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科学范文

时间:2023-11-24 18:00: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源环境科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源环境科学

篇1

1.1精选教学内容

我系农业资源环境专业之前曾开设《农业环境学》课程。2009年修订的新教学计划将《农业环境学》改为《环境科学概论》。一方面是因为许多环境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是为学生以后扩大就业面和跨专业考研打基础。本系选用的教材是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环境学》(陈英旭主编,2001年3月第一版),该教材的优点是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共分为17章,包括绪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环境法、环境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但目前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教学计划对于《环境科学概论》的课时设置为32学时,不可能在规定的学时中讲完所有内容,因此,要求教师必须从中选择一部分内容进行精讲。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课程,既要全面选择其中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内容,又要对环境科学基本理论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因此,我系教师主要选择其中的绪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环境评价和可持续发展等几部分内容进行精讲。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农业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把握和对环境科学相关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素养。

1.2补充新内容

由于所选用教材的出版时间距今已有十几年,书中一些内容难免跟不上当今环境科学发展的新态势,体现不出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所以要把本学科的新理论、新科技成果等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做到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备课,比如通过电视新闻、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各种手段收集有关资料并整理,把国内外在本课程相关方面最新的科学知识和发展动态传授给学生。例如,本人在讲土壤农药污染这部分内容,介绍有机氯农药的特征和危害性时,补充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POPs)的概念,并告诉学生2001年首批被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12种POPs中有9种为有机氯农药。这样既强调了有机氯农药的特性,又使学生了解了POPs的相关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由于《环境科学概论》是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导论性课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一方面会认为与本专业联系不大;另一方面会觉得该课程很多内容比较科普化,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使他们意识到任何破坏环境的行为都会对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直接或潜在的危害。比较行之有效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互动式教学和理论结合实际教学。

2.1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的结合,集文本、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于一体,以计算机为核心,通过视听的组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使客观事物以视听的形式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富有吸引力,在现代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优势。多媒体教学能大大减少课堂板书时间,增加教学内容。例如,本人在备课过程中通常结合教材,利用互联网查阅下载相关文献资料,采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其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并将相关知识点的最新研究成果呈现给学生,这样既能弥补教材在这方面的缺失,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下载相关视频,课堂上结合相关章节给学生播放。例如,本人在讲到固体废物污染时,给学生播放卫生填埋法、焚烧热能回收技术和热解法处理城市垃圾的视频,使学生直观的认识这些处理技术的具体流程及其操作原理和方法。但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学生认为可以拷贝老师的教学课件,这样他们上课就不认真听讲。而且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呈现的时间短暂,会使学生对授课内容印象不深,甚至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不透彻。所以,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授课的同时,要充分结合传统教学的优势,比如对于教材中的一些难点和重点问题,可以通过板书演算和推导,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上,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充分理解和领会。因此,采取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黑板板书相结合,能更加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

2.2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能使师在共同思考探讨中掌握所学的知识,形成气氛活跃的教学氛围。互动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最简单的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也可以利用一些经典案例,设计若干个讨论议题分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老师再进行点评和总结。比如,笔者在期中和期末时会分别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组学生针对本课程内容自由设计一个研究课题,由学生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将这些资料进行分类和总结,然后一组派一名代表以PowerPoint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针对其汇报的内容进行提问,本组同学负责解答,可以看出学生的表现非常踊跃,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互动的教学方式,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2.3理论结合实际教学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以概述性为主,其中很多是概念和原理性的知识,如果单调的讲书本内容,就会使学生听起来很枯燥。实际上,不断出现的许多现实环境问题与书中的理论内容是相对应的,所以在讲课过程中应适当穿插实例。例如,2011年江苏无锡太湖蓝藻爆发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超市、商店里的桶装水被抢购一空,这一事件与书中水体富营养化这部分内容紧密相关;最近我国频发的雾霾天气与本课程绪论中的洛杉矶烟雾事件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与大气环境这一章中的光化学烟雾有直接联系。在讲到书中这些内容时与实际环境事件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又能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另外,在讲完每一部分的污染处理技术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相应的污染处理场地,比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场地等,让学生观察工艺流程和处理效果,以增强他们对相关知识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相关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正确的理性认识。

3结语

篇2

关键词:我国资源 环境科学 探析

一、资源与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要完成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就必须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这条道路能否行得通,关键在于是否能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和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当前,我国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后备储量严重不足,水资源供应出现危机,土地质量急剧下降,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影响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如果把每年环境、灾害和水资源短缺造成的经济损失加起来,则相当于我国国民经济每年8%的增长量,并且化石能源与矿产工业占据我国17%的国民经济产值,从这两个数字可以清楚地看出,资源、环境和灾害问题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立足于我国21世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国家的安全,我们必须下大力解决当前和今后我国面临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如大宗或战略性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寻找与评价;水、土地、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保护;大气、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的控制及环境质量改善;重大自然灾害(如洪水、干旱、地震等)的预报与减轻;全球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等等。

二、我国资源与环境科学发展的现状

近半个世纪来我国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我国在资源与环境的基础研究方面形成了一些重要的优势,并在国际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研究中体现出自己的特色,这些优势和特色为保证今后我国资源与环境研究工作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主要包括:

2.1具有一支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经验较丰富的研究和教学队伍。包括各部门所属研究所及高等院校、中科院所属研究所和综合性大学有关学院(系)及研究所,涉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绘、地理、水文、环境、生态、空间、大气、海洋和环境科新工程等诸多学科。这支队伍有一大批长期从事于资源与环境基础研究的老、中、青人才,有着较好的研究积累和较丰富的研究经验。高等学校近年增设与资源与环境科学有关的教学科研机构己有相当数量。其中设资源与环境学院(或系、所)的高校己达28所,能招收本科、硕士、博士的学校达到15所,设博士后流动站的学校也有10所,显示出针对我国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学科教育正方兴未艾。

2.2我国具有许多世界上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如对全球环境有着重要影响的青藏高原;大面积的黄土高原和岩溶地区;面积广大的内陆干旱荒漠;活跃的大陆内部地震;绵长的海岸线和宽阔的大陆架及其典型的边缘海盆;濒太平洋成矿带;时代较完整的地层剖面和丰富的古生物化石;独特的东亚季风气候特征及其从热带到寒温带、从湿润到干旱区等多样的生态系统;等等。

2.3研究工作有着雄厚的区域观测能力与调查工作基础的依托。我国从事资源和环境方面专门管理部门众多,象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海洋局、环保总局、测绘局、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中科院和高等院校,这些部门和单位有着长期、雄厚的观测与调查能力和工作基础,这对作为应用基础性的资源与环境科学不仅提供了获取数据的保证,也成为发展这一科学的重要力量。尽管我国在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基础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相当明显的,主要表现在针对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较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研究不够,年轻、高层次的综合型学术带头人亟待增加;资料数据和仪器设备的共享缺乏保证等。

三、我国资源与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正跨入全球化、系统化、定量化的新时代,其研究方式和研究重点都在发生重大的改变。主要发展趋势如下:

3.1整体观、系统观的研究思路得到加强。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正在跨越以往各类资源之间以及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界限,开始把资源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研究;不仅研究其自然属性,而且加强对其社会属性的研究;重视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特别是重视选择典型区域进行深入连续地观测,揭示人类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政治化等过程对地球表层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机理 ,并在高精度观测数据基础上,引入复杂性科学方法论建立动力学模型, 为可持续性的资源开发与环境改善工程提供可靠

依据 。

3.2跨学科的研究方式和专项计划的组织方式成为主流。以往对单一资源或环境问题的单一机构、单一学科研究方式被针对单一或综合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联合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经济学家、工程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跨学科、多部门研究方式所替代;并且无论在国际科学界还是在各国国家研究组织中,对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基础研究往往是通过设立专门的研究计划来完成。

3.3 研究的突破越来越依赖于长期连续观测资料的积累与分析。重大研究计划往往有大型观测计划相配合。全球和国家尺度有关地球环境资源变化的长期观测、监测与信息网络正在形成,包括地球观测系统(EOS)、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00S)、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全球数字地震台网等一系列全球性巨型观测系统;还有众多地区性和国家性大型观测系统;并且集地球空间信息存储、处理、传输和分析为一体的“数字地球”即将出现。

篇3

关键词: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思路;模式探索

1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构成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而当今在全球经济及科学技术水平飞速增长下,人类活动伴随着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使得资源枯竭和世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为缓解一次资源的耗竭,满足人类需求,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再生利用将成为目前最为有效的途径。因此,废物再生利用技术必将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福州大学为响应国家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与时俱进培养社会需要的全方位人才,在环境与资源学院筹建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新专业。基于该学科的特性,论述了循环经济发展需求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并围绕培养目标提出专业建设新思路及模式探索,为高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积累有益的探索经验,为社会输送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2基于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建设思路与探索模式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专业)要求学生建立“资源循环”基本知识框架,能够认知到资源循环在循环经济发展中享有重要地位,并积极主动对专业课程展开深入的学习。因此,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扎实资源循环理论基础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知识,能从事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及新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环境保护以及固体废物资源化开发、研究、设计与管理等复合型工作的高级人才。以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专业的建设思路应创新性地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辅以课堂理论教学,积极拓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将其培养成符合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基于这一思路,文中在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学生创新教育及构建教师团队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2.1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办学特色。课程设置应当基于专业培养目标,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宗旨,致力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以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等课程设置为鉴,辅以参考其他院校相关专业的异同点,提出了专业的课程设置。根据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全校性选修课以及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主干课程为:资源循环导论、新能源技术、生物质能技术、环境材料学、生物质的开发与利用、再生资源分选利用、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与工艺、再生资源工艺和设备、材料制备与加工原理、环境流体力学、普通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和有机化学。在课程规划与设置中应体现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并最大化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规划、课程体系优化,同时突出实用性教学。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辅以多媒体教学,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果,以互动式教学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认识到课程内容的重要性[2]。

2.2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与课堂、社团和合作基地息息相关,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开展形式,其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类。认识实习环节主要在于通过课程教师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面授课,以及工人师傅的现场解说,对企业运作方式及相关工艺过程有初步的认知。在实习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学会从专业技术人员的详细讲解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取有价值的实践生产经验,对未来的就业领域形成初步的认知。通过各类实习的有序开展,使得枯燥的理论知识可视化,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并最大程度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为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积累有用的实践经验。2.2.1存在的问题作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力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反映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管理规范化程度、教师与学生水平的重要标志[3]。近年来,诸多原因导致高校中毕业设计环节仍存在许多问题,如: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重复老套过于简单化,缺乏创新性和实际性,论文格式不统一;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实验态度不认真,导致数据胡编乱造不具合理性,缺乏使用原理解释实验数据的能力,使得毕业设计环节流于形式;选题方式和指导方式缺乏互动性,学生在选题过程中没有及时主动同指导老师交流沟通,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缺乏有效性指导与建议,导致其质量难以保证。2.2.2解决策略(1)与科研相结合,实现教学与科研共赢。将学生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与其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是实现教学与科研共赢的最佳方式。基于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具体情况,指导老师将具体研究方向合理地分成若干个难易程度适中、工作量饱满又不失新颖性的毕业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提前进入实验室锻炼基础的操作技能,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背景和任务,同时指导老师也有更多的机会与学生接触,引导其明确课题的研究方向,并及时与学生讨论毕业设计期间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质性的修改意见。(2)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来制定学生毕业设计任务和目标,能使学生接触现有的实用工程技术,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的题目若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给出,则毕业设计的要求、目的、任务和设计(实验)成果应由学校负责审查与评定。设计(实验)过程可以选择在企业内完成,但毕业答辩需在学校进行,以保证对所有毕业成果有统一的评判标准。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解决目前出现毕业设计题目缺乏创新性、与实际不符等具体问题,又可缓解“一师多生”指导力度不足,同时学生和企业也可相互了解,为就业的双向选择奠定了基础。(3)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国家培养人才究其根本就是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促进社会的发展。在当前的循环经济条件下提出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创新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各大高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毕业设计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不仅能使毕业设计具有针对性地服务于社会,也使学校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发展动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善课程结构。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该模式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是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学生服务于社会的体现形式。(4)与学生兴趣爱好、就业方向相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大学4年理论知识的储备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毕业设计题目,也可依据今后就业意向,选择与本专业并非密切相关却也符合学校要求的题目完成本科毕业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也能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挖掘潜能突破自我,给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5)加强指导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提高毕业设计成果的质量。毕业设计有序开展前期,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文献检索,收集资料归纳总结,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该过程离不开指导老师的精心引导。教师应跟进学生毕业设计的各个阶段,通过不定期检查或例行组会的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结合具体情况及时给出合理的修正建议,提高毕业设计的高效性与质量保证。(6)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监管力度。各学院院长、院教学督导组、指导老师应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理论剖析与文献检索能力、数据处理到得出设计成果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与定期的检查。毕业答辩是检验学生的毕业设计能否达到学校要求的关键,也是衡量教师指导水平的重要手段。送审过程中对于未达标的学生坚决不允许其申请答辩,答辩过程中,每一位委员会的教师都应客观认真、严格合理地依据学生的口头报告与论文撰写表现给予答辩成绩,有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科学严谨态度与学习风气。

2.3学生创新教育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专业,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下,必须紧紧围绕创新精神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1)实验教学环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的科学素养。将科研性实验与课堂授课相结合,以科学前沿为导向,及时更新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性能力。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结合课堂知识撰写科学文献综述,或做相应的调查分析、例行小组学术报告会等,逐步形成科研创新思维。(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的校内校外科研课题。针对有浓厚科研兴趣、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其加入教师的科研队伍,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或让其到当地的企业中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对现阶段的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有初步的了解。该模式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得他们能够实地接触到国内外最先进的科研成果,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把握能力、归纳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科研信心。(3)引导学生撰写专利,鼓励其参与申报过程,强化知识产权意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申报本校与大学生相关联的科研训练项目(SRTP),指导其撰写相关的科技论文,培养科研意识。学生自主选择有兴趣的科研项目,学校大力支持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学生可自由选择专业指导老师。该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对科研的热情,这有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学术风气,对日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4)学校应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提供轻松的外在环境。高校的综合实力评估不仅体现在强大的师资队伍上,也包括所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周期性的组织学生参加各界专家学者开设的学术研讨会,了解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建立科研竞争机制,拟定相关的科研条例,从各方面调动学生参加科学理论与科研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4创建优质教师团队,保证人才质量实力强大的专业建设与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是息息相关的,着重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科专业教师团队是当前新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5]。(1)加大力度引进本专业领域人才,制定各项优惠条件招募高层次的人才,特别要向新专业建设时急需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主干课程的骨干教师抛出高枝,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为新专业的开设创造良好的内在条件。(2)重视现有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老教师的指导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支持教师进修访学,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水平。(3)优化教师聘用结构,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方式,实现社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也可聘请相关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如:企业单位、科研院所职员或其他高校等高水平的人员)担任新专业的兼职教师,逐步建成结构合理、极具发展潜力的优质教师团队,为新专业的建立打好基础。(4)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结合“十三五规划”要求,建议行政部门督促地方普通本科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规划、配套政策,落实培养引进专项的经费是否到位,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3结束语

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而资源循环产业是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循环人才的培养则是循环经济、资源循环产业发展的保证。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至关重要。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新兴专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该专业的发展将以社会需求为宗旨,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导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结构,加强专业性实验室建设,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常立忠,施晓芳,王海川.基于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的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模式探索[J].大学教育,2014(1):46-47.

[2]潘育松,王静,潘成岭.对我校复合材料专业建设的思考[J].广州化工,2013,40(6):161-162.

[3]张庆乐,董建,王虹,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U].中国电力教育,2012(05):66-67.

[4]张亚平.狠抓科研促教学,质量同步上台阶[J].内江科技,2008(4):67.循环经济视阈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与探索循环经济

篇4

1.规划类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规划类课程针对教师、学生不同主体在课程体系内上下游支撑规划课程的衔接及教师准备上出现了以下问题,需要通过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来完善实践环节。①不同授课教师分开讲授制图技术与专业规划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上脱节,课程安排上前后学期未实现有序衔接。学生学习过程感觉过于空洞和抽象,应用制图工具的能力和积极性不够,专业课实验教学应用制图软件的效果很难保证。②传统专业教学设置学科门槛,教师长期从事分科教学,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无法独立胜任规划课程理论及实践教学工作。教师基于项目的多课程协同教学机制不健全,需要学校给予教师授课形式的更大自。③综合类规划课程实验缺乏教师协同教学。开发综合实验离不开教师们的配合完成。实验课程内容设计需要多专业教师合作实现,通过教学项目单元设计,强化不同专业规划与制图课程教师沟通,构建实现合作的教学辅助平台。

2.综合实验对资源环境规划类课程的重要性。①规划类课程实验内容中采集数据和制图是我们数据分析的基础和成果体现,设计科学的综合实验项目及操作平台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规划类课程包括理论授课、课程设计、实习三种课时安排形式。课程理论授课针对性很强,但实验技能要求有相通之处,课程实验实践大量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量与地图学、专业制图软件等新技术的支撑。学生需按照实验要求,利用所学的信息处理技术,假定一个规划设计问题并应用制图方法进行数据挖掘,最终解决问题。②实验形式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流程相近,构建统一的课程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不同学科背景和特色专业规划课程内容存在差异性,但各专业之间具有明显的交叉性、关联性和共同性,所有规划编制的各阶段成果主要是图件、数据图表和文档资料三大类型。规划类课程实践教学存在实验内容相通、教学方法类似的特点,应用实践技能要求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教师和学生利用实验平台按照规划流程容易形成良好互动。③利用GIS制图技术等实验手段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在我国,规划各类型成果的编制采用各自的技术手段,针对性很强。教师在规划资料的管理方面相对独立,从科研案例中开发综合实验项目,利用项目开发可以更科学地服务于学生科研训练。多位教师利用新技术处理数据和条件分析相关的图件提升了规划课程,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学生利用高科技手段的能力。④其他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计算机制图、专题制图、GIS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其应用教学成为培养高素质规划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GIS专业综合实习中,可适量融入规划课程案例与设计内容,规划图实例在挑选过程中紧密结合前期规划课程,将更多规划实例放入操作课程。

3.综合实验课程的建议。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胜任不同专业的规划课程基础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要求。不同背景专业教师同时参与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科学高效的综合实验模式则是达成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在现有实验项目基础上,构建开放式综合实验平台,最终实现规划设计类课程动态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目前本学院科研项目在编制资源环境规划、方案、报告时需要图件资料辅助,依托地信专业在土管、环科课程体系中加入制图技术课程。学院规划类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有环境规划类:流域水生态分区与环境管理、基于GIS技术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综合环境敏感性分析;城镇规划类:城镇功能分区与城镇体系布局、城镇道路系统分析、绿地系统分析;土地资源规划类: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土地利用分区等。因此,利用综合实验平台,通过开发“资源环境规划类综合实验课程项目”,体现多课程协同教学理念,由不同课程的任课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真正实现实验教学培养目标。

二、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尝试

1.实验内容的设计。资环学院三个专业方向制图基础课程由于教学大纲要求不同,各专业开设水平有差异,但配备专业课教师是共享的,在内容衔接上已向学生讲授《计算机制图》(如AutoCAD、Photoshop、MAPGIS等等多种制图软件知识)。在综合实验课程实际制图过程中重点制作规划分析图件和各类规划图件。实验教学目标可有机地将制图与规划课程融合,例如在城镇体系划分专题制图中实验内容具体为:对城镇体系分层,以代码分层方法设计城镇体系划分架构。以县、乡(镇)、村为分层级别,构建12为代码,县6位,乡(镇)9位,村12位;以Google离线地图为底图,绘制县、乡(镇)、村图层,并将实地调查数据添加至各个图层。对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完善,对图层数据建立拓扑规则,检查错误,对遗漏、重叠等错误图层进行修改;制图,对图面进行整体布局设计,插入图名、比例尺、指北针、图例等内容。完成城镇体系划分专题制图。实验课程内容要遵循规划编制的程序、步骤和内容,突出案例教学、项目模拟。要求学生综合考虑各种规划因素和原理、协调以上各要素规划用地布局,完成一副规划成果图,并独立撰写规划方案。

2.实验方法的分析。目前,规划课程传统的经典案例教学,参与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存在案例质量不高、师资教学案例缺乏斜接、学生主动性差等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在实验教学方法上一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摄录技术、计算机、多媒体及各种管理软件的广泛应用使得建设综合实验平台成为趋势。例如在城镇功能分区专题制图中,学院机房配装有SuperMapDeskpro等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软件的电脑;已准备实验数据包含Google离线地图等。实验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操作流程,将实际操作流程化展示;为学生讲解实例操作,让学生跟着操作并加以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操作流程,以实验结果成功显示为准。实验教学目标包括理解空间地理数据的分类和分级处理方法;设计城镇功能分区专题制图所需表达图层及各图层要素的数据属性;熟悉数据矢量化及分层数据结构设计;绘制城镇功能分区专题图。规划类综合实验的关键是对专题规划制图流程的展示,采用以学生操作学习为主,规划制图流程演示为辅的方式,利用计算机的演示技术,形成实验课程全新教学软件;同时开发教学案例素材库,提升教师现有的教学案例水平。

三、总结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21-02

数学作为高中一门必修课程,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备课,查阅资料,这繁琐而庞大的工作会消耗许多时间。但随着网络的出现,多媒体的广泛应用,这方面的工作量不仅减轻,还让枯燥的数学学习更加形象化、生动化,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只是一个辅助工具,不能喧宾夺主,如何客观合理地利用它们,建设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备课资源正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通过为期一年的工作累积,关于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备课资源建设我有以下一些想法。

一、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备课资源建设的研究变量

1.自变量:搭建资源管理平台,引进、开发和利用数学教学备课资源,以应用促发展,加强培训。

2.因变量:建设一个内容丰富、操作方便的数学教学备课资源库。不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

3.相关变量:实现数学教师和学生素质共同提高。

二、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备课资源建设的硬件及软件环境

1.硬件环境

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备课资源的建设可采用校园网为依托,网络中心有专用的服务器来存放和管理各类资源;创建校园网,拥有网络教学平台的管理功能,为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

2.软件环境

(1)教学备课资源库的内容形式

网络备课资源库由课件库、视频库、教学案例库、习题库等部分构成。丰富的素材使教师的备课更加省时省力,教学内容更加充实。

同时还可创建高中数学虚拟实验室,含有在线课堂、辅助工具、在线问答等模块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2)教学备课资源库的运用模式

A.教师备课信息化

利用资源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充分调用素材,甚至可以实现多个教师共同完成,这样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也充分利用了师资力量,还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和效率。

B.课堂教学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直接调用资源库上的各类资源,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研究和探索问题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C.学生学习个性化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及进度,在一定的权限范围内调用资源库中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如果遇到问题,还可以借助在线问答来解决。

(3)教学备课资源库的持续发展

A.立足实际,有选择的建设

备课资源库的建设不是将教案、课件、试题等大量素材简单的堆积起来,而应该立足该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习者现在的学习能力、学习类型和学习方式等状况,以有利于形成学习者的良好探索行为、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创建,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B.设计简明,保证网络运行速度

在资源的建设中要考虑到网络的传输速度,采用简洁明快的设计并注意资源的存储格式要有利于网络传输,资源的下载和查询。如:图片不要太大,音频与视频要压缩等。

C.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资源库的建设,决非“一次性”工程,而是一个持续、长久的发展过程。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不断更新与变化,教学资源质量监控体系的不断完善,资源也要进行不断补充。只有高质量的教学备课资源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D.以激励手段促资源库建设的落实

建立一套考核机制,对教师在建设资源上所作的工作进行评估,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资源库应用管理方法。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强化多媒体教学意识,充分发挥资源库在教学中实际作用。

三、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备课资源建设的基本构想

四、充分发挥本校教师与学生的能力,丰富资源库的建设

1.教师备课讲课数字化

(1)数学组教师实现电子备课

电子是技术,备课是实质。电子备课不仅是文本的电子化,更是基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下的一种新颖的备课方式。电子备课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和质量,便于教师组建个人及备课组教学资源库,并通过网上交流来达到资源共享。

(2)有选择性地实现数学课的数字化

高中数学与多媒体整合教学可将一些深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数字化环境。但过多的多媒体教学往往也会使得学生产生视觉和精神疲惫。因此有选择性的对一些抽象课程如解几、立几、三角、函数图象性质等课程合理使用多媒体,如“几何画板”、“Flash”、“图形计算器”、“高中数学虚拟实验室”等,实现数学课教学的数字化。

(3)充分调动教师制作多媒体的积极性

以鼓励的手段充分调动数学教师的制作热情,鼓励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竞赛,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方案,充分调动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积极性。充分实现数字化空间教学,资源共享,突破传统教学的枯燥无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更和谐。

2.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研活动,设立个人主页

除教学备课资源库的建设外,充分鼓励教师设立个人主页,并实现在线答疑,这样在网络环境下,每位教师能充分表达自己关于数学教学方面的心得、反思及研究理论,在探讨的过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进一步丰富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备课资源的建设。

3.让学生充分参与资源库的建设

篇6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

大学承担着教学(知识技术传播)、科研(知识技术生产)和社会服务(知识技术转移)三大功能。社会服务将使大学的教学、科研直接面对来自产业的冲击,大学科技园作为大学与产业之间的缓冲就成为大学服务社会的制度选择(章琰,2003)。

大学科技园是高等学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和新时期高等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定位于创业企业孵化基地、创新人才培育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三个方面(梅萌,2002),其中创业企业孵化器是大学科技园的本质,也是其最核心、最重要的功能定位(何晋秋、章琰,2005)。

下文将就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分别对原始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集成创新模式等三种自主创新基本模式(杨水,2005)的贡献进行阐述,文章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科技园对自主创新的贡献

大学衍生企业是原始创新模式的生力军

原始创新模式下的技术创新源在创新主体系统(如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内部,是一种源于自主研发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大学科技园为大学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向规模化转化提供创新平台和环境条件。大学在发明专利申请比例上的趋势变化(见图2),体现了大学科技园发展原始创新模式的潜力。

图2 大专院校发明申请在1995年~2003年的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4年》第331页的数据整理。

发明专利是知识产权中最具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部分,是自主创新能力和效果的体现。由图2可以看出大专院校的发明申请占国内职务发明申请的比例在2000年后呈现上升的趋势,是产学研创新主体中的重要一极;大专院校的发明申请占国内发明申请的比例则自1997年以来稳步上升,是国内技术创新源中的生力军。

大学科技园选择大学衍生企业模式可以实现大学知识技术尤其是专利资源的“带土移植”,在大学系统内完成技术成果的产品化,商业化过程。大学衍生企业的创立者(创新人才)和核心技术(科技成果)一般都由大学转移而来,这样通过人的持续经营,可以实现对高科技成果转化至关重要的技术诀窍、经验、技能等隐性知识的导入,加大技术转移成功的可能性;而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器资源、支撑服务体系和优惠的财税政策也为大学衍生企业的低成本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大学衍生企业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优势的高科技企业铺平了道路。

合作研究是模仿创新模式的基础

模仿创新的技术创新源在创新主体系统的外部,这是一种源于引进技术基础上的自主创新。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指出:“支持产学研联合开展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对重大装备的引进,用户单位应吸收制造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共同跟踪国际先进技术的发展,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共同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在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优先支持在重点产业中由产学研合作组建的技术平台,承担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任务。”

通知表明大学科技园与企业建立合作开发机构和产业技术联盟进行技术转移将在模仿创新模式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在包含技术选择、技术研发、技术成果、技术采用、技术商品化和市场信息六个功能的技术转移过程中,技术选择、技术研发、技术成果在大学一端,技术采用、技术商品化和市场信息在企业一端,为大学企业交互的基本界面。大学衍生企业介入到技术采用、技术商品化和市场信息功能区,使大学与企业之间交互的界面后移;合作研究中企业介入到了原本在大学系统一端的技术选择、技术研究和技术成果功能区,使大学与企业交互的界面前移(章琰)。

在欧洲和美国,企业研究开发中由企业自身完成的比例在1980年代是90%,在1990年代是80%,但到了2000年代,这个比例下降到了50%(Economist,2001)。这说明技术外包(合作研究,技术购买)在企业研究开发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企业的合作研究一方面可以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形成原始创新;另一方面可以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同时,进行再创新。大学科技园依托大学,整合配置各种可利用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实验室,将在为企业服务的同时,使大学的自主创新逐渐以市场为导向。

大学科技园是集成创新模式的条件和典范

集成创新的技术创新源在于创新主体系统内外部创新要素的持续融合,它是一种源于系统创新要素集成基础上的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坚持“拿来主义”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既可以将世界上一流的技术与产品拿来为我所用,又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力量优势,通过对特定目标的各要素和各层面的系统集成,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集成创新的重点是在融合多种现有的技术资源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集成创新的根本点在于融合,而不是多类技术资源的简单叠加(陈向东、严宏、刘莹,2002)。

单个企业的集成创新

大学科技园通过高科技企业孵化器,依据要素介入理论(梅萌,2002)从微观上为每一个园区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服务。一个企业的成功由信息、技术、组织、管理、资金、社会资源等核心要素构成。大学科技园通过对企业薄弱环节的一个或几个要素进行判断和介入,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快的发展与成功。

大学科技园在要素提供上的优势体现为:大学科技园作为中小科技企业的聚集地,起着园区内企业需求信息和外部市场信息交互平台的作用;大学科技园作为大学为社会服务的窗口,在知识技术资源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大学科技园通过对大学在校学生的创业培训,对社会企业在职员工的经营管理培训,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吸引组织,发挥创新人才基地的作用,为企业的团队建设和经营管理提供合格的人才;大学科技园通过引入风险投资基金,提供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争取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措施,为企业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大学科技园积极参与到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战略中去,成为官产研学金结合的平台和园区企业与社会资源交互的通道。

单个企业的集成创新通过对上述各要素的融合,将不同领域的资源大量集成到一个相对稳定的产品模型中,由此构成企业不易模仿的竞争优势,这种集成创新遵循规模经济的发展路径。

共性技术支撑平台的集成创新

世界上第一个科技园――斯坦福研究园的发展便伴随着硅谷的诞生,大学科技园与中小科技企业集群有着天然的联系。大学科技园所要承担的任务,不应仅仅局限于常规意义上的企业孵化、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而更应着眼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项目和企业的聚集和培育。大学科技园通过综合信息平台,投融资服务体系、共性技术支撑平台以及园区文化形成特定产业中小科技企业的聚集,从而实现官产研学金多组织资源在大学科技园这一组织平台上的融合。

共性技术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广泛应用、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企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类技术。通过政府或行业资助建立共性技术支撑平台,关注园区企业的共性技术需求,保证其使用共性技术成果的平等权利,将带给园区企业极大的外部性,逐步形成以大学科技园为依托,构成辐射发散性影响的产业集群,推动自主创新的发展。

篇7

关键词:小学科学;校园环境;自然科学领域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教师应将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最高准则,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落地在课堂,其中在小学中低年级的教学中,很大一个模块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教学,通过对小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教育,会使他们从小学阶段开始便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作用,使孩子能够从小学阶段开始全面发展。但当我们观察现在很多的课堂教学时,就会发现学生很多时候不是在主动学习,而是在跟着教师学习。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教师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操作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带着标准答案的问题,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灌输式教学,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大城市中的学生很少能够接触到真正的自然环境,以至于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本应从生活中认识且非常熟悉的植物、土壤等,都成了非常陌生的物质,曾经数次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项目带领学生走入校园和社区去开展自然环境的调查活动,却发现学生对于自然环境的极度陌生令人担忧。同时校园周围植物种类少,土壤区域少,相应的动物种类也少,导致许多科学教师在开展相关课程教学的时候,出现了取材困难的情况。基于此,从学校的自然环境改造开始做起,为学生营造校园即课堂的体验环境,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打造,让孩子真正能够走入自然,从中去探索和发现自然中的奥秘,让校园处处皆教具,处处是课堂。根据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进行以下分解。

一、丰富校园植被种类,打造优良实践环境

在制定下此项研究课题以后,反观我们现有的校园环境,主要以观赏类树木和草坪为主,其中有大量的荒废区域以及大量雷同性的植物,学生所能够进行观察的环境比较单一。進而观察校园周边的社区,以高楼层密集小区为主,小区内的植物种绿化情况也并非太好,且如果学生需要走到校外开展调查和观察活动的话,学生的安全则无法保证。基于此,决定对校园内环境进行重新的改造。

自2016年始,对校园内所有植物进行重新规划,丰富原有的绿化植被种类,并且重新开辟出新的种植区域,厦门地处祖国东南海岸,气候温暖,非常适合各种类型热带及亚热带植物的生长,尤其是各种果树的种植。因此,在改变传统菜园果园远离学生生活环境的做法,在学校两栋基础教学楼之间开辟了一块新的植物实践基地,命名为“东篱园”,体现亲近自然的校园文化,通过综合的规划,区分为果树区、香草区和热带植物区,在这些区域内种植了各超过二十种的果树、香草和多肉、仙人掌等热带植物。其中包括生活中常见的龙眼树、芒果树、梨树等,饭桌上常见的薄荷、芦荟、九层塔等,也有如菠萝蜜树、蛋黄果树、莲雾树、蒲桃树、树葡萄、人心果树等特别的植物种类,植物种类繁多且环境设计精美,曲径通幽,成为学生下课嬉戏的场所,为学生打造真正身边的实践基地。在校园操场的周边,则开辟出了一片菜园,命名为“耕读园”,取义传统文化中耕种与读书相结合的活动,种植数十种当季蔬菜,成为当代学生真正能够走入参与种植的基地,成为培养学生劳动和劳动中学的意识。

二、结合学科课程渗透,开展校园研学考察

有了优异的环境,更需要结合真正的教学活动开展,才能够把物质基础的利用达到最大化。杜威的思想表明,小学教师培养应该摒弃传统二元论,坚持综合的、联系的思维方式,超越全科与分科,探索一种更完善的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内在地实现“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有机统一。因此,我们在校内开展了多学科的联合教研,挖掘课本当中可以利用的课例,进行校本化的重新打造。

在苏教版小学科学新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1课《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一课中,这本是传统的一课观察植物的课,从学生的课余生活到校园学习中,都有很多相关的课例,但往往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相背离,观察和认识的植物并非本地的物种,或是因为生活环境的限制使观察内容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借助于校园“东篱园”的打造,这项活动则更加具校本特色和指向性。教师将原本的课堂环节改为校园植物大搜查的活动,通过学习单设计寻找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香味树叶等任务,引导学生走遍校园,寻找这一些特别的树叶,学生收获了绿、紫、红、蓝不同颜色的树叶观察结果,发现了校园里的树叶原来有鸡蛋形、手掌形、爱心型等如此多不同的形状,在教室门口找到了香香的薄荷叶子,真正用多种观察和对比的方法进行探究,有效地帮助学生意识到植物之间有着如此大的不同与奥秘。

在2019年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研究土壤》的一系列课程当中,学生几乎有近一个月的时间都在校园内教室外进行学习。在研究土壤的成分时,学生大胆地拿起铲子,对学校的校园土壤进行挖掘,因为作为在校生,自然地会升起对于校园环境的保护意识,同时又没有在外面进行实践活动时会受限于区域管理的要求,因此,学生都能够在不破坏校园本土环境的基础上,大胆地开展观察。因为学校有着丰富的植被,学校土壤的丰富性也随之大幅增强,在前几年的调查活动中,学生仅能在土壤中发现一些蚂蚁、蜘蛛、落叶、砖块等常见物,现在的调查过程中可以发现蚯蚓、蟾蜍、甲虫等更丰富的小动物。而在辨识不同的土壤类型及土壤的作用时,由于学校同时种植了需要肥沃土壤的果树以及在沙质土中也能很好生存的仙人掌、多肉等热带植物,学生很快发现靠得很近的两者土壤的状态大幅不同。学习单上清晰记录下“果树下的土壤是黑黑的,肥沃的壤土,而仙人掌下的土壤则是颜色较浅,颗粒较大的沙质土”。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有“生成效应”的,比起别人直接告诉学生的信息,学生会对自己创造的信息记忆更加牢固,所以应该带给学生真实体验和实验的机会,引导学生走进校园,观察植物、对比植物、解剖植物,关注植物不同部分的特点,体验是真正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和认知知识的有效渠道,教师不再需要刻意灌输理论化的知识,学生能够自我生成并且建构概念。

三、巧设系统化学习单,落实实践思维贯通

通过对科学新课标的解读以及新教材的学习中,我们发现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植物、土壤等有关的课程更多为中低年级学生所涉猎的领域。教学活动设计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顺应这个年龄段孩子对于自然的好奇,并促进观察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们发现,学生往往会仅仅局限于玩或是观察,而缺乏对于自己观察结果的进一步的处理和思考。因此我们重新考量课堂环节,建立了适合低年级学生特点的学习单,让孩子能够带着学习单来开展调查活动。学习单的设计不仅仅提供了学生的问题,也提供了学生达成任务的一些辅助,为学生的顺利开展活动提供支架。

在三年级《土壤的成分》一课中,通过学习单对这个学段的学生进行表达训练:“今天,我们用()方法观察,发现土壤里有()。”引导学生建立规范、有序的探究意识。在学生遇到观察困难时提供辅助,面巾纸、放大镜、水等工具,帮助学生能够自主开展探究活动。在《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一课当中,学习单上提供了一系列的活动任务,辅以生动形象的图文设计,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任务完成,打破传统学习单为纸质的局限性,让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完成活动记录,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校园内植物的参考信息作为学习支架——学校植物社团维护的公众号当中有不少高年级同学们于校园植物探索的一些成果,学生在校园活动中即可通过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进行查阅。

四、构建实验室,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探究昆虫生长过程,我们学校建设一个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以蝴蝶保育和繁殖为主。在教师带领下,学生认真开展探究互动,拥有极高的热情研究蝴蝶成长过程中,所有孩子均能够近距离观察、记录以及研究蝴蝶。

在教学活动中积极通过问题探究确定活动主题,比如,在五年级组进行的“蝴蝶监测”主题活动,即是由具体问题所引发。蝴蝶对于外界环境变化非常敏感,被誉为环境质量“监测员”。若是蝴蝶数量减少,那么说明环境出现波动,相关人员应该对此种现象加以重视。每年4月上旬到5月下旬,我校均会组织5年级学生携带相关器材,到监测点开展蝴蝶监测活动。该学习过程中,教师会以具体问题作为支撑,比如,“请各组学生选择合理路线开展检测活动”,此时学生借助数学比例尺合理确定路线。“某小区开始重建,那么在正式重建过程中,会对蝴蝶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由程序性与陈述性知识转变为策略性知识学习,并且在教学中能够发现,孩子们充满了兴趣与乐趣,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效促进其探究能力。另外,借助此种实踐探究活动,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经过几年的实践,在依托校园环境的改造之下,推进学生真正研学体验的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课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校园环境日益优美,更加适宜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在活动中建立了良好的科学习惯和意识,科学课的学习走向了深层化,同时有效地建立起学生对校园的归属感,有效促进了集体荣誉感和爱校情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殷春阳.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自然科学教学研究[J].神州,2018(18):103. 

[2]赵红霞.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感受到一种责任——六足园校园生态实验室课程的建构[J].人民教育,2018(Z1):78-81. 

篇8

网络教学是未来教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网络教学有利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建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有利于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网络教学能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能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网络教学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空,让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入因特网,实现随时随地学习。网络教学能提供极强的学习交互性、协作性,学习者可参与同一专题的学习、讨论、交流,达到学习效果最大化。在网络教学中,网络的搜索引擎功能所提供的大量多媒体信息和资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而且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网络学习资源海量、共享、易寻的特点,为学习者提供了便捷和多样化的选择。

当前,学校网络环境还不能适应教学需求。近年来,学校信息技术基础环境建设较快,学校普遍建成校园网络,网络覆盖学校的每个角落。教室实现了“班班通”,而且装备了多媒体教学系统,这些为学校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提供了基础条件。但是,目前学校环境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应用还停留在浅层次上,主要表现在: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尚不能满足需求。

鉴于网络教学的优势与现阶段学校网络教学环境的现状,特提出学校网络环境的建设目标与建设策略。

一、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建设目标

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应从4个方面着手去完善。

1.构建功能强大的校园基础网络

建设一个集语音、视频、数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满足学校对互联网访问的需求,满足教师日常办公的需求,满足校园内部管理和多媒体教学的需求,满足数字化实验室等网络高速连接的需求,并作为校园各类信息化服务的载体和对外信息、互动教学、远程学习的载体。

2.构建功能强大的校园教学应用系统

建立数字电视系统,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网上直录播及点播功能。

建立远程交互系统,满足校际、校内互动教学需求,实现面对面的沟通培训,实现在线流媒体教学。精品课程、专题讲座通过系统提供的会议录播软件进行点播。

建立多媒体教学系统,帮助师生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计算机、投影机、先进的交互式显示设备、实物展示台、中控操作台等设备,能满足教师在教室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各种需求,多媒体教学系统要增强教学互动性。

3.构建功能强大的教学实验室

需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种是将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室拓展成多用途的教学功能室;另一种是将学科教学专用实验室架设成网络教学环境,实现学生自主、合作、交互式的学习。

4.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源

多途径建成丰富的信息资源库:文字资料库、教学图片库、视频库、音乐音效库、备课资料库、电脑小课件库、学习软件等。

二、网络化学科实验室建设策略

构建功能强大的教学实验室是学校网络化学习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网络化学科实验室建设的策略包括两方面:一是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功能拓展;二是现有教室或实验室的升级改造。

1.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功能拓展

计算机网络教室(如图1所示)是满足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需求的功能室,主要由教师计算机、学生计算机、交换机等设备组成,是学校普遍要求建设的功能教室。目前学校普遍建成了一定数量的网络教室,且主要用于开设信息技术课,其功能相对比较单一,不能发挥最大效益。在满足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功能的基础上,应将其功能拓展到多功能学科教学实验室的范畴。

(1)语言教学教室:在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基础上,安装专用语言学习教学软件,配置语言学习资源,配备高品质专用耳机,形成语言教学环境,供口语教学及测试使用。

(2)师生电子阅读:在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基础上,在服务器上配置电子图书资源,安装图书阅读工具软件,使之成为电子阅览室。

(3)数字化美术教室:在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基础上,增加美术手绘画板及绘画学习教学软件,形成美术教学环境,满足美术绘画教学需求。为美术教学提供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兴趣。

计算机网络教室还可拓展成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专用功能室,只要配置相关学科教学专用软件和教学资源,即能实现相应功能。

图1 计算机网络教室

2.将现有教室或实验室进行升级,打造成具有网络学习环境的专用功能室

(1)教学网络教室。在传统教学教室的基础上,班级配备一定数量的学习终端(计算机、平板电脑)。教师教学多媒体系统、学生学习终端与学校网络管理、资源中心形成网络,实现师生教学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及小组协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图2 科学实验室

(2)数字化理科实验室。在传统中学理化生和小学科学实验室的基础上,根据需求(分组的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并将这些计算机构建成网络环境。这些计算机可以放到每张实验桌上,也可以相对集中地布置在一个区域(如图2所示)。在此基础上,添加理科实验用实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及配套实验工具等实现理科实验教学的数字化教学用具。将信息技术与理科实验教学过程科学地融合在一起,营造一种新型互动式实验教学环境,完善现有实验教学手段。通过数字实验系统的应用,教授学生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数字化地理历史实验室。在传统中学地理历史实验室的基础上,根据需求(分组的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并将这些计算机构建成网络环境,在此基础上添加地理历史教学工具,如数字星球系统、地理历史教学模型、地理历史教学应用软件和资源。为学生学习地理历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地理历史素养和技能。

(4)数字化数学实验室。通过建设一定规模的基础网络,添加数学教学工具,如图形计算器、数学教学模型、数学教学应用软件,构建互动式的数学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如图3所示)。

图3 数学实验室

三、网络化学科实验室建设实践

近年来,我们装备了一批基于网络教学环境的教室与实验室,如网络教学教室、自动录播教室、数字化中学理科实验室、数字化小学科学实验室、数字化美术室、数字化数学实验室、书法教室、音乐欣赏厅、技能实践室(航模、机器人、武术)等。装备过程经历了需求调研、标准论证、方案制定、政府采购、项目实施、使用培训等步骤,保证了实验室建设的质量与效益的发挥,为学校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教学环境。

1.广泛调研,了解市场

因为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实验室建设大都涉及一些新的装备项目,所以无可借鉴的先例。我们首先深入项目学校开展调研,听取学校管理及使用人员的需求建议,同时了解市场。针对装备项目,对相关企业的产品与技术进行分析比较,提出综合性解决方案。其次,对部分经营规范、服务优良的品牌供应商开展方案征询,对行业引领性的配套产品进行筛选,开展资料收集。

举办各类项目展示会,进行产品和技术的展示对比,邀请国内优质供应商参展。同时,组织学校、专家组成员对所展产品进行综合性评价,推荐各项技术指标及功能贴近目标需求的产品。

2.多方论证,制定标准

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产品的市场现状和学校需求情况,制定相关项目装备标准或采购技术参数基本要求。

其间,我们分别组织相关专家、中心组教师、使用学校教师召开座谈会或研讨会,起草了《南京市理科数字化实验室建设指导方案》《南京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录播专用教室建设规范》《南京市小学科学数字化实验室装备指导意见》《南京市中学数学实验室装备指导意见》和《中小学美术数字画板装备技术参数要求》,用于指导学校装备。

3.一校一案,落实需求

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指导学校提出具体的装备需求方案。

由于每所学校的中小学录播系统装备基础及环境不同,需要逐校多次落实建设方案。中小学数字化实验室、中学数学实验室也因场地的不同需多次深化具体方案。书法室、技能实践室的建设,从学校需求调研起到项目方案成型,再到用户或学科中心组研讨修改、专业人员设计,再返回学校由学校对项目功能做综合性评测,最后形成科学合理的项目需求文件。

4.项目整合,集中采购

根据学校申报的采购需求,按类别进行汇总统计,分别按系统集成、多媒体设备、木器设备、仪器器材等进行集中公开招标采购。集中后产生一定的规模效益,吸引相关知名供应厂商参与。通过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公开公正的采购程序,既保证了项目设备的质量,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同类项目通过拆分组合式的采购,可比市场同类项目采购节约资金20%以上。

5.强化管理,确保质量

招标采购完成后,及时与中标供应厂商签署采购合同,召开项目学校和中标供应厂商的工作会议,明确项目实施的时间、设备质量与服务要求。要求项目学校确立项目责任人,全程参与项目的监督管理。中标企业要制定项目实施的工程计划,并在项目现场进行公开,便于市、区县、学校、企业随时对照,保证相互配合。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主管部门定期深入学校了解项目实施进度,协调企业之间工程配合的相关问题。对于有的项目,我们充分调动区县教育技术装备部门、学科中心组和学校管理人员的力量,形成质量管理网络,并通过短信、QQ群等方式,实现对项目全程的监控,提高了管理效率。

严把设备产品进口关和项目工程质量。项目完成时,组织验收小组逐项逐件进行验收。不仅验收每件物品的数量、质量,核对技术参数,还要考核整个系统的综合功能。

6.培研结合,发挥效益

由于这些项目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为了保证项目建成后效益的充分发挥,我们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将项目技术培训作为招标文件的重要内容。项目实施后,集中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先后分类开展了数字化实验仪器、数字美术画板(如图4所示)、数字星球系统、图形计算器、互动电子白板、数码显微系统和网络设备使用操作、维护保养的专题培训。

培训过程中,除了企业技术人员对设备使用开展培训外,在数字化实验仪器、数字美术画板、数字星球系统、图形计算器等项目的培训过程中,我们还邀请使用过相关设备的学校教师作为培训讲师,不仅培训设备的使用技术,更重要的是将设备使用与学科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培训的效果,提高了实践工作水平。

图4

加强合作,开展教学应用交流。先后和教研部门、项目实施企业合作,共同开展数字美术画板、数字理科实验室、数学实验室等研讨课、公开课,交流使用经验与成果。

组织开展学生数字美术作品的展示与交流评比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数字美术学科教学。数字美术项目培训后,开展教师、学生数字美术作品论文、课件、作品的评比活动,并作为培训与学习的考核成果,得到了学校的广泛响应,取得较好效果。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进学校设备使用和教师专业成长。如开展“数字绘画技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开展基于数字地理实验室、数字小学科学实验室、数学实验室教学模式的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项目的进程及教学效益的充分发挥。

篇9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科书;教学资源;学习环境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初中英语教育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Go for it!新教材给教师提供了很多教学话题,不再是语法通到底,书面练到底,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受到教师的青睐,教室里装上了多媒体,为教学提供了很多可利用的资源。尽管如此,初中英语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笔者认为,如果能有效地利用课外资源,利用学生周围可利用的学习资源,那么就会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良好的环境,更好地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二、激活课程资源的可行性分析

1.21世纪终身教育理论

21世纪,学会学习,终生学习已成为人类教育的基点。而初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使当前的学习成为他们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课程资源的建设是新课标课程改革之后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符合时展的潮流。

2.新课程教育理念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合理利用并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可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环境,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挖掘课程资源,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3.班级学生的学习需要

如今,每班基本有50名学生,一堂课40分钟,显然课堂上每位学生发言的机会不多,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就剩下完成作业(完成练习册、背读课文、抄写、默写单词等)的时间了,久而久之,学生之间的差距会拉大。充分挖掘英语课程资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英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提高教学效果一种有效途径。

三、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

英语教科书怎样才能被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是值得探究的课题。以下是笔者在教授新目标英语时开发和利用课本资源的做法和心得。

1.教师依托课本内容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

(1)根据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调查,在汇报中呈现学生英语学习的活力。教科书中有很多结对练习活动,是用来巩固基本句型和基本语法的。但这一过程在课堂上练习往往会出现学生练的练、看的看,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因此,笔者在组织这一活动时让学生先作调查,然后汇报调查结果,在汇报中要求学生用完整的英语句子来回答,这样就练习了各种人称下的不同表达方式,小组练习了一般疑问句或特殊疑问句,在汇报时又练习了陈述句。小组各成员的通力合作,显现了任务型教学这一特点。

例如: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下页2c,笔者是这样来设计的,先让学生结对练习巩固2b,然后四人一组进行调查,表格如下:

学生在填表过程中可用到下列句型:Do you like …? Yes, I do. /No, I don’t. 而在汇报时就要求学生用I, he,she,we和they 做主语说出“I like …and …”或“I don’t like …or …”,还有“Sally likes and”和“Sally doesn’t like …or …”。

时间允许的话,汇报结果要求学生把口头练习变成小短文。笔者提供模板:Hello, I have a good friend. His name is ….He likes ….But he doesn’t like….时间不允许就作为课后书面表达作业。

(2)依据教材自制图片,培养学生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图片教学的特点就是直观、形象,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现在的多媒体技术进行图片教学是英语课堂中行之有效途径之一。较为简单的做法就是教师模仿课本中的图片自己绘制,这样虽然教师的工作量大了,难度增加了,但是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却大有裨益。因为图片来自于课本,学生熟悉,更有利于学生准确表达图片内容。其二,教学图片需要多方搜集和整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从报纸、杂志等有关资料上剪辑。其三,鼓励学生尤其是有美术爱好的学生去制作,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同时也为有绘画天赋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其四,绘制简笔画。简笔画的特点就是简洁、明了、风趣、幽默,一学就会,易于掌握。

(3)变课本对话为学生短剧表演,激发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新教科书中有许多对话,除结队练习外,还可以用来表演,学生兴趣浓、乐参与,同时增加了对话实用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Section B 2c可以设计成小组表演,主题设为“宠物找家”。6位学生分别扮演6种宠物,另外3名学生分别扮演6岁的小孩、80岁的老奶奶和16岁的男孩,宠物一一介绍自己的特点和品性,在介绍过程中很自然就会用到本课的句型,如“I’m the most unusual pet. I’m easy to take care of. I’m very beautiful.”等句子,三位人物在挑选宠物的过程中会表达不同的喜好以及对宠物的评价,如“I think dog is the most friendly. I like it.”在这一短剧中,每一位宠物扮演者都想把宠物的优点表现出来,找到自己的主人,而三位宠物挑选者也各有主张,最终找到了自己认为满意的宠物,整个过程形象、生动,学生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

对于课本后面的听力材料,同样适用以上编对话的形式表演。当然,表演后及时给学生以评价和精神的鼓励,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此外,听力材料变短剧的应用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教学的进度,加大学生的负担。在教学过程中,除以上提到的几点建议外,笔者常常根据实际需要,变换角度,转换思维,使课本中的表格、图片、短文等得到完全应用,如利用同一组图片进行不同时态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

2.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课程资源中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英语课程资源的主体不仅是教师,而且包括学生和家长。

(1)教师情感资源的投资。我们知道,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认知和情感不是对立的。而当二者都被重视的时候,学习的进程会获得一个更稳固的基础。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情感态度与英语教学的关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因素,设计制订实际可行的情感态度培养方案,分步骤、分阶段地耐心引导及细心呵护,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从而形成学生乐学的氛围。

新目标Go for it !斜体教材每个单元的生词特别的多,少则十七八个,多则三十多个,特别是还没有很好掌握拼读规则的初一新生,他们刚学习英语,碰到如此多的新单词,很容易放弃学习。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当学生单词拼写得满分时,就能得到一张喜报。拿到喜报的学生在班级量化考核中可以加分;如果能拿到三张喜报,还可在老师这里拿到奖品(糖果、学习用品之类)。学生很有积极性。时间久了,学生在慢慢的背读当中,也渐渐地掌握了拼读规则,增加了语感,为今后学习英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学生的不断学习和词汇的不断积累,到了初二时,就可以写日记或周记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而且可以了解学生内心世界,这是了解学生情感变化的最好方法。

(2)学生潜在能力的释放。学生各有所长,他们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宝贵财富。笔者针对一些英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一些情景对话,在课前准备好并在课堂上表演,这种表演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另外,当教学需要一些实物时,也可布置学生做好准备。

同时,学生的经验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它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社会阅历等。学生经验资源构成学生资源的主体,是课程活动的重要基础。例如,学生在生活中都有看电影的生活体验,因此,笔者在教Go for it!七年级上册Unit10 Do you like to go to the movies? 时,对电影这一课程资源给予充分的重视。在Warming up 阶段,就把机会交给了学生,以两个开放性的问题“Do you like to go to the movies?”和“What’s your favorite movie? Why?”打开话题。由于学生有丰富的经验,谈论起来不存在困难,而且也非常乐意参与进去。而后,从Warming up 到后面的Speaking, Reading, 教师一直只站在幕后做指导,提供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给予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

(3)利用家长配合来督促学生自觉学习。家长和教师一样,是学生朝夕相处的对象。学生在校学习英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每天一般只安排40分钟一堂课,而在周末,学生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书面家庭作业,特别是对大部分住在农村的初中生,他们一般是不会去多翻一下英语课本的。在这种状况下,笔者在初一刚带班时,就给家长写了一封要求协助教师帮助学习英语的信。在家长的陪同与监督下,学生周末在家里不仅能做到听写单词,还能跟着录音机大声朗读,为他们创造了学习英语的环境。

通过向家长展示,学生不但运用和巩固了所学的英语,而且家长欣喜地看到子女在英语方面的发展,从而不断支持与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英语,学生的兴趣不断得到激发和强化,更加认真努力地去学习了。笔者充分利用校园通讯平台委托家长督促配合,回校抽查,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3.利用教室、校园和社会环境开发英语学习资源

(1)教室是学生汲取营养的地方。教室是学生在校接触时间最多的地方,是英语课程资源开发最重要的对象。所以,开学第一天,笔者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任务――美化教室,让教室成为学习英语的环境资源。在笔者的帮助下,学生布置了“英语宣传角”,上面有学生的创作园地、作业展示、还有学生办的小报、收集的各种文字图片及资料信息等。学生能在经意或不经意间注意到“英语宣传角”,有时有些学生还在课间时大声地朗读出来,无形中增加了识记的机会,这样对学习困难的同学帮助也很大。

(2)校园是学生遨游知识的海洋。校园资源开发是充分利用校园中的场所设施,尽可能地增加学生接触和学习英语的机会。教研组和学校后勤联系把学校各种专用教室、办公室、厕所,都贴上了英语标牌。其他场所也贴上了写有英语格言或警句的标牌,这样使学生既能学英语,又能明事理。如图书室的墙上贴了“Knowledge is power”的标牌,花圃挂上了“No flowers, no beauties”的标牌。另外,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和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场所。

(3)社会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充电器。开发社会资源就是要求学生注意收集积累校外接触到的英语资源,如英语电视节目、电视、杂志上的英语广告词、商品的说明书和英语格言等。社会更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大环境,鼓励学生收集身边英语,交流学习资源。只要去过KFC的学生对“pull”与“push”两个词非常了解,因为KFC的大门里和外就写着这两个单词;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有相应的英文名称,进入银行的柜台前,脚下也有英文“Please keep a meter beyond.”英语无处不在,只要留意,做个有心人,学生学习英语是非常容易的。

总之,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都可以称之为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利用课程资源,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完成英语学习任务,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英语学习能力,是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英语教师应该事事做个有心人、时时不忘收集有意义的课程资源,积极有效地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篇10

针对浙江树人大学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对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将网络作为学习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建设以小组为单位融合虚实结合的研究性学习情境,探讨研究性学习模式和合作型学习模式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深化教学改革效果。进行学习资源设计的具体过程中,遵循以下基本步骤:

(一)教师认真进行学习者分析,并确定教学目标;

(二)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对学习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学习内容中各个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渐进次序,根据知识建模的理论,绘制出学习内容的知识网络图。

(三)以知识网络图为指导,教师组织现有的学习资源,组织提问、习题等内容。然后通过Internet的搜索引擎获取相关的资料。所有资料综合在一起构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资源。

(四)以知识网络图反应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对现有学习资源进行组织。在具体的网络学习资源组织过程中,可以通过页面的超级链接、网络导航图等描述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五)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以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景下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完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

(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资料对学习资源进行评价,并调整学习资源。

学生在应用以知识管理理论指导下的网络学习资源过程中,除了使用教师提供的知识资源,还尽可能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过程中,使知识被共用和创新。其活动大致遵循以下基本步骤:

1.授权用户登录教学服务平台,在相关的知识点下获取学习资源。

2.学生利用教师创设的网络学习情景开展学习。比如学生可以加入专题讨论组展开讨论,也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浏览其他同学的资源。

3.学生利用教学平台中的特定功能组织自己的学习资源集。例如学生可以在自己的Blog下按照特定的知识体系树下组织相关知识点的超级链接。学生在组织个人学习资源集的过程中使自己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并通过Blog或个人网页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树能够和其他同学共享。学生组织个人知识体系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识建构、知识迁移和知识的创新过程。

4.学生可以对资源进行评价。学生的评价结果、链接信息等反馈信息将成为教师改进教学资源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人力资源管理》网络服务平台模块及作用

笔者设计的《人力资源管理》网络学习课程网站由这么几部分构成:电子教程库、学习论坛和相关知识库等几部分构成(如图1)。这些都是教师设计好的学习资源,是己经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进行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机构,创造新的知识。同时,网络教学服务平台又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交流条件,学生可以随时和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知识、经验等,在交流过程中,可以促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

图1   课程网站系统模块

(一)电子课件、案例等知识库

电子课件、案例等知识库是教师已经设计好的系统化、格式化的显性知识,通过显性知识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显性知识或者转化为头脑中的经验和方法。

(二)学习论坛

论坛是提供给学生和老师交流的平台,通过互相讨论,可以促进学生将经验、方法等和同学分享,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同时,通过对知识的讨论,也可以促进学生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

通过教学服务平台提供的文件上载功能,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共享经过自己加工的结构化的学习资源,实现相关信息文件的统一管理,促进显性知识的共享。学生通过上传自己的作品,便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和学习,能够体会成功的快乐,使部分同学在作品展示过程中获得新的激励。

通过论坛,学生不仅可以交流已经组织好的学习资源,而且可以交流学习经验和技巧,还可以和大家共享独有的资源。

(三)习题、实训项目

加涅曾指出:“如果一个习得的性能在尽可能多样的情境中加以练习的话,那么它的可利用性就会增加。”。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和实践性比较强,同时该门课程概念多,灵活性大,所以学生通过做大量的习题,可以巩固、掌握知识点。学生在上机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了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以及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

(四)知识地图

知识地图是对知识资源的总目录及对知识资源之间的关系描述,是知识资源的向导,明确标明重要知识的方位,指出知识存贮的人、文件和数据库。知识地图定义为“可视化地显示获得的信息及其相互关系,以使不同背景的使用者在各个具体层面上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学习”。

知识地图表现型态包括:树型,思考型,网状型,条型,星状型等。不同机构从不同认知角度可以绘制不同的知识地图。本课程中从两个角度绘制了知识地图。本网络课程采用的网状型知识地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遇到问题可以向谁去请教,到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知识说明、解释,或者可以和谁去讨论问题。

三、使用效果评价

本研究在大量访谈、观察及亲身经历的基础上编制了的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策略及其效果的调查问卷(见附录)。问卷以李克特式5点(1―5分别代表很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五个等级)量表的形式查,其中,了解基于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策略效果的有6个项目,了解影响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的因素的有5个项目。本问卷经过多次的修改和完善,保证了问卷的信度和结构的效度。本调查问卷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网站发放,共收到有效问卷120份。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进行。

(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网络环境下学习效果分析

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在知识交流与共享的过程中,促进对新知识的学习,加深新旧知识的联系。本研究主要采用网络环境下交流为主,面对面的交流为辅的方式,同时还要定期的与教师进行交流,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我们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网站的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如下表(表1)

表1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网络环境下学习效果表

从表中可以看到各项的平均值对大于5点量表的中间值3,说明课程网站的作用比较明显,尤其是深化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有助于的知识积累方面得到同学们很高的认可。

(二)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表2  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合作学习原则上是学生“当家作主”,但是教师却不能“撒手不管”。教师作为学习交往的组织者、指导者及参与者,在小组课题的确定、研究目标、计划、过程等方面应积极给予有效引导,以避免学生浪费时间、走了弯路;特别是在学生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应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防止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而影响了交往的效果:在学生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对学生的适当表扬将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更多的依赖于网络,网络资源的建设,交流工具的使用,知识的管理工具对学习的进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上表(表2)所示,学生普遍认同网络通讯工具的实时性、交流工具的便捷性、知识管理工具的使用在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四、总结

依托《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网站进行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很方便地使用学习资源、方便地检索信息,方便同学和教师进行沟通,从而提高学生进行资源的学习和自主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知识创新能力,并且挖掘出学生富有个性化、创造性的隐性知识部分,使其成为共享的知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网络学习课程网站设计,突破了传统资源库组织性和导航性不强、资源良莠不齐、多数以静态资源形式呈现(素材、课件、积件、网络课程补充材料、教案等)的弊端,提出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的学习资源设计的动态互动模式,在资源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促进学生进行基于资源的学习和自主实践的能力,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知识创新能力,并且可以挖掘出学习者富有个性化、创造性的隐性知识部分,使其成为共享的知识。

(二)教师把知识管理的思想用于网络学习资源设计。一方面要强调知识体系,强化对知识体系的管理,把知识作为一种研究对象,研究知识的组织、知识的结构,使之有利于建构;另一方面强调知识的动态流动,强调将个人的知识转化为学习组织的知识,强调知识在运用、共享过程中被创新、发展。知识管理应用到教育中的最终目的是使知识得到有效的组织,形成高效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