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25 09:53: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方法

篇1

关键词:基本途径;思维障碍;思维训练

一、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基本途径

在教学中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从而产生跳跃性思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1.提供机会,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既不能停止于一般的指导,也不能满足于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而要努力给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机会。如有些教学内容虽然从形式上结束了,但却意无穷境,给人留有想象的余地。因此,教师不能就此止步,应为学生创设意境,让学生展开思路,把故事说下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极大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2.启发思考,点燃思维的火花

这要求教师一定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即在课堂上要及时捕捉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启发他们去思考、去想象。

3.鼓励探索,清除思维障碍

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努力培养和强化他们的参与意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知识、去“创造”意识,学生“发现”的问题即使微不足道,“创见”即使是遭误解,教师也要给予鼓励,并引导他们学会探求真理、鉴别谬误、标新立异。

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式、方法

1.设计多种方式进行集中思维训练

集中思维,就是综合多种已有知识的信息,寻找一种正确结论的心理过程。集中思维训练,主要抓好如下三个方面的训练。

(1)逻辑顺序的训练

掌握逻辑顺序,是培养集中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在训练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分析、归类,从而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并概括出各个类别。

(2)辩证训练

在训练中,教师要善于设计,以引导学生辨明是非,改正错误。

2.设计多种方式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与集中思维相反,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找答案的思维。它不受已有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方式的约束,但结果可以由已知到未知,从而发现新知识理论。因此,这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也是检测创造性能力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例如作文的一题多做、数学的一题多解、科学的一题多法等。

篇2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47-01

引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过程,我们主要从思维技能训练、品质训练和认知训练这三方面进行,教学内容也围绕着三方面展开,这样便可有效促进学生们的职业发展。

1 艺术设计专业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目的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经历改革的推动下,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培养及其的重要,只有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更好的掌握并加以运用。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把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概念改变成视觉信息传受给学生们。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 艺术设计专业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内容

2.1 创造性思维技能训练。

想象力的重要性确实高于知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方面,我们要将学生的思维空间大门打开,主要的目的语出发点就是让学生不在固守陈旧的书本知识,能有增加学生们的思考空间,不能让学生被书本的上固有的知识而束缚住学生的思维发展。就如在文学作品中我们会经常发现有留白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作者有意让读者进行创意而留下的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是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首要条件,学生丰富知识结构的具备时学生夯实的基础。任何事物都离不开见识的基础就如高楼大厦拔地而一般都是坚实地基所造就的,没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就不可能创新。基础知识的具备时所有事物的开始,不具备基础知识的建立创新就犹如是空中阁楼。学习的渠道不是单一的,在课堂学习中积累和在课外收集都可以。教师可以适当的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们大量的尝试新的体验和研究。为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2 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开展能够提高学生们思维的训练;让学生们经常参与这类的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学生的问题有时可能很幼稚,这在某种层面山来讲验证了学生们进行积极思维的心理思考,教师要对学生保持尊重,不能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可笑而进行嘲笑与打击。

3 艺术设计专业创造性思维训练实践作用

3.1 对提高生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创造性思维方式与艺术设计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创造性思维决定着艺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不管在日后的学习中还是工作中,特别是对职业发展都有着很大的作用。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不仅是看其知识的广度、专业的深度,及其思维的创新能力也尤为重要。没有创新就谈不上进步,因此,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讲是重中之重。

(2)现如今,艺术设计教育非常的必要且极其重要,科学实力的竞争不仅是国力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教育质量的体现,是进行综合性、创造性人才素质培养竞争的重要标尺。新型的设计教育方式离不开艺术与设计的结合,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都要作为重点教学目标加以培养和提高。

(3)创造性思维的实践是开辟新局面的基础标准。创造性思维的创新精神必须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与风险性,具备了这种精神并在其支配下,人们对现有的状态便不满足,总希望无穷的探索下去,创造性思维给人们在未知领域增添了适应能力,把人们在未知的情况下的实践能力有效的提高上来。让他们离成功更加接近。

3.2 设计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艺术设计对设计产业发展来讲十分重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完善,大大缩小了革新国际资本的竞争空间,时间的缩短,导致设计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断的创新改革是设计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艺术设计类的学生对提高我国设计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其基本含义为特定的新产品从构想、研究、开发、工程化到商业化、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技术活动的革新和创造的综合。创造性思维对新技术的开发可进行积极的指导工作。如利用横向思维法,便可将某一项技术存在的弊端进行指正。一个好的VI设计,让时代变化的节奏感更加强烈,还拉近了现实生活的紧密感。思维的开放性必不可少,对创新新形象有着很强的主宰性。在创造性思维方式的三维结构中,知识结构、观念结构、方法结构都呈立体开放状态,全方位的汲取一切有价值的知识、观念和方法,让结构的整合和优化能够更好的进行。一个成功的设计作品,离不开对企业内外收集信息的广泛性,整合企业的相关知识和文化背景材料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要想更好的发展下去,企业原有旧观念体系就需要不断的升华,新知识和新观念以及新方法都需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并应用。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动态多变性作为重要特征加以体现其重要性。传统思维方式中其静态超稳定结构是阻碍思维方式变革和创造性思维发挥的严重障碍。若想革除传统思维方式的不足现象,我们需要把静态的方式变换成动态的方式,把稳定变成多变性,这样我们才能彻底的扭转固有思维方式将其具有的僵化和呆板状态成功的改变。企业本身和环境一旦有所改变,就需要将其形象的策划与设计的思维方式进行改变,对自己固有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视角做出正确的调整,不仅要体现做创新意识,还要围绕现实出发点这样既不俗套也很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为更好的促进并带动设计创新产业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加强创新和现实的结合并了解其重要性。

结束语:创新性思维离不开各种逻辑思维方法的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果。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和文化创新精神有效的结合才能利于日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思维的角度来看还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作为一名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师,我们更应牢记并借鉴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这些历史的沉淀是日后我们进行艺术设计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有责任和使命进行传承和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 庞黎明,吕林雪.创造性思维与艺术设计开发--课程教学阶段性总结[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5(3).

篇3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是各种思维中最为积极也最为有价值的思维方式,它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让创造的火花在数学课堂中闪耀,根据对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心理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培养.

一、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培养创造性思维

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哥根庭大学任教时,常在课堂上即兴提一些新的数学问题,并立即着手解决,虽然他并非每次都能得到圆满的解释,甚至把自己“挂”在黑板上,但他展示的思维过程却使学生受益匪浅. 这个事例说明了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充分展示数学思维过程,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起重要作用.

开放式教学形式是多样的,它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可以是问题开放,也可以是解题开放. 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问法要新,角度要新,思维方式才能新. 如:“两杯水中,含糖多的水一定甜吗?”对于这个问题可采用开放式解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自试一试,尝一尝,然后小组讨论,全班争论得出结论:水甜的原因除了糖的含量外,水的含量也起决定作用. 在这一问一答之中,充分让学生动脑参与到思维过程中.

指导自学法也是展示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通过学生自学课本,找出疑惑问题,然后通过学生相互解答、讨论等方式,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思维过程得以展示,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启发创新思维不断出现.

二、加强直觉思维训练,诱发创造性思维

直觉思维是一种以高度省略、简化、浓缩的方式洞察问题的实质的思维,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类型之一,经常与解决数学疑难问题相联系,伴随着创造性思维的出现. 在思维过程中,往往依靠直觉灵感进行选择、判断形成数学猜想,在数学教学中起重要作用. 但直觉思维不是天生具有的,徐利治教授曾说过:“数学直觉是可以培养的,实际上每个人的数学直觉也是不断提高的. ”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直觉思维训练,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丰富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数学基本技能,是进行直觉思维的前提.

2. 创造氛围,挖掘潜力

当人的情绪思维处于兴奋积极状态时,接受新事物则快,反之则慢. 游戏教学能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进行直觉思维. 如进行口算练习时,就可以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形式,一组同学代表青蛙妈妈,另一组同学拿着计算的算式代表小蝌蚪,要求小蝌蚪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而又准确地找到妈妈,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会使学生在时间紧的情况下进行直觉思维,找到有创新的计算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得最快.

3. 重视学生观察力培养

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后,先出示54 × 21 + 45 × 21 + 2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不难发现,相加的三项中都有21,剩下的数相加正好是一百. 所以这道题可变为(54 + 45 + 1) × 21 = 100 × 21 = 2100.

4. 重视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

通过估算可以训练学生对问题作出迅速判断,敏捷地推理. 如已知圆直径6分米,则圆的周长是(   ) ① 1.884分米  ② 18.84分米 ③ 37.68分米. 如果通过代入公式直接计算,费时费力,但根据圆周长是直径3倍多一点,进行估算,很快便能选择出正确答案.

5. 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养成善于猜想的习惯

如教学分数基本性质前,可让学生根据除法商不变的性质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猜想:分数有什么性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被激活,在此基础上教师精心设计教法,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归纳、类比等丰富活动,在探索中提出猜想和创见.

三、加强发散思维训练,提高创造性思维

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拓性、创新性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等特征. 根据这三个特征,在教学中应从培养三种机智入手.

1. 培养发散机智

在一个数学问题前,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编等都有助于发散机智的培养.

2. 培养创优机智

教学中学生千方百计地找最优答案及探索途径,方法要独特,内容要新颖简化. 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点燃思维的火花,发展创造性思维. 数学教学中的简便算法、常规解法、独特解法训练都有助于这方面训练. 比如,在教三角形面积计算后,出示练习,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学生一般按常规用长方形面积减去空白三角形面积. 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道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学生思维马上就活跃起来. 想出8 × 4 ÷ 2 = 16的最优答案. 这一过程教师就注重了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篇4

一、围绕实验的“三大原理”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

化学实验理论的主体内容可概括为(1)实验原理;(2)装置原理;(3)操作原理。教师应当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上述“三大原理”进行探索、理解和辨析,且自始至终渗透思维训练活动。

首先是实验原理的思维训练。“实验原理”即反应原理,指的是每个具体的化学实验,反映了或说明了或推断了什么样的物质发生何种变化的理论。可以围绕如下的角度引发学生思考:1. 变化实质—什么化学物质?2. 定量关系—反应物之间采用怎样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体积、或微粒数目)的关系?为什么要采取此种定量或过量关系?3. 反应条件—实验时应选择怎样的物质状态、变化温度、压强或催化剂条件,为何要选择这样的条件?其次是装置原理的思维训练。1. 仪器选用—根据实验原理,对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选用哪种量取、混合、反应、加热、除杂、干燥、检验、收集、吸收的仪器?为何选用这些仪器?2. 配套组合—根据实验需要,选用的仪器之间,大小、规格应怎样协调、搭配?如若不这样组合会出现什么弊端?能否作某种调换或代用?再次是操作原理。

即连接顺序—为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选用的仪器应采取怎样的连接顺序及安装与拆除的先后顺序?为什么要选用这种顺序?不遵循此顺序会带来什么样的不良后果?

二、运用典型实验灌输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

为了提高化学实验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效能,教师应当借助典型的化学实验来诱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教师宏观地把握大纲、教材的整体,通过哪些典型实验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思维训练的规划,分阶段、分层次实施。

二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将教材规定的某些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改为实验设计或实验习题,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己提出实施方案,以提高自己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是选用一些中考试卷的典型综合实验题,指导学生解题,可跟动手实验结合起来训练,中学教材和历届高、中考试题中不乏优秀的典型化学实验题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颇有作用。

由此可见,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不容忽视,化学实验活动中的思维训练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对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1)观察装置图,选择所用的仪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用法;(2)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3)注意反应发生的条件,同时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4)观察反应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要依次进行,不能遗漏。

三、灵活运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建展示平台

篇5

一、进一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作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想象力亦是创造力的一个重要体现。若是学生的想象力不够良好,那么创新性思维就难以实现。教师在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合理引导学生,促使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像课堂中开展游戏教学,游戏规则可由学生主动地制定,对于游戏规则可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前提就是要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同时还需要不断更新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教学过程中的一次小变动可能就能带来意料之外的收获。教师应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训练,以免学生由于激烈的训练而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进而出现一些打闹行为,这样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非常不利的。例如,体育教学中会有一些竞争类的游戏活动,出于取得胜利的考虑,不少学生难免会有过激行为产生,这与教学目的是严重不符的。就这种情况来看,需要重视对学生自主思考的引导,将游戏中存在的不好现象尽可能解决好,同时要不断完善游戏,从而将学生的想象能力更好的培养起来。在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之后,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训练和学习活动中来,从而将自己的想象能力更好的发挥出来,进一步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并加以应用。

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作为创造性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逆向思维能力体现了特殊条件下创新思维的一种运用。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不同的问题,各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往往都是不同的,但大部分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常规性思维习惯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然而针对一些特殊性问题,一些常规性思维方式往往无法顺利找到正确的答案,但逆向思维方式能够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方面更快、更好的完成,从而更简单的解决问题。逆向思维实际上是彻底打破了传统思维的局限性,提倡学生分析问题要多角度的进行思考。通常说来,逆向思维方法主要包括:转换型、反转型以及缺点三种逆向思维法。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可借助一些独特训练方式的开展来进行。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借助让学生进行反向游戏来很好地培养起学生的逆向思维。例如“喊口令”游戏,在教师喊“向右转”的时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向左转;在教师喊“向后转”的时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立定。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起学生的思维逆向性和敏捷性,从而不断提升其思维能力,进而有助于学生更加完善的思维体系构建起来。

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思维习惯,发散性思维就是针对一个问题习惯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思考。在新时期素质教育背景下,尤其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需要对于学生重点培养的方面。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举一反三”。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比较单一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就很难多角度地思考学习问题,这就很难确保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应用创造性思维训练就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习惯,同时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元化,以便促使学生在潜意识里产生发散思维意识,树立发散思维理念,从而有效的扩展学生的思路,促使学生养成自觉发散思考问题的习惯。就发散性思维而言,其在思考角度方面的要求很多,同时借助思考的延伸,来一直贯彻新的教学理念。例如,篮球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安排学生对篮球运动有关录像进行提前观看,接下来进行正式的篮球教学。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往往很难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所以,很有必要通过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来促使教学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创造性思维训练进行的时候,可借助分组合作的方式,来组织小学生先分组再配合训练。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来模仿和学习篮球的一些技术。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主动的参与,从而学习好篮球技术。发散性思维教学,能够将学生们的兴趣很好地激发出来,从而帮助学生将多角度思考的习惯逐渐养成。通过持续的引导和训练,学生们将逐渐敢于提出自己的创新性意见,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有效提高。

四、结束语

篇6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旧圃镇中学657000

1.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思维

1.1课堂上,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

发散思维是和求同思维完全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语文知识的教学都可以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教学《七根火柴》可以让学生想象无名战士要对卢进勇说的话,而教学《祝福》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作文教学更便利于发散思维训练。记叙文的审题,议论文观点的提炼,都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极好机会。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样可以进行发散思维训练。遗憾的是我们许多教师无论什么情况都强调唯一性,都喜欢从一个已有的定论出发,秋天来了树叶只能“落”了、而不能“黄”了,雪化只能变成“水”而不能变成“春天”,失去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好机会,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才能。

1.2求异处,让学生的思维和现成“结论”对抗

中国的“一言堂”历史悠久。老师总是千方百计把学生引入现在的答案,其实,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无论对与不对,都是对他们求异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不同于教师、不同于前人的见解,积极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首先在教材“异”之处,要积极鼓励学生求异。我们的教材无论是注释,还是提示和练习都有许多很值得推敲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提出不同的看法。有时候学生的求异未必有多少道理,但是学生大胆求异的过程,不仅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他们爱思考不盲从的好习惯。其次是课文的有误处。我们的教材所选的大多是名家的作品,但这不是说他们就绝对没有问题。让同学们去发现这些问题,并不是要找教材碴,而是培养学生用批评的甚至是批判的眼光看问题。

1.3空白处,让学生的思维在有限“空间”放飞所谓空白处,主要是指叙事作品、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行文简洁、文章节奏化,以及审美感的需要,将一些内容省略以后,使文章的展开过程形成的“断裂”。这些“断裂地带”,正是我们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有利空间。《祝福》中,鲁四爷听说祥林嫂被婆家抢走以后愤愤地说:“可恶!然而……”“然而”什么呢?作者没有说,给我们留下了一片空白。而戏剧、诗歌的语言中空白则更多。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特定的情节、人物或有关因素来补充这些空白处。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在“激活”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导向”

以上我们简要说明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角色所要做“激活”。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激活”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激活”的基础上做好“导引”:

2.1目的不明时,将其引到目标

无论什么方式的思维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无目的的思维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在课堂中不仅要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更要为其思维的展开提供明确的目标,尤其是当他们思维在处于无目标“漫游”时,要及时进行调控。比如,有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联想和想象。老师便进行了一项思维训练,要求同学们用一个比喻来说明青年需要知识的道理。一部分同学的答案是:天空需要白云、机器需要发动机、电脑需要软件等等。应该说这些同学的思维展开过程中,目的是比较模糊的,他们不清楚这个思维过程的价值在什么地方。这时候,教师就要及时进行引导。并采用强化思维等有效手段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既定的目标。

2.2过程不当时,将其引入正轨

所谓思维过程不当,一是指思维过程不清楚,二是指思维过程不正确,三是指思维过程不合逻辑。思维是一个线性的过程,也许有时候这条“线”似乎是时断时续,但实质上它是连续不断的,总包含一定的前因后果,具有鲜明的层次,并要合乎逻辑规律。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敢于对前人的说法提出不同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其思维过程常常突破一般的思维模式,但这不等于说思维可以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尽管它在思维的角度上可以不同一般,在思维的过程上可以有一些跳跃,但每一个思维环节之间又必须有它的必然性和逻辑性,尤其是结论和过程应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可是有时候们同学的思维就会出现思路混乱、因果牵强的情况。像解数学题,答案正确,并不代表思维过程正确。这时候,就要及时地指出他们思维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有关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把他们思维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之中。必要时还要介绍逻辑思维一些基本常识和一些基本规律。用理论指导他们的思维实践。

2.3质量不高时,将其引入纵深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质量的思维,必须有一定的思维广度和深度。由于受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心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中学生的思维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要相机诱导,使他们思维向纵深和多向发展。要充分利用学生提出问题,首先要引导他们认识自己思维过程中的问题,进而再引导他们思考:观点有没有值得推敲的地方,事情会受到哪些限制,怎样才能得到正确认识,按照这个思路一步一步认真分析思考,思维的质量就会有所提高。经常这样训练,就能提高思维向纵深和多向发展的能力。如果再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那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精神则更有价值了。而后者对于前者也的确是非常重要的。

2.4是非迷失时,将其引入准则

篇7

一、通过体育教学训练培养小学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可行性

近年,很多体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出体育教学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切实贯彻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本研究从实证角度支持了这些观点。实验过程中,结合小学体育教学实际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实验班学生提供更多的提问和思考的机会、自己设计的机会、自我练习和自我检查的机会,师生互议,相互观摩改进。让学生在身体活动中开动脑筋、分析评判,在思考中练习动作技能。教师应采用延迟判断和鼓励方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提倡互相尊重和支持。从一学期的训练结果看,将开放性教学法运用于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行之有效的。

经过一学期的训练研究,笔者得到下面两点启示:

1、不同学科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应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而进行。

虽然不同学科的创造教育都应遵循一般的创造教育原则如开放性原则、支持性原则等,但学科不同,教学特点和问题解决特点不同,在某一学科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另一学科。客观上就需要采用与学科特点相适应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方法,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学在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动作学习、问题解决等各方面都有很强的特殊性,所以,体育教学中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应与体育教学特点相结合。

2、体育教学中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不仅与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有关,还受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理念影响。

何谓创造性思维,教师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中的作用如何,体育教学可不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目前的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如何,怎样通过改进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怎样的,体育教学中创造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又是怎样的,教师应如何对待创造性学生等,教师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认识都直接关系到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发展等。实验中,我们发现,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忽视甚至否认体育教学的创新价值,停滞于掌握运动技能为主的接受式教育模式,学生缺乏自主性、积极性、实验的中后期,实验教师体育教学的创新意识加强,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班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目前,一些研究者提出教师的创造力内隐理论,研究教师的创造力观念创新意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影响。我们发现,小学体育教师的创造力内隐理论对挖掘体育教学的创新功能和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小学体育教师的创造力内隐理论如何。什么样的小学体育教师创造力内隐理论可促进儿童创造性发展。

二、影响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分析

本文除探讨了不同教学法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外,还考察了创造性倾向、体育学习兴趣、智力对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影响,创造性倾向对创造性思维发展影响显著,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亦接近显著程度,说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大要素,这是目前心理学界较为一致的观点。因此,体育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也应遵循系统的观点,与创造性人格有机结合。一位学者曾总结许多著名的创造教育模式,发现其中大部分集中于认知方面,忽视了创造性人格的训练。而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重视,对创造性人格训练的忽视,影响了儿童创造性思维品质的稳定性,使儿童不能成为一个稳定的创造性个体,这是体育教学实践要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研究体育教学中儿童智力与创造性思维关系应摆脱传统的创造性思维、智力理论和传统的测量工具的局限把智力、创造性思维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体育领域中智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关系。这也提示我们,不能使用统一的测量工具或标准评价儿童在不同领域或学科中的创造性思维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中、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表现是不同的。本文不支持创造性思维与智力相关的看法,这与我们采用的创造性思维和智力的测量方法有关,传统的创造性思维测量工具多注重儿童的空间表征和分析理解能力,智力量表如《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等也主要用于测量儿童的数理逻辑能力、空间表征,反映儿童的分析能力,这样,测量工具本身的相关必然会导致创造性思维和智力测量结果的相关。这样的测量工具适用于数学、语文等学科。但不适用于体育教学,因为这样的测量工具与儿童的身体活动联系甚微。本次研究采用主观评判法测量儿童在体育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这种创造性更多地反映了儿童的动作思维、直觉思维,与儿童身体活动的灵活性、协调性相联系更贴近体育教学实际,反映体育领域中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水平。而本研究所用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并不充分反映体育领域中的智力水平,所以体育教学中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智力的关系还需进一步考察。在体育领域,小学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性别差异与我国学者的观点一致。

三、结束语

体育教学中,开放性教学法在提高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可更有效地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体育教学中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是系统的发展过程,应与创造性人格训练相结合,同时考虑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创造观、学校的创新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途径和方法、创造性思维评价的方法和工具应与体育的学科特点相结合,训练才更有效,评价才更真实。

参考文献:

[1]蒋守铭.体育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体育教学,1999.5

篇8

创造性思维常常表现为主动的、新颖性、超乎想象的和事半功倍等特性。帮助孩子在学习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可以大大提升孩子的自信心,甚至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幼儿自身潜在着创造力,三至六岁的幼儿对任何事物充满着好奇、探索的特点,他们的思维不受习惯的约束,十分灵活。因此我们要抓紧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不要让他们错过了这个重要时期。

创造性思维往往来自逆向思维

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年龄还很小的司马光,面对小伙伴落水、生命垂危,自己和小伙伴都够不着水缸,喊大人又来不及的险情,灵机一动,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从破缸中流出,救起了小伙伴,就是与运用了“破缸留人”的逆向思维。

古罗马的阿基米德利用水的浮力和物体的排水量来鉴定国王的金冠。三国时的曹冲在五岁的时候也利用水的浮力称大象的重量,都是应用了找到替代物品,“化整为零”然后“零存整取”的思维方法。孙膑用添兵减灶的办法迷惑庞涓,造成了撤兵的假象,而诸葛亮却用减兵增灶的办法,摆出增兵的架势,瞒过了司马懿,撤军千里。敦煌壁画中“反弹琵琶”的舞蹈艺术造型,成了逆向思维的代名词。

比如,听完《龟兔赛跑》的寓言,孩子说:“乌龟真笨,本来就跑不快,还要和兔子赛跑。”如果这时教师说:“不对,是兔子太骄傲,所以乌龟先到了终点,所以你要记住好好听老师讲故事。”孩子对于你讲的故事可能就会失去兴趣了。如果老师说:“好孩子,你说得有道理,兔子因为一时大意才被乌龟落下了,如果它没有睡过头,乌龟怎么也赶不上它。所以,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希望人家睡过头。”孩子对你以后的故事肯定也是兴致勃勃,问个不休。

或者你可以再提出问题请幼儿想象:如果乌龟和兔子再次比赛,他们的结果会如何?孩子们的见解总是令人吃惊不小,有的说:“是兔子赢了,因为她改正了骄傲的坏毛病。”有的说:“还是乌龟赢,因为它把脑袋和四肢缩进壳里竖起来滚,比兔子还快!”哈哈,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不可限量的。

启发幼儿学会发散性思考

在谈话活动《灰姑娘》中,老师启发道:“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引出要孩子做个言而有信、遵守约定和时间的人。“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引出我们看到的后妈好象都是不好的人,其实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它的孩子。

这些多角度的思维引导孩子能发散性的思考,这不比孩子简单地背会了一个故事更让人惊喜吗?我还设计一些问题,如“上幼儿园时自己乘坐的车坏了怎么办”“国庆节要来了我们怎样布置教室”……

在幼儿园语言方面的传统教学中,有不少好的经验,其中也不乏创造性教育,但由于各种原因,实际上还是注入式多,定向思维多。在故事教学中,常见的是教师老师讲,幼儿听,然后提几个问题,在老师指点的范围内学习词句、记忆情节。在诗歌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让小朋友一次又一次地读,直到能背诵为止。有些本来是属于创造性讲述范畴的课型,如续编故事、生活经验讲述等,也被束缚在教师所规定的范围里,因而限制了幼儿的思维。产生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教师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幼儿所具有的积极性、创造性的特点。

采取良好的方法和形式进行训练

爱迪生说:应当习惯地密切地注意他人得到成功所采用的新奇有趣的创意,只有在解决本身的问题时,你才需要独树一帜的创意。

单向思维是低级的思维形式,它妨碍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帮助幼儿克服单向思维形式,养成多角度、多方位、多功能、多途径思考问题的习惯。

在进行思维训练时,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先培养幼儿的比较概括能力,再进行分类推理训练,两者构成了思维的阶梯,形成一个系统的序列的整体。

扩散性思维训练,求异思维训练……都要求“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考方法。培养孩子的多角度思维,可以和孩子的语言学习和日常生活结合接来,让孩子知道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

实际上,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往往被成人用“幼稚”、“可笑”、“荒唐”等词语压制了,忽略了、扭曲了。所以,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老师转变观念,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型老师

要培养幼儿的多角度思维能力,教师自身就是先要有多角度思维判断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一种从多角度多方位探索问题寻找答案的非常规的思考模式。知识结构的更新,要求博学多才的老师,另外,教师还要具有开拓创新的能力。

实施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并不是不要课前准备,相反,由于师生共同的脑力激荡,教师面临更多知识性的挑战,唯有不断地充实自己,获取新知识,才能更有效的安排教学,提高教学的层次。

包靓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有12年的幼教经验始终怀着爱心、耐心、细心和对教育事业的专注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之中。

教育感悟 童真的孩子需要真挚的朋友!

篇9

一、通过联想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联想是由所感知或所想的事物想起相关的事物的思维活动。联想的主要类型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

接近联想:接近联想是指由于时间或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不同事物间的联想。例如提起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特点(纺锤体清晰可见,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上),就可能联想到细胞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点一分为二,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也随着分开,纺锤丝不断地收缩变短,牵引着分开的两个染色体移向两极。这就是一种时间接近联想。相似联想:相似联想是指由于外形或意义相似引起的联想。比如,当看到油菜的花时,就会想到白菜的花和萝卜的花,这就是外形相似联想;当看到人身体上的血管时,就会想到植物的导管和筛管,这是意义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对比联想是指由于事物间完全对立或存在某种差异而引起的联想。比如,当看到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时,立即会想到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二、通过想象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想象的具体类型主要有两种,即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想象。例如,将DNA的结构模型拆卸成零件,再让学生动手组装成结构模型,恰如科学家当年创造这些模型一样,启发学生也重新来一次创造。这样学生在独立地进行形象分析、实验设计、结果预测、直到进行实验的全过程中,都必须经过自己的创造想象。

三、通过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也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而是从已有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的或现存的方式、方法、法规、范畴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辐射和求异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多种不同的结果。在生物教学中发散思维训练的主要内容有扩散列举、同解变型等。

1.扩散列举。扩散列举就是围绕一个问题举出多种可能相关的因素。例如在学完家兔的知识后,让学生考虑有哪些因素可以使家兔死亡。没有食物可能饿死,没有氧气可能憋死,心脏坏了可能死,神经受损可能死,失血过多可能死,积毒过量也可能死,人杀可死,狗咬可死……。

2.同解变型。同解变型就是对同一内容设计出多种形式的问题。通过变换方式求出答案能够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从而达到训练发散思维的目的。例如,针对基因分离规律,围绕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这个实质,可以变换成:高茎DD和高茎Dd,哪一对是等位基因?为什么?基因型不同为什么表现型相同?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是怎样分离的?又如,针对自由组合规律,围绕等位基因互相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这个实质,可以编写多种习题。

四、通过逆向思维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将通常考虑问题的思路反转过来,以背逆常规、常理、常识的方式,出奇制胜地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的一种思维方法。逆向思维的形式主要有逆向反转、背逆常规等。

1.逆向反转。逆向反转包括功能性反转、结构性反转和因果关系反转。下面仅以因果关系反转为例来说明逆向反转。因果关系反转是指通过改变已有事物的因果关系来引发新的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新思想。例如,当生物学家研究了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之后,认识到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有人就想既然能够以DNA为模板来合成RNA,那么能不能以RNA为模板来合成DNA呢?1970年发现某些致癌病毒中有一种酶,叫逆转录酶,在这种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能够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篇10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图像

创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创造性思维是创造的源泉。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不以常规,寻求变异,想出新方法,提出新问题,建立新理论,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开放式思维方式。教师只有把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尽量发挥出来,才能培养出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人才。

一、加强形象思维训练

形象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主要地位,形象思维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首要途径,可以说仿生学就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根据物理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在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去联想相关事物,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其次,在培养学生应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中,重视和理解出现的现象,建立表象,由表象入手,掌握问题的核心所在,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再次,千方百计地做好新《纲要》规定的各个实验和演示,突出实验的趣味性和可见度;对于那些较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可设计实验或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要做好随堂小实验,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由“静”变“动”,更形象、更逼真,从而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二、重视直觉思维的训练

直觉思维是指没有经过严格的推理和验证,而突然猜度到问题的核心之处。它是灵感的初级阶段,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形式。首先,创设问题情境,积极诱发直觉思维。想象是直觉思维的初级阶段,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在讲解习题时,教师应尽可能根据题意画出清晰的物理图像,为学生的思维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大脑中树立感性形象,为他们进一步思维提供资料和信息,并使思维具体化,借助这些载有信息的图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直觉思维。其次,还要建立合理模式、渗透科学方法、形成专项技能,增强直觉思维能力。再次,从表面上看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两种对立的思维形式,但实际上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可以说直觉思维依赖于逻辑思维,直觉思维从根本上说是按逻辑规则去分析揭示事物本质的。所以,为了培养直觉思维,应对直觉思维过程进行分析,补上被简约的思维环节,复原直觉产生的通道。

三、加强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训练

发散思维是指思考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不同角度,沿着不同方向,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多触角、全方位地为寻求探索新的多样性的方法及结论的开放式思维。在物理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问题,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等解题方法,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寻找解题方案,防止照猫画虎,生搬硬套。

在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的同时,还必须注重收敛思维的训练,因此,以上两种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是相辅相成的。如这样一个题目:在物理学中测量某个物理量,方法多种多样,请你设计两种不同方法测量圆柱体(如干电池)的直径。先提出:利用所学知识你能设计哪些方法来测量干电池的直径?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联想,学生会提出几种方法,如,用辅助器材,直角三角板;或用细绳、细铜丝等绕在干电池上,由周长计算直径;或用软尺直接测周长。还有学生想到多种办法:用尺规找出圆面的圆心,就找到了直径;用剪纸的方法,把圆面在纸上画下来,剪下,对折,折痕即为直径,然后直接用刻度尺来测量。在多种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收敛思维的训练,即指导学生对各种测量方法进行比较筛选,从而找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准确又简单易行的两三种方法。

由于每个学生天赋不同,思维策略不同,十个人有十种思维,但这并不妨碍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加强发散性思维训练等于给了智慧以翅膀,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四、加强培养抽象构图思维能力的训练

在物理教学中,许多物理定律、公式及物理问题可以用图形来描述。许多复杂的物理问题如果对其物理规律没有深一层的理解,解决起来常常是束手无策。而如果采用图形来描述其物理问题可以使问题简化,一旦找到图形所蕴含的深刻的物理规律之后,便能茅塞顿开,使物理问题难度降低,并且常常从图形中找到有创意的解题思路,因而我们把这种将物理问题反映到图形上的思维过程暂称为“抽象构图思维”。在许多情况下,求解一物理问题往往会受到数学知识的限制,也有时由于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概括受到思维上的限制,难以把握问题的实质,而采用抽象构图方式则可以使物理问题更易于解决,并能方便找到独创性的解题方法。在运用抽象构图培养学生思维过程中,适当选择一些趣味性物理问题,更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利用寓言故事“龟兔赛跑”,让学生在v-t坐标系中画出龟兔各阶段运动情况及速度变化情况,既寓教于乐,又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五、重视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创造力高的人不一定最终成为创造者,真正有作为的创造者必须伴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这对创造力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意志、性格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挥个人想象力、创造力的空间,当学生中出现与教师的看法不同的现象时,教师要给予及时表扬,科学引导,切勿“一棍子打死”,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养成“好问”的习惯,使课堂出现观点的交锋,智慧的碰撞,进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