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的方法与技巧范文
时间:2023-11-24 18:0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化学的方法与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预习阶段:概括起来就是“读、划、写、记”。
“ 读”,要有课前预读的习惯,能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读懂课文,归纳含义;“划”,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在课本上圈圈点点。“写”,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带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问题去听课,“记”,要把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制法多读几遍,记在脑子里。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认识能力就会提高,在预习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回答老师提出问题,能质疑问题,而且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听课阶段:
课堂听讲,在中学时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系统地讲解化学概念和规律,指导学生或演示实验、组织讨论、探索新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点拨思路,纠正错误,并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作出规范。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一定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在老师的诱导下,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同时还要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还要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主要精力放在听和讲上,必要时也可标标,划划或写写。
1 听好课的三要素:(1)恭听:上课听讲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严肃的学习态度,全神贯注,做到眼、耳、手、脑并用,自觉遵守课堂纪律,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听讲的效率。(2)思维:听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思维,注意听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解题的规范要求。思索老师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到结论的过程,或演绎、推理的过程,以及说理论证过程或操作过程、装置原理。其关键是要发展思维能力,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不是只记结论。(3)记忆:思维的同时也在进行记忆。记忆要及时,并注意反复巩固,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 听讲的方法:听讲方法主要包括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和总结巩固这三个环节的学习。和其它学科一样,听化学课应全神贯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关键是心到,即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想懂所学内容,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这四到各有其特点。对于眼到,除以演示实验等直观教学看得全面外,重要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分清主次现象,能迅速捕捉一瞬即逝或现象不够突出和不够明显,而又属于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的现象。这就要求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时要记住这些现象。不论好看有趣与否,都有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自觉提高和发展观察能力。关于耳到、心到,着重点是开动思维器官,听清和思索教师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过程,或演绎推理过程,以及说理、论证过程和操作及装置的原理等,也就是那些属于理解的内容。切实克服和改变不注意听和想的过程,而只记住结论的不正确的学习方法。耳到、心到的关键是发展思维能力,理解所学的内容。当然,在此前提下该记住的内容,还是要记住的。手到,主要的是按要求和规范,认真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至于笔记,要学会记要点、记提纲,不要因记笔记而影响看、听和想。在检查复习时,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注意听同学的回答,看同学的操作。不要因没有检查到自己而不认真想、不注意听和看。当同学的回答、操作与自己的认识不一样时,更要想一想有无道理。总结巩固阶段,主要是会小结归纳,使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在头脑中条理分明有个系统,同时回忆看或所做的实验。
复习阶段:
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程序。在复习过程中,要针对知识、技能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成网,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1 复习的种类:复习的种类、方法各一,但复习的种类,大致可分为新课中的复习、阶段复习和学年总复习三种。(1)新课中的复习:这种复习是把新课有联系的已学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进行复习。目的是“温故知新”。从已知引出未知,由旧导出新,降低新课的教学难度。这可采用课前提问,或边讲新内容边复习旧知识的方法。(2)阶段复习。这种复习一般分为单元复习、每章复习和学期复习。①单元复习就是马每章按内容划分为几个单元,每一单元讲完后复习一次。如第一章可分为一至三节和四至八节两个单元。②每章复习是在上完了一章内容后进行的。它的作用是把整章进行归纳、综合并进行一次小测试。其方法可根据每章后面的“内容提要”有所侧重地进行,并结合学生实际,做每章后面的复习题或选做适量的课外练习题进行消化、巩固。③学期复习是在学期期未考试前集中两周时间,把一学期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综合复习。通过复习及学期考试检查,将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寒暑假作业弥补,为学习后面的知识打好基础。以上各阶段复习,按课本的顺序进行为宣。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便于学生掌握。(3)学年总复习。它是在上完全册教材后进行的,不受章节或阶段知识的限制。通过总复习,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系统化、条理化,有较好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学年总复习一般可分为系统复习和综合训练两个阶段。
2 复习的基本步骤:(1)在每次复习前必须要有计划做好复习准备。例如,一个晚上自学两小时,就应根据一天学习的学科和学科的性质,做科学安排,即内容相似的不要前后相连复习,应间隔复习。这是因为从心理学上讲,相似的学科相连复习往往引起干扰,降低复习效果。(2)复习时最好先回忆,或根据听课所记要点,进行回忆当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教材是什么,进行了哪些实验,等等。然后再复习课文。在这个时候,可根据回忆,有困难或不明确的地方多复习,理解了没有问题的少复习,这样既可节省时间,而且可集中力量来弄通困难教材,掌握重点。最后,再合上书本思考一遍,特别要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然后才做作业。(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复习时,要十分注意这一特点。对每一项实验,必须注意它的变化、现象,仪器装置、操作手续,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它、理解它。同时,在复习时必须对所做过的实验已观察到的变化,从现象到本质地进行回忆、复习,并且还要注意实验装置及操作手续。
3 复习的操作方法:复习是对知识的识记、掌握、巩固、深化、提高和迁移的过程。通过复习进行总结,归纳章节内容,列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根据不同的内容,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1)实例法:对物质的性质、制法、存在、用途必须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复习。通过实例,认识物质的制法、用途、存在决定于它的性质,它们之间是有机的内在联系的。因此,在复习某一物质的性质的同时,应根据此性质认识它的制法与用途,联系它的存在。同样,复习用途与制法,也必须充分了解它们所根据的是该物质的哪些性质。如复习铵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的特性时,便应注意联系氨的实验室制法。因为氨的实验室制法,就是根据铵盐这一特性。
(2)对比法:化学知识点之间存在异同,复习时若能进行一些对比分析,可加深理解和记忆。元素间、化合物间、同族元素与异族元素间,以及一些概念不同,复习时均可进行对比。对比的方法不仅加深、扩大、巩固新旧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及概括能力的过程。如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百分比浓度,可以从定义、条件、范围、计算公式等方面来对比分析,找到联系与区别,以便灵活运用。
(3)联想法:复习时要善于将前后知识进行联想,使之系统化如复习H2的性质时,可联想到H2的制法、用途,有关的实验现象、装置,注意事项等。联想法是复习化学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4)归纳法: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复习方法,它把零散的知识,复杂的内容整理成提纲或图表。如氧化物、酸、碱、盐之间,通过学习就可摸索出它们相互间的转化规律,归纳成图表,成为全章及全书的知识概括和小结。
(5)联系实际法:要反复通过实例,联系实际,究竟联系什么和如何联系,逐步学会联系实际。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按上面所述,重视复习实验,对生产和社会主义建设,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要结合教学加以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联系。
完成作业:
篇2
【关键词】高中化学;非金属单质;氧化物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的学习是一个重点,但是大部分的同学在进行这部分内容学习的时候,捉不住技巧,所以造成了学习效率的低下和质量的弱化。为了充分的节省时间,实现化学学习的效率提升,积极的探讨学习规律以及技巧,可以大大简化学习的困难程度,从而实现学习效率的迅速提升。在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的学习中,重视规律和技巧的探讨,更是实现效率提升和质量提高的关键。
一、重视分类总结,简化学习难度
重视分类总结,进而使得学习难度降低,这是高中化学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学习的重要技巧。分类总结:主要是对非金属单质的特征以及氧化物进行分析和总结。非金属单质是一个统一的大分类,在这个分类中,通过特征的总结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小类,而这些小类之间要么是在反应条件方面具有共同特征,要么就是在反应物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所以通过这样的小类划分,可以更加清楚的明白统一非金属单质学习的学习方法。举个例子,假如化学学习中的非金属单质有12种,那么按照以往的学习方法,需要对这12种单质的学习进行分别总结,但是通过反应条件的划分之后,可以按照加热、催化剂以及接触反应划分为三类,这样学习方法就明显的简化,同学们需要掌握的内容也就有了适量的缩减。而且这种分类划分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开展由此及彼的推导学习,对于学习效率的提升帮助巨大。
二、强化反应条件的认知
强化反应条件的认知也是高中化学非金属单质及氧化物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技巧。在化学学习中,反应条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有些物质的反应只需要接触就可以,而有些物质需要高温,还有些物质不仅需要高温,还需要催化剂,所以强化反应条件的认知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化学的学习。在非金属单质及氧化物的学习中,对反应条件进行详细的分类,然后按照反应条件对单质的特征进行进一步的掌握,这样可以再次强化学习的效果。以加热条件为例,在化学非金属单质的反映中,有些单质需要加热,那么通过对这些单质的深层化学结构进行了解,可以发现其与其他单质的不同,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于化学单质的深入理解更加清晰,化学学习的效果也有了提升。
三、重视实验的总结
重视实验的总结也是化学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另一个突出技巧。就化学学习而言,实验学习更加的直接,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的集中,所以在化学实验当中,做好观察的总结具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实验的总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实验条件的准备。比如化学仪器、化学试剂、催化剂等等。总结这些条件准备可以更好的分析实验的特点。第二是进行反应过程的总结,通过反应过程的总结,学生可以清晰的发现实验与实验的不同,这样,学生们对于实验的清晰划分效果会得到提升。第三就是进行实验反应物的分析和总结。从反应物方面,对于实验也可以进行分类。简而言之就是重视实验的总结,可以使得整个化学的学习更加的具体。将实验现象和教材描述进行对比,使得实验更佳的具体、形象,学生的学习全面性也会得到更加显著的提升。
四、结束语
高中化学作为理科学科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探讨学习规律和技巧可以有效的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作为高中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分类到反应条件再到化学实验进行学习技巧的总结,可以帮助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化学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的学习技巧,进而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胡久华,张银屏.基于化学观念的化学1模块元素化合物的教学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56-62.
[2]蒋小钢,张贤金.高中化学作业多样性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5,07:65-67.
[3]韩雅娟,陈焰香,林珩.思维导图在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应用[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118-122.
篇3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过程;方法;实施
化学这门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知识点很多,也比较分散,学生要学好化学必须历经化学实验的过程,掌握正确的方法技巧,学会运用化学方法进行化学实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精神和科学研究方案,掌握学习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化学研究方法。要实现高中化学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的目标需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化学实验,领悟化学精神与思想方法,运用化学方法进行化学实验这三个阶段。
一、观察化学实验,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化学与实验的关系密不可分,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理应让学生观察化学实验,例如在进行净化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一杯浑浊的水,给这一杯水中加入明矾,告诉学生明矾具有吸附不容性杂质的功能,然后将水过滤,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与异色异味,再加入消毒药品,除去水中的有毒物质,这时候,浑浊的水已经变成了可以饮用的纯净水。实验完毕后,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用明矾净化水可以使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明矾有吸附作用,这种实验属于化学变化。而且,老师要告诉学生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化学变化就是化学反应,这种变化会产生新物质,一般都伴随着发热、发光、产生气体或沉淀等现象,像磁铁生锈、燃烧火焰、食物变质等。物理变化不会产生新物质,水结成冰或者冰融化成水就属于物理变化。
另一方面,生活中的化学无处不在,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为学生传授一些化学常识,例如胃病患者可以多食用苏打饼干,苏打属于碳酸钠,可以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减少胃酸对胃粘膜的刺激。食用加碘食盐可以有效消除碘缺乏症,因为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但是,碘酸钾在受到加热或者光照时容易分解,会影响人体对碘的摄入,所以炒菜时应等菜快出锅的时候再加盐。菠菜不能与豆腐一起煮,因为菠菜和豆腐一起炒的话会产生影响身体健康的草酸钙。虾的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是吃虾的时候不能吃水果、红枣、黄豆、鸡肉和猪肉等,也不能喝果汁饮料。如果将虾与水果一起食用,会使海鲜中的钙类与水果中的鞣酸结合,导致恶心、呕吐、头晕、腹痛等症状。虾与红枣一起食用会导致食物中毒,与黄豆同食会消化不良,和猪肉或者鸡肉同食会导致肝肾衰竭,吃虾的时候喝果汁会产生腹泻。清炒虾仁的时候可以给虾仁加一点精盐和食用碱粉,再用手抓搓一会儿,然后用清水浸泡,这样能使虾仁爽嫩。炒鸡蛋的时候先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入少量温水搅拌均匀,再倒入油锅里炒,这样炒出来的鸡蛋更加鲜嫩、可口。煲汤的时候加点菱粉类淀粉,可以使汤变得稠浓美味,更加有营养。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化学实验,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为学生普及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可以加深学生对科学结论与化学概念的准确理解与掌握。
二、引导学生领悟化学精神与思想方法
达尔文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化学精神与思想方法是化学的精髓,教师理应引导学生领悟化学精神与思想方法,让学生了解化学的起源与发展,用化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领悟化学的哲理与真谛,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辅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规律与条件,熟悉化学知识的要点,这样可以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化学基础,促使学生学会运用化学精神与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化学实践能力,推动化学界的新发展。教师在让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的时候,要教导学生注意观察反应物在反应前,反应中和反应后的不同变化,这些不同变化一般都体现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和气味三个方面。要鼓励学生勤于动脑,多分析、多思考,通过科学的观察方法得出新发现与结论。学会用哲学思想看待化学,透过现象看本质,钻研化学反应的条件与变化,并探索如何将化学反应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指导学生运用化学方法进行化学实验
化学与实验密不可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实现高中化学“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必然要指导学生运用化学方法进行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和化学方法,并为学生做实验示范,告诉学生做实验时要注意的要点,然后依据化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并总结化学理论。例如,在检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过程中,学生先取出少量的氢氧化钠放入试管中,再加入稀盐酸,如果试管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就说明氢氧化钠已经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还可以将密封良好的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以后得到了无色透明溶液,在用滴管给溶液滴入酚酞试液,如果溶液变成了红色,就说明氢氧化钠还没有变质,也没有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学生可以通过化学实验享受学习化学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提高化学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精神与思想方法是化学的精髓,生活中的化学无处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精神和科学研究方案,掌握学习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化学研究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化学实验,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领悟化学精神与思想方法,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发展史,用化学家的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引导学生领悟化学的哲理与真谛;指导学生运用化学方法进行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这样才能够实现高中化学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化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卓.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11)
[2]熊士荣,肖小明.对高中化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认识[J].高中化学教学实践,2012(12)
篇4
【摘 要】 高中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化学实验基础上的学科。本文指出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化学实验的必要性,通过直观地演示化学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以及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与知识点。本文也指出了化学实验对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意义,提出了运用化学实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具体策略,具体是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督促学生掌握知识;注重实验安全,注重实验步骤。
关键词 高中化学;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效率;策略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被严重地约束,教学的重点过多地放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答题技巧。这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学生对化学过程以及原理的掌握程度,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化学实验贯穿始终的学科,如果忽视了化学实验,学生只能凭空想象或者死记硬背,这缺少了学生对真实实验的真切感受,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途径。化学课逐渐变得枯燥无味,很难使学生培养出学习化学的兴趣,课堂效率自然也不高。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化学知识学不好,而且严重阻碍学生的进步,阻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以上的问题,谈谈如何运用化学实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化学实验的必要性
高中化学几乎全部的知识点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总结并探索科学的规律。把化学实验引入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直观地演示化学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以及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与知识点。教师要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去观察实验的过程,回想实验的原理,思考实验的结果,而通过这些过程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见,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化学实验是可行的,更是必要的,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够运用更加直观、更加有趣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化学实验对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意义
当前,几乎大多数的高中化学实验室都已配备了基本的设施和设备,能够完全满足教师在课堂上的化学实验演示,而且也能够满足需要全班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化学实验课。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实验课时,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从中观察实验的整个过程,体会化学的神奇之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演示不容易观察到化学过程的实验。把化学实验引入高中化学的教学课堂,自然就可以把化学实验的氛围带入课堂,这种氛围能够吸引学生更多的关注力,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求知欲。实际上,当把学生的注意力极大的吸引到实验上的时候,教师的教学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课堂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运用化学实验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的观察,发现有这样的一些学生,他们平时上课时,表现的并不积极,也不活跃,可是每当让他们做实验的时候,他们的表现比平时明显的活跃的多,也更加积极。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与分析,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化学实验的操作,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若是让学生自主设计化学实验,这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化学实验便充分的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在化学实验中,一些生活中经常碰见的现象,会更激发学生的关注,因为学生们都很急切地想弄清楚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了解了现象产生的原因之后,教师这时再告诉学生该现象的产生需具备的条件、产生的结果等等,学生们这时反而记得更好,体会与理解的更深,收获的教学效果也更好。
(二)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督促学生掌握知识
虽然做化学实验的过程是一个有趣的过程,而且化学实验也常常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充分参与进来,但是,教师切不可顾此失彼,忽略了让学生做化学实验的教学目的。学生做化学实验,其真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来掌握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在让学生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引导,让学生体悟实验过程,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当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要及时的指导学生根据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化学变化的现象,对实验的步骤、操作方法等进行分析与归纳,从而让学生体会并牢记化学的相关知识。
(三)注重实验安全,注重实验步骤
安全、科学的实验操作方会带来科学的实验结论。所以,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实验步骤,注重实验的科学化,同时,也一定要注重安全。教师要先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良好的实验习惯,在每次的实验开始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好实验步骤,做好实验安全保护措施,最后进行科学的实验操作。例如,在做化学实验的时候,有许多化学实验需要用到硫酸,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牢记硫酸的使用,切勿让硫酸伤害到学生或者学生的衣物等。对于实验步骤,教师也要让学生加强重视,注重实验操作的科学性。例如,实验的温度,试剂的添加顺序等等都需要重视,切不可弄的混乱。化学实验是一个不可马虎的过程,做实验时一定要注重实验的科学化,同时也要注重实验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汪淑.浅谈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效率的培养[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1
[2]赵惠芬.利用化学实验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8
篇5
关键词:主题式;高中化学;课堂应用
近几年,科技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很多领域的研究都离不开化学的贡献,古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见化学在学习中的重要程度。随着网络和媒体对于高考状元等的报道,很多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更加重视。当代,为了让学生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高中化学的教学仍然存在应试教育、单一化教学、题海战术等一系列不好的现象。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多教育方面专家提出利用主题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化学方面的教学。本文就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应用探析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和分析。
1当代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
1.1课堂教学目的过于功利化:在当代教学环境中,虽然素质教育很重要,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家长和老师只在乎学生的期末期中的学业成绩,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以及课堂质量的提高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其认为成绩才是硬道理,能考上好的大学才是对学生有用的教育。这就导致老师只顾着学生的成绩,一直采用单一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缺乏重视。很多教师只是看重课堂上大量的知识传输,而不是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下布置大量的作业,对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进行巩固练习,采用题海战术,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化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形成。为了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就要对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2对主题式教学模式不予重视:很多教师在高中化学的教学的过程中对化学主题式教学不加重视,很多教师只是上课的时候按时间上课,在课堂上讲解一些课本上的学应用题解题策略,很少应用主题式情景进行教学,进而导致学生在学习化学应用相关题目的时候缺乏兴趣,对该部分内容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摆正心态,不要对化学主题式情景教学不加重视,现在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实力,学会对化学问题进行探究对其以后各个方面的发展都用很大的作用。主题式教学不仅仅可以锻炼学生大脑的抽象思维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在日程生活中解决问题,面对困难时的思维运算能力,进而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具体应用方式
2.1采用主题式互动教学的教学方式: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自己在三寸讲台上讲个没完,还要顾及学生的想法和看法,在讲课的间隙要经常和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利用主题式教学将教材,教学目标和教学情景融为一体,更多的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的看法。教师可以采用主题式游戏情景的教学模式,然后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融合到游戏中去,利用游戏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使课本上枯燥的化学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既学到相应的化学知识,又能够对化学解题方法产生新的想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进行相应的提高。例如:在高中的课堂上,教给学生酸碱验证实验时,鼓励高中生参与其中,积极表达自我观点,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让高中生对这个问题的解决策略做出相应的表达,每个人对这个检验方式,以及检验物质的认识想法都是不同,在交流的过程中每种想法进行碰撞和重组,进而帮助学生产生新的更加有效的对于酸碱识别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高效的解题方法,利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积极表达自己的疑问和与其他同学不同的观点,进而对高中要学习的化学知识进行有效引导,培养其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2.2开展一些化学知识相关的活动:课下或者周末不要让学生一直呆在家里面,他们在家无非就是玩电脑,打游戏。课余时间老师联系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社团,举办关于化学知识相关的课外活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外活动对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增加一些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帮助学生把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练习和回顾,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培养高中生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化学学习能力。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关于化学知识的活动,比如说有关化学结构的撕名牌游戏。规则是在两个人身上,分别贴上这个有机物的化学式,另一个人身上贴结构式,其中一个人率先把另一个撕掉则获得胜利。这种游戏不仅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对学过的东西进行回顾和复习,加深这部分知识的印象,进而提升化学成绩。
3总结
高中化学课堂应以发展其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应建造活跃的课堂,利用主题式的教学,增加一些师生互动的环节,打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对化学学习的方式和技巧,培养其主动学习化学的好习惯。以学生为主体利用主题式教学,端正教师的教学方法,鼓励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利用游戏等多媒体设施为学生的学习课堂增加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新时代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作者:周璐璐 单位:长春希望高中
参考文献:
[1]赖丽萍,吴伟丽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期刊论文]-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6(4)
篇6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二、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承继和衔接
(1)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②同素异形体。③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④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级教材的第三章就已经开始出现,在讲解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让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2)高一年级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进行加深、完善:氧化一一还原反应。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地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年级时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3)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等内容。高一年级时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①反应原理;②反应装置;③收集方法;④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高、初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识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要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做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级的教学工作,教师应:
(1)通览教材、大纲。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及订出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3)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应该从高一开始。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年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
篇7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意涵解读
1.情感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情感教育是教育完整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存在于整个教育的方方面面.情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它的目标设计与整个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它是将尊重学生情感与培养学生社会性的情感品质渗透于整个的教育过程中,发展学生情感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教育、学生、及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情感体验,真正的形成健全的个性与独特的人格特征.一般而言,情感教育具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科学的情感教育方法,情感教育是理性与感性的共同体,它需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二是学生对情感教育的适应性,情感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的兴趣与情感需求;三是学习中情感教育的趣味性,通过情感的植入与渗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造性.
2.高中化学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契合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基础理论部分主要以抽象的概念构成,如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这部分内容以描述性的内容为主,所学的知识面广量大,很难学习与记忆,情感教育可以利用情感渗透的方式,通过语言、表情及暗示等手段,创设真实的情境,将抽象的概念生动化、形象化,使得基础理论部分能够易学易记.另外,高中化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它需要通过化学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理解化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化学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化学情感的获得,情感教育是将化学知识与情感有机结合的产物,它能够为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中感受化学教育的功能与作用.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探寻
1.高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目标的设计
情感教育的目标是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目的与归宿,情感教育目标的设计通常分为三个方面,其一,宏观情感目标的设计,主要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体验化学教育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形成化学回归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其二,中观情感目标的设计,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树立化学学习的正确价值观,培养应用化学知识的兴趣;其三,微观情感目标的设计,掌握化学教学中的基本知识感念,利用迁移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利用盐酸与醋酸可以去除水壶中的水垢,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去除水垢的步骤,这样让学生体验情感教育中化学的实际运用过程.
2.高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内容的设计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内容是引发学生形成学习兴趣的根本所在,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即时与长时学习心向的重要推动力,这就需要从心理匹配、发展区跨越、情感挖掘、诱发及赋予三个层面来设计情感教育的内容.其一,心理的匹配方面,情感教育的内容要考虑到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状况,寻找到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的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从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让化学教学与学生的心理活动相匹配.如在学习原电池时,可以利用干电池能够使灯泡发亮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计一节电池,这样学生就可以从实验过程中来体验化学的实际应用型;其二,发展区跨越方面,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论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能够“跳一跳,摘桃子”,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形成新的发展区.如氨气的喷泉实验中,教师可以通过“为什么会形成喷泉”、“为什么喷泉是美丽的红色”等问题来引发学生做实验的好奇心,通过实验学生就会得出氨气的两个性质,继而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扩展知识的深度,提出“加入氨气喷泉装置中没有装吸满水的滴管,如何在不改变装置的情况下形成喷泉?”,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跨越原有的发展区,形成新的发展区.其三,情感的挖掘、诱发与赋予方面,化学教学的内容反映的是客观的事实与规律,内容本身并不带有任何的感彩,因此,教师要通过情感教育来充分挖掘教学内容背后隐含的情感素材,利用想象、联想、记忆术等方面的学习策略来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如在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想象的方法来学习这部分内容,将小麻雀当做能量低的电子,雄鹰当做能量高的电子,这样就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手法来解释“原子核外的电子能量不同,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能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的内容.情感的诱发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浓缩、提炼、对比等学习技巧来帮助学生形成对化学的真实情感,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将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与特征等概念浓缩为“升、失、氧、还、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简单、清晰的理解这些概念,并诱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情感的赋予是要将不含情感的化学教学赋予生活化、人格化与情感化的讲解中,赋予化学教学趣味性与情感性.如在学习石墨与金刚石同素异形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抽离出几个现实问题,“大家平时用的铅笔芯是由什么制成的?”、“铅笔上标有的B与H都是什么意思?”,通过这些比较生活化、情感化的问题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3.高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评价的设计
篇8
关键词: 高中化学 认知因素 学习难题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旨在改变一直以来影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应试教育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个不容乐观的现象,那就是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学习困难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理解水平的差异,以及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一知半解。针对这样的学习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认真分析学生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认知因素,并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
一、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现状
当前,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学生学习困难的现象。主要表现如下:一是部分学生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态度差的问题,对化学学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化学不过是一门无足重轻的学科。其次,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缺乏兴趣,主要原因在于化学知识的结构严谨,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存在困难。尤其是对于一些化学学习起步较晚的学生而言,在化学学习中更是感觉头疼。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化学的电离方程式时,一些学生一听到电离方程式,就有畏难情绪,致使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掌握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大,更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高中化学学习困难认知因素分析
当前,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学习困难的现象,主要因素如下:
1.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化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化学学科的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对于高中生而言,其主要是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很多抽象的概念、方程式,学生如果逻辑思维能力不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存在很大程度的困难。因此,要实现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效率的提升,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学生的认知风格迥异。
个体存在差异性,这是无可厚非的。在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困难,一个原因是学生的认知风格迥异,对化学新课程的理解和认知存在差异,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并且这种思维会影响到与之关系紧密的学生,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困难存在普遍性。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有效措施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措施,改变学生学习困难的现状呢?笔者认为,教师要真正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就要从学生的认知因素入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1.转变被动学习思维模式,促进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的思维模式,改变传统学生必须教师督促才会学习的学习现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客观的分析,找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利用科学的方法改革创新,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效率的提升。
2.重视技巧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观点,重视学生化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站在全局的角度分析和学习化学知识,具有逻辑性的知识框架结构,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再显得凌乱而繁杂,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盲目性。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用化学知识指导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化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
3.重视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对化学知识兴趣不浓厚的教学现状,不断改革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传统枯燥的灌输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模式,可以帮助教师学习很多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点,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引起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并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有效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又好又快地发展,打造高效的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为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小超.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篇9
化学是高中教育教学中相对特殊的一门学科,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质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直是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教学方法对教学非常关键,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么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观察中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呢?笔者结合多年来在化学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
知识固然重要,但科学的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无异于拿到了开启知识的金钥匙。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自学能力是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二是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教学实验证明,学生没有阅读能力,不能正确理解书中的字、词、句的含义和化学概念,抓不住段落的中心思想,不会使用教科书,也缺乏阅读教科书的兴趣。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再讨论,共同设计,得出方法、步骤、装置等。在进行有机化学中的甲烷、乙烯、乙炔实验室制法的教学时,可采取上述方法。因学生已学过氯化氢、氯气、氧气、氢气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已掌握实验室制气体的方法,在此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学生自然能够得出制取以上三种气体的方法、步骤、装置、收集等知识,达到使学生自学的目的。
2.注重实验、促进交流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中等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这些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在今后的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2.1 注重实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去。为了更好的发挥出高中化学实验的作用,高中化学教师应注重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去。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障学习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学校应建立起专门的化学实验室,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向学生明确化学实验流程,全程监控学生的操作情况,保障学生可以顺利的进行化学实验的操作。
2.2 小组式实验,促进学生的交流。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间的合作关系,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化学实验,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困难,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片,这些手段简便快捷,随时可以按照课堂情况书写内容,易学易用,经济高效。但有局限性,表现形式呆板、僵硬,不能展现化学中的微观问题,且容量小。而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以电视、录像、实物展示台等现代媒体与计算机结合的多媒体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学习环境,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以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如"电子云"概念很抽象,教师用语言、挂图均不易表达清楚,采用多媒体仿真技术模拟"电子云",学生可以直观地感觉到电子出现的"几率"大小,从而理解"电子云"的概念。用多媒体展现有机化学中一些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历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难以理解的问题。以及化工生产过程、回避不做的有毒的、危险性较大的实验,均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给学生,以弥补其缺乏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讲解化学计算题时,利用计算机的存贮功能进行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加强了学生分析、比较、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4.重视知识演练,加深知识掌握
课堂授课与知识演练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要想有效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就应针对课堂授课的内容合理的安排具体的知识演练,这样既可以考察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找出学生化学知识学习上的不足,方便化学教师教育教学的展开。
高中化学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各种化学知识汇总在一起,学生很难通过教材了解哪些知识是学习的重点,哪些知识是学习的难点。而教师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又习惯性的进行概括式的授课,将所有内容不分层次,不分重点的讲授给学生,造成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障碍。因此高中化学教师今后在化学授课的过程中应对授课内容进行一定的精炼,明确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提高对关键知识的重视,同时教师还应合理的安排授课时间,避免授课时间过长引起学生的厌倦感,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5.重视方法、提升技巧
每一门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着其独特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对这些方法和技巧进行有效的掌握可以很好的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负担,减少学生对学习的排斥感。鉴于此种情况,高中化学教师应在课堂教育教学中,适当向学生介绍相应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促进学生的学习,具体来讲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5.1 重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学习多项科目,每一门科目都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内容,因此高中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对较重,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为了解决学生的这一问题,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关键,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应重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积极的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篇10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机化学;解题方法;解题技巧
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题。但是,许多同学面对有机化学题时,却感到无从下手,表面上感觉应该会做,却并未解答出来。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学生们的基础知识不牢固、解题思路不正确,解题技巧不到位。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强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训练,强化有机化学各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十分必要,也十分关键。
1.有机化学的概念及基本题型
有机化学是与无机化学相对立的一个化学名词。简而言之,它就是指研究有机物的化学,而有机物是指含炭元素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及其转化规律,而高中有机化学的各题型也主要是围绕几十种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重要反应、结构特性、机理规律等而设计的。归纳起来,高中有机化学的基本题型有以下四大类:①命名与结构;②反应转化与反应机理;③结构式推导与合成设计;④活性比较及有机化学鉴别。
2.有机化学的解题思路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思维方法。解答有机化学类的题目,就是要通过思维方法将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转化为问题答案,带着疑问去思索、探究。根据有机化学的学科性质,笔者认为其解题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步骤,依次递进、层层深入(如图1所示)。
第一是审题。从题目中获取相关信息、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理解和定位,将不熟悉的知识点转化成熟悉的知识点,将概括性、抽象性的目标问题分解为若干具体的、形象的小目标问题,从而真正读懂题目、理解题意。第二是解题。这时需要将题目中的若干小问题与所学的有机化学知识点联系起来,提出假设,并根据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正向推导、反向思维、逆向演变,用已知的概念、程序和方法来解答问题。第三便是检查与完善。用熟知的知识、原理来检验前面的推断过程是否正确,信息是否吻合,并通过画示意图的方式,将问题转化为公式,补充完善答案。
图1 有机化学的解题思路
3.有机化学各题型的解题技巧
(1)命名与结构类
高中有机化学中的这类题型主要是考察学生是否掌握有机化合物中的顺式、反式、手性特征;是否了解如螺环、桥环、杂环化合物殊的母体;是否掌握了各个官能团的位次、原则、性质和有机反应条件;是否能够根据化合物命名的结构式推断其属于哪一类,从而得出其母体名称等等。
例如,在分子结构“CH3-CH=CH-CC-CF3”中,这六个碳原子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和一个平面上呢?这是一道典型的有机化学命名与结构题型,解决这类题目的方法,就是要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后盾,对各官能团的性质理解并掌握透彻,然后分析已知条件、推导未知答案。根据题目,我们看到结构中的前面四个(CH3、CH、CH、C)碳原子在碳碳双键(具有120°键角)的作用下,处于同一个平面;而后四个(CH、C、C、CF3)碳原子在碳碳三键的作用下,处于同一直线上。所以,这六个碳原子未在一条直线上,但在一个平面上。
(2)反应转化与反应机理类
这一类题型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是能否根据已知反应进行分类、确定反应的方向、特殊性以及反应产物的顺反式、构象的稳定性等等。二是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原理,知道反应物与产物间的结构变化,其分子结构中的化学键、官能团有何变化;学会区分其反应的属性和反应机理类型,找到反应的进攻质点、中间体、过渡态等等。
解答这类题目时,也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要有比较地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现象、反应条件、反应类型和反应机理,熟知不同化合物的不同反应规则、效应及活性次序等,解题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比如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CH2=CH-CH2- -CHO
那么,请问该有机物是否具有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的性质呢?解答这道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加成反应、什么是加聚反应?其次,我们要学会分析和理解题目中的分子结构式,将“结构式语言”转化成我们熟悉的语言表达;再者,要善于分析结构式中的各化学键、设想各官能团可能出现的变化,然后判断其反应归属。这样一来,我们就很容易得出答案。
(3)结构式推导与合成设计类
有机化学中的结构式推导题目,其题目本身就是一种思考和解题的方法。即运用流程图的方式,将问题罗列出来;能够列出各种化学键的组合、计算出结构式中的不饱和度。当然,除了正向推导,也可以采取反向推理的方法,从最简单、最熟悉的知识点进行突破,然后假设,一步步推导、演变、排除,从而得出结论。而合成设计类题型,则是根据目标分子结构式,分析其骨架结构、所涉及的官能团、对称性质,学会如何对结构进行分割组合,最终选择方式合成目标化合物。
(4)活性比较及有机化学鉴别类
高中有机化学中的化合物活性比较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化合物的性质。化合物有酸碱性、溶解性、亲核性及亲电性等性质。例如区分叔醇、仲醇及伯醇与盐酸之间的反应活性。我们首先要熟记基本物质的活性次序;然后,要知道这三类化合物的异同处,区分它们的反应特征及现象;最后做出判断。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时,在进行化合物活性比较鉴别时,要考虑吸电子基团与斥电子基团,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等因素对其性质的影响。这样更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和推导。
参考文献:
[1]赵文刚.张英锋.探析有机推断题的解题策略[J].高中数理化,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