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艺的常识范文
时间:2023-11-24 18:00: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厨艺的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可随着《劳动法》的实施,这些工人的饭碗成了问题。如果要保障这些工人的权益。就要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要交社保、医保等等。本来系里是没有这笔经费开支的,如果让这些工人成为系里正式的合同制工人。既无编制,也是一个不小的经济压力,只好忍痛割爱。
这是一件挺矛盾的事情。按照常识,《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如果因为《劳动法》的实施反而导致一批劳动者失业,这肯定不是《劳动法》制定者的初衷,可眼前的事实又的确如此。
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中也谈到了类似的例子。2007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关于最低工资的法案,把10年没有动的最低工资额涨了上来。这边法案刚通过,那边参议院马上提出来,要在10年内给小企业减税。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经济学家老早就发现了这个规律,最低工资的上涨和失业率之间是成正比的,尤其是对小企业而言,人工成本一旦提高,老板马上就会裁员。使一部分劳动者成为提升最低工资的牺牲品。
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在国外,一方面有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无所事事地晒太阳。另一方面,小餐馆里却人手紧张,忙不过来。
这种现象就是在挑战我们的常识。所谓常识。就是不需要通过特别的学习和论证,大家都会明白的知识。“回到常识”是大家喜欢讲的一句话,可是当真的要“回”的时候,人们往往并不知道什么才是常识。特别是在社会领域,常识非常复杂。大家看起来所熟知的那些无须论证的知识,绝非那么简单。
例如,城市发展了,经常出现堵车现象。常识告诉我们,这是道路不够,如果道路设计合理,路修得又多又宽。堵车现象自然就会减少。的确。许多城市正是依据这种常识来解决交通堵塞问题的。
可是结果呢?恰恰相反,越修越堵,越堵越修,形成城市交通的恶性循环。宽敞的道路,马上会激发人们新一轮的购车欲望,于是。刚刚修好的路很快被更多的新车占领。
再比如,瑞典旅店业有一个反“常识”的做法,在旺季,入住率越高,折扣越大;在淡季反而不打折。这其实是一个基于双赢的策略。旺季打折。有利于促使房间入住率向满员方向发展。因为只有在入住满员时。折扣最大。
篇2
关键词:教材处理;实验探究;能力培养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主要的教学资源。用好教材十分重要,但也不能照本宣科,必要时灵活处理可能效果更好。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中,我将知识进行整合,分成两块――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首先让学生回忆有金属参加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猜测:金属能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然后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金属与氧气、酸、盐的反应,同时意识到不同金属其性质有区别――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表现有所不同。接着引导思考:为什么不同呢?经过讨论,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从而认识金属的活动性,了解金属活动性的顺序及应用,并通过实例分析加深理解。此前学生对金属有一些零散的认识,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对金属的性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后面进一步学习酸、碱、盐知识奠定基础。
学习“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时,我将知识的先后顺序进行调整,给学生创造探究的情景和条件。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金属锈蚀的现象,教材中金属资源储量与开发统计图,引起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保护金属资源?如何保护?通过讨论形成认识。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何防止金属锈蚀?金属锈蚀的原因是什么?接着通过分析铁锈的成分和生活中铁生锈的一些事实,引导学生做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最终得出结论。这样安排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又从化学回到生活的理念,也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自然顺畅。
“常见的酸和碱”中,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是学习的难点。教材中只通过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来说明碱的这一性质,学生认识不深,而且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也觉得有困难。教学时,我增加了一组实验,对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进行探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首先用试管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吹气,学生发现没有明显现象,产生疑惑;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并合作设计方案――用软塑料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再用胶头滴管向瓶中滴2~3毫升浓的氢氧化钠溶液,迅速盖紧瓶塞,摇动一下,就会看到塑料瓶迅速变瘪。由此再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分析,认识到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生成物进行研究,并用实验加以证明――取出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有气泡产生,从而证明生成物是碳酸钠。
总之,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深入研究,不断发掘教材的潜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探究学习和动手实验的机会,尽可能让我们的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更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篇3
一、放飞学生的想象,使学生作文的立意新
高尔基说过:“想象可以补充事实的链条中不足的和没有发现的环节”。想象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飞跃,它能促进学生快速自悟。中学生正是青少年时期,想象力极为丰富,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妨进行一些放飞学生想象力的训练,让学生自由、大胆、畅快地发表自己的感悟、看法、主张,这样到写作文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才更开阔、想象更丰富、感悟更独特。立意即确立写作意向,是表述自己的思想认识,是展示自己的情感意向。“意”是文章的灵魂,意胜则文胜。要引导学生多思考,以期寻求更多更新的角度,多中选稳,稳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
立意是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要学生“我手写我心”,在平时的生活中还要让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生活,学会从多角度去看待问题,在生活、学习、做人方面认真体验真、善、美与假、恶、丑,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在写作时立意自然就高人一等、胜人一筹。
二、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使学生作文的体裁新
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灌注在里面。”这里说的“绝对的坦白,毫不隐瞒”就是要说真话诉真情。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鼓励他们敢说真话,肯吐心声,就正如巴金说的“把心交给读者”。那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不怕没有感染力,也会吸引读者的眼球,让阅读者感到真诚,以诚打动读者就是作文最大的亮点!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学习情感真挚的文章时,让学生在多读中领会作者的情感是怎样抒发、表露的,学生练笔时也让他们试着抒发自己的真切感受,到写作时学生的真情实感就如汩汩的泉水往外直涌了。
爱因斯坦曾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和从责任感产生,而是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学生表现情感的方式会很独特,或抒情、或叙事、或描写……;表现形式会是诗歌、散文、小说、童话……;作文的体裁就会很新颖,如: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介绍说明事物特点的说明文、发表观点看法的议论文……。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作文的选材新
现在农村的学生生活经历枯燥,每天是过着“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生活范围狭窄,除了上学就是回家;生活阅历浅,所交往的人除了老师、同学就是父母、家人。鉴于此,学生的写作素材相当贫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创造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范围,让他们注重积累,个性写作。在选材上更加新颖,文章才会出彩。
《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生活态度,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活动空间更大、生活积累更丰富,也解决了学生“写什么”的老大难问题。开展活动可以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形式。
(1)课内活动如:七年级开展故事会、读报摘抄、剪贴美文、制作知识小卡片等活动;八年级开展知识竞赛、诗歌朗诵会、口头作文比赛等活动;九年级开展演讲会、辩论会、好书推荐会、课本剧编演展示会等活动。
(2)课外活动如: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游览风景名胜、参观文物古迹、考察工厂、市场、做社会调查等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四、树立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作文的内容新
叶圣陶在《论写作教学》中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累,不吐不快。”“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是每个个体,他们的思想不尽相同,正如“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每个学生的性格、脾气、喜好……也不一样。所以学生在写作时力求凸显出他们各自的个性,教师要给他们以自由的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按学生能力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辅导,从辅导中树立他们的个性。这样既可以克服能力强的同学“吃不饱”的现象,又可避免有困难的同学“吃不到”的状况发生。个性化写作应是开放的课堂,让学生纵横驰骋,放飞心灵,轻松自由,学生的习作就会八方射、独出机杼。但个性化不是自由化,要将老师的要求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在对学生的评价和交流中。
五、欣赏风格各异的美文,使学生作文的语言新
“作文是语言的艺术”,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掌握了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学习了一些运用语言的技巧,光有这些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还需要在作文教学中适时地让学生欣赏风格各异的美文,让学生受到美词、美句、美段、美篇的熏陶和感染,抑制不住想表达,也想写出美文的欲望,在写作中他才会思维开放、文思泉涌,他作文的语言才会推陈出新,才会靓丽绚烂。
篇4
班级议事是指利用班会课或活动课把班级的重要事务公布,在集体讨论基础上形成统一决议,再付诸实施,最后再把实施的过程与结果作一个总结并使之完善的一种班级管理活动。(这并非概念,只是对这种活动方式的一个描述。个人观点)。
这个办法的来由是受上学期教育教学研讨会魏书生报告的启发,在魏老师的报告中有两句话对我启发很大,一句话是在做学生工作中:“不要总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的方法少。”第二句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凡事多和学生商量商量”,这两句话充分体现了魏老师在工作中善于找规律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走“群众路线”的管理思想。我想,我们工作的对象是不同性格习惯的学生,工作方式怎么能总用一个模式呢?班级管理工作也是如此,上届班集体建设方法生硬套在这一届学生上。再者,以往我做班主任工作时总强调手要勤、嘴要勤、腿要勤……(不是说没必要)有时喊破了嗓子,跑断了腿,但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其实,我们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包办的大多,往往只把学生当作被管理的对象,而没去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积极性,当代中学生见多识广,他们中很多人有参与班级事情的愿望,有展示个人才华的积极心态。而班主任有时好心的周到安排,往往会使学生参与地愿望不能实现,这样容易导致他们热情的降低,信心倍减,最后会沉默、消极。不满时甚至表现出对抗。所以我觉得在班级管理中能否引导学生发动学生,让学生参与管理,直至成为班级管理主体,班主任角色应从班级管理的“大班长”转移成“参谋长”。确实要转变班级管理观念了!
二、班级议事在班集体形成的不同时期的开展。
1、在班集体始建时期,引导学生民主意识,尊重学生自主愿望。
新的班级一成立,学生间彼此陌生又新鲜,此时许多学生心理会有“一切重新开始”的向上心理,这就成了我调动学生积极因素的切入点。记得第一次班会课我讲过这样一段话:“你们现在在我的印象中象一张白纸,过去的成就或缺点都只能说明过去,从今天起,你已是初一(九)班的一员,新的一页已掀开,我希望你能用出色的表现在这张白纸上描绘出最美的图案。相信自己,力量就在心中!”经过这样一番鼓励,许多学生的积极性与表现欲被调动起来。其实学生有表现欲是正常的,也是好事,不见得是坏事,因为他通常想展示自己正面的优秀的东西。我们应爱护并加以引导,班级起初的工作繁杂,千头万绪,那值日工作来说吧,开始工作虽然我也布置得很详细,但几天下来,仍存在不知道扫哪,怎么扫,效率低等问题。虽然我已有解决的方案,但我先发动学生找值日中不足之处。由临时班长,劳动委员,卫生组长带头发言,在他们的带领下,许多同学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相继发言,把存在的十几个问题都写在黑板上。第二步,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设想,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发现学生找到的问题比我发现的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比我好。这样第一个值日制度初步就产生了,因为他是集体讨论产生的,大家心悦诚服,心情舒畅,实行起来比以前容易多了。在形成班级制度同时,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民主意识。
第二周再总结实施的情况,又发现责任分工不细致,我们把一组学生分为A、B、C、D、E、F、G、H,让A、B、C三位同学扫室外花坛、打水,D、E、F扫室内,G、H同学擦黑板、窗台、倒垃圾,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第三周再总结,又发现:有的同学先干完,没事干怎么办?讨论后的意见是,发扬团队精神,互相帮助。这样,反复实践,反复讨论总结,终于使卫生值日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在班级议事中,我特别注意鼓励学生勇于对班级工作提意见,找差距。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给予肯定,使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热情不断提高。
在班集体形成的初期,我用班级议事解决了许多重要问题:班级目标、纪律制度、卫生制度、班徽、班训设计,班委会评选方法等等,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关心集体,积极自觉地参与班级管理,自主意识得到发展。
2、在班集体初步形成时期,相信学生,支持学生,会比我们所想象的做得更好。
当班级目标、班级制度、班级干部队伍建立后,班集体到了初步形成时期。这时我注意发动班级中先进分子,协助老师进行班级管理。并且相信他们支持他们开展班级工作,逐步使他们成为班级工作的主力军和榜样。
在班级初建时,我特别注重班级干部的选用。我认为正式的班级干部产生不宜过早,更不宜指派。原因是:班主任应对全体学生有个充分了解,学生之间应有相互的了解,有责任心、有能力的学生应有充分的展示,使之有学生基础,防止选拔不当而中途更换,给班级工作造成负面影响。最早我采用临时班级干部制,在此期间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奠定他们的群众基础,同时注意其他优秀同学的发现与培养。期间,虽然班主任十分辛苦,但对强有力班干形成是有好处的。到了十月下旬,我班才开始了第一届班委会的竞选,经过宣传发动,自愿报名,竞选演说,投票选举出了正式班委会及各科课代表,全班共有四十人参加竞选活动,同学们热心参与班级工作的热情可见一斑。
随着新的班集体核心产生,我班的班会议事主持人过渡成了每周的值周班长,(我班88人共分六个大组,每大组的领导者为班的副班长,班级工作由六个大组轮流值周,副班长也就是值周班长),副班长同学在周会课首先对上周班级工作的方方面面作出书面总结,提出表扬与批评。再由分管委员作分管工作总结,找到班级存在的重要问题,在班主任的协助下由集体讨论,拿出改正意见。在同学们提议下,我们班搞了大组工作的比赛,他们本周工作都比上周做得更细,更有创新。吴雨杉组搞了个“文学欣赏园地”,下周的刘梦禹组就做一个“阅报栏”,李楠组则在黑板边搞了“每日欣赏”……同学们你追我赶积极参与班级各方面工作,使班级工作开展非常顺利,我常常为他们热爱集体的精神而感动,他们做的比我想象的还好。
同学们参与班级议事还使我了解了一些我平时不太注意大问题,如班级花又多了一盆,谁买的?饮水机旁“节约用水”几个字是谁写的等等,还帮班级解决了一部分学生打电脑游戏的问题,班级为此展开讨论,正反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战。在我的引导下,班级决定:远离电脑游戏,积极学习有益的电脑知识。现在由我班网络高手丁心宇、李俊杰等主办的“阳光之班主页”已完成了文字部分,即将与同学们见面。周六的小学科课轮流上,许多同学总记错而影响上课,班会就此事开展议论,生活委员王保勤同学主动请缨,每周五就早早地写上了周六课程提示,同学们带错书的情况减少了许多。这种民主平等的班级管理方式,还缩短了师生的距离。孙文迪的信给班级提看法,给班主任提建议、意见,说心里话。
篇5
【关键词】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瘘
The correlation factor affect pancreatic fistula after pancreatoduodenectomy
QU Yi-meng,LUO Yong-ping, LIAN Fu-zhen,et al.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harmacy, Guangzhou 51008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ship between pancreatic fistula after pancreatoduodenectomy and the way of dealing with residual pancreas and residual pancreatic duct. Methods 67 patients underwent pancreatoduodenectomy, 66 of whom were performed Child reconstruction and the remaining one patient undergoing Whipple procedure. With regard to the residual pancreatic duct drainage, 65 patients had short- tube drainage, whereas 2 cases were applied long-tube drainage. Results with 0% mortality and pancreatic fistula, one cases of biliary fistula, and six cases of stress ulcer bleeding were found and managed. Conclusions The occurrence of pancreatic fistula has little to do with the way of dealling with residual pancreatic. Pancreatic residual duct with drainage tub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occurrence of pancreatic fistula, and the use of TP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omatostatin can play a preventive role in the occurrence of pancreatic fistula.
【Key words】 Pancreatoduodenectomy;Pancreatic fistula
作者单位:510080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主要手术方法,该手术复杂、创伤大。虽然近年来在一些外科治疗中心和专长于胰腺外科的医师中,此手术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在一般情况下,手术死亡率仍然在15%左右,且手术的并发症很高[1]。胰瘘是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和死亡的原因。胰瘘的发生与残胰的处理方法是否适当,胰液分泌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有相当重要的关系。本院从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施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67例,无手术死亡及胰瘘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7例,男52例,女15例。年龄22~75岁。病理诊断为:壶腹癌和癌48例,胰头癌19例。
1.2 手术方式 本组病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采用Child法重建术66例,Whipple法重建术1例。胰液引流方式均于残胰内置引流管,其方法为残胰管内置入相适应硅胶管4~5 cm并固定,然后远端保留15~20 cm放置于空肠绊内为短管引流,共65例。而于吻合口下20 cm处肠壁戳孔将引流管引出,于肠壁内埋行3~5 cm后再经腹壁引流出体外者为长管引流,共2例。
1.3 营养支持及生长抑素使用情况 本组病例视患者术前营养状况采用输血浆,浓缩Rbc等纠正贫血及营养状况。术前使用TPN 3~5 d或/和术后使用TPN 7~10 d。术后常规使用善得定针0.1 mg,每8 h一次,5~7 d。
2 结果
全组67例,无手术死亡,无胰瘘发生,胆瘘1例,应激性溃疡出血6例。胆瘘经通畅引流后而愈,应激性溃疡出血经输血、抗酸等处理后而愈。
3 讨论
3.1 胰瘘发生与残胰断端的处理关系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胰瘘的主要原因是胰空肠吻合口破裂[2]。当前对胰肠的吻合方式主要有: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法,残胰空肠套入法,残胰胃套入法。本院于1990年前所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Whipple吻合法9例,无胰瘘发生,采用Child吻合法19例,出现胰瘘3例,均经短期治疗后痊愈[3]。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采用Whipple法或Child法均可行,主要各单位习惯选用哪种方法。而近年有不少作者提出用胰胃吻合术以减少胰瘘和降低手术后并发症,也收到良好的效果。本组67例中66例采用Child法,1例用Whipple法,取得良好效果,无手术死亡和胰瘘发生。笔者对残胰处理的经验是根据残胰的情况而作具体的个体处理。若残胰较小,则直接套入,若残胰较大,则作楔形切除,使之缩小,再行套入。套入前残胰断面缝扎充分止血。而胰管置相应大小的硅胶管作引流。套入时操作应轻柔,避免撕裂、张力过大等情况发生。采用这种个性处理方法,既保留残胰空肠套入法的优点,又兼具胰管空肠粘膜吻合法的优点,适用于各种口径胰管。
3.2 胰瘘的发生与残胰管的处理方法的关系
残胰管的处理方法有胰管内置入相应的硅胶管、未置引流管及残胰管栓塞等方法。我院三种方法均采用过,而胰管内置引流管能起到明显降低胰瘘发生的作用[3]。本组病67例均采用残胰管内置引流管方法,其中短管引流65例,长管引流2例,均无胰瘘发生。2例长管引流均于1990年所行病例采用,其后均使用短管引流。笔者的经验认为,残胰管应突出残胰断面3~5 mm,而所置硅胶管要与残胰管大小相适应,且置入胰管内4~5 cm。硅胶管剪侧孔4~5个以便顺利引流胰液,且突出之残胰管与硅胶管需固定良好。硅胶管远端长约15~20 cm,(距胆肠吻合口需要5~10 cm以上)。这种短管引流方式既避免长管引流方式使胰液损失过多而造成内紊乱、空肠戳孔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又能起到引流胰液以降低胰瘘发生的作用。
3.3 胰瘘的发生与全胃肠外营养(TPN)使用的关系 近年来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全胃肠外营养(TPN)的应用有关。全胃肠外营养是使有并发症的患者最终能够恢复的重要保证[4]。本组病例中对于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患者术前给予输血,白蛋白等治疗,同时予TPN 3~5 d支持治疗,术后使用TPN7~10 d,以保证患者所需的足够能量。TPN的应用既可补充所需的热量和蛋白质,又可通过替代口服进食,使胰液分泌减少,有助于胰腺创面、断端或吻合口愈合,从而减少胰瘘发生的可能。
3.4 胰瘘的发生与生长抑素使用的关系 生长抑素连续使用3~5 d,可使胰腺分泌减少40%~60%,对二三级胰管的破裂,胰腺分泌量明显减少,为创面愈合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减少胰瘘发生。本组病例在1996年以前使用善得定时均于术后使用,而1996年后所有的病例于术前1 d开始使用善得定。术后再使用5~7 d,剂量为0.1 mg。每8 h一次,对于应用的情况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参 考 文 献
[1] 黄志强.腹部外科手术学.湖南科技与技术出版社,2002:1217.
[2] 沈魁,钟守先,张圣道.胰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40-403.
篇6
一、挖掘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形象因素,使思想品德课堂生动鲜活
万物皆有形,形象性是艺术的外显特征,思想品德课堂同样需要形象性。教师只有善于把教学内容及其形象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完成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的转变,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堂生动鲜活。
1、思想品德语言形象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上可采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抽象的概念、原理形象化,例如:讲授“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时,学生难理解。于是我打了这样一个比方:“水滴和大海的关系”个人就是大海中一滴水,大海是由水滴组成的,而一滴水离开了大海就会干涸”。于是,同学们很快就理解了。在这里,我利用学生最熟悉水滴和大海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象理解“个人与集体”这一抽象关系,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感觉亲切、理解深刻,无形中就产生了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2、教学方法形象化。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小品表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和探索中理解思想品德概念、原理,化抽象的结论性知识为形象的动态性知识。例如:在教学“如何珍惜名誉”一课时,课前让有关学生准备好,课堂上通过小品的表演的形式展现,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寻找正确处理身边类似问题的方法。在组织“树立法制观念”教学时我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理解实施依法治国重要性。这样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深刻理解了概念含义、知识原理的要求,体验到学习思想品德的乐趣。
二、挖掘思想品德教学的情感因素,使思想品德课堂富有感染力
“情感是一切艺术之母”,思想品德教学作为一门科学,主要运用理性,以理服人;同时,它作为一门艺术,则主要运用情感,以情感人而导之以行。首先,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要表现出情感性的教态:用自己饱满的教学热情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用趣味性、激励性、富有悬念、饱含幽默的语言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清晰、和谐、有韵律及节奏感的语调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受到鼓舞;将内心对教材的情感融进教学内容。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发自内心地说:“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个日常生活中很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可真奇妙”等,使输出的教学信息穿上情感的外衣,染上感彩,也就增强了学科本身的吸引力。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性因素。我在教学“众人划浆开大船”时,从歌声切入课题。如:“一棵小树唉,生长多艰难,百里的森林哟,风沙也能拦”、“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在这些美妙的音律中让学生理解寓意。顿时,大家争先恐后地讨论发表自己意见,造成一种恬静与活泼统一的课堂气氛。在讲“孝敬父母是美德”通过刘和刚的《父亲》MTV切入课题,在这些美妙的音律中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激发学生感激父母的感情,理解学习内容。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启开了学生的心扉,拨动了他们的心弦。使学生感到自然、亲切,学习兴趣倍增;这样也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到学习思想品德确实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对老师的亲近,会迁移到老师所教的这门学科上来,信心十足,学好这门功课。
三、挖掘思想品德教学的审美因素,使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美的气息
思想品德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内在之美,教学过程如果融进美的创造和对美的追求,那么就能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比如:思想品德教材语言的简约美、知识的严谨美、图片的形象美、谚语、名人名言哲理美等。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美、体验这些美。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对思想品德概念、观点、原理用语言描述起来感到非常吃力,难以理解,这时我就利用一些图片、谚语、名人名言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验形象美、简洁美、哲理美。
另外,在教学中还要充分发挥其外在之美,如:教师端庄大方的体态、亲切和谐的表情、自然得体的服饰、科学美观的板书以及善良诚实的品格等,都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引导学生欣赏色彩艳丽的课件,要求学生完成规范整洁的作业,让学生在美妙动听的音乐中进行思想品德活动等,都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调。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美的气息,使学生身心受到美的熏陶。
四、挖掘思想品德教学的创造因素,使思想品德课堂更具生命力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创造性更是思想品德教学的生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设计一些诱惑性的问题,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创造气氛,促进智力运动,在充满激情的探索中提升能力,增添活力。例如:在教学“树立可持续发展,以实际行动节约保护资源”时,教材是用图片和材料来说明,虽然形象但学生对树立节约和保护的资源意识理解仍有困难,不能达到引导学生践行的目的。于是我就把数学计算方法引用到政治课教学中,先让学生进行数字计算:在夏季日常生活中淋浴擦肥皂时关掉水龙头,洗一次澡可节水60升,一吨水按2.00元计算,全国13亿人一天能节约多少元?学生计算后得出:可节省1.56亿元。这道数字计算不仅使学生很容易地领会到树立节约和保护的资源重要意义,而且激发了学生去践行。这就是思想品德潜藏的灵气,思想品德的艺术魅力。
篇7
作为一套相对比较新颖的企管模式,项目化管理策略适用于多种体制类型的企业。但在当前这个以顾客的主观意志力为导向的营销市场环境下,企业管理策略的与时俱进也是十分重要的,除了传统中项目管理策略在单一项目层面上对市场营销的管理外,许多企业对多项目管理体系的需求也正在不断增加,简而言之,企业的项目化管理应当顺应企业营销活动的目标性选择、以企业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不断完善;这样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终极目标。因此在对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进行研究前,我们首先要明确:
1当前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企业的营销策略中个案的阶段性成功或者是业绩阶段性的突飞猛进都不是用来衡量一个营销策略是否科学的标准,只有在长期、系统的验证中,根据各项记录做全面整体性的汇总分析所得出的营销策略数据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1代入新的营销策略体系时缺乏衔接段规划
企业的营销行为从本质上来看是属于可持续性的经营活动,为了顺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更改企业的营销策略是一种常规的策略规划。而当一种新的营销策略体系被代入时,企业所包括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相关的运行、营销活动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在某些时候对于企业来说是毁灭性的。而企业为了谋求长期的利益,又不得不进行营销策略体系的更替或调整。一些企业盲目地代入营销策略体系时,产生了极其惨痛的后果,而在总结时,会将这些惨痛的后果归罪于所代入营销策略体系的“不完善”。这种不负责任的总结,往往会改变一个企业的发展道路。所以,当企业代入新的营销策略体系时,一定要衡量短期内市场的变化以及所代入营销策略体系与企业内部各个职能体系的和谐关联,只有全面地考虑到衔接段的各步细节,才能将营销策略体系和企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策略体系的效用最大化地表现出来。但当前绝大多数企业都忽略了这一点。
1.2营销管理的宏观结构缺乏科学性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逐渐接轨,传统的企业营销宏观结构受到了不少冲击,最原始的“金字塔”式营销组织结构显得繁复而臃肿;在追求当前利益最大化的营销需求下,这种过分强调“中央集权”和“工作分工”的营销结构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越来越庞大的市场环境,导致了企业内部结构越来越庞大的结果。而为了自身的利益,企业内部结构中各个单元(即各职能部门)之间交集管理部分的冲突会频繁发生,这样不仅会造成企业内部的管理财力消耗,同时还会大大降低管理效率;另一种情况也时常出现,就是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相互间的沟通及关联,虽然避免了摩擦,但却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管理结构运行的宏观经济性,更为直接地影响了企业发展。
1.3内耗支出缺乏总体管理
对于企业来说,无论经营类型,还是结构模式,它的内耗支出都直接影响着其营销成本。而不幸的是,现在许多企业的内耗支出都存在着盲目性。这种没有规划的内耗支出,也间接地影响到了营销效果,比如广告费、差旅费、社交接待费的支出对分销渠道及促销规划的影响都是决定性的。
1.4对市场营销信息的管理不够重视
在众多的市场实践中可以发现,企业的市场营销信息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许多企业都会用部门主管,或企业执行人所提的意见来取代本企业市场营销信息的记录,这种盲目的信任,是营销管理体系滞后的表现。因为企业新时期的营销策略制定除了引入新的技术体系外,以往的营销信息也是重要的分析参数,将这些信息归纳为线性模型可以直观地对市场走势进行研究,但由于对这些历史市场营销信息的管理,需要专人负责并且需要相应的开销,所以多数企业会忽略它的重要性。
2企业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的需求明确
在我国市场环境结构的调整最直观的体现是在供求双方角色的变更上,由于客观市场需求的变化,买方的需求欲望已经逐步从低端、统一、单纯变为高端、个性、多样;市场供求方向也逐步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在收益机遇日渐增多的同时,经营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也在日趋增加。这些市场结构的变化都在不停的催发市场营销的项目化管理的发展。
2.1营销市场预判对项目化管理的需求
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并不是单一机械循环的运作,它几乎囊括项目化的一切特性(即专一性,临时性,复合性,周期性,目标性等),因此营销市场对项目化管理的需求可以体现在:首先,营销策略预判阶段对市场调研的需求。这样的市场调研可以是单一目标调研,也可以是复合目标调研;而确定了调研目标后,还要明确调研的性质,通常的市场营销调研都是一次性的,因为不同市场环境的调研结果,不会因调研目标相同而相同。其次,注意市场营销调研的时效性,由于企业对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都是以阶段时间内的市场环境为前提进行的,如果超过了时效其相关调研数据中的信息、人力资源、设备材料等重要因素都会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都会影响营销策略的实施。最后,营销推广的目的性。推广手段是营销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是将企业营销相关的各环节部门串联起来并刺激营销效益的有效途径。而从营销推广的特征看,它符合项目化管理的一切属性特点,也就是说营销推广是可以全盘套用项目化管理法来进行的。
2.2市场营销对项目化管理的价值需求
2.2.1团队营销意识利益统一的价值需求
如何提升企业内部各团队间的配合协调性,并达到其相互间的利益统一一直是企业市场营销的难点所在,因为在市场营销活动执行的过程中,团队与团队乃至人员与人员间都会有相互的等级差异,以及各自的利益属性,这都会为相互的沟通与协作造成一定的偏颇,而对团队意识提升效果极其明显的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引用,可以在根本上解决企业营销中的这一需求。
2.2.2削减不必要的内部沟通开支
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时,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间要进行必要的沟通、组织交流、计划实施等联系,而这些必须的步骤间一旦出现不协调因素就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流畅,并产 生出一些不在计划范围内的费用开支,为了避免这种不协调的产生,就需要制定一种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来减少沟通中的额外失误,保证营销活动的顺利进行,并达到营销预期的目标;引用项目化管理模式,无疑是首选方案。
3市场营销的项目化管理基础步骤归纳
3.1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的战略思想囊括
在以市场环境为主前提下的企业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的核心思想组成部分主要包含六大部分:营销策略制定、全局规划、职能部门整合、市场分析预判、内部体制更新以及企业文化养成。其中,所谓的营销策略制定就是要将所有制定的单独市场营销策略方案都符合企业的整体市场营销规划,这样全局性的策略制定,更能顺应市场需求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所谓全局规划即是任何一个在企业控制范围内的营销项目,都要遵循企业整体的战略规划原则,由点及面地覆盖整个企业市场营销网络;所谓职能部门整合就是对市场营销项目内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专项管理,达到各职能部门间的和谐统一,将市场营销效率最大化;所谓市场分析预判是在统计调研的前提基础下以市场的发展趋势为导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宗旨,制定相关的营销策略,明确各职能部门间的协同方向;所谓内部体制更新是指在整体市场营销策略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考核、验证,并经过多次的绩效审核后,将需要改进完善的营销策略细则加以升级更新;所谓企业文化养成是指对参与市场营销(包括各个环节)的企业人员进行专项的团队精神、沟通技巧、合作原则等常规理念的培训,达到一个企业需求营销状态的高度,形成一种对企业营销有利的企业文化氛围。
3.2以时间顺序为基归纳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结构
以时间顺序为前提来看企业市场营销的项目化管理结构的话,可分为启动策划部分、实际实施部分和绩效评价部分三大部分。其中:
启动策划部分的任务包括:对所要进行的营销项目进行调研并分析,做出定向目标,然后根据营销项目需求申请营销项目相关授权、建构项目所需各职能团队、并对营销项目的收益量、敏感度与风险度进行预判(如有需要可进行建模推算),并将相关调查信息做成书面形式为绩效评价部分的工作提供数理依据。
实际实施部分的任务包括:细化营销项目实施中的各职能活动,如按照启动策划部分的相关预算实施市场营销计划、按照营销进行阶段做出即时的进度数据表、实施采购工作与营销相关的实务问题以及进行相关的评审、实施程序。在这个阶段中不仅要对常规的重点指标如:年报指标、利润指标、效率指标和营销审计指标等;还要同时注意实际营销项目的执行情况以及项目执行时所涉及来自各方面的冲突情况,并完成适时数据的相关图表制作工作,如曲线分析图,控制流程图等。
绩效评价部分的任务比较单纯,因为当市场营销活动进行到这一部分时,项目执行已到尾声,要做的工作任务主要集中在对项目的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并进行绩效评估工作。对营销项目所涉及的行政、合同等步骤完体进行保存移交等必要手续的处理,对一些有保留价值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完成营销项目总结报告。
3.3市场营销的项目化管理所需部门及其功能归纳
对企业来说市场营销的项目化管理所需要的部门并不复杂,按其功能来看只需要营销管理职能部门、执行部门和项目指导三大类型,就可以组成完整的项目化管理体系。其中营销管理职能部门通常被称为“营销项目管理办公室”即MPMO(也就是英文Marketing 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的缩写),它的功能是进行营销项目的决策分析与决策制定,它同时也是整个市场营销的项目化管理的核心部分;执行部门包含的组成单位很多,如市场调研/分析部、生产开发部、人事/财务/部、宣传公关部、销售部以及服务部等,它们的工作就是有效的执行MPMO做出的相关决策,有时为了精简企业结构,执行部门中的一些功能也可以由虚拟部门来完成;项目指导部门的功能与构成方式比较特殊,它通常由一些经济管理顶尖人才或业内专家担任,这些成员并不隶属于某部门管辖,而是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来审核并分析企业所采用的市场营销策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批示和指导,他们的意见并不会强制MPMO执行,仅仅是为MPMO所做的决策提供指导性意见,为MPMO提供相关的指导。
4市场营销采用项目化管理的优势分析
4.1有效的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启动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后,将原来立体式复杂化的营销职能结构变得更加扁平,直接提高了管理效率。并且各参与职能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不再像以往“金字塔”式结构的层层上报体系,而是直接将相关信息反馈给MPMO统一决策,这样既缩短了将及时信息上报给管理层的周期,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各部门间不必要的摩擦,在降低了市场营销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内部管理的水平。
4.2增强项目的区域管理权限,使营销策略更加灵活
通过项目化管理的实施,由于项目个体与企业市场营销整体的利益空前统一,所以企业市场营销所重视的策略目标、策略成本及策略执行周期也和项目执行个体是统一的。这样对于解决这些环节所出现的问题的决策权便可以直接下放给该项目的执行负责人,这样既减少了传统决策者们对任何细节都要进行分析思考的负担,也减少了应对突发问题的周期,让针对问题的决策更具有针对性,达到让市场营销策略更加灵活的效果。
4.3促进市场营销策略的成功率,有效提高市场满意度
通过项目化管理后的市场营销策略因为每个项目的相对独立,其项目管理的策略更加有针对性也更加精细。这种针对性非常直观,会让所做出的营销管理策略高于以往通过实体渠道传输并制定出的营销管理策略。同时这种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制定往往是更具有个性化的,在提高营销策略的成功率的同时,由于个性化需求驱使市场对该营销策略的满意度也会同比增加。这种增长往往得益于营销策略制定时的准确性和相对专业规范化的服务,这与营销策略是依靠项目化管理进行制定是分不开的。
5对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发展的展望
5.1项目化管理向多渠道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因为企业对市场营销策略对单一渠道的运营已经日益完善,相互之间竞争与发展的空间正在逐步减小,对多渠道间的相互融合的需求就变得越来越明显,比如,对于营销后企业的主动服务需求越 来越受关注,这就要求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不仅要重视传统的产、供、销及管理环节,同时还要对服务环节产生足够的重视。以客户为出发点,来被动要求企业进行服务的营销模式必将成为过去,为了强占以细节服务为趋势的市场发展先机,项目化管理向多渠道一体化发展是势在必行的。
5.2拓宽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的覆盖面
当前我国的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仍然处于初期阶段,既缺乏专业的项目化管理人才,也缺乏足够开阔的项目化管理发挥空间。因此一些具备超前意识的企业,已经开始分期分批地组织企业高级管理精英进行项目化管理的深层次课程培训,或是前往国外发达企业学习其成熟的项目化管理经验。通过一些先进项目化管理软件及项目化管理理念的引进,来逐渐改变当前我国企业项目化管理停留在“点”层面上的现状。由“点”及“线”及“面”的项目化管理进程已经陆续地被提到一些具有超前营销意识的企业日程上来。同时,传统的那套盲目学习项目化管理,疯狂组建人员进行项目化管理的粗犷代入方式也正在慢慢地被营销市场所摒弃,这和当前市场营销领域的信息透明化有着直接关系。
6结论
本文通过具体的论述归纳总结了当前我国企业市场营销中项目化管理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并从理论方面设计了针对这些问题的项目化管理结构,同时细化阐述了企业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所必需的职能单位。结合文献资料对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的优势做出了详尽分析。还通过对营销环境的推论做出了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发展趋势的一些展望。由本文的论述不难看出市场营销的项目化管理是一种对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素质提升、各职能部门沟通、对市场营销策略问题能做出及时反应的一种复合高效性的及时管理模式,它对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由制定到执行再到总结的全过程,都有着直观的掌控作用,符合市场经营哲学,适用于以市场营销为主体的企业。
参考文献:
[1]翟磊.项目管理方法在企业危机管理过程中的应用[J].项目管理技术,2004(3).
[2]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戚安邦.项目管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4]王磊.项目化管理营销活动[J].首席市场官,2006(5).
篇8
【关键词】火电厂;热工仪表故障;故障处理
热工仪表是当前火电厂生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主要涉及到压力开关,热电阻,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等设备。上述各设备如果出现故障的话,应该积极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火电厂实际生产的正常化运作。
一、火电厂运作对于热工仪表提出的指标要求
一方面,要想火电厂设备和仪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应高度重视对于火电厂热工仪表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为此,火电厂工作人员不仅仅要能够切实掌握操作技巧,还需要对于火电厂热工仪表的运作原理,故障解决方式有所了解,才能够在出现故障的时候,及时的进行维修。另外一方面,随着火电厂朝着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热工仪表的使用量不断增加,而热工仪表效能的发挥更加需要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下运行。
二、热工仪表故障处理的必要性分析
热工仪表是火电厂运作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有着涉及面广泛,牵涉内容众多,影响程度较大的特点。因此我们更应该高度重视热工仪表故障处理工作的开展:其一,保证及时发现仪表存在的故障,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抢修,以保证电路处于安全的运行状态;其二,缩短了检修工作实践,实现了设备检修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其三,有利于保证火电厂的正常运行,是火电厂经济效益得以提升的前提和基础。
三、火电厂热工仪表常见的故障以及解决对策
结合多年在火电厂的检修工作经验,发现火电厂热工仪表的故障发生率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我们可以在充分分析其故障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具体来讲,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环境因素引起的仪表误差故障
从理论上来讲,压力的变化以压力表来进行反馈,是利用弹性敏感元件的弹性变形来实现的。此过程对于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控制在-40摄氏度到60摄氏度之间,是最为理想的。如果超过这样的温度区间,弹簧管材料力学性能就会出现变化,甚至出现难以现实介质压力的情况。为了规避这样的问题,应该注意严格控制设备使用环境的温度,保证其处于温度区间,以保证热工仪表实际效能的发挥。
(二)安装位置因素引起的测量偏差
因为安装位置方案不合理,也会对于测量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介质的压力取元点位置需要充分考虑生产工艺流程,以此为基础去实现设计,我们应该将仪表的安装环境,集中布置与取源点高度之间的关系理清楚,由此在管路中的液柱中形成附加误差,由此在低压系统安装的过程中,保证其取值的合理性,避免出现测量上的误差,此时一般不会出现系统故障报警或者跳机的情况。
(三)设备振动引起的周围仪器故障
周围设备处于振动的状态,会给予其他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仪表的螺丝松动,接口不良,局部出现裂缝等情况,都是很有可能发生的。如果在实际检修工作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积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进行调整:其一,对于周围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对于螺丝松动的以安装弹簧垫的方式来进行加固,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其二,高度重视检查和维修工作的进行,正确将损失降到最低。
(四)设备设置有误引起的故障问题
很多时候由于设备长时间没有进行校验,其设置参数会发生细微的变化,尤其在历经长时间运转之后,其参数很有可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会给予实际的测量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此时我们应该使用DCS控制系统和变送器量程的融合使用,去实现上述故障的处理。
上述仅仅是结合本人多年在火电厂的工作经验之谈,实际上在现实火电厂热工仪表的维修过程各种,还会遇到更加复杂的问题。要想保证火电厂热工仪表故障的高效化处理,还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针对于火电厂热工仪表常见故障的特点,总结和归纳当前火电厂热工仪表故障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为制定故障处理策略打下夯实的信息基础,由此去制定规范化的火电厂热工仪表故障处理制度,以保证各项故障处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其二,高度重视火电厂热工仪表检查机制的形成,以岗位责任制度的方式去实现检查工作的分布,保证对于火电厂的热工仪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以实现对于设备运行状态的全面了解;其三,高度重视专业化火电厂热工仪表维修人才的培养,从仪表维修理论和实践培训的角度入手,使得火电厂热工仪表维修工作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其四,注重改变传统火电厂热工仪表设备的维护管理方式,将信息化技术利用进去,以此去建立热工仪表设备的使用档案,由此为后期的维修工作打下夯实的信息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厂热工仪表是电站正常运转及安全的基础保障。为了保证热工仪表的正常运行,热工仪表操作人员要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身水平,作为维修人员更要具备丰富的经验与精湛的技术,了解热工仪表的理论基础以及工作原理,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正确地排除障碍,可以应对突况,为电厂的更加稳定、安全运行保驾护航。相信随着在此方面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火电厂热工测量设备的效能得到最大化发挥,并且由此使得火电厂热工测量效率和质量得到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程宇航.热工仪表与自动化仪表的检修和校验[J].民营科技,2010(06).
篇9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改;探究式教学
一、探究式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定位
1、学生定位
探究式教学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视为“小科学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甚至是自主学习中,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去发现结论、体验过程,而不是把学生当做接纳现成知识的“盛器”。如在地方时和区时以及日界线问题的学习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情景如宾馆大堂的壁钟、打国际长途选择合适的时间、观看NBA比赛直播的时间等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由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区时的规定、时差的计算,让学生在实践感知中发现结论、获得知识。
2、教师定位
与传统教学活动相比,探究式教学更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带着知识上课堂,更重要的是带着学生关心的、来自于学生生活实践中的问题上课堂。例如,在学习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时,可以提供一些基本数据和世界一些国家能源消耗柱状图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表,引导学生分析并思考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世界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讨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越俎代庖,把结论一股脑儿强加给学生,而应该充分利用地理图像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由此激发学生好奇心和自我发现的问题兴趣,积极思考,探寻问题解决办法。
二、探究式地理教学的课堂目标设置
地理教学目标的设置就是对地理课堂教学的目标描述,它对地理课堂行为具有有较强的指向性和规范性。在地理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应根据地理学科教育的特点,从课堂教学目标设置入手,把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视为地理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1、学习地理知识与技能
地理学科教育追求目标是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能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发现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分析常见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如在讲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使学生自主获得基础知识和懂得运用图表和数据,在说明二分二至日全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时,可以让学生分析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的数据,然后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再进一步让学生把数据转化为变化曲线图。这样不仅使学生懂得获取正午太阳高度的知识的途径,而且还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分析读图能力。
2、掌握学习地理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式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预设问题探究情境,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参与问题的条件和多维性探索的目标,让学生围绕着目标内容,自主收集处理信息,探究问题,建构答案。例如,在讲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先提供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以问题的方式导入教学:若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点不移动、地球表面性质均匀,获得理想状态下的单圈热力环流。然后,逐一逆推,得出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出现的北半球冬夏季的气压中心。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自然地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从而为学生探索未知领域指明了方向。
三、探究式地理教学的课堂内容构建
1、紧密联系实际,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
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丰富的生活地理素材,寻找学生熟悉的或常见的地理知识话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回归地理的本质特征。如:讲授“季风”的成因,如果缺乏必要的感性材料,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不妨举出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提出一些简单的实践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夏天游泳时,当你中午赤着脚,踏在岸边泥地上感觉怎样?”“入水后感觉怎样?”从这些简单常见的实践问题中让学生了解这都是两者比热容不同的缘故,再进一步拓展到陆地和海洋的关系也存在类似的比热容的区别。
2、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建构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的课堂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关键。因此教师设置课堂教学内容时,必须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着手,把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转化成一个个探究性的课题,并创设一定问题情景,提供相应的多媒体素材,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讨论、观察、想象、验证等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自主构建知识。如,在讲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时,可以结合展示的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观看登山旅游的视频资料,借此让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中基本地形类型有所了解。
3、重视实践,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
篇10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B-0027-0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已成为当前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则是实现这个过程的关键。所以,物理教师绝不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灌输式教学,而要大胆创新教学模式。笔者从央视节目《幸运52》中获得灵感,有意识地将其中的一些积极因素运用到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开展互动和竞争,构建“五动一感”的物理课堂模式。
所谓“五动一感”,即眼动、手动、脑动、心动、口动、有感悟。这样的课堂让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探究,动脑思考,用心体会,动流,获得感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五动一感”课堂的实施要点
(一)“五动一感”课堂要做好课前准备
1.理念要更新——思想准备。教师要明确课改的目的、意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放手给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获取知识。但是,一些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看重成绩,其教学行为表现为课堂讲解面面俱到,总是怕学生这也不懂那也不懂,结果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有些本应让学生动手的实验变成了教师的“演示”,以致于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欲速则不达,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五动一感”课堂模式是对传统的巨大挑战。实施这种模式,教师下的工夫主要是在备课环节中针对学情进行问题设计,而不是用在课堂讲解上。问题设计得好,设计得巧妙,教学语言精练,课堂时间就能更多地还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进行合作探究、展示自我、巩固练习,这样就能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就能享受物理学习带来的乐趣。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2.气氛要融洽——环境准备。课堂气氛融洽,师生之间和谐,这样才能为“五动一感”课堂提供良好的环境。学生不用担心老师的责骂,也不用担心同学的讥讽,这样才能轻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回答问题的准确率最高,最易产生灵感,语言最有光彩,见解最易有独到之处。如果教师上课一脸严肃,甚至一脸凶相,课堂气氛沉闷、紧张,学生生怕惹着老师,哪还有心思听课,更不敢主动发言。“五动一感”课堂模式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这样,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因亲其师而信其道。
3.问题要恰当——教学准备。“五动一感”课堂注重问题设置,所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由简而繁。教师对学生的学情也要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什么样的问题该由谁回答,心中要有数。一般来说,易、浅、简的问题请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回答,难、深、繁的问题由成绩好的同学回答。注意既要避免部分学生产生骄傲情绪,又要避免部分学生有心理负担。另外,“五动一感”课堂的问题应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缺少思考价值的问题不要问。如有的老师开始上课,把课题板书在黑板上后就问:“同学们,今天我们上第几课?它的标题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呢?”学生说:“黑板上写着呢。”这类问题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容易让学生反感。
(二)“五动一感”课堂要重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五动一感”课堂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设计问题、提出问题的都是教师,学生只是被动地有指向性地回答问题,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其实,只有充分相信学生,把课堂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有机会表现自己,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的过程、知识的获得,学生的感悟才是最深刻的。即便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错误,也不要大惊小怪,师生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哪里,反而能使学生有更大的收获。其间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鼓励其继续努力。事实上,在师生互动中,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会出人意料。他们自己说出的正确答案比老师告诉的答案更能令他们记忆深刻,通过自己思考、争论得出的结论更有意义。
“五动一感”课堂注重让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活动多是在学生自主探索或小组讨论的情况下进行的。
2.“五动一感”课堂要注重学生的主动阅读。在竞争的氛围中学生会认真阅读,注意把握关键的地方,这对学习物理很重要。在学习物理概念、规律时,如果不注意关键的地方,会影响对这些概念、规律的理解掌握。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地方,提高阅读效率。例如,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这里的“垂直”就是关键词。又如,在“光的折射”中讲到“让一束光通过玻璃槽盖子上的狭缝,斜射到水面上”,这里的“斜”字就非常重要。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很重要。对一些抽象概念,在教学前可先提出一些问题唤起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在学习惯性之前,先给学生布置一些观察思考题:①你观察到的用脸盆泼水的动作过程和发生的现象是怎样的?②坐公共汽车,突然开车和突然刹车时分别会有什么感觉?这样学生在阅读惯性概念的内容时就觉得容易接受,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五动一感”课堂评价要体现公平性和及时性
1.评价要注重公平性。评价如果不注意公平性,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五动一感”的课堂将难以实现。公平的评价能使每个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体验到教师对他的尊重,从而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形成融洽的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公平的评价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公平的评价还有利于学生形成公平、公正的意识,从而有助于他们完成社会化。反之,评价如果不公平,容易导致学生之间不和,产生对抗、冲突;还会使某些学生对教师产生反感,使教育教学受到影响,甚至会对他们的人生态度产生影响,使他们形成化的人格。因此,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应注意给予中肯的评价,哪怕是对回答问题有错误的学生,也要对其回答过程中值得肯定的地方给予肯定,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就感,并提升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动力。
2.总结要及时。“五动一感”课堂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要让这样的课堂能更持久地发挥效力,及时总结这个环节,包括单元小结、周小结、月总结、学期总结等不可缺少。在总结时,对取得好成绩和表现好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并进行阶段学习经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团结协作、为集体争光,以使教学成果最大化,使“五动一感”课堂活动进入良性循环。
二、“五动一感”课堂的实施过程
(一)课前预热
此环节大约3分钟。课前教师设计3—5个有趣的物理问题(问题应有一定的梯度,最后一个问题应跟本节内容有关),让各组的学生抢答记分(每答对一个问题,个人记2分,为集体加1分)。这些问题一般是学生已学过的并且涉及本节课用到的物理知识,问题来源于生活,活动由各学主持。
(二)引出问题
教师由以上抢答环节的最后一个问题(学生可能答错或可能答不全)引入新的内容并提出猜想。这个过程大约需要2分钟。
(三)合作探究
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内做好分工,进行实验,小组内同学进行交流达成共识,组长汇总本组意见。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学生并收集各组提出的一些共性问题,设计好下一环节的抢答问题。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5分钟。
(四)成果展示
各学习小组抢答新提出的问题,答不完整的同组同学补充,或其他组同学补充,或在不同组间进行一问一答式的交流,或教师再针对合作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给学生抢答。完成实验最快最好的一个组集体加5分;在此过程能善于发现问题并做表达展示的个人加2分,为其所在的学习组集体记1分。这一过程约7分钟。
(五)巩固提高
教师针对本节内容,设计5—10道题给学生做当堂限时(约10分钟)练习,鼓励学生又好又快地完成练习,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
(六)点评总结
公布限时练习答案,用举手的形式反馈做题对错的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同时鼓励答对的学生帮老师来点评,并为其个人和集体加分,此过程约5分钟。之后,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可由教师或学习小组组长总结,时间约3分钟。
三、“五动一感”课堂的实施课例
表1是笔者对“电阻”一课的课堂教学设计。
在实践中,学生小组间的竞争气氛很浓。老师的提问声刚落,各个小组的组长便纷纷举手抢答。小组长回答有不到位的地方,同组的成员立即补充回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这些现象在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中是不多见的。本节课设计了10道限时训练题,在同层次的班级中使用,采用“五动一感”课堂模式的班级答对率达81%,而采用传统模式的班级答对率仅为62%。“五动一感”课堂模式精简了教师的课堂语言,能让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进行探究和交流,学生学习效果好,收获大。在本课中,“在长度和粗细一样的情况下,物体的电阻大小和材料有关”“在材料和粗细一样的情况下,导体越长,它的的电阻越大”这些结论并不是老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自己探究总结出来的。可见,在“五动一感”课堂模式下,由于学生亲自体验的机会多,参与的机会多,对探究过程印象深刻,对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