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范文

时间:2023-11-24 18:0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

篇1

【关键词】整合医学;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学;教学

2020年初,病毒肺炎(简称肺炎)疫情爆发,全国各级各类高校倡导高校教师采取信息化手段整合相关教育资源进行线上教学。疫情期间初露端倪的新趋势预示了建立教学新常态的曙光,在后疫情时期合理构建更符合学情的新教学模式可谓正逢其时。笔者阐述整合医学理念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探讨在后疫情时期,将整合医学融入呼吸系统疾病教学的关键意义。

一、整合医学的概念

整体整合医学(holisticintegrativemedicine,HIM)简称整合医学,是指从人的整体出发,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知识理论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分别加以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进行修正、调整,使之成为更加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的医学知识体系[1]。整合医学的核心是遏制当前医学分科过细带来的诸多问题,建立医生诊疗过程的“整体观”,由以往仅关注病人的生理、病理过程,转变为具有社会、心理、生理需要的整体。我国整合医学的倡导者樊代明院士强调,医学的发展最终要回归人文本质[2]。目前整合医学在全球医药卫生领域被广泛认可,诸多改革遵循这个主旨,正如美国政府曾提出的“全民整体健康计划”,也是整合医学理论的践行[3]。在整合医学理念下,我国现代医学将西医临床、传统中医药学以及基础、预防、康复、心理等诸多学科交叉融合,践行患者诊治的“整体观”。

二、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整合”意义

呼吸系统疾病成为全球卫生事业极为瞩目的热点问题[4]。目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该类疾病病程长,早期无症状或者极轻,治疗效果好,但医患没有诊治的积极性,而到中晚期症状严重时,医患诊治的积极性极高,但疗效及预后差[5]。因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要早防早诊早治,要从过去以治病救命为基本医疗需求,转变至要覆盖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等各个方面[6]。慢性病患者往往心理起伏大,因此慢性疾病的控制需要从生物医学的单纯医学模式,转变为具有社会、心理、生理学的“整体”模式。在此次肺炎疫情中,重症患者更易出现悲观消极情绪[7],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尤其重要[8]。在本次肺炎治疗中倡导实施的“一人一策”治疗方案,患者接受来自临床诊疗、营养补充、精神抚慰、心理疏导等综合医疗服务,是整合医学的最好体现[9]。

三、整合医学融入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学教学 

1.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为核心,融合既往所学的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还需要结合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影像学及气管镜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与分析。对于初步接触诊断学的医学生而言,无法将抽象的基础学科理论与临床症状学、实验室检查结果相联系,无法领会并消化课堂内容,从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诊断学教学中需注重形态与功能相结合、正常与疾病相鉴别、查体与实验室检测相补充,加强临床实践技能培养,为临床见习提供基础。近年来传染性疾病的频发对医学教育提出新的挑战,传统医学教学往往更注重精细化、专业化,而预防医学领域,尤其是传染病防治方面较薄弱。将预防医学知识内化到临床医学教学中,将三级预防贯穿于教学的全程,实现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整体统一[10]。将人文素养、职业素质和思政教育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培养有德行、有责任、有担当的全能型医学生,为我国卫生保健事业提供人才基础。

2.教学模式的“整合”: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学为中心”,教学者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制定并设计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过程。后疫情时期让教学者深刻思考课堂教学模式,力求让学习成为课堂的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建立“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运用案例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等,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既往所学的生理、病理生理等相关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将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与基础知识有机联系,逐步培养“整体观”,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11-12]。此外,还应“整合”教学评价体系,在传统关注“教”质量评价体系中,加入“学”得多少知识、掌握的知识量等作为评价教学的关键指标。

篇2

关键词 肺功能检查 基层医院 临床应用

肺功能检查是一种物理检查方法,对身体无任何损伤,无痛苦和不适。肺功能检查具有敏感度高、重复检测方便和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1]。肺功能检查是临床上胸、肺疾病诊断、严重度评估、治疗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检查内容,广泛应用于呼吸内科、外科、麻醉科、儿科、流行病学、潜水及航天医学等领域[2]。肺功能检查可以协助临床诊断,是一些肺部疾患的早期诊断手段外科胸腹部手术病人术前肺功能测定有助于评估外科手术耐受力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判断手术完全性。肺功能检查项目大致有肺通气功能、肺换气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气道阻力、运动心肺功能等检查。未开展肺功能检查时期,我们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胸部X线及CT检查来诊断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确诊率低、漏诊和误诊率高,咳嗽变异性哮喘更是无法确诊以致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对于外科胸腹部手术病人,我们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胸部X线或CT检查来判断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其结果常常事与愿违,有时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甚至引起医患纠纷。开展肺功能检查以来我院慢阻肺、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漏诊和误诊率明显减少、确诊率大大提高;外科胸腹部手术能做到有的放失,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使我院的诊疗水平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分别整理采集我院2003~2005年与2007~2009年呼吸内科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2003~2005年:500例,男258例,女242例,年龄40~78岁;2007~2009年:500例,男255例,女245例,年龄为42~80岁。采集我院儿科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2003~2005年: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5~11岁;2007~2009年: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4~11岁。采集我院外科收治的胸腹部外科手术患者,2003~2005年:100例,男53例,女47例,年龄50~80岁;2007~2009年: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48~80岁。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我院2003~2005年呼吸内科及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慢阻肺、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胸部X线、CT检查;而对外科胸腹部手术患者也是通过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胸部X线或CT检查来评估术后肺部并发症的。自从我院2006年引进意大利科时迈肺功能仪,于2007年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我院2007~2009年呼吸内科及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慢阻肺、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以及对外科胸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评估肺功能检查(包括肺通气功能、肺换气功能、激发试验、舒张试验、气道阻力等)已成为常规。

结 果

我院2003~2005年呼吸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中慢阻肺的确诊率只有26.9%且这些患者已经为中晚期,早期患者漏诊率几乎为100%,大大阻碍了慢阻肺的防治;呼吸内科及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支气管哮喘的确诊率为35.6%,主要是通过经验性治疗后得出诊断;而咳嗽变异性哮喘漏诊和误诊率几乎为100%;其结果延长了病程及患者的痛苦、浪费了资源。外科胸腹部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9%,导致原本手术非常成功的患者最终因肺部并发症致残甚至失去生命。

我院2007~2009年呼吸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中慢阻肺的确诊率达到97.5%,做到了对慢阻肺我国第三大疾病杀手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通过肺功能检查中的激发试验和舒张实验呼吸内科及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支气管哮喘的确诊率上升为85.6%;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通过肺功能检查中的激发试验确诊率上升为72.9%。外科胸腹部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为8.3%,这大大提高了我院的诊疗业务水平,方便了患者,体现了患者的利益。

讨 论

肺功能检测方法是让患者鼻子被夹住,保持用嘴呼吸,尽可能含紧连接传感器的呼吸过滤器口嘴,保证测试过程中不漏气,尽可能配合操作者的口令,即时做呼气和吸气动作尽最大可能吸气,然后以最大力量、最快速度呼出。肺功能检查是无创的,具有敏感度高、重复检测方便和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与X线胸片、CT等检查相比,肺功能检查更侧重于了解肺部的功能性变化,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1]。肺功能检查对于早期检出肺和呼吸道病变、诊断气道病变的部位、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评估肺部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定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估外科手术耐受力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健康体检、劳动强度和耐受力的评估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均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2]。据资料显示,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我国致死的常见病因,高居农村人口死亡病因的第1位,城市人口死亡的第3~4位。在广大基层和农村地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疾病是非常常见和多发的慢性疾病,其肺功能损害缓慢但不断恶化,因无相应的检查,故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当病情越来越严重而求医时,其肺功能损害常常已不可逆转,对病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严重的负担。因此应未雨绸缪,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加以重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而肺功能检查将发挥重要作用。我国肺功能的研究和应用已有60多年历史,1961年吴绍青等编著了我国第一部肺功能检查的专著《肺功能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经过许多人的共同努力,推动了我国肺功能检查的开展,促进了医疗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仍然存在对肺功能检查忽视的现象,有些医院甚至对喘息病人从来不作肺功能检查,对胸腹部手术病人术前也不做肺功能检查,术后出现并发症再去找原因,尤其在基层医院普遍。从我院实例来看,在基层医院开展肺功能检查是可行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响应钟南山院士的呼吁把肺功能检查列入常规检查项目。

参考文献

篇3

【中国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51-01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诊断和治疗也在不断改进。医学影像学有普通X线诊断发展成诊断与治疗为一体的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不同成像技术所得图像的观察、分析与诊断方法和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与限度,便于优选与综合应用。影像学检查费用的多少取决于影像设备的价格和运行成本,与疾病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无正比关系。不同的检查技术在诊断中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有些检查技术联合使用,可相得宜彰,互为补充,这多用于对疾病的鉴别诊断方面。对于某些疾病的动态观察或人群的筛选,多选用单一的和效/价比高的检查方法,常规X线方法和超声常可作此用途。例如,胸部疾病可选用胸部平片,腹部疾病可选用超声。由此可见,只有掌握不同影像学技术的成像原理和作用及限度后,才能正确选择检查方法,这不仅可节约医疗费用,而且对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有利。

1,呼吸系统的检查

呼吸系统疾病的最佳检查方法是X线胸部摄影和CT检查。X线胸片可检出大部分胸部病变,是筛选和动态观察病变的最有效的和经济的方法,其缺点为对小病灶和被重叠的病灶有时容易漏诊,结合多方位透视检查可提高疾病的诊断率。CT密度分辨率高,无前后结构重叠,能发现直径大于2mm的病灶,CT仿真内镜技术能模拟纤维支气管镜的效果,探查气管和支气管内占位性病变;CT肺功能成像除能了解形态学改变外,还能定性和定量地了解肺通气功能。MRI检查有利于对纵膈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且勿须用对比剂增强就可清楚显示肺门及纵膈内淋巴结,此外利用MRA技术可清楚显示心脏和大血管与肺及纵膈肿瘤的关系,以利于术前判断肿瘤分期和制定治疗计划或术后复查。超声一般不用于胸部病变的诊断,但它是胸腔或心包积液穿刺引流的最佳的导向工具。血管造影对胸部病变无诊断价值,仅作为导向工具用作肿瘤的介入治疗和制止咯血。

2心血管系统的检查

心脏X线平片和透视是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的较常用检查方法,可了解心脏大小、形态、位置、搏动和肺门及肺血改变,但不能解决复杂先心病的诊断问题。超声心动图可实时观察心脏大血管的形态结构与搏动,心脏舒缩功能和瓣膜活动,以及心血管内血流状态,通过超声各种检查方法可诊断绝大部分心血管疾患,故超声是目前效/价比较高的首选检查方法,它的局限性在于不能了解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此外,由于肺部气体干扰,故超声在判断肺血方面不及心脏平片。普通CT不用于心脏疾病检查,但多层螺旋CT因其成像速度快,现已作为筛选方法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增强后,利用图像重建技术,有时可直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CT属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利用MRI可清楚显示心脏及大血管结构,其成像分辨力高于超声,且可多方位观察;心脏MRI电影效果现已如同导管法心脏造影检查,且无影像重叠,现有取代有创性心脏造影之势,但对于检查不合作的婴幼儿和病情危重者,不适于做MRI检查。有创性心血管造影的诊断作用日益减弱,但它仍是验证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效果的金标准。它目前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如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堵塞术,冠状动脉或外周血管狭窄或闭塞的球囊支架成行术。

3骨骼系统的检查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主要还是以X线平片检查为主,它不仅能显示病变的范围和程度。而且还可能作出定性诊断,但X线平片不能直接显示肌肉、肌腱、半月板和椎间盘等软组织病变,亦不易发现骨关节和软组织的早期病变,而CT在此方面则具有优势。3D CT还能多方位显示骨关节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它常用于X线平片检查之后,或亦可首选。MRI在显示软组织病变,如肿块、出血、水肿、坏死等方面优于CT,但在显示骨化和钙化方面不及CT和X线平片。超声在显示软组织病变和骨关节脱位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图像分辨力不及CT和MRI,亦缺乏特异性,但其价廉、无创,故可作为筛选方法。血管造影仅用于骨关节及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4消化系统的检查

除急腹症外,腹部X线平片和超声不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首选的方法仍为胃肠道钡剂造影,它可诊断胃肠道畸形、炎症、溃疡和肿瘤性病变,应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有助于发现轻微的和早期的胃肠道病变。血管造影可用于寻找和制止消化道出血,发现胃肠道血管性病变。利用CT和MRI可对腹部恶性肿瘤进行临床分期和制定治疗计划。超声对胆系疾病诊断的效/价比最高,亦能发现肝、胰、脾的病变,故常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超声亦特别适合对疾病的普查、筛选和追踪观察。CT具有优良的组织分辨力和直观清晰的解剖学图像,特别是随着CT扫描速度加快,扫描方式和图像重建功能的增加,使它在肝、胰、脾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主导作用,与超声相结合,CT能对绝大多数疾病作出正确诊断。MRI除可提供优异的解剖学图像外,还可根据信号特征分析病变性质,故常用于超声和CT鉴别诊断有困难的病例。在显示胆管、胰管梗阻性病变时,MRI优于超声和CT。血管造影仅用于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如肝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畸形和动脉瘤,以及腹部肿瘤的介入治疗。

5泌尿系统的检查

肺部平片仅用于显示泌尿系阳性结石,肾排泄性造影既可显示肾盂输尿管系统的解剖学形态,又可判断肾排泄功能,故它仍是泌尿系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超声与CT已广泛应用于泌尿生殖系统检查,且效果远优于常规X线,特别是超声在妇产科及计划生育的诊疗中已起主导作用。超声、CT和MRI均适用于对肾上腺疾病的探查,但从临床效/价比的角度应首选CT。MR水成像技术在显示泌尿系梗阻性疾病方面有独特的价值,此外,MRI在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分期方面优于其他检查方法。

6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

中枢神经系统首选的检查方法为CT与MRI,两者均能对颅内或椎管内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等情况作出定量和定性诊断。利用MRA可替代有创性脑血管造影来诊断颅内或椎管内血管性病变;MR扩散成像可发现2小时以内的超急性脑梗塞,这对患者的早期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作用;MR脑功能成像是研究脑生理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MRI的缺点在于不能明确钙化,对骨性结构的显示远不如CT。脑血管造影属创伤性检查方法,目前已少用于对颅内疾病的诊断,而多用于颅内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

7乳腺疾病的检查

乳腺的常规检查方法是超声和钼靶X线摄影,两种方法相互结合可对大多数乳腺疾病作出定性诊断,而且后者是乳腺癌普查的最重要方法,MRI造影增强检查有助于区别乳腺疾病的良恶性性质,通过应用钼靶乳腺机的定位装置,可对乳腺疾病行穿刺活检,取材后做病理检查。

综上所述,这四种成像方法的优选和应用主要是遵循效果/价格比的原则进行。必须强调的是,作出一个正确的影像学诊断还必须结合患者的其他临床资料,这对影像学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恩惠,医学影像学、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 李铁一,现代胸部影像诊断学,北京科技出版社,1992

篇4

【关键词】出院病人;年龄分布;疾病构成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64―02

近年来,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出院病人与日俱增,为了解病人的年龄、疾病构成情况及特点,现对某三甲医院2009-2012年出院病人疾病构成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数据来源于某医院病案科2009-2012年出院病人资料数据库,疾病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分类,资料完整、真实可靠。

2 结果与分析

2.1年龄分布

该医院4年来出院病人最多的年龄组为60岁以上老年组,其次为45―的中年组。2012年,老年组构成比略有下降,降低了2.27%,中年组构成比略有增加,增加了2.3%,中老年患者为该院出院病人最多的患者群体。(见表1)

2.2 出院病人疾病谱及顺位

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神经系统疾病为该院前6位主要病种,位次基本稳定,略有上下波动。说明该6种疾病是该院主要收治对象,他们的诊断、治疗应成为该院医院工作的重点。其中,循环系统疾病稳居4年来第一位,损伤、中毒患者逐年升高的趋势,其它疾病排名变化不在,略有上下波动。(见表2)

3 讨论

3.1 收治病人呈老龄化倾向。4年来,60岁以上患者平均构成比为50.22%,为出院最多的患者群体。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全球性的一个社会问题,据民政部资料显示:我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每年正以3%的速度递增,预计未来二十年60岁以上老人将增加到2.4亿[1],所以这一群体患者还会增长。建议医院应加强对老年群体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健康宣传,提高健康保健意识。另外,医院应加强老年病相关科室在技术和设备上的引进,加强相关学科医务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老年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3]。2012年,中年组病人构成比增多提示:45―人群正面临着生活、工作等诸多方面的压力,成为亚健康人群,发病率也呈增高趋势,社会更应关注这一人群的心理、生理的预防保健。

3.2 循环系统疾病稳居中第一位。近年来,该院引进了一批学科代头人及多名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并对病区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心、脑血管介入病区,微创技术也日趋成熟,同时购置了一系列的先进设备,提高了心脑血管疾病诊断、治疗能力,吸引了大量患者就医。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及以车代步工具的增加,运动量大大减少,导致了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本世纪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疾患,因此,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提高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水平,成为医疗机构的工作重点[4]。

3.3 损伤、中毒系统疾病有升高趋势。该院很重视创伤学科的发展,不断引进高端人才,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引进先进设备,收治能力的增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数量。由于道路和交通的高速发展,车辆人口密度越来越大,驾驶技术参差不齐,仍然存在着漠视交通规则、超速行驶、酒后驾车等现象,故交通意外情况时有发生。此外,生存压力大,心理不平衡造成的自杀、他杀和社会治安造成的外伤病人增多[5]。工人在生产中机器损伤及建筑业跌伤,也是这一系统疾病增加的原因。

通过近4年出院病人的构成分析,对该院年龄分布、疾病构成有了进一步了解,医院应根据这一规律及时调整床位分布,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即要抓重点专科建设,也要抓好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治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瓮学清,梁万年,刘迎,等。北京市社区老年人伤害疾病负担的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5,9(4):302-305.

[2] 杨建南,郭小林.137026例老年人住院疾病构成[J].中国病案.2005,6(4):44-45.

[3] 杨建南,刘波,何毅,等.全国铁路医院17719例老年人损伤与中毒的外部原因分析[J].中国病案,2006,7(2):36-37.

篇5

【关键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比较常见,死亡率较高,临床症状主要有胸闷、气短、咳嗽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在急性发作期后虽然症状会有所缓解,但是患者的肺功能仍在继续恶化,经常性的发作容易产生各种心肺并发症,几乎所有较为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都会有精神症状的发生,呼吸困难导致患者精神上的焦虑、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患者会产生一定的意识障碍,严重的情况下会发生健忘、头晕等症状,极容易发生抑郁的体验,因为抑郁是一种精神状态的变化在检查中也不能被发现,重型抑郁更会导致患者的焦虑悲伤,甚至是厌世自杀,本文分析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以期减少患者发生抑郁的可能,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无脑血管疾病和精神障碍患者。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58~81岁,平均71.5岁。

1.2 方法

1.2.1 具体方法

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老年抑郁量表和社会情况调查表的调查。

1.2.2 评定标准 老年抑郁量表评分共30分,无抑郁:0~10分;轻度抑郁:11~20分,中重度抑郁:21~30分。

社会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度、经济收入、婚姻情况、文化程度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比较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抑郁的可能性很高,在年龄方面,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发生抑郁,本组患者的年龄集中在老年。抑郁期的患者精神不振、情绪低落,睡眠不足的同时焦虑多疑,甚至有悲观厌世自杀的念头,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抑郁的原因有助于帮助患者疏导心理压力,减少抑郁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分别对所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了老年抑郁量表调查和家庭情况调查,根据老年抑郁量表评分情况确定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抑郁分级,无抑郁20例,轻度抑郁33例,中重度抑郁7例,并通过对其家庭情况的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无明显差异,与社会支持度、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和婚姻情况呈正相关。因此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社会支持度和经济收入上要多加关心与支持,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相应减轻经济压力,在文化程度上,文化程度越高,对于疾病的认知度越高,因此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解释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在婚姻上,婚姻越和谐患者的心理压力越小,对于抑郁的预防越有利,因此配偶要在言语与行为上表示对伴侣的期望与支持,让患者以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的发生与患者的社会支持度、婚姻情况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有关,在这些方面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控制抑郁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卢冠男.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国际呼吸杂志,2010,30(1):1315.

篇6

[关键词] 麻杏麦冬汤;阴虚肺热型;喘息型支气管炎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13-01

喘息性支气管炎又称哮喘性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本病除有发热、咳嗽、喉间痰鸣等支气管炎症状外,伴随有喘息、气急,呼吸不畅。如果不予及时科学的治疗,部分病例远期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给患者生活、经济、心理带来严重的影响。祖国医学辨证论治,博大精深,咳嗽病证,历代医籍记载颇多,本研究应用麻杏麦冬汤治疗阴虚肺热型喘息型支气管炎14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40例患者均为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南阳市中医院内科门诊就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0.5-3岁;对照组中男37例,女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1]及《中医儿科学》[2]中的肺炎喘嗽的中医辨证标准。阴虚肺热型的症候特点:发热、咳嗽、喉间痰鸣、喘息、气急,呼吸不畅,舌红,苔黄干,脉浮细。

1.3 纳入标准 符合喘息型支气管炎诊断及辨证标准的患者;病情属轻、中度者;年龄在0.5-5岁;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均可纳入试验病例。

1.4 排除标准 凡不符合纳入标准,合并有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及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5 方法

1.5.1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麻杏麦冬汤:炙麻黄3-6g,杏仁6-12g,石膏15-30g,甘草3-6g,沙参6-12g,麦冬6-12g,半夏6-10g,川贝6-12g,桔梗6-15g,陈皮6-12g,紫苑8-15g,冬花8-15g,焦三仙各15-30g;当患者咳嗽好转,舌红,苔薄净,脉细时,改麻黄为荆芥、蝉衣,加百合、花粉、玉竹。水煎口服,日一剂,一次两次;对照组予以0.5%沙丁胺醇0.25mL,0.025%异丙托溴铵0.5mLW雾化吸入。7日为一疗程,用药1-2疗程。

1.5.2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

临床控制:治疗7天内,咳嗽消失,偶有痰,喘息缓解,肺部湿罗音及哮鸣音消失。好转:治疗7天后,咳嗽减轻,痰量减少,喘息缓解,肺部湿罗音及哮鸣音减少。无效:治疗7天后,以上体征症状均未好转。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后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2.2 半年后随访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率比较 见表2。

3 讨 论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临床以喘息、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多见于婴幼儿,与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真菌及过敏体质等有关,常继发于呼吸道感染之后,慢性者病情反复发作。临床上常以抗感染、化痰止咳、抗病毒等对症治疗为主,而对于反复发病、病情缠绵难愈者治疗效果欠佳,治标不治本。

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咳嗽、上气气喘为主要症状,但中医辨证不一。《伤寒论》“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针对肺热喘咳而论,而《金匮要略》“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提出虚火上逆的治疗方法。麻杏麦冬汤是综合麻杏石甘汤、麦门冬汤加减而成,用于解决风热犯肺,同时肺热阴虚的证型。此类患者平素易咳,肺虚则腠理不固,肺失清肃,故咳嗽反复不愈。风热犯肺则灼伤肺阴,肺阴虚则虚火上逆,肺失肃降则咳。舌红,苔黄干,脉浮细,乃风热犯肺伤阴之象。治宜辛凉宣肺的同时滋阴清肺。麻杏麦冬汤中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石膏辛甘寒,清热泻火而生津,两药相配,既能宣肺,又能泄热;杏仁苦温,降肺气,止咳平喘,助麻黄、石膏清肺泄热;炙甘草甘平,既补脾益气、祛痰止咳,又可调和石膏、麻黄之寒温。沙参、麦冬润肺养胃,清虚火;半夏下气化痰,紫苑、冬花止咳,川贝清热化痰,陈皮顺气化痰,桔梗利咽,焦三仙消积。故麻杏麦冬汤滋阴清肺、化痰平喘止咳,对于肺热阴虚、风热犯肺型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对证治疗,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1172.

[2] 汪受传,主编.中医儿科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575.

篇7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抽样,将212例肺部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138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氧气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2%和50%。

结论 :氧气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治疗肺部疾病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氧气雾化;硫酸沙丁胺醇;肺部疾病。

临床意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

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劳动力和生活质量,COPD早期防治能及时有效减轻对患者的肺功能的损害,氧气雾化是治疗COPD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同时给药、雾化、氧疗等优点,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沙丁胺醇溶液是一种使用较久,作用已被证实的β2受体激动剂,具有高度选择,起效快。现将应用氧气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对216例COPD患者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和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全部病例均为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科住院病例,男158例,平均年龄58岁;女54例,平均年龄65岁。212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212例患者采用随机抽样分组,分为两组:治疗组为138例,对照组为74例。

1.2 方法 : 212例CODP患者均根据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和病情变化等合理选用上氧、抗感染、吸痰、糖皮质激素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上再给予生理盐水3 ml+硫酸沙丁胺醇2 ml,氧气雾化吸入,氧气驱动量为4~8 L/min。以每次10~15 min,以每日Bid(早上08:00,下午16:00)进行治疗。

1.3 观察: 每天观察记录体温、脉搏、呼吸频率、咳嗽、咳痰情况、肺部啰音变化、血气分析结果、和雾化前后呼吸、脉搏变化。

1.4 疗效: 呼吸困难改善,痰易咳出且明显减少,肺部

啰音消失或明显减少

显著效果:3-4天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气急明显缓解,肺部喘鸣音及湿啰音减少。

有效:7天内咳嗽、呼吸困难、气急、肺部啰音改善。无效:7天后呼吸、气急、肺部啰音无改善。

2 护理措施

2.1 雾化前护理 病区保持整洁,杜绝在室内吸烟,勿放置易引起过敏的物品,做好患者解释工作,详细介绍氧气雾化吸入疗法的意义和方法。解除患者及其家属对氧气雾化吸入的紧张情绪,使其能积极配合。雾化前为保持气道通畅而有利雾滴进入气道,鼓励患者咳嗽及排痰,对年老体弱患者咳嗽时要辅助拍背,防止痰液阻塞发生窒息。

2.2 雾化吸入中的护理 雾化吸入时,尽量取坐位,或半坐位。对意识模糊、呼吸无力或体力不能支持者给予侧卧位,床头抬高30°,对不能突然耐受高气流的患者,可在3 L/min上慢慢提高流速,雾化吸入时间,一般10~15 min为妥,对不能适应且难于支持的患者,可采用间歇吸入法,即吸几分钟,停留片刻,再次吸入直至完毕,所需药液呼吸节律及深度对吸入药量有影响,尽量使患者深吸气,但不用屏气动作,雾化中痰液变稀,分泌增多,应及时协助患者咳嗽、排痰、拍背时手掌呈弓形,由外向内拍打患者腋下、前胸、背部,并鼓励患者咳嗽。对排痰无力者给予吸痰,防止痰液阻塞而发生窒息[2]。治疗中应询问患者的舒适度,如有胸闷、气急、心悸、呼吸困难加重及血氧下降等情况,应暂停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变化,并分析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报告医生处理。

2.3 雾化吸入后的处理 雾化后,痰液变稀分泌物增多,因此在治疗后注意拍背,并鼓励患者尽量用力咳嗽,以使痰液咳出,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雾化器选择每人1个,独自专用,

3 结果:

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2%和50%,治疗组中138例中126例明显改善,而对照组42例症状得到缓解,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中有12例效果欠佳,对照组32例效果差,且其中有8例死亡,治疗组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全胸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异常。

篇8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疗方法 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是一种常见且对人类健康影响很大的疾病,在成年人中其患病率约3%,临床表现复杂,其中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和白天过度嗜睡为其主要表现之一,还可并发缺血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严重时可导致猝死[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2]。本文具体探讨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居呼吸系统疾病之首,国内1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2.8%左右,是当今世界上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也是一种极其常见的具有潜在影响生命的疾病,在40~59岁男性中发病率超过5%[3]。有报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睡眠呼吸紊乱,而一半的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在睡眠时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从两种疾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中可以明显看出,两种疾病同时发生时,整个呼吸道均有阻塞发生,其后果较一种疾病单独存在时更为严重,在动物实验与临床上所见也支持这一推断[4]。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已有长时间的缺氧,肺储备能力下降,肺功能明显减退,如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发生其后果更为严重,表现为持续严重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可随时发展为呼吸衰竭及多脏器衰竭,甚至猝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继发病情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的症状有咳嗽、气短、咳痰,不过气短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也感气短。夜间严重的习惯性打鼾多见,并伴有夜间睡眠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患者有白天嗜睡,记忆力减退,昼夜颠倒,性格改变及异常的运动行为。由于这些患者睡眠时反复发作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础上,导致更为严重的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导致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多器官的功能障碍,甚至引起突然死亡。在微观上,患者由于缺氧、高碳酸血症导致肺动脉高压,右房压和中心静脉压增高,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从而使肾小球基底膜的结构发生可逆性改变,产生蛋白尿[5]。同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因有长期的慢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记忆力减退、嗜睡等症状常被误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二氧化碳潴留的脑部麻醉作用所致,临床医生、患者、家属对记忆力减退认识不够是导致记忆力减退临床误诊、漏诊的重要原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

有调查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的发生率约125%,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紫肿型患者合并几率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一些共同的易患因素,在睡眠时血氧下降的机制中除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本身可引起慢性低氧外,同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肺泡氧储备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时上气道阻力增加可加重呼吸肌负荷,易出现呼吸肌疲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引起睡眠中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对低氧、高二氧化碳反应的迟钝,进而使回流至毛细血管的混合静脉血血氧水平下降,气道阻力增加明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使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低氧血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又使肺泡通气不良加重[6]。

篇9

关键词 综合医院躯体疾病 抑郁 焦虑情绪

在综合医院的各临床科室中,经常遇见以躯体疾病作为主诉,但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心理,精神障碍症状的患者,我们采用了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对2006年我院门诊就诊和住院会诊的128例躯体疾病伴抑郁,焦虑的病人进行测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患者128例,年龄22~82岁,男60例,女68例。

方法参照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手册第四版(DSM-IV),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填写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双号项目代表抑郁内容,单号项目代表焦虑,每个项目都是分四级评分,总分为0~7分代表正常,8~10分表示轻度抑郁/焦虑,11~14分表示中度抑郁/焦虑,15~21分表示严重抑郁/焦虑。

结果128例患者中,抑郁情绪46例(35.94%),其中轻度抑郁情绪19例(41.30%),中度抑郁情绪27例(58.70%),焦虑情绪82例(64.06%):轻度焦虑22例(26.83%),中度焦虑48例(58.54%),重度焦虑12例(14.63%)。

疾病种类①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功能性心脏病共52例,占总病例的40.62%。②神经系统疾病:脑血栓、脑梗死、脑溢血29例,占总病例22.66%。③内分泌疾病:糖尿病28例,甲亢2例,占总病例21.87%。④消化系统疾病:功能性食管运动障碍、肠易激综合征、胃十二指肠溃疡共11例,占总病例的8.60%。癌症6例,占总病例的4.69%。⑤呼吸系统疾病:过度换气综合征2例,占总病例1.56%。

治疗通过SSRI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使焦虑、抑郁情绪有不同程度缓解的同时,躯体疾病的主诉也相应减少。

讨 论

躯体疾病伴抑郁、焦虑患者特点如下:①有漫长的疾病过程,大多数由心理原因导致器官疾病,数年治疗时好时坏。②自助能力差。③把健康的希望全部托付给医生。④只注重躯体不适的表现,要求大夫解决躯体问题。⑤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有点儿“风吹草动”即感不安。⑥大部分病人否认抑郁、焦虑情绪的存在。⑦有的误认为焦虑、抑郁都是“精神病”,给起始治疗带来困难。

患者的心理特点:疾病改变了一个人生存的正常状态,疾病的痛苦成为一种极为强烈的应激源,导致焦虑、愤怒、绝望、依赖等不愉快的情绪,焦虑、抑郁的情绪对疾病的加重和转归都是一个很大的影响。除疾病以外,住院患者从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医院,同自己不认识的人住在一起,晚间血压和血糖的测试干扰了睡眠等,都会产生情绪上的变化。

恶劣的心境和不良情绪导致疾病发生和恶化是一个不可争议的问题。心脏病患者在紧张情绪下易产生不规则的心跳,甚至猝死。心肌梗死病人在陌生的医务人员查房时突然死亡的要比一般情况下高4倍,当人悲痛、抑郁、恐惧时,胃黏膜变得苍白,胃液分泌甚微,易造成慢性消化不良的胃病,当人焦虑、愤怒、怨恨时,胃黏膜充血,变得鲜红,胃酸大量分泌,久之会导致溃疡病。晚期乳腺癌患者能发泄忧郁、恐惧情绪者,平均活了22.8个月,而善于克制,扬言不怕,实际十分恐惧的患者平均只活了8.6个月。

5-HT再摄取抑制剂是高度选择性的SSRI类药物,通过增加突触间隙5-HT含量达到抗抑郁、抗焦虑作用,以10μg起始,早饭后服用,14天后如改善不明显,改为20μg,早饭后服,1个月或1.5个月就可以有明显改善,通过SSRI的治疗,除情绪上的改善以外,躯体不适的主诉明显减少,但有的病人治疗6个月以后停药,躯体主诉可再次明显出现,第2次治疗症状又可改善,因此,我们认为体内神经介质的缺乏与躯体疾病有一定的关联。

篇10

生物学因素:情绪抑郁有一定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含量减少,同时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内分泌调节失调有关。躯体疾病后,抑郁症病人的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神经递质低下,可能因躯体疾病的损害破坏了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和5-羟色胺神经元及其通路,从而导致抑郁。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①疾病因素:疾病作为应激本身也会产生心因性焦虑、抑郁,且焦虑、抑郁可作为疾病本身的症状存在。②对疾病预后的认识:许多躯体疾病缺乏根治的方法,使病人对疾病产生恐惧;另外病人还必须时刻注意饮食、检测血糖、血压、长期服用药物,特别是注射胰岛素、放化疗等;病情控制不良会产生恐惧和悲观的情绪。③患者自身的因素:患者的性格、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既往疾病史、家族史等均对情绪产生影响。另外,患者对医院环境的适应情况,治疗费用的增加,也使患者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

抑郁、焦虑的临床表现

焦虑的临床表现:①焦虑不安、紧张恐惧;②思维内容集中在疾病上: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③焦虑的躯体症状包括:睡眠障碍,早醒、失眠、多梦、入睡困难;消化道症状,食欲差、恶心、呕吐;还可出现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症状,各种疼痛症状及植物神经系统症状,情绪不稳定等等。以上症状常被误认为是躯体疾病本身症状或伴随其他躯体疾病的症状,因而延误焦虑症状的治疗。

抑郁的临床表现:躯体疾病引起的抑郁,患者表情愁苦、不愿与人交谈、不愿谈自己的病、活动少、反应缓慢。但与典型的抑郁症比较有明显区别,如自杀的想法少见,自责、自罪者少见,心境低落随躯体疾病的病情变化而变化,甚至随医生的处治方法的改变而改变。可能与患者躯体疾病的生理病理基础密切相关,也可能是对躯体疾病的强烈心理应激。一定程度上,这些特点还与患者的性格等密切相关。

焦虑、抑郁共病的临床表现:焦虑、抑郁症状常合并存在,多表现为各种躯体不适症状、情绪不稳定、易悲伤,想死又怕死的心理状态。

诊断及漏诊原因

起病原因:①应激:异乎寻常的应激生活事件,可立即产生急性应激反应;持续性、不愉快环境(包括患有或可能患严重躯体疾病)可导致适应障碍。②个体的易感性在适应障碍的发生与表现形式上起较大的作用。因此诊断时,必须认真对待症状的形式、内容、严重程度,既往病史和人格特点及应激性事件,如果没有应激刺激就不会出现障碍;而应激刺激弱,或者不能证实时间上的联系,就不能做出诊断。

躯体疾病伴发的焦虑、抑郁易被漏诊,可能原因为:①单一诊断原则一元论:有些医师习惯于给病人做单一诊断,一旦躯体疾病诊断成立,且经检查证实,便忽略了焦虑、抑郁问题。②躯体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焦虑:部分躯体疾病后抑郁可导致抑郁焦虑的躯体化,分散了医生的注意力。③对抑郁、焦虑的认识不足,对精神科检查和量表不熟悉。

治疗及预后相关问题

药物治疗:①苯二氮卓类药物:为最常用的抗焦虑药,可广泛用于呼吸系统以外的各种躯体疾病所致的焦虑状态,临床常用地西泮、氯硝西泮、阿普唑仑、三唑仑、罗拉等。多用半量或常规剂量,可短期或间断服用。临床经验认为,阿普唑仑治疗躯体疾病所致的焦虑是相对安全和有效的;而三唑仑只宜短时间使用,因其易于使某些老年人出现意识障碍、影响病人的认知功能且停药后易于出现反跳性焦虑和失眠。②丁螺环酮为芳香族哌嗪类特异性的抗焦虑药,作用于海马处5HT1A受体及DA受体,下调5HT的功能,从而发挥抗焦虑作用。其抗焦虑作用强且安全,且不影响认知功能、无镇静催眠、肌肉松弛、药物依赖等不良反应,亦不诱导或抑制肝药酶、不抑制呼吸,可用于各种躯体疾病所致的焦虑状态。③β受体阻滞剂及二苯甲烷类:心得安、氨酰心安等禁用于哮喘或某些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焦虑状态,但因其对糖代谢影响小,可用于糖尿病患者所致的焦虑状态。④三环、四环类抗抑郁剂:不仅抗抑郁作用强,且有一定的镇静、抗焦虑、催眠等作用,因而常用于治疗各种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焦虑状态。⑤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抗抑郁剂:SSRIS类抗抑郁剂无抗胆碱能及心血管不良反应,可用于治疗轻、重度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状态,特别是帕罗西汀和西酞普兰。西酞普兰是SSRIS较强的一种,对其他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影响较小,不影响认知和精神运动,尤其适用于躯体疾病伴发抑郁且需要多种药物合用者。因其在SSRIS中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最小,因此几乎没有药物禁忌,适合抑郁症短期和长期的治疗。⑥其他:对轻度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状态患者,可使用黛安神、美舒郁等药物。另外还可试用氟哌啶醇、氯丙嗪、异丙嗪、舒必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