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精神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24 18:03: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造精神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造精神的内涵

篇1

关键词:数学教育;人文精神;培养

人文精神的实质是如何做人。也就是说,如何为人处世的文化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就是崇高的做人的品质和报效祖国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它既非政治思想素质所能代替,也非专业素质所能囊括。对任何专业来说,教学内容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学科范围本身,还要在课堂上体现出人文主义教育精神。

数学是科学发展、人类文化发展的灯塔。数学,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最广泛的学习科目,数学教育的意义不仅见之于物,还应见之于人。数学教育的功利除了教会学生掌握这门工具之外,还必须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么立足社会。当然这不同于政治理论的灌输,更不是对数学知识贴标签,而是挖掘数学知识的思想内涵,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深层理解和消化数学知识的需要,那么,数学教育中包括哪些主要的人文精神培养的内容呢?笔者认为应有四个方面。

一、创造精神的培养

开拓、创新精神是人的创造性的体现。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只有那些具有开创进取意识的人,才不至于被时代抛弃;只有那些永不满足,积极向上的民族,才可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学校出来的学生,到了社会上,不能自动解决问题创造生活,那么学生变为字纸篓,教育变为废物。”“我认为人生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其有无限的创造性。”创造素质是人类最主要、最宝贵、最高级的素质,人类正是通过创造这条途径来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致力于创造精神的培养和教育,乃是教育工作者最大的责任和义务,而要启发人类独有的这种高贵的品质,莫过于妥善利用数学教育。

前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卡皮查认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最合适的学科是数学和物理。纵观整个数学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种创造的演化史。如果没有创造,没有数学家的创造活动,数学就不会发展,历史的时钟将会倒退数千数万年。贯穿于数学理论中的无限、非欧几何、极限、变量、微分、积分、概率等等,无不闪耀着创造精神的万丈光芒。就以无穷(或无限)的题为例,它“向人脑提出的挑战,激发了人类想象力,是思想中任何其他单个问题都无法比拟的。无限显的既生疏又熟悉,有时超出我们的领悟能力,有时又自然而易于理解。在征服它的过程中,人也砸碎了将自己束缚在地球上的镣铐。而为了实现这一征服,需要调动人得一切能力——人的推理能力,诗一般的想象力以及求知的渴望。因此,数学对培养创造精神具有独特的作用,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深刻内涵,实现对人的素质的培养,才能算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二、理性思维习惯的培养

“抛弃理性思维的倾向是群众不安定和政治不稳定的标志。”理性思维是一种历史的、科学的、富有哲理的思考,是批判的思维,是求异或创造性的思维,是一种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的道德推理。在数学教育中,数学科学是培养人们理性思维素质最有效的学科。数学是人类思维所能达到的最严谨的理性。正是通过数学,引入了理性,从此人们才有可能开始靠理性,而不是凭感觉去判断是非曲直。由数学精神产生的这种理性、确定性、永恒的不可抗拒规律性等一系列思想,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三、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是行动的基准。价值观念的扭曲是当代社会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由于物质欲望的膨胀和道德价值的失范,导致了部分青少年为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所左右。如何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已成为整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而数学教育在某中程度上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和意义的体系,从而有助于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的人文主义导向。

四、踏实细微良好作风的培养

篇2

数学是科学发展、人类文化发展的灯塔。数学,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最广泛的学习科目,数学教育的意义不仅见之于物,还应见之于人。数学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数学教育的价值首先应从认得发展方面去衡量。对所有研究和教授数学的人们来说,明了数学的人文精神教育价值是非常重要的。世界著名数学家福赛思以为“人类的崇高理想在各个时代和各个文明社会,一直激励着人们在凡是能发现或获得知识的领域寻求更多的知识。自从人类试图得到系统化知识以来,这门专与数字和公式打交道的科学就以其自身的缘故被不断地追求,因为人们可以从中得到无穷无尽的精神满足和消遣。数学的诞生是世界各民族的光荣。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功利性,而数学的功利除了教会学生掌握这门工具之外,还必须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么立足社会。当然这不同于政治理论的灌输,更不是对数学知识贴标签,而是挖掘数学知识的思想内涵,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深层理解和消化数学知识的需要,那么,数学教育中包括哪些主要的人文精神培养的内容呢?下面从四个方面加以研究。

1、创造精神的培养

开拓、创新精神是人的创造性的体现。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只有那些具有开创进取意识的人,才不至于被时代抛弃;只有那些永不满足,积极向上的民族,才可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学校出来的学生,到了社会上,不能自动解决问题创造生活,那么学生变为字纸篓,教育变为废物。”“我认为人生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其有无限的创造性。”创造素质是人类最主要、最宝贵、最高级的素质,人类正是通过创造这条途径来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一个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是利他主义的,精力旺盛的,刻苦勤勉的,百折不挠的。创造,它能使人获得一种满足感,消除受挫感,因此给人提供了一种对于自己以及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致力于创造精神的培养和教育,乃是教育工作者最大的责任和义务,而要启发人类独有的这种高贵的品质,莫过于妥善利用数学教育。

前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卡皮查认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最合适的学科是数学和物理。纵观整个数学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种创造的演化史。如果没有创造,没有数学家的创造活动,数学就不会发展,历史的时钟将会倒退数千数万年。贯穿于数学理论中的无限、非欧几何、极限、变量、微分、积分、概率等等,无不闪耀着创造精神的万丈光芒。就以无穷(或无限)的题为例,它“向人脑提出的挑战,激发了人类想象力,是思想中任何其他单个问题都无法比拟的。无限显的既生疏又熟悉,有时超出我们的领悟能力,有时又自然而易于理解。在征服它的过程中,人也砸碎了将自己束缚在地球上的镣铐。而为了实现这一征服,需要调动人得一切能力——人的推理能力,诗一般的想象力以及求知的渴望。因此,数学对培养创造精神具有独特的作用,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深刻内涵,实现对人的素质的培养,才能算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2、理性思维习惯的培养

“抛弃理性思维的倾向是群众不安定和政治不稳定的标志。”理性思维是一种历史的、科学的、富有哲理的思考,是批判的思维,是求异或创造性的思维,是一种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的道德推理。在数学教育中,数学科学是培养人们理性思维素质最有效的学科。数学是人类思维所能达到的最严谨的理性。正是通过数学,引入了理性,从此人们才有可能开始靠理性,而不是凭感觉去判断是非曲直。由数学精神产生的这种理性、确定性、永恒的不可抗拒规律性等一系列思想,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3、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是行动的基准。价值观念的扭曲是当代社会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由于物质欲望的膨胀和道德价值的失范,导致了部分青少年为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所左右。如何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已成为整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而数学教育在某中程度上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和意义的体系,从而有助于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的人文主义导向。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说:“如果一个人的目的是名和利,数学是一条捷径。”陈省身教授为了致力于数学研究,曾坚决辞去去美国数学会主席职务。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述怀》中写到,“学术权威似浮云,百万富翁若敝履,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而已。”并于1950年抛弃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投身于发展中国的数学事业。这些著名数学家的爱国主义精神,无不感人肺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无与伦比的激励作用,这样的目的应该始终在数学的教与学中牢牢记住。

4、踏实细微良好作风的培养

踏实细微、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良好作风是人的高尚品质的具体呈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有处处留心小事的人,他会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会成功的。小善不为,何成大善,细微之处,恰恰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著名宇航员费拉迪米尔·科马洛夫,独自一人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经过一昼夜的飞行,完成了任务,胜利返航。但当飞船返回大气层后,准备打开降落伞以减慢飞船速度时,科马洛夫发现无论用什么办法也打不开降落伞了。二小时后,在亿万电视观众的注视下,一声爆炸,飞船坠毁,民族英雄殉难。造成联盟一号坠毁的原因,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这场悲剧,也可以叫做对一个小数点的忽略。学习数学的人一定都会有这样深切的体会,一个小数点的位置,倘若失之毫厘,必将谬以千里。这既生动的说明了自然规律如何,客观公正而又铁一般地起着作用,又说明了数学活动是何等需要严密谨慎,踏实细微、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因此,长期的数学训练,对人的踏实细微的优秀品格的形成大有助益。

如何发挥数学的这种独特的教育价值,并应用它来淳张我们的人格,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呢,笔者认为主要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所谓渗透性原则,就是说这种教育不能流于空泛的说教,教师应努力挖掘数学知识中的人文性内涵,把人文精神的精髓渗透到教育各个环节,内化到学生的心灵深出。

篇3

师德不仅要有科学思想作基础,而且还要有创新精神做张力,才能够不断丰富,发扬光大。所谓师德不是固步自封、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其内涵也在不断地提高完善,愈来愈显出魅力。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有精诚的敬业精神即可,而“解惑”则非创新精神不可。有了创新精神,教师就会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及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国家发展提出的要求,教师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自己首先要具备创新精神,并把它固化到师德内容里去,让它成为一种内驱力,主导着教育教学行为。陶行知认为,“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教育是对社会的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

实践证明,众多的教师正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敬业精神才得以挥洒,道德品质才得以升华,进而得到公众和社会的认可。不可想象,没有创造精神的教师,他的师德会有魅力,他的师德会更有价值。师德凝聚着历史文明,而文明来源于创造,创造源于坚强的意志和浓厚的兴趣。如果一个教师只会墨守成规、死搬教条,那就意味着师德的沦丧,就会扼杀学生个性,泯灭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只会培养出唯书唯上、唯唯诺诺的无生气无活力的庸人。所以能够深刻感召学生、吸引学生、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只有不懈的创新精神。因此,创新精神和科学思想一样,是构成师德内容的重要元素,是闪耀师德魅力的永恒光环,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加以弘扬。

二、科学思想和创新精神应相辅相成、共为辐辏,让师德永远散发出耀人的光彩

“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教师是履行教育事业的主体,其师德品质只有在科学思想和创新精神的指引下,才能散发出耀人的光彩。一位教师无论担任哪一学科的教育教学,哺育学生的只有是科学真髓,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从而决定和指导学生一生的行动实践。这一真理在“五四”时期就已得到认定和张扬。

篇4

社会的知识是包罗万象的,而我们书上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公限于书本上的,抱有一种唯书独尊的思想,这样的教育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培养。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将社会引进课堂,让课堂面向社会,充分发挥“小课堂、大社会”的作用。

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我们社会教学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作为重要的目标。这就对社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我们的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

1、补充教材内容,培养求异思维。

社会课教学内容来源于书本,但我们又不能拘于书本,教师在教学时应结合当地社会实际和学生实践有选择地组织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如苏教版第二册第四单元的一课《参加储蓄》一文中有一图“存款和取款的顾客排起了长队”。这里有点与现实不符,我们这儿的银行由于设备齐全、先进,服务到位,储蓄并不见忙,因此教学时,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今社会现象。又如文中没有存款取款的符号,教师可以补充扩殿学生知识,总之,我们应让学生注重现实以现仿状况为准,不能迷信于课本,使学生思维更具有客观性和变通性,将不断变化的社会知识补充到课堂中去。

2、发挥学生主体,培养发散思维。

教学中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教材中的“说一说”、“读读议议”、“讨论”等题目,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钻研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做好课前调查,培养质疑问题。

社会课是帮助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事物,把学生从“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教学前,可以让学生扮演小调查员,小记者的身份去做社会小调查,让学生在调查中产生问题,提出总是。然后在上课,就有了动力。

4、进行课后实践,温故而知新。

篇5

[关键词]写意;素描;教学

写意性是中国画凸显的美学主张,中国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意画主张神似。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唐王维诗、画俱佳,后人称他的画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宋人尚意,其绘画富有诗情画意和文人情趣,元夏文彦《图画宝鉴》卷三:“仲仁以墨晕作梅,如花影然,别成一家,所谓写意者也。”写意是中国绘画精神之所在,写意与写实相对,是通过简练放纵的用笔着重表现对象的意韵神态的一种画法。写意不求工细形似,只求以精练之笔勾勒景物的神态。写意是抒写胸中逸气,抒发作者的情趣,写意之法,亦是写心之法。写意素描教学要弘扬写意精神,体现中国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由的追求,笔者在写意素描教学中尝试从以下四点加强对写意精神的理解与表现。

一、强调用意第一

夫写意者,无意而写何为?写意的实质就是自由表现,抒写心意。观山人、黄宾虹、扬州八怪、石涛等写意大师的作品,其笔断意连,意断神连,无不体现大师们在用心写意,“心即是法”“意即是得”。素描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言心声,书心画,抓住心灵的感悟,表现作品的“精、气、神、情、意”。有感而发,才能创造出有情感的作品。素描教学中,不能为了素描而素描,而是通过心灵的感悟让学生得到修养的提升和人格的升华。

二、凸显人文内涵

绘画要注重文以载道。素描教学不单是技巧的教学,更是在教学中融入文化内涵,促进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写意是中国传统审美精神,写意素描是建立在主客体关系之上,托物言志,创造心中意象。一方面艺术创造的过程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需要艺术家将眼前之竹物化为手中之竹,其物态化过程离不开画家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审美体验,文化修养深厚的艺术家才能创造出震撼人心的作品。教学中让学生反复体悟艺术家的创作经验与审美思想,把自己想象成艺术家,体验艺术家的所想所思,领悟作品蕴含的意蕴哲理。另一方面在写意素描教学中,加强对表现题材、内容的文化挖掘,通过反复推敲、取舍、升华,增强作品的人文内涵,有助于学生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

三、追求个性品质

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各民族的审美观念也不尽相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正是有不同的艺术审美观,才产生了多元的文化艺术。艺术之间相互融合渗透,艺术观念也在不断碰撞,在渗透与碰撞中不断发展演变。我们在学习汲取其他艺术的同时一定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如果丢了写意的精神,中国绘画艺术将黯然失色。因此,在写意素描教学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发挥,重视对写意精神的理解与表现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摒弃循规蹈矩的思维方式,力求画面生动有韵味。可以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甚至表现夸张的、梦境的、荒诞的形象,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加关注内心的情感。此外,让学生通过想象、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表现笔情墨趣

写意素描不同于写实素描,两者在内容、形式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写实素描侧重造型的具象逼真,强调比例、结构、透视、质感等造型要素,是再现自然的一种表现形式。写意素描侧重表现,强调画者内心主观情感的表达,其表现手法多样,能体现作品的笔情墨趣。以线形写意素描为例,以粗细不同,刚柔相间、曲直有别、疏密相对、虚实相衬的线条来刻画形象,抓住对象的形神、动势等,会塑造出更生动的形象来。中国书法艺术就是线的艺术,书法的笔意通过富有张力的线条得以显现,同时也蕴含了书法家的修养和秉性。在线形素描中加强线的表现,融入书法的艺术审美,能够丰富写意素描的表现形式,提升作品的审美意蕴。在写意素描教学中,找到中国文化的写意精神,在技术意识和精神意识上,更加侧重精神意识的熏陶。拓宽学生视野,从哲学、宗教、美学中吸收营养,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不仅注重个性心理和情感的表达,又能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识。写意素描教学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克举.对话写意[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篇6

关键词:卢政;《嵇康美学思想述评》;评价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168-01

一直以来,魏晋风度都是知识分子“人生艺术化”追求的理想状态。在那样一个文的自觉和人的自觉的时代,社会动乱和礼乐崩坏反倒将人生推向了巅峰状态——审美的境界。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言:“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旧礼教的总崩溃、思想和信仰的自由、艺术创造精神的勃发,使我们联想到西欧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这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色彩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的美学状况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尤其是嵇康这样一个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人物,他本身就是人物美的典范,且看《世说新语·容止》中对其形象的刻画:“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这样一种美的形象如何不让人向往。

篇7

【关键词】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 人文精神

前言

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纲要指出:“素质教育即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着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意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性的教育。”可见,素质教育的概念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它的提出顺应了当今人文精神回归的潮流。然向,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还存在重“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教学,轻“三力”(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重共性,轻个性;重教师包办学习的主导作用,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身体教育,轻心理培养等现象。长此下去,使学生惰性上升,思维定式,难以创新,主体丧失,人格失调,自信受压,自立意识减弱,丧失独立生存、应付挑战的竞争力,这一切完全与人文精神相悖,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格格不入。因此,加强人文精神,推进高校体育教学人文化的改造,培养具有创造精神、自尊、自强、自立、个性健全的人才,是时代摆在高校体育面前的严峻课题。

1 人文精神的内涵

1.1人文精神的概念:是指存在于人的情感世界里,无形地贯穿于人的社会性文化现象中的所有反映人良知的总和。其中,社会性文化现象是指历史、科学、艺术、道德、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宗教、体育、绘画等社会的意识形态。

1.2 人文精神的内涵: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虽然对人文精神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但其仍有统一性,统一的基础不在于文化现象的表面形式,而在于贯穿其中无形的基本精神要素,称为情感良知。它包括对人的尊严、情感、需要的尊重,对人的自由精神的追求,对人的个性充分发展的向往,对社会正义的探索,对人类遗产中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以及对全面发展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弘扬。这些“求真”“求善”“求美”的良知情感是人文精神要素的具体体现,它反映的是人意识世界里最阳光、最活跃、最积极的部分;这部分人特有的情感良知至今未能消失,延续不断。

1.3 人义精神的特性:从人文精神的概念及内涵表述中,可以推演出人文精神的种种特征,概括而言,人文精神主要有以下特征:

1.3.1社会性: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规定了自己的本质―― 社会性,这就给人的一切打上了深深的社会烙印。人文精神作为人情感世界中最阳光、最活跃、最积极的部分存在,也逃不过这一印记。

1.3.2历史性: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不仅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还创造出丰富的精神财富,随着历史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精神财富不断随社会意识形态储存、传承下来。

2 人文精神、素质教育、高校体育教学的关系

要想弄清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弄清两种教育的区别,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加强人文精神。如今的素质教育大体可分两种:一种是涉及人生命意识之外,通过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灌输过程丰富信息的教育,称为知识教育;另一种是涉足于人的情感世界,需要通过培养、唤醒的教育,称为人文精神教育。前者使人获得能力,后者使人获得情感良知。二者虽统属素质教育,但二者却有以下区别:(1)存在方式上:前者存在于生命之外,有形,易被感知,如文字的人文知识、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技术等;后者存在于人的情感世界,无形,不易感知,如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2)实现手段上:前者是用单一的灌输法较直接实现;后者需要用多种艺术感染的方法较间接实现。

3 加强人文精神,改进高校体育教学,提高素质教育的途径

3.1 转变教育观念,丰富教学思想

李岚清曾经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转变观念抓起,首先是领导的认识,同时,还要社会达成共识”。这说明观念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教育观念是对教育的整体认识,决定教育的发展方向,教学思想是统属于教育观念之下的、局部、具体的理念。它们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应试教育能否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的问题,关系到2l 世纪的人才能否全面发展的大问题。如果观念不转变,那么教学思想也难丰富。如果观念不转变,那么再好的教师队伍和客观条件,都难以满足21世纪人才的需要,弘扬人文精神的伟大理想将落空。因此,转变教育观念,丰富先进的教学思想,是落实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加强人文精神的基础。如何做呢?我们先要努力实现“一个提高,两个转变”。

3.2 加强人文精神,落实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是落实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主要舞台。由于课堂教学具有时间稳定,教育对象集中,教育目标明确,教法灵活,内容多样等主要特点,所以,它是加强学生人文精神,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舞台之一。

3.2.1课前紧抓实际,深挖教材,完成育体和育心的统一。育心和育体是高校体育教学要完成的主要任务。社会快速的发展使心理素质的教育地位日益突出。如何科学地完成好育心任务,实现育心与育体的统一日标,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明确育心是当今社会人文精神回归的实际要求。如今社会要求人才必备的心理素质大体包括:意志坚强,沉着果断,较强的竞争,创新意识和能力,富有团结协作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自尊、自强、自立等,这些内容反映出当今的育心教育正体现着人文精神的回归。其次,深挖教材是育心向育体渗透的关键。育心必须在育体的过程中渗透,脱离育体这个载体,育心的实现将变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高校体育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这为育心提供了广大的舞台,应利用体育竞赛的特点,通过竞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增强吃苦耐劳的毅力,提高学生公平竞争意识;通过集体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协作的团队精神;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并组织准备活动,来提高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信心,以及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丰富想象力。如此精心的育体设计,将使育心教育更深刻、更具体,必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加强产生积极的影响。

3.2.2 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多样的评价体系,使课堂教学不断创新。课堂已成为师生共同育体和育心的场所,是师生进行思想、情感、知识交流的小型世界,是个性多边互动过程,人文精神内化沉积的乐园。群体训练、小组合作练习、同学互助、个人自觉练习,师生相互切磋,应该成为当前普遍教学形式。结合实际,充分和创造性地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研究、开发、利用(如多媒体教学,微机模拟操作系统等等)使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更趋于现代化。因此,我们应该一方面加快教材内容的更新,增加兄弟院校体育教学的交流合作,对教师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活跃学术,丰富教师知识,使教师更具感染力。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实际差异,改进和丰富多层次评价体系,把传统的注重成绩的“一刀切”的评价和学生“多刀切”的综合素质的评价结合起来,把最终目标评价与教学过程评价结合起来,把课内成绩与学习态度、行为表现、素质提高情况等与全面评价结合起来,真正把尊重个体差异落到实处,不断深层开挖体育的娱乐等功能,充实教学内容,让高校体育教学出现不断创新的局面,加快人文精神的推进,这本身体现着人文精神。

4 结束语

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促进人的文化、心理、生理等层面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文精神的创新和继承。素质教育的战车已经开动,它将满载着人文精神赋予高校体育教学新的活力,高校体育教学也将同其他科学一起加入到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行列中,在这种精神的作用下我们将不会满足现状,不断提出问题,改善我们的教育环境,满足未来人才需要,使人文精神在21 世纪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蕾.体育隐蔽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3-18.

篇8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究其实质而言,是标志着作为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语文指令性课程范式的即将终结和语文新课程的诞生。这无疑是语文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事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变语文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

指令性课程范式,将语文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束缚在狭窄的课程流水线上,统一目标、统一课文、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考试和评分,作为人文学科本应有的分歧和争鸣均被拒斥于课程视野之外。而语文课程新标准,在其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课程目标中更是直言“发展个性”,视之为语文课程本应有的价值指向。这样,在其实施建议中提出的一系列具体要求自然是顺理成章的推论了,诸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写作则要强化自主性,“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至于关键性的课程实施与终端评价,更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等等。这就必然促进语文课程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使之成为师生“自己的课程”。

2.变语文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指令性课程范式必然将语文课程视为教学周期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好的凝固的目标和计划,甚至连课程终端的结果也是精确划一地预期好了的。教师则从课程目标到课程材料均需依赖事先的规定而无任何修正的必要和可能。语文课程新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则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需要各方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具体实施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尤其是确认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教学的“合法性”。在这种课程中,语文教师摆脱了既定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的执行人角色;学生则赢得对语言、文学知识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建构。语文课程进展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必然要突破其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使语文课程的创造性品格趋向充分表现的极致。

3.变语文课程的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

这是语文课程新标准的核心所在。在指令性课程范式中,知识居于主宰地位,语文课程被视作知识系列的机械叠加,重认知而轻育人,致使课程运作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尤其是与学生情意要素和谐健康的发展相疏离。而语文课程新标准则确立了崭新的理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实施建议部分,更是具体要求:“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新课标”着眼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设计课程目标,培养和优化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是一个内涵深厚、外延宽广的语文课程新概念,既包含以语感为中心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能力,更囊括学生的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个性和人生态度。这样,就广度而言,“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就长度而言,“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最终,语文新课程就将使学生摆脱因把知识本身视作目的这种“知识奴隶”的厄运而回归生命、回归心灵,就超越了从语文教师手中承受知识这种直观外在线型的关系而追求完整意义上的“人之发展”。

二、语文教师创造精神的解放

就语文教师而言,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在于:后者已经列出了必须执行的一系列详细指令,而前者则是卸除了束缚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种种桎梏,未知边界的课程空间正待教师的自由心灵去尽情飞翔——最大限度地去展现独特的、不可为他人所取代的教育智慧。从这层意义上说,新课程无疑是对语文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一次真正解放。

德国当代杰出哲学家哈贝马斯把人类兴趣分成三层。其中“解放兴趣”置于最上层。它是人类对“解放”的一种基本兴趣,其价值指向是主体的诞生。从人文学科课程的基本特征出发,语文课程新标准已经赋予课程主体双方以极大的“解放兴趣”,其中更具有关键意义的是语文教师以新思维和新视角来观照课程的本质,在为“新课标”“解放”的鼓舞下再去自觉主动地“解放”课程的另一主体学生,彻底放弃指令性课程范式中“支配者”的传统角色。那么,在获得“自主”、负有“责任”的新课程环境下,语文教师怎样去发挥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呢?

1.要由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成为“自己的课程”之创造者

所谓“自己的课程”,是指教师在兼顾语文课程共性的前提下而自主设计、选择、开发、实施和评价的个性化课程。这种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课程,是判断语文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优劣强弱的最重要标志。概而言之,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就既定课程内容而言,教师要对语文教科书作出适当的“裁剪”,取舍多寡、增删与否,均要依据该校、该班、该生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相宜的安排,切忌盲目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尤其要百般珍视“童心世界”的课程资源价值,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拓深、拓宽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2)就课程的动态性建构而言,语文教师要以强烈的母语课程资源意识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诸如让报刊、影视、广播、网络、演讲、辩论、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全球事件等素材性课程资源进入教学流程。(3)就课程具体实施而言,语文教师要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使课程进展充溢创造性的生机和活力。英国著名课程理论家劳伦斯·斯滕豪斯教授在论及人文学科课程实施时,认为应遵循以下五条程序原则:课堂上应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应秉持中立准则,教学的主要方式应是讨论而不是讲授,教师要保护不同观点,并对课程学习的质量和标准承担责任。这五条原则的精髓,可以营养日益走向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的语文课程。

2.要由学生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而成为“超越型学习主体”的创造者

篇9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格;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272-02

人文精神,字面意义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它以追求真善美等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思想内核,也是对人类的现状、将来的关注与责任。它的内涵应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如果说的深一些那就是教育人正确看待自己,协调自己与他人、家庭、集体、国家乃至于自然的关系。语文作为一门主科,是目前中小学生主要的一门人文课程,它在塑造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担负着弘扬人文精神,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把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才完美。中学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初级的做人道理,教会他们何谓做人的价值,慢慢体验到做人的意义。如何了解人的意义、精神、价值呢?只讲技术是片面的,这还要通过审美的方式。语文既要作为工具教会学生表达思想,又要在审美中培养其人文精神。本文主要就中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语文教学是人文精神的根

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初级的做人道理,教会他们做人的价值,慢慢体验到做人的意义,但是现代的语文教学存在不生动、不活泼、单调,是注入填鸭式,这些格调只能培养学生粗浅的掌握文字的能力;与现行的考试制度,拼命追求升学率有很大的关系,使得教师没有太多时间去启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多启发学生,多培养他们一些想象力、创造力呢?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应思考的一个问题。课文应是多样化的,这样学生才有兴趣,没有兴趣,就不能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工具。太单一,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个性。所以语文教师应把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心理与灵魂等诸因素,最终全面地关注学生本身及其发展。

语文教学的课外阅读很广,我们教师还应适当地区熏陶学生,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中外名著,对学生人文情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读中外名著,要能让学生入心,让学生化除忧思,培养爱心,升华学生的人文精神。现在的中学生缺乏的正是广泛的阅读,他们常常把时间浪费在一些虚拟的网络游戏上面,总是认为没有必要去看那些中外名著,要知道语文教育是一种基础的课程,它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成长,甚至一个人的一生。等学生面对社会现实时,这种垫底的人文精神的重要性都显露出来了。文学是人学,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人很复杂,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我们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很强的判断能力。比如说课文中的分析人物形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祝福》中的祥林嫂等等都是非常鲜明感人的形象,教师应教给学生用复杂的眼光去分析人物,不要片面的看待一个人。鉴赏能力的培养、对问题的分析,这些只有从作品入手。语文教育是我们民族的精华之所在,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语文教学就是人文精神的根。

二、语文教师应以人文精神塑造人格魅力

在今天,学校呼唤人文精神。在今天,教育迫切需要弘扬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工作者应是人文精神的化身。用人格魅力潜移人文精神“经师易做,人师难当”,要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生,需要高人文素养的教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伟大的师爱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要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生,需要高人文素养的教师。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从教师那学习的,不止书本知识,还有教师的言谈举止所表现的操行和道德,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学生。那么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是什么样的人呢?就是具有人格高尚的人。教师人格高尚,就对学生有感染力。我认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以下人格魅力:

第一,要有爱心。魏书生老师说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教育的一切都源于爱学生。教育从爱起步,由爱伴随,因爱结果。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学生。一切成功的教育,究其根源,全出于爱心,爱心构筑真诚,爱心孕育希望,爱心激发爱心。教师的爱能给学生信心、力量、勇气,使将要陷入学习生活低谷的学生看到一丝亮光,看到光明的未来,获得前进的动力,走向成功的殿堂。

第二,要有热情之心。热情的教师会让学生认为,他们喜欢他们的工作,他们信任和尊重学生,所教的课程是有趣的、有用的。他们会帮助学生持之以恒地完成任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励学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多的满足。教师时刻关注教育实效,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师的根本追求,并注重学生长远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要有自信心。教师要有自信心,能正确评价自己,能对自己有信心,辩证地看待自己的缺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的可贵不是不犯错误,而是能知错就改。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长处,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就能使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得到发挥,通过不懈的努力定能成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生命融入事业始终,生命和使命同行,人格就能闪出耀眼的光辉。教师的理想人格,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

总之,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大力倡导人文精神,认识自己的不足,勇敢地给自己换血,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为落实新课改这一科教兴国的重大举措和系统工程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参考文献:

[1]吴文菊,孙闯.小学班主任工作精彩案例[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7.

[2]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篇10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游戏精神 偏离与回归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目前深入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背景下,“游戏是幼儿的生活方式”、“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已被我国广大幼儿教师逐渐知悉并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尝试革新。于是乎,游戏环境和材料、游戏规则、游戏时间等形式要素在很短的时间内展现在幼儿面前,但仔细观察却会发现:游戏前无比期待的幼儿却变得轻易破坏游戏材料或是非常小心翼翼生怕弄坏了材料;有的幼儿无所事事或游离于若干个游戏区;游戏中的幼儿机械操作和摆弄材料而鲜见在游戏中持续不断探索;幼儿在游戏中缺少生动自然的共享互动,游戏往往因为冲突的出现而终止;幼儿游戏由于教师的指导介入变的生硬被动。此种种现象背后的实质就是很多幼儿教师对游戏的理解仅限于外在可观察可测量的形式要素,而对游戏的精神内涵严重忽视,继而导致幼儿在幼儿园并没有成为真正的游戏主人,幼儿园的游戏活动缺乏对幼儿的吸引力和积极影响力。

1游戏精神的内涵

何谓游戏精神?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说:“人的游戏活动玩味着某种东西。”“某种东西”指的就是“游戏精神”。它是一种从幼儿游戏活动中抽象出来的,用于概括反映幼儿游戏内在品质与价值属性的精神品质;是一种体现幼儿游戏特征,以及在这种心理特征支配之下幼儿对待客观世界的宝贵精神品质。具体来说,游戏精神体现为一种自由与和谐、体验与创造、开放与生成及愉悦与激情的内在精神状态和品质。这应该是是幼儿游戏的本真追求与价值体现,也是幼儿游戏的灵魂与精髓。

1.1自由和谐

幼儿是游戏的真正主人,游戏的目的就在于游戏过程本身。在游戏场中,幼儿游戏展示的是一个全新的自由世界,它摆脱了任何外在的强制与约束,使幼儿从纷繁喧闹的世俗功利环境中摆脱出来,成为自由自在的“游戏人”。幼儿游戏也是幼儿自发、自愿、自主和自选的一种自我活动。在幼儿游戏过程中,不管是幼儿游戏主题的确定、游戏规则的制定,还是游戏材料的选择以及游戏伙伴的选择,都应该通过幼儿自己的想法或者与其合作伙伴的协商来进行合理确定,而不应当是在教师的和组织甚至“导演”下进行的。因而,自由精神是幼儿游戏精神的基本内涵。当幼儿的游戏置于自由的、安全的氛围当中时,幼儿的身体与心灵、大脑与手脚、内心与外表、个体与他人等才真正融为一体,自然地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依存。因此,自由带给幼儿的智慧与勇气,使得幼儿与自己和周围的人、物最终和谐共处。

1.2体验创造

体验性是游戏精神最迷人的特性,它能使人完全沉浸在活动当中,忘我地投入在当下的自主活动中,充满激情地去感受、展示并实现着自我。当然,游戏并非是一种生产性的、真实的日常生活活动,而是一种假想的、与日常生活有着界限和距离的活动,但同时游戏又让幼儿投入地、真实地体验着日常生活中异常丰富的内容与情感,它使游戏者获得了愉悦满足的感受和积极乐观的人生体验。真正的幼儿游戏应能引起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也正是幼儿游戏的魅力所在。在游戏中,幼儿不断地领悟世界的奥妙,感悟生命的神奇,虽然不是直接创造出新的实用性产品,但在这个过程中,一种更深刻的、更高级的生命体验――高峰体验同时发生了。具体体现为幼儿以充满激情与热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试图赋予寻常之物以不寻常的功用,甚至赋予无生命之物以充满活力的生命形态。他们每一次的真情投入,都会形成新的创造性思想或者产生新的创造性灵感,并以他们独特的方式来寻求自我表现和自我表达,这也正是幼儿游戏精神所蕴含的体验与创造精神所在。

1.3开放生成

幼儿游戏蕴含着丰富的开放与生成精神。幼儿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幼儿的心灵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他们在聆听、感受着外在的各种信息的同时,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的方式个性化地表达着自己的理解与观点。幼儿的游戏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展开,他们不受时空的限制与制约,通过一物多用、无中生有等不同寻常的方式随时根据需要设定工具或材料的象征意义与替代对象,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决定或与同伴协商改变游戏的内容或规则。于是,在开放性的前提下,幼儿游戏借机生成的例子比比皆是,几根木棍演绎出一场骑马比赛,几块布头演绎出了几个“家庭”的互动。

1.4愉悦而富有激情

最能直接外观到的就是幼儿游戏中的愉悦与激情了。因为这种精神首先可以通过幼儿的表情、动作、扮演的角色、语言等外在指标来判断,但同时,这种外在的表情与动作却深刻地反映了幼儿在游戏中的内在状态,因为游戏经常能体验到愉悦与激情的幼儿,会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愉悦的精神品质,这种品质不仅可以带给幼儿以积极的情感体验,满足幼儿的多种情感需要,而且也可以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自我实现与自我胜任的喜悦,增强其自信心与成就感,在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中拥有热情、乐观、自信。

2幼儿园游戏精神偏离的表现

2.1教育目标的急功近利剥夺了幼儿游戏自主体验的机会

幼儿园教育应着眼于基础教育的特性,真正为孩子未来的成长打下全面的个性与人格、知识与能力、情绪与适应力的基础。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最适应幼儿“最近发展区”的一种理想活动,游戏也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重手段轻目的的活动,因此游戏应该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

然而,游戏活动中教师普遍过分地强调游戏的学习功能,对幼儿采取揠苗助长的方式,强迫幼儿机械、呆板地模仿一些复杂而枯燥的动作或技能,造成幼儿园有形而无实的“虚假游戏”盛行。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存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学内容大多枯燥乏味,是一种脱离了生活世界的唯科学世界的系统化、单一化、抽象化的知识。可以说,游戏本身是一种“为活动而活动”的行为,这种过分膨胀的工具理性价值观不仅严重削弱了幼儿游戏的精神实质,使原本轻松愉快的游戏变成了负担,幼儿没有机会自主、自由地去充分体验游戏的过程,感受游戏的快乐与创造,甚至扭曲了幼儿稚嫩的心灵。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过于急功近利,往往希望幼儿能达到某一预期的知识或技能目标,而忽视了幼儿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展。有些教师甚至为了使幼儿游戏能更加“真实”和“有教育意义”,经常亲自上阵指挥幼儿的游戏活动,试图将幼儿游戏导向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模式。在这种情况之下,幼儿教师实际成了游戏的“总导演”, 无情地剥夺掉了幼儿自主体验。

2.2教育方式的“自上而下”挤占了幼儿的自由与创造空间

在“教师主导文化盛行”的背景下,幼儿园教师也站在教育场的中心,无论是室内还是户外,教师都是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监控者和评价者,教师不能走进儿童的世界与幼儿共同体验教学的乐趣,只顾满足于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追求所谓的正确答案。无论是教师严格要求还是短暂放任幼儿的行为举止,都是基于管理的效率与效果的考虑。游戏在幼儿本是自由自在的活动,却在事实上成了集体教学活动的附庸,为了激发幼儿“学知识”的兴趣或是“学习疲劳”之后的身体放松环节,游戏实质上扮演了教师进行知识技能灌输和训练的手段。即使是被视为幼儿的“创造性游戏”的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和建构游戏等,教师都在精心地挖掘这些活动的教学价值或者知识价值,然后在教师的高控下组织幼儿进行快速有序的机械式操作,这一过程最终成了幼儿进行知识加工的过程,变成了变相的上课与“学习最重要的知识”。 如教师把表演游戏作为集体古诗教学的一个环节,作为非游戏化活动游戏化的一种手段,正是这种传统教学观的影响和反映。在这种异化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变得被动麻木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游戏中应有的创造精神和游戏的愉悦感一起被窒息了。

另外,教师介入游戏指导的频率与幼儿的发展并不成正比,现实中有太多无效介入和负效介入。如不少教师是带着自己的主观意图,为指导游戏而刻意寻找介入的机会,在没有观察和缺少判断的情况下,在幼儿并不需要的时候介入游戏,结果干扰和转移了幼儿正在进行的思考和想象,使他们被动地按照教师的意图行事。

2.3过度的“寓教于乐”使得“幼儿被游戏”

幼儿园有两类游戏,一类是幼儿自发的游戏,可称之为“本体性游戏”,即活动的本体就是游戏;一类是手段性游戏,也称为游戏化教学,即活动的本体是教学。用游戏化的手段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获得游戏般的体验,两类活动共同构成了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但正是出于对“基本活动”的时间频率上的理解,大部分为追求即时效应的功利性活动被教师称为了游戏,幼儿在活动区操作的是大量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性材料,而非功利性的幼儿自发游戏的时间却被挤压了。许多老教师说,幼儿园最典型的角色游戏和结构游戏的时间还不如改革之前那样能得到保障了。在“寓教于乐”观念被普遍认可的背景下,在幼儿园实践中出现了许多被教师过度干预和控制的虚假游戏,在许多被教师称之为“游戏”的活动中,幼儿并不主动、并不愉快,在许多宣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里,孩子们却认为连“玩”的时间也没有,因此有人把这种所谓的“幼儿游戏”调侃为“游戏幼儿”。

2.4教育互动的表层化忽视了幼儿的体验与创造精神

教育过程本质上是一种互动的过程,游戏过程中也必然出现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幼儿与环境和游戏材料的互动。深层的互动会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与交往,促进幼儿吸纳环境的积极影响力、投入地参与活动、体验并享受游戏过程中的乐趣。

有研究发现,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缺少对单个幼儿的关注;由教师发起的互动内容看,教师发起的互动主要体现指导、管理和照顾着角色,缺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关注;教师的施动、回应方式比较单一,互动回合少。幼儿与幼儿互动机会被教师掌握,如教师会设计并组织群体性小组互动,但幼儿之间的自主性互动受到教师某种程度的限制。如为了追求活动的安静效果,教师判断两个幼儿在用餐环节互动的可能性较大,教师事先将有可能“自主积极互动的”两个幼儿的座位分开。幼儿与环境和游戏材料的互动取决于环境和材料的开放程度和生成的可能性,因此,创设开放性教育环境、提供低结构是促进幼儿与环境材料互动的根本途径。而现实中大部分教师倾向于事先精心准备环境和制作材料,这样做的结果使创设的环境漂亮鲜艳却不会传递有效信息,无法引起幼儿的深层关注;活动区材料的投放高结构化,对幼儿发展的促进还不如制作之前原始材料发挥的作用更大。

3幼儿园游戏精神的回归路径

“游戏的态度比游戏本身更重要,前者是心智的态度,后者是这一态度的现时的外部表现。”幼儿园游戏精神的回归,本质上就是游戏的本体价值的实现。游戏本体价值的实现,就操作方式或实践路径而言,实际上就是幼儿园自由游戏的组织与实施,即幼儿园要提供时间、空间和机会,给予幼儿资助活动的权利,鼓励与支持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而游戏是是一个持续不断循环过程,游戏中的教育行动循环示意图如图1所示。

3.1解放儿童,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

儿童是成人之父,解放了的儿童必然能“创造”保留了丰富天性的成人。中国的许多孩子的天性或生活正在遭受披着各种美丽外衣或高尚目的的各种“教育”的抑制、干扰甚至破坏。顺其天性是儿童成长的根本。如何做到解放儿童?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要给孩子六大解放:“第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第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第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第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第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第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这“六大解放”今天依然带给我们深刻启示。

把不必要的规范与要求拿掉,允许幼儿自由地做任何有益的事情,把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让幼儿有机会根据需要在幼儿园室内外尽情自由游戏,让教师们带着爱和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幼儿,分析其游戏行为的意义,并更有理智而充满热情地鼓励幼儿的持续游戏和创造。这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关爱和尊重幼儿,爱是带着感情的理解,爱能创造成人对幼儿发展的容纳空间。

3.2观察与反思,进一步了解幼儿并确认教育行动的有效性

华爱华教授讲过,衡量一个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就不能不看她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与分析、组织与指导的能力,因为理解游戏的意义和价值,看懂幼儿的游戏行为,并能够通过对游戏的组织和指导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学前教师专业特殊性的最重要的体现。幼儿在游戏中有着最充分的自我表现,幼儿的能力和水平也在游戏中有着最真实的体现,因此游戏是我们了解幼儿的一个窗口,这就意味着观察是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重要任务。

教师首先要确立一个信念:即使没有教师对游戏过程的介入和指导,幼儿在游戏中大量的自发练习和自发探索本身也是有发展价值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发现这些价值。有时教师在幼儿的一次游戏中并没有频繁地介入指导,只是静静地观察也会有很多收获,如能用许多观察到的游戏行为来解释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水平,能以许多例子来表明幼儿是如何通过使用材料和同伴互动促进自我发展的。当然,正效介入也非常必要,即介入的结果是顺应了幼儿的游戏意愿,支持和推进了幼儿游戏的开展,帮助幼儿实现了自己的游戏意愿。如何正效介入,一是教师作为游戏的旁观者,必要的时候,在游戏之外提出建议;二是教师作为游戏的参与者,在互动的同时察言观色,以玩伴的身份与幼儿平等互动。

从理论的角度说,要求教师制定的活动目标应该准确、到位,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幼儿兴趣,并为目标所服务。然而实践中的教师很难完全做到,因此更需要教师学会从实践中反思。幼儿教师可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反思:关键事件的描述与反思、教师生活史叙事反思、“一日生活”观察反思、移情反思、学习共同体和在参与课程开发中持续反思。

3.3实施后续教育行动,有效助推幼儿游戏水平

在对幼儿游戏的仔细观察和深入反思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教育行动,进一步干预或是积极推动幼儿的游戏水平是教师的后续教育实践行动。游戏是重要的,是幼儿学习的基本形式,但是教师必须知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如何去帮助儿童游戏,以丰富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的学习经验。教师必须理解和有效地实施他们在与儿童交往、照料儿童、减缓压力、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计划活动、丰富学习环境、问题解决、倡导儿童的权利和个人学习中的作用。具体来讲,“引”、“助”、“干预”是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有效实施教育行动的核心要素。首先是教师在幼儿探索活动中的“引”,其次是教师在幼儿操作活动中的“助”,最后是活动中教师的有效“干预”。

教师需要深刻意识到教育适宜行为的重要性,进行有效干预,积极引导,适当合作,努力支持。如一名教师偶然发现,班上的幼儿发现了门前一只蜗牛在爬,继而好多幼儿都围上来观察,这个过程中幼儿自发产生了很多关于蜗牛的问题,如蜗牛会游泳吗?最喜欢吃什么?它的触角有什么用等等。这时,老师并没有一一回答幼儿的问题,而是让幼儿自己想办法去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幼儿请家长进行网络查询,从书籍中查阅,从VCD中认识等等。老师的引导语干预并没有很多,但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问题抛给孩子,让孩子通过多种途径探索发现。后来幼儿从发现蜗牛、观察蜗牛、养蜗牛、喂蜗牛的一系列活动中发现了很多关于蜗牛的知识,通过多种途径发现蜗牛的种种秘密、生活习惯等。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不断地观察并巧妙助推幼儿带着问题再去探索,从而满足和提高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教师在与孩子的“抛接球”中互相体验、享受、成长的过程,幼儿在自我探索和教师隐性的介入干预过程中获得了充分的游戏体验和理智满足。

总之,游戏精神体现着人摆脱一切是非功利、追求自由、超越自我的一种审美境界。当游戏精神弥漫在幼儿园的时空中,弥漫在幼儿园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幼儿都全身心地沉浸于游戏过程之中,那种全神贯注的精神吸引着幼儿同时也使教师沉浸其中,所有的教育活动就成为一种自由自主的活动,幼儿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到内在价值的圆满丰盈,这样的幼儿园生活就是充满游戏精神的生活,是生命与生命坦然共处的生活,是师生共在,双方彼此吸引、彼此信任、彼此激励的活动。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农村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践模式研究“(编号:11JK0336)、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KJ001)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陈宁.用自由的游戏点亮孩子的生命[J].幼儿教育(教师版),2009(12).

[2] 蒲月娟.幼儿园学习与非学习活动中师幼互动现状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09(3).

[3] [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