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1-24 18:01: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同时人口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不仅仅是老年人自己的事情,也衍生出一系列老年医疗保障、社会服务、生活质量等社会问题。老年患者的社区护理是医疗卫生服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护理人员应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由医院走向社区,为个人、家庭、社会提供直接、连续、全面、方便、快捷、经济、优质的护理[1]并进行多方面护理指导、卫生宣教。社区护理是应用公共卫生学与护理学的理论,以预防疾病、保护群体、促进健康为目的,并应用先进的整体的方法,直接向个人、家庭和团体提供连续性、全面性的护理服务[2]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到2000年全世界65岁以上的老人已接近6亿,其中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1.3亿。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社区老年人将是社区护理的重要服务对象之一。笔者对该社区老年人的护理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1 重视观察病情
老年疾病的病种多,社区护士要勤于观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老年疾病的病程长,护士应了解病情,对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进行健康指导,有针对性的介绍一些有关疾病治疗护理和康复的基本知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建立健康档案,了解社区每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2 重视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从社会转向了家庭,所以家庭成为老年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活依托,关心、亲近他们的人越多,家庭关系越和谐,生活越充实,老年人就越积极向上、越健康,社区护士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绪变化,经常主动与他们交流沟通,尊重老人、关心老人,主动与他们打招呼,选择确切的称呼,亲切的语言,诚恳的态度,耐心听取意见;社区护士应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除了会应用语言交流外,还应该学会增加非语言的交流,如轻抚老人,搀扶老人,鼓励其做一些他们喜欢的事情,积极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困难,获得他们的信任。另外社区护士在平时护理工作中应多与老年人的家属联系,教育其家属积极配合,多关心体贴老人,努力营造温暖温馨的家庭氛围,让老年人身心愉悦。
3 促进睡眠
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间少,而且多失眠,易醒,所以给老人创造一个安静、安全、整洁、舒适的睡眠环境显得相当重要,对失眠者要鼓励其保持稳定的生活规律,晚间不要过度饮酒或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睡觉前可用温水泡脚,以促进睡眠,必要时合理应用安眠药。
4 用药指导
老年人由于喜看广告,迷信新药、贵药,爱胡乱投医购药,缺少基本的科学态度。因此要了解每一位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根据病指导其合理用药,在药品包装上用大字标注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并详细交代清楚药品使用常识:有效期、生产批号、副作用说明等。以避免使用过期的药品,并嘱老年人按时按量服药,不要漏服、重服,切不可随便加大或减少剂量。
5 皮肤护理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皮肤及其附属腺体萎缩,皮下脂肪变薄、皮肤抵抗力下降、生理功能逐渐老化、减退,受不良刺激易发生瘙痒,要根据气候注意保暖,除炎热的夏天外,不必过勤洗澡,水温也不宜太高。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卫生。老人的居室地面要平整,并保持干燥,勿乱防止障碍物。久坐或卧床起来时不要太快,防止性低血压发生,防止跌倒。
6 积极锻炼
组织老年人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参加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丰富老人的业余活动,积极培养老人的兴趣爱好,如唱歌、下棋、听音乐等。另外老人要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补充含高纤维的蔬菜水果,适量饮水,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对已发生便秘的,可用针刺疗法、腹部环行按摩,对于严重顽固的便秘者可使用灌肠术治疗。
7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老年人由于病种多,病程长,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习惯于别人照顾,养成依赖心理,因此社区护士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针对不同患者及家属一起制订康复功能训练计划,鼓励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3]。对于卧床患者告知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及正常运动模式的重要性,指导其早期进行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方式,能下床的鼓励其早期下床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重返社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庄华.关于社区护理的探讨.实习护理杂志,2000,16(2):57.
篇2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骨折病例越来越多。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用最佳的方法抵御骨折给老年人带来的痛苦是摆在我们护理工作者面前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骨折; 护理; 老年人; 心理护理; 康复
老年骨折患者病程长,易发生并发症,因此,护理工作极为重要。2009~2011年我院共收治老年骨折患者134例,结合老年骨折的临床特点实施了全面的身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34例中男46例,女88例,年龄62~96岁,平均76岁。股骨颈骨折69例,股骨干骨折1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45例,前臂骨折13例。其中外固定架固定18例,闭合打钉14例,股骨头置换63例,全髋置换8例,切开复位内固定31例,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
1.1 护理 老年患者患病期间最易伤感,对疾病认识不足,精神创伤大,尤其骨折后的老年患者,因行动不便,思想负担重〔1〕。随着护理模式不断改变,对老年患者骨折后的护理尤为重要。通过几年来对老年患者骨折后的护理,实践感到;要做好患者的全面护理,首先要了解患者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1.1.1 心理安慰需要: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做好心理护理。骨折一般系外伤所致,住院手术治疗,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担心医疗费用、手术效果等,使老年患者不知所措,心理失衡,并有恐惧焦虑、易怒失眠等表现,而这些不良情绪对治疗与康复十分不利。为克服这些不良心理,要求护士做到以下四点: (1)经常巡视病房,了解患者需要,多帮助多解释,劝慰用温和语气与患者交谈,使患者有种归属感。(2)想办法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从内心接受治疗与护理。(3)多与家属配合。因老年人患者怕孤独,愿意子女家人在身旁,放宽探视时间给些特殊照顾,让其安心养病治病。(4)可适当向患者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1.1.2 对生活需要:患者病后生活能力减低,有的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陪护,更需要医护人员的护理。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同时,不忽视每个小节的生活护理如给患者喂药、大水、洗头、洗脚、翻身、擦背等等。掌握每个患者的生活起居习惯,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1.1.3 饮食需要:老年患者对饮食的需要更有其特殊性。如有的需要三高饮食,有的需要一高两低或糖尿病饮食,有的老人需要半流软食等,根据患者需要,满足患者对疾病有营养的饭菜。
1.1.4 对环境的需要:老年患者多喜安静、厌烦嘈杂的环境,因而病房设置应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将老年患者安排2人一个房间,洗漱问在室内,病区有功能锻炼区,治疗之余可进行有趣活动,不断增加康复内容。病情稳定后,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1.1.5 对治疗护理的需要:老年患者多强调别人尊重自己,更愿意医生护士像他的亲人一样尊重信任他,多接触他、关心她,愿意详细打听病情和治疗护理情况。有的患者表现含蓄,不愿意讲话多疑虑,愿意单独交谈,对这样的患者,说的不清楚反倒增加他的负担,对老年骨折患者采取灵活机动,根据不同的年老病员性格特点,进行治疗护理达到满足每个患者的需求。
1.2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1.2.1 预防心脑血管意外:老年患者,循环系统发生明显变化,有潜在发病的可能,尤其是骨折,病人精神紧张,加上疼痛等刺激,往往会导致血管收缩,出现血压骤升甚至发生脑溢血或心脏骤停等严重情况。故要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2]。
1.2.2 预防褥疮:老年人骨折后,变换困难,若伴有营养障碍、多汗、大小便失禁等则易发生褥疮,因此,病床要保持平整清洁干燥。协助患者翻身,每两小时1次,按摩受压处皮肤,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在褥疮好发部位加用软垫,避免褥疮的发生。
1.2.3 预防肺部感染:老年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减退加上有的长期吸烟、卧床、骨折后疼痛不敢咳嗽及深呼吸以致排痰受限,气管内分泌物不易排出极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患者入院后要戒烟,鼓励做深呼吸运动,轻轻拍打胸背部,上肢能活动者可做扩胸运动,以促进排痰、增加肺活量,预防肺部感染。
1.2.4 预防泌尿系感染及便秘:老年人长期卧床,易出现尿潴留,由于留置尿管而继发泌尿系感染。因此,对长期卧床的患者鼓励其多饮水,保持会清洁,有尿时及时排空膀胱。由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极易发生便秘,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粗纤维食物或缓泻剂,便秘时可用开塞露或灌肠。
1.2.5 深静脉栓塞:由于卧床患肢制动,造成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慢,血液成高凝状态,大量的血小板聚集于血管壁内易诱发血栓形成。故应密切观察患肢疼痛肿胀的程度及表浅静脉有无曲张,本组有2例出现深静脉栓塞,由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病情很快康复。预防深静脉栓塞,早期可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做健侧肢体按摩,指导患者做健侧肢体运动,同时做患侧肢体的被动运动,并抬高患肢鼓励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小板凝集。
2 康复训练
骨折可使肢体或其他部位暂时丧失功能,随着疾病的痊愈,功能可逐渐恢复,但功能恢复必须通过患者的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早期可借助CPM机被动锻炼,家人帮助练习,防止关节僵硬,然后逐渐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等张收缩及踝关节锻炼,每天3~4次,每次200~300下,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通过功能锻炼,使肿胀消退,减轻肌肉萎缩,关节粘连僵硬。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骨折愈合进度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使患者能够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
3 出院指导
出院前要教会患者怎样用拐杖锻炼,坚持每天锻炼2~3次,每次15~30分钟,告知患者负重前后注意事项,锻炼时要有人协助,有事及时与科室联系,给予回访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陈本钰,张国庆,王希鹏.经皮空心螺纹钉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0,7(4):58.
篇3
Abstract:Population aging has coming to us, government departments, experts and scholars, the news media, and care ageing men had already put forward various coping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But, in our special groups - the ageing population, the old man needs us more refined atten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do sex strong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关键词:老龄化 失能老人 社会保障
Key words:Aging disability old man social security
失能老人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上升而不断增加,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发展的未富先老的特殊性,失能老人的生活会在人力和经济上遇到困难。如何在我国还没有达到人口老龄的高峰时,提前规划、提前准备老龄人口中的特殊人群――失能老人的社会保障是我们经济部门、社会保障部门、人口部门、民政部门、社会团体的共同目标。若把失能老人的问题解决好,那我们基本上可以说把社会老铃化问题解决了一多半。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失能老人的社会保障:
一、家庭生命周期
一般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与解体 6个阶段。标志每一阶段的起始与结束的人口事件,如表所示。
失能老人一般生活在家庭生命周期的空巢期后期和解体期。这也是家庭的衰老期。我们重点分析这一时期的家庭生命周期特性,为失能老人的生活从家庭层面上提供帮助。
一般家庭生命周期的空巢期是在最后一个孩子已离家或结婚成家,夫妻均退休,年龄大约在60岁以上开始,当夫妻只乘一方时空巢期结束。空巢期还可以70岁为界细分为前期、后期两个阶段。失能老人大都集中在空巢期后期。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最早出生的独生子女是在1980年出生的,他们离家或结婚是按25岁计算,那就是2005年。到他们的孩子离家或结婚时,那就是2030年,他们已50岁。他们的父母都已75岁以上了,步入了空巢期的后期,可能已有失能老人出现,需要他们在人力上给与支持。由于夫妻都是独生子女,若将夫妻双方的父母都接到家中照顾,那就是将三个空巢家庭合并,2位50岁的在职人员照顾4位75岁以上老人其中有可能还有失能老人。这时家庭的人力资源就会失横,必须引进家庭以外社会人力资源来补充。
从现在到2030年,进入老年期的是1960年左右到1980年以前出生的,这期间国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一般家庭都会有2到4个子女甚至更多,他们步入老年初期也就是在70岁之前,还可以照顾已进入老年期后期有可能已出现失能的父母。2到4个甚至更多子女家庭来照顾双方的失能父母在人力上没有太大问题,他们的子女又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步入老年初期时他们的子女大都已成家,虽然要帮助子女带孙子,但是子女双方的父母都有能力带,也就是会出现四个老人帮着带一个孙子的局面,这时候若家庭中出现失能老人,家庭在人力上照顾是没有问题的。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到2030年前我国家庭中养老养小在人力上是不确少的,也就是说在这一期间我国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政策是可行的。但是到了2030年以后,独生子女步入50岁,他们的父母大都已70岁有可能还失能时,家庭的人力会出现严重不足。现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政策将无操作性。
二、 失能老人的涵义及现状
失能老人一般是指生活部分或全部失去自力能力的已到退休年龄的人员。分为轻度、中度、重度。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身体的不断衰老,75岁后基本上都会出现轻度失能,一些重的、难的日常生活已不能自理需要别人帮助。中度、重度失能大都是生病后的后遗症,中度一般是能下地活动,但日常生活都需要帮助;重度基本上已卧床不起,饮食起居都需要专人照顾。
失能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费和人力支持。经费是保证他们生活的基础,人力则是最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目前失能老人大部分是1940年以前出生,有很多人没有退休金,生活费用靠子女提供。没有很好的经济基础,很难有基本的生活保证。急需社会经济的支持。近期政府启动了全民社保和医保,使没有退休金的老人都得到了一点补助,缓解了一点失能老人家庭的压力。
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致使家庭人口减少,这就会造成失能老人的家庭人力支持彰显不足,这是需要人力市场等社会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来缓解的,失能老人照顾的人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是解决失能老人照顾的基础。目前这一市场的不完善是不可能解决好失能老人的养老的。
三、失能老人的管理与服务
根据国家民政部统计2008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9亿,且每年以近1000万的速度增加。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从现在9个人中有1个老人,发展到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且高龄化“空巢”化日益严重。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数据测算,60岁及以上人口中残疾人数量比1987年时该年龄段增加了2365万,占全国残疾人总数新增量的75.5%,占到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5%以上,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重度残疾的失能老人。也就是说在20个老人中就有3个以上的失能老人。其中:轻度的占近50%左右;中度的占20%左右,重度的30%左右。
我国的退休年龄相对国际上有些国家较低,退休人员中有年龄比较轻的身体还比较健康,若有养老金其生活质量还不错,因此,我们在人力物力还不充分的情况下要把重点放在失能老人的管理和服务上,这样我们才能最有效的解决我国的老铃问题,这也是老龄工作的重点。
1、建立基本战略和指导方针
我国已建立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对失能老人的社会保障有一定指导依据,但是,随着失能老人在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需要将失能老人做为一个单独的群体进行独立立法,以便细化失能老人社会保障时,有据可依。
在进一步落实全民社保的基础上,对失能老人发放失能老人失能津贴,首先对老年人口中的6%的中、重度失能老人发放倾斜性差别化的护理津贴,把有限的财力放在最需要帮助的人身上。为失能老人支付社会护理打好经济基础。
建立社会护理服务制度,为失能老人提供基本的护理,特别是针对中、重度残疾失能老人,要建立具体的可操做的社会护理服务机制,规范化其服务内容,提高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水平,不能以货币补贴代替护理服务,若对失能老人的护理服务市场建设不完善,那么失能老人就是拿钱也是买不到护理。
2、建立多样性的失能老人护理形式
家庭护理:通过对家庭生命周期的分析,结合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和未十年内我们以家庭护理失能老人在人力上是可行的,重点需要社会经济支持,在这一时期主要是完善津补贴的发放。
家庭与社会护理相结合:有些家庭由于少子女或子女身体不好等各种原因可能需要请专业的护工帮助照顾失能老人。这就需要社会提供大量的专业护理人员。
社会护理:无子女或子女无能力的家庭就需要社会护理,一般都是进养老院。这种方式的条件是;要有足够的床位和护理人员,这些都需要经济支持和建设周期。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失能老人的保障主要是从经济、物资和人力三个方面解决,经济方面政府已经开始实行全民社保和医保,对重大疾病实行了补贴,这对失能老人有一定的保障,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口老龄的加剧,这方面的补帖力度应进一步加强。养老院的建立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也可在商品房的建设中建一些老年公寓或政府从开发商手中回购一些适合失能老人居住的户型,配备各种失能老人需要的服务,以补贴价或租赁的形式提供给失能老人居住。在专业服务方面要从学校开始,扩大卫生学校的招生,设制相关的专业,医院设专门的失能老人护理专科,聘用这部份学生,再把这些学生派到各个养老社会服务单位,也就是劳务外派,形成良性的招生、学习、就业的环境。
失能老人的保障是多方位的,以上仅从三个方面做了简单的分析,其实我们还可以从人文关怀方面、动员舆论关注失能老人的照顾问题,呼吁社会关心失能老人群体的生活处境,发动有爱心、有实力的企业家捐资建立专项基金,发动有爱心的年轻人成立志愿者队伍,用于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耀 “老龄化趋势下的中国失能老人服务现状与对策 ” 第三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论文集 2009.12
篇4
论文关键词:居家养老 社会保障 社区 养护员
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我国传统养老模式还存在许多不足,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机制颇为重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重视社会福利事业,积极探索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新途径,于2002年9月首创“居家养老院”,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纽约时报、读卖新闻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居家养老院”的情况。
美国驻沈阳总领事、日本养老问题专家多次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人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解决了一个世界难题。”民政部领导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新模式,具有创意的就业新形式。”
一、居家养老的概况
居家养老,不是指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而是特指与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紧密联系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即在城市的各个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人们可以向服务站申请医疗和家政服务,由服务站派人到家中提供有偿的各种长期服务的养老方式。大连的具体做法是:根据社区老人经济条件和养护员岗位的需求,分为A、B、c、D四个档次。A类:每户每月享受政府养护补贴300元,条件是户籍、居住在本地,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高龄(80岁左右)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的人);无子女享受低保的老人。B类:每户每月享受的政府养护补贴200元,条件是户籍、居住在本地,生活需要照料的男70岁、女65岁以上的老人;双亲老人家庭月收入1000元以内(含1000元)、单亲老人家庭月收入在600元以内(含6OO元)的;年龄在70岁以上的病重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卧床不起、下肢瘫痪等重大疾病由医院出具证明),如其子女是本区下岗失业人员,可以作为养护员选用,但必须经过街道、居委会人户调查,情况属实,由居委会张榜公布3天,如无异议,可享受政府补贴。C类:每户每月享受政府养护补贴100元,条件是在享受B类条件以外的社会老人生活需要照料的;夫妻一方有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另一方是失业人员且同时享受低保待遇家庭的。D类:居住在本地,经济条件较好,需要此项服务的自费老人。居家养老审批时间定在每月的10日前,由所在街道将申报者的户籍、工资、医院证明等相关材料各一式两份(原件、复印件各一套)报送区民政局社会福利科审批。
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现有六十岁以上老人9700多人,占辖区人口的12%,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600多人,孤寡老人近20户。通过调查发现,全街道共有47户特困老年家庭急需照顾,有的是孤老户,有的是子女下岗、失业无力赡养户。以前,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经常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帮助和照顾,但是由于人力有限,时间不固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另外随着退休职工纳人街道管理,社区干部愈加繁忙,很难长期担负起照顾老人的任务。虽根据“星光计划”要求,在对老人服务上,建立了三级服务网络,为老年人建立了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每个社区都有老年活动室和室外健身器材,但对重病、孤寡老人“老有所养”的问题仍未解决。同时,街道有许多下岗职工,尤其是大龄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困难,长期在家,靠低保金过日子,生活十分坚苦,而下岗女工都是料理家务能手,加上老人的特点是恋家,所以街道巧妙地将这两个弱势群体结合起来,先将下岗女工培训成养护员,再利用社区慈善会所得捐赠支付养护员工资,这样既解决了照顾扶养老人问题,又解决了就业问题,可谓一举两得,开创出一条不设围墙的家庭养老模式。
由于居家养老费用低、服务周到、家庭氛围浓、适合老人生活习惯、符合中国国情,所以到各层次老人欢迎,居家养老迅速发展起来,由最初的13户17人发展到现在的77户118人,这一做法也得到了社会有关部门的认可,沙河口区在全区16个街道推行这一做法,目前沙区居家养老院已发展到498户,2003年居家养老院获得区长特别奖,目前此项措施已在大连市全面推行。
二、居家养老的组织机构
为了促进沙河口区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步伐,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促进沙区居家养老事业健康、适度、有序的发展,特设立以下机构。
第一,沙河口区成立居家养老院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政局社会福利科,负责行业审批、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及福利养老人员的审批,把居家养老院纳入社会养老机构重点指导、服务、管理范围。
第二,街道成立居家养老院管理中心。管理中心负责街道和社区的居家养老日常管理工作,院长由街道主管民政工作的副主任担任,副院长由街道办事处社会事务科科长兼任。主要职责是:研究确立家庭养老院的工作计划、措施的实施,人户摸底调查,制定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确定居家养老院的养护对象和养护员;负责签署养护员协议、养护员的调配、管理、考核和培训、发放养护员的工作补贴;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关系,募集慈善资金等。
第三,社区居委会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站长由居委会主任兼任,主要职责是:调查、采集家庭养老需求信息,上报社区需要增加的养护对象;定期征求老人意见,改进服务;负责养护员的管理、业务学习、考核和业务讲评;为有家庭养老需求的老人选派养护员;负责居家养老院的设施建设与维护;传达部署养老院工作任务。
第四,居家养老院。每个居家养老院由一名养护员和一户被养护对象组成,养护员与老人签订协议书和服务承诺,养护员必须遵守职业道德,爱心奉献,热情服务;必须每天到老人家中提供服务,清扫卫生,买菜做饭,和老人谈心,带老人看病等。有病、有事需要到居委会请假,居委会派人接替,养护员每日填写日记和家庭财务收支帐;经求老人意见,居委会月考核、季评议,如果老人不满意可提出更换养护员。
第五,社区医院。社区为每户居家养老院选派家庭医生,为每个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载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每周一次为老人体检并做好记录,为每个老人发放一个急救卡,老人可享受免费就诊;定期对养护员进行日常护理培训和老年人常见病例护理以及各种急救常识的培训。
第六,监督员。监督员由街道老龄委、退管站和部分老党员组成,负责养老院各项制度的检查落实,对养护员工作实行监督、检查,征求养护对象意见,及时提出有利于养老院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三、居家养老的发展趋势
居家养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各方面趋于完善,目前正向“六化”方向发展。即管理规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对象公众化、养护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1.管理规范化。养老事业水平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居家养老院从创建到现在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规范居家养老院的发展,市、区政府出台了《大连市家居养老院实施办法》、《关于加快推行社区居家养老院建设实施方案》等三个文件,明确了指导思想,确定了工作目标,即“十五”期间,沙区要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规范的居家养老院管理机构,确保生活需照料的三无老人、享受低保的老人,全部纳人居家养老院福利服务养老范围,满足社会老人居家养老的需求,提供有偿、低偿的养老服务;各街道建立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必须具备“9有”,社区建立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做到“六统一”,即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合同文本、统一体检、统一培训、统一管理,建立养护员考勤、考核、评议、奖励制度,使居家养老院在管理体制、用人制度、补贴标准等方面建立科学的管理规范。
2.投资主体多元化。目前制约居家养老事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是资金,随着居家养老规模的日益扩大,供养对象的增多,支付养护员工资标准的提高以及培训费用、管理费用的增加,资金不足、来源渠道不稳定等问题凸现出来,必然制约、影响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发展居家养老的资金应建立多元的筹措和运行机制,具体的方法是:政府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沙区政府为每个街道下拨居家养老院开办事业费,对无子女、享受“低保”的老人,区政府每月资助300元养护费,低收人老人每月补助200元,社会老人人均月收人低于1200元的月资助1120元。区政府年出资十万元用于养护员公益岗位工资和培训,每年市民政局发行1-2次专为居家养老筹集资金的社会福利彩票,所得资金款项用于居家养老费用。沙河口区成立慈善总会,各街道成立慈善办事处,动员社会力量向海内外募集款项,对捐助额4千元以上的单位、个人可给予一年“冠名权”,长期包户捐助可予以永久“冠名权”,对为社会福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可授予荣誉称号。
3.运行市场化。居家养老事业要按照产业化、市场化经营的思路发展,在管理方式、用人制度、分配制度、责任制度等方面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沙区居家养老院已发展到498户,其中享受资助的“三无老人”仅41户,其余全部自费。目前,全市已发展自费户500多户,养护费每月300-1300元不等。沙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通过政府对居家养老的老人资助和政府购买公益岗位发展自费户,未来居家养老市场潜力非常大,不仅适合“独居”、“空巢”老人,而且适合与子女同住的老人,这种方式使双职工子女白天安心工作,免去其后顾之忧,晚上同父母享受天伦之乐,又可以节省子女去养老院探视的时间,费用适中,因而受到不同层次老人的欢迎。
4.服务方式多样化。目前居家养老院提供的服务是老人需要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随着其发展还要满足老人更高层次的需要,根据不同老人特殊需求不断充实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满足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形成完整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比如根据老人兴趣、爱好提供服务,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健康老人提供室内外活动场所,社区医院为低收人老人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根据老人的不同需求,为老人提供小时服务、单项服务、日托、相谈等服务。中山公园街道还联办了“夕阳红”养护院,为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24小时服务和针对临终老人的“临终关怀”。
5.养护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居家养老服务是新的“银发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劳动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要根据需要有计划地优先在公共服务社及辖区失业人员中培训养护员,逐步建立职业资格和职称序列等级管理制度,提高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沙区中山公园街道与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大医护理学院联合办学,建立了中山公园居家养老培训基地,利用高校的师资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基地常年开设家庭护理、老年心理、老年常见病防治和急救知识、养护员职业道德规范等课程,请专家教授讲课,建立标准化题库,使养护员培训正规化。市劳动局为居家养老院设立养老护理员职业标准,并逐步建立养护员职业资格和职称评定制度,未来的养护员的工资依职称和服务质量而定。中山公园街道目前已培训253名养护员,184位已走上养老护理岗位,并且和市内各军队干休所达成协议,派出养护员40多名。
6.服务对象公众化。居家养老院在确保国家供养的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和无子女享受“低保”老人需求的同时,为社会老人提供有偿和低偿的居家养老服务,鼓励有支付能力的老人自费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做大做强“银发产业”,即解决了老人的需求,又解决大量失业人员就业。
四、发展居家养老的重要意义
1、居家养老是我国社会养老的发展方向。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0%,并以年均5%的速度递增。据估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占亚洲老年人口的1/2,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中国人口老年化的速度之快,高龄人口之多,都是世界人口史上前所未有的。这个庞大的老年人群体主要依靠退休金生活,或者依靠家人实现保障,这已远远满足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老人多,子女少,4个老人2个孩子照顾,压力大;二是社会服务提供的家庭保姆和小时工虽可解决老年家庭服务的部分问题,但服务质量、稳定性无法保证;三是公办养老院数量有限,对急剧增加的老人来说怀水车薪;四是私人养老院收费较高,管理不到位。而居家养老是一种更普遍、广泛的养老方式,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其覆盖面不仅包括“三无”老人,而且包括享受养老金待遇的人,甚至可以惠及到广大城乡的全体老人。
篇5
这是一个也许比其他行业更需要正能量的职业。他们时常遭到服务对象的抗拒――因为被需要的时机是如此特殊;每个伤感的场面,对他们的心理来说也无异于一次次挑战。但他们依然满怀最大的善意和勇气,陪伴无数人走向人生的落幕。
受访人物
马晓静
上海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守护天使”临终心灵陪伴项目主管。毕业后加入这个组织带领过两百多名志愿者,为住院的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关爱服务,整个项目服务过的病人已近千人次,家属也有七百多人次,服务对象还包括部分医护人员。
范思明
广州路加颐养院院长,对养老服务有近十年的亲身经验。在内地养老机构还未普遍开设临终关怀服务的当下,她早早意识到临终老人有别于普通老人的额外需要,借鉴香港相关机构的做法,在自己服务的养老院中开始了临终关怀服务尝试。
Arnold
香港圣公会圣匠堂长者地区中心社工。2007年在美国读完社工硕士后,加入了在香港施行数年的“抚慰天使”计划,主要为丧亲者及临终病人家属提供情绪支援、殡仪咨询、治丧陪伴等和进行生命教育的推广,至今已服务过500多个与“死亡”有关的个案。
每次走入那条不长的走廊 都会感受到由内而外的平静
在那里 那个特殊的通道里
会看到极度的悲伤与痛苦
同时
也欣赏到生命的绚烂与绽放
这似乎并不只是纯粹的工作
就犹如生命中所粘连的千丝万缕
一切都好像开始得少有困惑 也没有聚集太多的恐惧
走近那些微弱的身体
开始聆听 陪伴
如此简单 如此熟悉
――马晓静 《犹如生命中的一部分》
细致关怀,用心灵抚慰无法治愈的病痛
走进临终者的心里
“今天在办公室彻底痛哭了一场,其实原来想控制的,但却无法平静。晚些时候看到刘医生的留言,说22床昨天走了。是的,我根本也没能和那个病人说过几句话,因为肿瘤细胞侵入她脑部,她已经智力衰退无法与人交流。整整四个星期,我就这样轻轻地去,轻轻地走,她身边的老公说,其实,她都知道。上周去看她的时候,无意中撞见她老公在写日记。看见我,叔叔有点不好意思。我问他一直在写么?他说,也就是这段时间,因为写写可以打发时间。他说话的时候一直没有看我,倒是不停地给已经不认识任何人的妻子擦汗。我当时觉得那一幕,有那么几秒像是定格的画面,但又有什么东西缓缓流动,我不想打扰,便走出了病房……”
对于二十多岁的马晓静来说,这篇日记里写下的,只是无数幕曾让她深有感触的临终关怀服务经历中的一个。她每周起码有一天会去上海市肿瘤医院住院区,对新来的病人家属进行“首访”,联系安排志愿者与接受服务的对象进行结对服务,直到病人出院或去世,是病人和家属们除了医生护士以外最熟悉的人之一。
他们所面对的,是那些被宣告几乎没有治愈可能,生命只剩下六个月或者更少的癌症晚期病人及其家属。对这些特殊病人,医院不再施用常规的放疗、化疗或动手术,而是采用姑息治疗方法,主要是用药物尽可能地压制减轻病人病痛,使其能在临终前过一种尽可能主动的生活。但工作的忙碌,使得医护人员并不一定能时时顾及到病人及家属的心理需求,马晓静们的工作,就是弥补这个重要的部分。
面对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病人,临终关怀服务者会采用不同的服务方式。聊天是最主要的沟通手段,怎样与病人开始谈话,服务者们都经过专门的培训。“最重要是倾听,因为病人和家属才是第一位的!”用与正常人对话无异的口吻,让病人知道有人在陪伴他们支持他们,让他们不要担心,从而引导病人把自己的想法、需求说出来,并努力帮他们传达、解决。
《纽约时报》曾介绍美国有一种临终关怀服务:治疗师背上吉他找到将逝者,为他们演唱其最想听到的歌曲。这属于一种简易的音乐艺术治疗手段,也是安抚病人的好办法。除此之外,临终关怀服务者们还会给病人读读书报、帮助他们冥想放松、进行简单按摩、促进他们与家人的情感表达等,甚至还有一些灵性层面和宗教层面的沟通。一点点琐碎的努力,一点点地让病人感受到温暖。
帮助病人完成一些小心愿,是最容易获取病人和家属信任,达到心理安慰效果的方法之一。马晓静他们曾为一个病人拍摄他在生命最后一周中的一些影像片段,其中有对家人的感谢、对女儿的鼓励、对生命的赞美、对病痛的释怀,还有他曾经工作过的单位环境、同事们的祝福等等,留给家属和所有的朋友作最后的纪念。这让病人的家属非常感动,病人去世后,还一直和志愿者们保持着联系,并主动为临终关怀服务事业推动捐款。
关注细节上的需求
“这就是我们的‘平安居’。”范思明院长推开107的房门,明亮的阳光从一侧的窗户照进老人院这个洁净的房间。一张病床,几张陪护椅,小柜子,输液架,大氧气瓶,应急铃,这里与其他老人房间不同的是,多了两扇门。一扇门通向一个小小的独立花园,种着的几盆绿色植物和晾晒的老人衣物增添了一些生活气息;另一扇是厚重严实的大铁门,门后就是临时太平间。两扇通往不同“方向”的门,让第一次进入这个房间的人马上联想到“生”与“死”。
曾有数十位老人从这“离开”。除了因经济原因无法继续维持费用高昂的治疗外,这些老人大多年事已高,身体机能衰竭,病情难以逆转;或因病情反复,出入医院多次对他们及其亲人来说反倒是种痛苦的折腾。在一些发达国家中,人们在健康时就会留有一份医疗预嘱(Living Will),对自己丧失决策能力后的治疗方案预先留下意见或指定某人代为决定。在养老院里,范院长也会与这些老人及其家属反复沟通,根据其身体状况签订一份协议,即当老人病重,不再送往医院治疗,而是由养老院代为进行特别护理,让老人在养老院中平静度过人生最后的日子。
“平安居”也是一个急救室,方便医生在不影响原同房老人的情况下对病危老人施行抢救。但范院长一直计划着要把它改造成一个更像“家”一样的成熟临终关怀病房:
“用素淡的颜色重新粉刷墙壁,特别是把天花板刷成蔚蓝色,使卧床老人像看着晴朗天空一样。增添一些看着能让心灵平静的居家摆设,配置音响设备,给他们播放一些平和轻柔的宗教音乐。更重要的是,有一个独立的隐私空间,让老人能与自己的亲人不受干扰地待在一起,好好说说心里话。”
除了擦洗、翻身、按摩等日常护理之外,就算是卧床老人没有意识,范院长和员工们也会对他们说说家常话,或进行祈祷:“希望他们能感受到我们的祝福,获得战胜病痛的力量,求得身体和内心的平静安详。”
赢未来凭你多年的经验来看,对临终老人最有用的安抚手段是什么?
范思明让他们知道自己不孤独。除了子女的陪伴、医护人员的看护外,院内员工和其他老人也常来看望这些病重老人,轻轻地拉着手、拍拍肩膀,轻声唱圣诗和祈祷。曾有一位癌症晚期昏迷了好几天的老人病情好转后回到原来房间,告诉别人“听见好多人为我祈祷,我知道将来的‘家’会很美好”。或许肉体病痛无法尽消,但内心的安宁已使她和家属深感安慰。
赢未来我注意到你们的服务项目中,特别强调了对病人家属的关怀。
马晓静是的,病人的家属在长期照顾过程中,既要面临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又要面对临终病人的情绪、行为问题,非常劳累,心理压力更大。在接触病人的开始,我们就同样关照起他们家属的情绪状况和家庭支持情况。更会帮他们对照护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梳理和缓解,像是帮他们找医护人员询问护理问题,调解他们和病人沟通过程中临时出现的矛盾。而且在病人去世后家属要经历的哀伤周期里,我们还会进行电话或上门跟踪,进行哀伤辅导,表达关心和支持。
生命消逝,不是容易接受的事
克服内心的挫败感
除了护理专业出身的人员,国内专门从事临终关怀的人为数很少,年龄也相对偏大。就算是在临终关怀服务发展了近20年的香港,从事这方面义工服务的也多是阅历丰富的退休老人和家庭主妇。近年来,在一些公益机构的号召组织下,才渐渐多了一些大学生和白领加入到志愿者服务的团队中来。
因为对正处于生命最旺盛时期的年轻人来说,在目睹他人生命消逝后想要轻易释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算一些本身拥有良好专业背景的心理咨询师,也不一定完全符合临终关怀服务者的标准。因为“当面对一个可能很快就会消失的生命,服务者不能奢望自己在与服务对象谈话的过程中,能完全地改变他们即将面临的状况”。如果不能抛弃自己“助人者”的身份,以一个平和平等的心态来做临终关怀的话,挫败感会很强。马晓静坦承,他们的义工团体加入者热情度很高,但是之后的流动性也很大。
经验丰富的Arnold,也无法每次都能顺利排解负面情绪。尤其是经手一些青少年重疾、自杀的个案后,陪着这些孩子的家人去殓房辨认遗体或者布置灵堂时,他同样会在心里追问“为什么”,无助感很强烈。
但就像他意识到,一直陪伴这些家长面对噩耗处理后事就已经是最好的支持一样,他在心里难过的时候也会想到找人陪,主动约朋友出来聊聊天,把心理的感受倾诉出来,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中对生命终结的理解,对他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基督徒眼中,死亡只是一种暂别的方式。”这也是从事临终关怀服务的人中,有信仰者居多的原因。心情难过的时候,祈祷能够让他们尽快平静下来,重拾对生活的希望。
但在克服了这些无力感和挫败感后,对那些在生命尽头被放大很多的恐惧、哀伤、不舍、豁达、接受等心理状态有了更客观的理解,这些临终关怀服务者内心的成长与收获也是丰厚的。马晓静说,那些经历着疼痛、随时都可能离去的病人,都充当着人生导师的角色,让她对生命本质有更深体会;Arnold也表示,正是因为了解到生命有多容易消逝,所以会重新去思考自己生命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遇到不愉快的人事也不再那么执著,为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觉得感恩和知足。
最难的是打破公众对死亡的避忌
除了服务者自身的心理调节问题,临终关怀事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们对“死亡”的避讳。
中国人的传统里,只谈优生,讳谈死亡,教导人们正确看待死亡的“生命教育”在国内仍处于缺失状态。
就算是像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主动提供的这种非盈利性关怀服务,志愿者们时常也会遭到拒绝。有些病人和家属一听说他们的身份,就会十分抗拒,不想提及任何有关这方面的事情。
对这些病人及家属,马晓静他们并不会刻意安排义工进行一帮一的服务,而只是会采取“打招呼”的办法,每次去病区都会到他们病床前“顺便”问候一下,简单地表达下关心。服务者们也很注意将自己的工作和医生的工作尽量结合起来,比如解释一些简单的护理问题,帮忙向医生护士转达病人及家属的需求,这样几次下来,对方的接纳度会有所提高。
许多患者及其家属经过服务后,对死亡的态度变得坦然了。不再像以前,家属不敢把真实病情告诉病人,双方在猜疑中忍受内心的痛苦,或是有病人得知病情后终日生活在恐惧和绝望之中,甚至想通过自杀结束生命。据内地一所临终关怀机构调查,接受临终关怀服务前,七成多的病人认为死亡十分恐怖,明知治不好,也要尽一切手段延长生命;接受服务后,这个比例下降至24%,而 “认为死亡是自然规律”,努力过好余生每一天以减少遗憾的病人则相应增长到72%。
所以在来自各行各业的临终关怀志愿者中,有一群特殊的成员,就是那些有丧亲经历的病人家属。经历了亲友离世的过程,他们切身体会到了临终关怀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帮助有多大,所以也希望分享自己的经验,给更多有需求的人予温暖关怀。
赢未来对于有志于参与临终关怀志愿服务的年轻人,你会给出什么样的建议?
Arnold首先,我会让他先问自己几个问题:怎么看待死亡?努力回忆过去任何与死亡有关的“哀伤经历”,比如亲属离世,自己是怎么看待的?这点很重要,因为以后如果接触到与自己经历相似的个案,很可能会唤起他不愉快的回忆。能够建立对生死的正面认识,并且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有效的情绪排解方式,再去接触服务对象会更好。
临终关怀,专业发展迫在眉睫
按联合国的标准,中国在2000年就已进入了老龄化国家。未来中国的老年人口总量会是世界第一,老年人口的比重也会是世界第一。到2050年,80岁以上老人将超过1亿。养老问题无疑将是中国即将承受之重,其中高龄重病老人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更是未来的难点。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社会对拥有专业素质的临终关怀服务人员的需求会急剧增加。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临终关怀已是成熟产业,纳入了医疗保险体系。由医生、注册护士、社工、宗教辅导者、照料者和药剂师组成临终关怀团队,在志愿者和家属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在医院、护理院或其他机构中为临终病人们进行服务,其中更有90%的临终关怀照料,是在患者家中提供的。
在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临终关怀也已形成体系,有专业的机构、人员提供服务。以香港为例,由于相关法律的规定,人们临终前一般都会进入医院、养老院等机构,很少在家中去世。这样利于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有无治愈可能,是否需要安排临终关怀服务。
而在中国内地,临终关怀事业的规模和体系还正在缓慢发展中:内地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松堂医院创建于1987年,为后来者起了颇具参考性的带头作用;李嘉诚基金会近年捐资启动实施了“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在各地开办了三十多家宁养院,免费为贫困的癌症晚期病人提供镇痛治疗、护理、心理辅导等服务,也让公众对临终关怀有更深入的了解。
马晓静所在的上海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成立后一年多就得到了多个医院和高校社团的肯定和支持,吸引了大量的大学生参与义工的培训和服务行列,甚至间接推动了北京西城区政府于2010年开始生命关怀工作。除了发展医护人员、社工、宗教人士等组成的专业团队服务外,培养受过专业训练的年轻志愿者加入公益服务的阵容,也是未来内地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方向。
赢未来香港的临终关怀发展了20年,有哪些地方相对比较成熟的呢?
Arnold香港的公立医院基本都设立了临终关怀病房,有些会布置成卧室和客厅一样,让病人感觉像回到家里,弥补无法“一家人吃饭”的遗憾;而且在当中服务的每一个医护人员,甚至是清洁工人,都受过严格的培训,对待病人和家属态度非常好,尽量让病人感到舒适自然。未来,随着医疗器材的配套普及,越来越多人会选择在自己家里接受临终关怀服务。我相信,临终关怀事业在将来几十年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获得更多人理解支持和更多有志之士的加入。
临终关怀知多少
临终关怀(Hospice或Palliative Care),又被称作宁养服务、善终照顾、安宁护理。
1967年7月,英国女医生Cicely Saunders博士在伦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现代临终关怀医院――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
临终关怀不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疗护理和心理照顾,减轻其症状、延缓其疾病发展。目的是提高患者余生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及心理症状,排解心理困扰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以患者为中心,而不是以其疾病为焦点。
同时,临终关怀还能够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是对现代医学人道主义的深化和完善,也是对科学的死亡观念的宣传和普及。
人人求“善终”
东西方的学者们和相关服务机构,近年都曾向公众调查他们对“善终”(Good Death)的理解和愿望,虽然结果表达各异,但核心观点都很接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无肉体痛苦,或病痛减至最轻;
2.心理安宁,没有遗憾和牵挂、不会对家人造成拖累;
篇6
关键词 便秘 健康宣教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202
便秘可区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便秘由肠梗阻、肠麻痹、急性腹膜炎、脑血管意外等急性疾病引起;慢性便秘病因较复杂,一般可无明显症状。按发病部位分类,可分为两种:①结肠性便秘:由于结肠内、外的机械性梗阻引起的便秘称之为机械性便秘,由于结肠蠕动功能减弱或丧失引起的便秘称之为无力性便秘。由于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便秘称之为痉挛性便秘。②直肠性便秘:由于直肠黏膜感受器敏感性减弱导致粪块在直肠堆积。见于直肠癌、肛周疾病等。习惯性便秘多见于中老年和经产妇女。
老年人便秘的原因
职业和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不同职业患便秘情况也不同,于普林等调查了北京等6个城市的老年人便秘流行情况,发现从事家务、行政管理、科教文卫等职业者患病率较高,分别为15.6%、13.4%、12.7%,工人和商企业人员患病较低,仅为10.1%。李增金和刘世信等在北京、天津的调查研究显示军人、警察、无业者发病率较高。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易发生便秘。
精神心理因素影响: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过度忧郁都是便秘发生的危险因素。易怒、喜愁无常、焦虑、抑郁的老年人患便秘的多。睡眠差、早醒、失眠多梦的老年人患便秘的也较多。
健康状况及运动情况:运动量少的老年人易发生便秘,体弱多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的老年人便秘发生率高于生活完全能自理者。
生活习惯影响:有的老年人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忽视正常的便意,排便反射受到抑制,日久易引起便秘。这也是产生便秘最常见的原因。经常抑制便意不能及时排便者便秘的发生率高于不抑制便意及时排便者。不定时排便老年人的便秘发生率高于定时排便者。
饮食过于精细少渣者,缺乏食物纤维令粪便体积减小,黏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缓慢,水分过量被吸收而导致便秘。
药物的影响:便秘的老年人也可由长期滥用泻剂而引起加重便秘的情况。
年龄增长的因素:老年人唾液腺、胃肠和胰腺的消化酶分泌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结肠肌层变薄,肠平滑肌张力减弱,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被吸收而便秘。此外老年人直肠黏膜敏感性下降,参与排便的肌肉张力低下而易发生便秘。
老年人便秘的护理
尽快找出便秘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心理护理解除老年人的思想顾虑和心理压力,加强与医疗护理的配合;劝告老年人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调整饮食,适当增加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粗粮、豆芽、水果等;增加饮水量,适当增加脂类食物,如花生油,芝麻油;在老年人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促进肠蠕动,卧床老年人给被动运动;保健按摩,老年便秘患者可在每天起床前和睡觉前,用双手顺结肠方向按摩,自右向左轻揉腹部数十次,有助于预防便秘。大便时,双手中指按摩迎香穴,逐渐扩大按摩面积,以1分钟为宜;用缓泻剂帮助通便,可用番泻叶2~5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用。可口服中药麻仁丸、槐角丸、牛黄清胃丸等,也可口服石蜡油;对于便秘严重者,可用开塞露塞肛,使用前先将开塞露顶部剪断,使之光滑,挤出少量液体开塞露头部及轻插入,先试用1支,如果无效可再用2~3支,每次注入开塞露后,应让老人无法忍受时再排便;灌肠法,对于开塞露无效者可用温肥皂水500~1000ml灌肠,刺激肠蠕动,清除肠腔粪便。注意严重心血管疾病(心衰、心梗、心律失常)的老年人不宜灌肠。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如患者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可适当降低灌肠筒高度以减慢液体流速或暂停片刻,嘱患者张口呼吸,以放松腹肌,减低腹压。如患者出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悸气急的情况时,应立即停止灌肠,与医生及时联系给予处理;手抠法,因老年人持续性便秘,硬结粪便堆积直肠,在以上办法均无效时,可采用手抠法。操作者戴手套,先用石蜡油示指后轻轻插入,由浅入深,抠出粪便,操作中注意用温水清洁局部,必要时湿敷肛周局部,帮助括约肌回缩。
老年人便秘的预防及健康宣教
鼓励老年人建立信心:在仔细排除引起便秘的原理因素后,首先要解除病人对疾病的恐惧和思想负担,消除疑虑,确定信心。要对病人做好充分解释,使患者既不要轻视便秘症状,也不要产生过多的顾虑。另外对患者的排便频率与排便数量应详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以免患者滥用通便药。
指导老年人调整生活方式,倡导规律生活。如保持每天活动,留有充分的排便时间,尽可能坚持定时大便习惯,以及不错失便意,以便训练与培养排便及时。必要时可在足下垫高15cm,让臀部成蹲位姿势,以促进大便排出。对肥胖的老年人,建议减肥和控制体重。
指导老年人调整心态:对于在应激或情绪障碍情况下便秘的老年人,应多给予心理支持,消除紧张烦躁,不安的情绪,调整为正常心态。
建议增加膳食纤维素的含量:膳食中增加纤维,可使正常人的大便重量成比例增加,并缩短口-肛道通过时间,从而避免便秘。
鼓励老年人增加液体摄入量。鼓励老年人的饮水,果汁等,可避免因大肠对水、无机盐吸收过多而致大便干少。
老年人便秘的预防、护理、健康宣教是老年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护理人员一定要精心护理,使其解除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于普林,李增金,郑宏,等.老年人便秘流行病学特点的初步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1,20(2):132-133.
篇7
如果你现在有20万元的现金类资产,假设你的年投资收益为15%。实现翻番达到40万元需要多少年?这时很多人会说,大概需要七八年吧。但实际呢,计算复利因素,只需要4.8年便能从20万变成40万!这其中有一个理财的72法则。也就是说本金翻一番所需时间(年)=72/年收益(不计百分号)。
储蓄 当前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为2.25%,税后为1.8%,假设利率保持不变,则本金翻一番所需时间:72/1.8=40年。
国债 因为国债很少有1年期的,所以我们以加息后的3年期凭证式国债计算,利率为3.37%,本金翻一番所需的时间:72/3.37=21年。
开放式基金 如果选择一只好的基金,其回报率为8%,则本金翻一番所需的时间:72/8=9年。
货币基金货币基金的年平均收益率一般为2.8%左右,本金翻一番需要的时间则为:72/2.8=25.7年。
信托 时下信托产品非常热销,年利率大约为4.8%,购买信托产品,本金翻一番所需的时间:72/4.8=15年。
人民币理财 除了股份制银行外。目前各国的专业银行也推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以2005年建行推出的“利得盈”为例,其1年期产品的年收益为3.03%,本金翻一番所需的时间:72/3.03=23.7年。
选助听器也要测度数
人的声音有高低抑扬之分,因为人们听到的声音都不是单一频率的纯音,而是由多个不同频率、不同声强的音素所组成的复合音。当一个人出现神经性耳聋时,在每个频率的损失量各不相同,常见的老年性耳聋大多是高频面损失较重,因此很多老年人佩戴助听器之后常感觉声音太大,反而听不清说什么,特别不舒服。久而久之,使听力受到损害。这是因为助听器没有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放大高频的缘故。
目前,我国为老年人配助听器的地方主要有三处:医院、医疗器械商店和助听器厂家的连锁店。比较而言,连锁店的销售网络为病人提供了很多方便,但却难以保证其销售人员的医学、听力学等知识达到专业水平。所以助听器不能在商店随便买一个,应该到医院找专业医生帮助检查,根据听力损失在不同频率上的具体情况,选择性放大.且放大的能量也不是越大越好,而应根据病人需要,进行合理放大。这就是测度数。
念好购物经
一、不要轻信“优惠销售”。“大减价”、“直销价”、“跳楼价”之类的条幅和标语,大都言过其实,我们应慎重对待,以免上当受骗。
二、不去熟人那里买东西。找熟人买东西有许多尴尬之处:一是不便压价,二是商品有质量问题不便提出退货、索赔,往往使自己吃哑巴亏。
三、尽量去不讲价的商场购物。消费者再精也精不过商家,在讨价还价之后,吃亏的仍是消费者。而不讲价的商店则往往货真价实。消费者可以放心去买,过后也不会后悔价格高了等。
四、到大商场看货,到小商店买。因为大商场尤其是处在黄金地带的大商场,场地租金昂贵、豪华装修等增大了成本费用,有些相同的商品的价格往往高于其貌不扬、生意看上去清淡的小商店。
五、错季购物。冬季买夏季用品,夏季买冬季用品。要注意的是错季购物必须要购买自己实用和要用的物品。
理财败招
败招一:急于求成。不少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总希望能有一种办法使自己一夜暴富。
事实上,理财讲究的是一个综合性的、长期的财务计划与目标,而非投机与赌博。
败招二:重利轻险。不少投资者往往只注重收益,而不注意投资风险,结果造成血本无归。实际上,理财的内容包括两方面:增加收益与减少风险。
败招三:随心所欲。有些投资者,获利的欲望很强,学习的决心却没有,兴致所至,胡乱投资。但是市场上投资机会千变万化,投资工具层出不穷,不注重学习,就难以发现好的机会和品种。
败招四:结构单一。有些投资者将几乎所有的资产都投入到一种或一类投资工具中,造成结构失衡,往往在自身条件变化时,难以适应。
败招五:猴子摘桃。有的投资者进行投资有如猴子摘桃,见哪个爱哪个,效果难如人意。因为理财工具都要花一定的心思去学习,花一定的精力去操作。
败招六:负债投资。一般来说,市场上的融资成本总是高于普通的投资收益。所以投资者如果长时期地大规模进行负债投资,给自己背上了沉重的财务压力,一旦发生变化,将会使自己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败招七:因小失大。有些投资者过多地拘泥于一些蝇头小利,而丧失一些好的机会。必要的时候,投资者要学会忍痛割爱,比如放弃一些短期的机会,去获取长期的收益。
败招八:固守传统。有些投资者不愿接触新的投资工具。这几年开放式基金、投资分红险等新的工具频繁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一些传统投资品种的期限结构、收益结构等的不足,投资者如放弃考虑,也会使自己的理财计划缺乏完整性。
如何选择老年人家具
老人的家具配置讲究简单、实用,并且要尽量靠墙摆放,不要经常更换位置。老年人的腿脚多有不便,一些有棱角的家具尽可能不用,以免碰伤老人。老年人不宜爬高或躬身,所以那些高过头的顶柜或带有低于膝盖的抽屉的家具最好不要购买。
需慎选老人的床具和沙发。老人的床不宜过高,以免上下床不方便。弹簧床等软床对老人不适合,对于患有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的老人尤其不利,这常常会使他们的症状加剧。老年人的床以硬床垫或硬床板加厚褥子为好。床上用品要选择保暖性好的,床单、被罩应选购全棉等天然材料制作的。同样,供老人使用的沙发也不宜选择过于柔软的。那种人一坐上去,就深陷里面,仿佛整个人被拥抱住了的沙发,也不适宜老人使用。这种沙发往往令他们站起时感觉吃力。
老人的家具摆放有讲究。老年人卧床的摆放,宜和南北极方向一致。床、躺椅、沙发等一些供老人长时间休息、坐卧的家具,也不要放在正对门窗的位置,以防老人在休息时受风寒。另外,最好在老人的居室中铺地毯,以防老人因腿脚不便摔倒或突然晕倒时摔伤。
长期投资,中途该不该获利了结
在选择基金投资前,作为投资人应该会有一定的回报期望与可承受的亏损程度、理财目标等,即使打算长期投资10年,其间也应该依据自己的投资需求来设定获利点,以下几个原则可以作为参考:
1.确定资金的投资期限。若投入的资金在一段时间后要赎现,建议至少半年之前就关注市场时点以寻找最佳赎回时机,或先转进风险较低的货币基金或债券基金,以免日后急需用钱之时股市低迷,只得割肉出局。
2.清楚个人理财目标后再赎回。如果投资者因市场一时的波动而冲动赎回,赎回后的资金却不知如何运用,只能放在银行里而失去股市持续上涨带来的机会!
3.调整对投资回报的预期。选择基金投资前,投资人都会有一定的收益预期,目前市场已渐入获利时代,基金的投资回报一般达到10%-20%(以上)应属不错的表现,获利赎回点可初步以此标准设定。
4.获利了结时可考虑分批赎回,或转换至固定收益型基金。如急需用钱,或者市场已处于高位,那么不必一次性赎回所有基金,可先赎回一部分取得现金.其余部分可以等形势进一步明朗再决定。如果不急需用钱,可以先将股票基金转到风险较低的货币市场或债券基金暂时停留,等到出现更好的投资机会再转回股票基金,基金公司一般都提供转换优惠。
老人房间至少装三盏灯
有关专家提醒:老年人的房间至少要装三盏灯。在老年人的房间最好不要挂大灯,因为老人习惯起夜,如果在半夜突然遇到特别刺眼的灯光,会影响到他们的睡眠。因此,建议老人的房间应使用间接光,尽量避免光线直射眼睛。
有些老年人喜欢躺在床上看书,所以床头灯应该稍微亮点,最好使用装有调节开关的灯,看书时可以调亮点,看电视时则可以调暗点。另外,在老人卧室到卫生间的通道上,最好装盏夜间灯,类似于宾馆的那种,晚上的时候让它一直开着,方便老人起夜。
除了以上提到的通用光源、可调节亮度的床头灯,以及夜间灯这三盏外,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在电视柜的上方装盏小灯。
在老人房间,灯光应该偏暖色,这会让房间变得很温馨;光源不要太复杂,因为五光十色的彩灯,不仅会导致老人眼花、摔倒,还容易导致老人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明暗对比强烈或颜色过于明艳的灯也不适合老人,因为这很容易引起老人情绪的波动,进而刺激脑神经。
此外,老人房间灯的开关设计要简单易操作,布局要合理,最好设置成两组,一组是平时用的,一组是可以一键全部打开的,供家里来客人时使用。
老人旅游要“四看”
看行程:不能参加“急行军”团队 同样的游览内容,常规团是5天的,老年团就要6-7天。老年人千万不要抱着多玩多游览才算值得心理而选择那些走马观花的团队。有的旅行社为了满足多游几个国家的心理,也给老年人安排欧洲多个国家的“急行军式”旅游团,很多时间都在汽车上度过。这都对老年人的健康不利。
看内容:不图刺激图舒缓 老年团的行程设计一般是以古迹以及老年人印象中的经典景区为主线,并配合一些适合老年人的主题活动,旅行社在游览安排上应尽量做到休闲、轻松。一般都是坐火车或坐游船比较多。行程中应该没有刺激性的项目,比如漂流、快艇。
篇8
再大的难题,也会有攻关的勇士。位于上海西南角沪闵路上的第八五医院分院神经内科,就有一支专门与“三瘫(偏瘫、面瘫、截瘫)做斗争的医疗团队。在近10年的时间里,他们以独创的医学仪器、独到的治疗方法、独特的康复手段,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为数以千计的中风病人及其家庭送去福音。
据介绍,近两年来八五医院分院神经内科共收治中风患者220多人,在经过3~6个月的治疗后,发病半年以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7%,发病半年以上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也在60%以上。目前,该科在中风患者圈子里已小有名气,其网站http://省略也有颇多点击率。该专科的50张住院床位一直供不应求,病人最多时竟加到60个床位,深得患者的信赖和欢迎。
(一)
走进神经内科病区,迎面就能看到,患者赠送的24面锦旗把走廊墙壁基本占满。环顾一圈,相对于沪上各级医院日渐改善的住院条件,这里只能说是中下水平。笔者心里不禁画了个问号:它对患者的吸引力、与同行的竞争力究竟来自哪里?
顾超,40出头的年纪,思维敏捷,精明强干,是神经内科的科主任。他从独特的生物工程学视角出发,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在疾病治疗管理模式与医疗临床管理手段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使得该专科在中风及其后遗症治疗与病区数字化管理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这里的核心竞争力,是独家拥有的仿生物电治疗仪,用这一仪器给患者做细胞层次的簇放生物电治疗,是我科特有的治疗项目,而且已被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对偏瘫、面瘫、截瘫等有较好效果。”顾主任介绍说。
笔者曾长期从事新闻采访,对仿生物电治疗仪(以前称“生命信息治疗仪”)也有过多次报道。这一电疗仪器,是由顾超的母亲、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生、曾在中科院原子核研究所工作的老科学家顾涵森,与江南名老中医吴度民共同研制而成的,早于1994年就通过上海市医疗管理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得国家专利,随后又获得欧美等13个国家的专利证书。
周家凤,神经内科副主任,是这个团队中使用仿生物电治疗仪管理时间最长、经验最丰富的一位。她向笔者介绍了运用这台仪器结合中医针灸的治病方法。在做簇放生物电治疗时,先参考患者的脑磁共振影像,确定患者病变的部位,然后在病人的病灶局部通过针灸针直接引进不同剂量的编码生物电信号,一方面激活处于膜电位丧失功能的神经细胞,重建其细胞膜电位,恢复其正常的生理调控功能;另一方面明显地改善大脑神经细胞的供血供氧,减轻脑缺血缺氧的损害。
该专科学术带头人、原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张福麟教授,对仿生物电治疗仪的治病原理对笔者做了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中风以后,首先一部分神经细胞因为缺少氧气和养料而完全死掉了,但是周围的大量神经细胞并没有死亡,处于“半死不活”状态。如果这些神经细胞分管语言功能,则患者就不会讲话了;分管上肢功能的,上肢就会瘫掉;分管下肢的,下肢就瘫痪了;分管大小便的,大小便就失禁了。“不活”其实是还没有完全死,如果采用外界力量能促使这些神经细胞恢复膜电位,则它们还可以救活。由于量子化生物电疗法采用的信号与正常人神经细胞传导的信号是一致的,因此易被神经细胞接受,能够激活那些“半死不活”的神经细胞;哪一部分的神经细胞被激活了,哪一部分的功能也就恢复了。
张教授指出:当然,要激活这些“半死不活”的神经细胞,越早希望越大,时间一长了,这些细胞就不是半死,而是全死了,死亡的细胞再用什么办法也无能为力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从我们的临床实践看,众多中风后遗症病人脑CT片子显示的半暗区,也就是失去功能的神经细胞,大部分是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是可以采用生物电疗法逆转的,是可以被激活的,这也就是治疗中风及其扁遗症的希望所在。
(二)
来这里就医的病人,有脑中风引起的偏瘫、脊髓炎症或外伤引起的截瘫、四肢瘫、二便失禁、语言障碍,有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瘫,有小儿脑瘫引起的运动、智力、语言、听觉障碍,还有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紊乱、脑外伤、脑疲劳、老年痴呆……
总之,尽是些疑难杂症。小护士们对病人归纳为“三多”:抬进来的多,昏迷不醒的多,三管(即尿管、鼻饲管、氧气管)齐上的多。既来之,则“治”之。你病情复杂,我治疗上就须“组合拳”伺候。该专科主要采用由簇放生物电疗法、脑循环治疗、超声、激光、远红外组成的理疗方法;由头针、体针、微针、药物穴位注射、中药涂擦、督灸组成的中医治疗方法;由手法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组成的运动疗法;以及由心理治疗、中西医药物颈动脉注射与静脉输液治疗参与的综合治疗方法。
不难看出,除了“人无我有”的簇放生物电疗法,其他治疗手段大多是各家医院共有的。于是,怎样做到“人有我优”,就成为顾超这个团队刻意去研究、努力去做好的事情。
这里先讲一讲“五步法”。听来简单,却是原创。大家知道,中风瘫痪的康复过程往往漫长枯燥,病人和家属像在走一条无尽头的路,信心和耐心容易一点点被磨去。该专科总结出康复治疗“五步法”,简述如下:第一步,临床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各项临床指标稳定);第二步,独立能坐(不依靠他人搀扶,不依靠后背支撑物品,在轻微外力推动下不倒);第三步,独立能站(不依靠他人搀扶,不依靠支撑物品);第四步,能实现最基本的生活自理(包括走得稳,无大小便失禁,能自己进食,能穿衣,认知功能基本正常);第五步,功能基本正常,回归社会(ADL≥90分)。
“五步法”的好处是把中风康复这一漫长复杂的过程细分,使之阶段化、节点化,让每一步成果具象,使每一步目标清晰,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治疗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患者可以由近及远,不断建立信心,最终积小胜为大胜。临床实践证明,患者及其家属非常认可“五步法”,觉得好懂好记,努力方向明确,心里感觉踏实,都很愿意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来做。
再说说“查房”。这是无论哪家医院都有的制度。但这里的查房并不是仅由单一学科医师参加的,而是一个整合型、综
合性的医疗团队――卒中小组:有西医,有中医;有康复治疗师,也有负责心理干预的护士……发现问题当场会商,马上落实到位。在诊断、治疗、护理、康复、服务等各个环节,通过建立以电子病历与康复临床路径为核心的数字化医疗信息网络平台,该专科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奖掖优秀,激励创新。
这里的成功病例很多,限于篇幅仅列举一二。
经过3个月的持续康复治疗,因中风偏瘫导致卧床的汪根雨,如今可以自己乘公交车来复诊了,满脸的笑容说明了他心中的喜悦。这位72岁的老人有多年的高血压冠心病病史。2010年9月的一个深夜,他忽然感觉右侧肢体麻木、手脚无法动弹,家属立即将其送到附近的医院。清醒后的老人无法面对这样的结果:一侧肢体瘫痪,将长期与床为伴。本来乐观开朗的性格变得暴躁,怨天尤人,拒绝任何人的靠近。针对他的情况,护理部立即安排了心理辅导和独特的电磁平衡治疗,一周后老人居然在搀扶下可以坐起来了。自此他来了精神,每天5点钟就起来做康复练习,并且看到每个人都满面笑容地打招呼。针对他的情况,医生又增加了针灸、推拿和穴位注射,如今老人已经实现了生活的基本自理,可以出院随访了。
篇9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村的老年人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很久以来,人们关注较多的是城市人口的养老问题,而对在黄土地上一生辛勤耕耘的老年农民的养老问题却关注甚少。事实是全国1.43亿的老年人口当中就有将近70%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由于农村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差,加之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因此目前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而能否妥善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村老年人口的生存和养老现状,探讨现阶段农村养老的可行路径,是理论和现实都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目前农村老年人口养老现状分析
对于农村养老,人们一般都认为,有儿女的老人由儿女家庭赡养,没儿女的作为五保户也由当地村庄集体供养,好像他们没有养老的后顾之忧。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生于农村,对农村老人养老状况比较了解,而且近两年在山西贫困地区做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在当代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的矛盾变得愈发尖锐起来,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农村老年人赖以养老的主要模式受到挑战。勿庸讳言,家庭养老依然是现阶段我国养老的基本模式。但从现实社会及调查材料看,它已不能承担所有的养老任务,正受到来自于计划生育政策和城市化、工业化社会共同引发的人口结构老龄化、家庭结构核心化等严峻挑战,也就是说,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正面临着种种矛盾和困惑。
1.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拥有子女人数减少,即家庭人口小型化,从而削弱了家庭养老功能。尽管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不如城市取得的成效大,但其拥有的子女数也大大下降,导致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的比例上升,家庭供养老人的功能逐渐削弱。过去一般是一对夫妇供养一对老人,现在乃至今后一般是一对夫妇供养两对及两对以上老人,不仅财力上难以支付,而且精力上力不从心,靠儿养老的传统模式逐渐改变。
2.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的“空巢家庭”越来越多,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需要承担劳务和家务的双重劳动,子女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因打工在外难以较好实现。为了改变生活和摆脱贫困的处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农村年轻人不满足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大量向城市流动,进行务工和经商。留守在农村的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绝大多数老人的生活要靠自己,处于自养状态,同时还要承担照料下一代和从事农活等体力劳动。比如,山西的临县,近年来本县50多万人口中就有10多万外出打工。这些常年在外拼搏的打工者,生活艰辛。收入较好的尚能给家中老人寄些生活费,许多打工者仅能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有的甚至自顾不暇,没有力量顾及老人。在临县我们看到,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大多是自己养活自己,活到老干到老,是许多农村老年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一旦他们丧失劳动能力,因无固定收入,生活风险和困难程度均高于城镇老人。
3.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人原有的优势地位正在失去,年轻一代敬老爱老意识的匮乏,致使家庭养老的主体责任正在淡化、丢失。在过去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村老年人熟悉耕作技术,有丰富的生产经验,掌握着家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家庭和社会地位较高。现在挣钱靠科学、靠技术、靠外出打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老年人失去原有的优势。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农村老年人仍然主要依靠家庭养老,其基本生活需要由子女提供,而子女因经济状况和思想道德水平不同很容易产生纠纷。尤其在当今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种思想活跃,传统养老观念受到挑战,年轻一代在思想上基本认同养老的同时,行为上则表现得更为现实和自我。
4.农村老年人自养能力较低。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较低,一年辛苦下来,除了必要的开支已所剩无几,特别是不发达的农村收入更低;二是给孩子成家和盖房子是农村人的最大开支,许多家庭把多年积蓄花光,甚至还背上外债;三是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农村老年人在劳动年龄阶段创造的财产收入基本上都用于子女婚嫁及家庭投资,而不是靠自己的储蓄来养老。因此,到了老年,经济上只能依赖子女,由于代际之间经济交流存在严重的不平等,老年人的赡养费用远远低于供养子女的费用。
此外,随着教育消费的增加和医疗制度改革,使农村许多家庭本已拮据的生活更加贫困,有的负债累累。现在的孩子从上小学至初中、高中、大学,其花费是过去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农村人也已认识到读书是改变个人和家庭面貌的重要出路,宁愿自己受贫,也要供养子女上学,这也使老年人成为家庭边缘人而被忽视、歧视,甚至虐待的一个现实因素。
(二)农村社区养老发展严重滞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人口老龄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与发达国家成熟的社区服务体系相比,我国的社区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其中城市发展进程比农村快,近年来已取得长足的进步,而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与城市相比严重滞后。表现为:一是对老年人经济上支持不足甚至没有支持。在一些经济发展迅速的农村,对60岁的老人实行退休制度,有的对老年人按年龄给予补贴。这对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作用很大。但这只是中国农村极少的一部分,大多数人无缘享受这种补助。二是老年服务体系仍属空挡,最具代表性的敬老院不仅不普及,现有的许多还只是仅供参观的“展品”。老年医疗服务、生活料理服务、不能自理的老人的长期护理服务等都未建立。三是老年协会组织还不普遍、不健全、不完善、不系统化。尽管近年来老年协会组织发展较快,在引导和督促家庭养老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目前还存在组织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组织健全的也存在作用发挥欠佳的问题。而中国的习俗和传统观念决定老年协会组织在农村家庭养老的纠纷中担当重任。我们期待农村的老年协会组织在对家庭养老的引导和督促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小问题不出村、大问题也尽量调解和化解。
(三)农村社会福利、政府救济和低保投入严重不足,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基本处在社会经济保障体系之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广大农村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老年人群体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他们身上体现不够。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由于农村整体收入水平低,老年人收入更低,贫困率高达1/6,农村老人基本没有社会保障。2003年参保农民5428万人,其中领取养老金的只有198万人,占农村老人总人数的3%,人均养老金492元,这也主要集中于京、津、江、浙等地,像山西这样的欠发达省份,农村老年人养老基金只在个别富裕村才有,广大农村老年人是难以享受到养老金的。
农村医疗水平整体上低于城镇,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公平。据卫生部统计,医疗资源只有20%分布在农村,由于农村的卫生经费的比例从1991年的20%降至10%,农民人均卫生费只有12元,仅为城市的28%。2003年农村每千人口医师仅为0.68人,为城市1.76的39%,还有1/10的农村无医疗点,新的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仅为9.5%,约有40%~60%的农民因病致贫和返贫。
农村的低保制度尚未全面建立。目前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还是极少数人,大量特困户尚未得到保障,基本生活难以维持。
农村传统的“五保”制度受到承包责任制和税费制度改革的冲击。“五保”老人未能实现应保尽保,现主要靠低保和社会救助。2003年有30万五保户享受低保(户数比上年下降了41%),另有174万五保户受到定期救济补助,但水平很低,低保年平均只有270元,定期救济只有417元,每月只有二三十元。
二、完善农村养老机制的几点思路
如前所述,我国将近70%的老人居住在农村。农村的养老面之广,情况之复杂,难度之大,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程度和能力,由国家和集体大包大揽起来,实在难以达到。如果靠艺术家唱几首充满爱心的歌曲,靠企业家的一点捐助,靠社会的助老工程,靠政府的救济,靠某个组织的恩赐,都不是解决农村养老的根本办法。我们认为,农村养老问题是一个强大的系统工程,靠单一方法、措施只能解一时、一地之急,而不能从根本上、全局上解决问题,因此需要我们统筹考虑,综合治理,从多方面入手。目前,首先要解决如下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消除长久以来人们在思想认识层面上对农村养老问题的片面认识。
1.提高对农村养老问题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性的认识。这主要指各级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对农村养老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决不能将养老仍然看成是一家一户自己的事情。老龄化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家庭养老势单力薄,难以为继。我们必须对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保持足够清醒的认识。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许多年,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体制转型上,过多强调社会保障为国企改革的配套作用,将老年社会保障视为城镇居民的专利,这不符合社会保障的公平价值原则。如果失去了公平的分配机制就无法保证人人能够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思路相背离。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重大意义、存在问题、潜在危机,万万不可持无关紧要的态度。
2.从农村人口的实际情况出发,改变传统观念,适应新条件下养老机制的转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养老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养老观念需要随之转变。其一,改变完全依靠后代养老的观念,树立多方式多渠道的养老观念,包括依靠社区、依靠个人、依靠土地等等,这样可以减轻家庭养老的压力;其二,改变只有儿子才能养老的观念,打破赡养责任中的性别划分,使女儿和儿子共同承担养老的责任;其三,改变合居才养老、分居则不管的观念。合居、分居只是各自方便的需要,并不改变责任义务关系。子女要一如既往地尊敬和赡养父母老人。
此外,应进一步强化青少年一代的尊老爱老意识,努力维持家庭养老制度,为迎接老龄化的更大冲击创造雄厚的人力资源条件。
(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农村养老的根本出路。农村养老体系是建立在农村发展实际和老年人特征基础上,应包括社会养老机制、社区养老机制、家庭养老机制和个人养老机制。前两者属于社会化养老的范畴,后两个则为家庭养老的内容,各自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共同又为一个整体。
1.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社会养老机制。这是一个根本的养老保障系统,是国家、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通过建立制度法规而形成的养老保障体系,一般应包括养老保险制度、老年服务体系、老年福利制度及维护老年人利益的法规等。目前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极低,90%以上的农村老人需要自我养老和家庭养老,这是一个缺陷,也是不公平的。因此,我们首先要加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力度,通过社会养老保险这种形式,以个人为主、补贴为辅的方针,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合力,推动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解决农村老年人缺钱花的问题。其次,扩大农村低保的覆盖面,解决农村人特别是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第三,完善农村社会化救济和“五保”供养制度。2006年是“五保”制度建立50周年,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条例》已于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规定,五保供养资金将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这标志着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目前关键是要抓好落实。第四,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事业,探索建立大病医疗保障制度和对贫困老人建立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农村老年人病有所医的问题,满足农村老年人衣食无忧和有病能医、身体健康这两大基本需求。
2.建立农村社区养老机制。农村社区应为一个行政村。在我国,与城市社区养老体系建设相比,农村社区养老体系建设起步晚、发展慢,仅有的社区服务也存在服务形式单一和陈旧的问题,远不能适应和满足农村老人的需求。为此应从三方面加强农村社区养老机制建设:其一,加快建立农村的老年服务体系。敬老院是我国长久以来最具代表性的老年服务内容,曾受到老人的喜爱和子女们的青睐。随着社会发展,敬老院要满足老人的新需求,必须不断调整管理方式,增添新的内容,才能持续发展。同时,农村老年服务必须增加包括老年医疗服务、老年生活照料服务、不能自理老人的长期护理服务等内容,满足各种需要。其二,尽可能在经济上给老年人以支持。近年来,农村出现了多种形式的萌芽,但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比如有的经济发展迅速的农村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实行了退休制度,也有的按年给予补贴,对老年人的养老作用很大。但这要以雄厚的集体经济为基础。因此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完善农村社区养老机制的重要之举。其三,加强对家庭养老的引导和督促。其形式有老年人协会、红白理事会等。近年来,老年协会在引导和督促家庭养老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红白理事会引导人们对老年人的丧事简办,减轻了家庭负担,把钱用在老年人生前生活改善上,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对此应进一步加强和引导,促进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3.巩固和完善家庭养老机制。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是与传统大家庭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相联系的一种方式,也是老年人最感舒服的一种方式。虽然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家庭养老受到严峻挑战,社会养老成为现代必不可少的养老方式。但是家庭养老并不是就要消亡,相反,它还是一种很重要和最主要的养老方式。这是由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目前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国家不可能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养老方面,而且,中国人传统的亲情养老,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也无法取代。因此,家庭养老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会被社会养老完全代替。在目前我们应积极培养、发展和完善它。要积极建设和宣传新的养老观,鼓励和支持签定养老协议书,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组织对强化家庭养老的重大作用,加大执法力度,对不赡养老人的子女严格执法等等。
4.大力倡导和支持老人“自养”,促进个人养老机制的形成和完善。在我国传统养老机制中,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处于被动地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为此,我们必须寻求完善农村个人养老机制的方法。其一,农村老人在有劳动能力也就是在年轻的时候应进行经济储蓄,即把经济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养老金来储蓄,可参加养老保险,彻底改变把钱全部用在子女身上的做法。其二,在农村常年体力劳动中不要透支自己的身体,要劳逸结合,多进行养生锻炼,进行健康储蓄。其三,老年人在抚养教育子女的同时,要处理好同子女、媳妇及配偶的关系,做到同辈人、隔代人之间关系融洽。情感隔阂是养老中的大敌。其四,“征地养老”是新形势下农民自养的一种新模式。上海嘉定马陆镇2005年出台了农村老人“以土地备案形式解决‘农转居’,享受征地养老待遇”的方案。据此方案,农村老人的土地可以交给镇政府集中备案管理,镇政府给予农村老人数目可观的养老补助,每月440元,逐年提高,医药费也可报销70%~90%。以土地换保障,这是一个新的尝试,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借鉴和推广。
(三)关注和帮助农村老年人中的脆弱群体。据调查统计,农村中有5%的老年人属于脆弱群体,这主要包括: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丧偶独居的老人、卧床不起和生活难以自理的老年人、孩子有严重残疾的老年人、特困家庭中的老年人、子女间带有严重养老纠纷家庭中的老年人等等。这部分老人各自都有特殊情况,而且大多数属于家庭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通过国家参与、社会关怀、社区特殊照顾等方式来解决。比如,增加脆弱群体老年人救助专款,用于救助这些特殊困难的老人;向脆弱群体老年人实施医疗救助,发放医疗救助卡、设立扶贫病房、按一定比例减免药费和治疗费;广泛开展社会捐助活动,设立老年基金专户或结对的形式,对特困老人开展救助;建立特困老人档案,动态管理,抓实抓好等等。总之,应根据每个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尽量帮助他们安度晚年。
(四)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精神贫困问题。这几年社会和人们开始关注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但多倾向于城市老年人的“老有所乐”,对农村老人少有提及和关注。这是由于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存问题尚未得到完全保障,加之农村老年人的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对文化娱乐、精神享受、老有所乐等需求不是很迫切和强烈。也正因如此,农村老年人的精神贫困才更值得关注。目前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总的来说较差。戏剧表演、电影放映很少,不少家里的电视也是大多放在孩子的房间,老人们想看也不方便。于是老人们的活动也就是几个人拉拉家常,有的则无事生非参与赌博等,引起不良后果。因此,如何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生活活动,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目前比较实际的措施是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的作用,组织一些简易的老年文娱活动和图书馆,这在山西运城开展得较早,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赵雨亭.银龄新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2〕丁润萍.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支撑条件〔J〕.理论探索,2005,(4).
篇10
2006年2月,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这是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其中首次提出:“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效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作为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
2006年底,国家卫生部在全国推广双向转诊制度,旨在真正实现老百姓“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便捷服务。“社区首诊”与“双向转诊制”的实施让社区医院、百姓看到了看病不再难、看病不再贵的希望。
2008年为了配合社区医疗服务的开展,扭转药价居高不下而廉价药品生产低缓和消费终端消失的现象,国家大力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未来对目录中的产品,实行“定点生产”、“统一配送”、“零差价销售”的模式。
2008年10月16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到,要进一步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初级诊疗服务。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这些致力于解决社区医疗实际问题的举措步步紧跟,而身后却依然一边是大医院人满为患,看个感冒得排一上午,药费动辄上百元;一边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可罗雀,人才匮乏、设备落后的现状,但这些现实已经不容忽视了。
中国社区医疗困境调查
据了解,在山东省青岛市社区卫生覆盖率达到全市城镇居民的91.7%;长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社区覆盖率已达90%;海口市社区医疗覆盖率达80%;呼和浩特市社区医疗服务站全市覆盖率达94%……在这些可喜的数字背后却是大部分的社区医院依然“门可罗雀”,家门口的医院好像离我们还很远。究竟社区医院发展的瓶颈在哪里?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之所以不愿到社区医院看病,最主要原因是认为“医生医术水平低”(33.6%),23%的居民是因为“医疗设备陈旧不全”,24.5%的居民因为“医疗服务项目有限”,23.1%的居民认为“药品品种不全”。
市民信任度低
“居民有了头痛发热,虽然社区医疗站就在眼前,可他们宁可合近求远去大医院,也不去‘小医院’。”日前,一位社区医疗站的医生在论坛中诉说自己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以广州市为例,中山医院住院大楼、急诊大楼和康复大楼有编制床位946张,却已经加床到1092张,医院已经尽力解决重症病人,但还是供不应求,仍然有不少病人在排队等待住院。对比大医院的“一床难求”,社区服务中心显得十分尴尬。据卫生局统计,到社区卫生机构就诊的患者仅占到10%左右。广州市内每条街道都会设置一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及若干医疗站,本是卫生部门提出的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的一个重要举措,可不少市民却依旧反映,大医院每日仍门庭若市,不少社区医疗站却少人问津。大多数市民有了头痛发热一类的小病,情愿走远路排长队到大医院看名医,也不“光顾”家门前的社区医疗站。家住东华西路的童先生说,他到一家省级大医院看一次感冒,药费虽然高达98元,即便这样,童先生也表示宁可多花钱也要买个平安,因为大医院的牌子有保证,其他医疗单位他信不过。但家住一德路的李女士说她退休数年,平时多到附近的一德路社区医疗站看病。她说,到医疗站去看感冒,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开中药或西药。若开中药,通常一次开三副,每副六七元钱,加上挂号费也不到30元。如果服用西药,加上抗生素及针水,药费640元左右。
通过广州市的随机调查,在自费求医的情况下,只有两成市民表示会考虑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就诊;超过七成市民表示,即使小病也要去大医院看,其中第一医院、中山医院为首选;超过一半的市民表示,即使不去第一医院、中山医院,也应该去思明区医院、一七四等大型综合医院;并且,有一成的市民表示,绝不去社区医院看病,“不信任”是主要原因,愿意到社区就诊的70%~80%是老年人。
人才缺乏严重
尽管90%居民认为在社区看病方便,60%居民认为社区价格更便宜,但70%居民认为社区医疗机构医疗质量不尽如人意。现有社区医疗中心卫生人才流动性较大、队伍水平较低。416名医师中,执业助理医师78人,占18.7%,副高以上职称主要是离退休医师,每个“中心”副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80%以上是外聘人员,属于中心的在编人员很少。
对比大医院,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社区服务中心都十分尴尬。例如最普通的X光机,社区服务中心都没有。曾有病人发烧来就诊,怀疑肺部感染,可是社区就连给病人拍片分析都做不到,病人只好到大医院。
如果说硬件设施不足可以靠资金投入来缓解,人才却是社区服务中心燃眉之急。比较大医院“博士满地跑,硕士像根草”,高素质医务人员在社区服务中心极度缺乏。短期内要缓和这种情况,下派义务人员是关键。相关人员表示说:“有人担心,这样做,大医院人才就被挖空了,人才资源短缺了。实际上,社区医院‘解决’了看小病的病人,大医院的负担也可以减轻。”
社区医疗的春天
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医疗的政策和资金投入
北京市2008年要在城八区改扩建和新建2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在10个郊区县改扩建133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和改扩建399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虽然北京市已建成2600余家社区服务机构,但是,从多年来的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发展的状况来看,成效并不显著。社区卫生站因医生经验不足,加上硬件设施不齐全,造成很多社区群众对卫生站不信任,很少到社区卫生站就诊。公众对社区医疗的信任度已经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
政府部门不仅要从理论上高度宣传社区发展的重要性并做出区域规划和建设安排,更重要的是给予社区医疗事业发展足够的体制和政策支持;各级财政部门应制订足额预算,尤其要确保人力资源经费及时到位;政府更应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应当履行的具体责任;政府应当包揽社区医疗机构除医疗成本以外的全部支出费用,并充分满足社区医疗机构生存与发展
的基本经济和政策需求,真正担负起基本医疗投资主体的责任;如果财力有限,政府应着手深化体制改革,重新配置卫生资源,将大型综合医院推向市场。引进民营资本,拓宽筹资渠道,扩增全社会卫生资源,这样既可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也能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总之,只有筹足资金才能确保社区医疗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才可能最终满足百姓的基本医疗需求。
为了促进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首先,应当大力培养全科医生队伍,使其成为社区医疗服务的主力军;第二,将城区一、二级公立医院改造成为社区医疗机构,形成完善的社区医疗中心;第三,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社区医疗服务领域,并鼓励社会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捐助;第四,社区医疗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后,采用分级诊疗和差额付费管理办法,强化双向转诊制度。
现行机制挑战社区医疗的经营管理
北京市已经开始尝试社区医疗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312种常用药品以零差价销售。虽然从原理上解决了“以药养医”旧体制存在的根本问题,但是,如果其他配套政策跟不上、补偿额度不足或部门监管不力,仍然会出现社区医疗机构追逐经济利益的新问题。社区卫生站由于药房面积不大,空间和场地都会造成药品库存不足;药品种类不全会导致病人的信任度下降:进药过多又可能因药品过期而造成浪费;由于零利润销售,各种药品销售和储存中存在的经济亏损都要由政府承担,药品销量还受到保险付费制度的约束,多销还是少销存在着两难的选择。因此,以销售零利润药为主的社区医疗机构将会面临新的体制性生存困难。
近期,北京市社区医疗采用的廉价药品吸引病人的办法初见成效,药品零差率销售1个月,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日均门急诊量比过去增加3.5倍。但是,在今年大型医院实行“医药分家”和“收支两条线”的体制改革之后,随着大医院的医药费用降低,刚形成的优势平衡又将被打破,社区可能会失去依靠销售廉价药品来吸引病人的竞争力。
社区医疗机构要争取更多的病人,发挥更大的保障作用,首先在内部主动转变服务模式,用热情、细致的服务吸引病人;与此同时,外部要争取政府在机制和体制的创新,获得更多有效的支持。2007年,北京市260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从激励机制上讲,在采用“收支两条线”后,如果没有其他措施,可能削弱多劳多得的工作动机,长期缺少激励机制,将会影响社区更多收治病人和主动发展的积极性。尽管采用绩效考核与分配管理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在分配总量已经确定的条件下难以形成有效激励。
创新价格机制,合理分流病员
能否吸引病人在社区就医是考核医疗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医疗价格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支配病人流向的作用。政府支持社区医疗机构的发展不仅要投入房屋、资金和设备,还要在价格杠杆上下工夫。目前,价格机制在我国保险制度不健全且自费病人多的条件下发挥着很大作用。如果社区的医疗价格与大医院接近,而医疗技术收费又不能体现医疗水平的真实性,仍然不能吸引病人留在社区,就如同一星级宾馆的价格与五星级相同,客人肯定会选择后者一样。社区的医疗费用应低至成本以下,由政府补差;提高大医院的挂号费和诊疗费,三级医院在收费上应与社区医疗和一、二级医院拉大差距,直到能够发挥杠杆作用。随着医保付费引导政策相配合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推动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医疗人群合理分布格局。虽然采用提高大医院的医疗价格引导和分流病人,将可能引发“看病贵”的指责;但是,如果不分级调整价格,病人仍然集中往大医院就医,不仅依然“看病难”而且很难形成包括社区在内的已经科学规划过的医疗资源配置。
基本医疗的概念是动态的,随着病人需求不断增长,政府的支付能力也在逐步提高,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决定着基本医疗的水平。只有建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才能解决群众看病难和贵的问题,单纯依靠价格管理还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医生和医院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可以通过增加诊疗数量和分解住院次数来摆脱目前各种管理控制从而获得费用增加,最终仍导致看病贵。医疗行业是一个信息极为不对称的行业,如果医生要求病人做任何检查和治疗,病人都很难提出反对的意见,因为其很难掌握医学诊疗技术。医疗市场竞争的结果不能消除这种不对称,也不会经过相互竞争而降低费用。在市场失灵的医疗领域,政府应当健全以单病种费用管理或诊断相关组付费为手段,涵盖价格和总量调控的医疗费用综合监管体系。
完善社区医疗依赖健全的医疗保险体系
从目前的社会状况来看,解决群众看病难和贵的问题是首要问题,而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剂良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发展社会医疗救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商业医疗保险共同汇合,这样才能构建我国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
建立完善的社区医疗制度需要健全的医疗保险体系做支撑。在我国台湾地区的全民健康保险制度中规定,被保险人按照规定到上级医院就诊时,自行负担门诊费用的20%;但是,如果不经社区医生转诊,直接到一级医院就诊要自付30%费用;直接到二级医院就诊需负担40%;三级医院则要自己负担50%,以逐步增加个人付费比重的办法来规范患者的就医行为;利用保险制度引导分流病人到各级医院就诊,可以合理利用政府有限的公共卫生资源。
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建立,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但不能满足群众所有的医疗服务需求。居民患重病到医院治疗,还需要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以抵御个人的经济风险。这就需要政府和民众共同承担,由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来具体实施。目前在我国,医疗保险体系尚待健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建立。医疗保险在促进社区医疗机构发展中的作用还比较弱。但是从长远来看,应当从现在起步,尝试建立保险付费的分级就医和双向转诊制度,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实现完善制度的目标。2007年,北京市卫生局和劳动保障局密切合作,建立了市民就近在社区看病的报销制度。只有政府在制度建设中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形成配套,才能实现社区医疗的新格局。基本医疗虽然是医学的概念,但是在制定政策的层面,更多的是经济概念。有专家建议,在现阶段能否考虑把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能提供的医疗服务定性为基本医疗,这样更容易从政策上操作,也便于公众理解。
卫生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应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度,研究解决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制度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研究制定对首诊制和双
向转诊制的医疗保险支持政策。目前北京市已经实现享受公费医疗单位的离退休人员,除单位认定的合同医院外,可在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内根据需要就近选择一家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其中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离退休人员可在其派出的一家定点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劳动保障部门积极配合并支持社区慢性病费用控制试点,调整医疗保险相关报销政策,简化结算办法。在试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使用高血压、糖尿病等试点病种的乙类药品,取消个人先行负担的10%费用,引导参保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这些做法虽属初级阶段,但已经开始发挥医疗保险制度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的促进作用。
重新构建城市社区医疗组织体系
新的医改政策将解决全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作为首要问题,这就意味着政府要加大社区医疗机构在整个医疗卫生体系中的比重,原有卫生资源配置的平衡将被打破。如果政府主抓小社区,放开大医院,各级公立医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体制和机制变革,才能适应这种资源配置的新格局。
重新构建医疗组织体系是确保社区医疗机构健康发展的体制保证。近期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的部分一、二级公立医院将被改造成为社区医疗机构,为城市社区居民和进城农民工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在我国,社区医疗机构发展历史较短,基础薄弱,人才和设备缺乏,在群众心目中的信誉不高,很难在短期内吸引大批病人前往就医。要吸引病人在社区就医,除了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外,还需要有技术和管理人才作为支撑。经济、技术和管理不仅是现代医院生存与发展的三大支柱,同样也是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社区医疗中心的一、二级医院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可以带动社区医疗的建设与发展。
鼓励社会力量包括民营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财政补助,采用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将养人的钱用于办事;对民营医疗机构中非营利性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免税或专项资金购买的方式予以扶植。基本医疗服务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不高于成本,必须体现明显的公益性。民营医院定位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后,对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部分,政府要给予补偿,与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享受同样政策和待遇,甚至一些设备政府也可以给予必要的资助,以共同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
在制度保障方面,应逐步形成社区医疗机构的首诊和转诊制度。上海社区医疗建立的首席医师制度就把住了转诊关。北京协和、同仁等大医院已经建立社区病人预约转诊的绿色通道。保险制度应当规定病人到三级医院挂号前,必须先在社区就诊,经社区医生开具转诊单后,方可到上一级医院就诊并获得医疗保险付费,否则保险增加个人付费比例或者采取拒付的方式。
社区医疗机构建设关键在人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看病找专家、医院选环境、药品嫌价贵、服务需优质、收费要低廉等。在三级医院就医都不一定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些对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当前,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质上是看好医生难,看大医院贵。目前,我国的医疗资源属于相对不足,主要是优质的医疗资源和专家资源紧缺,知名的医生数量不足,而多数病人到大医院主要是寻求高水平的专家。北京市正在实施的名院办分院的发展战略,旨在依靠大医院的优质专家和管理资源,扩增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实际上,社区医疗机构最需要的也正是技术和管理人才。在创业初期的艰苦条件下很难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医生的成长周期长,更加重社区发展的困难。政府试图通过政策引导和行政命令,指派大医院的医生到社区轮流挂职甚至与晋升挂钩,希望解决社区的人才问题;但是,许多专科医生到社区却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专科病人很少,全科又不擅长。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大医院专科人才资源不足,导致院内的医疗水平下降。不解决人才问题,社区难以发展;如果要真正解决社区人才问题,就必须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的力度。遵循市场经济的法则吸引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工作,为他们解决职称、待遇和业务发展等问题。同时,探索将新分配到三级医院的医生派到社区轮转,返聘二级以上医院的离退休医生等一系列长效机制。
社区医生应该是高素质的人员和全科医生,在疾病鉴别诊断方面应当具有一定的水平,才可能区分大病转诊与小病留治在社区。如果不能较好地解决医务人员的待遇和职称等后顾之忧,社区就无法留住高素质人才。四川省2007年对到社区服务的卫技人员提前一年参加中级资格考试。从根本上说,医改本身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一个社区医生和患者都能满意的、符合发展需要的体制和机制。
目前,我国社区医疗发展不平衡,与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社区医疗机构建设和机制创新是一项长期性任务,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卫生工作会议提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艰苦奋斗才可能实现,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如果道路漫长将会引发群众更加强烈的不满,因此,解决群众看病难和贵的问题不能仅靠社区医疗的单项建设,而要依靠综合配套的医疗体制改革,只有政府全面规划、全社会动员、系统推进,才能从根本上得以实现。
国外社区医疗借鉴录
许多国家完善、发达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保证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及生命质量,社区医疗护理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强烈的敬业精神、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以及高度的责任心,与不同护理对象沟通交流过程中体现出的极其人性化的关怀与爱心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正在逐渐发展,在管理模式、规模、形式及服务项目等方面尚需不断完善。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体制的改革、家庭结构的改变等,人们对健康服务需求的范围将不断扩大。为减轻经济和精神负担,人们希望就近医疗、家庭护理及保健、康复、治疗、临终关怀、老年护理等能在家里实施;而近年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爆发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使人民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但其他发达国家对SARS的有效控制,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社区卫生机构系统规模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SARS在我国许多地区的迅速流行,显示出我国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因此,通过国内外对比,建立和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势必应该成为我国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
英国:九成患者上社区诊所看病
布莱尔说,英国国民虽然享有较高程度的医疗保障,但却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病人并不能想到哪家医院看病就去哪家。
英国的国民医疗体系有三个层次,最基础的是社区全科诊所(相当于中国的
社区医疗机构),诊所里的全科医生负责老百姓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以及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工作;中间层次是按城市行政区划设立的地段医院;再上面就是政府或机构兴办的大医院和专科医院。按规定,居民生病后(突发急症例外),必须先到社区诊所请全科医生诊治,只有全科医生签字同意,才能转到对口的医院就医。
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下,全科医生充当了一个保护百姓健康和控制医疗费用的“守门人”。
布莱尔做了27年的全科医生,在当地颇有名气,同时兼任当地初级卫生服务局(相当于中国的县级卫生局)的顾问,经常外出检查工作,所以对全科医生“守门人”职责有着清楚的了解。
“初级卫生服务局一般管辖10至20个全科诊所,它有一个专门的网络系统,进入这个网络,所有诊所的门诊、转诊情况一目了然。如果哪个全科医生转诊病人过多,明显超出正常范围,初级卫生服务局便会派出专家进行检查,根据不同原因采取措施。如果是因为医疗水平差,初级卫生服务局便会要求开单异常的全科医生外出接受培训,费用由政府出;如果是因为工作不够认真,便会受到严厉惩罚,甚至解除其服务资格。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人的转诊和医疗费用的上升。”布莱尔说。
数据显示,英国有6000多万人,老年病人、慢性病人非常多,然而,真正上医院看病的人只占了就诊人数的10%,90%的都是在社区诊所进行治疗。
美国:社区卫生工作者助推基层医疗保健
在美国的公共卫生系统中,社区卫生工作者凭借他们对自身社区文化、行为以及需求的广博知识,积极参加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卫生教育等有关的活动。
在过去的10余年中,美国社区卫生工作者已经迅速成长为一支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力量。社区卫生工作者,指的是在其自身居住的社区里帮助人和团体接受社区卫生服务并向社区成员们讲解一些健康保健知识的非医疗从业人员。
在美国的公共卫生系统中,社区卫生工作者在进行的预防疾病和卫生教育等有关的活动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社区卫生工作者在健康相关的诸多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角色的不断增加,社区卫生工作者在特定的医疗领域和社会公益领域下的培训和认证工作日益受到美国各州的重视。
医疗成本不断增长,人口构成日趋多元,低收入人群数量居高不下,如何使他们在低支出水平下获得平等的医疗服务,一些缺口导致社区卫生工作者面临多深层次的挑战,同时也成为培训与认证项目应运而生的主要原因。
遍及全美的社区卫生工作者
早在10年前,就有研究表明,家庭护理是针对难以接触到的家庭,帮助其防止心理疾病和促进儿童健康的有效策略,并且认为应该多培训和启用“非护士”或非医学专业人士作为家庭护理者。
最近,美国国家农村卫生协会也认识到,社区卫生工作者是家庭医生的理想助手,也是居民与医疗卫生服务的连接纽带,因此协会鼓励社区卫生工作者项目的发展。2002年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的一项决议称,社区卫生工作者在社区起到了改善卫生保健服务的作用,因此也提倡支持社区卫生工作者计划。所有这些中间层面都已经认识到社区卫生工作者扮演着一个填补医疗保健缺口的重要角色,因此纷纷倡导进一步发展社区卫生工作者计划,包括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培训教育和适当的评估程序。
美国的阿拉斯加、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康涅狄格等17个实施了社区工作者计划的州被分成了三大类,分别为“州认证项目”(由州立卫生部门或机构进行认证或发放许可证)、“社区学院培训”(在社区学院进行的认证项目和非认证项目,但并非是州一级的认证)以及“培训机构”(在培训机构一级进行的特别培训项目,有时也与其他教育单位合作)。经过挑选的社区卫生工作者培训和认证项目的数据将根据这三大类进行归类,并将有关这些培训和认证项目的信息汇总成表格。
在非正式的社区卫生工作者项目建立之初,卫生保健机构、当地卫生部门和社会活动家们就认识到这些卫生志愿工作者存在的价值以及他们在少数社区与卫生社会福利机构之间发挥的积极的联系作用。不管项目属于哪一类型(认证、社区学院或项目培训机构),所有项目活动都回应了一个共同的诉求: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丰富的培训与认证计划
在数州设有社区学院和直接服务机构的培训项目,例如非营利的社区中心和诊所,其中很多项目得到州财政或其他形式的支持。
大部分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培训项目和课程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陆续出现了,在认证培训项目的初期并非只包括社区卫生工作者,也同样包括卫生专家、州立法者、州和县一级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
俄亥俄州、北卡罗来纳州和内华达州建立了州一级的社区卫生工作者培训标准,并在州卫生部门为非医学专业卫生工作者提供了培训。但北卡罗来纳州和内华达州并没有要求对社区工作者进行认证,其中北卡罗来纳州要求所有受雇于州投资机构的社区卫生工作者要参加至少3个由州卫生部门提供的培训。另一方面,俄亥俄州的卫生部门已经为“社区保健协调员”执行了标准化的培训,培训完全由HRSA的社会公益计划(CAP)提供资助。该州现有6个示范点,分布遍及全州。州卫生部门也已经为主管人员开发了基于培训模块的网页,并正计划为社区保健协调员建立一个网站。
在俄勒冈、密西西比和西维吉尼亚,社区卫生工作者服务成为他们社区和服务机构网络的连接渠道。每一个项目都有独特的主动社区工作模式,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培训课程都是根据社区和单位的需要而定。
印第安纳州开展了一项为妇女和儿童提供医学帮助的专科社区卫生工作者州认证程序,这个认证项目已经对符合公共医疗补助制度机构认证的社区卫生工作者进行了财务补偿。
德克萨斯州执行的州立法认证程序,到现在已经正式认证了超过500名社区卫生工作者。这套认证标准3个层次:培训制度、培训师和个体社区卫生工作者;所有这三个级别的认证都得到实施。虽然该州并不要求所有的社区卫生工作者都获得认证,但是为了他们能够得到雇用(或者成为志愿者),还是趋向于要求社区卫生工作者进行指定级别的认证,所有的认证程序要求具备指定的教室学习课时和专业培训课时。
俄亥俄州在2004年通过立法设计了社区卫生工作者和社区护理协调员的认证制度。近年,还提供了在线的电子培训。
社区卫生工作者培训和认证计划的性质在每个州都有所不同。州政府为社区卫生工作者提供的培训远远多于认证计划。在机构水平开展的培训项目不同于受到州政府管制的认证,尽管社区学院项目和州管理的培训和认证计划都很可能受到一些州政府的支持,但是没有必要被所谓的标准尺度所限制。
如今,全美多个州展开的社区卫生工
作者培训与认证计划已经开始显现它的效果:
职业的进步:社区学院提供的社区卫生工作者培训项目促进了其自身职业的进步,很多社区卫生工作者在社区学院接受培训并继续深造,并达到高级专业护理和专职社会工作者的水平。
增强社区卫生工作者的稳定性:卫生保健机构提供在职培训,帮助社区卫生工作者有能力挣到更多的工资,这大大提高了工作者的稳定性。
社区卫生工作者状态的提升:州级认证发掘并扩大了社区卫生工作者对工作的认可度,在一些情况下也增加了他们的个人收入。
自尊心的增强,自我价值的建立:社区卫生工作者认证非常肯定和有力地影响着社区卫生工作者的个人行为。
总体而言,美国各州的社区卫生工作者项目都有其独特的历史、针对性和改进社区卫生工作者技术和知识的途径,它们共同呈现的特征:基于培训的社区学院、在职培训以及州立法的认证。只有少数几个州决定执行州一级的培训和认证程序,大多数州都已经将培训机构设在了社区学院和当地基层培训机构,这样政府可以直接向社区学院提供津贴来促进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垂直流动和职业进步,或者直接支持那些经过了培训和认证的社区卫生工作者,为其提供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社区卫生工作者日益成为其所居住的社区和卫生系统之间一条紧密联结的纽带。估计在2000到2010年间,已经计划的“社会和公共事业人员”数量将增长76%,成为增速最快的职业之一。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经过培训(认证)的社区卫生工作者会成为美国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潜在动力。
比利时:社区医疗护理服务机构见闻
比利时是目前世界上社会保障体系最为全面和完善的欧盟国家之一,社会成员的生老病死残、失业、退休、入学、住房等均有相应的社会保障。由国家卫生部与社会福利组织联合组建的各种社区医疗护理服务机构,能够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医疗卫生需要,形成了较科学、完善的管理模式。根据中国与比利时弗拉芒国外教育计划协会(VVOB)国际合作项目协议医疗保障体系,能够考察当地的一些社区医疗护理服务机构,让我们更直观的亲临比利时完善的社会。
儿童-家庭福利中心
(Child and Family welfare Center)
该中心构建于1984年,正式运作于1987年,是比利时弗兰德地区一所规模较大、网络一体化管理的医疗保健福利机构。目的是通过免费提供专业化服务,提高弗兰德地区的儿童福利待遇。服务领域主要有3个方面:对儿童的预防性照顾;儿童精神心理卫生;儿童的社会化成长照顾。具体服务项目围绕这3个方面体现在各个环节、各项具体服务内容中,贯穿于母孕期、婴儿出生后及成长的整个过程中。如预防死胎及早产儿;关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的、心理活动的、社会交往的、情感及个性的发展,其认知、语言及思维等;并给予父母或监护人自始自终的支持与指导。实施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家庭访视;二是通过在儿童福利诊所、预防性护理中心及社区信息中心等进行的咨询、实践指导、体检及预防接种,或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等。分布在各个区域的诊所共有300多个。工作群体有医生、区域护士、志愿者或了解不同文化的社会工作者等。家庭访视主要由区域护士完成。如每个家庭的第1个孩子出生后3个月内,区域护士要先后进行4次家庭访视;第2个孩子出生后3个月内则需进行3次。目的是为了使服务对象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在轻松、自在的气氛中与区域护士接触交流,包括对新生儿发育情况的测量与评估,对父母在喂养、安全照顾等方面的指导等。在各诊所的咨询、指导则由医生及区域护士分别进行、共同协作完成。3岁以内的儿童共享有10次医疗护理咨询,其中7次在1岁内完成,两次在2岁期间,1次在3岁时。咨询时间需事先预约,父母或家人携孩子到诊所后,先由社会义工热情接待,给孩子测量体重;然后与区域护士进行交谈,提出问题并共同讨论,同时预约下次咨询时间;最后向医生咨询有关医疗方面问题,并由医生对孩子的生理发育、听力情况等进行检查。之后,医生与区域护士共同对每个儿童的咨询结果进行评估、讨论,所有资料存储到电脑里。据统计,整个弗兰德地区97%的家庭接受过区域护士的家庭访视,83%的家庭到诊所寻求过咨询,因照顾不当而引起的婴儿窒息死亡率较前有了极为明显的下降。
残障儿童教育中心
(MPC Turbank)
专门为3~21岁残障儿童及青少年(不包括身体残障)提供特殊教育的福利机构。这些儿童及青少年均有先天性的或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心理或智力障碍,如先天性智力发育不全、痴呆、自闭症、社交障碍等。比利时各个区域都设有相应的中心,目的是给予这些孩子及其家庭以特殊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尽可能正常的生活与成长。包括对孩子们的医疗护理、教育、生活照顾,对家人的心理支持及沟通协调等。由1名医生、2名护士组成的医疗护理部门是这所教育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负责所有孩子的入校健康登记、定期体检、常规治疗、心理辅助、突发疾病的处理及陪同需到医院就医的孩子看专科医生等,并建立长期的健康评估或病历档案,他们对每个孩子的健康、心理状况都了如指掌。在随1名护士陪同一个9岁男孩到医院复诊的整个过程中,从护士对孩子的每个眼神动作,每句话语中,都能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关怀与怜爱;而孩子的顺从与依赖,脸上荡漾的笑意,足以表明他对这名护士的信任与喜爱。另外,由几十名专门从事特殊教育者、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义工等组成的教师队伍则承担了这些孩子的主要教育任务。白天在学校里,老师们根据每个孩子的年龄及特点,将他们分成不同的班级,每个班级有特定的教育计划,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如做游戏、劳动、手工、烹饪、电脑教学、课外活动等,帮助他们认知、思维、交往,学会自理甚至谋生的能力。每个教室的布置像居家环境,墙上贴有每个孩子及老师的照片、周一至周五固定的计划安排、各种温馨有趣的图画及饰品,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并使他们感到舒适、安全。晚上,则根据每个孩子残障的类型和程度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住在分布于周边社区的“家”里,在老师的照顾下,大家一起用餐、休息、看书、看电视,定期上街购物、与邻居小孩玩耍、假期露营、游泳、骑车等。这个特殊的服务机构,为这些不幸的孩子营造了一个安全、快乐的家园。
白黄十字家庭护理站
(White Yellow eross Home Care)
比利时的家庭护理已发展得很完善。白黄十字家庭护理站是比利时最大的社区护理服务机构,提供了比利时约50%的社区护理服务,遍布比利时各个城市的不同区域,实行电脑网络管理。每个区域的白黄十字家庭护理站都有相应的行政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电脑
资料信息管理的文秘及区域护士等。区域护士在病人所熟悉的家庭环境里提供照顾,满足病人护理需求的同时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感。具体内容有:按照出院医嘱或家庭医生医嘱为病人行肌内注射、胰岛素皮下注射、伤口换药、服药指导与观察等;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沐浴、更衣、更换尿布,协助病人穿脱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弹力长袜等;对这些家庭的其他成员给予支持。护理站的文秘根据电脑注册登记的每例病人的不同护理需求,通过电话与病人预约具体家庭护理的时间。并按照不同区域,将病人相对归类,每天由电脑输出名单,注明病人住址、上门时间、所需物品、特殊需要等,区域护士则根据名单按照先后顺序出诊。每位区域护士负责一定数量相对固定的病人,每天护理人次视情况而定(一般6~17例)。区域护士出诊时驾驶1辆白黄颜色相间的救护车(是白黄十字家庭护理站的重要标志),穿梭于大街小巷。每位接受家庭照顾的病人都建有家庭护理手册,区域护士每次上门服务后,会在护理手册上记录相关的内容和特殊交待事项,以便医生或其他区域护士查核。回到护理站后,所有区域护士与文秘一起对当天工作完成情况、病人特殊变化等进行讨论,补充或更改电脑中储存的病人资料,为第2天的护理服务做好准备。另外,每周进行1次总结讨论会,讨论1周的工作隋况,病人的病情进展、心理状况、护理效果或自理能力的评估、家庭成员的协调配合等,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商讨出解决办法及改进措施。这种家庭护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病人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需要,因此减少了病人的住院率、缩短了住院疗程,大大减轻了医院及家庭的负担。
老年医学心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