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与新闻学范文

时间:2023-11-25 09:5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广播电视与新闻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广播电视与新闻学

篇1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学 人才培养模式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其中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不仅老牌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开办了该专业,一大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加入了竞争的行列。在红火的办学热潮中,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却不太令人满意。重庆文理学院于2003年在文学与传媒学院设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近几年来,文学与传媒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念的指导下,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拓展实践培养途径、优化学生能力评价机制等方式,建立起较完整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该专业的发展摸索出一条新路。

一、课程改革:从补充到融合

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建设之初,学院通过调研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和收集学生的意见,增开了部分基础课程。但实际效果不理想,理论课开得越来越全面,面对市场多样的需要,及时调整和变动的能力太低,未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课时量的增加还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为此,学院注重实习基地的建设和毕业实习的管理。希望把社会生产实践作为专业教学和课程学习的补充和延伸。2008年初,配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举措,学院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结构调整采取了变补充为融合的思路,充分肯定社会生产实践本身的重要地位,从一种相互融合的思路进行专业课程的改革。wWW.133229.COm

1.课程类型多元化,行业专家进课堂。学院通过特定考核机制,遴选部分课程,聘请了一部分经验丰富的业界精英进入课堂。由于学校远离省会主城办学,学院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意见,在该专业灵活开设短课程、微课程和学术讲座,让学生边学理论知识边昕来自社会生产一线的经验知识。

2.试行顶岗实习,培养双师型教师。为进一步增强该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建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的良性机制,学院在二年级、三年级试行部分学生顶岗实习制。实践基地或者用人单位可以通过项目报批的方式,申请一定数量的学生直接到相关工作岗位去顶岗工作,由学校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在工作岗位上,学生基本能尽快熟悉业务。有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另外,学校和学院各拿出一部分资金,要求该专业教师进入传媒机构或者传媒企业学习或顶岗工作。如2010年暑期,该专业有3名教师分别进入《重庆晨报》和重庆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进行学习,时间为30天至40天。教师不仅熟悉了业务,也提升了能力,更新了知识。

3.整合院校两级课程,增强课程的广泛性。为了给予学生更多的选课自由。学院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先后又进行了3次微调,一是在总量上压缩了学时学分,增加部分课程的实践环节;二是在保证该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将专业选修课分为播音主持、报刊编辑、网络编辑三个模块,让学生根据兴趣与发展需求选择不同的模块;三是增大了选修课的范围,在学科专业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提供为公共选修课平台。

二、培养途径:从多渠道到全方位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改革初期,学院把重心放在课程体系和专业实践体系的建设上。在强调理论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拓展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内涵,多渠道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于此同时,除了专业教师,邀请学生管理人员、校外专业人士参与指导学生,将校园媒体和校外媒体相结合,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舞台,构建出一套学生大实践教学体系,力求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灵活开展多种实践形式。通过教研室研讨,对《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纪录片创作》等传统理论课程明确要求拆分出理论教学课和实训教学课时,分别制定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期末以项目制的形式交出作品。学院组织学生集中参加校内外重大活动期间的短期实践,例如如学校所在地重庆永川区的近几年的房交会、旅游艺术节和学院艺术节等重大活动,都由该专业学生承担了摄影摄像、新闻采写、网页制作与维护等相关工作。此外,学院成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专业能力提升领导小组,由专业教师牵头成立了“新闻采写与选题策划”、“新闻摄影与摄像”、“电视纪录片创作”、“电视节目制作”等多个兴趣小组,一至三年级学生每学期参加一至二个小组。指导教师督促小组成员每学期独立或合作完成至少l件作品。

2.拓宽专业能力培育平台。学院以学生社团星湖写作社主办的报纸《星湖》、学生刊物《清风》、星湖网站以及校园电视台为基地,建立固定的校内实习点。经与其他学校和其他院系联系,把该专业的学生以学生通讯员的形式配备到学校各部门和其他院系,承担摄影摄像以及新闻采写工作。学生通讯员所采写的新闻稿件,经相关部门教师指导并经领导审核后。发表于校内外各媒体,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建立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和改革前该专业学生指导队伍主要由该专业任课教师构成不同。经过学院的组织和挑选,建立了由一支稳定的学生能力培养指导教师队伍。专业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兴趣小组和工作室的指导,学生管理人员协助指导学生报刊、网站和重大活动报道。负责学生专业技能比赛的指导,学校兄弟院系和其他职能部门的相关教师负责对学生通讯员进行指导,校外专业人士根据项目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各指导教师都能尽职尽责,学生的积极性也较高,学习效果良好。

三、责任主体:从管理者到执行者

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因为压缩教学课时等问题涉及到教师的具体利益,曾遇到很大阻力,甚至学生也不理解,觉得额外增加了很多任务。一方面要实现改革目标,一方面要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学院主张全员参与改革,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实行分层管理,责任层层落实;逐步引导指导教师的角色转变。

1.提高改革参与者积极性

学院在压缩原有课程课时的同时,让教师全面参与改革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参与到学生能力培养指导体系中。讲授课程仍然按照讲授时数来计算工作量,学生能力培养指导和训练则按照项目制,以作品、成果和质量来计算学习成果。在每项新的措施执行之前,学院组织相关师生召开说明会,阐明具体目标和做法,兴趣小组的有效运行和项目制的实施,以及校内外灵活的实践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具体的管理中,改革方案的目标指标都分解到具体的个人,学院对系、教研室、兴趣小组、项目小组和工作室,对每一层级分别考核。

2.引导指导教师角色转变

该专业的大部分教师都注重理论教学和理论研究,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不够。学院有意识地引导专业教师进行角色转变,成为理论水平高、应用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通过外出培训、组建工作室、参加项目等方式逐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角色。在课程改革中,学院也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在《电视纪录片创作》等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就以pbl教学模式为基础设计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师针对这门课程的具体情况,将基本的创作流程分为确定选题、进行拍摄、后期制作、成果交流、成绩考核五个阶段,将全班进行小组划分,按照电视纪录片创作的一般情况进行分工,分为编导、摄像、后期、场记、撰稿等。教师从讲授者变为学生探究学习的组织者,对每一个阶段和每个小组进行指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四、评价机制:从考试到考核

1.改革课程评价方式

配合学校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工作,学院选择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部分课程作为改革的试点。在课程评价方式上,改变原来以书面考试形式为主的成绩评定方式,改革成绩构成比例,构建以项目操作效果为主的期末综合成绩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方式的变化意在引导学生加强平时的知识运用,注重应用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例如《电视纪录片创作》课程,改革前期末综合成绩的构成比例为:课堂讨论5%、平时作业5%、期中作业20%、书面考试70%,改革后为课堂讨论10%、实训10%、期中作业20%、影片评价60%。

2.推行成果评价方式

对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以及课程学习以外的学生应用能力培养项目的效果检验,学院变教师评语的评价方式为成果评价方式。学生的一部分成果直接接受社会评价,如校内外重大活动项目的成果、学生通讯员的实践成果、顶岗实习学生的实习成果以及工作室所承接任务产生的作品。一部分成果接受师生评价,这种评价是柔性的,通过受众信息反馈和受众调查获得。这部分成果主要是社团报刊、网站和校园电视台节目。另一部分成果由学院专门组织教师进行考核评价。这部分成果主要是兴趣小组、技能训练、学生项目产生的作品以及学生的课外作品。

篇2

2、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3、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

4、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

5、云南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6、广西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

7、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

8、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广告设计、网络传播、播音与主持艺术等六个本科专业。

篇3

初识庐山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主要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四个专业。近年来,被称为文科录取中最“牛”的专业。

就其能够“牛”的原因,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看:一是工作性质。“无冕之王”的美誉令记者这个职业的魅力指数很高,该职业所链接的专业也随之凝聚更多的人气。二是就业范围。毕业生既可去一些大众传播媒体,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从事编辑、记者工作,又可以去网络公司或广告公司从事文案、广告设计、广告策划与管理工作。三是就业前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几年我国的新闻传播业将会快速发展,对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具体来说,新闻学专业担负着培养新闻工作者的重任,它的主干学科是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大众传媒学等。

广播电视新闻学以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客观规律为研究内容。广播电视新闻学属于人文学科,传统上以哲学、文学为基础,离不开撰稿和文字编辑,所以要求具备广泛的社会人文知识及较强的写作能力。它的主干学科为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等。

商品流通的日趋频繁,促进了我国广告业的迅速发展。很多院校在中文系或新闻系都设有广告学专业,也有少数院校设立了广告学院。广告学的主干学科为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史、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经营与管理学等。

编辑出版学是一门探讨传播的学科,一般设在传播系,也有少数院校设在中文系。主干学科为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编辑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出版发行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出版美学等。

别有洞天

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新闻单位,如报社、电视台等,或省、市级新闻单位,也可在广告公司、网络公司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记者、策划、文案、宣传、公关、信息咨询或文秘工作。如果对时事政治很感兴趣,对新闻热点比较敏感,同时文笔又很好,且善于交际,可以考虑选报本专业。

广播电视新闻学为各级各类电视台和电视制作机构培养电视新闻、电视编辑、记者及电视栏目策划等方面的人才。毕业生可以在广播电视系统和其他新闻单位从事编辑、记者、新闻评论等工作。广播电视新闻学属于非艺术类招生,分数线较高,报考人数也比较多,竞争很激烈。

广告学专业文理科分开招生,理科生招收的较少,大约是所招文科生人数的三分之一,招生范围并不覆盖全国,在各地区招生名额不同。广告学属于非艺术类专业,其中的广告设计方向属于艺术类专业。广告学专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联系紧密,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及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广告部门都急需从事广告策划、制作、设计、经营管理和理论研究工作的广告专业人才。因为市场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就业难度很小。广告学专业录取分数较高,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编辑出版学专业所要学习的课程主要分五大类:文学文化类、写作类、编辑类、出版及文化经营类、现代传播技术类。毕业生既可到出版部门从事编辑出版、书刊发行工作,也可到文化宣传部门进行文化传播与创作,或是到党政机关从事文秘、宣传等工作,还可从事各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工作。

淘金地带

【综合性院校】国内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力量较强的综合性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近几年也在迅速发展。此外像河南大学、湘潭大学、郑州大学、北华大学、河北大学、黑龙江大学、广西大学、济南大学、渤海大学、三峡大学、西南大学等也值得报考。

【师范院校】很多师范院校像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等也都设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篇4

【关键词】广播电视;实践教学;拟态环境;环境化;教学模式

随着近十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人才的需求空前旺盛。高等院校也积极着力培养相关人才。于是自1999年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很多高校纷纷开办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一门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社会学科,实践教学在检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能力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媒介市场化改革和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地利用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出复合型高级应用型新闻人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实践教学模式,这也是该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借鉴传播学当中“拟态环境”的理论,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设想。

1 何谓“拟态环境”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李普曼曾提出这样的观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大众由于其精力、注意力和实际活动范围的限制,不可能对日益复杂的整个外部环境都保持经验性接触。WwW.133229.coM大众传播媒介就成了人们了解未能亲身感受感知的事物的唯一渠道。于是,人们的行为就不能单纯理解为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对大众传媒所营造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媒介机构就成了这种“象征性环境”的制造者。

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日本学者藤竹晓又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他认为,“拟态环境”虽然与现实环境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信息时代,人们的态度行为的依据往往是来源于大众传媒的信息,这些态度的积累和行动的结果又反作用于客观社会,使之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在现代社会,这种由大众传媒营造出来的信息环境造就的“拟态环境”的环境化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

2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在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产业化发展和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西部各广播影视机构人才结构与素质水平急需提升,目前最需要的是具有扎实的功底、理论实务都强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但从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来看,不少广播电视视专业学生存在着上手快、后劲不足的问题,难以胜任大型题材节目的采编工作。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各地方高校纷纷开办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师人数上就出现了较大的缺口,尤其是西部等地方高校,师资力量方面更是先天不足。最为突出的方面是专业教师严重匮乏,有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是从中文以及其他社会学科改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对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稍嫌欠缺,更难以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其次,由于广播电视从业的特点,很多高校新引进的专业教师,大都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在广播电视媒体一线的从业经验不足,课程讲授容易流于纸上谈兵。

2.2 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受开办时间短、可借鉴的经验有限的限制,西部地方高校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根据对西部一些地方高校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了解发现,大部分院校在学时设置中,公共课所占比例大、学分多,基本上占据了学生主要的学习时间。另外,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内容大多为背景性的知识,如中国古代文学史等,这些知识虽然是必要的,但在学生就业时,与其他专业学生的竞争方面优势并不明显。还有,课程的设置跟不上大众传媒的发展速度,在媒介融合已经空前繁盛的今天,相当一部分西部高校的课程设置还停留在传统媒体阶段,被学生认为是“炒冷饭”式的教育格局。

2.3 教学硬件条件欠缺

应该承认,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一个办学成本较高的专业,由于本专业教学所需要的广播电视采编设备价格不菲,就需要办学单位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进行管理。虽然各地方高校在创办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时候已经有不少的投入,以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但是随着学生人数的逐年扩招,这种需求的矛盾日渐明显。同时,传媒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很多高校的实验设备却存在着严重滞后的现象。在广播电视媒体已经大量采用数字化采编的今天,仍然有一些高校停留在用模拟信号设备教学的尴尬状态。

那么,如何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科学地进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设置,尽可能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是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拟态环境”的建立,是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法。

3 从传播学“拟态环境”的角度阐释广播电视实践教学

实际上,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育环境、学生的工作能力的培养与相应行业的就业环境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互动关系。将传播学中的“拟态环境”的环境化引入高等教育的相关专业,可以对广播电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做出较为清晰的梳理和阐释。

3.1 相对于就业的“客观环境”,实践教学提供的是一个“拟态环境”

与客观的从业环境相比较,高等院校广播电视专业实践教学传授给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不是带有亲历性的“第一手资料”,而是带有明显的经验间接性。教育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教育环境既反映现实又反作用于现实,能够对现实环境起到梳理和引导作用。这其实也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3.2 实践教学的“拟态环境”与行业客观环境的互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会首先在学生脑海当中形成对客观从业环境的象征性认知,然后逐步潜移默化成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播学当中“拟态环境”的内化过程。学生在实习和工作以后,其工作能力的相关信息再反馈到教学单位,可以形成对实践教学拟态环境的互动性反作用。

学生在实习和工作以后,在工作环境里获取的相关信息,会影响到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其对从业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行业环境的主观创新,亦会反馈到教学部门的拟态环境,这一互动的过程,即为传播学当中的拟态环境的“外化”过程。

与其他专业相比,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拟态环境与行业的客观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拟态环境的环境化建立,效果也更明显。传媒业的本质就是为大众采集、制作并传播各种讯息,其工作对象——信息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而广播电视媒体采访的亲历性就更使得该专业的教育较其他专业更易于建立一个高度仿真的拟态环境,并实现环境化。

4 结语

篇5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设在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江苏高校同类院系中是办学历史最久、学科层次、专业设置、实验室及硬件设施的一所二级学院。学院成立于 1995 年 4 月,其前身为 1964年创立的南京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学院现设有新闻系、广播电视系、广告系、新闻摄影系、网络与新媒体系五个系科,拥有新闻学、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三个学术型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两个专业型硕士点和江苏省普通高校的新闻学博士点。另有江苏省新闻人才培训中心、江苏省党委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基地、江苏省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媒介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舆情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民国新闻史研究所等科研、教学机构。学院现有 6 个本科专业,即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影视摄影与制作。

(一)培养目标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及文艺团体培养各类编导、策划及节目主持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人数及学制

2016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面向江苏省、浙江省、湖南省招收本科生 32 名,其中面向江苏省招收 24 名(文理不限),面向浙江、湖南两省各招收4名(均为文科3名,理科1名);学制4 。

(三)报考条件

考生必须符合所在省份 2016 年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考试报名条件,身体健康,五官端正,无色盲、色弱,有志于从事广播电视相关专业工作。

(四)专业考试

1.报考说明:我校将不再对报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考生组织校考,考生直接参加生源所在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联考或统考。

2.江苏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联考:根据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选拔的需求,参照义务教育中学阶段课程标准,重点考查考生的影视作品分析及创作的基本能力、综合艺术感悟能力、审美能力,考核科目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满分 300 分)。

(1)报名时间:2015 年 12 月 14 日-17 日(截止时间为:2015 年 12 月 17日 17 时)。联考报名采用网上申请的形式。考生须登录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网址:bkzs.njnu.edu.cn/),按要求进行网上确认信息和网上缴费。网报系统实行考生个人确认,支持银联卡付款。考试费按每生 4 门考试科目共240 元收取。

(2)考试安排:

面试时间:2016 年 1 月 10 日左右起(具体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面试地点: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市宁海路 122 号随园校区新传大楼)

笔试时间:2016 年 1 月 17 日 上午 9:00-11:30,影评创作2016 年 1 月 17 日 下午 14:30-16: 00,故事创作

笔试地点: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文苑路 1 号)

(3)考试内容

笔试科目:包括影评写作和故事创作,满分为 200 分。影评写作和故事创作各 100 分;

A.影评写作主要考查考生的影视审美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考核方式为考生观看影视作品,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影评写作,字数不少于 1000 字,考试时间(含影片播放时间)共 2 小时 30 分钟。

B.故事创作主要考查考生的想象力、艺术思维和感悟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考核方式为考生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编写一个故事。字数不少于 800 字。故事创作考试时间共 1 小时 30 分钟。

面试科目:包括才艺展示和综合素养考察,满分为 100 分。其中,才艺展示 20 分,综合素养考察 80 分。

A.才艺展示考试目的为考查考生的自然条件、才艺水平和艺术修养。考试内容为在演唱、演奏、舞蹈、朗诵、小品五类中任选一项进行展示。考试现场仅提供钢琴,其他乐器须考生自备。考生如需伴奏音乐,请事先用标准 MP3 格式作为文件存储至普通 U 盘,考试现场提供播放器。考生不得将任何具有录、放音功能的电子产品带入考场。时间不超过 2 分钟。

B.综合素养考察考试目的为考查考生的性格爱好、特点特长;口头表达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独立判断能力和生活观察能力;心理素质、临场应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考试形式为考生现场回答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相关的问题。时间不超过 4 分钟。

3.有关浙江省、湖南省考生需参加生源地所在省份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统考,考试安排详见各省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信息。

(五)文化考试

考生须按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参加 2016 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文化考试方案及科目均按考生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文件规定执行。

(六)录取办法

对报考我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高考文化分(江苏考生要求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 50 分)和专业分(江苏考生要求达到联考前 300 名)达到生源地所在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且无色盲、色弱的进档考生,录取时将其高考文化总分与专业考试总分相加形成综合分,按照综合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录取。若综合分相同,则按文化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录取;若文化分仍相同,则按语文、数学 2门科目的原始分之和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录取。

录取办法以我校在本科招生网上公布的招生章程为准。

(七)有关事项说明

1.我校为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填报联考、统考与单独考试(校考)专业志愿时可能不在同一批次,请广大考生根据所在省的志愿填报办法报考我校。

2.考生报考期间,往返路费、食宿费一律自理。

3.本简章内容如与教育部和考生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关于 2016 年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文件精神相抵触的,均以教育部和考生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文件为准。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咨询电话:(025) 83598525、85891023

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25) 83720759、83598534

篇6

媒体融合时代的来临与“全能记者”的诞生

作为一种新作业模式,媒体融合强调把报纸、电视台、电台和互联网站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谈到媒体融合对未来新闻人才需求变化的影响,蔡雯指出,未来的媒介最需要的是两类新型人才――“一类是能在多媒体集团中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②事实上,媒体融合的现实已经催生了一批新型的编辑、记者。例如2002年,背包记者这一概念首次出现,MSNBC网站的普雷斯顿・门登霍尔历时半个月,横穿阿富汗,发回了大量的文字稿件、照片、录音录像等,在广播和网站上播出。他的成功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媒体融合时代对全能记者的呼唤。

2009年8月11日至14日,佛山传媒集团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联合举办了“2009媒体融合战略战术高级研讨班”。先后在《芝加哥论坛报》和《底特律新闻报》担任媒体融合部门负责人的希诺乔萨认为:“媒体融合的关键不是具体运用什么样的媒体平台,而是传统媒体文化要向媒体融合文化转变。”③媒体融合对于新闻人才的新要求刺激着新闻教育的改革。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布莱恩・布鲁克斯认为:“新闻学院应该将训练学生从适应单一媒体向训练适应平面、广播、电视、网络等一切领域的人才转变。”④也就是说,媒体融合要求的是全能型记者,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和编辑任务,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新闻作品。在打造全能型记者的目标模式下,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于2005年9月率先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招收“媒体融合”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融合新闻”教育方面处于全球领先位置。⑤

国内新闻院系媒体融合新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媒体融合对整个媒介生态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各种类型的媒介组织都在进行战略调整以适应这个大趋势,其中人才战略是改革的重点,如何打造全能记者已经成为国内各新闻院系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国内大多数新闻院校专业的设置和课程体系在框架上是以传统媒体的人才需要为基础的,比如传统的新闻学专业主要为报刊、通讯社培养记者、编辑,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主要为广播、电视机构培养人才。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一些老牌新闻院校纷纷在自己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上进行了调整,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2002年成立传播系并开设了网络传播和媒介经营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从2009年起设立传播学专业(网络传播与新媒体),提出了“旨在培养具备数字媒体设计、网站开发与编辑、互联网信息管理、媒体调查与分析、媒体经营管理等技能,适应性强、富于创新能力、具有文理交叉特色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又如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不过,国内目前创办的这几个媒体融合专业都深受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媒体融合专业的影响,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实验室配置,都参照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模式。

媒体融合背景下未来新闻教育改革的思路

由于“媒体融合专业”目前还在探索与尝试中,虽有一些成功的个案,但运行规则和管理方式并不成熟。加快进行现有专业设置的调整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对于新闻教育发展、新闻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新闻学专业调整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有几个核心环节应该被纳入思考重点:

调整现有新闻学专业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目前,国内新闻专业的设置基本上是按照教育部专业目录的规定进行的。1997年,新闻传播学升级为一级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本上是按照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进行设定的。这种按媒体分专业的做法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⑥网络兴起之后,一些新闻院系迅速做出相应变革,增设网络新闻专业方向,但也只是将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看做是在传统三大媒体的基础上新增加的媒体而已,事实上,网络等新媒体与以往媒体相比具有强烈的融合气质,它们的兴起直接改变了整个传媒格局,并且也引发了传统媒体的深刻变革。因此,在此背景下,增加新专业是必要的,但同时也需要对传统专业进行适当调整。立足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客观变化,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来重新规划设计专业,一方面要考虑在已设专业的基础上增设新的数字媒体专业或者网络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逐步转向多媒体应用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要调整传统专业,造就一批适应新媒体以及实现数字转型的传统媒体需要的新型新闻人才。因此,调整后的专业方向的基础专业课程应充分利用当前新闻学的学科优势资源,与新闻学专业的其他方向打通共享;而专业核心课程则将传统新闻学专业的基础性核心专业课程(新闻采、写、编、评论、摄影)与基于数字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方面的专业课程(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等)相结合,力图通过这种课程体系的整合培养具有“全媒体”技能的新型新闻人才。

设计与就业市场环境接轨的专业教学体系,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单一媒体化的专业设置,往往是围绕某一媒体来设置具体课程的。特别是实务类课程,比如新闻学专业主要围绕报纸规划采写编评,虽然有些章节也涉及广播电视,但基本都是一带而过。即使是专门开设的广播电视类课程往往也是以选修课出现。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所开课程更是以广电为主,报纸的业务甚至都不会涉及。以这样的课程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难以适应融合新闻的采写与编辑。正如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史蒂芬・奎恩博士所说,全能记者最重要的素质不是能够掌握所有的先进采访设备,而是具有媒体融合的意识。全能记者分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能够用手机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第二个层次是一个记者能够在一天内为网站写稿,又能提供视频和博客新闻,还能为报纸写稿;第三个层次是既能够为报纸写深度报道,又能够为电台电视台做纪录片。新闻媒体人才需求与新闻教育人才培养的不对接是中国新闻学界和业界一直在沟通和对话的问题,也是当前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新技术的发展使这一问题暴露得更加突出,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应该建立在与业界的联手,以提高教学和科研的前瞻性、提高培养人才的适用性。在未来的专业设置上,我们不妨考虑根据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和要求,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教学效果,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加大新闻学学科职业技能培训的环节,强化大学学术背景下的职业训练倾向,实现学生的“按需生产和供应”应该是未来新闻教育调整必须强调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上,我们甚至可以考虑把网络媒体的实习作为教学中的重点环节。

建设拥有跨学科知识、跨媒体技能的师资队伍。受高校教育体制的影响,新闻学师资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而教师的媒体实践经验却越来越少。这与新闻学科的强实践性特性是相违背的。因此,创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需要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不但需要我们对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案进行大胆改革,还需要在教师团队的建设、教学管理的改进等方面做同样的努力。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新闻学院的教师队伍普遍面临知识重构、能力再造的任务。以往拥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新闻学科教师,都需要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需要建立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重新思考专业发展的定位与方向,在这一前提下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师资培养应该不局限于高校内部的进修,参加网络媒体的一线实战应该成为学院师资培养的重要途径。学院要积极探索通过与业界衔接、与学界衔接、与技术行业和相关专业领域衔接、与国际专业教育机构科研机构衔接等途径,充实教师队伍,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本文为河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融媒时代新闻学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号JX06-Y-14)研究成果。]

注 释:

①熊澄宇:《整合传媒:新媒体进行时》,《国际新闻界》,2006(7)。

②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新闻战线》,2005(9)。

③《国际媒体专家谈“媒体融合”――“2009媒体融合战略战术高级研讨班”观点概述》,《中国记者》,2009(9)。

④蔡雯:《培养具有媒体融合技能的新闻人才――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的对话》,《新闻战线》,2005(8)。

⑤尹良润:《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改革初探》,《东南传播》,2009(3)。

⑥高钢:《媒体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的构建》,《国际新闻界》,2007(7)。

篇7

【关键词】播音员 主持人 区别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1981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部开办了由徐曼主持的《空中之友》节目,在中国大陆开创了主持人节目的先河。继广播之后,中央电视台于1983年正式固定播出《为您服务》栏目,由沈力担任该栏目的主持人,沈力成为我国第一位电视固定栏目主持人。后来,以主持人形式出现的广播电视节目迅猛发展,同时也备受广大听众观众的青睐。

随着广播电视的快速发展,新闻类、社交类以及综艺类的栏目越来越多,也带动了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逐渐壮大。但是刚开始在不少电视台的节目中,所谓的主持人大部分都是从播音员派生出来的,他们在这些节目里只是出头露面的解说员,不参与节目的前期采访和制作,这就不能称得上是一名真正的节目主持人。有的甚至将天气预报的播报者都冠以“主持人”的名称,这完全是个误解。从目前各类广播电视节目来看,无论是节目主持人还是播音员,他们都是广播电视节目在最终呈现给观众时,向观众进行传递和表达信息的,都需要通过某些具体的表现方式,例如形体、语言等来向观众表现内容。在笔者看来,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固然有许多共性,但还是有着质的区别,不能很好地认识两者的不同,将有碍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提高。同时还要注意,区分主持人与播音员不能偏离二者“质”的规定性,否则就可能走入误区。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二者显著的不同点。

首先,两者的概念不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甘惜分教授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认为:播音员是“广播电台(站)和电视台在话筒前、镜头前按照文字稿进行有声语言创作活动的专业人员”,一般应具备音质优美的嗓音、吐字清晰的标准普通话和熟练的播音技巧。那么“节目主持人”呢?从字面上讲,“主持”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负责掌握或处理某事,如主持会议、主持节目等。另一层是指某种职务,如寺庙主持、商会主持等。把上述两层意思结合在一起加以引伸,那么“主持人”便是负责掌握或处理某事的人,“节目主持人”则是掌握或处理广播电视节目的人,它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群体观念,参与和把握节目的进程,直接地、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它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对嗓音等播音员必备的素质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中央电视台大多数栏目的主持人,如《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栏目主持人,主要从记者中选拔。

其次,工作范围不同。播音员的工作是从拿到播音稿件开始的。通过对稿件的分析理解,从而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稿件的内容是播音员的首要任务。我们从播音员的概念定义中可以得知,其主要特点是“在话筒前、镜头前按文字稿进行”。而主持人的工作范围却要广泛得多,它包括“组织串连一次节目的各个部分……集采、编、播于一身”。在现在的体制下,主持人虽然还难以完全达到上述要求,但通过对节目的积极参与,能够使自己的的活动空间和领域与播音员相比要拓宽不少。

第三,所负责任不同。播音员只对稿件负责,传播无错漏,表达不走样就算完成任务了,不能够有太多的自主发挥。而主持人则要对整个节目的形象负责,节目的编排如何,甚至一个间奏是不是合适都要考虑。在直播节目过程中大家会很明显的感受到这点,由于时间或节目的临时调整,主持人必须能够非常自如地面对突发状况,比如每一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零点钟声之前的垫场,就考验了主持人临场发挥和驾驭舞台的能力和水平。由此看来,播音员工作的核心是在于对字句的推敲,以求达到表达上的准确,而节目主持人的要求则是着眼于对整个节目的把握。

第四,与观众的交流方式也不尽相同。播音员与观众的交流比较单一,广播电台播音员通过有声语言来实现,电视播音员还可借助形体及表情动作进行交流。而节目主持人既可以自己出面直接与观众进行语言交流,也可以借助某段音响、画面或者乐曲与观众进行间接交流。同是有声语言的交流,主持人也比播音员来得灵活,他(她)既可以直接对着观众讲话,也可以自己抛砖引玉,引出第三者与观众进行语言交流,还可以是两、三个主持人之间的交谈,间接向观众传递某种信息。在一个真正的“主持人节目”中,我们可以把与观众的各种形式的交流都算在主持人的名下,因为节目中所安排的每一项内容,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主持人自己与观众的交流意向。

最后,“个性特征”的体现方式不同。播音员所播出的内容都是既定的,他的个性特点是通过有声语言的表达体现出来的,其中包括个人之间音色的差异、有声语言的表达习惯以及对句段的不同处理方式等等。主持人的个性特征就不只局限于有声语言的表达了,更体现在语言本身的特色上,它应是一种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完善结合。这种语言,除了有声语言,还可以通过主持人的面部表情、举手投足等伴随语言来表达。

结语

总之,节目主持人参与节目的采、编、播全过程,是节目的制作者、策划者、播出者,播音员只是依据稿件进行再创作的播出者,但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都是广播电视节目与观众、听众的联系人。所以在这里,我们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把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的概念对立起来,夸大不同点;二是把两者相混淆,等同起来。这两种认识各走极端,同属表象化地看问题,我们应正确认识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的区别,把广播电视节目办得更好。

参考文献

①张俐:《新闻采写实务》,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

②黄匡宇:《当代电视新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③高有祥:《电视新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④甘惜分 主编:《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239

篇8

关键词:媒介融合 广电媒体 人才培养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介形态与媒介格局也处于不断地更新与变迁过程中,媒介生态环境也因此处于巨大的变化之中。传播信源、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等的变革也在深深影响着中国现有传媒行业的发展动向,这使得为传媒行业培养主力军的新闻传播教育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冲击与挑战,尤其是对传播技术依赖性更高、操作性更强的广播电视行业。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数字技术等的发展,IPTV、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等迅速兴起,广播电视的行业壁垒被逐渐打破,其在传播渠道方面的垄断优势也逐渐被消解。这些变化使得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传统产品形态单一、传播单向度以及内容的大众化等弱点都被放大,互联网技术催生的新媒体等对广播电视行业所带来的冲击从各媒体广告的规模增幅中也可见一斑。据CTR媒介智讯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各媒体广告花费同比增幅为-3.5%,其中,电视广告同比增幅为-4.9%,广播为-0.8%,而互联网广告则为20.9%。

要实现广播电视行业的继续发展,顺应媒介生态环境,广播电视行业主动转换思维并进行改革与创新成为必然。广电行业要在审视自己的前提下,培养自身的互联网思维并充分运用新技术、新设备以多媒体化媒介形态进行媒介融合,从而达到提升节目质量、加强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并谋求自身持续发展的目的。

然而,广播电视行业作为传统的媒体行业,其现有人员虽然在节目选题、策划与制作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但是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媒体、新技术等的冲击,媒介融合到底要怎么进行以及如何保持媒介融合的良性发展等问题仍然是较为棘手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顺利解决最终也落脚于广播电视人才的教育与培养,要将媒介融合的观念融入现有的新闻传播教育中,努力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掌握融合技术的新一代广电人才,只有这样才使得广电行业在媒介融合过程中具有充足的人才资源与发展后劲。

广电人才培养困惑:悖论与困境

当下媒介融合的生态环境使得广电行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收视率与广告收入的下滑使得广播电视内容生产、发行渠道、传播形态与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融合急需解决,以吸引观众、维护自身的品牌价值;另一方面,广电行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欠缺媒介融合大趋势下的工作能力,这种危机反馈到为传统媒体输送人才的现行新闻传播教育领域,也使得新闻传播教育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与危机。

一、“过剩”与“紧缺”并存。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新闻从业人员非常紧缺。因此,我国着力发展新闻传播教育,而新闻传播院系、专业的设立也是遍地开花,迅速发展。尤其是21世纪以来,在高校设立新闻专业的权利被教育部下放至各省教育厅,学科点的建立更为容易,新闻传播教育的规模更是超常规发展。

据统计,截至2005年,我国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科点有661个,在校生达12万多人;2012年,我国的新闻与传播院校系大约有900多所,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一些设在人文学科下的新闻专业方向,①而新闻传播专业在校生的数量也是呈几何式增长。新闻传播学科专业如此迅速的发展对于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来说是可喜的事情,但是各个新闻学院井喷式输出新闻传播毕业学生在满足了社会对新闻人才需求之后很快又导致了供大于需的局面。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广电设备转向数字化、网络化与便携化促使广电行业对人力的需求紧缩,而广电行业的在岗人员也趋于饱和。近年来各个广播电视集团在人才招聘时的数量锐减印证了此说法。

随着新媒体与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传统的广电行业逐渐面临生存危机,因此,广电行业迫切需要通过媒介融合进行发展转型。在广电行业的媒介融合转型发展过程中,人才是关键,尤其是具有互联网思维能够进行整合传播的高媒介技术素养管理人才,然而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较为单一,因此,现在真正能够适应互联网语境下广播电视媒介融合发展需求的人才处于紧缺状态,这也表现在各个新闻传媒集团的招聘启事中。

二、跨界联合培养途径不畅。 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促使新闻传播教育不断谋求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变革,但是关于学界与业界之间关系的讨论一直尚未有定论,而新闻传播学教育中,学界的人才培养与业界的人才需求之间“两张皮”的脱节现象也日趋明显。因此,学界在面对广电行业谋求媒介发展转型急需高媒介融合业务素质人才的压力时提出了跨学科、跨界等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力主促进学界与业界的互动交流,但是具体的实施却面临较多阻碍。

一方面,学界与业界的联合培养模式尚未真正形成。目前,很多新闻院校在推行学界与业界的跨界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模式。在这个模式当中,学界培养学生的新闻传播理论素养,业界依照自身对人才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实务训练。但是,由于学界的理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落后于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而业界的实操性训练由于老师与学生比例悬殊以及业界老师很多在广播电视技术实际操作方面能力过硬却不擅长向学生进行知识输入等原因,使得这种跨界培养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协调学界与业界老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促使学界老师了解业界前沿、业界老师熟悉高校授课是跨界联合培养必须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学生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面临双重困境,包括学校的广播电视硬件设备紧缺与实习岗位的紧俏。具体来讲,一是由于广电行业设备更新较快且均价较高,部分新闻院校属于学校的边缘学科以至于学科建设不受重视、资金短缺等因素,很多新闻院校所能够给学生提供的拍、摄、编和剪等设备有限,这使得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受到局限。二是广电集团的工作侧重于设备运用等方面,实习生直接进行操作的机会较少。而现今面临媒介融合带来的巨大挑战与压力,人才的高效工作与谋求媒介融合新路子使得广电行业的工作人员忙于自己的工作而无暇较多地教授实习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除此之外,依托互联网出现的新媒体视听行业如视频网站等在招收实习生时的实操技能门槛较高等也使广电专业学生的实践机会更为难觅。

广电行业媒介融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必然包含着较多的试错与博弈,因此,要促进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良性发展,审时度势地研究媒介生态环境以及改革发展所面临的各类问题与困难是扫除障碍、克服困难并完善新闻传播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提升媒介融合思维。近期,学界与业界在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与发展层面的沟通逐渐增多并呈现出良性发展趋势。2015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六十周年校庆之际举办了“转型与创新:传媒变革中的新闻传播教育论坛”;11月1日,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十周年院庆期间举办了“全国外语类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研讨会”;11月19日下午,清华大学举办第三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颁奖仪式暨首届媒体总编与新闻学院院长高层论坛。这些研讨会的召开都在中国媒体面临深度融合发展与全面转型而中国新闻传播学界急需培养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传媒生态环境人才的社会语境之中。

在各大新闻院校负责人之间及其与传媒业界高层的频繁互动中,跨界联合培养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融通型互联网人才成为共识。媒介融合的顺利进行不仅是现有广播电视集团盘活生存的必然之路,也关系着构建新的国家新闻传播秩序重构问题。人才是广电行业媒介融合发展的核心,思维的转变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媒介手段的多样化与易得性使得人们获得信息的手段与方式变得丰富而便利,受众选择的空间与权力增强,即受众的地位由单纯的接受信息变为可以根据个人兴趣与爱好进行选择性接受。鉴于当下一部分高校教师不能够适应媒介融合生态环境的情况,可以邀请媒介融合领域的先锋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对新闻院校的师生进行集中授课,以便教授其媒介融合相关的理论与实务知识,不断强化其媒介融合意识,同时将用户思维和融通思维贯彻入教学,以推动广播电视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发展。

二、完善“跨学科”培养模式。美国学者李奇・高登(Rich Gordon)依据不同的传播语境将媒介融合的含义分为六类:“媒体科技融合、媒体所有权合并、媒体战术性联合、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以及新闻叙事形式融合”。②因此,广播电视专业的基于媒介融合的教学改革,不仅是培养学生如何运用广播电视相关的媒介技术手段,还包括塑造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与跨学科知识体系。

传统的广播电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规划是一方面着力于通识教育,另一方面在与培养学生的采、编与播等专业技能。显然,这并不能满足广义范围的媒介融合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因此,新闻传播院校在培养广电人才的时候,应该完善“跨学科”的培养思维,采用“1+N”模式,即在立足本专业的情况下,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辅修计算机专业、法学专业、经济学或管理学等以构建学生的基础学科理论体系。同时,还应该在广电实际操作层面培养学生的融合多学科思维,提高学生的信息挖掘、数据分析或经营管理水平等,并最终为广播电视行业培养具有促进媒介融合发展能力的“一专多能”型人才。

三、建立学科认知与专业自信。对于企业来说,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消费者对企业的形象认知、产品信任以及企业口碑的综合;良好的品牌认知是企业顺利发展的前提。同样,对于新闻传播学科来说,学科品牌的构建也与该学科的招生就业、社会评价与学科发展息息相关。

进入21世纪之后的新闻传播学科发展迅速,很多学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是基于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化或者艺术等文科类学院转变而来,部分完全没有新闻背景的教师也直接由文学类转移至新闻传播学科。除此之外,有学者做出统计,教师对新媒体技术演进及运用的了解不足20%,对新媒体传播的关注仅占43%,教学实践中能够结合传媒动态,以热点媒介事件、媒体知名记者为案例,媒体采编流程为阐释对象的比例不足70%。③这些数据真实地说明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学科体系建设尚有不完备之处,而且教师适应新媒介环境的工作素养有待提高,师资力量尤其是能够顺应新媒体技术发展的业务型师资力量紧缺,而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也会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

其次,由于新闻传播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一是为了向传媒行业输送人才,二是为其他行业培养具有新闻传媒素养的人才,因此,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就业局限性与特定的行业性并不十分明显。这使得一些人误解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没有专业技能与特定工作行业,且可替代性较强。因此,要消解新闻学院面临的生存压力,一方面,新闻院校要尽快进行教学改革以培养顺应当下媒介融合生态环境的人才;另一方面,还应该增强对自身的学科认知,树立品牌意识,宣传新闻传播专业的优势与不可替代性,尤其是对于实际操作能力要求更高的广播电视专业。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新闻传播学科在媒介融合的生态环境下进行良性的改革,以便为广电集团的媒介融合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并最终帮助构建新的新闻传播秩序。本文为重庆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4Y10)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栏目责编:邵满春

篇9

[摘要]随着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已经与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和全国新闻传媒业的生存与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入手,提出了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随着中国传播业近几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涉及新闻官司的各个方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更正与答辩,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

二、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与条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看问题,坚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办实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够开创。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研究当中,关于教育特色的研究最为重要。怎样形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特色呢?首先,要充分依托自己学校的特色,根据自己学校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来办专业。这样才能把专业和学校紧紧融合在一起,充分集中和整合学校的所有学科的优势,扬长避短,突出自己专业的特色。比如一所体育学院的新闻传播专业,就正好从体育上做文章,努力探索体育新闻办学的途径,着重在培养优秀的体育新闻从业人员上突出特色。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所处地区、城市的特点,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点,在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上做文章,紧密与当地党政部门和新闻传媒单位结合,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一些地方民族大学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优势,在民族新闻的教学与研究中独树一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特色的突出贡献。第三,要充分调动本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现与培育教师们有特点的教学与科研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努力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某一方面、某一项目、某一课题上,做出新的突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培育出特色。第四,突出特色,还要善于和勤于在办学中不断总结与积累经验,每学期、每学年都要认真回顾一下在办学中哪些事情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师生们的反映如何,新闻传媒界和社会的反响如何,从而去发扬和推广好的办学方法、模式与经验,克服与改进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事业,其前景十分广阔、光明。但同时,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挑战与竞争。常有一句话叫“不进则退”,实际上现在的情况是,进步慢了,也是后退。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精神,努力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教学科研改革,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闻传媒人才,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随着中国传播业近几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涉及新闻官司的各个方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更正与答辩,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

二、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与条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看问题,坚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办实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够开创。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研究当中,关于教育特色的研究最为重要。怎样形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特色呢?首先,要充分依托自己学校的特色,根据自己学校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来办专业。这样才能把专业和学校紧紧融合在一起,充分集中和整合学校的所有学科的优势,扬长避短,突出自己专业的特色。比如一所体育学院的新闻传播专业,就正好从体育上做文章,努力探索体育新闻办学的途径,着重在培养优秀的体育新闻从业人员上突出特色。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所处地区、城市的特点,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点,在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上做文章,紧密与当地党政部门和新闻传媒单位结合,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一些地方民族大学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优势,在民族新闻的教学与研究中独树一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特色的突出贡献。第三,要充分调动本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现与培育教师们有特点的教学与科研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努力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某一方面、某一项目、某一课题上,做出新的突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培育出特色。第四,突出特色,还要善于和勤于在办学中不断总结与积累经验,每学期、每学年都要认真回顾一下在办学中哪些事情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师生们的反映如何,新闻传媒界和社会的反响如何,从而去发扬和推广好的办学方法、模式与经验,克服与改进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事业,其前景十分广阔、光明。但同时,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挑战与竞争。常有一句话叫“不进则退”,实际上现在的情况是,进步慢了,也是后退。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精神,努力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教学科研改革,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闻传媒人才,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