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知识点汇总范文

时间:2023-11-24 18:0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化学知识点汇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化学知识点汇总

篇1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考试;改革

生物化学是利用物理和(或)化学方法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揭示生命现象的一门科学,又称生命的化学。分子生物学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是生物化学的一个分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农学、医学和食品科学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手段,推动了这些学科的长足发展。

生物化学作为医学基础学科,其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广泛用于其他医学学科,是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医学相关国家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医学相关的主要国家考试生物化学科目所占比例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约占3%、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约占3%、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约占3%、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约占3%、口腔临床医师资格考试约占3%、口腔临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约占3%、临床医学和基础硕士研究生西医综合考试约占15%、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西医综合约占15%。虽然一些考试生物化学所占比例不高,但也容易丢分,因为生物化学是学生公认的难学学科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教学以适应国家考试,值得教师探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研究国家考试大纲和学校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教学的纲要,是教师执行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对一门课程而言,不同的学校大纲要求不尽相同,没有全国性的标准,一般根据教材改版情况进行修订,相对稳定。另外,各学校使用教材不一致,因此教学的侧重点亦不尽相同。而国家考试大纲是依据的国家规划教材,内容要求相对统一,每年约有微调。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对每年各类考试大纲进行认真研究,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和学校自己的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融合,再确定授课内容。

2研究考试考点

不管是哪一类型考试,都不会脱离考试大纲,而且有些考试题目在同一考点反复出现,只是出题的形式不同而已。如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部分,关于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相关考试题从1992~201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出现了12次,几率为50%;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动力学特点出现了4次;Km的概念及意义出现了4次;Chargaff规则相关内容亦出现多次;基因信息传递章节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出现4次。这些内容在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中同样经常出现,根据考试大纲和考点知识,授课时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点阐释和重点强调,尤其是出现频次较高的知识点

3研究考试题型

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型为A、B、X型题三类,A、B型为单选题,相对容易些,X型题难度较大,错选漏选均不得分,考查学生知识牢固程度,要求学生对题干相关知识较熟悉。执业医师考试题型为A1、A2、B1、A3、A4型题等,A1、A2为单选题,不同的是A1型题以知识点为题干,A2型题以简要病历为题干,B1型题为配伍题,A3型题叙述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情景,然后提出2个~3个相关问题,A3型题一个以单一患者或家庭为中心的临床情景,然后提出3~6个相关问题,执业医师资格考核临床题目更多,基础题目相对要少。根据不同的考试题型,对一些知识点进行课堂设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比如针对B1型题,代谢途径的细胞定位,在教学时应进行必要的总结,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根据下表,学生掌握后,很容易选出合适的答案,见表1。

4帮助学生记忆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学生学习难度大,记住所学知识更难,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记住所学的知识,适应考试,也是值得教师下工夫的地方。做法如下,以供参考。

4.1列表总结比较相关知识点 在总结物质出入线粒体的方式时,列表如下,将出现在不同章节的知识点汇总,学生更容易理清思路,容易记忆,见表2。

4.2记字头 熟悉内容记住第一个字即可,这种方法记忆简便,省时省力。如酶的分类记为"氧转水裂异合"六个字,代表六大类酶;"丝甘色组"代表能产生一碳单位的四种氨基酸等等。

4.3顺口溜 一句或几句形象的话记住一知识点,如"色蛋本该来书协亮一亮"记住八种必需氨基酸,意思是色蛋这个人本应该来书法协会亮一亮相,对应的八种氨基酸为色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亮氨酸。这样将繁琐的内容变为了一句话。学生容易记忆且记忆牢固,不易遗忘。再比如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子来源记为"28一碳1天酸、39谷酰6氧碳、457为甘氨酸",对应为2、8号位原子来自一碳单位;1号位原子来自天冬氨酸;3、9号位原子来自谷氨酰胺;6号位原子来自二氧化碳;4、5、7号位原子来自甘氨酸。

篇2

作者简介:黄镇德(1955―),男,云南富宁人,大学普通班,讲师,研究方向:生物化学教学。

摘 要: 循问教学模式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在医学上的应用首先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加拿大,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PBL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带着问题学习,本人通过所教医学检验专业班级的实践教学案例,总结PBL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PBL;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教学

一、PBL教学模式简介

循问教学模式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出现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随后,英国、荷兰、澳大利亚、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也陆续引入这种教学模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些医学院校开始试行PBL,这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

循问教学模式是一种带着问题出发,采用一定手段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其教学目标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性思维等。生物化学教学中通常将4~6人分为一个活动小组,教师为他们事先设定一个或多个带有比较典型和重要问题及知识点的临床医学案例,学生通过围绕这些医学案例以及一系列与临床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循序渐进的研究,通过不断地组织在一起反复地讨论来解决此问题。为了较好地完成此项任务,学生首先要对自己分配到的任务有清晰的认识,分析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通过书籍、杂志、网络资源等查找相关知识。从而使学生的作用更加突出,素质更加全面,思维更加活跃。

二、PBL在医学检验专业 生物化学教学中实施的重要性

PBL在医学检验专业中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最大意义在于为生物化学理论与医学检验专业实践之间的脱节找到一种有效而合理的解决方案,它使医学实践和理论研究问题解决的过程融为一体,并为其他一系列学习目标提供了一种融合的办法。

PBL模式克服了传统生物化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理论灌输,而实际理论应用到实践又比较困难的现状。PBL创造性地提供了合作性的学习,坚持学生自主为第一位的教学策略。

另外,学生普遍认为生物化学这门课不好学,教师反映不好教授,历年的教学评估和学生考试成绩都不理想。教师通过PBL模式教学,能够大大改观医学检验专业中生物化学这门课的教学效果。

三、PBL在医学检验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基本过程

1 实施方案准备

为了能够很好地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医学检验专业中对生物化学科目组织实施PBL模式教学,笔者计划用一堂课给学生讲解什么是PBL,以及今后的生物化学这门课我们将怎么结合PBL学习,作为教师今后扮演的角色,提供哪些帮助,对学生会有什么要求,并通过一个应用比较成熟的课堂案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随后,将本人负责教授的一个班级总共48人按照实际情况分成8个小组,每组6个人,分组过程先考虑学生自主选择,采用自我组队的方式,并且每个组内部推荐一名组长。这样使学生之间更加信任,自我管理本身也符合PBL的教学理念。

本人根据生物化学这门课的教学任务,一共准备了12个临床医学案例,按照进度,能够实施8个左右,另外4个作为备选,以便及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2 教学过程

下面以其中一个教学案例讲解本人在应用PBL模式的教学过程。所选的案例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本案例的教学目的有以下三点:

①理解引起血脂增高的外因和内因。

②理解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③掌握糖尿病、高脂血症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按照教学目标,从易向难进行分解,给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了解引起血脂增高的外因和内因,要求各小组首先调查身边的亲友有没有血脂高的人,然后针对血脂高的人做调查,主要调查其生活习惯(外因),家族遗传史、自身身体状况(内因)。

各小组进行汇总报告,最后得出结论:

血脂增高的外因:①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高血脂,如:暴饮暴食、嗜酒、偏食、饮食不规律;②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如:避孕药、激素类药物等。

血脂增高的内因:①遗传因素;②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肾移植、胆道阻塞等因素;③精神因素导致,由于长期精神紧张,导致内分泌代谢紊乱。

了解了高血脂的内外因后,进一步了解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相关性,这就涉及医学的原理了。考虑到学生接触PBL模式教学时间不长,本人作了一些引导,对原理进行了简单讲解,并且给出了四个方面的探究方向:①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②脂蛋白脂肪酶与动脉粥样硬化;③过氧化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④脂蛋白(a)与动脉粥样硬化。各组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图书馆书籍等从第一个方面:细胞自身因素,常见的有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以及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等;第二方面:代谢物因素,比如作用在平滑肌的增殖因子、游走因子、脂蛋白受体、凝血纤溶因子等;第三方面:物理学因素,如剪切应力(shear stress)等,与AS有关的脂蛋白因素有HDL(高密度脂蛋白) 、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CM(乳糜微粒)、LDL(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 )、LDL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PL(脂蛋白脂酶)、LP(a)(血清脂蛋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医学原理分析。虽然是理论性的东西,但是也看得出来,学生深入查阅了资料,每组基本都达到了效果。

对于最后一个问题,本人在引导方面就减少了一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性。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学生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可能性:

①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AS的最主要危险因素。②吸烟。大量吸烟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内一氧化碳(CO)浓度升高,碳氧血红蛋白增多。血中CO的升高刺激内皮细胞释放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促使中膜SMC向内膜迁入、增生,参与AS的发生。③糖尿病和高胰岛素血症是与继发性高脂血症有关的疾病。糖尿病患者血中TG、VLDL水平明显升高,而HDL水平降低,与AS和CHD关系极为密切。④遗传因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脂蛋白脂酶缺乏症等患者AS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遗传因素是AS的危险因素。⑤年龄、性别、体重超重或肥胖、感染等几个方面的原因。本人在听取学生的讨论后,对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时的表现进行记录,并且要适当地点评,表扬其态度和认可其劳动,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与探索。学生的平时成绩也因此而提高。

四、总结

通过在学生中的调查研究发现,PBL提高了他们探究未知的兴趣,增强 了对生物化学这门课的喜爱。实践表明,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性教学,在期 末的检验考试中统计得知: 学生成绩平均分提高1065%,不及格率下降1334%。 同时期末的课堂调查反馈明显好于往年学生对此门课的评价。因此,可以认为PBL在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成功,应该继续总结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晓丹,韦莉萍,李伟峰 .PBL教学模式改革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 现实意义[J] .现代医院,2005(11): 4―6.

篇3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有机化学课程知识点多,结构性质多,反应多且易混淆,概念抽象,反应机理抽象难理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难懂难学,易失去信心,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此外,地方院校的学生,基础稍显薄弱,在高中阶段部分学生对化学就不感兴趣,进入大学后对化学类学科还残留一些不“感冒”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首先,我们在第一次课讲讲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有机化学的关联性。如一些食品安全问题都是由于此类化合物滥用引起的,比如“吊白块”、“西瓜膨大增甜剂”、“面粉增白剂”、“反式脂肪酸”、“增塑剂”等[3];讲讲有机化学与药学互相关联的例子,比如磺胺类药物的发现,简述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等,这些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药学专业中的重要地位,从而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学好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其次,可以讲有机化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励志故事,从人文思想上陶冶学生,无形中会增加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与重视程度。最后,老师第一次上课在形象、教学内容、激发方式上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精心琢磨。比如,我院药学专业学生化学基础普遍相对薄弱,对有机化学有愄具心理,第一次上课适时鼓励他们就显得相当重要。现在的大学生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普遍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这样容易造成知识点越积越多,学习越来越吃力,慢慢产生“放纵式”学习,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究。我们平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多布置团体作业给他们,这样无形中可增加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无形中促进他们要学习,不能拖团队的后腿,从而保持学习积极性。此外,我们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有机化学学习交流会,由高年级学生分享学习有机化学的心得,谈谈没有学好有机化学导致以后在学习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课程时的困境,“前车之鉴”有一定的鞭策作用。提高积极性的方法还很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会有不错效果。

2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多元化

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稍显陈旧,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些改革,以适应教学发展和创新药学人才需要。首先,我们根据自身院校办学特色并结合学生整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精讲、略讲与自学等不同层次进行分类。比如波谱解析的知识和糖、氨基酸、蛋白质等内容作调整。其次,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如李霞[4]、刘玉梅[5]等人对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的整合很有借鉴意义。我们借鉴前人的教学经验,加以改进形成一套适合自身院校的教学内容。此外,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药学专业培养体系的特点,把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专业课程知识与有机化学紧密结合,比如:讲酚这一章时,讲酚羟基性质,可以联系药物化学有酚羟基的药物,让学生课后去寻找归纳总结,然后再课堂讨论总结,这样既能丰富有机化学视野,又可让学生体会基础学科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有机化学教学手段不断发展,形成很多不同特色的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章节加以应用,形成多元化特色。如我们可以用案例教学法讲马氏规则,亲核加成反应等;可以用启发式教学法[6]讲化合物的命名、性质等;采用多媒体,把一些抽象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当然,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也必不可少,特别是机理解释,习题讲解时,板书的现场推理,能更好地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当然,有机化学教学手段还很多,根据自身教学特色,创新性地结合应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调查总结学生学习情况,科学建立试题库

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多,很多知识点易混淆,如果课后不复习,很容易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为了平衡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建立试题库。这样方便学生课后利用试题对知识点深入了解,同时期末还可用来作考察学生的试题,这样可以达到每届平衡科学考察学生。我们建立试题库,根据自身院校特色与学生综合情况,调查总结学生学习情况,精心钻研,每年不断改进。首先,根据每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情况,对试题难易程度、得失分情况、题型变化、知识点掌握等作个汇总,逐步建立题型多样的试题库。其次,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情况,对某些知识点讲解所用教学方法,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等作个汇总,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科学平衡建立试题。再次,让学生参与建立试题库,根据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容易忘记,难于理解的知识来出题,然后老师筛选出一套试题库,这套试题库用于学生以练题促进对部分知识点的理解掌握。通过学生出题,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4创新实验教学,优化考核方法

有机化学是理论和实践很强的一门课程,通过实验教学不但可丰富理论知识,还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如果学生做实验按照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进行,实验效果并不好,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为适应药学人才培养发展需求,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我们对实验教学进行试探性改革。首先,精选实验内容,改编部分教学内容。有些实验内容陈旧,我们根据药学专业,把部分有机化学实验进行改编。其次,安排综合性实验,开设创新性实验。有机化学与其他课程有交叉渗透,我们会开设综合性实验,指导学生完成。最后,为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鼓励教师对实验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我们有机化学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我们可以科学创新改革,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首先,可以在平时成绩这一块增加比重和考核类别。如课题讨论、课后习题、小组讨论、团队作业(PPT形式)、调查总结报告等,这样不断促进他们学习,慢慢提高学习积极性。其次实验成绩,我们对平时的动手操作和实验结果很重视,把它作为实验成绩考核的一部分,这样无形中让学生平时增加对实验的重视程度,起到好的实验效果。期末时,我们会组织实验操作考核,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平时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期中成绩,我们在教学中段进行期中考试,作为阶段性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现在的学生较懒散,有中段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能让他们保持学习积极性。有机化学随着药学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创新药学人才,我们必须对有机化学教学不断创新改革。在教学中,根据不同院校办学特色与学生综合情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理念,不断丰富课堂文化,在改革探索中形成特色教学体系。如何更好地促进有机化学教学发展和改革创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教学工作者进行长期深入研究。

作者:谢华松 林大都 黄思涵 张声源 单位:嘉应学院

参考文献:

[1]伍国云,申,肖腊梅,等.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化工,2015,42(16):256-257.

[2]周建波,曾明,陈文.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经验总结[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6:180.

[3]裴强.食品安全问题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广东化工,2011,39(20):151-153.

[4]李霞,谢龙,吴晓青,等.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J].广东化工,2015,43(10):192-193.

篇4

在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前提下,对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建设改革势在必行,《生物反应工程》是其中一门立项改革的课程。它是一门生物工程的专业学位课程;以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为基础,运用工学知识发展而来的一门综合性专业必修课程。由于这门课程涉及高等数学、化工原理、物理化学等难度较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反映难以掌握,考试成绩一度出现班级平均分不及格现象。针对这些情况,课程组成员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在内容的选择、重点知识的讲解方式上做出调整,引入研究性教学思路。

本文通过对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实践和考试情况的分析,对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完善研究性教学方法。

一、《生物反应工程》研究性教学实践探索

1.教材的准备

由于本校之前开设的工科类课程很少,同时网络上关于本门课程的资料大多针对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因此适用于本校学生教学的参考资料有限,也没有合适的教材。学生普遍反映原教材知识内容太多,无法把握重点内容,无从下手。因此,组织编写一部完整的,集知识性、科学性、系统性于一体,同时适合本校学生学习能力的教材势在必行。

自编教材有其优势,那就是内容的新颖性和实践性较强,教学内容较为灵活[2]。由于所有教学内容都需要任课教师长期的知识积累、搜集、汇总而成,在自编教材的过程中,任课老师会根据当今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沿知识,通过专业期刊、学术文献和网络资源大量查阅,灵活选取教学内容,使教学更与时俱进和贴近现实行业的现状。

2.研究性教学的思路

《生物反应工程》是一门工学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生物学知识,运用数学手段建立模型,计算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因此,它是一门链接专业基础和实际应用的学科。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下,该课程教授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图1 研究性教学的基本思路

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思路如图1所示,以专业培养要求和企业需求为大背景,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特点,量身制定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上,制订教学计划、课件和教案。采用自编教材进行课堂教学,同时指定相关参考书,拓宽学生对学科的认知度,提高其对专业的熟识度。整个教学过程穿插随机提问、课后作业布置讲评、课堂测验和课后辅导;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及时得到准确的教学反馈信息。基于之前的教学经验,研究性课堂教学已经实施,后续重点将进行考试改革,旨在将死记硬背的应试转变为灵活掌握的工科考试,使学生真正领悟工科知识;继续贯彻研究性教学思路,同时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3.研究性教学的实施

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意味着这种教学是创生性的,而不是按部就班的过程。教学并不只是教师把预先设计的、属于教师知识范围之中的知识图景有效地、按部就班地传输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在师生既有知识、经验的相互沟通的基础上寻找、发现问题,借助于一定的新知识传授,师生共同谋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师生的积极交流与合作中,共同走上思想问题之路[3]。教师不是传声筒,而是一个带有理智的与学生平等的个体,参与到超越简单知识传授的、深层次的、充满问题的教学情景的创造性建构之中。以“均相酶催化反应”的米氏方程为例实施研究性教学,如图2所示。

图2 以“均相酶催化反应”的米氏方程为例的研究性教学

对于学生已有知识“酶的特点”,采用课前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温故知新,通过资料查找,了解酶在工业中的应用。工业化生产讲究低成本、高效率,因此,学生很容易联想到生物制剂酶与传统化工催化剂相比,其具体优势如何显现,而数据的表现更加直观。随之引入基于稳态学说的米氏方程的推导。这是大纲规定的重点内容,因此,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还采用课后作业及当堂测验,加强学生对此的理解及掌握。米氏方程的应用可用于解释之前的问题,并随之引导学生在实际生产中借鉴米氏方程的后续推导获得工艺参数。整个教学过程一环扣一环,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学习,提高其学习新知识的兴趣;通过反复讲解及做题,帮助学生巩固新学知识,并加以实际应用。因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显著。

4.研究性教学的效果

目前,国内对教师的课堂讲授效果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大都是通过期末考试实现的。期末考试可以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量化,也是学校考评教师和学生最直观、公正的方法。对本校生物工程专业2009级、2010级和2011级,共224位学生的本门课程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2009级、2010级和2011级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反应工程》考试成绩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研究性教学的实施,学生考试成绩整体呈上扬趋势,且分值分布趋于合理的正态分布,平均分的标准差缩小,表明实施的研究性教学思路具有正确性,效果显著。但是,从分析表中可以发现,达到优良的学生比例并不高(

二、《生物反应工程》研究性教学后续探讨

篇5

 

天津医科大学自1991年以来在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实施了基础阶段综合考试,考试科目为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药理学七门基础医学主干课程,共200道客观题。以往实施考试采取出卷、审查、印刷、监考、收卷、阅卷、等分、统计、存档,所以整个过程耗时费力。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人们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有着广泛影响,并在教育领域引起了重大的变革。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资源,实现组卷、考试、阅卷及信息反馈自动化,网络考试已成为现实[1]。2015年依托学校购进的考易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在2013级临床专业(七年制、五年制)共272名学生的基础阶段的综合考核中应用了网络化考试的方式,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和体会与大家进行探讨。

 

1.考试的实施过程

 

1.1硬件准备工作 采用网络上机考试,必须要求有足够的电脑并且能够连接网络,在学校教务处的协调下利用学校计算机机房和外语的语音室作为考场。经过系统测试和承载负荷的测试以及对键盘和鼠标进行了排查,并且有一定的预留空间。

 

1.2组卷 由基础医学院作为开课单位,首先在课程管理中开设综合考核一A、B两门课程,B卷作为补考试卷。添加主题词,主题词按学科进行设置共七个一级主题词;然后让各学科教学秘书经行试题的录入。试题的录入需先选定主题词确定学科,进而再选择题型类型、适用层次、知识点分布、难度等选项,然后复制粘贴题目,点选正确答案,最后输入试题解释。全部试题输入以后,在试卷管理中点击结构化组卷选择综合考核一A、B,设置考试相关参数,考试方式为限定总得考试时间,可回看;答题顺序为题型顺序不固定,输入各题型数目,生成试卷和试卷细目表(见图1),并进行自动测试,只有通过测试之后才能最终进行审核。

 

《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硕士连续培养), 临床医学综合考核一A期末考试》双向细目表 初始设定(A卷)

 

难度分布:较难:44% 中等:38% 简单:18% 较难:44% 中等:38% 简单:18%

 

1.3监考 考试当天教师登入学院账号,点击今日监考,进入考场,通过监考系统可以在教师机上实时显示每个人的答题数目、所用时间和已得分值等信息,待时间结束后系统自动收卷。所有考生不能再答题。

 

1.4成绩生成和分析 因为全部都是客观题,系统自动阅卷,只要通过审核封存试卷之后,学生可以自己到教务处网站上查询自己成绩。试卷分析、试题分析和学成个人成绩分析系统自动生成。

 

2.网络考试系统的优势

 

2.1组卷灵活多样 网络考试系统的组卷方式包括结构化、手工组卷及跨专业组卷等;相比原来七门课程七套试卷的考试方式更加灵活的将各学科试题随机融合,防止学生提前在脑中预设了题目的科目和范围,而且组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操作。

 

2.2考试组织功能完备 网络考试系统可设定同一试卷不同的试题顺序;可对每道试题及整场考试设置时间控制及不能回看等,可以有效防考试作弊[2]。具备完善的备份功能,记录各种人员在题库的各项操作。具备完善的分级分项授权功能,设置密码登录,防止题库受到不相干人员的恶意侵害。

 

2.3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网络考试系统可自动阅卷、自动成绩汇总,无需再录入成绩,学生直接网上可查方便快捷。

 

2.4智能分析考试数据 系统提供对试题、试卷、考生3个层次多个角度的数据反馈。以往学生考完只是知道自己的最终得分并不清楚具体每道题的对错,网络考试系统可以回看自己的试卷和每道试题的答案解析,便于学生查找自己的知识盲点,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试卷、试题的反馈信息细致多样,为教师提供充分的数据和详细的分析。

 

2.5低碳环保 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节约大量的纸张和经费[3]。试卷网络存储,节省了档案存储空间。

 

3.存在的问题

 

3.1硬件配置要求较高 网络考试必须有充足的电脑设备,并且要有一定的配置要求,我们在考试前对电脑经行测试的时候就发现由于操作系统版本过低导致考试系统运行中出现死机、卡顿等现象,对全部操作系统进行了升级维护。其次考试期间必须要有充足的电力保障和网络带宽。

 

3.2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网络的安全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系统设置多道防火墙但是总会存在漏洞 [4] 。需要专业人员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3.3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制约 教师与学生信息素养直接影响对无纸化考试的接受程度。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师生在使用系统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对系统的接受程度不高。

 

4.结语

 

通过此次在基础医学综合考核考试中的应用,发现尽管网络考试系统存在着一些不足,但能够显著的提高考务工作效率,改善考试效能,及时教学反馈和节能环保等优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必将医学考试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