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24 18:0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设计

篇1

关键词:文化设计;文化设计

1. 文化——

    “文化”是一个被极度泛化的词,很对事物和现象都会被冠上“文化”作为标签。比如“音乐文化”“快餐文化”“酒文化”“亚文化”……文化从一个更深厚的高度被拉扯下来,成为一个普通的生活流行现象的概括。在我们现今生活中,“文化”并不成其为文化。而文化设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实现对设计的拓展,也是对文化的重新注解。

真实的文化,集结于各种形态的艺术门类,渗透着不同的思想宗教传统,深植于文明体内部,有一定的稳固性和传承性。也是因为这种隐性的存在方式,使得文化往往不能通过自身现身说法。而在发展快速而浮躁的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更加陷入被动和边缘化。而文化内里的艺术美感和人文情怀有宣泄表达自己的需求,现实社会中的心灵也在呼唤一种更为雅致古典的审美和更加深厚的人文关怀。文化就必须找到一个载体,文化设计的产生就来自于文化与设计的碰撞。

2. 设计——

    设计,凝聚着实际功能和审美功能,并总是用创意进行画龙点睛,总是可以使得我们的产品、活动、品牌等等脱颖而出。不管是平面、包装、广告、环艺、装饰,甚至是一个名称、一个概念,设计从来都不满足于具体的感官体验,在内在意蕴的追求上也一直不曾松懈。

根据艾布拉姆斯教授的四要素说法,在设计这一既植根于艺术又必须满足市场的创造中,其四个角度——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自身所代表的艺术性与思想性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要求与期待。我们可以粗浅地对照下:

其一,设计需要反映世界的现状与匮乏,我们需要时效性和互补性。设计如果是作为产业中的一部分,那么必须符合市场的需求。我们的设计是在物质与心灵层面都能满足大众的需要的。我们需要共鸣他们所拥有的特征和审美取向,我们还需要提供他们所欠缺但正在渴望的部分,也就是提供吸引力。

其二,设计需要体现创作者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来自他的天赋、他的创作力、他的专业背景。这种需要来自设计者的自我追求与设计的符号化品牌化的双重角度。

其三,设计需要在作品本身突出美感和价值观。具体产物在体现自身使用价值之外,还需要艺术性的更高层次的被消费,以及一种价值观的传达。

其四,设计如果能更充分地考虑到受众的认可,甚至将受众迎接到设计的一环中来,必然在我们这个张扬个性且张扬受众地位的时代引发更充分的发展。

3. 文化设计 > 文化 + 设计

    设计,是把形式美感应用到生活中的再创作。文化与设计的关联类似于一种内在与形式,传统与创新的结构。更准确的说,文化是一个传承性历史性的内容,设计则是不断在跨越创新的创作手法和形式。首先,正如文学的内涵需要精神力量和艺术形式一样,设计也同样凝聚着思想性、美感和想象力。文化设计也是这样一个层次结构,那么在其内在中,我们也不能仅仅靠感官美感与创意背后的想象力,我们必然需要一个内在精神驱动力。

文化,是设计的内在背景。我们的人生需要养分,而文化则正是设计的智慧土壤,让设计者和设计本身能够立身在大地上,摆脱空洞浮躁,背后有更深刻的东西支撑,也能更丰富地实现自身的意义,取得更广泛和更持久的接受效果。

另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言,文化自身更为抽象,需要现实的载体。设计这一链接物质与精神、串联生活与艺术的载体具有极高的可操作性。设计能承载文化,在现实中又能更好地推广、影响和辐射生活。而其所能达到的效果也因为自身与具体生活的关联往往可以更细致更深刻。

    如果文化是通常理解的及其宏观广阔的一幅巨制图画,那么设计可以通过一点点渗透,形成一个个拼图的小片,将世界的切片,一点点试图完善。王夫之说过一句话,“行而后知有道”。行前之道是那个正在传承的文化背景传统,行就是去践行文化设计的过程,而其后的过程则是新的设计成果。行前之道如同理念世界,行后之道则是对理念设计的承载模仿。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历史,文化设计指向的是我们的未来。然而这两者,就在这种互相缠绕中,彼此推进彼此成全。而文化设计本身对当下以及以后的我们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4. 祝福与挑战

    事实上,我们缺乏与渴望的就是一种传统和创新力。这两点,一个带给我们生存的安全感,另一个带给我们生存的方向感。现实中,我们传统的缺失,让人生的审美性意义性显得苍白迷茫,符号的象征性被弱化,我们快要被淹没在符号本身形成的海洋中。而创造力的匮乏,让生命显得更加干涩围困。工业化产品的大潮下,我们的人生很容易就陷入庸常化。我们要追求自己生命的不凡,追求美好。世界也只有不断颠覆自身延展才会不断带来幸福与美。

文化与设计的碰撞,带来的,是对两者彼此的救赎,也是对文化设计四个主体——世界、作者作品、读者——的救赎。我们没有必要去夸张,误会文化设计是无所不能的救世主,事实上,它只能在自己的视域和范畴内去带动一些改变,而我们要做的,则是在这两者的祝福下,坚定地投入每个此刻的努力。

    文化设计在我看来,是对文化、设计以及这个主题各个环节参与者的一次祝福与挑战,其盎然的生机与不竭的美感,正吸引着我们不断前行。

篇2

关键词:传统与文化 室内设计 继承发展

在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当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文化的精髓,从气派的皇家宫苑到宜人的苏州园林,无不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脚步愈发紧张,人们渴望与自然亲近的欲望无法得以实现。移情于"家"成为人们追求融入自然最好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得到了一种精神的补偿。

将其与现代艺术设计紧密联系起来,形成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设计与文化相辅相成

1.室内设计传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在当代中国,物质文明越发达,人们对于精神的追求越强烈。对于自己居住的空间,不仅仅关注在睡觉、饮食,而更多的对于安全、舒适的重视,精神功能也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无论哪种室内设计风格,都有其特定的文化结构和精神内涵,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来展现和完成的,整体反映出了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自然,生长在中国这块土壤的设计师,在主观意愿上中国式成为一个不老的主题。从另一个角度说,任何时期无论室内或室外设计,都与设计者所处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要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体现文化精髓的元素,符合人们追求民族性、个性化、多样化的审美需求。

2.传统文化影响了室内设计的发展方向

虽然随着现在中国的高速发展已经在很多方面可以跟国际接轨了,包括设计在内,可是现代设计师想在世界设计舞台展现自己,尤其是那些自认为具有前卫意识的设计师,总想着摆脱"传统",以唾弃"传统"来定义自己的超前意识与思维,但得到的评价或许要事与愿违,因为设计从来都不是设计师个人意念的纯粹行为,从建筑、历史、语言等表现手法中展现出传统对设计认识的思维方式、审美观点、文化心态等隐性传统自始至终都影响着每一个设计师。

3.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造就了更为便捷的设计环境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设计作品更加简单高效,人们从大量的信息中获取自己想要的内容,设计手段的丰富却无法替代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在意识上强烈的归属感。特别是室内设计师必须从当下社会中寻找适合大众的审美,这样才能从各方面设计出具有高雅情调和接地气的室内空间环境,否则就不能让人们感觉到"美"的存在。大众的潜意识中还是深受传统的影响的,因此,作品中将传统的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理念之中,是以后设计师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不断包容、创新的过程,在其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传承延续,多种文化的融合推动着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而这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当代的中国设计作品中都能体现出来。

1.包罗万象

在中国传统建筑设计和装饰设计中,大多都会使用木质雕刻装饰来营造出一个文化氛围,而这些雕刻装饰其中会包括历史人物、动物、植物,能体现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内涵。比如在椅子、床、桌子、门窗边框都会使用浮雕、镂雕等工艺,制作出一个特定的含义来象征长寿、仁义、孝道等很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样的设计者不仅被传统文化影响着,还将传统文化传播过去,进而成为当时社会的流行元素。在现代装饰设计中,无论是陶瓷装饰、木雕装饰还是镂空雕花等装饰手段的使用,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思维模式和文化内涵中的主要影响。

2.海纳百川

海纳百川般的文化包容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自古崇尚儒家文化,而在儒家文化中,包容是其中的一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特点。就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和"字一样,中国自古有很强的文化包容性,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很多外来的文化都慢慢地融合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就现代设计而言,很多的现代设计中在灯光和装饰品的运用就是受中国元素的影响。

例如最近几年,无论在古典与现代、中式与西式的各色家居饰品中,特别是具有禅意的家具摄取了古典家具的雅致和现代家具的简约,通过利落的线条、纯色搭配,再配上富有寓意的中国的画片,来营造出宁静舒适的家居环境。而这里家具都会以木质材料为主,也有桌面使用玻璃、石材等材质。这类的家居设计也在这几年中得到了市场的强烈响应。

三、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传承

时代的发展都遵循着历史的基本脉络,需要设计者注入新的灵感和血液。因此,将传统与现代美学及设计理念巧妙融合在一起是必然趋势。

1.传统元素的运用

中国的传统元素主要有:象征传统文化的图案和富有含义的纹样;中国传统纹样花纹;宗教花纹纹饰。这些传统纹样图案,主要是建立在古人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上。在当代,这些符号仍有着积极的使用意义,人们也很愿意接受这种纹饰图案,装饰元素的运用,在整体上影响整体环境的风格,在局部上可以成为一个环境的点晴之笔,是营造传统文化室内环境的一个有效手法。这些文化元素的组合与拼接,使传统元素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2.色彩与光的使用

通过不同的色彩的使用,常常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左右人的精神和行为。色彩本身没有什么美感而言,但是在室内空间的色彩搭配上来说却可以让人有不同的感受。在中式设计中,将类似色与补色相互搭配,产生中式独特的美感。

任何色彩都无法离开光影,光影的存在总是以具体颜色载体而存在的。光影在室内空间中也是直接或辅助传达传统信息的有效元素与工具。色彩有着改变环境气氛的显著作用,特别是在光影的共同作用下,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情调与意境。

3.空间设计自然化处理

人们渴望与自然亲近的欲望由来已久,溯古追今,从苏州园林讲求的"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回归自然"写意式地把自然元素室内空间相结合,进行空间的营造,让使室内有限的空间与外界交融,运用借景、障景等手法,把自然"请"入家中。此外,在室内空间环境中采用的材料,如木材、织物、石材等本身所体现的质感、纹理,给人清新淡雅、返璞归真的天然气息。让久居城市的人群有身置自然界的归属感。

经过数千年的传承,还可见到的中式家具,具备了极高的融合性,更符合居住的要求。选择恰当的室内陈设,匠心独运,巧妙点缀,虚实结合,更能使人感到清新舒畅,如沐春风,畅想自然之感。

综上所述,文化是设计之本,人们在使用空间的同时,必不可少的要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属,从而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这就需要设计师从整体构思到局部细节全方位的驾驭能力,更要责无旁贷地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现代室内设计与中国传统室内设计元素更加完美地结合。

参考文献:

篇3

在《汽车之友》杂志制作30周年特刊之际,我决定对红旗轿车CA770主设计师贾延良先生做一次采访,但是这次采访不同于以往。对于贾延良先生与红旗轿车的故事,很多媒体都已经报道过了。在贾延良先生看来,主持红旗CA770设计确实是他人生中很宝贵的经历,但是对于贾老来说,他一生都在从事着设计工作,所以除了红旗轿车,贾老对中国的传统设计融入到汽车造型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

没有底蕴的造型设计

我们此次的谈话依然是从汽车开始,但是这次不是聊红旗轿车,而是从汽车设计切入。谈到这里,贾老显得有些激动,他直言不讳,如今自主品牌的汽车造型被国外设计理念冲击得非常厉害,这其中有两点原因。首先,我们国家在初期培养设计师时就没有重视对其进行深入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第二,设计师在工作中受到上层的压力较大,新产品出来后,必须要马上转化为销量,而借鉴国外车辆造型设计往往是比较保守的做法。

说起前几年中国自主品牌车型设计,贾老谈到,起初我们国内有些设计师甚至连读车、读设计都不会。这边抄袭个欧洲车的前脸,那边又抄袭个日系车的尾部,腰线再照搬美系车,结果最后设计出来的产品,在造型上连比例都不对,你说这能好看吗!贾老认为,咱们不要照搬国外的设计,要学习他们的设计理念。美国凯迪拉克是张扬的,英国路虎是绅士的,德国奔驰是严谨的,而日本车你一看它就是缺乏资源的产物(原意指日本车实用)。实际上,在车辆造型设计中,每一道线条都有讲究,而车身上的这些线条都是相呼应的,它们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产品。贾老告诉我,其实上世纪60年代我们的汽车是有名族设计的。比如红旗轿车外形上就借鉴了明代家具简约的线条,力求神似而不是简单套用。上海牌轿车的设计同样值得称道,甚至早期的井冈山轿车也设计得非常漂亮。只不过这些名族设计后来都被我们丢弃了,这点很可惜。

中国文化非常关键

贾老对中国汽车造型未来的发展同样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说,学生在学习设计之前,一定要先对其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国人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没法设计出“中国造型”的。现在很多老师都在为学生传授国外汽车的设计理念,但是对于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化却没有人去弘扬。

贾老认为,未来汽车就是造型和内饰的竞争。而造型是需要结合每个国家的文化来设计的。我们中国的建筑、家具、瓷器自古就在造型上非常考究,这些都是美的设计,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的。将这些传统设计融汇在现代产品中,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造型设计。贾老谈到,中国汽车产业早期是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国外的车企纷纷来到中国与我们搞合资,我们虽然在车辆技术发展上走了捷径,但是对车辆造型设计来讲,却不是一件好事。那么如今市场趋于稳定,我们也从国外车企中吸取到了很多经验,所以也是时候要在自己的车辆造型设计方面好好下一番功夫了。现在我们说中国特色的设计,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在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后,结合现在最新的设计语言,进行发挥,这一点要特别强调。

篇4

班训:我健康我向上

班级口号:我们都是最棒的!

班风:勤奋、团结、诚实、自信

班级格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班徽:光芒四射的小太阳。

火红的太阳代表着一(4)班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充满着阳光般的爱。

书本中生长出来的幼苗象征着我们一(4)班每位同学在知识的海洋

中茁壮成长。一艘在海洋中航行的大船预示着我们这个班集体勇往

直前!

班级公约:

一、升国旗,要立正,唱国歌,要响亮。

二、上课时,要专心,爱动脑,勤发言。

三、做作业,要认真,不潦草,不马虎。

四、下课了,休息好,不乱跑,不乱叫。

五、吃饭时,守秩序,不挑食,不浪费。

六、要诚实,不说谎,知道错,就改正。

七、对师长,要尊敬,对同伴,要友好。

八、爱劳动,讲卫生,不怕脏,不怕累。

班级文化设计方案

(一).班级文化理念:班级就是我的家

(二).室内文化建设

1.继续加强学生常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继续深入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结合校少先队工作安排,对学生各方面的常规进行检查、监督。使学生基本能做到班级公约。

2.加强班级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实施“值日班长”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并逐渐完善值日生职责,彻底杜绝“脏、乱、差”的现象发生,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班级就是我的家”。

3、班级室内布置:

(1)教室前黑板左侧是布告栏,张贴本学期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值日生轮流表。

(2)教室前门左侧是中队角,张贴少先队张贴着少先队各项活动的提示和具体安排及班干部名单.中队角是少先队中队阵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形式丰富多样,深受队员喜爱。搞好队角建设不仅可以启发队员的兴趣,陶冶队员的情操,而且对培养队员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有重要作用。

(3)教室后前是黑板报。配合学校德育工作,每月换一主题,让学生受到各种教育。黑板报左侧为英语角,张贴英语单词、句子和孩子喜爱的英语图片;另一侧为雏鹰争章台,在孩子可爱的照片下贴着他们经过努力争到的各种“章”。

(4)设立图书角,将每月学校下发的漂流图书进行有效利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篇5

【关键词】文化设计自我回归

一.文化与设计

文化,一直是设计界瞩目的话题。我想,这可能是源于设计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什么样的联系呢?设计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造物中,并通过造物具体设计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就是文化的载体。一切文化的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器物层面最终都会在人的某种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即在具体的人的层面得到体现。所以说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实际上就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从这样的意义上理解文化,我们可以说:文化就是生活,文化的中心是人。

既然设计是在创造新的文化,由于文化的延续性,就需要从文化的传统中找到创造的依据。这或许就是设计灵感的源泉之一和设计者关心文化的动机所在。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文化呢?

谈到文化,我们似乎都是面对着同一个对象,但不同的观察者因为不同的视角和动机,应该有不同的结论,从中获得不同的启发。而当我们在关于设计与文化的论述中寻找文化的启迪的时候;当我们倾听设计人关于文化的话语的时候;当我们从某一据说是体现了对文化独特理解的设计中找寻独特体验的时候,我们似乎从来都是得到同一个结果,那就是生硬的前人的具体思想、前人创造的器物、历史上某种制度、风俗……以及把这一切简单地转换成的一些设计符号。

我们理应具有设计人所特有的视角。

不同的文化研究者在不同的具体目的下,都有一个共同的历史使命,那就是为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正是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化,使我们在“发展”这样一条线索下,将历史的文化现象连缀成体现着联系和发展的体系。只有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化,才能在我们的实践中体现文化的发展,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传统的理解甚至是简单套用和照搬。只有在某种特定的发展观的线索下,具体的文化历史现象才能给不同的关注文化的人以相应不同的启示。

那么,作为设计人应该以什么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呢?

文化就是生活。设计创造本不存在的具体器物,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并在体现这种精神因素的同时以具体的器物存在设定人们的日常行为,从而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可以说,文化的沿革正是经过有意或无意的“设计”而实际地进行的。

文化的中心是人。文化本身的发展也好,设计本身的发展也好,都存在一个评判标准和向哪里发展的问题,即发展的终极价值问题。这个终极价值只能是人,人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看待文化的发展就可以找到这样一条主线: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并以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来关怀自己的实践的过程。而这种自我对实践的关怀,正体现在人们对自己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设计”中。

以这样的文化发展观看待文化,对我们的设计实践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这样的发展观体现了设计作为人的主观因素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体现了设计创造对文化发展的责任。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客观物质的基础之上并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为前提,因此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体现了客观的规律性。但这种客观规律性正是通过而且只能通过人的有主观意识的活动来体现。

设计作为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一方面基于对客观世界物的因素的认识,这种认识来源于人类的科学和生产实践;一方面基于对人的因素的认识,即对人的物质、精神需求的认识以及对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设计通过对物与人两方面的认识,然后将这种认识体现在具体的造物中,即将人的意志又相应地返回到实践中。

这一过程体现了设计与文化发展相同的机制。文化正是通过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对自己生活世界的设计而不断发展并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文化与设计之间有了共同的语言,从而更符合我们从文化中汲取设计的营养的目的;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设计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体现,从而更能在我们的设计中体现对文化的发展——合乎历史逻辑的发展——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其次,这样的发展观体现了设计的终极价值与文化的终极价值的一致性。

我们说设计是在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但设计并不是在凭空创造。任何生活方式的变化都有其深层的思想精神因素,这种精神因素来自人们的实践并决定于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因此,设计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把人们的精神追求在造物中加以体现,把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体现为富有文化艺术气息和理性意味的独特形式。这正是文化的发展在设计这一文化现象中的具体角色体现。设计的这一文化角色体现了其在价值追求上与文化发展的一致性,即为了人的发展和完善。

于是,当我们以这样的发展观——从实践中回归自我认识并以人的自我认识关怀实践——看待文化时,就最能看清文化如何影响设计而设计又是如何影响文化的。从而,当我们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未来的发展时,也同样看到了设计的明天。

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才能使我们在看待文化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目的——文化是如何发展的,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设计与文化是什么关系,设计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视角,才能从文化中获得真正有益于设计的,与设计的终极价值一致的启示,从而不至于在纷繁的文化现象中失去判断力,不被次要和片面的东西干扰设计的发展方向。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文化就不是僵死的传统,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在现实的设计中就能够体现主体的独立思考,而不是苟且于传统的文化符号。

二.文化的回归

文化的演变、发展,是从认识、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向着不断发展的人类自我回归的过程。

人类的实践活动遵循着这样一种轮回的过程:从实践中获取经验与理论,经验与理论又用以指导新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着客观世界,并最终回归到对人自身的认识和改造。没有这种回归关怀的实践也就没有发展的终极价值,它的理论系统和实践行为都将成为单纯物性的体现,这就必然使人类走上一条依附于物质世界的在物性中沦失人性的不归路。

正是人类对自我的认识设定着人类的生存、生产方式并最终引导着和体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

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轮回,构筑着不断发展的文化的物质基础。而从这种轮回中回归的人对自身的认识与改造则体现为文化的上层建筑——制度与精神层面。人类文明正是通过精神与制度(即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定)设定物质层面的社会实践,而精神、制度的进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也就是说,对客体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只有在上升为对主体自身的认识和改造时,才真正实现了这种实践的价值。

从实践到人的回归是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这种回归使人不断深入对自身的认识和改造,而人的完善和发展就是社会的完善和发展。每一次从实践到人的回归都日益觉醒着人类对自我的关怀。

文化的上层总要作用于文化的物质层面——所谓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并体现在文化的物质层面。所以,人类对自我的关怀发端于文化上层的自我认识与改造,同时也必然映像在对物质实践的关怀上,从而在顺应客观规律的同时,体现人类基于主观自我认识的理性发展。

器物的具体形式体现了特定时代的精神、制度文化——即人的自我关怀,这种体现在早期是经由手工艺人的创造,是个体对其生存于其中的文化环境的不自觉的反映。而在现代,随着设计成为人类独立于造物的自省的创造活动,这种通过造物对文化(自我)的反映越来越成为一种有意识的主体行为。这种意识的觉醒正是从实践中回归的对人的价值关怀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

设计的觉醒与向着人类自我的回归将促使人类更自觉地从客体世界中镜视自我,促进人类更具理性的造物实践,从而为我们创造合理的生存方式、规划光明的发展前景。

三.回归的文化

人类由实践向自身的认识回归建立在实践的历史基础之上,所以必然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因此,人类对自身的价值判断总是反映特定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和对自然的认识水平,从而体现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性。

1.石器时代

远古的先民两手空空地从树林中走出来,他们面对的是危机四伏的环境和如何御寒果腹的双重威胁。在这种情形下,任何单独的个体都无法维持自身的生存,而必须依靠集体的合作。因此,从当时的社会实践中回归的人类个体对自身的认识中不可能有独立的自我概念。而且,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人们也不可能对原始分工的社会组织有确切的认识。人们只能从自然的伟力与自身的弱小的对比中确定对自我的判断。因此,如果说人类此时已经具有某种朦胧的自我意识的话,那只能是把自己视为自然的匍从。

自然崇拜是远古文化的主要特征。而自然崇拜的具体形式反映了不同的远古文化,即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类群体从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回归的对自我认识的不同形式。

因此,在这一历史时期文化的器物层上,多是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人们把凶猛的动物形象作为强者的象征;把动物的骨骼、羽毛及贝壳作为美的象征;在反映古人渔猎生活的壁画、器物彩绘中,主体是自然界的动物与植物,而人只是作为从自然界中受恩惠的形象,表达对自然的崇敬与依赖情怀。原始器物从部族的图腾到日常的一盆一罐都体现着自然在人类不自觉的自我体验中所占据的绝对地位。

原始的自我体验不是人有意识的思想行为,而只是环境因素的在人类意识中的折射。这个时期,人类并不能从主观意志上把握和设定自己的实践方向——人们只能去适应自己无法选择的环境,而不可能去改造它。

2.奴隶社会

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金属出现在人类文明中。工具的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人类从单纯适应自然的被动处境中逐渐掌握着主动权。人们开始种植作物、驯养牲畜,有了维系基本生存而有余的物质资料。

人的第一自我意识只能从人与人的比照中产生。

在剩余物质资料分配的过程中,人的自我第一次真正觉醒了。人在能力上的高下之分通过分配制度体现在社会等级中,这种等级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出现了奴隶与奴隶主。私有的出现体现了从生产实践向自我认识的第一次真正回归。

这种原始的自我意识是随着剩余财富的出现而产生的物欲的自私。人类此时不仅从自然中获取供给生存的物质资料,而且可以从同类那里获取财富,战争从此与人类相伴。曾经用于渔猎的工具,如今变成了同类相残的兵器,而且更具威力。战争带来的武力与强权使人类社会中产生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强者与弱者的比较存在以及由此产生的人身依附关系便产生了人类社会之中的新的崇拜现象。除了把自然视为神灵,人类也制造了自己的神。

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祭祀用品、工艺品代表着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中强权的顶礼膜拜。用作战争和强权统治的武器出现在人类文明中。这些都成为这个时期造物的主要特征,也体现着人类对自我的认知。

生产力的发展毕竟弱化了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此时,人类已经开始把自我概念从自然中独立出来,理性的曙光已经出现。人类开始以主体的自我心态认识自然,并开始以这种朴素的认识指导自己的生产实践。从日益发展的实践中,人们不断加深着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文明的上层建筑就在这种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识中开始系统地构建起人类社会的制度形式和精神空间。

没有从生产实践中回归的独立于自然的自我认知,人类只能在单纯的物质实践的循环中匍从于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建立系统的上层文化,而缺乏上层文化人性关怀的物质实践也注定无法从经验与实践的循环中实现上升。所以说,人类社会制度体系和精神空间的系统建立是人类独立于自然的标志,而正是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促成了这种独立并推动着社会的文明进程。

生产实践的发展促使了人类自我认识的觉醒,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和认识水平,人们不可能完全从对自然的依附中解放人性。而且,对强者的人身依附使人的自我意识自产生那一天起,就不可能是纯粹的自我。

3.农耕时代

农耕时代是人类社会比较完全意义上独立于自然的开始。相对于自然的独立使人类在生产实践领域中获得了比较明确的自我认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成为人类建立在自我认知基础上的自觉行为。人们的生产经验逐步丰富,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技术不断发展。

而在社会实践领域,由于皇权特别是宗教神权的专制,人性受到进一步的压制。这种压制使得从生产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识在制度与精神的文化层面受到限制和扭曲,从而不能在更高的层面关怀人类的创造实践。试想,人的一切价值都是为了神和神所赐予的虚无的憧憬,而神除了给人心灵的安慰外,并不曾告诉人们什幺是人类真正需要的现实生活。人类自我关怀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在欧洲制造了黑暗的中世纪,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人们的创造活动而都因为自我关怀的缺失而停滞不前。与之相对照,在当时宗教神权势力相对较弱的中国,则出现了生产力的发达、文艺的繁荣以及社会制度的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验科学和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从天文历法到建筑、水利、航海都创造了空前的文明盛况。从这种伟大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定充分确立了人作为认识和创造主体的自信,“人定胜天”的信念支撑着人们认识和生产实践的前进。这种自信的自我认定所构筑的文化上层,体现为精神文化和制度文明的繁盛。

中华文明在农耕时代的全盛,反映在博大精深的器物文明中。这一时期的造物,从大型工程、建筑到日常用具,在反映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审美情趣的同时,也透射着对人的价值肯定和情感关怀。与中世纪的欧洲文明相比,后者只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拜占庭教堂、歌特教

堂,昭示着“神”的意志对人性的蒙蔽。

终于,文艺复兴在欧洲掀开了沉重的黑幕。这种自我意识的勃发是对神权压迫的反抗,显示了人类的自我回归这一不可遏止的历史潮流。

文艺复兴的直接影响,就是欧洲科学和文艺的崛起。这充分体现了人性关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统摄作用。由于中世纪认识和生产实践的长期停滞,导致了文艺复兴早期的自我回归多体现为对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缅怀和套用。但只要人类的自我开始注视这个世界,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就只需要用时间来证明。

4.工业时代

文艺复兴后,自然科学在欧洲得到系统的建立。科学在人类的认识实践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技术更开创了人类创造史的新时代。

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在科学的推动下不断深入,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也不断膨胀着人的物欲。蒸汽机、内燃机、电气化,人类在物质世界的探索突飞猛进,向自然进军的不断胜利过分强化了人类草率的自我判断,人类俨然以自然界的主宰自居。

与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相比,人类文明的精神空间却相对萎缩。人们陶醉在五光十色的物质世界里,无暇顾及对自我价值的追问。人类的实践活动再一次与自我的回归脱节。人类在物质世界中迷失了自我,不可避免地拜倒在技术的脚下,技术创造的神话在强化着人们对它的崇拜的同时也塑造着一个虚假的充满自高自大的泡沫的人类自我。

工业时代是造物的时代。从神的阴影下走出来的人类在物质世界找到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人们在自由的科学与技术王国里释放自己的创造激情。但当人们过分挥霍这种创造的自由的时候,自由也变成束缚人性的枷锁。人们追求金钱财富、物质享受,并用之衡量一切。产品越造越大、越造越豪华,不顾实际的追求硬性指标,刺激消费的大批量生产……,在物的世界中,人在哪里?

四.设计的早期追求

设计与生产的分离以及从物向人的回归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而且设计的回归追求成为文化回归的先行和生动体现。

工业时代,造物的发展使设计逐渐成为独立于制造的创造行为。但设计一开始只是作为解决制造问题与功能问题的工程设计,只关注对物的认识和改造。在工业社会早期,工程与功能的问题是造物的主要矛盾,人们无暇顾及深层的需求。没有对主体自身的关怀,设计只能是造物的附属。

首先是审美的需求导致了设计从物的世界中向人类自我的回归。装饰成了人类在造物中体现自我的手段,这个时期的设计充当了掩饰粗俗、卖弄风情的角色。因为人们对技术的理解还停留在功利的层面,这种浅薄的认识无法满足人们对美感的需求,于是人们不得不转向古典的形式,甚至用花花草草装扮自己的产品。装饰在造物中的盛行正反映出人们在渴求物的功能的同时,对自身精神需求的敷衍、对自我回归的冷落。

随着认识和实践的深入,人们从技术中找到了新的美感体验,追求产品的形式美成为设计的主要内容。技术在人类美感体验中的地位确立使其顺理成章地融入文化的各个层面,沐浴在人文关怀的氛围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物质文明实践的合理性。但“形式追随功能”也好,“少就是多”也罢,更有许多强调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性的设计。但在使产品的设计日益趋向合理化的同时,设计在本质上仍然局限于对审美形式的追求而没有体现对人性更多的思考与全面的关怀。

相反,由于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对形式的设计成为装潢门面、诱导消费的手段。这在主观上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客观上却使对人性的追问淹没在物质的洪流中。

这种追求的片面性在所谓的“后现代”中终于导致了表面多元繁荣下的价值混乱。各种各样的思潮、流派,各种各样的解构、重构……,语意设计、符号学也只是为形式穿上了文化的外衣。人们对形式的研究可谓殚精竭虑。

设计为人类设计了一个关于形式的童话,人在向自我回归的路途中又一次迷失在形式的泥沼中,设计真的成了“文化的肌肤”,文化也变成了设计的“肌肤”,人的自以为是造成了文化与设计的分离和扭曲。

与此同时,随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复杂,提高操作的效率和使用的宜人性的要求成为设计的任务之一。“使产品适合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产品”,人们终于从实践中又一次回归了对自我的认识——人本身是一切产品形式存在的依据,产品的形式应适合于人的特性而存在。

造型设计与人机工程带来的艺术文化气息和人机相宜的使用界面使产品更具人性化,人类的自我在逐渐回归中改造着物质世界,创造着越来越属于人类自己的生活空间。

五.设计的回归

全面自我的回归只能从人与自然的比照中产生。

远古人类站在低下的实践与认识高度上,无法从人与自然的比照中发现自我。而一旦人类社会独立于自然,便因为认识与实践的历史局限而丧失了直面自然的广阔视野。人类只能从对客体世界的逐渐认识中经过漫长的历史探索最终回归到对自我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物性的昭示与束缚、人性的领悟与抗争交织在一起,在摇摆中交错推动人类文明的前行。当人类的认识和创造能力达到足以影响整个自然生态的运行机制的时候,人与自然是什幺关系?人类往何处去?成为人们不得不回答的问题,人们迫切需要在与自然的对话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归宿。

首先是生产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使人类获得了对自然和社会的系统认识,这使人与自然的理性对话成为可能。而工业社会造成的环境生态问题成为直接导致人类在面对整个自然界的高度上进行自我思考的契机。

这种思考导致并继续导致着人类文化从造物到哲学精神各个层面的转变。人类文明在经历了短暂的“危机论”、“世界末日论”、“退化论”的迷茫后,终于在人性回归的召唤下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这种思考也使千百年来自发地从实践向自我的文化回归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设计的回归正是在这种文化回归的背景下开始的。

这种设计的回归首先从与环境生态有关的一系列设计思想的转变开始。这虽然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但人类毕竟从对自然的善待中意识到这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与自然的首次对话使人类找到了自己在自然界中的真正位置。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使设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追求审美体验、使用的宜人和文化符号的设计逐渐让位于更全面的创造和谐的主客体关系的设计,即创造主体与客体和谐的认识、利害、审美关系——认识了物的特性,不是为了更便利地把人的意志强加于它,而是充分体现这种客体的特质,使人的功利目的和理性认识与客体的特质和谐地共生;取材、加工使用、维护、回收的设计都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使主客体形成和谐的利害关系;不刻意追求独特形式,以材质美、加工美、人文美等多元的共生为美。从而创造全面和谐的主客体关系。

这种站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向自我关怀回归的设计思想使产品设计超越了审美和宜人的范畴,上升到探讨人与物的哲学关系上,带来了设计思想的飞跃。

这一时期的其它设计思想,如设计的“非物质化”、“暂息化”等等,虽然仍免不了形式上标新立异的嫌疑,但已经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对设计价值背后的人的价值的探寻。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的功能将超越日常消费的层面而直接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家和工程师从认识和生产实践中获取的关于物的理论无法独立解决超越物质产品本身的形而上的人类自我关怀问题,这就需要从实践中回归的关于自我的认识在哲学上指导人类的创造。设计,即是这种哲学的直接体现。

首先,设计肩负着从现时的物质实践中发掘人性存在的任务,这是从文明的物质基础中升华人类自我精神、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的现实任务。

这就要求设计始终以人的尺度衡量物的价值创造,在创造实践中将造物实践自觉地与文化的人文内涵联系起来,使造物的实践真正服务于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这正是设计的艺术性的体现——包括艺术在内的文化上层是从实践中回归的人的精神体现,设计同样是这种回归的人文精神的体现,只是在形式上体现为产品的创造。

历史上,人类因为没有自觉地从物质实践向自我回归的主观意识而导致了人类自我关怀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在设计真正独立于造物并开始自觉地思考人与物的关系后,就历史地肩负起了在特定领域中的文化回归的任务。保持从实践中向人性的自觉回归是保证实践真正服务于人类进步的前提。

而且,设计肩负着为人类创造合理生活方式的任务,这是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面向未来的任务。

文化的回归是为了有目的的创造和前进,这种目的性就体现在人文精神对造物的关怀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实践不断从外部物质世界向文化中引入新质,这是消除社会系统熵增、维持文明的有序状态并推动人类进步的根本力量。但物质实践只能在技术的狭窄视野中以物的特性和标准作出判断,而缺乏人类自我的哲学精神的宽广视野和以人的终极价值为准则的权威判断力。设计即要在对人类自我精神的领悟中去拥有这种视野和判断力。人类社会存在的外部物质环境为人类的发展和归宿提供了各种可能性,而人类的前途到底是光明还是黑暗,人的最终归宿到底在哪里还要取决于人类对自身的价值认识和判断。设计对这种价值认识和判断的领悟与实际应用于造物实践,不仅仅是对造物的关怀,更是对人类文明的关怀。我们生活在自己设计的世界里,我们也将因为自己的设计而拥有一个未知但与我们的设计对应的确定的归宿。

可见,设计在联系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同时,也沟通着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设计使人类从对物的实践中认识自我,推动着文化由物向人的回归的同时,也用人文精神设定物质实践的方向,推动文明在实践的革命中前进。

六.回归的设计

设计的回归体现了文化的回归。这说明了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体现文化的发展,设计的主观意志应体现在对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

文化的发展遵循什么样的客观规律?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并以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来关怀自己的实践的过程。这正是设计人应有的文化发展观。

有了这样的文化发展观,今天已经逐步回归到对人的关怀上来的设计就应该能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大背景下深刻理解自己的文化特质和历史使命;有了这样的文化发展观,今天的设计在向传统追寻文化血脉和灵感启迪时,就应该能从文化的发展动因上解读文化,从而具有了设计人应有的洞察力、理解力,在我们的设计实践中将体现为应有的创造力。

这就是说,设计不应再把文化当作提高身价的装饰,只满足于从传统中套用文化符号,而是能够站在更高的地方,理解前人的文化创造,看到前人文化行为中的历史必然性,真正从文化现象中体会到当时的创造者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我们要从文化中汲取的正是前人具体创作背后的这种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具体的形式造化。前人的具体创造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从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中透射出的智慧永远都值得借鉴,永远都有灵感的启迪。这就象古希腊先哲们的自然哲学,他们对世界本原的猜测和思辩从结论上看都是错误甚至可笑的,但从这些结论的推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博大智慧、深邃思想却给人永恒的启示。这或许应是我们看待文化传统的基本态度。

由此,我们今天的设计——创造新文化、新传统的设计,也不应把形式与功能作为追而求之的唯一目标,“形式只是我们努力的结果,而不是目的。”同样,具体的功能(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也只能是设计思想的体现,而不是设计本身。我们创造的具体形式和功能都将历史地存在于现实、只能存在于现实,而我们在创造过程中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将融入文化的现在和将来,体现我们创造的真正价值。

具体到每一次设计实践,我想,我们都应在着手前问一下自己:我为谁设计,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希望新的产品带来什么样的生活……。这样,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追溯文化的传统时,现时的责任感将使我们努力去领悟前人的创造中所体现的对人类的关怀而不是敷衍地“借鉴”传统;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酝酿新的创造时,人性的召唤将使我们在创造实践中努力体现真实的自我,而不是狂热地追求物质的、技术的、形式的表面存在。这其实就是从实践中认识自我,并以人性的自我关怀实践的过程。这也是沟通传统与将来的文化过程,是设计本身进化发展的过程。

七.结束语

人类文明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远古人类因为自身的局限,在与自然的对视中丢失了自我,自从真正意义的人类社会独立于自然而存在,人们就一直生活在某种因认识和实践水平的限制而自己制造的超越自身存在价值的崇拜与迷信中。今天,当我们有资格与自然对话的时候,终于开始意识到了独立的自我。这也许是历史的悖论:要认识自我,必先放弃自我。

其实,人类的自我只有在不断的追寻中才能得以塑造。这种塑造的过程,就是从实践中回归自我,又用新的自我认识关怀实践的轮回与上升。这一轮回的过程正是人类进步的轨迹。今天的设计,也应在塑造人类自我的文化发展中体现理性和应有的远见。

过去,在人们的视野中只看到了文明的物质与精神结构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在这一作用下的文明发展,而没有深入探讨二者之间如何发生作用,即没有看到这背后人类自我的回归以及回归的自我对实践的关怀,这种回归正是精神与物质之间看不见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在文明发展的方向上、在人的终极价值上始终不能形成全面的认识。这或许就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经常发生脱节的原因吧。

随着设计的独立及其对人文精神与造物的联系作用的突显,设计的行为对这一文明的轮回——也即人类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要用自觉的主观意志联系人文精神与物质实践,就需要以关怀全人类为己任、直接联系造物与人文精神的新设计在科学与技术的伟大实践支撑下,在哲学精神的价值指引下实际地设定文明的理性进步,构建人类合理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篇6

1.城市文化广场环境设计应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

城市文化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物、街道、周围环境,共同构成该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设计文化广场时,要尊重周围环境的文化,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设计出该城市,该文化环境下,该时代背景的文化广场的环境。文化环境在具体的情况下,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例如:文脉、传统、源与流、历史、 宗教、童话、神话、民俗、乡土、风情、纪念性的、闻名的、怀古的、原始艺术、人类的能量、文学与书法、诗意、符号学等等。设计师也可以在设计中表达自己的某种特定的思想与意图。

注重文化内涵的城市广场设计在我国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例如:西安钟鼓楼广场的设计,首先突出了两座古楼的形象,保持它们的通视效果,采用了绿化广场、下沉式广场、下沉式商业街、传统商业建筑、地下商城等多元化空间设计,创造了一具具有个性的场所,增加了钟鼓楼作为“城市客厅”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同时,为了解决交通组织上的人、车分流问题 ,以钟鼓楼广场为中心,南连南大街、书院门、碑林、北至壮院门化觉寺、清真寺。组成一个步行系统,使钟鼓楼广场成为这一西安古都文化带的枢纽。并且,钟鼓楼广场在设计元素上采用有隐喻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项设计,使在广场上交往的人们可以享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又面向未来城市的文化广场。

又如:上海图书馆主要入口的文化广场,由于设计师在建筑平面设计时作了台阶式后退50m以上,使得这个文化广场形成了,一个小型城市广场的规模,设计师在反映其文化内涵的广场环境设计中,做了一个以“知识”为主题的,供雕塑家、艺术家构思创作的具象或抽象雕塑空间。广场中柱子腾空而立,在偏西北方向的广场中可增加光与影的变化,富有文化知识意义的雕塑各具形态,铺地新颖别致,几步宽阔的台阶将坡道与人行道分隔开,步入广场会感到和谐、素雅的文化氛围,即使不到图书馆内也可以来知识广场欣赏雕塑,用自己的理解 去诠解雕塑的形象的含义。

另外“夜生活”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注意到为文化广场创造出更多的、市民夜间活动的文化内容和五彩缤纷的城市灯光夜景,也是创造人们交往的场所空间的一种方式。例如:肇庆市中心的文化广场设计,广场中设计的灯光音乐喷泉,和广场一侧的舞台相配合,在夜间定时有灯光音乐喷泉表演,与广场一侧舞台上的相关节目一起,营造了文化广场的丰富的夜间文化生活。

2.城市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

2.1.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与统一。城市文化广场的结构一般都为开敞式的,组成广场 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结合广场规划性质,保护那些历史性建筑,运用适当的处理手法,将周围建筑环境融入广场环境中,是十分重要的。广场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典范,是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由于广场周围的建筑不是同一时期建造的,所以广场并不是平行,对称的严谨的关系。而是设计师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和谐、统一的组合在一起。另一个广场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范例是建立在卢浮宫广场中心的玻璃金字塔,在这个工程中,建筑师在解决传统建筑的协调与统一问题上,没有采取仿造传统,而是设计了在广场上显眼的并不突兀的玻璃质地的金字塔设计,既解决了功能上的采光问题,又在形式上似 一颗巨大的钻石,镶嵌在广场上,不但没有破坏卢浮宫原有的建筑艺术形式,而且增添了卢 浮宫广场的整体性和魅力。

2.2.城市文化广场设计注重与街道的协调、统一。城市文化广场与街道在形式上、组成上,有许多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协调与统一是构成广场上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设计时,根据广 场与街道的性质,在设计广场与街道的:①城市文化、地域特徵及社会历史意念上;②空间设计上;③建筑及其细部处理上;④交通组织及步行区域画分上,都应统一考虑。并且注意到街道与广场相协调设计一些人性化点缀,如路灯、广告、展示牌、钟塔、布告栏、雕塑、喷泉等环境艺术设计,协调植被、铺面、色彩、材质、标牌、照明等元素,也是十分必要的.

2.3.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一般文化广场的比例设计是根据广场的性质、规模来决定的,广场给人的印象应为开敞性的,否则,难以吸引人们停留,所以一般文化广场大小满足这样的条件比较合适:广场宽度介于周围1倍建筑高度与2倍建筑高度之间。在广场内部尺度设计时,注意到其中的踏步、石阶、栏杆,人行道宽度、停车要求等内容,要符合人与交通工具的尺度。当然,广场的比例、尺度等也受材料、文化结构的影响,和谐的比例与尺度设计,不仅可以给人带来美感,也可以增添人们在其中活动的舒适度。

2.4.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环境在交通组织上的协调与统一。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流及车流集散,及其交通组织是保证其环境质量不受外界干扰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内容有2点:城市交通与广场的交通组织;广场内交通组织。城市交通与广场在交通组织上,首先要保证由城市各区域去文化广场的方便性。交通与广场设计时,应采取:①在广场周围的适当区域街道建立步行街,在步行街结束点位、充分考虑人流车流集散,并且可以通过设置地下有轨电车、地铁等站点,扩大步行规模。②城市交通做到去广场及其周围环境有最大的可达性,设置完善的交通设施,包括地下有轨电车、地铁站点、高架轻轨、车行道、步行道。立交等等并在线路选择,站点安排以及换乘车系统上予以充分考虑。③充分考虑到大量的停车需求,设计停车场以外也要开辟汽车停靠站等。

在广场内的交通组织设计上,考虑到人们以组织参观、浏览交往及休息为主要内容,结合广场的性质,不设车流或少设车流,形成随意轻松的内部交通组织,使人们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拥有欣赏文化广场的场所及交往的机会。

3.城市文化广场其环境设计有多种处理手法

3.1自然环境的引入手法。在进行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时,大量引入树林、绿化、花卉、草 坪、动物、水等自然环境,是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重要手法。例如前文提到的西安钟鼓楼广场,正是用大量的绿化来点缀广场的环境,而引入动物来设计文化广场的环境,更是数不胜数,欧洲广场上的鸽群已成为广场的一大景观,德国汉堡市政厅广场前的Alster Pleet河上的天鹅和水鸟,也已成为广场重要的景观。城市文化广场的水环境设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两种形式:①以水造型方式的。②以水与其它环境或个体相配合方式的。例如,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喷泉广场,中央是一组由电脑控制的160个喷嘴的音乐喷泉,440棵柏树如同由水中生出来,人走在路面上也如同漂泊在水中。又如,波特兰系列的两个广场也是以水为主题,不同的是这里的水环境是动态的,创造出的瀑布,涧流等汹涌澎湃的自然景观,给人以激情和享受。著名建筑师小沙里宁设计的圣路易斯市的标志圣路易斯拱门也是设计在河边,与河水相结合。

3.2公共雕塑及一些环境艺术设施(包括柱廊、雕柱,浮雕、壁画、小品、旗帜等艺术作品)在文化广场环境设计中的作用。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统称,是设计师运用形体与材料来表达设计意图与思想的一种方法,成功的雕塑作品不仅在人为环境中有强大的感染力,而且,会是组成环境设计的重要因素,用它本身的形与色装饰着环境。

不同的时代赋于雕塑设计不同的要求与内容:起初的雕塑设计往往有某种特定的意义或严肃的主题,或是纪念性的,如南京雨花台的人民英雄浮雕;或是纯装饰性的,如圣保罗大教堂 檐口上的雕像;或是宗教性的,如耶稣雕像、观音雕像;或是纯艺术的作品,如断臂维纳斯 雕像等,这时的雕塑多是具像的。这之后,随着抽象雕塑的产生,雕塑成为人们在环境中感 觉与联想的对象,人们开始用自己的理解去诠解雕塑其中的含义,如毕加索设计的“无题” 雕塑,人们可以凭自己的想象去理解它,这时的雕塑设计中,对材料与质感以及色彩与动感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视,如莫斯科加加林纪念碑,用钛合金制成,在不同时刻的阳光下,显现丰富多变的光泽;瑞土苏黎世埃施尔韦化广场的装饰雕塑,橙色的雕塑与水相结合,旋转的形体与明快的色彩在环境中衬托的非常明亮;莫斯科高尔基文化公园中的透雕,三个跳舞的少女,具有很强的节奏感。现代,越来越多的雕塑设计已走进人们的生活,谐趣的设计风格,成为人们生活的调味品,或是具有人情味的雕塑,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如日本设计师关根伸夫设计的“带腿的石头”,一块石头下面由四个弯曲似腿的柱子来支撑;他的另一个作品“等待石”,一块石头上雕成屁股的形状,十分有趣。或是一个小孩的钓鱼杆上,钓到一只鞋等等,这些谐趣的雕塑似乎就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为人们创造了放松自己,去休闲娱乐的环境氛围,澳大利亚布里班街头雕塑,再现早期移民的野外生活,令人回忆起城市的历史;日内瓦街头雕塑在座椅上吸烟的男人,以超级写实主义雕塑给环境注入生活气息。

在文化广场的雕塑设计中应考虑到以下的几下方面:①结合广场文化氛围、时代背景、以及人们活动的内容趋向,设计雕塑的形式,做到雕塑设计与文化广场活动内容相统一。②不能忽视建筑雕塑与文化广场的相互作用及内在联系,应结合那些具有雕塑美的建筑艺术作品,设计文化广场。③注意雕塑设计在比例与尺度上的作用,雕塑设计将广场与建筑在比例上联系起来,也是人群与广场在尺度上的联系,说明人的尺度关系,成为空间比例与尺度联系的枢纽。④注重雕塑设计与其它自然因素相结合的设计,例如,雕塑与水相结合,或配以音乐效果,来活跃周围环境;雕塑与树木结合,如南京雨花台,郁葱的树木,衬托出庄严的气氛.

3.3组织文化广场环境的手法有多种,下面着重介绍利用轴线设计来组织文化广场环境,并通过轴线的组织来控制整个城市的内在联系,使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轴线是贯穿于两点之间的,围绕着轴线布置的空间和形式可能是规则的,或不规则的。轴线虽然看不见,但却强烈地存在于人们的感觉中,沿着人的视线,轴线有深度感和方向感,轴线的终端指引着方向,轴线的深度及其周围环境、平面与立面的边角轮廓决定了轴线的空间领域。轴线同时也是构成对称的重要因素,根据设计的需要,轴线亦可以产生次要的辅助轴线,丰富空间体系。

在城市文化广场的空间组织中,轴线手法是广场具有一定规模时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它既可以组织广场和周围环境,又可以同主要街道相关联,相联系,是使城市文化广场空间有序 ,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维系。著名的罗马市政广场改建,米开朗琪罗成功地运用轴线建立了广场的空间秩序,并成功地设计了地面铺装,强调轴线与位于地面的椭园形图案中心的铜像 雕塑,将建筑、雕塑、广场、地面铺装在轴线上统一起来,谐调地进行组合,构成了卓越的城市空间,给人强烈的空间感染力,成为罗马的心脏与象征。

城市广场轴线手法的合理运用,亦可以通过轴线控制整个城市的内在联系,使得城市成为一 个有机的整体。

篇7

关键词:景观 设计 文化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景观设计是时间与空间艺术的融合,设计的内容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人工建筑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景观设计,顾名思义就是将建筑、雕塑、绿化诸要素综合进行的空间环境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自然景色。景观设计的空间位置包括建筑的内外、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道路之间、建筑与绿化之间的这些空间位置。

一、现代景观设计思路

以传统文化为前提,把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与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赋予现代化以民族特色,体现了古朴与现代的融合。首先要要尊重自然。自然有其自身的演变和更新规律,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复能力,生态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的能动性来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增强场地的自我调节能力,发展可持续的、生态的当代景观。景观的设计体现了人们对其的需要,更体现了设计者的文化素养,没有文化内涵的景观是经不起推敲的。景观中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景观所处地域、环境的特色和历史政治经济多个方面,体现了城市的文明和人文,也体现了一个地区的人们对景观文化和环境的把握方式、程度以及审视的角度。 景观和文化自古就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引导景观设计,提升着景观的层次和立意,发展和繁荣其规模;而同时文化又依附于景观,没有景观的实施以及物化载体形式的表达,文化则无法保留,更得不到传承和发扬,因此景观承载着文化。

二、景观设计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在逐步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环境景观、建筑、室内等设计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更希望看到它们具有本土的文化特色。我们的环境景观设计需要传承自己的文脉,表现出自己的精神文化。景观作为城市景象景观的设计与创造,实际上也就是创造城市、造建筑的城市。景观作为视觉审美对象的含义,经历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对乡村土地的贪欲,即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其二则来源于工业革命中后期对城市的恐惧和憎恶,即景观作为对工业城市的对抗。

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和附属 人们最早注意到的景观是城市本身,“景观的视野随后从城市扩展到了乡村,是乡村也成为景观”。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封建领主制度将人束缚在君权之下,人被束缚在土地之中,大自然充满神秘和恐怖,且又为人类生活之母,对土地的眷恋和依赖,使得人如母亲襁褓之中的婴儿。城市资本主义的兴起使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土地的价值从生活和生存所必须的使用价值,转变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和资源,人与土地第一次分离而成为城里人。新兴的城市贵族通过强大的资本勾画其理想的城市,同时不断的向乡村扩展,将其作为城市的附属。

景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 每一景观都是人类居住的家,或者说是潜在的家。这便又回到哲学家海得歌尔的栖居概念。栖居的过程实际上与自然的力量与过程相互作用,以便取得和谐的过程,大地上的景观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而对自然的适应、改造和创造的结果。同时,栖居的过程也是建立在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因此,作为栖息地的景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景观是内在人的生活体验 景观作为人在其中生活的地方,把具体的人和具体的场所联系在一起。景观是由场所构成的,而场所的结构又是通过景观来表达的。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一样,场所是无处不在的,人离不开场所,场所是人于地球和宇宙中的立足之处,场所使无变为有,使抽象变具体,是人在冥冥之中有了一个认识和把握外界空间和认识及定位自己的出发点和终点。

三、现代化景观设计原则

经历过文化的沉淀和积累,记忆和经历不断浮现叠加的小区,才会成为城市的永恒。景观规划设计本身,不仅仅是一个场所,一个空间,只有充分正确地考虑了“人”因素,才能使设计的场所焕发生命力,成功的景观设计正是在承受住社会洗礼考验后自身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真正体现。

1.传统文化的吸收

将本土文化进行自我延续,还能树立起独特的景观形象,推动我国与世界的进一步交流。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一定要转变,时代是发展的,我们不能抱着传统不放,思维也要不断的转换。景观设计应立足本民族文化,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进行创造性地设计,才能满足观赏者的愿望,实现景观的个性及特色。传统的东西我们要继承但也要有所取舍的保留发展,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引申意义,从中提取最有特色的元素,通过和时代的结合、拓展、再创造,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和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天人合一的的和谐思想,以及有法无式的理念。在景观设计中,可使用风景开合、空间对比、引导与暗示、藏与露、渗透与层次、叠石观水等艺术手法,创造一步一景、一景一情的景观空间意韵。还可遵循“中和”的传统理念,从山水诗词、山水绘画及其理论中获取启迪,将其融入景观设计中,将空间创造同人与自然的关系巧妙地结合起来,实现写意与写实、自由与规整和谐统一的效果。

2.新兴文化的融合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把自己封闭起来。我们要发展就要开放,就要吸取。但是面对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艺术,我们一定要持去伪存真的态度,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一切,认真研究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深入剖析外来文化艺术的历史经验和成功之处,寻求吸收和利用的最佳切入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优秀的世界文化艺术与中国的民族文化艺术结合起来,并加以融汇贯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让人类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走出一条创新的景观设计发展道路。

3.精神文化的赋予

景观为人所用,是生活发生并具有特性的空间,它不仅包含着构成空间的一系列物质要素,还承载着人们的生活记忆与情感。在对景观的认知过程中,如果片面的强调景观的空间关系、功能、结构组织和系统等各种抽象内容,而忽视景观作为“家园”这一层面更深刻的意义,景观可能将会失去其可见、实在的具体性质,甚至包括不可替代的人文特性。这些具有普遍性的集体认同是一个地域不可或缺的深层文化,它们显现于那些人们所熟知的“核心”文化景观,而这样的“核心”文化景观就成为了人们在景观存在中得到归属感的情感寄托。尽管景观的形式是多样的,但景观文化依然是我们欣赏和继承的重点。景观设计通过对文化的抽象概括来衍生形式,再通过形式反映文化。文化元素与景观的联系至关重要,通过文化赋予景观深层次的含义,加深景观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突出景观所处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俗,从而使其成为城市对外宣传的名片。

总结:文化是各国各地域具有丰富内涵的精神产物的历史积淀,我们不能肤浅地认为只是简单地搬弄几个传统的文化符号表现在现代景观设计上,而是要抓住文化的本质,才能很好地将它运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地、设计理念、设计形式的顺序逐步展开景观设计。结合场地特色和周边环境确定设计理念,结合人们的生活方式、使用需求、审美意识,通过艺术手法将最具代表性、地方特色性和历史延续性的景观元素运用到设计之中,确保将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文化功能有机的统一起来,进而营造出满足使用功能性和艺术审美的文化景观。

参考文献:

[1]马德志.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J].中国石油大学出版. 2011(2).

[2]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

篇8

关键词:艺术再设计;香港

一、时代冲击力:New Beetle与艺术文化的跨界设计

2010年5月New Beetle Art Gallery慈善拍卖展上30架别注版New Beetle模型车成为艺术焦点。本地著名艺术家、漫画家、插画师的原创设计为New Beetle模型注入了时尚文化的活力。做设计就是做文化。“当今时代,在物的极大丰富之下,我们并非在追求实在的生活或者是实在的物,而是在追求被某种情绪感染,这就是商业文学或者说是商业文化的精髓所在”。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各种生活方式的总合。而恰恰我们所追求的能够感染人心的情绪就是在某种生活方式之下的产物。这里跨界的“界”就是代表了多种生活方式以及其孕育而生的审美观。比如美食界、自然界、时装届、卡通届等等。本次30架别注版New Beetle模型车便是与以上种种文化“界”的融合。比如“玫瑰+向日葵”模型、“甲壳虫”模型等,都将自然界的东西以鲜活的形象呈现眼前,背后吸引的就是爱好自然、拥抱自然的人们的眼球;以本次模型车展为例,比如说对一些女性而言,喜欢漂亮的另人愉悦的形象,当这种形象让她爱不释手,“模型车”就成功了。甲虫、香港好功夫、皇帝墨宝等设计创意在为模型外形增添悦目形象的同时,更深层意义上是一次艺术与文化的跨界。

二、视觉冲击力:从感官惯性里跳脱出来的艺术再设计

4D时代早已来到。其风靡全球的时代冲击力背后打的不就是一场感观的冲击波么?一切诚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发展的最终指向永远是越来越多地对人类各种感官的模拟与延伸。从传统电影“视觉+听觉”的感官惯性里跳脱出来,4D电影实现了在“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的全方位感官系统上对观众的征服。这就是一个时代的影像文化。以此为支点,传统媒体、户外媒体就一定得局限在“文字+画面”的老实搭配里固步自封么?寸土寸金的香港街头,众多户外广告牌扎堆眼底。如何让倦怠已久的眼睛读到不再熟悉的风景。那就是视觉冲击力。要说服人心的第一步,就是先以视觉冲击力走入人心。以香港街头的一个普通的绿化公益广告为例,平面广告内容与周围的景物互融互生,而非彼此漠然隔绝。真实的树木从户外广告牌内穿透出来,与广告牌里面的树木图片相得益彰,大家熟悉依旧的平面视觉惯性被跳脱而出的立体树木所打破,这就是平面突破框架之外的表现力。

类似的例子其实很多,以视觉为重心的传统报纸媒体也可以走出“视觉+嗅觉”的感官冲击力,2001年广东推出中国首份带香味的报纸,从散发古龙型香味的娱乐周报《舞台与银幕》引起全国读者爱不释手的影响力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代迫切的新鲜感官需求。

三、系统设计:艺术再设计向“连环画”取经

记叙文之所以是大众传播的唯一文本,就在于它使结构多变,让晦涩复杂的东西变得浅显易懂。对于画面语言来说也是如此,以连环画为例,历史悠久的连环画以其故事的延续性,画面表现的通俗性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在今天的广告设计中。向“连环画”取经,让品牌形象通过一个个延续的开放的有乐趣的画面表现出来,就是对受众眼球资源的成功掠取。

而就品牌传播而言,好的品牌传播就好比一部小说,品牌的延续性与丰富性都是存在于这部小说之中的,在这里,单一的意义不利于品牌的长远发展,一个好的品牌其故事应该是开放的,大象无形,一个品牌如果局限在单一的意义里,不利于文本的开放。好品牌应该有伏笔有安排,最好在第一时间没有明确的含义,一个名称对于一个强大的品牌而言,仅仅只是小说开始的标题而已。

通过以上两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香港SOGO品牌店在25周年庆里,整个店面的形象包装就是这种向“连环画”取经的设计艺术。整个店场包装的平面表现以世界各地的卡通人物身着具有国家标志性的服装来形成画面语言,同时辅以各个国家的“谢谢你”语言,品牌形象的丰富感与延续性在另人愉悦的观感中彰显无疑。而且连环画的轻松感与情趣性将品牌的世界性底蕴表露出来了。与此同时,香港SOGO品牌店在25周年庆的传播不仅表现在设计的系统性,更在于品牌传播的上的整合,从店面内的包装到店面外的道旗再到地铁站的广告,空间在变,市场传达的声音始终不变。这就是品牌传播上的系统性。

艺术再设计,凡事都可以再设计。把握设计的文化内核,生活就是一场艺术大观。

篇9

践行宗旨

践行企业宗旨,彰显文化魅力。紧紧围绕“为顾客创造价值,为我们谋求发展”的企业宗旨,设计院制定了《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创建先进企业工作总体方案》。经过4年的实践,创先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在技术上,系统规划、超高压变电、特高压直流输电、超超临界、核电三代、数字化电厂电网等重点领域有新突破;在管理上,以“协同工作”为中心,项目管理、设计过程管理、设计产品管理等集成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在服务上,“贴心服务、贴近服务”深入人心,真正做到了为业主做好“高参”,深受客户、业主好评。

据统计,几年来,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呈现平稳增长的良好趋势,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不断增长,注册资金大幅提高,连续七届入选美国ENR、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全国电力设计行业排名前3名,连续两年荣获 “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称号。

强化管理理念,向管理要效益。企业在管理中始终以“尊重、信任、激励、规范、创新、高效”为向导,全力推进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流程化、信息化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平台,大力强化设计管理系统、总承包项目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科标项目信息化平台、电网项目工程三维信息化设计和知识管理系统,不断细化工作要求和实施步骤,形成了具有激励性、规范性、创新性、高效性和广泛认同性的专业条线工作平台,实现了“管理见效益、管理出实力”。

培育团队精神,打造攻坚队伍。企业通过开展 “和谐文明作表率,打造品牌作贡献,推进创先出成效,科学发展上水平”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培育了员工 “全心投入、严谨细致、团队协作”的工作作风,打造了一支可以打硬仗的队伍,尤其是在 2008年冰雪灾害、2010年亚运保供电等危难关键时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

机制保障

在推动企业发展过程中,设计院注重构建全方位、一体化机制建设,形成了企业内部多层次、和谐统一的良好局面。

强化组织管理。为确保企业文化为生产经营提供强大的内动力,企业建立了目标明确、权责分明、关系协调、渠道畅通、注重创新的企业文化管理机制,成立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党政领导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第一责任人,各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督促指导,各部门负责人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在部门内部的贯彻实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强化过程管理、动态检查和定期评价,推行了由上而下、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

实施绩效管理。企业实施以提升员工素质能力为重点的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不仅成为评价员工个人工作业绩的手段,更成为控制和优化整个管理过程的手段,切实发挥了赏优罚劣、激发潜能的作用,实现了把绩效管理变成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工具。

健全监督体系。企业通过建立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和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并把教育、制度、监督的具体做法经常化、制度化,形成了“清白做人,干净干事”的良好氛围,有效抵制了各种腐蚀和诱惑,为企业“想干事、干成事”创造了良好的廉政环境。

塑造形象

注重新闻宣传,聚人心塑形象。企业以《广东电力设计资讯》为载体,全方位、全景式地宣传报道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点点滴滴,并借助网络优势,开辟主题实践活动专题,报道生产经营过程中普通员工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起到了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作用。

勇担社会责任,展示文明形象。2008年,在南方冰雪灾害的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员工积极响应广东电网的号召,组织专业技术骨干奔赴韶关、清远等抗冰一线,充分体现了企业勇担责任、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2010年,在玉树地震危急时刻,企业广大党员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共捐款84 750元,送去了“玉树站立成树”的希望。

篇10

一、整体感知

什么是文化?众说纷纭。现在比较公认的文化定义,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32―1917)的看法,“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简单地说,文化是人们生活意识、习惯、观念等的集合。说起文化,许多人可能觉得高深莫测。探讨文化问题,必定是学者专家的“专利”,而本文作者说起胡同文化,并没有很严肃地讨论这个学术问题,而是从琐碎的日常生活、风俗民情娓娓道来。北京的胡同方方正正、胡同内的四合院规规矩矩。胡同、四合院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反过来也可以说北京人的文化造就了胡同和四合院。读了这篇文章,读者一定会感觉到,文化这样贴近我们的生活,文化也可以这样探究。

书名是《胡同之没》,序言自然围绕“没”字。文章结构分三个部分,先谈胡同的起源、发展,再谈胡同文化的特征,最后谈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中的没落。看似悠闲散漫,但其中的内在联系却是非常紧密的。

二、作者感情

汪曾祺一生对传统文化都怀有深厚的感情,这可以从作者的许多作品中深切地感受到。对于某种传统文化的没落,作者的感情态度,首先是豁达、不保守、不顽固、与时俱进,能够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对于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作者是相当留恋的,对于北京胡同文化的许多方面,作者也是很推崇,并融合其中的。但他并没有因为胡同文化日趋没落而痛心疾首,相反以一种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样的时世交替。其次,作者对胡同的没落,是深怀叹惋之情的,毕竟对多年生活的胡同、四合院有很深的感情,受过胡同文化许多的熏染。作者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观,许多和胡同文化水融,比如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等,正合作者清心淡泊的性格。所以,作者经过那么多和人生挫折,还能保持平和的自我,不浮躁、不功利、不媚俗。再次,作者对胡同文化有所反思、有所批判。作者很清醒地认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在信息化现代社会,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日趋扩大,人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封闭”意味着思想保守,意味着行动落后。封闭保守的胡同文化,显然已不适应开放进取的当今时代,它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怀旧也好,无奈也好,伤感也好,都不能阻挡这一趋势。惟有开放的意识,锐意进取的精神,才能使古老的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之林。还是鲁迅说得好: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

三、语言特点

汪曾祺作品的语言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是很有特色的。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本文语言平白、朴素,口语性强,富于表现力。比如开头,“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这几句话完全是平直的描述,没有什么文辞的修饰,即使打比方,也充满生活气息,“像一块大豆腐”,没有半点矫揉造作,但是说出来却让人感到不枯燥,有滋有味;“四方四正”“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把事物的特点描摹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言简字约,但是准确、生动;“城里有大街,有胡同”这样的短句,表达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和上下句子连贯起来,让人觉得像北京艺人说书一样,充满韵味。这样的语言特点在本文中到处可以感受到,在此不再一一列举。汪曾祺作品的语言,还有很深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底蕴,如“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四字四句,语如连珠,既雅致,又通畅,毫无生硬滞涩之感,将古典语言与现代语言巧妙地融合贯通,给人一种别致的感受。

四、解题指导

1.这道题目就是要学生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胡同取名的情况与胡同的特点在课文中都可以找到现成的答案,因此这道题还有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学习归纳的作用。

2.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对本文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培养他们的语感。

(1)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所以有虾米皮熬白菜,他们已经很满足了,感叹词“嘿!”表现了他们心满意足的良好感觉。

(2)北京人“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就是对他们这样能“忍”的文化根性的最好注解。“北京人,真有你的”表现了作者对北京人这样的个性的调侃,既有佩服也有嘲讽的意味。

(3)化古人意境,描写胡同衰败颓唐的景象,满怀怀旧、感伤、无可奈何之情。

3.这道题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对文章语言的品味与体会。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本文作者的感情丰富,文章语言的含义深刻,有必要引领学生反复品味。

五、教学建议

1.这篇文章脉络比较清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中心句和重点词语筛选重要信息,对文章的内容加以归纳总结,并鼓励学生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归纳明确:

第1自然段,“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第2自然段“胡同的取名,有六种来源”。

第3自然段“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第4自然段“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第5自然段“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第6自然段“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第7自然段“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

第8自然段“北京人易于满足”。

第9自然段“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第10―12自然段“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第13自然段“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第14自然段“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第15自然段“再见吧,胡同”。

2.作者谈了有关胡同文化的问题,不一定就是定论。比如“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等看法,可能有的学生并不赞成。

3.事物不是绝对的,看问题要多方面分析。比如作者说北京人“安分守己”,这样的个性既有消极因素(如缺乏进取心、竞争意识等),也有积极因素(如遵守法律等)。教师应培养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避免在生活学习中处理问题片面化、单一化,对完善学生的个性有益处。

4.对于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现代社会大力倡导的。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文化的范围太广,含义也太高深,教师可以举一些具体的事例启发和引导学生,让他们思考传统的东西哪些该继承,哪些该摒弃,不要空洞讲解。

5.本文的语言平实、朴素,很有表现力,可以指导学生体会学习,并在写作中借鉴;可以作为范例,引导学生远离堆砌辞藻、华而不实的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