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的优缺点范文

时间:2023-11-24 18:0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课程的优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课程的优缺点

篇1

关键词:网络课堂;传统课堂;大学英语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给我们一个知识爆炸的网络时代,网上大量的公开课程方便人们的自学。网络学习能充分发挥学习者的创造性和互动性,提高学习兴趣。

目前,高职院校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专业发展,将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与网络课堂相结合是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授课模式单一,学生个性发展受到遏制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采用相同的课本,班级统一授课,期末考核统一要求,无法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课堂还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生学习没有兴趣,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低下。

2.网络课堂投资大,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教育部在2007年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中指出,采用基于计算机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通知充分肯定了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相结合的必要性,强调网络课堂可以充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进行有个性的测评,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网络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教学硬件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但是普通的多媒体教室存在设备维护不及时,所开发的应用系统针对性不强,资源更新慢等问题。网络平台建设缺乏专业系统的教学设计理念指导,严重影响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和使用,未能充分发挥网络课堂的作用。

三、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的优缺点剖析

1.传统英语教学课堂的优缺点

传统课堂以教师授课为中心,教师能结合教材讲解重点和难点,并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为学生答疑解惑,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创造一个语言学习的环境。但是传统课堂教学,教师要在课前根据教材制订授课计划和授课内容,不能针对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的学生因材施教,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出现学生“学不会、不够学”等问题。

2.网络课堂授课的利与弊

网络课堂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学生可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图文并茂的学习,培养自觉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好习惯。网络学习平台提供了最新的学习资源和素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并进行自我测试。网络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长期的传统课堂教学使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自主性和自制力较差。网络课堂缺乏教师的现场指导,许多学生难以独立完成网络学习任务,使网络学习流于形式。而且网络学习也缺乏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

四、探索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传统课堂能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讲解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能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指导,具有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的功能。网络课程可以反复利用,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学习效率。

2.网络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网络学习平台的开发和利用是关键。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基础、专业发展需要、学习兴趣等,实现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发展。英语教师要充分发挥公开课的优势,群策群力,集体备课。积极开发微课、慕课等学习方式,制作的课件分享使用,充分吸收其他院校的网络资源为我所用。结合学生的反馈,定期开展在线答疑,真正发挥网络课堂的优势。

3.建立新的考核模式

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任务驱动;教学研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这门课程不但理论性非常强,实践性也比较强。在进行此课程教学时,如果教师还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举趣不高,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怎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呢?笔者尝试使用任务驱动法来授课,取得良好效果。

一、任务驱动法的定义

“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它适用于学习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必须转换角色,由“主角”转变为“配角,学生也不再把学习当作硬性任务,而是根据任务需求来学习知识,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寻求知识转变。根据课程的设制内容,以及该课程的独特性,就需要教师把教学内容中的关键知识点分成若干个小模块,针对学生实际水平和学校教学条件,设计出一个个“任务”,让学生来逐个完成。那么学生就会在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驱动下,自发地学习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就是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一门计算机应用课程。为了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很好地学习这门课程,除了要很好地把握本门课程的特点以外,还必须结合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因此“任务驱动法”很适用于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

二、任务驱动法的优势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任务驱动法”则是教师将教学内容根据教学任务设计教学目标,学生强烈的质疑动机,自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内容自学,从而完成教学任务。任务驱动法,教学目标更加具体,生动,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技能的基本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阶段任务的完成,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完成任务,而且还通过在某些问题上的协作,学习交流、讨论、沟通,从而拓宽学生的想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我们做网络实验,所有的实验都是以组为单元来完成。这个任务将涉及如路由器配置静态路由协议配置,RIP动态路由协议配置,OSPF动态路由的配置,它会遇到如何给IP分层、设置子网掩码,路由器命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时,必须各组沟通、讨论和交流,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这个过程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敢于创新的精神

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发现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各种线索和资料,培养发展自己的识别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提高自学能力

我们可以把课程内容分为一个个任务,如双绞线的制作、 不同拓扑结构的优缺点、TCP/IP的安装与设置、IP地址分配与 子网掩码划分等等。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会应用到很多网络概念,学生有兴趣去了解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过程,就会主动 去自学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三、任务驱动法的实施步骤

(一)设计任务阶段

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中,任务的设计是关键。教师首先要根据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一个个的实际任务,让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方法与技能。

(二)合理分组阶段

由于网络设备价格昂贵,不可能实现一人一套的条件,而在不同的任务中,一般来讲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顺利完成的,一定要相互探讨、沟通、交流才能解决。同时在不同学习任务中,老师如果把全部任务留给自己去解决,其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适当的、合理的分组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反馈与调控阶段

采用“任务驱动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由度非常大。 为使老师能及时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反馈与调控方面的 设计极为重要。平时老师应该多通过QQ、MSN、E―mail等通信 方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以利于所布置任 务的完成。

(四)效果评价阶段

恰当的评价一方面对学生探究学习有很好的约束作用,同时也能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制定考评方案时老师要解放思想,不能只盯着分数,应更多考虑如何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来 指导学生完成《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学习。

四、任务驱动法应用实例

下面笔者以实验“对等网的组建”为例,谈谈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对等网组建”是学习完局域网技术章节后需要完成的一个实验,在做这个实验之前,需要给出这个实验任务的设计。

(一)设计任务阶段

学生在做这个实验之前。已经具备了局域网技术的理论基础,对网络设备及网络组件的配置安装有了理性认识,并且对 组网有一定的兴趣,这个实验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任务:把实验室20台计算机组成一个工作组.能相互 共享硬盘、打印机和应用程序。 实验设备:交换机、网卡、网线。 操作系统:Win2003 Server。

(二)合理分组阶段

首先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由于一个班有40名学生,而实验室中计算机只有20台,因此我将他们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 组有10人左右,每两个人共用一台设备。每个小组都能有一名班干部和一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起到核心带头的作用。

(三)评价阶段

在每个小组讲述完自己的方案后,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评 论,对其各自的优缺点及存在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对准备好的小组要给予表扬,对准备不好的或不认真的小组同学进行必 要的批评指正。

(四)完成实验及总结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准备好的完整的实验方案。当学生完成布置的实验任务,教师应对各实验小组进行点评,主要对他们的存在的问题,实施计划的可行性、实用性。引导他们去思考,加深其对“对等网络组建”实验的认识,形成技能。

篇3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的学习不是记忆事实,而是建构知识,是从输入的信息中建构意义。Blggs认为在课堂环境中,学生需要机会来形成知识。经验网络化学习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学习模式,认为知识是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建构获得的。Luckmann认为环境既指个人环境,也指社会环境。Rogoff认为学习就是学习参与环境,她指出社会文化参与能使学习者获得个人技能、理解力以及胜任力。经验学习理论(experientialeducation)是DavidKolb提出的,他认为学习不是内容的获得与传递,而是通过经验的

 

转换从而创造知识的过程)。经验教育和经验网络化学习一样,都重视真实世界的学习环境。在Heath和McLaughlin看来,教育真实性存在于学习者的真实参与,依赖于学习者的参与与实际生活的相关程度。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是网络学习的一个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在帮助学习者跨越“最近发展区”方面有重要作用,表现为学生通过网络论坛、网络聊天,或网络测试等手段来评估他们对所学课程材料的记忆和理解程度。社会认知连通图式理论(SCCS理论)研究的是学习过程中图式的形成,尤其是社会连通图式和认知连通图式的形成。社会连通图式支配着学习者与社会联系的能力和需求。当今的技术使得学习者的社会连通图式产生了巨大变化,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发生联系。研究表明社会连通图式和认知连通图式的教学设计模式能促进学习迁移和帮助学生取得学习成效。

 

Cormier(2008)[]认为知识具有流动性。他认为,社会建构主义和连通主义教育观并不能涵盖网络世界的所有学习特性。虽然这两个理论都假设学习过程是有机发生的,但是学习的知识是由课程决定的独立存在的东西。这体现了法国哲学家德勒兹(GillesDeleuze)和瓜塔里(F6lixGuattari)提出的块茎观(Rhizomaticview)。在块茎观模式中,课程不是由专家预先定义的知识输入驱动的,而是由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在真实时间内建构和协商获得的。学习者所处的社群不是理解和接触课程的途径,而是课程本身。社群成员通常都是几个社群的成员,因而他们能够把新知识传播到更广的网络中去,他们自己由于参与不同的社群和不同的协作活动也能获得更多的知识。通过参与多个社群,新知在社群中得到同化和验证,这样教育者就能理解当代学习环境中变化的教学目标(Cormier,2008)。网络化学习模式则是根植于中介网络学习理念,中介网络这个定义是由JohnODonohue提出的,按照这个理念,学习是社会成员互动的过程,社群成员能够通过对话培养对社群及成员间的理解力。

 

布尔迪厄的习性理论也是网络学习的一个理论基础。布尔迪厄认为,生活条件的总体对人的习性产生影响,每个人的习性都是独特的,人的习性从生下来后逐渐形成,如果人们生活体验相似,他们的习性也会相似。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原有的习性会对改变他们习性的新经验新信息(如教化行动)的同化产生影响,教化行动会改变学生的习性。师资培训者必须利用教化行动培养师范生使用技术的意向,向他们灌输整合技术的意向,从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建构主义和技术整合的教化行动必须长期进行,且至少要融入内容方法课程。

 

二、外语教育技术种类

 

美国外语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中。美国网络教育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认为第一代异步网通(CMC)工具包括电子邮件、文本或音频讨论板或论坛第一代同步网通(SC-MC)技术是因特网在线聊天系统((RCchats)、虚拟的多用户空间(MUDS)、面向对象的多用户空间(MOOS)、一对一即时文本短信、视频(如,CU—SeeMe)。第二代异步网通(CMC)工具发展为博客、维基、交流和共享文本、音频和视频的社交网站(如,Facebook,YouTube);第二代同步网通(SC-MC)工具为互联网电话(如VoIP)、音频视频会议。第三代主要是Web2.0应用技术,如基于音频的网络电话(audio—basedSkype)、聊天机器人(chatterbots)、基于文本的了witter(text—basedTwitter)、虚拟世界的二语应用技术(如SecondLife,World

 

ofWarcraft)。Conole(2008)对两位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学习和交友或与家人联系中使用的技术有30多个,其中,电子邮件、MSN、Word、BlackBoard或电话是主要的工具;其次是在线词典、索引(Levy,2009:778)[13]。最近几年兴起的模课也大为风行。Nino(2009:24—29)[14]对美国外语教育中师生应用的教育技术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总结:

 

1.Google作为教育工具,有五大作用:资讯、产出、协作、交流、集合。其优点是:它是真实的文本库,是书面产出及交流的有益参照;其缺点为:内容的著作权、内容是否经过审查、内容是否涉及隐私。

 

2.Wikis是一种网站,任何用户都可以投稿并参与其内容的编辑,编辑内容包括文本、照片和视频等。如,维基百科(Wikipedia),适合网络协作项目,是开放的编辑系统,任何人都可以协作编辑网页。缺点:网站使用安全和隐私引起普遍的关注,由于是匿名投稿,其信息可靠性受到质疑。3.博客是一种网站,记录进行互动交流的某个话题。内容包括描写、图像、视频和其他网站或博客的链接。在教育中,博客是一种创新形式,它可以跟踪语言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可以对课堂讨论进行反思,可以对家庭作业进行记录,也可以链接其他与学习相关和有用的网络资源。缺点是费时,需要参与的动力。4.网络电话,对语言学习来说,可以用来进行免费的即时对话练习,或班级间的交流。网络电话主要用于口语技能学习,但是更适用于一对一的研讨。5.视频会议使用声频和视频通信技术可以把不同地点的人们召集起来开会。除了可以传输会议活动的声频和视频,还可以共享文件、计算机展示的信息以及白板上的信息。其优点是可以和真人进行即时交流,组成自己的年龄组,进行互动。缺点为:和面对面交流相比,是一种简化的交流形式,课堂准备费时,并对技术支持要求很高。6.Youtube是世界上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用户可以上传、观看或共享视频片段。其优点是好玩生动,它展示与文化有关的真实材料,如预告片、电视广告、电影、节目片段,新闻、音乐、纪录片以及卡通片。学生可以练习听力、阅读、发音、语调等技能,可以随意暂停或反复播放这些视频,还可以通过综合论坛对其他使用者对这些视频的意见作出回应。其缺点为有些视频片段的音像效果很差,缺乏专门语言搜索功能,对特定的一个视频片段的难度水平学生无法判断。7.播客可以理解为音频博客,用户可以创建并上传音频内容到网站或服务器,也可以下载音频内容到便携式音频播放器或计算机上进行播放。其优点为:便携性、好用、有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促进学生按自己学习节奏学习。缺点为:播客有时会被肆意破坏,这会影响其内容的质量和准确性。8.自动语言识别合成器是指使用计算机来识别口语,如EyeSpeakWebsite。它可以用来训练发音和语音语调,学习者阅读屏幕上的句子,计算机对话语的准确性给予反馈。9.语音合成器是人工合成人类语言的计算机系统。网上有一些这样的合成器,如eSpeak。其优点是可以作为发声词典、发声文本、听写材料、发音的音段和超音段练习、对话伙伴等。缺点是语言导师可能拒绝人工合成的口语。10.在线词典和免费在线机器翻译,如:Wordreference;YourDictionary;Dictionary,优点是方便,缺点是有时译文不准确。11.社父网站是在线社交网络,能分享彼此之间的兴趣或活动。如:Facebook;MySpace;Bebo.Fotolog;Del.icio.us。优点:多语种,容易使用,免费。缺点:费时。12.知识论坛,是一种带有元认知增强功能的网络环境,它支持知识建构过程。如:FirstClass,WebCT,Blackboard。当学生有想法时,他们就相似兴趣和话题自发组成小组进行探讨,教师不予干涉。教师的工作是确保学生参与这些任务,通过阅读其他人的帖子,发现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意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发表自己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学习的话题的理解往往超出大纲的预期要求(Philip,2007)。13.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如SecondLfe,最近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的前沿虚拟课堂。在这个虚拟世界,学生可以建立、观看、呈现音像材料。网络居民都有身份,他们可以和其他居民进行各种虚拟活动。居民可以通过文本地方聊天方式或全球即时信息进行交流。缺点是成熟的学习者不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也们需要对此软件极为熟悉才能使用,这会影响速度(Nino,2009:29)。14.语言文件包:包括课堂活动、测试、课外活动,它认为语言学习是功能、对话、接受、呈现以及其他情景的结合。语言学习文件包可以通过每周的作业形式来创建,这些作业发表在免费博客Live〇urnal上(Warren,2009;183)[15]。此外,还有Web3D(deByl,2009)[16];高级学习浸入虚拟环境(ALIVE);大型多人在线游戏(MMOGs)(Schrader,et.al.,2006)[17]。

 

三、与外语教育技术相关的学习模式

 

美国外语教育的网络学习模式有多种:

 

1.经验网络化学习:非常强调学习者参与真实的学习任务(Schneider,et.al.,2008)。要求面对面交互活动,其核心概念是真实世界成为学习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教师的目的是帮助远程的学习者同化或评估其真实事件的各种体验,让他们与其他人共享这些体验,并把这些体验与学科挂钩。它将课堂教学、在线环境和资源、真实世界都融合在学习中,分别扮演特定的教学角色,且相互促进(Ntles,2007)。2.网络探究学习(WebQuests):Dodge将其定义为一种探究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习者交流的信息部分或全部来自互联网(Altstaedter&Jones,2009:642)[18]。其好处是有助于网络探究学习系统化;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参与活动;提高学生思考技能的发展;帮助学生组织和应用习得的知识;在协作小组学习中提供有效的支架;促进学习者的自治能力。3.探险学习法(adventurelearning):根植于经验学习和查询学习(inquiry—basedlearning)两大学习理论。探险学习通过提供学习者与真实数据、内容、人和真实场景接触的机会,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4.同步语言学习(Tandemlanguagelearning),是指两个不同母语的学习者互相以对方母语为学习的目标语而结成的语伴学习模式。双方可以进行语言形式的学习或进行语言交流。学习者对学习内容达成共识,是一种自主的学习模式。同步语言学习的基本原则是互惠性和自主性(O,rourke,2005:434)[19]。5.高级学习浸入虚拟环境学习:在这样的虚拟环境中他们可以通过虚拟替身阿凡达探索各种丰富多彩的世界,围绕各种参与学习活动进行协作式学习。学习活动包括:模仿、角色扮演、解决问题、正规教授、自我评估、同伴评估等。6.网通学习(CMC):指利用各种互联网工具进行交互学习和个性化学习。CMC类型具体地说包括电子邮件、聊天、讨论论坛、维基网、视频会议、以及其他种类的网络项目。CMC有助于提高听力和口语技能,其异步形式如电子邮件和论坛和同步形式如文本聊天、语音聊天、音频视频会议,都是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利用互联网和网上其他用户进行沟通的普遍形式和实用形式。

 

四、外语教育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美国外语教育技术的使用还处在发展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教师对外语教育技术的认识不足。在教学实践中,师生明白教育技术有何用途是至关重要的。现在,高校语言教师不使用教育技术的很少,但是依然有很多教师只是用用电子邮件、文字处理和数码音频,或者在网站上找些材料供学生使用,他们没有把技术完全和语言学习整合在一起。另外,教师对于网站上的文本、音频、图像或视频材料,无所适从,无法确定应该选择哪些供学生使用。教师在线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为不同的教学需求找到最合适的工具,语言辅导教师目的是提供相关在线学习材料来强化教学实践,这也涉及到他们需要了解新出现的技术及其用于语言教学的优缺点。教师对教育技术作用的信念和他们真正掌握使用技术的能力不够邙士。因此,教师培训内容不只是使用技术,而是对教育技术的全面理解。如果对二语习得理论和教育情境以及教育技术使用基本原理不熟悉,就不能做到真正把术和教育进行整合。

 

其次,在为语言教学选择什么样的新技术方面,尤其是对语言管理系统(LMS)的选择方面,语言教师缺乏主要的话语权(Levy,2009:778)。在很多情况下,学校管理者常常并不清楚语言教学的教育技术的使用和普通技术使用的差别,甚至是和其他学科教育技术使用的差别。这就使得很多学校的语言媒体中心或语言技术中心或语言资源中心被普通信息技术服务替代,把这些实验室变成一般用途的计算机室。技术服务工作人员因为对语言教育技术的使用知之甚少,他们不给学生配备耳机,不允许学生大声说话,这样学生就无法在语言实验室完成视听作业,无法上其他国家的网站,聊天一类的交互工具的使用被严格限制阻碍了外语教育技术的使用和推广。

 

篇4

《网络工程》课程是我院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内容以网络工程项目中碰到的各种技术案例为主,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网络中的路由"交换和安全等技术。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等特点,因此与理论课程配套的网络工程实验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各个高校网络工程课程的大纲差别很大,实验内容也是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网络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开设仍处在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本人结合本系网络工程理论课程的教学大纲,结合学校实际的网络设备和实验环境,以网络职业认证为指引,探索了网络工程实验教学内容。

2存在的问题

目前网络工程课程实验教学都是围绕教材选用一些内容,由于教材内容比较零散,并且没有很好的和当前市场需求相结合,与主流的网络认证内容也有一些偏差,鉴于市场上都对网络厂商的认证很看重,因此有必要将网络工程实验课程内容与网络厂商认证的实验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使用一套与网络厂商认证的实验内容相结合的上机实验指导书,将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就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高校在制定《网络工程》实验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网络系列课程之间交叉重复的教学内容,比如一些网络实验在《计算机网络》中设置过,在《网络工程》课程中仍然设置,这样就使课程内容重复,因此各门课程的实验内容一定要进行统筹安排,最好形成网络方向的一个课程体系。在网络工程课程教材的选择上,目前出版的网络工程教材数量有限,且内容各异,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所以课程内容也就有所区别,而实验所用教材适合的就更少了,因此好多高校都是自编实验内容。各个高校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环境也都不一样,实验形式基本都是老师给出实验步骤后,学生进行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基本都没有考虑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和鞭策,定期进行实验测试等环节。

3实验教学内容设计

通过分析现有实验教学现状及其优缺点,将对本系《网络工程》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一些改革,编写适应当前市场需求与网络厂商紧密结合的实验内容,设计检验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定期测试的环节,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最终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3.1将思科CCNA课程体系内容引入网络工程实验教学内容中,紧贴行业发展前沿,与市场紧密结合,使学生学有所用,增强就业竞争力。思科认证是由网络领域著名的厂商思科公司推出的,是互联网领域的国际权威认证,思科公司推出认证的目的是检验网络技术工作者的技能水平,同时为确保合作伙伴和专业服务伙伴有足够的技术实力,思科厂商已经占据了市场相当大的份额,因此可以按照CCNA实验内容进行实验课程安排。

3.2以CCNA认证内容为基础,修订和完善实验指导书,由于网络工程实验课程共32学时,因此应该对CCNA实验内容进行选择与调整,建立适合于网络工程实验课程的实验内容体系,而近年来市场上没有合适的教材对口本校网络工程实验内容,因此有必要根据本校网络工程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自己编写一本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书最好遵循循序渐进"模块化原则,划分为网络基础"网络交换"网络路由等部分。

3.3建立一种对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反馈的教学模式,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在学生完成基本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后,通过设计相关知识点的实验测试案例库,来检测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例如,可以自己制作一些实验拓扑文件,该文件可包含部分配置,然后让学生完成剩下配置;也可以包括所有配置,但是配置文件有错误,让学生去排查出其中的错误。每一个实验内容都要设计反馈测试文件对学生相应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通过这样一种新的实验教学内容设置,培养学生学习网络方向的兴趣,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4结束语

篇5

MIMO技术可以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差错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课程将介绍MIMO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应实现条件。OFDM技术可以有效对抗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是4G关键技术之一,本课程将与先修知识对比介绍,例如频率复用技术,重点阐述OFDM技术的优缺点。(4)无线网络:主要包括WIMAX,LTE等内容。目的是通过对无线网络及其演进技术的介绍,使学生们了解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向着移动性方向发展,而移动通信则向着宽带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2教学方法及教学实践改革

传统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照本宣科,不能与飞速发展的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教学效果较差;(2)理论与教学实验相分离,学生们不知课堂所学内容在实际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具体应用等。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课程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等环节进行初步探讨。在理论教学方面,要因材施教[3]。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同时兼顾优、良、差生,做到基础知识重点阐述,拔高内容也要提及,达到基础内容普遍掌握,优等生有所提升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适当穿插无线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例如,与4G或者正在研发的更新型的无线通信系统等相结合,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方面,要充分利用仿真条件,例如Mat-lab、SystemView、DSP、FPGA等,使学生们对讲授的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提升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依据实际场景,学生们可以通过设置仿真参数,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将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们脑海中繁冗复杂的理论知识,与仿真软件得到的仿真结果相结合,在更好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3课程建设规划

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和网络资源的丰富,争取扩大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课程具体规划如下:(1)加强网站建设。进一步优化《无线通信》课程网站建设,做好网上答疑工作,提高师生互动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网络资源,增加相关学术著作简介及其最新学术前沿信息等,以达到拓宽知识面的目的。(2)增加网络课件。例如,名师讲座及课程音视频资料,完善网络课堂。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拓宽视野,提高学习兴趣。(3)增加教学录像。例如,增加《无线通信》课程配套的电子教案及授课录像等,以便学生们复习功课,提升教学方法的生动性与形象性。

4结束语

篇6

关键词:Packet Tracer;路由器;交换机;考试;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2-0143-03

1 前言

路由与交换机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该课程是建设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基础性课程,该课程的能力培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目前对课程的考试主要有三类:纸介质的试卷考试、真实设备的实际操作考试和仿真环境下的考试。各种考试各有其优缺点,纸介质的考试对考核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的情况有较大的优点,但对实际操作的能力考核只能在给出拓扑结构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写出有关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命令,这种考试对记忆力较好的学生是极其容易的,但对设备要达到某一功能,往往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这种考试不可避免的有点死板。其次,在实验室利用真实设备进行实际操作考试,虽然可以灵活考核学生实际搭建网络和配置网络设备的能力,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设备更新较快,且实验室设备数量满足不了考试要求,会造成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需要相互脱节的情况。最后,仿真环境下的考试可以为仿真环境导入新的设备模块,采用最新设备搭建网络,并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考试方式灵活,且能实际评价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Packet tracer 6.0仿真环境下的考试,并利用其活动向导功能制作考试试卷,这种考试方式能做到自动计时、自动评分、多卷考试,考试结果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学生掌握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的应用能力。

2 考试环境搭建

2.1 搭建考试模型

在搭建考试模型前,先用Packet Tracer6.0制作好考试卷、评分卷(已经完成各种配置的考试卷)和用Word制作的考试说明(保存成HTML文件)。其次,启动Packet Tracer6.0,选择菜单上的“扩展”,并选择下拉菜单中“活动向导”“说明”“导入页面”,把预先制作好的考试说明导入到系统中。再次,选择菜单上的“问答网络”“从文件导入到问答网络”,把准备好的考试卷(没有经过配置的网络拓扑)导入到系统中。再次,选择“初始网络”“从文件中导入到初始网络”,把预先准备好的评分卷导入到系统中。最后,选择“密码”,输入两次密码,该密码用来保护试卷不被学生查看到评分卷。

选择“问答网络”制作评分标准,根据预先的配置情况,设置设备每项配置的分数,并设置好考试时间为倒计时方式,把文件保存成pka文件。

2.2 实际例子

利用Cisco Packet Tracer 6.0的活动向导可以很快搭建考试环境,活动向导是一个允许用户创建详细网络方案给其他用户的考核工具,它其实就是一个评估工具,教师可以通过该向导方便地为其他用户创建一个非常具体的考试网络环境,让学生完成这个网络相关的路由器与交换机的配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将需要考核的知识点在活动向导中设置好,考核多少知识点就设置多少个位置,活动向导会自动对考核题进行默认分数的设置,一般情况下每设置一个知识点系统就会给这个点设置默认分数,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己修改。考核试题的总分要视该试题所包含的知识点和每个知识点的数量来决定。当学生完成试题后,活动向导会自动根据知识点进行评分,并且根据设置的考试时间进行自动计时,可以是倒计时,时间用完系统能自动交卷并给出考试分数,具体例子如下。

(1)考试内容

网络综合设计:VLAN+TRUNK+NAT+ACL+DHCP

设备:接入层交换机为:2950 ;核心交换机:3560; 路由器为:1841; 服务器:Generic

(2)考试目的

对二层交换机划分VLAN,用三层交换的SVI(虚拟接口)实现VLAN间的通信。对CSW交换机配置默认路由及RIP协议,用ACL实现内外网的访问控制。交换机端口链路聚合;三层交换NAT和DHCP。

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3) 需求分析

内网PC能访问内网服务器和外网服务器(通过NAT控制);内网服务器不能访问外网服务器;外网不能访问内网服务器(通过 NAT+自反ACL控制);内网PC自动获取IP、网关、DNS(VLAN10、VALN20);VLAN10和VLAN20能互L。

2.3 网络设备配置及评分标准

3 结果

图2是系统考试显示的界面,学生按照试卷要求完成网络设备配置后,选择图2中的“检查结果”将得到图3所示的考试结果“Score:55/100”,表示总分是100分,学生考试成绩是55分。“Item Count:27/56”,表示有76选需要配置,目前完成了27项。具体情况在Item Count下面。例如,ACL总共1项,完成了0项,分值4分。图3中右边有勾的表示已经配置完成且正确项目,有叉的表示配置完成,但是配置错误项目。Time Left:01:45:19表示剩余时间。

4 结束语

Packet Tracer 是一款性能较高的网络授课仿真教学软件[5],本文研究了基于Packet Trace的路由与交换技术考试方式,解决了网络实验室中网络设备不足及设备落后不能满足实践和考试需要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大量学生考试时网络设备台数不足和满足不了考试的难题。使用此方式进行考试,可以考核学生掌握组建计算机局域网和广域网的能力和设备配置的能力,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而且还可以由教师随机分配试卷给学生,避免作弊现象的发生。对二本高等学校转型,培养社会需求人才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静,赖英旭,徐玮,等.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

[2] 孙良旭,吴建胜,Sun Liangxu,Wu Jiansheng. 工程实践驱动的“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教学环境构建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

[3] 王锦. 探究新光路由交换技术及其发展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5.

篇7

(1)教学内容翻转———装饰施工现场与课堂相结合。课题二:厨房设计项目案例。当教学计划进行到厨房设计项目时,教师提前给出几个线索,进行思考训练。根据业主实际需求进行考虑和整体设计要求,一体式橱柜、开放式空间、法式风格、智能五个关键词。让学生自己先去厨房进行现场考察,布出平面布置图满足于客户关键词需求,进行草图设计。教师根据五个关键词进行厨房设计的教学,让学生根据业主和厨房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分析,厨房设计中橱柜设计形式,厨房设计类型和风格选择,厨房电气设备与智能设置,厨房设计中材质与施工表现等方面进行系统教学,学生在整个教学中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如图1、图2所示。(2)教学模式翻转———小组研讨与师生共同研讨。课题三:通道及楼梯设计项目。教学模块进行到通道与楼梯设计时,本项目对于学生来讲是最大的难度。通道及楼梯设计采用验证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翻转,当学生将整体方案进行设计后,通道的设计将对以往设计进行系统论证。业主要求有独立客厅和餐厅,就意味着通道不能在客厅电视墙和次卧室位置进行打通设计,阳台,主卧室和卫生间是否可以,这样设计难题让学生设计陷入困境。先让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进行论证通道设计位置,楼梯的表现形式。当所有小组辩论结束后,要选出设计师代表进行阐述其小组设计方案。阐述过程中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阐述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提问,给予解答,进行现场辩论。这时教师要总结每小组出现问题与优缺点,引出本课题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教师要给出合理化建议,讲出通道和楼梯的功能、设计要点及设计形式,基本设计原理的阐述,给出每组同学设计的优缺点,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角色互换,心理定位分析,实际问题预判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觉与正确指导。教师给出自己的设计及思考,让同学进行比较。如图3所示。

2翻转课堂在设计类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加强课程教学内容按教学计划章节或项目内容的视频录制,进行实际翻转课堂的实际应用,现实的指导意义。由于建筑装饰设计类课程在专业上有自身的特点,受到诸多制约,软硬件图3楼梯间原始与现场实景对比图环境的支持都很重要。(1)云平台及网络的技术支持建设。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网络平台,学生可根据需求进行自主的课堂学习。教师将课程内容进行现场录制,放入云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并可定期在线与授课教师进行专业交流,让学生学习的课堂无处不在,教师可利用平台进行作业上传与批改。学生可根据课程教学中比较难懂或不理解部分内容,选择点击进行重新试听。(2)教学设计灵活性的把握与实施。根据课程的安排,有时受到很大限制,比如商业类空间设计中难度更大,根据装饰工程的季节性、阶段性、偶然性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安排教学内容的实操性,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提前准备好授课视频和影像资料。例如,居住空间设计中厨房设计环节,从现场量房到橱柜设计安装需要40~60天的时间,可能没安装完,此内容已结束。教师要把握整个教学设计与教学进程,并根据装饰工程现场,进行灵活安排教学计划和内容。(3)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与展现。翻转课堂教学对专业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不但要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对装饰工程实践经验能力提出很高要求。需要对课程中要求的装饰工程整体把握能力,将装饰工程项目融入课堂翻转教学中,从实践中引出基本理论知识。(4)学生专业能力与素质,近年来,设计类学生在专业基本素质和学生兴趣都有明显下降趋势,专业基本功比较弱的情况下,就要对学生主导性学习进行研究,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量体裁衣”根据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内容的实施。

3结束语

篇8

【关键词】 远程教育 问题 思考

计算机远程教育又称网络教育,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上的新型教育方式,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和满足社会终生教育的重要手段。网络教育通过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考试合格获得学分,达到规定的总学分后,可毕业,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后国家予以承认。符合学位授予规定的学员,同时获得学士学位证书。远程教学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也能充分利用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展教育功效,所以是现在也是未来的重要的教育手段。

1 远程教育的特点

1.1 资源利用最大化

各种教育资源库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

1.2 学习行为自主化

网络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其显著特征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网络教育便捷、灵活的“五个任何”,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满足了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

1.3 学习形式交互化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和范围。并且通过计算机对学生提问类型、人数、次数等进行统计分析,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和主要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1.4 教学形式修改化

在线教育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一方面,系统对每个网络学员的个性资料、学习过程和阶段情况等可以实现完整的系统跟踪记录,另一方面,教学和学习服务系统可根据系统记录的个人资料,针对不同学员提出个性化学习建议。网络教育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现实有效的实现途径。

2 远程教育的主要方式

(1)电大,函大:在传统的信息渠道上建立的教育体系模式。第一次使人们知道获得知识不一定需要一个固定的教室,但仍以"教"为中心,即使有学习的反馈也是周期长,效率低。(2)有线电视:带宽大,传输快,对多媒体的数据传输有很好的适应性。但是仍是单向传输,交互性差,影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现在正在研究cable modem基于有线电视网的双向传输。(3)远程卫星转播:卫星通讯技术与局域网的联系使用,适用于有组织的定期下载信息在局域网内浏览。(4)Internet:依靠全球互联网或局域网互享资源,交流传递信息。这是目前发展最快,优点最多,也最有前景的远程教育信息载体。

3 远程教育的优势与不足

3.1 远程教育的优势

3.1.1 学习目标明确

正因为选择远程教育的都是已经就业的上班族,他们对自己的专业、专长、特点等均已经有了大概的认识,不像高中毕业时那样对未来要走什么路完全没有概念,所以很多人在选择专业时都是盲目的,有的学生毕业后也没有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习资源的浪费。但远程教育就不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已经从事的工作选择专业,进一步提高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假如你不喜欢目前的工作,也可以换专业学习,为以后的“转型”打好基础。

3.1.2 根据工作情况学习,非常灵活

远程教育的方式无疑是非常灵活的,它不需要你固定时间去上课,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随意选择学习任何课程。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发展中的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本要求。即使你可能因为工作或生活原因暂时无法完成必要的课程,远程教育也可以推迟延长学习时间。

3.1.3 学习方便

互联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通过网络教育无疑是最简单、方便的学习方法,因特网中信息源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可以进行全方位的、能动式的实时互动,即主动、可控型交流。网络的这一重要特性,使网络教育成为惟一的、真正的在教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实现双向互动、实时全交互的远程教育方式。计算机网络具有强大的采用文字、声音、图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表现的信息处理功能,包括制作、存储、自动管理和远程传输。将多媒体信息表现和处理技术运用于网络课程讲解和知识学习各个环节,使网络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料更新快和多向演示、模拟生动的显著特征,这一点是有限空间、有限时间的其它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3.1.4 广交学友

进入远程教育的都是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相对来说在工作上均是有一定成就的。远程教育这种方式把这群人集中在一起,通过学习使大家相互交流,也可以相互学习。通过集中授课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建立QQ群进行网上交流。远程教育所建立的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因为这个集体里的每一分子都是爱学习、有上进心的,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青年。

3.1.5 费用便宜

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远程教育仅按学分收取学费和必要的教材费用,不需要额外的学杂费、住宿费等,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人来说,这笔节省下的费用也不容小视。因此远程教育的低学习费用也为学子减轻了工作压力。

3.2 远程教育的缺点

主要表现在:(1)网上教育的科目较少、内容也较简单且易流于呆板不生动,缺乏网络课程应有吸引力的优势;(2)网络课程内容更新的速度慢,往往几个月都维持原状;(3)课程的交互程度低,网上通常都是些以文本方式出现的课件,偶尔有些高校制作了实时点播视频课件,却多是收费资源;(4)上网的课件一般内容较分散、缺乏系统性;(5)上网课件的可重复利用性小,不利于与其他资源共享等。

4 远程教育学习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是应熟悉计算机操作,习惯于在网上阅读学习,能够熟练操作常用的系统和软件。二是具有一定的自制能力。特别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自主学习,坚持学习。三是学习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制定学习计划或时间表,按照学习安排定期定时学习,保证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篇9

例如讲《消费者享有的权利》一节时,走进教室告诉学生:“新课开始前我们先来做个‘有奖竞猜’的游戏,而且谜面由大家自己出。”此话一出,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个个都跃跃欲试。然后,再根据不同层次的搭配和就近原则进行分组,并安排一位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做组长,由各组组长负责抽取游戏的题目(即教材中介绍的消费者的六项权益),接着宣布游戏要求:“每个小组把所抽题目以小品的方式进行表演,其余的学生进行竞猜,每组有十五分钟的准备时间。”最后由教师和全体学生一起评出“最佳表演明星“”最佳组合”。任务布置完毕,学生便开始充分利用所给的十五分钟时间进行准备:阅读教材、寻找表演素材、分配角色、彩排,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全心投入,而最终的小品表演更是使课堂气氛达到了最高点,最后获奖的小组和个人都雀跃不已。

二、利用真实案例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学生知识日益丰富,视野不断开阔,社会经验的积累不断增多,对事物的判断标准不再简单化,开始用辩证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例如,学习《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这一节内容时,在讨论网络的优缺点时我没有直接问学生网络的优点是什么,弊端又在哪里,而是给学生呈现了两个不同的案例:一是残疾人郑明通过网络自学成才的故事;二是2007年发生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16岁网瘾少年王龙为要钱上网而残忍杀害其奶奶的故事。通过这两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来认识网络”这个问题,这两个案例均取材于真实的故事,对比非常鲜明,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意识到网络的两面性,要取其利弃其弊,严格要求自己,不成为网络的奴隶。

三、加强教学手段的直观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持续上升,成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因其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给予学生的都是直观的感知,学生易于接受,获得更多的感受。在运用多媒体时,教师要加强教学手段的直观性,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篇10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 优势互补

【论文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都各有其优缺点。本文提倡将两种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以期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导言

众所周知,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口头和书面英语交流的能力,使其适应社会,满足国际交流的需求。学生英语水平的综合能力体现,也就是听、说、读、写、译这几方面要素,是相互关联且不可或缺的。

随着课程和文本的创新,教学模式变得越来越重要。单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2007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至此,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模式(CALL)开始广泛地被应用于教学当中。而如何把传统模式和CALL各自的优势互补利用一直值得探究。

1.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以面授课形式,课堂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传授新知识和巩固已学知识为目的而展开,其表现形式为教师“一言堂”或“满堂灌”。”(余文静,2007:31)

1.1 优点

首先,教学过程安排合理,容易控制。“教师备课审慎,并且有深思熟虑的计划性。他们对授课内容记忆深刻,认真思考,并作出充分的准备,熟悉整个教学大纲和讲义,有助于控制课堂教学的速度。“(聂丽华,2006:88)其次,教师是中心,而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对象。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引导学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这种情感因素。同时,板书有助学生印象深刻。学生专心记笔记,跟上教师的思路,更清晰地理解课堂内容。此外,传统教学模式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风格的平台。教师的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身体语言,甚至表情,都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的眼球。

1.2 缺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缺点之一是侧重输入,不顾输出。教师只解释单词、课文,进行词汇和语法练习,未重视输出效果,导致了学生不会应用的问题。由于教师被认定是权威的,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课堂内容,不能发展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大多数文本上的内容已经过时,缺乏时尚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有用性,不能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板书的书写浪费教师太多时间和精力,而学生们忙于记笔记,减少了实际运用的机会。何况有些复杂的概念、事件等也难以通过言语来解释。

2.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何谓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于外语教学指的是教师借助于计算机的某些功能(或让计算机分担部分教学工作)来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1 优点

首先体现在师生角色的转变上。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者,”而是“导演,指挥,组织者”(杨淑梅,2002:96);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了广播与电视的特点,集声音、图像达到模拟英语国家语境的效果,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并将交互功能融入其中,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学生有效的引发英语思维,获取信息,掌握知识。”(余文静,2007:32)其次,CALL丰富了教学资源。教学中所需要的各种影音文件,可以是软件专业人员和教师制作、也可以从因特网和专业光盘上下载;图像和影片还可以用相机等拍摄。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拓宽学生们的视野。与此同时,CALL延伸了课堂教学,开辟了第二课堂等多维立体式学习环境,并且迅速提高了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

2.2 缺点

首先,CALL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李黎(2005)指出,学生想要跟上授课的速度有些困难;很多人不能记录下所有的课堂笔记,且注意力不集中,所学甚微。而且过多的人机交流会疏远师生的关系。教师常常忙于多媒体操作,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而学生则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多媒体展示的信息上,这就造成师生互动不如普通课堂方便、自如。教师处处依赖多媒体课件,客观上限制了教学才能的发挥,不利于课堂教学。还有部分老师片面追求课件的视听与动画效果,本末倒置,导致学生忽视了教学内容。此外,在大班上课教学环境下,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导致布置的任务对不同学生来说难易程度也不同。

3.传统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互补利用

基于以上对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分析,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两种模式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和学生共同决定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监控学习过程及对自我发展进行检查、评估。”(董连忠,2006:119)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多媒体网络系统把预授课内容传达给学生,与学生共同探讨并确定题目,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关注课堂内容并确定学习目标,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其次,结合自己的主导作用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利用各种任务和活动为学生多创造一些输出的机会。”(杨连瑞,2007:199)多媒体辅助教学虽有不少的优点,但过多、过滥地使用会让英语课堂变成课件的展览会。课件要避免华而不实,要重点突出。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具灵活性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式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张红玲,2000)。教师在英语课堂上组织的很多活动,包括演讲、小组表演、讨论、辩论等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好方式,是计算机所不可替代的。因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善于通过课件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等。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附以板书,突显教学风格。教师能否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眼球,与其特殊的教学风格息息相关。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使教师的教学风格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示。”(毛明勇,2006:120)。教师可以按照教学进程,选用最适合自己的教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自身的教学风格融入到课件的制作中去。教学过程中使用课件并配以板书,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魅力,既能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

而且,要合理安排教学进程。正如前文所说,CALL的缺点之一是信息量过大,学生跟不上教师授课的速度。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认真备课,并且有深思熟虑的计划性。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其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对授课速度进行适度的调整。

最后,利用网络系统,引导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评估工作。课外,教师进行辅导可以采取实时和非实时相结合的原则,跟学生交流,布置作业,上传辅导资料,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解答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系统随时掌握所教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效果,并可根据所掌握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严华,2005:95)学生利用网络课程部分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情况,得到相关信息反馈,以便调整学习策略。此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都可互相评估,彼此促进。

总之,“语言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动态过程,是学习者综合运用各种策略对信息积极加工、对学习过程自我监控,从而达到自然运用语言的过程。”(张莲,2008:165)

结论

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目前还未出现一套完美而又固定的教学模式。我们教育者应该充分结合传统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点,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扩充学生学习的渠道,改善他们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英语进行沟通,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莲,邱瑜毅.通过网络及多媒体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2]杨连瑞,张德禄等.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李黎.英语精读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实验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5,(3).

[4]聂丽华,陈华,冯辉荣.试析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互补[J].2006,(9).

[5]张红玲.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机辅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0,(3).

[6]毛明勇.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大关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6).

[7]杨淑梅.调动学生自主性是加快输入到输出过程的关键[J].外语教学,2002,(11).

[8]董连忠,董丽娜.从大学新生英语学习现状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10).