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礼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1-24 18:01: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中的礼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
据《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
”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始于唐宋时期。
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给结命名,为它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如:如意结代表吉祥如意;双鱼结代表吉庆有余等,结艺在那时达到鼎盛。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电视节目与传统文化二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们认为是不容易交集的,甚至是对立、对峙、不可融合的。因为自电视节目产生以来,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人们对它的印象都是大众的、流行的、时尚的;而对传统文化的印象则是小众的、冷僻的、艰涩的、书斋气的甚至是过时的。这些刻板印象的导引,使得以往的电视节目中鲜有传统文化的呈现。近年来,随着中国电视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走本土化之路的道路自觉、文化自信的意识日渐增强,人们开始打破这种对电视节目和传统文化二元对立的刻板印象,以传统文化为资源的电视文化节目,得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广度和热度快速崛起,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掀起了电视文化节目的收视狂潮。
仅从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荧屏上出现的那些传统文化题材的电视文化节目来看: 2011年湖南卫视就率先发力,打造了一档以解读姓氏文化为主题的电视文化节目《非常靠谱》,在趣味互动之中为观众解读姓名深意,追溯家谱文化。但当时的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并未形成可观的体量,也未能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持续关注。而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定位的各类文化节目真正成规模地在电视荧屏上陆续出现的时间节点应该是从 2013年开始的。首当其冲的是 2013年7月,河南卫视推出了一档旨在“体现汉字之美”的电视文化节目《汉字英雄》,从此打开了电视文化节目创作的新思路与新局面;紧接着同年 8月,中央电视台也制作播出了同类题材的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也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这两档以“汉字”为题材的文化节目所引发的收视热潮以及激荡起的全民文化热议,使得之后一段时间里,央视及全国各大卫视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传统文化”这块电视文化节目取材的富矿,并持续发力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电视文化节目热潮。这些文化节目在题材上广泛涉猎了汉字、成语、谜语、诗词、姓氏、典故、书信、礼仪、习俗、戏曲、民歌、民乐以及特定的文化群落和文化系统等传统文化样本,可谓网罗广阔,定位精深。直到 2017开春之际,电视媒体再次凭借“诗词”和“书信”的文化魅力重新引燃了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情。
对此,一方面我们为电视文化类节目找到传统文化这一富矿感到欣喜,另一方面又对传统文化资源可能被过度开采感到担忧。电视文化节目应以怎样的姿态、方法与方式来挖掘、再现、表现传统文化?本文的核心命题就此提出:电视怎样应对传统文化?围绕这一命题,本文提出电视节目应对传统文化的三种理念:留存、体验、创造。
一、留存: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探索与表达
所谓留存即是对传统文化的一N广普式的打捞寻迹、多层级的凝练提纯以及艺术化的精美再现。留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这就警醒我们要以一种敬畏的态度去遴选传统文化当中的优秀样本,使其更加真实、自然、美好地呈现于电视荧屏之上。对传统文化的原生态与本真性的追求,实是要谨防我们在留存文化的实践过程中可能对传统文化进行的有意无意的内容歪曲、形象毁坏甚至是价值颠覆,使得传统文化丧失本真而变得面目全非。中华传统文化体量巨大,内涵丰厚,不仅包含了文学性的语言、文字及各种类型的文体创造,还有艺术性的书画、音乐、舞蹈、武术、曲艺等丰富内容,更有着人伦德行、世风规约、价值观念等源远深邃的思想性文本。如此庞大的传统文化体系历经千载仍得以传承留驻并不断扩容增义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就是:世人都会在历史与当下的对视中,持续地从历史中搜寻到能够对接当下、启迪当下、激发当下的文化文本,并以此为基准创生新的文化样貌与机体,从而完善和焕新文化的图谱。因此,留存文化的实践路径中我们要层层推进地对传统文化样本进行鉴别、甄选和诠释。
(一)精心发掘
对传统文化的精心发掘是十分需要洞察力的。然而面对如葳蕤大树般繁茂的文化文本时,我们往往困于从何处着眼入手。其实,我们可以明确出三个传统文化发掘的基本定向:其一,从经典中采撷。经典之所以能被誉为经典,必定是在经历了岁月的淘洗后仍旧能够被人们接受、认可甚至是追捧。它体现的是“美”的穿透力,从文人诗词歌赋到名仕琴棋书画,无不体现着“美”的通融与包孕。其二,在传统中探寻。传统并非意味着刻板与严肃,反而是一种灵动与亲善的存在。传统包含着经典的文化艺术品类,更重要的是它体现在对思想道德、风俗典范的规约上。它蕴涵的是“善”的感染力,从美誉传说到佳节风气,皆在传递着“善”的温暖与感念。其三,到生活中体察。“传统文化”之“传统”与现代生活并不是断然割裂的存在。在现代生活当中我们既能观察到传统文化与当下潮流的融合,也会身临那些不断新生的文化样态之中。它显现的是“真”的生命力,这就需要我们从具体可感的社会生活中,以文化为主线去发现真切的情绪,探寻真诚的情感,见证真挚的情怀。以发掘民歌为例,这种凭借口口相传的方式延续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依靠从传统文化的富矿中去找寻成体量的民歌曲目,又倚赖寻迹经典中的记载来填补对它的认知,还需要我们从生活中发现它与歌者的踪影来完善对它的感悟。
(二)精细过滤
对传统文化的精细过滤是非常考验判断力的。在对传统文化文本经过了精心发掘的基础之上,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对其去粗取精,过滤提纯以及推陈出新。首先是去粗取精,传统文化源于历史也行于历史,而历史的局限性也就必然会带来传统文化泥沙俱下的客观存在状态,这就要求我们要对传统文化样本有最基本的价值判断。而判断的标准即为它是否与我们当下的行为规范相贴近,是否与我们当代的价值观念相符合。陈旧的、落后的、封建的、迷信的文化糟粕皆应排除在电视文化节目的选题之外,这不单单是为了净化电视生态,更是在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其次是过滤提纯,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采取更加精细和精准的归纳总结,凝练提升。把相对松散和抽象的传统文化样本进行精炼概括,留取其中最闪光、最动人、最出彩的部分。最后就是推陈出新,这其实是将传统文化进行精简之后的再次增容,意在结合当下现实而对传统文化精华进行大力发挥和完善。从简明化到 “点”的传统文化内核出发,接着以 “点”连“线”的关联化到当下生活的相关议题当中去,终以“线”铺“面”地将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化的再锻造,从新建构一套引领潮流、典范当下的文化体系和精神图谱,从而真正实现文化的激活与革新。
(三)精美呈现
对传统文化的精美呈现是极其需要调动想象力的,这也是电视应对传统文化的关键一环,它不仅需要电视人的智慧和才情,更需要其打开丰富的文化想象。类型和性质迥异的各种不同文化文本,如何在体量有限的电视节目中以最舒展的姿态进行表达和呈现,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打量和精准对位的。电视对“精美”的追求一方面体现在传统文化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美学气质,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其努力地对趣味性的精巧节目设置进行不断探索的各种尝试。如果过于偏重文化的知识性、艺术性传达,趣味性、娱乐性就会略显短缺,节目就会缺少更大范围调动全民关注和参与文化实践的能力。 2013年至今的历次电视文化节目热潮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了传统文化的轻娱乐化表达。从表一汇总的文化节目信息来看,这些富含娱乐性的电视文化节目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即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求知”属性的知识竞赛类,以《叮咯咙咚呛》为代表的“求美”属性的演绎竞艺类,以《咱们穿越吧》为代表的“求真”属性的体验竞技类。一个“竞”字,其实包含了知识性、趣味性和戏剧性在内的诸多精彩的节目表现形式,实现了传统文化在电视节目中的精美呈现。
二、体验: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意涵的认知与感悟
所谓体验即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临场式的观摩体察、多元化的亲历体味以及友好性的分享传播。体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传承,肤浅的、表层的体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只有带着情感和温度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切身感受和深入体会才会更有效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在体验的探寻中,实质上是一种人在文化面前的参与与回归。在对传统文化文本进行深度发掘的基础上,我们要进行一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精神之旅,以此来逐步深入到对传统文化意涵的体认、领悟与探索之中。相比对文化的“发掘”,这里的“体验”更注重人与文化接触过程中感性经验的获得与积累。电视文化节目的创作过程中,要谨防创作者对文化文本的二度文化阅读甚至多手文化寻览。电视人必须走出“闭门造车”的文化创作桎梏,这就需要创作者们走近文化的源头去获取第一手的感性认知,丰富第一手的文化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体验到文化真正魅力与意涵的同时,将电视文化节目的文化地基夯实打牢,由此做出来的文化节目才会更有底气,更具风度。
(一)亲临触摸
文化并不都是抽象的,它也可以是具体可感的存在。电视文化节目的创作之初,特别需要我们走近传统文化的源头和原本,去与文化进行直接的静观对望。无论是观摩一幅古朴的画卷,聆听一首明快的民谣,品味一盏清冽的茗茶,还是打探一段非凡的传奇等,这些对传统文化的零距离“触感”都可以引起我们对文化最直接的感性认识。同时,这种以手、眼、耳、鼻、口等感官对传统文化进行的直接接触所获得的即时感性认知,也是激发电视文艺创作创新灵感的不竭源泉。在黑龙江卫视播出的《见字如面》节目当中,每一封跨越古今的书信被诵读的背后,都是节目创作者们从各路渠道收集的成千上万封历史信件中经过反复研读、判别而最终甄选出来的。更有文化学者在节目中担任“拆信人 ”的角色设置来为观众畅聊解读每一封信件背后的传奇故事与历史脉络。同样是文字信息,如果通过对信件原件的笔迹、墨迹、修痕、纸张等的直接览阅,就会得到丰沛的“触感”,那么在嘉宾诵读和解说的时候就会更加合情合景,入境入心。
(二)亲身感受
如果说对传统文化的亲临触摸,是我们对文化文本深入了解的输入过程,那么亲身感受则是我们在吸收文化经验之后对其进行输出过程中的真挚发挥和演绎。文化的体验者将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表达过程中最关键的还是以情动人,也就是将自己对文化的丰沛的感触借助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传递给观者、闻者。这方面,在电视已播出的部分文化节目中是有诸多节目样本可供参考的:《艺术人生》的动情访谈、《百家讲坛》的真情讲座、《文化正午》的深情评论、《开讲了》的激情演讲、《朗读者》的温情诵读、《传承者》的热情表演等等,都在电视节目与文化结合的探索中树立起了各种典范模式。一个“情”字,不仅将肺腑之情的文化感念进行了抒发,同时还囊括了专业性、艺术性和美学性等在内的各种内容延伸。相信观众们在屏外之端亦能够捕获来自传统文化的震撼心灵的魅力。
(三)亲切参与
电视文化节目的理想目标和追求永远都是为了让更多的观众通过收看文化节目,而受到心灵的陶冶、精神的洗礼,并持续关注和参与到现实的文化实践当中去。那么亲切参与,其实就是我们在将文化感受输出的过程之中,充分与观众分享和交流的实践。这种实践是为了让观众们能够最大限度的互动其中,实现电视文化节目真正的全民关注与参与。亲切,强调的则是观众参与文化节目收视过程中的友好体验。比如在文化体验的环节设置上,文化节目就可以置换文化体验主体。将学者、艺人、传承人、主持人等角色的文化体验过程让位给普通大众进行体验,让观众、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走进节目,走近文化,并用镜头纪录他们的惊奇与动容。这种置换必定会更加贴合观的收视期待,激发观众的收视热情,因此能够更加深入地产生经验共鸣和情感共鸣。《朗读者》首期节目里的六位朗读人当中就邀请了两位普通素人来诵读书信,他们用平凡的文字来解读自己有意义、充满正能量的人生和传奇故事,令观众领略到了普通人平凡中的不凡而倍受鼓舞和感动。
三、创造: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拓展与再造
所谓创造即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动态化定位立意、时尚化的重塑改造以及开拓化的融合创新。创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创新,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持续地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文化”之“化”除了润物无声的“感化”“教化”“净化”,更有与时俱进的“优化”“变化”“进化”之义。文化总是在伴随着时代的车轮不断地更新和扩容,以适应和满足当下日常生活对文化的需求与期愿。这就需要我们在电视文化节目的创作过程要时刻保持对文化文本的当下定位、立意进行清晰的理解和判断。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够使文化的创造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在创造文化的理念设计中,有三个关键词是要准确把握的:即日常化、现代化和开放化。
(一)日常化处理
文化对当下日常的关照总是文化最广泛意义上的价值所在。对传统文化的日常化处理有三个层面的释义:其一,是古为今用。传统文化是源于自古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并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积淀、传承和创新。历经几千年的诸多文化文本可谓浩浩汤汤,而今天我们所需要的文化必定是能够与日常生活发生关联的,并对日常生活有着启迪性和引领性作用的。因此我们应当秉持电视文化节目关照当下日常生活的宗旨来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和表达。其二,是雅为俗用。电视文化节目要谨防文化的高谈阔论。电视是服务大众的艺术样态,因此对文化的表达要从精英视野走向大众范畴,着力将陌生化的、小众化的高雅转化为日常化的、大众化的通俗认知。其三,是殊为常用。一些传统文化文本有着特殊的面貌和形式,对日常生活来说也是较为陌生化的存在。如原生态的歌唱形式,虽有充满原始生命力的野性美感但并不都是悦耳动听的,我们若用现代化的摇滚、古典、流行等音乐形式对其进行艺术化的演绎,将会使其重新回归到日常生活中来,再次走进普通大众的视野当中。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近几年来每逢春节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时段,文化类的电视节目都会小成规模的集中呈现,聚力播出。应当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种借力传统节日的节目播出策略,确实能够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掀起不小的文化热潮,从而提振传统文化的传播度与接受度。但想要达到持续性的文化传播效果,还是需要以特殊性的节日节点来带动和活跃日常化的文化局面。
(二)现代化展示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认同。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接受是有很大程度上的主观判断,没有流行外衣的文化内核是很难被广泛关注、认知和接受的。所以,电视文化节目在塑造传统文化文本的时候要借用最时尚的、最摩登的方式进行演绎,使其成为当下有机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同样有可能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流行文化”。央视猴年春晚上,歌手谭维维演唱的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就是杂糅了传统的戏曲形式华阴老腔与现代流行音乐形式摇滚进行了生动的演绎,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同时也点燃了观众们对传统曲艺剧种的关注与兴趣,不失为一次对传统艺术进行现代化展示的成功案例。北京卫视 2015年底推出的一档传统文化竞演类节目《传承者》中,有很多古老而传统的曲艺文化被搬上了电视舞台。在被重新编排和设计的同时,一些传统曲艺表演会被伴以美轮美奂的舞美灯光、搭配动感流行的背景音乐,为观众带来了同样震撼的文化体验。这些节目案例足以说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艺术形式的适宜结合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条可行路径。
(三)开放化对接
开放意味着广纳并存,这也是文化的一种自信的、包容性的姿态。追求文化的开放化,一是要将传统文化设定为一种多元的存在状态,让单一文化文本与其他多元的文化样态进行碰触、对接与融合,以产生新的文化样态、现象与景观。比如电视文化节目在内容创作上可把城市文化、青春文化、民族文化、“非遗”文化、亚文化等文化样态做相互之间深度的对接、碰撞、与糅合,这将会出现一种崭新的文化释读视角,以透视现代社会与现代人独特的文化气质,同时这种多元融合的文化创新也是作为主流媒体的一种文化引领姿态和倡议方式。二是传统文化的表达要力求开放和多元。如被誉为传统文化精髓的古诗词,除了文化节目中竞技性的背诵、默写、释义,还可以对接其他的文化艺术形式拓展出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比如吟唱、戏剧化表演甚至是舞蹈演绎。只要以开放的心态大胆创新尝试,不断施展创意,就会有创造文化的新机遇和新领域。
篇3
小学阶段学习中华文化经典,应着眼于道德教育、智慧开启和文化熏陶。以中华文化经典为载体,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德育资源,让小学生快乐地学习、科学地传承、健康地成长,在潜移默化中、身体力行中,探索育人新途径,实现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
首先,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精心筛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应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兴趣需要,在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筛选出传统美德、文学经典、民族工艺、传统体育、古典音乐、民风民俗、民族科技等领域的内容,并对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挖掘出适合现代小学生的德育资源。这些内容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意识,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怎样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呢?
一是环境熏陶。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痕,要想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德育功效,可以从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的校园文化入手,营造浓郁氛围,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
充分利用廊道、文化墙,涵盖传统艺术、传统美德、传统节日、历史名人、科技发明、地方文化、名胜古迹、教育智慧等方面的内容,犹如向学生讲述一个个感人的传统美德故事。漫步校园,让学生如同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处处都能感受到伟大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
二是课程补充。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这片自留地,开发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将蕴含中华文化的各种元素优化整合,编入校本教材。“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指诸子百家那些以书籍文字为载体的篇章典籍,同时还包括那些凝练中华文化、反映民族精神的各种文化载体和形式,如“谷建芬的唐诗歌曲”“京剧选唱” “中华武术与中华精神”“简化太极拳”等。将经典诵读、经典数学、民族工艺、传统体育、古典音乐等为主要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形成教材体系。
三是课堂落实。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上,要尽力挖掘与整合资源,将育人理念渗透到常规课堂。利用校本课、班队会组织学习,让学生阅读有关传统美德的故事、民谣、典故、诗文辞赋了解中华传统美德,通过书法、绘画、演讲、创作、每日播报、编曲、剪纸、十字绣、春联、腰鼓、过传统节日传诵中华美德,让学生经历“我的爱心我传递”“我的行为我负责”“我的榜样我学习”等活动弘扬中华美德。
四是活动体验。活动是德育的重要载体,把传统美德、荣辱观念通过各种载体,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使各项活动凸显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除夕等传统节日,让学生参与节日活动,并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体验、感悟节日中所蕴涵的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
学校还可举办“中华经典文化节”活动,让京剧、剪纸、经典诵读、数学七巧板、武术、中华传统体育游戏、传统美食等传统文化元素走进校园,给孩子们机会或演或唱、或写或颂,去感受、去表现、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篇4
论文摘要: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和文化价值。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关注修身: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关注自我发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关注自然与社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大学英语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一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意无意间突出英语的强势,忽视英语教学中的国学素养。思想文化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教师和学生只有深刻认知本民族文化,才能从深层次上认知文化的内涵,理解外来文化和民族优秀文化之间的异同,具备较强的文化鉴别力,洋为中用,实现真正意义的“跨文化交际”。正如柯杨所说:“在自己的国家做主人,尊重传统习俗,是自尊和自爱;到国外去做客,尊重他人的习俗,是文明和教养”。笔者认为,应该把中国文化融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大学英语教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推介主流文化,形成“中西合璧”。这样既可以培养大学生世界公民的健康意识,又能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使文化自觉意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然而,如何做到中西合璧,文秋芳曾阐述英语教材的三条重要编写原则,即“以人的发展为依据;以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最新成果为依据;充分体现中国外语教学的特色”。英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言而喻,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应为中国外语教学特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编写应遵循这样的原则;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更要首先分析、理解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并予以阐释,使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内容。笔者认为,浙江大学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即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内容,本研究将从文化内容方面尝试予以解读。
一、关注修身:“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易传》中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与义”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准则。《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充分体现了“立人之道”。很多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人格培养、人际和谐等,诊释了仁与义的含义。编者还把立人的篇章作为各册书的开篇,凸显了“立人之道”的重要意义《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开篇《以生命相赠》意境深远。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进人大学,离开熟悉的环境,开始新的大学生活,与其说是环境的改变,不如说是新生活的挑战。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应对这种挑战成为最关键的环节。《以生命相赠》讲述了越战期间越南孤儿院里的一个小姑娘被炸伤,生命垂危,急需鲜血。一个小男孩克服死亡的恐惧,勇敢地献血,因为“她是我的朋友”。该篇以“为了朋友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爱莫大焉!”结尾,实为点睛之笔。英语中有句谚语:“战争是死亡的盛宴”。这个故事发生在残酷的战争期间,在特别的背景之下,这个作品震撼人心是可贵的友情,是人性善良的光辉,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仁与义”的体现。通过这篇文章,学生对人性及人际关系能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会启发大学生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建构人性,注重亲子关系,把家庭价值放在人性情感的层次,作为“立人教育”的根本内容。家庭中子女对父母感情的自觉培育被视为“人性的根本、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孔子通过‘仁’开始塑造、形成和影响中国人的心灵。人或仁的根本建立在日常生活即与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之上”阎。朱熹把“仁”释为“爱之理,心之德也’。“仁”的本义与爱紧密相关。第二册第一单元选取的《善良之心永世相依》描写的是父子情,虽然父亲腿有残疾,但热爱生活、热爱工作。课文中朴实而真诚的叙事表达了爱的主题,让人们体会到一种用大爱做小事的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遗憾的是作者在父亲去世后才感受到这种大爱的境界:“当时我没有意识到,是爸爸帮我保持平衡”。年少无知时的作者无从理解父亲的爱,更没有意识到父亲残疾外表下的“气质神韵”皆缘于善良之心,缘于辛勤工作、快乐生活的人生态度。随年龄的增长,作者开始以觉悟的态度反观内心,审视自己。觉悟的过程体现了成长的过程,也是作者学会爱的过程。这位身有残疾的平凡父亲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显示出的勇气及其刚毅和高尚的品格,给读者留下的是要有大爱才能有大德的思考。编者把“爱”与“善良之心”即“仁”联系在一起,引发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更深人地思考“爱”的内涵。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教材每册都有情感、沟通的话题,如“不只是文字”(第一册)、“沟通问题”(第二册)、“社会问题,’(第三册)、“文字的力量”(第四册)等。这些文章阐述了尊重生命,关注生命,关注修身,强调塑造人的情感心理。选取《羞怯的痛苦》《享受幽默—什么东西令人开怀?》作为第三册和第四册的开篇,把情商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修养提升到了更高的地位。这两篇文章分别以羞怯、幽默为话题,对羞怯的不利影响、幽默的益处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能让大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生命。人的生命是美好的,每个生命都是唯一的,应以积极的、肯定的情感来看待生命。学会理解他人,既保留自身的独特,又能正视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努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与人交往中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气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有“个性”是“君子”形象,能够“不同”是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就是要协调“不同”,“和”就是要探讨诸多“不同”之间如何共处。西方文化与此一致,既崇尚开放、张扬的个性,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又强调“主体间性”。当今社会发展需要协作精神,在个性不同的团队里,更须建立互相理解、沟通的交往理性,以促进社会的和谐。
二、关注自我发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文以载道’。《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的很多选文都体现关注学生成长、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周易乾》象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何以自强?那就是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一册给刚刚走进大学的新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忠告,比如:“把过去那些不愉快的记忆锁进记忆的角落里不再去想,才有可能自信和乐观”(第二单元主题“记忆与遗忘”);学习外语“在读、写、说、听思想传统的交流技能之外还应该加上第五项技能:文化意识”(第三单元主题“没有言语的交流”);“把上大学看成一个美妙的实验,要学会改变自己”(第四单元主题“新的开端”);“倘若你在思想上给未来抹上惊恐的颜色,你的行动就会受到制约”(第七单元主题“生活的选择”)。这些文章选编在第一册,有助于学生熟悉大学学习和生活,顺利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以新的面貌步人人生的新阶段。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在倡导积极进取的人生的同时,强调大学生要保持高度的清醒与理性的头脑。在多元价值并存、人们热衷于追求富与成功的今天,学会如何正确地思考各种社会现象反映的精神实质及其折射出的文化价值取向。学完第一册第九单元《快乐的圣诞节》一文,学生可能会在热衷于过“洋节”、过多地进行炫耀性消费的时候停下来,理性地思考圣诞节这个神圣的宗教日子所承载的非商业性的文化价值,正如文中所说:“圣诞节应该是对他人表示爱心和良好祝愿的时候,它应该是为那些没有我们幸运的人做善事的时候”。第二册第八单元《把时间花在为钱苦恼上》呈现的金钱哲学“尽量挣,尽量省,尽量给”同样发人深省;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伊莱亚斯》故事则引发学生思考幸福和金钱的关系。类似的选文还有第二册第九单元《年轻人的消费行为》,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作为社会高消费的成员应该学会如何理性消费。对于沉酒于电脑游戏、忽视学习的学生来说,第四册第八单元《如何从容使用时间》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时间就是金钱,应该节省,应该理智地花,不要浪费或者丢失”。这种时间意识言简意赅,引人深思。当下各类媒体追捧正使球星、歌星、影星、畅销书作家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青春偶像,第四册第五单元同时选取《运动员应是行为榜样》和《运动员不应是行为榜样》,使学生慎行、明辨和思考,在大学学习中大学生既要注重个人成长,又要增强自身的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第四册第七单元《永远不会听到的毕业典礼演说》及其评论《大学:一个宽恕一切的世界吗?》同时出现在课内阅读,从不同的角度论述相同的问题:“如何看待大学生活”,引导大学生换一个角度思维,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告诉学生要认真规划未来,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比如第三册第四单元“择业规划”所选三篇文章对大学生择业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指出没有人能预见自己的未来,理智比机遇和命运更重要。要打造未来的事业,“有些事是你现在就能做的”;第四册第四单元《关于创造力的培养》指出具有创造性是“通向光明前程的关键”;第四册第六单元《风险与你》使读者对风险这个主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问题的关键不是要彻底避免风险,“而是要理智地管理风险”;第二册第三单元《生而成功》“任何事都不可能由别人来教你,只能在别人的帮助下靠自己去发现”。高等教育是大学生人生的宝贵经历。要在四年后充满信心地走向社会,每个学生都应该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学会成长,比如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不断丰富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三、关注自然与社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不仅关注学生修身与自我发展,而且关注自然与社会,突出了具有全球意义的生态意识。“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天人相应”,宋、明时代更进一步阐发了这种天人互动的观念,强调“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很多选文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类和自然视为休戚相共、血脉相连的一体。人投人大自然的怀抱,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能使人重新审视生命的本质并选择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第三册以《新生之旅》为题讲述“旅游的快乐”这一主题,认为旅行会改变生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理清头绪,来尝试新的思维和行事方法。进而指出人的成长要通过贯穿于一生的自我改造,将来的很多旅行将会具有自我改造的意义;经常旅行,以便不断进步。这些理念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诊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编者的选材可谓独具匠心,不仅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更让他们相信天地之美的力量:“美能启真、美能储善”,同时又与作者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如当代著名作家毕淑敏所说的那样:“旅行让我们的身体感悟到不同的风和水,我们的头脑也在不同风情的滋养下变得机敏和多彩。目光因此老辣,谈吐因此谦逊’,网。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可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恩,追求仁者、智者的生活,塑造情感,不断完善自己的生命。
《庄子·齐物论》论述宇宙万物平等,没有差别。《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选取了一些关于动物的话题,让学生在人与动物的比较中反思人类应该从动物身上学到什么。如第一册第五单元《动物的玩耍》讲到“动物能学会怎样控制自己的行为、怎样协调适应他们生活的环境以及怎样和自己群体中的其他动物相互交往”;第三册第六单元《人和动物的好斗性》则开篇就指出人类是所有动物中“最好斗和最残忍的”。作者描写了竞争的残酷、人类战争的罪恶,流露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无奈之情。忧思之余,作者对人类的明天寄予希望,指出人类要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将人类的敌意和好斗性通过建设性活动和非暴力的竞争发挥出来。人类肯定是所有动物中最好斗和最残忍的观点似乎颓废、悲观而又消极,但掩卷深思,可以感受到深藏在作者心中的恰是对生命的热爱。人自诩为“万物之灵”,应该懂得如何尊重生命、珍重生命。
“天地与我一体,万物与我同根”。人类关注自然也是关注自身的未来和发展。《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一册第十单元《未来农耕》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资源面临严重破坏的现实,学会改变对农业、食品和整个地球的看法,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第一册第六单元《神秘的世界》又使学生懂得了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在未来的岁月里要追求进步,不断创新,探索发现更多的奥秘,为人类造福;第四册第九单元《科学技术)太快了吗?》
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应用;专业素养
当前,我国的学生大多没有进行过专业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国的文化的理解薄弱,具有片面性,不能正确科学地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要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旅游文化的内涵,让学生更深刻透彻地理解传统文化,开展特定的教育,并将传统文化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实现好的教育。
一、传统文化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结合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要运用传统文化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进行结合,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结合专业课和文化课,拓展课程的深度,让学生深刻地认识传统文化,重新理解,深入认识传统文化,升华自己的知识,内化自己的知识。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缺少了解,没有系统读过中国的《四书》《五经》等,对中国的文化停留在电影电视的认识层面上,缺少系统的接受教育。
1.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给学生提供优秀的典范,对旅游管理人员提供价值引导。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等思想有利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品德素养的积淀和形成。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从业态度提供了很好的培养作用,引导学生学会从学生时代就爱家乡,爱祖国,激发学生对未来工作的责任心,确立学生科学正确的三观。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知识能塑造学生的优秀品质,传统文化还教会旅游管理学生学会推己及人等,保证旅游管理者和旅游者的融洽关系的形成,让旅游管理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积淀。
2.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提升旅游管理学生的专业素养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审美的体验,获得对美的体验。导游要向游客讲解自然景观和人文知识,因此,人文中就包含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知识是旅游管理者的内在素养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文化,学习中国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国家吸引外国友人的,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获得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产生积淀,精神上得到享受,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
二、传统文化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加强传统文化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建设
教师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深入到基础课程体系中,尝试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和诗词鉴赏为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师可以加强课程建设,让中国传统文化和诗词鉴赏为中国人保留丰富的优秀的传统的文化,增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道德感和自信心。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能提高未来旅游管理从业者的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让游客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游客们热爱中国传统诚信的行为。
2.加强传统文化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渗透
在传统文化融入到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教师要对传统文化形成自己的认知能力,重视传统文化内容和专业课程结合到一起,实现教学中融合旅游管理专业和传统文化的知识的目的。(1)我们应该丰富旅游管理专业课的教师的优秀的文化素质为了实现高素质的优秀的教师资源的获取和培养,教师要加强行业内的自我培训过程,注重继续教育弥补段提升自己的优秀的文化素质。教师要保证行业的诚信服务,在旅游管理的专业课程中,重视管理学和导游业务等课程的教学,更要融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输入更多的传统文化的知识,重视内容的传输,重视让学生将专业知识和道德观念深入到学生的心中,不断通过教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我们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来吸收传统文化知识,让融入了传统的文化课程充分活跃起来,发挥教师的魅力,实现感染学生的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开展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
现代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已经不再适合实行填鸭式的教学。旅游管理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应该重视理论教育的基础,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激发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不断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逐渐内化于学生的心灵中,最终形成顺应旅游管理行业发展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内容。教师要逐渐丰富大学生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书法学习活动。大学教师要对学生加强美术教育,加强书法教育,在学生练习中国书法的时候,要按照教学的规律,引导学生体会书法的内涵。教师要引导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参加书法学习活动,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领会和理解,提升将来旅游行业的人员的素质,实现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的高质量的服务,挖掘传统文化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4.以点带面,引起学生思考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寻找切入点,引申学生来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想象。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时候,可以引进中国古代礼仪之邦的知识,引导学生讨论孔子和老子等人对礼的认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礼仪要求,带动人们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让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再如,讲解饭店管理原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解知识的时候,可以引进《论语》中的“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进行讨论、总结,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因此,在旅游管理的专业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抓好切入点,引进传统文化的知识,加以讨论和总结,并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教师要让学生重新认识,再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和现实的旅游管理的联系,实现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实际工作的关联,实现现代教学中运用传统文化的知识。教师要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传统文化知识如此优秀,是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行动的,让学生喜欢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知识。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找准切入点,恰当引进传统文化的知识,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多一条文化发展的道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收获学生好的学习效果。
篇6
关键词:儒家文化;文化建设;综合国力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279-02
一、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时代,文化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对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均有促进作用,文化是软实力,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文化建设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主体,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对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有很深刻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广泛的影响。因此,文化建设既需要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也需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所以当代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吸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论精华。
二、儒家文化的理论精华
1.仁。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春秋时期,人们把仁作为美德,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对仁的解说是爱人。仁,就是爱人。如何爱人?孔子提出两条原则: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自己不希望的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凡事都要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这是爱别人的重要思路。现在的说法,叫做换位思考,不为别人考虑的人,就不会产生仁的观念,有了仁才爱之心,才会有社会责任感,才能完成其社会责任和义务,仁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2.义。义者宜也。宜是适宜的意思,就是合理的意思。儒家在讲义利关系时,主张重义轻利。重义轻利,并不是不要利,只是强调要拿合理的利,不合理的不应该拿。儒家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见利思义”,出自《论语·宪问》,是说见到财利,要以“义”为标准,去衡量取舍:合乎义则取,不合乎义则不取。其宗旨在于,强调“以义制利”,引导人们正确处理道德与金钱的关系。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讲,在利益面前是否严格按义去做,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界限。对待义利的态度不同,就表现出了道德的高低。因此,义利之辩,成为后代判别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准。
3.礼。礼是五常之一,指礼仪、礼节、礼貌等。实际上,这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际交往的形式与规范。我国古代一贯重视“礼仪”教育。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是说,恭敬而无相应的礼节,则会导致徒劳;谨慎而无相应的礼节,则会显得拘谨;勇敢而无相应的礼貌,则会造成动乱;直言而无相应的礼貌,则会出语伤人。可见,“礼”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子贡看来,“礼”是处理好人与人关系的关键一环,主体一旦能做到对人“敬而无失,恭而有礼”,那就可让四海之内的人都成为自己的“兄弟”。孔子将“礼”从宗教范畴推广到人与人交往之间,成为人行为规范的准则。
4.智。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在儒家伦理思想中,智,主要是指道德认识和道德理性,正确的道德认识是正确的道德行为的前提与保证,子曰:“知(同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意思是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智是实现仁的重要条件,因此他多次以仁智并举,并将智、仁、勇三者统一起来,作为志士仁人的基本品德。智者,处事果断周密,能够细心观察,无时无刻不用理智与智慧指引自己的行动。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即为此。孟子把智看成是判别是非善恶的一种能力和观念,提出“是非之心,智也”的命题。智在“五常”之中有着非常特别的地位。作为道德认识,智的基本功能就是明辨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5.信。诚实守信是儒家大力倡导的传统美德。诚者,真实无欺之谓也;信者,守信而不食其言之谓也。“诚信”合起来,就是要求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做到真诚实在,不失信誉。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荀子曰:“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中庸》曰:“君子诚之为贵。”《大学》更明确指出“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把“诚”作为修身的起点。“诚信者,天下之结。” 在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讲信用都是最起码的道德品质,这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准则。
三、儒家文化在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1.有利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儒家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它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产生过无比巨大的深远影响,值得我们大力发掘,好好继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大潮的到来,人类文明正向世界范围推进,儒学正处于复兴的黄金时代,我们应当通过继承与弘扬儒家优秀成果,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其走向世界,为世界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2.有利于提升公民道德修养。儒家经典历来是中国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最好的教材。特别是儒家学者所大力倡导的一些优秀道德精神,如“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厚包容精神、“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仁者爱人”的博爱大众精神、“以义制利”的取之有道精神等等,都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精神追求。对于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培育国民的美好品行,具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在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念里,人与人、人与社会、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和谐的资源最为丰富。儒家的社会和谐理念尤其注重人际关系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儒家的社会理想在《礼记·礼运》中作了描绘,那是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儒家认为,每个人都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遵循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社会便能够安定和谐。
参考文献:
[1] 毕京京.十七届六中全会[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2] 周贵钿.中国儒学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 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
[4] 孙钦善.论语注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1:1.
[5] 邵龙宝,李晓菲.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8.
The value of the Confucian culture essence in the contemporary cultural construction.
DU Juan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Heilongjiang Jiamusi 154007,China)
篇7
关键词:传统礼文化;大学生;传承发扬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7.075
1 传统礼文化的基本内涵
古语云:“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强调了为人立身处世离不开礼。这里的礼指的不是什么具体的礼仪、礼节、礼貌,也不仅仅是指礼制,而是包括所有这几方面在内的传统礼义,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传统文化”的概念,具有广泛的意义。张晋藩先生曾指出:“礼是古老中国的一种社会现象。礼不仅起源早,而且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世界”。有关于礼的观念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直持续了数千年之久。中国古代的“礼”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并逐渐发展成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成为指导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范和交际艺术。梁启超也曾说过:“中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东西方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差异也就在于一个“礼”字。
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中华文化中的礼,又与修身密切相关,内涵丰富,对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不可小觑,尤其是针对当代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意义非凡。
2 当代大学生礼仪现状及缺失原因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接受高等教育,是社会新思想的前沿群体,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承载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当下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施行“礼”教,复兴中华文化就显得极为重要,已是势在必行。
2.1 大学生对传统礼义的认识存在偏差
现代社会中礼文化存在的作用和功能往往被忽视。新时期大学生缺少传统的伦理道德意识和礼仪行为的知识,不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文化所包含的精深内涵,对中国传统礼文化的认知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人之初,性本善”,知书达礼、知礼而后行,这是传统的礼仪观念。知礼,行礼是对一个人整体素质的要求,是现代社会人的文明表现最为重要的标志。而对于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而言,仅仅只是做到了知礼,却止于行礼。仅拿时下热议的“低头族”为例,社会各界一致的声音几乎都是:现在的大学生上课就是玩手机,完全不懂得尊师重教,全没有一丝礼义教养。可即便是如此,大学生有了最基本尊师重教的认识,可还是行为上不懂得尊师重教的内在涵义,个中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
2.2 社会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不合理舍弃
回望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传统文化或被视作珍宝,或被视作糟粕,走过的是一条无比坎坷的道路。而礼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在社会更替的过程中受到的冲击更是首当其冲,以至于过分的夸大它的危害,不能被客观公正的对待,使传统的礼文化“弃”之过激,而又“扬”之不足,故而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这里发生了严重的断层,使得优秀的传统礼义文明的延续变得越发艰难。直至发展到现代社会,国学不昌,各种功利主义思想大行其道,使得本该有着高知识、高素养的大学生这一群体,也难以明了传统礼义的价值内涵。
2.3 家庭对子女教养的疏失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风传承“礼”,也体现“礼”,在个人的礼仪文明观形成的过程中,家庭教养的作用居功至伟。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教养普遍存在重视知识技能教育,而忽略品德教育的现象。当代大学生大多是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生长在一个相对和平安定的社会年代,家庭的过于溺爱,生活环境的安逸,很容易就形成一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想观念。而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在社会交际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就是缺少妥协、谦让的品质、无法做到理解和包容,做不到换位思考,什么都要争,什么都要抢。殊不知“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学生时代正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一个时期,很容易就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家庭如果因为过于溺爱孩子就疏于管教,那么这样培养出来的一个大学生定然也是不明礼义的。
2.4 学校对学生的礼仪文明未有足够的重视
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礼义的传承之地。古有稷下学宫汇集天下贤士讲学传道,各方思想在此汇聚,百家争鸣,辨明礼义,进而传播四方。立足当下,现代社会中作为国家高等学府,培养社会精英人才的大学校园也应当有所担当,成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传授礼义的主阵地。而不应该是单单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却对大学生的礼仪文明之风未加重视。因此,在大学校园内,未形成一种知书达礼、知礼而后行的大文化氛围,从而对作为个体的大学生来说,自然也难做到知礼、行礼。
另外,教师作为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的直接传播者,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教学生的第一要务就应当是为其指明道路,明确方向,让学生知道自己日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因此,要让学生明礼知义,老师的自身素养也要达到。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老师自己能够做到持身端正,做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学生自然也就会行动起来,跟着效仿。
3 当代大学生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传统礼文化
3.1 社会要引导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礼义
现代社会,国家的媒体是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的喉舌,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是构成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礼义的价值内涵若要传播四方,发扬光大,社会必然要坚持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核心,向民众大力宣传一个礼义文明的价值观念,在社会上营造一种礼义文明的大氛围。
3.2 学校要主动承担起传授礼义的责任和义务
(1)学校可以编订教材,安排礼仪课程。试想,现代社会的大学校园里,如果有师长对学生在一旁的谆谆教导,耳提面命,传授礼义,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文化熏陶、文化的传承!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讲座的方式,邀请社会上的学者,亦或是学校的老师,按期举行座谈会,办成一个礼义文化大讲堂。
(2)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中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在建设和宣传校园文化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社团开展一系列的礼仪文化教育活动,在各类文体活动中渗透礼仪的因素,将相关礼仪文化融入到学生感兴趣、愿意参加的活动中去。也可以专门针对礼仪文化的宣传来举办学校大规模的活动,推广一些现在部分高校已经在践行的“礼仪文化月”类似的活动,丰富活动的内容,使得更加广泛的大学生能够真正做到“知书达礼,文泽于心,礼行与身。”
(3)借助新媒体的平台,传播礼义文化。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已经广泛兴起的新传媒对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影响是巨大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其中总体网民中的55.2%都属于10-29岁的青年,这个年龄段的网民中学生网民群体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借助互联网向当代大学生普及礼仪文明知识,宣扬礼仪的价值内涵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微博和微信是时下大学生最热衷的两个社交软件,大学生几乎有一半的信息都是通过这两个平台来获得,而国内几乎各大高校都已经开通了新浪官方微博、腾讯微信公众号,并且在建设校园文化,通报各类消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能够借助微博和微信这两个平台来进行传统礼文化的宣扬,所取得的效果将是巨大的。
3.3 大学生自己也应有所担当
北宋理学家张载重视《周礼》,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代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精英分子,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中流砥柱,也应当有这种历史使命感和勇无谓的担当精神。传承和发扬传统礼文化,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理应身先士卒,自己先做到知书达礼,知礼而后行!
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统礼仪 礼仪教育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134-01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凝集起来的精神财富,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礼仪的重要性。今天,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如果缺乏教养,不懂文明礼仪,不被人们欢迎,怎么发展事业,立足社会?
我们的语文学科,教授的是民族的语言文化,是传授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我们要培养的是民族的栋梁,是具有美好修养的人才,而不是高智商的野蛮人。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礼仪教育,将礼仪教育渗入语文教学。
如何将礼仪教育渗入到语文教学中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挖掘教材中的传统礼仪知识,水到渠成地教育学生
教材是死的,教师是活的。我们可以从教材中发现传统礼仪教育的模本。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以点滴地补充礼仪知识。比如,教学课文《获得教养的途径》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识字,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教养。”教师可以发挥,告诉学生,现在有很多人大学毕业了,却不懂礼仪,不会接人待物,和别人相处时没有礼貌,甚至出口成脏,张口闭口就是国骂。这样的大学教育是失败的,这样的大学生怎能成为我们国家的希望呢?课文中说:“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在讲课文《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我们分析林黛玉的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可以告诉学生,到别人家里做客要讲究礼仪,不可太随意,要有礼貌地和主人讲话。分析凤姐的放诞时,可以告诉学生,在客人面前,不可粗俗无礼,不可大叫大嚷。讲《拿来主义》,分析鲁迅对“礼尚往来”的讽刺时,可以拓展开来,告诉学生在生活中要讲究传统的礼仪习俗“礼尚往来”,别人送给我们礼物时,我们要表示感谢,同时也要回赠,以表示自己的友好往来。课文《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中认为,麦当劳之所以在中国受到欢迎,就餐环境及服务质量是很大的原因。他们的服务台明确地写着:“微笑”。我们在公共环境中也要以微笑的方式与人相处,也要自律,说话声调要低,不可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这些课文对我们教育学生讲究礼貌,懂得礼仪都有帮助,老师应该在平时多多提及,滴水可以成就大海。
2 充分利用包括名著在内的各种课外资源,引导学生接受传统礼仪教育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充分阅读课外读物,读书明礼。比如可以选讲古代著作《论语》。《论语》中有一个比较长的段落,这在论语中是比较罕见的,完整的段落叫做"侍坐"。文中写曾点回答老师的问题前“舍瑟而作”,什么是“作”呢,过去学生听老师讲课或者大家聊天,在席子上古人都是这样跪坐在自己的脚后跟上,那么老师发问,要表示恭敬,立起在自己的膝盖上,这叫“作”。可见古人就很讲究尊敬老师了,我们今天的学生也要向古人学习,尊师爱校,当然我们有现代的表达方式。老师还可以介绍当代比较有名望的大师于丹对《论语》的解读,对传统礼仪的感受心得。还有古代的《弟子规》,也可以作为很好的教育材料。据《黑龙江生活报》报道,哈尔滨市中心小学掀起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老师每天早上都和学生一起背诵《弟子规》,该校将传统文化内容编成校本教材,《国旗下学论语》、《中华传统文化精粹》等成为学生每周必修的课程。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很不错,可以在中学继续推行。让我们的学生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又能形成温文儒雅的礼仪风貌。
3 在写作或表演中强化学生的礼仪意识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周记或作文中写自己学习礼仪的心得,或对社会上一些人没有教养的行为进行评论,从而更好地锻炼自我。还可以表演关于礼仪方面的小品,以风趣生动的形式向学生传达传统礼仪重要的理念。
4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春风化雨般地使学生耳濡目染
篇9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基础课”实践教学 运用现状 形式创新 路径探索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这些灿烂辉煌的文化经过一代代的传承,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当中,引导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塑造人的品格,美化人的心灵”,从这一点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既是“基础课”的重要理论源泉,又是“基础课”教学体系的有力支撑。然而,枯燥的讲授并不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不仅要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融会贯通,还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在实践教学中的形式,改变当前思政课育人效果不甚理想的困境。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分析
在中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的。而当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不够理想,大学生对此热情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入不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深厚的文化意蕴,显得很苍白。
近十年来,国内相当一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复旦大学从2005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成立以通识教育为中心的复旦学院和通识教育研究中心,2006年在全校开展通识教育。2006年以来,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实施了“经典阅读计划”,引起教育部有关领导的关注,在国内众多高校产生积极的反响。在湖南大学,每位新生入校后的第一课,就是走进岳麓书院,感悟先贤们千年积淀的厚重文化底蕴。北大团委在2009年推出纪念中国传统节日主题图文展之后,2010年又推出“古韵新知”中国传统文化主题图文展,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
但是就两者的融合来看,国内高校整体仍然处在低层次、低水平状态,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就中国传统文化在“基础课”中的应用而言,没有找到有效模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辅助功能,通过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和传统文化论坛、讲座等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而不是将“基础课”作为主要渠道;二是从“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来看,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失,政治性的内容所占比例过重,道德性、文化性的内容太少,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占到一席之地。三是在“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上,没有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形式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基础课”理论教学中的形式创新
(一)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培育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诗人们用激情豪迈的语句,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关怀和对本民族的深切依恋之情。随着时代的前进,爱国主义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有所变化,这取决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但无论如何,它总是与捍卫国家的尊严、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振兴中华密切联系在一起。今天,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需要我们弘扬传统爱国主义精神。
《周易》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故事,张扬的正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一优秀的文化基因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来的战火连绵、分分合合中克服重重困难,至今屹立在神州大地上。自强不息的文化精髓对当今大学生尤其具有深刻的意义,能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增强他们面对困难的信心和毅力,培育他们独立、进取的人格。
(二)推崇“仁爱”原则,塑造宽容品格。
我国古时儒家伦理的核心是“仁爱”。儒家把“仁”概括为人的道德的最高原则,认为其他的具体道德准则都是由“仁”衍生出来的,这种“仁”的根本含义就是爱人。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对人要温、良、恭、俭、让。孟子继承孔子的“仁爱”思想,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把道德责任与安身立命连在一起,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认为君子的最高德行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主张推行仁政和德化,启迪人善心和责任感,使社会形成“仁民而爱物”的风尚。能爱人才能宽容人。老子说“不争”为德。墨子提出“兼爱”说,主张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周易》说:“君子以厚德载物。”也就是要求君子应当有大地之广阔胸襟,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宽容既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又是人的道德修养达到较高水平的一种体现。挖掘这一资源,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三)追求“内圣外王”,形成理想人格。
中国传统人格理论的精粹是“内圣外王”,是儒家对理想人格的一种最高追求。“内圣”指人的内心通过自我修养所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外王”指人的道德修养的外化和外在表现。儒家学者认为,一个崇高的理想人格,应当是由德(道德)、知(智慧)、志(意志)、美(审美)诸要素铸成,是真、善、美的统一。它既强调道德对个体的自我完善、安身立命的内在价值,又体现了满足自我与满足社会需要的统一,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内圣外王的道德追求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及社会责任感,自觉抵制和消除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丑恶现象,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基础课”实践教学中的路径探索
(一)以研练中心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练课。
2009年,我校创建了一个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广阔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心理品德素质教育研练中心(以下简称“研练中心”)。通过创设特殊的课堂教学环境,以研讨练习、教师点评为基本教学形式,实现了由“让学生学”到“学生主动学”的转变。目前,在我校,“基础课”一学年的研练课安排次数为六次,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选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安排形式多样的研练课,其具体实现形式可以包括传统礼仪示范、小组案例研讨、诵读经典等。
1.传统礼仪示范。通过传统礼仪进课堂,学生亲身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如我们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古代“成人礼”仪式。“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一种寓教于“美”的文明教化方式,是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传统。汉族传统的成人仪礼“男子加冠,女子及笄”,自古以来影响巨大。先民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行冠(笄)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唯其如此,才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社会成员人。因此,行冠(笄)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成人礼”仪式的开展可以帮助大学生唤起社会责任感,从思想意识上真正做好成人的准备,进一步启发青年人爱国、进步、理性、奋进等应有的精神品格。
2.小组案例研讨。通过自由式的讨论、启发式的提问,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如以汉朝法律规定“亲亲得相首匿”为切入点,寻找相关案例,让学生探讨中国传统“孝文化”和现代孝道的区别。尽管在今天看来,古代的法律规定不尽科学,但是维护孝道是非常必要的,毕竟“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关系稳固,全社会才能稳定、和谐。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角色扮演方式,演绎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孝经典故事。在准备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受到深刻的教育,理解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
3.诵读经典。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是几千年传统中最高智慧的结晶,是一整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体系,涵盖了人生教育的四个阶段——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等。诵读经典,既锻炼了大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又在这些国学经典中学到了人生智慧。诵读之后,还可以让同学们交换各自的观点和认识,在思想的碰撞中通晓做人做事的道理,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二)与学校相关部门联手,打造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
1.走出校园,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学生广泛地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能强化其社会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活动的开展可以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为主线,参观历史博物馆,走进敬老院、儿童福利院,为弱势群体提供志愿者服务等。在活动中让他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生价值的指引、精神境界的陶冶。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能够扩展大学生的视野,强化他们自强不息奉献服务的精神,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从而激励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把个人的道德意志转变为道德行为。
2.联合社团,举行传统节日纪念活动。民族文化不是空洞的,它渗透于各种节日、典礼和生活的细节中。通过主题活动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例如,端午节可以举行“端午祭”民俗传统文化展示活动,以龙舟、屈原、粽子、端午四项主题为内容,让学生详细介绍端午节的历史起源、传说故事和各地习俗等知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身穿传统服装,手持艾草祈福,在对先人的缅怀中理解我们民族的多灾多难和百折不挠。此外,重阳节可以开展尊老爱幼主题活动、清明节可以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让传统节日生动起来,变得好看、好听、好玩,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传承良好的中华传统美德。
3.定期宣传,展示学生的各项优秀作品。我校的研练中心建构为“一廊五室”,长廊和教室的墙壁上由简明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组成了一个情境教育的载体。因此,我们可以将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读书笔记、传统节日纪念活动的剪影,或者传统礼仪示范的图片等定期进行展示。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他们积极认真地准备每一次活动,而且向全校的其他同学传递了正能量,在参观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升华。
综上所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基础课”教学的有效结合有助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形成,道德理想的全面提升。只要我们坚持优秀传统文化在“基础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齐头并进,就能做到“润物细无声”,在良好的氛围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华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应用[J].滁州学院学报,2010(8).
[2]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7).
[3]刘涛.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3).
[4]陈素红.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融合[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5]朱萌,张立成.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活动 新价值 高中历史 新思路
【分类号】G633.51
随着“汉语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古代传统文化,也提出很多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相融合的创新点。传统文化活动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并保护传统文化活动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除开传统的封建帝制以及礼教,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有营养的成分需要我们汲取。例如“仁、义、礼、智、信”,是古代人为人处世的信条,但加入现代的一些新思想,仍旧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历史学科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科内容虽然囊括了古今中外,但是学习我国历史文化是重中之重。要以新思想、新观念来看待传统文化,巧妙的将传统文活动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所以,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即传统文化活动与历史课堂结合的意义以及如何发掘传统文化活动新价值和开拓高中历史教学新思路。
一、 传统文活动与高中历史课堂融合的意义
1.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在高科技盛行的当下,人们的娱乐活动举不胜举,相比之下,传统文化活动很少有人青睐。很多同学对传统文化活动并不是很了解,也很少关注类似活动的举办。传统文化活动不仅仅是古代人悠闲娱乐的活动,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学习历史学科,需要近距离的感受并倾听历史的声音,真正走进历史,了解历史。通过对传统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宣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学科的印象,也有利于传承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需要一代人一代人的努力与坚持。传统文化只有去其糟粕与时俱进才能够真正融入新时代,才能充分发挥新的价值。
2.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
历史学科属于文科性的学科,需要大量的背诵与记忆,有的学生难免产生厌倦的情绪,也有的学生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略对历史文化的探讨与发现。若是在课堂上引入传统文化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添课堂的乐趣。高中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总是忙碌于各科的作业与任务之间,适当的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可以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了解,有助于理解历史学科内容。同时,传统文化活动的举办,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可以更好地沟通与了解,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 传统文活动与高中历史课堂融合的建h
1.引导学生树立学科新思想,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活动
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接触的是快餐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只有零星半点。要将传统文化活动与历史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传统文化,不能片面评价,要学会去粗取精。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与封建帝制与礼教息息相关,但也并不能否认传统文化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其次是要通过传统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史实观念。很多学生所了解到的传统文化都是受到电视剧以及电影的影响,但其中很多细节是经不起推敲的。例如“夜市”的出现,有的电视剧中唐朝也出现有夜市的场景,但实际上唐朝只有上元节这一天夜市开放,有的还认为“夜市”是起源于北宋东京,在两宋时期经济繁荣,夜市发达,商品琳琅满目,有各种各样的商业服务。最后是教师要补充知识储备,尤其是传统文化知识。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就应该全力以赴的备课,完善教学内容。
2.以传统文化活动为契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活动没有现代活动的喧嚣与杂乱,更多的是恬静与和谐。传统文化活动,不仅仅是休闲娱乐,更重要是陶冶情操,在欢快中感受文化的气息。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历史学科的魅力,也很难真正培养起学生的人文精神。要将课堂大胆的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去了解传统文化活动,与大家一起分享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感悟与体现。教师应该及时进行点拨与评价,让学生们在活动中逐渐寻求积极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3.多种方式组织传统文化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要将传统文化活动与历史学科紧密的结合起来,需要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宣传传统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例如播放关于祭祀的视频,祭祀在夏商周时期的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华夏礼典中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也可以组织学生形成历史爱好小组。例有的学生比较喜欢汉文化,尤其是汉式服饰,可以在教授汉代文化思想时,让学生分享汉式服饰的知识。也有的学生比较喜欢古代的思想文化,例如主张仁爱的儒家、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家、一切讲究自然的道家等等,可以组织学生分为各派代表,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辩论,感受当时百家争鸣的氛围。还可以设立历史普及文化角,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例如历史上的今天,既能够让学生铭记历史,也能够使学生时刻体会到历史的重要性。传统文化节日的普及与传播,近两年来外国文化节日不断地涌入,很多年轻人争先恐后的去过节,而把我国传统文化节日抛在脑后。例如“二月二龙抬头”,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雨”,在二月二这天最重要的事情是祭祀求雨,要“剃龙头”辞旧迎新,保佑平安。
结语
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虽然有封建迷信的成分,但要以新时代的眼光对待并且挖掘传统文化的新价值,使得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发挥重要的作用。高中历史课堂要与时俱进,适应教育改革的新潮流,需要开拓学科发展的新思路。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是紧密相连的,将传统文化活动引入历史课堂,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效率。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传统文化,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教师要重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其次是要通过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培养优秀的现代型人才。最后是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活动与历史课堂密切结合起来。
参考书目:
[1]董劭伟.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研究论丛(第1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