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4 18:01: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创业教育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创业教育概念

篇1

关键词:产业转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

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速,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时代中,为了更好地发展,企业能否在知识、技术、理念等方面实现创新,能否顺应时展的潮流,就要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根本上进行产业转型,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国家经济,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使企业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产业转型视角下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1.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行政管理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应用型,涉及到了企业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对于企业来说,为了避免为了管理而管理,就要通过管理来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如:办公用品的管理、工作移交、会议等都属于企业内部行政管理。以往,我国施行的是计划经济,企业行为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受国家的控制比较严重。这种管理模式难以对市场需求做出调整,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IE企业管理普遍过于重视行政管理,是一种粗放型经营模式,受到了以命令为中心管理模式的影响很大,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缺乏管理的整体效果。

2.缺乏学习动力,企业管理不规范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一些新企业的领导层虽然积极引进国外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但是企业引进的这些管理方法和模式等严重不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很难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根本没有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甚至产生了一系列的冲突,严重的阻碍了企业的管理效果。其次,企业高层缺乏对管理的正确认识,不具备与时俱进的魄力,甚至拒绝吸收新的管理知识、管理理念,缺乏学习动力。由此,企业管理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制约,领导层难以组织开展管理工作,进一步弱化了企业吸引人才的能力,不能及时吸收新的管理理念、学习新的管理知识,企业管理缺乏科学性,最终导致企业被社会和行业淘汰。

3.对人才建设缺乏重视程度,导致企业落入困境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和知识的时代,全球经济都在探究人力资源管理。但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企业管理思想上,还属于比较落后的国家,需要大力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凸显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国内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同时,人才是产业转型中的重要战略资源,企业要重视人才,在组织开展企业管理工作时,企业要高度重视人才,避免人才流失,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足够的人力基础,避免企业出现人才断层现象。

二、产业转型视角下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假设

1.“创新人”,更好地调整社会关系

基于产业转型视角下,“创新人”是企业实施的管理创新的基础,为了实现企业未来的发展,在组织开展企业管理工作时,管理者要具备“创新人”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创新效果。人才是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能否成功,开展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活动的主体。因此,企业管理层需要对人进行重点创新,同时,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形成创新管理制度,企业需要对创新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化,在创新人和创新制度之间实现相互推动,从而使企业创新管理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

2.管理与文化: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基于产业转型视角下,企业需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的过程,在社会发展中,一点点地积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在企业日常管理中,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管理,企业管理也制约着企业文化。在市场经济中,为了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必须要相互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通过纳入一定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将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进行融合,能够实现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

3.管理转型:适当调整企业价值观

a业形态与生产力水平有关,是一个独立的定义和概念,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可以进一步提升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在产业转型背景下,企业要转变人们的思维意识,调整企业管理组织模式,适当调整企业价值观。对于企业来说,为了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企业要积极参与,正确看待产业转型。

三、基于产业转型视角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构建

首先,产业转型视角下,企业创新概念模型要遵循传统理性,总结分析产业转型经验,根据已有的对传统经验、知识等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升华为企业管理活动的经验,如:传统的人性本恶论、与企业管理有关的传统理性等。其次,在企业管理创新模型中,企业要将传统理性与实际活动结合起来,为推广普及企业管理创新模型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充分地发挥和利用企业管理创新模型。从管理效果来看,随着产业转型的不断深入,在企业普遍接受管理转型的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要符合我国国情,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注,并且充分地发挥其作用,显示出企业管理的全部传统理念。另外,我们要借助更多的实例,进一步扩大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应用范围,进一步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实用性。另外,在全面分析企业管理创新面临的问题上,按照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创新活动等管理内容,深入分析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属性,构建全新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进一步构建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科学、合理地判定新构建的模型,从而进一步推动企业持续、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思雨,许亚东,杜宗棠.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初探[J].科学中国人,2017(02).

[2]李洪波.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点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4(27).

篇2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策略

一、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

(一)育人理念认知问题上的反思

1、对育人概念的反思

在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当中,如何区分创新和创业、就业与创业相似概念的内涵。从宏观上说,如何区分创新创业与素质教育相似概念的内涵。有关创新与创业的概念区分问题,经济学家早就给出了答案。创新指的是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之间的新的搭配方式,创业的意义主要倾向于没有尝试过的生产技术,以及建立一个新的组织。由二者的概念,我们可以得出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需要创新做基础。创新是引导创业的重要途径,创业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创业者并不一定要是创造新生产方式的创造者,但是必须具备发现商机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者也不一定必须为企业家,但是创新者要具备将潜在价值市场化的能力。由此可见,创新关注的是对人的整体上的发展,创业主要关注的是人的价值的实现。

在就业与创业概念内涵的区分上。创业相对于就业来说,是对个人价值实现的更高的要求。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促进社会就业率。创业还可以稳定社会就业,激发社会工作岗位的创造力。从广义上说,创业的内涵中包括岗位创业和公益创业两个部分的内容。我们保持一种先进的创业精神去参与就业岗位和公益创业,将自己和团队创造的就业岗位当成一种提升社会就业率的事业,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工作岗位公益性的大事。

在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概念内涵的区分上。创新创业教育是近些年来针对高校教育提出的口号。从本质上上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是通过向学生传递创新创业知识、创业技能而进行的教育放手。主要目的不仅在于促进学校学生就业,还在于培养具备企业家素养的新型创业人才。新创业教育是新兴的教育理念,它与其余教育专业具有一致性,都是以培养较高专业素质的学生为基本目标的。培养具备什么素养的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进行培养,是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考虑的内容。对于素质教育来说,它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培养一个具备当前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人才。由此可见,在教育观念上,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具有一致性的。只是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以及教育的侧重点上存在一些差异。

2、对育人目标理念上的反思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理念上,如何才能客观评价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这些都是抽象化的概念,而且与其余的能力很难区分。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都是隐形的人才评价标准。因此,我们要采用一些技能测试办法来进行判断。如可以举办一些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创业技能大赛等育人平台,使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将这些隐形的能力通过显性的行为展现出来。当然,这需要学校、老师、学生的全力配合,以及制度上的绝对支持。

3、对育人价值取向上的反思

在育人价值取向上,我们对于“培养就业岗位竞争者”和“培养就业岗位创造者”这两种不同的取向?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的教育部门和高校十分关注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但是有些高校和教育部门将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为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认为“培养就业岗位竞争者”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取向。这种传统的高校教育思想,仍然停留在向社会输出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教育目标上。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产业结构进入转型期。这使得高校教育走向大众化的阶段,人口红利越来越少,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将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上文已经以及,创业是一种对自我价值实现要求较高的就业,虽然它不是就业的普遍形式,但是却能够成为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工具。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证明,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一种精英教育,也不属于休闲教育的范围,而应当当做一种高校正规教育序列中创新驱动的新增长极来看待。在当前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呼声越来越高,高校在人才培养教育取向上,也要向着“培养就业岗位创造者”的方向转变。

(二)对人才培养机制创新问题的反思

1、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围的反思

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来说,如何实现因材施教和面向全体教育的双重目标?在当前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的重要工程,高校在进行教育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创业意愿、潜能,还要关注如何设置有效的专业课程。除此之外,还要面向学校全体学生,进行开创思维、创业精神等的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用层次的学校和专业都要根据自身特点,采取因材施教、因校制宜的教育模式。对于一些学术研究性高校来说,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放在创新精神的培养上。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应用类教育高校而言,要多关注与专业相结合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将打造成创业型高校作为基本目标。对于应用实践性本科院校而言,要将重点放在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要着重关注学生创业技能的时间。针对理工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并结合经济学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将其专业化技能转化为可商业化、可复制的科技创新创业能力。

2、对育人层次和系统设计上的反思

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上,如何创建一个同时符合国家、学校、学生特色的实践育人体系?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致可以分樗母霾愦危浩裘善占安恪⑹谝堤岣卟恪⒎趸精英层和实践实战层。在这些层次当中,每个层次都有自身的群体和目标。在启蒙普及层中,主要面对的是高校学生群体,主要目标在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授业提高层,主要面对的是大部分的学生群体,目标在于向学生传授基础的创业经验和创业知识,让学校教育中的大部分学生都具备基础的创业能力;在孵化精英层,主要教育的对象是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教育目标是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引导部分学生进行理性创业;在实践实战层,主要教育的对象是学校中具有创业能力的一部分学生,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创业者,基本支持少数具备创业能力的学生进行创业。

(三)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问题的反思

1、对育人方式的反思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如何促进理论课堂教学与实践课堂教学的融合?

育人方式是在对我国任何一种教育形式M行反思时,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要分析两个问题:第一,创新创业是通过教育就能教会的吗?第二,创新创业教育是要教什么?上文已经提及,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理论课堂教育时,主要采用的教育方式有启发式、参与式和讨论式。这几种方式都着重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实践教育课堂上,我们采用的教育方式主要有比赛指导式、项目孵化式和综合服务式。都是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主的教育方式。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漫长的人才培养工程,需要经过不断地尝试和努力才能实现较好的效果。为了实现教育效率的最大化,要扩大大小班化学教学覆盖面积,而且要不断对理论课堂教学和实践课堂教学进行尝试,帮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2、对育人途径上的反思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采取何种办法具体强化创新创业实验实践工作?

实验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教育部门要充分配合学生工作部门的工作,帮助创新创业价值的发挥。开展公共基础实践,提升学校自主研究性学习。对此,我们可以采取开展教育主题文化活动的方式,将创新教育与学生能够参与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在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具有的创新创业知识能力,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去参与实践。与此同时,支持学校学生自己创办创业协会,运用学生的力量来锻炼自身的组织能力等。各大高校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别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形成综合性较强的科技园、创业基地等。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正确认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自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产生较大影响之后,许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都参与到“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提倡队伍当中。但是也存在一些争论的声音。有些人认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创业而并不是基本的教育,有些人则认为这完全违背了传统教育的思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一门学科,也不是学校设立的独立的专业。因此,我们无法轻易断定它在高校中的地位。但是我们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培养企业家的教育。更不能运用企业盈利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具备创业能力的综合素养。如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但是这些能力根据学校的情况,学生的情况,会呈现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提倡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都实现创业,而是要根据专业、能力、创业意向的不同,来决定学生所处的教育层次。要想做好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必须要对创新创业的思想进行正确的解读,对教育的学科进行合理的定位。

首先,明确区分创业与就业的概念内涵。大学生创业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就业。大学生创业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创业模式和思维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但是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则可以为学生体用思想、资源、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其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大学生企业家。学校不能盲目地鼓励学生创业,而是要从科学教育的角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意识和较高的创业能力。

最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并不意味着所有院系都要以创业教育为基本目标。要在保障学校基本的专业教育的基础之上,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安排在教育日程中。

(二)注重高校教育改革的各个环节

教学是高校最基本的任务,也是高校存在的根本。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就要注重高校教育改革的各个环节。在充分发挥学校特色的同时,加入新的教育内容。在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上,要依托于专业,然后再加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因此,各个高校要深入分析高校各个专业的特点,先对部分专业的学科系统进行改革,然后再形成新的学科,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主导,再加上相关的传统类基础课程。

首先,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标准。在深入分析社会形势,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之后,逐步对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制定科学的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设计要具有较强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灵活性特征。高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转变,以及学生特点进行不断地调整。

其次,增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创新创业教育当中,教师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传统的学术型能力,还有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在创建教师团队时,不仅要安排有教学经验的、学术能力较强的老师,还要安排创新创业能力较强的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学校要聘请一些社会中创业成功者来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结语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它既注重创新,还关注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教育模式。各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要多关注学校的基本条件和特色,关注学生专业的特点。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教育大纲,以及科学性较强的教学系统。引导学学生自主地进行学术和技术创新,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就业途径。最终实现理论知识能力与实践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技能。

参考文献:

[1]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体系构建[J]. 黄银镇.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19)

[2]创新创业型环境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张爱平,刘咏,伍晓春,毕剑.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篇3

关键词:创业 创业教育 江苏特色 革新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中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的概念,并在1995年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全面阐述,指出创业教育包括求职和创造新岗位这两方面的内容。随后,我国在1999年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这吹响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号角。随后,全国各地的高校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活动。但是,到目前为止,创业教育在我国还开展得不都深入,诸多问题不断显现。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排头兵之一,在创业教育发展应该怎么做呢?应该怎样体现出江苏特色呢?本文试着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

一、相关概念界定

“创业”这一概念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创业”一词与“守成”相对应。《辞海》对创业的定义为“创立基业”,指开拓、创立个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各项事业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席升阳认为,创业是“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的行为创新,是创业主体为开辟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并为他人提供机遇的探索”(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19页)。对“创业”概念的理解千差万别,其涵义也随着时展不断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创业”概念的内涵是“创新”,外延延伸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

在对“创业”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对“创业教育”的概念进行分析定义。简单地说,“创业教育”就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

创业教育的内容涵盖创业精神学、创业知识论和创业实践论三大板块。创业精神学包括“感性的创业冲动、知性的创业认知、理性的创业理念的逻辑演进与多维建构;创业哲理、创业伦理、创业心理的释说与体系,三者之间的关联性与互补性”(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54页)。创业知识论包括“创业经济学、创业管理学、创业环境学、创业人才学、创业法学的学术性、伦理性、实用性与协调性”(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54页)。创业实践论包括“创业主体的行为规律与创业实务”(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54页)。

二、构建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根据前面对创业教育内容的理解,可以说,任何阶段以任何形式进行的教育活动实际上都渗透着创业教育。在我国升学指挥棒的影响下,真正系统的、专门化的创业教育都是从大学开始的,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对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和创业人才的培养具有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掌握创业的方法和途径,培养自我创业和发展的能力,变被动的就业观念为主动的创业思维,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市场的挑战。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已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这迫切要求我们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尽快迎头赶上。

江苏省自古便是富饶之地、鱼米之乡。江苏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兼具南北色彩。而今,江苏省又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江苏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其发达的教育资源。在江苏省逐渐由资源型发展模向创新型发展模式转变的时候,创业型教育也必须跟上。只有构建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出大批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的人才,才能真正实现江苏省创新型的跨越式发展。

(一)构建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是江苏省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挖掘新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作为经济强省和文化教育大省,江苏省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江苏省的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瓶颈问题。苏南地区的发展在全国都算是可圈可点,但是依然对外资企业有着强烈的依赖,自我创新能力还不强;苏中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的发展差距很大,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还很欠缺。江苏本地人比较忠实于回归故土,还有不少人存在强烈的依赖和守业心态,对在外靠自我创业打拼有排斥感。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江苏省科技强省战略和创新兴省战略的实现。

江苏省教育资源丰富,高等教育水平也很高,每年都会培养出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科研成果。但是,这些高校毕业生每每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择业压力,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单纯的科研成果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21世纪将是知识创新驱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世纪,在知识经济时代,用知识创业将成为必然的趋势。因此,优秀的大学生完全应该凭借自己的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产生强大的社会生产力,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大学生作为教育的受体,学会创业是时展的需要,高校也就有必要顺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江苏省依然应该走在全国前列。

(二)构建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是改变传统教育弊端和社会择业偏见的现实需要

目前,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现状令人堪忧。在为数不多的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中,失败率高达85%。大学毕业生很少有人能将自主创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实际创业比例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大学毕业生普遍创业意识缺乏,创业能力偏低,创业动力不足。

以上这些情况的出现,背后其实都与我国高等教育的传统和由此带来的弊端息息相关。我国高校基本上实行的是就业教育,创业教育仍处于边缘甚至空缺状态。高校在严格专业设置的前提下过于强调专业课程设置的界限,不注重专业教育的互通互动,不注重专业教育与社会结合的应用性和感受性,不注重通识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教学的有效性。在课程考核和综合素质衡量时,考核方式和标准过于单一或者宽松,考核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严重缺失,考核体系欠缺对社会综合适应能力和长期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度量。在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中,缺失对学生心理品格的塑造,缺失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性的社会认知培训,缺失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创业品格的塑造……这些传统教育的弊端,带来的是大学生专业水平不高、综合素质欠缺、社会适应能力差、就业创业认知不足、创新创业动力不够等令人堪忧的结果。

传统大学教育的弊端带来了学生创业方面的不足。社会的认知偏见也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选择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每年的大学招生和就业工作中就可以看出来。在招生工作中,我们明显地感受到,学生和家长在学校选择、专业选择方面存在着极强的就业心理导向和追求名声的虚荣心理,很少考虑到学校和专业本身的发展性、很少从创新创业角度进行思考,而一味地求“好不好找工作”“容不容易赚钱”这些短视性功利性的标准。在毕业去向选择中,学生和家长也习惯于追求工作岗位带来的现实利益和荣誉,惧怕吃苦,排斥挑战,只顾眼前而罔顾职业选择的发展性和长远性……这些社会认知偏见背后是强烈的传统思想基础,也跟当前社会对劳动分类的歧视性眼光有关,跟有关部门和人士对追求高就业率和对就业本身的认识不足有关――但这也恰恰是社会的认知偏见。

传统教育弊端造成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足和创新创业思维引导缺失,社会的就业认知偏见造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动力不足和对创业的认识偏差。这是全国的现状,也是江苏省的现状。要真正有效地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要求我们构建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真实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同时逐步引导社会舆论和社会认知,使创新创业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必须而重要的任务,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普遍的理想和追求,成为被社会普遍认可和赞许的思想境界和自我展示。

(三)构建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具有较好的现实基础和实现可能性

在我国,创业教育理念的提出始于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其中提到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实际上,自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以后,创业教育的外部条件也在逐渐形成中,目前我国高校已经越来越重视创业教育,对创业教育的研究方兴未艾,比如《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席升阳著,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储克森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2版)……很多大学每年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创业大赛,并采取相应措施开展创业教育,支持创业活动。比如,清华大学将写字楼半价出租给学生创办公司;复旦大学专门拨出100万元资金支持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行动计划,并与科技园合作,专门为学生设立1000万元的创业基金;华东师范大学在学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东华大学开设了“创业与风险投资”的选修课程……这些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实际做法,为我们构建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创业教育最早发端于国外,创业教育在国际上的兴起,给我们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更大的动力。在当前,纯粹的就业已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难题,中小企业的创新实践引发了经济领域的新变革,更是带来了企业和个人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热潮。创业的核心要素就是创新,因此创新增强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创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已经渗透到欧美发达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另外,欧美国家的青年人中差不多一半的人想拥有自己的企业或成为企业家,创业欲望非常强烈。这些经济领域的创业活动要求教育肩负起培养创业人才的使命。目前,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都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创业教育与创业支持体系,比如美国到目前为止已有1000多所大学、学院和社区学院开始了创业教育课程,很多高校建立了创业研究中心。创业教育帮助美国培养了一大批创新性人才,为美国经济创造了新的竞争优势。这些国外的理念和做法是我们够将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良好借鉴。

三、构建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新思考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已有不少理论成果。比如,李家华、卢旭东的“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2期,第9-11页);施永川、黄兆信、李远熙的“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21期,第71-75页;张宏军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教育探索》2010年第4期,第68页)……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但是,这些探索还不够系统和深入,还是无法摆脱传统思维的影响。对于如何构建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我们应该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从可行性和有效性的角度进行认真思考,提出一些有意义的思路。

(一)厘清“江苏特色”的概念,并与其紧密结合

就像“中国特色”的概念一样,“江苏特色”在不加限制的条件下是一个宏大而不易界定的概念。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构建创业教育体系,因此,这里的“江苏特色”概念应该结合者创业教育本身来进行界定。“创业”是一种个人性质或企业性质的经济活动,“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创业教育”应该是与经济活动相结合的一种文化活动。很自然地,这里的“江苏特色”指的是江苏省有别于其他省市的经济文化特质。

江苏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目前,江苏经济正呈现出发展转型、结构调轻、能耗降低、民生改善、前景更优等良好态势。江苏经济呈现以下特点:在苏南模式引导下,县域经济发达,乡镇企业繁荣;现代服务业带动第三产业迅猛发展;高耗能工业增长趋缓,以高新技术业为主的新兴工业产业快速发展;民间资金充裕,对外开放程度高……江苏人民深受吴文化的影响,勤劳务实,奋发图强,敢想敢干。江苏省教育事业发达,教育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大学众多,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为江苏省培养了众多的人才。江苏省经济上呈现出“总体发达”的特色,文化教育上呈现出“领先全国”的特色,构建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自然应该与江苏省的经济和文化教育特色相结合,比如培养学生创办高技术企业,鼓励学生创新服务业和第三产业,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民间资金,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和敢想敢干的实践精神等。

(二)消除歧见,重视创业,将大学生创业教育提高到战略发展的高度

前面讲过,从招生就业工作中就可以看出,高校和社会都对创业存在认识偏差,学生和家长对创业缺少心理认同,相关部门对学生就业的单一考核逼迫高校和学生追求片面的纯粹就业,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很难催生学生的创业动力和造就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些认识上的偏差,是高校和社会共同造成的,我们在责怪高校的同时,应该好好反思我们的社会政策和社会心理。社会心理很难一下子扭转,我们能够做的立竿见影的就是反思社会政策,让对高校和学生的培养质量考核和就业择业考核回归到人性化和多样化的道路上。比如,在学生培养质量的考核方面,不要只以纯粹的考试成绩为标准,而要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纳入常规的考核中;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高校的考核标准;在就业择业时,要对学生创新创业等就业择业的新形式给予支持并作为高质量就业择业的典范,而不是以传统意义上带有政治意味的纯粹就业率来衡量一切……“指挥棒”一旦方向正确,就会引导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逐渐重视创新创业,就会引导高校逐渐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就会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比例和水平。一旦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一种全民舆论和全民向心力,国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就会形成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战略,就会形成重要的教育战略。

(三)高校自身要勇于革新,注重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

不论国家和社会对创业本身和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如何,高校作为承担起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的公共部门,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勇于革新,承担起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使命。如果高校本身没有重视,就算社会支持和政策支持到位,也没有创业教育良好的实施条件。

现有的高校传统教育模式已经将高校分为研究型、教学型甚至职业培训型不同层次,在高校内部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严格划分了专业界限并设置了相应的专业课程。现有的教学模式也基本上是对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讲解,并通过作业训练、实验实践训练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传统教育模式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表现出来的弊端是:理论讲解偏多,实际动手训练偏少并不注重实效;对学生的课程考核偏重于基础知识和死记硬背,缺乏创新思维的鼓励和训练考核;在专业知识传授中注重单一的知识讲解,而缺少与行业产业现状、技术发展实际相结合的教育,导致学生学懂了专业知识也不知道怎么用,在哪里用,连本专业就业择业的大致方向也不了解;专业互通的知识传授相对较少,与创业择业、社会适应能力相关的通识性的知识很少涉及,导致学生犹如井中之蛙,跳不出来也无法逾越专业的鸿沟,懂得专业也不知道如何进行创新创业运作。诸如此类的问题,既然是传统教育的弊端所在,自然应该在高校的教育革新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江苏省的高校很多,高层次的研究型大学在创业教育中开展理论研究,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理论研究优势,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在平日的创业教育中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引入强大的社会资源支持;教学型大学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真正学懂专业,并会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加强书本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训练,让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创业实践活动;职业训练型的大学学院在理论研究相对弱势的条件下,可以发挥自身与地方产业甚至具体的公司企业结合较为紧密的优势,发挥自身实习实践训练优势,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具体的操作环节,并在动手中多动脑筋,将自己锻炼成为基层的能工巧匠的同时,成为懂得实务、善于钻研的创新性应用人才。总支,江苏高校要在创业教育中勇于革新,注重实效,而不是流于形式。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高校、学生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相互间既有传统思维定势的牵绊,也有各种利益的纠葛。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大学生创业教育符合各方的长远利益,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我们面对眼前的困难时不应该畏缩不前,而应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的优势地区,自然不能自甘落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构建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中,解放思想,坚定地走在全国的前列,为全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树立自己的标杆。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09SJB880048、09SJB88004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2][英]劳伦斯・霍尔特,[美]戴尔・伊尼尔著,杨盛林译,爱新觉罗・宝・最终审译.你也能创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8(2).

[3]施永川,黄兆信,李远熙.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0,(2).

篇4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在近些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应把高职院校作为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全国已有1200余所高职院校,在校生一千余万。高等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具有独有的特点,这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先天条件。因此,应把高职院校作为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观念、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的培养,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

一、素质教育中创新创业的概述

创新(innovation)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J.A Schumpeter)首次提出了创新是一个过程的概念。是指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即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包括企业、政府等)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创新行为因为可以表现在技术、体制或知识等不同层面。

创业的定义,结合我国国情,将创业定义为是指通过寻找和把握机会,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并通过市场创建成企业或产业,从而实现企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相互关系:

1、目标取向一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所培养的人才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才能符合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展所需要的人才规格。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有效的培养未来人才的创业能力,是顺应时代要求和世界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创业能力的强弱,反映了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强弱,因而,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的。

2、内容本质想通。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大学生创新精神可以理解为个体从事创新活动所需的基本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品质四个方面。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积极采取措施鼓励自主创业。创新是创业的基础,而创新教育的成效,只有通过其培养的人才在未来的创业实践中来检验。二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体。

3、功能作用相同。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院校围绕创业实践,通过多种途径,使创新教育有机地融入到创业教育当中,形成具有独特功能,两者密不可分的教育体系,这种体系可以达到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业素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目的。创新能力是创业能力的内在本质和支撑,而创业能力是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和实践。

二、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的主要途径

1、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广泛宣传,培育校园创业文化。利用学校校报、广博、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开设专栏,使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深入人心。通过重点收集历届毕业校友中的创新创业典型事迹,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活动,设立创新思维论坛。开展“创新创业方案设计大奖赛”活动。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使学生能对自己的事业正确定位,情形认识自己人生的不同阶段的任务和发展方向。

2、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大学生专业创业园主要吸收和支持与专业有关的创业项目,严格创业项目的专业含义,以引导学生开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创业实体。大学生商业创业街。为了鼓励创业类别的多样性,学院可在专业创业园的基础上建立商贸创业一条街,允许科技和专业以外的创业项目与团队通过一定程度遴选进入,学校给予一定的指导和资金,政策扶持。

三、建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先导。

1、创新创业教育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从时间上看,教育跨度长,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若干年的由浅入深的教学与实践。在教学形式上也不能是单方面的教育,而需要由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形式多样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和实施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

2、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重要支撑。高校要根据专业特色,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见习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创业团队实践地基,创业岗位基地及创业园等。学院要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使大学生创业园健康、良好的发展。

3、加强理论研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工作。组织编写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案例集。定期组织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调研活动,总结交流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推广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成果。逐步探索建立适合我们学院的创新创业理论体系,形成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思路,指导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才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概念

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相关概念

1909年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首次提出“就业能力”概念,就业能力也可以称为“可雇佣性”,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综合素质的开发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所取得的满足社会需求的素质、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以及实现就业理想的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适应环境能力以及承受挫折能力等。

2.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概念

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大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分析。从广义角度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指学校以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为目的,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知识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不仅包括相关知识、技巧的培养,还包括心理品质以及其他方面素养的培养;从狭义角度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为了让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而组织的一种教育活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方式应多样化并有一定针对性,为大学生日后就业奠定一定基础。

二、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目前,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与职业理想期望的薪酬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上,大学毕业生存在频繁更换工作的现象,而且大学毕业生跳槽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大学毕业生在择业上,由于信息闭塞,对就业形势和国家就业政策不了解、不熟悉,且缺乏相应的求职技巧和应聘经验;在职业选择上,大学生自身专业特点和社会岗位需求之间匹配不协调,导致大学生的求职动机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国家采取多种有效优惠政策和措施,大力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开展就业创业活动,但由于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不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不能有效开展。

三、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作用

1.创新创业教育能够降低大学生就业方面障碍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被视为一种教育理念,能够从思想上解决学生就业方面的一些障碍性因素。现阶段大学生群体队伍不断壮大,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有利于提升其就业积极性,培养其进取心。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正确引导学生的作用,降低学生对就业的恐惧感和困惑感,激发其就业潜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为实现理想而奋斗,间接起到降低大学生就业方面难题的作用。

2.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大学生是否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对其今后的就业会产生重大影响。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就业大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为其在就职过程中能脱颖而出提供一定保障。

3.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大学生就业具有一定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从历年的教育实践情况来看,相对于中职等阶段的教育,大学阶段学生专业知识积累更为深厚。但是单单具备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也非常重要。针对大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有限的现状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能够使大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得到一定提升,运用这些技能时就会更具时效性与适应性,促进其更好地将专业知识与技能转化为生产力,充分满足市场需要。

四、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难以转变传统就业观念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趋众现象严重,传统就业观念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带来严重冲击,不利于学校创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是由于生活和学习中难免存在诸多因素导致学生就业观趋众,致使学生容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很多学生面对这个发展节奏不断加快的社会时会存在一定畏惧感,害怕自己在就业过程中不能得心应手,不敢去创业或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职业,相比之下,更愿意选择一些稳定的职业。同时,一些高校在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时重视度也不够,形式大于实质,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新创业教育培养的工作成效。

2.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

实践能力是指把创造性思维变成物质成果的能力,这个能力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一部分高校大学生较为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轻视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学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时由于经费等问题组织实践活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学生所具有的实践经验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他们更不能运用所具备的实践经验去创业。由此可见,如何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3.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团队有待优化

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必须有一个较为优秀的创业教育培养团队正确引导学生。但是现阶段我国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创业教育专业化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一些教师没有明确教学目标,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应付学校所交予的任务。同时,学校在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方面做得不够,不仅没有采取合理培训方式来提高教师的相关知识水平,也没有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安排教师通过项目去切实提高其创业实践能力,以便其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的创业指导工作,为学生日后顺利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五、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措施

1.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我国高校应当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及时转变其传统就业思想,消除其趋众就业心理。学校可以开设就业心理课程,邀请心理学权威人士进行授课,从心理学角度消除学生在面对这个发展节奏不断加快的社会时的就业畏惧感,鼓励学生积极面对自己,创业时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职业,以挖掘大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2.重视创新培养模式

高校应当积极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重视相关课程体系的完善。首先,学校应当深入探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不仅要定期进行创新创业课程的讲授,使其积极了解和掌握创业技能、创新方法等,而且还要开设配套课程,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融入其中,形成课程体系;其次,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交流讨论、案例教学以及问题式教学方式,全面实现互动教学,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进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成效;最后,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过程中还应当充分借鉴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成功经验,充分结合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调整培养模式。如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创业人士到学校,以讲座的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课程内容加以完善,以拓宽学生们的视野,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使其充分认识到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价值与意义,进而达到提升其就业能力的作用。

3.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单凭授课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高校必须重视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而搭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平台的形式有很多种,主要包括:第一,高校可以投入一定经费,通过组织一些科技竞赛、创新科技项目等方式让学生融入其中,为学生提供一定空间展示自己,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作用。第二,高校还应当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采取让学生参观访问、实地调查以及模拟营运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创业的艰辛、管理的艰难,强化其实践意识。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日后就业的抗压力素质,而且能够起到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的作用。

4.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与教师有着密切联系,从某种角度而言,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如何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创业教育专业化师资队伍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一,高校应当引导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消除教师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过程中的盲目性,使教师开展教学更有针对性。第二,高校应当采取一定措施来提高教师的创业实践指导能力,不仅要采取定期外派教师到企业培训和实习方式来提高教师素质,通过实践使其更加全面地掌握指导技巧,还可以为教师提供一定机会,使其参与到一些创业项目中去的方式丰富其相关经验。第三,高校还应当重视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课程继续教育工作,可以邀请一些权威专业人士到学校中来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有针对性指导,使教师能够及时纠正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第四,在教师人员选聘方面,学校不仅要选聘一些专职教师负责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工作,而且还要适当聘请校外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营销、投资等方面的专家来学校进行客座任教,组建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都较高的教师指导团队。第五,学校可以采取将教师的绩效与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相挂钩的方式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一些指导能力强的教师,要给予一些奖励,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间接起到提高创业教育培养的工作成效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全面协同育人机制 探索与思考

2010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表述,成为我国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的标志。2014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创新创业教育最初产生于美国。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将创业教育称为“第三本学习护照”,要求将创业教育提高到与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我国则创造性地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到创业教育的概念中,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始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院校被确定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教育部提出给予政策及经费支持,标志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正式启动。

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落后。

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盛行于西方,这与西方人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思想的教育观念相关联。而我国也是近年来提倡以人为本,高校提出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却未能落实到位,而是更倾向于以社会需求为本,相对而言,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2.师资队伍匮乏。

我国没有创业学专业的开设,所以没有成批的、接受过系统化教育和专门训练的学者担任创业学课程的教师。各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时,大多是依托于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教师开设创新创业管理类的课程或讲座。创新创业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也大都是依托学生处、团委和辅导员组织的创业动员、创业演讲和创业计划大赛等。

3.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数量质量均有待提高。

创建创业基地、营造创业氛围和创造相应的实习实训条件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要求和必然途径。但由于高校扩招、经费紧张,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实习采取放任自流的办法。另外,企业从自身市场的竞争风险来考虑,总是不太欢迎“外人”的介入,导致高校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得不到企业的支持。尽管由于某种关系企业从表面上接受了大学生实习,但实质上大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导致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4.政、校、企之间合作深度有待加强。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社会各界的配合,更需要高校自身的努力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已开拓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局面,但政府、企业、学校等方面的参与水平与参与方式仍然局限于人才培养的个别环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三、全面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案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原则,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1.“两园”对接,“三堂”互动的协同育人案例。

“两园”指大学校园和大学科技园,“三堂”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企业课堂。“两园”对接、“三堂”互动是贯穿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的全过程。其中大学校园为大学科技园提供具备一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人才;科技园利用其孵化器功能,为创新创业人才成长提供保障;第一课堂通过设置基础理论学习、专业理论学习、实习实践课程及创新创业模块、前沿性课程等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第二课堂通过组建素质拓展学校、课外实践等完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模拟创业项目,体验创业全过程,获得创业经验、提高抗风险能力;企业课堂指科技园相关政策、资金的保障下,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大学生完成创业项目,开展创业活动。另外,利用科技园中许多企业的资源,大学生完成第一课堂所需的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等环节。

2.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案例。

教授行业专家专业负责制。为更好地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教育教学的新形势新要求,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学校推出专业建设教授行业专家专业负责制。要求所有专业负责人必须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教授来担任,让教授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工程建设等专业建设方面享有充分的主导权,以激发专业建设的凝聚力与活力。在校内教授专业负责制的基础上,吸收聘请两名以上校外行业专家,共同商讨和把握专业发展方向。

工程师入校讲学。我校在“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实施过程中,包含聘请企业工程师入校讲学的基本环节,特别是来自能源电力行业一线的知名企业家、工程师、知名学者。学校继续投入一定经费用于扩大行业企业工程师入校讲学授课的规模,将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先进技术系统介绍给广大学生和在校教师。

拓展实践实习基地。在推进学生将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生产过程相结合的过程中,学校一方面利用行业特色背景,大规模开拓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另一方面积极筹备投运校内实习实践基地。通过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满足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我校与中广核、国网等集团公司,广泛开展企业订单式人才,每年在全校范围内通过报名、选拔一批优秀学生,以组班的形式直接进入企业,开始企业授课环节,通过学分比对等措施,既达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又满足企业培养急需人才、快速投入生产一线的需求。

四、全面协同育人的进一步思考

1.达成校内协同育人共识。

协同效应是指复杂系统内的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产生出的超越自身单独作用而形成的整个系统的聚合。全面协同育人机制就是需要学校所有岗位的教职工具备明确的“育人首位”意识,自觉主动地承担育人责任,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充分挖掘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类岗位工作的育人功能,并互相配合,交叉合作,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及其学习态度、生活方式、科研能力、文化修养等各个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和引导为主要目的的灵活的、弹性的、连贯的、和谐的制度和体系。以系统集成为手段,以课程、教师和平台等关键要素为纽带和支撑,把原先相对分散的资源集成到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之中,促进资源充分共享并发挥“1+1>2”的集聚效应,搭建起校内资源共享机制和协同育人体系。

2.建立协同育人评价体系。

要将参与主体―学生的感知和满意度融入协同育人的评价体系,通过学生信息的及时反馈来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协同育人的最终效果要体现在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得到满足、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总之,如何通过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探索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地方工科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色发展的机遇和使命。

参考文献:

[1]李家华.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2]徐蓓.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继续教育研究,2015(9).

篇7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 研究中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对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意义、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以及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应是具有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依据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构建了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建立了课程标准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标准。该课程体系包括潜在课程和显性课程,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人才规格;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074-03

[收稿日期] 2014-10-14;[修回日期] 2014-11-07

[基金项目]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SJGLX319);许昌学院教育教学研究招标项目(02013001)

[作者简介] 鞠志宇(1974-),男,河南潢川人,博士,许昌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化学教学论;陈新华(1971-),男,河南虞城人,博士,许昌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贾晓红(1971-),女,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学论与教学管理;吴长增(1965-),男,河南许昌人,博士,许昌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2013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指出“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既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落实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举措”[1]。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是提高大学生未来抗风险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2]。因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一、创新创业教育概念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者的简单加和,而是关系密切的整体。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创业的成败取决于创新的程度。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侧重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开发。而创业教育注重的是学生未来自我价值实现途径的总体规划,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3]。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活动,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

狭义的创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对于创业的深层次理解,创办一个公司叫创业,为公司或所在领域开拓了一项新业务或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也是创业。广义的创业教育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应该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活动,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使受教育的在校学生在未来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具备独立发展与抗击风险的能力才是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4]。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5]。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

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应该结合学生个人未来发展定位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其核心是要实现国民经济建设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就国家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而言,人才需求主要有三类:技能型人才、工程技术型人才和专业管理型人才。除此之外,在工程技术领域还存在一些发现和研究客观自然规律的工作的人才,即学术型人才。上述四种类型的人才,其社会功能不同,要求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也不同。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以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型人才和专业管理型人才,即具有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主。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0 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围绕专业特色进行课程改革,构建创新创业类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为主的课程体系。该意见为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重要载体,应遵循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专业知识传授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类型从课程表现形式上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隐性课程主要是指创新创业教育潜在课程;显性课程由通识课程、专业或技术课程和技能实训课程组成。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一)潜在课程

潜在课程是指在学校计划和课程方案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非计划的、隐含的、未被认识的或者不明确的课程[6],即通过班级环境和校园环境等物质环境,人际关系,文化环境建设,不同程度地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主旨和目的。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等载体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文环境;学校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舆论、氛围,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显性课程

1. 通识课程

创新创业通识课程除了一般的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经济学、法律、环境、管理学、人文与伦理道德类等课程外,针对全体学生增设创新思维训练、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等必修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如表1所示。

通识课程基本要求:通过系统学习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达到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方面的人文与科学素质,奠定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知识基础,使学生具有应用本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基本素养。

在保证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办学的特色以及人才培养目标,酌情增加某方面的教学内容。

2. 专业或技术课程

创新创业专业或技术课程是指从某个具体的学科出发,设置符合各学科特点的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课程。此类课程除了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三大模块外,增设项目研发训练和创业管理课程。

专业或技术课程基本要求:通过系统学习专业或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在该学科领域中从事项目开发或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素养和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专业人才奠定扎实的研发或工程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或技术课程如表2所示。

3. 技能实训课程

创新创业技能实训课程是指以学习、科研、实训、创新、创业相互促进为指导思路,以技能实训课程为载体,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主线,以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多元化教学、多样化训练、多渠道实践为手段,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个性化发展的系列课程。

创新创业技能实训课程基本要求:通过创新创业技能实训课程的学习和实训,使学生具有创业精神和技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创业动机。

创新创业技能实训课程主要开设SIYB、KAB创业培训选修课程和实训环节。实训环节通过仿真实训教学和公司实战教学两种教学模式。选拔具有创业兴趣与愿望、激情与潜质的学生参加此类课程学习,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创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创业精神与素质,了解创业过程与模式,掌握创业方法与步骤,提高自主创业意识与创业成功率。创新创业技能实训课程如表3所示。

四、结语

归根到底,本科培养的最佳状态是培养具有可塑性的本科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使命是培养人才,各个学校的区别在于培养什么层次和什么规格的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坚持培养上能深造,下能就业,满足不同学生未来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杜玉波.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7.

[2] 梅俊涛.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J].职教论坛,2012(17):4-5.

[3] 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J].中国高教研究,2007(7):91-93.

[4] 李臣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研究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2(13):255-256.

[5] 许小花,张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电子教育,2012(1):19-21.

篇8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思路

黄淮学院经过探索和实践及持续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在全校师生中统一了办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形成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必将成为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加强创新教育,主要目的应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并非每个学生都要创业,但人人都有接受创业教育的必要”等新的教育理念。目前,学校按照“面向全体、培育精神,分类培养、强化实践,立足专业、创新创业”的原则,结合专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培育创新创业精神,面向创业学生提升创业素质能力,面向新形势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方法,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使创新创业元素有效植入教学过程

黄淮学院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努力从顶层设计反映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强调“注重实践、加强选修、专业发展、突出创新、兼顾创业”的改革思路,科学设计专业教学课程平台,加强教学、实践与创新创业的有机结合,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为一体,丰富实践教学的创新创业内容,规定本科生须获得10个创新创业学分方可毕业,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

三、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创新创业实战平台

(一)育人平台

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依托园区,强化实践教学,把真实的工作环境引入园区,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一个良好的场地环境,推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创新创业园成为具有“开放式、多功能、多元化”的高水平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构建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二)创新平台

充分利用园区内各实体的项目、技术、市场资源,通过项目共同开发和重组,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创业能力和素质,搭建创业共享平台,使创新创业园成为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器、学生走稳创业之路的学步车,达到创新、创业、创未来的目的。

(三)集聚平台

鼓励学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入住园区,或在园区联合创办从事技术创新的企业和机构,从事技术创新项目的研究开发,加强校企对接,大力支持并承担国家及省部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产学研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四)服务平台

瞄准服务社会发展和学生成才需求,为创业学生提供创业指导、人员培训、岗位招聘、信息、政策咨询、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宣传展览等综合。

四、突出办学特色,打造创新创业型项目团队

创新创业型项目团队建设是黄淮学院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目标,落实学校“合作发展战略”及“项目带动战略”的又一举措,“易团队” 便是典型代表。“易团队”吸收了北京中锐咨华公司的管理模式,分别建立了工程技术、质量保证、市场运营、行政管理、文化宣传、财务等部门,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每个工程项目,学生实现全程参与,建立实习实训计划、数量及质量要求等完善的文档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完全真实的企业氛围,经历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

融入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易团队”已经初见成效,短短一年内,由“易团队”承担的项目总金额近200万元,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在2012年由全球最大中文IT社区CSDN和著名创业平台创新工场联合主办的“移动开发者大会・中国2012”上,“易团队”负责老师在研讨会上进行了经验介绍。

五、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展“四创”教育

篇9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必要性 实施方案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育部也在相关文件中提出要求,应积极推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由此,为顺应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

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教育;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创业能力人才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其基本内涵是以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培养其创业意识,训练基本的创业技能,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1世纪,国际竞争日益加剧,中国只有加大力度培养高素质人才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对于高校来说,培养与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具备创业能力、能够应付未来社会发展挑战的人才乃是当务之急。目前,我国服装行业缺少创新型人才,服装创业者缺乏系统知识与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势在必行。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能起到推动作用。

(二)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物质产品的丰厚,大学生对于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满足这一需求提供了条件,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大学生可选择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去发展,通过创新思维方式去探索和突破。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学生展现个性、发挥潜能提供充足空间,使他们尽早地具备适应社会的应变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并为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三)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自主创业逐渐成为毕业生实现就业的新出路。自主创业需要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依托,因此高校应转变观念,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创业,不仅节省了原有的就业岗位,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充分实现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就业给社会带来的压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育的实施方案

(一)创建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首先,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中,创新创业实践课与专业理论课互补配合,相互渗透。其次,优化课程结构层次,合理配置必修课与选修课,合理制订课程内容及分配课程学时,提高课程的创新性与实用性,力争创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增加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增设实习环节,鼓励学生结合专业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跨专业、跨学科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

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服装行业特色,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课堂中。实践课与理论课相互配合,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多运用启发式、互动式、项目式、案例分析式、主题式、调查研究式、专题讨论式、开放式等新型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三)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有效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服装品牌讲座、服装设计竞赛、人文素养与思想素质教育、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训练等第二课堂活动,将其整合并形成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四)提升师资力量

要培养创新创业教育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训、国际合作、与海外资深教师交流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从企业中聘请一些既有管理经验又有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设计师、成功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来校做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创新创业教学与研究工作。另外,学校还应鼓励教师参与企业设计任务、创办经营企业以及各种研究活动,增加管理实践经验。

(五)创建“校企共同体”

要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促成校企合作,积极拉动企业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当中,以此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专业性与系统性。同时,高校可与企业一起建立“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与经验,通过资源共享促进专业人才的交流与互动。一方面,高校可以安排专业教师到服装企业进行学习与交流,借鉴企业的先进生产技术与设计经验,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定期派专人到学校考察,了解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建设性意见。另外,高校还可以积极推进校企文化一体化,完善校企合作联动机制,根据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而提升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与创业。

(六)建立全社会支撑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与支持。首先,高校应借助相关优惠政策做好咨询、协调与各种相关服务,为学生建立起社会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优良环境。其次,应建立政府、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有效沟通协作机制,打造一个三方联动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最后,大力开发社会扶持力量,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支撑体系,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受益者。

结语

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促进市场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高校应不断探索实践,力争培育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1(6).

[2]蒙贺伟,李辉,古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1(1).

篇10

【关键词】 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育实践

现如今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不是新名词,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已不再是新鲜事。各个高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和引导扶持大学生创业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然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结合以及由试点转化为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方法,是当前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

2012年教育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以下简称《专业目录》)明确的指出了各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本文试图梳理《专业目录》中的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结合培养目标要求探索管理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途径。

一、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确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专业目录》中的管理类人才目标可划分为品德素养、素质能力、理论知识、管理问题解决能力等。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尚健全的人格、具有国际视野,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品德修养的基本要求;管理素质、领导能力是基本的素质能力要求;扎实系统的管理学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知识等是基本的理论知识要求;同时也要求应具备管理决策相关问题的解决能力。[1]

创业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下的对机会的追寻,将不同的资源组合以利用和开发并创造价值的过程。创新是个体和群体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并用一些已知的条件产生出的新颖的有价值的成果和认识行为的一项活动。创业与创新之间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模仿或复制别人的产品和服务也是创业。创业较之创新更侧重财富创造,更加关注市场和顾客。创新的重点是对发明的利用和开发,其结果向市场推出新的产品或服务。制定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首先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结合,明确创新、创业的概念,指导学生开展基于创新的创业活动,以此形成其创业活动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为顾客创造新的价值,实现更好的成长。

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品德修养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通过教育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宗旨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要树立社会奉献愿景;在素质能力方面要求创业不同阶段创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理论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管理的普遍性规律与知识,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基于创业全过程的管理知识;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结合专业特点注重提高学生的管理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具有把握机会的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学习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主要在于引导和扶持,应把创业带动就业作为结果,而不应把就业作为创业的原因与动力。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创业,也要让学生认知创业风险,让学生自我辨别自身的创业能力,减少学生盲目创业导致的失败,规避风险。扶持具备创业潜质和能力的学生创业直至创办企业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筛选。

二、管理类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内容和途径

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可分为创新训练、创业教育和训练、创业实践与创业指导三类。

1、创新教育

以本科生个人或团队为主,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巩固一般管理理论知识。

以第三学年度开始的各专业选修课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完成课程论文或在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教学中,鼓励教师改革考核方式,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课题设计或课题制作。

学生课题的选择不仅仅以课程考核为目的,而且更以学生能够感兴趣和可接受作为选题标准。在此基础上,遴选有一定现实意义的课题进行进一步的指导,以确立学校级的本科生创新科研项目申报,带领下一年级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开展研究,形成良性循环。课题完成的要求必须以在公开的学术杂志上为准,以此使学生理解学术严谨性。

鼓励学生参加或组织学科学术竞赛。指导教师的责任心、科研能力和水平及经验是开展学科学术竞赛的必要保障。在指导过程中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使学生思路开阔、知识全面,激发学生首创精神。

2、创业教育和训练

结合《挑战杯》、《ERP企业经营模拟大赛》等课外活动,动员和组织学生组建跨专业跨学院的项目执行团队,开展从创业到企业运行的整个模拟过程,提高学生的企业管理能力。

此阶段的训练依托经济管理多媒体模拟实验室中的企业经营模拟软件、综合经营实训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市场营销模拟平台、会计实务软件平台等的技术上的支持。

通过训练,学生要完成创业环境分析、项目运行环境分析、技术论证与评估、财务论证与评估、环境影响论证与评估、社会影响的论证与评估、风险评估等,学会创业阶段的项目论证与评估工作内容。

在虚拟企业运行阶段,团队成员分担不同角色,完成企业注册、注资到相关手续办理,模拟经营8个生产季度,要实现企业的初期、中长期发展战略。学会企业发展成长过程中基本的经营流程。包括客户管理、技术研发、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

通过训练,学生既可以学会企业经营基本流程的管理方法,也可以了解相关产业和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也学会管理领域新的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创业和今后的学术研究方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