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1-26 15:17: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精神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精神的含义

篇1

1、从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看科学与信仰的辩证关系

我们知道理性精神、科学精神在西方的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最清晰的展现,本通过把科学与信仰的辩证关系镶入西方文化,力图清晰的展现科学和信仰的独特关系。在西方文化中,科学与信仰的关系并非是一种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调整、变化的辩证关系。在西方文化的摇篮时代―希腊城邦时代,科学与信仰是一种水融的同一关系,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一度攫取了绝对的专治权利,而这时科学与哲学只能够仰承宗教的鼻息,完全不具有独立的地位。随着近性精神的崛起,科学开始逐渐摆脱宗教的影响,二者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这时一种以科学为主导的新的人文精神重新产生出来,科学与信仰的关系变成一种共生互补的新关系模式,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1.1对科学与人文信仰进行重新反思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对科学与信仰,尤其是信仰中包含的宗教精神抱着一种过分简单的看法。一般认为信仰在过去科学技术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占主导地位,是因为科学理性精神的不发达,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理性精神的壮大,信仰也会被科学所控制。然而面对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这种科学与信仰之关系的传统观点正在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当今美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无可争议地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但是美国的文化以及精神在世界上占有非常强势的地位。今天的中国比起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无疑是大大地提高了,但是中国人对于人文精神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面对科学与信仰同步发展而非此消彼长的新现象,我们有必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科学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不应该采取一种无视现实的自欺欺人的蒙昧态度。

自从儒家思想在汉代取得独尊低位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在本质上就采取一种拥有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文化倾向。这里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表现为一种道德教化。中国人从来未真正经历过宗教的暴虐和理性精神的跋扈这两种相反的极端形式。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对于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往往采取的是抽象的和形而上学的,即简单的把二者看作是一种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

毋庸置疑,科学与宗教在西方曾一度处于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之中,但是正如他们曾经也在其他的历史阶段中呈现为一种水融的统一关系一样。在西方历史长河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变化的关系,我们只有用这种辩证的眼光看待二者之间关系,才能真正理解科学理性与人本主义信仰之间表现出来的微妙的共生关系。

篇2

关键词:大学教育;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在经济和物质利益氛围的诱惑下,当代大学校园里充斥着市场精神,大学校园缺少纯粹的文化气息。部分师生放弃了对学术和真理的追求,欲蔽灵台,心为物役,使科研学术成为追名逐利的手段,这些都使正确价值观越来越远离校园。

这篇文章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自己对大学教育中科学技术培养与人文精神培养的认识。

一、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现状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表示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少数学生能简略回答一些表面含义,如科学精神,就是以科学为主,对科学有孜孜追求的热情,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强调发扬人的个性,对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高学历和多证书的追求是一种功利和实用目的,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部分学生文化视野狭隘,只讲眼前,不讲长远,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上述反映出部分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缺失。

二、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呢?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定义,人们的理解不尽相同。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就其基本的含义而言,科学精神就是尊重体现科学技术的价值,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社会发展。而人文精神则注重人的思想观念,重视人文文化素养,强调依靠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推动社会进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们深入观察与不断认识世界所不可或缺的。

三、如何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先生曾说: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这种精神最重要的实质就是指人文精神。科学教育依赖科学,着重追求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方法的探索;人文主义教育则强调人的思想和情感。科学教育以求真为主题,人文教育以求善为根本;科学求真需要以人文为导向,人文求善需要以科学为奠基,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完整的教育应包括“学习做事”与“学习做人”两个方面。“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精神;“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优势互补,使一个人在体力、智力、伦理各方面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增强其对科学求真、求实的追求。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丰富其内在情感,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大学担负着培养中国未来的中流砥柱的重任,因此,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有利于提高中国未来的竞争力。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锻造是构成高校教育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篇3

关键词:政治教学;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48-001

一、 关于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一种人文素质,即一个人的品质、思想、人格、情绪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社会文化修养。从社会学的角度讲,每个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渡都是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完成的,每个人都要被动地受到社会规范、价值、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一个人的人文精神也在其中逐渐形成的。

人文精神是人文主义的核心。我们现在提倡的人文精神教育,实质是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其核心是引导青少年一代更好的洞察人生、净化灵魂,深刻地理解人生目的和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二、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

人文精神对一个中学生来说,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信仰。只有当中学生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时,才能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与发展,才能更加积极向上、乐观进取实现人生目标。第二,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中学生要学法、知法、守法、护法,树立法制观念,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具有必备的道德修养,这是最起码最基本的人文素质。第三,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人文素质能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责任感,自尊自强自信,具有健全的独立人格。第四,文化艺术修养。中学生的修养情操将深远地影响其发展,通过人文精神的教育,能使学生平时注重高雅艺术的欣赏,关注人的心灵,关注人的情感。

三、初中学生人文精神现状

据我调查了解,初中学生人文精神贫乏,出现了人文精神的缺乏和失落。集中表现在:精神家园迷失,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颓废空虚;缺乏人生理想和积极进取精神,高分低能,有才无德;滋生拜金主义、物欲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缺乏独立人格,人文关怀冷漠、自私,承受挫折能力较差;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行为方式失范,违背伦理道德,违反法律规则等。上述现状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四、在初中政治教学实践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近几年南京市中考政治试题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渗透了浓厚的人文思想,在注重科学精神的同时,以人为本,凸显了人文精神。因此,初中政治教学应提倡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这是新世纪素质的要求。

一、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有效地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

1.在教学目标上,思想政治课必须体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三位一体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贯彻人文精神教育,“三位一体”中要突出觉悟的提高和行为的养成,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关爱放在中心位置。

2.在教学内容上,从人文精神角度看,初一思想政治:心理品德

重在帮助学生塑造独立的人格,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初二思想政治:法律知识。倡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和观念,民主意识,培养对美好社会公正、平等秩序的追求。初三思想政治:国情教育。更加着力于人文精神的培养,教育学生肩负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人、社会、经济、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发展。

3.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当用情感教学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

一方面,上课时注意用饱满的激情传授知识,用富有感情的语言渲染情感,用生动的事迹树立榜样,用各种教具和图象吸引学生的感官,使其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在美的感受中陶冶情操,在愉悦的心境中开启智慧。另一方面,运用教师人格力量,尊重每一个具体的教育对象,而不是无视学生的情操个性,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否则学生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交流。

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实践

1.钻研教材,寻找人文精神的切入点

在授课时,及时进行点化和升华,这样就把知识纳入到更深刻的人文背景中去,做到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例如,在讲初二“法律规范经济行为”时,我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出基本知识点,经济活动中规则即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须依法办事。进而具体分析这些规则所蕴涵的深刻的人文精神,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自觉守法,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通过正当途径维权。至此,这个学习过程也超出单纯对知识的把握,而是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层面,并且形成了一种道德追求。

2.上好时政课

一是精心挑选时政资料,选取原则是尽量能体现当代人文精神。二是着重对所选的时事资料进行深刻的分析,有倾向性地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例如评述美国发生“9.11”事件时,不能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单纯地强调美国的霸权主义,而应该以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来教育学生,对美国人民在灾难面前表现出强烈的人性关怀,从而让学生有宽广的胸怀对待生命,珍爱生命。

3.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

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对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社会进行深入调查,使同学们通过接触现实生活,锻炼了自己的实践才能。因此,这个过程也就形成了人文精神的培养过程。例如,在讲“我国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时,指导学生对本地区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且分组讨论形成共识:①本地区有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②造成的原因是什么?③请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最后,引出“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树立环保意识和增强社会责任感等人文精神。

4.举办辩论会、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篇4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人文精神

素质教育将教育的功能归结为提高人的素质,人文主义心理学指出:限制和顺从不能养成创造性,权威主义的教育只能造就驯服,而不是有创造性的学生。语文是人文学科,是富涵人文精神、人文性的课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尊重的情感和个性,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围,倾注教师的人文关怀,点燃学生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从而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让学生获得生动、和谐的发展。

一、人文精神与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的含义是比较丰富的,因为他“根植于人类文化之中,但却不是人类文化的缩影,也不是一种思想派别或者哲学学说,而是当做一种宽泛的倾向,一个思想和信仰的维度,一场持续不断的辩论”。在国内,自从上世纪90年代由作家和社会学家掀起“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后,人们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比如张立文认为“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把握,以及价值理想和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和总和。”李宗桂认为;“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是人之所以为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回答,是人对这个族类的精神追求的探讨、提升,是对民族文化兴衰存亡的终极关怀和自觉奉献。这些阐述冲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人文精神”的内涵,虽然各有侧重,但我们不难看出:对人的关注、关怀、对人的价值的思考,对人的尊重以及对人的自我完善和精神的追求是他们的共同点。

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学科本身就隶属于人文学科。所谓人文科学,所针对的是对历史与人类经验和创造等现象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学科。人文学科中语文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语言、文学、写作与修辞都属于语文,语文属于人文学科的性质无疑。正因如此,语文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自我关怀。它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与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语文教学实施人文教育的意义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人的丰富的思想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进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中学语文是以文选为编排体系的,所选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美文。文字中积淀着丰富而多彩的感情,融汇了人类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健康的人伦情感和民族情怀。

(二)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构建学生健康的理想价值观。

改革开放,国门打开,我们的思想价值体系已经被完全融入到世界多元的价值体系中。我们在也不能够用某一种思想、某一值体系来要求任何人,在思想领域似乎真正出现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的现象,但在诸种思想价值体系中,总有我们认为正确的主流价值观,而语文教材中就是这思想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三)关注个体精神,培养学生尊重个人情感和创造的精神意识

肖川老师指出:“把人从相互敌视、相互防范重解放出来,从心灵中间永无宁日的战争中解放出来,从狭隘的功利和世俗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依附、盲从和定势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习俗、传统、群体压力以及本能欲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是教育的使命。”我们知道,中国的传统意识是重群体轻个体、重大一统轻分散,这些都对个体精神的产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形成造成的阻碍。

(四)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尊重自然意识

大自然是我们的家园,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可是就是因为人们所谓的“发展”,而向自然进行无尽的索取和掠夺,因此造成河流污染、干涸,土地沙化,极端天气频繁出现,造成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关注世界各地的自然变化,通过补充阅读让学生认识自然灾害和人们的行为关系,从而把关注人的命运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结合起来;通过阅读古代哲学著作了解“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当下的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树立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思想;通过阅读有关描述赞扬自然美的文章,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热爱自然的感情。这些也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三、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

(一)坚持课堂为主阵地

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中,人文教育需要濡染,需要渗透,所以教学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因为课堂是语言能力学习的主要场所,而以文选为体系的语文教学的内容语言是它唯一载体,在这里包含着丰沛的人文思想、人文意识,这里集中了世界上古今中外许许多多高贵的灵魂,体现了人间所特有的大恩爱,大悲悯。人类的一切人文情感都能在语文课堂的诵读、欣赏中体现,我们抓住课堂教学,便抓住了人文精神培养的关键和魂魄,也才真正能做到语文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精神培养的完美结合。

(二)坚持教育的有效性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实施人文精神的培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这实际即指学生的接受能力,又指学生的年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是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果。我们不可能把这些人文因素都作为重点让学生体会,只能根据学生的特点选一两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体会,只有这样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才会更有效。

(三)坚持计划性与序列化

篇5

在时空特性分析的框架中,信息化以及当代中国的信息化发展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含义呢?

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当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深度卷入,推动时间和空间因素成为影响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某种程度上说,推动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正是时间和空间的变动以及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认同和把握。

其次,信息化所造就的新的、以电子为基础的沟通系统导致瞬间性和流动性成为当代社会中时间和空间的最重要的特征。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泰尔的话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地域性解体脱离了文化、历史、地理的意义,并重新整合进功能性的网络或意向拼贴之中,导致流动空间取代了地方空间。当过去、现在与未来都可以在同一则信息里被预先设定而彼此互动时,时间也在这个新沟通系统里被消除了。”其结果,“流动的空间”与“无时间的时间”正在成为新文化的物质基础。

第三,信息化不仅是一种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相关信息活动规则的创新、扩散与整合过程,更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重组过程。在当代社会,正是由于信息技术成果的创新和扩散、信息活动规则的调整和趋于一致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出现的信息资源的全球流动和配置,才为时间和空间的变动与重组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上的可能;而由于时空重组所导致的当代社会的新时空结构的出现,又进一步使得相关社会组织(如跨国公司)和国家(如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上领先的发达国家)能够跨越时空距离对全球的信息资源及其关系结构进行规则化的控制,进而使得信息化的发展渐渐摆脱了民族、国家或社会的界线。

第四,在某种意义上说,信息化也是一种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领先的发达国家,借当代社会时空结构的变换而向外伸延和扩张自己信息文化优势乃至信息文化霸权、进而谋求全球信息时空主导力量的过程。因此,对于发达国家尤其是那些在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上领先的国家来说,信息化代表的是一个“时空伸延”的世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信息化代表的却是一个“时空压缩”的世界。

正是立足于这样一种分析,我们看到,承担着为中国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文化支持功能的中国当代人文精神,不仅必须努力寻求重建和扩展,而且必须确立起新的理念和思路。这一理念和思路的核心,就是“超越性扩展”。具体来说,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超越性扩展”,应当包含这样一些基本内容:

其一,在时间上,超越性扩展的理念强调认同、学习与创新的统一。如果用时间特性来解释的话,认同意味着面向传统或过去,学习意味着面向现在,创新则意味着面向未来。认同和创新在中国人文精神的建构和发展中并不表现为截然对立的两极,而只是处在谱系的两端,处在这两端之间的,其实是大量的具有过渡性质的学习区域。而这一学习区域中,外来文化的精华与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力是以多样的复杂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因此,从中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来看,所谓的超越性扩展实际上就是强调既要应和人类文明迈向信息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大趋势,又要立足于我国的文化传统与社会发展水平,努力提高全社会在有效扩展和配置能够体现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人文精神资源的效率,形成认同、学习与创新相统一的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系统。

其二,在空间上,超越性扩展的理念强调压缩与伸延的辩证统一及其转换。从时空伸延来看,当代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实际上是在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上处在中心的国家或集团,利用它们的优势地位支配和左右处在的国家。

篇6

关键词:自然科学;人文精神缺失;对策

科技产生的负效应已成为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不争事实,但以往我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物质层面,如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科技对人类生活无处不在的影响,科技对人文文化和人类精神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慢慢显现出来,逐渐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又一严重问题。与技术应用对社会物质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不同,这种负面影响是隐性的、难以为人们所察觉的,但却能够直接危害到人类生存的精神状况,其严重程度远胜于前者,也更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以尊重人的尊严、维护人的权力、实现人的价值为内容和目的人文精神承载了人的本性需要,体征了人类对人的发展、对目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的思考,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和灵魂,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不断推进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原动力。广义而言,科技和科学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科技的发展不仅没有推进现代社会的人文文化的建设和人文精神的传播,反而在人类文化系统和精神状态等不同层面上都诱发了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

一、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一)人文科学的异化,让人们逐渐忽视了人类及其社会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成为“单向度的人”

人文科学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和传播载体,它以人丰富的感性世界、心理活动、以及行为活动的价值追求为研究对象,以研究者发散的感性思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研究方法。但近年来人文科学方法论对自然科学方法论和治学理念的借鉴与改革,使得一种过于强调人的唯理性、忽视人文科学特殊性的研究倾向和思维方式在不断地滋生和蔓延。这种对人和社会的独特性与历史性等人类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的忽视,使得人文科学的研究偏离其初衷,也使得社会大众考虑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也逐渐地从多元化转向单一化,以至于“把世界看作是一个被剥夺任何历史含义的唯理系统,把现象所有可变的以外的非本质的性质一概抹杀掉。”人文科学的这种异化不仅严重危害了人类文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更导致了和人文精神的丧失,使得人文科学其解放人的力量逐渐被抹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奴役人的力量倾向。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一旦这些古典科学简化论的、抽象化与数学性的方法运用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那么人类的幸福将变成为表面有利,骨子里却是大害的事。”

(二)人类生存的精神状态堪忧

科技的高度发达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使得当今社会的物质生活要比以前任何时期都优越。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现代人在精神上出现的问题却层出不穷。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世界卫生日致辞中说:“当今世界有4亿人患有精神或神经疾患,或与药物滥用等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折磨。”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生存境况的严重威胁。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感,找不到生活的真正意义,也不确定人生的目标和价值应该是什么,生活时常出于空虚和迷茫的状态。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直接表现。

从以上科学对社会文化系统和人们精神层面产生的种种影响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发展虽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推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但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给人类的精神生活带来充分的自由和解放,反而造成了一种科学技术变迁与人性变迁二律背反的状况。

二、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科学研究理念和方法对人文科学的不当介入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两大类别,两者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都有诸多区别。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成功,人们也逐渐相信在人类社会和心理世界中,存在着与自然界一致的规律和机制,并开始了试图运用还原论和简单性的信念,假定—观察、归纳—演绎与验证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语言推动人文科学发展的历程。著名科学史家丹皮尔写道:“人类与其周围的世界,一样服从相同的物理定律与过程,不能与世界分开来考虑,而观察、归纳、演绎与实验的科学方法,不但可应用于纯科学原来的题材,而且在人类思想与行动的各种不同领域里差不多都可应用。”的确,人文社会科学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与现代科学对其研究视域的拓宽、研究方法的改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但是,在这个吸收借鉴的过程中,一种妄图以理性思维取代感性经验、用自然科学的逻辑和语言统一两种科学的“科学统一运动”也在兴起。这种运动缺乏对人文学科研究对象差异性和丰富性、治学原则特殊性的考虑,简单地主张人文学科也应该保持“价值中立”,将人学、宗教学、文学、艺术等这些无论在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上与自然科学都迥然不同的人文学科僵硬地套用自然科学研究的理念和方法,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文科学的低迷状态,一度本末倒置地成为自然科学的附庸品,造精神的缺失。

(二)科学对人类思想的钳制和由科技造就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人文精神缺失

当然,科技并非诱发当今人类精神疾病肆虐的必然原因,但科学对人类思想自由的钳制、科学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却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对科学的顶礼膜拜,钳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科学有着让人信赖的研究依据和现实成就,仅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和人类建制的她得到了超越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的过度膨胀,有一种几乎可以与真理划上等号的倾向。现代社会对科学成果这种缺乏怀疑精神的盲目崇拜,使之变相地成为了现代社会一种新的“宗教”。如果科学规则和某些经验发生争议,那么科学规则将被认为是优先的。敢说不相信自然规律和科学成果的人,一定会被认为是疯子。这种对科技的绝对信赖和盲目崇拜,在很大程度上钳制了人类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思想自由,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十分不利于人类精神生活的充分展开。其次,科学造就的人类的生存方式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让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更加苍白。现代社会的工作方式非常重视劳动者自然科学知识的获得和专业能力的掌握。这让现代教育也更加偏向于对数理化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对人文精神的教导。在新的社会物质产生条件下的生存条件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价值的追求要求被弱化了,理想、自由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反而成为了生活主旋律的附属品,人文精神开始被忘却、人生的信仰开始模糊。作为个体的人缺少对人的现实“存在”的思考,难以领会到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和生活目标,缺乏真正有力的信念来支撑人生的终极追求,这些都造成了人文精神的衰落,人们对自身生存意义的困惑和怀疑。科学无法借理性的手段提供个人和社会生存的意义,可以说,我们这个无神的社会不知道其生存的理由,亦不知道为何以这种样式生存。

三、应对“人文精神缺失”的措施

(一)正确对待和利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和语言,振兴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的振兴是普及人文精神的最佳条件和重要途径。这要求人文科学必须摆脱科学主义对人文科学的种种纠缠,以正确的姿态和独立的地位对待自然科学的理念和方法,重新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途径。首先,应当充分肯定自然科学使得人文领域的研究走上了“科学”之路。虽然人文现象及其本质具有内涵丰富性、功能复杂性、结构系统性、价值多样性等特点、研究方法多依赖于研究者的感性思维和主体经验,研究结果也不够确凿,但这都不足以否认人文现象的可认识性和人文科学工作的科学性。相反,自然科学在各方面的支持,是人文社会科学能够发展到今天的重要条件。但是,那种抛开人文科学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而过分妄图统一所有学科的做法,却会阻碍人文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弘扬。因此,人文科学的研究应避免过分崇尚和依赖自然科学的语言逻辑和定量研究方法,根据学科特性和研究对象的情况来变更具体的思路和方法,运用理性思维与感性经验相结合、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接轨等多种研究手段,实现多层次、多方位地得出与对象相符度高的结论。明知人文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却要按照自然规律的一般性和简单性来对待它,就会取消人文科学的科学性和可能性。只有正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特殊性,恰到好处地利用自然科学的理念、方法和言语完善自身地研究体系,防止教条化应用、简单化对待的盲目做法,改善人文科学的现有地位,才能实现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复兴。

(二)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标志。以对人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思考为内核、实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平共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人文精神,能够在人们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等人生的一系列基本思考时,提供一种理性的来源、合理的依据和坚强的后盾,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并以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赋予个体以生命意义,帮助其发掘和确立理想的生存态度和人生目标,避免“在毫无价值的状态中生存”,从而实现人的追求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平衡。审视自然科学对人类文化层面、精神世界的诸多负面效应,无一不是因人文精神的缺失引发的。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唤醒人们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存状态的关注,引导人们发掘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真正的乐趣,实现人的真正解放,才是预防和解决现代人精神困惑难题的有效途径。

(三)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单纯科学技术或单纯人文情怀,都不足以解决人类面对的社会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种种危机。只有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消解与融合,才有可能使人类现在面临的种种困境得到圆满地解决。两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有助于人文科学更充分、更全面地发现社会世界和人文领域的知识和奥秘,更好地把握和创造符合人类未来发展的文化成果;而人文科学、人文精神,能够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符合人类的总体利益,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正如爱因斯坦告诫科技工作者的:“我们只懂得应用科技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以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的成果造福于人类而不至造成祸害。”唯有实现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相互渗透,以一种具有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指导科学的发展和文明的演进,才能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前景。总而言之,正确认识科学活动的性质和作用,在推崇科学精神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高,让科学重新回到为人类服务、为人类的长远发展谋利的角色上,把对科学的盲目崇拜转化为对生存意义的反思和对人文精神的弘扬上去,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德]孙志文著,陈永禹译.现代人的焦虑与希望.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2、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3、陈明.论科学主义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10).

4、贺萍,高娜.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缺失探析.长白学刊,2007(2).

5、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篇7

关键词:人文精神;生物教学;实验实践;成才

“人文精神”在当今社会是一个很时兴的词儿,那么,什么是“人文精神”呢?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各大名家各抒精辟己见,真是百家争鸣。其实“人文精神”的含义是什么,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见解,总结各家名言得知,人文精神是人类体现自身尺度、洋溢人生理念和信念,对真、善、美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韩愈在《师说》中说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仅仅要求教师进行科学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关怀人类、关怀人类的人文教育。

一、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就是要求我们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内涵,从而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滋润学生的心田。

(1)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的升华,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从个人的生命价值观可以反映出这个人对生命的态度,更能折射出这个人的处事哲学。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可以使我们树立一种正确的对待生命的态度,更可以使我们理解生命的含义,如何去对待生命,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珍惜他们的生命、珍惜他人或者其他生物的生命。例如课本内容有一章节,讲述的是植物通过开花、授粉、受精、发育成果、种子再循环的生长过程,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掌握学习的知识的同时,领悟生命繁殖的艰辛(要面对气候、天气、天敌等等),从而领悟人生的不易、生命的不易。

(2)“传道授业解惑”中渗透环保意识。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但是,人们在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却忽视了环境这一越来越威胁人类生活的问题。有关环保的问题课程,正是生物教学内容上体现的问题,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白对环境的保护不是要停止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丰富,而是在这些都迅速发展的同时要关注环境保护,让后代人在环境问题上能够不受上代人的影响。

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生物教学更多的是要求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不是单纯的理性认识,这就要求学生在生物这门课程中,要加强实践练习、验证性的实践探究,通过实践、实验更多地认识身边的生物,并了解这些生物所处的环境,这样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生物这门看似枯燥无味的学科产生兴趣,最终达到教学目的。通过实践、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比如在“细胞”这一章节,在实验、实践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到实验过程的创新和改造,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小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团队意识,实验过程不是一节或者两节课就能完成的,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长时间的进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永不放弃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一堂普通的实验实践课,能够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科研成果来之不易,同时还能够理解失败后的成功会更加珍惜生活。

三、在课外习题练习中渗透人文精神

课外作业、习题也是一种对学生渗透人文精神的途径,通过让学生做习题、观察自然中的现象,例如:过度的伐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海洋中赤潮的形成原因以及赤潮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海洋中浒苔的形成原因、生长环境、适宜温度、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等等;让学生掌握社会和自然知识,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压力,而会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途径多种多样,只靠教师在课堂中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渗透人文精神是重要的,也是现在新教学纲领所要求的,但是不能忽略其他的途径。只有多管齐下(社会的教育、家长的榜样作用等)才能达到目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不会是现在的“高分低能”,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成为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栋梁之才,才能够建功于当代,谋利于后代。但是这些成果的取得首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渗透,这也是我们每一名教师的心愿。

参考文献:

[1]李晓娜,李亮.浅谈生物教学中的人文关怀[J].中学生物学,

2005(21).

[2]张慧.浅谈中学自然科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北京教

育,2003(3)

[3]赵世勋.专业知识·教育者·人文学科[J].中学历史教学参

篇8

1 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最早发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在我国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在文化界的展开。我比较认同的人文精神含义大致有以下三点:即尊重个人经验、维护个体尊严、尊重个人思想。表现为对人类遗留下来的种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人尊严的维护,价值的关心;并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对自己的行为、思维和心态具有自我批判精神;是一种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素养,是指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德性、气质修养、价值取向,其内涵包括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社会学,人文学的知识素养,创新能力和不断发展自己的潜能、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事业的献身精神;良好的人际交往力,能与人和谐相处的沟通能力。

医学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质量、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关注,核心就是对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权利的敬畏与尊重,就是关爱生命。中国自古就把医学定义为“仁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就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西方古代医学人文精神也是如此,《希波克拉底誓言》强调医家唯一之目的就是为病家谋幸福;《迈蒙尼提斯祷文》写道“启我爱医术,复爱世间人”。因此,“仁爱救人”、“救死扶伤”就是古今中外医学家将医学人文精神渗透到诊断、治疗、护理等临床活动各个环节之中的医学人文精神。医学文明价值在尊重人,关心人。我国目前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塑造主要结合医学伦理课程进行。

2 当前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我国的医学生多数为理科生,由于我们的高考制度影响,很多高级中学几乎不开设文科课程,造成理科学生对文学的缺乏,进入医学院校后,又几乎没有人文学习的环境,学校的人文教育力度也不够,所以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提高不明显。

医学院校重视医学教学和科研,轻视人文教育人文素质的培养,折射出医学院校不够重视人文教育。加上医学教育课程负担重,往往造成医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摄取,而对文学知识不够重视,进而表现为人文功底薄弱。

社会责任感不强,作为医学生,本应具有维护医术的圣洁和为医学事业的献身精神,而现在的医学生多受功利主义影响,只埋头于自己的学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奉献精神,对社会,人文不关心。

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强,表现为不适应大学校园集体生活,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与人交往出现表达障碍,有的出现心理孤僻,对老师敬而远之,对同学也是离群索居。

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下降,由于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医学生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医学生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有交往障碍、冷漠自卑、焦虑抑郁等。

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下降缺乏创造力,我们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应试教育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产生了标准化思维障碍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下降,更不会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和创新发展。

3 结合医学伦理教学,塑医学生人文精神

为了更好应对医学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必须培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其人文素养。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位置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医学院校必须借力医学伦理课教学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1)医学院校要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医学伦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确定以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学观。医学教育领域、医学院校主要领导、各部门、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医学教育工作者、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重要性要达成共识,这是塑造医学人文精神的主导因素。

2)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文关怀应在医学教育中得到发扬和光大。我国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神和理学思想家提倡的“人文”的内涵都体现了尊重生命、重义轻利的人文精神,值得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继承和借鉴。《黄帝内经》就有“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的论述,可见生命的珍贵。爱人就是同情人、关心人和帮助人。在崇尚科学精神的今天,我们更要注重传统文化,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先义后利”“舍生取义”的理想人格。

3)注重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医学院校的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和人文修养也有待提高,大专院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如在职培训、进修学习等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意识和能力培训,提高他们的医学人文素质和进行人文教育的能力,以便他们能有意识地在专业课教学中自觉地做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授给学生。

篇9

关键字: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深入的了解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就能在教学中积极、灵活、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呢?

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拓展教材的人文精神、发掘教材人文内涵、灵活取舍教学材料、创设多样化语文学习情境,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有效方法。

一、拓展教材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想象思维

把单篇的课文作为个别的点放到宏观的面中去思考,让学生在新旧知识联系的更广的角度去理解、去思考,可使教学内容中体现的人为精神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从而提供学生更多的人文信息,使学生在从点到面的丰富的联想与想象的思维过程中,更强烈地感受人文精神的震荡,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如《琵琶行》的教学,把课文定位在“状秋天之胜景,抒秋日之情怀”,这样,就可把所学的有关写秋的课文全都贯穿起来,如的《沁园春 长沙》,苏轼的《赤壁赋》。在或朗诵或提示回顾的复习中,引出白居易被贬后站在秋风瑟瑟、明月朗照、枫叶荻花颤动的浔江边将抒什么情的问题,进而导入本课重点精彩的音乐描写和情景交融手法的赏析。最后在小结:不同的人对秋天会有不同的感受。在橘子洲头看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景,激发起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苏轼把豪放旷达之心赋以秋风、秋水、秋月;白居易则以天涯沦落人的情怀给秋涂抹了更为浓郁的悲伤色彩。同样的景,每个人的内心体验是不一样的。进而启发学生:自己对秋又怎样的感受?或写或说进行交流。这样,在掌握本课教学重点的基础上,也使学生从更广阔的文化角度上了解古今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怀。这样的课堂容量大了,学生联想也更宽广了,得到的人为精神的启示也更大了。

二、发掘教材人为内涵,唤醒学生美好情操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况。”这种状态最重要的因素是对教材人文内涵的提升。我们可以通过发掘教材的情感内涵,教会学生感受各种美好的情感,让丰富的感情滋养学生的心灵,从而唤醒沉睡在他们心中美好的情操。要就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针对其感情蕴藉丰富的语段,以讲读启发感情。这样既能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氛围中,也能在情感中求知学知,在情感中陶冶情操。例如,《我与地坛》中有对深挚而毫不张扬的母爱的感悟,让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读那些感情深沉的文句,帮助学生理解“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痛苦,启发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体现父母之爱的点滴小事,从而教会学透过平凡而琐碎的生活细节去感受父母伟大而深沉的爱,感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情愫。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善于汲取及精华,作为育人的营养。语文是最具人性化的学科,选进语文教材的都是一些文质廉美的经典佳作,这些含义深沉的文字,负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塑造了众多富有情操美的人物形象。无论是朱自清与父亲的温暖亲情、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执着爱情、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纯洁友谊,还是余光中的故土之恋、杜甫的爱国之忧、辛弃疾的志士之悲,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教材;无论是追求真理、上下求索的屈原,丹心照史、宁死不屈的文天祥,还是目光如炬、嬉笑怒骂的鲁迅,甘于清贫、坚守气节的朱自清,都是具有美好情操的人格楷模。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做好向导,善于点拨,再经过学生的反复解读、咀嚼品味、思索深化,久而久之,必能让美好的情操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养学生心田。

三、灵活取舍教学材料,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在实施教育素质中,我体会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效应有其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的“情感”教育制约着学生的求知心理,能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若能抓住课文内容中的人文因素,根据学生实际,对教学材料灵活巧妙的处理,既可改变语文教学化时多、效率差的局面,又可使教学在重点突出的同时,以情动人,使文章更具感染力,使人文精神更为夺目。

如《琵琶行》的教学,在导入课文及用诵读整体感知学生进入意境受到初步感染后,如何进入更深的理性层次,深入的体会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因素?可先在自由讨论时引入音乐描写,然后抓住课文最为精彩的乐声描写进行鉴赏。体会以声喻声,以弹奏的琵琶乐表现感情从悲愤、凄苦,悲愤、凄苦一起倾泻而出的第一个,到满腔哀怨、凄楚难表的低潮,及至高亢激愤、压抑不住的迸发的又一个。然后以琵琶女为何弹奏的乐曲如此之悲的问题,引出对琵琶女身世段落的鉴赏,由此带出诗人感慨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主题,进而引入诗人悲叹的原因,对其身世的回顾。抓住人文因素中情感这个重点来处理教学材料,节奏紧凑,感情的冲击力更突出,更有感人的力量。

四、营造人文化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人文关怀

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关爱,它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和珍视,所以我们首先要营造人文化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我们都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不应将学生当做容纳知识的“容器”。同时,“坚持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不以标准答案扼杀学生求知、抒发个人独特见解的积极性,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舞台,让他们看到自己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思想、感情、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不如学习戏剧《雷雨》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别认识周朴园、繁漪、鲁贵、周平等人物的形象。周朴园怀念侍萍这一点,历来很有争议。因此,可设置的论题是:周朴园怀念侍萍有没有动真情、动真心?能不能简单的用“虚伪”二字概括?通过对论题的辩论,学生对于这个具有浓厚封建的资本家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大家在交流讨论中,也学会了与人合作,营造了互为补充、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五、创设多样化语文学习情境,丰富学生的人文阅历

篇10

【关键词】课堂教学;人文性;理念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作为课改“宪法”,课程标准充分肯定了人文性教育是学生发展、培养现代公民的必修内容,并在其指导下,语文教材逐渐褪去了革命和政治色彩,呈现出教育科学本该具有的逻辑性和真理性。而课堂教学作为践行教育理念,实现教育目的的前沿阵地,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和根本出路,语文教师如何基于课标理念和教材资源进行有益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一、语文课程中人文教育的内涵第一,关于人文精神的理解。“人的现实存在是有血有肉有认知意志和情感,活生生的存在,这是人文精神的出发点,也是促进人类幸福、人性美好、社会和谐的基础,更是人文精神哲学探讨的终极目的和归宿”,这表明人文精神是人作为群居动物必须具备的一种自然属性,延伸可理解为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把生物人培养为会生活的社会人。“爱同类”在动物界能够达成共识,这说明爱不仅仅是美德,更是一种群居的技能,正如儒家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季羡林认为人文精神和道德有密切关系,人生来要学会处理三种关系:天人关系、人人关系和自我关系。总之,人文精神是人类生存必须具备的精神基础。如果探究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普罗泰戈拉和笛卡尔的言论震耳发聩,“人是万物的尺度”“我思,故我在”等都强调自由和理性是人的基本属性。它倡导重视人类文化的积累,尊重人自身的价值,它追求真善美,重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它强调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社会的进步。“人文精神的本质在于对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对人是目的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从而努力做到自立、自主、自强”。第二,关于人文教育的认识。基于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人文教育的理念与人文精神不尽一致,国情和时代赋予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有特殊的内涵。“高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涉及情感态度、思想修养、心理品质等各方面,这正是新世界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一般说来,中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属性应当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掌握语言并学会准确表达和正确交流。这里体现出工具性也是人文性的学科特点,这是因为人是唯一掌握语言这种工具的动物,语言与科学不同,它本身不属于工具,而是人的属性。卡西尔说人是一种符号动物,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人能够利用符号来表证世界,创造文化。其次,关于人生的理解,培养生活的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人存在的理由或基于使命,或基于信仰,或基于兴趣和对理想的执着,或基于生活本身付诸的享受,缺失理念支撑的生命是极其脆弱的。由此看来,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的需要基于对生活的体验,老师应当通过自己的阅历和教学资源对学生予以生活的启蒙。再次,对健全人格发展的追求。视人格发展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或终极目的,应当直接针对现代人的片面发展和人格残缺的现状。这里的人格主要指的是品德修养、为人态度以及温和理性的行为方式。

二、课堂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衔接语文课程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自身的性质确定其目的、功能和任务。对语文课程及其性质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对教材分析的取向、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原则的使用以及最终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过程与课程人文性的有效衔接表现在两个方面:授课方式的人本性与学习内容的人文性。第一,对于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认识。语文老师多从具体课文内容所具有的思想情感来说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指课文内容具有人文性,通过学习课文让孩子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课文的内容很优美,这些文章给我们很多很好的影响和享受,在教学过程中,在深入挖掘课文内容的时候觉得课文内容特别丰富,有挖掘不完的深度,不要说学生,就是自己也深受启发,人文性是指课文内容所承载的历史文化道德、民族价值观念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价值观道德理念;学生发展所需要的精神食粮和精神支柱。第二,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各种注重学习过程,有效达成三维目标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日渐成熟,如赵亚夫教授所言:“教育服务人生”,教学过程也是服务人生的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并对其进行开发,将文本中所反映的生活场景、生活形式、生活感想等用各种形式在课内外再现出来,用自己的理解去感受作者为我们描述的生活百态,体悟风格各异的人文盛宴。我们可以对文本进行改编重组、虚拟假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