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26 15:1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道家美学思想 现代平面设计 朴素 简约 含蓄
道家是中国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道家美学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是独立不改、周行不殆、流贯宇宙的总规律;强调艺术的超功利性,认为美的本质特征是自然无为,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美学注重自然,崇尚素朴之美,在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上推崇“淡”。
道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不仅在哲学内涵上被我们所深深折服,在艺术创作理念上也为我们所赞叹。在倡导不断学习传统文化,发掘优秀文化内涵的同时,进一步研究道家的精神文化内涵,不仅仅能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动力与源泉,在艺术设计领域,通过对道家文化内涵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则可以在提升设计的品味的同时,也可以树立旗帜鲜明的民族艺术观念。本文通过对道家文化与现代设计二者之间发展的内在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艺术设计的创作与发展提供深层次的指导。
色彩的偏好和象征是一个民族鲜明的标志之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造成不同的色彩文化观念,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豁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庄子在《天地》篇指出“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从此我们可以发现,道家崇尚黑白两种无彩之色,追求色彩的平淡素雅之美,认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并把黑白两种色彩上升到对道的观照层面之上。
从老庄对色彩的情感表达上,可以进一步引申出道家美学思想影响下色彩运用的显著特点:朴素的色彩观。众所周知,道家主张清淡,朴素的颜色,厌恶令人目眩的纷繁色彩。其最鲜明的表现便是极度推崇黑白二色的运用,虽然只是两个极为简洁的无彩颜色,仅存在明度的对比关系,但是实际意义上却已经远远超越了五色,从而上升到文化的层面之上,以素为炫;在视觉形式上,黑与白的组合也构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蕴含着张力、动势之感。结合现代色彩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实证分析,道家色彩观中的这种强烈的视觉;中击力与简洁的表现形式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创作具有深刻的启示,在平面设计中简约的色彩表现形式,既突出了宣传的主旨又能给人以一目了然视觉冲击,远远大于对对象细节繁杂的描述,更加有利于对信息的解读与获取。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未斯凡得洛曾提出“少即多”的设计法则理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凸显主题氛围的同时也能取得异样的宣传效果,给人一种回味的余地与空间。这种极少主义与道家的美学追求应该说惊人的相似。针对儒家思想在“重礼”的思想下所倡导的繁琐形式与美学观念,道家思想提出了从简去繁的要求。而这一需求正是现代平面设计所遵循的一个必要的创作法则,在现实的设计过程中,如果要想使设计的作品具有使人过目难忘、回味无穷的视觉效果,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简洁、概括,但是又不失文化内涵。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先生设计的“水――生命――文化”招贴图形作品,就是道家文化中的这种简洁手法的典型代表。整个画面用黑白两个简单的色彩加以描绘,在画面上形成了形与色的对立与协调,凸显了设计的主旨思想,也构筑了一幅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现代平面图形设计作品。
道家在强调朴素的色彩美同时,推崇“以少胜多”和“无画处皆成妙境”,在空间形式运用上追求简约之美。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遣名可名,非常名。”庄子也说“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可见在道家眼里艺术绝不是明晰地一览无余,而是要讲究含蓄、深邃的意境。“道”是宇宙的本源,是“有”与“无”的统一,“虚”与“实”的统一的哲学思想。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无穷。”缺和虚,有时正是更高层次意义上的满和实。只有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才能获得以少胜多、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这种空间形式的表达不仅仅在中国绘画中得到了形象的表达,而且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也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
篇2
[关键词]儒道思想;广告设计;文化内涵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本土文化和儒家道家文化相互渗透碰撞,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质的美学特征,进而使得中国的传统艺术和表达方式也生长出了与西方文化决然不同的审美意蕴。尤其是中国的图形文化,更是在本土文化根基上发展了起来,逐渐形成了带有东方思想和艺术特质的图形集合。通过皇家与民间艺术家的不断创新和追寻,其审美意蕴也在多个领域上找到了其文化的艺术载体,比如现今民间常见的篆刻、年画、剪纸艺术等,它们在今天不仅在中国范围内受到了人民的喜爱,更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作为中国特质的载体而广受世界观赏者的好评,成为东方本土文化的符号象征。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京”字标志,就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好评。纽约时报曾称,“京”表现了东方民族的审美趣味,在充斥了复杂花纹和标准“方、圆”图形的设计中,随意而写意的“京”在人们的视野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真正带着东方情怀的“舞者”,舞蹈着,把人们的思维带回了古老的东方。
1.儒家思想文化内涵对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影响
1.1“物我合一”的儒家美学观
“天人合一”是儒家哲学思想中所体现出的整体价值观,而“物我合一”则是其根本的审美观念。在这两者的关照下,造型艺术表现为不太注重图案和图形的外部结构,而是更乐于深究隐藏在图画后部的精神内涵。在评价作品的时候,中国人常常提到的“传神”也正是受到了以上这种美学观念的影响。中国儒家审美更注意的是设计整体造型所营造的气场和表现出来的气势,而不像西方审美观点一样讲究尽可能细致入微的写实。
1.2中国欣赏意趣中的意象
《中华汉语词典》中对意趣的解释为:意味和情趣。即人在欣赏某一存在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欣赏取向和情趣品味。中国的欣赏意趣中常常提到意象,“意”是客观化了的作者情思所在,而“象”则是被画家主体化了的客观存在。中国传统艺术对意象的约束较少,一般来说,只要能够表现出作者想要表达出的心境,且观看的人可以领会到,那么这个意象的创造与使用就是成功的。
古人常说的“近则取其质,远则观其势”也就是这个意思。在汉代的画像中冶经常采用裁剪影像忽略细致刻画的方式,所以汉代画像有时候看起来甚至是像一个剪影,但其动态和意境,还是能通过对画面的解构表现出来。
1.3中庸之道与“内敛”
儒家的另外一个思想内涵为“中庸之道”,即一切事物的发展和行为准则都以求“和”为标准,讲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讲究世界万物相生互融的和谐。所以在儒家的审美观念中,并不愿意把图案的某一个方面过分的夸大和抒写出来,这会导致整个画面的不协调。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古代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很少会选择“五色”等华丽夺目的修饰性内容,而是更多地青睐于简朴素雅、平淡传神等画面和文字内容。而具体表现对艺术的创作和审美过程中,也就是崇尚清新的审美要求。从另外一种审美意义上来看,中国古代的审美情趣也可以概括成“内敛”,即是一种与现代要求“个性张扬”所相反的审美价值观,这些对于现代广告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道家思想文化内涵对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2.1“师法自然”的道家美学观
道家思想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在艺术方面,“师法自然”一直是道家思想所强调的,这种自然一是指非人为造作的物质载体;二指大自然,花鸟山水等自然界的物质载体。古往今来的文人和艺术家都主张师法自然,这是道家思想给予的力量。在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等各个方面,道家的哲学思想已经有了一定的渗透和积淀。
2.2自然纯朴对现代广告艺术设计的影响
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十分强调自然纯朴的生活状态,和对自身修养持之以恒的提高和历练。因为只有一个人有了自然淳朴的生活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中不断对自我修养、性情进行精神上的升华,才可能在言谈举止、行事为政的过程中,体现出一个人与众不同的风貌和价值。
在世界的东方,现代广告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体现一个人设计才能的载体,它更多的体现的是设计者内心世界的价值评判。作品本身是实际存在的,它通过展现自己的形体、色彩、文字内容,来对他人进行感染和驯化作用,使观赏者可以赞同艺术设计中所包含的理念等内容。这就决定其设计不能仅仅通过单纯的意象组合来表现思想,而是应该首先有一个精神理念,然后再去对艺术品进行加工和创造,才能为作品本身赋予深刻的精神内涵。
没有精神内涵的作品是空洞的,“品性高洁,其文秀美”,只有当广告设计者本身拥有了高洁的灵魂,才能使得自己的作品具有高度的精神上的内容。我们欣赏古代先民的图腾,并不是仅仅在于其风格如何地绮丽变化,而是因为我们能够从图腾文化中,看到先民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追求生命,追求未来,追求美的决心与信心。我们欣赏靳埭强先生的广告设计作品,并不仅仅是因为其作品标新立异,养人眼目,更重要的是靳埭强先生的设计中流淌着浓浓的中国儒道文化的情怀。
参考文献
[1]姜金锡,孔子辩证法思想浅析.贵州社会科学,2001,(3).
篇3
关键词:国画教学;技法;道;文化素养;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一、国画创作中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中国画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的一个典型,除了体现绘画者高超的绘画技巧以外,更多的体现绘画者的心境,一副成功的作品,往往在该作品上具备这个时代的特征,体现了作者这这个时代的理解,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绘画的方式展现给世人。中国绘画传统,以“神形兼备”为皈依,重在抒发主体精神。绘画强调"以形与神,形神兼备",不拘泥于形似的雕饰、而注重神韵的传达等创作思想,正是认识得了艺术创作中"造型"与"传神"两者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绘画创作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画家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把握,由表及里地强调对精神特征的理解,通过画家的主观精神因素,包括修养、品德、秉性等,与客观世界相融合,从而创造出具有深刻内涵的美的形象和境界。大画家吴冠中曾说过:“美术界大部分画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的作品情怀和境界上不来,这是我的心里话。”这样的状况也存在于国画教学和创作中。在大部分高校国画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绘画基础理论和绘画技能的培养,对于文化素养和审美认知、审美情趣的培养不太注重,这就造成部分学生学习国画的困难,学生理解不了国画的内涵,只是单纯从技法上学习,创作出来的作品过分强调技法语言和形式语言,作品刻板生涩、表面化,图式化,更深刻的审美内涵、思想层次表达欠缺,缺乏一种内在的,恒久的审美价值。所以,中国画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的文化素养。
二、国画教学中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策略
(一)习读道家经典,感悟国画中“道”的玄妙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孕育产生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巨大,而只用墨色画山水最能体现道家的哲学思想观念。老子以“玄”形容微妙而深奥的哲学道理。“玄”在道家学说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墨色一统天下的权威影响力。老子认为“五色使人目盲”,主张“见素抱朴”只用一种墨色而使五色抽象起来,不同色阶的墨色,可以代表各种色彩的意义而存在,既足以表现物象,又不违背朴素之美,是臻于自然的最高艺术品位。他又强调“致虚极,守静笃”的哲学境界,静的意境由“玄”色来体现最为恰当,因为“玄”被引申为深沉静默。同时道家又讲究恬淡的修养,《庄子 天道篇》谓之:“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万物之本。”静和淡是相连的,宁静的黑色没有众彩的热闹刺激眩人眼目,便显得恬淡。所以,把多彩的绚烂之极归为单一墨色的恬淡,再加上虚静和朴素,便成就了中国绘画艺术创作本质的哲理性飞升。中国绘画的核心就是“绘道”。所以对中国画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悟“道”的过程,那么熟读儒释道三家经典则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画范畴论中形神、气韵、意境、雅俗、比德、中和等概念。如在《中庸》中就有关于“中和之美”的论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对学生而言,要掌握绘画的技法及形式相对道的理解是比较容易的,而对“道”的学习和领悟却是一个复杂的思想转化过程,借助于对道家经典的解读,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国画的本质和本民族的审美文化、审美理想,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绘画表现。
(二)研读古代画论,体会国画中“笔墨”的精妙
中国绘画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绘画理论和笔墨技法语言,如荆浩的《六要论》》,谢赫的《六法论等,教师在示范笔墨技法的同时把围绕该技法的相关画论,加以解读,让学生结合理论来练习技法。笔墨是中国画学习的重要内容,它不单纯是技法形式,更是画家对宇宙万物关照方式的具体表达。水、墨通过笔法的带动在宣纸上渗透,绽放了国画的生命力,幻化出复杂多变的笔墨意义和形式。所以,在国画技法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将笔法、墨法详尽介绍,让学生理解作画过程中笔墨变化的韵律和节奏感、物象造型的气韵、形神等,更要理解笔墨是审美表象和精神情感的完美融合,体会其中的笔墨趣味和精神意境。
(三)运用古代诗词等国学经典,增加国画作品的“意境”
古代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跟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北宋文人苏轼言:“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许多画论也强调诗画“异体而同貌”、“异迹而同趣”。诗和画分属于的不同的艺术领域,却有很多互通、互济之处,都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著名美术史论家、批评家薛永年曾说过:“就意境的创造而论,大家普遍重视情与景的统一,但缺乏“画外意”……所谓“画外意”,与诗化思维有关,要求借助有限而超越有限,不满足于“做诗必此诗”,主张借助比拟、联想和想象,“见青山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拓展景象,甚至提升境界。”说的就是现在一些绘画作品痴迷于技法和图式的表达,缺少一种文化底蕴和耐人寻味的意境,最终流于形式,以诗的思维取材、入画,可以摆脱俗气,提升作品的意境和格调。国画教学也是一样,教学过程偏重绘画技法上的训练,而忽视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导致创作出来的作品单薄、俗气、格调不高。在国画教学中增加诗、词、歌、赋等课程的导读,对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增加作品的意境和文化内涵等方面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策略。
国画是自然的、虚静的、体现佛、道、儒等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知识和人文素质的艺术表达,在国画的学生过程中,要本着由内及外,建立深厚的文化素质,培养自身的国学思想,从以上策略中可以得到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道家;人格;圣人;思想政治教育
道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其所含蕴的独特哲学智慧有着丰富的精神力量。过去人们往往对儒家思想青睐有加,对道家思想的教育价值有所忽视。但道家学说实则蕴涵宝贵的教育思想,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启发意义。
一、道家理想人格的解析
理想人格是一种文化基于对其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而在思想行为上表现出的某种突出品格。老子的道德,侧重按其本性“自己如此”,即无论天地万物、人类社会都应“自己如此”,不违背本性而有为(妄为),这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所在。[1]向往古朴、自然的社会,追求浑然、自由的人生,构成了道家的理想人格,即“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老子在《道德经》中将其人生理想人格化,并以特定的人格形态表现出来,继而有了老子的理想人格典范――圣人。“圣人”是老子理想人格的现实承担者,儒家也说“圣人”,但老子追求的圣人品格表现为对遵循天道、效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的精神境界。[2]
《老子》多言及圣人,而《庄子》多言及至人、真人、神人、圣人、天人,这些是道家思想所崇尚的理想人格,庄子道家的理想人格反映了他们既涉世又傲世的人生态度,体现他们向往超越的人生追求。[3]这些理想人格都是道家思想的自然体现,从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上便可窥见其宣扬的道家理想人格的风貌。
二、道家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道家传统人格理论所属的文化体系是两个相交的圆,它们之间既有彼此渗透影响的共通部分,又有本质不同的独特之处。这为促进两者融合、相互取长补短奠定了基础。
联系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它几乎贯穿了人的所有发展过程,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等方面都起到深远影响。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顺其自然,顺乎人的发展规律。尤其从少年期开始,人的自我意识觉醒,思维概括性加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从方法或内容上,都要加强其思想性和实用性。青年期则要在进一步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文化内涵、审美能力之外,注重情感教育,使之能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间的关系。[4]
三、道家传统人格理念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无为而治”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
道家的“无为”强调对自然规律的严格遵循,特点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遵循自然规律以达到目的。[5]
过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理论灌输、多明理言传,形成了课堂―教师―教材―考试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利于教学内容的系统灌输,但在实施中也缺乏多样性、生动性。
《道德经》 的“无为而治”体现的是教育的科学方法,追求“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这启示我们要将教育目标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使其内化为心理积淀,这种积淀将有效地引导、激励教育对象的行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道家教育理念的经典表达,即应重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重要性。通过“不言之教”获得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无意识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
无意识教育是按照一定的教育计划和要求,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5]
无意识教育包括环境教育、集体教育、榜样教育、健康教育等形式。与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有意识教育相比,无意识教育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时间随时、环节渗透等特点,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应重点探索的。
3、“图难于易”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
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通过对“难”与“易”、“大”与“细”的对立统一面,显示出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意蕴。[6]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复杂,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只重结果,而要认真对待整个教育过程。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善于从细微处着手,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标。
4、“反己以教”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互置
教师在教育中高高在上的姿态往往带来负面效应。道家认为,教化之本乃“自化”和“内化”而非“他化”和“外化”。[6]因此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标是教育能否入脑入心。道家提出“反己以教”的心理互置在此有重要意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坚持主客体统一的原则,要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这样便可使教育者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实现良好互动,从而更好地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意图。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大观园中的硕果,当今,在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其丰富的内涵以及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应置于更广阔的视野中探讨,将其优秀的伦理价值合理传承并服务于社会建设,不仅将发扬道家文化乃至我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对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也有长远的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占祥.老子的“自然性”道德与义利观[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5):77-80.
[2]杨丽娟.先秦儒道“方圆文化”与理想人格之塑造[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3.
[3]赵本学.先秦道家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4]王春燕.人言穷尽之处,天言开启之时―论道家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照[J].教育探究,2007,2(2):79-82.
篇5
关键词:养生文化;产品设计;绿色设计;可持续性设计
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与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需求模式逐渐由功能型向精神型过渡。精神需求的内涵是产品给予人身心愉快的体验,这一点与我国古代的养生文化具有内在同一性。中国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中国养生文化在产品中的运用有助于拓展产品设计的思路,充实绿色设计、可持续性设计研究内容。
1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概述
中华文化自古素有贵生、重生、便生的思想。养生文化也并非是人们生活中的思想与意识,它的理论价值在于融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1.1养生的内涵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主》内篇中。[1]所谓“养”,指养育、培养、保养、调养、补养等,所谓“生”,指生命、生存、生长、生存活力、人体生命。养生的内涵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调养人体的生命,保养生命,以达到长寿。养生的目的在于增进健康,延年益寿。对于社会中的个体而言,健康是关系生命及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而对社会及国家而言,国民的健康则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和生命力的旺盛。因此,养生并非是一个虚无的概念,而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构成因素。
1.2中国养生文化的主要特点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所有为生存而进行的活动都可称为文化。[2]人类为了生存而造物,这些物承载着文化的相关意义。首先,产品作为文化产物,它隐藏着人类的文化精神,养生文化就具有精神性。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璀璨瑰宝,是劳动人民宝贵的智慧结晶,是我国几千年积累的文化财富。[3]其次,养生与环境具有关联性。人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刻与周围环境进行着能量、信息的交换,因此环境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4]人居环境中的物,即产品组成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国自古注重环境养生。中国历代风水术中的风水经营术、相宅术、相地术,重视生气说、中和说、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吕氏春秋•季春纪》有对水质养生效应的论述,《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异论》有论述不同的地理环境造成不同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类型的记录,老子《道德经》(第八章)里的“居善地”可以理解为善于择地而居或择善地而居。由于人类对养生行为的重视,以及养生行为对于个体和社会群体产生的重要影响,产品的设计不可避免地与养生文化产生关联。这种联系并非是浮于形式上的,而是设计与设计内在产生关联。
2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在产品设计上的应用
2.1儒家养生文化和产品设计的关联
中国古人崇高的养生的目标是天人合一。儒家认为“天,地,人”三才并立,人为天地之心。“故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也。”[5]儒家的精神内涵在于崇尚生命、重视修养、崇尚健康的养生思想,其重要意义在于为积极进取的人生打下了思想基础。儒家养生的特点是通过自身仁义、道德等心性修养,推己及人乃至社会,从而达到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的崇高人生理想。儒家通过礼治仁义来表达“和谐”这个理念,这也是整个造物文化中的最高境界。造物文化中的和谐既是人、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也是物本身造型、材料、技术的和谐。而这种和谐的需求是设计中最需要也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这关系到设计的顶端价值。儒家注重修身养气、修心养性。产品设计中可以通过提升产品的养生文化氛围,诱导人们依此进行相应修养活动,并起到增加人的内涵的作用。例如,产品设计中用松、竹、梅岁寒三友和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图案象征人品的高尚;用莲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人品;用松、柏、桃等植物题材和鹤、龟等题材象征健康长寿;以虎、龙、马、鹿等题材象征生命健旺。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的人生境界,产品设计中融入这种境界可以提高人类生命的价值,从而达到调节心理和生理的作用。伴随着社会成员对于身心健康的追求,儒家文化的传播,让设计中的儒家养生文化也有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2.2道家养生文化和产品设计的关联
道家注重养生,追求长生不死,是中国养生文化中的典范。道家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延年益寿。所谓延年益寿就是延长生命在现实世界的存在时限。[6]道家养生文化正是关爱人的生命和身心健康、关爱人的发展的文化思想。[7]当今社会,人是社会的主题,更是设计的主体,由此而来的以人为本的设计成了设计界的金科玉律。而道家所谓的“人本”就是养生思想,以人为本中的“本”是以人的生命为本,以人的需要为本。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要求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的因素,把人的存在和健康发展作为根本。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8]这里就是指道家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出以静养生、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因此,可以说古人早就开始了绿色设计的生活方式。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设计发达国家首先出现了绿色设计理论。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Papanek)在他出版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fortherealworld)中强调,“设计应该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为保护地球的环境而服务。”[9]尽管在当时的商业环境中,绿色设计理论格格不入,但是如今看来,绿色设计是未来设计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设计的原则被公认为“3R”的原则,即Reduce、Reuse、Recycle,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10]其中Reuse是指重新利用,也是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与道家养生文化里“追求长生不死”相一致。我们把道家养生文化的理念运用到产品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关注人的身心健康,注重产品使用寿命的延长以及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从而达到人、产品、环境“延年益寿”的终极目标。
2.3佛家养生文化和产品设计的关联
佛教养生是指身心健康、延长寿命、修身养性。虽然中国佛学与发源于印度及世界各国弘扬的佛学一脉相承,不过中国佛学有特殊的轨迹系统。中国佛学的特质就在于禅宗,禅宗精神也是被设计师广泛融入设计作品中的一种内涵。禅宗是中国佛教的宗派之一。禅宗的思想是纯粹中国化的,又是大众化的老庄哲学。禅宗养生蕴含着对人本性的关怀的思想,追求空寂、淡远、无心、和合、闲逸的精神境界。禅宗主张空即是有、无即是有,与近来兴起的简约、质朴、自然的生活方式的极简主义是相通的。例如,无印良品的产品简单到极致,抛弃不必要的加工和包装,并采用可再生材料,坚持环保和关注使用者健康的理念。正因为其单纯、空白,才诞生了能够容纳所有人思想的终极的自由性。无印良品这种平实而谦逊的美学追求体现了一种天然、朴实的禅味缭绕的养生的生活方式(见图1)。禅宗养生要求人保持一颗平常心,遵循豁达、超然、闲逸、淡雅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养生智慧。特别是在当下追求物质利益的环境中,禅宗养生产品设计可以释放最深处的人性,让使用者在体验产品的过程中得到放松、清净,从而有益于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半食对碗”是由国内的上上品公司设计的,也是设计界的良好典范。半食对碗是永远无法盛满的容器,其视觉容积与实际容积的差别,配合了节食者的少食诉求,也传达着月盈而亏,花盛则败的道理。[11]半圆碗所表达的对于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的生命感悟,正是对禅宗养生“平常心”的理解,也是禅宗闲逸、淡雅生活的组成部分(如图2)。
3结语
养生,从身体健康与长寿的愿望出发,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人与天、人与人、人与自然等一系列复杂关系的平衡中探索与发展,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养生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风尚,渗透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包含儒家、道家、佛家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释、道都讲求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于是“天人合一”也成为中国人哲学思想的内涵。[12]这种思想深刻影响着人类的造物行为。探索和挖掘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及其发展的成果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们全面发展有重要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志愿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敬浩.中国运动养生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3]周青,丁功谊.传统养生文化的产业化路径探析[J].中国文化论坛,2014(7).
[4]敖仕恒.中国古代养生文化影响下的传统建筑创作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
[5]礼记•礼运[M].[6]温茂兴.从“医道相遇”透视道教文化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J].浙江中医大学学报,2006,03(4):327-330.
[7]邵秀玲.道家养生文化的人生解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6):44-47.[8]道德经[M].
[9]维克多•帕帕奈克(美).为真实世界而设计[M].周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10]乌春林.电动工具绿色设计技术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
篇6
关键词:魏晋服饰;道家;虚静;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173-03
魏晋服饰艺术作为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形态,曾经在中国服饰发展史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长期以来,曾把这个时期的服饰艺术简单的理解为因政治动荡导致文人士大夫宽衣博带的服饰风格。而缺乏从美学规律方面去总结。魏晋服饰艺术实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是一致的,讲究内敛,韵味与和谐,凸显玄学精神自然虚无的精神特质。同时这种特定的美学内涵,具备一种独立的特质,世代相传,不断发展,形成了一种自成体系的艺术形态――道法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形态。如果说中国服饰艺术终将以自己的独特的面貌出现在世界,那么从传统服饰艺术中起步,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发掘魏晋服饰艺术中的美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魏晋服饰艺术的哲学基础
魏晋服饰艺术的虚静之美,是兼容儒道,尤重老庄的玄学兴起的结果,玄学作为中国三大哲学高峰之一,是从老庄哲学发展而来的,是道家之学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其宗旨是“贵无”,玄学家们认为:“儒家的‘礼法’、‘名教’、‘人道’等思想,其主旨都是道家的玄学,即强调‘虚无’、‘自然’和‘无为’”[1]。东晋时期,玄学和佛学相互影响和融合,使中国佛学真正走向了圆融之境,形成了“禅学”,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极大。同时南北朝道教吸收玄学理论构建了神学,追求长生成仙和归本反朴,形成了独特的哲学理论和修行解脱观。在此基础上,魏晋服饰艺术开始逐渐将“礼”制削减,便服性质扩张,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将老庄的自然美学思想融入其中,“自然无为”、“道法自然”使魏晋服饰艺术在“道”的作用下,变得的浪漫超脱。老子的“自然无为”的思想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逍遥无为”的思想为虚静美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以自然为美,讲究去繁求简,追求清净寡欲的气韵风度是中国道家美学的主要观念。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是我国魏晋服饰自然化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庄子则继承了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庄子・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2]。庄子认为天地本身所具有的美即自然之美才是真正的“大美”。他认为:“世间一切方圆曲直,皆为自然天成,未经雕凿的自然之美是美的极致”[2]18,可见庄子论美,力主自然,追求本真。同时庄子追求虚静之美,在自然中,虚意味着无,在精神上,便是一种“心斋”,庄子的虚静论即无心而为,无为而治,众美从之;在《逍遥游》中,庄子就明确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推崇,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解放。
二、虚静之美是魏晋服饰艺术的普遍特征
(一)魏晋服饰艺术强调虚静之美中的和谐美
老庄的“道法自然,清净无为”的哲学思想对魏晋服饰艺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虚静之美。“魏晋服饰艺术的虚静之美中和谐美强调服饰应依赖于人的形体,美是人体生命的自然流露,要保持形体的自然美色,反对人在美饰中的雕饰行为,并把舒适性作为评判服饰的重要标准,推崇服饰的宽大、飘逸和内敛之美,力求与天合而为一的和谐神韵”[3]。这种以自然为美的文化观念,贯穿于我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各个方面。老子道家美学还追求“返璞归真”,体现在服饰中就是将大自然绚烂缤纷的色彩和丰富多姿的物质形态作为美化服饰的源泉,“不仅制作服饰的材料取于自然,裁制款式、选用色彩、装饰纹样等也追求与自然的统一,以自然界的美来点染、修饰和完善服饰,使服饰美化达到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学效果”[4]。
(二)魏晋服饰艺术强调虚静之美中的自由美
由于受到玄学和老庄“清淡”哲学思想的影响,当时的人们追求自然和自由,试图摆脱儒术的普遍性和约束性,追求清淡脱俗,无拘无束的自由精神境界。这种精神状态反映在服装上首先是服装款式的“松”,男子宽衣博带“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濯濯如春月柳”“谡谡如劲松下风”,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美,更有崇尚清淡,潇洒放达的“竹林七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说他们“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5]。女子服饰则以其轻灵飘逸、华美繁复来达到妩媚脱俗、飘飘若仙的效果。“服装上饰以‘纤’,所谓‘纤’,是指一种固定在衣服下摆部位的饰物。通常以丝织物制成,其特点是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相叠。所谓“”,指的是从围裳中伸出来的飘带。由于飘带拖得比较长,走起路来,如燕飞舞”[6]。“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绝非一般俗艳女色可比。从审美角度看,当时人们追求虚无缥缈、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天衣飞扬,满壁飞动”勾勒出了魏晋变幻曲折的服饰美学线条。
(三)魏晋服饰艺术强调虚静之美中的人格美
魏晋的清淡隐士特别注重人的仪容神气和风采气度,并把这些人体结构的艺术运用到其他一切审美活动中,因此魏晋隐士人格美意识的发展在中国服饰艺术史上具有重大意义。魏晋服饰艺术中的人格美是以道家为基础,认为“真”是美的基础,离开了“真”就无所谓美与善。老子提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提倡返朴归真的美学思想。庄子发展了老子这一思想,他认为人必须超越世俗、摆脱世俗的羁绊,力求达到“圣人”、“神人”、“圣人”、“德人等”无欲无求的理想人格境界。陶渊明《归去来兮词》中写到:“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7],从中可以感受到魏晋服饰艺术的清虚飘逸,力主玄远的气质。因此,魏晋服饰艺术的巨大魅力在于它是一种极致的人性美,充满着对生命本体的关怀和对自然之道的敬畏与遐想。
三、魏晋服饰艺术虚静美学的当代价值
魏晋服饰艺术的虚静美学将在研究中国传统美学和现代设计显示出其重要的价值,既给人以艺术的熏陶,陶治人们的情操,又能作为现代设计重要的灵感来源。魏晋服饰艺术的虚静美学对于完善中国艺术文化和美学理论,构筑传统文化的艺术意境和氛围,提高现代设计的文化含量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现代新道家代表人物和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认为:“艺术以及创造首先是人格的创造,‘伟大之制作,亦需要伟大人格为之后盾’,而人格创造的关键,根本上还在于艺术家自身具有与虚实相生的宇宙生命运动相契合的心灵结构。艺术意境创造一方面要求艺术家心灵的‘空灵’、精神的淡薄,从而出入虚实,以虚灵的心襟气象体会自然,沉潜与宇宙万物的核心而得其理趣,创造‘事外有远致’的美的境界”[8]。宗白华先生对魏晋人格的深刻解读,给当代的学者和设计师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魏晋文化史专家唐翼明受到宗白华先生的启发,他认为魏晋服饰艺术实则就是玄学的艺术,他在著作《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中写道:“魏晋玄学是中国传统学术中最富于抽象思辨色彩的,其中的“有无本末”之辨第一次把中国哲学引向本体论的高度,大大拓宽了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框架”[9]。马可,在中国时装设计界被称为“孤独的时尚隐者”,她是老庄哲学的忠实追随者,崇尚魏晋服饰艺术的虚静与自然。她创立的“无用”品牌内涵精髓即是老庄“自然无为”和“清净无为”的哲学概念。她一直在寻找时装设计中的“大美”之道,她认为:“服饰应当趋向自然,人与衣,人与自然,衣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互不冲突的”[10]。她还认为:“价值从不在物件本身,而在使用的人”[11]。马可在对于时尚的诠释另辟蹊径,在“无用”品牌中,她以衣载道,追求虚静之美。几乎所有的衣物她都采取了超码、做旧的处理,絮乱的缠绕和粗糙的缝制,仿佛下定决心和现代文明对抗。她经常去农村采风,正由于此,她的设计总是显得与现代都市相去甚远。她的衣服都是利用天然材料纯手工制成,是传统技术的延续与活化,她通过自己亲手缝制的衣服,对廓形、面料和色彩进行恰如其分地表达,不过分的刺激人们的感官欲望,以“自然简朴”的生活态度,追寻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给中国新兴的年轻设计师们带来了新的设计源泉,作为中国新兴职业独立设计师中的一员,“90后”海归女孩石芮子自创独立服装品牌“SHUR RUITZ”(石汝),她从老庄哲学找到了内心真正平静的地方,崇尚虚静自然,坚持事无事、味无味、为无为,她秉承less is more(简约即是美)的品牌设计理念,在纷繁多变复杂的时代里追求返璞归真。她希望用作品表达对中国古时平静恬淡生活的向往,内心的充实并不需要物质的浮华,定心做好真正有底蕴、有思想的东西即是最大的幸福,无为,无不为。饥饿的人觉得食物奢侈,年慕的人认为青春奢侈,而现在这个躁动浮夸的时代,一点点平静尤显奢侈。她希望能改变中国人对奢侈的看法,还原本应传承千年的中和和虚静之美。
日本的无印良品在设计中也践行了老庄哲学中的自然与虚静美学,它的设计清新自然,形态删繁求简,充满较强的人文主义情怀,简约不失人情味。“有人认为,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它不强调所谓的流行,而是以平实的价格还原商品价值的真实意义,并在似有若无的设计中,将产品升华至文化层面。它通过无标牌的设计、素雅的色彩和环保材料的运用来呼唤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
总之,魏晋服饰艺术中的虚静美学是中华美学的瑰宝,其中折射出的老庄哲学的精神内涵更是值得深入挖掘。魏晋玄学强调清淡雅趣的人格修炼,重视风神气质的精神风度,在这背后实则都是对人性的赞美,对自由精神世界的渴望,体现了一种人文主义关怀的处世观。
在此基础上魏晋服饰表现出了质地粗陋,重视内美,去掉纹饰,反对形式上的繁缛的朴素自然之美,体现了魏晋隐士融己于自然的脱俗境界,这种有异于儒家文质彬彬的美学思想,但却包含着对个体生命自由美和虚静美的追求。这种新的美学理论对于完善和发展我国服饰美学以及时尚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魏晋服饰虚静无为和生态自然的审美思想,它代表着东方服饰文化的精髓,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同时,不断改造、创新与拓展。
参考文献:
〔1〕李艺.道家服饰美学思想微探[J].美术研究,2014,(03):109-110.
〔2〕曹天慧.超凡脱俗的唯美主义倾向――魏晋时期的服饰风格[J].美术研究,2006,(05):18.
〔3〕陈燕琳.魏晋美学思潮与魏晋服饰风尚[J].艺术教育,2013,(12):38-39.
〔4〕陈淑葵.魏晋风度对当时服饰的影响[J].丝绸,2005,(06):52-53.
〔5〕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159-204.
〔6〕华梅.华梅谈服饰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67-68.
〔7〕岳庆云.论魏晋士人的人格美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4.13-16.
〔8〕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54-56.
〔9〕唐翼明.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4.18-25.
篇7
关键词:宗教;文化;古典园林
中国幅员辽阔,江山多娇。大地山川的钟灵毓秀,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孕育出中国古典园林这样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它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它所营造的景观艺术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宗教文化的内涵和特色,既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表达了人们的审美意识。中国宗教文化对古典园林景观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归纳起来,可概括成儒、道、释三大源头。
1、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思想以“仁”为基础,以“礼乐”为熏陶,注重人格的锤炼和品性的培养。以“礼”代表约束人的行为规范,以“乐”表示关怀人的内在情感。礼乐相辅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伦理观。儒家的礼制思想在园林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明清时期建筑装饰用色按等级来定,黄色最为显贵,为皇室所独有,而黑、灰、白则为居民的专用色。此外,在皇家园林中,为体现森严的礼制观念,大多数的皇家园林都有一条明显的主轴线,主轴线上有一个明显的中心,这个中心统帅着所有的景点,象征着皇权之上。
除了森严的礼制观念之外,儒家提倡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儒家思想在吸取借鉴道家思想的基础上,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就成为古典园林设计中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力求使建筑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和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合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古典园林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儒家的人生态度不以物质享受为追求,更为重视事物的意义和内涵。以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象征人的精神力量,以此来隐喻人的思想情操,将人的精神升华到新的高度,重视物的内在意义,以此作为园林深层精神的表现形式。如人们将竹、松、梅、兰、菊以及各种形象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2、 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儒、佛并称三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对自然和自然中的重要因素―人及其关系非常重视,“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核心。道家崇尚自然并发展为以自然美味核心的美学思想,即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种原始的美学思想与“返璞归真”、“小国寡民”的憧憬相结合,铸就了士人们的宁静致远、淡泊自适、潇洒飘逸的心态特征。[1]道家认为道本无为而能自然生化万物,人与自然相比如此渺小,所以应顺其自然,不可任性而为,以免破坏万物之和谐。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主张万物复归其本色根源,造作的人类和社会必须复归其原始状态才能实现万物和谐的境界。这就是遵循自然,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美学思考和景观设计一直受到“道法自然”的影响,目的是将个人的情感以恰当的方式找到表达,在超越世俗的水平上享有自然之美。[2]
“道法自然”思想在园林设计中显示其价值,就必须通过合理的功能、宜人的比例、恰当的布局、独具匠心的构思等设计手法,在表现事物自然品质的同时,达到“道法自然”的境界。这一思想在古典园林中的具体表现为:没有规则的行道树,没有修剪的草坪;树木花卉的种植依照大自然原始植被分布方式,三五成丛,自由散聚,水池或山石,野趣横生;建筑按山水总体风骨走势,高低曲折、参差错落。正如明代造园大师计成在园冶中提出的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这即是中国园林的最高境界, 也是道家的师法自然在造园中的精妙体现。
3、 佛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北印度,大约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内地。中唐时期,禅宗美学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情感等作用, 提到极高的地位, 并把禅宗思想融入到中国园林的创作中,追求创作构思的主观性,使得作品能达到情、景与哲理交融化合的境界,从而把完整的“意境”凸显出来。
佛教文化不仅促成了在造园风格上“意境”这一概念的形成,而且形成了一个园林类型―寺庙园林。寺庙园林的前导部分常常结合丛林、溪流、牌坊、小桥、放生池等, 起到铺垫、渲染宗教气氛, 激发、增强游人兴致, 逐步引入宗教天地和景观佳境的作用。主体建筑常常是以殿堂为中心的建筑群落组成。它通常多占据寺庙园林的主要部位, 采用四合院或廊院的格局, 以对称规整、封闭静态的空间, 表现宗教的神圣。[3]
篇8
中国传统美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美学思想在先秦哲学家那里开始萌芽,比西方早300多年。但从我国目前景观设计来看,受西方美学思想的影响颇深,出现了生搬西方设计理念、东拼西凑各种设计风格的情况。因此,应用中国传统美学来丰富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内涵尤为重要。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主流是儒、道、释,即儒家、道家和禅宗思想。分析传统美学思想,有助于为今后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一)儒家美学思想的渗透
儒家美学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和主流,有着深厚的渊源和深刻的哲学基础。孔子是儒家美学的创始人,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在《论语》中,孔子主张“美善合一”的思想,奠定了儒家的美学观。儒家美学的核心是“仁”,仁即人,引申为“爱”,其思想的根本和基础就是“仁爱”。而“中和”是对中国后世影响最大最深远的美学思想之一,在艺术上倡导“中和之美”。中国古典园林处处渗透着儒家气息,始终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人们提供舒适和适宜的生活环境,显示出和谐之美。这些都体现了儒家美学的审美观点。
(二)道家美学思想的融合
道家美学是以自然、简洁、朴素、清净高远为思想特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的美学核心是“自然无为”,蕴含目的性和规律性;庄子的美学思想则强调“道法自然”,故“妙”出于自然。庄子的“天人合一”与儒学用自然来比拟人事,迁就人事相反,则是要求彻底舍弃人事来与自然合一。道家在艺术美、自然美以及人格美等领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具有自由性,主张自然无为,尊重个性,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这在中国长期的文艺实践创造中,为中国古典美学留下宝贵的思想遗产。而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中,“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其基本特征,通常以自然的景色来营造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不求轴线对称,花草树木都是顺应其天性自然生长,把天然之趣作为追求目标。
(三)禅宗美学思想的体现
中国的禅宗始于南北朝。将佛教思想应用于审美和艺术上所形成的禅宗美学,融合了儒家、道家、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蕴含了顿悟见性的审美思维,表现出对自然美的热爱,注重内在精神境界。禅宗的这种精神反对人工雕饰,与西方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如出一辙。禅宗美学对园林艺术的影响体现在对意境的影响,“空灵”的韵味渐渐成为艺术意境的一种重要的美学追求。平淡、悠远、纯净、自然的闲适之情,是文人士大夫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综上所述,华夏美学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影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创作。儒家思想在道德伦理上有所建树,但在艺术的影响上不如道家深远。道家回归自然的思想让人们更向往精神的自由。同时,禅宗作为佛教思想的一支,在艺术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因此,在不同美学思想学派引导下,景观设计也会出现不同的形式美。
二、从美学视角探析现代景观设计的旅游价值
景观是一种目的地艺术,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最明显的就是不同地域的人们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的旅游行为,例如巴黎、威尼斯、阿姆斯特丹等大都市的博物馆一直是全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所向往的,也由此带动了旅游事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物质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产生旅游的愿望和行动。由此可见,在重视环境、保护资源、传承文化的同时,要努力创造新的符合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以中华传统美学思想来丰富现代景观设计的旅游价值,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人性化和谐景观
儒家美学中的“仁”“中和之美”等思想对现代景观设计有一定程度的启示。儒家美学中“仁”即是当前“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人是城市的主人,城市景观中的一花一草都是为人服务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现代景观设计以满足大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尤其更要为特殊人群考虑,如为老年人提供材质合适的坐凳来休憩、景区台阶不宜太高太多、残疾人的活动空间要保证便捷性和安全性、在合适的地方设置母婴休息室等。这些人性化设计都是既满足特殊游客追求愉悦的心理需求,同时也体现了对游客的关爱。儒家思想中“和”的设计语言在景观设计中可以理解为自然和谐的整体理念。在景观设计中,要将人同景观紧密联系一起,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以最大化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提供更多的服务,达到人与景观的和谐。充满人性化的景观设计要传达出对自然、人、动物的关爱,需要设计师花大量的心血去关注和探索。
(二)生态化自然景观
道家美学思想对现代景观设计的积极意义在于注重生态特征,营造自然的环境。当前很多设计师热衷于“创造”景观,人为强加在自然之上的设计虽起到了一定美感,但也付出很大代价,特别是一些较敏感的地区,如缺水地区硬是搞喷泉景观。与此同时,近些年,旅游热的背后也给旅游景区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乱涂乱画、随意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使原有的自然、文化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降低了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从环境质量角度分析,具有吸引力的生态景观设计可以净化空气、提供氧气、调节气候等生态意义;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生态和谐、景色优美的景观设计,会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使游客口口相传,加强了景区的品牌宣传,提升景区经济效益;从生态环保理念分析,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心情和接触自然的机会,向游客传达保护环境的意识,成为环保教育的天然讲堂。
(三)地域性文化景观
禅宗美学对于古典园林中“意境”的表达,实际上是从情感化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和建造。“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因此,景观设计情感化表达还体现在民族文化中,但当前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与传统美学日渐疏离,导致景观设计失去地域风格。盲目效仿西方风格也让中国景观失去对西方游客旅游的吸引力。因此,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村镇,景观设计都离不开民族的、地域的文化根基。对此,中国现代景观设计师应予以反思,作为一名游客更多的是希望看到与自己生活、居住所在地域不同的景观展现。设计师应该把所在区域最本质的文化元素通过景观设计表现出来,努力发掘设计场地特定的文化景观。同时还要发扬优秀的民间风俗传统,从中提炼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用景观设计的手段加以创造,从视觉上激发人们的民族情感,如少数民族特有的生活环境、建筑特色及风土人情等。综上所述,对地域性文化景观的深入研究、因地制宜的营造,不仅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增加了当地民众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更重要的是通过景观设计的文化提升带来旅游价值的提高。中国文化也会因为旅游地的传播而扩大在全世界的影响。
三、结语
篇9
一、开设“文学鉴赏”课的必要性
从小的方面说:首先、在阅读和赏析过程中,不仅扩大了知识容量,还能提高学生分析判断事务和欣赏写作的能力。其次,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它能养育精神,充实生命,是增加我们生命厚度的重要基石。因为一个人生命的分量来源于知识的积累,更来源于古代圣贤的经验、智慧对现有生命的提升。再次,引导、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活在世上生存靠专业,生命要活的有意义靠价值观。每一个人为人处事都要靠一套价值观才能收放自如,游刃有余,生命才能有意义。从大的方面说,《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更应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原因一:文学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它承载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明史,这其中包括涉及的内容有:历史、思想、哲学、艺术、经济、宗教等等上层建筑以及经济基础的各个领域。而这些内容综合构成了中国社会的理性面貌与情感面貌。不懂得中国社会的基本形态的构成,不了解中国人文精神的历史渊源,我们就不能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知识或技能青年。原因二:文学是现实的教科书。这一点从两方面理解:(一)、承前所述,文学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里有古人生存的智慧、贤达的人格,积极的价值观、豁达的人生观与正确的道德观,可以帮助大学生确立人生理想与情操定位。例如:屈原、李密、诸葛亮、韩愈、岳飞、文天祥等等的人品与作品,就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座座丰碑,激励指导我们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最后实现。(二)、必要的文学修养,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理解其它学科的理论体系与学科精髓,完成技能的掌握与准确的传输与运用。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我说,不学文学,从人文意义上说,就不能使我们的思想情感准确传达,不能使我们的技能工作充满激情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益。因为,文学能完善我们的人生,生命的意义在于理性与感性的双重满足,在于人文精神与现实作为的双重实现,缺一不可。因此,开设古诗文鉴赏课的意义概况起来就是:积累知识,厚积薄发;陶冶性情,脱俗趋雅;培养品质,德善为佳;提升境界,睿智天下。
二、接受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体系庞大,深不可测。,仅以百家学说为例,思想体系也是博大精深,叹为观止。就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而言,内涵与外延极其广泛,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体来说,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是儒文化,而道家文化作为儒家文化的补充,共同构成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完整的人生。那么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仅以儒、道文化简而述之。首先,儒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体现在品德修养、社会承担等方面。(一)、儒家强调“仁者爱人”。[1]孔子的学生问老师什么是仁,孔子毫不犹豫的回答:“爱人”。[2]“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两人和平相处谓之“仁”。“仁”字体现了“和谐”的理念。也就是说“共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来自传统文化深厚的给养,表现了社会大众潜意识中对复苏传统文化的一种渴望,儒家的这种仁爱精神就能够培育学生高尚的品质,博大的情怀。(二)、儒家文化的精神理念是以“兼济天下”为己任,鼓励士人积极作为,这非常符合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具体表现在作为感、成就感与价值的体现上。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敢为天下先的使命感,这样大学生的社会行为就有了理论的支撑,进入社会的步履就会稳健。当然,儒家文化对大学生的启迪,远远不止这些,总体来说,他博大的文化精神是我们顺境中的舵手,逆境中的力量。再说道家文化的启示。道家因它崇尚个性的特征与儒家文化一道,构成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文化基石,如果说儒家文化主要完成了个体生命的道德修养与价值体现,那么就可以说,道家文化成就了个体生命心灵的自由和尊严的保留。老子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庄子的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开阔的文化襟怀与坚韧的文化品质。道家文化的达观人生态度,又能够使高职生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失败,尽快调整自己,精神永远不垮,心灵永不言败。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更要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既是目前缓解高职体制中教育资源结构不合理的有效手段,更是以优势资源完善高职教育体制的必然手段。因为高职教育的教育对象,终究不是工作机器,而是每个生命个体,是将来社会综合的参与者。复杂的人生,一种技能或专业是无法应对的。因此,教会学生立身之术的同时,更要教会他们立命之本。这就是高尚的情操、生存的智慧与坚韧的信念。只有这样,高职学生才能以昂扬有为的情绪,积极乐观的心态,豁达机智的处世方法,融入社会,作为人生。
作者:刘晓莉 单位: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
篇10
关键词: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乐舞;美学思想
舞蹈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舞蹈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舞蹈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从它的产生、发展、演变到对人及社会发生影响,是一个有机的复杂过程。只有全方位地了解舞蹈的自身规律和受其制约的种种外部规律,才能对我国舞蹈美学的嬗变问题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
一、先秦时期乐舞美学思想产生条件
我国在舞蹈美学方面有着久远的历史。从先秦以来,“乐与政通”的思想便形成了。西周时期的制礼作乐,使乐舞具有特殊的功能和地位。而“雅乐”体现出中国文化开始从神本文化走向人本文化。雅乐的代表为“六代舞”,包括《云门》《大章》《大韶》《大夏》《大C》《大武》。“天”的观念与人结合,人王被当作君权神授的“天子”,娱神的乐舞变成娱人的乐舞。可以说周代的宫廷雅乐是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同时也为我国古代舞蹈美学思想产生创造了条件。
二、儒家“礼乐”乐舞美学思想
“礼乐”作为儒家文化的乐舞观,主要是由孔子、孟子、荀子等人传承并光大。《论语》中涉及到乐舞的言论,从孔子“好”与“恶”的情感态度入手来把握其乐舞思想实质,我们发现孔子对“诸侯舞八佾”和“郑声乱雅乐”表示极大的愤慨和厌恶。《论语・八佾》载:孔子听说鲁大夫季氏用了王才可以用的乐舞之礼,愤而言日:“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孔子对“八佾舞于庭”的不可容忍,对“郑声乱雅乐”的深恶痛绝的态度在于“孔子为政,先正礼乐”。“八佾舞于庭”“郑声乱雅乐”均属“非礼之乐”。从中我们了解到孔子“礼乐”思想建立在“乐与政通”的观念上;又看到孔子“礼乐”思想的主旨在于“正礼乐”而“兴邦家”。
那么怎样的“乐”在孔子看来才合于“礼”呢?他在答复学生时说道:“乐则韶舞”,他认为《韶舞》“尽美矣,又尽善矣”。在他的那个时代,“非礼”之乐四处泛起,诸侯舞八佾,郑声乱雅乐……在他看来,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礼将不礼之际,如果人们能自觉循礼,把循礼当成人生一件快事,这将是多么愉快的事情。
在孔子之后,最受推崇是孟子与苟子。孟子主张通过“乐民之乐”来“王天下”,“乐民之乐”是手段:荀子则主张通过“以道制欲”来“乐得其道”是目的。但不管如何,二人仍然以孔子“礼乐”思想“乐与政通”为其乐舞思想基石。
三、老庄“天乐”乐舞美学思想
道家学派以老子为代表。道家人主张,圣人的精神修养,《老子》的大部分思想表示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事物变,但是事物变化的规律不变。一个人如果懂得了这些规律,并且遵循这些规律以调整自己的行动,他就能够使事物转向对他有利。这个主张正是这个思想趋势的最后发展。
道家“天乐”乐舞思想在庄子的著作中得到较明确的表述。他认为理想的“天乐”必须是“阴阳调和”“天人合一”的;依循“变化无常”的“自然之命”。这在庄子经常谈及《咸池》之乐中体现出来,《咸池》又称《云门》《承云》,周代制礼作乐以黄帝的《咸池》为首,是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祈祷农业丰收的乐舞。庄子的“天乐”乐舞思想是对老子乐舞思想的继承。老子主张“大音希声”。“大音”者如庄子所言之“天乐”也,“希声”者,老子释“听之不闻,名日希”(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老子的乐舞思想,崇尚拙朴恬淡的“天乐”,厌倦繁文缛节的“礼乐”。
道家虽没有论艺术的专著,但是他们对于精神自由运动的赞美,对于自然的理想化,使中国的艺术大师们受到深刻的启示。受其影响的有魏晋稽康、唐代李白等人。
四、墨家“非乐”乐舞美学思想
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兼爱”,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墨子出于游侠,兼爱正是游侠职业道德的逻辑的延伸他的“非乐”植根于此。
为何墨子认为“非乐”有利于天下,而“兴乐”就不利于天下,对乐舞采取否定的态度呢?简单的来说,在墨子看来,演奏乐器是要劳民伤财的,包括乐器的制造,乐工的养活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都是不利于天下、夺民之衣食的。是故墨子日:“为乐非也”他认为费财力、物力、人力。老百姓既不能享受,贵族也不要享受。(《乐记》论辩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第6页)。
当然,墨子的“非乐”思想并不是所有的“乐”都是有于害天下的。对于墨子“非乐”的特定内涵,我们先从其针对性入手。墨子在《鲁问》中说:
“凡入国,必择务而从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
从中我们了解到,墨子“非乐”主要针对“国家熹音湛湎”,从“节用”出发,墨子所“非”之“乐”是“繁饰…‘盛为”,他反对的是奢侈的“乐”。按现在的话就是提倡节约,不要铺张浪费。
就墨子“非乐”思想总体而言,其完全否定乐舞的社会功能固不可取,但其反对繁饰、盛为之乐的原则,却有着积极的意义。孔子对于西周的传统制度、礼乐文献,怀有同情的了解,力求以伦理的言辞论证它们是合理的,正当的;墨子则相反,认为它们不正当、不合用,力求用简单一些。(《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五、屈原“巫乐”乐舞美学思想
“沟通人神”者称之“巫”。巫舞是原始宗教萌芽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原始人们最早开始的一种运用人体动作来进行的宗教仪式活动。在殷周时期尤为盛之,如:万舞、蜡舞、傩祭等宗教仪式活动。“万物有灵”的观念是先民们在原始逻辑思维指导下的行为。
作为先秦中的最后乐舞思想家的屈原,其乐舞思想被称为“巫乐”。为何他的乐舞思想被称为“巫乐”思想呢?东汉王逸对屈原的《九歌》是这样理解的:
“昔楚国南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
屈原的乐舞思想不仅在于其对道家合于天道“天乐”与儒家合于人道之“礼乐”的沟通更在于其对楚邑巫风的反映关系上。屈原的思想既非儒亦非道,而是“巫”。不过,这是艺术化的而非宗教化的“巫”。“巫”作为先民借以征服自然的一种手段,其本身就有“人道”顺于“天道”的观念。这种观念作为一种思想,即“楚人精神”。“巫乐”就是“楚人精神”在乐舞思想中的体现。
可以说,作为有思想的“巫乐”,“屈赋”中最浓重的情感便是“忧患意识”。其不为君王看中;不为民众理解;生不逢时;乐不加身等种种遭遇与情感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同时,其悲情哀思中更有忧国忧民的感彩存在。这相对于儒家的“礼乐”、墨家的“非乐”、道家的“天道”来说,屈原的“巫乐”更接近艺术自身的规律与特征。“忧患意识”自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合流后,已成为中华民族一种极为显著的文化心理特征。
- 上一篇:校园环境文化设计方案
- 下一篇: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