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呼吸系统的保健范文

时间:2023-11-24 18:00: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婴幼儿呼吸系统的保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婴幼儿呼吸系统的保健

篇1

[关键词] 儿科患者;发病率;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2(a)-131-02

我院为珠三角镇级二级甲等医院,医疗预防辐射人口有一百万左右。为了解儿科住院患者的发病情况,对我院儿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6 064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显示出其特点,以期为儿科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6 064例住院患者。

1.2 儿科疾病名称及分类

疾病名称及分类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为标准。

1.3 统计学分析

用Excel输入数据进行分类汇总,1例患儿同时患数种疾病时均按出院第一诊断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性别分布

见表1。

2.2 季节分布

见表2。

2.3 各年龄组患病情况及主要疾病构成

2.3.1 各年龄组患病情况,见表3。

2.3.2 各年龄组主要疾病构成,见表4。

2.4 各系统疾病病发病情况及主要疾病构成

2.4.1 各系统疾病发病情况,见表5。

2.4.2 16 064例患儿各系统主要疾病构成,见表6。

2.5 前5位疾病的发病情况

见表7。

2.6 各年龄阶段的病死率

见表8。

3 讨论

儿童疾病分类构成变化的研究可以了解儿科病种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依据。由于各地区不同因素的差异,儿童疾病构成的情况也有区别。

本次统计显示,3年来住院患儿中,男性发病均高于女性,男∶女为1.79~1.95∶1。夏秋季发病患者数高于冬春季,这可能与珠三角地区气候炎热、高温时间长、经济发达、空调使用率高、易受凉生病有关。

从表3可以看出,婴幼儿是住院的高峰年龄段。这是由于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迅速,来自母体的抗体逐渐减少,而各器官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特别是自身免疫功能不成熟,抗感染能力较弱,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

从表4可以看出,新生儿时期主要疾病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肺炎。婴幼儿时期主要是呼吸系统感染和小儿腹泻病。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主要是呼吸系统感染和传染病。本地区人口构成主要为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环境及卫生条件较差,文化程度偏低,产前、围生期保健和疾病的自我保健意识薄弱,致各种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从表5、6、7可以看出,呼吸系统疾病占第1位(48.82%),主要为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婴幼儿呼吸系统疾病7 121例(7 121/7 842),占了呼吸系统疾病的90.81%,这与婴幼儿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少,肺含气量少,易为黏液所阻塞,以及此年龄段免疫学上的弱点等有关。第2位是消化系统疾病(23.65%),主要为小儿腹泻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这与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液体总量相对比成人高,但婴幼儿脏腑娇嫩,消化能力低下,极易出现消化系统疾病有关。第3位是新生儿疾病(19.65%),主要是高胆红素血症和肺炎,说明本地区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发区。虽然患者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表7中的5种疾病发病患者数约占儿科住院患者的90%,并且3年来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这仍然是今后治疗和预防工作的重点。

从表8可以看出,1岁以内的患儿是儿童住院的死亡高峰年龄段。儿童年病死率为0.12%~0.23%。我院儿科病死率低与基层医院一些危重患儿放弃治疗或转上级医院有关。

综上所述,本次统计分析提示:①住院患儿男多于女,夏秋季发病率高于冬春季,重点要加强婴幼儿及围生儿的管理,对孩子的父母进行健康教育,改善居住环境,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提高家长早期识别疾病的能力,增强家庭保健意识,使疾病能够早期发现、早期就诊,并且要按时预防接种,除计划免疫中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外,还应根据本地区流动人口量大、务工人员多的情况,扩大免疫计划及免疫实施监管;按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及小儿腹泻病防治规划来进行病例管理,把降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小儿腹泻病、新生儿疾病的发病率作为临床工作的重点;②住院患儿的病种主要集中在常见病、多发病上,今后要拓宽服务范围,提高疑难及少见病的诊疗水平,使珠三角镇级二甲医院对于儿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向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雯,王锋,刘鹏,等.乌鲁木齐市儿科7年住院病例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5,6(5):115-119.

[2]周敏,吴超,邓洪涛.1996-2006年本院儿科住院患者疾病谱变迁及病死率分析[J].重庆医学,2007,36(22):2310-2312.

[3]朱红雨,陈香礼.2000-2005年28707例住院儿童疾病谱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5):549-551.

篇2

【摘要】 目的 探讨抚触和中医按摩对婴儿呼吸系统的保健作用。方法 通过对8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抚触和中医按摩,并随机选择条件相当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婴儿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结果 抚触和中医按摩组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及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抚触和中医按摩能促进婴儿呼吸系统的发育,增强抵抗力,且方法简便易学,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关键词】 抚触;中医按摩;穴位疗法;呼吸道感染;保健;婴儿

婴儿抚触是通过对婴儿皮肤感官温和的刺激,以促进婴幼儿的健康发育。中医按摩是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揉、按、捏、推),达到疏通经络的作用,二者有机的结合,更能增强婴儿的抵抗力及预防呼吸系统疾病。为探讨抚触、中医按摩对婴儿呼吸系统的影响,笔者进行了本次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按照单纯随机抽样兼顾自愿的原则,选择200601~200901在本院住院正常分娩的足月顺产、出生时体质量≥2 500 g、无产时窒息的新生儿1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婴儿的体质量、身高、头围、性别、喂养方式、父母年龄、文化水平、职业及喂养人的文化水平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抚触按摩计划及要求

婴儿抚触具体方法参照文献国际标准通用手法和步骤[1],抚触时间为新生儿出生24 h后,喂奶1 h后,安静无哭闹时进行。按正规国际抚触标准进行(即全身按摩法)由头部、胸部、腹部、背部、四肢和手足的顺序进行抚触。每1个部位抚触4~6次,手法要轻柔,但要有一定力度,先轻后重。环境选择温暖、安静的房间,室温26 ℃左右。中医按摩技术是在婴儿抚触资料的基础上增加了穴位按摩,面部及头部的穴位有:百会、天庭、攒竹、太阳、迎香;胸腹部穴位:天枢、檀中、肚角、神阙、丹田;下肢及足:足三里、委中、涌泉穴;背部有肺俞穴、肝俞穴、长强穴;手部有小肠经、大肠经、脾经、肾经及肝经等。观察组生后即开始中医小儿按摩、抚触,每日2次,每次抚触10 min,按摩5 min,6个月后每次抚触10 min,按摩10 min,对照组不做抚触和按摩。

1.2.2 效果观察

专业人员对观察组婴儿的父母进行抚触、中医小儿按摩的培训,并发放相关的指导手册,使其掌握方法,正规操作,并每月进行家访1次,督促及询问完成情况,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对照组亦每月进行家访1次。两组均记录呼吸道感染次数及治愈时间。诊断指标按儿科学诊断标准[1]。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AS 8.1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统计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婴儿呼吸道感染次数及治愈时间比较

见表1。表1 婴儿抚触和中医按摩(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次数与治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略)注: 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次数较对照组感染次数少,且病程短,病情恢复快,t=3.26,P

3 讨论

婴儿抚触是通过对婴儿皮肤各部位有次序、有手法技巧的按摩,让大量温和的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效应。对婴儿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抚触不仅能使体质量增加,还能促进婴儿的情商发育[2]。抚触可促进β内啡肽,5羟色胺、肾上腺素、血清素等的分泌,减低应激反应,增强免疫应答[3],增强婴儿抵抗力,减少发病次数,在抚触的基础上增加穴位的轻揉按摩,能调节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验证明无论是患上呼吸道感染还是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均较对照组少,且病程短,病情恢复快。

抚触是一种简便且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这一全新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专业人士及家长的认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4318.

篇3

【关键词】 普米克令舒;万托林 ;爱全乐;雾化吸入;婴幼儿喘息

喘息性疾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能否很好地控制喘息症状, 以及对喘息小儿发展为儿童哮喘早期干预, 已倍受儿科医务工作者的关注, 本院儿科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对以喘息为特征的94例患儿, 治疗组给予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和爱全乐雾化吸入治疗, 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儿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以喘息为特征的患儿(哮喘除外)94例,诊断标准符合《实用儿科学》[1], 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48例, 其中男27例, 女21例, 年龄2个月~3岁, 其中毛细支气管炎24例, 喘息性支气管炎15例, 支气管肺炎9例;对照组46例, 男26例, 女20例, 年龄2个月~3岁, 其中毛细支气管炎23例, 喘息性支气管炎16例, 支气管肺炎7例, 全部病例均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支气管异物等疾病, 入院时均有阵发性咳嗽、喘息症状, 肺部有干性音或伴有中小水泡音, 两组间病例数、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比较。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 包括抗感染、化痰止咳等, 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0.5~1 mg, 联合万托林0.25~0.5 ml和爱全乐125~250 μg雾化吸入, 对照组给万托林0.25~0.5 ml雾化吸入, 雾化器采用德国百瑞公司生产的医学微型气泵进行雾化治疗, 吸入10~15 min/次, 2~3次/d, 疗程为5 d。

1. 3 疗效判定 治愈:治疗5 d咳嗽、喘息症状及肺部干性音及湿性音消失;有效:治疗5 d咳嗽、喘息症状及肺部干性音及湿性音减少;无效:治疗5 d症状、体征未见明显好转。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8.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持续时间 治疗组主要症状, 体征平均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6, P

3 讨论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且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其中30%~50%患儿可发展为哮喘[2],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种确切可靠的方法可以筛选出哪些喘息的小儿易发展为典型的哮喘, 但如果对婴幼儿喘息早诊断, 规范治疗能使大多数患儿喘息得到缓解与控制。患儿喘息发作时, 气道内产生大量的炎性物质, 从而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万托林为肾上腺β2受体激动剂, 能兴奋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的β2受体, 减少肥大细胞及嗜碱粒细胞脱颗粒, 抑制炎性介质释放, 增加气道上皮纤毛的摆动, 从而缓解喘息症状及促进痰液排出[3]。但临床上单纯应用万托林雾化, 剂量稍偏大可及致患儿心率加快、面红、肌肉震颤等副反应, 易引起患儿不安及家长紧张情绪。爱全乐(即异丙托溴胺)阻断支气管平滑肌M胆碱受体, 有效抑制气道胆碱能神经功能, 降低迷走神经张力, 增加交感活性, 从而使支气管平滑肌得到舒张, 尤其对支气管平滑肌迷走神经张力比较高的婴幼儿来说, 应用爱全乐更为适宜。

由于婴幼儿气管、支气管比较狭小, 平滑肌发育也相对不成熟, 外来因素诱发气道炎性反应后易导致气道黏膜水肿, 分泌物黏稠, 从而气道堵塞, 加重气喘, 所以应用皮质激素控制气道炎性反应是婴幼儿喘息治疗的关键, 既往本院雾化时除万托林外加用地塞米松雾化或全身使用激素, 这两种方法不良反应较大, 近年来渐渐使用新一代肾上腺皮质激素吸入剂――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可大大减少不良反应, 普米克令舒是50%布地奈德混悬液, 有较高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力, 本品在肺内沉积率高, 在治疗剂量很少发生全身副反应。

近年来, 大量研究证实, 病毒感染与婴幼儿喘息密切相关, 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最常见的病原, 在反复喘息的患儿中, RSV感染检出率可达50%[4]。李凤侠等[5]报道选择了布地奈德在患儿喘息缓解期持续吸入用药, 能明显减少喘息发作次数;Kajosaari等[6]给RSV感染后毛细支气管炎吸入布地奈德, 发现2年后哮喘发生率明显降低, 可见其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和哮喘早期干预方面有其优越的治疗价值。在喘息急性发作时, 临床选用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和爱全乐能较快发挥扩张气道作用, 同时兼抗炎作用, 对缓解喘息效果明显, 本试验治疗组无论在喘息、咳嗽、肺部罗音持续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说, 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和爱全乐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疗效可靠, 不良反应少, 可缩短病程, 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 胡亚美, 江载芳. 实用儿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137-1165.

[2] 中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中华儿科杂志, 2004, 42(2):100-104.

[3] 梁爱萍, 尹丽霞.普米克令舒、沐舒坦、万托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3):474-475.

[4] 牟京辉,陈慧中.病毒感染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22(16):1212-1214.

[5] 李凤侠, 张潼丽, 武万良, 等.吸入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 中国妇幼保健, 2005, 20(14):1802-1804.

篇4

【关键词】腹泻;更昔洛韦;儿童; 住院

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为世界公共问题。80%婴幼儿腹泻由病毒引起[1],主要为轮状病毒(Rotavirus,RV),位居小儿腹泻病原第1位[2]。针对该病毒的治疗目前无特效药。笔者我们对68例临床诊断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应用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并排除细菌感染而诊断为轮状病毒性肠炎68例,其中男36例,女32例;0~6个月12例,6个月~1岁23例,1~2岁 24例,2~3岁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5例,对照组 33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补液、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微生态疗法、使用肠黏膜保护剂等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病毒唑 10 mg/(kg•d),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10 mg/(kg•d),加入 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次/d。

1.3 疗效判断 根据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腹泻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3]判定疗效。显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显效为30例(30/35,85.71%)和20例(20/33,60.60%),χ2=5.50,P

3 讨论

全球每年约有1.4亿人发生RV感染引起的腹泻,并导致大约80万儿童死亡,为婴幼儿致命性腹泻的首要病原菌。我国每年患秋季腹泻的小儿多达1.2亿人次,RV位居小儿腹

作者单位:518028广东省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泻病原第1位,约占40%。近年来,各国科学工作者不断发现 RV不仅可以引起肠道内感染,而且发病早期即可发生病毒血症,并引起全身多器官损害,如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损害[4,5],这一情况已引起广泛关注。轮状病毒属RNA病毒,分为 A、B、C、D 4组,小儿感染多为 A组。我国以 11~12月份为发病高峰,多感染 6个月~2岁的婴幼儿。RV致病机制为:侵犯十二指肠及空肠近端黏膜上皮细胞,使具有吸收功能和富含双糖酶的小肠微绒毛顶端被破坏,呈斑点状病灶,引起吸收功能障碍及双糖酶分泌不足和活性下降,致小肠液和食物中消化不全的糖类积滞肠腔内,继发肠液渗透压增高和微绒毛上皮细胞钠转运的功能障碍,肠道内呈高渗状态,造成大量水样泻。目前对轮状病毒肠炎无理想的治疗药物。病毒唑(Virazole)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病毒感染,大剂量使用可抑制人体外神经细胞的病毒复制并改变细胞病理学,但该药对病毒腺苷激酶依赖性太强,宜导致耐药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更昔洛韦(Ganciclovir)化学名称为丙氧鸟苷,为新型开环类核苷药物,具有广谱的抗 DNA病毒作用。其作用机制为药物进入病毒感染的细胞内,阻止病毒 DNA的复制,还可以渗入病毒 DNA链中阻止其延长。其在感染细胞内的浓度高于非感染细胞100倍。故其抗病毒作用迅速、不易产生耐药性且对多种耐药毒株敏感。据报道对 RNA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我们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故认为更昔洛韦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6-1295.

2 魏升云,张淑珍.轮状病毒肠炎研究进展.临床儿科杂志,2004,(6):409-411.

3 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腹泻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4.

篇5

关键词小儿喘憋性肺炎雾化吸入观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053

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机体免疫功能不健全,加上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故易患肺炎,多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向下蔓延而至,而喘憋性肺炎是肺炎中较重的一种,临床上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以喘憋性为主要表性,此病起病急,危险性高,病程相对较长。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4月收治喘憋性肺炎患儿8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35例,女5例,年龄1~6个月38例,6个月~1岁2例。对照组40例,男36例,女4例,年龄1~6个月32例,6个月~1岁8例,所有病例均无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方法:①材料: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器及-次性雾化管(带面罩);②压缩雾化吸入方法及药物:吸入雾化有生理盐水,布地奈德混悬液,氨溴索,每天压缩雾化吸入2次或3次,每次15分钟左右,采用面罩吸入,每次雾化后要及时拍背。

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观察与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比较,见表1。

不良反应:观察组1例出现四肢肌肉震颤的,布地奈德减量后,此症状消失。

讨论

篇6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孟鲁司特;临床效果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 咳嗽、气促、喘憋为其主要的临床症状, 病情急, 呼吸困难明显, 病后常反复出现咳喘, 常常给家长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早期有效的控制和消除其临床症状有助于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孟鲁司特因拮抗白三烯受体而起到平喘止咳作用, 适用于6个月及以上婴幼儿。本文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广东省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月龄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评估孟鲁司特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132例患儿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同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系统其它感染性疾病及婴幼儿哮喘患儿。13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7例, 男35例, 女32例, 年龄最小为6个月, 最大为23个月, 平均年龄为(10.3±6.3)个月;其中病程3 d的共19例。对照组患儿65例, 男35例, 女30例, 年龄最小为6个月, 最大为21个月, 平均年龄为(10.9±5.7)个月;其中病程0.05)。

1. 2 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 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根据患儿呼吸情况给予相应的呼吸支持, 给予抗病毒、祛痰止咳、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等平喘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口服, 1次/d, 4 mg/次, 晚睡前服用。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儿咳嗽、气促、喘息等症状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咳嗽缓解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和肺部听诊音消失时间。

1. 3 疗效评定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 根据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治愈:咳嗽消失、气促及喘憋消失、肺部听诊音消失;好转:咳嗽、气促、喘憋等症状较治疗前有所缓解, 肺部音较少;无效:咳嗽、气促及喘憋等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 肺部音无减少。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两组患儿所有症状缓解或者消失时间、总有效率等进行统计分析, 率的比较和均数比较分别采用χ2及t检验, P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或者缓解时间比较 两组患儿经治疗后, 均可临床缓解, 但在达到临床症状消失或者缓解时间上有差异, 观察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为(3.8±1.7)d、喘憋消失时间为(4.6±1.8)d、肺部听诊音消失时间为(5.9±1.8)d。对照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为(5.1±2.5)d、喘憋消失时间为(6.3±2.6)d、肺部听诊音消失时间为(7.4±2.8)d。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喘憋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肺部听诊音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或者缓解时间比较( x-±s)

组别 n 咳嗽缓解时间

(d) 喘憋消失时间

(d) 肺部听诊音消失时间

(d)

对照组 65 5.1±2.5 6.3±2.6 7.4±2.8

观察组 67 3.8±1.7 4.6±1.8 5.9±1.8

t 3.508 4.399 3.387

2. 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2, P

表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n 治愈 好转 无效 治愈率 总有效率

对照组 65 38 15 12 58.5% 81.5%

观察组 67 50 14 3 74.6% 95.5%

2. 3 不良反应 观察组67例患儿服用孟鲁司特钠后, 其中3例患儿出现哭闹不安, 2例患儿出现便秘, 经对症处理后缓解。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 与该年龄毛细支气管的解剖特点有关, 80%以上病例发生在1岁以内,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其常见的感染病原体。患儿气道黏膜发生充血水肿, 气道黏液分泌物增多, 气道收缩、狭窄, 甚至阻塞。研究认为, 白三烯在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白三烯能够使气道平滑肌收缩, 能够使支气管黏膜腺体分泌增加, 使黏膜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加重患儿气道阻塞症状[1]。孟鲁司特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对白三烯受体有高度选择性, 能够有效的减弱白三烯在气道作用, 能够减少气道腺体分泌, 缓解支气管的痉挛状态, 减少炎性细胞在气道浸润, 能够提高气道的顺应性[2,3]。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后, 患儿的咳嗽、喘憋及肺部听诊音消失或者缓解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且不良反应少, 安全有效, 说明在抗病毒、祛痰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基础上, 孟鲁司特能够显著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 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减轻患儿家长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辛淑君, 李志辉, 张丽环, 等. 孟鲁斯特钠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嗜酸粒细胞及半胱氨酰白三烯的影响. 中国实用医学, 2008, 3(1):38-39.

篇7

【关键词】 婴幼儿; 药物敏感性; 肺炎克雷伯菌

Sensitivity of Drugs on Klebsiella Pneumonia Isolated from Children in Shenzhen Pingshan New District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Hospital/WEI Sheng-xiao,LIN Li-huan,LIN Yao-yu.//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35):150-151

【Abstract】 Objective: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pneumonia isolated from the children in Shenzhen Pingshan new district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hospital. Method: One hundred and twenty-one klebsiella pneumonia isolated from the children were sent for susceptibility testing. Then, the activities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against klebsiella pneumonia were analyzed. Result: The authors found that the drug-resistance rate of ampicillin and piperacillin were as high as 91.4%. The activity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against klebsiella pneumonia were as follows: Amikacin(susceptible rate, 100%), Imipenem(96.7%), Levofloxacin(95.9%), Gatifloxacin(95.6%)and Ciprofloxacin(95.6%). Conclusion: The changes of resistance should be monitored dynamicly, and these high resistance-inducing drugs should be replaced by low resistance-inducing drugs. Drugs should be circulation use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isk of infection of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 for the children.

【Key words】 Children; Klebsiella pneumonia; Susceptibility testing

First-author’s address: Shenzhen Pingshan New District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Hospital,Shenzhen 518122,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35.072

婴幼儿常出现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pneumoniae,Kp)感染,感染程度重,耐药菌感染几率大,不易控制[1]。近年来,各类抗生素广泛使用,Kp耐药性不断增加,部分为产超广谱β2内酞胺酶(ESBLs)菌株,对大多数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治疗较困难[2-3]。国内尚无深圳市区域评价Kp药物敏感性的分析报道。本研究对深圳市坪山新区的婴幼儿Kp感染的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菌株来自2008年9月-2012年12月深圳市坪山新区妇幼保健医院儿科和妇产科婴幼儿患者。从送检的痰标本中分离非重复的Kp121株。患者年龄性别构成为:男73例,中位年龄2岁,年龄3 d~12岁;女48例,中位年龄20 d,年龄2 d~14岁。

1.2 细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细菌培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临床微生物常规鉴定的程序操作,采用法国梅里埃.ATB 1525 Expression以及配套革兰氏阴性菌鉴定卡进行菌株鉴定。采用MIC法测定20种药物的敏感性。抗菌药敏结果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ISI)的标准判定,对照质控菌株判断为中介(I)、敏感(S)、耐药(R)。细菌分离用培养基为万古-溶血琼脂培养基,质控的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5、大肠埃希菌ATCC 25924、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214。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药敏资料统计采用Who-net 5.4,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2008年9月-2012年12月分离121株肺炎克雷伯菌株对20种药物的敏感率和耐药率分析见表1。药敏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率高达90%的药物分别为阿米卡星(100%)、泰能(96.7%)、左氧氟沙星(95.9%)、加替沙星(95.9%)、环丙沙星(95.9%)。由于敏感率位居第3位的左氧氟沙星是低耐药诱导药,且其敏感性和位居敏感率第2位的泰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敏感性最好的一种低耐药诱导药。头孢类药物,敏感性稍高的是头孢西丁,达76.9%,其他的药物基本为40%左右。耐药菌株已经超过了半数。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1.7%。其他药物仍然还有一定的敏感性。但同时也有一定的耐药菌株出现。见表1。

3 讨论

婴幼儿是一特殊的患者群体,其呼吸系统的感染是常见和多发病,也是临床应用抗生素种类多、频率高的病[4-5]。婴幼儿常出现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感染不易控制[1]。Kp感染患者的死亡率较高,早期予于抗生素是预后重要因素。近年来,在抗生素选择的压力下,Kp耐药谱逐渐发生改变。国内尚无深圳市各区域的评价Kp的药物敏感性的分析报道。因此,本研究探讨深圳市坪山新区的婴幼儿Kp感染的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婴幼儿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坪山新区妇幼保健院2008年9月-2012年12月所分离的121株Kp菌株的药敏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Kp菌株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1.7%,低于文献于2005~2007年所报道的100%[6]。可能是由于样本差异或者/以及近年来临床使用这两种药物频率减低的原因。而对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率高达90%以上的药物为阿米卡星、泰能、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除阿米卡星100%敏感之外,其他药物均存在了一些耐药菌株。目前,临床上常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情况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类或头霉素类进行治疗,对于危重的患者首选碳霉烯类药物(如泰能)。但本研究泰能耐药的菌株样本有4株,均高于以往报道[6-7]。对比已报道研究,可知这些药物在这几年使用频繁,耐药菌株增多。本研究发现,阿米卡星敏感性为100%,稍高于2003~2005年的报道的数据81.8%[7]。可能由于在坪山新区,该药物使用不是很频繁,尚无耐药菌株出现。本研究结果表明除了阿米卡星100%敏感外,由于敏感率位居第3位的左氧氟沙星是低耐药诱导药,且其敏感性和位居敏感率第2位的泰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敏感性最好的一种低耐药诱导药。但喹诺酮类药物在儿科是禁用药物。有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其影响年幼动物软骨发育,故在儿科的使用并不广泛[8]。头孢类药物,敏感性稍高的是头孢西丁,达76.9%,其他的药物基本为40%左右。耐药菌株已经超过了半数。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1.7%。其他药物仍然还有一定的敏感性。但同时也有一定的耐药菌株出现。

已有研究表明:为减少产ESBLsKp菌株的产生,应该减少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的使用,合理地增加四代头孢菌素的使用[9-10],本研究结果表明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的敏感性分别为43.0%和40.5%,其耐药菌株已高达57.0%和59.5%。因此,适当的增加四代头孢菌素的使用是合理的。此外有报道表明,应该减少或限制高耐药的诱导药(例如环丙沙星、泰能、头孢他啶),多使用使用低耐药诱导药(例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但喹诺酮类在儿科是禁用药物,其在儿科的使用并不广泛[8]。因此药物的循环合理利用才能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泰能在儿科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但其作为高耐药诱导药,而且耐药率在增加。这就要求循环使用抗生素。本研究表明定期监测细菌谱、耐药谱,有望避免耐药菌的产生,对婴幼儿防止和减少Kp感染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任媛,王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肺炎克雷伯菌爆发小流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感染控制[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1,10(6):333-334.

[2]程科萍,王少康.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232-4234.

[3]丁璐,吴本清.新生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1):47-48.

[4] Royle J, Halasz S, Eagles G, et al.Outbreak of extended spectrum beta lactamase producing Klebsiella pneumoniae in a neonatal unit[J].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 1999, 80(5):64.

[5]张姣,刘霞.儿童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1,18(4):316-319.

[6]黄红兰,姜春莉.儿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21(6):547-549.

[7]王辉,陈民钧,倪语星,等.2003~2005年中国十家教学医院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2):1295.

[8]金福.儿童应用喹诺酮类药物亟待规范[J].儿科药学杂志,2007,13(2):35.

[9]方峰.儿童医院感染现状与抗生素合理应用[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2):88-91.

篇8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未及时合理的治疗,可最后发展为成人哮喘,或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甚至导致死亡。而近几年来,我国儿童哮喘发病率成上升趋势,10年中哮喘患病率上升了64.84%[1],虽然通过gina治疗方案的推广,改善了我国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但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早期呼吸困难改善情况上不乐观。本文对高频通气加用喘了宁联合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6例均为我院2003年6月~2004年12月住院患儿,诊断符合1998年制定的《儿童哮喘防治方案》,男27例,女19例,年龄6月~7岁,平均(26±4)月,并按病情程度分为,中度30例,重度16例。按入院单双日顺序随机分为两组,高频通气与喘乐宁联合组24例,单用喘乐宁组22例。联合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6月~6岁,平均(25±3)月,中度14例,重度10例,喘乐宁组男13例,女9例,年龄8月~6.6岁,平均(27±5)月,中度15例,重度7例。

1.2 方法:两组均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喘乐宁溶液由glaxo wellcome公司生产,剂量每次为0.1~0.2 mg,每日2次,联合治疗组在喘乐宁吸入基础上加用高频通气,30分钟后分别测定呼吸、心率、PO2、PCO2、PEFR,峰速仪由上海医科大学卫生保健科技实业公司生产。高频通气机由江西省特力麻醉呼吸设备公司生产,电脑婴幼儿高频呼吸机,TKR-400A。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x±s表示,两样本均数t检验,P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在各种激发因子的刺激下,可引起气道狭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和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过去错误的认为,支气管痉挛是其发病的主要基础,强调支气管解痉剂的应用,但病情时好时差,迁延时间长,以致发展为成人哮喘。还有一种倾向,由于部分患儿的哮喘可自行缓解,故以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不用治疗的。

当前,认识到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在小儿主要是变应型炎症,这种炎症即便缓解期也存在。临床治疗主要以支气管扩张剂及激素治疗为主,对于控制哮喘的病情及缓解复发疗效明确,但对于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尤其伴呼吸困难的患儿,急性期治疗因合并细菌或病毒、支原体感染,因脱水,痰液黏稠,易形成无法咳出的黏液痰拴,广泛阻塞大小气道,加重呼吸困难,患儿常烦躁不安,端坐呼吸,口唇指甲青紫,大的儿童可诉胸闷、气短,婴幼儿常喜家长抱着,头部俯贴于家长肩上,情绪不安,烦躁,三凹征阳性,危重型哮喘,因患儿严重缺氧,导致代谢性和呼吸性酸中毒,病情危急,死亡率高,适时使用机械通气可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而急性支气管哮喘治疗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尽可能地使呼气峰流速达到预计值得60%以上[1]。因此,我们在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治疗中加用高频通气,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PO2,PCO2,PEFR,15~60分钟迅速得到了改善[2],证明哮喘急性期给高频通气可迅速缓解患儿的缺氧症状,尤其是治疗前缺氧程度越严重的患儿,呼吸次数越快,PEFR越低,加用高频通气后呼吸改善越明显,PEFR上升幅度越高,提示气道阻塞越严重,呼气峰流速改善越明显,其缺点是不易排除潴留的CO2,但加用喘乐宁后扩张了支气管,潴留的CO2得到了有效排除,优点是花费少,方便,疗效明显。

参考文献:

[1] 王远照,王厚眷,朱建国,等.硫酸美与喘乐宁吸合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2):105.

篇9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小儿肺炎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50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02-01

肺炎是临床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婴幼儿发病率高,由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和免疫学上的缺陷造成[1]。小儿肺炎临床上的症状以咳嗽,呼吸困难,发作性喘憋,有痰咳不出等。盐酸氨溴索雾化作为小儿肺炎的辅助治疗,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显著。现将我科2011年6月――2012年6月间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61例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科门诊及住院肺炎患儿122例,其临床症状、体征、X线胸片、实验室检查均符合并依据《实用儿科学》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有糖尿病、肥胖、神经刺激等疾病的患儿;②有过敏史的患儿;③有先天性疾病的患儿;④最近三个月手术的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气促及双肺闻及干湿性音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治疗组:男41例,女20例,年龄0.5-13岁,均龄(5.0±1.39)岁;对照组:男39例,女22例,年龄0.25-12岁,均龄(4.96±1.1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肺炎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儿病况给予盐酸氨溴索7.5-15mg加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调节雾量1-1.5mL/min之间,每次10-15min,2次/d,连续治疗1周。两组患儿比较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定 治愈:治疗1周患儿咳嗽、喘憋、气促消失,两肺干湿音消失,胸片恢复正常或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治疗7-10天患儿咳嗽、喘憋减轻,痰量明显减少,两肺干湿音改善,胸片肺部炎症减轻;无效:治疗10天后上述症状、体征无好转,肺部音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610版本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定量资料比较应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治疗组在咳嗽、咳痰、肺部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小儿肺炎发病率较高,由于小儿体质弱,抵抗力差,易患此病,且反复发作[2]。小儿肺炎的临床症状有咳嗽、咳痰和肺部音等,小儿肺炎特征是细支气管、毛细支气管、肺泡壁和炎性水肿、支气管黏膜充血、痉挛,导致肺换气和通气功能障碍,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3]。故及时排气支气管内分泌物对病情转归有非常重要意义。盐酸氨溴索是一种新型的祛痰药[4],可促进支气管纤毛上皮的运动性,降低痰液粘滞性,使痰液稀释,促进呼吸道内粘稠分泌物的排出及减少粘液的滞留,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可促进痰排除作用,从而有效改善呼吸状况[5-6],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有镇咳作用,对组胺所诱发的气道平滑肌收缩作用更明显[7]。本文资料显示应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61例小儿肺炎总有效率9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刘淑波.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联合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5):3564-3567.

[2] 杨锦明,张懿。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30):6586.

[3] 谢新风,张艳荣.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感染83例[J].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1):1064.

[4] 施毅,肖永营,苏欣,等.注射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粘痰溶解与祛痰作用的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临床内科学杂志,2005,22(9):598-600.

[5] 黄雪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24例疗效观察[J].右江医学,2008,36(1):44-45.

篇10

重点学科

国家级:临床遗传学

市级:临床遗传学、小儿急救

临床诊治中心:上海市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上海市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畸形外科疾病诊治中心、上海市儿童保健所、上海市儿童营养研究室、上海市儿童急救中心,上海市儿童康复中心、上海市儿童听力障碍监测与康复中心。

特色科室

胸心外科

该科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国内较早开展小儿先心病外科手术治疗的单位之一。开展各类新生儿、婴幼儿的先心病手术。婴儿手术量占全年手术量的一半以上,最小患儿年仅50天,体重仅1.9千克。此外,该科还开展各类胸部肿瘤、食管及肺部疾病(如先天性肺囊肿,肺大疱,纵隔肿瘤,漏斗胸等)的诊治。

心脏内科

该科于1983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心脏介入治疗。近年来,该科在小儿心律失常的诊治方面成绩突出,为较早开展小儿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的儿童专科医院之一。

呼吸科

该科每年诊治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重症呼吸病患儿。学科特色包括: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治、病原微生物及细菌耐药检测和监测、小儿哮喘及相关的过敏性疾病的系统诊治,以及小儿呼吸系统难治性疾病的诊治。

骨科

该科由著名小儿骨科专家朱葆伦教授创立。通过多年努力,该科已形成一套集手术治疗、矫形支具研制和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治疗模式。该科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合作建立了儿童步态分析实验室和全国第一家儿童矫形支具研制中心,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扁平外翻足及四肢先天性畸形患者提供矫形支具矫形和术后康复治疗。

泌尿外科

该科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全国成立较早的小儿泌尿外科之一,擅长各类小儿泌尿外科疾病,特别是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治。2009年,该科成为上海市交通大学“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畸形外科诊治中心”。同时,该科还积极开展内镜微创手术,在上海首先使用婴儿内镜进行尿道手术。

特色医疗

小儿肾穿刺

小儿肾穿刺活检术,也称肾穿刺或肾活检,是在B超引导下,使用穿刺针经皮肤取人体右肾下极少量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的一种临床诊断方法,广泛应用于肾脏疾病的诊断。该院肾脏科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已累计完成4000余例肾活检,最小患儿年仅8个月。

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心律失常

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治疗反复发作性、药物控制不佳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技术。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射频电流作用于产生异位心律的起搏点,使心肌细胞产生凝固性坏死,失去电生理活性,以达到根治目的。治疗后,患儿可免于长期服药。适用于4岁以上有反复发作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且药物控制不佳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