则表示为Ⅰ期;对患者行荧光血管造影,可见对应视网膜所呈现白色或者血斑渗出并出的遮蔽荧光,则表示为Ⅱ期;对患者行荧光血管造影,可见对应视网膜所呈现白色或者血斑渗出并出的片状低荧光或者充盈缺损,则表示为Ⅲ期;对患者行荧光血管造影,可见对应视网膜所呈现新生血管或者玻璃体出血的血管渗漏荧光,则表示为Ⅳ期;患者眼底有增殖膜可见,则表示Ⅴ期。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且要用t与χ2来进行检验。
2结果
所选择这140例患者,即280眼中,有150眼视力明显下降,占有53.6%,有118眼出现视力轻度下降,占有42.1%,有12眼未发现视力障碍,占有4.3%,见表1。
在这140例患者中,有160眼发生视神经病变,占有57.1%,在这160眼中,有7眼是属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期,占有4.70%;有13眼属于Ⅱ期,占有8.1%;有20眼属于Ⅲ期,占有12.5%;有30眼属于Ⅳ期,占有18.8%;有40眼属于Ⅴ期,占有25.0%;另外50眼属于Ⅵ期,占有31.3%,见表2。
糖尿病相关性视神经病变观察可以见到各个时期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不断增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各个时期之内所出现的异常分布比例也不断增加。对其进行FFA检查,可以发现视盘新生血管、荧光渗漏、充盈缺损以及晚期染色。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Ⅰ—Ⅲ期,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症状就是视盘水肿或者是晚期染色,在其Ⅳ—Ⅵ期的主要表现为视盘新生血管。
3讨论
糖尿病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方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视神经属于一种周围神经系统,对于代谢紊乱以及缺氧缺血是十分敏感的。对于糖尿病来说,随着其病程的不断延长,发生视神经病变的几率也会逐渐升高。在DR各个时期内所出现的异常分布概率也会不断增加,在其病变早期,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症状就是视盘水肿或者是晚期染色,在其后期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症状就是视盘新生血管。糖尿病相关性视神经病变是很常见的,但是并没有特异性存在,对于有些病例利用检眼镜对其视盘进行观察异常也并不是十分明显,或者是由于与严重DR同时存在而忽略。DON在对视力的影响程度方面有很大差异性存在,DON与DR会共同对患者视力造成损害,但是DON与是否存在视力损害以及视力损害程度之间是没有相关性存在的。对于有些病例利用检眼镜对其进行观察可能观察不到异常现象,但是通过FFA对部分视盘进行检查仍有异常荧光可以看到。所以,在发现DON方面,FAA检查是一项重要手段。
在本文研究中,将FFA检查结果与临床相结合作为依据,一般可以将DON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视力突然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利用眼底镜检查能够见到视盘水肿,在持续几个月时间之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局部或者是全部视盘色泽变淡并且边界比较清晰,对视野进行检查,能够见到与生理盲点之间相连接的视野缺损,形状为扇形,或者是中心有暗点。②视盘水肿。大部分患者自己都感觉不到症状,视盘局部或者是全部会有边界不清以及出血现象出现,对其进行视野检查,能够见到生理盲点出现扩大。在病变早期对其进行FFA检查能够见到视盘的毛细血管扩张,在其晚期会有弥漫性高荧光出现。③视盘发生炎样改变。视盘充血,并且颜色变成红色,边界十分模糊,有渗出、出血以及生理性凹陷消失等情况可见。对其进行视野检查,能够见到生理盲点以及中心暗点出现扩大。对其进行FFA进行检查可以发现动脉期的视盘毛细血管发生扩张,动脉期之后视盘的毛细血管会与渗漏发生,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整个视盘以及其周围有强荧光出现。④视盘新生血管的形成。由于慢性高血压的长期存在,使细胞的内代谢发生紊乱,毛细血管细胞的退行性发生变性,从而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对新生血管的生长因子产生刺激,从而使新生血管生成。
糖尿病对视神经所造成的损害是十分严重的,是不能忽视的,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不断发展,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发生概率也会越来越高。所以,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各个时期都要加强警惕,防止发生糖尿病视神经病变。对患者进行FFA检查能够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帮助,从而能够进行及时治疗,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
参考文献]
[1] 刘志才.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3):61-62.
[2] 景桂莲,岳军,宋志刚.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22).
[3] 陈燕,邹天骥,王锡峰.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0,4(25):185.
[4] 梁军,滕克禹,傅特.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J].齐鲁医学杂志,2010,24(6):546-547.
篇4
关键词:糖尿病足病(DF);震动感觉阈值测定(VPT);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
DF是以糖尿病并发的血管、神经病变为基础,引起足部麻木、疼痛、皮肤溃疡甚至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DF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1]。引起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有糖尿病神经病变、血管病和感染。Kumar等[2]发现,在有足溃疡的患者中,有46%的患者为单独的神经病变,12%的有单独的缺血,30%合并有神经病变和缺血,还有12%的患者既无神经病变也无缺血。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50%以上合并有神经病变,无论感觉神经还是自主神经病变,都是发生糖尿病足病的危险因素[3]。本课题应用VPT、ABI、TBI对早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检测,筛查出糖尿病足病的高危人群,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以便进行早期进行干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1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44例(病程为初诊至发病5年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4.1岁。
1.2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本特征,见表1。
1.3 VPT检测 检测选用北京蓝讯有限公司Sensiometer A 感觉定量检测仪。操作步骤采用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方法[4]:被检查者取卧位,闭眼,在安静、轻松的环境接受检查。开动仪器电源,在5V下将振头接触患者第一足趾关节、内踝处,逐级增大电流强度,震动钮的振福逐渐增大,直至能被检查者感知,读取此时的电压值,连续重复上述操作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的VPT值。VPT通用诊断标准:VPT 0~15V 时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为低风险,16~24V时为中度风险,>25V 时为高风险[5]。
1.4 ABI检测 选用日产Omron Bp-203 RPE 动脉硬化检测装置,测定同一患者的ABI、TBI。操作步骤:患者取平卧位,静卧5min后,以充气袖带置于踝关节上10cm ,测量双侧踝动脉收缩压;置于肘关节上2~3cm ,测量双侧肱动脉收缩压,每例2次,取其平均值。其比值为踝肱指数。国际普遍认为的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严重程度按踝肱指数结果分为:0.91~1.3为正常,0.7~0.9 为轻度闭塞,0.4~0.69为中度闭塞,1.3为血管壁钙化[6]。
1.5 TBI检测 患者做完ABI 的同时检测TBI,测量上臂和趾部的收缩压,以足趾动脉收缩压除以肱动脉收缩压为TBI,每例2次,取其平均值。TBI正常值为≥0.6,TBI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 VPT测定结果 44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中,周围神经病变风险的29例,占65.9 %,其中高风险的17 例,占38.6%;中风险的12例,占27.2 %;低风险的15例,占34 %,见表2。
2.2 ABI测定结果 有外周动脉疾病的 3例,占 6.8 %,见表3。
2.3 TBI测定结果 有轻中度缺血 2例,占4.5%,见表4。
3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均为DF病变的基础。沈娟等[10]报道以VPT联合神经病变症状检查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polyneuropathy DPN)的一致性最高。王爱红[11]等使用踝肱指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报道,发生率为21.4%。VPT 检测仪是诊断DPN的敏感和重要手段,在临床上已大量应用,但对于早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未有报道。本研究显示: 44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周围神经病变风险的29例,占65.9 %,有血管病变的风险的患者3例,占6.8%。对于早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VPT 检测,检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阳性率较高,操作简单、无创且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由此可见VPT 检测是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DPN的敏感和重要手段。而ABI、TBI监测对于早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风险监测意义不大,且费用较为昂贵,在糖尿病早期可不予以ABI、TBI检测。而早期大部分的DF患者无症状,很有可能延误DF的诊治及早期干预。VPTI检测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简单、无创、有效的普查方法,可有效筛查出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DF的人群,实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早控制糖尿病的进展,并能对临床医生对DF的诊治及分险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玉华,闫红丽,杨风云.糖尿病足的早期发现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2008,11(11):150-151.
[2]Kumar S,Ashe HA,Parnell LN,et al.The Prevalenle of foot ulceration and its correlates in type Z diabetic Patients: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J].Diabetic Med,1994,11:480-484.
[3]许樟荣.应重视糖尿病足病的预防[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6):1801-1802.
[4]World Health Oraganization.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Partlb:Diagb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C].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eneva 1999.
[5]Garrow AP,Boulton AJ.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A valuable assessment of neural dysfunction in people with diabetes[J].Diabetes Metab Res Rev,2006,22:411-419.
[6]POTIER L,ABI KHALIL C,MOHAMMEDI K,et al.Use and utility of ankle brachial index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J].Eur J Vasc Endovasc Surg,2011,41(1):110-116.
[7]Fleck CA.Measuring ankle brachial pressure in dex[J].Advskin would Care,2007;20(12):645-646,648-649.
[8]MacDonald E,Froggatt P,Lawrence G,et al,Are antomated blood pressure monitors accurate enough to calculate the ankle brachial pressure index [J].J clin Monit Comput,2008;22(s):381-384.
[9]Mukherjee D,ChoL.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considerations in risks,diagnosis,and treatment[J]J Natl Med Assoc,2009;101 (10): 999-1008.
篇5
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的不在少数,其临床表现因累及部位及范围的不同而多种多样。当糖尿病的自主神经病变累及胃肠道系统时,患者主要可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临床特征:
1.食管运动失调
呈低张状态,食管收缩力减退,原发性蠕动减弱或消失,排空延迟。但是,大多数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只有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不适感或胃部灼热感等。
2.胃动力减低
表现为胃张力低下,胃扩张及胃蠕动减弱,胃内容物排空迟缓。大多数患者可无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进食后恶心、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稍进食即有饱感,食后腹胀,个别病人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3.幽门痉挛
发生幽门痉挛的患者可表现出间歇性的恶心与呕吐。
4.胆囊收缩力减弱
张力低下,患者一般多无临床症状。
5.便秘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便秘的表现,主要原因是大肠的动力降低,慢性失水可能也与此有关。其中部分患者表现为间歇性便秘,也有某些患者表现为便秘和腹泻的交替出现。
6.腹泻
有少数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腹泻,每日大便数次至20余次,多为水样便,无脓血。大便培养等检查无感染证据。腹泻多发生在餐后、黎明前或半夜时分。严重者可呈大便失禁。长期腹泻可导致患者极度消瘦,患者可呈恶病质表现。
二、糖尿病胃轻瘫
1.糖尿病胃轻瘫的基本临床特征
在糖尿病导致的胃肠神经病变中,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是继发于糖尿病的以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胃动力低下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其临床实质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所导致的胃排空延缓。
1958年,Kassander首先提出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名称来描述这一常见的糖尿病消化道慢性并发症。
临床调查显示,至少有5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糖尿病胃轻瘫,尤其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多发生于血糖长期未能有效控制并伴有多种并发症的患者,可进一步引起血糖的波动与控制不良,使病情恶化。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恶心、早饱、餐后上腹饱胀感、嗳气、食欲不振、呕吐、上腹痛、胃潴留或因消化不良的固体食物排空障碍形成胃石等,并可导致患者的体重下降。
糖尿病胃轻瘫不仅会因消化道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影响到口服药物的吸收,由于进食后食物排空延长,可使注射的胰岛素剂量及时间与血糖波动不相匹配,给糖尿病的治疗带来困难。
2.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因糖尿病胃轻瘫多发生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所以,在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时,应积极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这样可部分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胃排空延迟状况。
饮食控制:合理的饮食治疗不但可以缓解糖尿病胃轻瘫的症状,而且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规律进食是糖尿病合并胃轻瘫的基本疗法,患者应避免进食过饱,每日进餐要定时定量,进食以少量多餐为佳。患者可将每日3餐分解为6~7餐,待病情改善后,如恶心、呕吐、上腹饱胀等症状减轻后,再重新改为每日3餐。患者可多进食流质食物,必要时甚至可以完全依赖流质食物。患者应注意降低食物中不消化纤维的含量,应减少进食不易消化的蔬菜,以预防形成植物胃石。在症状缓解、血糖控制良好后,再逐步恢复高纤维膳食。低脂饮食可减轻患者胃轻瘫的症状。患者同时应该注意基本营养物质与维生素的补充。停止一切能使胃排空延长的药物。
篇6
[关键词] 针灸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3(b)-0180-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effect of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achy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A series of clinical changes of 90 cases of in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registered and the cure effect of achy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after treatment was especially observed, at the same time, 128 cases of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1 group, experimental 2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the nerve conduction and cachexia were respectively examined. Results The peripheral neuropathy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of 90 cases, which showed that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had a certain effect on the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it can dredge the corresponding nerve route, relieve the pains of patients and slow the necrosis process of the disease. Conclusion The acupuncture has a certain curative effect 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but the reflection of specific effectiveness and reliability of safety have not been known yet.
[Key words] Acupuncture treatment; Achy diabetic; Clinical research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周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发病初期的临床症状,同时也是糖尿病众多并发症之一,由于糖尿病是一种全身心的疾病,所以这种病累积的范围特别广,导致的并发症也严重。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患者的四肢出现麻痹、震颤,直至最后组织坏死,鉴于这种并发症的危害性较严重,在该院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做为重点攻克的对象,目前除开一些针对神经靶位的治疗以外,最多见的就是针灸疗法[1]。针灸疗法作为我国的传统医疗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这项中式疗法也得到了国际医疗机构的承认,将针灸疗法运用到痛性糖尿病的治疗上是一项性的科学临床突破,同时也存在一些技术上的不足,以下将从该院的临床研究中取得的一些结果来做一个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由于现在我国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我国“三高”的人口比例逐年上升,糖尿病是逐年来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疾病之一,也是“三高”疾病中发病情况较为严重的疾病。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统计的数据得出我国约有1.139亿人口患有糖尿病,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1.6%,其中主要的发病人群是中老年人,这个数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代表着我国大多数中老年人深受糖尿病的困扰,而且这种现象再进一步加剧、恶化。所以用针灸治疗痛性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无疑为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曙光,鉴于这种疾病引起的神经病变是具有全身性的特征,所以要研究这种疾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采用不同年龄段的病例,对其感觉神经和周围神经进行相应的针灸疗法,即“活血通脉”是针灸疗法的实质所在。
该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收了90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考虑到该院的现实情况再加上患者的实际住院情况,主要选取60例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针对性的选择其中的60例病例分别进行3组对照治疗。在选取的60例病患中,男性患者比重较大为41例,30~50岁的患者为15例,51岁以上的患者26例,其总的平均年龄约为45岁;女性患者19例,30~50岁的患者4例,51岁以上的患者15例,平均年龄50.5岁,由于性别的差异导致个别的患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根据统计学的研究方法,这种差异可以忽略,所以大体上都可以认为是痛性糖尿病的患者,相较于病程,年龄在30~50周岁之间的患者病龄偏短都是2年以上,个别患者处于0.5~2年之间的病程。
1.2 参考指标
主要是通过以已知的数据来作为参考标准,血液中的正常血糖参考值血糖的正常值:3.90~6.10 mmol/L;血脂分为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正常值3.63~5.18 mmol/L;甘油三酯0.56~1.70 mmol/L,这些都是血常规指标。另外还有一些纳入的标准:这主要是根据大学教材课本《内科学》《生物化学》《局部解剖学》《生理学》等等;实际的参考指标是在整个实验中的对照对比,该次实验主要是采用了针灸实验组、药物实验组、空白组3组作为实际的实验对象,对其中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的统计数据是作为分析的主要的方法,在处理数据时参考《卫生统计学》中的相应数据指标。
1.3 文献检索
主要是在中国知网、维普、丁香网、pubmed等网站上进行检索,检索的主要关键词为痛性糖尿病的治疗、针灸疗法、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再根据具体的要求检索相应的摘要、主题、正文等等。
1.4 限制权限
作为该项研究调查的主体,即该院痛性糖尿病患者的隐私权应得到相应的保护,在院期间配合实验调查产生的费用由该院负责,患者是否参与这项研究调查取决于患者的个人意愿,该院不做任何的强迫行为,严格遵守国际卫生组织所制定的伦理条文规定。
1.5 一般方法
对选取的60例病患采取相同的饮食方式对待,在研究期间的生活习性保持一致,对照组:该组的患者不做任何药物上和穴位上的治疗,但可以进行患者的性情疏导,以此来安慰患者的心里,保证患者不会因情绪过激而导致病情出现恶化;药物实验组:主要的临床用药是甲钴胺,维生素B1.每日三餐按照正常剂量饭后给药,并且及时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并做相应的数据记载,生活上面要做到和对照组相同的标准[2-3]针灸治疗组:这组的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穴位按摩、针灸治疗,找准相应的主穴和辅穴,让患者正确的平躺,平卧,然后用规范的针,进行位的针灸治疗,大约时间是在50~70 s之间,针对其它的穴位,鉴于位置和大小不同,采用的工具和针刺的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进行研究治疗1个月后,在统一检查每组患者的身体状况、各项身体体能指标,最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和总结。
2 结果
通过对3种实验数据的分析及临床表现得出:①针灸对痛性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的病变治疗效果最为显著,一共是20例针灸疗法实验组,其中19例的周围神经病变状况明显减轻,并且有向良性发展地趋势,针对年龄在30~50周岁的患者,这种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年龄在22周岁以上的患者;②用药物治疗的患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没有恶化,症状有缓解的现象,有15例患者的病情有所缓解,5例患者的病情没有明显改变,年龄段在30~50周岁的患者病情都出现缓解的状况;③对照组的实验结果和前两组形成很大的差异,对照组的状况没有任何环节,而且一旦对照组成员出现任何的饮食改变和其它细菌感染的情况,患者的病情加重,其中3例病人病情加重,17例患者情况未有变化。
3 讨论
从整个研究结果来看,针灸疗法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最好,原因可能是由于针灸疗法起到活血通脉的作用,而且这种疗法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不良反应小,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药物治疗由于针对的靶点多,靶点分布的范围广,导致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种治疗的不良反应大,对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损害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要求更高,但是这些高要求的物质条件下隐藏的是身体的损害、糖尿病的高发。就目前而言,我国面对的是糖尿病引起的众多并发症,作为主要并发症之一的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迫在眉睫,针灸治疗在目前的治疗技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袁艺,肖丹,赵波,等.中医药综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29(8):1122-1124.
[2] 张志云.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0例临床疗效[J].社区中医药,2014,30(19):105-106.
篇7
关键词:系统性动脉炎;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5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031-01
引言
又称结节性多动脉炎、Churg-Strauss综合征、Wegener氏肉芽肿,为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AGA),归入系统性小血管炎, ANCA相关性血管炎。这是以中等动脉和小动脉坏死性动脉炎为特征的相关性疾病,以中小动脉受累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哮喘,心脏、肾脏受累,周围神经病,皮肤及胃肠道损害。伴梗塞、动脉瘤形成和出血的血管炎性损害,其通常发生于已知疾病基础上,尽管仅是一种临床表现的特征,或甚至为孤立存在的疾病。
1诊断精要
1.1神经系统各种并发症
①周围神经病:
周围神经病是最常见的损害。患者常有疼痛,呈亚急性发作,并可以为持久的,可累及神经根,其中90%的患者存在腓神经损害,其他神经包括胫神经、腓肠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周围神经损害出现在哮喘后,内脏和皮肤损害前。
少数患者出现脑神经损害,表现为急性缺血性视神经病。
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性神经病在临床中较少见。主要为远端疼痛型感觉障碍,感觉障碍主要在四肢,不出现在躯干,下肢重于上肢。运动神经损害也以远端为主。
②脑病:
脑病伴有亚急性头痛发作、意识模糊、癫痫、幻觉、痴呆和昏迷,脑脊液检查可以有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和多核细胞]及蛋白增高。
③卒中与脊髓梗塞:
卒中则可有脑梗死,颅内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可有脊髓梗死)或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
④颅神经病:
可以是来自颅底的直接炎蚀。
⑤多发性肌炎:多发性肌炎较罕见。
⑥其他:高血压病、肾功能衰竭和原发病治疗中也可引起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在周围神经病发病前1~30年前可出现哮喘,发热、乏力和关节疼痛。皮肤过敏、副鼻窦炎和胃肠道症状。
2辅助检查
可有40%~60%的病人p-ANCA/MPO-ANCA阳性。86%病人的类风湿因子阳性,ANA抗体阴性血液学检查发现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IgE(74%)和IgG升高(40%)。
2.1诊断要点
首先应确诊原发的系统性疾病,一般可通过对受累组织(周围神经、肌肉、肾等)活检的组织学等检查确诊。常见有血嗜酸细胞增多性肌痛综合征非常相似,而多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可与多发性硬化症状类似。
2.2诊断标准:
有哮喘、嗜酸粒细胞比例>10%、单神经病(包括多发的)或多发性神经病、X线表现为非固定的肺部浸润、鼻旁窦异常、病理显示血管外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状的,符合6个条件中的4个或更多者可确诊,特异性大于99%,敏感性大于85%。
2.3鉴别诊断:①原发性小血管炎:指以小血管壁炎症和(或)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基础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②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③韦格内肉芽肿(WG)。④局灶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FSNGN)。
3治疗精要
糖皮质激素是主要药物,预后改善显著。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改为泼尼松口服,直到症状好转。急性期为4~8周。巩固阶段,2~4周。激素减量阶段,在密切监测下每2~4周减量5~10 mg,这个阶段通常需要数月。小剂量维持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必须加用细胞毒药物,激素的使用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胸部X线、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血沉、CPR、RF得到控制1个月后逐渐减量,维持治疗1年以上。
如用高剂量的皮质类固醇治疗数天或数周内无反应,可改用环磷酰胺或加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可提高缓解率、协助激素减量并降低复发率。尤其对ANCA阳性者,更主张使用激素与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合用。无效者可考虑血浆置换。静点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只用于合并感染而不能应用免疫抑制剂者的临时治疗,而不作为常规治疗。
4处方选择
4.1急性期。
甲基泼尼松龙1 mg/(kg・d),4~8周。
4.2巩固阶段:泼尼松1 mg/(kg・d),2~4周。4.3激素减量阶段10~15 mg/d。数月。环磷酰胺2 mg/(kg・d),用1~2年。
5经验指导与预后
本病的病程与预后主要取决于系统性损害的程度。局限于皮肤和关节者的预后较内脏为佳,并可有自动缓解者。而有多系统损害者,可出现程度不一的急性发作,甚至死亡。
在应用激素前,大多数(86%~94%)有系统损害者可在一年内死亡,65%患者由肾损害死亡。通常在本病诊断时已有肾损害伴氮质血症和高血压者,则预后不良。有人认为心脏损害和肠损害预后不良。急性少尿性肾衰竭少见(肾损害者占10%以上),但常为致死性损害。肺损害对预后影响不大。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穴位注射;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167-2
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炎,好发于青壮年,其病变特征是肢体远端的多发神经损害,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呈手套―袜子型分布的感觉、运动及营养障碍,伴腱反射消失[1]。我们于2004年3月--2008年3月,采用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炎114例,效果良好。
1一般资料本组114例中,男85例,女29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40±3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6年。其中四肢并见65例,双上肢并见6例,双下肢并见31例,单发12例。
2方法根据病变部位选择注射穴位,一般四肢选择曲池、阳陵泉、三阴交;上肢选取曲池、内关、手三里;下肢选取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药用当归注射液2ml+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维生素B12注射液0.1mg。嘱患者自然躺平,放松心情,平稳呼吸,护士选准穴位,常规皮肤消毒后用5号针头的注射器,快速直刺入穴位0.5-2,上下缓慢提插,得气后,回抽,确定无刺破血管后拔出,灭菌棉球按压穴位1-2分钟。每穴注射药液0.5-2ml,具体用量依据腧穴的位置和病人的耐受性而定,每周三次,四周为一个疗程。
3结果
3.1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2],出现下肢麻木疼痛,有手套、袜套样感、蚁行感、冰冷感,肌无力感,甚至肌肉萎缩,肢体废用,腱反射迟钝或消失,肌电图检查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3.2疗效判定校准参照《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制定[3]临床痊愈:肢体麻木、疼痛、烧灼感消失;有效:肢体麻木、疼痛、烧灼感明显减轻;无效:肢体麻木、疼痛、烧灼感无改善或加重者。
3.3治疗结束3个疗程结束后,临床治愈29例(25.44%),有效82例(71.93%),无效3例(2.6%),总有效率97.4%。
4护理
4.1注射前护理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炎患者均有多次就医、且疗效不佳的经历,缺乏治疗的信心,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较强的欲望,但常常缺乏耐心,同时对腧穴注射药物所带来的“得气”感较重而有时难以接受。因此,我们在护理过程中,首先要详细介绍腧穴和经络的作用机理,腧穴注射药物的作用和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必要时或有条件时,请治疗痊愈的患者讲述自己的亲身体会或播放录像录音,以解除他们的顾虑,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注射前备齐药品及用品,协助病人摆好,一般取自主仰卧位,自然放松。
4.2穴位注射的护理①选准穴位,根据穴位分布位置,采取解剖动态标准(如曲池穴、屈肘,于肘横纹尽端处取穴即是),或指量法取穴,选穴原则一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经取穴;二是选择肌肉较丰富的部位取穴,便于药物缓慢吸收;三是尽量避开血管丰富的部位取穴,以免误伤血管。②注意事项:对老年人和体弱者,每次注射穴位不宜过多,一般1-2个穴位即可,在针刺中患者有触电感时,是针尖刺致神经干所致,此时切忌将药物注入,以免伤及神经而造成后遗症,应将注射针头退出,改变进针方向或另选它穴。避免将药液注入血管腔,应在注射前应先轻轻回抽,确保无误后再注射。注射过程中一定要发挥语言护理的作用,边谈边进针,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并用心观察病人的面色和表情,有的病人紧张和晕针,如发现应按晕针的处理原则紧急处理。
4.3注射后护理①因注射中和注射后有“得气”感,注射部位酸、胀、沉,是一种正常反应,嘱病人消除心理紧张的状态,注射后最好是保持自然平卧的姿势,稍事休息后再下床活动,不能刚注射完毕后即下床走动。②按糖尿病的饮食原则进餐,忌食肥厚油腻、辛辣燥热之品,肌肉明显萎缩者,在糖尿病餐饮原则下,宜食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食品及高纤维素的水果蔬菜,提高机体抗病能力。③皮肤护理的原则是避免肢端外伤,穿鞋大小要合适,少运动或适量运动,经常按摩患肢,促进血液循环。
5护理体会糖尿病属于中医学的“消渴”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禀赋不足,五脏虚弱,精神刺激,情志失调、过食肥甘、形体肥胖等与糖尿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气阴两虚,痰浊淤血、痹阻脉络则是消渴病发生多种并发症的主要病机,如肝肾阴虚,痰浊淤血痹阻四肢脉络,则肢体麻木疼痛或肢端坏疽[4]。对于气阴两虚,痹阻脉络者当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对于肝肾阴虚、痰瘀阻络着,当滋养肝肾,活血通络。所以,我们应用当归注射液联合维生素B1、B12穴位注射既能活血化瘀,又能疏通经络,还能起到营养神经、改善末梢微循环的作用。当然,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是在糖代谢紊乱的基础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与神经组织缺血缺氧,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缺乏神经生长因子,山梨醇积蓄及多元醇通道活性增加等密切相关[5],所以,基础糖尿病的治疗和辨证施护也十分重要。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全身性疾病,一经确诊,只能控制而不能根治。因此,控制和消除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尤为重要[6]。。糖尿病病理生理研究表明:情绪反应的应激可通过机体的生理机制,包括自主神经通路,神经内分泌机制和速走神经对胰腺的直接影响,诱发糖尿病的发生和加速疾病的进程,进而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如在疲劳、焦虑、紧张、心理压力及突然创伤等条件下,机体因应激状态而分泌生长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对抗胰岛素激素数量的增加,抑制了胰岛素的分泌,使胰岛素激含量减少,而此时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却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促使糖尿病的发展。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抑郁或焦虑心理,表现出了焦虑不安或心情不畅,而此种心理状态,又自然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其抵抗力下降[7],严重时影响疗效,甚至加重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治疗和护理师时,还应针对糖尿病病人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病人采取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机率,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建波,陈家伟.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研究发展[J].国外内分泌病分册,2004,24(2):82-83.
[2] 宁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6(3):附录3-23-4.
[3] 韩新峰,田元生,何英,崔应麟.中医常见病症诊疗常规[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54-56.
[4] 熊曼琪,邓兆智.内分泌专科与风湿病[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第二版,1-63.
[5] 田文红,胡筱娟,路波.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J].陕西中医,2009,30(4):419-420.
篇9
【关键词】 氟桂利嗪;甲古胺;糖尿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114-0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城市化、老龄化、肥胖、中国人的易感性等,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增加。长期糖尿病引起多个系统(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的慢性并发症,最终导致功能障碍和衰竭,给患者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以及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甚至导致残废和早亡。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病人40例,用氟桂利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病人40例,均符合WHO(1999)关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在47∽61岁,糖尿病病史6∽20年。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年龄、病程、血糖等各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进行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降糖治疗,并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使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正常治疗。治疗组20例用氟桂利嗪10 mg,口服,每天晚上顿服,2周后剂量减半;甲古胺分散片1500ug,口服、每天一次。对照组20例用维生素B1 100mg,肌注,每天一次,山莨菪碱20mg及维生素B6 4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天一次,疗程均为1月。
疗效判断:①显效:麻木、疼痛、痛觉过敏、肌力等明显改善;②有效:麻木、疼痛、痛觉过敏、肌力等较前改善;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
2 结果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在糖尿病的并发症中比较常见,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生可能与遗传易感性、高血糖、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1],而盐酸氟桂利嗪是一种钙通道阻断药,能防止因缺血等原因导致的细胞内病理性钙超载而造成的细胞损害,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甲古胺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参与一碳单位循环,在由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转甲基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能促进叶酸的利用和核酸代谢,能促进轴突运输功能和轴突再生,能使延迟的神经突触传递和神经递质减少恢复正常,通过提高神经纤维兴奋性,恢复终板电位诱导,能使脑内乙酰胆碱恢+复到正常水平,促进组织中卵磷脂的合成和神经元髓鞘形成。以上两药物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加神经营养血管的血流量,从而改善周围神经的营养状况和传导速度。所以用氟桂利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满意,值得推广。
篇10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 致残率; 死亡率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8.078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它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因胰岛分泌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发糖、蛋白质、脂肪以及水和电解质紊乱,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心痛苦[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而糖尿病并发症所涉范围之广,后果之严重也越来越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重视,糖尿病治疗则以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症状,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寿命,降低病死率,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1]。因此,掌握糖尿病并发症并积极予以防治,对于提高糖尿病治疗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24例存在慢性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8年6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4例,所有患者均依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为糖尿病[2]。其中男79例,女45例;年龄21~84岁,平均年龄(60.2±12.5)岁;病程1~38年,平均(11±5)年。1型糖尿病患19例,2型糖尿病105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情况:高血压29例,高脂血症26例,冠心病19例,外周大血管病变5例,脑梗死18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8例,糖尿病肾病3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9例;糖尿病足11例。部分患者合并两种或以上并发症。
1.2 治疗方法
1.2.1 大血管病变 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脑梗死均属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范畴,肥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等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而这些因素又是动脉硬化的易患因素,当动脉硬化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等即可引起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对高血压患者应用利尿剂和(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进行治疗;高脂血症患者选用他汀类改善血脂水平,同时应用贝特类药物降低甘油三酯;冠心病和外周大血管病变患者则可选用钙拮抗剂进行治疗,脑梗死患者应用人尿激肽原酶如尤瑞克林予以治疗。
1.2.2 微血管病变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异性并发症,临床最为常见的是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临床常见于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其治疗方法目前多以减少尿蛋白和保护肾脏功能为主[3]。目前,前列腺素El和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常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通过增加肾血流量,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从而实现延缓糖尿病肾病病情发展的目的。羟苯磺酸钙是目前临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较为理想的药物[4],它能够改善视网膜的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减少失明的发生。
1.2.3 神经系统并发症 其发生机制涉及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免疫机制以及生长因子不足等。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其中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酚妥拉明、山莨菪碱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达到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从而对神经病变起到治疗作用。
1.2.4 糖尿病足 早期表现为足部畸形、皮肤干燥等,继续发展可出现足部溃疡、坏疽,常为挽救生命而截肢。其患病因素与机体免疫力、感染因素相关,临床治疗应依据病原学检查结果以及药敏试验结果,选取有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以及时控制病情,减轻患者的病痛[5]。
1.2.5 综合防治 对于糖尿病患者除了进行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饮食、运动疗法,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个体化的饮食计划,综合考虑患者的体重、年龄、病情控制情况、并发症种类等多因素,制定营养均衡、粗细粮搭配的合理饮食方案;同时要注意低盐饮食、限制烟酒。在合理膳食配合的基础上,还应鼓励患者参与运动治疗,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选取适合患者的运动方法。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糖,并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上述各项措施的综合作用,实现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2 结果
本组124例糖尿病患者中,致残6例(4.8%),来源于糖尿病并发脑梗死3例,糖尿病足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失明1例;死亡5例(4.0%),死亡原因主要为脑梗死、感染性休克、心脏猝死。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因体内胰岛素缺乏或相对缺乏而引起的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若长时间未能及时发现并给予治疗,持续的高血糖可导致糖尿病患者各器官功能损害,引起各种并发症,以眼病、心血管病、神经系统病变、肾病尤为突出,严重者可导致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5-6]。因此,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积极的防治更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124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其治疗措施及效果予以了分析。研究中发现,本组中糖尿病患者并发症主要分为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系统并发症、糖尿病足四个方面,大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外周大血管病变、脑梗死;微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主,同时也存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病例;糖尿病足亦在本组患者并发症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8.9%)。通过综合治疗措施,本研究中大部分患者并发症情况控制满意,其中致残率4.8%,死亡率4.0%,二者均控制在较低水平,且死亡病例并非均因糖尿病而死亡,可见本研究的综合防治措施对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积极有效。
综上所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如不及时予以救治,后果严重。它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积极控制如血糖等可控因素,是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效的手段。早期、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干预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对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起到积极有效的防治作用。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49-650.
[2] WHO专家.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6.
[3] 许娟,亓文波.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管损伤研究进展[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3(28):123.
[4] 魏颖.糖尿病并发症36例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21(7):85-86.
- 上一篇:村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
- 下一篇:初三体育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