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表现范文
时间:2023-11-26 15:1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精神的表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 美术 教学 人文精神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145-01
人文精神培养是高职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使学生对事物具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提升自身审美认识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美术教学需要人文精神,同时,美术教育给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美术教学以人文学科为基础,以其特殊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对人情操的陶冶,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美术教育以人文精神为依托,突显美术的巨大魅力,人文精神以美术教学为载体,不断得到补充和深化,二者紧密联系,混为天成。当前,高职美术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美术教学的实际效果大受影响,因此,必须强化对高职美术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和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高职美术教学的进步。
1 人文精神的含义
人文精神也可称为精神文化,是人类自我关怀的重要体现,它集中表现为人对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高度珍惜人类文明遗产,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美术教育属于人文学科范畴,这类人文学科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知识教育体系,侧重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美术教学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
2 高职美术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2.1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高职美术课程的重要要求
美术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人类丰富的精神文明最早是通过美术创作表现出来的。高职美术教育将美术定义为人文类教学,其重要目的即在于使学生充当文化的交流与传承者,因此,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2.2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人文精神是在人类文明中不断提炼产生的,它促进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对人类个体具有熏陶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3 美术教学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
美术教育是人文基础学科,其内容与表现形式都与人文息息相关,二者产生紧密的联系。在美术教学目标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被视为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同时,美术教育通过美术创作和美术欣赏活动,塑造学生人文精神,美术教学是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为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重要条件。
3 当前,高职美术教学在学生人文精神培养面临的问题
3.1 美术教学中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不够
人文精神的培养其内容不分国界、民族和肤色,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需要多元化包容精神。当前,我国高职美术教学在这方面还做得不够,过分侧重本土文化,对多元文化缺乏尊重。
3.2 美术实践活动较少,学生对人文精神认识水平不高
高职美术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较少,学生难以通过实践写生活动切身感受到人文精神魅力,不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3.3 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培养不够,影响着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
美术创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美术欣赏能力的基础上得以体现的,欣赏能力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十分重要。当前,我国高职美术教育中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培养不够,制约着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
4 高职美术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具体建议
4.1 努力提升学生美术欣赏能力,为人文精神培养提供良好条件
具备欣赏能力是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要要求,也是认识文化精神,感受人文精神的重要前提。在学生美术人文精神培养中,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能够使学生透过知识表象,从深层次方面认识、理解到蕴含的宝贵人文精神遗产,增强美术教学的效果。
4.2 合理优化美术课堂环境,使学生在课堂环境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艺术灵感
在现代高职美术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增强美术课堂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课堂环境中获取对美术最真实、最原始的情感体验,以人文精神魅力的感悟激发美术灵感,提升高职学生美术学习实效。
4.3 塑造尊重多元文化的人文态度,深化学生人文精神内涵,拓展人文精神广度
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对多元文化的容纳,美术教育中倡导本土人文精神,同时也应认识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异域人文思想,尊重国外优秀美术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博采众长,为己所用,培养并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
4.4 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人文体验,提升对人文精神的认识水平
优秀的美术作品中承载着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通过真实的美术作品加以体现,在高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优化课堂环境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必备环节,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应该强化美术创作实践活动,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通过作品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可以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自身人文精神素养。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高中体育训练;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一)何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所谓精神,就是指一种观念和思想,能够坚持某种观念的勇气。而科学劲射是指一种科学的观念,我们不仅有这一种观念,更有坚持这种观念的勇气,所以它表现一个人的心理、性格和气质,拥有科学精神的人会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以科学的角度解决问题。科学精神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的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它一方面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人们获取成功的保证。而所谓的人文精神是指人类一种普遍的自我关怀,表现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对命运的维护和追求,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人文精神的高度关怀和重视。从某个方面来说,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自己的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体现在对人的关心、爱护与尊重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保障。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二者辩证统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一样都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二者具有相对统一性。科学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环境,科学家的本质也是人,他们也有理想、境界和信念等等在内的人文动力,在科学创造的过程中也需要各种人文因素的积极参与。因此,科学世界本身也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精神并不是单独开的一种精神,也是整个人类文化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深刻的理解科学以及科学精神的人文性,才能够深刻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的体现
(一)人文精神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的体现
在公众体育提炼过程中,要注重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交流与合作是当今社会的主题,而高中体育训练一般在室外,受外界干扰较大,活动范围也较广,因此不可抗因素也较多,如果没有良好的组织规范和纪律约束,体育活动就无法顺利进行。在体育训练中,培养和发挥学生的集体主义劲射,就应当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唯有这样,才能共同完成目标。而人文精神的另一方面是敬业精神与竞争意识的培养,在当今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要想在社会中立足敬业精神尤为重要。在高中的体育训练中,教练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等都会对学生的训练以及精神面貌产生影响,而教练只有通过以身作则,通过长期的表率作用,才能在学生的心里形成敬业精神的意识。同样的,在体育训练中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合理的竞争,锻炼学生坚强的意识品质和心理素质。
(二)科学精神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的体现
在高中的体育训练中要注重科学精神,就要在锻炼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充分的准备工作能够使基础体温上身,体内血液循环加快,肌肉的应激性也能提高,减少锻炼前的紧张感和压力,通过充分的准备工作,能够使体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在锻炼后也要做好充分的放松活动,范松活动是指在体育锻炼后通过放松的方法使体温、心率及呼吸等回复到正常水平,根据不同的项目有针对性的放松,能够有效缓解激烈运动后产生的副作用。在高中体育训练中还要注意自我保护,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及时作出调整。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要加强对易损部位的训练,如预防踝关节损伤,平时就要加强对裸关节的肌肉训练,增强裸关节的力量和肌肉对关节的支持力。在运动中容易大量出汗,这时要补充大量的电解质以弥补在出汗时造成的电解质的损失,这样能避免肌肉抽筋的情况的发生,避免运动伤害的发生。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的融合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只有均衡发展才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在高中体育中需呀将科学劲射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才能够充分发挥出体育的作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虽然是两个不同特色的爱念,但是他们却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基,科学精神是人类创造的源泉。离开了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不可能真正发展,离开了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也不能存在。因此,只有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完美融合,才能够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因此在高中的体育训练中,科学精神要与人文精神同步并进,一方面大力发展人文文化,强调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将科学精神内涵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能够更加的清晰与准确,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科学给予人力量,人文给予人方向只有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相融合,才能使体育更好的发展。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就是要大力发展人类社会的真善美精神,强调内在追求。只有这样,才能够构件体育训练的和谐大局,更好体现体育精神。因此在当代教育背景下,我们要重视体育训练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将二者完美融合,真正发挥出体育的重要作用。
结语:体育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就其根源和目的是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是体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实现体育促进人的健康发展这一目的的前提。在现在高校的体育训练中,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一方面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强调过硬的技术和实力,要强调依靠实力的公平竞争,强调通过对自身体能的提升,去创造体育世界的佳话。另一方面要强调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调动人文精神的可用资源,最大限度的给学生良好的的人文氛围,这样能够给学生以人文动力,使得训练效果更佳,良好的人文氛围,能够给运动员以人文动力,给运动员以人文关怀,激励运动员去实现人文价值,从而使体育的价值社会的价值和运动员个人的价值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得到完美的统一,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成为高校体育运动训练发展之魂。
参考文献:
[1] 马剑,邱丕相.从科学和人文精神看武术的生存与发展[J].体育学刊.2004
篇3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人文精神;精神诉求商业性与实用性是当今经济时代中艺术设计的价值表征,而艺术性与精神性是艺术设计的灵魂所在。艺术形式是主体精神的外在表现,而蕴含在艺术设计之中的精神之魂才是使艺术作品获得永恒魅力的关键。现代艺术设计包蕴着设计者的人文素养与艺术追求,通过一定的艺术主题与设计作品表达着艺术家的精神诉求。现代艺术设计继承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与艺术神韵,同时充分展现着设计者的艺术修养、情感表达及精神追求。
1现代艺术设计的人文精神与艺术追求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艺术设计属于文化精神领域,是文化精神传承的载体。作为一种设计艺术,它被用来为人类商业利益服务,但其中的人文精神不可磨灭。艺术设计中的人文精神真正地决定着一件艺术作品的优劣与否或层次高低。人文精神表现出对人的独特价值与个体尊严的尊重与维护,以及对人性美好一面的由衷赞美与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人文精神、时代特色、民族文化底蕴与设计者的个性特征、艺术追求融合在一起,凝聚在艺术作品之中,并借由这一载体绽放出艺术的魅力与精神的光芒。艺术设计中呈现出艺术家或设计者自身独特的个性特征,是设计者个性才华的展现,其中每一个细节都诠释着艺术家自身的艺术追求,对美的认识、理解、再现或创造。在当今社会,现代艺术设计的商业化路线日渐明显,但如果一味迎合市场的需要,而丧失了自身的人文内涵与艺术追求,那么艺术设计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在商业化浪潮的汹涌中将渐渐迷失。丧失了人文精神的艺术设计将是没有灵魂的躯壳,徒留干瘪的外壳而无实际的内涵,将在时光的流水中被淘洗掉,从大众的视野中彻底消失,不留痕迹。
以园林设计为例,现代艺术设计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有韵味与浓厚的人文精神。南方园林的艺术设计自由写意、清新淡雅,将古典文化与现代设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自然天成,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的独特韵味与优美意境。这些园林设计无论在规划思想、意境构思方面,还是建设设计、格局规划方面,都处处展现中国文化的审美追求与人文精神。它们继承了古典艺术设计比如苏州园林的设计精神,受唐代山水写意画艺术美的影响,模仿古典写意山水的神韵,具有优良的品质及人文价值。这些设计继承了中国文人精神之中“外师造化,中观内心”的精神传统,在设计手法及风格方面展现着中国文人的审美观念与精神追求。精雕细琢的园林设计与建筑设计,以其精美绝伦的外观赢得了当代人的喜爱,取法自然的古典韵味倾诉着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得到充分表现的优美深邃而又冲淡自然的意境。现代艺术设计在体现古典韵味的同时,也发散着现代元素的光芒,在讲究艺术美与人文性的同时,表现一种现代与古典相结合的艺术的创新。园林设计取法自然,呈现出一种中国式的美,表现人文精神与艺术内涵。此外,现代艺术设计继承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意蕴,同时受到西方思想及手法的影响,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人文精神是不分国界的,无论中西方的艺术技法或设计理念都是文化精神的承载者与表现者,表达精神追求,展现人文关怀,正是现代艺术设计存在的意义所在。
2现代艺术设计的情感呈现与精神表达
艺术设计是人类精神的产物,凝聚着设计者的心血与情感,是设计者思想情感的呈现与内在精神的表达。艺术设计者将自己对社会生活及艺术世界的理解与体验凝聚并提炼为某种艺术象征,并通过一定的符号或图画形式表现出来,转换为某种可见的形式,在社会中传播并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带来独特的心灵体验。在这种艺术转化过程中,艺术家的真情实感是将艺术思想与表现形式连接起来的桥梁。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真实情感的外在呈现,艺术家的情感是其作品灵感的来源,是艺术创作的动力。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是充满了生命力与情感渗透的作品,缺乏真情实感的设计通常不会是好的艺术设计。只有设计过程中融入了作者真实的情感,作品才能展现出一种生命的活力与饱满的张力。比如,一种著名茶叶品牌的包装设计,设计者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加入其中,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人文精神,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将设计者自身对茶文化的热爱灌注其中,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对中国文化浓厚的热爱与自豪之情。整个设计作品既是对中国文人精神的真实展现,又充分体现出设计者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由衷热爱与自豪感。
中国文人传统对现代艺术设计有着一定的影响。魏晋文人表现出的人格独立与个性表达是一种对独立精神的追求,是对个体独特性与自由之精神的充分表达。这种精神传统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在魏晋时代达到一个高峰,并流传至盛唐时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艺术家。精神表达正是现代艺术设计中所承载的功能之一,并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国艺术设计的品格。这种精神传统强调艺术家内在个性的外在精神表达,要求艺术家在其艺术作品中充分体现自身独特的精神诉求。这种精神表达强调神似而非形似,讲究格调、品性与意境,表现在具体的艺术设计当中,便要求以一种独具特色与思想内涵的精神蕴含并贯通艺术设计作品之中,使艺术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韵味、格调与品性。现代艺术设计注重个性表现,通过个性化设计实现当今时代现代化得内心表达。现代艺术设计应该汲取中国文人重精神表达的这一文化传统,在设计过程中打破固有模式,开放自我内心,以独具特色的艺术创新充分展现个性化的创造力与表现力,将精神表达的传统发挥到极致。
中国艺术设计中的精神表达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具有含蓄内敛、取法自然的特点,同时还强调大气、精美的设计格局。中国历代艺术家强调艺术之为艺术而非技术,即不能拘泥于技艺之术,一味地追求技术与技巧,而是要在艺术表达中融合自身艺术素质及人格修养,才能创造出优秀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应注重设计的思想内涵,首先形成明晰而透彻的思想,并以创作者自身深厚的人文素养及艺术积淀为基础,然后融合中西方各种设计技巧,才能把握艺术设计的精髓,真实并淋漓地展现自身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内在精神。只有设计者内心精神的充盈、艺术素养的完善及技艺的纯熟,才能成就优秀、精彩、完美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当代;中国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2-0017-05
伴随20世纪90年代中国哲学界、文化界产生的“人文精神危机”大讨论,同样出现了“体育人文精神危机”的广泛论争。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体育人文精神缺失”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1 对人文精神内涵的认识
体育人文精神和人文精神关系密切。因此,为了深刻理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就首先要对什么是人文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人文精神的彰显开始于文艺复兴。“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有不同的历史形态、时代内涵,彰显着人性、主体性、人的本质力量不断拓展和强化的历史进程;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人类精神由混沌到自觉的过程,与人性从自然中剥离、理性从感性中剥离、个体从整体性中剥离、现代性从传统中剥离过程同向。”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潮兴起,人们开始关注个体主义、权利思想、民主观念,以及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尊严等问题。“从当时的历史状况来看,所谓‘人文的’东西主要是指与中世纪神学不同的世俗的东西,它既不是关于神的,也不是关于自然的,而是关于人的,是人道而不是神道,也不是自然之道。这里已经有了把人看作主体的含义了,只是当时还没有上升到哲学理论的高度。”而西方近代以来,以科学精神(工具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为代表的两条主线进一步将人作为一种对象进行研究。所不同的是前者把人看作一个物质存在物,人的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客观规律性,即真的才是善的。后者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关注人的尊严和意义及人性的善和美,强调人的情感的真,即善的就是真的。各思想学派和人文学科重返“人”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反思了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叔本华转变了传统哲学的研究方向,他强调生命意志始终是原始的、第一性的东西,“照例认识总是服服贴贴地为意志服务的。”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提出:人本学就是以人和自然为哲学惟一的最高对象,自然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罗素、维特根斯坦、柏格森和海德格尔等一批思想家从人和自然的关系来阐述其哲学理论,提出了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实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文精神的核心。然而,在时代背景下,也带来了科学精神、物质利益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尖锐冲突和论争。进入现代社会后,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文精神关注的对象――人被上升到“社会本体”,即“使人生活幸福的社会组织所赖以形成的那样一种人与人的关系――柏拉图等古代哲学家称之为善,马克思发现是同人与自然的关系相适应的人与人的关系。”
近几十年来,我国众多学者对人文精神也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杨岚等人提出:“人文精神就是显现在人类文化中的人类精神,是人作为一种‘类存在’其‘类本质’的体现,与人性同构,是人的本质的显现。它是人类文化之灵魂、之内核、之生命力、之基本原则、之公理体系;从作用机制来看,它好比人类文明有机体内部的神经元、神经系统,人类文明的每一触角、触须都有其神经末梢,只不过有些活动是有意识的,有些则是下意识、潜意识、无意识的。”张立文提出:“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追求的总和。人文精神既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也是一种形而下的思考。它不仅仅是道德价值本身,而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权利和责任。它作为道德的基础,应该具有超越层面的和终极关怀的性质。”周启朋提出:“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它以人之文化存在为本,着重通过人自身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恰当把握来化成天下的一种文化精神。价值内核是根据传统、惯例、民族的历史经验而在民众和社会成员中自然形成的规定,它往往通过历史的经验和社会化而存在于一个民族的深层心理和深层意识。从价值系统来说,价值内核可以扩展出两个层面:精神理念和道德规范,这种价值内核只能存在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
通过以上概述,可以看到人文精神具有十分复杂的内涵,实难给出一个统一而精确的定义。但是,若从其具有的一般社会哲学含义与最普遍的文化原则入手,人文精神的构成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第一,人――社会本体是人文精神关注的主要对象,即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态度和批判精神。在人――自然――社会的多维关系中,人文精神以人为文化发展核心、把人作为社会本体存在。它关注人性的自由和提升,注重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第二,人文精神彰显着人的生命精神。人文精神以人的生命精神为根基,它并不局限于个体的,或是国家民族精神的心理本能,而是上升到文化哲学本体论层面,突显的是一种思想境界。正如司马云杰认为的,“人的生命精神不是物质的派生物,不是某种心理本能的东西,也不是社会集团利益的辩护书或时代风气的装饰品,而是人凭着虚灵不昧之心,不断地追求法则、秩序及美好的实物,超越自我生命及本能存在,所获得的真理、正义、和谐、美好等思想,或所达到的种种道德境界。因此,精神不是物质的派生物,不是欲望、目的、动机及情感、情绪一类本能心理,而是超越这些所获得的和谐、美好、仁爱、至善、大公、无私等的思想境界。”第三,社会主体的类存在(类意识)构成了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当代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本质的直接显现,一个重要的标志便是人的类意识以其本来面目凸现,而不像过去或者隐没在自然精神之中,或者带着宗教精神的面具,或者迷失在科学精神的客观性之中,或者被各异的民族文化精神所分割。”第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文精神的唯一衡量标准。人文精神以社会本体的精神(类意识)为根基,从根本上反映着人的发展程度。它所关注的是人发展的自然尺度,即人的生存状况的标尺;社会尺度,即人的社会化程度;精神发展尺度,即自我理解和精神外化的能力(知情意平衡,精神结构平衡等)。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到,体育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体育人文精神必然遵循和体现人文精神的本质――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它关注的是体育主体自由发展,最终目标是通过固有的文化范式和价值体系实现体育文化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度。其次,人文精神是体育人文精神存在和实现的必然载体。体育人文精神存在和构建不能脱离整
个社会系统的支持,尤其是要符合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根本要求。人文精神所确立的整个社会主体的“类意识”及价值尺度会从更高层面重新审视和确立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最后,体育人文精神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时和共时性特征,因此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人文精神内涵。如“公平竞争”是现代体育的核心价值,也是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之一,它通过有效的社会机制和途径辐射到社会系统中,从而作为整个社会主体的“类意识”而存在。
2 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研究的主体思路
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是一种特定的形态,有其特殊的内涵、文化背景、现实基础和构建方式。它的建构与体育文化生存的现实环境是同构的,正确认识体育文化发展的现实语境是准确把握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前提。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形成是体育主体精神的理论形式与其外化形式、现实形态的结构――功能调适的过程。转型期的中国体育人文精神存在着复杂的因子,它们不仅随着参与主体身份的变换而分化,而且也可能因为现代社会中不同主体的利益需求而出现不同方面、层次的分化。这些分化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多元化、多样性的分化因子是进行积极整合的前提,其有利于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因子的培育。此外,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关乎到世界体育的良性发展,因此,仅仅从体育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出发,只能看到一些已经变化了的东西,只有站在世界的、未来的、终极关怀的视角上才能看到那些该变或将要变的东西,才能看到变化的整体方向和利弊,而这样的理论才能起到导向的作用,也只有这样的理论才更具有总体性、反思性、批判性的哲学特质,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才会强有力地影响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向,才会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整体上看,中国本土文明绵延数千年,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生产实践集大成之物。虽然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研究不能脱离传统文明的支持,但是也不能完全从中寻找理论支点。因为长期稳定的农耕文明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如“人性本善”理论的悬设性,使儒家的道德心性论往往流于肤浅的道德说教,形成了时时围绕人却处处忽略人的思维怪囤,使中国传统人文文化在实质上具有“伪人文”的倾向;伦理政治的主导性,使中国的人文文化始终以伦理为核心,缺乏对人自身的终极关怀,人始终是五伦关系网络中的虚点,是等级制度中的被动客体;经验化的理性,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严重缺乏自然哲学作为人的哲学的根基,使中国人对人性论的理解往往脱离肉身的物质限定而在浮泛的理想层面虚构,对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个人与社会的研究不能深入;观念的凝滞性,限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继续发展,形成僵化凝滞的格局,无法应付近现代西方强力文化的挑战,在现代化的浪潮中陷入被动局面。这些局限性使我们无法完全从本土文明之中寻找到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观念引导。
“抽象地讨论或衡量一种文化的价值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文化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系统化有其工具性,当一种生存方式不再适合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时,其改变是必然的,否则就会被毫不留情地淘汰。”因此,应该辨正地看待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汲取营养的问题。吸收、保留或改造的关键,是要从“中国体育文化发展”这一特定的理论立场和现实环境出发作具体分析。面对中国体育文化持续发展纷繁复杂的思想资源和观念背景,对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解读要以唯物史观作为指导,按照社会哲学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综合研究古今中外的有关思想资料,不断吸收多元文明的思想精华,尤其是要吸收那些在中国本土文化建设进程中萌芽、成长起来的现代意识、现代观念等,绝不能单纯地从思想资料出发进行纯粹抽象的概念演绎,否则不免会落人空洞的漩涡之中。
3 体育人文精神内涵
这里要讨论的“体育人文精神”不是蕴涵在母体文化或其它文化现象中附属的精神形式,不是外在于人身体的不可捉模的抽象精神泛化,也不是个体参与体育实践时内心孕育的神秘价值符号,而是植根于人身体、生命发展,并在现实体育发展语境中生成和不断完善的“人本关爱”精神。在现代体育文化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并不断融合了各个时期以及不同文明背景的主导思想内涵,尤其是“文艺复兴”作为现代体育复兴的主要思想基础和推动力之一,使其自诞生之日便具备了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
首先,体育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因此社会哲学必然成为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主要思想基础之一。社会哲学从人类活动出发研究社会结构,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透视人的生存、发展状况,寻求人类生存的意义支撑,在与人的本性、本质的关照中探求社会结构的本质、规律、合理性及其可能性。在社会哲学思想的引导下,主体的平等、公正公平参与以及均衡发展成为现代体育文化关注和追求的根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现代体育构筑起了契合时代及人类发展特征的、完整的文化结构,他将单纯的“肢体运动”升华到哲学高度,提出为达到均衡发展而必须为之持续努力和奋斗的主导思想内涵,进而将这一思想通过主体的现实行为传播到整个社会。因此,体育文化体现出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关怀,也就体现出了鲜明的人文精神特征。实际上,随着体育逐渐成为一种可以让整个世界互动的文化现象,它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自然哲学、社会哲学,以及人的哲学共同关注的实质化了的主题,它越来越在已经生成的历史形态和现实状况中展示和发展自我。
其次,体育人文精神以体育精神为根基。体育精神是体育文化的生命所在,它是人类精神和体育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文化精神,属文化核心范畴,是体育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体育人文精神必然要蕴含体育精神的本质。张岱年认为的:“何谓精神?精神本是对形体而言,文化的基本精神应该是对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作为一种全球化的文化现象,体育精神逐渐成为一种世界主流精神。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体育精神,强调尊严、忍耐、互相理解、忠诚、平等、公正、团队合作、规则(规范)等道德品质,并将其内涵的人本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队精神、教育精神上升到生活哲学的高度。这也契合了社会学家认为的,“体育精神就是人类精神,就是公平竞争、运动家风度、团队精神。”而产生于中国传统文明下的体育文化,则注重“仁爱”、“人世、经世、济世”、“人道与天道的契合”、“重生轻死”;“生生死死”;“不生不死”的生存态度和生命精神,其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儒家提倡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整体和谐”、“和合”、“礼”为标准实现“身心一元,天人合一”的伦理精神;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态度和“性命双修”的坚持实现“性灵”、“神韵”、“风骨”、“形神兼备”、“神完气足”、“气静神动”的艺术精神。这些代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体育精神都无
一例外地成为了体育人文精神的主体内容。
复次,随着体育社会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体育精神必须要通过体育人文精神的形态和外显机制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社会价值效应。体育人文精神虽然与体育精神内涵为根基。但已经在体育主体的类本性与体育文化之间构筑起一个相对独立的外显体系。“类本性”是任何人文现象的内在根据和本质,它深刻体现出不同主体对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倾向。它经历着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积淀,成为确立“体育主体”身份内在根基。在各种利益需求的导向下,体育主体参与体育的动机、认同感,以及秉持的体育发展观、价值观、审美观等经历着混沌――变动――秩序化的过程。在工业文明时期,体育利益最大化占据主导地位,这决定了主体体育活动的性质、方向、方式等的“刚性(极端)竞争”性质。在信息时代,人类精神空间解放,主体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体育文化发展的最高目的,体育主体的“类本性”也逐渐序化为人性、主体性、和谐性等内在品质。在这一层面上,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主体内在的类本性统一起来,并在“自觉”的高度上外显着体育精神的本质。而体育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活动,它“既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又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产物,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体育文化是其创造者精神世界的客观反映,这就说明体育文化总是反映着一个时代‘精英’人物的精神世界;体育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不断具有新的内涵,因此,整体上体育文化总是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反映着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体育精神贯穿着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体现在其各个文化层面,如体现在体育文化内涵的竞争、超越、公正、公平等核心价值观念层面,体现在民主、规范、统一等制度文化层面,体现在健身、教育、民族凝聚等物质文化层面。体育精神必须要借助体育这一具体文化形式,通过体育主体的“类存在”外显出来,即在具体的体育生活中,通过体育人文精神构筑起的体育――主体――社会平台,将不同体育主体的态度、价值观,以及内在精神世界的完善提升到整个社会或体育领域的统一要求和存在。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彰显着体育精神,它所倡导的是立足自身发展的现实语境,积极吸取多元文化精神的精华。把完善和升华体育主体的精神世界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它与其他人文精神、人文思想学派、人文学科等紧密关联,共同推动着“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
再次,体育主体的类存在(类意识)构成了体育人文精神的主体内容。体育人文精神以个体为出发点,并通过整个实践主体的思想和行为体现出来,它不仅是以个体形式体现整体性,而且是在哲学层面上体现出“实践主体的类意识”。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一是这种意识是体育具有独立“人文内涵”的标志,是体育文化区别于其它文化现象的本质特征。二是这种精神虽然是体育参与主体意识的产物,但不是纯粹的、自然化的产物,它是经过社会熏陶和融合了的意识,是立足于体育文化生存的现实语境,指向“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意识。三是其中所贯穿各种哲学思想的体育精神是鲜活的,是抵制和杜绝体育“异化”和“过度物化”的基础,其外化形式构成体育文化以怎样的姿态存在于各个历史阶段,以及采取怎样的态度选择自身存在和表现的具体形式。四是这种精神并不持久冻结在某种特定的形态、发展模式、意识形态中,它总是不断地“否定之否定”,保持强健的生命力,虽非“大道运行”,但却广泛地彰显于体育文化结构的方方面面。
这里所说的“类意识”并非费尔巴哈认为的人本质的“类”存在,即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也并非黑格尔历史哲学体系中抽象演绎的“世界精神”,即认为世界精神是宇宙整体的本质,是决定一切社会现象和人类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力量,人只是世界精神的实体性事业的活的工具。而是指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类活动”中理解的“类本性”,即“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通过时间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的本质的外化”和“抽象普遍物的统治的废除”,而追求“人的本质的利益,即一般人的利益,这种人不属于任何阶级,根本不存在于现实界,而只存在于云雾弥漫的哲学幻想的太空。”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以往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性”观,马克思将“物本位”的立足点提升为“人本位”,并将其作为一个集合体来研究现实的社会矛盾和探讨人类的发展问题,从这一点看,也超越了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本主义思想,尤其是人本主义异化观。随着马克思人的“类本质”观提出,以及现代性观念内涵的不断丰富,类意识的内涵越来越具体化,“类哲学”应运而生。“类哲学的提出,给人的运思指向上体悟到必须超越对象意识的限定,而不能停留在对‘物’的阐释上。总之,应当从哲学中揭示人的理解逻辑、类的本性逻辑,以及时代精神的逻辑。这个哲学的新维度就是要求严格区分人与‘物’的性质,并在此前提下把握人的类规定。”
从体育文化发展历史看,在体育产生的原始时期,它隐身于母体的文化精神之中,为获得一些独立的生存空间而努力挣扎,此时的体育文化如同还未出生的婴儿,虽有肌体,但却缺乏精神、思想,严格的说它还没有真正获得文化的身份。在农业文明时期,体育的精神内涵有了雏形,但又被无情地被带上了宗教精神的“神圣面具”,也被“蒙昧主义”和“封建主义”牢牢地桎梏在牢笼之中。而在工业文明时期,它获得前所未有的大解放,科学精神成为其长足发展的新鲜动力,在这个时期,体育真正获得了文化身份,也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精神”品质,但受生存背景的影响,它又被过度的“物性精神”所辖制。直到人类文明正在跨入知识经济、生态文明的今天,体育文化才鲜明地体现出人类对体育本质的自觉意识,体现出“运动主体”内在尺度的明晰化,体现出突破以往狭隘利益中心主义的积极价值取向,体育文化也开始朝着关注人本身、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这是体育人文精神成为一种独立文化精神的先决条件。
体育人文精神深刻反映体育文化的特质,因此,在不同的体育文化形态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以征服自然、超越自我(更高、更快、更强)为重心的西方体育文化体系中,其人文精神比较刚性,更多地是体现为运动主体对体育由参与、认知到征服的态度变迁及运动主体自身向主人意识、主体意识的生成,其虽对提升人的生命价值有很强的哲学意义,但若生命不再受理性法则的指导,与本体论的存在脱钩的时候,这种生命就会变成非理性的生命,就会充斥占有、征服、吞并等诸多欲望。在以“和谐”、“整体”、“民俗性”为重心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体系中,其人文精神氛围比较注重整体性和和谐性,突出地表现了人与天(自然)、人
与人、运动主体自身内在关系和谐、统一,她追求的是理想人格的实现,体现出明显的现世和现实(出世与入世)精神。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近代以来母体文化受印度佛教哲学及西方近现代自然主义、经验实在论哲学的冲击(以及体育在中国的边缘化地位),使中国的文化(包含体育文化)逐渐成为精神上的无依托者。在深刻积奠了佛教文化精髓的印度体育文化体系中,其人文精神更多地体现出为追逐理想的彼岸、寻求自身精神的归宿而做出不懈努力,有遵守道德规范,外净化为端正的行为习惯,内净化为根绝人性恶习的现实意义。而在受宗教文化影响至深形成的体育文化体系中,其人文精神则更多地体现在强劲的精神凝聚力上,表现出对神灵和自然的敬畏及执着的情性。这些在不同母体文化背景中孕育出的体育文化,各自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人文精神内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人类对体育的“类意识”。尤其是体育正在突破国家、民族的藩篱跨入“世界体育”的关头,在竞技体育政治一体化、科技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态势之中,在各种体育文化在本土文明的交流和冲突空前广泛剧烈的背景下,在体育领域出现空前危机的情况下(这些危机的源头就是人文精神的缺失),人类应该从根本上构建出趋向体现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共同价值观和取向的现代体育人文精神。
最后,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是体育人文精神的根本价值取向。文化的发展实质上反映出文化主体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体育人文精神的根本目的在于体育主体能够实现自由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体育、主体、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体育文化“经济理性”内涵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其人文内涵已经相当弱化。这一趋势带来了诸多消极结果,如体育主体地位日渐弱化,主体性被过度物化,体育发展秩序的失衡和失范等等。工具理性强调手段――目的,各类体育主体为了尽可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回报,无限制的投入到索取的进程中。在这一趋势下,体育文化迅速膨胀,利益空间急速拓展,多元联结和整合成为当代体育的“伟大”能力。而体育主体在各类利益的联结和追求中被“主动或被动地”纳入到当代体育的工具链条中,自身也成为了一种“存在物”。尤其是在竞技体育领域中,运动员(大多数)边缘化、大规模的、兴奋剂使用等等都在快速地消解着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因此,体育人文精神正是基于此种状况,将参与者作为一类社会本体纳入至Ⅱ体育――主体――社会的多元联系中,关注其内在的精神世界,教化其外显的体育行为,最终实现当代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体育人文精神就是一种文化精神,它以体育精神为根基,将参与者作为一类社会本体存在,关注体育主体精神世界的自由发展,其根本价值取向在于实现体育一主体―社会的和谐发展。体育主体作为一类社会主体,其“类意识”构成了体育人文精神的主体内涵:其一,一部分“边缘主体”不断地形成犬齿交错的各类意识,并不断地进行碰撞和融合。这类意识虽不能直接左右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却能够通过不同的渠道间接地影响体育文化生存的社会环境。其二,直接参与体育文化的各类主体形成共同的“类本质”,它体现出各种参与主体共同表达和指向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它是体育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内核、生命力。从作用机制上看,它好比人类有机体内部的神经系统,人体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有其神经末梢,只不过有些行为是有意识的,有些则是下意识、潜意识、无意识的。而从“类本性”上看,则突出地表现为运动主体在体育实践的过程中对自身需求、权益、价值、尊严、命运、理想等的关注、思考和追求,是运动主体自觉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篇5
中学生,其可塑性很强,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亟待形成的阶段,因此作为德育的政治课就需要起到学科作用,在课堂中充分讲解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紧扣教材,搭建有效载体
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相关教材内容让学生得到充分的感悟和提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教材中有意义的素材充分地运用到课堂中,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通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在苏教版教材中常常有一些正面的教学案例,有的反映优秀品质,有的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这些素材,并在课堂中进行深度的开发,让学生能够将课本知识变成自身的修养提升。例如,在教材中有涉及法律的教学内容――《做合法公民》《维护合法权利》,教师可以利用创设情境法,让学生扮演原告、被告等,并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学会法律的公平、公正、公开,并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以及触犯法律是要接受处罚的,进而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人文精神从某种程度而言,也是和谐的体现。在课堂上,人文精神可以展现为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对于初中政治课堂而言,想要展现人文精神课堂,需要教师打造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氛围,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与态度,以平等的角度对待学生,并注重维护学生的自尊,在教学中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上学习人文精神,这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为学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中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感悟,进而学生在课堂上因为平等会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变得独立而富有主见,这也是人文精神的具体展现形式之一。
三、创设和谐情境,培养学生完善自我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多维能力。因此,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日常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参与度较高的创设情境法,让学生得到有效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因为情境法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可以让政治课堂走出教室,让学生对社会的感悟更加深刻。
例如,在学习《融入民族文化》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场景来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共同搭建一个能够表现民族传统的场景。例如,有的学生可以通过饮食文化来表现民族特色,有的学生可以通过音乐如声乐、器乐来展现民族特色,还有的可以利用民族舞蹈、服装、手工制品等来体现民族特色。运用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还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深刻鲜明的认识,让学生对祖国的民族文化以及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扬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并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四、提升教师素养,为学生做良好的榜样
篇6
一、带动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
语文学科知识针对性极强,因此,学习中的模式也相对固定,无论是哪个时期的语文学习都离不开听、说、读、写等基础模块,为此学生也常常感到枯燥、单调。对职高学生来说,更加需要导入积极的学习意识,为此,从兴趣着手,才能够直达本源。在学生眼里,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是跳出一般知识范畴的新鲜内容,人文精神的提炼主体中往往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能够以故事、传说、新闻等更贴近生活、更富有色彩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并自主投入、领会。此外,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也能够让学生放开视野,扩大学科认知,更加全面而深入地体会到语文学科的丰富底蕴,以及从人文知识的趣味性、综合性特点中提炼出关注中心和兴趣发散点,也由此转变固定单一的学习概念,建立起更加开放、更加积极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完善人格,树立职业道德
语文学科是学生对世界认识的启蒙学科,语文虽然着重于文字、语言的传导吸收,但它的深度内容还在于精神引导。一方面,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语言文字应用,还在于从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人格品质,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另一方面,针对职高学生而言,对世界、对社会、对自我的认知能够明确地从各自的职业规划、职业建设中表现出来,因而教师还需要从精神角度牵引学生的道德与行为认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人文精神能够给予学生直接的道德标准参考,让学生从对人文精神的领悟中感受到心理共鸣,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并从人文精神的积极延伸中树立起职业意识和职业信念,将如何做人与如何学习、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人文精神的长期浸润下,学生才能够一点一滴地修正人格品质,完善道德修养。
三、提升情感,体验生命美感
情感是语文学习引导的深层次内容,将学生引向情感感悟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过程。情感领悟为固定、单一的语文知识点挖掘出了更丰富的体验内容,为学生融入语感,领悟美感带来了充足的动力。提升情感光从知识点中挖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还得将语文学习拓展到人文精神的层面上来,尤其对职高的学生,因为人生定位及自我认知的不同,更需要人文精神为他们指引方向。人文精神不指向道德高度,还有利于学生对生活、世界更深入地去体验感知,无论是遣词造句的拿捏,还是语言审美的感悟应用,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深度感染。随着人文精神的深层次渗透,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感悟范围,有意识地从生活中、思想中体验生命美感,捕捉语言文字与内心的深度交融。人文精神的社会反射性和精神高度性也为学生的情感提升注入了更个性化的内容。
四、丰富内涵,沉淀精神素养
语文教学容纳深广,既包含着几千年的国学文化底蕴,又融合了现代跨文化、跨地域的丰富元素。为此,只有沉淀精神内涵才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更具自主学习的意识力,也只有在丰富、深厚、敏锐的内涵感知下,才能够让学生建立更自由的思维空间,更灵活的感悟能力,从而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迅速地融会贯通,更加深入地消化应用。职高的学生面临的是更早适应社会的要求,和更明确投入职业活动的个人充分准备,但他们对丰富内涵与精神素养的需求并不比普通高中的学生少,在语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相交融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透过内涵沉淀,结合自己的生活认知综合成对理想追求、职业计划的合理、合情、合度的设想考量,能够帮助他们在职业认知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篇7
一、人文精神的意义
(一) 人文精神的概念
所谓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对自身的关注,具体表现在生命、理想、道德等方面的重视。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每一种精神文化都应该予以高度的关注,有利于建设符合新时代需要的道德品质。
(二)高中语文隐含性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需要以一种具体的学科为手段来传播,将人文精神与这一学科相结合,以起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人文精神境界的目的。高中阶段的人文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也是人文精神渗透的最理想阶段。
二、高中阶段的人文教育现状和重要性
(一)高中人文教育的情况
作为学科中主科的高中语文课程,由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的现状来看,语文教师更注重于考试的成绩,而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渗透缺乏关注。近些年来,新课标的出台,提出了高中语文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号召,从而真正的把高中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渗透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教学缺少人文风采
在高中的语文教育课堂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标准化,有些落后,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一直采用强化标准答案记忆的方式,使学生一直处于单调的强化记忆状态之中,在新形势下,理应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题来进行新条件下的高中语文教育。
三、转变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方式
(一)转变思想,确立人文语文观
在对语文教育进行了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学的性质得到了新的发展,即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结合。在学生学习的课文中,拥有一些蕴含着我国古代博大精深的人文理念和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有助于学生主动汲取中国古代优秀人文精神。高中语文教师也可以加强对学生树立正确人文语文观的引导,从高中语文的目的本质等方面构建体系。与此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文化素养,加快转变教学观念,实现人文精神有效传播。
(二)人文文化教学的氛围
教学氛围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人文精神渗透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教育环境。一个优秀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在多个方面对人文精神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使学生更好掌握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是对教师实施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所在,也是教师自我反思自身教学是否合格的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独特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这样更有利于实现针对性教育。
教师要善于发现不同学生各自的优点,对不同学生表示相应的赞赏和鼓励,学生受到老师的赞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乐观的心理。不能对不同的学生设置相同的考核标准。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差异性的引导,这样才能够做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拥有先进的人文教学理念,让人文教学思想深入的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中,才能让每一个高中学生在个体精神方面拥有巨大进步。所以,在科学合理的人文精神指引下,高中语文教学一定会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提升高中学习的人文精神境界,开发出更加多样的语文学习内容,所以说,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人文主义精神。
(三)开拓语文教育范围
语文课程的教育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之中,也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要结合生活对实际状况来进行语文课程的教育。在日常的教学课堂上对学生们讲述一些优秀的人文作品,使学生拥有多样的人生感悟和思想观念,从而形成先进的价值观,另外,要把课堂中的理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习语文课文中,体会作者真实意图,体现人生的多样与宽广,这样的文章有利于学生高尚人格和先进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结语
篇8
关键词:自然科学;人文精神缺失;对策
科技产生的负效应已成为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不争事实,但以往我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物质层面,如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科技对人类生活无处不在的影响,科技对人文文化和人类精神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慢慢显现出来,逐渐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又一严重问题。与技术应用对社会物质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不同,这种负面影响是隐性的、难以为人们所察觉的,但却能够直接危害到人类生存的精神状况,其严重程度远胜于前者,也更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以尊重人的尊严、维护人的权力、实现人的价值为内容和目的人文精神承载了人的本性需要,体征了人类对人的发展、对目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的思考,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和灵魂,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不断推进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原动力。广义而言,科技和科学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科技的发展不仅没有推进现代社会的人文文化的建设和人文精神的传播,反而在人类文化系统和精神状态等不同层面上都诱发了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
一、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一)人文科学的异化,让人们逐渐忽视了人类及其社会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成为“单向度的人”
人文科学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和传播载体,它以人丰富的感性世界、心理活动、以及行为活动的价值追求为研究对象,以研究者发散的感性思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研究方法。但近年来人文科学方法论对自然科学方法论和治学理念的借鉴与改革,使得一种过于强调人的唯理性、忽视人文科学特殊性的研究倾向和思维方式在不断地滋生和蔓延。这种对人和社会的独特性与历史性等人类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的忽视,使得人文科学的研究偏离其初衷,也使得社会大众考虑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也逐渐地从多元化转向单一化,以至于“把世界看作是一个被剥夺任何历史含义的唯理系统,把现象所有可变的以外的非本质的性质一概抹杀掉。”人文科学的这种异化不仅严重危害了人类文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更导致了和人文精神的丧失,使得人文科学其解放人的力量逐渐被抹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奴役人的力量倾向。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一旦这些古典科学简化论的、抽象化与数学性的方法运用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那么人类的幸福将变成为表面有利,骨子里却是大害的事。”
(二)人类生存的精神状态堪忧
科技的高度发达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使得当今社会的物质生活要比以前任何时期都优越。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现代人在精神上出现的问题却层出不穷。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世界卫生日致辞中说:“当今世界有4亿人患有精神或神经疾患,或与药物滥用等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折磨。”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生存境况的严重威胁。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感,找不到生活的真正意义,也不确定人生的目标和价值应该是什么,生活时常出于空虚和迷茫的状态。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直接表现。
从以上科学对社会文化系统和人们精神层面产生的种种影响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发展虽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推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但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给人类的精神生活带来充分的自由和解放,反而造成了一种科学技术变迁与人性变迁二律背反的状况。
二、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科学研究理念和方法对人文科学的不当介入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两大类别,两者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都有诸多区别。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成功,人们也逐渐相信在人类社会和心理世界中,存在着与自然界一致的规律和机制,并开始了试图运用还原论和简单性的信念,假定—观察、归纳—演绎与验证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语言推动人文科学发展的历程。著名科学史家丹皮尔写道:“人类与其周围的世界,一样服从相同的物理定律与过程,不能与世界分开来考虑,而观察、归纳、演绎与实验的科学方法,不但可应用于纯科学原来的题材,而且在人类思想与行动的各种不同领域里差不多都可应用。”的确,人文社会科学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与现代科学对其研究视域的拓宽、研究方法的改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但是,在这个吸收借鉴的过程中,一种妄图以理性思维取代感性经验、用自然科学的逻辑和语言统一两种科学的“科学统一运动”也在兴起。这种运动缺乏对人文学科研究对象差异性和丰富性、治学原则特殊性的考虑,简单地主张人文学科也应该保持“价值中立”,将人学、宗教学、文学、艺术等这些无论在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上与自然科学都迥然不同的人文学科僵硬地套用自然科学研究的理念和方法,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文科学的低迷状态,一度本末倒置地成为自然科学的附庸品,造精神的缺失。
(二)科学对人类思想的钳制和由科技造就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人文精神缺失
当然,科技并非诱发当今人类精神疾病肆虐的必然原因,但科学对人类思想自由的钳制、科学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却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对科学的顶礼膜拜,钳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科学有着让人信赖的研究依据和现实成就,仅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和人类建制的她得到了超越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的过度膨胀,有一种几乎可以与真理划上等号的倾向。现代社会对科学成果这种缺乏怀疑精神的盲目崇拜,使之变相地成为了现代社会一种新的“宗教”。如果科学规则和某些经验发生争议,那么科学规则将被认为是优先的。敢说不相信自然规律和科学成果的人,一定会被认为是疯子。这种对科技的绝对信赖和盲目崇拜,在很大程度上钳制了人类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思想自由,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十分不利于人类精神生活的充分展开。其次,科学造就的人类的生存方式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让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更加苍白。现代社会的工作方式非常重视劳动者自然科学知识的获得和专业能力的掌握。这让现代教育也更加偏向于对数理化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对人文精神的教导。在新的社会物质产生条件下的生存条件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价值的追求要求被弱化了,理想、自由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反而成为了生活主旋律的附属品,人文精神开始被忘却、人生的信仰开始模糊。作为个体的人缺少对人的现实“存在”的思考,难以领会到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和生活目标,缺乏真正有力的信念来支撑人生的终极追求,这些都造成了人文精神的衰落,人们对自身生存意义的困惑和怀疑。科学无法借理性的手段提供个人和社会生存的意义,可以说,我们这个无神的社会不知道其生存的理由,亦不知道为何以这种样式生存。
三、应对“人文精神缺失”的措施
(一)正确对待和利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和语言,振兴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的振兴是普及人文精神的最佳条件和重要途径。这要求人文科学必须摆脱科学主义对人文科学的种种纠缠,以正确的姿态和独立的地位对待自然科学的理念和方法,重新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途径。首先,应当充分肯定自然科学使得人文领域的研究走上了“科学”之路。虽然人文现象及其本质具有内涵丰富性、功能复杂性、结构系统性、价值多样性等特点、研究方法多依赖于研究者的感性思维和主体经验,研究结果也不够确凿,但这都不足以否认人文现象的可认识性和人文科学工作的科学性。相反,自然科学在各方面的支持,是人文社会科学能够发展到今天的重要条件。但是,那种抛开人文科学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而过分妄图统一所有学科的做法,却会阻碍人文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弘扬。因此,人文科学的研究应避免过分崇尚和依赖自然科学的语言逻辑和定量研究方法,根据学科特性和研究对象的情况来变更具体的思路和方法,运用理性思维与感性经验相结合、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接轨等多种研究手段,实现多层次、多方位地得出与对象相符度高的结论。明知人文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却要按照自然规律的一般性和简单性来对待它,就会取消人文科学的科学性和可能性。只有正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特殊性,恰到好处地利用自然科学的理念、方法和言语完善自身地研究体系,防止教条化应用、简单化对待的盲目做法,改善人文科学的现有地位,才能实现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复兴。
(二)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标志。以对人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思考为内核、实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平共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人文精神,能够在人们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等人生的一系列基本思考时,提供一种理性的来源、合理的依据和坚强的后盾,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并以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赋予个体以生命意义,帮助其发掘和确立理想的生存态度和人生目标,避免“在毫无价值的状态中生存”,从而实现人的追求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平衡。审视自然科学对人类文化层面、精神世界的诸多负面效应,无一不是因人文精神的缺失引发的。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唤醒人们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存状态的关注,引导人们发掘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真正的乐趣,实现人的真正解放,才是预防和解决现代人精神困惑难题的有效途径。
(三)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单纯科学技术或单纯人文情怀,都不足以解决人类面对的社会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种种危机。只有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消解与融合,才有可能使人类现在面临的种种困境得到圆满地解决。两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有助于人文科学更充分、更全面地发现社会世界和人文领域的知识和奥秘,更好地把握和创造符合人类未来发展的文化成果;而人文科学、人文精神,能够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符合人类的总体利益,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正如爱因斯坦告诫科技工作者的:“我们只懂得应用科技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以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的成果造福于人类而不至造成祸害。”唯有实现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相互渗透,以一种具有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指导科学的发展和文明的演进,才能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前景。总而言之,正确认识科学活动的性质和作用,在推崇科学精神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高,让科学重新回到为人类服务、为人类的长远发展谋利的角色上,把对科学的盲目崇拜转化为对生存意义的反思和对人文精神的弘扬上去,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德]孙志文著,陈永禹译.现代人的焦虑与希望.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2、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3、陈明.论科学主义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10).
4、贺萍,高娜.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缺失探析.长白学刊,2007(2).
5、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篇9
关键词:高职;地理实践教学;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体现着人类的文明素养和文化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在高职地理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感知理学科的魅力,人文精神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文精神培养与高职地理实践教学
1.人文精神
人文实力和科技实力共同组成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提高全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人文精神,在广义上讲,可以理解为人对自然、社会、他人和自己的基本态度。其精神内涵为“对人的价值追求”和“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前者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关注人的身心价值的全面体现;后者则关注人们的人文精神自身,并认为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灵魂。人文精神也包括对本体个性的高度宣扬,以及对生存意义的探索等。因为人文精神对人的存在有着超越性的思考,因此,可以直指人的生存本质和精神世界的核心,具有塑造精神世界的重要作用。人文精神因其内涵,具有超越时代与文化的永久魅力,对个人、民族、文化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2.人文精神与高职地理实践教学
新课标对高职地理教学的要求是:学习对生活终身发展有用
的知识,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同时提倡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职地理教材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部分,其核心内容包罗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高职地理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为高职地理教学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实践提供了基础。
高职地理因其涉及面广、应用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实践教学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而这些正是人文素质的具体体现。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要对高职地理的教材进行充分发掘和丰富,对实践教学方式要大力发扬,让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了解到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关心关注周围事物,对自然和人类充满热爱,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这些教学目标恰恰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二、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地理实践教学策略
地理实践教学的方式有很多,它通过学生亲身合作和探究,来寻找解决地理学科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对科学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兴趣和个人责任感,使学生在实践中达到认识生活、感悟生活、完善人格的目的。
1.加强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素养
在高职的地理实践教学中,教师充当着引导的作用,为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人文精神素养,深入了解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各种表现,立足于地理科学和人文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展示人文精神的魅力。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
教师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人文精神的渗透。可以通过介绍地理科学的发展和影响以及地理学家的感人故事来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并鼓励学生自己讲地理,培养其参与的意识,还可以结合我国目前的形势,引导学生进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比,提高学生对人文环境的认识程度,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
3.通过地理课外活动培养人文精神
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地理实践体验活动,比如植树、参观、调查、辩论等。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同时也增加了对环境的了解,进而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也可以通过地理学科教学的相关工作,比如,地理板报评比和征文活动,鼓励学生表达对于地理方面的看法,强化学生环保的责任意识。
4.营造校园环境的人文精神氛围
可以充分利用地理活动的机会,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并且和学校的相关部门协调,开展美化校园的活动,把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外,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让学生体会到地理活动对于日常生活存在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人文精神无论是对个人、民族还是文化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地理学科中也对人文精神有所体现,倡导了人与自然间的协调发展。在高职地理实践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何慧.刍议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J].知识经济,2009(11).
篇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人文精神的塑造与培养,美术教学也不例外。高职美术教育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审美能力、欣赏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而培养人文精神是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高职教师应当对此予以高度的关注。文章将对高职美术教育在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呈现出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高职美术课堂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高职;美术教育;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属于精神文化,美术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表现为人对自身的关注,对命运、价值以及尊严的维护。优秀的美术作品通常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与美术素养,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关注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有效方法提高美术课堂的实际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一、高职美术教育在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呈现出的问题
(一)缺少对文化多元性的包容
人文精神蕴藏在优秀的美术作品之中,而在历史的发展中,各个国家都产生了众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只有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才能够让学生深刻感知人文精神的魅力及其与美术创作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实际的高职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思维往往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他们仅按照自己的固有的方式开展教学,不能对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进行积极的创新,课堂教学呈现出高度的本土化特征,却没有将其它国家或地区优秀的作品纳入到课堂上,教师的讲述拘泥于教材,缺乏创新性与丰富性,不能包容文化的多元性,这使得课堂教学显得较为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二)缺少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关注
实践证明,学生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才能够推动自身创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同时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作品蕴含的人文精神,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精神的影响,形成自己独有的创作风格,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但是在高职美术课堂的教学中,教师通常将绘画技巧的传授作为重点,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到优秀的美术作品,更不具备较高的欣赏能力,他们只会机械的模仿,却难以创作出有风格与特色的作品。
(三)缺少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高职美术教学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也较为深远,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一般情况下都在美术教室展开,教师多传授理论知识与绘画技巧,这种教学模式下,虽然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绘画水平却并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由于缺少实践教学,学生的思维受到较大的束缚,他们不能接触自然、感知新鲜事物,对社会的了解也不足,因而创作灵感较少,有些学生的作品虽然呈现出了较高的绘画技巧,但是却缺少必要的人文内涵,人文精神无法从画作中表达出来,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面临较多的困难。
二、高职美术教育推动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方法
(一)尊重文化的多元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高职美术教师应当尊重文化的多元性,积极引用国内外的优秀美术作品,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将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美术作品介绍给学生,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深刻体会作品中的人文内涵。为此教师既要立足于本土文化资源开展教学,也要包容各种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对比中有所收获;在教学中,教师要将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使其意识到人文精神对作品的影响力之大。此外,丰富多样的美术作品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使之创作出具有人文化特征的优秀美术作品。
(二)经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为了促进学生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应当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予以关注,让学生学会欣赏作品、分析作品。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准备多种类型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自行欣赏,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体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挖掘作品蕴藏的独特内涵,多角度、多层次的对作品进行分析与鉴赏。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网站,让学生在课下自行学习与研究,并在课堂上交流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将得到有效的激发。要注意,当学生提出不同看法时,教师应当对学生予以肯定与鼓励,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积极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从而提升其欣赏能力,为人文精神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多样的美术实践活动
为了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其创作出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美术作品,教师应当积极开展多样的美术实践活动,丰富课堂形式与内容,让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综合发展。而学生应当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升自身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室外进行学习与创作,让学生接触新鲜事物、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想与情感都将深受感染并发生一定的变化,当学生将这种变化表现在作品中时,作品便拥有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者美术作品展,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其更好的参与学习与创作。
三、结语
人文学科是美术教育的基础,优秀的美术作品能够陶冶情操、舒缓人心,影响人们精神世界的塑造,而美术创作也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影响。因此高职美术教学应当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鼓励学生创作出具有人文内涵的作品。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包容文化的多元性,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使其拥有丰富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李沛晗.浅谈高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4(16).
[2]文静.浅析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美术教育研究,2014(14).
[3]孙耀.美术教育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8).
[4]张彩花.谈高职美术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8).
-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理财案例
- 下一篇:对中医师承教育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