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范文

时间:2023-11-24 18:00: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测绘地理信息成果

篇1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exploitation and using of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results, and the problems in confidential work, and discusse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关键词:测绘成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保密

Key words: mapping results;information resources;exploitation;using;confidentiality

中图分类号:P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083-02

0 引言

地理信息测绘成果的开发利用工作,就是针对本单位及社会有关方面的需求,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挖掘有利用和开发价值的测绘成果,为社会各项事业建设服务。测绘成果信息资源不管在经济领域、军事领域还是在科学领域对国家各部门生产发展、国家工程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技术的进步给测绘信息成果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诸多便利和途径。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安全危机,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时刻在窥探国家测绘信息资源,稍有不慎将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如何适应新的科技发展形势,探索测绘信息资源开发和保密工作的有效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值得我们思索与探讨。

1 测绘成果信息资源的特征

测绘成果信息资源是为测绘工作提供基础图件而开展的测绘工作活动中形成的科技资料,具有测绘专业领域的科技档案特征。

测绘成果信息资源是由踏勘、设计、施测、验收、技术总结等几个方面的纸质、电子资料组成。最终形成的成果勘界图、宗地图、地形图等在较长时期内具有现行作用,成为测绘工作、生产建设活动的依据。

测绘成规信息资源中的地形图、c之记、控制点成果以及航测数据都能多次用在统一测区内的不同测量任务中,节省了一大部分人力和物力资源。测绘成果信息资源类目众多,其中包括比例尺编绘、大比例尺测图、航测地形图地理底图编绘、各种比例尺的图件、水准点成果、三角点等,存储资料涉及摄影、硬盘和数字化存储,测绘信息多为影像、图表和文字形式。

2 测绘成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保密工作现状

2.1 专业测绘成果信息资源管理人员匮乏

作为专业的信息资源管理员,首先要掌握基础理论和测绘专业知识和,理解贯策保密职责,还要有计算机、网络安全等信息技术。具备了这些专业技术知识才能在测绘成果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利用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挖掘新的潜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专业测绘成果信息资料管理人员人数比较缺失,缺乏专业管理能力。

2.2 缺乏管理规范标准

测绘资源存储归档一直沿用地质矿产部1984年的《测绘档案立卷归档办法》。该规范已无法适应现今高速科技发展的需要,对现在许多新兴的高科技项目没有适用办法因而制约了测绘成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3 缺乏保密管理意识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军事科技,势必产生一些涉及保密的科技项目资料,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战略部署等方面的重大科研成果稍有不慎将会被窃取,被不法份子利用,给国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阶段各单位测绘成果信息数据只是处于数据整理状态,没有一套完整的保密规程和拥有专业保密素质人员严格的把关。虽强调内部提供利用,但保密性差信息资源流失情况存在。

3 措施及建议

3.1 建设高素质测绘成果信息资源管理队伍

测绘成果信息资源管理要求管理员必须认真细致,并且持之以恒。它是一项具有法律性、历史连续性的管理工作,需要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的信息资源管理人才。但同时也要求信息资源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知识素质和业务素质,特别是对测绘专业知识、测绘成果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知识的熟练掌握,并且还要不断学习和应对新知识,新的信息网络技术融会贯通到实际工作中去。

3.2 运用先进科技开发利用测绘成果信息资源

通过测绘成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提高了测绘成果信息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同时也充分体现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但同时测绘成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提条件,必须了解信息资源的特性及其利用价值,掌握资源规律性才能进行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开发利用。这就要求开发一套适合测绘成果信息资源管理利用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处理信息的功能编制各种检索工具,形成计算机检索与人工检索互补的检索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测绘成果信息资源的需求,也能通过对电子档案进行编辑及时、高效、准确地完成各项要求。

单位一般采用以图表式的数字汇集为主要方式,将本单位测绘成果信息资源与外单位成果信息资源重新组合,有限的、分散的、不完整的信息加以系统地整理与集中,使之在结构上趋于合理、在配置上趋于优化。

3.3 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保密措施及测绘成果信息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测绘信息成果借阅是最基本、常用的服务方式,管理部门必须营造规范的阅览环境,为用户提供物可靠的检索工具,明确标示测绘信息成果管理要求中借阅方需要承担的义务,特别要强调要求其严格遵守信息保密协议,保证信息完整、安全。复制服务是提供利用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利于信息的交流,同时也保护了原数据不会遭到破坏。但测绘信息成果的拷贝不能违背各项法律、法规,要履行拷贝的审批手续,而且要加盖单位的印章以示负责,电子文件拷贝原则上应是利用者需要什么就拷贝什么,原载体上的其他电子文件信息不应与利用者所需的电子信息同时拷贝,避免把载体上存储的电子信息全部拷贝;应严格履行批准、登记、签收手续,数量上加以控制、时间上加以限制,并加强负责监督外借资料的保密与安全。

测绘成果信息资源管理人员要对利用者关于信息资源的检索问题、资源内容的系统完整程度及其查找线索、检索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以及有关信息资源的知识等进行指导;电子档案在线利用方式具有快捷可靠的特点,通过以网络为支撑的计算机技术建立单位局域网,实现测绘信息资源收集、整理、查找、利用管理的现代化。

通过实行双套备份、控制利用方式、控制利用权限、加强拷贝管理等有效措施确保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依托政府电子政务网和各级公众信息网,在解决网络安全和信息资源保密问题的前提下,在网络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相关行业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

4 结论

测绘成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保密方面的工作既能产生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既有宏观效益、又有微观效益,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安全保障,起着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雪萍.地质测绘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J].地矿测绘,2008,3(90):47-49.

[2]杨云光.推进地理信息开发利用 提升测绘保障服务能力[N].长治日报,2010-08-29(002).

篇2

测绘生产技术自动化

由于传统模拟测绘生产技术体系实现了向数字化测绘生产技术体系的转变,测绘仪器实现数字化,使控制测量由原来的三角测量和距离测量向卫星定位测量转变;野外测图由平板仪纸质测图向数字化自动化的野外测图系统转变;摄影测量由模拟航空摄影测量向无地面控制的全数字航空航天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转变;地图制图由传统的手工制图向数字地图设计与制作系统转变;测绘产品由纸质形式向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地理信息数字化产品转变等。因此,从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到服务的测绘生产全过程实现了数字化和快速化。尤其是当三维数据获取、地理信息实时更新采集的需求日益增长,技术上其相应过程的自动化便成为了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也就是信息化测绘必然建立以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智能化、自动化为特征的测绘生产技术体系,它包括在地理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应用过程中广泛实现自动化,这是测绘技术从数字化向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

测绘成果数字化和多样化

相对于传统测绘成果的纸质形式,测绘成果数字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测绘成果的信息量更加丰富。由于数字成果没有模拟成果对内容表示的局限性,因此,除了传统地图上所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外,未来的测绘成果还将包含大量的其他属性信息。②测绘成果的现势性。信息社会具有变化快的特点,因此,测绘成果必须准确反映现势性的地理信息,而数字化将确保这一要求的实现。③测绘产品形式的多样化。在测绘成果数字化的基础上,可以派生出多种多样的测绘产品,如满足各种需要的数字地图、各种地理信息数据产品、各种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④测绘产品的标准化。信息社会要求信息是流通的,这无疑要求测绘产品必须是标准化的。

测绘服务网络化

传统的测绘服务方式和数字化测绘的服务方式基本上都是以提供为主导,即信息化测绘的服务真正以服务为主导,因此,服务方式必然要向买方市场即需求市场模式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Internet在全球迅速普及,使得人类社会空间在信息概念上逐步缩小,测绘服务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测绘成果可分布式地存贮在各个地方,通过建立地理信息一站式服务系统,建立集成化的地理信息门户网站。用户只需访问一个网站、一个查询界面,就可以对分布在各地的地理信息进行检索、访问和浏览,实现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享受地理信息服务的目标。

测绘产品社会化

测绘信息服务的信息应用社会化是建立在信息资源集成化和信息服务便捷化的基础之上的,而且需要首先生产公共公开的测绘产品,其最终目标是要让地理信息和测绘产品深入到平常百姓家,让测绘和地理信息成为全社会的共同需要。只有信息资源极度丰富、信息获取途径畅通便捷、地理信息公众产品齐全,才能形成广泛的用户群,真正实现应用的社会化。

20世纪最后10年,测绘充分利用空间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了传统测绘技术体系向地图数字化生产技术体系的转变,数字化测绘产品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建立给信息时代的测绘注入了新的内涵,测绘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走信息化测绘发展道路,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信息社会对测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测绘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新世纪的中国测绘必须实现从以地图数字化生产为主向以信息化测绘服务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在保证地w图保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开拓各种空间信息服务,如LBS/MLS、ITS、城市网格信息服务、精准农业和物流配送等。

信息化测绘体系的框架结构

篇3

浙江省基础测绘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基础测绘管理,规范基础测绘活动,保障基础测绘事业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基础测绘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基础测绘活动及其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基础测绘是公益性事业。

基础测绘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定期更新、保障安全、促进应用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基础测绘工作的领导,组织制定并实施基础测绘规划,将基础测绘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基础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基础测绘科学研究、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基础测绘保障服务能力。

基础测绘设施建设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效利用、兼顾当前与长远需要的原则,避免重复投资。

第七条 基础测绘必须采用国家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执行国家和省规定的测绘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二章 基础测绘规划与计划

第八条 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发展和改革、财政、国土资源、民政、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林业、海洋与渔业、人民防空、电力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的基础测绘规划和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编制本地区基础测绘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备案后组织实施。

第九条 基础测绘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涉及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或者作战工程的,还应当征求有关军事机关的意见。

基础测绘规划报送审批文件应当附具征求意见采纳情况说明。

第十条 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公布经批准的基础测绘规划。其中涉及保密的内容不得公布;确需公布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保密处理并经依法审定后方可公布。

经批准的基础测绘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按照原组织编制和审批程序执行。

第十一条 基础测绘规划的规划期为5年。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专家、有关部门和单位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提出规划实施评估意见。

规划实施评估意见应当作为修改规划和制定新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十二条 发展和改革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根据基础测绘规划、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基础测绘年度计划,并分别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

接受备案的主管部门应当对报备案的基础测绘年度计划进行审核。对成果可以共享的测绘项目,应当统筹协调,避免重复投入。

第三章 基础测绘项目的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基础测绘项目由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省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负责下列基础测绘项目的组织实施:

(一)建立和复测全省统一的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空间定位网;

(二)测制和更新全省1∶10000、城市规划区1∶500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及其数字化产品;

(三)组织实施省基础航空摄影;

(四)取得省基础地理信息的卫星遥感资料;

(五)建立、维护和更新省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六)收集、采集和更新全省地名地址数据,建立和更新数据库;

(七)组织实施省海洋测绘,建立和更新海洋地理信息系统;

(八)建立和维护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

(九)编制省综合地图集、普通地图集;

(十)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基础测绘项目。

第十五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下列基础测绘项目的组织实施:

(一)建立和复测基础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空间定位网;

(二)测制和更新1∶20xx、1∶1000、1∶50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及其数字化产品;

(三)组织实施基础航空摄影;

(四)取得基础地理信息的卫星遥感资料;

(五)建设和维护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

(六)收集、采集和更新地名地址数据,建立和更新数据库;

(七)建立和更新城市三维模型及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八)测绘城市地下空间的管线、轨道交通等设施,建立和更新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九)建立和维护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

(十)编制综合地图集、普通地图集;

(十一)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基础测绘项目。

第十六条 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根据基础测绘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国家、省规定的测绘成本定额,确定基础测绘年度预算经费,保障基础测绘项目的实施。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测绘经费的财政支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省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基础测绘项目,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财政规定需由设区的市承担有关经费的,从其规定。

第十七条 基础测绘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财政和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基础测绘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基础测绘项目绩效评价。

第十八条 组织实施基础测绘项目,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基础测绘项目承担单位。

基础测绘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的测绘资质,并不得超越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从事基础测绘活动。

第十九条 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应当与基础测绘项目承担单位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基础测绘项目的内容及其完成时间、经费支付进度、成果验收标准、成果归属与汇交要求、保密规定、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等内容,依法约定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条 基础测绘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基础测绘成果质量管理制度,对完成的基础测绘成果质量负责。

第二十一条 基础测绘项目承担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保密制度,完善保密措施,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保密知识教育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拆除或者擅自移动基础测绘设施。

基础测绘设施遭受破坏的,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组织力量修复,确保基础测绘活动正常进行。

第二十三条 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需要,按照《基础测绘条例》和突发事件应对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基础测绘应急保障预案。

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后,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基础测绘应急保障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应急测制和更新工作。

第四章 基础测绘成果的更新与利用

第二十四 条基础测绘成果应当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基础地理信息变化情况等因素确定更新周期。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以及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基础测绘成果应当及时更新。

下列基础测绘成果实行定期更新:

(一)1∶10000、1∶500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及其数字化产品每3年更新一次;

(二)1∶20xx、1∶1000、1∶50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及其数字化产品每2年更新一次。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基础测绘成果实行动态更新。

第二十五条 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更新基础测绘成果,应当及时收集有关行政区域界线、地名、水系、交通运输、居民点、植被等地理信息的变化情况。民政、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林业、海洋与渔业、人民防空、电力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予以支持和配合。

第二十六条 基础测绘成果应当实行共享。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公布基础测绘成果目录。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其他测绘活动时,应当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测绘成果。

使用财政资金的除基础测绘以外的其他测绘项目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建设工程测绘项目,有关部门在批准项目立项前或者财政部门在审核项目预算支出时,应当书面征求同级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的意见。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征求意见材料之日起10日内反馈意见。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认为已有基础测绘成果可供利用的,应当提供相应的基础测绘成果。

确属重复测绘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立项和预算支出。

第二十七条 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利用基础测绘成果和相关地理信息,对一定区域内重要的自然、经济、社会要素进行定量化、空间化的动态监测和分析,为政府管理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第二十八条 基础测绘成果的检验、汇交、保管、提供、利用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浙江省测绘管理条例》、《浙江省测绘成果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基础测绘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浙江省测绘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权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照规定程序、要求编制基础测绘规划的;

(二)未按照规定使用基础测绘财政经费的;

(三)未按照保密规定对涉密人员、涉密项目进行管理,或者发生失泄密事件的;

(四)未及时采取措施、组织力量修复基础测绘设施,影响基础测绘活动正常进行的;

(五)有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行为的。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xx年3月1日起施行。

国家基础测绘重力基本网、高程控制网、国家平面控制网、国家GPS控制网国家重力基本网是确定我国重力加速度数值的坐标体系。重力成果在研究地球形状、精确处理大地测量观测数据、发展空间技术、地球物理、地质勘探、地震、天文、计量和高能物理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提供使用的20xx国家重力基本网包括21个重力基准点和126个重力基本点。

篇4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file information age with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surveying and mapping fil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work files and quality, is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archives work of urgent need.

Key words: surveying and mapping fil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测绘档案是各级测绘部门和单位在测绘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基础测绘成果、各类地理信息数据等文件资料,是测绘活动真实的历史记录,是各项经济建设的基础资料。随着社会发展和测绘工作的逐步完善,大量测绘成果信息的存储、电子档案的管理等具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测绘档案管理模式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挑战。1 信息时代测绘档案工作新问题 测绘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传统的测绘档案仅限于测绘系统或与基础测绘资料有关的建设部门。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测绘服务范围的拓展,目前已渗透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交通、能源、规划等政府部门决策,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已越来越依赖于地理信息。正因为如此,测绘档案的服务范围已突破原有的范畴,扩展到社会任何需要地理信息资料的用户。测绘档案信息服务多元化、现代化传统的测绘档案主要是提供纸介质的各类比例尺、地形图及一些文本文献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纸介质的地图越来越多地被数字化测绘产品所代替。由于信息网络的建立,传统的保管方式、提供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测绘资料档案服务主要以手工检索为主,检索工具主要是目录、索引、接图表等,而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必须扩展为光盘检索、网络检索等。如何处理好原始资料保存、先进的数字测绘产品提供等问题,这已经是测绘档案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一大课题。2 加快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步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是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的技术支持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是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实施的技术支持,也是保证其实施的关键。随着测绘档案数量的日益增加,档案的存储、保管仅靠传统的库房已经很难适应了,这些已成为测绘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严峻问题。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具有手工管理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极大地提高测绘档案管理的效率,也是档案工作的科学化、正规化、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只有有效地发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处理信息的高效率、高性能,测绘档案信息资源才能集中、快速、准确传递和高效利用,才能更方便、更快捷地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用户、信息资源与网络环境构成了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的基本要素,实现测绘成果数字化,解决可共享的测绘资源的有效利用,使测绘档案的管理模式和服务内容有一个根本性转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创造了契机。建立数据库是推进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的核心建立测绘档案资料数据库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准确、规范、系统的数据库是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工程的核心和基础。数据库建设是测绘基础成果开发利用的重点,数据库的建立为数据转换和存贮提供了条件,可以对测绘基础成果进行科学的数字化整合,实现测绘资料档案的多元利用。因此,要切实加快数据库建设步伐,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加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整合、改造和完善,缩短更新周期,提高信息现势性,优化数据库结构,丰富信息内容。数字测绘技术体系全面形成为促进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以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代表的“3S技术”已然成为测绘科技发展的主流。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加快了基础测绘成果的转化,基本确立了地理空间信息从获取、处理、维护、更新到应用服务的运行模式。数字测绘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的提高了测绘信息获取与更新的能力和效率,信息化测绘已成为测绘发展的大趋势。测绘应用技术研究和测绘档案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数字区域”、“数字城市”的建设工作,为测绘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驱动力。数字测绘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全天候遥感影像获取技术、自动化和智能化地理信息处理技术、分布式和一体化地理信息管理技术以及网络化和社会化地理信息分发服务技术、具有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处理、更新、管理、分享、服务与应用等软硬件平台的研发,是促进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科技动力。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向应用服务体系迈进在基本实现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转化的同时,地理信息正成为一个规模可观的产业,走进社会和千家万户。作为一个面向社会进行开发应用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以基础地理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受到业界的高度重视。以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地理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大大拓展了测绘服务领域,促进了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向应用服务体系迈进,有利于充分提升测绘事业的服务保障能力。当前,基于基础地理信息的测绘成果档案资料管理信息系统为政府决策、城市规划、国土整治、公安交通、环境治理、应急指挥等提供了大量的、现势性的、可靠的基础地理信息,这极大地拓宽了测绘档案信息的服务领域。因此,大力推进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对提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域综合实力具有重要作用。3 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要切实加快建设和完善测绘成果档案资料管理系统,充分整合测绘档案资源,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保证测绘档案的完整性和应用的及时性。要加快现有测绘档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积极推进一些重要的、容易受损的、利用频率高的档案资源的数字化进程;加强对珍贵的、重要的测绘档案的保护。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和使用价值,实现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篇5

8月1日起,《基础测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共六章35条,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测绘条例》颁布实施之后测绘法制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透过这次《条例》的颁发,可以看出信息化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去年的汶川大地震,测绘立了大功,但也暴露出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比如基础测绘应急保障制度不健全,尚未形成统一、协调、有效的应急保障机制,不能完全满足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 另一方面,由于基础航空摄影能力不足,高精度空间定位卫星和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几乎完全依赖国外,国家安全和信息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事实上,基础测绘是国家基础性、公益性事业,早在2002年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就设立了“基础测绘”专章,规定了基础测绘的基本制度。测绘法施行6年多来,测绘由数字化向信息化晋级,其技术发展和与其他行业的关联度也与日俱增,然而,一些历史原因造成的桎梏正束缚着测绘的快速发展。国家测绘局相关负责人举例说,由于基础测绘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工作各地发展不平衡,致使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尚未对国土实现必要的覆盖,现有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有一些已经陈旧,同时,有些地方又存在重复测绘的现象。另外,基础测绘成果更新缓慢,不能及时反映地理信息变化情况,共享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造成基础测绘的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为了切实解决上述问题,《条例》对《测绘法》中确立的基础测绘制度进行了细化,让测绘的社会保障服务功能发挥得更深透。《条例》鼓励加强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地理信息的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增强基础测绘的保障服务能力。

为了解决基础测绘成果更新缓慢、基础测绘成果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条例》规定,基础测绘成果更新周期应当根据不同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测绘科学技术水平和测绘生产能力、基础地理信息变化情况等因素确定。《条例》明确了1∶100万至1∶500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至少5年更新一次。

篇6

关键词:新时期;测绘技术;GPS;遥感;GPS;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5-01-01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卫星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使得现代测绘技术的作用领域不断扩大。目前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使得社会各个领域对数字化测绘产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新时期测绘技术的发展势不可挡。

1、新时期测绘技术的内容

1.1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它最初是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的,利用离地面约两万多公里高的轨道上运行的24颗人造卫星所发射出来的讯号,以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收讯者在地球上的位置。GPS采用的是全球性地心坐标系统,坐标原点为地球质量中心。

1.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在近一,二十年内飞速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新型传感器的研制和应用的日新月异上,其发展的特点如下

(1)不断研制新型传感器。既有框幅式可见光黑白摄影,多光谱摄影,彩色摄影,彩红外摄影,紫外摄影,又有全景摄影机,红外扫描仪,红外辐射计,多光谱扫描仪,成象光谱仪,CCD线阵列扫描和矩阵摄影机,微波辐射计,散射计,合成孔径雷达及各种雷达和激光测高仪等。

(2)形成多级空间分辩率影象序列的金字塔,以提供从粗到精的观测数据源。传感器的研制在向更高的空间分辩率方向发展的同时,也向全方位的立体观测能力方向发展。

(3)可反复获取同一地区影像数据的多时相性。一般是空间分辩率低的而时间分辩率高,遥感多时相性,提供了人们长期,系统和动态研究地球表面的变化及其规律的可能性。

1.3 GIS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多个学科,多种技术交叉融合的产物,至今只有40多年的历史。地理信息系统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和美国学者的在土地和交通方面的地理信息研究,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的一次讲演,在讲演中戈尔正式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对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其发展和应用对测绘科学的发展意义重大,是现代测绘技术的重大技术支撑。

2、促进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

2.1测绘成果数字化。相对于传统测绘成果的纸质形式,测绘成果数字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测绘成果的信息更加丰富。除了传统地图上所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外,未来的测绘成果还将包含大量的其他属性信息。(2)测绘成果的现势性。信息社会具有变化快的特点,因此,测绘成果必须准确反映现势性的地理信息,而数字化将确保这一要求的实现。(3)测绘产品形式的变化。在测绘成果数字化的基础上,可以派生出多种多样的测绘产品,如满足各种需要的数字地图,各种地理信息数据产品,各种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

2.2测绘过程标准化。加强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标准化工作,是推进地理信息资源有效利用,实现信息化测绘,提供综合地理信息服务的首要服务。它既融入了行政管理,又规划了技术方向,是地理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

2.3测绘信息服务可视化。地图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最直观的自然重视的技术和方法,地理空间是动态的三维世界,地图一般都是静态的和平面的,高程信息在制图的过程中已经全部或部分损失,如果能够用真三维的方式再现地理空间世界,这将极大地方便决策支持和各类用户。

3、现代测绘技术的推广应用

3.1水利工程方面。遥感技术能够实时对大江,大河和湖水水位进行监测,可实时监测洪水灾害面积。RS和GIS集成能及早预报洪水淹没范围和干旱灾情范围,为防灾,抗灾提供准确信息。在水利枢扭工程竣工后,需对水库大坝,大型桥梁等进行连续的,精密的监测。现代测绘技术提供了连续,实时的安全运行监控手段。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或数字测图技术建立数字地面模型,应用GIS的分析决策功能,可以方便快速地进行水库大坝选址,库容计算,引水渠修建,受益范围等设计工作,为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大中城市都有由数字测图技术或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建立的城市数字地形图,给排水管线的规划,设计可在数字地形图上进行。

3.2湿地方面。利用遥感技术对湿地生物资源的分布,生长状况及其变化进行估测,利用遥感技术多层次,多时相的动态监测功能获得及时可靠的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相关数据的实时更新,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可得到湿地的动态变化情况。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获取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分析评价所需要的数据,借助GPS技术进行水质采样调查,植被样方调查,土壤采样等常规野外调查。根据湿地信息系统的功能,可将其划分为两大类:查询服务型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型地信息系统。

3.3精准农业方面。精确农业中,利用GPS技术对采集的农田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利用RS技术获取农田小区内人生物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和空间变异的大量时空变化信息。利用GIS技术建立农田土地管理、自然条件、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的空间数据库,对作物苗情,墒情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模拟,为分析农田内自然条件,资源有效利用状况,作物产量的时空差异性和实施调控提供处方信息。GPS,RS,GIS技术及自动化控制技术为支撑的精确农业将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3.4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1)矿山测量方面。遥感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已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用遥感资料,可获取矿区实时,动态,综合的信息源,对矿区环境进行监测,为矿区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持。遥感资料用于找矿,矿区地质条件研究,煤层顶底板研究等方面都已经得到其现代任务的重要保证。利用GPS技术进行矿区地表移动监测,水文观测孔高程监测,矿区控制网建立或复测,改造等。其应用于矿山测量工作的地面部分已成为现代矿山测量的一项重要支持技术。

结束语

以“3S”一体化或集成为主导的空间信息技术体系已经逐渐成为测绘学地球信息学新的技术体系和工作模式,其先进性,时效性明显。现代测绘技术将朝着高科技,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维兴,唐晓灵,张建儒。中国建筑业技术创新体制。[J],建筑经济,2004.

篇7

关键词:工程测量;信息化测绘;关键技术

Abstrac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formation, is a basic requir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formation socie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task of the basic concept and the characteristic,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formation, put forward the key technolog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 engineering survey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formation; key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P25

1.测绘信息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享受自然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作为信息社会的两大支柱正在成为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迫切需要,也是掌握未来竞争与发展主动权和制高点的重要条件。走以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的中国信息化道路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测绘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形成,数字化测绘产品的广泛应用,测绘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走信息化测绘发展道路,推进测绘信息化发展,是信息社会对测绘发展的基本要求。测绘信息化是指在测绘行业各领域各方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加速实现测绘现代化的进程。测绘信息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信息获取实时化: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主要依赖于空间对地观测技术手段,如快速卫星定位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等,可以动态、快速甚至实时地获取测绘需要的各类数据。

1.2 信息处理自动化:在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管理、更新等过程中广泛采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地理信息数据的快速或实时处理。

1.3 信息服务网络化:地理信息传输、交换和服务主要在网络上进行,可以对分布在各地的地理信息进行“一站式”查询、检索、浏览和下载,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得到权限范围内的地理信息服务。

1.4 信息应用社会化:地理信息应用无处不在,企业成为服务的主体,地理信息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测绘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新的时代对测绘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要求可以归纳概括为更广、更快、更准。“更广”就是测绘的作用对象更广泛,作用空间更广大,测绘成果更具多样性,测绘服务的领域更宽阔;“更快”就是地理信息获取的速度更快,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程度更高,信息更新和传输更迅速,成果应用更便捷;“更准”就是地理信息内容更全面,属性更准确,现势性更强,精度更高。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必须加快推进测绘信息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适用、及时的测绘保障。测绘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 发展现代测绘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测绘技术,形成信息化测绘的技术体系,为测绘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2.2 建设地理信息资源,这是测绘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重点是加快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为各类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用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2.3 开发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地理信息交换服务网络和分发服务系统平台,为地理信息社会化共享服务提供畅通的渠道;

2.4加强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是测绘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要大力推进地理信息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社会化应用,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2.5 加强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建设,为地理信息采集、数据库建设、信息交换与共享、应用服务等提供技术规范和标准支撑;

2.6 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实现测绘政务信息化,提高测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3 信息化测绘的若干关键技术 3.1 城市地理信息共享标准。由于标准化工作未得到重视的危害有滞后性,往往被忽视,而一旦发现失误再去弥补,代价很大,有些工程需要重来。因此,信息测绘体系建设应十分重视标准先行。城市地理信息共享标准涉及地理模型、数据获取、组织管理、共享服务等方面。主要包括:地理基础框架与地理信息分类标准、数据质量标准和分发服务标准等。 3.2 现代化城市测绘基准体系。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主要包括:GNSS虚拟参考站技术、坐标系转换技术、厘米级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分米级交通导航技术等。该技术不仅可逐步取代传统的城市测量控制系统,还可以提供实时动态的空位置服务,将带来城市测量的历史性进步。 3.3 智能化移动测量技术。移动测量技术是多传感器集成技术、空间同步技术、自动提取技术、移动信息实时传输等技术的总称。目前典型的产品有:基于PDA的野外全息数据采集技术;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DMI)信息提取技术。该技术特别适合专题热点数据采集,有利于实现地理信息服务的大众化、社会化、灵性化与实时化。 3.4 无人飞行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无人飞行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主要包括:长航时无人飞行器技术、传感器姿态控制技术、平流层平台摄影测量技术与应用、航空摄影二维及三维信息的提取技术等。该技术的应用将改变传统的摄影测量作业方式,大大缩短成图周期、降低测绘成本、提高测绘生产与成果更新效率,并可为三维仿真提供高分辨率纹理数据。3.5 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技术。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技术主要包括:基于遥感信息的地物要素变化的发现与测定技术、级联更新技术、基于时态的增量更新与历史数据保存技术等。通过此类技术的应用,我国城市测绘部门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地理信息现势性不强、更新缓慢、更新劳动强度大等状况。

4.信息化测绘的质量控制

4.1建立一套完整的、长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机构。对于测绘工作来说,每个测绘项目的技术设计书、规范、上级部门的测绘技术补充规定是我们的作业依据;每一个生产环节完成后都应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检查,以保证下一工序所用成果的可靠性。各个作业小组都有自己的技术负责人,这样,对于每一个测绘项目和各生产环节都实行分级负责制,保证了测绘成果的可靠性。

4.2对生产人员实时进行培训。每个测绘项目开始前,都应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和技术技能的训练,使其适应自己的工作。如:对于地形测量来说,作业组长应对地形测量的基础理论和地物、地貌测绘的基本技能比较熟练;司镜员应对棱镜的安放位置和地形特征点必须掌握。

4.3制定科学、高效的生产流程。针对每一个测绘项目,质量管理机构依据测绘技术要求和项目的具体规定,制定出一套科学、高效的生产流程,以便生产人员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

5.信息化测绘的质量检查

5.1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1)几何精度的检查。整体质量检查:整个图面表示得是否合理,图式符号是否运用正确,综合取舍是否适当,这要求到实地进行巡视检查,检查的方法是找关键部位和易于出错的地方进行量边检查,看其是否达到限差要求,以保证相对精度的可靠性。局部散点检查:散点检查的目的是保证图形绝对点位精度可靠性的必要手段,现将其作业流程总结如下:首级控制的检查:首级控制是保证成图精度的首要和最关键的环节,其成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以后的成图精度,总之,一个测区的首级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保证首级控制的正确性和精度的可靠性。碎部点及各种权属界址点检查:在每个测站的检查观测中,定向时一定要进行定向点精度检查,检查过程中,如果误差偏大,平面和高差不超过5厘米,要进行测站设置,镜站的棱镜常数进行检查,这种系统误差可能在一个测站上没有明显的反映,有时很容易忽略掉,但这种误差对整个测量过程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

5.2属性信息的检查。属性信息的检查应加强对属性的完整性,正确性的检查,首先检查确权手续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在确保确权手续合法的基础上进行属性信息的录入,如:对于房屋信息,应录入其结构,建筑年代,权利人,土地使用者性质,层数等信息,对于宗地,应录入区号,街坊号,宗地号,土地使用者性质等,尤其是权属性质,土地坐落等一定要重点注意,否则,数据入库后进行面积统计时会出现问题。

篇8

据了解,今年内蒙古测绘事业局打算重点做好四大方面的工作:

一、按照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工作安排和各地区经济建设的需求,实施呼和浩特、包头、呼伦贝尔、通辽、兴安盟和锡林郭勒盟等测区11万地形图测绘,实施巴彦淖尔等地区11万地形图更新测绘,组织实施其他基础测绘项目。

二、做好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继续做好内蒙古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丰富和及时更新数据资源,完善服务功能,扩大应用范围;积极配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继续在内蒙古建立国家级导航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利用国家和自治区财政资金建立自治区级基准站,大力推进自治区全球导航卫星系(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综合服务网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数字城市建设,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基础数据,并及时更新地理信息内容,实现突破性进展;开展地理区情监测试点工作。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指导下开展地理区情监测试点工作,把握各级领导机关和有关部门对地理区情的需求,做好地理区情监测项目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做好组织、技术、装备和人员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加大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转化力度,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地图、地图集、挂图等地图的编制出版。建立和完善地图数据库更新机制,充分发挥数据库作用,为政府和社会及时提供现实地理信息数据服务。争取立项编制《地图集》、《内蒙古交通图集》和《领导工作用图》等系列地图集(册)。

篇9

为进一步增强产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影响度、充分展示产业的发展水平,国家测绘局将于2009年7月1日至2日在北京展览馆剧场及周边会场举办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峰会,并于7月1日至4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全国地理信息应用成果及地图展览会(以下简称会展),会展以“构建数字中国,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为主题,旨在加强地理信息应用服务,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这两个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峰会和展览本身,而是要通过会展,达到‘举旗亮剑’的目的,进一步强化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对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监管作用,带动地理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国家测绘局闵宜仁副局长表示。

地理信息产业峰会包括开幕式、嘉宾演讲、专题论坛和全国地理信息应用工作会议四个部分。专题论坛包括政策与法规、数字中国建设、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导航定位、遥感与摄影测量、教育与人才六个专题。

展览会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共分为六个展厅,展览主题为应用与技术创新、数字中国、装备和地图,将综合运用声、光、电、实物、模型、影视、动画等现代化展示手段。

篇10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测绘地理信息;应用对策

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前,信息获取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对信息科学合理的应用和有效储存、管理也是目前各行业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大数据技术在具体应用中,为诸多领域提供了可靠的发展空间,测绘地理信息不仅有利于经济建设,而且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因此,要保证测绘地理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就要认识到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1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

1.1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现状

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各种先进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相对比较广。3S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传统测绘技术的改进和优化,推动了测绘地理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与此同时,测绘的生产主体模式也逐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量外业测量工作在具体开展中被业内的地理信息处理逐渐取代。可见,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范围在不断扩大。

1.2测绘地理信息存在的问题

测绘地理行业中,传统技术应用效率、测绘结果无法满足实际要求。针对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此来保证测绘地理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1)测绘地理信息通常会被采集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中,以此来实现快速合理的获取和应用。通过静态空间的数据方式,逐渐转变成动态化的时空信息,特别是在当前物联网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数据获取还是在生产方式等方面,都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直接造成数据量越来越大,虽然计算机硬件以及对应的储存设备在实际应用中也在不断提升,但还是无法满足数据管理以及储存各方面的需求。2)不同类型的先进技术手段在很多领域中被挖掘和利用,包括高分卫星遥感技术、激光雷达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技术手段。由于目前测绘地理信息对信息数据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升,数据种类也在逐渐朝着多样化的趋势发展,大量的人工作业模式也逐渐朝着自动化的趋势发展。此时,计算机在各项业务的具体处理方面经常会出现严重不协调的问题。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产品提出的需求非常大。测绘地理信息的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导致边缘模糊状态比较严重,甚至还会引起跨界[1]问题。这种形势下如果一直沿用传统的测绘技术、测绘成果,很难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产生、收集以及应用,要能够体现全局性的特征,所以对数据实时有效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测绘地理信息中对大数据技术的合理应用

信息社会对大数据技术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海量数据展开科学合理的储存、管理以及计算,都是比较常见的处理手段。在实践中,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展开处理时,通常情况下需要利用TB级或者更大量级的数据进行妥善处理,这些都是传统数据处理技术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大数据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会涉及分布式计算等,打破了测绘地理信息的发展瓶颈。

2.1地理信息数据的储存和管理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实践中应用地理信息数据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不仅涉及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图形、数据库等具有结构化特征的数据内容,而且还涉及文档内容、表格等具有非结构化特征的数据信息。针对结构化特征的数据进行处理时,要构建数据处理平台,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以此来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在这一基础上,可以通过Hadoop分布式的处理平台作为基础,对HDFS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数据集群的合理构建。数据管理集群的节点数量通常情况下可以直接与现有的数据量规模、近期的需求情况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以此为基础,有利于实现所有节点协同工作的集中化处理,以此来保证各项数据信息的储存、计算等各项工作真[2]正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对Hbase数据工厂的科学合理应用,实现对大量半结构化、各种非结构化数据的针对性的分析和处理。针对已经生成结构化的数据,可以直接储存到对应的Hadoop数据库中,以此来保证数据信息的合理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除此之外,要对Hive的数据仓库展开科学合理的布设和应用,该数据仓库的设置目[3]的就是为了实现对结构化数据合理的管理和控制。由此可以看出,Hive、Hbase在实践中的联合式应用,有利于实现结构化、非结构化这两种不同类型地理信息数据的集群式管理,同时还可以保证储存的可靠性。最后,通过对MapReduce的应用,实现分布式的计算和分析,通过Hadoop集群当中的并行计算方式,实现对现有大量数据针对性的处理。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形成一个基础的框架模式,以此来保证地理信息档案对应的大数据处理平台能够得到合理构建和落实。

2.2测绘地理信息时空数据的运算和处理

计算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整体处理能力普遍有所提升,间接为测绘地理信息的效率、质量提升提供了保证。大数据分布处理技术在具体应用中最为明显的优势是可以实现对大规模数据的批量化处理,处理速度相对比较快。无论是图结构数据的图计算,还是全局数据的查询和计算分析等,不同类型结构地理信息数据的应用,有利于工作效率[4]和质量提升。某专家在实践中,通过对多源、多时相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展开合理的处理,并进行数据入库等各种不同类型的试验操作。发现在实践中数据源为资源3号的2卫星影像,其自身的对应面积为270000km,通过应用PixelGrid-SAT软件可以实现DEM、DOM等成果的制作和分析,还可以实现对DSM的提取、纠正等各种操作,以此来保证信息获取、处理过程的时效性,高质量地完成测绘地理信息的处理。

3结语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展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实现对测绘地理信息各种海量数据储存、处理以及分析和管理等问题的妥善处理,而且有利于保证各种不同类型数据信息处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在保证自身分析能力、服务水平提升的同时,推动地理信息行业稳定、高质量发展,满足时代提出的个性化需求。081HuabeiNaturalResources华北自然资源论文

参考文献:

[1]邬明权,王标才,牛铮,黄文江.工程项目地球大数据监测与分析理论框架及研究进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0,22(07):1408-1423.

[2]黄军政.大数据及其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启示[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2):245-246.

[3]罗国辉,黄斌.研究大数据时代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居舍,2019(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