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的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24 18:01: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级文化的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我从事班主任的这3年工作过程中,我一直很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我比较善于利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级口号”的建设,也可以说我把好几种方法给综合在班级口号建设上了。现在我把在班级口号建设中的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班级口号的意义
班级口号作为班集体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简明扼要的词句表述的、全班共同遵守的训导性规范或者说价值理念。其目的是为了激励全班成员的学习、生活、活动的热情,发挥全体成员的自觉性和主体性,明确自己的理想和责任。班级口号具有训示、导向特性。所谓训示是指:它会告诉全班学生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去说话、做事,应该遵守怎样的纪律;所谓导向是指:它应有极大的鼓舞作用和强大的凝聚力,告诉学生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它能体现出一个班级的风格、特色。理解班级口号的重要性,是班主任建设班级文化、开展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
二、班级口号的建立
我认为班级口号的建立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班级口号应当简短有气势,有时代感。
2.班级口号设计还要有针对性。口号虽不能频繁变更,但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三、班级口号的运用
任何方案的提出最终都必须落实在运用上,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具体如何运用班级口号,如何实现前面所说的那种“训示”“导向”,尤为关键。
1.张贴班级口号。我认为班级口号可以代替班级标语贴在教室里,用红色较正规字体贴于黑板正上方,既美化了教室,又方便学生们观看,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贴的时候也应由学生自己完成,通过认真仔细的张贴,增加口号的神圣性。
2.把口号渗入每一个学生心中。这是班级口号运用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步。我的经验就是把口号挂在嘴边,最常见的就是表扬和批评学生时,表扬和批评都围绕班级口号展开。就是在这种看似范围很宽,但却一直围绕口号开展的德育工作中,慢慢地把口号渗入每一位学生心中。
3.把口号渗进每一位科任老师心中。首先,班主任平时和科任老师沟通时应常提及本班的班级口号,询问科任老师眼中本班的口号效果怎样。科任老师知道了班主任的治班思想,自会积极配合。其次,通过学生自己的精神面貌感染科任老师。另外,学生学习目标、老师教学目标相统一,课堂也自然和谐。把口号渗入老师心中,实现乐教乐学,学习效果就会更好。
我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觉得以班级口号为主的建设确实会让班级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学生会目标明确、充满斗志、充满激情,各科任老师也会喜欢学生,不遗余力地给他们传授知识。当然关于班级口号的运用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班级口号变换频率的问题,存在于班上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对症下药地解决。还有常讲班级口号也会给部分学生带来过大压力,需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注意力度的把握,不然会适得其反。
篇2
班级文化建设,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正气,是否具有良好的班风,首当其冲的是要看这个班的班级文化的建设。在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和谐风气,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老师交流,友好地进行合作,彼此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这样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中,学生会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班级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的园地。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然而,不管是过去还是实施新课改以来,多数学校的工作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升学率,而疏忽了班级文化的建设,从而影响了学生的人格成长,使班级的德育功能弱化甚至缺失。
班级文化可以在班级活动中自然形成,可能是自发的过程,但没有引导与建设,这样的班级文化很可能走向不良局面,形成不良的班级文化,从而滋生投机钻营、荣辱颠倒的价值取向,极易产生人格的扭曲。所以班级文化需要班级师生的共同努力与建设,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使学生形成自主奋斗、刻苦进取的人格。
学生进入班级这个组织后,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尽自己的义务,承担对集体的责任;在集体活动中,学生要遵守各种纪律和规范,约束自己的那些与集体规范相违背的言行,学习各种为人处世的准则和道德规范,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人格。若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扮演适合自己个性和特长的正面的积极的社会角色,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民主意识,逐步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性、民主性和开拓性的人格,从而也推动了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
为此,如何使班级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关键就是要针对班级具体情况,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从班级文化建设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1.确定班级文化特色与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新生入学后,要根据班内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经历,班主任的优势等,师生讨论,确定本班文化特色。如有的班级以农村学生为主,班级的文化特色就要体现农村学生的特征,突出“朴实、勤劳、立志成才”这一品质;有的班级以城镇学生为主,以“多动、活跃、任性”为特色,要着重培养学生尊重人、关心人的品质,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的班级以体育运动的爱好者为主体,就要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和团结奋斗为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同时,以文化特色活动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切入点,选择的活动要便于操作。
在此基础上,围绕班级文化特色,师生共同制定一个目标作为指导日后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使班级文化建设能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由于我班学生构成以城镇学生为主,于是,我把“提升和完善中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制定了这样的活动目标:初一强调“检点行为的尺度”,初二突出“温文谦让的量度和不怕挫折的气度”,初三着重“彬彬有礼的风度”。近三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始终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作为班级活动的主线,着重培养了学生尊重人、关心人、与人为伴、和睦共处的优秀品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从精神、制度与物质三层面全方位的推进班级文化建设。
精神层建设主要是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班级内形成正确的舆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一个环境中,当一个错误被大家所认同的时候,那么在他们看来这个错误就不能算错误了。但实际是这仍然是一个错误,所以只有形成正确的舆论才能形成良好的氛围。譬如,刚开学时因为我没有特别强调在课余时间也要讲普通话,导致我们班在正规场合讲闽南话现象非常严重。这也是因为在班里没有形成正确的舆论,学生觉得无所谓,他讲我也讲,也不去督促别人。发现问题后我及时进行处理。在班会与课间进行教育,并时刻提醒。要求学生之间监督,并对屡犯者给予一定处罚。这样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班在正规场合讲闽南话现象明显好转。
制度是一个行为的准绳。一个班级要有良好的班级文化,跟一套完整的制度是分不开。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班的制度文化建设根据校纪校规,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经过大家的讨论之后主要是制定和实施了爱书公约、课间礼仪常规等标准。当然制度不仅要有,而且关键还要落实到位。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所在班教室环境的布置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具有文化和教育气愤的文化环境。“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这就要求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环境必须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窗明几净。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是我们班级文化的基础。一个班级好不好,首先是看走进这个班的教室看看卫生怎么样。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我很重视我们的班级卫生。做到这一点,要求班级全体成员,必须坚持每天的轮流卫生扫除,同时要求全体成员要有公德心和文明行为,禁止乱丢乱放,要像爱护自己的脸面一样爱护教室的整洁;这是一个环保意识的培育过程,更是一个提高学生文明修养的过程。(2)具有时代特色的各种宣传材料,如:《中学生守则》、名人名言、每日絮语、班规等,特别是班级宣传栏的设计,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精选内容,常换常新,体现班级特色,体现学生特点,体现学生热点,体现教育功能,教师要在这方面作必要的指导。良好的育人环境往往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对相应的岗位都有专门的值日生负责。
3.班主任的组织引导。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直接管理者,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其工作方法和管理风格直接反映于班级的文化风貌。要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班主任应关注下列策略:①规范生成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制定和落实班规及各种规章制度,要让学生明确它具有与守则、行为规范不同的可操作性、互制性及灵活性。让每位学生都成为“立法者”,参与制定班规及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充分感受这种规范的自发和自律。同时,指导学生依据这些规范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加强反馈,促进落实。②自主活动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班级活动由班委会根据学校要求及班级的实际需要组织全体同学参与讨论、制定方案,并自行组织实施,充分调动广大同学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班主任只给予适时、适当的创意指导和组织支持,及时反馈活动效果,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
总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学生在班级文化活动中显示个人的才华,培养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学生还懂得了合作,理解了团队精神,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了责任感,学会了自我发展。班主任要注意加强调控和服务,及时纠正和解决工作中出现偏差和新问题,确保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变形,不走样。使班级管理和活动始终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持之以恒,就会强化管理效果,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当然,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细碎而复杂的过程,班级文化建设仅仅靠全班同学和班主任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社会的榜样支持,学校的活动支持、家长的教育同步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班级的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林国《当前学校德育问题的若干思考》,载《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9期。
[2]刘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版。
[3]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靳世荣,郑咏梅《关于德育方法改革的几点思考》,载《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篇3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班级环境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良好的班级环境为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1.保持班级清洁干净整洁的班级环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能够培养学生自觉维护班级环境的责任意识,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以班为家、护“家”爱“家”的主人翁意识,对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构建健康班级文化大有裨益。例如,当班级地面出现纸屑等杂物的时候,不论是不是值日生,都能自觉地将其打扫干净,这不仅是良好卫生习惯的体现,也是对班集体充满责任感的体现。
2.美化班级环境美化班级环境,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够让学生在共同参与班级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加强沟通、促进友谊,可谓一举多得。例如,有的班主任鼓励学生亲手栽种和照料植物,打造班级“绿色风景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起播种、培土、浇水、施肥,在美化班级环境的同时,也加深了友谊。
3.巧妙布置班级新课标指导下的班级管理要求打破对学生思维的束缚和限制,鼓励学生积极动口、动手和动脑,打造特色班集体。因此,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巧妙布置班级、体现班级特色。例如,有的班级布置了“照片墙”,将全体同学和老师的照片贴在照片墙上;有的班级创办了“图书角”,手工搭建了小型书架,并把集体订阅的和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书籍放到“图书角”供大家分享传阅。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管理秩序
班级的正常运转和良好班风的形成,离不开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监管措施。班主任要带领学生一起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1.明确管理制度班主任要参照《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的内容,结合班级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并加强引导和监督,用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行为,加强班级管理。例如,在维护班级卫生方面,有值日生任务分配表、卫生督察小组检查细则和卫生评分表格,值日生按照任务分配自觉完成卫生清扫任务,并接受卫生督察小组的监督和评分,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维护班级良好的卫生环境。
2.科学激励机制管理制度的严格、高效执行,离不开科学的激励机制。只有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长处,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得到适当的鞭策和肯定,才能鼓励他们克服缺点、发扬优点,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例如,目前很多班级都推行了“量化积分表格”机制,针对学生在学习成绩、课堂纪律、个人卫生、礼仪礼貌、校园活动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分,并每个月在班会上进行总结和讲评,针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颁发“卫生标兵”“学习达人“”文艺标兵”等奖状,并将奖状张贴在班级“荣誉榜”上,以达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整体进步的目的。
3.实行民主管理班主任要加强班级民主建设,实现民主管理,让死板的制度“活”起来。例如,有的班主任不仅要求学生遵守班级制度,也鼓励学生对班级制度提出质疑,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促使班级制度的完善和公信力的提升;有的班主任实行班级岗位轮换制,让学生轮流履行班级不同的岗位职责,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和换位思考的意识,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1.丰富班级活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级活动在展示学生特长、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升班级整体凝聚力、打造班级特色文化等方面的作用,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例如,有的班主任定期开展“学习竞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抢答题、必答题、小组答题等比赛项目,营造良性竞争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2.打造特色文化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打造班级特色文化,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例如,有的班主任带领学生共同设计了独特的班旗、班徽和班级口号,充分体现班级特色。
篇4
关键词:班级文化理念;动态文化;室内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106-01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一年来,我班学生群策群力,主动参与班级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提高我班的文化品味。现总结如下:
一、重视班级文化理念的建设
1、班名:不是一般班
这个名字不是很好听,但我班的学生非常喜欢它。大家都认为:我们的班级不要默默无闻,毫无活力和特色。
2、班级奋斗目标
争创校优秀班集体,月目标:争取流动红旗。争创校优秀班集体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每人都在为我们的目标而奋斗。学习上我们刻苦努力,中午和放晚学后很多同学都自觉留在教室学习,我们认为勤奋可以改变命运。而且,我们成立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互相帮助,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所以,即使成绩最差的学生他也在不断的努力,因为他能感觉到大家对他的期待和鼓励。所以我班每次段考,月考或期考我班的总积分总拿第一名。纪律上我们严格要求自己,两读,两操,和仪容仪表方面我们班都成立了专门的检查成员,哪个学生做得不好检查成员都会及时的提醒,在全班同学全力配合下,我班两读,两操,和仪容仪表方面都做得很好,在整个年级上被扣的分数最少。课外活动我们也积极参加。
3、班训
要站就站排头,要争就争一流!班级口号:106班非同一般齐心协力共创奇迹。无论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求自己做得做好。
4、班徽
我班班徽用简洁的图画表现团结进取的精神。班徽上双手托起一个地球,地球上一条条白色的条纹代表哈达,说明106班的学生要做个受人尊重的人。地球中蓝色代表海洋,海洋中的7象帆船在海中航海,双手意味106班在向知识的海洋前进时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同心协力,共同进步。球体上的一团火说明106要用青春点燃心中希望之火。我们的班徽就挂在教室的正前方,每当看到班徽时,同学们会不会忘记我们要团结,只有同心协力,奇迹才会出现。
5、班规
铃声一响教室静,专心听讲勤思考 积极举手敢发言,尊敬师长听教导 勤奋好学争分秒,贵在自觉效率高 课间休息不吵闹,下课书本准备好 各门功课要学好,遵守纪律最重要 审清题意独立做,格式规范不抄袭 勤俭节约爱公物,遵循公德很重要 出操整队快静齐,动作规范做好操 穿戴整洁重仪表,做到文明有礼貌 值日卫生勤打扫,按时离校关门窗
有了班规的约定,每个人都按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当学生犯错时,有时让他自己去读读班规比空洞的说教产生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加强室内文化的建设
精心布置班级室内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德育教育。班级在布置室内环境时,贴上一些赏识、文明、学习、和谐等方面的名人佳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和班风。
1、教室内
①前黑板正上方张贴班徽,②两侧墙壁张贴具有激励性的名人名言,③教室后黑板为板报。
2、设置文化角
(1)位于前门后的墙上设置布告栏。内容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班规班约,时间表,日课表,班干部一览表等等。
(2)在后门的墙上设置其他又特色的宣传栏,展示班级发展情况以及当前班级的各种学习成果,增进学生对班级的了解。
(3)室内悬挂体现班级特色的名言、师生寄语,增强班级文化气息。
(4)图书角。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好书使人受益终身,为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视野。
(5)成长足迹——谁是最亮的那颗星。对班上的每个同学从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等多个方面每天进行评比量化分,一周一评。
(6)你追我赶。为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争。
三、动态文化建设
与静态文化相对应,动态文化是指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工作而适时开展的各项主题活动。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1、课堂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让学生热爱文化学习,经常参与文化活动。
2、上好每周的班会课。完成学校的要求,然后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安排班会主题。
3、让学生多参加体育、文艺、美术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活跃班级氛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篇5
我们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从实践的层面积极探索培育班级个性化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构建新型的个性化班级管理模式,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张扬学生个性,创建一种充满人情味的个性班级文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的发展。
一、制订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建设计划
班级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应以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前提,不是班主任凭空设想的,而是根据班主任的特长,通过全班学生充分酝酿讨论、建议、完善后的实施方案,这样让学生能主动,自觉地规划自身的发展。
(一)确立班级个性化的发展目标
学校明确的办学理念引导全体教师形式与方法的转变,落实到班级这一基础单位,就直接要求和促进班主任的个性化发展。班主任通过对被教育对象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分析,测试,考核,诊断,根据教育未来发展趋势,被教育者的潜质特征和自我价值倾向以及被教育对象的利益人的目标与要求,班主任审时度势,与家长,学生共同量身定制班级发展目标、班级发展计划、班级管理制度、班级文化建设方案、班级活动方案……
从下面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感觉到班主任是动了很大的脑筋,对班级也赋予很大的期望。(见表)
根据班级的主题,各班班主任又都拟定了详细的个性化班级建设的计划,包括班级建设的目标、措施,相关活动的安排、展示方式、展示时间等。
(二)营造个性化的班级环境文化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发展取决于自身的素质,同时又受到环境的影响。前苏联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成功在于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因此班集体的和谐首先是教育环境的和谐。脑科学研究表明: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人的大脑皮层是最活跃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无力改变社会环境,但我们可以加强班级环境建设,从而促进学校环境改善。班级环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积极健康的内容,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寓于可感知的情景中,对学生成长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标语、读书角、评比栏等建设把学生引导到比学习、比思想、比进步的良性攀比中,而不是比吃、比穿等恶性攀比。这些文化环境创设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作用,滋润着他们的心田,熏陶着他们的心灵,同时它还是学生成长的产物和外显表现。
因此,创建一个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班级环境是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 彰显了班级的个性和师生的内在精神,而且直接影响到班级特色文化的创建。我们xx小学各班都能充分利用好每一个空间,精心布置,努力体现自己班的主题,并使其既温馨舒适,又催人奋进。
二、创建个性化班级的育人理念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级的个性化要求班主任必须具备正确、独特、富有艺术性的设计与管理班级的能力。老师以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转变,为班级育人营造民主和谐氛围。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中要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提供充分的可选择空间,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倡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实施个性化评价,激励不同个性享受成功。事实证明,只有个性化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个性化的学生,个性化的班级管理同样能够加快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我们学校在十几年的实践与探索中确立了这样的办学理念:“关注每一位师生的生命成长,让每一位儿童享受童年的欢乐,让每一位教师体验教育的愉悦,让校园成为润泽生命、启迪智慧的摇篮”。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另外,为了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学校精神,以“以石为镜,正身立人”作为校训,旨在让师生时刻警醒,立志成为品格高尚、文化丰厚、艺术见长、身心健康之人。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差异,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创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真正的教育空间,从而促进学生优势潜能的开发。我们要求班主任用积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同学,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发展。
三、推行柔性的个性化班级管理
从现代教育的人本特征看,教育的出发点是解放和释放个性。同样在班级经营的导向上,不宜片面追求经营方法的同一,而应赋予班级经营的高度自,积极营造张扬班级个性的活动空间,允许每个班级“因材施教、因班施育”,采取适合自己班情的不同经营方法,使之呈现“百班争鸣”的班级管理新局面。这是班级管理方法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上的灵活体现,也是班级管理文化的个性化体现,在通过数年实践,探索出了十余种各具特色、实效明显的班级管理方式。现举例我校的三种个性化管理方式:
(一)“小组竞赛积分法”管理
教师将班级按座位自然分为4组,选择一位各方面表现都好的一位同学当任组长。课堂中,先对活动制订简单的规则,然后创设各种问题,有易有难,,如每一轮问题中每位同学只有一次回答机会,一堂课可能有几轮竞赛内容,每轮得分与上一轮累计,到下课时看哪组得分最低,给予小小惩罚,如比别组多做一组练习。这样一来,不管学生出于哪种心态,他们都竞相争抢答题,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尤其是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以及平时老师提问时不大被点到的同学,一旦有自己能回答的问题,立即起立作答,常能赢得阵阵掌声。
这一方法还需要延伸到课外,形成长期的评价手段,比如课后作业全对的加5分,做错的相应减分;行为习惯、学校宝石班的考核、校内外竞赛得奖、在家表现等方面的得分全部累积。
“小组竞赛积分法”这种方式的竞赛主要是增强孩子们在小组内的凝聚力,让他们感受集体的力量与约束感,这种形式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一些好的方面,比如他们可以在小组里受到约束,尤其是当他们不能遵守课堂规的时候。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提示语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不过这种形式使用时间一长,就会有同学钻空子,视组里的荣誉于不顾。所以我又尝试了另一种方式:看谁棒!这种方式从个人与小组两方面进行集体意识的培养,效果比较明显,教师把小组里每一个人的成绩也量化出来,既有小组的评比也有个人与个人的成绩的显现,既让他们感受为集体争得荣誉的自豪,同时也有主人翁精神的培养。
(二)“班级文学社团”的管理模式
成立文学社团,以社团内部管理替代班主任的管理,引进竞争机制,促使每位同学走向自律。班级社团管理首先得激发学生兴趣,将其吸纳至不同的文学社团;然后招聘社长,全体社团成员确定社团宣言,一起制定社团规则,讨论社团可开展的活动;最后创造竞争氛围,使各社团力争上游,形成良好的班风。
1、引读名著,以奖惩促学生自律
成立社团的第一步就是引读名著,在成立社团的起始阶段坚持读少儿版的《三国演义》等名著,学生兴趣盎然。教师就抓住这点进行奖惩,比如说前一天各方面做得很不错,第二天就多读一些。一般我在周五的最后一节课进行一周点评,班级总体情况分析,进行个人奖惩,然后确定下周读的大致内容。
2、成立社团,以规则促学生自律
等学生有一定兴趣后,教师就与学生商量成立四大社团:“三国群英会”(研究《三国演义》)、“水浒好汉堂”(专攻《水浒传》)、“诗文慕雅集”(吟咏诗词曲赋)、“论语研读社”(诵读《论语》),接着是选举社长,吸纳成员,然后是全社团成员讨论宣言、制定规则、商量活动。确定这几个社团后,选择几个社团的主持人,让他们和社团成员商量出一些规矩。
3、丰富课余,以活动促学生自律
社团中形式多样的活动,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辩论赛、抢答赛、争星赛、小说接龙、人物评论会、还有多种体育活动等等,使那些原本无所事事而惹事生非的学生一下子忙碌起来。
4、鼓励竞争,以比赛促学生自律
社团自我管理主要是用“荣誉榜”和“耻辱榜”,大到社员获奖了,小到被老师批评了,都记录在案。荣誉榜上有名的,奖励升级;耻辱榜上大名高悬的,社团内部就会对他施加压力,可以说是有一个良好的舆论导向。为了激励他们,教师制定社团竞赛统计图,将三个社团的各项竞赛公布上墙,包括学习、纪律等各方面,那醒目的上升线条大大刺激了学生的好胜心。社团的内部管理主要实行岗位轮换制。
(三)“小鬼当家”的管理模式
我通过组织一系列“小主人”活动,如“我是班级小主人”、“我爱我班”、“我为班级添光彩”等班队活动,告诉学生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并在班级自主管理中一直执行“值日班长轮流制”。
同时,在班委成员的组建上,采取学生自愿报名,鼓励全班参与的竞选演讲形式。只要参加竞岗的同学都成了班干部,就把他们分成4组班委轮流上岗,在周五由班长主持一周一总结,总结每个班干部的工作情况以及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全班同学对他们小组的工作进行评价。这期间,班主任就要“扶”着他们,不仅要告诉他们做什么。还要具体教他们怎么做。慢慢培养他们分析并处理班级的情况的能力。对他们的监督主要通过班干部积分卡,每个班干部卡内有20分基础分,工作表现出色可以加分,如果内分数扣完了,就淘汰下岗。这样一轮下来,哪些学生可用,哪些学生不可重用班主任已一目了然。到了第二学期,教师在学生竞岗的基础上将他们分成了六个工作组,分别是纪律组、学习组、卫生组、宣传组、生活组、体育组,由学生自己负责班级方方面面的工作,主要是培养六个组长主持工作的能力。教师定期给六个组长开会,听他们反馈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的难题,并指导他们怎样去安排组内工作,调动组内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如果工作成员要调整由六个组长协商决定。
为了让全体同学都能参与班级管理,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主人翁意识,值日班长按学号每天轮换,由一位同学担当。轮到值日,就如当一天家长,当一天的小小班主任,要督促班委开展工作的同时,也应独立开展一些创造性的工作。除详细记好“班级日记”,还应根据当天具体情况安排班级工作。一段时间后,即由全班同学选举产生“优秀值日班长”予以表彰,以调动同学们工作的积极性。
四、构建民主的和谐班级人际关系
当代开放的社会必然导致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而引起摩擦、对立、冲突乃至对抗,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开放的外表、封闭的内心也直接导致了少数学生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和谐班集体的实现。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想建立和谐的班集体是不可能的,而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和支持的班级人际关系,将促进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成长。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尊严上不分贵贱、人格上彼此尊重、思想上互相交流,把自己置于集体一员的位置上,努力使自己成为与学生人格平等、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朋友,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在和他们一起建立美好的集体。其次在生生关系上,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思想品德有优劣之分,智力水平有高低之别,性格情趣亦不相同,我们的教师通过教育学生互相尊重,引导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并让他们“寻找别人身上的优点,指出自身的不足”,从而让他们体会到人人平等、互相互爱。再次,我们善于帮助“后进生”,发现并发展他们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才能,以此唤起他们内在的尊严感,从而形成真正的平等意识。
研究中,我们的班主任率先垂范,与全班同学搞好人际关系,用一颗比较公正的心,公平公正地对待班级每一个同学,在班级这个微观的社会环境中,实现微观的公平公正。班主任以自己的满腔热情和真诚为学生服务的纯正情感,来赢得学生的心灵靠近,让他们感到班主任的可亲、可爱、可敬;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引领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树立良好的形象,让每一个同学对班主任都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学生感到班主任既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朋友,还是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助手,更是他们心灵依赖的基础。每当学生出现一些困难或问题时候,班主任总能及时出现在面前,来帮助其解决问题。每当学生委屈时候,班主任总能充分体会到学生委屈的心理,并能以最合理的形式来安慰之,让学生总能感觉到老师是自己的贴心人。让学生经常在感激和感动中生活。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非常的和谐。
良好的师生关系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必然会对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起到引领作用。教师创造助人为乐的文化,形成助人班级氛围。同时不断地要求学生主动为同学做事,为班级做事。有时,为班级做事和为同学做事时统一的。当学生具有主动为班级和同学做事的意识时候,在逐步地引导他们相互交流,让学生具有交流沟通的习惯,让学生具有沟通和交往的习惯,让他们拥有宽容、拥有换位思考的意识,能多为对方考虑一些。在交流中既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又增加了彼此之间的情感。
五、丰富特色实现多元的个性评价
班级特色活动是创建个性化班级文化的主要载体,各班紧紧围绕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主题分阶段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因此,我们重视在“螺丝壳里做道场”,班级中利用多种渠道增添各种文化设施:如创办班级图书角、编写班刊、组建班级文学社、增设宣传栏等。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各类活动,如:故事会、朗诵会、书法比赛等活动,使得班级出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特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一些特色活动的展示,要保障学生正常开展活动、接受教育,学校也开辟一些展示的舞台,搭建展示的平台。如学校开辟红领巾广播站,直播故事会,中队活动电视直播,每日一歌,好书推荐等展示学生才能的平台;创建班级特色文化过程中及时树立典型,用黑板报,校刊,展板等方式体现班级特色,利用一周两次的红领巾广播站,校宣传橱窗、校刊等媒体及时宣传报道。
篇6
关键词:特色中队 新闻 管理 活动
所谓班级文化,就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师生通过教学活动,创设和形成的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班级文化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
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围绕育人的总体目标,紧扣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把中队建设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朱穆之中队(也称新闻中队)在2006年成立,于2009年被授予“无锡市英雄中队”的称号,2010年被评为市优秀班集体。中队建设之所以迅速成长,是因为采用了新的管理方法,构建了富有特色、富有朝气的班级文化。
一、构建班级制度文化,把班级工作的管理权还给学生
班级制度的好与坏、合理与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班级制度文化也是一种教育手段。要善于把班级有关公约、规定转化为学生的一种观念和形态存在,使班级规章制度既能起到约束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作用。可以设定《班级公约》《投稿公约》《班干部职责》《争星细则》等规章制度。班级制度文化应体现以下“三性”:
1.民主性
班级制度文化是一种班级师生所认同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而不是少数人的意识,它包括班级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班级精神。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所以,班级规章制度产生于学生的讨论中,群策群力,达成共识。只有学生广泛参与制订的班规,学生才会认同,才会变成自觉的需要。
2.人文性
班级制度文化又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方式。班级文化是以育人为中心的,把学生当成完整的生命体,构建“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挥学生的潜能,焕发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向上的精神,唤起学生的内在需要,把动机与行为方式统一起来,让学生学会自己当家作主。班级制度除了一些正面的引导外,还应体现尊重、鼓励和关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让学生在自主、平等的氛围中学习、生活。
3.客观性
班级制度文化是随着班级的建立和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好坏之分。班级制度要制订得明确、具体、实用,在实施中便于对照,容易执行。尤其要便于全体学生的自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避免教师充当“法官”的做法。班级制度文化的建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加对班集体的热爱,实现班级制度文化的最高层次。这将有助于学生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培育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
二、创设班级活动文化,把班级工作的活动权交给学生
有影响、有特色、有内涵的班级活动是增强班级活力,促进班风建设的有效方式,也是锻炼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更好地把育人理念、目标、要求主题化、具体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能力素质,形成鲜明的班级特色。
1.学穆之事迹,知穆之精神
学习英模精神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英雄的成长历程。通过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起到活跃班级气氛,增强团队合作,鼓舞班级士气的作用。每学期,除了重视学校指定的各种活动外,还应坚持长期搞一些具有班级特色的活动。比如,利用新闻播报活动,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动态,还可以让学生在共读新闻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走近穆之”交流活动,利用班会课或晨会课,让学生上台讲述关于朱穆之的故事。活动中时时以英模为榜样,用自己的行动为中队添光加彩。
2.创班级小报,学穆之精神
自从开展学英模活动后,定期创办班级小报,报纸的版面设计、内容都能体现特色,突出主题,设有“小记者在成长”“我与穆之爷爷通信”“小记者心声”“校园新闻”等栏目。创办小报旨在强化英模的榜样教育,拉近学生和英模之间的距离,让每位学生感到英模在我们身边。
3.争当小记者,扬穆之精神
主题队会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围绕班级特色,按计划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主题队会。穆之精神在多彩的活动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1)集体意识逐步形成
在组织学生活动时,要善于激励全体学生共同支持和参与,在分配任务时,又要充分考虑每个成员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个性不同的成员提供较多的选择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围绕班级的特色,致力于培养一批优秀的小记者,多次组织学生参与采访活动。小记者在一次次的采访活动中变得更加睿智,更加团结。
(2)组织能力得到提高
小记者团从初创到飞速发展,时光流转,每一名小记者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都得到成长。经常组织小记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小记者的观察、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用小记者的眼睛和笔去关注社会,了解社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小记者的组织能力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提高了。
(3)价值观念飞速提升
人生观、价值观是对人的生活目的、意义的整体看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除了学科渗透外,还应充分发挥班队活动的教育功能。因为学生在集体的活动中,通过认识、交流、对比、渗透或体验,使学生在思想相互碰撞中分清是与非、对与错,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几年的实际学习、生活中,小记者们与朱穆之爷爷鸿雁传书,在“大记者”朱穆之爷爷思想的影响下,加深了他们对英模精神的理解,并争做时代的主人。
总之,自创建新闻中队活动以来,学习英模精神、做英模传人,已成为班级文化的一部分。在穆之精神的感召下,同学们刻苦学习、锐意进取、自信大胆、爱憎分明,每年都有一大批优秀小记者成长起来。弘扬穆之精神,开展好小记者活动,让穆之精神在一批又一批的少先队员中延续升华,让穆之精神成为班级文化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篇7
班级文化建设就是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现有的班风、学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提高。
二、发展目标:
五年级选择的班级文化建设重点在于“做一个爱阅读的人,养成爱阅读的习惯”。通过营造班级文化,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全体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形成习惯,受好书籍中高尚情操的熏陶,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亲和力。
三、具体具体实施过程安排
第四周:
培养读书习惯
每天中午13∶50——14∶25为班级的读书时间,摘抄好词好句;
第五周:
主办读书板报
按照学校要求,定时定期更换内容,并在上面开辟“读书角”,发挥其必要的作用。
第六周:
建立图书角
学生自己提供书籍,选好管理员,由学生参与管理。
第七周:
创设阅读园
展示好词、好句、好段、做手抄报、谈感想、说收获等。
第八周:
开设“国学小讲堂”
解读钱文忠教授《三字经》及立志小品文。
第九周:
好书推荐周
阅读各种励志书籍(修身养性方面)
第十周:
班级读书会
交流各自的读书体会;选出班级爱阅读的小冠军;
第十一周:
班会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公民道德建设、文明守信、节日庆祝活动等为主。
四、 活动预期达标效果:
通过系列读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享受阅读、喜欢读书的兴趣以至达到习惯的养成。从而使他们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在行动上得到改进,情感上得到寄托,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亲和力。
一、指导思想
卫生创建在文明之上,文明创建在纪律之上,纪律创建在独立之上。为了使同学们领悟到“自律自立” 的重要性,四年级组选择了“卫生免检 与文明同行”作为级组的特色来创建,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律自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从行为举止、卫生清洁等各小方面着手,提高自身的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讲道德、讲文明的小学生。在学校要求做到不讲脏话、垃圾不落地,在校外一些公共场所也要发扬本班的特色——讲文明、讲卫生,并做好义务宣传员。
二、发展目标
1、文明卫生是一个学生文明素质的具体体现,可以反映出一个集体的组织纪律、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文明卫生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文明行为起到重要的作用。
2、文明卫生是学生良好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的一个重要体现。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卫生行为,做到不乱扔垃圾,对不遵守卫生习惯的同学感到可耻,从而提高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和公共卫生习惯。
三、具体实施过程安排
第四周:
1、师生共同讨论制定卫生规章制度,制定“卫生公约”并且张贴;
2、设立“文明角”,开展“卫生免检,与文明同行”活动;
3、各班成立一个“班级环境卫生监督团”,每班5名 ,由级组长统一培训后再上岗;
4、发放“致家长一封信”。
第五周:
1、继续开展“卫生免检,与文明同行”活动;
2、各班举行 “我是学校美容师”、“我为校园弯弯腰” “我班是我家,我要爱护她” 等主题班会,讨论应该如何让每一位班级成员在任何场合都能够意识到文明卫生;
3、每周评选3 — 5名“文明标兵”,给予奖励;
4、查阅“家庭卫生反馈表”。
第六周:
1、继续开展“卫生免检,与文明同行”活动;
2、各班以小组为单位到校园各处清扫垃圾;(具体时间另定)
3、每周评选3 — 5名“文明标兵”,给予奖励;
4、查阅“家庭卫生反馈表”。
第七 — 九周:
1、继续开展“卫生免检,与文明同行”活动;
2、每周评选3 — 5名“文明标兵”,给予奖励;
3、查阅“家庭卫生反馈表”。
第十周:
1、继续开展“卫生免检,与文明同行”活动。
2、开展“卫生知识我知道”竞赛活动,可以制作手抄报的形式,也可以是知识抢答竞赛。
第十一周:
1、继续开展“卫生免检,与文明同行”活动。
2、查阅“家庭卫生反馈表”;
3、每位同学对此次活动谈体会写感受。
第十二周:
1、每天的值日生都要认真做好卫生打扫工作,每位同学都要到位,要有责任感。“班级监督团”做好监督工作,并且要认真负责,不能马虎敷衍。卫生检查尽量得满分,最后争取成为学校“卫生免检”班;
2、总结评比奖励。
四、评估达标项目内容
学生达成目标: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公共卫生习惯:头发整洁,勤剪指甲,勤洗手脸,垃圾不落地,保持教室内外环境整洁,见到教室内外垃圾能主动捡起。
特色班级达成目标:
各位同学除能做到垃圾不落地,始终保持教室及周边卫生外,并能做到我为校园整洁弯弯腰,看见校园的垃圾和纸屑也能主动捡起,做到校内校外一个样,争取达到学校“卫生免检”特色班的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思想为指导,体现“以生为本”的特色方针,结合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全面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全面提高本年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进一步加强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发挥集体智慧进行教育和教学,全方位服务于学生。
二、本组情况分析:
教师情况分析:本级组有8位教师,各位老师都极具有专业精神。本学期不仅要保持级组融洽、团结、向上的气氛,还要进一步美化、优化办公室环境,使级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使每一位教师热爱学生,热爱学校,自己爱学习,乐学习,争取创建先进级组。
三、工作目标:
1、从细节着手规范学生行为,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全力推进素质教育。
2、通过各种有效的德育方式开展“绿色礼仪,绿色成长”班级文化特色活动。
四、重点工作提要:
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充分发挥家校合力作用。
2、开展特色班级活动。
3、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五、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2、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和安全等入学教育。
三月份:
1、开展学雷锋活动;
2、开展行为规范养成训练月活动;
4、各班级制定班级特色文化活动方案;
5、组织开展德育特色启动工作。
四月份:
1、班级开展班级特色文化系列活动;
2、继续抓好养成教育及纪律管理;
3、组织学生硬笔书法比赛。
五月份:
1、抓好后进生转化教育工作;
2、深化特色班级文化活动;
3、班级文化特色活动评估。
六月份:
1、各班做好迎“六、一”主题活动;
2、开展法制、禁毒教育系列活动;
3、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
七月份:
1、继续抓好常规教育;
篇8
【关键词】高校 班级特色文化 学风建设
一、高校班级特色文化的内涵
高校班级特色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大学校园的环境中,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班特色的精神文化氛围,以及所共同认可并遵守和建立起来的准则、态度和价值观念,并直接指导班集体成员达成班级目标的行为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高校班级特色文化的内涵有三个方面:表层的物质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特色文化的基础,指班级的物质环境极其寓意等,主要体现在教师内部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张贴布置,班级成员自发组织的各类活动,网络环境下的班级博客、论坛、班级QQ群等交流平台。
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基础,指围绕班级建设目标,要求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表现出的文化形态。主要包括各类班级规章制度,约定俗成等。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特色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指被班级成员所共同认可的班风、学风、班级目标等意识形态上,它是班集体成员所追求的价值观、目标、精神面貌的浓缩和反映。
二、建设班级特色文化的基本要求
班级文化在学生个性发张和班风、学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形成班级特色文化,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p深刻理解和把握特色班级内涵
辅导员是班级特色文化的主导者和设计者,建设特色班级文化,辅导员必须明确把班级培养成怎样的班级?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学生?其次必须明确班级文化对学生的积极效益,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班级文化的设计和营造。
2p立足于学校、学生和教师个性,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1)p立足学校个性
立足学校的个性就是要充分借助学校的优良传统、校风、学风、文化底蕴来建设班级文化,成为学生在精神上崇拜的偶像和心灵的家园,成为班级建设的导向和发展的源泉。
(2)、立足学生个性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要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才能找到班级文化建设的起点和基础。辅导员要善于通过分析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艺、心理倾向等特点,使其成为班级特色文化发展的土壤。
(3)、立足教师个性
教师的个性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班级文化的建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学业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格方面的塑造。教师的某种独特的气质、兴趣爱好、特殊才能,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特殊才能和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因素。辅导员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特点,来建设班级的特色文化。
3、在开展创造性的活动中丰富班级特色文化
班级文化是在以班级师生、学生之间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辅导员应该在分析学校个性、学生个性、教师个性的基础上,对班级文化的发展进行相应的规划和设计,创造性的开展符合师生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注重文化特色的渗透和提升,从而形成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p班级特色文化对高职生学风建设的积极意义
(1)导向效应
班级文化是班级大多数学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反映,是班集体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针对高职生普遍存在的不自信和懒散,班级文化表现在班风、学风中对高职生的言行具有鲜明的导向效应。积极的班级文化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对班级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感受到班级的要求和大家的期待,引导高职生学会自信、自主管理、自我学习,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驱动效应
班级文化对班级学生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激励和驱动效应,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催人向上,成为班级学生努力学习的驱动力,让全班同学在学风建设上达成共识,形成各种形式的学习兴趣小组,并在班级内部开展“比、学、赶、帮、超”的优良学风。
(3)规范效应
班级文化是班级起主导作用的班风、学风的反映,代表绝大多数班级成员的价值取向,对高职生的言行具有规范效应,影响学生的行为模式。所以,积极的班级文化在学风建设中能激励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动力,让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在班级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强化自我管理、自我学习。
(4)陶冶效应
班级文化特别是班级精神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以潜隐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班级文化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场”后,必然会通过学生的外在行为、态度和情感表现出来,时时处处体现在班级的外在风貌和形象上。良好的班级特色文化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形成师生之间真诚、信任、友爱、关心的和谐关系,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热情乐观、热爱集体、乐于交往的精神。
综上所述,高职班级特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辅导员的精心设计和用心培植,通过开展班级特色文化有意识的培养高职学生的兴趣爱好、价值观、人生观,增强高职学生的自信心、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校风学风。
篇9
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在我校很多班级根据校纪校规和班级实际情况,经过全班讨论之后,制订了学习、纪律、卫生等量化考评细则,如《中学生一日常规》《班级请假制度》《班级点名制度》《班级卫生制度》《班级晨检、午检制度》等制度,学生根据制定的各项班级制度实行自我管理,互相监督,在制度的框架下养成自觉自律的习惯。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不能只注重班级制度的建立,不能一味强调班级制度的刚性落实,还要注重目标建设和整体氛围的营造,注重管理制度的人文化、温馨化,柔性管理,使制度的人文内涵得以充分体现。要有意识地利用班级文化的潜移默化性、自我教育性等特点,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进而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学生。
二、构建主题班会文化,形成底蕴厚重的主题文化
设计新颖、富有教育意义的班级主题班会是学生真正融入班级、热爱班级、提升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在我校,各班班主任依据班级在特定阶段的表现,选择合适的机会,召开主题班会。如,在新学期召开“累是催化剂,勤乃加速器”的勤奋刻苦主题班会,全体学生和老师就勤奋学习展开热烈讨论;毕业前夕、考试过后,召开“态度决定一切,目标锁定未来”的主题班会,收到了端正学生态度、树立远大目标的效果。此外,各班主任还在安全教育、人生意义、学习方法、纪律卫生、节庆纪念等方面确立班会主题。通过一系列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在班级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班级建设形成了底蕴厚重的主题文化。
三、构建班级品牌文化,凸显形态各异的文化特色
教室是一切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班级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深切体会到:凡是教室环境整洁、优美的班级,其师生的荣誉感、班级的凝聚力就强。为此,学校要求每一位班主任,要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张课桌都会“说话”。
1.让班级精神外显。班级在进行室内布置的过程中,将班级口号、班级目标以色彩鲜亮鲜明的主题文字镶嵌到墙壁上,并将经过浓缩的班徽、班标、班训、班规、班歌融入到教室显眼的区域上作为一个独立的板块。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班级名片”上面的内容,均由学生群策群力、各抒己见来综合成型。这样做不仅可以鞭策学生,还可以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
2.将班级智慧艺术化。各班在进行周密室内文化布置的过程中,大量调动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让内墙的每一处区域、每一个角落都留有主题鲜明的形象印记。无论是“远航”的大气墙贴,“寻路追梦”的诗意贴画,还是环保低碳的宣传栏、成果风采的展示区、博闻强识的读书角,都是全班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
3.为板报注入“时尚”气息。学校要求每两周更新一期黑板报,结合中国的政治大事、传统节日、学校工作计划及班级具体情况设计,而且期期总结评比。内容实在、布局合理、图文并茂、主题鲜明的黑板报成了传递信息、愉悦身心、提高作文水平和动手能力的一个有益平台。班级板报随时代在变,在“时尚”的前沿地带,常办常新,成为学生阶段性“手工艺品”的展示窗。
四、构建班级人际文化,打造班级建设的爱心文化
各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其协调功能,积极处理好各种关系:即班主任与学生、科任教师与学生、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学生与家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能够做到师生之间有交流、班主任与科任老师有联系、教师与家长之间有沟通。通过“交心换心”,达到加强了解、消除隔膜、融洽关系、互利互赢的良好效果。
1.每月召开一次科任教师联系会,交流学生信息,明确彼此职责,达到凝聚思想的功效。另外,还要求根据班级现状,不定期小范围地召开科任教师联系会。
2.建立师生谈心互动机制。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要求各班班主任对学生“交心”,而且要求科任老师对学生“交心”。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身体等情况,强化彼此间的朋友关系。
3.家访。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同样表现在学生及其家长身上。诸多家长对学校以及他们孩子的了解,有时是无知的,有时是残缺的,甚至是误解的。学校要求建立家访的长效机制,不定期进行家访,让家长了解学校和学生,也让学校了解家庭,做到了学校、社会、家庭的三结合教育,使班级形成一股齐心协力、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五、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1.引导了学生行为习惯的良性发展。通过实践表明,形式多样、内容新颖、主题鲜明、健康和谐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的人格品质。良好的班风、丰富的文化生活、优美的班级环境,使学生像海绵吸水一样浸润其中,它的感染力像潜流持久地影响着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2.促进了学生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促进交流、展示特长、锻炼毅力、锤炼自信的多元舞台,学生的兴趣得到强化,特长得以发展,情感得到熏陶,意志得到锻炼。在与同学、老师以及其他人的交往中,提高了交往能力,进一步认识了社会,认识了自我,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懂得了合作,理解了团队精神,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了责任感。
3.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班级文化建设搭建了学生当家作主的舞台,在这舞台上,学生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自主管理、自主教育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更浓,自主管理能力更强,主动参加班级和学校活动的积极性更高,学生真正成为了班级的主人。
4.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每个班主任都希望自己的学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良好的班级文化是这些品质形成的催化剂。在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中,学生们都能积极谋划,积极动手,形成强有力的班级凝聚力。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集体的认可,找到了自己在班级的位置,使班集体对于每一位学生都显得有吸引力。
篇10
关键词:班级文化;思想道德;师生关系;形式创新;经验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2-0024-03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班级愿景、班级意志、班级形象的综合反映,也是班级理念的载体。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的形成,乃至走向社会的人生道路,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班级文化的内涵很广,学校在实践中,主要在班级名称、班级标志、班级旗帜、班级口号、班级誓词、班级格言、班训班规、班歌班花、班级板报、班历班会、文化快线、班级沙龙等等方面,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1.班级名称。我们认为班名是一个班级最直接、最简洁的文化表征,也是班级文化的第一个重要符号。我校在按年级专业命名班级名称之外,又由学生根据自己班级风格来命名班级。比如空冷1班的班主任和同学们更喜欢把自己的班叫做“传奇1班”,幼教班又称“玫瑰2班”,还有现代保尔班、现代雷锋2班、巾帼3班等等。这样既有个性又能叫得响,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分量,比班级的规范名称更响亮,影响力更大。
2.班级标志。为从形象上表征班级意志,同学们采用了有寓意的几何图形、字母或汉字组成的简单图案,代表班级的最高意志,象征着全班同学的统一目标和愿景,由于简单明了,又极具表现力,便于制作成班徽,出现在班级教室后黑板的正上方,再配上两旁的班级口号,与班级教室前黑板正上方的国旗标识遥相呼应,彰显教室环境其爱国爱校爱班的浓厚氛围。
3.班级旗帜。一个班集体在校园及校外活动中,必须用班级旗帜来作为统一的有效信号标志,来展示一个班集体的精神形象,它也由同学们自己设计、制作。各班同学用班徽的简化图案来制作班旗,在隆重场合展示使用,有助于同学们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班旗的设计与制作更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信任。
4.班级日历。同任何一个单位一样,每个时期都有阶段工作计划与工作日历,班级日历较之于工作计划更有简明性的特征。我校各班级学期初都依据校历和班级工作计划,按学期周次编排每周主题活动制定《班级日历》,作为全班的活动备忘录,便于查阅,易于操作,彰显学期班级工作主线,师生感觉效果很好。
5.班规。它首先是一种制度文化形式,但是它与普通班级管理制度的不同,在于它以正向要求的形式出现,较少限制性要求,而且由全班学生民主产生,是一种积极的班级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构成了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我校在向魏书生老师学习当中,班班自主制定,同学们人人参与、自觉遵守,又有不少新内容,体现和充实了班级管理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精神。
6.班会。每学期的主题班会有一条围绕班级工作计划的主线,每周的主题班会都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贯穿和体现了整周的重点工作要求,它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学生可以谈认识、交流思想、介绍经验,开展表扬与批评。比如“新学期新目标新措施”“我实践·我成长·我自豪”“让美德成为习惯”“让自律铸就成功”“追忆往昔,铭记历史”“阅读经典,插上成功的翅膀”“感恩师长,回报社会”“我的舞台我来演”等等。班会一般固定在每周日晚自习时间召开,以承上启下,班主任依据班历写好《主题班会教案》。第一个主题班会有班级集体宣誓,每次都唱班歌,通过一项重要决议时集体喊班级口号,把班会的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统一起来,融为一体。
7.励志班歌。它是班级文化的音乐元素,也是一种生动的班级行为文化。我们借用经典歌曲或流行的励志歌曲,填上班级歌词,在每天课前或大型集会集体演唱,以提振精神,营造气氛。
8.班级励志故事。班级励志故事是有情感、有情节的班级观念文化,它对班级文化建设有特殊的吸引作用。今年春季开学,我校在各班开展了“人人讲励志故事、班班唱励志歌曲、全校树‘十个一’文明新风活动”,各班同学人手一本健康向上的人物传记、经典诗文、历史读物等,利用思品课、班会以及课余时间,人人阅读传诵,形成了品读、体味、感悟、践行的浓厚氛围,使精英模范精神、优秀传统文化洒满课堂宿舍和同学们的精神生活空间。三月初层层选拔读讲能手和优秀作品,参加全校讲励志故事大赛,评比出“十大讲故事能手”进行表彰奖励,在全校迅速出现了学习生活开门红的局面。
9.班花。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疲劳,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选举和培养师生最喜欢的作为班花,是一种新型的班级环境文化形式,也是班级风格的最佳视嗅觉文化象征,是最鲜活的班级文化形式。如君子兰花,玫瑰花,月季花、向日葵,鸡冠花,“朱顶红”等等,有的班级还有每个小组的“组花”,同学们特别精心护理大家钟爱的“精神之花”,教室里一年四季鲜花盛开,花香四溢,成为班级教室整个环境布置中最具生命力的亮点。使学生在一个窗明几净、富有生活气息的氛围中,感受到主人翁的责任感——“教室就是我的家”,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学习风气和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优良品质。
10.班级宣誓。任何一个团体或集体的意志激发与凝聚,都有一种庄严的集体表达形式。近年来我校各班形成了一种惯例,每次主题班会在做重要班级决定时,全班集体在班旗下齐读“班级誓言”,每次升旗都有两个班庄严宣誓,唱班歌喊口号展示班级形象,校领导发表热情洋溢的国旗下讲话,优秀学生发表激情澎湃的表态发言,场面十分壮观震撼、激动人心。如空冷二班的誓词:我们是现代学子,我们骄傲,我们自豪!面对国旗我庄严宣誓:我要勤奋上进,牢记知识改变命运;我要创新实践,坚信技能改变人生。爱我青春,刻苦学习;爱我未来,立志成才!爱我现代,振兴母校!
11.班级口号。这是班级意志最具外在表现力的班级行为文化,它简短精练,高度浓缩,每天早操、课前、晚自习、聚会等,喊起来铿锵有力,震耳发聩,极富现场感染力、震撼力,使每个人精神振作,斗志昂扬,可以大大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如空冷2班的班级口号是:夺我乾坤,铸我班魂,空冷二班,霸气永存。还有“放飞梦想、非比寻常,机电一班、永远最强”“ 和衷共济,拼搏进取,从我做起,誓争第一”“ 放马金鞍,惟我三班,超越梦想,激情无限!”等等。
12.班级格言。班级格言是借用经典来表达班级意志的观念文化形式,具体工作中我们突出了三点:一是全班同学轮流推荐、向同学们展示;二是格言内容选自古今中外伟人名士的经典警句,也有的是自己老师、同学的佳句箴言,三是固定出现在班级黑板右侧,每天更新,由推荐人在第一节课前宣读并简要阐释格言要义与自身感受。
13.节日文化。传统法定节日,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过节使学生接受传统美德的影响与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校每逢纪念日均进行专题纪念活动,如元旦文化报告会、 抄写春联和拍摄春节节庆活动、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五一”社会实践誓师会、国庆节励志红歌大赛等等;在学校及班级特定日期,我校也形成了较成功的文化活动传统,比如学期或学年开学典礼暨表彰会、春季体育节、迎新艺术节、就业展望暨毕业典礼等等。
14.班级板报。班级板报是一种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活泼的班级文化,是教室面积体量最大、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班级文化形式,它容量大,版面活,常办常新,赏心悦目,也是一个班级的主题创意、新闻敏感、文字水平、版面设计、绘画技巧、参与广度等班级文化元素的高度综合与统一。每次校团委评比时都发现这是各班教室的一道亮丽景观,它确实是一座引领学生价值取向、树立健康的价值追求、培养审美观的班级精神丰碑。
15.班级图书馆。在三月份讲励志故事活动中,有的班级趁势将同学们手里的人物传记、经典诗文、历史读物等各种书籍汇集起来,建立了班级图书角,由“图书馆长”集中管理。在故事大赛后,仍然使同学们能经常欣赏到一本本自己喜爱的书籍,我校各班书香味很浓,同学们精神食粮很丰富,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占领着班级文化阵地,有效推动了培养一流好品德、一身好习惯、一股好精神的“十个一”活动深入开展。
16.宿舍文化。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是同学们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的地方,也是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高服务能力的课堂。我校各班结合封闭式准军事化管理,都举办过“宿舍文化创意主题班会”,开展宿舍文化长廊展示,公布《文明宿舍创建标准》,实施楼层长负责制,多次评比文明宿舍并颁发流动红旗等,我校学生宿舍被褥方块叠放,物品一条线摆放、地面床面桌面干净,空气新鲜清洁,横幅标语醒目,同学和谐相处,大家舒心地生活在一个温馨有序的大家庭里,学生家长都很满意。
17.班级沙龙。班级沙龙是班级课外活动的一种创新与延伸,是我校各班师生参与最广、持续最长、影响最大的一项丰富活泼、灵活机动的班级行为文化形式,比如现代中专师生的“班风恳谈会”、“事实报告会”、 “热点辩论会”、“专题演讲会”、“师生访谈”、“名著品读会”、“艺术鉴赏会”、“音乐欣赏会”等,师生平等对话,各抒己见,既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才艺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又充实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还提升了班级文化生活的思想高度与艺术品位。
- 上一篇:体育运动应急预案
- 下一篇:残疾儿童教育能力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