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差的根本原因范文

时间:2023-11-24 18:01: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素质差的根本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素质差的根本原因

篇1

本人,于上个礼拜五,即公元2009年4月10日,参加了全校的背诵比赛决赛。但是本人并没有完成比赛,而是中途放弃退出,由此引起全场观众的反感及16班全体同学的失望。对于本人放弃比赛对各位带来的不满,本人深感抱歉。

因此,在希希同学的提倡下,经本人认真反思总结,得出本次比赛失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准备时间不够充分。比赛只给选手4分钟准备时间,在4分钟内必须看完一张A4纸的英语文章并且记下摘要,同时准备好说词。鉴于本人阅读速度较慢,因此在4分钟内并没有完整地阅读完短文,也就无法完整地作出笔记以及准备说词,以至于上台时无话可说,此乃其一。

第二,心理素质较差。本次比赛可谓高手云集,面对如此多的英语高手,本人不得不自惭形秽以至于担心自己不如别人,由此产生自卑情绪。且本次比赛绝非本人自愿参加,导致本人对此次比赛深感厌恶与排斥,这是本人没有重视本次比赛而放弃的重要原因。

第三,英语应用水平较低。平日英语考试仅是在纸上答题,因此养成了本人在考试之前突击复习的习惯,加之考试时间实在太充裕了,有足够的时间检查错误,故本人的英语卷面成绩还能过得去。这样突击复习的习惯导致本人对英语的表达方法掌握较差,无法及时准确地组织好语言,甚至出现一些低级的语法错误,这也是本人上台却说不出话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上三点原因中,原因一为客观条件,原因二三为主观条件。根据历史老师"根本原因出在主观条件"的方针政策的正确引导下,本人认为,原因二三才是导致本次放弃比赛的根本原因。

因此,本人总结出:要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本人应该发扬老婆的"把场下观众都当成萝卜"的光荣传统,努力"把场上的选手和场下的评委也都当成萝卜",努力提高心理素质;此外,本人还应该在英语学科方面多下功夫,提高英语的语言运用能力,这不论对于今后类似的比赛,抑或是对于今后的大考小考,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喔,当然,本人很不负责任地认为,如果能够避免参加类似的比赛,那是最好了。

亲爱的....,本人的总结就到这里,本篇检讨书从分割线下开始算起,算上本段以及本篇的落款,共有944字,尽管距离您2000字的要求尚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但是鉴于本人只写过一次检讨书,写检讨书的经验不足,技术较差,故望多多包涵!

篇2

旨在探讨对高职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培养高职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笔者以吉林省、辽宁省部分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院校不同专业高职学生采用标准化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开展了问卷调查,为客观地认识造成学生挫折的主要原因,更好地开展高职学生挫折途径及方法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77份,男生153人,女生224人;一年级182人,二年级137人,三年级58人;独生子212人,非独生子165人。主要从高职学生基本信息,高职学生受挫的来源、如何面对挫折,学生挫折教育应该应用哪些形式等三大部分开展调查。

二、高职学生挫折类型

1.学习方面的挫折。这是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在学习方面遇到的主要挫折,考入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存在心理不平衡,高考理想没有实现的想法,产生了学习厌倦。同时大学与高中学习阶段的学习方式不同,教师指导是粗线条的,教学管理也比较宽松,主要靠学生的自觉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这种学习方式使一些大学新生无所适从。本课题组在沈阳部分高职院校问卷过程中发现,一年级新生没能考入本科院校而失去学习信心的同学占到64.3%。

2.生活方面挫折。主要为两个方向:一是独生子女,对家庭的依赖养成惰性。从调查中显示,目前高职学生57%为独生子女,基本为“90”后,在家中他们集所有家人宠爱于一身,形成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倍受呵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导致了他们极具依附性。二是家庭经济原因造成悲观,特别是来自农村边远地区,单亲家庭和父母下岗家庭的学生,他们经济困难,有的同学学费都是靠国家贷款,心理长期失落,容易产生自卑感和挫折心理。

3.情感困扰的挫折。在本课题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48%的学生谈过恋爱,三年级学生比例高于一年级;其中有29.3%学生受过“情感困扰”,造成情感挫折。在大学生中,因恋爱而引起的挫折特别多,失恋使当前的大学生失望、彷徨、心灰意冷、感情冷漠,造成心理失调,甚至导致精神崩溃,有调查表明,失恋在所有心理疾病中最严重。

4.人际关系障碍的挫折。大学生交往渠道多种多样,地域差异造成的观念冲突,独生子女特有个性带来的交际障碍,如果与同学,朋友,老师的关系处理不当,就很容易造成人际关系不协调。在调查问卷中显示,有25%的学生认为挫折感来源于人际障碍,不少学生只顾埋头苦学,忽视了培养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这样自然而然会产生心理挫折。

就业难引起的挫折,本次调查发现,就业挫折不但是毕业生的先例了,部分大二甚至大一学生对将来的就业形势担忧,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择业焦虑、择业冷漠、择业幻想、择业嫉妒、择业逃避等。三年的学生就业挫折比例较高,达到58%左右。

三、构建高职学生心理挫折教育体系

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课程为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为核心、学生综合素质第二课堂为依托,构建高职院校全程化、系统化挫折教育体系。

1.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高职学生的挫折教育

扎实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为成功开展挫折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开展挫折教育也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优势。思想政治因素是挫折容忍力的根本原因,一般来说,思想政治觉悟高低与挫折容忍力大小是成正比例的。高职院校开设60学时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及42学时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俗称“两课”。它作为一项育人的基础性工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应根据高职生自身的实际,如学习成绩不理想,部分人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个别人整天昏昏噩噩,对照具体情况查找挫折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2.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挫折教育

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受挫折能力不仅是现代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国当前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没有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时,主要集中在活动月、报告等形式教育。必须将挫折教育的内容纳入心理素质教育中,同时列为公共的课程。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学校课程设置需多元化,增强教材中心理健康知识的含量,将学科知识学习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挫折教育。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而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3.学生综合素质第二课堂

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心理素质教育单靠课堂教学是不行的,还必须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系列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在活动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优势和不足,发现不良的心理倾向;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真正的锻炼,使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增强意志,增加环境适应力。如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扩大心理素质教育的影响。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高职院校在向学生强调学习重要性的同时,也应大力倡导学生重视参与社会活动,增强实践能力。实践活动是人的各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应当鼓励学生从繁重的学业中走出来,让他们走进社会、深入群众,自觉投入到勤工俭学、志愿活动等社会实践中来,引导他们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客观分析自己,合理制定目标,提高挫折意识和应对挫折的能力,积累抵抗挫折的经验。

四、结论

本文对探索构建高职学生挫折教育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为高职学生挫折教育体系建立提供的一定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向军荣.试论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篇3

【论文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优良思想品质形成的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素质教育应包括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基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目前心理问题的多样化,教师应从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源头着手,从而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

现在人们把健康定义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就青少年学生而言,心理健康应为全面健康的主要内涵。但是,长期以来,关心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却忽略了与每个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很多教育工作者倡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学校抓起。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障碍问题,我们应该做的是要思考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更加关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些学生中有一些文化基础较差、行为习惯不良,他们缺乏自律,不好教、不好管。且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客观上他们需要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引导和帮助,但我们恰恰在这方面的教育明显滞后。如果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偏差的纠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不健康问题就会形成,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埋下隐患。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一是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二是人际关系不协调;三是自信心不足;四是逆反心理。

众所周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优良思想品质形成的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素质教育应包括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基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目前心理问题的多样化,教师应从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源头着手,从而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

1 在学习方面,将心理教育课程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中考失败往往会给中职学生带来无形的压力,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是“失败者”,感觉在其他人面前低人一等。因此,改变这些学生的心态尤为重要。按照多元智能理论,没有差学生,只有差异性。文化成绩差,绝大多数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学习习惯问题。他们文化成绩差,或许在其他方面很有天赋。由于这些学生长期处在教师的视线之外,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因此缺少成功的感受,这就需要教师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为他们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带给他们精神的愉悦和成功的体验。对于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时,还要告诉他们存在的差距及缩小差距的方法,让他们找到人生的坐标和努力的方向。

爱的基础是尊重和信任,是以全面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和对待学生,对于中职学生更应如此。这些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就己经被学校和教师所忽视,在家里又严重“营养不良”,可以说他们的童年和少年并不快乐,教师没有理由歧视他们,而要格外尊重他们。长期得不到关注的人,真诚的关心和爱护会让他们感到弥足珍贵,只有用爱心才能帮助他们重新拾起自信和自尊。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引导、引导、再引导,耐心、耐心、再耐心。对他们不能求全责备,要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歧视;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要为他们想得多一点,讲得多一点,做得多一点,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针对学生不良心理反应等问题,以故事、表演或有趣的心理测试等方式提出,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心境下,打开心扉,注重自我心理修养能力的培养;把教育要求及时转化为行为训练要求,并注重从行为角度评价心理素质的变化,真正做到言出必行、言行一致,可指导学生制订自我心理修养计划,分步实施,并定期进行自我对照检查,以解决心理问题。  2 在环境方面,将心理教育环境化,帮助学生养成自我。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良好的心理影响。

3 在教育方式方面,面对心理教育多样化的局面,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多角度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无视学生差异性的教育和不尊重学生个性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努力为中职学生寻找最近、最佳的发展空间。在施教过程中,教师要根椐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规律等具体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大胆反复地进行练习,掌握知识技能,教师必须选择适合学生特点和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这不仅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能有效促进师生和谐相处。

根据中职学生的发展需要,召开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参加小案例的互动讨论,撰写心理小论文,通过学生自撰心理小论文的过程,进行自我心理调试,提高心理素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营造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班级、家庭及学校环境。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坚持小型多样、生动活泼为主体的各种活动。

4 在家庭教育方面,将心理教育家庭化,帮助学生创造自我。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争取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家长如果能够从子女和自身双重角度上考虑教育问题,合理调整教育行为,这将对改善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纠正子女的不良心理包括逆反心理产生良好的作用。作为家长,对子女应给予适度的爱。同时,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也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我认为,我们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即要做到教育与学生的心理相匹配。这就要求我们在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特点的情况下,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方法,转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不良心理;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不良心理得到控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实践证明,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经过合理的教育和疏导,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转化,这样才能营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利环境。

参考文献

篇4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原因,从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改革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改善学校体育运动条件和设施,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等几方面提出建议,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增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提供理论的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身体素质 教学改革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大学生活是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够有精力去学习,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高等院校设置体育课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当前,我国所进行的体育教学改革,更是为了学生的体质发展而进行的。

一、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教学状况

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与体育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是体育教学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体现体育教学的效果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关系着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强健的体魄是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根本保证。

(一)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

由于受到学习压力和社会激烈竞争的影响,大学生经常处在紧张的状态下,加之缺乏必要的身体练习,因此身体素质状况逐渐下降。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略了其身体素质方面的教育。结果是培养了一批批专业技能很强,但身体素质差、缺少锻炼的大学生。通过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表现为学习和工作容易感到疲劳、耐力差、精力不旺盛等。

(二)高校体育教学状况

高校的教学目标是围绕道德、文化、心理以及身体素质的相关内容而展开的,而身体素质是这些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大多数高校针对大一和大二都开设了体育课,开设体育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素质,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但是,大三和大四的学生没有开设体育课,这使得一些不经常锻炼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很容易出现问题,长而久之,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虽然大一大二开设了体育课,但是一周通常只有一到两节,要想只通过这一两节体育课的学习和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是很难达到的。与此同时,许多高校锻炼场地和器材的不足也影响了体育教学。各地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目不断增多,但是体育场地和锻炼器材却跟不上扩招的步伐,此外,综合性的体育场馆更少。

二、造成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偏低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体制是根本原因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升学率和教学质量评价是中小学评级的唯一标准,同时对中考和高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学校不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学,通常只是敷衍了事。虽然教育政策提倡减负,但是效果甚微,学生家庭作业依然很繁重,而有些家长还给孩子请家教,让孩子参加奥数、绘画、音乐等培训班,孩子仅有的一点锻炼时间也被挤占了。学生中学阶段的体质弱,将直接延续到大学,影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应试教育体制是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低的根本原因。

(二)家庭教育缺位和社会负影响

分析大学生耐力差、柔韧度差、肺活量低的直接原因是大学生体力劳动较少、体育锻炼的强度不够,特别是长跑运动不够,其中有时间安排不恰当的原因,也有学生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问题。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有些学生的饮食不合理,使得肥胖学生的比例加重,也是学生身体素质整体下降的一个原因。大学生体质整体走下坡趋势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却忽视了让孩子的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使得一些孩子不但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没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和不恰当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大学生的体质整体下降。

大学生体质下降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交通工具的改进、家务劳动的减少、办公自动化的推广等因素造成了体力劳动量的减小。特别是上网玩游戏成了大多数大学生的主要休闲方式。据统计,在校大学生上网打游戏入迷的学生占有18%以上,上网入迷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于此同时,还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体育教育改革发展滞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更倾向于喜欢滑板、街舞等比较时尚的项目,像传统的跳高、跑步、跳远等运动,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因此,体育课的模式和内容也需要不断改进;当前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和体育教育实行的是学分制,大学生联赛项目很少、没有普及,中学更没有联赛制度,大多数的体育人才集中到体校中,无法带动普通高校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运动教练制在大学还没有普及,也没有相应的制度和规定。总之,我国体育教育比较单一,若不引起高校和教育有关人士的关注,不积极地推动高校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大学生体质的连续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四)体育设施陈旧单一,数量不足

有些高校现有的硬件水平还比较差,很难适应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有不少学校让五六百名学生在不宽敞的操场上做运动,显得十分拥挤。还有不少高校的篮球场变成篮球、足球、排球等的混合运动场。有一些学校连春季运动会和秋季运动都保证不了,只能租场地或者借场地来举办运动会。近几年来,随着学校扩建、修建教师住宅区等等,使得现有运动场的区域也在不断的缩小。

三、对高校体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改变传统教育理念,让应试教育尽快蜕变为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要做好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换工作,把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素质教育相结合起来,作为高校全面教育的基本目标,努力做到以育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二)改革高校体育教育模式

目前,高校的体育教育采取的是学分制,在大学四年里修够学分即是完成了体育学习任务。大学生的大量的业余时间是受自己自由支配的,没有教练制和联赛制的限制,缺少对身体状况有针对性训练的体育运动项目,大学生通常只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的不规律、无指导、无时间约束的自由运动,有的学生甚至因为不适宜的运动而伤害了身体,造成运动损伤,与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初衷反而背道而驰。因此,学校应该组织具有群体性的、有指导性的运动,建立各类型的联赛规则、制度和实体,从而加大高校内部有组织的各种比赛频率和力度。

(三)改善学校体育运动条件和设施

据统计,在90年代,许多西方国家,例如瑞典,全国有27292个体育俱乐部,在7―20岁的学生中,有60%的学生至少参加了1个俱乐部,政府规定:只要5个青少年一起参加体育活动达1小时,每人补助17克朗;日本有体育场馆设施21.86万个,平均每500人有一个体育场,每2680人有一个室内体育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体育场所和运动器材人均占有率非常低,其中,学校人均比、单位人均比和城市比,也远远低于西方国家和中等国家的水平。所以,增加学校和城市的体育设施投入、提高高校体育运动场所、加快更新体育运动器材的速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学生的健康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身体方面和心理方面。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品质,调节好学生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中要预防只注重传授运动技能,而忽略了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和达标的问题;要努力使大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基本的运动技能,而且也提高和发展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身体特征,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身体素质的共同提高。

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教学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对客观条件进行改革外,也要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自己的好处,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为体育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总之,针对目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要树立“增强体质”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终生体育”为目标,调动高校大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养成锻炼的习惯,保证学生健康的成长,为他们以后建设祖国以及提高他们的个人生活品质奠定体质基础。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33-02

国家普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考上大学,给更多的学生学习知识的机会,好在毕业后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可是每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由于工作经验的不足,理论与实践相差甚远,专业的不对口等等问题,造成了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大学生也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成了一项比较严峻的社会问题。

一、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从近几年大学生毕业的状况来看,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在增加,很多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我曾经对于我们班里的几百多个毕业生做过网上调查,学生都分散在全国各地,做什么事情的都有,根据他们的回答,我个人认为,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一部分学生认为就业形势太严峻,找了几次工作不理想,对自身的就业之路缺乏信心,没有自信面对就业竞争,就干脆回家直接复习考研,想通过考研来给自己增加以后就业的信心。

(二)一部分学生是因为社会状况的原故,再加上自身的原因,找的都是临时的工作,跟自己学的专业根本不对口,工作根本不稳定,挣来的钱只能糊口。

(三)一部分学生因为在校期间没出去实习过,进到社会后不适应,就自己创业,但由于经验和资金的不足,最后一败涂地,所以就回家跟家人一起做生意。把自己的专业也给荒废掉了。

二、大学生存在就业问题

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的问题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但毕业生本身的能力、专业知识的强度和自身的心理素质,是他们能否顺利找到工作的根本原因。由于多数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工作经验,理论与实践不能成正比,就造成了企业单位不愿招聘大学生,也限制了大学生的工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素质问题

很多大学生的心理是很脆弱的,只要碰到困难,就退缩,就逃避,要不然就找家里人给解决,在不然就走极端。有些学生以前在家就是“特别保护动物”,家里人不让她做任何事情。以前我有个学生,她的父亲隔三差五的查她的差,除了上课、吃饭、买东西外,不让她做任何事情,连学校的学生会都不让她参加,更别提去社会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所以就养成了这个学生个性非常懦弱、胆小,不敢独自出校门,与人对话时不敢看别人的眼睛;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生活条件非常优越,家里人过于溺爱,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困难问题就好激动、偏激;有些学生由于家庭比较贫困和环境的影响,在遇到挫折时,由于自卑、内向,就出现了软弱、胆怯和退缩的反应。学生在校期间,加强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就成了一项重要工作。

(二)基本功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好,毕业后希望家里人能给找个好工作;一部分学生由于自己认为考的学校不理想,没激情;还有一部分学生完全是为了父母来上的学得过且过,所以这些学生只希望成绩只要考试及格就行,进到大学的目地就是为了能混到毕业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根本就不考虑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遇事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些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面对新的环境和团体适应能力差,没有创新意识,安排其工作不能很快入手,遇到困难后自我调节能力过差。所以如何提高他们在校学习的积极性就显的尤为重要了。

(三)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在学校呆着,偶尔参加一下学校的活动而已,很少出去真正的体验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只要成绩考的好,不出去实习毕业后也能找好的工作;有的学生则认为,毕业后家里能找好工作,所以也懒得出去实习;有的学生则是存着逃避的心态,在学校能混一天就一天,天天窝在宿舍玩游戏,毕业后的事情毕业后在想,根本就没想着出去实习;还有的学生则是过于胆小,只敢跟同学呆在一起,所以根本不敢出去实习。这些学生在学校所学习到的知识早就已经与现实的发展速度脱轨,早已失去应用的价值,学生即便学习了,在实践作用中也是微不足道的,在加上他们不注重知识的积累,缺乏深思学以致用等,从而学过的东西很快又还给老师,从主观上造成了就业能力的缺失。由于理论与实践相差甚远,也造成了企业单位不愿招聘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作为企业单位或公司,他们都愿意能够招聘一些有实际经验的人员,这样可以为单位和公司能够带来更多的利润,可以大大节省他们的成本和时间。而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对于这种实践的机会比较少,或者一些实习并未达到真正的实践作用,从而造成大学生实践能力并不高。加之大学生自身的优越感趋势对于工作单位要求相对高出个人能力范围,以至于用人要求与实际能力不匹配造成就业困难。

三、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的方法

现代的大学生总是认为终于考上大学了,总算是解放了,紧迫感和危机感一点也没有了,就完全放松了。大一的课也不是很多,认为先玩两年在说,除了上课以外,课外活动都不想参加,更别说是自己的职业规划和社会实践活动了。

(一)加强基本知识

在开学的时候,老师们要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能让他们自己把握好学习与娱乐的尺度,不能一味的死学,也不能只玩不学。在学好自己的专业课以外,鼓励他们多参加课外活动,通过大大小小的活动,从成功和失败中,让他们了解什么是责任心和团体合作的精神,提高与人处事的能力、遇事分析的能力、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执行工作能力、诚信意识能力。毕竟用人单位不需要个人英雄精神,而是需要一个很协和的团体,要有很重的责任心,当然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二)职业规划很重要

学生在上大一的时候,老师们应该给他们上一上关于职业规划方面的课,让他们多参加一下职业规划大赛,通过这个比赛,让他们深刻的进行自我分析,想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和能力等方面,清楚的认识到自己长处和短处,然后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后,在让他们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

(三)提高心理素质

要通过多参加课外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在求职的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有的学生一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或抱着逃避的心态。我们要多鼓励他们出去实习,让他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在遇到困难时让他们养成积极、向上、越挫越勇的精神。通过外出实习,让他们能清楚的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要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在无称心如意的单位时先就业在择业。

(四)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在这个竞争激励的时代,在校期间要让学生们做好多种选择的准备。通过实习,要让他们知道有太多的不一定,毕业后不一定能找到好的单位,不一定有好的待遇,不一定能称心如意,所以要做多种准备。目前,国家允许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且提供优惠政策。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课外活动或实习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不仅能缩小与社会的距离,还能学到很多像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造能力、经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公关能力、应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把握机遇的能力、谈判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等。并且根据自己的爱好,多累积经验,打好基础,做好充足的准备,毕业后可以自主创业。让他们学会在创业中要敢于竞争,敢于面对失败,总结经验,逐渐走向成熟。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是国家和社会上比较重要的一项问题。如何改善大学生就业难,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如何扩大大学生的就业方向,不仅是老师和学校需要思索的问题,也需要用人单位能够放宽招聘人员的政策。

参考文献:

[1]张骥,王思卉,沈欣媛,徐婉心,愈静.浅析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J].时代经贸,2012.

篇6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二者皆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从素质教育的层面来看,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隶属关系,而是一种“交集”的关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也应该是双向互动的结合,双向互动结合才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最终“归宿”。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简称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和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他们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以促使他们形成相应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可以说德育属于一种目的性较强的思想品德培育行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的最终养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简称心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1]。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要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他们的实际心理状况出发,利用各种有效的措施,有计划、有目的地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素质训练,从而确保青少年最终能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性

首先,两者的具体目标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有效地克服成长中的障碍,以便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其核心问题是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与个性的和谐发展,工作重点在学生心理的矫正、调适与发展上,以达到帮助学生维护健康心理、优化心理素质、发挥个人潜能的目的。而德育主要是解决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规范及法律意识等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符合一定阶级利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再次,内容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辅导、智力训练、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耐挫能力培养、人际关系指导、性心理教育等诸多方面。而我国传统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德育工作不能解决强迫症、焦虑症、性心理障碍等心理卫生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直接解决政治观点、政治信仰及政治立场等问题。

以上这些区别说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是学校教育系统中两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两者不可相互替代。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致性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都属于育人的工作,都着眼于人的幸福生活,在总目标上是一致的,即塑造一个完整的人。德育偏重于将积极向上的社会思想以及道德规范逐步转变为个体的思想认识与道德品质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从实施手段上来说,两种教育方式都必须贯彻落实差异性、主体性以及发展性的基本原则。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属于既强调社会功能,又强调个体价值的活动,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确保青少年能够全面健康发展。我们推进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合,旨在进一步扩展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丰富德育的基本内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应用到德育过程中,从而让两种不同的教育活动都能够拥有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手段。

过去的德育手段主要是说服教育和灌输批评,一般是源于社会要求的外在影响对中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引入,能够让德育工作更加深入,能够更进一步地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德育效果的提升[2]。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在逐渐优化和改善中学生心理素质时也会让学生的外在行为习惯有所改善,让他们的行为与社会规范以及伦理道德更加贴近。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有其自身不同的侧重点,但双方之间都是针对学生的社会化的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

四、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合路径

(一)在实施方法上应保持共用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主体―发展性”教育,强调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并且严守保密的原则,以平等、朋友式的身份与学生建立关系,这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我肯定意识,增强了自信心,增强了对他人的信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主要采用疏导、自由联想、角色扮演、价值澄清等方法,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调节、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即教师的“助人”最终是为了学生的“自助”。

传统德育由于理念与方法的落后,常常采用说教的方式,容易引起中学生的抵触情绪,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学生道德生活的主体性地位,抑制了学生道德实践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而,德育要寻求出路必须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性化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更加平等的沟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体验、感悟,把思想道德理念内化于心,成为自觉的行动。

在工作方法上,有些思想问题的解决也可以借用“润物细无声”式的心理疏导。而且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少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引起的,很容易走向自负或自卑的极端,而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德育则可以帮助其正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客观分析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引导学生坦然正视自我、悦纳自我,促其心智健康、人格健全。

(二)采用活动体验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德育模式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当属生活化德育、欣赏型德育、体验式德育[3],但研究的主体更多地指向整个学校的德育工作,而不是德育课堂教学,两者虽有着相同的教育目标,但在内容表达、组织形式、考核评价上却各有不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因此需要结合学科特色,从学生实际出发来探索德育课教学模式。

所谓活动体验,是一种以活动为载体,以身体为中介,以“行或思”为手段,对个人的自我觉察和经验检验。目前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体验教学的关键词就是体验、环境、实践和经历。活动体验的德育课教学模式是在戴维・库伯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启发下,以杜威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为理论依据,并结合中职学校的特色基础上提出的,主要指教师依据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要求,围绕德育教育目标,结合中职学生的生活和实践经验,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感受,提高认识、发展能力,并内化优良的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人格的课堂模式。

(三)注意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双向融合并非是将二者等同起来,两者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道德问题心理化或心理问题道德化都是不科学的。德育更加倾向于ρ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和培养,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应当充分掌握二者之间的侧重点,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联系起来。从中学生思想发展与心理形成规律出发,对于思想道德认识与心理健康问题共同引起的矛盾,应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同时利用有效的思想引导,帮助中学生摆脱一些不正确的心理认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能够共同发挥出其功能,提升教育活动的实效性[4]。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教育工作中,推进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合,不仅仅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需要。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融合能够促进学校育人目标的最终实现,为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才能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柯晓军,王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有效结合[J].华夏教师,2017,(2):17.

[2]王建斌.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融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7,(2):192.

[3]黄涛.心理健康视角下中职生德育工作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16,(7):42-44, 48.

篇7

【关键词】城市化农民工子女基本素质

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基本素质问题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1.5亿,18周岁以下的流动儿童已超过2000万。其中处于学龄阶段的农民工子女就有360万人之多。这些农民工子女的社会化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素质,进而影响着未来我国城市公民的素质,但目前,对他们的素质教育存在着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思想观念上的不思进取和不求上进。农民工子女随其父母来到城市中生活,但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他们往返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即农忙时节及寒暑假期间,他们跟随父母回到农村,其它时间来到城市生活和学习。在城市,也是随着父母工作的变动而不断变换生活学习环境。这种流动生活及家庭出身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上不把自己看作城市人,认为自已只是暂时在城市中生活和学习,迟早要回到农村去。这种观念是造成他们中大多数人不求上进的思想根源。

心理上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他们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由于没有城市户口,他们上学要比城里孩子多花很多的钱。上学后,有的被编入农民工子女组成的班级。因此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是特殊的。调查中发现:有38%的学生认为班级中的同学看不起他;有24%的学生斤斤计较、心胸狭窄,别人批评或冒犯他时,会立即采取报复行为;有22%的学生认为自己与其他同学在一起是多余的。长此以往,农民工子女受到的歧视会在其幼小的心灵中造成创伤,留下阴影,产生冷漠、孤僻、不合群等心理,其人格逐渐被边缘化、被扭曲变形。

其次,悲观的心理。地位低下、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成绩不理想,使他们对自己升入重点中学和考上大学没有信心,这种悲观心理使他们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也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消极心理,他们很少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对前途不敢想象或者觉得自己将来没有像城市孩子那样的前途。第三,普遍的依赖心理。农民工子女大多觉得自己的事都是由父母来安排的,所以,生活学习甚至今后成家立业也都应该由父母来决定,他们不像城市孩子那样有自己的主见,自立意识和能力都较差,在父母面前他们不敢有自己的主张,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中,他们也存在听从别人安排的心理。

沟通能力差,行为上存在偏差。一些农民工子女在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时,很少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他们不愿意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活动,也不主动与同学和老师交往;在家里,他们缺少与父母及家人的交流与沟通,所以,有困难也不能及时得到帮助和解决;他们的社会参与率较低,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更没有城市公民意识。他们认为,自己既不是城里人,又不是乡下人,是一种“双重边缘人”等等。

这些农民工子女的基本素质问题会带来许多消极影响:首先,它直接影响着农民工子女自身的成长进步,影响其成长为现代人。农民工子女的自卑、消极、盲从、冷淡、保守的人格特征会造成农民工子女学习成绩不佳,甚至失学,最终使他们的文化水平低下,使其无法养成现代人格,进而影响他们的成长。第二,它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上述问题导致一些农民工子女对社会产生仇恨心理,有些已经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从而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隐患。第三,它使农民工子女不能很好地适应未来的城市生活。这就必然影响城市化的质量,影响现代化建设的水平。

导致城市农民工子女基本素质问题的原因

户籍制度的制约。中国的户籍制度是对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造成多种消极影响的根本原因。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这个决定因素的制约,我国在城市管理中,在就业、教育、居住等许多领域的政策法规上,存在着对有城市户口和没有城市户口的区别对待,使得农民工及其子女享受不到只有城市人才能获得的福利待遇,这种政策的不公平所带来的机会的不平等势必给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工作学习和发展造成许多障碍,最终造成农民工及其子女始终是城市里的边缘人和弱势群体。

家庭教育上存在偏差。首先,农民工本身文化素质偏低,教育方式落后。在子女教育上,家长本身的文化水平直接影响其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文化水平低的家长容易采用传统的“棍棒教育”的方式方法,另一个极端则是放任自流、疏于管教,而大多数农民工家长与子女的沟通较少。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教育观念陈旧落后。一些农民工持有“读书无用论”、“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儿长大后是他家的人”。对孩子的上学问题不主动,导致入学率不高,据黑龙江省的相关调查显示,6周岁儿童中有48.2%没有接受入学教育。与城市孩子相比,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少是影响他们素质的根本原因。

经济条件差是导致问题产生的物质根源。据相关资料显示,黑龙江省城市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仅为700余元。农民工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导致一部分家长忙于生计而疏于教育子女,有些农民工即使想让子女考大学,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也不能像城市家庭那样花很多钱参加文化课补习或进行各种特长训练,由此又造成了农民工子女的综合素质不如城市孩子。

社会偏见导致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歧视。传统的“轻农”、“贱农”观念至今仍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这种思想观念的世代传承,最终使城市人形成轻农、贱农到排斥农民的思想。城市居民在工作和生活上相对优越于农村居民,这使城市居民认为自己在社会地位上也优越于农村居民,因而从心理上也看不起进城的农民工,这种歧视心理和行为必然会影响到农民工子女的成长,造成一些农民工子女的自卑心理和仇恨心理。

居住空间的相互隔绝导致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及其子女缺乏相互了解。社会学相关理论认为,两个社会群体居住隔离程度越高,相互之间的交流越少,相互之间的不信任和冲突就越多。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及其子女的交往少也是他们相互之间缺乏了解和理解的重要原因。

解决问题的途径

改革户籍制度及相关政策。解决农民工子女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革户籍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各种不公平对待以及歧视心理和行为,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给农民工及其子女适应城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要改革有关城乡教育的不同政策。要实现教育政策的公平,尤其要加强对政策实施的监督,政府对各种社会力量办学,尤其是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要给予大力支持。政府要认识到,社会力量办学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最终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政府理应给予积极支持。

加强学校教育和管理,提高农民工子女的沟通能力。学校首先要创建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使农民工子女在班级和学校与城里孩子一样学习和活动,使农民工子女与城里孩子融洽相处、一起成长。同时,学校要与家长多沟通,合力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为此,学校要及时成立“打工族家长委员会”。定期组织家长参加学校或班级的会议,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的学习和思想等问题,共同教育孩子成长。

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与引导,改变其错误的教育方式方法。要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使农民工改变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方法,引导他们重视对子女综合素质的教育,注重与子女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多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学习,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

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新闻媒介要改变过去片面宣传进城农民工的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的做法,积极宣传和报道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要让全社会都认识到,农村城市化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没有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转为城市人口就不会实现农村城市化,而今天进城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就是未来的城市人口,因此,城市人不应该歧视和排斥他们,而应该理解和接纳他们。

篇8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援助

当前,国家对贫困学生的资助,逐步完善,贫困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地解决了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在大好形势下,贫困生的思想引导及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特定学生群体“心理贫困”的表现

(1)虚荣心理。随着形式多样的校园生活和社会时尚的影响,生活条件较好的同学追求流行、时尚、谈恋爱,这对于连温饱都存在问题的贫困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刺激。少数贫困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做出与自己现实条件不相符的事,也会导致贫困生极大的心理压力。

(2)自卑抑郁。经济原因是导致贫困生自卑自弃的主要原因。贫困生大部分来自偏远山区和农村,和其他学生比较,他们的经济不是很好。这种经济状况的差异使那些贫困生在新的环境里初次体验到经济上的困窘和心理上的失衡。在交往中,常常感到其他同学谈论的一些话题,他们插不上嘴,感到自己被边缘化,这种感到不被接纳的状况又强化了自卑心理,因而就会有意回避与同学的交往,就会表现出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郁郁寡欢,严重的甚至会作出过激行为,最终导致自我拒绝等意识偏离。

(3)敏感多疑。贫困生大多较为敏感,自尊心极强,往往对经济困难的理解有偏差,总担心周围的人瞧不起自己,因而内心较为敏感、多疑。如果善意的资助动机实施不当,也会无意中加大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比如资助工作,本来是好事,若方式不当或引导不够,内心敏感的学生矛盾心理会更加突出,既趋向得到物质帮助,又回避自己贫困。对与自己相关的事情,总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也总是处于“多心”状态,内心设防重重。

二、贫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比较复杂,既包括社会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的影响,也包括学生主观方面的因素。

(1)社会因素。城乡差别,冷漠的人际关系,善意的动机因实施不当等缘故无意中都会加大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社会文化因素的不良影响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和心理困扰,导致心理失衡。

(2)家庭因素。家庭经济困难是造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增加了他们的焦虑心理;这样的家庭往往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孩子将来能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无形中又加重了贫困生的心理负担,导致出现心理问题。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成因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目前大部分学校中实行的资助贫困生政策,但由于资助体系不够不完善,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如何化解心理上的不适应。当贫困、挫折来临时他们难以适应。

(4)主观因素。主观的认知因素是其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目前的家庭经济贫困是要认同的现实状况,但有些贫困生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把贫困当成无能,感到丢人,在人际关系上趋于自我封闭,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抗拒着师生善意的同情;他们不愿主动地与人交往,还有些贫困生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因此引发了诸多心理问题,由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影响了心理健康。

三、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援助的对策

造成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困难。它实际上是与贫困的生活状况相伴随的“贫困心理”现象在贫困生上的反映。因此,贫困生的心理脱贫不应仅仅依赖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而应形成一个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和经济帮助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教育环境。依靠学校、社会、家庭和贫困生本人的努力,才能最终解决这一问题。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成长起来,更需要他们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奋发向上,不断充实自己,去适应社会。尽管学校老师、同学的关怀和帮助对消除贫困学生心理障碍至关重要,但这些帮助只是打开这些同学封闭心扉的外力。要真正远离、摆脱心理疾患,关键还在贫困生个人。需要启发他们加强心理健康及个人修养等知识的学习,并从中学会接纳自我;启发他们转“消极观念”为“积极观念”,积极对待人生,将贫困化为一种动力,奋发图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1)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帮助贫困学生摆脱心理贫困,经济资助是必不可少的,这是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应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使“绿色通道”更加畅通。

(2)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独特的文化环境直接关系到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不仅能扩展贫困生的胸怀,还可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消极文化的涌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悄然侵蚀贫困生的心灵,心理承受能力较低、认知能力不强的贫困生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学校要大力倡导平等、关爱的文明环境,建设良好的班风、校风,使贫困学生在健康的社会环境里、在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心灵得到净化,意志得到磨练,在乐观上进、发奋学习、培养才干的良好氛围中。减少社会上金钱、利益带来的负面影响。

篇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不断取得巨大成就,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激烈,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普遍和突出。许多心理咨询和调查的数据显示,具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为30%-40%,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高达10%-15%。

1.1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高峰阶段,其心理特点的总特征是:心理发展日益完善,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没有完全成熟的时期,因此情绪变动大,情感日益丰富;自我意识增强、自我认识较为深刻,个性逐渐稳定,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精力旺盛,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自我实现的冲动,但忍耐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

1.2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形成原因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很多,有社会、家庭、学校等客观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从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类型中我们不难发现,身心素质、性格、生活经历、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期望值等都是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观原因。其中大学生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主要方面;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是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价值取向的偏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习形成正确思想的前提,而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对心理具有支配和调节的作用,良好心理的形成最重要的取决于个人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远大正确的理想所形成的心理最稳定,持续的时间最长久,影响的范围最大;相反,如果心理脱离了稳定正确的思想的支配,就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会迷失生活的方向,因此产生心理困惑和矛盾。许多调查显示,大学生追求个人发展,追求实现利益,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等,但缺乏远大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只为一时目标的学习等动力强度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自我实现的程度也就较低。现在一些学生之所以在专业选择、学习动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心理问题,就是由于他们始终陷在个人利益权衡的范围里,缺乏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更高定位。当代大学生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种坚定的忘我的人生信念,他们有理想有追求,也希望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对实现理想的艰难过程缺乏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对个人利益患得患失,结果是理想与行动脱节,不能用理想指导实践和生活,从而经常陷于动摇和迷茫中,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2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及对策

篇10

教师职业认同感是教师对其职业及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体,主要包括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行为倾向四个成分[1]。在我国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正逐渐作为一门课程在中小学实施,但其专业教师还处于职业的探索期,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认同水平还有待提高。比如,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功能的认识模糊,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任务认识不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角色模糊[2];还有研究指出,目前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尤其表现为个人成就感降低[3]。因此,为了进一步拓展前人的相关研究,为今后在实践中的教师职业认同心理干预研究提供借鉴,本研究拟考察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课程培训对其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行为倾向的影响,进而探究该课程对其职业认同感的干预效果。

一、研究现状

(一)研究对象

实验组被试来自重庆市的各中小学54名参加《重庆市“国培计划”―教师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其中小学教师26名,中学教师28名,男教师16名,女教师38名。对照组被试为54名来自重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其中小学教师28名,中学教师26名,男教师20名,女教师34名。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就是,实验组参加培训,对照组不参加。

(二)实验设计

采用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测的等组实验设计。自变量是重庆市的教师国培计划课程,因变量是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实验为期一个月。

(三)研究工具

职业认同问卷采用魏淑华编制的《教师职业认同问卷》[4]42,该量表由18个项目组成,主要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角色价值观(6个项目),职业行为倾向(5个项目),职业价值观(4个项目),职业归属感(3个项目)。

(四)心理健康国培计划课程的材料设计

以专门编写的《重庆市教师国培计划课程》为实验教材,共分为三个专题。

1.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主要涉及“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心理素质训练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与操作”两个大部分;其中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心理素质训练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与操作,主要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心理咨询基本技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团体心理辅导的原理与操作技术、个体心理咨询的操作技术和中小学教师的咨询者角色――教师如何做心理咨询等内容。

2.研究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主要是指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课程,该课程主要包括: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课题分析和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者角色――教师如何做研究等内容。

3.效果评估课程

效果评估课程主要包括“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系统及其分析”,“心理测量实施技术与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管理系统分析”等内容。

(五)培训的步骤与方法

1.判断鉴别

通过自我测验、认知改变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方式,使被试了解自己职业认同的存在状况,以引起他们对课程的认同感,唤起情感共鸣与震撼,使其认识到职业认同的作用,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观念。

2.训练策略

通过设计有关活动情境,采用榜样示范法、角色扮演法、辩论、感悟等方式进一步启发教育被试,激发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愿望,引导他们思考并体验掌握处理不良职业心理问题的技巧。通过团体辅导、课堂讲座、实践操作等手段给予中小学教师职业成长的支持、鼓励和指导,使其能够有信心逐步克服自己的职业认同问题,增加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师职业认同水平的横向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师在职业认同全量表和各内容量表上前后测得分的横向比较(见表1)。

表1表明,干预前心理健康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师在总量表及各内容量表的得分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实验后测的比较中,实验组教师在总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前后测水平的纵向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师在教师职业认同全量表和各内容量表上前后测得分的纵向比较(见表2)。

表2显示,从总体上看,实验组教师在教师职业认同量表上的后测总分比前测有显著性升高(P

三、讨论与建议

(一)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的认识,提升了教师的角色价值观

角色价值观是指教师个体对“教师角色”对自我的重要程度等的积极认识和评价,表现为教师个体以“教师”自居并用“教师”角色回答“我是谁”的意愿[5]。本研究发现,课程干预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角色价值观水平。在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干预中,授课教师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强调: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而让教师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来进行与之适应的教育,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学业成就又能够激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而中小学教师价值追求中最主要的是教师职业的成就感[4]45,教师职业成就感提升了,教师越容易对自己的教师角色产生积极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授课教师们还经常强调非智力因素在个体成长和成功过程中的作用。经过这样的课程干预之后,教师们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的重要性有了重新的认识。由此,中小学教师们的职业角色价值观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二)增强教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维护策略体验,进而提升教师的职业行为倾向

职业行为倾向是指教师表现出完成工作任务、履行职业责任必需的行为,虽然没有在职业责任中明确规定但却有益于提高职业工作效能的行为倾向。本研究显示,课程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教师们的职业行为倾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可能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教师们进化而来的心理机制的改变,造成了教师们职业行为倾向的变化。由于学科的差异,中小学教师们在中小学的地位相对较低,导致他们形成了一种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消极态度,然而,经过专家们的疏导和启示,中小学教师们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态度得到更正,进化心理学研究一般认为进化来的心理机制是影响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因(ultimatecause)[6],态度作为一种进化而来的心理机制,其必然会对个体的行为倾向产生影响,由此,中小学教师们的职业行为倾向水平得到提升。二是,由于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改变了教师们的职业行为倾向。在课程干预中,聘请了心理咨询方面的专家来专门针对学校心理咨询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就各种心理问题的咨询策略给予讲授,并且进行了现场模拟,还教给中小学教师各种心理健康的维护策略,开展专家与学员之间的面对面交谈,学员们的各种有关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讨论等,在这种融洽的环境和文化的熏陶下,进化心理学还认为社会环境或文化是心理行为变化的当前原因(proximate cause),正因如此,教师们的职业行为倾向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心理健康课程的干预,提升了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水平

职业价值观,是指教师个体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作用的积极认识和评价。本研究发现,课程干预能够有效地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水平。造成中小学教师职业价值观水平的改变,可能是由于教师培训培养中小学教师们的职业情感,从而提升了其职业价值观水平。伴随着教师们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过程,他们对其从事的职业逐渐形成正确的态度,并且伴随着积极成分的情感体验。而积极的职业情感体验,又增强了教师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对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产生了积极的职业憧憬,这使他们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进而促进了教师们职业价值观水平的提升。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干预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归属感

职业归属感是指教师个体意识到自己属于教师群体中的一员,经常有与教师职业荣辱与共的情感体验;本研究还发现,课程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归属感水平。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有:其一,本次培训以众多教师为对象的课程干预,这就给予了老师们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让老师们能够一起相互倾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忧与乐,打破了教师在一个学校仅一两个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孤独,并且这也给予中小学教师一个不良职业情绪的适当发泄平台;其二,本次课程干预让教师们认识到同行们也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职业困惑,让教师们认识到存在职业困惑的正常性;其三,授课专家们对教师们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困惑进行疏导,引导教师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有归属感。由此,教师们的职业归属感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J].重庆:西南大学,2008.

[2]孙晓青,於荣,田海洋.基础教育心理健康教师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5,7(003):148-149.

[3]周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9,(11):86-87.

[4]向祖强,刘鸣,何伯锋.中小学教师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倦怠关系探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002).

[5]管培俊.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J].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10,(017):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