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的精神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24 18:0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改革创新的精神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改革创新的精神的内涵

篇1

关键词: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文化;改革创新精神;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理性、因地制宜的发展国有企业。坚持将改革创新精神渗透到国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建设之中,是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反思、批判、总结、提炼、发展和创新。只有切实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会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与精神支撑,使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前进方向,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最终实现国有企业与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一、以改革创新精神构建企业哲学

企业哲学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也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来源。国有企业哲学是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总结提炼出的关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基本规律学说,它是对企业所有成员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它回答的是企业是什么、将要成为什么与如何去做的问题。企业哲学是对人、企业和社会三者关系的规律性把握,它为企业中人的自我超越、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了智慧支持。

国有企业文化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要求企业哲学的建设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精神与企业哲学的融合,将国有企业的具体实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不断挖掘、提炼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马克思曾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时代,国有企业将改革创新的精神融入到企业哲学的建设当中势在必行,使企业哲学与时代同步,积极提倡企业哲学的理论突破和理论创新,寻求适合国有企业特点的企业哲学,为建设国有企业的先进企业文化做出贡献,为国有企业的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要做到改革创新精神与企业哲学的融合,就要通过企业成员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企业哲学深深的植根于企业每个人的思想意识之中,鼓励企业成员在企业行为活动中大胆探索,追求真理,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哲学的内涵,明确国有企业存在价值,把握国有企业发展方向,形成国有企业所有成员的共同理想与价值追求,自觉用企业哲学的思维指导工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树立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国有企业价值观是企业领导和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是企业从事一切活动的评判标准,它决定着企业存在的价值,规范着企业发展的走向;它也是企业成员的行为指南,决定了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追求什么。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以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碰撞,国有企业需要建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来引导企业文化的建设。国有企业应当重新审视一直遵循的企业价值观,这种在企业内部固化已久的价值观念,还能否体现企业在当代的存在价值,能否与企业当下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相适应,能否反映企业人员现有的理想信念,它对社会和国家的进步还能否继续发挥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这些问题的存在都要求企业价值观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将改革创新的精神渗透到企业价值观之中,能够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创新明确目标,激发员工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提高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的效率和力度。国有企业要形成符合时代要求和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先进企业价值观,就应当培育以爱国主义为前提的爱国主义价值观,确保国家先于社会与个人,绝不做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培育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本主义价值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更新企业成员的价值观,端正企业成员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工作、对待企业、对待国家、对待社会的态度,形成企业全体成员的共识,发挥国有企业所有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自觉规范行为,激发企业创新的活力。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打造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国有企业精神是在国有企业的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它是观念意识、文化传统、行为方式的积极方面的总和。国有企业精神继承了企业的优良文化传统,尊重了人在实践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了时代精神,它是国有企业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国有企业精神是国有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建立的精神支撑,也是企业不断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

我国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的国有企业精神也应是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精神。在新时期、面对新形势,不断将改革创新精神渗透到国有企业精神的建设之中尤为重要。其一,改革创新精神是国有企业精神形成的不竭源泉,它为国有企业精神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文化。其二,改革创新精神是国有企业精神发扬光大的强劲动力,它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发展的竞争力,激发国有企业成员创新的活力。其三,改革创新精神也要求企业精神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勇于探索、奋力创新、追求卓越,时刻体现出时代的价值。

改革创新精神是顺应了社会主义发展潮流的精神,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精神与国有企业精神的融合,注重培养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奋勇争先、自我超越的时代精神。勇于探索社会规律、经济规律以及企业规律,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力求解决企业现实问题。提升企业成员的思想认识,形成企业成员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风貌,大力倡导改革创新理念,集聚企业改革创新智慧,推进企业改革创新成果。

四、以改革创新精神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现,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总体印象,它通过企业全体成员的言行举止、企业的厂容厂貌、企业的各种标识以及企业的处事风格等一些直观感觉渗透出企业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

国有企业形象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改变,不能与企业发展实际相脱离,要能够体现企业的真实情况。当企业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模式发生改变,企业形象也必然要随之发生改变。坚持改革创新精神与企业形象的融合,有利于继承和强化企业形象中的有价值成分,摆脱保守、滞后企业发展的成分;有利于创新与完善企业形象的时代内涵,展示企业特性,传达企业文化,体现企业价值。

将改革创新精神融入企业形象塑造之中,要以奉献社会、服务公众为宗旨,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创造效益,最大限度的满足公众的需求。要讲诚信,诚实交往、以诚待人,使员工忠于企业,使客户信赖企业,自觉的维护企业的信誉,扩大企业的影响力。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通过企业形象的建立,正确反映国有企业所宣传的企业文化,使社会各界理解、认同企业的改革创新理念,积极的参与到企业的实践过程中。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了解企业文化的桥梁,是宣传企业文化的渠道,通过树立"以诚待人、以信立身、以新兴企"的企业形象,为企业的长期发展的提供有力保障。

改革是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方法,创新是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不断卓越的动力之源。国有企业文化的建设只有被赋予时代的内涵,才会时刻站在时代的前沿,以敏锐开放的眼光洞察企业大势,以科学智慧的手段谋划企业未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企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

[2] 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篇2

“三生教育”是云南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教育发展理念,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传统教育为现代教育的创造性探索和有益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三生教育”在内容内涵、科学体系、功能作用上是相互联系的。

(一)“三生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容内涵上是一致的

从各自的内容内涵来看,我们发现指导思想是“三生教育”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三生教育”的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三生教育”的重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三生教育”的为切入点,因此两者在内容内涵上是一致的。“三生教育”是以指导思想为理论指导的,它的哲学基础是关于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三生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教育,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问题,使人在教育活动中初步领悟生命,勇于生存,学会生活,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生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这三观又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并把它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目标,也为“三生教育”指明了方向。“三生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必不可少。“三生教育”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自己的教学重点,就要帮助学生树立这“两种精神”,不应该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民族精神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而是要把“两种精神”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引导学生形成爱国爱家、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的道德品质。“三生教育”是一种人生的教育,主动追求生命、生存、生活的真、善、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三生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切入点,融理想教育和现实教育于一体,使学生在正确荣辱观的指引下追求人生的真、善、美。

(二)“三生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科学体系上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2008年云南省响应党的号召,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率先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三生教育”,由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个部分组成的。三个部分相辅相成,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三生教育”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来的,他们在科学体系上是一脉相承的,同时“三生教育”又结合了本省的省情,创造性地探索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三)“三生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功能作用上是相同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它的功能作用表现为彰显的生命力,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激发创新意识,树立道德规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凝聚民族向心力,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三生教育”通过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教会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三生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功能作用上是相同的。

二、用“三生教育”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

十七大报告深刻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积极地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云南省推行的“三生教育”为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和有效的途径。

(一)“三生教育”必须坚持把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运用指导思想引领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开展“三生教育”,就必须把指导思想作为理论武器,必须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其哲学基础,学会运用马克思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大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认清本质,明辨是非,教会大学生运用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生命、学会生存、快乐生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三生教育”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国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和奋斗的旗帜。共同理想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够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是全体人民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三生教育”必须坚持的目标。在“三生教育”过程中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渗透到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的全过程中去,使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教育大学生热爱国家、热爱社会和热爱人民,知道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以实际行动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三生教育”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优秀品质和优良道德的沉淀和结晶,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在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又适应新时代的变化而形成的,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三生教育”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运用图片和一些爱国主义题材的教学影片,使大学生认识到国家处在危急关头,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社会都应该体现出这种中国精神,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从而认识到生命的价值;运用鲜活的实例告诉大学生,当宝贵的生命受到考验和威胁时,正是因为这种不朽的中国精神,我们国家才能一次又一次地战胜各种困难和灾难,取得抗击非典的胜利,战胜“5.12”大地震,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从而认识到生命的珍贵,理解生存的意义。

(四)“三生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取向,是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为我们确定了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基本衡量标准。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和希望,教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在“三生教育”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有利于教会大学生明是非、辨善恶、识美丑,旗帜鲜明地坚持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反对骄奢逸、腐败没落的社会风气;教会大学生知荣辱,有利于他们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积极地坚持和提倡“八荣”,反对和抵制“八耻”,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大力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言行,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自觉地追求人生的真、善、美。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茶道精神;教学思路;体系内涵

结合茶道精神的传承内涵和价值理念。我们应该感受到其中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和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因此,有效诠释茶道精神的价值内涵,其必然能够为学生培养效果的有效营造,提供重要的指引和帮助。当前学生培养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文化内涵的有效融入,尤其是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关注点入手,通过丰富教学内涵,从而实现整个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

1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结合当前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实际,不难看出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认知其问题,是优化改革机制,提升改革效果的基础和关键。具体而言,其表现为:首先,现阶段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仅仅将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当做普通的教学课程,忽略了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其对学生成长的具体影响和习惯变化,进而限制和影响了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健康习惯的有效培养,从而影响了整个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客观而言,当前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价值与作用认知更为全面,其不仅是一门教学课程,同时更是影响学生学习和成长实效的重要内容。因此,健康习惯培养的缺失,影响了整个人才培养活动的有序推进。其次,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状况的准确认知,特别是对于当前学生培养来说,其包含了复杂多样的元素内容。对于学生培养活动开展来说,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感受传统茶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活动特点和风格,其必然能够在有效增强学生参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丰富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学元素,从而实现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最后,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未能将学生学习兴趣纳入其中,整个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在实际落实过程中,无论是具体的文化元素,还是整个教学机制,都是由老师自身制订的。由于未能将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融入,从而影响了学生参与高校体育课堂的学习成效。

2当前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开展的价值作用

通过对当前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状况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就极为必要。结合当前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可以看到很多学生缺乏积极健康的锻炼习惯,在其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很难保持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从而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肥胖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实际效果,同时也大大影响了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实效性。因此,如何才能在整个时展的大背景下,创新教学机制,选择合适的教学元素,就极为必要。对学生培养活动来说,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合理健康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要通过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从而实现整个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全面效果。随着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机制不断成熟,如今完善的教学元素,不仅是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内涵。当然,在现阶段人才培养机制中,不仅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扎实的知识素养,同时也注重引导学生形成完善的价值内涵和行为理念。对于学生培养活动开展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完善的心理素质,因此,整个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准确的认知。在当前整个高校学生培养过程中,不难发现,无论是学生的生活状况,还是思想压力,都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可能不可避免的出现一系列心理现象问题,因此,想要实现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与整个人才培养机制有效结合,就需要选择合适的心理教学要素融入其中,所以通过融入我国传统茶文化理念的核心元素———茶道体系,其必然能够有效提升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理想效果。

3茶道精神的具体内涵

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文化内涵,在整个文化体系中,茶文化体系是该文化机制的核心与关键,而在茶文化体系中,茶道精神是其重点,因此,传承茶道精神,不仅能够对传统茶文化理念进行有效传承,同时也能够为学生培养体系构建融入丰富的元素内涵。所以,对于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来说,如果能够选择合适的精神理念融入其中,其必然能够为整个人才培养活动有效开展提供重要基础和帮助。结合茶道精神的具体内涵和价值理念,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所倡导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和良好心态,这恰恰是当前学生培养过程中所需要融入的理念和内涵。对于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创新开展来说,完善的教学元素不仅是一种元素应用,同时更重要的是文化内涵的有效融入。结合现阶段高校体育课教学活动开展要求来看,改革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想要实现理想的改革效果,探究合适的融入元素,就极为必要。茶道精神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核心与关键,应用好茶道精神,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和价值理念,从而诠释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各项优势,进而实现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效果。

4茶道精神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对于学生培养活动开展来说,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感受茶道精神的具体内涵,其必然能够在有效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学习效果的同时,丰富高校体育课堂的教学元素。体育教学不仅是普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参与体育课程的价值作用,当然,在这一过程,最关键的是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参与整个体育课程学习的价值作用。茶道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关键。在整个茶道精神内,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同其也是对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生活习惯的有效总结和整体提升。在传统多元文化发展传承日益成熟的今天,传承和发展茶道精神的作用,就日益突出。对于学生培养活动来说,最重要的并非是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同时更重要的应该是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因此,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将茶道精神的价值理念和习惯规范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学创新和元素优化,从而实现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在整个茶道精神内涵体系内,其中所具有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元素,以及具体的行为规范,能够对学生成长起到重要的推动力。所以,可以说,茶道精神融入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必然是整个教学理念创新发展取得理想成效的关键和基础。对于当前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状况来看,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是精神内涵的实质性融入。因此,在整个体育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效果,要充分注重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性进行挖掘,不仅要认知当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处理挫折和一系列复杂矛盾是整个提课堂教学体系的主要要求,同时也要充分注重将完善的技能教学训练与心理素质教养相结合,从而实现整个教育活动改革创新的最佳效果。

5结语

在传统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多是由老师自身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内容,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融入。从而影响学生参与效果。由于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参与其中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影响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价值。当前高校教育机制正处于创新完善的关键阶段,在整个教学活动推进过程中,需要注重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质性融入,特别是要注重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爱好,通过创新教学机制,优化教学理念,从而实现茶道精神与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全面融入。

参考文献

[1]吴尚琳.基于茶道精神的体育训练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学与研究,2013,(11):134-135.

[2]唐文玉.大学体育课程“网络导学+课堂教学”双主体教学模式构建[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5,(18):182-183.

篇4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广大学生必须树立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有机整体。中小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遵循者和实践者。语文教师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引导中小学生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充分发挥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融入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深深根植于延绵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所以必须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中小学语文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学生对文本素材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语文教材所精选的不少篇目都蕴含着浓郁的爱国情感,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篇,具有深刻鲜明的思想教育内容,为增强学生“爱我中华,振兴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课程素材。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这资源,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让学生懂得将自己的未来和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用残损的手掌》《最后一课》《土地的誓言》《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祖国》等都包含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过零丁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反映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大义凛然的情操。这些精美选文通过母语语言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民族人格、国格、情感、情操,塑造学生的民族、祖国、世界理想,张扬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对国家、社会、人类的责任心,对民族文化、历史、人类文明的虔诚和景仰。

二、融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中小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靠今天的中小学生去继承,美好未来要靠今天的中小学生去开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培养他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效率

初中语文教学历来是初中教学工作的重点,但自实施语文教学改革以来,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一直是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语文课堂低效的原因,试图找到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并提出集中可能的改革实践路径。

一、初中语文教学低效原因

新课程倡导和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倡建构性教育教学观,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生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然而,基于教育的总目标是促进一切个体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内涵、还有新课改理念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素养的解读,再结合实际的语文课堂就会发现,在语文教学的实践层面远远未能实践这些符合教育本体价值追求的新课程理念,许多原本很理想的理念仅仅流于形式。[1]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低效问题的产生可从以下几方面归因:

第一方面,教学目标模糊,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教学目标狭隘化、泛化和随意化。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具有工具性,同时又具有人文性,因此,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二者密不可分。 可是,如今面对升学压力和分数成败论的影响,许多教师和学生不得不舍人文而重工具,通过对语文课本中的优秀文本的阅读、欣赏甚至逐词逐句的分析来提高应试能力,过多地注重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于是教学目标中更多地强调对字词句或中心思想、主要内容的掌握与理解,逐渐偏向于工具化、机械化、标准化,导致审美趣味、人文精神的坠失。第二,教学内容失调。语文教材追求的是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协同互补。 教材通过一些具有深厚人文内涵的优秀文本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并希望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第三,教学方法守旧。现今的语文教学方法存在文本解读生硬、师生缺乏对话、师生沟通互动无效等问题。

二、初中语文教育须返璞归真

要顺利推进初中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育的效率与质量,必须反思过往,汲取教益,立足母语,回归传统。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除去社会意识形态带来了一些思想糟粕外,整体上是健康、成功和优秀的,这有张志公先生《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为证,张隆华、曾仲珊、顾黄初、李杏保等一大批先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也足以说明:古代语文教育是我国母语教育发展的历史源头,也是当今语文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否定这个历史源头,排斥这个逻辑起点,就是割断历史,说得严重一点,叫作“数典忘祖”。

诚然,继承传统,不能拒绝改革创新;唯有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传统。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改革创新,既有自身的革故鼎新,又有对外的引进吸纳。语文独立设科110多年来,我国的语文教育一直处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之中。且不说废科举、兴学校,也不说用白话取代文言,单说推行新式标点符号、推广《汉语拼音方案》、实施汉字简化这样一系列的具体成就,都是我国语文教育立足传统教育基础,吸收国外先进经验,进行改革创新所取得的伟大成果,但是吸纳外来经验必须植根本土实际,不宜简单舶来,更不能照抄照搬,否则也会难结善果。远如道尔顿制,后如汉语文学分科,近如“成长记录袋”即是;就像简化汉字第二表,也是起而草率推行,继而宣布作废。因此,要将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在改革创新的理念下继承传统。与其他领域相比,语文教育更要固守优良传统,审慎引进吸纳国外经验。我国的语文教育毕竟是以汉语言教育为主的中华民族母语教育,它的民族性、本土性、传承性是非常突出的。返璞归真更多的是发掘传统精髓,回归优良传统。

三、探索一种“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或 InvertedClassroom)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上讲授知识、 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而言的。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微视频以及拓展学习材料,完成进阶作业、 参与在线讨论等基本的教学环节;课堂中,教师任务在于解答学生问题、 订正学生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这一教学模式翻转了教育理念、 课堂时空、 教学结构和师生关系,为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向和新思路。

课程要实现育人效能的最大化,课程传播的媒体与形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传统语文课程内容都是以平面、 一元、 静态的方式传递给学习者,这导致教学目标的实现往往需要寄托于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上的探究,使语文课程凝聚了更优质的文、 图、 音、 视频等多种综合表现力,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断趋于富媒体与多形式无缝连接。同时,翻转课堂在语文教学上的探究和运用,将引发学生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的变化,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时间、 空间和技术支持。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把语文知识的传授移至课前完成,知识的内化与运用则在课上完成,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这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四、结语

总之该模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1.具有实用性。该模式在设计上考虑适应课改教学要求,也吸收了传统模式的优点,不盲目套用,不强求形式的花哨。2.具有操作性。“翻转教学”教学模式结构严谨,环节简明,易于理解,便于把握。3.具有创新性。本模式借鉴和吸收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优化组合,与时俱进。4.具有灵活性。由于模式实用性、操作性强,在实际运用中展现灵活性。

作者简介:陈思帆(1976-),(汉族),湖南衡阳,湖南省衡东县吴集镇中心学校,本科学历,教师,主要从事初中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篇6

《辞海》曰:工匠即手艺工人,“工匠精神”来源于法语“arti-san”和意大利语“artigiano”。工匠精神在中西方文明中都有体现,它是指执着于产品的每个细节,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一种价值观。过去工匠精神多用于制造业,随着“十”提出“工匠精神”以来,工匠精神受到各行各业的提倡。工匠精神的核心应当落实于追求精品的产生。从出版行业的角度看,工匠精神应当融入论文审读校对、出版物编排和印刷以及相关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工作中,致力于追求更低的误差与更高的出版质量,运用精雕细琢的方式确保精品的产生。在编辑身上,工匠精神具体表现为:职业精神和专业技能的结合,二者共同凝聚为出版物的质量。近几年,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也提出应该坚持工匠精神,认为出版行业需要开展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产,在各行各业中加强对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培育。学术期刊出版工作是社会工作体系中的重要构成元素,在此发展过程中要想促进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就应该在编辑培养工作中引入工匠精神,特别是将青年编辑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学术期刊编辑,在学术期刊青年编辑领域贡献相应的力量。

学术出版工作对编辑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一般希望编辑人员是学者型、专家型的编辑,更好地服务于学术期刊青年编辑工作。究其原因,主要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学术出版工作是出版行业中最重要的出版工作之一,肩负着传播人类先进思想和创新科研成果的重要历史使命,只有保证学术著作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才能够维护学术研究事业的稳定发展。因此,需要保证学术编辑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能够秉持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参与到工作实践中,实现对学术发展状态的跟踪,对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把关,并与时俱进的对自身工作进行调整,才能够切实保证学术出版工作的知识量;其二,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相关工作会议上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对推动社会变革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对理论工作者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术出版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学术期刊青年编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为了把握这一机遇,需要对学术编辑培养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培养有工匠精神的学术期刊青年编辑人才,打造学术出版工作精品,促进学术出版行业进入到新的发展状态。由此能够看出,在当前我国学术出版学者型和专家型编辑不足的情况下,引入工匠精神促进编辑培养工作的改革创新,真正将学术期刊青年编辑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编辑,能够在具体的编辑工作中认真打磨、精益求精,确保学术出版工作不断发展,在学术出版行业中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学术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基于此,新时期在发展学术出版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培育具有工匠精神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编辑培养的重点工作,在这方面做出一定的尝试和探索,加快学术出版现代化建设进程。

基于学术期刊青年编辑工作中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新时期为了保证学术出版工作能够与新社会形势相适应,就需要青年编辑工作者教育和培训工作中大力倡导工匠精神,让精益求精的思想渗透于每一位编辑的思想认识中,强化编辑人员敬业奉献、严谨求精的思想品质,并确保优秀的精神品质可以内化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促进学术期刊青年编辑工作的全面优化。培育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工匠精神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术期刊青年编辑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价值观。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责任,并且在采用差异化方式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也在为社会建设贡献相应的力量。而对于学术期刊青年编辑而言,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价值,促进学术期刊工作的优化开展,就应该在工匠精神的指引和要求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对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形成正确的认识,明确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在推动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性,进而有勇气、有责任,秉承敬业奉献的精神投入到编辑工作实践中,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也促进个人价值理想的实现。唯有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价值观念,青年编辑才能够在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前沿阵地上,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对编辑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学术期刊工作做出正确的引领,为我国学术期刊出版事业的发展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二)青年编辑要在工作中坚持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青年学术编辑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青年学术期刊编辑人员需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工作实践中,始终以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约束自己和要求自己,在编辑工作中精雕细琢,追求学术期刊编辑的完美和极致,努力将编辑工作的品质从传统的99%提升到99.99%,为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全面优化夯实基础。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年轻的学术期刊编辑在处理学术稿件时要坚持精益求精。在取舍稿件的过程中要秉持对稿件负责的态度,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以及学术动态需求等对稿件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并从稿件的学术水平、文字规范、逻辑结构、科学价值等角度对稿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对作者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另外,工匠精神不仅仅在于对工作品质的保障,还要求青年编辑能够与时俱进地对工作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创新,即创造性的开展学术编辑工作,删繁就简、去伪存真,对稿件进行适当的润色和加工,并保证可以从业务的精准性、学术的严谨性以及政治的敏锐性角度把握和推敲稿件,锤炼语言,让稿件在逐步完善中成为精品。这样就能够逐步将青年编辑培养成为有工匠精神的学术期刊编辑,为全面推进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优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三)锤炼青年编辑“耐心、专注、坚持”的工作品质。要想将青年编辑人员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学术编辑工作者,编辑人员的工作品质锤炼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只有在全面把握工匠精神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关注对青年学术编辑人员的“耐心、专注、坚持”工作品质的培养和锤炼,才能够为青年学术编辑工匠精神的践行创造良好的条件。所以在对青年学术编辑人员实施有效教育和指导的过程中,应该让青年学术编辑工作者认识到学术出版编辑的重要性,以及要想保障学术出版编辑质量所应该付出的努力和所必须具备的工作品质和精神品质。“十年冷板凳,文章不写半句空”,要想成为优秀的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人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求青年工作者在坚守学术出版工作的道路上能够耐得住寂寞,能够静下心来从事学术期刊研究工作,为学术期刊出版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具有特殊性,其是一种“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青年编辑人员要想更高的服务学术期刊行业,就要认识到默默奉献的重要性,甘为人梯,为他人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辅助。唯有如此,在工作中对青年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耐心、专注、坚持”的工作品质加以锤炼,才能使青年编辑人员在工作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完善自己的人格、塑造自己的品质、丰富自己的涵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在复杂的学术期刊环境中能始终坚守本心,在服务工作的同时也实现人生的梦想。

(四)教育青年编辑工作者坚守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态度对各项工作的开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人的工作态度决定工作品质,决定人一生的成就。新时期,基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学术期刊工作提出的要求以及青年工作者工作态度不认真的情况,在培育优秀青年学术期刊编辑的过程中,要想促使青年编辑形成工匠精神,就应该教育青年学术期刊编辑工作者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学术出版编辑工作中的每一项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错误,保证所出版的学术刊物能够向读者准确地传达出相关学术信息。同时,教育青年学术期刊工作者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才能促使编辑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促进编辑人员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中,推动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创新,真正将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做到极致,打造精品编辑形象,争取学术期刊编辑工作能够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同和肯定。只有这样,将青年编辑工作者培养成为有工匠精神的优秀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学术期刊行业发展过程中才能够紧抓机遇,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迈上新的台阶。

篇7

关键词:“猛虎队”精神;传承与发展

一、“猛虎队”精神的形成、发展和固化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种精神力量就是企业精神。每个企业都有代表企业特色的精神。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公司五普钻井分公司(以下简称:五普)在其五十七年的发展历程中,“猛虎队”精神就代表了五普的企业精神。

1958年4月,五普诞生于湖北江陵县,起初为“湖北省地质局石油地质队”,是一支仅有50人的石油普查勘探队。1962年7月1日,五普更名为“地质部第五普查勘探大队”。1970年3月,五普撤出江汉油田,到江苏参加华东地区油气普查勘探工作。此时,五普已拥有职工1600余人,钻机9台。

1971年5月26日,江苏《新华日报》发表了以国家计委地质局写作小组、新华社记者署名的《地质战线上的“猛虎队”》的长篇通讯,主要反映了五普“破、取宝藏,既打井、又试油,靠土法、闯新路,指到哪、打到哪”的先进事迹,展示了五普“拉得出、上得去、打得响、信得过”的“猛虎队”精神。同年6月1日,《人民日报》登载了该篇通讯。随后,《光明日报》、《北京日报》、《湖北日报》等多家报纸相继转载,引起了全国新闻界和地质、石油行业的强烈反响,五普与“猛虎队”精神由此联系在了一起。

1975年10月,五普从江苏迁到河南新乡后,开始了南华北地区的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先后发现了桥口油田、白庙油气田、张河沟油田,以及临清南午村含油构造等油气成果,为国家石油普查勘探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1980年4月,五普获地质部“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嘉奖令。1991年,五普被国家地质矿产部、人事部、国家计委、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称号。

2008年9月,五普更名为“华北石油局五普钻井公司”, 走上了专业化发展之路,并确立了“猛虎队”精神加精细化管理理念,将“科学发展”融入“猛虎队”精神,形成了“细实、勇猛顽强、团结奉献、科学发展”的新的企业精神。

二、依靠“猛虎队”精神,开拓市场渡难关

企业精神是企业职工所具有的共同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她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五普的历史既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创业史,也是一部改革创新的发展史。“猛虎队”精神孕育于上世纪60年代,诞生于70年代初的江苏,成长于河南。在几次改革大潮的历练中,“猛虎队”精神让五普人越挫越勇,越战越强。

三、依靠“猛虎队”精神,鄂尔多斯显虎威

(一)不断创新钻井技术,提前实现华北局“水平井工业化”目标

持续缩短的钻井周期,不断刷新的钻井纪录,对于一个以钻井为主业的企业来说,是体现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硬指标。自2000年起,华北局在鄂尔多斯北部探区加大了勘探开发力度,为了提高单井产量,开始了水平井的勘探开发。在鄂尔多斯油气开发中,五普一直承担着高难度井的施工,并不断创造着新纪录,在水平井的施工中尤为突出。

2002年8月,华北局第一口水平井DP1井由五普50790井队施工,因为没有可以参考的资料,这口井从开钻到完井的250多天里,只能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摸索。五普企业精神里的“细实”,在这口井得到了充分发挥。由于这口井的造斜段遇到了松散的煤层,容易坍塌,井队摸索出“进一退二”的施工方法。造斜段的井眼直径和套管外径只有1英寸半的间隙,井队就用扶正器反复通井,从而保证了这口井的安全施工。

2007年,五普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方法,掌握了水平井核心技术和关键软件的操作应用,结束了华北局水平井技术依赖外单位的历史,并通过不断创新,为水平井施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10年初,华北局提出“大牛地气田水平井工业化,65天完钻”的提速目标,五普大胆探索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水平井综合配套技术,当年施工的两口井分别将鄂北工区水平井钻井周期缩短到41天内。2014年3月,五普将大牛地气田水平井钻井周期缩短到21.88天。

(二)精细管理,生产经营和队伍实力有了质的飞跃

企业的发展历程,归根结底是管理不断创新的结果。2003年,五普全年钻井总进尺仅为6.2万米,经营总收入5864.81万元,利润384.52万元。到了2013年底,五普全年钻井总进尺51.54万米,经营总收入16.5亿元,实现利润5780万元。可以说,这样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但绝非是靠运气得来的。

在五普的发展历程中,每年都有新职工入职,他们来到五普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队史,接受“猛虎队”精神的熏陶。进入工作岗位后,加上老职工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2007年,为了继续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攻坚克难的精神,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五普启动了企业文化建设工程,确立了“猛虎队”精神加精细化管理理念。

外在形象的提炼、固化,为“猛虎队”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2007年后,五普“三基”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在软硬件建设、机制体制创新、钻井品牌树立、市场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主业有优势、技术有特色、队伍有专长”的发展局面,以及技术服务做精做优、生产服务适当控制的“一主两翼”发展格局。至“十一五”末,五普在生产经营、技术进步、HSE管理、职工培训、党建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在华北局2010年度“绩效、基层领导班子、安全环保”工作考核中,均位列华北局、分公司所属单位第一名。

进入“十二五”,五普“向管理要效率、向技术要速度”,创新性地开展“找短板、抓帮促”工作和“八个一”工程施工闭环管理模式,形成了全员互动强管理的局面,有效地促进了管理水平与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在“三基”工作、油气会战、钻井纪录、党团建设等方面,连年获集团公司、华北局的奖励,“五普钻井”品牌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集团公司深化改革的各项措施已陆续出台。跨入“十三五”,面对油价低迷、石油工程市场进入“寒冬期”的严峻形势,五普这支老牌“猛虎队”劲旅,又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五普人将继续传承和发扬“猛虎队”精神,在深化改革的洪流中乘风破浪、奋勇搏击,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华北石油局.华北分公司志.

[2]华北石油局第五普查勘探大队志.

[3]华北石油地质报.1988年―1997年合订本.

篇8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 客家地区资源 高效课堂 教育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鼓励“开展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开发特色课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也提出开发特色资源。依此,研究特色课程,开发本土特色教育资源,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新课改、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世界客都”梅州,将客家地区优质的教育资源融入课堂,充分挖掘客家文化的亲和力、穿透力和生命力,发挥其独特文化意义和价值导向,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教学改革创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选择。

一、客家独特资源对课堂教学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客家人无论是出外谋生,还是立业或从政、从军、从商,都表现出客家人独有的文化特征。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客家人在客家地区就孕育、凝练出以“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贵,以知识为荣”为内核的客家文化精神。如,“艰苦卓绝、吃苦耐劳、勤俭持家,敢做敢当、拼搏进取”的精神品质,“爱国爱乡、尊老爱幼、互助团结、热情好客”的精神风貌。客家人身上体现出的客家文化精神的闪光点,其意义就在于激励客家人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努力建设家园、构建和谐社会。

地域特色文化是产生、形成于特定人群的特定传统,凝练成文化精神后反作用于特定人群的行为和精神风貌。客家地区的优质资源,既是客家人的精神财富,又是客家地区育人成才的文化宝藏。身处客家地区的师生,在传承发扬客家文化精神的过程中,挖掘客家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实质,一方面能引领社会思想和风俗风尚,另一方面也对后人有典型榜样示范作用。其意义不仅表现在有利社会进步、民族发展,还表现在有利于家庭和睦、个人上进。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即将定型的关键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肩负着培育学生的政治意识、思想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等使命。本土文化相对来说更具有亲和力,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客家文化,培植客家精神,可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提供独特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启发。

二、客家资源的文化内涵对课堂教学具有独特的价值导向作用

结合时展要求,积极开展德育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建立在客家人最主要的集中分布带的客家地区中学,开展特色德育教育有其独特的教学资源,那就是客家文化。客家地区中学根植于客家地域文化中并与之相辅相成,比较容易形成区别于其他地域中学的办学、教育特色。这种特色就是客家文化的精神力量在德育中的价值引导。

客家地区传统文化底蕴丰富、特色鲜明,价值导向始终与主流文化价值观相一致。所以,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及客家地区的德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挖掘、利用自身具有的优势文化资源,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创新变革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育人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站稳守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运用好传统教育手段和新媒体碎片教育形式等新载体,从而提升客家地区课堂内与课堂外的德育教育水平,打造新局面促进新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和关键是要做到可感可信可学。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这类典型榜样,最为人所熟悉也最为人所忽视。恰恰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因为发生在身边,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自身的行为,最能深刻地融入自身的思想观念。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客家文化的特点,充分挖掘客家人的典型代表、典型文化,充分运用典型人物、事迹展示等载体来开展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将身边典型榜样折射出的爱国主义精神、诚信品质和人文素质等闪光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正确价值的导向作用,促进学校立德树人、学生成人成才。

三、客家资源植根生活对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具有强大的穿透力

文化的生命力一个重要表现是文化对生活的穿透力。这就要求德育融入生活,在生活中育德。客家文化是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凝练而成的,其精神已融入客家地区人们的血脉。客家地区的中学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德育就独具先天优势,这种优势就是文化的生命力和穿透力。

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只是实现了“教育”中“教”的功能,而“教育”中的“育”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和现实目标。“育”什么?首先是立德树人,包括道德素质、心理情绪、情感价值等。

独特地域形成的独特文化,深植于地域传统和习俗中,也深蕴地域文化的价值导向。这种深植传统和深蕴导向的文化深具文化的传承力和穿透力,是实现“育人”的有效载体。

所以,客家地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充分发挥客家文化的优势资源,在文化生活中融入教育的元素,也就是运用客家文化乡土材料,结合时代特点、学生自身特点,在生活的细节中,打造高效政治课堂。这样学生既掌握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在学中提升了思想境界,塑造精神品质,完成价值引导。

四、在实践中传承客家文化,形成客家传统文化的教学特色

篇9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与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相对的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自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政治学家约瑟夫•奈首先提出“软实力”的理论之后,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立即接受,积极调整、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党的十七大作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反映党对当今时展趋势的科学把握和高度的文化自觉。目前,国内许多省区包括周边的云南、四川等省纷纷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或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国内省际间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已拉开序幕,文化作为新一轮区域发展竞争的焦点已闪亮登场。

就贵州而言,“欠发达、欠开发”仍是基本省情,要凝聚全省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实现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必须首先依靠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其次,发展的硬环境不“硬”、软环境不“软”仍是当前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难题之一,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环境立省”战略,并将这一战略置于贵州新阶段五大发展战略之首,就是要在改善全省发展环境上有新的突破。受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我省硬环境建设还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相对而言,发挥文化的力量,软环境的建设则有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突破,以软补硬、促进发展。再次,我省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能源、原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但我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资源环境压力大。因此我们应当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文化产业正是最佳选择。基于上述认识,我省要在新一轮区域发展竞争中抢占先机,提升文化软实力势在必行。

大力塑造新时期“贵州精神”是基础

大力塑造“自强自信、开放创新、能快则快、团结和谐”的新时期贵州精神,是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贵州的具体体现。以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当前,我省正处于推进富民兴黔事业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发挥文化的力量、提升贵州文化软实力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指导,大力塑造新时期贵州精神。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过去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贵州人创造了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生产体制先驱和样板的关岭“顶云经验”, 首创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湄潭经验”,特别是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同志的亲自倡导下,开创了毕节、安顺两个改革试验区对欠发达、欠开发地区科学发展的重要探索,充分体现了贵州人敢为人先的智慧和勇气。新时期贵州精神正是对同志当年提倡的“勇于探索,奋力进取,知难而进,坚忍不拔”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我省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精神的精辟提炼和高度概括。在去年抗击雪凝灾害和抗震救灾的斗争中,全省人民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众志成城、英勇奋战,患难相恤、共渡难关的精神风貌,进一步丰富了新时期贵州精神的内涵。要善于总结汲取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去,使新时期贵州精神成为推动贵州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

大力弘扬贵州特色文化是关键

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壮大的内在驱动力,离开文化的力量一个地区是不可能真正强大的。建设贵州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外塑贵州形象、内聚贵州人心必须大力弘扬贵州特色文化。

深入挖掘贵州文化内涵。贵州绚丽多姿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具有鲜明的特征和丰富的内涵,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敬重,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加上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融合的移民省份,更增添了贵州文化“包容”的色彩。同时,贵州红色文化积淀丰厚,特别是体现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精神”,使贵州红色文化体现出了“创新”的特点。由此,贵州文化是一种生态的文化、和谐的文化、创新的文化。要深入挖掘贵州文化的内涵,抓传承、重创新,以文化增强自信心、形成凝聚力、赢得尊重、促进发展。

加强贵州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继承和保护好贵州优秀的文化资源是谱写贵州文化新篇章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积极加强对我省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保护和科学利用,进一步加强挖掘和整理贵州历史文化资源、文化典籍、少数民族文字典籍等工作,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代代相传、荫泽后人。进一步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使之成为贵州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加快推动贵州文化“走出去”步伐。开发和利用贵州文化资源重在创新,重在“走出去”。要不断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内容和形式,不断推出具有贵州特色、中国气派、世界眼光的文化产品。发挥利用好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源的宣传作用,让外界了解贵州、喜欢贵州、支持贵州,使贵州特色文化为外界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

大力发展贵州特色文化产业是途径

自省委、省政府作出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的战略部署后,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需要进一步发挥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促进贵州特色文化产业大发展。

推动文化与经济互动,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实践表明,文化已成为一种支撑发展的资源、赢得竞争的资本,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强调“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发展”,对全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一语中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抓好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各级文化单位发展文化产业的活力,加快形成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抓好重大项目带动,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群建设;实施精品战略,不断延伸“多彩贵州”的文化价值和品牌效应,做大做强贵州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互动,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民族民间文化的存在、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即文化生态。如果文化生态遭到破坏,文化也就会随之凋零和失落。原生态文化保存较为完好是我省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坚决避免破坏文化生态等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行为,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取之不尽的源泉。

篇10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60-05

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从而成为适应生产、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活动。工匠精神源于职业教育,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一、对工匠精神的认识

2015年央视新闻推出《大国工匠》专题片,讲述了8位在不同岗位用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工匠的故事,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日渐被社会淡忘的工匠群体,重温鉴证了弥足珍贵的工匠精神,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w现了国家对工匠精神前所未有的重视。“工匠精神”随即引发职业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对于工匠精神,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一般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工匠以追求完美的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1]。它表现为精益求精、崇尚极致、严谨细致、耐心专注、敬业负责等丰富的价值内涵,具有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三大特征[2]。

在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提升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阶段,把培养工匠精神作为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内核,既是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要的现实选择,也是促进学生职业生涯成功发展、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长远大计。

二、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概述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职业院校师生、各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对工匠精神的认知程度和职业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情况,笔者通过网上随机调查的形式,对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情况做了调查。调查共收回问卷301份,参与者包括职业院校教职工、学生、毕业生及行政事业单位、企业职员。

调查显示,从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来看,78%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工匠精神熟悉或有一些了解,多数人认为工匠精神包括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耐心专注、严谨细致等基本内涵。从对工匠精神重要性的认识来看,88%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精神是用人单位在录用职业院校毕业生最为看重的因素;9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工匠精神与职业能力提升关系紧密,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职业院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从职业教育开展工匠精神培养的情况来看,已经有53%的职业院校开始了工匠精神培养教育的探索尝试,且在专业教学予以渗透。但是,社会对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满意度还比较低,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仅占32%;68%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最欠缺的还是职业精神。这说明,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有着较统一的认识,但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养还远远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缺失,是企业对职业院校学生认可度不高和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调查分析

造成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培养工匠的主要教育形式,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认识不到位导致教育理念偏失是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但这也并非完全是由当代职业教育造成,而是有着深层次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1.传统落后观念的束缚。我国传统观念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这种“官本位”和“白领至上”的错误思想扭曲了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评价和认同。直到今天,在多数人看来,职业教育依然是“二等教育”。多数学生和家长是迫于无奈才选择职业教育。中国传统教育和职业观念造成当代弘扬工匠精神的历史文化困境,对形成健康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工匠精神的塑造构成了一定的障碍和束缚。

2.复杂社会因素的作用。我国现行的升学机制缺乏开放性,进入职业教育体系的学生多数无法进入高一层次深造,加重了职业教育为“二等教育” 的错误认识。教育的制度性保障不健全,不能实现优质资源向职业教育流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体制机制的诸多约束。就业准入制度不完善,企业自身对职业精神的评价、激励、惩罚机制不健全,招聘员工的标准多为对技能的量化考核。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全社会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3.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我国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虽有显著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差距越来越小。但受“能力本位”传统思想的影响,各职业院校过多考虑了企业当下的技术需求,忽视了决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精神的培养。认识上的不足,导致职业精神培养没有很好地渗透融入到专业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制约了工匠精神的培养。

4.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是由于无法进入普通教育系列深造而不得已选择了职业教育。“求一技之长,谋一份好工作”是他们接受职业教育的主要动因。因此,多数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强化技能培养有较强的自觉意识,但对于职业精神的培养却不以为然;有些学生虽认识到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却对其内涵认识不到位。大多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毅力品质。这些都为塑造工匠精神增加了难度。

三、基于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工匠精神是“立德树人”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精神标杆。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按照围绕“一个中心”、促进“两个结合”、坚持“三项原则”、实施“四大工程”、着力“五个环节”的“12345”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围绕“一个中心”

围绕工匠精神这个核心内容,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牵头,各系部及学工等部门配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协调落实,企业和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工匠精神培育机制。

(二)促进“两个结合”

按照《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要求,秉承“立德竞先、崇技尚能”的校训,坚持德才并举,构建全面均衡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锻造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并重的“准职业人”。

(三)坚持“三项原则”

结合自身实际,在培养途径、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方面创新思路,优化举措,增强培育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1.在培养途径上,坚持思想教育引导与塑造职业精神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就业时存在“眼高手低、岗位意识差、不守承诺”等问题,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教育引导时避免简单说服教育,注重典型示范和榜样激励。通过企业文化进校园和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勇于承担责任义务、自觉遵守和履行职业道德,使职业精神入心入脑。

2.在队伍建设上,坚持教师素质提升与利用企业和社会资源相结合的原则。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努力形成追求卓越的良好风气,提升教职工自身职业精神,形成以师率生、以教促学、学以养德的局面。坚持资源共享,发挥校企合作平台优势,组织兼职教师、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到校开展企业文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岗位纪律等宣讲教育,增强培育效果。

3.在工作机制上,坚持确立问题导向与系统化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帮助师生认识工匠精神缺失的危害,增强培育工匠精神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明确工作着力点,增强培育针对性。按照“项目化实施、系统化推进”的工作方式,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明确和落实相关环节的职责任务,形成合力,增强培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实施“四大工程”

1.思想引领工程。通过设立意见箱、倾听日,调研,座谈等方式,广泛了解掌握师生思想状况。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大胆进行思政课改,鼓励申报思政课题。以校园讲堂、班团会为主要阵地,通过主题讲座、创业就业培训、文体活动等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职业文化教育塑造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好教育引导。

2.立德强能工程。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相融合,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引导教师不仅当好学生职业技能的传授者,更要做好学生工匠精神的示范者和引路人。通过教师专业技能传授、职业人格感染和身体力行示范等多个侧面,将职业精神的培育渗透在学生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注重技能训练,重视团队合作,鼓励师生走进企业,⒂肫笠导际醮葱潞脱蟹,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积极参与承办技能大赛,开展模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真实的操作流程演练,让师生较全面感受企业氛围,丰富职场经验,提高对职业精神的感知,在实践中培养工匠精神。

3.文化育人工程。坚持“德育先导,以文化人”的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工匠精神培养的全过程,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民族文化进校园、地域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企业文化讲座,让企业精神走入校园,增强工匠精神的认同感。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提高人文素养。进行文化体验,突出文化育人,实现教育感化和激励。

4.舆论引导工程。发挥以院报、心理报、橱窗、广播、电子屏、网站、微博、微信等宣传舆论阵地的作用,以打造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重点,构建学院、部门或系部、班级三级新媒体矩阵,形成校内宣传倡导工匠精神的合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同校外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努力形成立体宣传、深度宣传、持续宣传的良好态势,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尊重工匠的良好氛围。

(五)着力“五个环节”

把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推动思政教学创新,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强化校企合作育人,细化日常行为管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3]。

1.基于工匠精神推动思政教学创新。第一,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把民主法制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时代精神教育和安全教育等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培养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为促进良好职业精神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创新思政教学形式召开思政课改座谈会,加强思政教学和职业素养培养研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情感特征,将课堂理论讲授与专题教育、社会实践融于一体,通过律师讲堂、课外延伸、案例分析、播放视频、专题讨论、调查访谈、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增强思政教学的生动性与教育性,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理解和情感认同,提高理论育人的效果。第三,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把评价重点转变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素质、行为习惯考核和对职业精神的认知践行程度的评价上,形成教育导向。

2.基于工匠精神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将工匠精神的构成要素融合渗透在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环境打造、管理制度完善、教学方法创新及教学评价考核等环节,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全面均衡的人才培养模式。

(1)体现在专业教学中。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归纳出不同专业职业精神的构成要素,明确人才培养的素养目标。如,经过调研归纳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养目标规格是:“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规定;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绿色施工的意识;爱岗敬业,严谨务实,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将以上要求体现在其专业核心课程《天棚装饰施工》的教学目标中,要求通过该门课的学习,“不仅培养学生具备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自主学习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重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甲方、监理等沟通交流协调的能力;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严谨规范、精心施工的职业素养”。最终,将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在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2)体现在实习实训中。学院与多家企业合作,引企入校共建生产型实训中心。在实训中,有效融入企业技术及企业化管理,让学生感受贴近职业岗位的仿真实训环境,培养工匠精神。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将企业“6s管理”融入维修实践课程中,把清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等具体要求作为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做到“作业现场物品工具有序摆放,作业期间保持配件、工具、油污三不落地,通道保持畅通,消防设施定期检查确保功能正常,工具箱责任到人定位放置,机器设备定期保养到漆见本色铁见光,旧件整齐摆放,废件及时处理,桌椅地面整洁”。在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则以准员工身份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强化职业精神的培养。

3.基于工匠精神强化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合作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学院经常组织学生走进工厂、企业、车间,零距离接受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的熏陶。通过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冠名培养、委托培养等形式,与多家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建立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合作型办学模式,为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企业规范管理和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技术知识创造条件。如在与新能源公司合办的化工工艺专业新奥班,按照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体现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企业文化、员工行为规范作为必修课程,落实到工学结合、产教一体、准员工管理、半工半读、项目化教学、合作式学习中,要求学生不仅要强化技能学习、练就职业本领,更要用企业的价值理念规范日常行为、培养职业情感,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践行职业行为,信守职业文化,努力培养合格的“准职业人”。

4.基于工匠精神细化日常行为管理。日常管理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环节。学院以“项目化实施,系统化推进”的方式,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渗透在学生日常管理中,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1)加强日常行为管理。实行院系两级管理。按照企业要求规范学生行为,在宿舍、班级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元素,把工匠精神的培养落实到日常教育全过程,细化到学生行为管理、勤工俭学、文明宿舍创建、戒烟行动、早操晨练、劳动实践、社会服务各环节,为将来走上职场提前磨砺勤业、敬业的职业精神,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自主文明的良好素养,提高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自觉和自信。

(2)改革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将工匠精神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与学生评优评先、推荐就业等结合起来,奖优罚劣,促进学生思想教育水平的提高。挖掘身边典型,激励学生以能工巧匠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5.基于工匠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推进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将生态环保、绿色节能、循环经济等理念融入教育过程”。学院将校园文化作为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维度营造体现行业企业元素的学校文化,培养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归属感。

(1)打造精神文化。_立“立德竞先,崇技尚能”的校训、“笃学、奋进、雅行、和谐”的校风和“理实相融、学以致用”的学风,成为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中长期坚持。

(2)夯实物质文化。抓好校园环境建设。在校园内增加行业企业文化标识,提升职业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影响力,让学生耳濡目染,逐步养成与环境协调的良好行为习惯。

(3)完善制度文化。将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并根据培育需要,不断加以完善,严格执行。

(4)践行行为文化。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及以感恩、诚信、职业教育等为内容的专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习得内涵丰富的工匠精神,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把企业元素、生产岗位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道德规范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现代工业文明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活动,邀请社会企业专家、行业能手、优秀毕业生定期举办工匠精神宣讲,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业务技能和创业实践,让校园文化建设更彰显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和就业性特色。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社团,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往、包容、竞争和合作,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自强自立意识。

四、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效果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得到了互相促进、同步提升。机械系一名学生,在华泰汽车集团欧意德发动机有限公司顶岗实习期间,发现送料小车上的两对塑料小轮大小不一,对曲轴的正常旋转起到了阻碍作用。他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发现把小轮用车床车掉2mm,气动装置就完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他的改进建议帮助企业解决了一项技术难题,得到集团领导的重视和采纳,并给予了奖励。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因知识、技能、素养并重,赢得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及用人企业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在90%以上,全日制高职招生连续三年持续上升,新生录取率、报到率位居自治区同类院校前列,推动办学进入了良性循环。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这个梦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强国梦,也是职业院校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梦,更是职业院校学生成就个人理想实现社会价值的成才梦。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社会对技能人才日渐尊重,大众对工匠精神的普遍认同,以及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都为培养工匠精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时代呼唤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应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